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474500B - 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474500B
CN113474500B CN202080015681.2A CN202080015681A CN113474500B CN 113474500 B CN113474500 B CN 113474500B CN 202080015681 A CN202080015681 A CN 202080015681A CN 113474500 B CN113474500 B CN 113474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l
pile
polyester fiber
pile fabric
prim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568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474500A (zh
Inventor
田冈伸崇
平井悠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nek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nek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neka Corp filed Critical Kanek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474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474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474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JFINISHING OR DRESSING OF FILAMENTS, YARNS, THREADS, CORDS, ROPES OR THE LIKE
    • D02J13/00Heating or cooling the yarn, thread, cord, rope, or the like, not specific to any one of the processes provided for in this subclas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12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stuffer boxe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14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using grooved rollers or gear-wheel-type member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1/00Producing crimped or curled fibres, filaments, yarns, or threads, giving them latent characteristics
    • D02G1/20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of the above-mentioned operations or devices; After-treatments for fixing crimp or curl
    • D02G1/205After-treatments for fixing crimp or curl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2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blending, filament/fibre
    • D02G3/24Bulked yarns or threads, e.g. formed from staple fibre components with different relaxation characteristic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02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 D04B1/025Pile fabrics or articles having similar surface features incorporating loose fibres, e.g. high-pile fabrics or artificial fur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2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D10B2321/1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nitriles, e.g. polyacrylonitrile, polyvinylidene cyanide
    • D10B2321/101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polymers of unsaturated nitriles, e.g. polyacrylonitrile, polyvinylidene cyanide modacrylic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331/00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 D10B2331/04Fibres made from polymer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e.g. polycondensation products polyesters, e.g.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Yarns And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 Multicomponent Fibers (AREA)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聚酯系纤维,其是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卷曲形状通过150℃下的10分钟干热处理而发生变化。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优选的是:在前述干热处理前具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在前述干热处理后具有二次卷曲数为0个/25mm~1个/25mm的卷曲。(1)一次卷曲数为5.0个/25mm~3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0个/25mm~4.0个/25mm。本发明在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梳理机通过性良好、并且通过90℃~160℃的较低温的抛光处理能够在绒头布帛的竖毛表层部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了该聚酯系纤维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Description

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 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卷曲形状因热处理而发生变化的卷曲的聚脂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仿天然毛皮的人造毛皮的绒头布帛,一直以来,手感和光泽与兽毛很相似的丙烯酸系纤维和/或丙烯腈系纤维作为绒头纤维而被广泛使用。可是,由于丙烯酸系纤维和丙烯腈系纤维缺乏弹性、无伸缩性,所以使用了这些纤维的绒头布帛在使用中缺乏扁塌恢复性和蓬松感,与天然毛皮有差别。
因此,提出了使用聚酯系纤维作为绒头纤维的方案,使用了聚酯系纤维的绒头布帛尽管扁塌恢复性和蓬松感优良,但存在下述问题:在绒头布帛制作时,如果抛光工序的温度低,则竖毛表层部的绒头纤维的卷曲无法充分除去,绒头纤维彼此缠绕,从而产生硬邦邦的触感;或者即使通过高温下的抛光除去了卷曲,也会存在竖毛部的纤维形状与天然毛皮完全不同。另外,一般认为,使用了聚脂系纤维的绒头布帛的抛光需要接近200℃的温度,从耐热性的观点出发,难以与以往使用的丙烯酸系纤维和丙烯腈系纤维并用。
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调整纤维断面、纤度、纤维长、卷曲数、卷曲率和卷曲牢固度等来改善聚酯系纤维的卷曲除去性。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出了在制丝工序中,通过在1~7%的限制收缩条件下实施160~230℃的热处理后赋予卷曲,从而改善抛光处理中的聚酯系纤维的卷曲除去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0-16285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5-140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另一方面,绒头布帛一般多使用纱条来加工,绒头纤维要求具有良好的梳理机通过性。
专利文献1和2中提出的聚酯系纤维尽管梳理机通过性良好,能够通过绒头布帛制作时的抛光处理来除去卷曲,但得到的绒头布帛中的竖毛部、特别是竖毛表层部的外观与天然毛皮的竖毛表层部的外观不同,需要进一步改善。这是因为:尽管对这些聚酯系纤维用机械压入法赋予了卷曲,但难以将抛光后的纤维的卷曲形状控制得与天然毛皮似的卷曲形状近似,抛光后,用机械压入法赋予的卷曲原样地、或以缓和的状态残留于纤维中。另外,在由水貂、狐狸等的刺毛部分和绒毛部分构成的具有高低差的毛皮的情况下,刺毛部分很直,而绒毛部分被赋予缓缓的卷曲,用人造绒头布帛更加难以获得近似于天然毛皮的外观。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的以往问题,提供一种梳理机通过性良好,能够通过90℃~160℃的较低温度下的抛光处理而使绒头布帛的竖毛表层部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在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聚酯系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卷曲形状通过150℃下的10分钟的干热处理而发生变化。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优选的是在所述干热处理前具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在所述干热处理后具有二次卷曲数为0个/25mm~1个/25mm的卷曲,
(1)一次卷曲数为5个/25mm~3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个/25mm~4个/25mm。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聚酯系纤维更优选在所述干热处理前具有满足上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在所述干热处理后具有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
(2)一次卷曲数为3个/25mm~8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个/25mm~1个/25mm。
本发明在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聚酯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在赋予卷曲之前的制丝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聚酯系纤维,在卷曲赋予工序1中,在130℃~230℃的温度下赋予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然后在卷曲赋予工序2中,在70℃~130℃的温度下赋予卷曲,由此得到具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
(1)一次卷曲数为5.0个/25mm~3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0个/25mm~4.0个/25mm,
(2)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
本发明在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使整个绒头部中含有30重量%以上的上述聚酯系纤维。
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对所述聚酯系纤维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抛光处理。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中,所述绒头布帛可以含有长绒头部和短绒头部,并且长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与短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之差可以为2mm以上。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中,绒头布帛可以在短绒头部中含有所述聚酯系纤维。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中,长绒头部可以含有由丙烯酸系共聚物构成的丙烯腈系纤维,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35重量%以上但低于95重量%的丙烯腈。
本发明在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涉及一种绒头布帛,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整个绒头部的30重量%以上的上述聚酯系纤维,所述聚酯系纤维具有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的卷曲。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梳理机通过性良好、能够通过90℃~160℃的较低温度下的抛光处理而使绒头布帛的竖毛表层部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以及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得到梳理机通过性良好、能够通过90℃~160℃的较低温度下的抛光处理而使绒头布帛的竖毛表层部可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以及绒头布帛。
附图说明
图1是对一次卷曲和二次卷曲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图2是对绒头布帛的外观评价基准进行说明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反复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当通过梳理机时具有适合于确保梳理机通过性的卷曲形状、并且在通过梳理机后的绒头加工工序中能够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适合用于绒头布帛。即,本发明的聚酯系纤维在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是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具有卷曲形状通过150℃下的10分钟的干热处理而发生变化的卷曲。另外,本发明者们发现:具有通过上述干热处理而从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形状变化为满足二次卷曲数0个/25mm~1个/25mm的卷曲形状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具有更加良好的梳理机通过性,通过90℃~160℃的较低温下的抛光处理,绒头布帛的竖毛部、特别是竖毛表层部能够进一步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进而,具有通过上述干热处理而变化为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形状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具有良好的梳理机通过性,通过上述抛光处理,绒头布帛的竖毛部、特别是竖毛表层部能够进一步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
另外发现,对于在赋予卷曲之前的制丝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聚酯系纤维,通过在130℃~230℃的温度下赋予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然后在70℃~130℃的温度下赋予卷曲,从而能得到具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具体而言,发现:对于在将聚酯系树脂或聚酯系树脂组合物进行熔融纺丝并拉伸而制造拉伸丝的工序或在将拉伸丝进行热处理而制造热处理丝的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纤维,在卷曲赋予工序1中,在130℃~230℃的温度下赋予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然后在卷曲赋予工序2中,在70℃~130℃的温度下赋予卷曲,由此得到具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在该聚酯系纤维于150℃下干热处理10分钟的情况下,就具有了从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形状变化为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形状的卷曲特性,在使用具有这样的卷曲特性的聚酯系纤维来制作绒头布帛的情况下,能够得到梳理机通过性良好、并且通过90℃~160℃的较低温下的抛光处理而使竖毛部、特别是竖毛表层部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卷曲的绒头布帛。
(1)一次卷曲数为5.0个/25mm~30.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0个/25mm~4.0个/25mm,
(2)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构成上述聚酯系纤维的聚酯系树脂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选自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和以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为主体的共聚聚酯中的一种以上。作为上述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出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二醇酯等。其中,从热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为上述以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为主体的共聚聚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出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二醇酯等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为主体,并含有其它共聚成分的共聚聚酯等。其中,从热特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的共聚聚酯。在本发明中,“主体”是指含有50摩尔%以上的成分,“以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为主体的共聚聚酯”是指含有50摩尔%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的共聚聚酯。“以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为主体的共聚聚酯”优选含有60摩尔%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更优选含有70摩尔%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80摩尔%以上的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
作为上述其它共聚成分,可以列举出例如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二羧酸、对苯二羧酸、偏苯三酸、均苯四酸、琥珀酸、戊二酸、己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多元羧酸和它们的衍生物、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间苯二甲酸二羟乙酯5-磺酸钠等含有磺酸盐的二羧酸和它们的衍生物、1,2-丙二醇、1,3-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新戊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二乙二醇、聚乙二醇、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4-羟基苯甲酸、ε-己内酯、双酚A的乙二醇醚等。这些其它共聚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
作为上述以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为主体的共聚聚酯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出例如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并共聚了选自双酚A的乙二醇醚、1,4-环己烷二甲醇、间苯二甲酸和间苯二甲酸二羟乙酯5-磺酸钠中的一种以上的化合物而成的聚酯等。
上述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和上述以聚对苯二甲酸烷二醇酯为主体的共聚聚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2种以上。其中,优选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三亚甲基二醇酯、或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并共聚了双酚A的乙二醇醚而成的聚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并共聚了1,4-环己烷二甲醇而成的聚酯、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并共聚了间苯二甲酸而成的聚酯、和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主体并共聚了间苯二甲酸二羟乙酯5-磺酸钠而成的聚酯等单独使用或2种以上组合使用。
上述聚酯系树脂的固有粘度(IV值)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0.3~1.2,更优选为0.4~1.0。固有粘度为0.3以上时,得到的纤维的机械强度不会下降。另外,固有粘度为1.2以下时,分子量不会过于增大,熔融粘度不会变得过高,熔融纺丝变得容易,而且纤度也容易变得均匀。
上述聚酯系纤维中,根据需要还可以添加例如消光剂、润滑剂、抗氧化剂、着色颜料、稳定剂、阻燃剂、增强剂等添加剂。作为消光剂,可以列举出例如二氧化钛等。作为润滑剂,可以列举出例如二氧化硅或氧化铝等的微粒。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聚酯系纤维的特征是具有卷曲,卷曲形状通过150℃下的10分钟干热处理而发生变化。这里,卷曲是指在纤维的轴方向上赋予的非直线的周期性形状,卷曲形状发生变化是指某个卷曲形状变化为另一个卷曲形状,具体而言,是指一次卷曲数或二次卷曲数等卷曲特性、或卷曲的视觉上的形状发生变化。作为卷曲的形状,可以列举出锯齿型、波浪型、螺旋型等,但不限于它们。此外,以下卷曲形状1是指上述干热处理前的卷曲形状,卷曲形状2是指上述干热处理后的卷曲形状。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干热处理是指以干燥空气为介质来施加热的处理。另外,这里所说的干热处理只要是在不故意向纤维的轴向施加张力的无负荷状态下进行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具体而言有如下方法:在设定为150℃的对流型热风干燥机内,将纤维在使轴方向变得无荷重的状态下静置。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酯系纤维的卷曲形状1优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
(1)一次卷曲数为5.0个/25mm~3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0个/25mm~4.0个/25mm。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卷曲形状1如果满足上述要件(1),则使用具有该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加工绒头布帛时的加工性、具体而言梳理机通过性变得良好。在卷曲形状1中,一次卷曲数优选为5.0个/25mm~30个/25mm,更优选为8.0个/25mm~15个/25mm。一次卷曲数低于5.0个/25mm时,纤维之间的缠结性低,纤维网有可能变得容易断丝。另一方面,一次卷曲数如果超过30个/25mm,则纤维间的缠结性变得过高,梳理机通过性有可能变差、或多发生毛粒或粗节。在卷曲形状1中,二次卷曲数优选为1.0个/25mm~4.0个/25mm,更优选为1.5个/25mm~2.5个/25mm。二次卷曲数低于1.0个/25mm时,纤维彼此之间的缠结性低,纤维网有可能变得容易断丝。另一方面,二次卷曲数如果超过4.0个/25mm,则纤维间的缠结性变得过高,梳理机通过性有可能变差、或多发生毛粒或粗节。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酯系纤维的卷曲形状2中,二次卷曲数优选为0.0个/25mm~1.0个/25mm,更优选为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
(2)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卷曲形状2表示将上述聚脂系纤维加工成绒头布帛时,构成绒头布帛的聚脂系纤维显现的卷曲。为了使构成绒头布帛的聚脂系纤维在绒头布帛加工后表现出天然毛皮似的外观,上述干热处理后,优选具有二次卷曲数满足0.0个/25mm~1.0个/25mm的卷曲,更优选具有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满足0.0个/25mm~1.0个/25mm的卷曲。在上述聚酯系纤维在150℃干热处理10分钟后不具有上述这些卷曲特性的情况下,有可能无法表现出由具有该卷曲的聚脂系纤维构成的绒头布帛的真实感的外观。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一次卷曲是指纤维所具有的卷曲之内具有最小周期的最细小的卷曲,二次卷曲是指与多个一次卷曲重叠、具有比一次卷曲更大的周期的卷曲。图1中表示了一次卷曲和二次卷曲的一个例子。如图1所示,一次卷曲为纤维所具有的卷曲之内、具有最小周期的最细小的卷曲,二次卷曲为与多个一次卷曲重叠,具有比一次卷曲更大的周期的卷曲。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一次卷曲数和卷曲率是按照JIS L1015来测定的,二次卷曲数是如下所述地测定和算出的值。
<二次卷曲数>
从原棉之中取出未开纤部分,在不对该未开纤部分施加负荷的情况下测定二次卷曲的波峰数a和未开纤部分的纤维长b,根据二次卷曲的波峰数a和未开纤部分的纤维长b,使用下述数式以样品数n=5来算出二次卷曲数。此外,作为未开纤部分,使用纤维长为50mm以上者。
二次卷曲数(个/25mm)=25a(个)/b(mm)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脂系纤维的形态只要具有卷曲即可,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列举出例如长丝状态、短纤维状态和长丝集合而成的丝束状态等。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优选实施方式中,上述聚酯系纤维由于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1,通过150℃下的10分钟干热处理而从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1变化为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2,所以在绒头布帛加工工序的90℃~160℃的低温下的抛光工序中,聚酯系纤维能够显现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2,因此能够得到具有天然毛皮似的外观、具体而言是具有缓和的波浪形状的竖毛部分。在具有不会因150℃下的10分钟干热处理而显现卷曲形状2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的情况下,就90℃~160℃的低温下的抛光处理而言,聚酯系纤维难以显现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2,有可能难以得到具有天然毛皮似的外观的竖毛部分。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尽管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从进一步提高梳理机通过性的观点出发,上述聚酯系纤维的卷曲率优选为5%~25%、更优选为8%~15%。另外,从在绒头布帛加工工序的90℃~160℃的低温下的抛光处理中更加容易显现天然毛皮似的外观出发,上述聚酯系纤维在140℃下干热处理30分钟的情况下,卷曲率优选为5%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
上述聚酯系纤维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单纤维纤度优选为10dtex以下、更优选为5dtex以下。在单纤维纤度超过10dtex的情况下,抛光处理中热传递容易变得不充分,为了显现出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有时会要求增加抛光次数。另外,抛光次数的增加有可能损坏柔软的手感。另外,上述聚酯系纤维没有特别限定,但从毛分缕性的观点出发,例如,单纤维纤度优选为1dtex以上。
上述聚酯系纤维的断面形状没有特别限定,但从绒头布帛的触感和扁塌恢复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扁平率为1:2~1:7的扁平断面,进而更优选为扁平长边部分具有凹凸的异型扁平形状。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上述聚酯系纤维优选为:对于在制丝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聚酯系纤维,在卷曲赋予工序1中在130℃~230℃的温度下赋予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然后在卷曲赋予工序2中在70℃~130℃的温度下赋予卷曲,由此使聚酯系纤维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除此以外,用与通常的聚酯系纤维同样的制造方法来制作。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法来制作聚酯系纤维:首先,将干式共混了聚酯系树脂、或聚酯系树脂和添加剂而得到的聚酯系树脂组合物使用各种一般混炼机进行熔融混炼后进行造粒,然后进行熔融纺丝。关于熔融纺丝,将挤出机、齿轮泵、喷嘴等的温度(纺丝温度)设定为250℃~300℃,进行熔融纺丝,使纺出的丝条通过加热筒后,冷却到聚脂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下,以50m/分钟~4500m/分钟的速度牵引,从而得到纺丝条(未拉伸丝)。
纺丝条(未拉伸丝)的拉伸可以通过热拉伸来进行。作为热拉伸中的加热手段,可以使用加热辊、加热板、蒸汽喷射装置、温水槽等,也可以将它们适当并用。拉伸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在50℃~95℃进行。根据需要可以将拉伸丝进行热处理,作为热处理中的加热手段,可以使用加热辊、加热板、蒸汽喷射装置、温水槽等,也可以将它们适当并用。拉伸倍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从纤维强度的观点出发,可以为300%~500%、优选为350%~450%。这里,拉伸倍率是由下式算出的。
拉伸倍率(%)=拉伸丝的长度/未拉伸丝的长度×100%
所谓“在制丝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聚酯系纤维”,只要是未受到150℃以上的热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未拉伸丝、拉伸丝、将拉伸丝在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松弛热处理或拉紧热处理而得到的热处理丝,但从最终的丝的机械物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拉伸丝或在低于150℃的温度下进行热处理而得到的热处理丝。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发现:在1个以上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构成绒头布帛的聚酯系纤维如果具有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则显现出天然毛皮似的外观、具体而言是缓和的波浪形状。另外发现:对于在制丝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聚酯系纤维,在卷曲赋予工序1中,在130℃~230℃的温度下赋予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由此使聚酯系纤维的晶体记忆该卷曲形状,然后为了提高梳理机通过性,在卷曲赋予工序2中,赋予另一形状的卷曲而显现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由此在外观上即使丧失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通过150℃下的10分钟干热处理,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也可复原。而且,通过将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1的聚酯系纤维用于绒头布帛的原材料,则该聚酯系纤维在绒头布帛加工工序的90℃~160℃的较低温下的抛光工序中,该卷曲形状变化而显现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因此,能够得到留下了天然毛皮似的外观、具体而言是缓和的波浪形状的竖毛部分。
在卷曲赋予工序1和卷曲赋予工序2中,只要是能够对聚酯系纤维赋予上述的卷曲特性,就能够使用齿轮卷曲机、压花辊、填塞箱式卷曲机等公知的卷曲赋予装置。从容易赋予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的观点出发,卷曲赋予工序1优选使用选自齿轮卷曲机和压花辊中的一种以上来进行。另外,从确保梳理机通过性的观点出发,卷曲赋予工序2优选通过机械压入法来进行。机械压入法例如可以使用填塞箱式卷曲机来进行。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绒头布帛在绒头部中含有上述聚酯系纤维,该聚酯系纤维具有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的卷曲。本发明中,绒头部是指除绒头布帛的底布(也称作地组织)部分以外的竖毛部分。从外观的观点出发,相对于整个绒头部优选含有30重量%以上的上述聚酯系纤维,更优选含有4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50重量%以上的上述聚酯系纤维。以下,将构成绒头部的纤维也记为绒头纤维。
从实现近似天然毛皮的二层结构的观点出发,上述绒头布帛优选含有绒头长不同的长绒头部和短绒头部,长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与短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之差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5mm~50mm。在本发明中,平均绒头长是指:使构成绒头布帛的绒头部的纤维按照使毛整齐排列的方式垂直竖立,在各绒头部,对10处测定从构成绒头部的纤维的根部(绒头布帛表面的根部)到绒头的前端部的长度,并用其平均值来表示的长度。
为了显现真实感的外观,优选在上述绒头布帛的短绒头部中含有上述聚酯系纤维,更优选短绒头部中含有50重量%以上的上述聚酯系纤维。
上述绒头部除了含有上述聚酯系纤维以外,还可以含有其它的纤维、例如丙烯腈系纤维、氯乙烯系纤维等。从能够得到柔软的手感的观点出发,长绒头部优选含有由丙烯酸系共聚物构成的丙烯腈系纤维,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35重量%以上但低于95重量%的丙烯腈。通过并用上述聚酯系纤维和丙烯腈系纤维,可以提供具有极其良好的手感,并且扁塌恢复性和蓬松感良好的绒头布帛。上述丙烯酸系共聚物优选的是除了含有丙烯腈以外,还含有超过5重量%但为65重量%以下的能够与丙烯腈共聚的其它单体。作为其它单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优选使用选自卤乙烯、偏卤乙烯和含磺酸的单体的金属盐类中的一种以上的单体,更优选使用选自氯乙烯、偏氯乙烯和苯乙烯磺酸钠中的一种以上的单体。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使用上述聚酯系纤维(优选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1)作为绒头纤维,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抛光而能够制作绒头布帛。在得到的绒头布帛中,聚酯系纤维因为显现出具有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的卷曲、优选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所以竖毛部分变得具有天然毛皮似的外观、具体而言是缓和的波浪形状。
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中,绒头布帛的制作可以通过使整个绒头部中含有30重量%以上的前述聚酯系纤维来进行。优选地,对前述聚酯系纤维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抛光。在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优选实施方式中,绒头布帛的制作除了至少使用上述聚酯系纤维作为绒头纤维、并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抛光以外,能够用与通常的绒头布帛同样的制造方法来制作。例如,使上述聚酯系纤维(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1)从辊梳理机等梳理机通过以制作纱条,将得到的纱条用纱条编织机编成绒头布帛,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预抛光、预剪毛,然后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抛光,然后进行剪毛。通过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抛光,聚酯系纤维的卷曲形状发生变化,具体而言从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发生变化而显现出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抛光也可以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多次。另外,抛光处理之前,为了抑制绒头纤维的掉毛和拉幅,也可以在绒头布帛的背面(竖毛部的相反面)涂布背衬树脂。作为上述背衬树脂,可以使用丙烯酸酯系粘接剂、聚氨酯系粘接剂等。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和比较例对本发明的1个以上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首先,对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的测定方法和评价方法进行说明。
(一次卷曲数和卷曲率)
按照JIS L 1015进行测定。
(二次卷曲数)
从原棉中取出未开纤部分,在不对该未开纤部分施加负荷的情况下测定二次卷曲的波峰数a和未开纤部分的纤维长b,根据二次卷曲的波峰数a和未开纤部分的纤维长b,使用下述数式,以样品数为n=5,算出二次卷曲数。此外,作为未开纤部分,使用纤维长为50mm以上者。
二次卷曲数(个/25mm)=25a(个)/b(mm)
(梳理机通过性)
在绒头布帛加工阶段的梳理工序中能够无问题地实施的情况下,判断为梳理机通过性良好,除此以外的情况判断为梳理机通过性不良。
(外观评价)
按照下述基准评价绒头布帛的外观。在具有天然毛皮似的外观、具体而言在绒头布帛的竖毛部的绒头纤维具有图2所示的与真狐狸近似的卷曲形状的情况下,判断为外观良好,除此以外的情况判断为外观不良。不过,使用了多种纤维的绒头例如高低差的绒头是仅对使用了具有卷曲的聚酯纤维的部分根据上述基准进行了评价。
(实施例1)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使用固有粘度(IV值)为0.6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通常的纺丝机,使用直径为0.4mm的圆断面、孔数为48个的纺丝喷头,在纺丝温度为290℃下以32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得到的未拉伸丝使用80℃的热辊拉伸375%,得到拉伸丝。此外,在PET中相对于100重量份PET添加了0.3重量份氧化钛作为消光剂。然后,将拉伸丝合丝成适当的纤度后,用加热至155℃的齿轮卷曲机赋予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1),然后用填塞箱式卷曲机经过98℃的预热而赋予卷曲,从而得到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2)、单纤维纤度为3dtex的PET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将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切割成51mm而得到绒头布帛用原棉。使该原棉100重量%通过辊式梳理机而制作纱条,使用纱条编织机制作绒头布帛。然后,在120℃下进行预抛光处理和预剪毛处理,将绒头布帛的竖毛部的长度切齐成18mm后,在布帛背面用丙烯酸酯系粘接剂进行涂布并进行拉幅处理。然后,在160℃下进行3次抛光处理、在130℃下进行3次抛光处理和在100℃下进行3次抛光处理。然后,通过剪毛将竖毛部的长度切齐成20mm,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约800g/m2的绒头布帛。
(实施例2)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使用固有粘度(IV值)为0.6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通常的纺丝机,使用直径为0.3mm的扁平断面、孔数为200个的纺丝喷头,在纺丝温度为270℃下以4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得到的未拉伸丝使用80℃的热辊拉伸310%,得到拉伸丝。此外,在PET中相对于100重量份PET添加了0.3重量份氧化钛作为消光剂。然后,将拉伸丝合丝成适当的纤度后,用加热至180℃的压花辊赋予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1),然后用填塞箱式卷曲机经过98℃的预热而赋予卷曲,从而得到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2)、单纤维纤度为3dtex的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除了使用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绒头布帛。
(实施例3)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使用固有粘度(IV值)为0.6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通常的纺丝机,使用直径为0.3mm的扁平断面、孔数为200个的纺丝喷头,在纺丝温度为270℃下以4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得到的未拉伸丝使用80℃的热辊拉伸310%,得到拉伸丝。此外,在PET中相对于100重量份PET添加了0.3重量份氧化钛作为消光剂。然后,将拉伸丝合丝成适当的纤度后,用加热至180℃的压花辊赋予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1),然后用填塞箱式卷曲机经过98℃的预热而赋予卷曲,从而得到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2)、单纤维纤度为3dtex的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除了使用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绒头布帛。
(实施例4)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与实施例3同样地操作而制作PET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将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切成51mm而得到绒头布帛用原棉。将该原棉50重量份与单纤维纤度为27dtex、切断长度为102mm的丙烯腈系纤维(树脂组成:丙烯腈50重量份、氯乙烯49.5重量份、苯乙烯磺酸0.5重量份)30重量份、单纤维纤度为12dtex、切断长度为78mm的上述丙烯腈系纤维20重量份进行混合,从辊式梳理机通过来制作纱条,用纱条编织机制作绒头布帛。然后,在120℃下进行预抛光处理,在布帛背面用丙烯酸酯系粘接剂进行涂布并进行拉幅处理。然后,在160℃下进行3次抛光处理、在130℃下进行3次抛光处理和在100℃下进行3次抛光处理。得到单位面积质量为约1100g/m2的高低差的绒头布帛。
(比较例1)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将拉伸丝在设定为180℃的均热风干燥中热处理1分钟,然后合丝成适当的纤度后,用填塞箱式卷曲机经过98℃的预热而赋予卷曲,卷曲赋予后未进行热处理,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得到单纤维纤度为3dtex的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除了使用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操作而制作绒头布帛。
(比较例2)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使用固有粘度(IV值)为0.6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通常的纺丝机,使用直径为0.3mm的扁平断面、孔数为200个的纺丝喷头,在纺丝温度为270℃下以4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得到的未拉伸丝使用80℃的热辊拉伸310%,得到拉伸丝。此外,在PET中相对于100重量份PET添加了0.3重量份氧化钛作为消光剂。然后,将拉伸丝合丝成适当的纤度后,用加热至180℃的压花辊赋予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1),得到单纤维纤度为3dtex的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将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切成51mm而得到绒头布帛用原棉。使该原棉的100%通过辊式梳理机,尝试了纱条制作,但纤维间的缠绕弱,无法制作纱条。
(比较例3)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使用固有粘度(IV值)为0.6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通常的纺丝机,使用直径为0.3mm的扁平断面、孔数为200个的纺丝喷头,在纺丝温度为270℃下以4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将得到的未拉伸丝使用80℃的热辊拉伸310%,得到拉伸丝。此外,在PET中相对于100重量份PET添加了0.3重量份氧化钛作为消光剂。然后,将拉伸丝合丝成适当的纤度后,用加热至180℃的压花辊赋予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1),得到单纤维纤度为3dtex的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将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切成51mm而得到绒头布帛用原棉。使该原棉的100%通过辊式梳理机,尝试了纱条制作,但纤维间的缠绕弱,无法制作纱条。
(比较例4)
<聚酯系纤维的制作>
使用固有粘度(IV值)为0.65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采用通常的纺丝机,使用直径为0.3mm的扁平断面、孔数为200个的纺丝喷头,在纺丝温度为270℃下以400m/分钟的速度进行纺丝,然后使用80℃的热辊拉伸310%,得到拉伸丝。此外,在PET中相对于100重量份PET添加了0.3重量份氧化钛作为消光剂。然后,将拉伸丝合丝成适当的纤度后,用加热至180℃的压花辊赋予具有下述表1中所示的卷曲特性的卷曲形状(卷曲赋予工序1),得到单纤维纤度为3dtex的卷曲丝。
<绒头布帛的制作>
将上述得到的PET卷曲丝切成51mm而得到绒头布帛用原棉。使该原棉的100%通过辊式梳理机,尝试了纱条制作,但纤维间的缠绕弱,无法制作纱条。
在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中,如上所述地测定了聚酯系纤维的一次卷曲数、卷曲率和二次卷曲数。另外,将实施例1~4和比较例1~4中得到的PET卷曲丝在150℃下干热处理10分钟后,具体而言在设定为150℃的对流型热风干燥机内静置10分钟后,如上所述地测定了干热处理后的PET卷曲丝的一次卷曲数、卷曲率和二次卷曲数。另外,如上所述地评价了实施例1~4和比较例1中得到的绒头布帛的外观。它们的结果示于下述表1中。
由表1可知,在使用了实施例1~4的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即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通过150℃下的10分钟的干热处理而显现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的聚酯系纤维的情况下,梳理机通过性良好,并且通过90℃~160℃的较低温的抛光处理而能够在绒头布帛的竖毛表层部残留天然毛皮似的卷曲。在实施例中,对于在赋予卷曲之前的制丝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聚酯系纤维,在卷曲赋予工序1中,在130℃~230℃的温度下赋予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然后在卷曲赋予工序2中,在70℃~130℃的温度下赋予卷曲,由此能够得到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的聚酯系纤维,在将该聚酯系纤维在150℃下干热处理了10分钟的情况下,显现了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
另一方面,在使用了比较例1的聚酯系纤维、即该聚酯系纤维尽管具有满足上述要件(1)的卷曲形状、但150℃下的10分钟的干热处理不会使其显现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的情况下,尽管梳理机通过性良好,但通过90℃~160℃的较低温的抛光处理而不能够在绒头布帛的竖毛表层部残留天然毛皮似的卷曲。另外,尽管具有满足上述要件(2)的卷曲形状、但卷曲形状不会因150℃下的10分钟干热处理而发生变化的比较例2~4的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的梳理机通过性差,无法制作绒头布帛。

Claims (19)

1.一种聚酯系纤维,其特征在于,其是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卷曲形状通过150℃下的10分钟干热处理而发生变化,
其在所述干热处理前具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在所述干热处理后具有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
(1)一次卷曲数为5.0个/25mm~3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0个/25mm~4.0个/25mm;
(2)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
其中,所述干热处理是指以干燥空气为介质来施加热的处理,
所述一次卷曲是指纤维所具有的卷曲之内具有最小周期的最细小的卷曲,
所述二次卷曲是指与多个一次卷曲重叠、具有比一次卷曲更大的周期的卷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系纤维,其具有满足下述要件的卷曲:所述干热处理前的一次卷曲数为5.0个/25mm~15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0个/25mm~4.0个/2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聚酯系纤维,其在所述干热处理后具有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
(2)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0.4个/25m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系纤维,其中,单纤维纤度为1dtex~10dtex。
5.一种聚酯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在赋予卷曲之前的制丝工序中未受到150℃以上的热的聚酯系纤维,在卷曲赋予工序1中,在130℃~230℃的温度下赋予满足下述(2)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然后在卷曲赋予工序2中,在70℃~130℃的温度下赋予卷曲,由此得到具有满足下述(1)所示的要件的卷曲的聚酯系纤维,
(1)一次卷曲数为5.0个/25mm~3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1.0个/25mm~4.0个/25mm,
(2)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
其中,所述一次卷曲是指纤维所具有的卷曲之内具有最小周期的最细小的卷曲,
所述二次卷曲是指与多个一次卷曲重叠、具有比一次卷曲更大的周期的卷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聚酯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卷曲赋予工序1是使用选自齿轮卷曲机和压花辊中的一种以上来进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聚酯系纤维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卷曲赋予工序2是使用机械压入法来进行。
8.一种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其中,使整个绒头部中含有30重量%以上的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聚酯系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其中,对所述聚酯系纤维在90℃~160℃的温度下进行抛光。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绒头布帛含有长绒头部和短绒头部,长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与短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之差为2mm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短绒头部中含有所述聚酯系纤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长绒头部中含有由丙烯酸系共聚物构成的丙烯腈系纤维,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35重量%以上但低于95重量%的丙烯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其中,在长绒头部中含有由丙烯酸系共聚物构成的丙烯腈系纤维,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35重量%以上但低于95重量%的丙烯腈。
14.一种绒头布帛,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占整个绒头部的30重量%以上的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酯系纤维,所述聚酯系纤维具有一次卷曲数为3.0个/25mm~8.0个/25mm、并且二次卷曲数为0.0个/25mm~1.0个/25mm的卷曲。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绒头布帛,其中,所述聚酯系纤维的单纤维纤度为1dtex~10dtex。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绒头布帛,其中,所述绒头布帛含有长绒头部和短绒头部,长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与短绒头部的平均绒头长之差为2mm以上。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绒头布帛,其中,在短绒头部中含有所述聚酯系纤维。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绒头布帛,其中,在长绒头部中含有由丙烯酸系共聚物构成的丙烯腈系纤维,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35重量%以上但低于95重量%的丙烯腈。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绒头布帛,其中,在长绒头部中含有由丙烯酸系共聚物构成的丙烯腈系纤维,所述丙烯酸系共聚物含有35重量%以上但低于95重量%的丙烯腈。
CN202080015681.2A 2019-03-01 2020-01-16 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347450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37370 2019-03-01
JP2019037370 2019-03-01
PCT/JP2020/001261 WO2020179238A1 (ja) 2019-03-01 2020-01-16 捲縮を有するポリエステル系繊維、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含むパイル布帛、及びパイル布帛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474500A CN113474500A (zh) 2021-10-01
CN113474500B true CN113474500B (zh) 2023-10-27

Family

ID=72336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5681.2A Active CN113474500B (zh) 2019-03-01 2020-01-16 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EP (1) EP3933080A4 (zh)
JP (1) JPWO2020179238A1 (zh)
CN (1) CN113474500B (zh)
WO (1) WO20201792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39948A1 (ja) * 2022-01-21 2023-07-27 株式会社カネカ 人工毛髪及び人工毛髪の製造方法
CN114762544B (zh) * 2022-04-19 2023-08-01 高梵(浙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保温功能的羽绒服及其制备装置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845615A (zh) * 1971-10-18 1973-06-29
GB1369851A (en) * 1971-10-06 1974-10-09 Teijin Ltd Polyester fibres
US3946469A (en) * 1967-11-20 1976-03-30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imited Polyester fibers and tows
EP0034439A1 (en) * 1980-02-18 1981-08-26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Gear crimped jaspe yarn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JPS60239513A (ja) * 1984-05-09 1985-11-28 Toray Ind Inc 人工毛皮綿毛用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172871A (zh) * 1996-05-31 1998-02-11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绒毛制品
JPH11107081A (ja) * 1997-10-02 1999-04-20 Asahi Chem Ind Co Ltd 複合加工糸の製法
JP2001348741A (ja) * 2000-06-07 2001-12-21 Nippon Ester Co Ltd 嵩高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WO2005110136A1 (ja) * 2004-05-19 2005-11-24 Kaneka Corporation 人工毛髪用収縮性繊維
CN104159460A (zh) * 2011-11-03 2014-11-19 塞拉尼斯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具有较高单丝纤度和较低总纤度的丝束带产品
CN107108196A (zh) * 2014-06-13 2017-08-29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蓬松度和卷曲收缩的机械卷曲纤维丝束
WO2018037706A1 (ja) * 2016-08-23 2018-03-01 デンカ株式会社 人工毛髪用繊維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22575B1 (zh) * 1971-12-09 1980-06-18
JPS60162857A (ja) 1984-02-03 1985-08-24 株式会社クラレ 獣毛調ハイパイル布帛の製造方法
JPH05140860A (ja) 1991-11-19 1993-06-08 Kuraray Co Ltd 立毛布帛の製造方法
JP3533827B2 (ja) * 1996-05-31 2004-05-31 鐘淵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パイル製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に用いるパイル用収縮性繊維及びパイル用繊維組成物
JP4943771B2 (ja) * 2006-08-21 2012-05-30 帝人ファイバー株式会社 ポリエステル短繊維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6469A (en) * 1967-11-20 1976-03-30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Limited Polyester fibers and tows
GB1369851A (en) * 1971-10-06 1974-10-09 Teijin Ltd Polyester fibres
JPS4845615A (zh) * 1971-10-18 1973-06-29
EP0034439A1 (en) * 1980-02-18 1981-08-26 Imperial Chemical Industries Plc Gear crimped jaspe yarns and processes for their manufacture
JPS60239513A (ja) * 1984-05-09 1985-11-28 Toray Ind Inc 人工毛皮綿毛用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法
CN1172871A (zh) * 1996-05-31 1998-02-11 钟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绒毛制品
JPH11107081A (ja) * 1997-10-02 1999-04-20 Asahi Chem Ind Co Ltd 複合加工糸の製法
JP2001348741A (ja) * 2000-06-07 2001-12-21 Nippon Ester Co Ltd 嵩高ポリエステル繊維の製造方法
WO2005110136A1 (ja) * 2004-05-19 2005-11-24 Kaneka Corporation 人工毛髪用収縮性繊維
CN104159460A (zh) * 2011-11-03 2014-11-19 塞拉尼斯醋酸纤维有限公司 具有较高单丝纤度和较低总纤度的丝束带产品
CN107108196A (zh) * 2014-06-13 2017-08-29 英威达技术有限公司 具有增加蓬松度和卷曲收缩的机械卷曲纤维丝束
WO2018037706A1 (ja) * 2016-08-23 2018-03-01 デンカ株式会社 人工毛髪用繊維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33080A1 (en) 2022-01-05
CN113474500A (zh) 2021-10-01
TW202104697A (zh) 2021-02-01
EP3933080A4 (en) 2023-01-11
WO2020179238A1 (ja) 2020-09-10
JPWO2020179238A1 (zh) 2020-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74500B (zh) 具有卷曲的聚酯系纤维、其制造方法、含有该纤维的绒头布帛以及绒头布帛的制造方法
KR101989959B1 (ko) 인공 모발 및 이를 이용한 가발
CN114575007B (zh) 聚酯系纤维、使用其的绒头布帛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CN113906175B (zh) 绒头布帛及其制造方法
TWI839467B (zh) 具有捲縮之聚酯系纖維、其製造方法、含其之絨毛布帛、及絨毛布帛之製造方法
JP5893475B2 (ja) 潜在捲縮性ポリエステル複合短繊維及びその不織布
JP6591765B2 (ja) 潜在捲縮性複合繊維
CN218621301U (zh) 绒头布帛
CN217077949U (zh) 绒头布帛
CN220503410U (zh) 绒头布帛
JP2020070530A (ja) 中空異形捲縮長繊維
CN216639895U (zh) 绒头布帛
JP2013155462A (ja) 熱可塑性エラストマーからなるエアレイド不織布用繊維およびエアレイド不織布
JP2004036039A (ja) 嵩高捲縮加工糸
US20230323569A1 (en) Composite fiber, hollow fiber and multifilament
CN216998754U (zh) 绒头布帛
JP3345122B2 (ja) 繊維集合体
JPH09105055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弾性固綿の製造方法
JP3900323B2 (ja) 意匠性パイル布帛
JPH08294586A (ja) ポリエステル系弾性耐熱固綿の製造方法
JPH11152645A (ja) 伸縮回復性に優れた織編物
JP3618496B2 (ja) マルチフィラメント
JPH03287810A (ja) 偏平複合繊維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立毛織編物
JP2003278039A (ja) ポリエステル複合仮撚糸
CN101490323B (zh) 假捻加工纱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