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48091B - 打印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打印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348091B
CN113348091B CN202080010772.7A CN202080010772A CN113348091B CN 113348091 B CN113348091 B CN 113348091B CN 202080010772 A CN202080010772 A CN 202080010772A CN 113348091 B CN113348091 B CN 113348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
printing
print setting
printer
me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07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348091A (zh
Inventor
村田阳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to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ato Holding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to Holdings Corp filed Critical Sato Holding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348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348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348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48Apparatus for condensed record, tally strip, or like work using two or more papers, or sets of papers, e.g. devices for switching over from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sheet form to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in continuous form and vice versa or point-of-sale printers comprising means for printing on continuous copy material, e.g. journal for tills, and on single sheets, e.g. cheques or receipts
    • B41J11/485Means for selecting a type of copy material amongst different types of copy material in the print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Detecting type of paper, e.g. by automatic reading of a code that is printed on a paper package or on a paper roll or by sensing the grade of translucency of the pap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95Detecting means for copy material, e.g. for detecting or sensing presence of copy material or its leading or trailing en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4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having dual functions or combined with, or coupled to, apparatus performing other functions
    • B41J3/46Printing mechanisms combined with apparatus providing a visual ind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20Simultaneous marking of record carrier and printing-out of data, e.g. printing-punch
    • G06K1/22Simultaneous marking and printing on different record carriers, e.g. on different types of record carri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0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 G03G15/607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originals for detecting size, presence or position of original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362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relating to the copy medium handling
    • G03G2215/00535Stable handling of copy medium
    • G03G2215/00717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 G03G2215/00751Detection of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heet type, e.g. OH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681Detecting the presence, position or size of a sheet or correcting its position before scanning
    • H04N1/00684Object of the detection
    • H04N1/00708Size or dimens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能够选择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的打印机具备控制部,该控制部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包括与打印介质的种类有关的项目。

Description

打印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打印机需要用户针对打印的打印介质进行最佳的打印浓度、打印速度等的设定。作为这样的打印机,在日本JP2008-074029A中公开有通过显示画面设定并存储打印浓度、打印速度等的打印机。
在这样的以往的打印机中,每当变更打印介质时,则需要重新进行设定,从而增加麻烦。并且,在预先存储了与打印介质对应的设定的情况下,在将打印介质变更为不同的打印介质的情况下,也需要重头变更设定,仍然存在增加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技术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可选择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的打印机中能够提高便利性的打印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形态,提供一种打印机,是能够选择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的打印机,上述打印机具备控制部,上述控制部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包括与打印介质的种类有关的项目。
根据本发明,预先存储与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分别对应的多个登录信息,因此即使在将打印介质更换为其它的种类的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所存储的登录信息进行打印,因此减少用户的麻烦,从而便利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打印机的控制框图。
图3是标签的俯视图。
图4是腕带的俯视图。
图5是母子型腕带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纸无浪费功能的说明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开始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8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控制器所执行的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0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预设登录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预设一览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介质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方式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4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类别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4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类别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纸无浪费功能选择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速度和浓度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RFID标牌设定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8A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登录名输入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8B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登录名输入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19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最终确认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打印机1的简要结构图。
打印机1是通过将墨带R加热并将墨带R的墨转印于打印介质M来进行打印的热转印方式的打印机。打印介质M例如构成为将多个标签以规定的间隔连续地临时固定于带状的台纸并卷绕为辊状的连续体ML。
此外,作为打印介质M,能够不使用标签而使用后述那样的腕带(腕带、母子型腕带)。另外,作为打印介质M,也能够使用RFID规格的具有IC芯片和天线的RFID介质。
如图1所示,打印机1具备打印机构10、带供给轴20、带卷取轴30、介质供给轴40、通信部50、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以及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60。
打印机构10具备头单元11和压纸辊12,进行对打印介质M的打印和连续体ML及墨带R的搬运。
头单元11在使热敏头13的发热元件从下表面露出的状态下对热敏头13进行保持。压纸辊12配置于热敏头13的正下方,与热敏头13一起构成在打印介质M进行打印的打印部15。
头单元11被支承轴14支承为能够在图1的箭头的方向上摆动。头单元11能够移动至热敏头13从压纸辊12分离的头打开位置、和热敏头13与压纸辊12抵接的头关闭位置。在图1中,热敏头13处于头关闭位置。
带供给轴20将向打印部15供给的墨带R保持为辊状。从带供给轴20向打印部15供给的墨带R被夹持在热敏头13与压纸辊12之间。
介质供给轴40将向打印部15供给的连续体ML保持为辊状。从介质供给轴40供给至打印部15的连续体ML与墨带R一起被夹持在热敏头13与压纸辊12之间。
若在将打印介质M和墨带R夹持在热敏头13与压纸辊12之间的状态下进行向热敏头13的发热元件的通电,则通过发热元件的热将墨带R的墨向打印介质M转印,从而进行向打印介质M的打印。另外,若通过压纸驱动马达(未图示)使压纸辊12正转,则连续体ML和墨带R被向下游侧搬运。
若通过与压纸驱动马达的齿轮的连结而使带卷取轴30旋转,则使用完毕的墨带R被向带卷取轴30的外周卷取。此外,在头单元11处于头打开位置的情况下,通过使带卷取轴30旋转,能够仅输送墨带R。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基于热敏头13的墨带转印式的打印机1进行说明,但也可以是使用了热转印方式的热转印式打印机,对于上述热转印方式而言,打印介质M是感热纸,通过热敏头13加热而在打印介质M进行打印。
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具备透射式光电传感器和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在打印介质M是标签或者腕带的情况下,在连续体ML与打印介质M对应地以规定的间隔(间距)印刷有位置检测用的对准标记。通过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检测对准标记来检测打印介质M相对于打印部15的相对位置。透射式光电传感器通过检测连续体ML中的打印介质M与打印介质M的间隙(空隙)、或者形成于打印介质M的孔部来检测打印介质M相对于打印部15的相对位置。
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具备透射式光电传感器或者反射式光电传感器,并检测连续体ML的前端位置。
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和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决定与打印部15的位置,更详细地来说,是决定与作为热敏头13在打印介质M进行打印的的位置的、压纸辊12和热敏头13夹持连续体ML的位置的相对位置。因此,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和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通过检测打印介质M,能够检测打印介质M相对于打印部15的相对位置。因而,在连续体ML与打印介质M对应地以规定的间隔(间距)印刷的位置检测用的对准标记、连续体ML中的打印介质M与打印介质M的间隙、形成于打印介质M的孔部成为用于设定在打印介质M开始打印的位置(打印开始位置)的基准。
经由输入输出接口,向控制器60输入来自外部计算机的打印指示数据、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以及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的检测信号等。另外,控制器60控制向热敏头13的发热元件的通电、向各驱动马达的通电、向通信部50的RFID天线(未图示)的通电、以及与具备RFID功能的打印介质M的IC芯片的通信(读取、写入)等。
如图1所示,控制器60在进行打印时在将此后打印的打印介质M的位置与打印开始位置对位的状态下执行打印处理。打印开始位置以连续体ML的对准标记的位置为基准来设定。
此外,在使用具有RFID功能的打印介质M的情况下,控制器60根据需要在打印介质M打印,并且通过通信部50进行写入至具有RFID功能的IC芯片的信息的读取和向IC芯片的信息的写入。此外,如后述的那样,在打印机1为RFID功能未搭载模型的情况下,不具备通信部50。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控制器60的结构框图。
控制器60构成为具备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运算装置)51、ROM(read only memory)52、RAM(random access memory)53、搬运控制电路54、打印控制电路55、用纸检测电路57、IO端口59以及电源部61。这些部件经由总线65而相互连接,并构成为能够相互地进行各种数据的收发。
CPU51通过执行存储于ROM52的程序而统一地控制整个控制器60,并且使各部执行所需的处理及控制。
ROM52存储供CPU51读出并执行的程序。
RAM53存储CPU51执行的处理所需的各种信息、打印所需的打印数据、打印格式、登录信息等。
搬运控制电路54控制根据来自CPU51的指示信号而驱动压纸辊12的驱动马达,从而控制压纸辊12的旋转/停止。由此,能够控制用纸搬运通路上的连续体ML的搬运。
打印控制电路55生成与从CPU51供给的应打印的文字、图形以及条形码等打印数据对应的打印信号,并将所生成的打印信号向热敏头13供给,由此在打印介质M进行打印。
用纸检测电路57基于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和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取得的信息,来检测用纸搬运通路上的连续体ML所具有的对准标记、空隙等被检测部,并向CPU51传送该信息。CPU51基于来自用纸检测电路57的信息来控制由搬运控制电路54进行的连续体ML和墨带R的搬运,并且控制由热敏头13进行的打印的时机来向打印介质M的适当的位置执行打印。
IO端口59与显示部28及输入部27连接,将从CPU51供给的显示数据向显示部28输出。另外,IO端口59将与由用户进行的向输入部27的操作对应的操作信号向CPU51传送。另外,IO端口59在与通信部50之间收发信息,并进行IC芯片的数据的读入和写入。
显示部28例如由液晶显示器构成。输入部27由显示部28所具备的触摸面板、按钮、DIP-SW等构成。
电源部61监视对电源开关31的按下操作,并基于电源开关31的操作切换向各部的电力供给的实施和停止,由此将打印机1的电源接通/断开。
接下来,对打印介质M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构成为能够装填标签、腕带、母子型腕带这三个种类的打印介质M来进行打印。
图3是对打印介质M是标签的情况下的连续体ML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连续体ML由带状的台纸107、和作为临时固定于台纸107上的打印介质M的多张标签片108构成。
在台纸107的背面侧,在相当于标签片108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前端的位置,预先印刷有位置检测用的对准标记109。在相互邻接的标签片108之间设置有空隙120。
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通过检测连续体ML具有的对准标记109或者空隙120,能够检测标签片108相对于打印部15的位置(更详细而言,是打印区域)。
图4是对打印介质M是腕带的情况下的连续体ML进行说明的俯视图。
在连续体ML,在搬运方向(长边方向)上排列构成有在带基材202切入切口而形成的腕带201。
腕带201具有打印区域201a、被打印部201b、第1卷绕部201c、第2卷绕部201d、孔部201e以及对准标记201f。
打印区域201a是由打印部15进行打印的区域。打印前的打印区域201a为素色的状态。在打印区域201a以图4中的上方为打印内容的上方的方式进行打印。
被打印部201b具有打印区域201a,并夹在第1卷绕部201c与第2卷绕部201d之间。
第1卷绕部201c从被打印部201b向搬运方向的下游侧延伸而形成。
第2卷绕部201d从被打印部201b向搬运方向的上游侧延伸而形成。第2卷绕部201d的长边方向的长度比第1卷绕部201c短。
孔部201e贯通而形成于第1卷绕部201c和第2卷绕部201d。孔部201e在将腕带201从带基材202中切去并安装于手臂等时,通过使带夹等贯通来进行固定。此外,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卷绕部201c设置有15个孔部201e,在第2卷绕部201d设置有两个孔部201e。
对准标记201f设置于第1卷绕部201c的背面侧并且位于腕带201的打印区域201a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前端附近(腕带201的几乎中央附近),并预先打印为黑色,以便能够被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具备的反射式光电传感器所探测到。
对准标记201f为设定打印开始位置的基准。即,通过由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检测对准标记201f,能够检测腕带201的位置(更详细而言,为打印区域201a)。
连续体ML上的腕带201与腕带201的边界部分以在打印后能够容易地切断的方式形成有虚线痕203。
图5表示打印介质M是母子型腕带的情况下的连续体ML的俯视图。
在连续体ML配置有在基材303切入切口而形成的能够缠绕于手臂、脚踝等被缠绕部的大小一组的母子型腕带304(母腕带307、子腕带308)。
基材303本身的材料能够选择适合于与人体接触的背面侧和显示特定信息的表面侧的各自的特性的任意的材料,但优选背面侧在柔软和通气性上优异并且表面侧能够打印乃至印刷的材料,能够采用根据各自的功能层叠所需的基材的构造。
母子型腕带304使母腕带307和子腕带308经由内缘分界线309而相互邻接地一体形成。外缘分界线306是构成母子型腕带304的外缘并在外缘分界线306的部分使母子型腕带304从基材303一体地分离的分界线。内缘分界线309是使母腕带307与子腕带308分离的分界线。上述外缘分界线306和内缘分界线309构成为能够容易地分离。
母子型腕带304主要用于防止出生时的婴儿的误认,首先使母亲佩戴母子型腕带304,在出生后从母亲的母子型腕带304分离子腕带308,并将其佩戴于婴儿。
母腕带307具有打印区域307a。子腕带308具有打印区域308a。打印区域307a和打印区域308a是由打印部15进行打印的区域。打印前的打印区域307a和打印区域308a为素色的状态。在打印区域307a以图5中的上方为打印内容的上方的方式进行打印。
在母腕带307贯通地形成有多个孔部317。相同地在子腕带308贯通地形成有孔部318。这些孔部317、318在将腕带佩戴于手臂等时通过使带夹等贯通而固定。
在基材303设置有形成为矩形状的孔312。孔312形成为:在基材303的宽度方向上从母子型腕带304的打印区域307a的搬运方向下游侧的前端附近(从母子型腕带304的搬运方向下游侧前端向搬运方向上游侧稍微远离的位置、用其它的表达来说为从基材303的搬运方向下游侧前端向搬运方向上游侧稍微远离的位置)错开来设置,并能够被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具备的透射式光电传感器所探测到。
孔312成为设定打印开始位置的基准。即,通过由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的透过传感器检测在基材303形成为矩形状的孔312,能够检测母腕带307和子腕带308的位置。由此,能够由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检测母子型腕带304相对于打印部15的位置(更详细而言为打印区域)。
接下来,对用纸无浪费功能进行说明。
图6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执行的用纸无浪费功能的说明图。
用纸无浪费功能是指以下功能,即:在打印介质M是标签(参照图3)的情况下,在将连续体ML装填至打印机1的情况下,不浪费处于前端部分的标签而能够从前端部分的标签进行打印。
一般而言,在将连续体ML装填于打印机1来开始打印的情况下,控制器60边在顺方向上搬运连续体ML边通过传感器检测打印介质M的位置。因此,在检测时搬运至比打印部15靠下游方向的位置的打印介质M不进行打印而被浪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构成为通过进行以下那样的动作而能够从处于连续体ML的前端位置的打印介质M进行打印。
在图6中,(1)表示将连续体ML的前端部104A插入至打印开始位置(被打印部15的压纸辊12和热敏头13夹持的位置)的状态。
图6的(2)表示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检测到连续体ML的前端部104A的状态。
图6的(3)表示朝相反方向搬运连续体ML来将连续体ML的标签片108与打印部15的打印开始位置对位的状态。
图6的(4)表示在前端的标签片108进行了打印的状态。
在连续体ML的装填时,将头敞开(头打开位置)并将连续体ML的前端部104A插入至压纸辊12的部分。在该状态下,通过控制器60如以下那样进行动作来实现用纸无浪费功能。
连续体ML在夹持于热敏头13与压纸辊12之间的状态(图6的(1))下,通过压纸辊12的旋转,连续体ML越过压纸辊12,被向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的方向搬运。
在搬运连续体ML并且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检测到连续体ML的前端位置的打印介质M的前端部104A的情况下(图6的(2)),控制器60反转操作压纸辊12来将连续体ML向上游侧搬运,由此使连续体ML停止于打印部15的打印开始位置(图6的(3))。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与打印部15的距离机械地决定为既定的长度,因此通过进行该规定的长度的搬运,能够使打印介质M停止于打印开始位置。在该状态下,控制器60通过打印部15进行打印(图6的(4))。
通过这样的动作,能够在连续体ML的前端位置的标签片108进行打印,从而不会浪费一张所装填的连续体ML的标签片108。
接下来,对如以上那样构成的打印机1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对“介质存档功能”和“介质启动功能”进行说明。介质存档功能是指预先存储与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M对应的多个登录信息(也称为“预设”),如在图7中说明的那样用图标等显示已存储的预设,由此能够发挥通过一次触摸来调出的功能。
通过使用介质存档功能,在将装填于打印机1的打印介质M变更为其他的种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一次触摸调出登录信息,因此无需每当变更打印介质M的种类时就重头开始重新设定用于打印的设定。
另一方面,介质启动功能是仅存储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设为一组的一个登录信息的模式。在打印机1是不会频繁地更换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M的用途的情况下,也存在对每当打印时选择显示于开始画面的图标感到麻烦的用户。因此,对于各打印设定项目仅存储一个登录信息,在启动时或打印介质M的更换时,也能够省略用于登录信息的调出的操作,这就是介质启动功能。
图7是表示与介质存档功能有关的画面作为显示于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的显示部28的开始画面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在画面中显示图标。图标包括设定图标1010、登录完毕图标1011、1012。如后述的那样,登录完毕图标是与由通过介质存档功能登录的打印设定项目构成的登录信息对应的图标。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显示有将具有RFID功能的标签作为打印介质M的登录完毕图标1011、以及将母子型腕带作为打印介质M的登录完毕图标1012。此外,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将具有RFID功能的标签作为打印介质M登录的情况下显示登录完毕图标1011,在图标的上侧标注有表示具有RFID功能这一情况的文字。另外,在这些图标的右下方,按照登录打印设定的顺序,将编号标注为1、2…。
用户启动打印机1,并选择登录完毕图标,由此能够读出与所选择的登录完毕图标对应的登录信息,从而能够在与读出的登录信息对应的打印介质M适当地进行打印。
此外,在使用介质启动功能登录了打印设定的情况下,不显示登录完毕图标。在该情况下,不进行图标的选择就能够在打印介质M进行打印。
接下来,对控制器60实施的打印设定的登录处理进行说明。
打印机1依次取得与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对应的信息来执行作为登录信息而存储的一系列的步骤亦即登录处理。
在登录处理中,控制器60在显示部28依次显示敦促打印设定项目的输入的显示画面,用户经由输入部27输入打印设定项目的信息。通过该一系列的操作,制作将与各个打印设定项目对应的信息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
图8是表示控制器60执行的登录处理的流程图。
通过控制器60读出存储于存储装置的程序来执行图8所示的流程图。
控制器60将输入是进行基于介质启动功能的登录还是进行基于介质存档功能的登录的工具画面(参照图9)显示于显示部28,并执行等待用户的输入的功能选择显示处理(步骤S10)。
控制器60判断由用户选择了介质启动功能还是选择了介质存档功能(步骤S20)。
在判断为选择了介质存档功能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30。在选择了介质启动功能的情况下,移至步骤S50。
在步骤S30中,控制器60显示预设登录画面(参照图10)。预设登录画面包括预设登录和预设删除的菜单。
在由用户选择了预设登录的情况下,控制器60移至步骤S40,显示登录完毕或者未登录的预设一览,并等待用户对预设的选择(参照图11)。
在由用户选择了未登录的预设的情况下,控制器60依次取得在步骤S150以后说明的打印设定项目。另外,当在步骤S20中选择了介质启动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器60依次取得在步骤S50以后说明的打印设定项目。此外,对于步骤S50以后的处理或者步骤S150以后的处理而言,无论是选择了介质启动功能的情况还是选择了介质存档功能的情况,其处理内容的大多数是共通的。
首先,对选择了介质启动功能的情况下的从步骤S50到步骤S110的处理进行说明。步骤S50是多个一系列的打印设定项目中的打印介质设定的打印设定项目。控制器60显示选择打印介质M的种类的打印介质选择画面(参照图12),并等待用户对打印介质M的选择。在由用户选择了任意一个打印介质M的情况下,控制器60存储所选择的打印介质M的种类,并移至步骤S60。
对本实施方式的打印机1构成为能够从标签、腕带、母子型腕带这三种打印介质M中选择的例子进行说明。对于这些打印介质M而言,分别以对准标记、或者形成于基材的孔为基准而打印开始位置分别不同。特别是腕带及母子型腕带具有带部,因此相比标签,打印开始位置远离前端位置。控制器60根据在步骤S50中选择的打印介质M的种类控制打印介质M的搬运。
在图12的打印介质选择画面中,控制器60将选择了作为第一个项目(或者推荐的项目)的“标签”的状态(用阴影线表示)显示为初始画面。在用户选择了腕带或者母子型腕带的情况下,变为选择了该项目的状态(阴影线)。另外,在图12的打印介质选择画面中,图下方所示的多个点表示登录信息的登录所需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的数量和当前的位置。用较浓的点表示的部位是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中的当前的打印设定项目的位置。另外,在打印介质选择画面中右侧和左侧所示的箭头表示为了移至下一个打印设定项目而供用户操作的按钮。这些画面显示在图12~图19中是共通的。
步骤S60是打印方式设定的打印设定项目。控制器60显示选择打印方式的打印方式选择画面(参照图13)并等待用户对打印方式的选择。在由用户选择了任意一个打印方式的情况下,控制器60存储所选择的打印方式,并移至步骤S70。
此外,在打印机1具备多个打印方式(热转印方式、感热方式)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60。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即,在打印机1仅具备热转印方式的情况下,控制器60也可以省略步骤S60的处理而移至步骤S70。
更具体而言,打印机1存在仅具备感热方式的感热方式专用类型、具备感热方式与热转印方式双方的感热方式和热转印方式兼用类型这两种。感热方式专用类型不具备与墨带R有关的机构。因此,在打印机1是感热方式专用类型的情况下,不显示步骤S60的打印方式设定画面而转变为步骤S70的传感器类别选择画面,由此能够减少打印设定时的用户的麻烦。
此外,也可以在打印机1的制造工厂通过输入部27具有的DIP-SW预先设定打印机1的控制器60是与感热方式专用类型对应的控制器、还是与感热方式和热转印方式兼用类型对应的控制器。在取得DIP-SW的设定并判断为打印机1是感热方式专用类型的情况下,控制器60省略步骤S60的处理。在判断为打印机1是感热方式和热转印方式兼用类型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60的处理,显示打印方式选择画面(参照图13)并等待用户对打印方式的选择。
步骤S70是传感器类别选择的打印设定项目。控制器60显示选择传感器类别的传感器类别选择画面(参照图14A),并等待用户对传感器类别的选择。在由用户选择了“无效”、“透过”、“反射”的任意一个传感器类别的情况下,控制器60存储所选择的传感器类别,并移至步骤S80。
如上述那样,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具备透过传感器和反射传感器这两种传感器。透过传感器检测连续体ML中的打印介质M与打印介质M的间隙(空隙)、或者形成于打印介质M的孔部。反射传感器检测在连续体ML打印的对准标记。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打印介质M是标签和腕带的情况下印刷有对准标记。在母子型腕带没有印刷对准标记而是形成有矩形状的孔312。即,打印位置的检测方法根据打印介质M的种类而不同。因此,当在步骤S20中选择了母子型腕带的情况下,如图14B所示,控制器60仅能够选择透过传感器,而不能选择其他的选择项目(例如变灰)。
此外,在不需要打印介质M的打印位置的控制的情况下,也能够将传感器类别设定为无效。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后述的步骤80的处理并移至步骤90。
步骤S80是是否使用纸无浪费功能有效的打印设定项目。控制器60显示选择是使用纸无浪费功能有效还是无效的用纸无浪费功能选择画面(参照图15),并等待由用户选择是使用纸无浪费功能有效还是无效的检查按钮的操作。在由用户选择了有效或者无效的情况下,控制器60存储该信息,并移至步骤S90。
此外,也可以仅在打印介质M是标签的情况下,使用纸无浪费功能有效。在打印介质M是腕带的情况下,除了打印区域201a之外,还具有卷绕部201c、201d,因此打印开始位置不是腕带的前端部附近而是几乎中央附近。因此,这是因为,在使用纸无浪费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检测到连续体ML的前端位置后,在与标签的情况相同地向上游侧搬运了与规定的长度对应的量(同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与打印部15的距离对应的量)时,打印开始位置与打印区域不一致。
同样,在母子型腕带中,打印开始位置也为从母子型腕带304的前端向搬运方向上游侧稍微远离的位置。因此,这是因为,在使用纸无浪费功能有效的情况下,在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检测到连续体ML的前端位置后,在与标签的情况相同地向上游侧搬运了与规定的长度对应的量(同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与打印部15的距离对应的量)时,打印开始位置与打印区域不一致。或者,为了消除这些问题,也可以在将用纸无浪费功能设定为有效后,根据打印介质M的种类而进行不同的搬运控制,由此使打印开始位置与打印区域一致。
因此,当在步骤S50中选择了腕带或者母子型腕带的情况下,控制器60也可以省略步骤S80的处理而移至步骤S90。
步骤S90是打印速度、打印浓度设定的打印设定项目。控制器60显示打印速度、打印浓度设定画面(参照图16),并等待由用户进行的打印速度、打印浓度的设定。在变更了值的情况下,控制器60存储该值,并移至步骤S100。
此外,控制器60可以预先存储与打印介质M的种类对应的推荐值,也可以将与在步骤S50中选择的打印介质M对应的推荐值(打印速度3ips、打印浓度8)显示于显示部28。仅在需要微调的情况下,用户能够操作打印速度、打印浓度设定画面所示的“-”按钮或者“+”按钮来变更这些值。
步骤S100是RFID标牌设定的打印设定项目。控制器60显示设定RFID标牌的种类的RFID标牌设定画面(参照图17),并等待由用户进行的RFID标牌的选择。在由用户选择了任意一个RFID标牌的情况下,控制器60存储所选择的RFID标牌的种类,并移至步骤S110。
参照图17,在不使用RFID标牌的情况下,选择“无”。在选择RFID标牌的默认值的情况下,选择“默认”。在该默认值中登录与RFID标牌对应的天线位置、来自RFID标牌的读出电波输出的信息以及向RFID标牌写入电波输出的信息的默认值(初始值)。控制器60基于该信息设定天线位置和电波强度。
在RFID标牌设定画面中,分别可选择地示出有作为RFID标牌的其他的设定值的“Tag1”、“Tag2”、“Tag3”…。根据具有RFID标牌的打印介质M的种类而最佳的天线位置、电波强度不同,因此能够分别登录与打印介质M及RFID的种类对应的设定值。例如,在将打印介质M设置于打印部15的状态下,控制器60能够对打印介质M的RFID标牌进行检测最佳的天线位置和电波强度的检测处理。将该检测处理的结果作为设定值来登录为“Tag1”、“Tag2”、“Tag3”…,并使用所登录的设定值,能够进行向RFID标牌的读入和写入。此外,“Tag1”、“Tag2”、“Tag3”也能够变更登录为任意的名称。
此外,在打印机1具备RFID功能的情况下实施步骤S100所示的RFID标牌设定的打印设定项目。在除此之外的情况下,即,在打印机1不具备RFID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器60也可以省略步骤S100的处理而移至步骤S110。
更具体而言,打印机1存在具备RFID功能的RFID功能搭载类型、和不具备RFID功能的RFID功能未搭载模型这两种。将这些设定为出厂时的选项。RFID功能搭载类型在打印部15与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之间具备包括进行RFID标牌的读入和写入的RFID天线及其控制装置在内的通信部50。在打印机1是不具备RFID功能的RFID功能未搭载模型的情况下,不显示步骤S100的RFID标牌设定画面而转变为步骤S110的登录名输入的设定画面,由此能够减少打印设定时的用户的麻烦。
打印机1是RFID功能搭载类型还是RFID功能未搭载模型这一情况在打印机1的制造工厂通过是否经由通信电缆将通信部50与控制器60的IO端口59连接在一起来判断。即,若连接了通信部50,则控制器60取得经由通信电缆的信号,并判断为打印机1是RFID功能搭载类型。而且,在判断为打印机1是RFID功能搭载类型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00的处理,显示RFID标牌设定画面(参照图17),并等待由用户进行的RFID标牌设定。在未连接通信部50的情况下,控制器60不从通信部50取得信号,因此判断为打印机1是RFID非搭载类型,并省略步骤S100的处理。
步骤S110是最终确认的打印设定项目。显示敦促在步骤S50~S100的处理中存储的打印设定的确认的最终确认画面,并等待由用户进行的最终确认。在由用户操作了登录按钮的情况下,控制器60制作并存储登录信息。
在最终确认画面中显示有登录信息所包含的设定完毕打印设定项目的信息的一览。用户能够通过最终确认画面来确认登录信息的内容。
接下来,对在步骤S20中选择了介质存档功能的情况下的处理进行说明。如上述那样,在判断为选择了介质存档功能的情况下,控制器60在步骤S30中显示预设登录画面,当在步骤S40中选择了未登录的预设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50~步骤S220的处理,并依次取得打印设定项目。
步骤S150~S200的处理与介质启动功能中的步骤S50~步骤S100的处理共通。即,步骤S150与步骤S50对应,步骤S160与步骤S60对应,步骤S170与步骤S70对应,步骤S180与步骤S80对应,步骤S190与步骤S90对应,步骤S200与步骤S100对应。当在步骤S200中进行RFID标牌设定的打印设定项目的设定处理后,移至步骤S205。
步骤S205是登录名输入的打印设定项目。控制器60显示使通过以上的处理而存储的打印设定的登录名输入的登录名输入画面(参照图18A),并等待由用户进行的登录名的输入。在输入了登录名的情况下,控制器60存储该信息,并移至步骤S210。
在图18A所示的登录名输入画面中显示有“编辑”按钮。通过用户操作该编辑按钮,从而向图18B所示的输入画面转变。在该输入画面中,显示当前的登录名、和用于输入登录名的触摸键盘。在输入画面中预先设定有在步骤S20中存储的与打印介质M对应的名称。例如若打印介质M是标签,则输入“Label 1”作为初始值。该登录名对相同种类的打印介质M分配一系列的编号。用户能够根据需要变更该登录名。
在登录名输入的打印设定项目的设定完成后,控制器60移至步骤S210。步骤S210的处理与上述的步骤S110相同,显示敦促在步骤S150~S200的处理中存储的打印设定的确认的最终确认画面(参照图19),并等待由用户进行的最终确认。在由用户操作了登录按钮的情况下,控制器60制作并存储登录信息。其后,移至步骤S220。
接下来,对步骤S220的处理进行说明。控制器60在存储登录信息后制作与所存储的登录信息对应的图标,在进行下次开始画面的显示时,使制作的图标显示(参照图7)。
通过以上那样的处理,控制器60经由输入部27从用户依次取得打印设定项目的信息,制作与在步骤S50或者步骤S150中选择的打印介质M对应的登录信息,并存储于控制器60的存储装置(RAM53)。
如以上叙述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选择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M(标签、腕带、母子型腕带)的打印机1构成为:具备作为控制部的控制器60,上述控制部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包括与打印介质M的种类有关的项目。
根据该结构,预先存储与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M分别对应的多个登录信息,因此当在打印开始前用户进行设定、将打印介质M更换为不同的其它的种类的介质的情况下,也能够基于所存储的登录信息来进行打印,因此减少用户的麻烦,从而便利性提高。
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M的打印开始位置分别不同,控制器60基于与打印介质M的种类有关的项目的设定来将打印介质M对位于打印开始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具备输入有来自用户的指示的输入部27,控制器60通过从输入部27依次取得与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对应的信息来制作登录信息,并省略取得与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中的、不与在与打印介质M的种类有关的项目中设定的打印介质M对应的打印设定项目的信息。
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具备显示部28,控制器60使与所存储的登录信息对应的图标显示于显示部28。
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包括与用纸无浪费功能有关的项目。
根据本实施方式,控制器60构成为具备:作为第1模式的介质存档功能,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和作为第2模式的介质启动功能,仅存储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一个登录信息。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用介质存档功能,在将装填于打印机1的打印介质M变更为其他的种类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一次触摸调出登录信息,因此无需每当变更打印介质M的种类时就重头开始重新设定用于打印的设定。另一方面,通过介质启动功能,在启动时及打印介质M的更换时也能够省略用于调出登录信息的操作。
根据本实施方式,构成为:具备检测打印介质M在搬运方向上的位置的传感器(上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1或者下游侧位置检测传感器72),多个打印设定项包括有关于与打印介质M所具备的被检测部(对准标记或者空隙)对应的传感器的项目。
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这些结构,也能够减少用户的麻烦,从而使便利性提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示出了本发明的应用例之一,并不旨在将本发明的技术范围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的具体的结构。
本申请主张基于在2019年2月14日向日本国专利厅申请的特愿2019-024648的优先权。通过参照将该申请的所有的内容导入于本说明书。

Claims (8)

1.一种打印机,能够选择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其特征在于,
具备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
所述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包括与所述打印介质的种类有关的项目,
所述打印机具备:
第1模式,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以及
第2模式,存储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仅一个登录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的打印开始位置分别不同,
所述控制部基于与所述打印介质的种类有关的项目的设定,将所述打印介质对位于所述打印开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输入有来自用户的指示的输入部,
对于所述控制部,
通过从所述输入部依次取得与所述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对应的信息来制作所述登录信息,并且
省略取得与所述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中的、不与在与所述打印介质的种类有关的项目中设定的所述打印介质对应的所述打印设定项目有关的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显示信息的显示部,
所述控制部使与所存储的所述登录信息对应的图标显示于所述显示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包括与用纸无浪费功能有关的项目,
所述用纸无浪费功能为如下功能,即:在所述打印介质是标签的情况下,在将由所述打印介质卷绕为辊状而成的连续体装填至所述打印机的情况下,不浪费处于前端部分的标签,而能够对所述前端部分的标签进行打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打印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检测所述打印介质在搬运方向上的位置的传感器,
所述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包括与同所述打印介质所具备的被检测部对应的所述传感器有关的项目。
7.一种打印机的控制方法,所述打印机能够选择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
所述打印机的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对选择了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的第1模式,还是选择了存储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仅一个登录信息的第2模式进行判断,
在选择出的所述第1模式或所述第2模式下,通过依次取得与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对应的信息来制作登录信息,并且省略取得与所述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中的、不与在与所述打印介质的种类有关的项目中设定的所述打印介质对应的所述打印设定项目有关的信息。
8.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打印机的计算机能够执行的程序,所述打印机能够选择多个种类的打印介质,
所述存储介质的特征在于,
所述程序使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下步骤,即:
对选择了存储多个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登录信息的第1模式,还是选择了存储将用于打印的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作为一组的仅一个登录信息的第2模式进行判断,
在选择出的所述第1模式或所述第2模式下,通过依次取得与多个打印设定项目对应的信息来制作登录信息,并且省略取得与所述多个打印设定项目中的、不与在与所述打印介质的种类有关的项目中设定的所述打印介质对应的所述打印设定项目有关的信息。
CN202080010772.7A 2019-02-14 2020-02-03 打印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Active CN113348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4648A JP7132865B2 (ja) 2019-02-14 2019-02-14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024648 2019-02-14
PCT/JP2020/003994 WO2020166417A1 (ja) 2019-02-14 2020-02-03 プリンタ、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348091A CN113348091A (zh) 2021-09-03
CN113348091B true CN113348091B (zh) 2023-03-10

Family

ID=72045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0772.7A Active CN113348091B (zh) 2019-02-14 2020-02-03 打印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18108B2 (zh)
EP (1) EP3925789B1 (zh)
JP (1) JP7132865B2 (zh)
CN (1) CN113348091B (zh)
WO (1) WO20201664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127984B2 (en) * 2003-06-13 2012-03-06 Varia Holdings Llc Emulate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US11650766B2 (en) * 2021-10-18 2023-05-16 Xerox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ing a printer setup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750A (ja) * 1986-07-07 1988-01-22 Teraoka Seiko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H0733289A (ja) * 1993-07-22 1995-02-03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H07266632A (ja) * 1994-03-30 1995-10-17 Hitachi Ltd ラベル印刷装置およびラベル印刷方法
CN1451547A (zh) * 2002-04-16 2003-10-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控制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
JP2005085149A (ja) * 2003-09-10 2005-03-31 Seiko Epson Corp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制御システム
CN101251728A (zh) * 2007-02-23 2008-08-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90561A (zh) * 2007-04-19 2008-10-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及打印数据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216084A (zh) * 2008-09-26 2011-10-12 迪默公司 标签打印机
JP201416670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装置
JP2016036957A (ja) * 2014-08-07 2016-03-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183485A (zh) * 2014-08-29 2016-12-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
CN107323096A (zh) * 2013-07-25 2017-1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以及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001913D0 (en) * 2000-01-27 2000-03-22 Esselte Nv Printing device
JP3793181B2 (ja) * 2003-08-08 2006-07-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4453622B2 (ja) * 2004-07-21 2010-04-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画像印刷指示装置
JP4750658B2 (ja) 2006-09-25 2011-08-17 株式会社サトー 印字装置
US20080219685A1 (en) * 2007-03-05 2008-09-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5078510B2 (ja) * 2007-09-05 2012-11-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JP2011056749A (ja) * 2009-09-09 2011-03-24 Canon Inc 印刷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
JP2011161895A (ja) * 2010-02-15 2011-08-25 Ishida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6415059B2 (ja) * 2013-03-18 2018-10-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
JP6203529B2 (ja) * 2013-04-26 2017-09-27 サト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プリンタ、印字位置設定方法、印字位置設定プログラム
JP6464755B2 (ja) * 2014-03-18 2019-02-06 株式会社リコー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700668B2 (ja) * 2015-04-01 2020-05-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該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250768B2 (en) * 2016-08-29 2019-04-02 Xerox Corporation Print media size/color detection using scanner
JP2018129714A (ja) * 2017-02-09 2018-08-16 株式会社東芝 プログラム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WO2018204397A1 (en) * 2017-05-01 2018-11-08 Avery Dennison Retail Information Services, Llc Combination printer and cutting apparatus
JP6607888B2 (ja) 2017-07-26 2019-11-20 サミー株式会社 遊技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5750A (ja) * 1986-07-07 1988-01-22 Teraoka Seiko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H0733289A (ja) * 1993-07-22 1995-02-03 Tec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H07266632A (ja) * 1994-03-30 1995-10-17 Hitachi Ltd ラベル印刷装置およびラベル印刷方法
CN1451547A (zh) * 2002-04-16 2003-10-29 佳能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打印控制方法、在计算机上执行的程序
JP2005085149A (ja) * 2003-09-10 2005-03-31 Seiko Epson Corp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制御システム
CN101251728A (zh) * 2007-02-23 2008-08-27 株式会社东芝 图像形成装置
CN101290561A (zh) * 2007-04-19 2008-10-22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打印系统、打印数据生成装置及打印数据生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2216084A (zh) * 2008-09-26 2011-10-12 迪默公司 标签打印机
JP2014166704A (ja) * 2013-02-28 2014-09-11 Toshiba Tec Corp プリンタ装置
CN107323096A (zh) * 2013-07-25 2017-11-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机以及打印机的控制方法
JP2016036957A (ja) * 2014-08-07 2016-03-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6183485A (zh) * 2014-08-29 2016-12-0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打印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132865B2 (ja) 2022-09-07
EP3925789B1 (en) 2023-09-27
EP3925789A4 (en) 2022-03-16
US11718108B2 (en) 2023-08-08
EP3925789A1 (en) 2021-12-22
US20220169045A1 (en) 2022-06-02
WO2020166417A1 (ja) 2020-08-20
CN113348091A (zh) 2021-09-03
JP2020131471A (ja) 2020-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348091B (zh) 打印机、打印机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EP1813431B1 (en) Tape cassette and tape printer
JP4561745B2 (ja) テープカセット及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JP4068472B2 (ja) 感熱性粘着シート用プリンタ
US20060222429A1 (en) Printing/processing system, printing device, processing device, printing/processing apparatus,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rinting/processing system, program, and storage medium
EP1859948A1 (en) Tape cassette and tape printer
JP5093046B2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EP1837810B1 (en) RFID label with increased readability of printed images
JP4593340B2 (ja) ラベルプリンタ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の制御方法
US10710379B2 (en) Printer,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of printer,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70231043A1 (en) Label-printing apparatus and label-printing program recorded on a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JP2019130891A (ja) 編集装置、編集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装置
JP2010195021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切断印を有した印刷物の作成方法、切断印を有した印刷物の作成プログラムが記憶された記憶媒体
JP2008273024A (ja) ラベル作成装置
CN110271308B (zh) 印刷装置、控制方法以及非暂时性存储介质
JP3854020B2 (ja) ラベル作成装置
JP4143001B2 (ja) ラベル連続体およびプリンタ
JP2004299148A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240512B2 (ja) テープ印刷装置
JP6269973B2 (ja) 印刷装置及び印刷処理プログラム
JP2020040351A (ja) 印刷装置
JP5743079B2 (ja) 印刷装置
US11912048B2 (en) Printer, control method for printer,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CN114063941A (zh)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打印机
JP2008273025A (ja) ラベル編集装置及びラベル作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