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44073A - 电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44073A
CN113544073A CN201980093776.3A CN201980093776A CN113544073A CN 113544073 A CN113544073 A CN 113544073A CN 201980093776 A CN201980093776 A CN 201980093776A CN 113544073 A CN113544073 A CN 11354407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pe
compensating rope
adjustment
car
compens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37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44073B (zh
Inventor
村田祐辅
西野隆博
金山泰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440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40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440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440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7/00Other common features of elevators
    • B66B7/06Arrangements of rop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补偿绳索侵入井道的底坑内的避让空间的电梯装置。电梯装置包括: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4);在井道内向与轿厢(4)相反的方向升降的对重(5);一端与对重(5)的下部连接且另一端与轿厢(4)的下部连接地被悬吊的补偿绳索(9);支承补偿绳索(9)的另一端侧的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可移动地支承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具有将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卡合的多个调节凹部(12a、12b、12c),调节凹部在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移动方向上具有圆角部。

Description

电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轿厢与对重之间悬吊了补偿链或补偿线缆等补偿绳索的电梯装置,且涉及能够调节轿厢侧补偿绳索悬吊位置的电梯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在电梯装置中利用轿厢底部的悬架机构调节补偿绳索悬吊位置的方式。
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电梯装置,其包括: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对重,其在井道内向与轿厢相反的方向升降;补偿体,其具有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地与轿厢连接的轿厢连接部和与对重连接的对重连接部,从轿厢和对重悬吊在井道内;轿厢缓冲器,其使轿厢对井道的底部的碰撞冲击缓和;和防干涉装置,其在轿厢到达井道的下部的基准位置时,使轿厢连接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在轿厢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在设定于上述井道的底部的避让空间,防止补偿体发生干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WO2016/15753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现有技术中,电梯装置中有时要求在井道的底坑中确保避让空间。另一方面,为了减小对轿厢的不均负载,而从轿厢底部的中央附近悬吊补偿绳索,存在补偿绳索侵入在井道的底坑内设定的避让空间的可能性。
但是,具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防干涉装置的电梯装置,因为是在轿厢缓冲器完全压缩时使悬吊位置水平移动的结构,所以存在不能确保井道的底坑内维护检查作业时的避让空间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补偿绳索侵入井道的底坑内的避让空间的电梯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梯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对重,其在井道内向与轿厢相反的方向升降;补偿绳索,其一端与所述对重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厢的下部连接而被悬吊;支承所述补偿绳索的另一端侧的补偿绳索支承部件;和以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可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所述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具有将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卡合的多个调节凹部,所述调节凹部在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的移动方向上具有圆角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补偿绳索侵入井道的底坑内的避让空间的电梯装置。
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通常运转时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维护检查作业时的状态的正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实施例3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实施例3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实施例1的电梯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所示,主吊索1在电梯上部悬挂在曳引机的绳轮2和偏导轮3上。主吊索1在井道内,一端与轿厢4的上部连接,另一端与对重5的上部连接。曳引机的驱动力使轿厢4沿着导轨6在井道内升降,同时对重5在井道内向与轿厢4相反的方向升降。
在井道的底坑100的内部,一部分空间被设定为避让空间7。避让空间7是保障底坑100的内部的维护检查作业时的作业人员的安全性的长方体的空间。
经由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8安装在轿厢4的下部的补偿绳索9的另一端与对重5的下部连接。补偿绳索9从轿厢4和对重5的下部悬吊,对由轿厢4与对重5的位置关系引起的主吊索1的重量比、对轿厢4施加的载重的差异导致的影响进行补偿。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8是能够从井道内的底坑100调节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的结构,因为能够在维护检查作业前手动调节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所以能够防止任意的轿厢位置时的补偿绳索9侵入避让空间7。
图2是表示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8的结构的正面图。如图2所示,在安装于轿厢4的下部的2个固定用支架10,固定有弯曲加工成L字形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具有:为了调节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而按一定间隔在轿厢4的下部设置的多个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和在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中的弹性体15固定侧设置的防爬升部件20。另外,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在与弹性体15固定侧相反的一侧的底面具有R部(圆角部,圆弧形状的部分),是像钩子那样的结构。
多个连续的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中,最靠近轿厢4的中心的调节凹部12a是电梯通常运转时的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在电梯通常运转时,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与调节凹部12a卡合。在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固定了补偿绳索9的轿厢侧端部所具有的补偿绳索锁链部14,因此补偿绳索9以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为支点而悬吊,补偿绳索9的另一端与对重连接。在井道的底坑100内进行维护检查作业时,作业人员通过经由补偿绳索9在水平方向上拉拽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将其重新钩挂至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调节凹部12b或调节凹部12c,由此能够进行轿厢侧的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的调节。
另外,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具有在轿厢4的中心附近配置的弹性体15的一端,换言之,在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固定有在轿厢4的中心附近配置的弹性体15的一端。由此,通过将弹性体15的另一端固定在轿厢4的下部,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总是被弹性体15向轿厢4的中心方向施加张力。因为用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防爬升部件20将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固定而限制动作,所以弹性体15产生的张力能够抑制电梯运转的振动引起的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振动。而且,通过井道的底坑100内作业人员在水平方向上拉拽补偿绳索9,由于弹性体15施加的向调节凹部12的上方的张力,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能够进行在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调节凹部12的凹陷面圆角部滑动的动作。由此,促进了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从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脱离,容易手动进行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恢复作业。此时,调节凹部12在轿厢4的底部平行地排列设置,因此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移动路径长度最短,能够使弹性体15的张力为最低限度。
进而,由于具有在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同一高度设置的多个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固定高度不依赖于悬吊位置而是一定值,因此防止了补偿绳索9侵入至井道的底坑100的底面或避让空间7。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8的结构的俯视图。如图3所示,对于左右2个固定用支架10,与补偿绳索9的尺寸相应地以较窄的间隔安装了2个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从2个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之间悬吊补偿绳索9,补偿绳索9的另一端连接至对重5。
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两端被2个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支承,在2个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之间,在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轿厢4的中心方向连接着弹性体15,被向轿厢4的中心方向施加张力。另外,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在部件两端包括防脱部16,防止从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脱落。进而,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长度也随2个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间隔而变短,对于通过从井道的底坑100内拉拽补偿绳索9而施加的对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拉力的、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力矩减小,因此能够从井道的底坑100内容易地进行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移动。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通常运转时的状态的正面图。如图4所示,在电梯装置通常运转时,通过固定用支架10安装在轿厢下部17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在轿厢4的中心附近固定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此时,轿厢下部17指的是也包括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8的轿厢4的底部全体。补偿绳索9的补偿绳索锁链部14固定于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以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为支点,侵入避让空间7并且悬吊至底坑100内,补偿绳索9的另一端沿着导轨6与对重5连接。此时,通过将补偿绳索9的不同的补偿绳索锁链部14固定于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能够进行补偿绳索9的悬吊长度调节。
轿厢下部17的轿厢侧补偿绳索端部固定部件18设置在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轿厢4中心附近。使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与轿厢侧补偿绳索端部固定部件18之间的补偿绳索锁链部14的长度,具有在维护检查时作业人员从井道的底坑100内调节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时也不会绷紧的程度的余量。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梯装置的维护检查作业时的状态的正面图。如图5所示,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经由补偿绳索9的补偿绳索锁链部14被井道的底坑100内作业人员拉拽,由此在安装于轿厢下部17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凹陷面上滑动地移动,于是从最靠近轿厢4的中心的调节凹部12a脱离,而登上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上端面。从该状态起,井道的底坑100内作业人员经由补偿绳索9进一步拉拽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由此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以在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上端面滑动的方式移动,钩挂而固定于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另一个调节凹部12c。此时,轿厢侧补偿绳索端部固定部件18的位置并不会因轿厢侧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的变更而改变,因此能够避免补偿绳索9的下端进一步弯曲,补偿绳索9侵入避让空间7,并且能够沿着导轨6与对重5的下部连接。
另外,井道的底坑100内维护检查作业结束时,通过经由补偿绳索9对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施加拉力,使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与调节凹部12c的卡合解除,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登上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上表面。此时,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被向轿厢4的中心方向施加弹性体15产生的张力,因此通过除去对补偿绳索9的拉力,弹性体15为了恢复为自然长度而产生弹力,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自然地向轿厢4的中心方向移动。然后,井道的底坑100内作业者通过经由补偿绳索9对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施加拉力,能够使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与调节凹部12a卡合,恢复为图4所示的通常运转时的状态。
另外,本实施例中,也可以为了使补偿绳索9的下端高度统一,而将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所具有的调节凹部12设置为越是在水平方向上远离轿厢4的中心则越高。另外,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在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这三处设置调节凹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适当设置调节凹部的数量即可。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补偿绳索侵入井道的底坑内的避让空间的电梯装置。
另外,根据本实施例,能够在井道的底坑内的维护检查作业时,从井道的底坑内手动调节补偿绳索的悬吊位置。
实施例2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实施例2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图。本实施例中,在通过固定用支架10安装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用支架11的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的下部,分别设置有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a、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b和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c,该点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以下,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与实施例1重复的说明。
如图6所示,在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用支架11的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的下部设置的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a、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b和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c具有按钮。将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a、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b和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c固定在与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卡合的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的下端能够按下按钮的位置和高度。处于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被固定的状态的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或调节凹部12c下部的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a、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b或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c,因弹性体15的张力而成为按钮总是被按下的状态,其以外的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a、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b或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c的按钮没有被按下。例如,最靠近轿厢4的中心的调节凹部12a下部的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a的按钮被按下时,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a的按钮检测出补偿绳索锁链部14固定成使补偿绳索9处于通常的悬吊位置,使电梯装置能够进行通常运转。另一方面,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变更时的调节凹部12b或调节凹部12c下部的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b或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c的按钮被按下时,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b或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19c的按钮检测出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变更,使电梯装置不能进行通常运转。根据以上所述的内容,能够防止维护检查作业结束时,作业人员忘记恢复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
另外,此处采用了在调节凹部12a、调节凹部12b和调节凹部12c这三处设置调节凹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适当设置调节凹部的数量即可。关于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也是同样的。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效果之外,还能够防止作业员忘记恢复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的情况发生。
实施例3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例的实施例3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正面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3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的结构的俯视图。本实施例中,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是在平板上开孔的结构,在水平方向上具有调节凹部12a和调节凹部12b,这一点与实施例1不同。其他结构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以下,对于与实施例1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与实施例1重复的说明。
如图7和图8所示,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在顶部具有防脱部16,支承补偿绳索9所具有的补偿绳索锁链部14,并且在调节凹部12a与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卡合。另外,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在上述防脱部16的上部与弹性体15连接,被向调节凹部12a的凹陷方向施加张力。在维护检查时,作业人员经由补偿绳索9拉拽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由此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脱离调节凹部12a。从该状态起进一步拉拽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时,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被固定在调节凹部12b,能够调整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因此补偿绳索9能够避免侵入避让空间7,并且沿着导轨6与对重5的下部连接。此时,井道的底坑100内作业人员需要对补偿绳索9施加发生克服力矩引起的旋转运动的平移运动的拉力。另外,因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3与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1的接触面积增加,摩擦力也增大。另外,能够用与上述实施例1相比更少的部件个数进行补偿绳索9的悬吊位置调节。
另外,此处采用了在调节凹部12a和调节凹部12b这两处设置调节凹部的结构,但不限于此,适当设置调节凹部的数量即可。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能够用较少的部件个数进行补偿绳索的悬吊位置调节。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包括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实施例为了易于理解地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了说明,并不限定于必须包括说明的全部结构。另外,能够将某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例的结构,也能够在某个实施例的结构上添加其他实施例的结构。
附图标记说明
1……主吊索,2……绳轮,3……偏导轮,4……轿厢,5……对重,6……导轨,7……避让空间,8……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机构,9……补偿绳索,10……固定用支架,11……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12a、12b、12c……调节凹部,13……补偿绳索支承部件,14……补偿绳索锁链部,15……弹性体,16……防脱部,17……轿厢下部,18……轿厢侧补偿绳索端部固定部件,19a、19b、19c……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20……防爬升部件,100……底坑。

Claims (8)

1.一种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井道内升降的轿厢;
对重,其在井道内向与轿厢相反的方向升降;
补偿绳索,其一端与所述对重的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厢的下部连接而被悬吊;
支承所述补偿绳索的另一端侧的补偿绳索支承部件;和
以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可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的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
所述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具有将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卡合的多个调节凹部,所述调节凹部在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的移动方向上具有圆角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调节凹部按规定的间隔排列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固定着弹性体的一端,所述弹性体的另一端固定在比所述调节凹部靠上方的位置,在所述弹性体的自然长度时弹性体的一端处于所述轿厢的中心附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支承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且在固定于比所述调节凹部靠上方的位置的所述弹性体的固定侧具有防爬升部件。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绳索悬吊位置调节支架包括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所述悬吊位置变更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调节凹部的下部,用于检测作为所述补偿绳索的悬吊位置的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绳索穿过轿厢侧端部所具有的补偿绳索锁链部的链环,而被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支承。
7.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凹部在铅垂方向上凹陷,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通过在调节凹部的所述圆角部滑动,而从一个调节凹部卡合至另一个调节凹部。
8.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节凹部在水平方向上凹陷,所述补偿绳索支承部件从一个调节凹部卡合至其他调节凹部。
CN201980093776.3A 2019-03-20 2019-03-20 电梯装置 Active CN11354407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1685 WO2020188787A1 (ja) 2019-03-20 2019-03-20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44073A true CN113544073A (zh) 2021-10-22
CN113544073B CN113544073B (zh) 2022-12-13

Family

ID=72518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3776.3A Active CN113544073B (zh) 2019-03-20 2019-03-20 电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57872B2 (zh)
CN (1) CN113544073B (zh)
WO (1) WO20201887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16242A (zh) * 2021-10-05 2021-12-21 南通迅达橡塑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张力保护的包塑平衡补偿链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5088U (zh) * 1985-05-27 1986-12-04
JPH02109593U (zh) * 1989-02-14 1990-09-03
JPH0420481A (ja) * 1990-05-14 1992-0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釣合チェーンの吊下装置
CN107250023A (zh) * 2015-02-24 2017-10-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CN107406226A (zh) * 2015-04-03 2017-11-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3889B2 (zh) * 1973-08-20 1979-06-02
JPS5293160U (zh) * 1976-01-08 1977-07-12
JP2899506B2 (ja) * 1993-08-12 1999-06-02 株式会社東芝 高層用エレベータ
JPH07144849A (ja) * 1993-11-22 1995-06-06 Hitachi Ltd 昇降機のテールコード支持装置
BRPI0501946A (pt) 2004-05-28 2006-01-24 Inventio Ag Dispositivo autocentralizador para cordas ou correntes de compensação de um elevador
JP2005350214A (ja) * 2004-06-10 2005-12-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のケーブル吊手装置
EP3269673B1 (en) 2016-07-11 2020-05-06 Otis Elevator Company System to enable access to travelling cable dead end hitch from inside an elevator ca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195088U (zh) * 1985-05-27 1986-12-04
JPH02109593U (zh) * 1989-02-14 1990-09-03
JPH0420481A (ja) * 1990-05-14 1992-01-2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エレベータ釣合チェーンの吊下装置
CN107250023A (zh) * 2015-02-24 2017-10-13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
CN107406226A (zh) * 2015-04-03 2017-11-2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0188787A1 (ja) 2021-12-09
CN113544073B (zh) 2022-12-13
JP7157872B2 (ja) 2022-10-20
WO2020188787A1 (ja) 2020-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53091A1 (en) Elevator travelling cable protection
JP2006256760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KR20150038120A (ko) 엘리베이터의 비상 멈춤 장치
KR101936010B1 (ko) 엘리베이터 장치
CN113544073B (zh) 电梯装置
JP4261368B2 (ja) エレベータ主索伸び補償装置
JP6138513B2 (ja) エレベータロープ揺れ抑制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
JP2015151230A (ja) エレベータ用主ロープ振れ止め装置
CN108698792B (zh) 电梯装置
WO2015125294A1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タイダウン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6289743B2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
CN108463424B (zh) 电梯及电梯的跌落防护屏装置
CN110054057B (zh) 电梯装置
JP2008189430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及びその非常止め装置の試験方法
CN114269673A (zh) 施工用电梯装置
JP2020007120A (ja) コンペンシーブ下クリアランスの調整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171760B (zh) 调速器张紧机构、调速器装置及电梯
JP7465315B2 (ja) エレベータの非常止め装置の据付方法
CN113474276B (zh) 施工用升降机装置和施工用升降机装置的调速器绳缆延长方法
JP2007302372A (ja) コンペンチェーンの引っ掛かり検出装置
WO2019198206A1 (ja) エレベータ巻上機用機械台固定装置
JPH07315717A (ja) コンペンシーブ装置の安全装置
JP2024041297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
JP2014213980A (ja) エレベータのかご移動防止具
JP2021098565A (ja) エレベーター装置用緩衝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エレベーター装置並びにバッファクリアランス調整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