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5010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5010A
CN113615010A CN202080023703.XA CN202080023703A CN113615010A CN 113615010 A CN113615010 A CN 113615010A CN 202080023703 A CN202080023703 A CN 202080023703A CN 113615010 A CN113615010 A CN 1136150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ding member
terminal holding
terminal
housing
f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370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15010B (zh
Inventor
浅野泰徳
洼田基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150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50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150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50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01R13/504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different pieces being moulded, cemented, welded, e.g. ultrasonic, or swaged togeth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69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connector relating features for connecting the connector pins with the PCB or for mounting the connector body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01R13/41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by frictional grip in grommet, panel or b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5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 H01R13/665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electronic circuit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实现耐振性能的提高。连接器(10)具备:金属制的壳体(11),具有开口部(18);和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25),保持端子零件(41),以贯穿开口部(18)的状态与壳体(11)一体化,开口部(18)具有朝向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19),端子保持构件(25)具有倾动限制部(51),倾动限制部(51)保持为与伸出部(19)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至少一方的面接触的状态。因为倾动限制部(51)与伸出部(19)接触,所以即使端子保持构件(25)受到振动,也可抑制端子保持构件(25)相对于壳体(11)的倾斜。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一种连接器,其具备保持端子零件的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和对端子零件的基板连接部进行收纳的壳体。端子保持构件和壳体通过嵌件成型而一体化。端子零件的基板连接部固装于由壳体覆盖的电路基板。端子零件的线束连接部配置于壳体的外部并与线束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948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因为不仅端子保持构件,而且壳体也为合成树脂制,所以在壳体内部产生的热容易闷在壳体内。作为其对策,考虑到如下:将壳体的材料设为金属制,通过嵌件成型使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与壳体一体化。金属与合成树脂相比导热性优良,所以能够将壳体内的热从壳体的外表面向大气中释放。
但是,作为异种材料的金属和合成树脂的亲和性(密合性)不高。因此,在受到振动时,在端子保持构件与壳体之间产生间隙,有可能端子保持构件和壳体反复相对移位。当端子保持构件和壳体反复相对移位时,例如,在保持于端子保持构件的端子零件的基板连接部和固定于壳体的电路基板被固装的情况下,应力集中于端子零件而对其施加负荷。因此,需要振动对策。
本公开的连接器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实现耐振性能的提高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
金属制的壳体,具有开口部;和
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保持端子零件,以贯穿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与所述壳体一体化,
所述开口部具有朝向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外周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
所述端子保持构件具有倾动限制部,所述倾动限制部保持为与所述伸出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至少一方的面接触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耐振性能的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线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5是图2的B-B线剖视图。
图6是图5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7是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从斜上前方观看一次成型部的立体图。
图9是从斜下前方观看一次成型部的立体图。
图10是一次成型部的侧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金属制的壳体,具有开口部;和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保持端子零件,以贯穿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与所述壳体一体化,所述开口部具有朝向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外周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所述端子保持构件具有倾动限制部,所述倾动限制部保持为与所述伸出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至少一方的面接触的状态。
根据该结构,因为倾动限制部与伸出部接触,所以即使端子保持构件受到振动,也可抑制端子保持构件相对于壳体的倾斜。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耐振性能的提高。
(2)优选的是,所述倾动限制部与所述伸出部的外表面及内表面接触。根据该结构,因为倾动限制部夹持伸出部,所以能够在不使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端子保持构件相对于壳体的倾斜。
(3)优选的是,所述端子保持构件构成为具备与所述端子零件一体化的一次成型部和与所述一次成型部一体化的二次成型部,所述倾动限制部形成于所述二次成型部。根据该结构,在二次成型部的形状设计中,能够使倾动限制部与伸出部可靠接触比注射压力对端子零件的影响优先。因此,能够使倾动限制部与伸出部接触。
(4)优选的是,所述二次成型部具有将所述一次成型部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填埋的夹设部,在所述夹设部形成有所述倾动限制部。根据该结构,通过借助夹设部,能够使一次成型部和壳体一体化。因为夹设部兼备作为倾动限制部的功能,所以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
(5)优选的是,在所述一次成型部中的与所述二次成型部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嵌合部。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一次成型部和二次成型部可靠地一体化。嵌合部的“凹凸形状”包括凹部和凸部以一定间距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宽度窄的凹部和宽度大的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宽度大的凹部和宽度窄的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凹部和凸部在二维平面上排列或者随机配置的形状、仅形成有多个凹部的形状、仅形成有多个凸部的形状、形成有狭缝状的限制凹部的形状、肋状突出的形状等。
(6)优选的是,在所述伸出部遍及全周设置有将与所述端子保持构件之间的间隙液密状密封的密封件。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壳体与端子保持构件之间液密状密封。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实施例1]
以下,参照图1~图10说明将本公开的连接器10具体化的实施例1。另外,在以下说明中,关于前后方向,将图1、3、4、7~10中的右方及图5、6中的上方定义为前方。另外,关于上下方向,将图1~4、7~10所示的朝向原样地定义为上方、下方。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0构成为具备金属制的壳体11、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25、多根端子零件41以及电路基板57。如图1~3所示,壳体11通过将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上下合体而构成。上壳体12是具有前板部14、上板部15、左右一对侧板部16以及后板部17的单一部件。前板部14将板厚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如图7所示,在前板部14形成有开口部18,开口部18的主视形状在整体上呈横长的方形。开口部18为在前后方向贯穿前板部14的形式。
上板部15是前端侧区域与后端侧区域相比升高的形状。侧板部16从上板部15的左右两侧缘向下方延伸。后板部17从上板部15的后端缘向下方延伸,与左右两侧板部16的后端缘相连。如图3、5所示,在上板部15的内表面形成有突起状的止动件24。下壳体13构成俯视形状呈方形的浅盘状。
如图3所示,上壳体12的内部空间在上壳体12的下表面整个区域中开放。下壳体13相对于上壳体12以将上壳体12的内部空间从下方封闭的形式固定。在下壳体13的上表面将电路基板57以水平的朝向安装。当将下壳体13组装于上壳体12时,壳体11的内部空间成为在开口部18处向壳体11的前方开放的状态。在壳体11内,电路基板57配置于前板部14(开口部18)的后方。
如图3~7所示,前板部14中构成开口部18的开口缘部的方形框状的区域成为伸出部19。伸出部19遍及开口部18的全周而形成。伸出部19呈板状,伸出部19的板厚方向朝向前后方向(在开口部18处将壳体11的内部和外部连通的方向)。如图4、6、7所示,在伸出部19的前表面(外表面)形成有沿着开口部18的周向延伸的内周侧肋状突起55和外周侧肋状突起56。内周侧肋状突起55和外周侧肋状突起56遍及全周而连续,呈方形框状。外周侧肋状突起56配置于比内周侧肋状突起55靠外周侧。
伸出部19的前表面中的内周侧肋状突起55与外周侧肋状突起56之间的区域成为较浅地凹陷的密封用凹部。如图4、6、7所示,在密封用凹部设置有遍及伸出部19的全周而连续的方形框状的密封件20(粘合剂)。
如图4~6所示,伸出部19是朝向在前后方向贯穿开口部18的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面突出的形式。伸出部19的前表面(外表面)、后表面(内表面)以及内周面均成为通过嵌件成型与后述的端子保持构件25(二次成型部32)的外周面密合的接触面。伸出部19以陷入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的形式与其一体化。
在伸出部19的前表面(外表面)中的内周侧的方形区域(与密封面的内周缘邻接的区域)遍及全周形成有移位限制部21。移位限制部21构成为具备多个限制凸部22和多个限制凹部23。限制凸部22是周向尺寸比较小的宽度窄的形状,呈从伸出部19的前表面向前方突出的长方体形状或者立方体形状。限制凹部23是周向尺寸比限制凸部22大的宽度大的形状。移位限制部21为将多个限制凸部22和多个限制凹部23在周向上交替地排列配置的形式。
如图3~5所示,端子保持构件25具有端子贯穿部26、罩部27以及保护部28。如图3所示,在端子贯穿部26形成有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多个压入孔29。罩部27为从端子贯穿部26的外周缘向前方呈方筒状突出的形式。保护部28为从端子贯穿部26的上缘及左右两侧缘向后方延伸的形式。保护部28呈下表面和后表面开放的箱形。保护部28的前端与前壁部33的外周缘相连。
端子保持构件25是使一次成型部31和二次成型部32一体化的构件。一次成型部31是在与二次成型部32一体化前作为单独部件而成型的构件。如图8~10所示,一次成型部31是使构成端子贯穿部26的前壁部33和保护部28整体一体化的单一构件。前壁部33中除前壁部33的外周缘部之外的区域成为压入部34。上述的多个压入孔29形成于压入部34。
前壁部33的前表面部中的上缘部35、左右两侧缘部36以及下缘部37成为将压入部34遍及全周包围、且相对于压入部34呈台阶状后退的形式。在压入部34的外周上表面(外表面)和外周下表面(外表面)形成有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的多个(在本实施例1中为两个)第1嵌合凹部38(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
在下缘部37的前表面形成有在左右方向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例1中为三个)第2嵌合凹部39(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在下缘部37的下表面(外表面)形成有在左右方向直线状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例1中为三个)第3嵌合凹部40(权利要求记载的嵌合部)。前壁部33的外表面中形成有第1~第3嵌合凹部38~40的区域成为与二次成型部32接触的接触面。
多个端子零件41通过压入而与一次成型部31的前壁部33中形成有压入部34的区域(端子贯穿部26)一体化。端子零件41是将金属线材折弯成侧视形状呈上下反转的L字形的形状。端子零件41由在前后方向直线状延伸的线束连接部42、和从线束连接部42的后端向下方直线状延伸的基板连接部43(权利要求记载的端子零件的一端部)构成。端子零件41通过从前壁部33的后方将线束连接部42压入到压入孔29,从而固装于一次成型部31。在将端子零件41固装的状态下,基板连接部43收纳于保护部28内。线束连接部42的长度方向是与开口部18的前表面(形成有移位限制部21的面)垂直的朝向。
二次成型部32在将二次成型部32嵌件成型的工序中与一次成型部31及上壳体12一体化。如图4、6所示,二次成型部32具有罩部27和构成端子贯穿部26的夹设部44。罩部27将端子零件41的线束连接部42中从前壁部33(端子贯穿部26)向前方突出的前端侧部分一并包围。在罩部27的后端部形成有遍及全周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形式的前侧凸缘部45。
夹设部44以与前侧凸缘部45的后表面对置的方式配置,并与前侧凸缘部45的内周缘部遍及全周相连。夹设部44由从前侧凸缘部45的内周缘部向后方突出的筒部46、和从筒部46的后端缘向径向外方伸出的后侧凸缘部47构成。在端子保持构件25(二次成型部32)的外周遍及全周形成有槽部54,槽部54通过前侧凸缘部45和夹设部44(筒部46及后侧凸缘部47)构成。在该槽部54嵌合有上壳体12的伸出部19。
在二次成型部32(夹设部44)形成有从筒部46的内周面突出的形式的多个第1嵌合凸部48。多个第1嵌合凸部48相对于在压入部34的外周上表面和压入部34的外周下表面形成的多个第1嵌合凹部38单独嵌合。在后侧凸缘部47的后表面中与一次成型部31的下缘部37的前表面对置的下缘部区域形成有多个第2嵌合凸部49。多个第2嵌合凸部49与多个第2嵌合凹部39单独嵌合。在后侧凸缘部47中与下缘部37的下表面对置的区域形成有多个第3嵌合凸部50。多个第3嵌合凸部50与多个第3嵌合凹部40单独嵌合。
夹设部44中形成有第1~第3嵌合凸部48~50的区域成为与一次成型部31接触的接触面。夹设部44中的筒部46的内周面也遍及全周成为与一次成型部31接触的接触面。另外,后侧凸缘部47的后表面也成为与一次成型部31接触的接触面。槽部54的内表面(前侧凸缘部45的后表面、筒部46的外周面以及后侧凸缘部47的前表面)遍及全周成为与壳体11(伸出部19)接触的接触面。另外,在二次成型部32的后端部外周,通过前侧凸缘部45和夹设部44(筒部46及后侧凸缘部47)构成有遍及全周连续的倾动限制部51。
接着,说明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0的制造工序。首先,预先将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成型为预定的完成形状,并将一次成型部31成型为预定的完成形状。预先将多个端子零件41以贯穿的形式安装于成型的一次成型部31的前壁部33并与其一体化。接着,将上壳体12和一次成型部31装配于嵌件成型用的模具(省略图示)。在两上壳体12和一次成型部31装配于模具的状态下,一次成型部31收纳于上壳体12内。前壁部33中的压入部34的外周面相对于上壳体12的开口部18(伸出部19)的内周面遍及全周隔开间隔地对置。前壁部33中的上缘部35、左右两侧缘部36以及下缘部37的前表面相对于伸出部19的后表面遍及全周隔开间隔地对置。
通过保护部28的上表面与上壳体12的上板部15面接触,保护部28的左右两外侧面与上壳体12的左右两侧板部16的内表面密合,从而一次成型部31和上壳体12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被定位。通过保护部28的上壁部的后端相对于上板部15的止动件24从前方抵接,并且未图示的定位销与压入部34的前表面抵接,从而一次成型部31和上壳体12在前后方向被定位。
在该状态下,向模具内注入熔融树脂,由此将二次成型部32成型为预定形状,并使其冷却固化。当二次成型部32固化时,一次成型部31和二次成型部32一体化,由此端子保持构件25被成型,与此同时,端子保持构件25以将开口部18在前后方向贯穿的形式与上壳体12一体化。一体化的上壳体12和端子保持构件25从模具卸下。
如图4、6所示,在二次成型部32被成型并与上壳体12及一次成型部31一体化的状态下,夹设部44进入到上壳体12的伸出部19(开口部18)和一次成型部31的前壁部33之间的间隙、及压入部34的外周与伸出部19的内周面之间。并且,筒部46的外周前端部的多个卡止凹部52和多个卡止凸部53成为分别与壳体11的限制凸部22和限制凹部23嵌合的状态。而且,夹设部44的第1嵌合凸部48、第2嵌合凸部49以及第3嵌合凸部50分别与第1嵌合凹部38、第2嵌合凹部39以及第3嵌合凹部40嵌合。
同样,在二次成型部32与上壳体12及一次成型部31一体化的状态下,伸出部19以陷入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倾动限制部51)的方式与其嵌合。倾动限制部51的前侧凸缘部45和后侧凸缘部47从前后夹持伸出部19。前侧凸缘部45的后表面相对于伸出部19的内周侧肋状突起55和外周侧肋状突起56遍及全周从前方接触。后侧凸缘部47的前表面相对于伸出部19的后表面(内表面)从后方进行面接触。另外,通过前侧凸缘部45的后表面遍及全周与密封件20的前表面密合,从而伸出部19的前表面(上壳体12)与前侧凸缘部45的后表面(二次成型部32)之间液密状被密封。
端子保持构件25一体化的上壳体12与下壳体13合体。当将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合体时,构成壳体11,并且连接器10的组装完成。在下壳体13预先安装有电路基板57。在组装上壳体12和下壳体13时,将贯穿于端子贯穿部26的端子零件41的基板连接部43插入到电路基板57的通孔(省略图示)。端子零件41的线束连接部42收纳于罩部27内。安装于线束(省略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省略图示)与罩部27嵌合,对方侧连接器的对方侧端子(省略图示)与线束连接部42连接。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0具备保持端子零件41的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25和金属制的壳体11(上壳体12)。壳体11与端子保持构件25一体化,在壳体11内收纳有端子零件41的一端部(基板连接部43)。作为端子保持构件25的材料的合成树脂与作为壳体11的材料的金属相比,线膨胀率大。因此,当连接器10的温度变动时,由于线膨胀率的差异,有可能在壳体11和二次成型部32的接触面中壳体11和二次成型部32相对移位。
作为其对策,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0在壳体11中的与二次成型部32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凹凸形状的移位限制部21。本实施例1中的移位限制部21的凹凸形状是周向尺寸大的多个宽度大的限制凹部23和周向尺寸比限制凹部23小的多个宽度窄的限制凸部22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另外,作为本公开以外的凹凸形状,包括相同宽度的限制凹部和限制凸部以一定间距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宽度窄的限制凹部和宽度大的限制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限制凹部和限制凸部在二维平面上排列或者随机配置的形状、仅形成有多个限制凹部的形状、仅形成有多个限制凸部的形状、形成有狭缝状的限制凹部的形状、肋状突出的形状等。
在金属制的壳体11和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25热变形时,由于金属和合成树脂的线膨胀率的差异,壳体11和端子保持构件25将要相对移位。但是,在壳体11中的与端子保持构件25接触的接触面中,移位限制部21的限制凸部22和限制凹部23分别啮合端子保持构件25的卡止凹部52和卡止凸部53。通过该啮合,在与开口部18中的端子保持构件25的贯穿方向(前后方向)正交的上下及左右方向可发挥锚固效应。
通过该锚固效应,壳体11与端子保持构件25之间的相对移位被限制。即使壳体11和端子保持构件25相对移位,移位量也被抑制得小,所以由于相对移位的原因而在壳体11与端子保持构件25之间产生的间隙被抑制为最小。若预先将壳体11固定于车辆的车身等,则即使线束的振动传递到端子保持构件25,也可抑制端子保持构件25的振动。如上,根据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0,能够实现耐振性能的提高。
壳体11具有使端子保持构件25贯穿的开口部18。移位限制部21沿着开口部18的开口缘部(伸出部19)配置。根据该结构,移位限制部21的锚固效应在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上沿着周向发挥。换句话讲,锚固效应以将端子保持构件25遍及全周包围的形式发挥。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壳体11与端子保持构件25之间的相对移位。
开口部18的开口缘部成为朝向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向内侧呈板状伸出的伸出部19。移位限制部21形成于伸出部19的外表面(前表面和后表面)。根据该结构,除了移位限制部21的二维方向(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锚固效应之外,也发挥通过伸出部19陷入到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而起到的前后方向的锚固效应。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壳体11与端子保持构件25之间的相对移位。
端子保持构件25构成为具备与端子零件41一体化的一次成型部31和与一次成型部31一体化的二次成型部32。移位限制部21形成于壳体11中的与二次成型部32接触的接触面。根据该结构,在二次成型部32的形状设计中,能够使二次成型部32与移位限制部21可靠接触比注射压力对端子零件41的影响优先。因此,能够使移位限制部21和二次成型部32可靠接触。
另外,因为二次成型部32与端子零件41不接触,所以在对二次成型部32进行嵌件成型的工序中,不必将端子零件41装配到模具。因此,即使连接器10是端子零件41的数量多的多极连接器,也能够简化模具(省略图示)的形状。
在二次成型部32形成有将一次成型部31和上壳体12(壳体11)的间隙填埋的夹设部44。通过夹设部44被夹在一次成型部31与壳体11之间,从而二次成型部32与壳体11及一次成型部31可靠地一体化。
在一次成型部31中的与二次成型部32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嵌合部。本实施例1中的嵌合部的凹凸形状通过呈狭缝状的第1嵌合凹部38、呈狭缝状的第2嵌合凹部39以及呈狭缝状的第3嵌合凹部40构成。
另外,作为本公开以外的嵌合部的凹凸形状,包括相同宽度的限制凹部和限制凸部以一定间距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宽度窄的限制凹部和宽度大的限制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宽度大的限制凹部和宽度窄的限制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限制凹部和限制凸部在二维平面上排列或者随机配置的形状、仅形成有多个限制凹部的形状、仅形成有多个限制凸部的形状、形成有狭缝状的限制凹部的形状、肋状突出的形状等。
本实施例1的连接器10具备:金属制的上壳体12(壳体11),具有开口部18;和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25,保持端子零件41,以贯穿开口部18的状态与上壳体12一体化。上壳体12和端子保持构件25通过嵌件成型而一体化,但是作为异种材料的金属和合成树脂的亲和性(密合性)不高。因此,在连接器10受到振动时,在端子保持构件25与上壳体12之间产生间隙,有可能端子保持构件25和上壳体12反复相对移位。
在端子保持构件25保持有端子零件41,在上壳体12固定有电路基板57,端子零件41的基板连接部43和电路基板57通过焊接固装。因此,当端子保持构件25和上壳体12反复相对移位时,应力集中于端子零件41中的、线束连接部42和基板连接部43相连的折弯部分。
作为其对策,在开口部18设置有朝向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19,在端子保持构件25形成有倾动限制部51。倾动限制部51通过在前后方向夹持伸出部19,从而保持为与伸出部19的外表面(前表面)和内表面(后表面)这两面接触的状态。根据该结构,因为倾动限制部51与伸出部19在前后方向接触,所以即使端子保持构件25受到振动,也可抑制端子保持构件25相对于上壳体12向上下方向、左右方向倾斜。
特别是,因为倾动限制部51在热膨胀时夹持伸出部19,所以能够有效地抑制上壳体12与端子保持构件25之间的间隙。另外,因为倾动限制部51夹持伸出部19,所以能够在不使结构复杂的情况下有效地抑制端子保持构件25相对于上壳体12(壳体11)的倾斜。
端子保持构件25构成为具备与端子零件41一体化的一次成型部31和与一次成型部31一体化的二次成型部32。倾动限制部51仅形成于二次成型部32。根据该结构,在二次成型部32的形状设计中,能够使倾动限制部51与伸出部19可靠接触比与注射压力对端子零件41的影响优先。因此,能够使倾动限制部51与伸出部19可靠接触。
二次成型部32具有将一次成型部31和上壳体12之间的间隙填埋的夹设部44,在夹设部44形成有倾动限制部51。根据该结构,通过借助夹设部44,能够使一次成型部31和上壳体12一体化。因为夹设部44兼备作为倾动限制部51的功能,所以与在与夹设部44不同的部位形成倾动限制部51的情况相比,能够实现二次成型部32的简化。另外,因为夹设部44和倾动限制部51被夹在一次成型部31与伸出部19之间,所以倾动限制部51与伸出部19可靠地一体化。
在开口部18的开口缘部(伸出部19)设置有以将端子保持构件25包围的方式配置的密封件20。密封件20被夹持在伸出部19与端子保持构件25之间,将开口部18和端子保持构件25的外周之间的间隙遍及全周密封。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壳体11与端子保持构件25之间液密状密封。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例,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本发明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权利要求书内的所有变更,意图也包括如下述的实施方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保持构件的倾动限制部以将伸出部(开口部的开口缘部)从内外两侧夹着的方式接触,但是端子保持构件也可以是仅与伸出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任一方的面接触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被倾动限制部夹着的伸出部(开口部的开口缘部)为将端子保持构件遍及全周包围的形式,但是伸出部也可以为仅与端子保持构件的外周中的一部分对应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密封件设置于伸出部的外表面,但是密封件也可以设置于伸出部的内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壳体与端子保持构件之间设置有密封件,但是在壳体与端子保持构件之间也可以不设置密封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嵌合部呈通过多个凹部构成的凹凸形状,但是嵌合部的凹凸形状也可以是相同宽度的凹部和凸部以一定间距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宽度窄的凹部和宽度大的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宽度大的凹部和宽度窄的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凹部和凸部在二维平面上排列或者随机配置的形状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一次成型部中的与二次成型部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嵌合部,但是也可以设为不形成这样的嵌合部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二次成型部形成将一次成型部和壳体之间的间隙填埋的夹设部,在夹设部形成有倾动限制部,但是也可以设为在夹设部不形成倾动限制部的形式。
在上述实施例中,端子保持构件由一次成型部和二次成型部构成,但是端子保持构件也可以仅由一次成型部构成。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位限制部是将宽度窄的凸部和宽度大的凹部交替地排列的形式的凹凸形状,但是移位限制部的凹凸形状也可以是相同宽度的凹部和凸部以一定间距交替地排列的形式的凹凸形状、宽度窄的凹部和宽度大的凸部交替地排列的形状、凹部和凸部在二维平面上排列或者随机配置的形状等。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位限制部形成于开口部(伸出部)中与端子零件的线束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大致垂直的面,但是移位限制部也可以形成于开口部中与线束连接部的长度方向平行的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移位限制部以将端子保持构件的外周遍及全周包围的方式配置,但是移位限制部也可以仅配置于与端子保持构件的外周的一部分对应的区域。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移位限制部仅形成于伸出部(开口部的开口缘部)的外表面,但是移位限制部也可以仅形成于伸出部的内表面,还可以形成于伸出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双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壳体具有移位限制部,但是壳体也可以为不具有移位限制部的形式。
符号说明
10:连接器
11:壳体
12:上壳体
13:下壳体
14:前板部
15:上板部
16:侧板部
17:后板部
18:开口部
19:伸出部
20:密封件
21:移位限制部
22:限制凸部
23:限制凹部
24:止动件
25:端子保持构件
26:端子贯穿部
27:罩部
28:保护部
29:压入孔
31:一次成型部
32:二次成型部
33:前壁部
34:压入部
35:上缘部
36:左右两侧缘部
37:下缘部
38:第1嵌合凹部(嵌合部)
39:第2嵌合凹部(嵌合部)
40:第3嵌合凹部(嵌合部)
41:端子零件
42:线束连接部
43:基板连接部(端子零件的一端部)
44:夹设部
45:前侧凸缘部
46:筒部
47:后侧凸缘部
48:第1嵌合凸部
49:第2嵌合凸部
50:第3嵌合凸部
51:倾动限制部
52:卡止凹部
53:卡止凸部
54:槽部
55:内周侧肋状突起
56:外周侧肋状突起
57:电路基板

Claims (6)

1.一种连接器,具备:
金属制的壳体,具有开口部;和
合成树脂制的端子保持构件,保持端子零件,以贯穿所述开口部的状态与所述壳体一体化,
所述开口部具有朝向所述端子保持构件的外周向内侧伸出的伸出部,
所述端子保持构件具有倾动限制部,所述倾动限制部保持为与所述伸出部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至少一方的面接触的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倾动限制部与所述伸出部的外表面及内表面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端子保持构件构成为与所述端子零件一体化的一次成型部和与所述一次成型部一体化的二次成型部,
所述倾动限制部形成于所述二次成型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所述二次成型部具有将所述一次成型部和所述壳体之间的间隙填埋的夹设部,
在所述夹设部形成有所述倾动限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一次成型部中的与所述二次成型部接触的接触面形成有凹凸形状的嵌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
在所述伸出部遍及全周设置有将该伸出部与所述端子保持构件之间的间隙液密状密封的密封件。
CN202080023703.XA 2019-03-27 2020-01-08 连接器 Active CN11361501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1542A JP7081548B2 (ja) 2019-03-27 2019-03-27 コネクタ
JP2019-061542 2019-03-27
PCT/JP2020/000288 WO2020194989A1 (ja) 2019-03-27 2020-01-08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5010A true CN113615010A (zh) 2021-11-05
CN113615010B CN113615010B (zh) 2023-06-16

Family

ID=72610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703.XA Active CN113615010B (zh) 2019-03-27 2020-01-0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55384B2 (zh)
JP (1) JP7081548B2 (zh)
CN (1) CN113615010B (zh)
WO (1) WO20201949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20320792A1 (en) * 2019-09-04 2022-10-0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Electric apparatus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7914B1 (en) * 2000-03-24 2001-07-10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latch and strain relief device
JP2002298984A (ja) * 2001-03-29 2002-10-1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JP2008243566A (ja) * 2007-03-27 2008-10-09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201717436U (zh) * 2010-05-18 2011-01-1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电连接器
JP2014194854A (ja) * 2013-03-28 2014-10-09 Jst Mfg Co Ltd ケース一体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72195A (ja) * 2014-10-02 2016-05-0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6953196A (zh) * 2016-03-23 2017-07-14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电插接连接器以及配备该电插接连接器的车辆
CN206947601U (zh) * 2017-04-25 2018-01-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207320457U (zh) * 2017-09-29 2018-05-04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核工业电连接器
CN108075290A (zh) * 2017-11-28 2018-05-25 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8879204A (zh) * 2017-05-09 2018-11-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15569A (en) * 1992-10-19 1995-05-16 Molex Incorporated Filtere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JP3954977B2 (ja) * 2003-03-11 2007-08-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子ユニット
US7149089B2 (en) * 2004-01-14 2006-12-12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assembly
US7201587B1 (en) * 2006-07-31 2007-04-10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right angle terminal pins
DE112009000175T5 (de) * 2008-01-24 2012-01-12 Mitsubishi Cable Industries, Ltd. Leiterplattengehäuse mit elektrischem Steckverbinder und damit vorgesehener elektronischer Baugruppe
US8535095B2 (en) * 2009-01-22 2013-09-17 Ls Cable & System Ltd. Clip-type elastic contact piece and shielded connector housing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JP5689000B2 (ja) * 2011-03-16 2015-03-25 株式会社エクセル電子 電子機器のコネクタ、電子機器のプラグ及び電子機器の防水構造
JP2012231004A (ja) * 2011-04-26 2012-11-22 Honda Elesys Co Ltd 導通端子半田ストレス防止構造
JP5740682B2 (ja) * 2011-06-15 2015-06-24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DE202012013278U1 (de) * 2012-03-14 2015-11-13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Elektronik- und/oder Getriebegehäuse
US20130313753A1 (en) * 2012-05-25 2013-11-28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Electric terminals sealed with microencapsulated polymers
JP5905800B2 (ja) * 2012-09-04 2016-04-2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子制御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JP2014086350A (ja) * 2012-10-25 2014-05-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シールドコネクタ
JP5817709B2 (ja) * 2012-11-28 2015-11-18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機器用コネクタ
CA2895591C (en) * 2012-12-28 2020-08-25 Masaki Ishizeki Electric motor and electric pump
JP6032224B2 (ja) * 2014-02-24 2016-11-24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816035B1 (ko) * 2015-12-14 2018-01-08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압력보정수단을 구비한 전자제어장치
JP6072948B1 (ja) * 2016-02-01 2017-02-01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防水型制御装置
JP6113314B1 (ja) * 2016-02-01 2017-04-1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防水型制御装置
JP6536902B2 (ja) * 2016-02-12 2019-07-03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6129370B1 (ja) * 2016-02-15 2017-05-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防水型電子機器ユニット
DE102016204968A1 (de) * 2016-03-24 2017-09-28 Robert Bosch Gmbh Elektrische Maschine sowie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r elektrischen Maschine
WO2018131878A1 (ko) * 2017-01-11 2018-07-1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커넥터
JP7081549B2 (ja) * 2019-03-27 2022-06-0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コネクタ
JP7405807B2 (ja) * 2021-09-16 2023-12-2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7914B1 (en) * 2000-03-24 2001-07-10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integral latch and strain relief device
JP2002298984A (ja) * 2001-03-29 2002-10-11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
JP2008243566A (ja) * 2007-03-27 2008-10-09 Hirose Electric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CN201717436U (zh) * 2010-05-18 2011-01-19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耐高温高压的电连接器
JP2014194854A (ja) * 2013-03-28 2014-10-09 Jst Mfg Co Ltd ケース一体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6072195A (ja) * 2014-10-02 2016-05-09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6953196A (zh) * 2016-03-23 2017-07-14 利萨·德雷克塞迈尔有限责任公司 电插接连接器以及配备该电插接连接器的车辆
CN206947601U (zh) * 2017-04-25 2018-01-30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连接器
CN108879204A (zh) * 2017-05-09 2018-11-2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207320457U (zh) * 2017-09-29 2018-05-04 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核工业电连接器
CN108075290A (zh) * 2017-11-28 2018-05-25 昆山思瑞奕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艳丽等: "一种周向全屏蔽矩形电连接器的实现", 《航天器环境工程》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5010B (zh) 2023-06-16
JP2020161407A (ja) 2020-10-01
JP7081548B2 (ja) 2022-06-07
US11855384B2 (en) 2023-12-26
US20220149562A1 (en) 2022-05-12
WO2020194989A1 (ja) 2020-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9785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 firmly secured front sealing member
JP5880428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5880427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US20200127410A1 (en) Movable connector
US11276963B2 (en)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device
CN110112609B (zh) 防水连接器
CN113574743B (zh) 连接器
JP2017103916A (ja) 係合構造、電子部品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気接続箱
CN107658630A (zh) 电连接器
CN111630733B (zh) 电连接器的制造方法以及电连接器
CN113615010A (zh) 连接器
CN110574239B (zh) 基板用连接器
JP5991198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CN109873263B (zh) 基板用连接器
WO2017154530A1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JP7286289B2 (ja) シール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24062982A1 (ja) コネクタ
JP6283700B2 (ja) ケースにおける蓋の取付構造、及び蓋付きケースの製造方法
JP2023172667A (ja) コネクタ
JP2013089350A (ja) 基板用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