CN114127477B - 空调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127477B
CN114127477B CN202080049609.1A CN202080049609A CN114127477B CN 114127477 B CN114127477 B CN 114127477B CN 202080049609 A CN202080049609 A CN 202080049609A CN 114127477 B CN114127477 B CN 1141274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low path
suction
fan
heat exchang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96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127477A (zh
Inventor
坂野雄治
吉田茂树
市桥昌志
大泽直胜
白井学
饭岛龙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1274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1274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3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having two or more f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却能力的空调机,该空调机具备:吸入流路,该吸入流路供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动;散布部,该散布部散布要气化的水;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空气流动,该第一空气通过所述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冷却;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所述第一空气与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以及分支机构,该分支机构设置于所述吸入流路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并且将所述吸入流路分支为包括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内的两个流路,该第二流路供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的第二空气流动,所述分支机构包括送风部,该送风部使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分流而向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吹送。

Description

空调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调机。
背景技术
已知一种吸入室内的空气并利用水的气化热使气氛温度降低而冷却了的空气向室内吹出的气化冷却式的空调机(例如,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冷风扇)具备:送风单元,该送风单元配置于外壳内;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将吸入口与第一吹出口连通,并且将由送风单元产生的空气流导向第一吹出口;第二流路,该第二流路将吸入口与第二吹出口连通,并且将由送风单元产生的空气流导向第二吹出口;以及气化单元,该气化单元配置于第二流路,并且通过水的气化热来冷却在第二流路流动的空气,并且该空调机设置有在由第二流路的气化单元冷却了的空气流与在第一流路流动的空气流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在具备气化单元的第二流路中,在气化单元的下游侧流动有通过由气化单元散布的雾状的水(未蒸发的散布水)和气化了的水(蒸发的散布水)而增加了绝对湿度的空气。该湿度增加了的空气从作为第二流路的出口的第二吹出口作为排气被吹出。经由热交换器冷却了的在第一流路流动的空气流从第一吹出口作为供气向被空调空间吹出。
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还具备分配量调节单元,该分配量调节单元调节在第一流路流动的空气流和在第二流路流动的空气流的分配量,该分配量调节单元设置于吸入口与热交换器之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092338号公报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专利文献1的空调机,由于送风单元(风扇)和分配量调节单元在第一流路(供气路径)的流动方向上设置于热交换器的上游侧,因此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在流入热交换器前向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分配。因此,当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入热交换器的某一流路时,有产生流入这些流路的每一条流路的空气的偏流,从而冷却能力减少的担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事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冷却能力的空调机。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具备:吸入流路,该吸入流路供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动;
散布部,该散布部散布要气化的水;
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空气流动,该第一空气通过所述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冷却;
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所述第一空气与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以及
分支机构,该分支机构设置于所述吸入流路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并且将所述吸入流路分支为包括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内的两个流路,该第二流路供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的第二空气流动,
所述热交换器的入口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散布部,
所述分支机构包括送风部,该送风部使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分流而向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吹送。
在本方式中,包括送风部的分支机构和供被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的第二空气流动的第二流路相比热交换器设置于下游侧。因此,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不被分流,即不产生偏流就全部流入热交换器内的吸入流路,即流入吸入路径,从而能够提高冷却能力。由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冷却的第一空气是通过分支机构从在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被分流出的空气。在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由热交换器冷却,比刚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低温,即比被空调空间的室内空气低温。通过使用这样将在吸入流路流动且由热交换器冷却后的空气分流而成的第一空气,通过由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进行冷却,能够有效地降低该第一空气的温度,从而能够提高冷却能力。将吸入流路分支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分支机构包括送风部并与该送风部一体化,由此能够减少偏流的产生,从而能够提高冷却能力。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中,所述散布部相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上方,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一流路朝向所述散布部延伸设置,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二流路朝向与所述第一流路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方式中,通过将散布部相比热交换器设置于上方,能够通过重力将从散布部所散布的水散布到位于下方的热交换器。并且,通过使朝向散布部延伸设置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能够有效地进行在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的分流。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中,所述分支机构相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上方,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一流路朝向所述散布部延伸设置,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二流路朝向与所述第一流路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
在本方式中,通过将分支机构相比热交换器设置于上方,能够抑制由分支机构分流出的第一空气的风速降低,并且能够使该第一空气流入热交换器。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中,所述吸入流路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
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
所述分支机构设置于所述吸入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折返位置。
在本方式中,由于分支机构设置于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的吸入流路与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流路的折返位置,因此通过分支机构所包括的送风部,能够降低该折返位置的压力损失。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中,所述送风部为离心风扇。
在本方式中,通过使用离心风扇作为送风部,能够抑制压力损失的产生,并且通过使在吸入流路流动并流入至分支机构的空气的风向变化,能够有效地分流为向第一流路流动的第一空气和向第二流路流动的第二空气。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中,所述送风部包括向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的第一风扇和向所述第二流路送风的第二风扇。
在本方式中,由于送风部包括向第一流路送风的第一风扇和向第二流路送风的第二风扇,因此能够将从吸入流路流入至分支机构的空气向第一流路及第二流路有效地分流。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中,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是具备吹出部的涡轮风扇,
所述第一风扇的吹出部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吹出部朝向不同的方向。
在本方式中,通过使用涡轮风扇作为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并使在吹出方向的指向性较高的涡轮风扇的每一个吹出部,即,使第一风扇的吹出部和第二风扇的吹出部朝向不同的方向,从而能够将流入至分支机构的空气向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有效地分流。
在本发明的一方式的空调机中,所述送风部由单一的离心风扇构成,
所述分支机构包括分支壁,该分支壁将从所述单一的离心风扇吹出的空气向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分支。
在本方式中,由于分支机构由单一的离心风扇构成,因此能够使分支机构的构造简单化,从而削减空调机的零件数量。由于分支机构包括用于将从该离心风扇吹出的空气向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分支的分支壁,因此能够将流入至分支机构的空气向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有效地分流。
发明的效果
能够提高空调机的冷却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的一结构例的示意性侧剖视图。
图2是表示空调机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分支机构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分支机构(单一的涡轮风扇和分支壁)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的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空调机1的一结构例的示意性侧剖视图。图2是表示空调机1的外观的立体图。空调机1具备箱状的框体15,通过设置于该框体15的底部的脚轮151而载置于例如工厂等被空调空间的地面。将图1所示的空调机1的载置状态作为该空调机1的通常的使用形态来表示上下左右。此外,图1是在图2上从左侧示意性地表示图2的A-A’线的剖面的图。
空调机1具备显热交换器2和散布部16,利用从散布部16所散布的散布水的气化热使气氛温度降低,从而冷却被空调空间,该空调机1例如是间接气化冷却式的空调机1。
在空调机1的壳体15设置有:吸入口51,该吸入口51吸入被空调空间的空气;第一吹出口31,该第一吹出口31吹出由散布水的气化热直接冷却了的空气;以及第二吹出口41,该第二吹出口41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用于冷却被空调空间的空气,该空气经由显热交换器2与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第一空气与排气同义,第二空气与供气同义。另外,第一吹出口31相当于排气吹出口,第二吹出口41相当于供气吸出口。
在空调机1设置有:第一流路3,该第一流路3供由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的气化热直接冷却的第一空气流动;以及吸入流路5,该吸入流路5供从吸入口51吸入并与该冷却后的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的空气流动。空调机1具备分支机构6,该分支机构6将该吸入流路5分支为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分支机构6包括作为送风部发挥功能的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并且将在吸入流路5流动的吸入空气分流为向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和向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在下文,对分支机构6进行详细描述。
吸入流路5是设置于吸入口5与分支机构6之间的流路,包括后述的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在吸入口51的附近的吸入流路5设置有例如由聚脂钎维或者烯烃纤维形成的过滤器52。过滤器52收集从吸入口51吸入的空气内的尘埃,防止该尘埃侵入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
第一流路3是设置于分支机构6与第一吹出口31之间的流路,并且包括后述的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第二流路4是设置于分支机构6与第二吹出口41之间的流路。
显热交换器2包括构成吸入流路5的至少一部分的吸入路径22和构成第一流路3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路径21。显热交换器2可以具备例如铝等金属制或树脂制的箱状的外壳,并在该外壳的外周面设置有隔热部件,由此限制在显热交换器2的内部流动的第一空气或吸入空气与显热交换器2的周边空气之间的热交换。
形成于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和吸入流路5例如通过并列设置多个具有供第一空气或吸入空气流动的中空构造的金属板而构成。具有该中空构造的金属板例如通过多片翅片构成,或者也可以是扁平管。例如,通过由作为传热性优良的金属的铝、铜等,或以这些为主成分的合金形成该板,能够提高显热交换的效率。通过这些具有中空构造的多个金属板分别多个排列而形成第一路径21和吸入路径22。
在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入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方的左侧面,吸入路径22的出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上方的右侧面。因此,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形成为从左下方的入口连通至右上方的出口的曲柄状。在图2中,吸入路径22形成为倒Z字状。
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入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上方,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出口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方。因此,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从上方朝向下方形成为直线状。
在显热交换器2内,由于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从上方朝向下方流动,在吸入路径22流动的吸入空气从下方朝向上方流动,因此第一空气和吸入空气的流动形成为彼此相反方向的相对流。
在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入口的上方设置有散布部16,通过从散布部16散布的雾状的水气化时的气化热,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被冷却。通过显热交换器2,在吸入路径22流动的吸入空气与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吸入空气由第一空气进行冷却。由于第一空气和吸入空气的流动形成为相对流,因此能够提高显热交换器2的热交换率。
经由吸入口51从被空调空间吸入的吸入空气在通过了过滤器52后,流入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流入至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吸入空气通过经由显热交换器2与第一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被冷却且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吸入空气流入位于吸入路径22的下游侧的分支机构6的分支室63内。
流入至分支机构6的吸入空气被分流为在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和在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在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从第二吹出口41(供气吹出口)向被空调空间吹出,对被空调空间进行冷却。在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流入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
流入至第一路径21的第一空气通过如上所述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的气化热而进一步被冷却。在第一路径21流动的第一空气通过经由显热交换器2与在吸入路径22流动的吸入空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该吸入空气被冷却。通过分流吸入空气并成为第一空气,实质上能够分两个阶段来冷却第一空气,能够使该第一空气的温度有效地降低。即,通过以两个阶段来冷却第一空气,能够比仅通过气化热来直接冷却吸入空气的情况进一步冷却为低温。
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的第二空气是将吸入空气分流而得到的,并且吸入空气经由显热交换器2由第一空气冷却。如上所述,由于第一空气通过两个阶段冷却而进一步成为低温,因此能够有效地冷却由该第一空气冷却的吸入空气,并且将分流了这样冷却后的吸入空气而成的第二空气向被空调空间吹出而进行供气。
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第一空气在通过了后述的排水盘13后,从第一吹出口31向被空调空间或者室外吹出,由此被排气。
空调机1具备设置于显热交换器2的下方的排水盘13、保存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的箱14以及向散布部16供给箱14内的水的泵11。
排水盘13是在上表面具备开口部的例如盘状的容器。在排水盘13的底面设置有用于与箱14连通的连通路。在从散布部16散布的散布水中,未气化的水或者气化后冷凝了的水沿着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内壁面向下方滴下,并被排水盘13保持。排水盘13内的水经由连通路流入箱14内。
箱14具备供水口(未图示),经由供水口向箱14内补给自来水。箱14与泵11通过配管连通,通过泵11进行驱动从而箱14内的水向散布部16供给。
泵11通过从控制器12输出的控制信号被控制为驱动或者停止。控制器12由包括控制部和存储部的微型计算机等构成,基于空调机1的操作者的操作,进行泵11和作为送风部的第一风扇61、第二风扇62的驱动或者停止的控制。
散布部16包括散布雾状的水的散布喷嘴,该散布喷嘴经由配管和泵11与箱14连通。如上所述,箱14内的水通过泵11向散布部16供给,从散布喷嘴朝向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的入口进行散布。
空调机1具备包括电气零件171和蓄电池172在内的电气装置17。电气装置17与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第一路径21和排水盘13后的第一流路3相邻设置。换而言之,电气装置17与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排水盘13的下游侧到第一吹出口31之间的第一流路3相邻设置。
电气零件171例如是电阻、线圈、电容器或者半导体元件等通过施加电压,使电流通过而发热的零件。具体而言,电气零件171包括安装有这些零件的控制基板或者电源基板等电路基板。电气零件171也可以收纳于电器安装箱等箱体。电气零件171也可以包括控制器12。蓄电池172例如是锂离子电池,在空调机1未与商用电源连接的情况下,对于送风部和泵11等电负荷供给电力。
图3是表示分支机构6的说明图。分支机构6包括送风部以及收纳作为该送风部而发挥功能的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的分支室63。在图3中,虽然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被记载为上下设置,但是也可以是在图3的进深方向上前后排列。
分支机构6通过将位于吸入路径22的下游侧的吸入流路5分支为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将通过了显热交换器2的吸入路径22的吸入空气分流为向第一流路3流动的第一空气和向第二流路4流动的第二空气。因此,吸入流路5经由分支室63而与第一流路3、第二流路4连通。
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是例如涡轮风扇等离心风扇,具有位于中央的吸入部611、621和在一方向上延伸的吹出部612、622。吸入部611、621和吹出部612、622设置于构成涡轮风扇的外廓的壳部件。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以其一部分重叠的方式设置于分支室63。
第一风扇61的吹出部612朝向第一流路3设置。在第一流路3设置有散布部16,第一风扇61的吹出部612朝向散布部16。第一风扇61将流入至分支机构6的吸入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一空气向第一流路3吹出。从第一风扇61吹出的第一空气通过设置于第一流路3的引导壁32而被引导向散布部16。
第二风扇62的吹出部622朝向第二流路4设置。第二流路4与第二吹出口41连通,第二风扇62的吹出部622朝向第二吹出口41。第二风扇62将流入至分支机构6的吸入空气的一部分作为第二空气向第二流路4吹出。从第二风扇62吹出的第二空气从第二吹出口41向被空调空间供气。
涡轮风扇的吹出部612、622呈在一方向上延伸的形状,从涡轮风扇的吹出部612、622吹出的空气具有朝向该吹出部612、622的延伸设置方向的指向性。因此,第一风扇61能够将从吸入部611吸入了的吸入空气从吹出部612朝向散布部16有效地吹出。另外,第二风扇62能够将从吸入部621吸入的吸入空气从吹出部622朝向第二吹出口41有效地吹出。
由分支机构6分支出的第一路径21、第二路径以彼此为相反方向的方式朝向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同样,第一风扇61的吹出部612和第二风扇62的吹出部622以彼此为相反方向的方式朝向不同的方向。因此,每当将由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分流而成的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沿第一路径21和第二路径吹出,都能够抑制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的干涉,并且降低通风阻力的产生。
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以能够通信的方式与控制器12连接,并且基于从控制器12输出的控制信号进行旋转等的驱动或者停止。控制器12也可以是基于从空调机1的操作者输入的操作内容、或通过执行存储在控制器12的存储部的程序,使第一风扇61和第二风扇62的转速不同,从而控制第一空气和第二控制的体积流量。通过控制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的体积流量,能够使空调机1的运转模式的种类增加。
如图1所示,分支机构6相比显热交换器2设置于上方。吸入路径22在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由于吸入路径22构成吸入流路5的一部分,因此吸入流路5在吸入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第一路径21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由于第一路径21构成第一流路3的一部分,因此第一流路3在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
分支机构6设置于由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的吸入流路5与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流路3形成的折返位置。在图1中,在分支机构6的附近流路折返大约270度的部分为折返位置。这样通过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的吸入流路5和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的第一流路3而形成U字状的流路时,通过在该U字状的流路的折返位置设置具备送风部的分支机构6,能够使U字状的流路中的压力损失的影响缓和。虽然对分支机构6相比显热交换器2设置于上方的折返位置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是如果设置于折返位置的范围内,就能够有助于压力损失的缓和。作为一例,也可以是,图1的吸入路径22的出口与吸入部611和吸入部621邻接。在该情况下,通过设置将各风扇的吹出部612、622的方向和流路向第一路径21方向或者第二吹出口41方向限制的壁面等,能够容易地进行变形。
(实施方式2)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分支机构6(单一的涡轮风扇64和分支壁65)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实施方式2的分支机构6在送风部由单一的涡轮风扇64构成且分支机构6包括分支壁65这一点上,与实施方式1不同。
实施方式2的分支机构6包括送风部、收纳送风部的分支室63以及设置于分支室63的分支壁65。实施方式2的分支机构6的送风部例如是涡轮风扇64等离心风扇。
涡轮风扇64呈圆筒状,具备设置于中央的吸入部641和遍及圆筒的外周面的整周设置的吹出部642。涡轮风扇64从吸入部641吸入流入至分支机构6的吸入空气,并从吹出部642吹出。由于涡轮风扇64的吹出部642遍及外周面的整周设置,因此吸入至涡轮风扇64的空气从外周面的整周放射状地被吹出。
设置于分支室63的分支壁65包括用于将涡轮风扇64吹出的空气向第一流路3侧分支的在第一流路3方向上延伸的分支壁65和用于将涡轮风扇64吹出的空气向第二流路4侧分支的在第二流路4方向上延伸的分支壁65。
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在图面上设置于涡轮风扇64的上侧,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的一端部与设置于第一流路3的引导壁32相接,另一端部与涡轮风扇64的上侧的外周面相接,由此该分支壁65设置为横跨引导壁32和涡轮风扇64的上侧的外周面。因此,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构成为第一流路3的内壁的一部分。
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在图面上设置于涡轮风扇64的下侧,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的一端部与第二吹出口41相接,另一端部与涡轮风扇64的下侧的外周面相接,由此该分支壁65设置为横跨第二吹出口41和涡轮风扇64的下侧的外周面。因此,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构成为第二流路4的内壁的一部分。
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也可以作为分隔第一流路3和吸入流路5的分隔板而发挥功能。而且,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也可以作为分隔第一流路3和吸入流路5的分隔板而发挥功能。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和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如此作为分隔板而发挥功能,由此能够防止由分支机构6分流出的第一空气和第二空气向吸入流路5逆流。
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和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具有圆弧状的曲面,将曲面的凹部侧朝向涡轮风扇64设置。因此,从涡轮风扇64吹出的空气沿着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和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的曲面的凹部侧被分流,从而能够降低通风阻力。
通过由单一的涡轮风扇64构成分支机构6的送风部,能够使分支机构6的构造简单化,并且能够削减空调机1的零件数量。
使涡轮风扇64位于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与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之间,通过以夹着涡轮风扇64的方式设置第一流路3的分支壁65和第二流路4的分支壁65,能够有效地将从涡轮风扇64的外周面遍及整周吹出的空气向第一流路3和第二流路4分流。
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都是示例,应当认为并不限于此。本发明的范围并非如上所述,而意在包含由请求保护的范围所示的、与请求保护的范围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符号说明
1 空调机
11 泵
12 控制器
13 排水盘
14 箱
15 壳体
151 脚轮
16 散布部
17 电气装置
171 电气零件
172 蓄电池
2 显热交换器
21 第一路径
22 吸入路径
3 第一流路
31第一吹出口(排气吹出口)
32 引导壁
4 第二流路
41第二吹出口(供气吹出口)
5 吸入流路
51 吸入口
52 过滤器
6 分支机构
61第一风扇(送风部、离心风扇)
611 吸入部
612 吹出部
62第二风扇(送风部、离心风扇)
621 吸入部
622 吹出部
63 分支室
64涡轮风扇(送风部、离心风扇)
641 吸入部
642 吹出部
65 分支壁

Claims (8)

1.一种空调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吸入流路,该吸入流路供从吸入口被吸入的空气流动;
散布部,该散布部散布要气化的水;
第一流路,该第一流路供第一空气流动,该第一空气通过所述散布部所散布的水的气化热而冷却;
热交换器,该热交换器使所述第一空气与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而冷却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以及
分支机构,该分支机构设置于所述吸入流路的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游侧,并且将所述吸入流路分支为包括所述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内的两个流路,该第二流路供向被空调空间吹出的第二空气流动,
所述热交换器的入口的上方设置有所述散布部,
所述分支机构包括送风部,该送风部使在所述吸入流路流动的空气分流而向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吹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散布部相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上方,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一流路朝向所述散布部延伸设置,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二流路朝向与所述第一流路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机构相比所述热交换器设置于上方,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一流路朝向所述散布部延伸设置,
由所述分支机构分支出的所述第二流路朝向与所述第一流路不同的方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吸入流路在从所述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下方朝向上方设置,
所述第一流路在所述第一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从上方朝向下方设置,
所述分支机构设置于所述吸入流路与所述第一流路的折返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部为离心风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部包括向所述第一流路送风的第一风扇和向所述第二流路送风的第二风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是具备吹出部的涡轮风扇,
所述第一风扇的吹出部和所述第二风扇的吹出部朝向不同的方向。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送风部由单一的离心风扇构成,
所述分支机构包括分支壁,该分支壁将从所述单一的离心风扇吹出的空气向所述第一流路和所述第二流路分支。
CN202080049609.1A 2019-07-18 2020-01-23 空调机 Active CN11412747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33143A JP6897722B2 (ja) 2019-07-18 2019-07-18 空調機
JP2019-133143 2019-07-18
PCT/JP2020/002281 WO2021009945A1 (ja) 2019-07-18 2020-01-23 空調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127477A CN114127477A (zh) 2022-03-01
CN114127477B true CN114127477B (zh) 2023-06-02

Family

ID=74210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9609.1A Active CN114127477B (zh) 2019-07-18 2020-01-23 空调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2) JP6897722B2 (zh)
CN (1) CN114127477B (zh)
WO (1) WO202100994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79897B2 (ja) 2019-07-18 2023-11-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空調機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139A (ja) * 1988-02-05 1990-01-24 John Leslie Graham Mcnab 間接型空調器
JPH051830A (ja) * 1991-06-24 1993-01-08 Brother Ind Ltd 移動式空気調和装置
CN2400732Y (zh) * 1999-12-15 2000-10-11 李鼎庆 净化加湿冷暖多功能型移动式空调机
CN1621234A (zh) * 2003-11-28 2005-06-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CN101076701A (zh) * 2004-10-12 2007-11-21 Gpm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组件
CN101384872A (zh) * 2006-02-13 2009-03-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JP2009198108A (ja) * 2008-02-22 2009-09-0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1511244A (ja) * 2008-01-25 2011-04-07 アライアンス フォー サステイナブル エナジー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除湿のために、膜に含有された液体乾燥剤を用いる間接蒸発冷却器
CN103344013A (zh) * 2013-07-05 2013-10-09 上海理工大学 移动空调系统
JP2014092338A (ja) * 2012-11-06 2014-05-19 Daikin Ind Ltd 冷風扇
WO2016013399A1 (ja) * 2014-07-25 2016-01-28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冷却装置
JP2019035557A (ja) * 2017-08-21 2019-03-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74273A (ja) 1999-09-02 2001-03-23 Kosuta Corporation:Kk 空気調和装置
JP2001105848A (ja) 1999-10-13 2001-04-17 Denso Corp 車両用空気清浄器
JP4607356B2 (ja) * 2000-09-04 2011-01-05 株式会社西部技研 除湿空調装置
JP2006145145A (ja) * 2004-11-22 2006-06-08 Max Co Ltd 換気空調装置、空調システム及び建物
GB0526569D0 (en) 2005-12-30 2006-02-08 Oxycell Holding Bv Evaporative cooling device
JP2013087956A (ja) 2011-10-13 2013-05-13 Kenji Umetsu 冷房装置及び垂直壁面熱交換器
CN204460556U (zh) 2015-01-23 2015-07-08 天津大学 内置分流结构的逆流板式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及通道隔板
US9726389B2 (en) * 2015-07-24 2017-08-08 Ledatron Company Limited Personal evaporative cooling apparatus
JP2018021716A (ja) 2016-08-04 2018-02-0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JP6737055B2 (ja) * 2016-08-10 2020-08-05 富士電機株式会社 空調装置および空調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21139A (ja) * 1988-02-05 1990-01-24 John Leslie Graham Mcnab 間接型空調器
JPH051830A (ja) * 1991-06-24 1993-01-08 Brother Ind Ltd 移動式空気調和装置
CN2400732Y (zh) * 1999-12-15 2000-10-11 李鼎庆 净化加湿冷暖多功能型移动式空调机
CN1621234A (zh) * 2003-11-28 2005-06-01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喷墨记录设备
CN101076701A (zh) * 2004-10-12 2007-11-21 Gpm股份有限公司 冷却组件
CN101384872A (zh) * 2006-02-13 2009-03-11 三浦工业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JP2011511244A (ja) * 2008-01-25 2011-04-07 アライアンス フォー サステイナブル エナジー リミテッド ライアビリティ カンパニー 除湿のために、膜に含有された液体乾燥剤を用いる間接蒸発冷却器
JP2009198108A (ja) * 2008-02-22 2009-09-03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14092338A (ja) * 2012-11-06 2014-05-19 Daikin Ind Ltd 冷風扇
CN103344013A (zh) * 2013-07-05 2013-10-09 上海理工大学 移动空调系统
WO2016013399A1 (ja) * 2014-07-25 2016-01-28 株式会社テイエルブイ 冷却装置
JP2019035557A (ja) * 2017-08-21 2019-03-07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冷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18015A (ja) 2021-02-15
JP2021127986A (ja) 2021-09-02
JP7363857B2 (ja) 2023-10-18
WO2021009945A1 (ja) 2021-01-21
JP6897722B2 (ja) 2021-07-07
CN114127477A (zh) 2022-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127477B (zh) 空调机
CN114127482B (zh) 空调机
JP2008215633A (ja) 空気調和機
JP7379897B2 (ja) 空調機
CN217685391U (zh) 空调室内机
US11754301B2 (en) Mist humidifier blower methods and systems
CN211630695U (zh) 送风设备及空调机组
JP5314118B2 (ja) ワンスパン用床設置空調機
JP2019215148A (ja) 液体微細化装置
CN220892411U (zh) 除湿装置
CN219083303U (zh) 加湿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子机和空调器
CN218119966U (zh) 空调室内机
JP5745671B1 (ja) 制御盤の冷却システム
CN216716506U (zh) 制氧机、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KR20020061592A (ko) 공기 조화기
WO2021186945A1 (ja) 加湿ユニット
WO2023157584A1 (ja) 空調装置
JP2009063242A (ja) 空気調和機
JP2005069497A (ja) 加湿装置
CN111343840A (zh) 送风设备及空调机组
CN117212906A (zh) 除湿装置
CN115451469A (zh) 空调器
JP2022007081A (ja) 加湿ユニット
CN116951625A (zh) 空气处理设备
CN115325617A (zh) 新风部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