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96799B -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96799B
CN113996799B CN202111184276.6A CN202111184276A CN113996799B CN 113996799 B CN113996799 B CN 113996799B CN 202111184276 A CN202111184276 A CN 202111184276A CN 113996799 B CN113996799 B CN 1139967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pper
chloride dihydrate
mass
copper chloride
deionized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8427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96799A (zh
Inventor
白俊敬
李维实
李靖靖
许子文
刘丽娜
谢光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of CAS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of CAS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of CAS, Zhe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stitute of Organic Chemistry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118427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967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967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67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967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967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FWORKING METALLIC POWDER; MANUFACTURE OF ARTICLES FROM METALLIC POWDER; MAKING METALLIC POWDER;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TALLIC POWDER
    • B22F9/00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 B22F9/16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 B22F9/18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 B22F9/24Making metallic powder or suspensions thereof using chemical processes with reduction of metal compounds starting from liquid metal compounds, e.g. solu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30/00Nanotechnology for materials or surface science, e.g. nanocomposi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82NANOTECHNOLOGY
    • B82YSPECIFIC USES OR APPLICATIONS OF NANOSTRUCTURES; MEASUREMENT OR ANALYSIS OF NANOSTRUCTURES;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 B82Y40/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nanostructur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anotech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e Of Metal Powder And Suspension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铜盐、还原剂、修饰剂和水进行水热反应,即得;所述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酸或葡萄糖;所述修饰剂为氨基酸。本发明制得的铜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且具有绿色环保、条件温和、无毒无污染、原料来源丰富和成本低等优势。

Description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手机、平板、电子显示屏等的普及,对透明导电膜和导电浆料的需求急剧增加。目前,透明导电膜主要是基于氧化铟硒(ITO)材料,通过磁控溅射制备得到。但是,铟是稀有元素,地壳储量有限,即将消耗殆尽,旺盛的需求加速了这一进程。此外,ITO质地脆硬,不利于制备可折叠、可穿戴的电子屏,与电子器件柔性化、可穿戴化的发展趋势不符。因此,寻找可替代ITO的导电材料,对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在众多已研究的材料中,金属纳米材料,包括金属纳米粒子和金属纳米线,由于其优异的导电性,被公认为潜在的ITO替换材料。这其中,银纳米材料由于导电性好、稳定性佳的优点,被广泛使用。但是,银是贵金属,成本较高。相比之下,铜纳米材料具有同银纳米材料一样高的电导率且材料成本低,但受困于易氧化等因素,不能广泛使用。
中国专利文献CN103706785A公开了一种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为修饰剂的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该方法使用了高浓度的碱,反应条件苛刻、对环境不友好,而且还原剂是水合肼、苯肼类物质,毒性大、成本高。所以当前急需开发一种绿色环保、条件温和、无毒无污染、原料来源丰富、成本低的铜纳米材料的制备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了现有的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中存在的反应条件苛刻、对环境不友好,还原剂毒性大、成本高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所制得的铜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且具有产率高、绿色环保、条件温和、无毒无污染、原料来源丰富和成本低等优势。
发明人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单纯地将水合肼或苯肼类还原剂替换为无毒的葡萄糖或L-抗坏血酸酸,将强碱性反应体系替换为水热体系,铜纳米材料的产率非常低;本发明通过添加氨基酸修饰剂,不仅赋予了铜纳米材料强的抗氧化性能,还与铜离子形成配合物,提高了还原反应的活性,进而提高了铜纳米材料的产率。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将铜盐、还原剂、修饰剂和水进行水热反应,即得;所述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酸或葡萄糖;所述修饰剂为氨基酸。
本发明中,所述铜盐可为本领域常规的可溶解于水的无机酸铜盐或所述无机酸铜盐的水合物。其中,所述无机酸铜盐较佳地为硝酸铜、硫酸铜、卤化铜和醋酸铜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铜盐较佳地为二水合氯化铜。
本发明中,所述还原剂和所述铜盐的摩尔比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地可为(0.1~200):1,较佳地为(0.5~10):1,例如2:1、4:1、4.5:1或5:1。
本发明中,所述水的用量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地能完全溶解所述铜盐所述修饰剂和所述还原剂即可,较佳地,所述水和所述铜盐的质量比为(100~500):1。
本发明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温度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为100~200℃,例如120℃或170℃。
本发明中,所述水热反应的时间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地可为0.1~100h,较佳地0.5~12h,例如4h。
本发明中,所述修饰剂可为本领域常规的氨基酸,较佳地为赖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丝氨酸、甘氨酸和脯氨酸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赖氨酸。
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不同的氨基酸对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也有影响,上述列举的氨基酸更有利于提高本发明铜纳米材料的产率,而其他氨基酸,例如谷氨酸,添加到反应体系后,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不如上述氨基酸。
本发明中,所述修饰剂与所述铜盐的摩尔比可为本领域常规,一般地可为(0.1~10000):1,较佳地为(2~20):1,例如3:1、4:1或6:1。
发明人研究中发现,修饰剂的用量对铜纳米材料的收率也有影响,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大于2:1时,更有利于提升铜纳米材料的产率。
本发明中,所述水热反应结束后较佳地还包括分离、精制和干燥步骤。
其中,所述分离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固液分离的方法,例如离心。
其中,所述精制可采用本领域常规的方法进行,一般地包括洗涤和过滤。
所述洗涤所采用的洗涤剂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为水和/或醇类洗涤剂。
所述过滤较佳地采用膜过滤法。所述膜过滤法所用的滤膜可为本领域常规,较佳地为氧化铝膜、纤维素酯膜、尼龙膜、聚醚砜膜、聚碳酸酯膜、聚四氟乙烯膜或聚偏氟乙烯膜。
所述滤膜的孔径较佳地为0.2~0.8μm。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所用试剂和原料均市售可得。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1)以水为介质,无需高浓度碱,反应条件温和,对环境友好;
(2)还原剂为天然产物,廉价易得,绿色无毒;
(3)制得的铜纳米材料粒径小、达到纳米级,分散均匀,具有优异的抗氧化性;
(4)铜纳米材料的产率高,可均高于45%,较佳实施例甚至高于90%。
附图说明
图1~2分别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得铜纳米材料的SEM表征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得铜纳米材料的XRD图;
图4为实施例1所得铜纳米材料在常温常压空气中保存8周后的XRD图;
图5为实施例1所得铜纳米材料的XPS表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发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按照常规方法和条件,或按照商品说明书选择。
实施例1
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0.51g,0.003mol)、赖氨酸(1.32g,0.009mol)、葡萄糖(1.08g,0.006mol)和80ml去离子水加入水热法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3: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2:1。之后,将所得混合物放入水热釜中,将体系加热至120℃,反应4h,停止反应,待体系降至室温,打开水热釜,离心分离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粗产物。然后用直径为50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其形貌包括铜纳米粒子和纳米线,计算得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90%。
实施例2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34g,0.002mol),修饰剂为丝氨酸(1.26g,0.012mol)、还原剂为葡萄糖(1.62g,0.009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6: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5: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纳米粒子、纳米棒和纳米线混合的铜纳米材料,产率为63.5%。
实施例3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51g,0.003mol)、修饰剂为苏氨酸(1.43g,0.012mol)、还原剂为葡萄糖(1.08g,0.00 6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2: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产率为52.6%。
实施例4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51g,0.003mol)、修饰剂为精氨酸(2.10g,0.012mol)、还原剂为葡萄糖(1.08g,0.006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2: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和纳米棒,产率为73.7%。
实施例5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34g,0.002mol)、修饰剂为赖氨酸(1.17g,0.008mol),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1.41g,0.008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产率为95%。
实施例6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51g,0.003mol)、修饰剂为丝氨酸(1.89g,0.018mol)、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2.64g,0.015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6: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5: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产率为68.5%。
实施例7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51g,0.003mol)、修饰剂为甘氨酸(1.35g,0.018mol),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2.11g,0.012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6: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占优势的铜纳米粒子和纳米棒的混合物,产率为79.0%。
实施例8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34g,0.002mol),修饰剂为脯氨酸(1.38g,0.012mol),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1.41g,0.008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6: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和纳米棒,产率为47.4%。
实施例9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34g,0.002mol),修饰剂为精氨酸(2.09g,0.012mol),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1.41g,0.008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6: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球状铜纳米粒子,产率为79.0%。
实施例10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34g,0.002mol),修饰剂为苏氨酸(1.43g,0.012mol),还原剂为L-抗坏血酸(1.41g,0.008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6: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和长的纳米线的混合物,产率为63.2%。
实例11
所加铜盐为二水合氯化铜(0.51g,0.003mol)、修饰剂为赖氨酸(1.75g,0.012mol),还原剂为葡萄糖(0.27g,0.0015mol),修饰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4:1,还原剂与铜盐的摩尔比为0.5:1,其他均与实施例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产率为99.6%。
实施例12
反应温度为100℃,反应时间为12h,其他均与实施例1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产率为90.3%。
实施例13
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2h,其他均与实施例11相同,得到的产物为铜纳米粒子,产率为86.5%。
效果实施例
1、SEM表征检测
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铜纳米材料进行SEM测定,所得结果见图1和图2所示。由图1可知,实施例1得到的为铜纳米粒子与少量铜纳米线的混合物,实施例2得到的为铜纳米粒子和少量铜纳米棒和铜纳米线的混合物。由图1和图2可知,实施例1和实施例2得到的铜纳米粒子的粒径在几百纳米。
2、XRD表征检测
对实施例1所得铜纳米材料进行XRD表征,所得结果如图3所示;实施例1的铜纳米材料在常温、常压下空气中保存8周,后进行XRD测定,所得结果如图4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铜纳米粒子、铜纳米棒和铜纳米线历经8周没有出现氧化铜的特征衍射峰,表明所制备的铜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
3、XPS表征检测
对实施例1的铜纳米材料进行XPS测定,所得结果见图5,显示了铜纳米线和铜纳米粒子表面的元素种类。结果表明,铜纳米线和铜纳米粒子表面具有氨基和羧基修饰。

Claims (11)

1.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赖氨酸、葡萄糖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51 g,摩尔质量为0.003 mol;所述赖氨酸的质量为1.32 g,摩尔质量为0.009 mol;所述葡萄糖的质量为1.08 g,摩尔质量为0.006 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赖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3:1,所述葡萄糖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2: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包括铜纳米粒子和纳米线,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90%。
2.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丝氨酸、葡萄糖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34 g,摩尔质量为0.002 mol;所述丝氨酸的质量为1.26 g,摩尔质量为0.012 mol;所述葡萄糖的质量为1.62 g,摩尔质量为0.009 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丝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6:1,所述葡萄糖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5: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包括纳米粒子、纳米棒和纳米线,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63.5%。
3.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苏氨酸、葡萄糖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51 g,摩尔质量为0.003 mol;所述苏氨酸的质量为1.43 g,摩尔质量为0.012 mol;所述葡萄糖的质量为1.08 g,摩尔质量为0.006 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苏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葡萄糖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2: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为铜纳米粒子,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52.6%。
4.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精氨酸、葡萄糖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51 g,摩尔质量为0.003 mol;所述精氨酸的质量为2.10 g,摩尔质量为0.012 mol;所述葡萄糖的质量为1.08 g,摩尔质量为0.006 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精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葡萄糖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2: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包括铜纳米粒子和纳米棒,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73.7%。
5.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赖氨酸、葡萄糖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34 g,摩尔质量为0.002 mol;所述赖氨酸的质量为1.17 g,摩尔质量为0.008 mol;所述葡萄糖的质量为1.41 g,摩尔质量为0.008 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赖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葡萄糖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为铜纳米粒子,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95%。
6.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丝氨酸、L-抗坏血酸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51 g,摩尔质量为0.003 mol;所述丝氨酸的质量为1.89 g,摩尔质量为0.018 mol;所述L-抗坏血酸的质量为2.64 g,摩尔质量为0.015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丝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6:1,所述L-抗坏血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5: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为铜纳米粒子,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68.5%。
7.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甘氨酸、L-抗坏血酸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51 g,摩尔质量为0.003 mol;所述甘氨酸的质量为1.35 g,摩尔质量为0.018 mol;所述L-抗坏血酸的质量为2.11 g,摩尔质量为0.012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甘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6:1,所述L-抗坏血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包括铜纳米粒子和纳米棒,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79.0%。
8.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脯氨酸、L-抗坏血酸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34 g,摩尔质量为0.002 mol;所述脯氨酸的质量为1.38 g,摩尔质量为0.012 mol;所述L-抗坏血酸的质量为1.41 g,摩尔质量为0.008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脯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6:1,所述L-抗坏血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包括铜纳米粒子和纳米棒,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47.4%。
9.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精氨酸、L-抗坏血酸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34 g,摩尔质量为0.002 mol;所述精氨酸的质量为2.09 g,摩尔质量为0.012 mol;所述L-抗坏血酸的质量为1.41 g,摩尔质量为0.008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精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6:1,所述L-抗坏血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为球状铜纳米粒子,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79.0%。
10.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苏氨酸、L-抗坏血酸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34 g,摩尔质量为0.002 mol;所述苏氨酸的质量为1.43 g,摩尔质量为0.012 mol;所述L-抗坏血酸的质量为1.41 g,摩尔质量为0.008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苏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6:1,所述L-抗坏血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20℃,反应4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为铜纳米粒子和长的纳米线,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63.2%。
11.一种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分别将二水合氯化铜、赖氨酸、葡萄糖和去离子水加入到水热釜的内衬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其中,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质量为0.51 g,摩尔质量为0.003 mol;所述赖氨酸的质量为1.75 g,摩尔质量为0.012 mol;所述葡萄糖的质量为0.27 g,摩尔质量为0.0015 mol;所述去离子水的用量为80 ml;
所述赖氨酸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4:1,所述葡萄糖与所述二水合氯化铜的摩尔比为0.5:1;
S2、将所述水热釜的内衬放入水热釜中,加热至100℃,反应12 h,停止反应,降至室温,打开所述水热釜,进行离心分离,得到下层棕红色沉淀,并用去离子水反复多次清洗所述下层棕红色沉淀;然后用直径为50 mm,孔径为0.45μm水系微孔滤膜进行过滤,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铜纳米材料,所述铜纳米材料为铜纳米粒子,所述铜纳米材料的产率为90.3%。
CN202111184276.6A 2021-10-08 2021-10-08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Active CN1139967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4276.6A CN113996799B (zh) 2021-10-08 2021-10-08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84276.6A CN113996799B (zh) 2021-10-08 2021-10-08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6799A CN113996799A (zh) 2022-02-01
CN113996799B true CN113996799B (zh) 2024-02-02

Family

ID=799225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84276.6A Active CN113996799B (zh) 2021-10-08 2021-10-08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96799B (zh)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9786A (ja) * 2004-09-22 2006-04-06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極性溶媒に分散した金属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1342590A (zh) * 2008-08-26 2009-01-14 郑州大学 一种铜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967A (zh) * 2008-12-12 2009-05-20 东北林业大学 水热法合成l-组氨酸包裹的金纳米粒子
JP2010150619A (ja) * 2008-12-26 2010-07-08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銅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3170647A (zh) * 2013-04-03 2013-06-2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自组装形成铜纳米片的方法
CN103706785A (zh) * 2014-01-16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以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为修饰剂的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CN103801709A (zh) * 2014-03-17 2014-05-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不同形貌铜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CN104275493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济南大学 一种以氨基酸为还原剂制备金纳米盘的方法
CN104492444A (zh) * 2014-11-27 2015-04-0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高分散纳米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692445A (zh) * 2015-02-03 2015-06-10 合肥师范学院 一种氧化铜纳米空心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5798320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低温制备纳米铜粉的方法
CN106513696A (zh) * 2015-09-09 2017-03-22 广州千顺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微纳米铜粉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71816A (ja) * 2015-10-06 2017-04-13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銅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7052358A (zh) * 2016-12-14 2017-08-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铜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8031861A (zh) * 2017-12-18 2018-05-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31834A (zh) * 2017-12-15 2018-05-15 复旦大学 不同形貌手性修饰钯纳米材料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8778569A (zh) * 2015-12-30 2018-11-09 智利大学 用于获得纳米铜颗粒的方法和这些颗粒的用途
CN108941599A (zh) * 2018-07-03 2018-12-07 珠海市彩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
CN110272664A (zh) * 2019-07-19 2019-09-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丝网印刷用的分形结构银微粒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KR102031753B1 (ko) * 2019-07-15 2019-10-14 파워팩 주식회사 산화 안정성이 향상된 고순도의 구리 나노 분말의 제조방법
CN111408731A (zh) * 2019-12-30 2020-07-1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一步水热法制备六叶体铜微晶的方法
CN111484067A (zh) * 2020-04-15 2020-08-04 邯郸学院 一种实心立方块状硫化铜的制备方法
CN111906329A (zh) * 2020-09-01 2020-11-1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铜纳米材料结构的制备方法
WO2021012754A1 (zh) * 2019-07-23 2021-01-28 富兰克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长有机碳链可自分散纳米铜的制备方法、纳米铜制剂及其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30029920A1 (en) * 2011-07-29 2013-01-31 Brimble Margaret A Metal Nanoparticles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89786A (ja) * 2004-09-22 2006-04-06 Mitsuboshi Belting Ltd 極性溶媒に分散した金属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1342590A (zh) * 2008-08-26 2009-01-14 郑州大学 一种铜纳米微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433967A (zh) * 2008-12-12 2009-05-20 东北林业大学 水热法合成l-组氨酸包裹的金纳米粒子
JP2010150619A (ja) * 2008-12-26 2010-07-08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銅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3170647A (zh) * 2013-04-03 2013-06-26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自组装形成铜纳米片的方法
CN104275493A (zh) * 2013-07-02 2015-01-14 济南大学 一种以氨基酸为还原剂制备金纳米盘的方法
CN103706785A (zh) * 2014-01-16 2014-04-09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一种以氨基酸及其类似物为修饰剂的铜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CN103801709A (zh) * 2014-03-17 2014-05-21 中国科学院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 一种不同形貌铜纳米颗粒的合成方法
CN104492444A (zh) * 2014-11-27 2015-04-08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一种高分散纳米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798320A (zh) * 2014-12-31 2016-07-27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一种低温制备纳米铜粉的方法
CN104692445A (zh) * 2015-02-03 2015-06-10 合肥师范学院 一种氧化铜纳米空心球的制备及其应用
CN106513696A (zh) * 2015-09-09 2017-03-22 广州千顺工业材料有限公司 微纳米铜粉及其制备方法
JP2017071816A (ja) * 2015-10-06 2017-04-13 国立大学法人東北大学 銅ナノ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08778569A (zh) * 2015-12-30 2018-11-09 智利大学 用于获得纳米铜颗粒的方法和这些颗粒的用途
CN107052358A (zh) * 2016-12-14 2017-08-1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铜纳米线的制备方法
CN108031834A (zh) * 2017-12-15 2018-05-15 复旦大学 不同形貌手性修饰钯纳米材料的原位合成方法
CN108031861A (zh) * 2017-12-18 2018-05-15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金属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941599A (zh) * 2018-07-03 2018-12-07 珠海市彩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铜的连续制备方法
KR102031753B1 (ko) * 2019-07-15 2019-10-14 파워팩 주식회사 산화 안정성이 향상된 고순도의 구리 나노 분말의 제조방법
CN110272664A (zh) * 2019-07-19 2019-09-24 陕西科技大学 一种丝网印刷用的分形结构银微粒导电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WO2021012754A1 (zh) * 2019-07-23 2021-01-28 富兰克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长有机碳链可自分散纳米铜的制备方法、纳米铜制剂及其应用
CN111408731A (zh) * 2019-12-30 2020-07-14 浙江工业大学 一种一步水热法制备六叶体铜微晶的方法
CN111484067A (zh) * 2020-04-15 2020-08-04 邯郸学院 一种实心立方块状硫化铜的制备方法
CN111906329A (zh) * 2020-09-01 2020-11-10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铜纳米材料结构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properties of copper vanadate nanocrystals with controlled morphologies;Gui-hong HAN;《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1105-1116 *
脯氨酸保护的铜纳米团簇的制备及其在三硝基苯酚检测中的应用;蔡志锋;《应用化学》;107-115 *
通过水溶液还原法用抗坏血酸制备纳米铜颗粒;刘清明;《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2198-220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96799A (zh) 2022-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77991B (zh) 一种聚乙烯吡咯烷酮修饰纳米银线粉体的宏量制备方法
CN103526021B (zh) 一种锌冶炼浸出液净化除钴方法及其所用净化剂
JP4018138B2 (ja) 長球的に集塊した塩基性炭酸コバルト(ii)及び長球的に集塊した水酸化コバルト(ii)、それらの製法及び使用法
CN105458292B (zh) 一种碳纳米管/铜粉体的制备方法
CN102764898A (zh) 一种电子浆料用超细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0576193B (zh) 一种以柠檬酸盐为还原剂制备超细银纳米线的方法
CN107758751B (zh) 一种电阻浆料用二氧化钌的制备方法
CN104108738B (zh) 一种由硫酸铜废液制备高纯球形氧化铜的方法
CN108526480B (zh) 一种低成本快速制备铜纳米线的方法
CN110681872B (zh) 一种铜/银玉米状结构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CN102990061B (zh) 结合紧密的银包铜粉的制备方法
CN115072810A (zh) 一种绿色合成纳米氧化钌的方法
WO2017094361A1 (ja) デンドライト状銀粉
CN113996799B (zh) 铜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JP4149364B2 (ja) デンドライト状微粒銀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59464B (zh) 一种单分散草酸铜粉末可控制备方法
CN110408778B (zh) 一种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混合沉淀的重稀土
CN110256235B (zh) 一种利用钒渣制备草酸亚铁的方法
CN109735834B (zh) 一种铜/微晶石墨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663013B2 (ja) 貴金属微粒子、貴金属微粒子の回収方法、および回収した貴金属微粒子を用いる貴金属微粒子分散体の製造方法
JP2011132107A (ja) 酸化セリウム微粒子の製造方法
CN112142098A (zh) 一种Ag包覆SnO2制备SO2敏感材料的方法
CN110947979B (zh) 一种溶剂热法合成超细单晶镍粉的方法
CN115475952B (zh) 一种银纳米带的制备方法
CN114523122B (zh) 一种不规则银粉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