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83191B -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83191B
CN114083191B CN202210078684.1A CN202210078684A CN114083191B CN 114083191 B CN114083191 B CN 114083191B CN 202210078684 A CN202210078684 A CN 202210078684A CN 114083191 B CN114083191 B CN 1140831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tip
welding tip
nozzl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0786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83191A (zh
Inventor
秦富科
潘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ick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786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831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831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31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831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831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1/00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1/02Processes relevant to this subclas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purposes, but not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relating to soldering or we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B23K37/0211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travelling on a guide member, e.g. rail, trac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B23K37/02Carriages for supporting the welding or cutting element
    • B23K37/0247Driving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Arc We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精密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焊咀升降控制机构,所述焊咀升降控制机构包括送料机构及设置在送料机构的输出端上的焊咀组件,所述送料机构与焊咀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焊咀组件升降并实现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二动力机构;所述焊咀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及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左焊咀和右焊咀,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左焊咀和右焊咀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焊咀开合机构;使用时,由第二动力机构的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焊咀组件在焊接装置上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焊咀组件位置可调,满足焊接需求,提高焊接质量。

Description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精密焊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焊接设备中,比如熔滴焊焊咀在焊接产品时,传统采用的是将弹簧固定于微调机构两侧,以此方式来实现焊咀上下可移动一小段距离,但这样的方式无法实现焊咀上下位置可控,当送料组件将锡送下后,可能导致送料咀与焊头接料口过早接触或过迟接触,从而导致锡丝溅出,送料口与焊头过早接触后锡提前融化,送料咀内壁残存锡渣与助焊剂,即无法实现送料咀与焊咀接料口时间达到完全匹配,影响产品焊接良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传统采用的是将弹簧固定于微调机构两侧,以此方式来实现焊咀上下可移动一小段距离,但这样的方式无法实现焊咀上下位置可控,当送料组件将锡送下后,可能导致送料咀与焊头接料口过早接触或过迟接触,从而导致锡丝溅出,送料口与焊头过早接触后锡提前融化,送料咀内壁残存锡渣与助焊剂,即无法实现送料咀与焊咀接料口时间达到完全匹配,影响产品焊接良率的问题,现提供了一种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焊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焊咀升降控制机构,所述焊咀升降控制机构包括送料机构及设置在送料机构的输出端上的焊咀组件,所述送料机构与焊咀组件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焊咀组件升降并实现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二动力机构;
所述焊咀组件包括固定底板及设置在固定底板上的左焊咀和右焊咀,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左焊咀和右焊咀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焊咀开合机构;
所述焊咀开合机构与左焊咀和右焊咀之间均设置有焊咀微调机构,所述焊咀微调机构用于对左焊咀或右焊咀各自位置的调整,并实现左焊咀和右焊咀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
本发明通过第二动力机构带动焊咀组件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并由焊咀开合机构将焊咀组件上的锡焊下落至产品并对产品进行焊接,同时由焊咀微调机构对左焊咀和右焊咀相对位置进行调节,焊咀组件的位置可控,满足焊接需求,提高焊接质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动力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弹性元件和滑座,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滑座之间传动连接,并实现控制滑座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上位移,所述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在滑座上,所述弹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焊咀组件上。通过在第一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滑座,并且弹性元件的一端设置在滑座上,弹簧元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焊咀组件上。
为了防止弹性元件导致焊咀组件发生碰撞的现象,进一步地,所述焊咀组件和滑座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焊咀组件位移范围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焊咀组件上的限位槽,所述滑座上设置有与限位槽相匹配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设置在限位槽内;
所述焊咀组件滑动设置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上。通过在滑座和焊咀组件之间设置限位机构,这样即可保证焊咀组件和滑座之间具有一定的位移空间,同时也保证了焊咀组件位移稳定可靠,通过滑座上的限位柱与焊咀组件的上的限位槽配合,实现限位机构,通过将焊咀组件滑动在焊接组件上,这样限制了焊咀组件的位移方向,保证了焊咀组件位移稳定可靠。
为了更好的实现送料机构向焊咀组件送料,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组件及设置在送料组件上并用于将送料组件的物料输送至焊咀组件的翻料组件,所述翻料组件的输出端位于焊咀组件上方,所述送料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翻料组件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三动力机构,并实现将翻料组件内的物料输送至焊咀组件。通过送料组件上的第三动力机构带动翻料组件,从而使得翻料组件靠近或者远离,实现向焊接组件进行送料,翻料组件和焊咀组件能够在结构上互不干扰,保证送料与焊咀组件的配合。
为了实现翻料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翻料组件包括内部具有料道的外壳,所述外壳上位于料道内设置有接料斗,所述接料斗与第二动力机构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接料斗往复翻转的第一控制机构,当第二动力机构带动焊咀组件靠近焊机产品时,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带动接料斗翻转并将接料斗内的物料通过料道输送至焊咀组件,当第一动力机构带动焊咀组件远离焊机产品时,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带动接料斗翻转并恢复至初始位置,并使接料斗能够接收送料组件输送的物料。通过接料斗与第二动力机构之间的第一控制机构,从而使接料斗在送料组件和焊咀组件之间接料和翻转送料往复切换,从而实现翻料组件。
为了实现第一控制机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接料斗上的两根翻转杆,所述第二动力机构交替与两个翻转杆接触并带动接料斗相较外壳上往复翻转。通过在接料斗上设置两根翻转杆并与第二动力机构接触,第二动力机构被限制在两个翻转杆之间,也就限制了翻转杆的为转动范围,也可保证送翻料组件与焊咀组件始终能保持一致高度,因此可有效防止翻料组件与焊咀组件上料口过早接触或过迟接触,从而导致锡丝溅出,送料口与焊头过早接触后锡提前融化,从而导致送料咀内壁残存锡渣与助焊剂等问题。
为了使接料斗更好的复位,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与接料斗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通过在接料斗上设置复位弹簧,使得接料斗能够快速翻转复位。
为了防止送料翻转不可控,从而引起的锡丝过早翻转导致的锡丝飞溅等问题,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斗上开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的一端位于接料斗与物料接触的底部,所述排气通道的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通。通过在接料斗上设置排气通道,排气通道的一端与外部气源连通,外部气源通过排气通道内输气,气体与接料斗底部排出,也就将物料一并被气体推出接料斗,防止物料粘接在接料斗内导致接料斗翻转卡死的现象。
为了防止送料及落料进气时无法将多余气流量从送料咀侧面排出,从而因气流量过大而导致的锡丝飞溅等问题,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开设有与料道连通的排气孔,所述接料斗位于排气孔和送料组件之间。通过在外壳上开设排气孔,排气孔能够及时将接料斗排出的气体及时排出,料道侧面有排气孔,可将送料和落料时产生的多余气流量从排气孔排出,消除因气流量过大而导致的锡丝飞溅等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焊咀开合机构包括动力轴、双向移动轮和两个焊咀连接轴,所述焊咀连接轴分别与左焊咀和右焊咀对应连接,所述双向移动轮在动力轴驱动下带动两个焊咀连接轴做背向分离运动或相向靠近运动,所述焊咀微调机构设置在焊咀连接轴与其相对应设置的左焊咀或者右焊咀之间;
所述动力轴还传动连接有焊咀感应片,所述焊咀感应片与双向移动轮同步运动,所述固定底板上则设有感应焊咀感应片的感应光电元件。感应销钉将焊咀感应片与双向移动轮同步,双向移动轮则由动力轴驱动,当双向移动轮运动时,可驱动焊咀连接轴分离背向,带动焊咀分离。感应销钉可将双向移动轮与焊咀感应片同步,同时可作为调试的安装基准,便于开合过程中的定位调试,感应光电元件则用于接收焊咀感应片的信号。
为了实现焊咀的开合,焊咀连接轴做直线运动,双向移动轮可设计为转动并推动两个焊咀连接轴背向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轴转动连接在固定底板上,所述固定底板后端固定有带动动力轴转动的开合电机;所述动力轴上固定在双向移动轮上,所述双向移动轮包括两个弯钩部,两个弯钩部以动力轴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结构,所述双向移动轮在动力轴作用下转动,所述焊咀连接轴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弯钩部内,当双向移动轮转动时,至少一个焊咀连接轴随弯钩部带动做背向分离运动或相向靠近运动;焊咀感应片固定在动力轴上,焊咀感应片上设有感应销钉并通过感应销钉与双向移动轮固定。
为了对焊咀连接轴的运动轨迹进行限位,使其能做直线往复运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上设置有光轴,所述左焊咀和右焊咀分别滑动连接在光轴上,每个焊咀连接轴在双向移动轮转动时沿对应侧弯钩内侧边运动并滑至弯钩外侧边后进入另一弯钩部内侧边运动,即左焊咀和右焊咀通过焊咀连接轴在弯钩部带动下沿光轴做直线往复动作;
所述光轴数量为两根,且上下平行设置,两根所述光轴上同步滑动连接有左侧开合板和右侧开合板,所述右侧开合板则与左侧开合对称设置,所述左焊咀设置在左侧开合板上,所述右焊咀设置右侧开合板上,所述左侧开合板和右侧开合板分别与焊咀连接轴转动连接。
为了更加平稳的实现焊咀连接轴的直线往复动作,进一步地,所述左侧开合板与右侧开合板之间还弹性连接有拉簧。所述的拉簧拉伸方向沿光轴轴向,通过拉簧的设计,在双向移动轮转动将焊咀连接轴分离至最大点后,由拉簧作用将两侧开合板复位合拢,带动焊咀连接轴相向拉拢,实现焊咀的自动合拢。
进一步地,所述焊咀感应片成盘状结构,盘状结构包括一体结构且呈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片形体,每个片形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扇形体,三个扇形体为同心设置且半径依次为R1、R2、R3,其中R3<R1<R2;双向移动轮的弯钩部的半径为R4,R4=R3,所述感应光电元件设置在半径为R3的扇形体的运动轨迹上,并感应该扇形体的光电信号。半径为R3的扇形体相对于其他两个扇形体为外凸设置,便于感应光点元件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移动轮径向截面呈S型,所述焊咀连接轴则分设在S型的两侧。S型结构为中心对称结构,位于S型两侧的焊咀连接轴在双向移动轮转动时,被分开向外推离,实现焊咀的打开。单个焊咀连接轴的运动轨迹则是由对应侧的弯钩部内侧推动焊咀连接轴动作,至极点(S型端点)后越过极点进入另一个弯钩部的内侧,随双向移动轮的转动如此往复。
为了更好的将焊咀感应片与双向移动轮进行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动力轴上设有定位轮,所述定位轮上具有感应孔,所述感应销钉插接在感应孔与销钉定位孔内,所述定位轮与弯钩部分别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安装定位,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底板上对应动力轴的上下两侧位置均开有安装定位孔,所述安装定位孔内固定有定位销钉,所述左焊咀和右焊咀分设于安装定位孔所成连线的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焊咀微调机构包括X向微调机构、Y向微调机构和Z向微调机构,与所述左焊咀相对应的焊咀连接轴通过X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左侧焊咀连接架,所述左侧焊咀连接架上则通过Y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左侧焊咀连接块,所述左焊咀设置在左侧焊咀连接块内;
与所述右焊咀相对应的焊咀连接轴上固定有可在Z向上运动的Z向微调机构,所述Z向微调机构上设有X向微调机构,该X向微调机构上则可调连接有右侧焊咀连接架,所述右侧焊咀连接架上则通过Y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右侧焊咀连接块,所述右焊咀可调设置在右侧焊咀连接块内;
所述固定底板底部则分别设有带动与左焊咀或右焊咀相对应的焊咀连接轴同步沿X向位移的双向移动微调结构。焊咀微调机构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多点安装的微调结构,可在X向和Z向上带动单个焊咀进行单独位置调整,或者在X向上将两个焊咀同步进行位置调整,也可以左焊咀为基准,单独调整右焊咀在X向、Y向和Z向上的位置,针对焊咀位置进行精准的微调,便于提高焊接质量。
为了更好的在X向上进行微调,进一步地,每个X向微调机构均包括沿X向分别平行设置的X向固定块、X向滑块、X向固定滑杆和X向调节螺钉,X向固定块分别设置在对应侧的焊咀连接轴上,所述X向固定滑杆一端限位插接在X向固定块内、另一端与X向滑块滑动配合,所述X向调节螺钉一端与X向固定块相抵、另一端则与X向滑块螺纹连接。
为了在X向微调后,有效将该侧的焊咀连接架与开合块进行锁紧,进一步地,所述X向微调机构还包括X向滑轨,所述X向滑轨固定在对应的焊咀连接轴上且平行于该侧焊咀连接轴上的X向固定滑杆;所述X向滑轨上开有与X向固定滑杆方向平行的滑槽,所述X向滑块上凸出具有与滑槽配合的凸台。
为了提高凸台与滑槽之间的贴合程度,有效减少配合间隙,提高贴合能力,可通过凸台的弹性形变,通过顶丝螺钉将凸台有效压接在滑槽内,进一步地,所述X向滑块对应凸台上方还设固定条,所述固定条与凸台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固定条上螺纹连接有若干顶丝螺钉,所述顶丝螺钉端部指向滑槽并将凸台与滑槽配合顶紧。
有效利用凸台与X向滑块连接位置之间的厚度差,可更进一步提高凸台与滑槽的配合锁紧效果,进一步地,所述间隙截面呈开口向下的L型,即凸台对应与滑槽配合的位置厚度大于凸台与X向滑块连接位置的厚度。
为了相对于左焊咀在Z向上调节右焊咀的高度,进一步地,所述Z向微调机构包括沿Z向平行设置的Z向滑轨、Z向限位滑杆和Z向调节螺钉,所述Z向滑轨沿Z向设置在右侧的焊咀连接轴上,右侧的所述焊咀连接轴对应的X向微调机构则滑动连接在Z向滑轨上,所述Z向限位滑杆一端插接限位在右侧焊咀连接轴内、另一端则与右侧焊咀连接轴对应的X向微调机构滑动配合,所述Z向调节螺钉与该X向微调机构螺纹连接,且端面与右侧焊咀连接轴相抵。
左焊咀和右焊咀相对于固定底板在前后方向上,即Y向上的调节,通过Y向微调机构实现,进一步地,所述Y向微调机构包括沿Y向分别平行设置的Y向滑轨、Y向限位滑杆和Y向调节螺钉;所述Y向滑轨固定在对应侧的焊咀连接架上,对应侧的焊咀连接块沿Y向滑动连接在Y向滑轨上,所述Y向限位滑杆一端导向插接在焊咀连接架内、另一端与焊咀连接块滑动配合,所述Y向调节螺钉则螺纹连接在焊咀连接块内、且端部与焊咀连接架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右焊咀通过万向球头与右侧焊咀连接块可调连接。
整体调整焊咀微调机构的中心,左焊咀和右焊咀同步沿X向进行调节,可通过双向移动微调机构实现,进一步地,所述双向移动微调机构包括限位导向块、双动限位块、双动限位滑杆和双动限位调节螺钉;所述限位导向块设置在左侧焊咀连接轴与右侧焊咀连接轴之间,所述左侧焊咀连接轴与右侧焊咀连接轴合拢时合拢侧端面分别压接在限位导向块上;所述双动限位滑杆与双动限位调节螺钉的轴线平行设置;所述双动限位块固定在固定底板上,所述双动限位滑杆一端与限位导向块固定、另一端沿X向滑动连接在双动限位块上,所述双动限位调节螺钉则螺纹连接在双动限位块上,且双动限位调节螺钉一侧端部与限位导向块相抵。
基于上述的焊接装置,可以进行如下的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焊接前,通过焊咀微调机构调整左焊咀或右焊咀的相对位置,使左焊咀和右焊咀完全贴合紧闭,使焊咀组件在焊接时候与焊接产品可以充分接触;
S2、在焊接时,焊咀组件升温到设定温度,通过焊咀开合机构调节左焊咀和右焊咀之间的距离,使左焊咀与右焊咀张开预设宽度;
然后通过第二动力机构控制焊咀组件的升降,直至焊咀组件与焊接产品达到预设距离,通过焊咀开合机构调节左焊咀和右焊咀之间的距离,使左焊咀与右焊咀闭合到预设宽度,夹持焊接产品,进行预热;
S3、在预热预设的时间后,通过送料机构将焊料送至焊咀组件的左焊咀和右焊咀之间进行加热融化,同时保持预设时间进行焊料融化,接着通过焊咀开合机构使左焊咀和右焊咀进行若干次的分开和闭合,使融化后的焊料从左焊咀和右焊咀之间落下对待焊接产品进行焊接。
一种台式定量熔滴焊整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上述的焊接装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在使用时,通过机架上的第一动力机构带动焊接装置靠近或者有远离焊接产品,同时由第二动力机构的第一驱动装置控制焊咀组件在焊接装置上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并且第一驱动装置与焊咀组件之间设置了弹性元件,这样使得焊咀组件与焊接产品不会出现硬碰硬的现象,同时使得焊接装置与产品之间的间距经过粗调和精调,焊咀位置可控,满足焊接需求,提高焊接质量,避免了传统采用的是将弹簧固定于微调机构两侧,以此方式来实现焊咀上下可移动一小段距离,但这样的方式无法实现焊咀上下位置可控,当送料组件将锡送下后,可能导致送料咀与焊头接料口过早接触或过迟接触,从而导致锡丝溅出,送料口与焊头过早接触后锡提前融化,送料咀内壁残存锡渣与助焊剂,即无法实现送料咀与焊咀接料口时间达到完全匹配,影响产品焊接良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焊咀升降控制机构的主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焊咀升降控制机构的左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焊咀升降控制机构的右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翻料组件和焊咀组件之间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焊咀升降控制机构、焊咀开合机构和焊咀微调机构之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翻料组价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翻料组价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焊咀开合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焊咀开合机构的侧视图;
图11是图10中A-A的剖视图;
图12是图10中B-B的剖视图;
图13是图10中C-C的剖视图;
图14是图10中D-D的剖视图;
图15是本发明中焊咀感应片与焊咀连接轴位置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最优实施例中焊咀感应片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最优实施例中双向限位机构的立体图;
图18是本发明最优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19是图10中E-E的剖视图;
图20是本发明中微调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1是本发明中微调机构的主视图;
图22是本发明中微调机构的侧视图;
图23是图22中F-F的剖视图;
图24是图22中G-G的剖视图;
图25是图22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26是本发明最优实施例中左侧开合板处X向微调机构的立体图;
图27是本发明最优实施例中右侧开合板处X向微调机构和Z向微调机构的立体图。
图中:1、机架;
2、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01、送料组件,202、翻料组件,2021、外壳,2022、料道,2023、接料斗,2024、排气通道,2025、排气孔,203、焊咀组件,2031、限位槽,2032、左焊咀,2033、右焊咀;
3、第一动力机构,301、横向位移机构,302、竖向位移机构;
4、第二动力机构,401、第一驱动装置,402、滑座;
5、第三动力机构,6、弹性元件,7、复位弹簧,8、轴承,9、限位柱,10、翻转杆;
11、焊咀开合机构,1101、感应光电元件,1102、右侧开合板,1103、左侧开合板,1104、开合电机,1105、固定底板,1106、焊咀连接轴,1107、动力轴,1108、定位件,1109、双向移动轮,1110、拉簧,1111、光轴,1112、销钉定位孔,1113、定位轮,1114、焊咀感应片,1115、限位导向块,1116、单双动限位块,1117、单双动限位滑杆,1118、单双动限位调节螺钉;
12、焊咀微调机构,1204、万向球头,1205、左侧焊咀连接架,1206、左侧焊咀连接块,1207、右侧焊咀连接架,1208、右侧焊咀连接块,1209、X向调节螺钉,1210、X向固定滑杆,1211、X向固定块,1212、X向滑块,1213、X向滑轨,1214、凸台,1215、间隙,1216、固定条,1217、顶丝螺钉,1218、Z向限位滑杆,1219、Z向滑轨,1220、Y向调节螺钉,1221、Y向限位滑杆,1222、Y向滑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本发明不局限于下列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可以采用其他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本发明的,或者凡是采用本发明的设计结构和思路,做简单变化或更改的,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焊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一动力机构3,第一动力机构3主要带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沿机架1的XZ轴方向运动;
所述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包括送料机构及设置在送料机构的输出端上的焊咀组件203,所述送料机构与焊咀组件203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焊咀组件203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二动力机构4,第二动力机构4主要带动焊咀组件203沿机架1的Z轴方向运动;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还包括设置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的第一驱动装置401,所述焊咀组件203通过弹性元件6设置在第一驱动装置401的输出端上。此处的弹性元件6为拉簧。
如图4-图5所示,所述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设置有滑座40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1的输出端与滑座402之间传动连接,并实现控制滑座402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位移,所述弹性元件6的一端设置在滑座402上,所述弹性元件6的另一端设置在焊咀组件203上。此处的第一驱动装置401为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设置有螺杆,螺杆与滑座402之间螺纹连接,并且此处滑座402通过直线导轨机构滑动设置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
所述焊咀组件203和滑座40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焊咀组件203位移范围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焊咀组件203上的限位槽2031,所述滑座402上设置有与限位槽2031相匹配的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设置在限位槽2031内。
所述焊咀组件203通过直线导轨机构沿Y轴方向滑动设置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
如图6所示,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组件201及设置在送料组件201上并用于将送料组件201的物料输送至焊咀组件203的翻料组件202,所述翻料组件202的输出端位于焊咀组件203上方,所述送料组件20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翻料组件202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三动力机构5,并实现将翻料组件202内的物料输送至焊咀组件203。
如图7-图8所示,所述翻料组件202包括内部具有料道2022的外壳2021,外壳2021上设置有滑块并与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的直线导轨配合,实现外壳2021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滑动,所述外壳2021上位于料道2022内设置有接料斗2023,所述接料斗2023与第二动力机构4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接料斗2023往复翻转的第一控制机构,当第二动力机构4带动焊咀组件203靠近焊机产品时,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带动接料斗2023翻转并将接料斗2023内的物料通过料道2022输送至焊咀组件203,当第一动力机构3带动焊咀组件203远离焊机产品时,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带动接料斗2023翻转并恢复至初始位置,并使接料斗2023能够接收送料组件201输送的物料。
所述外壳2021与接料斗2023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7。
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接料斗2023上的两根翻转杆10,两根翻转杆10焊接在接料斗2023的圆杆上,圆杆的末端上固定有把手,复位弹簧7的一端固设在外壳2021上,并且另一端与把手连接,外壳2021的中心轴上设置有限位台阶面,使把手被限制在限位台阶面远离复位弹簧7的一侧,复位弹簧7悬伸端扣在把手上,两根翻转杆10之间形成夹角,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交替与两个翻转杆10接触并带动接料斗2023相较外壳2021上往复翻转。滑座402上设置有推杆,推杆设置在翻转杆10之间并能够分别与两个翻转杆10接触。
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上设置有分别与两根翻转杆10接触的轴承8。此处为推杆上设置轴承8。
所述第三动力机构5包括设置在送料组件201上的第一同步带轮机构,所述翻料组件202的外壳体2021与第一同步带轮机构之间相互传动连接。此处第三动力机构5也可以是气缸或者电动推杆等,但第三动力机构5不限于气缸、电动推杆或同步带等,其他动力机构能够实现翻料组件202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均可以。
所述第一动力机构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并沿竖向位移的竖向位移机构302,所述竖向位移机构302包括沿机架1竖向设置的丝杆,所述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设置有与丝杆相匹配的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丝杆上。
所述第一动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机架1和竖向位移机构302之间并用于带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横向位移的横向位移机构301,所述横向位移机构301包括沿机架1横向设置的第二同步带轮机构,所述竖向位移机构302与第二同步带轮机构之间传动连接。
如图9-图10所示,焊咀开合机构11包括固定底板1105、左侧开合板1103和右侧开合板1102,固定底板1105上固定有两个上下平行设置的光轴1111,左侧开合板1103滑动连接在两根光轴1111上,右侧开合板1102与左侧开合板1103对称,且右侧开合板1102也同步滑动连接在两根光轴1111上。其中左焊咀2032设置在左侧开合板1103上,右焊咀2033设置右侧开合板1102上。
该焊咀开合机构11还包括动力轴1107、双向移动轮1109和两个焊咀连接轴1106。焊咀连接轴1106分别与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转动连接,固定底板1105上转动连接有动力轴1107,该动力轴1107上依次固定有定位轮1113、焊咀感应片1114和双向移动轮1109。固定底板1105后端固定有带动动力轴1107转动的开合电机1104,为焊咀开合提供动力。
如图11-图12所示,双向移动轮1109径向截面呈S型,包括两个弯钩部,S型结构为中心对称结构,S型两侧分别对应弯钩部,弯钩部的内侧对应S型的内周,弯钩部的外侧则对应为S型的外周。每侧的弯钩部分别设有焊咀连接轴1106,在双向移动轮1109转动时,焊咀连接轴1106被分开向外推离,实现焊咀的打开。单个焊咀连接轴1106的运动轨迹则是由对应侧的弯钩部内侧推动焊咀连接轴1106动作,至极点(S型的起止两端的端点)后越过极点进入另一个弯钩部的内侧,随双向移动轮1109的转动如此往复。由于光轴1111的限制,焊咀连接轴1106的运动轨迹呈平行于光轴1111的直线运动。
如图13-图14所示,同时为了有效实现焊咀的自动闭合,左侧开合板1103与右侧开合板1102之间还弹性连接有拉簧1110,拉簧1110拉伸方向沿光轴1111轴向延伸。通过拉簧1110的设计,在双向移动轮1109转动将焊咀连接轴1106分离至最大点后,由拉簧1110作用将两侧开合板复位合拢,带动焊咀连接轴1106相向拉拢,实现焊咀的自动合拢。
动力轴1107还固定有焊咀感应片1114,焊咀感应片1114上开有销钉定位孔1112,销钉定位孔1112内插接有感应销钉,感应销钉相对于动力轴1107呈偏心设置,定位轮1113上具有感应孔,感应销钉插接在感应孔与销钉定位孔1112内,通过感应销钉的定位实现焊咀感应片1114和双向移动轮1109同步转动,最终实现定位轮1113、焊咀感应片1114和双向移动轮1109同步转动。
如图15-图16所示,焊咀感应片1114呈盘状结构,盘状结构包括一体结构且呈径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片形体,每个片形体包括依次连接的三个扇形体,三个扇形体为同心设置且直径依次为R1、R2、R3,其中R3<R1<R2;双向移动轮1109的弯钩部最外端转动轨迹的半径为R4,R4=R3,所述的感应光电元件1101设置在直径为R3的扇形体的运动轨迹上。固定底板1105上则具有检测焊咀感应片1114的感应光电元件1101。感应光电元件1101设置在直径为R3的扇形体的运动轨迹上,并感应该扇形体的光电信号。
如图17-图19所示,为了便于安装定位调试,固定底板1105上对应动力轴1107的上下两侧位置均开有安装定位孔,所述安装定位孔内固定有定位件1108,定位件1108可优选为定位螺钉,定位螺钉插入左侧开合板1103与右侧开合板1102之间。所述的动力轴1107位于定位件1108所形成连线H上,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则分设于安装定位孔所成连线H的两侧;感应光电元件1101也设置在连线H上。连线H为调试基准。
在双向移动轮1109的转动,可实现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的同步开合运动,同时,在单双动微调机构的控制下,还可实现一侧焊咀被推开(推开后不动、或推开部分后局部往复开合)、另一侧焊咀正常开合(单边焊咀开合)的运动。
该单双动微调机构包括限位导向块1115、单双动限位块1116、单双动限位滑杆1117和单双动限位调节螺钉1118;限位导向块1115设置在左侧开合板1103与右侧开合板1102之间;单双动限位滑杆1117与单双动限位调节螺钉1118的轴线平行设置;单双动限位块1116固定在固定底板1105上,单双动限位滑杆1117一端与限位导向块1115固定、另一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连接在单双动限位块1116上,单双动限位调节螺钉1118则螺纹连接在单双动限位块1116上,且单双动限位调节螺钉1118一侧端部与限位导向块1115相抵。调整时,转动单双动限位调节螺钉1118,带动限位导向块1115相对于单双动限位块1116进行水平方向上的调节。限位导向块1115,向左运动则压接在左侧开合板1103上带动左侧开合板1103向左移动,向右运动则压接在右侧开合板1102上带动右侧开合板1102向右移动,实现对左焊咀2032或者右焊咀2033的单边推开的动作。
当限位导向块1115设置调试基准连线H上时,即单双动微调机构的调节中线正好位于连线H上时,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分设在限位导向块1115两侧,限位导向块1115不会对两个焊咀连接轴1106产生作用,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在双向移动轮1109的转动下,做往复开合运动。
当需要进行单边焊咀开合运动时,限位导向块1115推动单边焊咀,不受限位导向块1115的限制,在双向移动轮1109控制下做正常的开合运动。需要单边调节侧的焊咀,则通过单双动微调机构进行调节控制。转动单双动限位调节螺钉1118,将限位导向块1115向不需要动作的单边焊咀所在侧的方向调节推动。使得限位导向块1115推动该侧焊咀对应的焊咀连接轴1106向外运动,该推动运动使得该侧的焊咀连接轴1106与双向移动轮1109之间具有两种配合状态,具体配合如下:
1、当该侧焊咀连接轴1106被向外推动,但该侧焊咀连接轴1106被限位导向块1115限位的位置仍然位于双向移动轮1109的运动范围内时,当双向移动轮1109转动时,该侧焊咀连接轴1106在双向移动轮1109的最大外径与限位导向块1115对应的焊咀连接轴1106位置之间做局部往复开合运动,实现一侧焊咀做正常的单边往复开合,另一侧焊咀做单边局部往复开合的动作过程。
2、当该侧焊咀连接轴1106被向外推动,直至该侧焊咀连接轴1106不在双向移动轮1109的运动范围内时,双向移动轮1109的转动不会对该侧的焊咀连接轴1106造成影响和干涉。双向移动轮1109转动时,一侧焊咀做正常的单边往复开合运动,另一侧焊咀被撑开、保持单边静止不做动作。
一种焊咀开合机构的焊接方法,采上述的焊咀开合机构,包括如下步骤:
将焊料送至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进行加热融化,充分融化后,通过双向移动轮1109在动力轴1107驱动下带动两个焊咀连接轴1106做背向分离运动或相向靠近运动,使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进行若干次的分开和闭合,融化后的焊料从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落下对待焊接产品进行焊接。
一种焊咀开合机构的调试方法采用上述的焊咀开合机构,包括如下调试步骤,
a、以安装定位孔所成连线H为调试基准,并将感应光电元件1101安装在连线H上,使感应光电元件1101的感应中心与连线H重合;
b、相对于动力轴1107安装焊咀感应片1114,并将双向移动轮1109对应固定至动力轴1107上;
c、将焊咀感应片1114转动至被感应光电元件1101信号接触,感应光电元件1101记下原始点,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的焊咀开合距离以此原始点为基准点进行距离设置。
通过上述焊咀开合机构11,并采用该安装调试方法确定基准后,即可根据感应光电元件1101的信号确定开合的距离基准点,安装方便快捷,无需分别对应调整焊咀位置,既能保证焊咀中心与产品中心相对,不易发生偏斜,同时通过同一动力轴1107并利用双向移动轮1109,同步带动两侧开合板同步动作,焊咀开合同步性能好,不易发生焊咀偏移的情况。
如图20-图27所示,左侧开合板1103通过X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左侧焊咀连接架1205,左侧焊咀连接架1205上则通过Y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左侧焊咀连接块1206,左侧焊咀连接块1206内设有左焊咀2032。其中X向微调机构均包括沿X向分别平行设置的X向固定块1211、X向滑块1212、X向固定滑杆1210和X向调节螺钉1209,X向固定块1211固定在左侧开合板1103上,X向固定滑杆1210一端限位插接在X向固定块1211内、另一端与X向滑块1212滑动配合,X向固定滑杆1210起到了在X向上对X向滑块1212的定位导向的作用。X向调节螺钉1209一端与X向固定块1211相抵、另一端则与X向滑块1212螺纹连接。左焊咀2032在X向上的调节,通过转动X向调节螺钉1209,带动X向滑块1212相对于X向固定块1211进行X向平移实现。
为了在X向微调后,有效将左侧焊咀连接架1205与左侧开合板1103进行锁紧,X向微调机构还包括X向滑轨1213,X向滑轨1213固定在对应的开合块上且平行于该侧开合块上的X向固定滑杆1210;X向滑轨1213上开有与X向固定滑杆1210方向平行的滑槽,X向滑块1212上凸出具有与滑槽配合的凸台1214。X向滑块1212对应凸台1214上方还设有固定条1216,固定条1216与凸台1214之间具有间隙1215,间隙1215截面呈开口向下的型,即凸台1214对应与滑槽配合的位置厚度大于凸台1214与X向滑块1212连接位置的厚度。固定条1216上螺纹连接有若干顶丝螺钉1217,所述顶丝螺钉1217端部指向滑槽并将凸台1214与滑槽配合顶紧。有效利用凸台1214与X向滑块1212连接位置之间的厚度差,通过顶丝螺钉1217的顶紧实现凸台1214的弹性形变,起到了有效减少配合间隙1215,提高凸台1214与滑槽的贴合能力,最终实现了左侧焊咀连接架1205与左侧开合板1103的调节并固定。
左焊咀2032相对于固定底板1105在前后方向上,即Y向上的调节,通过Y向微调机构实现,Y向微调机构包括沿Y向分别平行设置的Y向滑轨1222、Y向限位滑杆1221和Y向调节螺钉1220;Y向滑轨1222固定在左侧焊咀连接架1205上,对应侧的焊咀连接块沿Y向滑动连接在Y向滑轨1222上,Y向限位滑杆1221一端导向插接在焊咀连接架内、另一端与焊咀连接块滑动配合,起到了在Y向上对焊咀连接块的定位导向作用。Y向调节螺钉1220则螺纹连接在焊咀连接块内、且端部与焊咀连接架相抵。左焊咀2032在Y向上的定位调节,则通过转动Y向调节螺钉1220,带动焊咀连接块相对于焊咀连接架沿Y向导轨运动实现。
右焊咀2033设置在右侧开合板1102上。右侧开合板1102和右焊咀2033的设置,大致结构与左侧开合板1103与左焊咀2032相同,区别点在于右焊咀2033还可相对于左焊咀2032在Z向上调节。Z向微调机构包括沿Z向平行设置的Z向滑轨1219、Z向限位滑杆1218和Z向调节螺钉,Z向滑轨1219沿Z向固定在右侧开合板1102上,右侧开合板1102对应的X向微调机构则滑动连接在Z向滑轨1219上,Z向限位滑杆1218一端插接限位在右侧开合板1102内、另一端则与右侧开合板1102对应的X向滑块1212滑动配合。Z向限位滑杆1218限定了X向滑块1212在Z向上的运动方向。Z向调节螺钉与该X向滑块1212螺纹连接,且端面与右侧开合板1102相抵。通过转动Z向调节螺钉,即带动X向滑块1212在Z向上进行高度调节。
右侧开合板1102上固定有可在Z向上运动的Z向微调机构,Z向微调机构上设有X向微调机构,该X向微调机构上则可调连接有右侧焊咀连接架1207,右侧焊咀连接架1207上则通过Y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右侧焊咀连接块1208,右焊咀2033可调设置在右侧焊咀连接块1208内。
在实际设计中,左焊咀2032通常直接固定在左侧焊咀连接块1206上,右焊咀2033则通过万向球头1204与右侧焊咀连接块1208可调连接,便于相对于左焊咀2032按需进行微调。
基于上述的焊接装置,可以进行如下的焊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S1、在焊接前,通过焊咀微调机构12调整左焊咀2032或右焊咀2033的相对位置,使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完全贴合紧闭,使焊咀组件203在焊接时候与焊接产品可以充分接触;
S2、在焊接时,焊咀组件203升温到设定温度,通过焊咀开合机构11调节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的距离,使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张开预设宽度;
然后通过第二动力机构4控制焊咀组件203的升降,直至焊咀组件203与焊接产品达到预设距离,通过焊咀开合机构11调节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的距离,使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闭合到预设宽度,夹持焊接产品,进行预热;
S3、在预热预设的时间后,通过送料机构将焊料送至焊咀组件203的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进行加热融化,同时保持预设时间进行焊料融化,接着通过焊咀开合机构11使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进行若干次的分开和闭合,使融化后的焊料从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落下对待焊接产品进行焊接。
上述焊接装置在焊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如图1所示,为一种台式定量熔滴焊整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上述的焊接装置。
上述台式定量熔滴焊机在使用时,根据需要控制第一动力机构3处的横向位移机构301及位于横向位移机构301上的竖向位移机构302,横向位移机构301带动焊接装置沿机架1的X轴方向位移,竖向位移机构302带动焊接装置沿机架1的Y轴方向位移,两者之间带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向焊接产品靠近,并粗调至焊咀组件203与焊接产品之间的间距,然后再根据需要通过第二动力机构4处的第一驱动装置401带动螺杆转动,螺杆带动滑座402滑动,焊咀组件203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滑动并逐渐向焊接产品靠近,也就调节焊咀组件203与焊接产品之间的间距,并将焊咀组件203调节至所需位置即可;
在焊接时,送料组件201将物料输送至翻料组件202上的接料斗2023内,启动第三动力机构5处的同步带轮机构,并带动翻料组件202的外壳2021在送料机构与焊咀组件203之间向下位移时,其中一根翻转杆10沿着轴承8相切转动,带动把手转动,当超过90°时靠复位弹簧7复位,翻转杆10实现180°翻转,实现接料斗2023向下翻转落料,直至接料斗2023将物料内的通过料道2022排放至焊咀组件203上,同时外部气源通过排气通道2024进入到接料斗2023底部,实现将粘接在接料斗2023内的物料脱离,料道2022内的气体通过排气孔2025排出外壳2021,实现焊咀组件203对焊接产品的焊接;
在焊接完成后,第二动力机构4处的第一驱动装置401带动滑座402位移,使焊咀组件203在弹性元件6的带动下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位移,焊咀组件203逐渐远离焊接产品,当第三动力机构5带动外壳2021向上运动时,另一根翻转杆10沿着轴承8相切转动,当超过90°时靠复位弹簧7复位,实现接料斗2023向上翻转接料,复位弹簧7将接料斗2023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第一同步带机构带动翻料组件202上升,在翻料组件202上升同时带动焊咀组件203一并上升,最后通过第一动力机构3处的横向位移机构301和竖向位移机构302恢复至初始位置即可,其中,两根翻转杆10向下翻转时其中一根翻转杆10起作用(与轴承8切线运动),当向上翻转时右侧的翻转杆10起作用,一个是送料时起作用,另一个是上去接料时翻转杆10起作用。
通过上述焊咀开合机构11,并采用该安装调试方法确定基准后,即可根据感应光电元件1101的信号确定开合的距离基准点,安装方便快捷,无需分别对应调整焊咀位置,既能保证焊咀中心与产品中心相对,不易发生偏斜,同时通过同一动力轴1107并利用双向移动轮1109,同步带动两侧开合板同步动作,焊咀开合同步性能好,不易发生焊咀偏移的情况。
采用上述焊咀微调机构12,通过双向移动微调结构调节焊咀微调机构12的中心,带动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双边同步移动;通过X向微调机构和Z向微调机构调节左焊咀2032位置;左焊咀2032位置固定后,以左焊咀2032为标准,通过X向微调机构、Y向微调机构和Z向微调机构分别调整右焊咀2033的位置,调整到位后固定右焊咀2033。
具体地,在熔滴焊中,将送料机构下降到设定位置,以出料口为中心位置,调整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此时需保证焊咀竖直接触面贴合,并锁紧微调机构上的各个螺钉。
如发现保证焊咀竖直贴合而出料口不在中心位置,则通过双向移动微调机构整体调整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对位的中心位置,调节完后,手工对位左右焊咀2033对位是否在中心,确认在中心后,锁紧焊咀微调机构12的螺钉。
如发现出料口前后方向不在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的中间,存在偏差,则针对左焊咀2032,调节左侧开合板1103上Y向微调机构的各个螺钉,调整左焊咀2032的前后位置Y向位置。调整后,以左焊咀2032为基准,对应调整右焊咀2033的位置,此时针对右焊咀2033的前后位置调整,则根据左侧开合板1103上Z向微调机构的各个螺钉转动幅度,可确定右侧开合板1102上的Y向微调机构的螺钉转动幅度,通常为左侧Y向微调机构的各个螺钉松多少,则右侧Y向微调机构的各个螺钉同步松多少,带动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同步前后调整位移。
如发现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之间存在高度差,则通过右侧开合板1102上的Z向微调机构,通过调整Z向调节螺钉,调整右焊咀2033的高度,保证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位于同一高度。
在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的上下(Z向)、左右(X向)、前后(Y向)位置调节完成后,将送料机构复位,俯视检查焊咀的贴合情况,如若发现单边张开的情况,则对应单边焊咀,调整其对应的螺钉,使焊咀对位配合。所有调整结束后,将调节螺钉位置保持。
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所述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包括送料机构及设置在送料机构的输出端上的焊咀组件(203),所述送料机构与焊咀组件(203)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焊咀组件(203)升降并实现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二动力机构(4);
所述焊咀组件(203)包括固定底板(1105)及设置在固定底板(1105)上的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所述固定底板(1105)上设置有用于控制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相对靠近或者远离的焊咀开合机构(11);
所述焊咀开合机构(11)与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均设置有焊咀微调机构(12),所述焊咀微调机构(12)用于实现对左焊咀(2032)或右焊咀(2033)各自位置的调整,并实现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整;
所述焊咀开合机构(11)包括动力轴(1107)、双向移动轮(1109)和两个焊咀连接轴(1106),所述焊咀连接轴(1106)分别与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对应连接,所述焊咀微调机构(12)设置在焊咀连接轴(1106)与其相对应设置的左焊咀(2032)或者右焊咀(2033)之间,所述动力轴(1107)上固定有双向移动轮(1109),所述双向移动轮(1109)包括两个弯钩部,所述焊咀连接轴(1106)分别对应设置在两个弯钩部内,两个弯钩部以动力轴(1107)为中心呈中心对称结构,每个焊咀连接轴(1106)在双向移动轮(1109)转动时沿对应侧弯钩内侧边运动并滑至弯钩外侧边后进入另一弯钩部内侧边运动,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通过焊咀连接轴(1106)在弯钩部带动下做直线往复动作,所述双向移动轮(1109)在动力轴(1107)驱动下带动两个焊咀连接轴(1106)做背向分离运动或相向靠近运动,并实现带动相应焊咀微调机构(12)及其上的左焊咀(2032)或者右焊咀(2033)相对远离或者靠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动力机构(4)包括第一驱动装置(401)、弹性元件(6)和滑座(40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401)的输出端与滑座(402)之间传动连接,并实现控制滑座(402)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位移,所述弹性元件(6)的一端设置在滑座(402)上,所述弹性元件(6)的另一端设置在焊咀组件(2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咀组件(203)和滑座(402)之间设置有用于限制焊咀组件(203)位移范围的限位机构;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焊咀组件(203)上的限位槽(2031),所述滑座(402)上设置有与限位槽(2031)相匹配的限位柱(9),所述限位柱(9)设置在限位槽(2031)内;
所述焊咀组件(203)滑动设置在焊咀升降控制机构(2)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机构包括送料组件(201)及设置在送料组件(201)上并用于将送料组件(201)的物料输送至焊咀组件(203)的翻料组件(202),所述翻料组件(202)的输出端位于焊咀组件(203)上方,所述送料组件(201)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翻料组件(202)靠近或者远离焊接产品的第三动力机构(5),并实现将翻料组件(202)内的物料输送至焊咀组件(20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组件(202)包括内部具有料道(2022)的外壳(2021),所述外壳(2021)上位于料道(2022)内设置有接料斗(2023),所述接料斗(2023)与第二动力机构(4)之间设置有用于控制接料斗(2023)往复翻转的第一控制机构,当第二动力机构(4)带动焊咀组件(203)靠近焊接产品时,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带动接料斗(2023)翻转并将接料斗(2023)内的物料通过料道(2022)输送至焊咀组件(203),当第二动力机构(4)带动焊咀组件(203)远离焊接产品时,所述第一控制机构带动接料斗(2023)翻转并恢复至初始位置,并使接料斗(2023)能够接收送料组件(201)输送的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料斗(2023)上开设有排气通道(2024),所述排气通道(2024)的一端位于接料斗(2023)与物料接触的底部,所述排气通道(2024)的另一端与外部气源连通;所述外壳(2021)上开设有与料道(2022)连通的排气孔(2025),所述接料斗(2023)位于排气孔(2025)和送料组件(20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1107)转动连接在固定底板(1105)上,所述固定底板(1105)后端固定有带动动力轴(1107)转动的开合电机(1104),所述双向移动轮(1109)在动力轴(1107)作用下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底板(1105)上设置有光轴(1111),所述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分别滑动连接在光轴(1111)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轴(1111)数量为两根,且上下平行设置,两根所述光轴(1111)上同步滑动连接有左侧开合板(1103)和右侧开合板(1102),所述右侧开合板(1102)与左侧开合板(1103)对称设置,所述左焊咀(2032)设置在左侧开合板(1103)上,所述右焊咀(2033)设置右侧开合板(1102)上,所述左侧开合板(1103)和右侧开合板(1102)分别与焊咀连接轴(1106)转动连接,所述左侧开合板(1103)与右侧开合板(1102)之间还弹性连接有拉簧(111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咀微调机构(12)包括X向微调机构、Y向微调机构和Z向微调机构,与所述左焊咀(2032)相对应的焊咀连接轴(1106)通过X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左侧焊咀连接架(1205),所述左侧焊咀连接架(1205)上则通过Y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左侧焊咀连接块(1206),所述左焊咀(2032)设置在左侧焊咀连接块(1206)内;
与所述右焊咀(2033)相对应的焊咀连接轴(1106)上固定连接在可在Z向上运动的Z向微调机构,所述Z向微调机构上设有X向微调机构,该X向微调机构上则可调连接有右侧焊咀连接架(1207),所述右侧焊咀连接架(1207)上则通过Y向微调机构可调连接有右侧焊咀连接块(1208),所述右焊咀(2033)可调设置在右侧焊咀连接块(1208)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X向微调机构均包括沿X向分别平行设置的X向固定块(1211)、X向滑块(1212)、X向固定滑杆(1210)和X向调节螺钉(1209),X向固定块(1211)分别设置在对应侧的焊咀连接轴(1106)上,所述X向固定滑杆(1210)一端限位插接在X向固定块(1211)内、另一端与X向滑块(1212)滑动配合,所述X向调节螺钉(1209)一端与X向固定块(1211)相抵、另一端则与X向滑块(1212)螺纹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Z向微调机构包括沿Z向平行设置的Z向滑轨(1219)、Z向限位滑杆(1218)和Z向调节螺钉,所述Z向滑轨(1219)沿Z向设置在右侧的焊咀连接轴(1106)上,右侧的所述焊咀连接轴(1106)对应的Z向微调机构则滑动连接在Z向滑轨(1219)上,所述Z向限位滑杆(1218)一端插接限位在右侧焊咀连接轴(1106)内、另一端则与右侧焊咀连接轴(1106)对应的X向微调机构滑动配合,所述Z向调节螺钉与该X向微调机构滑动限位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Y向微调机构包括沿Y向分别平行设置的Y向滑轨(1222)、Y向限位滑杆(1221)和Y向调节螺钉(1220);所述Y向滑轨(1222)固定在对应侧的焊咀连接架上,对应侧的焊咀连接块沿Y向滑动连接在Y向滑轨(1222)上,所述Y向限位滑杆(1221)一端导向插接在焊咀连接架内、另一端与焊咀连接块滑动配合,所述Y向调节螺钉(1220)则螺纹连接在焊咀连接块内、且端部与焊咀连接架相抵。
14.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焊接装置的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在焊接前,通过焊咀微调机构(12)调整左焊咀(2032)或右焊咀(2033)的相对位置,使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完全贴合紧闭,使焊咀组件(203)在焊接时候与焊接产品可以充分接触;
S2、在焊接时,焊咀组件(203)升温到设定温度,通过焊咀开合机构(11)调节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的距离,使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张开预设宽度;
然后通过第二动力机构(4)控制焊咀组件(203)的升降,直至焊咀组件(203)与焊接产品达到预设距离,通过焊咀开合机构(11)调节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的距离,使左焊咀(2032)与右焊咀(2033)闭合到预设宽度,夹持焊接产品,进行预热;
S3、在预热预设的时间后,通过送料机构将焊料送至焊咀组件(203)的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进行加热融化,同时保持预设时间进行焊料融化,接着通过焊咀开合机构(11)使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进行若干次的分开和闭合,使融化后的焊料从左焊咀(2032)和右焊咀(2033)之间落下对待焊接产品进行焊接。
CN202210078684.1A 2022-01-24 2022-01-24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Active CN1140831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8684.1A CN114083191B (zh) 2022-01-24 2022-01-24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78684.1A CN114083191B (zh) 2022-01-24 2022-01-24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3191A CN114083191A (zh) 2022-02-25
CN114083191B true CN114083191B (zh) 2022-04-19

Family

ID=803092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78684.1A Active CN114083191B (zh) 2022-01-24 2022-01-24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831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83098B (zh) * 2022-01-24 2022-05-17 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开合式焊接装置及其安装调试和焊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346054B2 (ja) * 2000-01-18 2009-10-14 栄修 永田 ハンダ付け方法およびハンダ付け装置
CN203330550U (zh) * 2013-07-11 2013-12-11 东莞市贝迪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焊锡机
JP6929534B2 (ja) * 2017-04-26 2021-09-0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ユニックス ツイン鏝式ハンダ付け装置
CN107159995B (zh) * 2017-05-18 2022-10-14 惠州市日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定量水滴式焊接机构
CN109483000B (zh) * 2018-12-05 2021-02-09 胜美达电机(广西)有限公司 自动焊接机
CN210306133U (zh) * 2019-04-28 2020-04-14 深圳市盛维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集焊锡组和防追尾装置于一体的焊锡机机构
CN210147185U (zh) * 2019-04-29 2020-03-17 深圳市盛维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焊锡机上的定线焊锡机构
CN211162285U (zh) * 2019-10-16 2020-08-04 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剪裁进料的熔滴焊机器人
CN211274864U (zh) * 2019-11-04 2020-08-18 哈尔滨工大中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蓝莓花青素制备用分离纯化装置
CN214769815U (zh) * 2021-03-18 2021-11-19 珠海威拓领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夹焊机头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83191A (zh) 2022-02-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45379A (zh) 微型电机转子的全自动焊接机
CN114083191B (zh) 焊接装置及其焊接方法
CN108856947B (zh) 全自动焊接机
CN109192571B (zh) 一种微动开关全自动组装生产系统及弹片分选上料装置
JP4346054B2 (ja) ハンダ付け方法およびハンダ付け装置
CN111863663A (zh) 一种pin自动插针机
US7562552B2 (en) Crimp height adjustment mechanism
CN1043002C (zh) 波峰焊装置中用的焊料波形面检测装置
CN109676374B (zh) 一种锁具装配机
CN114979881A (zh) 一种耳机插针多面焊接设备
CN114733785B (zh) 一种铸件产品尺寸测量分拣自动化装置
CN218555511U (zh) 一种棒料加热装置
CN117066849A (zh) 一种实现汽车刹车接头自动装配的装置
CN207890634U (zh) 移动式塑料瓶夹持送料器
CN107838045B (zh) 晶片取放装置
CN220907840U (zh) 一种新型背扣机自动送料装置
CN214868595U (zh) 旋转装配装置及断路器组装机
CN113346315B (zh) 一种精密数据线全自动制造检测一体设备
CN220628462U (zh) 一种卡座自动组装机
CN219771151U (zh) 一种高亮度lcd显示屏的自动封装设备
CN110181275B (zh) 一种汽车座椅四向开关自动装配机
CN215787723U (zh) 一种钢球自动上料熔接机
CN110380071B (zh) 一种针式电池自动化组装设备
CN218253582U (zh) 一种芯片翻转装置
CN109158602B (zh) 一种用于3d打印金属工件的同轴送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