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52797B -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 Google Patents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52797B
CN112752797B CN201980062296.0A CN201980062296A CN112752797B CN 112752797 B CN112752797 B CN 112752797B CN 201980062296 A CN201980062296 A CN 201980062296A CN 112752797 B CN112752797 B CN 11275279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weight
parts
polycarbonate resin
resin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229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52797A (zh
Inventor
桝村健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ijin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iji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ijin Ltd filed Critical Teijin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7527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7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527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527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9/00Compositions of polycarbonate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polycarbo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5/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n aromatic carbocyclic ring;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5/02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hydrocarbons
    • C08L25/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08Copolymers of styrene
    • C08L25/12Copolymers of styrene with unsaturated nitril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高水平满足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相对于由(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95重量份以及(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0重量份构成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CI)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1种以上聚合而成的聚合物(CI成分)0重量份~30重量份,(CII)除CI成分以外的冲击改性剂(C成分)1重量份~10重量份,(D)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D成分)1重量份~20重量份及(E)防滴剂(E成分)0.05重量份~2重量份。

Description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和其成型品。进一步详细而言,涉及通过在包含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成分中添加特定的冲击改性剂、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及防滴剂,从而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得到改善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还涉及除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之外,耐化学品性也得到改善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另外,本发明也涉及除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之外,流动性也得到改善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背景技术
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由于具有优异的机械特性、热性质,因此,通过赋予阻燃性,可用于以OA机器领域、电子电气机器领域等为中心的各种用途。近年来,伴随着OA机器、家电制品等用途的薄壁轻型化,高冲击、高阻燃且成型外观优异的树脂材料的要求高涨。为了应对这些迫切期望,对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进行了在满足以必要的安全规格即UL94薄壁阻燃化的要求的同时、为高冲击且成型外观优异的树脂材料的研究。
作为对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赋予高阻燃性的方法,通常使用以溴化合物为代表的卤素系阻燃剂和三氧化锑等阻燃助剂的并用(参照专利文献1)。然而,近年来,从燃烧时的有害性物质的产生问题考虑,积极研究了由不包含具有溴的卤素系化合物的有机磷系阻燃剂带来的阻燃化。例如提出了大量的在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中添加有机磷系阻燃剂、进而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聚四氟乙烯的组成,其相关的见解广而周知(参照专利文献2)。另外,作为提高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韧性的方案,已知有添加以接枝聚合物为代表的冲击改性剂的方法(参照专利文献3)。一般而言,阻燃剂的添加会导致机械特性降低,冲击改性剂的添加会导致阻燃性降低,因此,提供一种通过阻燃剂量与冲击改性剂量的平衡而在某种程度的范围内具有机械特性与阻燃性的树脂组合物(参照专利文献4)。并且报告了磷腈的纯度对树脂组合物的特性带来影响(参照专利文献5)。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2-19916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2-11526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9-203269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1-123056号公报
专利文献5:日本特表2015-5370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现状是,得不到以薄壁实现UL94 5VB并且耐冲击性、成型外观均优异的树脂组合物。另外,即使使用现有技术中已知的纯度的磷腈,阻燃性仍不充分。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高水平满足优异的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结果发现通过在包含聚碳酸酯树脂的树脂成分中添加特定的冲击改性剂、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和防滴剂,得到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得到改善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方法,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申请发明人发现上述课题通过下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及其成型品实现。
〈方式1〉一种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相对于由(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100重量份以及(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0重量份构成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
(CI)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1种以上聚合而成的聚合物(CI成分)0重量份~30重量份,
(CII)除CI成分以外的冲击改性剂(CII成分)1重量份~10重量份,
(D)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D成分)1重量份~20重量份,以及
(E)防滴剂(E成分)0.05重量份~2重量份。
〈方式2〉
根据方式1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树脂成分100重量份由(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95重量份和(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5重量份构成。
〈方式3〉
根据方式1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CI成分1重量份~30重量份。
〈方式4〉
根据方式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CII成分是使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选自丁二烯系橡胶、丙烯酸系橡胶以及有机硅·丙烯酸复合橡胶中的1种橡胶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方式5〉
根据方式1~4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F)硅酸盐矿物(F成分)0.1重量份~50重量份。
〈方式6〉
一种成型体,由方式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形成。
根据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能够提供一种以高水平满足优异的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所涉及的发明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本发明所涉及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相对于由(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100重量份和(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0重量份构成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
(CI)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1种以上聚合而成的聚合物(CI成分)0重量份~30重量份,
(CII)除CI成分以外的冲击改性剂(CII成分)1重量份~10重量份,
(D)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D成分)1重量份~20重量份,以及
(E)防滴剂(E成分)0.05重量份~2重量份。
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除了聚碳酸酯树脂、特定的冲击改性剂成分以及防滴剂以外,还具有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由此认为除了优异的机械特性、成型品外观之外还示出优异的阻燃性。得到这样效果的机制尚不明确,认为是下述的机制:即本发明所涉及的树脂组合物中,磷腈中的磷腈环状三聚体的含有率为98.5mol%以上,由此磷腈环状四聚体较少。认为磷腈的环状四聚体会阻碍环状三聚体带来的燃烧抑制效果(形成碳化层),因此,作为结果,认为本发明所涉及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改善了阻燃性。
〈树脂成分〉
本发明所涉及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含有由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100重量份和(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0重量份构成的树脂成分。
(A成分:聚碳酸酯树脂)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树脂是使二元酚与碳酸酯前体反应而得到的。作为反应方法的一个例子,能够举出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碳酸酯预聚物的固相酯交换法以及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等。
作为这里使用的二元酚的代表例,可举出对苯二酚、间苯二酚、4,4’-联苯酚、1,1-双(4-羟基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通称双酚A)、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苯基)戊烷、4,4’-(对亚苯基二异亚丙基)二酚、4,4’-(间亚苯基二异亚丙基)二酚、1,1-双(4-羟基苯基)-4-异丙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氧醚、双(4-羟基苯基)硫醚、双(4-羟基苯基)亚砜、双(4-羟基苯基)砜、双(4-羟基苯基)酮、双(4-羟基苯基)酯、双(4-羟基-3-甲基苯基)硫醚、9,9-双(4-羟基苯基)芴、以及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等。优选的二元酚是双(4-羟基苯基)烷烃,其中,从耐冲击性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为双酚A,是通用的。
本发明中,除了通用的聚碳酸酯即双酚A系的聚碳酸酯以外,也可以将使用其它的二元酚类制造的特殊的聚碳酸酯作为A成分使用。
例如作为二元酚成分的一部分或全部,使用4,4’-(间亚苯基二异亚丙基)二酚(以下有时简称为“BPM”)、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以下有时简称为“Bis-TMC”)、9,9-双(4-羟基苯基)芴以及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以下有时简称为“BCF”)的聚碳酸酯(均聚物或共聚物)适于由吸水导致的尺寸变化、形态稳定性的要求特别严格的用途。这些BPA以外的二元酚优选以构成该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整体的5摩尔%以上、特别是10摩尔%以上的方式使用。
特别是要求高刚性且更良好的耐水解性的情况下,构成树脂组合物的A成分特别优选为下述的(1)~(3)的共聚聚碳酸酯。
(1)构成该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尔%中,BPM为20摩尔%~80摩尔%(更优选为40摩尔%~7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45摩尔%~65摩尔%),并且BCF为20摩尔%~80摩尔%(更优选为25摩尔%~6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35摩尔%~55摩尔%)的共聚聚碳酸酯。
(2)构成该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尔%中,BPA为10摩尔%~95摩尔%(更优选为50摩尔%~9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60摩尔%~85摩尔%),并且BCF为5摩尔%~90摩尔%(更优选为10摩尔%~5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15摩尔%~40摩尔%)的共聚聚碳酸酯。
(3)构成该聚碳酸酯的二元酚成分100摩尔%中,BPM为20摩尔%~80摩尔%(更优选为40摩尔%~75摩尔%,进一步优选为45摩尔%~65摩尔%),并且Bis-TMC为20摩尔%~80摩尔%(更优选为25摩尔%~60摩尔%,进一步优选为35摩尔%~55摩尔%)的共聚聚碳酸酯。
这些特殊的聚碳酸酯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适当地混合2种以上使用。另外,还可以将它们与通用的双酚A型的聚碳酸酯混合使用。
这些特殊的聚碳酸酯的制法和特性例如详细地记载于日本特开平6-172508号公报、日本特开平8-27370号公报、日本特开2001-55435号公报以及日本特开2002-117580号公报等中。
应予说明,在上述的各种聚碳酸酯中,通过调整共聚组成等,将吸水率和Tg(玻璃化转变温度)设在下述范围内的聚碳酸酯,聚合物本身的耐水解性良好,并且成型后的低翘曲性也格外优异,因此特别适合要求形态稳定性的领域。
(i)吸水率为0.05%~0.15%,优选为0.06%~0.13%,并且Tg为120℃~180℃的聚碳酸酯,或者
(ii)Tg为160℃~250℃,优选为170℃~230℃,并且吸水率为0.10%~0.30%,优选为0.13%~0.30%,更优选为0.14%~0.27%的聚碳酸酯。
这里,聚碳酸酯的吸水率是使用直径45mm、厚度3.0mm的圆板状试验片,基于ISO62-1980测定在23℃的水中浸渍24小时后的水分率的值。另外,Tg(玻璃化转变温度)是通过基于JIS K7121的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定而求出的值。
作为碳酸酯前体,使用碳酰卤、碳酸二酯或卤代甲酸酯等,具体而言举出光气、碳酸二苯酯或者二元酚的二卤代甲酸酯等。
在通过界面聚合法将上述二元酚和碳酸酯前体制造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催化剂、链终止剂、用于防止二元酚氧化的抗氧化剂等。另外,本发明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包含将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共聚而成的支链聚碳酸酯树脂、将芳香族或脂肪族(包含脂环式)的二官能性羧酸共聚而成的聚酯碳酸酯树脂、将二官能性醇(包含脂环式)共聚而成的共聚聚碳酸酯树脂、以及将上述二官能性羧酸和二官能性醇一起共聚而成的聚酯碳酸酯树脂。另外,也可以是将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2种以上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支链聚碳酸酯树脂能够对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赋予防滴性能等。作为上述支链聚碳酸酯树脂中使用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可举出间苯三酚、根皮葡酚或者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烯-2、2,4,6-三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烷、1,3,5-三(4-羟基苯基)苯、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2,6-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4-{4-[1,1-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α,α-二甲基苄基苯酚等三酚、四(4-羟基苯基)甲烷、双(2,4-二羟基苯基)酮、1,4-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或者偏苯三酸、均苯四酸、二苯甲酮四羧酸以及它们的酰氯等,其中,优选为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特别优选为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
支链聚碳酸酯中的由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衍生的构成单元在由二元酚衍生的构成单元和由所述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衍生的构成单元的合计100摩尔%中,优选为0.01摩尔%~1摩尔%,更优选为0.05摩尔%~0.9摩尔%,进一步优选为0.05摩尔%~0.8摩尔%。
另外,特别是在熔融酯交换法的情况下,存在作为副反应产生支链结构单元的情况,所述支链结构单元的量在与由二元酚衍生的构成单元的合计100摩尔%中,优选为0.001摩尔%~1摩尔%,更优选为0.005摩尔%~0.9摩尔%,进一步优选为0.01摩尔%~0.8摩尔%。应予说明,上述支链结构的比例能够利用1H-NMR测定而算出。
脂肪族的二官能性的羧酸优选为α,ω-二羧酸。作为脂肪族的二官能性的羧酸,例如可优选地举出癸二酸(癸烷二酸)、十二烷二酸、十四烷二酸、十八烷二酸、二十烷二酸等直链饱和脂肪族二羧酸以及环己烷二羧酸等脂环族二羧酸。作为二官能性醇,更优选为脂环族二醇,例如可例示环己烷二甲醇、环己烷二醇以及三环癸烷二甲醇等。
作为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的制造方法的界面聚合法、熔融酯交换法、碳酸酯预聚物固相酯交换法以及环状碳酸酯化合物的开环聚合法等反应形式是在各种文献和专利公报等中周知的方法。
制造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时,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M)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1.8×104~4.0×104,更优选为2.0×104~3.5×104,进一步优选为2.2×104~3.0×104。粘均分子量为1.8×104以上的聚碳酸酯树脂存在可得到良好的机械特性的情况。另一方面,由粘均分子量4.0×104以下的聚碳酸酯树脂得到的树脂组合物在注射成型时的流动性优异,在这一点上通用性优异。
应予说明,上述聚碳酸酯树脂可以是将其粘均分子量为上述范围外的聚碳酸酯系树脂混合而得到的。尤其是具有超过上述范围(5×104)的粘均分子量的聚碳酸酯树脂,树脂的熵弹性提高。其结果是将强化树脂材料成型为结构部件时使用的气体辅助成型和发泡成型中,呈现良好的成型加工性。上述成型加工性的改善比上述支链聚碳酸酯更好。作为更优选的方式,A成分也可以使用由粘均分子量7×104~3×105的聚碳酸酯树脂(A-1-1-1成分)和粘均分子量1×104~3×104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A-1-1-2成分)构成且其粘均分子量为1.6×104~3.5×104的聚碳酸酯树脂(A-1-1成分)(以下,有时称为“含高分子量成分的聚碳酸酯树脂”)。
上述含高分子量成分的聚碳酸酯树脂(A-1-1成分)中,A-1-1-1成分的分子量优选为7×104~2×105,更优选为8×104~2×105,进一步优选为1×105~2×105,特别优选为1×105~1.6×105。并且,A-1-1-2成分的分子量优选为1×104~2.5×104,更优选为1.1×104~2.4×104,进一步优选为1.2×104~2.4×104,特别优选为1.2×104~2.3×104
含有高分子量成分的聚碳酸酯树脂(A-1-1成分)可以通过以各种比例混合上述A-1-1-1成分和A-1-1-2成分,调整成满足规定的分子量范围而得到。优选为在A-1-1成分100重量%中A-1-1-1成分为2重量%~40重量%的情况,更优选为A-1-1-1成分为3重量%~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A-1-1-1成分为4重量%~20重量%,特别优选A-1-1-1成分为5重量%~20重量%。
另外,作为A-1-1成分的制备方法,可举出如下的方法:(1)将A-1-1-1成分和A-1-1-2成分分别独立地聚合并将它们混合的方法,(2)采用以日本特开平5-306336号公报中所示的方法为代表的、在同一体系内制造在利用GPC法测得的分子量分布图表中显示多个聚合物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方法,以满足本发明的A-1-1成分的条件的方式制造上述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方法,以及(3)将利用上述制造方法((2)的制造法)得到的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与另外制造的A-1-1-1成分和/或A-1-1-2成分混合的方法等。
本发明中所说的粘均分子量通过如下方式求出:首先,使用奥斯特瓦尔德粘度计在20℃下由将聚碳酸酯0.7g溶解于二氯甲烷100ml而得的溶液求出通过下式算出的比粘度(ηSP),由求出的比粘度(ηSP)通过下面的算式算出粘均分子量M。
比粘度(ηSP)=(t-t0)/t0
[t0为二氯甲烷的滴落秒数,t为试样溶液的滴落秒数]
求出的比粘度(ηSP)利用下数式计算粘均分子量M。
ηSP/c=[η]+0.45×[η]2c(其中,[η]为特性粘度)
[η]=1.23×10-4M0.83
c=0.7
应予说明,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的聚碳酸酯树脂的粘均分子量的计算按照下述的要领进行。即,将该组合物与其20倍重量~30倍重量的二氯甲烷混合,使组合物中的可溶成分溶解。利用硅藻土过滤采集上述可溶成分。其后除去得到的溶液中的溶剂。将溶剂除去后的固体充分干燥,得到溶解于二氯甲烷的成分的固体。由将上述固体0.7g溶解于二氯甲烷100ml的溶液,与上述同样地求出20℃的比粘度,由该比粘度与上述同样地计算粘均分子量M。
作为本发明的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也可以使用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优选为由下述通式(1)所示的聚碳酸酯嵌段和下述通式(3)所示的聚二有机硅氧烷嵌段构成的共聚树脂。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091
[上述通式(1)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烯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碳原子数6~14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以及羧基中的基团,分别具有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和f分别为1~4的整数,W为选自单键或下述通式(2)所表示的基团中的至少一个基团。]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101
[上述通式(2)中,R11、R12、R13、R14、R15、R16、R17和R18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以及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中的基团,R19和R20分别独立地表示选自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烯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碳原子数6~10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以及羧基中的基团,具有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g为1~10的整数,h为4~7的整数。]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102
[上述通式(3)中,R3、R4、R5、R6、R7和R8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无取代的芳基,R9和R10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p为自然数,q为0或自然数,p+q为10~300的自然数。X为碳原子数2~8的二价脂肪族基团。]
本发明中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A成分)优选可以通过使下述通式(4)所示的二元酚和下述通式(5)所示的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而制备。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111
[(上述通式(4)中,R1和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8的烷基、碳原子数1~18的烷氧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基、碳原子数6~20的环烷氧基、碳原子数2~10的烯基、碳原子数6~14的芳基、碳原子数6~14的芳氧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基、碳原子数7~20的芳烷氧基、硝基、醛基、氰基以及羧基中的基团,分别具有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e和f分别为1~4的整数,W为选自单键或上述通式(2)所表示的基团中的至少一个基团。)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112
[上述通式(5)中,R3、R4、R5、R6、R7和R8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或碳原子数6~12的取代或者无取代的芳基,R9和R10分别独立地为氢原子、卤素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p为自然数,q为0或自然数,p+q为10~300的自然数。X为碳原子数2~8的二价脂肪族基团。]
作为通式(4)所示的二元酚(I),例如可举出4,4’-二羟基联苯、双(4-羟基苯基)甲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2,2-双(4-羟基-3,3’-联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异丙基苯基)丙烷、2,2-双(3-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苯基)丁烷、2,2-双(4-羟基苯基)辛烷、2,2-双(3-溴-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丙烷、2,2-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丙烷、1,1-双(3-环己基-4-羟基苯基)环己烷、双(4-羟基苯基)二苯基甲烷、9,9-双(4-羟基苯基)芴、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环戊烷、4,4’-二羟基二苯基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醚、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二苯基硫醚、2,2’-二甲基-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甲基二苯基硫醚、2,2’-二苯基-4,4’-磺酰基二苯酚、4,4’-二羟基-3,3’-二苯基二苯基亚砜、4,4’-二羟基-3,3’-二苯基二苯基硫醚、1,3-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1,4-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1,4-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3-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4,8-双(4-羟基苯基)三环[5.2.1.02,6]癸烷、4,4’-(1,3-金刚烷二基)二苯酚、1,3-双(4-羟基苯基)-5,7-二甲基金刚烷等。
其中,优选为1,1-双(4-羟基苯基)-1-苯基乙烷、2,2-双(4-羟基苯基)丙烷、2,2-双(4-羟基-3-甲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3,3,5-三甲基环己烷、4,4’-磺酰基二苯酚、2,2’-二甲基-4,4’-磺酰基二苯酚、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1,3-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1,4-双{2-(4-羟基苯基)丙基}苯,特别优选为2,2-双(4-羟基苯基)丙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BPZ)、4,4’-磺酰基二苯酚、9,9-双(4-羟基-3-甲基苯基)芴。其中,最优选强度优异、具有良好的耐久性的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另外,这些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二种以上使用。
作为上述通式(5)所示的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例如优选使用下述所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121
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可通过如下方式容易地制造:使具有烯属性不饱和碳-碳键的酚类、优选乙烯基苯酚、2-烯丙基苯酚、异丙烯基苯酚、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与具有规定聚合度的聚硅氧烷链的末端进行硅氢化反应。其中,优选为(2-烯丙基苯酚)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特别优选为(2-烯丙基苯酚)末端聚二甲基硅氧烷、(2-甲氧基-4-烯丙基苯酚)末端聚二甲基硅氧烷。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优选其分子量分布(Mw/Mn)为3以下。为了呈现更优异的高温成型时的低脱气性和低温冲击性,所述分子量分布(Mw/Mn)更优选为2.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在处于上述优选的范围的情况下,高温成型时的脱气产生量受到抑制,另外,存在低温冲击性优异的情况。
另外,为了实现高度的耐冲击性,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的二有机硅氧烷聚合度(p+q)为10~300是适当的。所述二有机硅氧烷聚合度(p+q)优选为10~200,更优选为12~150,进一步优选为14~100。在上述优选的范围的情况下,有效呈现出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物的特征即耐冲击性,还获得良好的外观。
聚二有机硅氧烷在A成分所使用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总重量中所占的含量优选为0.1重量%~50重量%。所述聚二有机硅氧烷成分含量更优选为0.5重量%~30重量%,进一步优选为1重量%~20重量%。为上述优选的范围的下限以上时,耐冲击性、阻燃性优异,为上述优选的范围的上限以下时,容易得到不易受成型条件的影响的稳定的外观。上述聚二有机硅氧烷聚合度、聚二有机硅氧烷含量能够通过1H-NMR测定而算出。
本发明中,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可以仅使用1种,另外,也可以使用2种以上。
另外,在不障碍本发明的范围内,也可以以相对于共聚物的总重量为10重量%以下的范围并用除上述二元酚(I)、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以外的其它的共聚单体。
本发明中,预先通过水不溶性的有机溶剂和碱性水溶液的混合液中的二元酚(I)和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反应而制备含有具有末端氯甲酸酯基的低聚物的混合溶液。
生成二元酚(I)的低聚物时,可以将本发明方法中使用的二元酚(I)的全部量一次性制成低聚物,或者将其一部以后添加单体的形式在后段的界面缩聚反应中作为反应原料添加。后添加单体是为了使后段的缩聚反应迅速进行而添加的,没必要时无需添加。
该低聚物生成反应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通常,优选在缚酸剂的存在下在溶剂中进行的方式。
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使用比例可以考虑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当量)适当地调整。另外,在使用光气等气体状的碳酸酯形成性化合物的情况下,能够适当地采用将其吹入反应系的方法。
作为上述缚酸剂,例如可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碳酸盐、吡啶等有机碱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缚酸剂的使用比例也与上述同样地考虑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当量)适当地确定即可。具体而言,优选使用相对于形成低聚物时使用的二元酚(I)的摩尔数(通常1摩尔相当于2当量)为2当量或比其稍多量的缚酸剂。
作为上述溶剂,可以将公知的聚碳酸酯的制造中使用的溶剂等各种对反应呈惰性的溶剂以单独1种或者混合溶剂的形式使用。作为代表的例子,例如可举出二甲苯等烃溶剂、以二氯甲烷、氯苯作为代表的卤代烃溶剂等。特别优选使用二氯甲烷等卤代烃溶剂。
低聚物生成的反应压力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常压、加压、减压中的任一种,通常在常压下下进行反应是有利的。反应温度选自-20℃~50℃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伴随聚合而发热,所以优选进行水冷或者冰冷。反应时间被其它的条件所左右,不能一概而论,通常在0.2小时~10小时进行。低聚物生成反应的pH范围与公知的界面反应条件相同,pH常被调整成10以上。
本发明如此,在得到含有具有末端氯甲酸酯基的二元酚(I)的低聚物的混合溶液后,一边搅拌该混合溶液一边向二元酚(I)中加入被高度纯化至分子量分布(Mw/Mn)为3以下的通式(5)表示的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使该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与该低聚物进行界面缩聚,由此得到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物。
进行界面缩聚反应时,可以考虑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当量)适当地追加缚酸剂。作为缚酸剂,例如可使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碱金属氢氧化物、碳酸钠、碳酸钾等碱金属盐、吡啶等有机碱或者它们的混合物等。具体而言,在将使用的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或者如上所述的二元酚(I)的一部分以后添加单体的形式添加到该反应阶段时,相对于后添加部分的二元酚(I)和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的合计摩尔数(通常1摩尔相当于2当量),优选使用2当量或比其更多量的碱。
利用二元酚(I)的低聚物与羟基芳基末端聚二有机硅氧烷(II)的界面缩聚反应进行的缩聚通过激烈搅拌上述混合液来进行。
在上述聚合反应中,通常使用链终止剂或分子量调节剂。作为链终止剂,可举出具有一元酚性羟基的化合物,除了通常的苯酚、对叔丁基苯酚、对枯基苯酚、三溴苯酚等以外,还可例示长链烷基苯酚、脂肪族酰氯、脂肪族羧酸、羟基苯甲酸烷基酯、羟基苯基烷基酸酯、烷基醚苯酚等。其使用量相对于所使用的全部的二元酚系化合物100摩尔为100摩尔~0.5摩尔,优选为50摩尔~2摩尔的范围,当然也可以并用二种以上的化合物。
为了促进缩聚反应,可以添加三乙基胺这样的叔胺或季铵盐等催化剂。
上述聚合反应的反应时间优选为30分钟以上,更优选为50分钟以上。根据希望,可以少量添加亚硫酸钠、硫化氢等抗氧化剂。
可以将支化剂与上述的二元酚系化合物并用而制成支化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作为上述支链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中使用的三官能以上的多官能性芳香族化合物,可举出间苯三酚、根皮葡酚、或者4,6-二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烯-2、2,4,6-三甲基-2,4,6-三(4-羟基苯基)庚烷、1,3,5-三(4-羟基苯基)苯、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2,6-双(2-羟基-5-甲基苄基)-4-甲基苯酚、4-{4-[1,1-双(4-羟基苯基)乙基]苯}-α,α-二甲基苄基苯酚等三酚、四(4-羟基苯基)甲烷、双(2,4-二羟基苯基)酮、1,4-双(4,4-二羟基三苯基甲基)苯、或偏苯三酸、均苯四酸、二苯甲酮四羧酸以及它们的酰氯等,其中,优选为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1,1,1-三(3,5-二甲基-4-羟基苯基)乙烷,特别优选为1,1,1-三(4-羟基苯基)乙烷。支链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中的多官能性化合物的比例在芳香族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总量中,优选为0.001摩尔%~1摩尔%,更优选为0.005摩尔%~0.9摩尔%,进一步优选为0.01摩尔%~0.8摩尔%,特别优选为0.05摩尔%~0.4摩尔%。应予说明,所述支链结构量能够通过1H-NMR测定而算出。
反应压力可以为减压、常压、加压中的任一种,通常可在常压或者反应体系的自身压力程度下适当地进行。反应温度选自-20℃~50℃的范围,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伴随聚合而发热,因此优选进行水冷或冰冷。反应时间根据反应温度等其它的条件而不同,因此无法一概规定,但通常在0.5小时~10小时进行。
根据情况,也可以对得到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适当地实施物理处理(混合、分级等)和/或化学处理(聚合物反应、交联处理、部分分解处理等)而获得所需比浓粘度[ηSP/c]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
可以对得到的反应生成物(粗生成物)实施公知的分离精制法等各种后处理而作为所希望的纯度(精制度)的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回收。
聚碳酸酯-聚二有机硅氧烷共聚树脂成型品中的聚二有机硅氧烷结构域的平均尺寸优选为1nm~60nm的范围。所述平均尺寸更优选为3nm~55nm,更优选为5nm~50nm。在上述优选的范围的下限以上时,充分发挥耐冲击性、阻燃性,在上述优选的范围的上限以下时,有稳定发挥耐冲击性的情况。由此提供一种耐冲击性和外观优异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B成分:聚酯树脂)
本发明的聚酯树脂(B成分)优选是通过以芳香族二羧酸或其反应性衍生物与二醇或其酯衍生物为主成分的缩合反应而得到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作为这里所说的芳香族二羧酸,优选使用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1,5-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4,4’-二苯基醚二甲酸、4,4’-二苯基甲烷二甲酸、4,4’-联苯基砜二甲酸、4,4’-联苯基亚异丙基二甲酸、1,2-双(苯氧基)乙烷-4,4’-二甲酸、2,5-蒽二甲酸、2,6-蒽二甲酸、4,4’-对亚三联苯二甲酸、2,5-吡啶二甲酸等芳香族系二羧酸,可以特别优选使用对苯二甲酸、2,6-萘二甲酸。
芳香族二羧酸可以混合二种以上使用。应予说明,如果为少量,则也可以与该二羧酸一起混合使用己二酸、壬二酸、癸二酸、十二烷二酸等脂肪族二羧酸、环己烷二甲酸等脂环族二羧酸等中的一种以上。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聚酯树脂的成分即二醇,可举出乙二醇、丙二醇、丁二醇、己二醇、新戊二醇、五亚甲基二醇、六亚甲基二醇、癸二醇、2-甲基-1,3-丙烷二醇、二乙二醇、三乙二醇等脂肪族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等脂环族二醇等、2,2-双(β-羟基乙氧基苯基)丙烷等含芳香环的二醇等及它们的混合物等。另外,如果为少量,则可以共聚1种以上的分子量400~6000的长链二醇、即聚乙二醇、聚-1,3-丙二醇、聚丁二醇等。
另外,本发明的聚酯树脂可以通过导入少量的支化剂使其支化。支化剂的种类没有限制,可举出三甲酸、偏苯三酸、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均苯三酸、偏苯三酸、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丙烷、季戊四醇等。
作为具体的聚酯树脂,可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PBN)、聚1,2-双(苯氧基)乙烷-4,4’-二甲酸乙二醇酯等,除此之外,还可举出聚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共聚聚酯树脂。这些中,可优选使用机械性质等均衡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和它们的混合物,从冲击强度、耐化学品性方面考虑,特别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混合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的使用(重量)比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为40/60~95/5的范围,特别优选为50/50~90/10的范围。
另外,得到的聚酯树脂的末端基结构没有特别限定,除了末端基的羟基与羧基的比例几乎等量的情况以外,还可以是一方的比例多的情况。另外,可以通过使对上述末端基具有反应性的化合物反应等,对这些末端基进行封端。
对于上述聚酯树脂的制造方法,可以通过如下方式进行:依照常规方法,在包含钛、锗、锑等的缩聚催化剂的存在下,一边加热一边使二羧酸成分与上述二醇成分聚合,将副生成的水或低级醇排出到体系外。例如作为锗系聚合催化剂,可例示锗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卤化物、醇盐、酚盐等,更具体地说,可以例示氧化锗、氢氧化锗、四氯化锗、四甲氧基锗等。另外,本发明中,可以一并使用现有公知的缩聚的前阶段即酯交换反应中使用的锰、锌、钙、镁等化合物,还可以在酯交换反应结束后利用磷酸或亚磷酸的化合物等,使所述催化剂失活而缩聚。
另外,对于聚酯树脂的分子量,优选以邻氯苯酚作为溶剂在25℃测定的固有粘度为0.4~1.2,更优选为0.65~1.15。
B成分的含量在A成分与B成分的合计100重量份中是60重量份~0重量份,优选为60重量份~5重量份,更优选为50重量份~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份~20重量份。在B成分的含量为60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带来良好的耐冲击性和阻燃性。
本发明所涉及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树脂组合物由(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95重量份以及(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5重量份构成。
本发明所涉及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树脂组合物除了聚碳酸酯树脂、特定的冲击改性剂、包含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以及防滴剂以外,还具有聚酯系树脂,由此认为获得除了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之外,耐化学品性也优异的性质。B成分的含量为5重量份以上时,存在得到良好的耐化学品性的情况。
〈CI成分: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1种以上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本发明的CI成分是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1种以上的单体聚合而得到的聚合物。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可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邻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乙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乙烯基萘以及甲氧基苯乙烯等,特别优选为苯乙烯。这些能够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作为氰化乙烯基单体,可举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特别优选为丙烯腈。这些能够单独使用或使用2种以上。作为(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具体而言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异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十八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等。应予说明,(甲基)丙烯酸酯的表述表示包括甲基丙烯酸酯和丙烯酸酯。
作为聚合物,具体而言可举出聚苯乙烯树脂(PS树脂)、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丙烯腈-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αMS-AN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MAS共聚物)等,特别优选为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AS树脂)。上述AS树脂的组成比没有特别限定,苯乙烯/丙烯腈的比率优选为95/5~50/50,更优选为90/10~60/40。
聚合物可以通过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中的任一种聚合法制造,在CI成分为接枝聚合物的情况下,共聚的方式可以是一段接枝也可以是多段接枝。另外,也可以是与制造时副生成的仅接枝成分的共聚物的混合物。
CI成分的含量相对于A成分100重量份为0重量份~30重量份,优选为1重量份~30重量份,更优选为5重量份~2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10重量份~15重量份。在CI成分的含量为30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耐冲击性、阻燃性及成型品外观。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树脂组合物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CI成分1重量份~30重量份。在CI成分的含量为1重量份以上的情况下,有得到充分的流动性的情况。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通过除了聚碳酸酯树脂、特定的冲击改性剂、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以及防滴剂之外,还具有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1种以上聚合而成的聚合物(CI成分),认为获得了除了机械特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之外,流动性也优异的性质。
〈CII成分:除CI成分以外的冲击改性剂〉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含有不包括CI成分的冲击改性剂(CII成分)作为CII成分。不包括CI成分的冲击改性剂优选是使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选自丁二烯系橡胶、丙烯酸系橡胶以及有机硅·丙烯酸复合橡胶中的1种橡胶进行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聚合物,更优选是具有核壳结构的接枝聚合物。核壳型接枝聚合物是以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0℃以下的橡胶成分作为核,且把以(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芳香族烯基化合物为代表的、选自能够与它们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中的单体的1种或2种以上作为壳进行共聚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作为CII成分的橡胶成分,可举出丁二烯系橡胶、丁二烯-丙烯酸复合橡胶、丙烯酸系橡胶、有机硅·丙烯酸复合橡胶、异丁烯-有机硅复合橡胶、异戊二烯橡胶、苯乙烯-丁二烯橡胶、氯丁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丁腈橡胶、乙烯-丙烯酸橡胶、有机硅橡胶、表氯醇橡胶、氟橡胶及在它们的不饱和键合部分添加氢而成的成分,从燃烧时可能产生有害物质的这点考虑,不含卤素原子的橡胶成分在环境负荷方面优选。另外,橡胶成分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30℃以下,从这些观点出发,作为橡胶成分,特别优选为丁二烯系橡胶、丙烯酸系有机硅·丙烯酸复合橡胶。复合橡胶是指2种橡胶成分共聚而成的橡胶或者以获得无法分离而相互缠绕的IPN结构的方式聚合而成的橡胶。在核壳型接枝聚合物中,其核的粒径以重量平均粒径计优选为240nm~300nm,更优选为250nm~290nm,进一步优选为260nm~280nm。如果为240nm~300nm的范围,则实现更良好的耐冲击性。另外,粒径分布优选为具有2个峰的多分散型,特别优选在100nm和300nm附近具有2个峰的多分散型,与单一峰的单分散型相比可实现更良好的耐冲击性。
作为在橡胶成分中以核壳型接枝聚合物的壳的方式共聚的乙烯基化合物中的芳香族乙烯基,能够举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烷氧基苯乙烯、卤化苯乙烯等。另外,作为丙烯酸酯,能够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辛酯等,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等,特别优选为甲基丙烯酸甲酯。这些中特别优选含有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酯作为必需成分,从机械特性和阻燃性的观点考虑,进一步优选不包含芳香族乙烯基成分。这是由于,该核壳型接枝聚合物与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的亲和性优异,所以在该树脂中存在更多的橡胶成分,更有效地发挥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所具有的良好耐冲击性,作为其结果,树脂组合物的耐冲击性变得良好。更具体而言,甲基丙烯酸酯优选在接枝成分100重量%中(核壳型聚合物的情况下为在壳100重量%中),优选含有10重量%以上,更优选含有15重量%以上。含有玻璃化转变温度10℃以下的橡胶成分的弹性聚合物可以通过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中的任一聚合法进行制造,共聚的方式可以为一段接枝,也可为多段接枝。另外,也可以是与制造时副生成的仅接枝成分的共聚物的混合物。另外,作为聚合法,除了一般的乳液聚合法之外,还可举出使用过硫酸钾等引发剂的无皂聚合法、种子聚合法、二步溶胀聚合法等。另外,在悬浮聚合法中,可以进行如下方法等:将水相和单体相分别独立地保持并将两者正确地供给到连续式的分散机,以分散机的转速控制粒径的方法;以及连续式的制造方法中在具有分散能的水性液体中使单体相通过数~数十μm直径的细径孔或多孔质过滤器进行供给而控制粒径的方法。在核壳型的接枝聚合物的情况下,其反应在核和壳中均可以是1段,也可以是多段。
上述聚合物是市售的,能够容易地得到。例如作为橡胶成分,以丁二烯橡胶为主成分的橡胶成分可举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METABLEN E系列(例如壳成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的E-875A,壳成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为主成分的E-870A等)。以丙烯酸橡胶为主成分的橡胶成分可举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W系列(例如壳成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的W-600A等)。以有机硅·丙烯酸复合橡胶为主成分的橡胶成分可举出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的METABLEN S系列(例如壳成分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的S-2001、S-2030等)。
CII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10重量份,优选为1.5重量份~9重量份,更优选为2重量份~8重量份。在CII成分的含量为1重量份以上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机械特性,在为10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阻燃性和成型品外观。
〈D成分:磷腈〉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包含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作为D成分。所述磷腈通过在分子中含有磷原子和氮原子,能够对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赋予抑制阻燃性降低、冲击强度降低的效果。作为磷系阻燃剂,在使用磷腈以外的化合物、例如磷酸酯、缩合磷酸酯等的情况下,会产生由聚碳酸酯树脂塑化导致的冲击强度降低、阻燃性降低。磷腈只要是不包含卤素原子,且在分子中具有磷腈结构的化合物,就没有特别限定。这里所说的磷腈结构是指以式:-P(R2)=N-[式中,R2表示有机基团]表示的结构。磷腈由通式(6)、(7)表示。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211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221
(式中,X1、X2、X3、X4表示氢、羟基、氨基、或者不包含卤素原子的有机基团。另外,n表示3~10的整数)。
上述式(6)、(7)中,作为X1、X2、X3、X4所示的不包含卤素原子的有机基团,例如可举出烷氧基、苯基、氨基、烯丙基等。
D成分即磷腈需要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该含量优选为99mol%~100mol%,更优选为99.5mol%~100mol%的范围。在磷腈环状三聚体的含量为98.5mol%以上的情况下,呈现出薄壁的5VB阻燃性。
一般的磷腈的制造方法记载于欧洲专利申请公开第728811号和国际公开第97/40092号等中。
虽然在制造过程中磷腈除了环状三聚体以外,还生成作为副产物的环状四聚体、其以上的高级的低聚物,但可以利用柱色谱等进行精制,由此增加磷腈环状三聚体的含量。
应予说明,磷腈中的磷腈环状三聚体的含量可以通过31PNMR(化学位移、δ三聚体6.5ppm~10.0ppm、δ四聚体-10ppm~-13.5ppm、δ更高级的低聚物-16.5ppm~-25.0ppm)进行定量。
D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为1重量份~20重量份,优选为5重量份~15重量份,更优选为8重量份~12重量份。在D成分的含量为1重量份以上的情况下,得到阻燃化的效果,在20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耐冲击性。
〈E成分:防滴剂〉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含有E成分作为防滴剂。通过含有该防滴剂,能够在不损害成型品的物性的情况下实现良好的阻燃性。
作为E成分的防滴剂,可举出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含氟聚合物,作为上述聚合物,可举出聚四氟乙烯、四氟乙烯系共聚物(例如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等)、美国专利第4379910号公报所示这样的部分氟化聚合物、由氟化二苯酚制造的聚碳酸酯树脂等。其中,优选为聚四氟乙烯(以下也有时称为PTFE)。
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PTFE的分子量具有极高的分子量,显示因剪切力等外部作用使PTFE彼此结合而成为纤维状的趋势。其分子量以由标准比重求得的数均分子量计为100万~1000万,优选为200万~900万。上述PTFE除了固体形状之外,还可以采用水性分散液形态。另外,上述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PTFE为了提高在树脂中的分散性,并且得到良好的阻燃性和机械特性,也可以采用与其它树脂的混合形态的PTFE混合物。
作为上述具有原纤维形成能力的PTFE的市售品,例如可举出Du Pont-MitsuiFluorochemicals株式会社的TEFLON(注册商标)6J、大金工业株式会社的PolyflonMPAFA500和F-201L等。作为PTFE的水性分散液的市售品,代表性地可举出Asahi-ICIFluoropolymers株式会社制的Fluon AD-1、AD-936、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的Fluon D-1和D-2、Du Pont-Mitsui Fluorochemicals株式会社制的TEFLON(注册商标)30J等。
作为混合形态的PTFE,可使用通过如下的方法得到的物质:(1)将PTFE的水性分散液与有机聚合物的水性分散液或者溶液混合并进行共沉淀,得到共凝聚混合物的方法(日本特开昭60-258263号公报、日本特开昭63-154744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方法);(2)将PTFE的水性分散液与干燥的有机聚合物粒子混合的方法(日本特开平4-272957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3)将PTFE的水性分散液与有机聚合物粒子溶液均匀混合,从所述混合物同时除去各介质的方法(日本特开平06-220210号公报、日本特开平08-188653号公报等所记载的方法);(4)在PTFE的水性分散液中将形成有机聚合物的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日本特开平9-95583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以及(5)在将PTFE的水性分散液与有机聚合物分散液均匀地混合后,进一步在该混合分散液中将乙烯基系单体聚合,其后得到混合物的方法(日本特开平11-29679号等所记载的方法)。作为这些混合形态的PTFE的市售品,可举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的“METABLEN A3800”(商品名)、以及GE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的“BLENDEX B449”(商品名)等。
作为混合形态的PTFE的比例,在PTFE混合物100重量%中,优选PTFE为1重量%~60重量%,更优选为5重量%~55重量%。PTFE的比例位于上述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实现PTFE的良好的分散性。应予说明,上述F成分的比例表示净重的防滴剂的量,在为混合形态的PTFE的情况下,表示净重的PTFE的量。
E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为0.05重量份~2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1.5重量份,更优选为0.2重量份~1重量份。在防滴剂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得到充分的阻燃性,避免由PTFE在成型品表面析出所导致的外观不良,并且降低树脂组合物的成本。
另外,作为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中使用的有机系聚合物所使用的苯乙烯系单体,可例示出可以被选自碳原子数1~6的烷基、碳原子数1~6的烷氧基以及卤素中的一个以上的基团取代的苯乙烯,例如邻甲基苯乙烯、间甲基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二甲基苯乙烯、乙基-苯乙烯、对叔丁基苯乙烯、甲氧基苯乙烯、氟苯乙烯、单溴苯乙烯、二溴苯乙烯以及三溴苯乙烯、乙烯基二甲苯、乙烯基萘,但并不限于这些。上述苯乙烯系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2种以上使用。
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中使用的有机系聚合物所使用的丙烯酸系单体包括可被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具体而言,作为上述丙烯酸系单体,可例示可被选自碳原子数1~20的烷基、碳原子数3~8的环烷基、芳基以及缩水甘油基中的一个以上的基团取代的(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例如(甲基)丙烯腈、(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戊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十二烷基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可被碳原子数1~6的烷基或芳基取代的马来酰亚胺,例如马来酰亚胺、N-甲基-马来酰亚胺以及N-苯基-马来酰亚胺、马来酸、富马酸及衣康酸,但并不限于这些。上述丙烯酸系单体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2种以上混合使用。这些中,优选(甲基)丙烯腈。
涂覆层所使用的有机聚合物所包含的来自丙烯酸系单体的单元的量相对于来自苯乙烯系单体的单元100重量份优选为8重量份~11重量份,更优选为8重量份~1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8重量份~9重量份。在来自丙烯酸系单体的单元为8重量份以上的情况下,存在获得良好的涂覆强度的情况,在为11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获得良好的成型品的表面外观。
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优选残存水分含量为0.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2重量%~0.4重量%,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0.3重量%。在残存水分量为0.5重量%以下的情况下,存在得到良好的阻燃性的情况。
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的制造工序中,包括如下的步骤:在引发剂的存在下在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的外部形成含有选自苯乙烯系单体和丙烯酸单体中的1个以上的单体的涂覆层。并且,优选在上述涂敷层形成的步骤后包括将残存水分含量干燥至为0.5重量%以下,优选为0.2重量%~0.4重量%,更优选为0.1重量%~0.3重量%的步骤。干燥的步骤例如能够使用热风干燥或真空干燥方法这样的本领域公知的方法进行。
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所使用的引发剂只要是苯乙烯系和/或丙烯酸系单体的聚合反应所使用的引发剂,就可无限制地使用。作为上述引发剂,可例示过氧化氢异丙苯、二叔丁基过氧化物、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氢以及过氧化钾,但并不限于这些。在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中,根据反应条件可以使用1种以上的上述引发剂。上述引发剂的量可以在考虑聚四氟乙烯的量和单体的种类/量而使用的范围内自由地选择,以全部组合物的量为基准,优选使用0.15重量份~0.25重量份。
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通过悬浮聚合法利用下述的顺序进行制造。
首先,在反应器中装入水和支链聚四氟乙烯分散体(固体浓度:60%,聚四氟乙烯粒径:0.15μm~0.3μm)后,一边搅拌一边添加丙烯酸单体、苯乙烯单体及作为水溶性引发剂的过氧化氢异丙苯,在80℃~90℃下进行9小时反应。反应结束后,通过用离心分离机进行30分钟离心分离将水分除去,得到糊状的生成物。其后,利用热风干燥机,将生成物的糊料在80℃~100℃干燥8小时。其后,进行上述干燥的生成物的粉碎,得到本发明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
所述悬浮聚合法不需要日本专利3469391号公报等例示的乳液聚合法中的基于乳化分散的聚合工序,因此不需要用于使乳化剂和聚合后的胶乳凝固沉淀的电解质盐类。另外,由于在用乳液聚合法制造的聚四氟乙烯混合体中,混合体中的乳化剂和电解质盐类容易混合存在而难以除去,所以难以减少来自上述乳化剂、电解质盐类的钠金属离子、钾金属离子。本发明中使用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利用悬浮聚合法制造,因此不使用上述乳化剂、电解质盐类,所以能够减少混合体中的钠金属离子、钾金属离子,能够提高热稳定性和耐水解性。
另外,本发明中可以使用包覆支链PTFE作为防滴剂。包覆支链PTFE是由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粒子和有机系聚合物构成的聚四氟乙烯系混合体,在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的外部具有由有机系聚合物、优选包含来自苯乙烯系单体的单元和/或来自丙烯酸系单体的单元的聚合物构成的涂覆层。上述涂覆层形成在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的表面上。另外,上述涂覆层优选包含苯乙烯系单体和丙烯酸系单体的共聚物。
包覆支链PTFE中包含的聚四氟乙烯为支链状聚四氟乙烯。所包含的聚四氟乙烯不是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的情况下,聚四氟乙烯的添加少时的滴下防止效果不充分。支链状聚四氟乙烯为粒子状,具有优选为0.1μm~0.6μm、更优选为0.3μm~0.5μm、进一步优选0.3μm~0.4μm的粒径。在粒径小于0.1μm的情况下,成型品的表面外观优异,但商业上不易得到具有粒径小于0.1μm的聚四氟乙烯。另外,在粒径比0.6μm大的情况下,具有成型品的表面外观变差的情况。本发明所使用的聚四氟乙烯的数均分子量优选为1×104~1×107,更优选为2×106~9×106,一般而言,从稳定性的侧面考虑,更优选为高分子量的聚四氟乙烯。可使用粉末或分散液的形态中的任一者。包覆支链PTFE的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的含量相对于包覆支链PTFE的总重量100重量份优选为20重量份~60重量份,更优选为40重量份~55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47重量份~53重量份,特别优选为48重量份~52重量份,最优选为49重量份~51重量份。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的比例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支链状聚四氟乙烯的良好的分散性。
〈F成分:硅酸盐矿物〉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硅酸盐矿物作为F成分。所述硅酸盐矿物是至少由金属氧化物成分和SiO2成分构成的矿物,优选为原硅酸盐、二硅酸盐、环状硅酸盐以及链状硅酸盐等。作为硅酸盐矿物采用结晶状态,另外结晶的形状可以采用纤维状、板状等各种形状。
硅酸盐矿物可以为复合氧化物、含氧酸盐(由离子晶格构成)、固溶体中的任一化合物,另外,复合氧化物可以是单一氧化物的2种以上的组合以及单一氧化物与含氧酸盐的2种以上的组合中的任一者,另外固溶体可以是2种以上的金属氧化物的固溶体和2种以上的含氧酸盐的固溶体中的任一种。
硅酸盐矿物可以是水合物。水合物中的结晶水的形态可以是如下形态中的任一形态:作为Si-OH以硅酸氢根离子的形式嵌入的形态,以氢氧根离子(OH)的形式离子性嵌入金属阳离子的形态,以及以H2O分子的形式嵌入结构的缝隙的形态。
硅酸盐矿物也可以使用与天然物对应的人工合成物。作为人工合成物,能够利用由以往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利用固体反应、水热反应以及超高压反应等的各种合成法得到的硅酸盐矿物。
作为各金属氧化物成分(MO)中的硅酸盐矿物的具体例,可举出以下的具体例。这里括号内的记载是以该硅酸盐矿物为主成分的矿物等的名称,是指可使用括号内的化合物作为例示的金属盐。
作为其成分中包含K2O的物质,可举出K2O·SiO2、K2O·4SiO2·H2O、K2O·Al2O3·2SiO2(六方钾霞石)、K2O·Al2O3·4SiO2(白榴石)及K2O·Al2O3·6SiO2(正长石)等。
作为其成分中包含Na2O的物质,可举出Na2O·SiO2及其水合物、Na2O·2SiO2、2Na2O·SiO2、Na2O·4SiO2、Na2O·3SiO2·3H2O、Na2O·Al2O3·2SiO2、Na2O·Al2O3·4SiO2(翡翠辉石)、2Na2O·3CaO·5SiO2、3Na2O·2CaO·5SiO2以及Na2O·Al2O3·6SiO2(钠长石)等。
作为其成分中包含Li2O的物质,可举出Li2O·SiO2、2Li2O·SiO2、Li2O·SiO2·H2O、3Li2O·2SiO2、Li2O·Al2O3·4SiO2(透锂长石)、Li2O·Al2O3·2SiO2(锂霞石)及Li2O·Al2O3·4SiO2(锂辉石)等。
作为其成分中包含BaO的物质,可举出BaO·SiO2、2BaO·SiO2、BaO·Al2O3·2SiO2(钡长石)以及BaO·TiO2·3SiO2(蓝锥矿)等。
作为其成分中包含CaO的物质,可举出3CaO·SiO2(水泥熟料矿物的阿利特)、2CaO·SiO2(水泥熟料矿物的贝利特)、2CaO·MgO·2SiO2(镁黄长石)、2CaO·Al2O3·SiO2(钙黄长石)、镁黄长石与钙黄长石的固溶体(黄长石)、CaO·SiO2(硅灰石(α-型、β-型均包括在内))、CaO·MgO·2SiO2(透辉石)、CaO·MgO·SiO2(灰苦土橄榄石)、3CaO·MgO·2SiO2(镁硅钙石)、CaO·Al2O3·2SiO2(钙长石)、5CaO·6SiO2·5H2O(托贝莫来石,其它5CaO·6SiO2·9H2O等)等托贝莫来石组水合物、2CaO·SiO2·H2O(针硅钙石)等硅灰石组水合物、6CaO·6SiO2·H2O(硬硅钙石)等硬硅钙石组水合物、2CaO·SiO2·2H2O(白钙沸石)等白钙沸石组水合物、CaO·Al2O3·2SiO2·H2O(硬柱石)、CaO·FeO·2SiO2(铁钙辉石)、3CaO·2SiO2(硅钙石)、3CaO·Al2O3·3SiO2(钙铝榴石)、3CaO·Fe2O3·3SiO2(钙铁榴石)、6CaO·4Al2O3·FeO·SiO2(Pleochroite,多色石)、以及斜黝帘石、红帘石、褐帘石、符山石、斧石、碳硅钙石(scawtite)和普通辉石等。
另外,作为其成分包含CaO的硅酸盐矿物,可举出波特兰水泥。波特兰水泥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使用普通、早强、超早强、中热、耐硫酸盐、白色等中的任一种。另外,也可以使用各种混合水泥,例如高炉水泥、硅石水泥、粉煤灰水泥等作为B成分。
另外,作为其它的在其成分包含CaO的硅酸盐矿物,可举出高炉煤渣、铁素体等。
作为其成分包含ZnO的物质,可举出ZnO·SiO2、2ZnO·SiO2(锰硅锌矿)以及4ZnO·2SiO2·H2O(异极矿)等。
作为其成分包含MnO的物质,可举出MnO·SiO2、2MnO·SiO2、CaO·4MnO·5SiO2(蔷薇辉石)和镁铁钠闪石等。
作为其成分中包括FeO的物质,可举出FeO·SiO2(正铁辉石)、2FeO·SiO2(铁橄榄石)、3FeO·Al2O3·3SiO2(铁铝榴石)及2CaO·5FeO·8SiO2·H2O(铁阳起石)等。
作为其成分包含CoO的物质,有CoO·SiO2和2CoO·SiO2等。
作为其成分包含MgO的物质,可举出MgO·SiO2(块滑石、顽火辉石)、2MgO·SiO2(镁橄榄石)、3MgO·Al2O3·3SiO2(镁铝榴石)、2MgO·2Al2O3·5SiO2(堇青石)、2MgO·3SiO2·5H2O、3MgO·4SiO2·H2O(滑石)、5MgO·8SiO2·9H2O(绿坡缕石)、4MgO·6SiO2·7H2O(海泡石)、3MgO·2SiO2·2H2O(贵橄榄石)、5MgO·2CaO·8SiO2·H2O(透闪石)、5MgO·Al2O3·3SiO2·4H2O(绿泥石)、K2O·6MgO·Al2O3·6SiO2·2H2O(金云母)、Na2O·3MgO·3Al2O3·8SiO2·H2O(蓝闪石)、以及镁电气石、直闪石、镁铁闪石、蛭石、蒙脱石等。
作为其成分包含Fe2O3的物质,可举出Fe2O3·SiO2等。
作为其成分包含ZrO2的物质,可举出ZrO2·SiO2(锆石)和AZS耐火物等。
作为其成分包含Al2O3的物质,可举出Al2O3·SiO2(硅线石、红柱石、蓝晶石)、2Al2O3·SiO2、Al2O3·3SiO2、3Al2O3·2SiO2(莫来石)、Al2O3·2SiO2·2H2O(高岭石)、Al2O3·4SiO2·H2O(叶蜡石)、Al2O3·4SiO2·H2O(膨润土)、K2O·3Na2O·4Al2O3·8SiO2(霞石)、K2O·3Al2O3·6SiO2·2H2O(白云母,绢云母)、K2O·6MgO·Al2O3·6SiO2·2H2O(金云母)、各种沸石、氟金云母以及黑云母等。
上述硅酸盐矿物中特别优选的是云母、滑石及硅灰石。
(滑石)
本发明的滑石是指化学组成上为含水硅酸镁,一般由化学式4SiO2·3MgO·2H2O表示,通常是具有层状结构的鳞片状的粒子,另外,组成上由56重量%~65重量%的SiO2、28重量%~35重量%的MgO、约5重量%左右的H2O构成。作为其它的少量成分,含有Fe2O3为0.03重量%~1.2重量%,Al2O3为0.05重量%~1.5重量%,CaO为0.05重量%~1.2重量%,K2O为0.2重量%以下,Na2O为0.2重量%以下等。滑石的粒径优选利用沉淀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0.1μm~15μm(更优选为0.2μm~12μm,进一步优选为0.3μm~10μm,特别优选为0.5μm~5μm)的范围。另外,特别优选使用堆积密度为0.5(g/cm3)以上的滑石作为原料。滑石的平均粒径是指利用作为液相沉降法之一的X射线透射法测定的D50(粒径分布的中值粒径)。作为进行该测定的装置的具体例,可举出Micromeritics公司制Sedigraph5100等。
另外,关于使滑石从原石粉碎时的制法,没有特别限制,可利用轴流型磨法、环状型磨法、辊磨法、球磨法、喷射磨法及容器旋转式压缩剪断型磨法等。另外,优选利用各种分级机进行分级处理,使粒径的分布一致。作为分级机,没有特别限制,可举出冲击式惯性力分级机(可变式冲击机等)、利用柯恩达效应型惯性力分级机(弯头喷射机等)、离心场分级机(多级旋流器、MicroPlex、弥散分级机(dispersion separator)、AccuCut、涡流分级机、TurboPlex、气流分级机(micron separator)以及超级分级机(super separator)等)等。另外,从其操作性等方面考虑,滑石优选为凝聚状态,作为上述制法,有利用脱气压缩的方法、使用集束剂进行压缩的方法等。从混入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的观点考虑,从简便且不需要的集束剂树脂成分不混入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的观点考虑,特别优选利用脱气压缩的方法。
(云母)
云母可优选使用通过Microtrack激光衍射法测定的平均粒径为10~100μm的云母。更优选平均粒径为20~50μm的云母。若云母的平均粒径小于10μm,则对刚性的改良效果不充分,即使超越100μm,刚性的提高也不充分,冲击特性等的机械强度的降低也显著,从而不优选。云母可以优选使用利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实测的厚度为0.01μm~1μm的云母。更优选厚度为0.03μm~0.3μm。可以使用长宽比优选为5~200,更优选为10~100的云母。并且,所使用的云母优选为白云母,其莫氏硬度约为3。白云母与金云母等其它云母相比较,能够实现更高的刚性和高强度,以更好的水平解决本发明的课题。另外,作为云母的粉碎法,可以利用干式粉碎法和湿式粉碎法中的任一种进行制造。干式粉碎法通常为低成本,另一方面,湿式粉碎法对进一步薄且细地粉碎云母是有效的,其结果是树脂组合物的刚性提高效果变得更高。
(硅灰石)
硅灰石的纤维直径优选为0.1μm~10μm,更优选为0.1μm~5μm,进一步优选为0.1μm~3μm。并且,其长宽比(平均纤维长度/平均纤维直径)优选为3以上。作为长宽比的上限,可举出30以下。这里纤维直径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强化填料,求出各个纤维直径,由该测定值计算数均纤维直径。使用电子显微镜是由于以光学显微镜难以正确地测定对象的等级的大小。纤维直径是针对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得到的图像,随机抽取测定纤维直径的对象的填料,在中央部附近测定纤维直径,由得到的测定值计算数均纤维直径。以观察的倍率约为1000倍、测定根数为500根以上(操作上优选为600根以下)进行。另一方面,平均纤维长度的测定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填料,求出各个长度,由该测定值算出数均纤维长度。光学显微镜的观察从准备填料彼此不怎么重叠而分散的样品后开始。观察在物镜20倍的条件下进行,将该观察图像以图像数据的形式导入像素数约为25万的CCD照相机。对得到的图像数据使用图像解析装置,并利用求出图像数据的2点间的最大距离的程序,算出纤维长度。在该条件下每1像素的大小相当于1.25μm的长度,以测定根数为500根以上(操作上优选为600根以下)进行。
为了将本发明的硅灰石本来所具有的白色度充分反映到树脂组合物,优选利用磁选机极力除去混入原料矿石中的铁分和粉碎原料矿石时因设备的磨损而混入的铁分。通过该磁选机处理,将硅灰石中的铁的含量换算成Fe2O3时,优选为0.5重量%以下。
硅酸盐矿物(更优选为云母、滑石、硅灰石)优选不进行表面处理,但可以利用硅烷偶联剂、高级脂肪酸酯以及蜡等各种表面处理剂进行表面处理。另外,可以利用各种树脂、高级脂肪酸酯以及蜡等集束剂造粒而形成颗粒状。
F成分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50重量份,更优选为0.15重量份~40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2重量份~30重量份。随着F成分的添加,获得阻燃性和刚性的提高,为50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存在确保耐冲击性,避免银纹等外观不良的情况。
(其它的添加剂)
(i)磷系稳定剂
作为磷系稳定剂,可例示亚磷酸、磷酸、亚膦酸、膦酸和它们的酯、以及叔膦等。
具体而言,作为亚磷酸酯化合物,例如,可举出亚磷酸三苯酯、亚磷酸三(壬基苯基)酯、亚磷酸三癸酯、亚磷酸三辛酯、亚磷酸三(十八烷基)酯、亚磷酸二癸基单苯酯、亚磷酸二辛基单苯酯、亚磷酸二异丙基单苯酯、亚磷酸单丁基二苯酯、亚磷酸单癸基二苯酯、亚磷酸单辛基二苯酯、亚磷酸三(二乙基苯基)酯、亚磷酸三(二异丙基苯基)酯、亚磷酸三(二正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4-二叔丁基苯基)酯、亚磷酸三(2,6-二叔丁基苯基)酯、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乙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苯基双酚A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壬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二环己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等。
另外,作为其它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也可使用与二元酚类反应而具有环状结构的亚磷酸酯。例如可例示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2-叔丁基-4-甲基苯基)亚磷酸酯和2,2-亚甲基双(4,6-二叔丁基苯基)辛基亚磷酸酯等。
作为磷酸酯化合物,可举出磷酸三丁酯、磷酸三甲酯、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苯酯、磷酸三(氯苯)酯、磷酸三乙酯、磷酸二苯基甲苯酯、磷酸二苯基单邻联苯酯、磷酸三(丁氧基乙基)酯、磷酸二丁酯、磷酸二辛酯、磷酸二异丙酯等,优选磷酸三苯酯、磷酸三甲酯。
作为亚膦酸酯化合物,可举出四(2,4-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4-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4,4’-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4,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四(2,6-二叔丁基苯基)-3,3’-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正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叔丁基苯基)-4-苯基-苯基亚膦酸酯、双(2,6-二叔丁基苯基)-3-苯基-苯基亚膦酸酯等,优选四(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双(二叔丁基苯基)-苯基-苯基亚膦酸酯,更优选四(2,4-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苯基-苯基亚膦酸酯。上述亚膦酸酯化合物可以与上述具有取代有2个以上烷基的芳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并用,因而优选。
作为膦酸酯化合物,可举出苯膦酸二甲酯、苯膦酸二乙酯以及苯膦酸二丙酯等。
作为叔膦,可例示三乙基膦、三丙基膦、三丁基膦、三辛基膦、三戊基膦、二甲基苯基膦、二丁基苯基膦、二苯基甲基膦、二苯基辛基膦、三苯基膦、三对甲苯基膦、三萘基膦和二苯基苄基膦等。特别优选的叔膦为三苯基膦。
上述磷系稳定剂不仅可以使用1种,还可以混合2种以上使用。上述磷系稳定剂中,优选亚膦酸酯化合物或由下述通式(8)表示的亚磷酸酯化合物。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21
(式(8)中,R和R’表示碳原子数6~30的烷基或者碳原子数6~30的芳基,彼此可以相互相同也可以不同。)
如上所述,作为亚膦酸酯化合物,优选四(2,4-二叔丁基苯基)-亚联苯基二亚膦酸酯,以该亚膦酸酯为主成分的稳定剂以Sandostab P-EPQ(商标,Clariant公司制)和Irgafos P-EPQ(商标,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的商品名市售,均可利用。
另外,上述式(8)中更优选的亚磷酸酯化合物为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和双{2,4-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
二硬脂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以ADK STAB PEP-8(商标,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制)、JPP681S(商标,城北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市售,均可利用。双(2,4-二叔丁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以ADK STAB PEP-24G(商标,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制)、Alkanox P-24(商标,Great Lakes公司制)、Ultranox P626(商标,GE SpecialtyChemicals公司制)、Doverphos S-9432(商标,Dover Chemical公司制)、以及Irgaofos126和126FF(商标,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等商品名市售,均可利用。双(2,6-二叔丁基-4-甲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以ADK STAB PEP-36(商标,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市售,可容易地利用。另外双{2,4-双(1-甲基-1-苯基乙基)苯基}季戊四醇二亚磷酸酯以ADKSTAB PEP-45(商标,旭电化工业株式会社制)和Doverphos S-9228(商标,Dover Chemical公司制)的商品名市售,均可利用。
上述磷系稳定剂能够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磷系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1重量份~1.0重量份,更优选为0.03重量份~0.8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份~0.5重量份。在含量为0.01重量份以上的情况下,呈现加工时的热分解抑制效果,存在机械特性的降低受到抑制的情况,在为1.0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也存在机械特性降低受到抑制的情况。
(ii)酚系稳定剂
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能够含有酚系稳定剂。作为酚系稳定剂,一般可举出受阻酚、半受阻酚、低受阻酚(less hindered phenol)化合物,从对聚丙烯系树脂实施热稳定处理这样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使用特别是受阻酚化合物。作为上述受阻酚化合物,例如,可例示α-生育酚、丁基羟基甲苯、芥子醇、维生素E、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叔丁基-6-(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苄基)-4-甲基苯基丙烯酸酯、2,6-二叔丁基-4-(N,N-二甲基氨基甲基)苯酚、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膦酸酯二乙酯、2,2’-亚甲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乙基-6-叔丁基苯酚)、4,4’-亚甲基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亚甲基双(4-甲基-6-环己基苯酚)、2,2’-二亚甲基-双(6-α-甲基-苄基-对甲酚)、2,2’-乙叉基-双(4,6-二叔丁基苯酚)、2,2’-丁叉基-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4,4’-丁叉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三乙二醇-N-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1,6-己二醇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双[2-叔丁基-4-甲基6-(3-叔丁基-5-甲基-2-羟基苄基)苯基]对苯二甲酸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4,4’-硫代双(6-叔丁基-间甲酚)、4,4’-硫代双(3-甲基-6-叔丁基苯酚)、2,2’-硫代双(4-甲基-6-叔丁基苯酚)、双(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硫醚、4,4’-二硫代双(2,6-二叔丁基苯酚)、4,4’-三硫代双(2,6-二叔丁基苯酚)、2,2-硫代二亚乙基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2,4-双(正辛硫基)-6-(4-羟基-3,5-二叔丁基苯胺基)-1,3,5-三嗪、N,N’-六亚甲基双-(3,5-二叔丁基-4-羟基氢化肉桂酰胺)、N,N’-双[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基]肼、1,1,3-三(2-甲基-4-羟基-5-叔丁基苯基)丁烷、1,3,5-三甲基-2,4,6-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异氰脲酸酯、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4-叔丁基-3-羟基-2,6-二甲基苄基)异氰脲酸酯、1,3,5-三-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四[亚甲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甲烷、三乙二醇-N-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三乙二醇-N-双-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乙酸酯、3,9-双[2-{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乙酰氧基}-1,1-二甲基乙基]-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四[亚甲基-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甲烷、1,3,5-三甲基-2,4,6-三(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苄基)苯以及三(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苄基)异氰脲酸酯等。在上述化合物中,优选使用四[亚甲基-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酸酯]甲烷、十八烷基-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此外,作为抑制加工时的热分解引起的机械特性降低优异的物质,更优选使用由下述式(9)表示的(3,3’,3”,5,5’,5”-六叔丁基-a,a’,a”-(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41
-2,4,6-三基)三对甲酚和由下述式(10)表示的1,3,5-三-(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1,3,5-三嗪-2,4,6(1H,3H,5H)-三酮。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51
上述酚系稳定剂能够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酚系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5重量份~1.0重量份,更优选为0.07重量份~0.8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0.5重量份。若含量为0.05重量份以上,则呈现出加工时的热分解抑制效果,有时机械特性的降低受到抑制,为1.0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有时机械特性的降低受到抑制。
优选配合磷系稳定剂和酚系稳定剂中的任一种,更优选并用它们。并用时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配合0.01重量份~0.5重量份的磷系稳定剂以及0.01重量份~0.5重量份的酚系稳定剂。
(iii)紫外线吸收剂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在二苯甲酮系中,例如,可例示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辛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苄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酸氧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5-磺酸基二苯甲酮三水合物、2,2’-二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2,2’,4,4’-四羟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2,2’-二羟基-4,4’-二甲氧基二苯甲酮-5-磺酸钠、双(5-苯甲酰基-4-羟基-2-甲氧基苯基)甲烷、2-羟基-4-正十二烷氧基二苯甲酮和2-羟基-4-甲氧基-2’-羧基二苯甲酮等。
对于苯并三唑系,例如,可例示2-(2-羟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枯基苯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叔丁基-5-甲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1,1,3,3-四甲基丁基)-6-(2H-苯并三唑-2-基)苯酚]、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5-氯苯并三唑、2-(2-羟基-3,5-二叔戊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辛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5-叔丁基苯基)苯并三唑、2-(2-羟基-4-辛氧基苯基)苯并三唑、2,2’-亚甲基双(4-枯基-6-苯并三唑苯)、2,2’-对亚苯基双(1,3-苯并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61
嗪-4-酮)和2-[2-羟基-3-(3,4,5,6-四氢邻苯二甲酰亚胺甲基)-5-甲基苯基]苯并三唑以及2-(2’-羟基-5-甲基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和能够与该单体共聚的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2-(2’-羟基-5-丙烯酰氧基乙基苯基)-2H-苯并三唑和能够与该单体共聚的乙烯基系单体的共聚物等具有2-羟基苯基-2H-苯并三唑骨架的聚合物等。
对于羟基苯基三嗪系,例如,可例示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己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甲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乙氧基苯酚、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丙氧基苯酚和2-(4,6-二苯基-1,3,5-三嗪-2-基)-5-丁氧基苯酚等。此外,可例示2-(4,6-双(2,4-二甲基苯基)-1,3,5-三嗪-2-基)-5-己氧基苯酚等上述例示化合物的苯基变成2,4-二甲基苯基的化合物。
对于环状亚氨酸酯系,例如可例示2,2’-对亚苯基双(3,1-苯并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62
嗪-4-酮)、2,2’-间亚苯基双(3,1-苯并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63
嗪-4-酮)以及2,2’-p,p’-二亚苯基双(3,1-苯并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64
嗪-4-酮)等。
对于氰基丙烯酸酯系,例如可例示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2,2-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甲基)丙烷以及1,3-双-[(2-氰基-3,3-二苯基丙烯酰基)氧基]苯等。
进而,上述紫外线吸收剂可以是通过采用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而将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和/或光稳定性单体与(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等单体进行共聚而成的聚合物型的紫外线吸收剂。作为上述紫外线吸收性单体,优选例示在(甲基)丙烯酸酯的酯取代基中含有苯并三唑骨架、二苯甲酮骨架、三嗪骨架、环状亚氨酸酯骨架和氰基丙烯酸酯骨架的化合物。
上述化合物中,在本发明中,更优选使用下述式(11)、(12)以及(13)中的任一者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71
上述紫外线吸收剂能够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3重量份,更优选为0.12重量份~2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15重量份~1重量份。在紫外线吸收剂的含量为0.1重量份以上的情况下,存在呈现充分的耐光性的情况,在为3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抑制由产生气体带来的外观不良、物性降低等,从此方面考虑是优选的。
(iv)受阻胺系光稳定剂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含有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受阻胺系光稳定剂通常被称为HALS(Hindered Amine Light Stabilizer),是在结构中具有2,2,6,6-四甲基哌啶骨架的化合物,例如可举出4-乙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硬脂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丙烯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苯基乙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苯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甲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硬脂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环己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苄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苯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乙基氨基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环己基氨基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4-(苯基氨基甲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碳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草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丙二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己二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对苯二甲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碳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草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丙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癸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己二酸酯、双(1,2,2,6,6-五甲基-4-哌啶基)对苯二甲酸酯、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3-苯二甲酰胺、1,2-双(2,2,6,6-四甲基-4-哌啶氧基)乙烷、α,α’-双(2,2,6,6-四甲基-4-哌啶氧基)-对二甲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甲苯-2,4-二氨基甲酸酯、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六亚甲基-1,6-二氨基甲酸酯、三(2,2,6,6-四甲基-4-哌啶基)-苯-1,3,5-三羧酸酯、N,N’,N”,N”’-四-(4,6-双-(丁基-(N-甲基-2,2,6,6-四甲基哌啶-4-基)氨基)-三嗪-2-基)-4,7-二氮杂癸烷-1,10-二胺、二丁胺·1,3,5-三嗪·N,N’-双(2,2,6,6-四甲基-4-哌啶基)-1,6-己二胺和N-(2,2,6,6-四甲基-4-哌啶基)丁胺的缩聚物、聚[{6-(1,1,3,3-四甲基丁基)氨基-1,3,5-三嗪-2,4-二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六亚甲基{(2,2,6,6-四甲基-4-哌啶基)亚氨基}]、四(2,2,6,6-四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四(1,2,2,6,6-五甲基-4-哌啶基)-1,2,3,4-丁烷四羧酸酯、三(2,2,6,6-四甲基-4-哌啶基)-苯-1,3,4-三羧酸酯、1-[2-{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丁基]-4-[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酰氧基]2,2,6,6-四甲基哌啶、以及1,2,3,4-丁烷四羧酸与1,2,2,6,6-五甲基-4-哌啶醇和β,β,β’,β’-四甲基-3,9-[2,4,8,10-四氧杂螺(5,5)十一烷]二乙醇的缩合物等。
受阻胺系光稳定剂根据哌啶骨架中的氮原子的键合对象大致分成N-H型(氢与氮原子键合)、N-R型(烷基(R)与氮原子键合)、N-OR型(烷氧基(OR)与氮原子键合)这3个类型,应用于聚碳酸酯树脂时,从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碱性的观点考虑,更优选使用低碱性的N-R型、N-OR型。
上述化合物中,本发明中,更优选使用下述式(14)、(15)表示的化合物。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391
受阻胺系光稳定剂可以单独使用或组合2种以上使用。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更优选为0.05重量份~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8重量份~0.7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1重量份~0.5重量份。在受阻胺系光稳定剂的含量为1重量份以下的情况下,存在由气体产生导致的外观不良、由聚碳酸酯树脂的分解导致的物性降低受到抑制的情况,因而优选。另外,若为0.05重量份以上,则存在呈现充分的耐光性的情况。
(v)脱模剂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以其成型时的生产率提高、成型品的形变的减少作为目的,优选进一步配合脱模剂。作为上述脱模剂,能够使用公知的脱模剂。例如可举出饱和脂肪酸酯、不饱和脂肪酸酯、聚烯烃系蜡(聚乙烯蜡、1-烯烃聚合物等。也可以使用酸改性等的被含官能团的化合物改性而成的物质)、有机硅化合物、氟化合物(以聚氟烷基醚为代表的氟油等)、石蜡、蜂蜡等。其中,作为优选的脱模剂,可举出脂肪酸酯。上述脂肪酸酯是脂肪族醇与脂肪族羧酸的酯。上述脂肪族醇可以是1元醇,也可以是2元以上的多价醇。并且,作为该醇的碳原子数,是3~32的范围,更优选为5~30的范围。作为上述一元醇,例如可例示十二烷醇、十四烷醇、十六烷醇、十八烷醇、二十烷醇、二十四烷醇、二十六烷醇以及三十烷醇等。作为上述多价醇,可举出季戊四醇、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聚甘油(三甘油~六甘油)、二(三羟甲基)丙烷、木糖醇、山梨糖醇以及甘露醇等。本发明的脂肪酸酯中,更优选多价醇。
另一方面,脂肪族羧酸优选碳原子数为3~32,特别优选碳原子数为10~22的脂肪族羧酸。作为该脂肪族羧酸,例如可举出癸酸、十一烷酸、十二烷酸、十三烷酸、十四烷酸、十五烷酸、十六烷酸(棕榈酸)、十七烷酸、十八烷酸(硬脂酸)、十九烷酸、山萮酸、二十烷酸和二十二烷酸等饱和脂肪族羧酸以及棕榈油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鲸蜡烯酸等不饱和脂肪族羧酸。上述中脂肪族羧酸优选为碳原子数14~20的脂肪族羧酸。其中,优选饱和脂肪族羧酸。特别优选硬脂酸和棕榈酸。
硬脂酸、棕榈酸等上述的脂肪族羧酸通常由以牛油、猪油等为代表的动物性油脂和以棕榈油、葵花油为代表的植物性油脂等天然油脂类制造,所以这些脂肪族羧酸通常为含有碳原子数不同的其它羧酸成分的混合物。因此在本发明的脂肪酸酯的制造中,也优选使用由上述天然油脂类制造的、以含有其它羧酸成分的混合物的形态构成的脂肪族羧酸,特别优选硬脂酸、棕榈酸。
本发明的脂肪酸酯为部分酯及全酯(full ester)中的任一者。然而,部分酯中,通常羟值高,高温时容易诱发树脂的分解等,所以更优选全酯。从热稳定性的观点考虑,本发明的脂肪酸酯的酸值优选为20以下,更优选为4~20的范围,进一步优选为4~12的范围。应予说明,酸值实质上可取0。另外,脂肪酸酯的羟值更优选为0.1~30的范围。另外,碘值优选为10以下。应予说明,碘值实质上可取0。这些特性根据JIS K0070所规定的方法求出。
脱模剂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5重量份~2重量份,更优选为0.01重量份~1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5重量份~0.5重量份。在上述范围内,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具有良好的脱模性和脱辊性。特别是上述量的脂肪酸酯可提供在不损害良好的色调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脱模性和脱辊性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vi)染料颜料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可以提供一种进一步含有各种染料颜料而呈现多样设计性的成型品。通过配合荧光增白剂、其以外的发光的荧光染料,能够赋予产生发光色的更良好的设计效果。并且,还能够提供具有利用极微量的染料颜料带来的着色且具有鲜艳的发色性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荧光染料(包含荧光增白剂),例如可举出香豆素系荧光染料、苯并吡喃系荧光染料、苝系荧光染料、蒽醌系荧光染料、硫靛系荧光染料、呫吨系荧光染料、呫吨酮系荧光染料、噻吨系荧光染料、噻吨酮系荧光染料、噻嗪系荧光染料以及二氨基二苯乙烯系荧光染料等。这些中,优选耐热性良好且聚碳酸酯树脂的成型加工时的劣化少的香豆素系荧光染料、苯并吡喃系荧光染料以及苝系荧光染料。
作为上述上蓝剂和荧光染料以外的染料,可举出苝系染料、香豆素系染料、硫靛系染料、蒽醌系染料、噻吨酮系染料、绀青等亚铁氰化物、紫环酮系染料、喹啉系染料、喹吖啶酮系染料、二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411
嗪系染料、异吲哚啉酮系染料、以及酞菁系染料等。另外,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也可以配合金属颜料而得到更良好的金属色彩。作为金属颜料,优选各种板状填料上具有金属被膜或者金属氧化物被膜的颜料。
上述的染料颜料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001重量份~1重量份,更优选为0.00005重量份~0.5重量份。
(vii)其它的热稳定剂
在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也可以配合除上述的磷系稳定剂和酚系稳定剂以外的其它的热稳定剂。上述其它的热稳定剂优选与这些稳定剂和抗氧化剂中的任一者并用,特别优选与两者并用。作为上述其它的热稳定剂,例如优选例示以3-羟基-5,7-二叔丁基-呋喃-2-酮与邻二甲苯的反应生成物为代表的内酯系稳定剂(上述稳定剂的详细内容记载于日本特开平7-233160号公报)。上述化合物市售有Irganox HP-136(商标,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能够利用该化合物。另外市售有将该化合物与各种亚磷酸酯化合物和受阻酚化合物混合而成的稳定剂。例如优选例示上述公司制的Irganox HP-2921。本发明中也可以利用上述预先混合的稳定剂。内酯系稳定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05重量份~0.05重量份,更优选为0.001重量份~0.03重量份。
另外,作为其它的稳定剂,可例示季戊四醇四(3-巯基丙酸酯)、季戊四醇四(3-月桂基硫代丙酸酯)及甘油-3-硬脂基硫代丙酸酯等含硫稳定剂。上述稳定剂在将树脂组合物应用于旋转成型时特别有效。上述含硫稳定剂的配合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001重量份~0.1重量份,更优选为0.01重量份~0.08重量份。
(viii)填充材料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可以配合除了F成分即硅酸盐矿物之外的各种填充材料作为强化填料。例如可例示碳酸钙、玻璃纤维、玻璃珠、玻璃中空球、玻璃磨碎纤维、玻璃鳞片、碳纤维、碳鳞片、碳珠、碳纤维、磨碎碳纤维、石墨、气相生长法极细碳纤维(纤维直径小于0.1μm)、碳纳米管(纤维直径小于0.1μm、中空状)、富勒烯、金属鳞片、金属纤维、金属涂布玻璃纤维、金属涂布碳纤维、金属涂布玻璃鳞片、二氧化硅、金属氧化物粒子、金属氧化物纤维、金属氧化物中空球、以及各种晶须(钛酸钾晶须、硼酸铝晶须以及碱性硫酸镁等)等。这些强化填料可以含有1种或并用2种以上。
这些填充材料的含量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优选为0.1重量份~60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50重量份。
(ix)其它的树脂、弹性体
在本发明的树脂组合物中,在发挥本发明的效果的范围内还能够以少比例使用其它的树脂、弹性体。
作为上述其它的树脂,例如可举出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醚酰亚胺树脂、聚氨酯树脂、有机硅树脂、聚苯醚树脂、聚苯硫醚树脂、聚砜树脂、聚甲基丙烯酸酯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等树脂。
另外,作为弹性体,例如可举出异丁烯/异戊二烯橡胶、乙烯/丙烯橡胶、丙烯酸系弹性体、聚酯系弹性体、聚酰胺系弹性体等。
(x)其它的添加剂
另外,在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中,为了对成型品赋予各种功能、改善特性,可以以少比例配合其本身已知的添加物。这些添加物只要无损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通常的配合量。
作为上述添加剂,可举出滑动剂(例如PTFE粒子)、着色剂(例如炭黑、氧化钛等颜料、染料)、光扩散剂(例如丙烯酸交联粒子、有机硅交联粒子、极薄玻璃鳞片、碳酸钙粒子)、荧光染料、无机系荧光体(例如以铝酸盐为母结晶的荧光体)、防静电剂、成核剂、无机及有机的抗菌剂、光催化剂系防汚剂(例如微粒氧化钛、微粒氧化锌)、自由基产生剂、红外线吸收剂(热线吸收剂)及光致变色剂等。
本发明包含由本发明所涉及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形成的成型体。
本发明所涉及的成型体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得到成型体:在将包含构成本发明所涉及的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各成分的混合物进行熔融混炼而得到颗粒后,对得到的颗粒进行干燥,并且使用射出成型机进行成型。
本发明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的机械特性、耐化学品性、阻燃性、成型品外观得到改善,因此广泛地用于OA机器领域、电子电气机器领域、其它的各种领域。因此,本发明起到的工业上的效果极大。
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是集中上述各要件的优选范围的方式,例如将其代表例记载于下述的实施例中。当然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方式。
实施例
以下,举出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应予说明,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实施例中的份就是重量份,%就是重量%。应予说明,评价根据下述的方法实施。
(树脂组合物的评价)
(i)成型品外观
利用注射成型将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3μm的厚度2mm的成型板(长度90mm×宽度50mm)在料筒温度260℃(实施例1~25和比较例1~9)或250℃(实施例26~50和比较例10~18)、模具温度60℃、注射速度30mm/s的条件下进行成型,观察其有无银色条纹。评价如下进行:将吹扫后至第11次注射的都废弃,将到第20次注射的成型品作为银色条纹评价用试样。应予说明,将没有确认到银色条纹的情况示为“〇”,将确认到银色条纹的情况示出为“×”。
(ii)夏比冲击强度
使用以下述方法得到的ISO弯曲试验片,基于ISO179,实施缺口式夏比冲击强度的测定。
(iii)阻燃性
使用以下述方法得到的UL试验片,基于UL94,实施V试验和5V试验。应予说明,将判定为无法满足V-0、V-1、V-2中的任一基准的情况示为“notV”、将无法满足5VB基准的情况示为“not5V”。
(iv)耐化学品性
使用以下述方法得到的ISO拉伸试验片,利用3点弯曲试验法,实施1%形变后,盖上含浸有魔术灵(花王株式会社制)的布,在23℃放置48小时后,确认有无外观变化。应予说明,评价以下述的基准实施。
○:没有观察到外观变化
△:观察到微细的裂纹产生
×:观察到导致破断这样的大的裂纹
(v)流动性
利用注射成型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制SG150U]测定流路厚2mm、流路宽8mm的阿基米德螺旋流动长度。应予说明,测定在料筒温度260℃、模具温度70℃、注射压力98MPa下进行。
[实施例1~25,比较例1~9]
以表1和表2所示的组成,将由各成分构成的混合物从挤出机的第1供给口供给。上述混合物利用V型搅拌机混合而得到。挤出使用直径30mmφ的排气式双轴挤出机(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TEX30α-38.5BW-3V),以螺旋转速230rpm、排出量25kg/h、排气的真空度3kPa进行熔融混炼,得到颗粒。应予说明,挤出温度以从第1供给口到模头部分为止为260℃实施。对于得到的颗粒的一部分,在90℃~100℃下利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进行6小时干燥后,使用注射成型机,在料筒温度250℃、模具温度50℃下将ISO弯曲试验片(基于ISO179)、ISO拉伸试验片(基于ISO527-1和ISO527-2)及UL试验片成型。
[实施例26~50、比较例10~18]
以表3和表4所示的组成,将混合物从挤出机的第1供给口供给。上述混合物利用V型搅拌机混合下述(i)的预备混合物与其它的成分而得到。即,(i)是E成分的防滴剂与A成分的芳香族聚碳酸酯的混合物,且是以E成分成为其2.5重量%的方式在聚乙烯袋中摇动该袋整体而均匀地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混合物的供给量利用计量器[株式会社KUBOTA制CWF]精密地计测。挤出使用直径30mmφ的排气式双轴挤出机(株式会社日本制钢所TEX30α-38.5BW-3V)、在螺旋转速230rpm、排出量25kg/h、排气的真空度3kPa下进行熔融混炼,得到颗粒。应予说明,对于挤出温度,以从第1供给口到模具部分为止为260℃实施。对于得到的颗粒的一部分,在90~100℃下利用热风循环式干燥机进行6小时干燥后,使用注射成型机,在料筒温度250℃、模具温度70℃下将ISO弯曲试验片(ISO179)和UL试验片成型。
应予说明,表1~表4中的符号表述的各成分如下所述。
(A成分)
A-1: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由双酚A和光气通过常规方法制作的粘均分子量209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帝人株式会社制Panlite L-1225WS(产品名))
A-2: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由双酚A和光气通过常规方法制作的粘均分子量224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帝人株式会社制Panlite L-1225WP(产品名))
A-3: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由双酚A和光气通过常规方法制作的粘均分子量23900的聚碳酸酯树脂粉末,帝人株式会社制Panlite L-1250WP(产品名))
(B成分)
B-1: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固有粘度0.77dL/g,帝人株式会社制TRN-8550FF(产品名))
B-2: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固有粘度0.53dL/g,帝人株式会社制TRN-MTJ(产品名))
(CI成分)
CI-1:AS树脂(日本A&L株式会社制LITAC-ABS218(商品名);基于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78000)
CI-2:AS树脂(日本A&L株式会社制LITAC-ABS207(商品名);基于GPC测定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的重均分子量:98000)
(CII成分)
CII-1:有机硅系核壳型接枝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核为70wt%且以有机硅·丙烯酸复合橡胶为主成分,壳为30wt%且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METABLEN S-2001(产品名))
CII-2:丁二烯系核壳型接枝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核为70wt%且以丁二烯橡胶为主成分,壳为30wt%且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苯乙烯为主成分,株式会社kaneka制Kane Ace M-701(产品名))
CII-3:丁二烯系核壳型接枝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核为60wt%且以丁二烯橡胶为主成分,壳为40wt%且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株式会社kaneka制Kane Ace M-711(产品名))
CII-4:丙烯酸系核壳型接枝聚合物(具有核壳结构的接枝共聚物,其中核为60wt%且以丁二烯-丙烯酸复合橡胶为主成分,壳为40wt%且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成分,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METABLEN W-600A(产品名))
(D成分)
D-1:式(16)的k=1的三聚体的含量为100mol%的环状苯氧基磷腈
D-2:式(16)的k=1的三聚体的含量为98.5mol%,k=2的四聚体的含量为1mol%,k=3以上的多聚体的含量为0.5mol%的环状苯氧基磷腈
D-3:式(16)的k=1的三聚体的含量为98mol%,k=2的四聚体的含量为1.5mol%,k=3以上的多聚体的含量为0.5mol%的环状苯氧基磷腈
D-4:式(16)的k=1的三聚体的含量为70mol%,k=2的四聚体的含量为20mol%,k=3以上的多聚体的含量为10mol%的环状苯氧基磷腈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471
(式中,k为1~10的整数。)
(E成分)
E-1:PTFE(大金工业株式会社制聚Polyflon MPA FA500H(商品名))
E-2:包覆PTFE(被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的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含量50重量%),Shine polymer公司制SN3307(商品名))
E-3:包覆PTFE(被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包覆的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含量50重量%)、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METABLEN A3750(商品名))
E-4:包覆支链PTFE(被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包覆的支链状聚四氟乙烯(聚四氟乙烯含量为50重量%),Shine polymer公司制SN3300B7(商品名))
(F成分)
F:滑石(林化成株式会社制;HST0.8(商品名),平均粒径3.5μm)
(其它的成分)
STB-1:酚系热稳定剂(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十八烷基酯,分子量531,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Irganox 1076(产品名))
STB-2:磷系热稳定剂(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Irgafos 168(产品名))
WAX-1:脂肪酸酯系脱模剂(理研维他命株式会社制RIKEMAL SL900(产品名))
WAX-2:基于α-烯烃与马来酸酐的共聚而得到的烯烃系蜡(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DIACARNA30M(商品名))
[表1]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481
[表2]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491
[表3]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501
[表4]
Figure BDA0002988260310000511

Claims (6)

1.一种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由(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100重量份和(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0重量份构成的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
(CI)将选自芳香族乙烯基单体、氰化乙烯基单体以及(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中的1种以上聚合而成的聚合物(CI成分)0重量份~30重量份,
(CII)除CI成分以外的冲击改性剂(CII成分)1重量份~10重量份,
(D)含有磷腈环状三聚体98.5mol%以上的磷腈(D成分)1重量份~20重量份,以及
(E)防滴剂(E成分)0.05重量份~2重量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树脂成分由(A)聚碳酸酯树脂(A成分)40重量份~95重量份以及(B)聚酯树脂(B成分)60重量份~5重量份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所述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CI成分1重量份~30重量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CII成分是使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的至少1种化合物与选自丁二烯系橡胶、丙烯酸系橡胶以及有机硅·丙烯酸复合橡胶中的1种橡胶接枝聚合而成的接枝共聚物。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相对于树脂成分100重量份,含有(F)硅酸盐矿物(F成分)0.1重量份~50重量份。
6.一种成型体,由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形成。
CN201980062296.0A 2018-09-26 2019-09-05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Active CN11275279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0115 2018-09-26
JP2018-180115 2018-09-26
JP2018-193418 2018-10-12
JP2018193418 2018-10-12
PCT/JP2019/035038 WO2020066535A1 (ja) 2018-09-26 2019-09-05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52797A CN112752797A (zh) 2021-05-04
CN112752797B true CN112752797B (zh) 2022-12-27

Family

ID=69949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2296.0A Active CN112752797B (zh) 2018-09-26 2019-09-05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773258B2 (zh)
EP (1) EP3858919B1 (zh)
JP (1) JP6976453B2 (zh)
CN (1) CN112752797B (zh)
WO (1) WO202006653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MX2022014287A (es) * 2020-05-13 2022-12-07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Composicion de policarbonato retardante de llama.
WO2023145342A1 (ja) * 2022-01-28 2023-08-03 帝人株式会社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WO2023167054A1 (ja) * 2022-03-04 2023-09-07 帝人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複合成形体用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成形体
EP4342948A1 (en) * 2022-09-23 2024-03-27 Trinseo Europe GmbH Flame retardant polycarbonate formulations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3193A (ja) * 2001-06-05 2002-12-18 Chemiprokasei Kaisha Ltd 環状ホスファゼン類、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難燃剤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と成形品
CN101684194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阻燃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1792582A (zh) * 2008-12-26 2010-08-04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成形体以及其机器框体
JP2011116927A (ja) * 2009-10-30 2011-06-16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複合樹脂組成物
CN102741346A (zh) * 2010-11-17 2012-10-17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成形体
CN107383829A (zh) * 2017-08-16 2017-11-24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老化耐水解无卤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9910A (en) 1980-12-31 1983-04-12 General Electric Co. Flame retardant aromatic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made from fluorinated diphenols
DE3420002A1 (de) 1984-05-29 1985-12-05 Bayer Ag, 5090 Leverkusen Tetrafluorethylenpolymerisat enthaltende polymerisatpulverkompositionen
US4753994A (en) 1986-12-02 1988-06-28 Mobay Corporation Flame retardant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NL8802346A (nl) 1988-09-22 1990-04-17 Gen Electric Polymeermengsel met aromatisch polycarbonaat, styreen bevattend copolymeer en/of entpolymeer en een vlamvertragend middel, daaruit gevormde voorwerpen.
JP2907849B2 (ja) 1989-01-30 1999-06-2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難燃性樹脂組成物
USRE36188E (en) 1989-09-20 1999-04-06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mer mixture having aromatic polycarbonate styrene I containing copolymer and/or graft polymer and a flame-retardant, articles formed therefrom
EP0483510A3 (en) 1990-10-31 1992-09-02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Polycarbonate compositions with improved appearance and flammability characteristics
JP2708660B2 (ja) 1992-04-30 1998-02-04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の製造方法
CA2108411A1 (en) 1992-11-17 1994-05-18 Wie-Hin Pan Method of dispersing solid additives in polymeric resins
JP3157316B2 (ja) 1992-12-03 2001-04-16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共重合体
CH686306A5 (de) 1993-09-17 1996-02-29 Ciba Geigy Ag 3-Aryl-benzofuranone als Stabilisatoren.
JP3830983B2 (ja) 1994-07-12 2006-10-1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組成物
JPH08188653A (ja) 1995-01-10 1996-07-23 General Electric Co <Ge> 固体の添加剤をポリマー中に分散させる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る製品
DE69629971T2 (de) 1995-02-27 2004-07-22 Mitsubishi Chemical Corp. Hammhemmende thermoplastische Harzzusammensetzung
FR2733504A1 (fr) 1995-04-28 1996-10-31 Gen Elec Plastics Abs Euro Bv Nouveaux alliages polymeres a base de polymerisat comprenant des motifs de derives de tetrafluoroethylene, procede de fabrication, articles obtenus a partir de tels alliages et utilisation de ces alliages dans des compositions polymeres
DE19615230A1 (de) 1996-04-18 1997-10-23 Basf Ag Flammgeschützte thermoplastische Formmassen
JP3272985B2 (ja) 1996-07-31 2002-04-08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ポリテトラフルオロエチレン含有混合粉体の製造方法
JP2001055435A (ja) 1999-08-19 2001-02-27 Mitsubishi Gas Chem Co Inc 光記録媒体用成形材料
JP2001123056A (ja) 1999-10-26 2001-05-08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02117580A (ja) 2000-10-03 2002-04-19 Teijin Chem Ltd 光ディスク基板および光ディスク
DE10061081A1 (de) 2000-12-08 2002-06-13 Bayer Ag Flammwidrige Polycarbonat-Blends
EP1403273A4 (en) 2001-06-05 2006-05-17 Chemipro Kasei Kaisha Ltd CYCLIC PHOSPHAZENE, METHOD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FLAME-REDUCING AGENTS AND RESIN COMPOSITES AND METHODS CONTAINING THESE COMPOUNDS AS AN ACTIVE AGENT THEREOF CONTAINING THESE FLAME-LIMITING AGENTS
JP2002363194A (ja) * 2001-06-05 2002-12-18 Chemiprokasei Kaisha Ltd 環状ホスファゼン類、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難燃剤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と成形品
JP2007211112A (ja) * 2006-02-08 2007-08-23 Mitsubishi Chemicals Corp 熱可塑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樹脂成形品
JP5301855B2 (ja) 2008-02-26 2013-09-25 帝人株式会社 難燃性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EP2840117B1 (en) 2012-04-20 2019-11-13 Mitsubishi Engineering-Plastics Corporation Polycarbonate resin composition
US20150307707A1 (en) 2012-12-07 2015-10-29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lame-retardant polycarbonate molding materials vi
JP6252181B2 (ja) * 2014-01-09 2017-12-27 三菱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プラスチックス株式会社 芳香族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及びその成形品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63193A (ja) * 2001-06-05 2002-12-18 Chemiprokasei Kaisha Ltd 環状ホスファゼン類、その製造方法、それを有効成分とする難燃剤およびそれを含む樹脂組成物と成形品
CN101684194A (zh) * 2008-09-22 2010-03-31 帝人化成株式会社 阻燃性芳香族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1792582A (zh) * 2008-12-26 2010-08-04 出光兴产株式会社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其成形体以及其机器框体
JP2011116927A (ja) * 2009-10-30 2011-06-16 Mitsubishi Engineering Plastics Corp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複合樹脂組成物
CN102741346A (zh) * 2010-11-17 2012-10-17 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以及成形体
CN107383829A (zh) * 2017-08-16 2017-11-24 江苏金发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耐老化耐水解无卤阻燃聚碳酸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73258B2 (en) 2023-10-03
JPWO2020066535A1 (ja) 2021-06-10
US20220112369A1 (en) 2022-04-14
EP3858919B1 (en) 2023-10-25
JP6976453B2 (ja) 2021-12-08
EP3858919A4 (en) 2021-10-06
WO2020066535A1 (ja) 2020-04-02
TW202026359A (zh) 2020-07-16
EP3858919A1 (en) 2021-08-04
CN112752797A (zh) 2021-05-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180560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ジ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樹脂を含有す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CN112752797B (zh) 阻燃性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CN107735453B (zh) 聚碳酸酯树脂组合物
TWI818023B (zh) 難燃性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JP6077328B2 (ja) 超臨界流体微細発泡成形用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7072589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20079341A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7264737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272644B2 (ja) リサイクル材を含有する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ジ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樹脂含有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7335094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174403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ポリジオルガノシロキサン共重合樹脂を含有す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JP2016125025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6673638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7267840B2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TWI834721B (zh) 難燃性聚碳酸酯樹脂組成物
JP7111905B2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18162401A (ja) 難燃性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
JP2023012167A (ja) ポリカーボネート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成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