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4767A - 折叠型显示器 - Google Patents

折叠型显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4767A
CN113874767A CN202080038907.0A CN202080038907A CN113874767A CN 113874767 A CN113874767 A CN 113874767A CN 202080038907 A CN202080038907 A CN 202080038907A CN 113874767 A CN113874767 A CN 1138747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stretching
polyester film
polariz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890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4767B (zh
Inventor
西尾正太郎
河合究
清水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b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b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b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b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747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47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47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47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5Flexible substrates, e.g. plastics, organic film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02B5/3041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 G02B5/30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comprising multiple thin layers, e.g. multilayer stacks including organic materials, e.g. polymeric lay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3Arrangements for polarized light emission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and not covered by groups H10K10/80, H10K30/80, H10K50/80 or H10K59/80
    • H10K77/10Substrates, e.g. flexible substrates
    • H10K77/111Flexible substrate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5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 H10K59/879Arrangements for extracting light from the devices comprising refractive means, e.g. lens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02E10/549Organic PV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量产性优异、无需担心重复弯折后折叠部分处显示的图像产生失真的折叠型显示器。一种折叠型显示器,其为至少具有表面保护薄膜、偏振片、相位差层的折叠型显示器,表面保护薄膜是满足下述条件的厚度为10~80μm的聚酯薄膜。(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4)密度为1.380g/cm3以上。(此处,弯曲方向是指,折叠聚酯薄膜时的与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Description

折叠型显示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即使重复折叠也不易引起薄膜的变形所导致的图像的失真的折叠型显示器。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设备的薄膜轻量化推进,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设备已广泛普及。对移动终端设备要求各种功能,相反地也要求便利性。因此,普及的移动终端设备中,将能以单手进行简单的操作、进一步收纳于衣服的口袋等作为前提,因此,有时需要6英寸左右的小的画面尺寸。
另一方面,设想在7英寸~10英寸的画面尺寸的平板电脑终端中,不仅用于影像内容、音乐,还用于商务用途、绘图用途、阅读等,具有高功能性。然而,其无法以单手操作,移动性也差,在便利性方面具有课题。
为了达成这些课题,提出了一种通过连接多个显示器而使其紧凑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1),但由于残留有边框的部分,因此,影像被间断,观看性的降低成为问题,尚未普及。
因此,近年来,提出了装入有柔性显示器、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通过该方式,图像不会被中断,可以作为搭载有大画面的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来携带的便利性良好。
此处,对于以往的不具有折叠结构的显示器、移动终端设备,其显示器的表面可以由玻璃等不具有挠性的原材料保护,但折叠型显示器中,借助折叠部分而形成一面的显示器的情况下,必须使用有挠性、且能保护表面的硬涂薄膜等。然而,折叠型显示器中,与恒定的折叠部分接触的部位被重复弯折,因此,存在该部位的薄膜经时变形,使显示器所显示的图像失真等问题。另外,不仅表面保护薄膜,而且折叠型显示器中在偏光板、相位差板、触摸面板基材、有机EL等显示单元的基材、背面的保护构件等各种部位使用有薄膜,对于这些薄膜也要求对重复折叠的耐久性。
因此,还提出了部分地改变膜厚的手法(参照专利文献2),但存在缺乏量产性的问题。
另外,还提出了调整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折射率的手法(参照专利文献3),但存在随着降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而硬涂物涂布时的铅笔硬度降低、显示器的表面保护功能降低的问题。另外,若单向的折射率逐渐降低,则折叠时的变形得到改善,但存在折叠方向的单轴取向性升高、折叠部中产生裂纹或断裂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28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551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8/150940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想要解决上述的以往的显示器的构件所具有的课题,想要提供:量产性优异、无需担心重复弯折后折叠部分处显示的图像产生失真的折叠型显示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即,本发明包含以下的构成。
1.一种折叠型显示器,其为至少具有表面保护薄膜、偏振片、相位差层的折叠型显示器,表面保护薄膜是满足下述条件的厚度为10~80μm的聚酯薄膜。
(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
(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
(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
(4)密度为1.380g/cm3以上
(此处,弯曲方向是指,折叠聚酯薄膜时的与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2.根据上述第1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前述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弹性模量为2.7GPa以下,折叠部的方向的弹性模量为4.5GP以上。
3.根据上述第1或第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在前述聚酯薄膜的至少单面上具有硬涂层,硬涂层至少位于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
4.根据上述第3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在前述至少单面上具有硬涂层的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为85%以上、雾度为3%以下。
5.根据上述第1~第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介由折叠型显示器的折叠部配置有连续且单一的表面保护薄膜。
6.根据上述第1~第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前述相位差板为1/4λ板。
7.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具有上述第6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
对于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维持量产性,且其表面保护薄膜在折叠部不产生裂纹,不引起重复折叠后的变形,不产生显示器的折叠部分处的图像的失真。搭载有使用前述的表面保护薄膜的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提供美丽的图像,富于功能性,移动性等便利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示出将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折叠时的弯曲半径的示意图。
图2为用于示出本发明中的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保护薄膜用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显示器)
本发明所说的显示器是指全部显示装置,作为显示器的种类,有LCD、有机EL显示器、无机EL显示器、LED、FED等,但优选具有能弯折的结构的LCD、有机EL、无机EL。尤其是特别优选能减少层构成的有机EL、无机EL,进一步优选色域宽的有机EL。
(折叠型显示器)
对于折叠型显示器而言,连续的1张显示器能够在移动时进行对折等折叠。通过折叠而使尺寸减半,能够改善移动性。折叠型显示器的弯曲半径优选为5m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mm以下。弯曲半径为5mm以下时,在折叠了的状态下的薄型化成为可能。可以说弯曲半径越小越好,但弯曲半径越小,越容易产生折痕。弯曲半径优选为0.1mm以上,可以为0.5mm以上,可以为1mm以上。即使弯曲半径为1mm,也能够实现移动时足以实用的薄型化。折叠时的弯曲半径是指,测定图1的示意图的符号11的位置所得的、折叠时的折叠部分的内侧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后述表面保护薄膜可以位于折叠了折叠型显示器的外侧,也可以位于内侧。
另外,折叠型显示器也可以为三折、四折,进而也可以为所谓可卷曲的卷取型,这些均包括在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的范围内。
本发明中使用的折叠显示器用聚酯薄膜和在其至少单面上具有硬涂层的硬涂薄膜只要为折叠型显示器的构成构件就可以用于任意部分。以下中,将有机EL显示器作为例子,折叠显示器的代表性的构成和能使用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前述硬涂薄膜的部分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前述显示器用硬涂薄膜有时简称为本发明中的硬涂薄膜。
(折叠型有机EL显示器)
作为折叠型有机EL显示器的必须构成,为有机EL组件,但根据需要还可以设有圆偏光板、触摸面板组件、表面保护薄膜、背面保护薄膜等。
(有机EL组件)
有机EL组件的一般的构成由电极/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透明电极构成。
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设有表面保护薄膜。表面保护薄膜具有对显示器从上部施加冲击的情况下,防止有机EL组件、触摸面板组件的电路断路的情况的作用。表面保护薄膜有:装入到显示器的最表面的被称为覆盖窗者、由使用者本身贴合、能进行剥离、能进行交换的被称为后窗者,但本发明中的聚酯薄膜、硬涂薄膜可以适合作为该两者使用。这些表面保护薄膜中使用的聚酯薄膜优选厚度为10~80μm、且满足下述特性(1)~(4)。
(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
(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
(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
(4)密度为1.380g/cm3以上
(此处,弯曲方向是指,折叠聚酯薄膜时的与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无需使用覆盖窗和后窗这两者的表面保护薄膜,可以具有仅至少一者的表面保护薄膜。另外,只要具有上述特定特性的聚酯薄膜用于覆盖窗和后窗的表面保护薄膜的至少一者即可,优选用于两者的表面保护薄膜。
表面保护薄膜中使用的聚酯薄膜可以为由1种以上的聚酯树脂形成的单层构成的薄膜,使用2种以上的聚酯的情况下,可以为多层结构薄膜,也可以为重复结构的超多层叠薄膜。
作为聚酯薄膜中使用的聚酯树脂,例如可以举出: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2,6-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或将这些树脂的构成成分作为主成分的共聚物形成的聚酯薄膜。其中,从力学性质、耐热性、透明性、价格等方面出发,特别优选经拉伸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
聚酯薄膜中使用聚酯的共聚物的情况下,作为聚酯的二羧酸成分,例如可以举出己二酸、癸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2,6-萘二羧酸等芳香族二羧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等多官能羧酸。另外,作为二醇成分,例如可以举出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丙二醇、新戊二醇等脂肪族二醇、对苯二甲醇等芳香族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醇、平均分子量为150~20000的聚乙二醇。优选的共聚物的共聚成分的质量比率低于20质量%。低于20质量%的情况下,保持薄膜强度、透明性、耐热性,是优选的。
另外,聚酯薄膜的制造中,至少1种以上的树脂粒料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50~1.0dl/g的范围。特性粘度为0.50dl/g以上时,得到的薄膜的耐冲击性改善,不易产生外部冲击所导致的显示器内部电路的断路,是优选的。另一方面,特性粘度为1.00dl/g以下时,熔融流体的滤压上升不会过度变大,容易稳定地操作薄膜制造,是优选的。
聚酯薄膜的厚度优选为10~80μm、进一步优选为25~75μm。厚度为10μm以上时,可见铅笔硬度改善效果和耐冲击性改善效果,厚度为80μm以下时,有利于轻量化,而且挠性、加工性、操作性等优异。
聚酯薄膜的表面可以为平滑,也可以具有凹凸,但为了用于显示器的表面保护用途,不优选源自凹凸的光学特性降低。作为雾度,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最优选为1%以下。雾度为3%以下时,能够改善图像的可视性。雾度的下限越小越好,但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1%以上、可以为0.3%以上。
如前述那样为了降低雾度,薄膜表面的凹凸不要太大为宜,但从操作性的观点出发,作为为了赋予某种程度的滑动性而形成凹凸的方法,可以通过在表层的聚酯树脂层中配混颗粒、或在制膜中途涂覆含颗粒的涂布层,从而形成凹凸。
作为在聚酯树脂层中配混颗粒的方法,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以在制造聚酯的任意阶段添加,优选可以在酯化的阶段、或酯交换反应结束后且缩聚反应开始前的阶段,以分散于乙二醇等的浆料的形式添加,并推进缩聚反应。另外,可以通过如下方法等而进行:用带排气口的混炼挤出机,将分散于乙二醇或水等的颗粒的浆料与聚酯原料进行共混的方法;或,用混炼挤出机,将干燥后的颗粒与聚酯原料进行共混的方法。
其中,优选如下方法:将使聚集体无机颗粒均质分散于成为聚酯原料的一部分的单体溶液中后进行过滤而得到者,添加至酯化反应前、酯化反应中或酯化反应后的聚酯原料的残留部分中。根据该方法,由于单体溶液为低粘度,因此,能容易进行颗粒的均质分散、浆料的高精度的过滤,且在添加到原料的残留部分中时,颗粒的分散性良好,也不易产生新的聚集体。从上述观点出发,特别优选添加至酯化反应前的低温状态的原料的残留部分中。
另外,通过得到预先含有颗粒的聚酯后,将该粒料和不含有颗粒的粒料进行混炼挤出等方法(母料法),可以进一步减少薄膜表面的突起数。
另外,聚酯薄膜可以在维持总透光率的优选范围的范围内含有各种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抗静电剂、UV吸收剂、稳定剂。
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优选为8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7%以上。若为85%以上的透射率,则可以充分确保可视性。可以说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越高越好,但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99%以下、可以为97%以下。
聚酯薄膜的150℃30分钟热处理后的最大热收缩率优选为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以下。若为6%以下的热收缩率,则能够抑制HC加工时的卷曲、波纹之类的平面缺陷。可以说热收缩率越低越好,但优选为-1%以上、优选为0%以上。这里的负号意味着在加热后发生了膨胀,低于-1%的情况下也有时成为平面缺陷。
本发明使用的聚酯薄膜在设置硬涂层时,可以对硬涂层赋予充分的铅笔硬度。可以认为,以往的聚酯薄膜在层叠了硬涂层后,在硬涂薄膜的铅笔硬度的铅笔硬度评价中,由于薄膜沿厚度方向变形而导致铅笔硬度降低。本发明中,通过使由后述动态超显微硬度计得到的薄膜厚度方向的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为特定的范围,从而能够在硬涂薄膜的铅笔硬度评价中实现高硬度。薄膜厚度方向的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4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3μm以下。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施加负荷后的最终的变形量)为1.5μm以下时,在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薄膜的铅笔硬度评价中,薄膜不易沿厚度方向变形而能够提高铅笔硬度。若能够提高硬涂薄膜的铅笔硬度,则显示器表面不易产生划痕、凹坑,显示器的可视性改善。可以说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越低越好,但从稳定生产、效果逐渐饱和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3μ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5μm以上。
为了降低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调节为1.520以下是有效的。作为使折射率为1.520以下的手段,在后文进行说明,可例示出如下的条件设定:在能够将其它物性、弯曲方向、折叠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优选范围内的范围内,将弯曲方向、折叠方向的拉伸倍率调节至较高;将弯曲方向、折叠方向的拉伸温度设定得较低;将热定型温度设定得较高等。
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弹性模量优选2.7GPa以下、更优选2.5GPa以下、进一步优选2.3GPa以下。通过减少弯曲方向的弹性模量,从而硬涂薄膜弯曲时可以减少对硬涂层施加的应力。弯曲方向的弹性模量越低,可以说弯曲性越良好,但为了不有损显示器表面的平面性,优选1.8GPa以上。折叠方向的弹性模量优选4.5GPa以上、更优选4.6GPa以上、进一步优选4.7GPa以上。通过提高折叠方向的弹性模量,从而制成显示器时可以保持显示器表面的平面性。折叠方向的弹性模量越高越优选,但从制膜性的观点出发,优选8.0GPa以下。
对本发明中的硬涂薄膜的非硬涂面可以进行用于改善与粘合剂、硬涂层的密合性的表面处理。
作为利用表面处理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利用喷砂处理、溶剂处理等的凹凸化处理、电晕放电处理、电子束照射处理、等离子体处理、臭氧/紫外线照射处理、火焰处理、铬酸处理、热风处理等氧化处理等,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
另外,利用易粘接层等粘接性改善层,也可以改善密合性。作为易粘接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丙烯酸类树脂、聚酯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醚树脂等,可以通过一般的涂覆手法、优选所谓在线涂布处方而形成。
上述聚酯薄膜例如可以经过如下工序而制造:聚合工序,使无机颗粒均质分散于成为聚酯原料的一部分的单体溶液中并过滤后,添加至聚酯原料的残留部分并进行聚酯的聚合;和,薄膜形成工序,将该聚酯经由过滤器熔融挤出成片状,将其冷却后进行拉伸,形成基材薄膜。
接着,关于聚酯薄膜的制造方法,详细说明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下,有时记作PET)的粒料作为基材薄膜的原料的例子,但不限定于这些。另外,不限定单层构成、多层构成等层数。
将PET的粒料以规定的比例进行混合并干燥后,供给至公知的熔融层叠用挤出机,从狭缝状的模具挤出成片状,在流延辊上使其冷却固化,形成未拉伸薄膜。单层的情况下,可以为1台挤出机,制造多层构成的薄膜的情况下,可以使用2台以上的挤出机、2层以上的多歧管或合流块(例如具有方型合流部的合流块),将构成各最外层的多个薄膜层进行层叠,从喷嘴挤出2层以上的片,在流延辊上进行冷却而形成未拉伸薄膜。
上述情况下,熔融挤出时,优选在熔融树脂保持在约280℃左右的任意位置,为了去除树脂中所含的异物而进行高精度过滤。熔融树脂的高精度过滤中使用的滤材没有特别限定,不锈钢烧结体的滤材在将Si、Ti、Sb、Ge、Cu作为主成分的聚集物和高熔点有机物的去除性能方面优异,故优选。
进而,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初始过滤效率95%)优选为2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15μm以下。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初始过滤效率95%)超过20μm时,无法充分去除20μm以上的大小的异物。虽然通过使用滤材的过滤颗粒尺寸(初始过滤效率95%)为20μm以下的滤材进行熔融树脂的高精度过滤,有时会降低生产率,但是,在得到粗大颗粒所产生的突起少的薄膜的方面优选。
(关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
本发明中,聚酯薄膜的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590~1.620、进一步优选为1.591~1.600。此外,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590~1.620、更优选为1.591~1.600。此处,弯曲方向是指,如图2的聚酯薄膜(符号2)上的符号22所示,与在折叠型显示器的用途中设想的折叠部(符号21)正交的方向。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时,重复折叠时的变形少,不担心折叠型显示器的画质降低,是优选的。折射率更优选为1.591~1.600。当然该方向优选为前述弯曲方向。若为1.590以上,则不担心在后述弯曲试验后沿折叠部方向产生裂纹,当然也不发生断裂,因此显示器的可视性能够保持良好。聚酯薄膜的折射率可以通过调节拉伸倍率、拉伸温度而有效地调节。另外,为了调整折射率,可以使用拉伸方向的松弛工序、多段拉伸。进行多段拉伸的情况下,优选使第2段及其后的拉伸倍率高于第1段的拉伸倍率。
通过将聚酯薄膜的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更优选将弯曲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上述范围内,从而能够减少在折叠时施加于折叠内侧的压缩应力所导致的疲劳。认为压缩应力所导致的疲劳主要在结晶部发生,结晶在弯曲方向上越少则越不易疲劳。因此可以认为,通过降低折射率,从而减少弯曲方向的取向结晶量,抑制了压缩疲劳。
另外,通过降低折射率,能够抑制在折叠时因施加于折叠外侧的拉伸应力而产生的蠕变现象。认为拉伸应力所导致的疲劳主要在非晶部发生,因重复施加的应力而发生分子链的对齐,产生变形。可以推测,沿弯曲方向排列的分子链少时,对齐所导致的变形少。另外,非晶部少时,能够抑制拉伸所导致的疲劳,因此优选结晶度即密度高者。
本发明中,对于未拉伸聚酯片,优选将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和宽度方向中的至少任一个方向的拉伸倍率设为1.2~2.0倍,进一步优选1.7~2.0倍。此外,该拉伸方向优选为前述弯曲方向。拉伸倍率为1.2倍以上时,没有硬涂物涂覆时等的后加工中的变形,故而优选,拉伸倍率为2.0倍以下时,不发生薄膜的厚度不均,故而优选。作为拉伸温度,优选75~120℃、进一步优选为75~105℃。需要说明的是,拉伸时的加热方法可以采用热风加热方式、辊加热方式、红外加热方式等以往公知的手段。通过使拉伸温度为75~120℃,从而可以防止在上述拉伸倍率下拉伸所导致的较大的厚度不均。另外,通过在不产生前述那样较大的厚度不均的范围内以尽量低的低温进行拉伸,能够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关于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
上述的聚酯薄膜的与折射率为1.590~1.620的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670~1.700。即,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670~1.700。通过设为1.670~1.700,能够减少沿弯曲方向折叠时的变形。通过设为1.700以下,能够抑制沿折叠部的方向产生裂纹或断裂。通过设为1.670以上,能够改善弯曲方向的弯曲性、改善表面硬度。更优选1.680~1.695。作为调整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折射率的方法,可列举出拉伸倍率、拉伸预热温度、拉伸温度、多段拉伸、薄膜松弛。拉伸倍率优选为4.0~6.0倍、更优选为4.4~6.0倍。另外,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优选为70~110℃。沿与弯曲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多段拉伸的情况下,优选第2段及其后的拉伸倍率高于第1段者。薄膜松弛可以在机械流动方向(长度方向)、垂直方向(宽度方向)均进行1~10%。
(关于厚度的方向的折射率)
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优选为1.520以下。这是因为,通过设为1.520以下,即使将弯曲方向的折射率设计得较低,也能够抑制薄膜表面的硬度的降低,能够实现弯曲性与表面硬度的兼顾。通过设为1.520以下,厚度方向的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降低,能够改善薄膜表面的硬度、特别是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薄膜的铅笔硬度。更优选为1.5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10以下、特别优选为1.505以下、最优选为1.500以下。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低是优选的,但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3以上、进而可以为1.4以上。特别优选为1.410以上。可以说上述范围能够通过使弯曲方向和折叠方向这两者的拉伸倍率都增加而实现,但是,为了将弯曲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优选的范围内、且控制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优选在确认制膜工序的各工序条件的平衡的同时进行条件设定。
将厚度方向的折射率控制在前述范围内的方法有:弯曲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拉伸温度、拉伸倍率、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拉伸温度、多段拉伸、高倍率拉伸、或热定型的温度设定。弯曲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优选为70℃~110℃。弯曲方向的拉伸温度优选为75~120℃。弯曲方向的拉伸倍率优选为1.2~2.0倍、进一步优选为1.7~2.0倍。通过降低拉伸温度,以低拉伸倍率进行拉伸,从而能够在维持弯曲方向的弯曲性的状态下有效地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折叠部方向的拉伸预热温度也优选为75℃~110℃。拉伸温度优选为75~120℃。折叠部的拉伸倍率优选为4.0~6.0倍、更优选为4.4~6.0倍。能够维持或降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同时有效地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作为高倍率拉伸的方法,可以使用多段拉伸。此时,使第2段的拉伸倍率高于第1段的拉伸倍率能够有效地控制折射率,是优选的。另外,也可以使用在结晶化工序后再度拉伸的方式。也可以使用从拉伸初期到后半加快拉伸速度的加速拉伸。
热定型温度优选为180~240℃。通过进行热定型,沿拉伸方向的取向结晶化推进,能够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通过降低厚度方向的折射率而使薄膜表面的硬度改善的理由不一定清楚,但可以认为,分子链内的苯环等芳香族沿面方向取向,具有抑制施加于厚度方向的应力所导致的变形的效果。
(关于聚酯薄膜的密度)
聚酯薄膜的密度优选为1.380g/cm3以上。更优选为1.383g/cm3以上。通过设为1.380g/cm3以上,从而能够改善弯曲性,能够改善薄膜表面硬度、特别是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薄膜的铅笔硬度。密度越高越优选,也稍稍取决于薄膜中的颗粒的有无等,但优选1.40g/cm3以下。通过将制膜时的热定型温度设定为180~240℃,能够推进结晶化,有效地增大密度。
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优选对应于长度方向(机械流动方向)。由此,容易在双轴拉伸中降低弯曲方向的折射率,容易改善弯曲性。即,可得到优选将未拉伸聚酯片沿长度方向以1.2~2.0倍、更优选1.7~2.0倍的拉伸倍率拉伸的聚酯薄膜。此外,沿宽度方向以4.0~6.0倍、更优选4.4~6.0倍的拉伸倍率进行拉伸可以说是优选的方式。
另外,本发明中,使聚酯薄膜同时具备如下4个特性可以说是特别优选的方式:
(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
(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
(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
(4)密度为1.380g/cm3以上
但是,即使是上述优选制造条件的范围内的组合,例如在弯曲方向的拉伸倍率为1.4倍以下、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倍率不足4.4倍、且热定型温度为220℃以下的组合那样的、在各优选制造条件范围内不能说最佳的条件的组合的情况下,也有时不一定能得到同时满足上述4个特性的聚酯薄膜。此时,通过将弯曲方向的拉伸倍率提高至1.7倍以上、或将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倍率提高至4.4倍以上、或将热定型温度提高至230℃左右、或者降低弯曲方向和/或折叠部的方向的拉伸温度等任意条件的微调或它们的组合,能够同时满足上述4个特性。
为了调整制膜性、薄膜强度、热尺寸稳定、外观不良等,可以采取拉伸、松弛、热定型、表面处理等任意制膜方式,但将薄膜的折射率和密度控制在上述优选范围内可以说是本发明中特别优选的方式。通过将折射率和密度控制在优选范围内,能够提供可得到比现有薄膜更优异的耐弯曲性和表面硬度、特别是层叠硬涂层后的硬涂薄膜的高的铅笔硬度的、适用于折叠型显示器的聚酯薄膜。
具体而言,例如,将PET的粒料充分进行真空干燥后,供给至挤出机,以约280℃熔融挤出为片状并使其冷却固化,形成未拉伸PET片。将所得未拉伸片用加热至75~120℃的辊沿长度方向拉伸至1.2~2.0倍、更优选1.7~2.0倍,得到单轴取向PET薄膜。进而,用夹具握持薄膜的端部,导入到加热至75~120℃的热风区中干燥后,沿宽度方向拉伸至4.0~6.0倍、更优选4.4~6.0倍。接着,可以导入到180~240℃的热处理区,进行1~60秒的热处理。该热处理工序中,可以根据需要在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上实施0~10%的松弛处理。
聚酯薄膜的特性粘度优选为0.50~1.0dl/g的范围。特性粘度为0.50dl/g以上时,耐冲击性改善,不易发生由外部冲击造成的显示器内部电路的断路,是优选的。另一方面,特性粘度为1.00dl/g以下时,熔融流体的滤压上升不会过度变大,薄膜制造稳定,是优选的。
(易粘接层)
本发明中,为了提高聚酯薄膜与硬涂层等的粘接性,也优选在聚酯薄膜上层叠易粘接层。易粘接层可以如下得到:将用于形成易粘接层的涂布液涂布到未拉伸或纵向的单轴拉伸薄膜的单面或两面后,根据需要进行热处理干燥,进而在未经拉伸的至少一个方向进行拉伸,从而得到。在双轴拉伸后也可以进行热处理。最终的易粘接层的涂布量优选管理为0.005~0.20g/m2。涂布量为0.005g/m2以上时,得到粘接性,是优选的。另一方面,涂布量为0.20g/m2以下时,可得到抗粘连性,是优选的。
作为易粘接层的层叠中使用的涂布液所含的树脂,例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聚酯系树脂、聚醚聚氨酯系树脂、聚酯聚氨酯树脂、聚碳酸酯聚氨酯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等。作为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中所含的交联剂,可列举出三聚氰胺化合物、异氰酸酯化合物、噁唑啉化合物、环氧化合物、碳二亚胺化合物等。分别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它们在在线涂布的性质方面优选利用水系涂布液来涂覆,前述树脂、交联剂优选为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树脂、化合物。
为了对易粘接层赋予易滑性,优选添加颗粒。细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2μm以下。颗粒的平均粒径超过2μm时,颗粒容易从易粘接层脱落。作为易粘接层中含有的颗粒,例如可列举出氧化钛、硫酸钡、碳酸钙、硫酸钙、二氧化硅、氧化铝、滑石、高岭土、粘土、磷酸钙、云母、锂蒙脱石、氧化锆、氧化钨、氟化锂、氟化钙等无机颗粒、苯乙烯系、丙烯酸类、三聚氰胺系、苯并胍胺系、有机硅系等有机聚合物系颗粒等。它们可以单独添加在易粘接层中,也可以组合2种以上来添加。
另外,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与上述涂布层同样地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出逆转辊涂布法、凹版涂布法、吻合涂布法、辊刷法、喷涂法、气刀涂布法、线棒涂布法、管式刮刀法等,可以单独或组合进行这些方法。
(硬涂层)
聚酯薄膜优选在其至少单面上具有硬涂层。硬涂层优选位于聚酯薄膜上的显示器表面侧而用于显示器。为了抑制卷曲,硬涂层也可以设置于两面。作为形成硬涂层的树脂,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丙烯酸类、硅氧烷系、无机混合物系、聚氨酯丙烯酸酯系、聚酯丙烯酸酯系、环氧系等。另外,可以混合使用2种以上的材料,也可以添加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颗粒。
(硬涂层的膜厚)
作为硬涂层的膜厚,优选为1~50μm。若为1μm以上,则充分固化,铅笔硬度变高,是优选的。另外,通过使厚度为50μm以下,能够抑制由硬涂物的固化收缩导致的卷曲,改善薄膜的操作性。
(涂布方法)
作为硬涂层的涂布方法,可以没有特别限定地使用迈耶棒、凹版涂布机、棒涂机、刀涂机等,可以根据粘度、膜厚而适当选择。
(固化条件)
作为硬涂层的固化方法,可以使用基于紫外线、电子束等能量射线、基于热的固化方法等,为了减轻对薄膜的损伤,优选利用紫外线、电子束等的固化方法。
(铅笔硬度)
作为硬涂层的铅笔硬度,优选为3H以上、进一步优选为4H以上。若为3H以上的铅笔硬度,则不容易划伤,不会使可视性降低。通常优选硬涂层的铅笔硬度高者,但可以为9H以下,也可以为8H以下,6H以下时也可以在实用上没有问题地使用。
(硬涂层的特性)
本发明中的硬涂层可以为了提高上述那样的表面的铅笔硬度并保护显示器而使用,优选透射率高。作为硬涂薄膜的透射率,优选85%以上、进一步优选88%以上。透射率如果为87%以上,则可得到充分的可视性。硬涂薄膜的总透光率通常越高越优选,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99%以下、可以为97%以下。另外,硬涂薄膜的雾度通常优选较低,优选为3%以下。硬涂薄膜的雾度更优选为2%以下、最优选为1%以下。雾度为3%以下时,能够改善图像的可视性。雾度通常越低越好,从稳定生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0.1%以上、可以为0.3%以上。
可以进一步在硬涂层上附加其他功能。例如上述那样的具有恒定铅笔硬度的防眩层、防眩性防反射层、防反射层、低反射层、防擦伤层、和抗静电层等附加了功能性的硬涂层也优选用于本发明中。
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中,优选使用上述那样的聚酯薄膜作为表面保护薄膜。该情况下,硬涂层优选配置于可视侧。
(偏振片)
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具有偏振片。液晶显示器中,在液晶单元的两侧设有偏振片,EL显示器等中,优选使用用于减少来自内部结构的反射光的圆偏振元件(偏振片与1/4λ层的层叠体)。
在折叠型显示器制造时的操作方面,偏振片用作偏振片与用于保护偏振片的偏振片保护薄膜的层叠构成的偏光板是优选方式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有时将偏振片和相位差层(具有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片保护涂层的情况下,还包含它们)作为一体物称为偏振元件。
本发明中能使用的偏振片(也称为偏光膜)聚乙烯醇(PVA)系树脂所形成的取向薄膜可以使用吸附有碘等二色性色素者。
作为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代表地有:包括将PVA系树脂的单层体染色的工序和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法(单层拉伸法)。另外,可以举出如下制法(基材层叠拉伸法):其包括通过涂覆等,在拉伸用树脂基材上设置PVA系树脂层,在该层叠体的状态下进行拉伸的工序和进行染色的工序。如果为该制法,则即使PVA系树脂层薄,通过由拉伸用树脂基材支撑,从而也无拉伸所导致的断裂等不良情况,能进行拉伸,更优选。
基材层叠拉伸法中,在可以以高倍率进行拉伸、可以改善偏振性能的方面,优选包括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的工序的制法,优选在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前包括进行空中辅助拉伸的工序的制法。进而,也优选如下制法:以层叠体的状态将PVA系树脂层与拉伸用树脂基材拉伸后,将PVA系树脂层过剩地染色,之后进行脱色。这些技术可以将国际公开第2010/10091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7356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07356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816号公报作为参考。本发明中可以优选使用以这些方法制成的偏振片。
以基材性层拉伸法得到的偏振片优选转印至偏振片保护薄膜、相位差薄膜而设置。另外,在不使用偏振片保护薄膜而进一步制成薄型的情况下,也优选转印至图像显示单元、触摸面板、表面保护薄膜而设置。
偏振片的厚度优选12μm以下、更优选9μm以下、进一步优选1~8μm、特别优选3~6μm。如果为前述范围内,则不妨碍弯曲,成为优选方式。
另外,在为薄型的偏振片的方面、沿任意方向设置偏振片的吸光轴方向的方面,也可以优选利用使用了液晶化合物的偏振片(液晶偏振片)。
使用了液晶化合物的偏振片可以如下制成偏振片:在偏振片保护薄膜等薄膜上,涂覆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和有机系的二色性色素取向而成者、含有液晶性的二色性色素的涂布液后,进行干燥、取向、光固化或热固化,从而可以制成偏振片。作为使液晶偏振片取向的方法,可以举出如下方法:对涂覆涂布液的薄膜的表面进行刷磨处理的方法;涂覆涂布液后照射偏振紫外线,边使液晶化合物取向边进行固化的方法。
作为优选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具体例,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2-30883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6207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163596号公报、日本特表2007-510946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14131号公报、WO2005/045485号公报、Lub etal.Recl.Trav.Chim.Pays-Bas,115,321-328(1996)等中记载的化合物。
作为优选的二色性色素,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7-1266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16857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10132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210624号公报等中记载的色素。
另外,在设置液晶偏振片前,设置取向控制层也是优选的方法。
作为取向控制层,可以举出如下方法:
·涂覆聚乙烯醇和其衍生物、聚酰亚胺和其衍生物、丙烯酸类树脂、聚硅氧烷衍生物等,对其表面进行刷磨处理形成取向层(刷磨取向控制层)的方法;
·将包含具有肉桂酰基和查尔酮基等光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或单体且包含溶剂的涂覆液涂布于基材薄膜,照射偏振紫外线,从而进行取向固化形成取向层(光取向控制层)的方法;等。
作为具体的光取向控制层,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6-28519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768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38138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9407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2172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404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564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33184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10983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2903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265541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317013号公报、日本特表2003-520878号公报、日本特表2004-52922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3324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770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129210号公报等中记载的取向控制层。
液晶偏振片不仅优选通过涂覆于偏振片保护薄膜、相位差薄膜等而设置,还可以依据上述方法在脱模性基材上设置液晶偏振片,将其转印而设置。另外,在不使用偏振片保护薄膜而进一步制成薄型的情况下,也优选转印至图像显示单元、触摸面板、表面保护薄膜而设置。
作为这些液晶偏振片的厚度,优选0.1~7μm、进一步优选0.3~5μm、特别优选0.5~3μm。
(相位差层)
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优选在偏振片与图像显示单元之间具有相位差层(也称为相位差薄膜)。图像显示单元为液晶单元的情况下,相位差层具有如下作用:在来自斜向的光下,校正单元的基于液晶化合物的来自斜向的光的相位差的偏差,减少色偏移的光学补偿。
另外,如果图像显示单元为EL单元等的情况,则具有作为圆偏光板的1/4λ层的作用。
对于相位差层,可以将高分子薄膜拉伸而得者(相位差薄膜)、使液晶化合物取向、固定化而成者(液晶相位差层)单层使用,或作为组合了它们的多层的相位差层使用。
作为将高分子薄膜拉伸从而取向而制作的相位差层,可以举出聚环烯烃(COP)薄膜、聚碳酸酯(PC)薄膜、聚丙烯(PP)薄膜、丙烯酸类树脂(Ac)薄膜、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等。
作为将上述高分子薄膜拉伸的方法,可以根据目的采用任意的适当的拉伸方法。作为适于本发明的上述拉伸方法,例如可以举出纵向单轴拉伸、横向单轴拉伸、纵向横向同时双轴拉伸、纵向横向依次双轴拉伸等。作为拉伸的手段,可以使用辊拉伸机、拉幅拉伸机等各种任意的适当的拉伸机。拉伸中,优选将高分子薄膜在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且熔点以下、优选在玻璃化转变温度+10~80℃的范围内进行加热而进行。在拉伸开始前,优选以高分子薄膜成为能拉伸的温度的方式进行预加热,另外,拉伸工序中,温度可以连续地变化。工序可以为1次,也可以分2次以上。拉伸方向可以沿薄膜宽度方向(TD方向)、倾斜方向进行拉伸。
斜向拉伸如下进行:将未拉伸树脂薄膜沿长度方向送出,且连续地进行沿相对于宽度方向呈前述特定的范围的角度的方向进行拉伸的斜向拉伸处理。由此,可以得到薄膜的宽度方向与慢轴所呈的角度(取向角θ)成为前述特定的范围的长尺寸相位差膜。
相位差层也优选为包含液晶化合物的相位差层(液晶相位差层)。
作为液晶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棒状的液晶化合物、聚合物状的液晶化合物、具有反应性官能团的液晶化合物等。
作为液晶化合物,在可以固定取向状态的方面,优选为具有双键等聚合性基团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另外,作为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棒状液晶化合物、盘状液晶化合物等。
作为棒状液晶化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02-03004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4-20419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5-263789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19415号公报、日本特开2007-186430号公报、和日本特开平11-513360号公报中记载的具有聚合性基团的棒状液晶化合物。
作为具体的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以举出:
CH2=CHCOO-(CH2)m-O-Ph1-COO-Ph2-OCO-Ph1-O-(CH2)n-OCO-CH=CH2
CH2=CHCOO-(CH2)m-O-Ph1-COO-NPh-OCO-Ph1-O-(CH2)n-OCO-CH=CH2
CH2=CHCOO-(CH2)m-O-Ph1-COO-Ph2-OCH3
CH2=CHCOO-(CH2)m-O-Ph1-COO-Ph1-Ph1-CH2CH(CH3)C2H5
(式中,
m和n为2~6的整数,
Ph1和Ph2为1,4-亚苯基(Ph2在2位任选被甲基所取代),
NPh为2,6-亚萘基)。
这些棒状液晶化合物由BASF株式会社制作为LC242等有市售,可以利用它们。
这些棒状液晶化合物可以以任意比率组合多种而使用。
作为盘状液晶化合物,可以举出苯衍生物、三聚茚衍生物、环己烷衍生物、氮杂冠系、苯基乙炔系大环化合物等。盘状液晶化合物在日本特开2001-155866号公报中也记载有多种,可以适合使用它们。
设置液晶相位差层的方法可以为将相位差层用组合物(涂料)涂覆于偏振片上的方法,也可以在将脱模性基材上的相位差层(相位差层转印用层叠体)转印至偏振片的方法。另外,也可以涂覆、转印至COP薄膜、PC薄膜、PP薄膜、Ac薄膜、TAC薄膜等薄膜(基材薄膜)。
另外,可以以基材层叠拉伸法在基材上的偏振片设置相位差层,或在脱模性基材上的液晶偏振片上设置相位差层,或将其转印至基材薄膜。
相位差层用组合物可以包含溶剂、聚合引发剂、敏化剂、阻聚剂、流平剂、聚合性非液晶化合物、交联剂等。
作为使相位差层的液晶化合物取向的方法,可以采用与上述液层偏振片的取向同样的方法。即,可以举出如下方法:涂覆相位差层用组合物照射偏振紫外线的方法;对偏振片、脱模性基材、基材薄膜等进行刷磨处理的方法;设置取向控制层的方法;等。
相位差层可以设置多个。该情况下,可以使用在1个脱模性基材上具有多个相位差层的层叠体,转印多个相位差层。另外,也可以使用多个在1个脱模性基材上具有1个相位差层的层叠体,将相位差层一个一个地转印。也可以将涂覆方法与转印方法组合。
另外,可以在COP薄膜、PC薄膜、PP薄膜、Ac薄膜、TAC薄膜等相位差薄膜上涂覆、转印液晶相位差层。
(圆偏振元件用1/4λ层)
圆偏光板中的相位差层优选为1/4λ层。以下,对1/4λ层详细进行说明。
(1/4λ层)
对于1/4λ层,可以将通过偏振片的直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将EL单元内的布线、玻璃基板触摸面板等中反射的圆偏振光转换为跟所入射的直线偏振光偏差90度的直线偏振光。1/4λ层可以为单层的1/4λ层,也可以为1/4λ层与1/2λ层的复合1/4λ层。1/4λ层上可以设有C板层等。本说明书中,称为1/4λ层的情况下,不仅为单层的1/4λ层,还为复合1/4λ、进一步包含C板层等相位差层在内的、能赋予1/4λ的相位差的层的统称。
1/4λ层的面内延迟量优选100~180nm、进一步优选120~150nm。1/2λ层的面内延迟量优选200~360nm、进一步优选240~300nm。
(1/4λ层的慢轴的角度)
使用单层的1/4λ层的情况下,1/4λ层的取向轴(慢轴)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所呈的角度优选35~55度、更优选40度~50度、进一步优选42~48度。
组合了1/4λ层与1/2λ层的复合1/4λ层的情况下,各相位差层的取向轴(慢轴)优选以两层中成为1/4λ的相位差的角度配置。具体而言,1/2λ层的取向轴(慢轴)与偏振片的透光轴所呈的角度(θ)优选5~20度、更优选7度~17度。1/2λ层的取向轴(慢轴)与1/4λ层的取向轴(慢轴)所呈的角度优选2θ+45度±10度的范围、更优选2θ+45度±5度的范围、进一步优选2θ+45度±3度的范围。
作为1/4λ层的例子,可以将日本特开2008-149577号公报、日本特开2002-303722号公报、WO2006/10083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5-6441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8-10086号公报等作为参考。
进而,为了减少从斜向观察时的着色的变化等,在1/4λ层上设置C板层也是优选方式。
本发明中使用的相位差层的厚度分别单独优选20μm以下、更优选1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1~9μm、特别优选3~8μm。另外,如果为液晶相位差层,则相位差层的厚度优选1~5μm、进一步优选1.5~4μm。如果为前述范围内,则不妨碍弯曲,成为优选方式。
(偏振片保护薄膜)
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中,也优选在偏振片上层叠偏振片保护薄膜而使用。作为偏振片保护薄膜,可以使用COP薄膜、PC薄膜、PP薄膜、Ac薄膜、TAC薄膜、聚酯薄膜等薄膜等。其中,在折叠耐久性的方面,优选TAC薄膜、聚酯薄膜。
偏振片保护薄膜的厚度优选5~60μm、更优选10~40μm、进一步优选10~30μm,可以适宜地设置防眩层、防反射层等表面处理层。如果为前述范围内,则不妨碍弯曲,成为优选方式。
偏振片保护薄膜可以设置于偏振片的两侧,而且也可以仅为单侧。仅在偏振片的单侧设有偏振片保护薄膜的情况下,优选在相反面设有相位差层。该情况下,也可以使用高分子薄膜的相位差层而具有偏振片保护层的功能。
作为优选的具体构成,可以举出下述构成。
(1a)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片/相位差薄膜
(1b)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片/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薄膜
(1c)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片/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层的)基材薄膜(偏振片保护涂层)
也优选对偏振片进行保护涂层(偏振片保护涂层)代替偏振片保护薄膜。
偏振片保护涂层可以举出聚酯、聚酰胺、聚氨酯、丙烯酸类、氨基树脂等适合用作薄膜的涂布剂者。通过设置偏振片保护涂层代替偏振片保护薄膜,从而可以实现进一步的薄型化。偏振片保护涂层不仅可以直接涂覆,也可以通过转印而设置,偏振片、相位差层为将液晶化合物转印的情况下,可以在脱模性基材上设置保护涂层与偏振片、相位差层进行一体并转印。
偏振片保护涂层的厚度优选1~30μm、更优选3~20μm、进一步优选5~10μm。
偏振片的两面可以为保护涂层,偏振片的单面可以为偏振片保护薄膜、另一面为偏振片保护涂层,偏振片的两面可以为偏振片保护涂层。作为优选的具体构成,可以举出下述构成。
(2a)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片/偏振片保护涂层/相位差薄膜
(2b)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片/偏振片保护涂层/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薄膜
(2c)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片/偏振片保护涂层/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层的)基材薄膜
(3a)偏振片保护涂层/偏振片/相位差薄膜
(3b)偏振片保护涂层/偏振片/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薄膜
(3c)偏振片保护涂层/偏振片/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层的)基材薄膜
(4a)偏振片保护涂层/偏振片/偏振片保护涂层/相位差薄膜
(4b)偏振片保护涂层/偏振片/偏振片保护涂层/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薄膜(4c)偏振片保护涂层/偏振片/偏振片保护涂层/液晶相位差层/(相位差层的)基材薄膜
进而,上述具体层叠构成的例1~4的c中,可以在相位差层上设置保护涂层(相位差层保护涂层)代替(相位差层的)基材薄膜。相位差层保护涂层的原材料、设置方法与偏振片保护涂层同样。
上述具体构成例中,各层之间除直接涂覆液晶偏振片、液晶相位差层的情况之外,还存在有粘接剂层、粘合剂层,但此处省略。
(偏振元件的层叠)
上述偏振元件优选在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中,借助其他构件(图像显示单元、触摸面板、表面保护薄膜等)和粘合层进行层叠。该情况下,可以在不设置偏振片的其他构件面的偏振片保护涂层、相位差层保护涂层的情况下,在偏振片、液晶相位差层上直接设置粘合剂而贴合。
(粘合层)
作为粘合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举出橡胶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有机硅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系粘合剂、聚乙烯醇系粘合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系粘合剂、聚丙烯酰胺系粘合剂、纤维素系粘合剂等。
其中,从透明性、耐气候性、耐热性等的观点出发,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
粘合层可以举出通过涂覆设置于偏振元件的方法、用市售的光学粘合剂片的方法等。
实施例
接着,用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首先,下述示出本发明中实施的表面保护薄膜的特性值的评价方法。
(1)特性粘度
将薄膜或聚酯树脂粉碎并干燥后,溶解于苯酚/四氯乙烷=60/40(质量比)的混合溶剂。对该溶液实施离心分离处理,去除无机颗粒后,用乌氏粘度计,在30℃下测定浓度0.4(g/dl)的溶液的流下时间和仅溶剂的流下时间,由它们的时间比率,用Huggins式,Huggins的常数假定为0.38,算出特性粘度。
(2)聚酯薄膜样品的耐弯曲性(弯曲半径1.5mm)
准备宽度方向20mm×流动方向110mm的大小的聚酯薄膜样品。用无负荷U字伸缩试验机(Yuasa System Equipment Co.,Ltd.制、DLDMLH-FS),设定为弯曲半径1.5mm,以1次/秒的速度将其弯曲20万次。此时,对于样品,固定长边侧两端部10mm的位置,弯曲的部位设为20mm×90mm。此处,图1为用于示出将折叠型显示器折叠时的弯曲半径的示意图,考虑在其折叠了的形态的内侧表面配置有聚酯薄膜的情况,以将图1的符号11的位置设定为1.5mm的方式作为模型而进行了弯曲试验。弯曲处理结束后,将样品的弯曲内侧朝下地放置于平面,通过目视进行观察。
○:样品中未能确认到裂纹和变形。
×:样品中存在裂纹或折痕,水平放置时,浮起的最大高度为5mm以上。
(3)聚酯薄膜样品的耐弯曲性(弯曲半径0.5mm)
通过与上述弯曲试验同样的方法,设定为弯曲半径0.5mm,以1次/秒的速度将其弯曲20万次。此处,图1为示出将折叠型显示器折叠时的弯曲半径的示意图,考虑在该折叠了的形态的内侧表面配置有聚酯薄膜的情况,以将图1的符号11的位置设定为0.5mm的方式作为模型而进行了弯曲试验。用数码显微镜(HIROX公司制RH8800)的700倍观察弯曲部的外侧的薄膜表面,观察褶皱(裂纹)的有无。通过与上述弯曲半径1.5mm的耐弯曲性目视测试相独立地,进行将弯曲半径减小至0.5mm的本测试,目的在于以与层叠或粘贴有硬涂层或其它构件的折叠型显示器的实际使用状态相近的状态进行评价。其与基于前述弯曲半径1.5mm的目视观察相独立,是用于检测目视难以检测出的微细缺陷即容易断裂或容易产生裂纹的缺陷的测试。
○:弯曲外侧的薄膜表面无缺陷。
×:断裂、或在弯曲外侧的薄膜表面确认到褶皱(裂纹)。
(4)硬涂薄膜样品的耐弯曲性(弯曲半径3.0mm)
以与上述弯曲试验同样的方法,弯曲半径设定为3.0mm,以1次/秒的速度使硬涂薄膜弯曲20万次。硬涂层仅为一者的情况下,分别进行使硬涂层为内侧的试验和使硬涂层为外侧的试验。
○:硬涂层中无破裂,硬涂薄膜中无法确认到变形。
×:断裂,或硬涂层中可以确认到破裂,或硬涂薄膜中可以确认到变形。
(5)折射率
依据JIS K 7142:2008“塑料的折射率测定方法(A法)”,使用阿贝折射率计(ATAGOCO.,LTD.制、NAR-4T、测定波长589nm),求出长度方向的折射率、宽度方向的折射率、厚度方向的折射率。
(6)铅笔硬度
将硬涂薄膜的铅笔硬度作为样品,依据JIS K 5600-5-4:1999,在载荷750g、速度1.0mm/s下进行测定。本发明中,将3H以上作为合格。
(7)总透光率、雾度
用雾度计(日本电色工业株式会社制、NDH5000)进行测定。
(8)密度
按照依据JIS K 7112:1999的方法(密度梯度管法)测定密度。(单位:g/cm3)。
(9)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
将试样切取约2cm见方,在微型盖玻片玻璃18×18mm(Matsunami Glass Ind.,Ltd.制)上用粘接剂(CEMEDINE(注册商标)High-super 30)固定测定面的相反面。粘贴固定后,在12小时以上、在室温下放置,然后,使用动态超显微硬度计“DUH-211”(岛津制作所制),在以下条件下测定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μm)。
《测定条件》
试验模式:负荷-卸荷试验
使用压头:棱角115度、三角锥压头
压头弹性模量:1.140×106N/mm2
压头泊松比:0.07
试验力:50mN
负荷速度:4.44mN/秒
负荷保持时间:2秒
卸荷保持时间:0秒
(10)最大热收缩率
将试样薄膜切成纵10mm×横250mm,沿着想要测定长边的方向,以200mm间隔做标记,在5g的恒定张力下测定标记的间隔A。接着,将试样薄膜在无载荷条件下、在150℃的气氛的烘箱中放置30分钟后,从烘箱取出并冷却至室温。然后,在5g的恒定张力下求出标记的间隔B,用下述式求出热收缩率(%)。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热收缩率,在沿试样薄膜的宽度方向3等分的位置进行测定,将3点的平均值作为热收缩率(%)。
热收缩率(%)=[(A-B)×100]/A
对于弯曲方向和折叠方向的双方向,分别独立地以试样薄膜的纵、横不同的方式切割并测定,将测定值大的方向的数据作为最大热收缩率(%)。
(11)拉伸模量(杨氏模量(单位:GPa))
依据JIS K7127,在23℃下测定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和折叠方向的拉伸模量。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的制备)
作为酯化反应装置,使用由搅拌装置、分凝器、具有原料投入口和产物取出口的3级的完全混合槽构成的连续酯化反应装置,使TPA为2吨/小时,使EG相对于TPA 1摩尔为2摩尔,使三氧化锑为Sb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160ppm的量,将这些浆料连续供给至酯化反应装置的第1酯化反应釜,在常压下,以平均滞留时间4小时,以255℃使其反应。接着,将上述第1酯化反应釜内的反应产物连续地取出至体系外,供给至第2酯化反应釜,向第2酯化反应釜内供给相对于生成聚合物(生成PET)为8质量%的从第1酯化反应釜蒸馏去除的EG,进而,添加包含Mg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65ppm的量的乙酸镁的EG溶液、和包含P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20ppm的量的TMPA的EG溶液,在常压下,以平均滞留时间1.5小时,以260℃使其反应。接着,将上述第2酯化反应釜内的反应产物连续地取出至体系外,供给至第3酯化反应釜,进一步添加包含P原子相对于生成PET成为20ppm的量的TMPA的EG溶液,在常压下,以平均滞留时间0.5小时,以260℃使其反应。向3级的连续缩聚反应装置中连续地供给在上述第3酯化反应釜内生成的酯化反应产物进行缩聚,进而,用不锈钢烧结体的滤材(公称过滤精度5μm颗粒90%截止)进行过滤,得到特性粘度0.62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b)的制备)
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的制造工序,调节第3酯化反应的滞留时间,除此之外以同样的方法将特性粘度调整至0.580dl/g,得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b)。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c)的制备)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a)用旋转型真空聚合装置,在0.5mmHg的减压下、以220℃改变时间地进行固相聚合,制作特性粘度0.75dl/g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粒料(c)。
(聚氨酯树脂的聚合)
在具备搅拌机、蛇形冷凝器、氮气导入管、硅胶干燥管、及温度计的4口烧瓶中投入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环己烷72.96质量份、二羟甲基丙酸12.60质量份、新戊二醇11.74质量份、数均分子量2000的聚碳酸酯二醇112.70质量份、及作为溶剂的乙腈85.00质量份、N-甲基吡咯烷酮5.00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下、在75℃下进行3小时搅拌,确认反应液达到规定的胺当量。接着,将该反应液降温至40℃后,添加三乙胺9.03质量份,得到聚氨酯预聚物D溶液。接着,在具备可高速搅拌的均质分散机的反应容器中添加水450g,调整至25℃,边以2000min-1搅拌混合,边添加异氰酸酯基末端预聚物来进行水分散。然后,在减压下去除乙腈和水的一部分,从而制备固体成分35质量%的水溶性聚氨酯树脂(A)。
(水溶性碳二亚胺化合物的聚合)
在具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回流冷却器、滴液漏斗和搅拌机的烧瓶中投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200质量份、碳二亚胺化催化剂的3-甲基-1-苯基-2-磷杂环戊烯-1-氧化物4质量份,在氮气气氛下、在180℃下进行10小时搅拌,得到异氰酸酯末端异佛尔酮碳二亚胺(聚合度=5)。接着,使所得碳二亚胺111.2g、聚乙二醇单甲醚(分子量400)80g在100℃下反应24小时。向其中在50℃下缓慢加入水,得到固体成分40质量%的黄色透明的水溶性碳二亚胺化合物(B)。
(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的制备)
混合下述涂剂,制成涂布液。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291
(平均粒径40nm的硅溶胶、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
表面活性剂 0.05质量份
(有机硅系、固体成分浓度100质量%)
(硬涂涂布液a的制备)
在硬涂材料(JSR公司制、Opstar(注册商标)Z7503、浓度75%)100质量份中,添加流平剂(BYK Japan株式会社制、BYK307、浓度100%)0.1质量份,用甲乙酮稀释,制备固体成分浓度40质量%的硬涂涂布液a。
(硬涂涂布液b的制备)
将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TMM-3、固体成分浓度100%)95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Irgacure(注册商标)907、固体成分浓度100%)5质量份、流平剂(BYK Japan株式会社制、BYK307、固体成分浓度100%)0.1质量份混合,用甲苯/MEK=1/1的溶剂稀释,制备浓度40质量%的硬涂涂布液b。
(聚酯薄膜1)
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粒料(a)供给至挤出机,以285℃进行熔解。将该聚合物用不锈钢烧结体的滤材(公称过滤精度10μm颗粒95%截止)过滤,从喷嘴挤出成片状,然后,用静电施加浇注法,与表面温度30℃的流延鼓接触以进行冷却固化,制作未拉伸薄膜。用加热辊,将该未拉伸薄膜均匀加热至75℃,用非接触加热器加热至85℃,进行1.4倍的辊拉伸(纵向拉伸)。在所得单轴拉伸薄膜上通过辊涂法在两面涂布上述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然后以80℃干燥20秒。需要说明的是,以最终(双轴拉伸后)的干燥后的涂布量为0.06g/m2的方式调整。然后,导入到拉幅机中以105℃进行预热后,以95℃横向拉伸至4.0倍,进行宽度固定,以230℃施加5秒的热定型,进而以180℃在宽度方向上进行4%松弛,从而得到厚度50μm聚酯薄膜1。用迈耶棒在制作好的薄膜的一个面上,涂布硬涂涂布液a使得干燥后的膜厚成为5μm,以80℃干燥1分钟后,照射紫外线(累积光量200mJ/cm2),得到硬涂薄膜。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2。
(聚酯薄膜2~3)
变更为表1中记载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4)
将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4.4倍、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5~6)
如表1中记载,变更为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4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7)
将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5.5倍、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9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8~9)
如表1中记载,变更为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7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10)
聚酯薄膜5的制造工序中,在长度方向上进行拉伸后,以100℃实施10%的松弛热处理,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5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11)
聚酯薄膜5的制造工序中,热定型后以200℃打开夹具,在长度方向、宽度方向上进行松弛热处理,除此之外,与实施例5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长度方向上,以松弛率成为3%的方式调整拉幅机速度和卷取辊速度。宽度方向的松弛设为自由状态。
(聚酯薄膜12)
将长度方向拉伸时的温度变更为75℃,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13)
将长度方向拉伸时的温度变更为75℃,将拉伸倍率变更为1.2倍进行拉伸后,在宽度方向上,将拉伸倍率变更为5.0倍进行拉伸,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14)
将聚酯薄膜3的长度方向的拉伸设为2段拉伸,其第1段的拉伸倍率设为1.2倍,第2段的拉伸倍率设为1.67倍,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3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总计的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约2.0倍。
(聚酯薄膜15)
将宽度方向拉伸时的预热温度变更为95℃,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9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5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16)
将聚酯薄膜2的宽度方向的拉伸设为2段拉伸,将其第1段的拉伸倍率设为1.5倍、第2段的拉伸倍率设为4.0倍,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9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2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总计的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6.0倍。
(聚酯薄膜17~18)
如表2中记载,变更厚度,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2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19)
聚酯薄膜1的制造工序中,不进行宽度方向的松弛热处理,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20)
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制成未拉伸薄膜后,将未拉伸薄膜在拉幅机中、以75℃预热,在85℃下横向拉伸至1.4倍。用辊涂法在得到的单轴拉伸薄膜的两面涂布上述易粘接层形成用涂布液后,以80℃干燥20秒。需要说明的是,以最终(双轴拉伸后)的干燥后的涂布量成为0.06g/m2的方式进行调整。用加热辊均匀加热至105℃,在非接触加热器中加热至95℃,进行辊拉伸(纵向拉伸)至4.0倍。进行宽度固定,以230℃实施5秒的热定型,得到厚度50μm的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21)
未进行长度方向的拉伸,仅进行了宽度方向的拉伸作为横向单轴拉伸,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22)
未进行长度方向的拉伸,仅进行了宽度方向的拉伸作为横向单轴拉伸,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7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23~27)
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成为表1、2记载的PET粒料、厚度,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比较例3~7如前述,热定型温度低于实施例1,长度方向、宽度方向的拉伸倍率为优选的条件范围中不能说是最佳的各条件水平的组合,如表2中记载,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增加,试验力卸荷后的压入深度大,硬涂层层叠后的铅笔硬度与各实施例相比变小。
(聚酯薄膜28)
将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2.7倍,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22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29)
将长度方向的拉伸倍率变更为3.4倍,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30)
将热定型温度变更为10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4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31)
将长度方向的拉伸温度变更为13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3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32)
将宽度方向预热温度变更为120℃,除此之外,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聚酯薄膜和硬涂薄膜。
(聚酯薄膜33)
与聚酯薄膜1同样地,得到厚度50μm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后,得到涂布有硬涂涂布液b的硬涂薄膜。
[表1]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41
[表2]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51
(实施例、比较例)
(具有表面保护薄膜、偏振片、相位差层的折叠型显示器的制成和评价)
使用上述聚酯薄膜作为表面保护薄膜,制成具有偏振片、相位差层的折叠型显示器的模型。
(圆偏光板A的制成)
对厚度2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的单面进行皂化处理,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使皂化处理面与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的偏振片面贴合后,将热塑性树脂基材剥离。
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使1/4λ板的相位差层面与剥离面(偏振片面)贴合,得到圆偏光板A。
需要说明的是,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和相位差板如以下制成。
(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的制成)
作为热塑性树脂基材,将特性粘度0.62dl/d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在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混炼后,在冷却辊上以片状挤出,制成厚度100μm的未拉伸薄膜。在该未拉伸薄膜的单面涂布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摩尔%的聚乙烯醇的水溶液并干燥,形成PVA层。
将得到的层叠体以120℃、在圆周速度不同的辊间沿长度方向拉伸至2倍进行卷取。接着,对得到的层叠体在4%的硼酸水溶液中进行30秒的处理后,在碘(0.2%)与碘化钾(1%)的混合水溶液中浸渍60秒进行染色,然后,在碘化钾(3%)与硼酸(3%)的混合水溶液中进行30秒处理。
进而,将该层叠体在72℃的硼酸(4%)与碘化钾(5%)混合水溶液中、沿长度方向进行单轴拉伸,然后,用4%碘化钾水溶液进行清洗,用气刀去除水溶液后,在80℃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分切两端部并卷取,得到宽度50cm、长度1000m的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总计的拉伸倍率为6.5倍、偏振片的厚度为5μm。需要说明的是,厚度如下:将基材层叠偏振片包埋于环氧树脂,切出切片,在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并读取。
(1/4λ板的制成)
对厚度2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的单面进行皂化处理,在皂化处理面涂布取向控制层用涂料组合物,在100℃下进行干燥,设置厚度0.5μm的取向控制层。进一步对取向控制层用卷绕有尼龙制的起毛布的刷磨辊进行处理。以刷磨方向相对于薄膜的流动方向成为45度的方式进行。
然后,在实施了刷磨处理的面上涂布相位差层用组合物涂料后,以110℃加热3分钟,使溶剂蒸发,且使液晶性化合物取向。然后,在110℃的环境下照射紫外线30秒,得到在TAC薄膜上具有1/4λ层的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
(取向控制层用涂布液)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71
改性聚乙烯醇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72
(相位差层用组合物涂料)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73
(圆偏光板B的制成)
边将聚乙烯醇薄膜在速度比不同的辊间、以30℃、在0.3%浓度的碘溶液中染色1分钟,边拉伸至3倍。之后,边在以60℃、包含4%浓度的硼酸、10%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0.5分钟,边拉伸至总拉伸倍率为6倍。接着,以30℃、在包含1.5%浓度的碘化钾的水溶液中浸渍10秒,从而进行清洗后,以50℃进行4分钟干燥,得到厚度10μm的偏振片。使得到的偏振片的单面与经皂化处理的厚度2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贴合、另一面与上述1/4λ板的相位差层面贴合,得到圆偏光板B。贴合时使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
(圆偏光板C的制成)
对厚度20μm的三乙酰纤维素(TAC)薄膜的单面进行皂化处理,在皂化处理面涂布上述取向控制层用涂料组合物并以100℃干燥,设置厚度0.5μm的取向控制层。进一步对取向控制层用卷绕有尼龙制的起毛布的刷磨辊进行处理。以刷磨方向相对于薄膜的流动方向成为平行的方式进行。
然后,在实施了刷磨处理的面涂布下述液晶偏光膜用涂料,以110℃干燥3分钟,形成厚度2μm的膜,然后,照射紫外线,得到在TAC薄膜上具有液晶化合物的偏振片的偏光板。
(液晶偏光膜用涂料)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将日本特表2007-510946号公报的[0134]段落的记载和Lub etal.Recl.Trav.Chim.Pays-Bas,115,321-328(1996)作为参考,合成下述化合物(a)、(b)。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81
将日本特开昭63-301850号公报的实施例1作为参考,合成下述色素(c)。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82
将日本特公平5-49710号公报的实施例2作为参考,合成下述色素(d)。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91
将日本特公昭63-1357号公报的通式(1)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作为参考,合成下述色素(e)。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392
(涂料的制成)
使(a)75质量份、(b)25质量份、(c)2.5质量份、(d)2.5质量份、(e)2.5质量份、IRGACURE(R)369E(BASF株式会社制)6质量份、邻二甲苯250质量份混合并溶解。
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使得到的偏光板的偏振片面与上述1/4λ板的相位差层面贴合,得到圆偏光板C。
(圆偏光板D的制成)
用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使上述1/4λ板的相位差层面与上述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的偏振片面贴合。之后,将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的热塑性基材剥离,得到圆偏光板D。
(圆偏光板E的制成)
在双轴拉伸聚酯薄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A4100)的非易粘接面涂布下述保护涂层组合物,干燥后照射紫外线。进一步在该保护涂层面与1/4λ层的制成同样地设置取向控制层、1/4λ层。然后,在1/4λ层上设置取向控制层,在该取向控制层上与圆偏光板C的制成同样地设置包含液晶化合物的偏振片。
(保护涂层用组合物)
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AH-600(共荣社化学制)25质量份
聚合引发剂Irgacure184(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1.25质量份异丙醇75质量份
(表面保护薄膜与圆偏光板的层叠体的制成)
用无光学用的基材的粘合剂片(厚度25μm),使表面保护薄膜(硬涂薄膜)与圆偏光板的偏振片侧面贴合。
(折叠型显示器的模型的制成)
进而,在上述层叠体的圆偏光板的相位差层侧面层叠设想为触摸面板的聚酯薄膜(转用表面保护薄膜)、设想为有机EL单元的厚度50μm的UPILEX(注册商标)S2张、背面保护薄膜(转用表面保护薄膜)。层叠中使用的设想为触摸面板的表面保护薄膜和背面保护薄膜使用跟与圆偏光板层叠的表面保护薄膜相同者,使薄膜的慢轴成为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圆偏光板A中,偏振片侧面为贴合有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的偏振片的TAC薄膜面,相位差层侧面为1/4λ板的TAC薄膜面。
圆偏光板B的偏振片侧面为贴合有PVA偏振片的TAC薄膜面,相位差层侧面为1/4λ板的TAC薄膜面。
圆偏光板C的偏振片侧面为设有液晶偏振片的TAC薄膜面,相位差层侧面为1/4λ板的TAC薄膜面。
圆偏光板D的偏振片侧面为偏振片面,相位差层侧面为1/4λ板的TAC薄膜面。圆偏光板D中,在即将贴合于表面保护薄膜前,剥离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基材。
圆偏光板E的偏振片侧面为偏振片面,相位差层侧面为保护涂层面。圆偏光板E中,在即将贴合于表面保护薄膜前,剥离PVA偏振片转印用层叠体的热塑性树脂基材,之后,剥离双轴拉伸聚酯薄膜(东洋纺株式会社制A4100)。
(表面保护薄膜与圆偏光板的层叠体的耐弯曲性评价)
与硬涂薄膜的样品评价同样地,对表面保护薄膜与圆偏光板的层叠体评价弯曲半径3.0mm的耐弯曲性。评价中,使硬涂层为弯曲的内侧。
(折叠型显示器的模型的弯曲性评价)
使得到的折叠型显示器的模型为弯曲半径3.0mm,与上述层叠体的耐弯曲性同样地进行20万次的耐弯曲性试验。使用了表面保护薄膜1~20的实施例1~20均未确认到折痕、裂纹等,体现优异的耐弯曲性。
将评价结果示于表3。
[表3]
Figure BDA0003374220390000411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使用了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用硬涂薄膜的折叠型显示器维持量产性,且不引起位于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的聚酯薄膜、硬涂薄膜被重复折叠后的变形,因此,不产生显示器的折叠部分处的图像的失真。特别是搭载有本发明的折叠型显示器的移动终端设备或图像表示装置提供美丽的图像,富于功能性,移动性等便利性优异。
附图标记说明
1:折叠型显示器
11:弯曲半径
2: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保护薄膜用聚酯薄膜
21:折叠部
22:弯曲方向(与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Claims (7)

1.一种折叠型显示器,其为至少具有表面保护薄膜、偏振片、相位差层的折叠型显示器,表面保护薄膜是满足下述条件的厚度为10~80μm的聚酯薄膜,
(1)弯曲方向的折射率为1.590~1.620,
(2)折叠部的方向的折射率为1.670~1.700,
(3)厚度方向的折射率为1.520以下,
(4)密度为1.380g/cm3以上,
此处,弯曲方向是指,折叠聚酯薄膜时的与折叠部正交的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聚酯薄膜的弯曲方向的弹性模量为2.7GPa以下,折叠部的方向的弹性模量为4.5GP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在所述聚酯薄膜的至少单面上具有硬涂层,硬涂层至少位于折叠型显示器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在所述至少单面上具有硬涂层的聚酯薄膜的总透光率为85%以上、雾度为3%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介由折叠型显示器的折叠部配置有连续且单一的表面保护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其中,所述相位差板为1/4λ板。
7.一种移动终端设备,其具有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型显示器。
CN202080038907.0A 2019-05-30 2020-05-15 折叠型显示器 Active CN11387476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01025 2019-05-30
JP2019-101025 2019-05-30
PCT/JP2020/019485 WO2020241313A1 (ja) 2019-05-30 2020-05-15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4767A true CN113874767A (zh) 2021-12-31
CN113874767B CN113874767B (zh) 2024-07-02

Family

ID=73553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8907.0A Active CN113874767B (zh) 2019-05-30 2020-05-15 折叠型显示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36468A1 (zh)
EP (1) EP3978967A4 (zh)
JP (1) JP6940004B2 (zh)
KR (1) KR20220013394A (zh)
CN (1) CN113874767B (zh)
TW (1) TW202101031A (zh)
WO (1) WO202024131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6179B (zh) 2019-02-08 2024-09-17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US11934226B2 (en) 2019-02-08 2024-03-19 Toyobo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and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KR20220016131A (ko) 2019-05-28 2022-02-0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과 그 용도
US11899167B2 (en) 2019-05-28 2024-02-13 Toyobo Co., Ltd. Polyester film, laminated film, and use thereof
JP7435449B2 (ja) * 2019-05-28 2024-02-21 東洋紡株式会社 透明導電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KR20220016133A (ko) 2019-05-28 2022-02-0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리에스테르 필름과 그 용도
KR20210056468A (ko) * 2019-11-08 2021-05-2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센싱 유닛과 그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KR102395748B1 (ko) * 2021-02-17 2022-05-10 (주)유티아이 롤러블, 슬라이더블 및 스트레쳐블 커버 윈도우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4058059A1 (ja) * 2022-09-16 2024-03-21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3538A (ja) * 1998-08-19 2000-02-29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86539A (ja) * 2009-06-09 2010-12-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偏光板
WO2013100042A1 (ja) * 2011-12-28 2013-07-04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065887A (ja) * 2012-09-10 2014-04-17 Toyobo Co Ltd 光学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5321978A (zh) * 2014-08-04 2016-02-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67030A (zh) * 2016-09-27 2018-04-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装置的窗和显示装置
WO2018150940A1 (ja) * 2017-02-20 2018-08-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6104984A (en) 1980-01-24 1981-08-21 Nippon Kanko Shikiso Kenkyusho:Kk Bichromic pigment for yellow liquid crystal
JPS6097323A (ja) * 1983-11-01 1985-05-31 Toray Ind Inc 液晶表示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イ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S60228568A (ja) 1984-04-26 1985-11-13 Casio Comput Co Ltd 液晶用二色性染料
JPS63301850A (ja) 1988-01-13 1988-12-08 Nippon Kanko Shikiso Kenkyusho:Kk アゾ化合物からなる液晶用二色性色素
DE4408171A1 (de) 1994-03-11 1995-09-14 Basf Ag Neue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JP2001155866A (ja) 1999-11-24 2001-06-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EP1261659B1 (en) 2000-01-24 2004-10-06 Rolic AG Photoactive polyimides, polyamide acids or esters with side chain photocrosslinkable groups
DE10016524A1 (de) 2000-04-03 2001-10-04 Basf Ag Polymerisierbare Flüssigkristalle
JP4900632B2 (ja) 2000-08-30 2012-03-21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材料、光配向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4534107B2 (ja) 2001-01-30 2010-09-01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材料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EP1229066A1 (en) 2001-02-05 2002-08-07 Rolic AG Photoactive polymer
JP4803412B2 (ja) 2001-03-14 2011-10-26 Dic株式会社 マレイミド誘導体を含有する光配向材料及び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JP2002303722A (ja) 2001-04-04 2002-10-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光学補償シート
JP4058481B2 (ja) 2001-04-12 2008-03-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化合物および光学フィルム
JP2003114325A (ja) * 2001-10-03 2003-04-18 Nitto Denko Corp 積層1/4波長板、円偏光板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ならびにその製造方法
JP4507490B2 (ja) 2002-12-26 2010-07-21 チッソ株式会社 光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および液晶フィルム
JP2004299101A (ja) * 2003-03-28 2004-10-28 Toray Ind Inc 表面保護用透明積層フィルム
EP1682930B1 (en) 2003-11-06 2011-01-19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Dichroic guest-host polarizer comprising an oriented polymer film
JP4721721B2 (ja) 2004-02-18 2011-07-13 株式会社Adeka 重合性化合物及び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重合性液晶組成物
JP4888690B2 (ja) 2004-12-27 2012-02-29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WO2006100830A1 (ja) 2005-03-23 2006-09-28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ような製造方法により得られる光学フィルム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5200325B2 (ja) 2005-04-04 2013-06-05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湿式成膜法により形成された異方性色素膜及び偏光素子
JP4946151B2 (ja) 2005-06-10 2012-06-06 Jnc株式会社 重合性液晶組成物
JP2007076839A (ja) 2005-09-15 2007-03-29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661502B2 (ja) 2005-09-29 2011-03-30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および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
JP5186734B2 (ja) 2005-10-18 2013-04-24 Dic株式会社 アゾ化合物、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及び液晶表示素子
JP5145660B2 (ja) 2005-10-18 2013-02-20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光学素子、その製造方法
JP4816003B2 (ja) 2005-10-28 2011-11-16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光学異方体、光学素子、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19415A (ja) 2005-10-31 2007-05-17 Adeka Corp 縮合環を有する重合性液晶化合物並びに該重合性液晶化合物の単独重合物及び共重合物
JP4935982B2 (ja) 2005-11-10 2012-05-23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学異方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7133184A (ja) 2005-11-10 2007-05-31 Nippon Kayaku Co Ltd 新規偏光素子用光配向膜
JP4545095B2 (ja) 2006-01-11 2010-09-15 株式会社Adeka 新規重合性化合物
JP2008149577A (ja) 2006-12-18 2008-07-03 Kaneka Corp シート、積層体、偏光板、液晶表示装置、更にはその製造方法
JP5076810B2 (ja) 2007-10-31 2012-11-21 Dic株式会社 光配向膜用組成物、光配向膜、及び光学異方体
JP5678429B2 (ja) 2008-12-25 2015-03-04 三菱化学株式会社 異方性膜用アゾ化合物、該化合物を含有する組成物、異方性膜及び偏光素子
WO2010100917A1 (ja) 2009-03-05 2010-09-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5594860B2 (ja) 2009-03-27 2014-09-24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の加工方法、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および保護フィルム
JP5244848B2 (ja) 2009-05-01 2013-07-2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JP4691205B1 (ja) 2010-09-03 2011-06-0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薄型高機能偏光膜を含む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TW201311743A (zh) 2011-07-07 2013-03-16 Sumitomo Chemical Co 光反應性液晶配向劑、與液晶配向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TWI564598B (zh) 2011-10-12 2017-01-01 Sumitomo Chemical Co A polarizing film, a circularly polarizing plate, and the like
JP2013114131A (ja) 2011-11-30 2013-06-10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位相差層形成用の重合性液晶組成物、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パターン位相差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129135B1 (ko) 2012-02-28 2020-07-01 스미또모 가가꾸 가부시키가이샤 편광막, 원편광판 및 이들의 제조 방법
JP6502006B2 (ja) 2013-06-25 2019-04-17 日産化学株式会社 横電界駆動型液晶表示素子用液晶配向膜を有する基板の製造方法
JP5768853B2 (ja) 2013-09-24 2015-08-2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位相差フィルム
JP2015129210A (ja) 2014-01-06 2015-07-16 大阪有機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ブロックカルボン酸型光配向材料
JP6086884B2 (ja) 2014-01-28 2017-03-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重合性化合物、ポリマー、重合性組成物、フィルム、および投映像表示用ハーフミラー
KR101659161B1 (ko) * 2014-09-03 2016-09-2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60103682A (ko) 2015-02-25 2016-09-02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하드코팅 필름의 제조방법
JP2018010086A (ja) 2016-07-12 2018-01-18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転写フィルム、転写フィルムロール、及び、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JP7021887B2 (ja) * 2016-09-30 2022-02-1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KR102675570B1 (ko) * 2016-09-30 2024-06-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편광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JP2018072663A (ja) * 2016-11-01 2018-05-10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及び携帯端末機器
US10303218B2 (en) * 2017-02-01 2019-05-28 Apple Inc. Foldable cover and display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6669097B2 (ja) * 2017-02-14 2020-03-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給電制御装置
WO2018159285A1 (ja) * 2017-03-02 2018-09-07 東洋紡株式会社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の表面保護フィルム用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KR102403282B1 (ko) * 2018-11-06 2022-05-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표시장치용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발광표시장치
US11934226B2 (en) * 2019-02-08 2024-03-19 Toyobo Co., Ltd. Foldable display and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CN113396179B (zh) * 2019-02-08 2024-09-17 东洋纺株式会社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KR20220016131A (ko) * 2019-05-28 2022-02-0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적층 필름과 그 용도
US11899167B2 (en) * 2019-05-28 2024-02-13 Toyobo Co., Ltd. Polyester film, laminated film, and use thereof
KR20220011703A (ko) * 2019-05-30 2022-01-28 도요보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딩형 디스플레이용 편광판
EP3998162A4 (en) * 2019-07-12 2023-08-02 Toyobo Co., Ltd. HARD COATING FILM FOR FOLDABLE DISPLAY, AND APPLICATION OF SUCH FILM
EP3998161A4 (en) * 2019-07-12 2023-08-02 Toyobo Co., Ltd. HARDCOAT FOR FOLDABLE DISPLAY AND USE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63538A (ja) * 1998-08-19 2000-02-29 Teijin Ltd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86539A (ja) * 2009-06-09 2010-12-24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偏光板
WO2013100042A1 (ja) * 2011-12-28 2013-07-04 東洋紡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4065887A (ja) * 2012-09-10 2014-04-17 Toyobo Co Ltd 光学用易接着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CN105321978A (zh) * 2014-08-04 2016-02-1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7867030A (zh) * 2016-09-27 2018-04-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显示装置的窗和显示装置
WO2018150940A1 (ja) * 2017-02-20 2018-08-23 東洋紡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TW201833198A (zh) * 2017-02-20 2018-09-16 日商東洋紡股份有限公司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36468A1 (en) 2022-07-28
JPWO2020241313A1 (ja) 2021-09-13
CN113874767B (zh) 2024-07-02
EP3978967A4 (en) 2023-07-12
JP6940004B2 (ja) 2021-09-22
KR20220013394A (ko) 2022-02-04
EP3978967A1 (en) 2022-04-06
WO2020241313A1 (ja) 2020-12-03
TW202101031A (zh) 2021-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74767B (zh) 折叠型显示器
CN113614815B (zh) 折叠型显示器和移动终端设备
CN113396179B (zh)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CN113924331B (zh) 聚酯薄膜、层叠薄膜及其用途
US20220236467A1 (en) Polarization plate for folding display
CN113874212B (zh) 层叠薄膜及其用途
CN115210304B (zh) 聚酯薄膜和其用途
CN113874191B (zh) 聚酯薄膜及其用途
JP7447994B2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2024083397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2023032119A (ja) 折りたたみ型ディスプレイ
JP7574545B2 (ja) ハードコート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4058059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WO2024058058A1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JP2024129056A (ja) 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とその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