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9143A - 收纳装置及基板加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收纳装置及基板加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9143A
CN112889143A CN201980036027.7A CN201980036027A CN112889143A CN 112889143 A CN112889143 A CN 112889143A CN 201980036027 A CN201980036027 A CN 201980036027A CN 112889143 A CN112889143 A CN 112889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ssette
unit
storage
storage device
wa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360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奥田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os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os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os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oshi Diamond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89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91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1/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solid state devices or of parts thereof
    • H01L21/6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H01L21/677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ling wafers during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emiconductor or electric solid state devices or components ; Apparatu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conveying, e.g. between different workst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ntainer, Conveyance, Adherence, Positioning, Of Wafer (AREA)
  • Dic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收纳装置(100),其为了从将多个基板(W)以能够抽出的方式层叠而收容的盒(10、20)中将基板(W)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而对盒(10、20)进行收纳,该收纳装置(100)具备:载置部(110),其供盒(10、2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载置;移动部(120),其使载置部(110)在盒(10、20)的装卸位置与盒(10、20)的收纳位置之间水平地移动;以及限制部(130),其能够升降地支承于载置部(110),并与在载置部(110)载置的盒(10、20)的里侧的端面对置。

Description

收纳装置及基板加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基板进行收纳的收纳装置以及具备收纳装置的基板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广泛利用于电子设备等的半导体器件由晶片进行制造,该晶片在被区分为多个区域的各区域组装有光学器件等。对这种晶片例如实施对晶片的两面进行研磨的工序、修整为均匀的厚度的工序等各种处理。在将晶片向各工序搬运时,通常,将多个晶片集中收容于盒中,并设置于各装置。
在以下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半导体制造装置,该半导体制造装置利用托盘将收容有基板的盒搬入装置内。盒载置于被抽出至装置外的托盘。通过将托盘水平地拉入,而将盒搬入装置内部。在托盘的拉入位置的里侧,以能够沿上下移动的方式配置有挡板。如果将托盘抽出,则挡板与托盘的移动连动地向上方移动,从而拉入位置的里侧被挡板堵塞。如果将托盘拉入装置内,则挡板与托盘的移动连动地向下方移动,从而拉入位置的内部开放。由此,盒与拉入位置里侧的搬运区域之间连通。
在该半导体制造装置中,在托盘被抽出的状态下,拉入位置的里侧由挡板堵塞,因此,防止在将盒收纳于装置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手放入装置内部的搬运区域。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1621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中,在将托盘搬入装置内的期间,存在基板从载置于托盘的盒朝向搬入方向飞出并掉落的可能。
鉴于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将基板安全且顺畅地向装置内的搬运区域供给的收纳装置以及具备收纳装置的基板加工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案涉及一种收纳装置,其为了从将多个基板以能够抽出的方式层叠而收容的盒中将基板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而对盒进行收纳。本方案的收纳装置具备:载置部,其供所述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载置;移动部,其使所述载置部在所述盒的装卸位置与所述盒的收纳位置之间水平地移动;以及限制部,其能够升降地支承于载置部,并与在所述载置部载置的所述盒的里侧的端面对置。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由于限制部被载置部支承,因此限制部随着载置部的移动而一体地沿水平方向移动。因此,在使盒以及载置部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水平地移动的期间,限制部持续与盒的里侧的端面对置。由此,在载置部移动期间,能够可靠地防止基板从盒朝向载置部的移动方向飞出并掉落。
需要说明的是,被收纳装置收纳的盒的抽出基板的一侧开放,将该开放的一侧称作“盒的里侧”。以下,“盒的里侧”具有相同的含义。
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限制部经由连杆机构而被支承部支承,该连杆机构随着升降而使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盒的里侧的端面接近或离开。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在使限制部上升或下降而将盒的里侧的端面开放时,可使限制部朝向从盒的里侧的端面离开的方向退避。由此,能够避免限制部一边摩擦基板一边升降,从而能够防止基板损伤。
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具备:挡板,其在所述限制构件的里侧能够升降地支承于载置部;以及升降机构,其在所述收纳位置使所述挡板升降;所述限制部一体地被所述挡板支承。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由于在限制部的升降中共用使挡板升降的升降机构,因此能够使机构方面及控制方面简化。另外,在将载置部定位于装卸位置的状态下,载置部的出入口被挡板堵塞,因此能够防止在盒的装卸时,操作人员意外地将手插入收纳装置的内部。
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升降机构具备被沿着上下方向驱动的支承构件,在所述挡板一体地设置有在所述收纳位置处嵌入所述支承构件的联结构件。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当载置部移动至收纳位置时,挡板侧的联结构件嵌入升降机构侧的支承构件,升降机构与挡板联结。由此,在收纳位置,能够利用升降机构使挡板顺畅地升降。
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收纳装置具备移送辊,该移送辊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挡板,并用于在所述装卸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对所述载置部进行移送,所述移送辊构成所述联结构件,当所述载置部移动至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移送辊嵌入所述支承构件。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由于移送辊兼作为联结构件,因此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另外,在收纳位置,移送辊嵌入支承构件而限制了移动构件的移动,因此能够将载置部适当地定位于收纳位置。
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中,可以构成为,所述收纳装置具备在所述收纳位置检测所述基板是否从所述盒飞出的检测机构。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在挡板打开,装置进行动作的期间,能够迅速地检测基板从盒起朝向盒的里侧飞出的状态。
在本方案的收纳装置中,可以构成为,具备:第一收纳部,其对第一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收纳;以及第二收纳部,其对第二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收纳,在从所述第一盒将所述基板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的期间,将所述第二盒从所述第二收纳部取出。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在从第二盒将基板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的期间,可将先结束基板供给的第一盒从第一收纳部取出,将基板收容于该第一盒,并再次将第一盒收纳于第一收纳部。由此,在将所有基板从第一盒供给至搬运路线时,能够在不使供给动作暂时停止的情况下,将基板收容于第一盒,并将第一盒收纳于第一收纳部。由此,能够从第一盒及第二盒连续地将基板供于处理工序,从而能够提高收纳装置的运转率。
另外,由第二盒供于处理工序的基板也可以在由规定的装置进行了加工之后,返回第二盒。在该情况下,可以在由第二盒供于处理工序的基板全部返回第二盒之后,将第二盒从第二收纳部取出,由第二盒将加工后的基板回收,而将未加工的基板收容于第二盒,并再次收纳于第二收纳部。
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涉及一种对基板进行加工的基板加工装置。本方案的基板加工装置涉及一种收纳装置,该收纳装置为了从将多个基板以能够抽出的方式层叠而收容的盒中将基板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而对盒进行收纳。本方案的收纳装置具备:载置部,其供所述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载置;移动部,其使所述载置部在所述盒的装卸位置与所述盒的收纳位置之间水平地移动;以及限制部,其能够升降地支承于载置部,并与在所述载置部载置的所述盒的里侧的端面对置。另外,本方案的基板加工装置具备:刻划单元,其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刻划线;膜层压单元,其将膜贴附在形成有所述刻划线的所述基板的表面;翻转单元,其以使贴附有所述膜的面成为下侧的方式使所述基板翻转;截断单元,其对未贴附所述膜的面赋予规定的力而沿着所述刻划线将所述基板分割;以及搬运部,其将所述基板向规定的位置搬运。
根据本方案的结构,会发挥与第一方案相同的效果。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基板安全且顺畅地向装置内的搬运区域供给的收纳装置以及具备收纳装置的基板加工装置。
本发明的效果或意义通过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的说明来进一步明确。但是,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只不过是将本发明实施化时的一个例示,本发明并不受以下的实施方式所记载的内容任何限制。
附图说明
图1的(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的(b)是示出收纳于基板供给系统的盒的立体图。图1的(c)是示出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立体图,并与图1的(a)对应。
图2的(a)~(c)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6的(a)~(c)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6的(a)、(b)是连杆机构周边的放大图。图6的(c)是与图5对应的立体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8的(a)~(c)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8的(a)、(b)是连杆机构周边的放大图。图8的(c)是与图7对应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0的(a)、(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收纳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0的(a)是连杆机构周边的放大图。图10的(b)是与图9对应的立体图。
图11的(a)、(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抽出机构及移动机构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12的(a)、(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与搬运路线的立体图。
图13的(a)、(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与搬运路线的立体图。
图14的(a)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14的(b)是示出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15是示出具备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的基板加工装置的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各图中,为了方便起见,而附记有相互正交的X轴、Y轴以及Z轴。X-Y平面与水平面平行,Z轴方向为铅垂方向。Z轴正侧为上方,Z轴负侧为下方。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Z轴方向为专利技术方案所记载的“层叠方向”。该层叠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被记作“上下方向”。另外,Y轴方向为专利技术方案所记载的“与层叠方向垂直的方向”。该Y轴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有时被记作“水平方向”。
<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收纳装置100用于在对广泛在电子设备等中利用的半导体器件的材料即半导体晶片进行制造时,将晶片向搬运至规定装置的搬运路线供给。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装置100所收纳的基板是利用切割保护胶带贴附于环状的框架的半导体晶片。以下,将“利用切割保护胶带贴附于环状的框架的半导体晶片”简记作“晶片W”。
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装置100作为组装于基板供给系统1的收纳装置进行说明,该基板供给系统1具备:抽出机构200,其从收纳装置100将晶片W抽出;以及移动机构300,其使晶片W向规定位置移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将晶片W被完全从基板供给系统1抽出的位置称作“抽出位置”,将从该抽出位置向搬运路线交接的位置称作“交接位置”。
作为晶片W的材质,例如,可列举单晶硅(Si)、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以及砷化镓(GaSa)等。半导体晶片的如上所述的材质、厚度以及尺寸是根据要制造的半导体器件的种类、功能等来适当进行选择和设计的。
图1的(a)~(c)是示出基板供给系统1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的(a)是基板供给系统1的立体图,图1的(b)是示出收容有晶片W的盒的立体图,图1的(c)是收纳装置100的立体图。
如图1的(a)所示,基板供给系统1具备收纳装置100、抽出机构200以及移动机构300。需要说明的是,收纳装置100整体被框体覆盖,但为了方便说明,该框体被省略。以下,在所有附图中,省略了将收纳装置100整体覆盖的框体。
收纳装置100对向搬运路线供给的晶片W进行收纳。具体而言,如图1的(b)所示,将多个晶片W以层叠的状态收容于盒,将该盒收纳于收纳装置100。在本实施方式中,准备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这两个。在第一盒10的侧壁11a、11b的内侧面,以规定的间隔设置有槽12。晶片W通过插入该槽12,而以被支承的状态收容于第一盒10的内部。
在第一盒10的上部设置有供操作人员在搬运第一盒10时使用的把手13。第二盒20由于为与第一盒10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内容中,将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作为共用的盒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在第一盒10与第二盒20中,使在侧壁11a、11b的内侧面设置的槽12的间隔不同,另外,也可以使收容的晶片W的数量不同。
收纳装置100对上述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进行收纳。如图1的(c)所示,收纳装置100具备沿晶片W的层叠方向即上下方向排列配置的第一收纳部101和第二收纳部102。另外,收纳装置100在第一收纳部101具备:载置部110,其供第一盒1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载置;框体103,其覆盖第一收纳部101;门104,其安装于框体103;以及把手112,其设置于载置部110。
如上所述,在收纳装置100中,第一收纳部101被框体103覆盖,还设置有沿水平方向开闭的门104。门104被安装于在图1的(a)、(c)中省略了图示的、将收纳装置100整体覆盖的框体,在对门104进行开闭时,可以对第一收纳部101进行访问。另外,可以由透明的构件构成门104,以使操作人员在基板供给系统1的运转中能够目视确认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在图1的(c)中,图示了门104为透明的情况。
上述的框体103、门104、载置部110以及把手112对于第二收纳部102也以同样的方式设置。
这样,收纳装置100具备第一收纳部101与第二收纳部102,且分别在第一收纳部101及第二收纳部102设置有门104。因此,例如,在将晶片W从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01的第一盒10向搬运路线供给的期间,操作人员可以打开第二收纳部102的门104,并将第二收纳部102的载置部110朝向Y轴负方向抽出。此时,在第二盒20未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02、或者晶片W未收容于第二盒20内的情况下(也就是说,在将所有晶片W从第二盒20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情况下),操作人员将晶片W收容于第二盒20,并适当地将第二盒20载置于第二收纳部102的载置部110,然后将第二收纳部102的载置部110朝向Y轴正方向拉入。这样,能够将第二盒20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02。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说明,在图1的(a)、(c)中,为了以能够观察到各收纳部的内部的方式进行图示,而图示了第一收纳部101的挡板140及第二收纳部102的挡板140开放的状态,但并不与实际的动作对应。这在图12的(a)~图13的(b)中也是同样的。
另外,如图1的(c)所示,收纳装置100具备移动部120、限制部130、升降机构150、支承部160、连杆机构170以及检测机构180。需要说明的是,移动部120在图1的(c)中并未进行图示,而在图4中进行了图示。
图2的(a)~(c)是示出收纳装置100的不同状态的立体图,左侧的图与右侧的图对应。
如图2的(a)~(c)所示,收纳装置100主要有4个状态。图2的(a)示出了已将载置部110从第二收纳部102抽出的状态(第一状态)。此时,第二收纳部102的挡板140关闭,因此操作人员不能将手放入收纳装置100。图2的(b)示出了载置部110收容于第二收纳部102的状态(第二状态)。图2的(c)示出了用于对第二收纳部102的挡板140进行开放的准备状态(第三状态)。第二收纳部102的挡板140的开放完成的状态(第四状态)相当于图1的(a)及(c)。以下,分成这四个状态来说明收纳装置100的结构。在此,第一收纳部101的挡板140朝向上方开放,第二收纳部102的挡板140朝向下方开放。这样,虽然开放的方向在上下不同,但用于对挡板140进行开放的结构为相同的结构。因此,在以下的说明中,着眼于配置在上段的第二收纳部102进行说明。
另外,在收纳装置100为第一状态(图2的(a)所示的状态)时,第二盒20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载置于第二收纳部102的载置部110。此时,第二收纳部102的载置部110的位置是专利技术方案所记载的“装卸位置”。在收纳装置100为第二状态(图2的(b)所示的状态)时,第二盒20在载置于第二收纳部102的载置部110的状态下,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02。此时的第二收纳部102的载置部110的位置是专利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收纳位置”。
首先,对收纳装置100为第一状态、也就是载置部110位于装卸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3、图4是示出收纳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且示出了收纳装置100为第一状态的情况。在图3、图4中省略了第二盒20、框体103以及门104,在图4中还省略了检测机构180。
如图3、图4所示,收纳装置100除了具备上述载置部110、移动部120、限制部130、挡板140、升降机构150、支承部160、连杆机构170以及检测机构180以外,还具备底座190。另外,在图3的载置部110中,被虚线包围的部分是载置第二盒20的区域。
在载置部110的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对第二盒20进行定位的定位构件111。在将第二盒20载置于载置部110时,使第二盒20的侧壁11a、11b的两端部与四个定位构件111嵌合(参照图1的(c))。
移动部120使载置部110在装卸位置与收纳位置之间沿水平方向移动。移动部120具备联结构件121、水平滑动构件122a、122b、引导构件123以及突构件124。需要说明的是,联结构件121在图3中未进行图示,而在图4中进行了图示。
联结构件121由X轴方向上的截面为阶梯状的构件121a与移送辊121b构成。在构件121a的下部,沿X轴方向形成有孔,移送辊121b的旋转轴穿过该孔。在构件121a的上部的上升部装配有挡板140(参照图5的(c))。
水平滑动构件122a设置于载置部110侧,水平滑动构件122b设置于底座190侧。于载置部110沿水平方向移动时,水平滑动构件122a相对于水平滑动构件122b移动。由此,载置部110能够沿水平方向移动。
引导构件123是细长矩形状的构件,设置于底座190。引导构件123的Y轴正侧及负侧朝向中央形成有平缓的倾斜面,在Y轴正侧的端部,形成有V字状的凹部123a。在载置部110设置的突构件124的下端部形成为半球状(未图示)。当载置部110通过水平滑动构件122a、122b而沿水平方向移动至收纳位置时,突构件124的半球状部分在引导构件123的倾斜面上滑动。由此,能够对载置部110适当地施以制动,使其一边减速一边向底座190移动。另外,通过将突构件124的半球状部分嵌入凹部123a,从而载置部110定位于第二收纳部102。
在载置部110在装卸位置(第一状态)与收纳位置(第二状态)之间沿水平方向移动的期间、以及在载置部110位于收纳位置时(第二状态),限制部130防止晶片W从第二盒20朝向里侧(Y轴正侧)飞出并掉落。限制部130抵接于第二盒20的里侧的端面。也就是,抵接于在第二盒20收容的晶片W。限制部130为板状的构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两个。限制部130由支承板131支承。
挡板140遮挡在第二收纳部102与抽出位置之间。在第二收纳部102中,当将晶片W从第二盒20抽出时,挡板140开放;当载置部110从收纳位置移动至装卸位置时,挡板140封闭。
升降机构150对挡板140进行升降。升降机构150具备驱动部151、支承构件152以及升降滑动构件153a、153b。
驱动部151为工作缸。在驱动部151的杆151a的下端部连接有支承构件152。支承构件152由Y轴负侧打开的框状的构件构成。支承构件152的上下的间隙152a由上述的移送辊121b嵌入。在收纳装置100为第二~第四状态时,移送辊121b嵌入支承构件152的间隙152a(例如,参照图6的(b)),这在后进行说明。支承构件152由于与杆151a连接,因此当驱动部151驱动时,支承构件152与驱动部151以成为一体的方式进行升降。
升降滑动构件153a、153b设置于挡板140与支承部160之间,并使挡板140升降移动。在挡板140装配有升降滑动构件153a,在支承部160装配有升降滑动构件153b。当挡板140进行升降时,升降滑动构件153a相对于升降滑动构件153b进行滑动移动,因此挡板140进行升降。
支承部160是Y轴方向的截面为阶梯状的构件(参照图6的(a)),且设置于载置部110。经由接下来进行说明的连杆机构170而对限制部130进行支承。
连杆机构170由连接基座171、连接板172、两个连杆173以及连接辊174构成。
连接基座171及连接板172为板状的构件,且由两个连杆173连结。连接基座171装配于挡板140,连接板172装配于支承板131。在连接板172的下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有连接辊174。连接辊174与支承部160下部的水平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两个连杆173在图3中未进行图示,而图4中进行了图示。
如上所述,挡板140经由水平滑动构件122a、122b而被支承部160支承。连接基座171装配于挡板140,经由连杆173而与连接基座171连结的连接板172装配于支承板131。该连接基座171及连接板172通过两个连杆173而构成四杆连杆。通过该连杆机构,连接板172以维持着垂直状态的状态滑动。并且,该支承板131对限制部130进行支承。因此,限制部130经由连杆机构170而被挡板140支承,另外,限制部130经由连杆机构170而被支承部160支承。
如图3、图4所示,在第一状态下,连杆机构170的连杆173相对于载置部110为水平。因此,连接基座171与连接板172稍微分开。也就是说,装配有连接基座171的挡板140与装配有连接板172的支承板131分开。由于在支承板131装配有限制部130,因此挡板140与限制部130分开。
检测机构180是在底座190的Y轴正侧设置的传感器。检测机构180对晶片W从第二盒20掉落至搬运路线的情况进行检测。
如图3、图4所示,在第一状态下,当载置部110被抽出并位于装卸位置时,限制部130、支承板131以及挡板140也与载置部110一起沿水平方向移动。如图2的(a)、特别是图2的(a)的右侧的图所示,这是限制部130抵接于晶片W的状态。因此,在从载置部110取出第二盒20时、以及将第二盒20载置于载置部110时,操作人员仅能将手放入载置部110的区域内,而操作人员的手不会进入搬运路线。由此,操作人员能够安全地进行第二盒20的装卸。
接下来,对收纳装置100为第二状态、也就是载置部110位于收纳位置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5、图6的(a)~(c)是示出收纳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收纳装置100为第二状态的情况。图6的(a)、(b)是连杆机构周边的放大图,图6的(b)省略了挡板140。图6的(c)是与图5对应的立体图。另外,在图5、图6的(a)~(c)中,省略了第二盒20、框体103、门104以及检测机构180。
如图5所示,当使载置部110向收纳位置移动时,联结构件121、限制部130、支承板131、挡板140以及支承部160一边维持图3、图4所示的状态一边与载置部110一起水平移动。此时,如图10的(b)所示,与挡板140一起水平移动的联结构件121的移送辊121b嵌入支承构件152的间隙152a。此时,将移送辊121b的宽度设定得较宽,以使得移送辊121b在底座190滚动时,能够连续地上行于支承构件152。另外,如图10的(a)、(b)所示,支承构件152的上部的框与挡板140不干涉。
如图6的(a)、(b)所示,在收纳装置100为第二状态时,连杆机构170由于与第一状态相同,因此限制部130与挡板140仍稍微分开,限制部130抵接于晶片W。这是限制部130抵接于晶片W的情形,该情形示于图2的(b)。
这样,在从第一状态向第二状态、也就是载置部110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水平移动时,限制部130与挡板140在彼此的位置关系不变化的情况下与载置部110一起水平移动。因而,在载置部110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水平移动的期间,限制部130持续抵接于晶片W。因而,没有晶片W从第二盒20朝向供给区域侧飞出并掉落的可能。另外,由于挡板140将供给区域侧堵塞,因此可靠地防止了作业者的手进入收纳装置100内的情况。
接下来,对收纳装置100为第三状态、也就是载置部110即将位于收纳位置且挡板140即将开放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8的(a)~(c)是示出收纳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收纳装置100为第三状态的情况。图8的(a)、(b)是连杆机构周边的放大图,图8的(b)省略了挡板140。图8的(c)是与图11对应的立体图。另外,在图7、8的(a)~(c)中,省略了第二盒20、框体103、门104以及检测机构180。
当载置部110定位于收纳位置时,收纳装置100进行开放挡板140的准备,以能够从第二盒20对晶片W进行供给。在此,如果使挡板140瞬间升降移动,则限制部130也会与挡板140一体地升降移动。由于限制部130抵接于晶片W,因此限制部130一边摩擦晶片W一边升降移动。对晶片W而言,这会导致晶片W的质量降低,因此需要在使晶片W与限制部130分开后使挡板140上升。因此,如图7、8的(a)~(c)所示,在收纳装置100中,使晶片W与限制部130分开以作为开放挡板140的准备(第三状态)。
如图7、8的(a)~(c)所示,当对驱动部151赋予规定的压力时,杆151a上升规定行程。由此,连接于杆151a的支承构件152以镶嵌有联结构件121的移送辊121b的状态,上升规定行程。联结构件121的构件121a由于装配于挡板140,因此随着支承构件152的上升,联结构件121与挡板140一体地上升规定行程。此时,挡板140通过升降滑动构件153a、153b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被引导。
如图8的(a)、(b)所示,在挡板140装配有连接基座171。因此,如果挡板140上升则连接基座171也上升,维持为水平方向的两个连杆173(参照图10的(b))转动。此时,能够转动地设置于连接板172的连接辊174在支承部160下部的水平面上向Y轴正侧滚动,而使连接板172向Y轴正侧移动。由于连接板172装配于支承板131,因此支承板131也向Y轴正侧移动。由此,支承于支承板131的限制部130从图5、6的(a)~(c)所示的状态向Y轴正侧稍微移动。连接板172通过四杆连杆,而一边维持垂直状态一边沿水平方向移动。而且,限制部130也沿水平方向移动,从而限制部130从晶片W离开。由此,限制部130可不抵接于晶片W、即不使晶片W的位置偏移,而从晶片W离开后上升。
接下来,对收纳装置100为第四状态、也就是载置部110位于收纳位置且挡板140开放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10的(a)、(b)是示出收纳装置100的结构的立体图,且表示收纳装置100为第四状态的情况。图10的(a)是连杆机构周边的放大图,图10的(b)是与图13对应的立体图。另外,在图9、10的(a)、(b)中,省略了第二盒20、框体103、门104以及检测机构180。
如图9、10的(a)、(b)所示,如果从第三状态起继续对驱动部151赋予规定的压力,则杆151a进一步上升规定行程。由此,在保持着联结构件121的移送辊121b嵌入与杆151a连接的支承构件152的状态下,上升规定行程。由此,挡板140能够与限制部130一体地上升,并使第二收纳部102对供给区域开放。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收纳部101的挡板140向下方移动。第一收纳部101由与第二收纳部102相同的构件及机构构成。在第一收纳部101中,支承部160及连杆机构170与第二收纳部102的支承部160及连杆机构170设置成上下反向。其他结构以与第二收纳部102相同的方式设置。
如上所述,在第一收纳部101中,连杆机构170以与在第二收纳部102设置的状态上下反向的状态设置。第二收纳部102的连接辊174通过自重,即使不在连杆机构170设置施力构件,也稳定地定位于支承部160的台阶部的水平面上。
相对于此,在第一收纳部101中,连接辊174位于比支承部160的台阶部的水平面靠下方的位置。由此,连接辊174能够通过自重来移动。如果连接辊174移动,则连接板172也移动,因此连杆机构170变得不稳定化。因此,在第二收纳部102的连杆机构170设置用于朝向上方对连接辊174进行施力的施力构件(未图示)。由此,使得第一收纳部101的连杆机构170稳定化。
如果是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收纳装置100,则当将载置部110从各收纳部向装卸位置侧抽出时,限制部130及挡板140也被抽出。这在使载置部110返回收纳位置的情况下也相同。因此,在载置部110的移动过程中,限制部130持续与晶片W对置,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晶片W从盒掉落。另外,在载置部110定位于装卸位置时,由于利用挡板140堵塞了各收纳部的里侧,因此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将手插入收纳装置100内。
接下来,对抽出机构200进行说明。
图11的(a)、(b)是示出抽出机构200及移动机构300的结构的立体图。
抽出机构200为了将晶片W向搬运路线供给,而将晶片W从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抽出。抽出机构200具备手部210、驱动机构220、引导部230、退避机构240以及传感器250。
手部210对晶片W的周缘部进行把持。驱动机构220使手部210沿水平方向移动。
引导部230一边支承被从盒中抽出的晶片W,一边将该晶片W向搬运路线引导。引导部230具备轨道231a、231b以及对轨道231a、231b进行支承的引导支承构件232a~232c。轨道231a、231b配置于X轴正侧及负侧。引导支承构件232a、232b抵接于轨道231a、231b的各自的下部。引导支承构件232c连结于引导支承构件232a、232b的各自的下部。
另外,引导支承构件232a~232c为矩形状的板构件。在图2的(a)、(b)中,引导支承构件232a被分成两体,但也可以为一体。
退避机构240在将被从收纳装置100抽出的晶片W向搬运路线交接时,避免在交接位置处接收晶片W的构件(例如,搬运路线侧的把持构件)与手部210的干涉。
在手部210将晶片W从盒中抽出时,传感器250对供给对象的晶片W进行检测。手部210、传感器250以及退避机构240从Y轴负侧起按照该顺序经由连结构件连结。另外,退避机构240配置于比手部210及传感器250靠下方的位置。
另外,具体而言,退避机构240为气缸。如果由气缸驱动部405对退避机构240赋予规定的压力,则退避机构240与经由连结构件而连结的手部210及传感器250一体地向下方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气缸驱动部405在图14的(a)中进行了图示。
驱动机构220使由手部210把持的晶片W沿水平方向移动。驱动机构220具备:抽出引导部221,其使晶片W沿水平方向移动;以及移动构件222,其使抽出引导部221移动。如图2的(a)、(b)所示,抽出引导部221配置于由引导支承构件232a~232c包围的空间内,且装配于引导支承构件232c。另外,退避机构240装配于移动构件222。
在抽出机构200中,当移动构件222使抽出引导部221沿水平方向移动时,退避机构240、传感器250、手部210、引导部230以及晶片W一体地沿水平方向移动。
移动机构300使抽出机构200在第一收纳部101与第二收纳部102之间升降移动。移动机构300具备:升降引导件310,其使抽出机构200升降;以及升降构件320,其在升降引导件310上升降。
升降构件320装配于引导支承构件232b。在移动机构300中,通过升降构件320在升降引导件310上移动,从而抽出机构200经由升降构件320而一体地升降。
接下来,对利用基板供给系统1进行的晶片W向搬运路线的供给进行说明。此处,假定基板供给系统1将晶片W供给至搬运路线500的情况进行说明。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在第一收纳部101所收纳的第一盒10的最下部中收容的晶片W起,依次向搬运路线供给。
图12的(a)~13的(b)是示出基板供给系统1与搬运路线500的结构的立体图。图12的(a)是利用抽出机构200将晶片W抽出的情况,图12的(b)是利用抽出机构200进行的晶片W的抽出已完成的情况。图13的(a)表示抽出机构200即将要将晶片W向搬运路线500的交接位置交接,图13的(b)表示晶片W向搬运路线500的交接位置的交接已完成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2的(a)~图13的(b)中,在第一收纳部101及第二收纳部102分别设置的挡板140开放。
如图12的(a)~图13的(b)所示,搬运路线500具备搬运机构510、两个搬运轨道520、引导构件530以及搬运手部540。搬运手部540对从基板供给系统1交接来的晶片W进行把持。在搬运轨道520、引导构件530装配有搬运手部540,当驱动搬运机构510时,引导构件530沿着搬运机构510的引导件移动。由此,沿着搬运轨道520对晶片W进行搬运。
如图12的(a)所示,移动机构300使抽出机构200一体地向下方移动,并定位于规定的高度位置。此时,移动机构300使抽出机构200一体地朝向手部210与在第一盒10或第二盒20收容的供给对象的晶片W对置的位置移动。然后,在供给对象的晶片W的高度位置定位的手部210通过驱动机构220向Y轴负侧移动,并对供给对象的晶片W进行把持。此时,传感器250对供给对象的晶片W进行检测。将基板供给系统1的该动作称作“抽出动作”。
如图12的(b)所示,当晶片W由手部210把持时,驱动机构220将晶片W向Y轴正侧抽出。被抽出的晶片W一边由轨道231a、231b支承、引导,一边被向抽出位置定位。此时,手部210为把持有晶片W的状态。将基板供给系统1的该动作称作“抽出完成动作”。
如图13的(a)所示,当将晶片W定位于抽出位置时,移动机构300使抽出机构200一体地向上方移动。此时,以轨道231a、231b的高度位置与搬运路线500的搬运轨道520的高度位置一致的方式,移动机构300使抽出机构200一体地移动。另外,手部210为把持有晶片W的状态。将基板供给系统1的该动作称作“交接准备动作”。
如图13的(b)所示,当将抽出机构200的轨道231a、231b定位于搬运轨道520的高度位置、即交接位置时,手部210离开晶片W。然后,对退避机构240赋予规定的压力,使手部210与传感器250向比搬运轨道520靠下方的位置移动。由此,手部210及传感器250不与搬运手部540干涉。需要说明的是,在该状态下,晶片W仍由轨道231a、231b支承。将基板供给系统1的该动作称作“交接完成动作”。
当手部210离开晶片W时,驱动搬运机构510,由此,装配有搬运手部540的引导构件530沿着搬运机构的引导件移动,搬运手部540对晶片W进行把持。然后,晶片W一边由搬运轨道520支承一边被向规定的场所搬运。
如以上所述,基板供给系统1将晶片W向搬运路线供给。基板供给系统1在存在供给对象的晶片W的期间,重复执行上述抽出动作、抽出完成动作、交接准备动作以及交接完成动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已将收容于第一盒10的晶片W全部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情况下,抽出机构200及移动机构300将晶片W从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02的第二盒20抽出,并向搬运路线供给。此时,与从第一盒10将晶片W抽出时相同,抽出机构200及移动机构300从在第二盒20的最下部收容的晶片W起依次抽出。
在基板供给系统1从第二盒20将晶片W抽出并向搬运路线供给的期间,操作人员打开第一收纳部101的门104,将第一收纳部101的载置部110朝向Y轴负方向抽出,并将载置部110定位于装卸位置。然后,操作人员可以从第一收纳部101的载置部110将第一盒10取出,将新的晶片W收容于第一盒10并载置于第一收纳部101的载置部110,然后再次将第一收纳部101定位在收纳位置。这样,即使是从第一收纳部101将第一盒取出的期间,也从第二盒20抽出晶片W,而继续进行向搬运路线供给的供给动作。由此,能够提高基板供给系统1的运转率。
需要说明的是,搬运路线上的晶片W的交接除了如上所述那样利用手部把持晶片W以外,例如也可以利用具备吸附盘的构件对晶片W进行吸附、保持。
[基板供给系统的供给动作]
接下来,对利用基板供给系统1进行的晶片W的供给动作进行说明。图14的(a)是示出基板供给系统1的结构的框图。如图14的(a)所示,基板供给系统1具备收纳装置100、抽出机构200以及移动机构300,还具备控制部400、输入部401以及检测部402。另外,具备作为抽出引导部221、升降引导件310以及退避机构240的各自的驱动部的抽出引导部驱动部403、升降引导件驱动部404以及气缸驱动部405。
控制部400包括CPU等运算处理电路、ROM、RAM、硬盘等存储器。控制部按照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对各部分进行控制。
输入部401对基板供给系统1将晶片W向搬运路线供给时的开始进行受理。检测部402在基板供给系统1中,对供给对象的晶片W的位置进行检测。另外,检测部402也可以构成为,对将晶片W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情况进行检测。检测部402例如可以使用传感器、拍摄装置等。
图14的(b)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基板供给系统1的动作的流程图。该控制由图14的(a)所示的控制部400执行。此处,与上述相同,对在从基板供给系统1将晶片W向搬运路线500供给的情况下的动作进行说明。
另外,在图14的(b)的流程图中,“开始”是通过输入部对晶片W向搬运路线的供给开始进行受理的时刻。需要说明的是,在收纳装置100的第一收纳部101及第二收纳部102中,分别对收容有晶片W的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进行收纳。另外,从在第一盒10的最下部收容的晶片W起向上方的晶片W依次供给。
在步骤S11中,使升降引导件驱动部404驱动升降引导件310,而使抽出机构200向供给对象的晶片W的高度位置移动,并使传感器250对供给对象的晶片W进行检测。这是上述抽出动作,且相当于图12的(a)所示的状态。
在步骤S12中,如果传感器25检测到供给对象的晶片W,则控制部400使抽出引导部驱动部403驱动手部210,而对供给对象的晶片W进行把持并沿水平方向抽出,并定位于抽出位置。这是上述抽出完成动作,且相当于图12的(b)所示的状态。
在步骤S13中,控制部400使升降引导件驱动部404驱动升降引导件310,而将抽出机构200向搬运路线500的搬运轨道520的高度位置定位。这是上述交接准备动作,且相当于图13的(a)所示的状态。
在步骤S14中,如果检测部402检测到晶片W位于搬运轨道520的高度位置,则控制部400使抽出引导部驱动部403驱动手部210,而使利用手部210对晶片W进行的把持停止。然后,控制部400使气缸驱动部405对退避机构240赋予规定的压力,而使手部210向下方移动。由此,避免手部210与搬运手部540的干涉。这是上述交接完成动作,且相当于图13的(b)所示的状态。
在步骤S14之后,晶片W被向搬运路线500交接(参照图13的(b)),并被向规定的场所搬运。在步骤S15中,如果检测部402检测到晶片W的交接已完成,则控制部400对供给对象的晶片W是否处于第一盒10或第二盒20进行判定。在存在要供给的晶片W的情况下(S15;是),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1~S14的各动作。在不存在供给对象的晶片W的情况下(S15;否),由基板供给系统1进行的晶片W向搬运路线的供给结束。
需要说明的是,基板供给系统1也可以构成为,具备对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的状态进行显示的显示部。例如,在基板供给系统1连接有未图标的显示画面,当在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的任一个中残存有未处理、即供给对象的晶片W的情况下,在显示画面中显示为“处理中”。通过该显示,操作人员能够掌握将晶片W从第一盒10或第二盒20向搬运路线供给的情况。
另外,在第一盒10变空的情况下、或者已将预定数量的晶片W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情况下,且在第二盒20残存有未处理的晶片W的情况下,显示为“第一盒10:处理完成”。通过该显示,操作人员可以立即将第一盒10从第一收纳部101取出,重新将晶片W收容于第一盒10,并再次将第一盒10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01。
另外,在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变空的情况下、或者已将预定数量的晶片W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情况下,显示为“处理完成”。通过该显示,操作人员能够对晶片W的供给已完成的情况进行掌握。
这样,在设置有显示部的情况下,操作人员能够迅速地掌握收纳于收纳装置100的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的状态,因此能够顺畅地进行作业。
如果像上述那样构成基板供给系统1,则如图12的(a)~图13的(b)所示,在抽出机构200从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02的第二盒中将晶片W抽出并向搬运路线供给的期间,当第一盒10内为空的情况下,操作人员从第一收纳部101将载置部110抽出,并将第一盒10从载置部110取出,并将供给对象的晶片W收容于第一盒10。然后,可以再次将第一盒10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01。由此,在已从第一盒10中将所有晶片W供给至搬运路线时,能够在不使抽出机构200的供给动作暂时停止的情况下,将晶片W收容于第一盒10并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01。因而,能够从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中连续地将晶片W向搬运路线供给,从而能够提高基板供给系统1的运转率。
另外,从第二盒20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晶片W也可在规定的装置进行加工之后,通过相同的搬运路线返回第二盒20。在该情况下,可以在从第二盒20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晶片W全部返回第二盒20之后,从第二收纳部102将第二盒20取出,并从第二盒20对加工后的晶片W进行回收,且将未加工的晶片W收容于第二盒20,并再次收纳于第二收纳部102。
另外,基板供给系统1不会使收纳装置100沿上下、左右方向移动。通常,半导体晶片是薄膜且较脆,不耐冲击。因此,如果收纳装置100移动,则存在供给对象的晶片W由于摇动、振动而破损的可能。在这点上,在基板供给系统1中,晶片W的抽出通过抽出机构200与移动机构300来进行。由此,能够可靠地防止晶片W在收纳装置100内破损。
另外,抽出机构200具备轨道231a、231b。由此,在手部210将晶片W抽出时,晶片W一边由轨道231a、231b支承一边被抽出。由此,能够顺畅地进行晶片W的抽出。
另外,在收纳装置100中,第一收纳部101与第二收纳部102沿晶片W的层叠方向排列配置。由此,能够使抽出机构200仅沿层叠方向移动,并将手部210定位于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的晶片W。由此,能够使移动机构300的结构及控制变得简单。
另外,在基板供给系统1中,层叠方向为上下方向。由此,能够将晶片W以稳定的状态收容于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另外,能够将晶片W从第一盒10及第二盒20稳定地沿水平方向抽出。
另外,在基板供给系统1中,由第一收纳部101的第一盒10对晶片W进行供给。也就是说,抽出机构200不沿层叠方向往返,而是从下方朝向上方的一个方向移动。由此,在第一盒10变空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地从收纳装置100将第一盒10取出,并将新的晶片W收容于该第一盒10,并再次收纳于第一收纳部101。由此,顺畅且高效率地进行晶片W的供给。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由第二盒20进行晶片W的供给。在该情况下,只要以抽出机构200在层叠方向上朝向一个方向移动的方式,从在第二盒20的最上部收容的晶片W起依次进行供给即可。
另外,在基板供给系统1中,在由第一收纳部101的第一盒10对晶片W进行供给的情况下,从收容于第一盒10的最下部的晶片W起依次对晶片W进行供给。由此,能够高效率地从一个盒中将晶片W向搬运路线供给。由此,能够加快将变空或者收容有加工后的晶片W的盒从收纳装置100取出、且将未加工的晶片W收容于盒并再次收纳于收纳装置100这样的作业的循环。
<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图3所示,限制部130经由支承部160及连杆机构170而被载置部110支承。因此,限制部130随着载置部110的移动而一体地沿水平方向移动。因此,在使盒及载置部110从装卸位置向收纳位置水平地移动的期间,限制部130与收容于盒的晶片W的供给区域侧的部分抵接。由此,在载置部110移动的期间,能够可靠地防止晶片W从盒朝向供给区域侧飞出并掉落。
如图3、图4所示,在载置部110定位于装卸位置的状态下,载置部110的出入口被挡板140堵塞,因此能够防止操作人员在盒的装卸时意外地将手插入收纳装置100的内部。
如图7、图8的(a)~(c)所示,在使限制部130上升或下降,而将第二收纳部102的供给区域侧开放时,能够使限制部130从晶片W向供给区域侧退避。由此,能够避免限制部130一边摩擦晶片W一边升降,从而能够防止晶片W损伤。
另外,由于在限制部130的升降中共用使挡板140升降的升降机构150,因此能够使机构方面及控制方面简化。
如图5、图6的(a)~(c)所示,当载置部110移动至收纳位置时,装配于挡板140的联结构件121嵌入升降机构150侧的支承构件152,从而升降机构150与挡板140联结。由此,在收纳位置,能够利用升降机构150使挡板140顺畅地升降。
另外,由于移送辊121b兼作为联结构件121,因此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另外,在收纳位置,移送辊121b嵌入支承构件152而限制了联结构件121的移动,因此能够将载置部110适当地定位于收纳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将两个收纳部设置于收纳装置100的结构,但也可以设置三个以上。
另外,也可以构成为,使供给至搬运路线的晶片W返回至供给前所收容的盒。在该情况下,在交接位置,将晶片W从搬运路线向抽出机构200的手部210交接。移动机构300将抽出机构200定位于供给晶片W前的位置。然后,利用抽出机构200将晶片W插入盒。
在像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将已进行了规定处理的晶片W集中回收,并向其他工序移送。
另外,上述收纳装置100可以与对晶片进行加工的多个单元组合,而构成基板加工装置30。
图15是示出具备基板供给系统1的基板加工装置30的结构的立体图。如图15所示,基板加工装置30具备:刻划单元40,其在晶片W的表面形成刻划线;膜层压单元50,其将膜贴附于形成有刻划线的晶片W的表面;翻转单元60,其以使得贴附有膜的面成为下侧的方式,使晶片W翻转;截断单元70,其对未贴附膜的面赋予规定的力,而沿着刻划线将晶片W分割;以及搬运部80,其将晶片W向规定的位置搬运。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5中,基板供给系统1被框体覆盖。
上述结构的基板加工装置30利用基板供给系统1顺畅地对晶片W进行供给,因此能够提高装置的运转率。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在专利技术方案所示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适当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板供给系统
10…第一盒
20…第二盒
30…基板加工装置
40…刻划单元
50…膜层压单元
60…翻转单元
70…截断单元
80…搬运部
110…载置部
120…移动部
121…联结构件
121b…移送辊
130…限制部
140…挡板
150…升降机构
152…支承构件
170…连杆机构
180…检测机构
W…基板(晶片)。

Claims (8)

1.一种收纳装置,其为了从将多个基板以能够抽出的方式层叠而收容的盒中将所述基板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而对所述盒进行收纳,所述收纳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载置部,其供所述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载置;
移动部,其使所述载置部在所述盒的装卸位置与所述盒的收纳位置之间水平地移动;以及
限制部,其能够升降地支承于载置部,并与在所述载置部载置的所述盒的里侧的端面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部经由连杆机构而被支承部支承,该连杆机构随着升降而使所述限制部相对于所述盒的里侧的端面接近或离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挡板,其在所述限制构件的里侧能够升降地支承于载置部;以及
升降机构,其在所述收纳位置使所述挡板升降,
所述限制部一体地被所述挡板支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机构具备被沿着上下方向驱动的支承构件,
在所述挡板一体地设置有在所述收纳位置处嵌入所述支承构件的联结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装置具备移送辊,该移送辊一体地设置于所述挡板,并用于在所述装卸位置与所述收纳位置之间对所述载置部进行移送,
所述移送辊构成所述联结构件,
当所述载置部移动至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移送辊嵌入所述支承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纳装置具备检测所述基板是否从所述盒飞出的检测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收纳部,其对第一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收纳;以及
第二收纳部,其对第二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收纳,
在从所述第一盒将所述基板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的期间,将所述第二盒从所述第二收纳部取出。
8.一种基板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收纳装置,其为了从将多个基板以能够抽出的方式层叠而收容的盒中将基板抽出以供于处理工序,而对盒进行收纳,该收纳装置具备载置部、移动部以及限制部,该载置部供所述盒以能够装卸的方式载置,该移动部使所述载置部在所述盒的装卸位置与所述盒的收纳位置之间水平地移动,该限制部能够升降地支承于载置部,并与在所述载置部载置的所述盒的里侧的端面对置;
刻划单元,其在基板的表面形成刻划线;
膜层压单元,其将膜贴附在形成有所述刻划线的所述基板的表面;
翻转单元,其以使贴附有所述膜的面成为下侧的方式使所述基板翻转;
截断单元,其对未贴附所述膜的面赋予规定的力而沿着所述刻划线将所述基板分割;以及
搬运部,其将所述基板向规定的位置搬运。
CN201980036027.7A 2018-10-31 2019-10-18 收纳装置及基板加工装置 Pending CN11288914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05630 2018-10-31
JP2018205630 2018-10-31
PCT/JP2019/041057 WO2020090517A1 (ja) 2018-10-31 2019-10-18 収納装置および基板加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9143A true CN112889143A (zh) 2021-06-01

Family

ID=7046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36027.7A Pending CN112889143A (zh) 2018-10-31 2019-10-18 收纳装置及基板加工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7432242B2 (zh)
CN (1) CN112889143A (zh)
TW (1) TWI829738B (zh)
WO (1) WO202009051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086913A (ja) * 2019-11-27 2021-06-03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カセ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47036A (ja) * 1986-08-15 1988-02-27 Toshiba Corp 物品の移載装置
JPH0778794A (ja) * 1993-06-22 1995-03-20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ダイシング装置のカセットテーブル
JP2000269294A (ja) * 1999-03-17 2000-09-29 Fujitsu Ltd ワーク搬送移載装置及び容器の検査方法及びワーク及び容器の処理方法
JP3774620B2 (ja) * 2000-08-22 2006-05-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板搬送用カセット
JP2003012146A (ja) * 2001-07-05 2003-01-15 Micronics Japan Co Ltd 基板用カセットの搬送装置
JP2004301290A (ja) * 2003-03-31 2004-10-28 Fujitsu Display Technologies Corp 防振機構及び搬送装置
JP4564490B2 (ja) * 2004-05-13 2010-10-2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用プレート収容体及び部品供給装置
JP5082914B2 (ja) * 2008-02-21 2012-11-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チップ供給装置
JP5982128B2 (ja) * 2012-02-06 2016-08-31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収容カセット
JP2014078656A (ja) * 2012-10-12 2014-05-01 Disco Abrasive Syst Ltd 収容カセット
JP2015138856A (ja) 2014-01-22 2015-07-30 株式会社ディスコ 切削装置
JP6347036B2 (ja) 2014-02-07 2018-06-27 アドバンストマテリアル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ローラ式プラズマ装置
KR101739850B1 (ko) * 2016-07-04 2017-06-08 에버테크노 주식회사 듀얼 스토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829738B (zh) 2024-01-21
JPWO2020090517A1 (ja) 2021-09-16
WO2020090517A1 (ja) 2020-05-07
TW202017833A (zh) 2020-05-16
JP7432242B2 (ja) 2024-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50661B2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5440479B2 (ja) 部品実装装置およびトレイフィーダにおけるトレイ交換方法
JP5874950B2 (ja) ワーク搬送装置及びワーク加工装置
US10037907B1 (en) Frame unit transfer system
JP2007096145A (ja) 懸垂式昇降搬送台車における物品の授受方法並びに装置
JP2013154983A (ja) 物品搬送設備
JP6105608B2 (ja) 対基板作業機
TWI403447B (zh) 零件移送裝置及方法
CN112889143A (zh) 收纳装置及基板加工装置
CN112912998A (zh) 基板供给系统及基板加工装置
EP1801869A1 (en) Container carrying equipment
JP5163860B2 (ja) 基板搬送装置
JP5328286B2 (ja) 電子部品供給方法
JP648482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部品供給方法
US20200058535A1 (en) Wafer carrier handl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KR20190096551A (ko) 웨이퍼 이송장치와 웨이퍼 이송방법
JP6522476B2 (ja) 搬送機構
KR20170077879A (ko) 웨이퍼 플립장치와 웨이퍼 플립방법
JP2019094148A (ja) 袋体ストッカー及び袋体供給方法
JPH06236914A (ja) 半導体製造設備
JP4993173B2 (ja) ドレスカセット
KR20080104515A (ko) 기판 적재장치
JP2007333648A (ja) マイクロプレート搬送装置及び方法
KR101720547B1 (ko) 웨이퍼 이송방법
KR102038875B1 (ko) 웨이퍼 간격링의 이송장치와 웨이퍼 간격링의 이송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