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43A - 用纸输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纸输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43A
CN1126143A CN95117370A CN95117370A CN1126143A CN 1126143 A CN1126143 A CN 1126143A CN 95117370 A CN95117370 A CN 95117370A CN 95117370 A CN95117370 A CN 95117370A CN 1126143 A CN1126143 A CN 11261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per
mentioned
tractor
downstream
typewri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7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335C (zh
Inventor
藤本哲也
深田义人
古轮竜弘
生田广年
岸本浩司
毛利泰司
目黑正和
永富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tsu Ltd filed Critical Fuji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61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335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335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26Pin fee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20Advancing webs by web-penetrating means, e.g. pins
    • B65H20/22Advancing webs by web-penetrating means, e.g. pins to effect step-by-step advancement of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6/00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fault detectors, stop-motions, for web-advanc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50Occurence

Abstract

在下游侧牵引车3上设置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具有用板取入部的输送导向件,另外,上游侧牵引车2的牵引销数比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销数少。再者,以连结构件41连结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对其连结构件41进行支持使其可沿着与用纸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另外,使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销的相位相对于上游侧牵引车2的牵引销的相位错位不到用纸4的牵引孔的孔距的长度。另外,设置用纸输送旋钮,使其由穿通设置于机体罩上的孔局部地向上方突出。

Description

用纸输送装置
本发明涉及用纸输送装置,更详细地讲是涉及隔着打字部在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输送机构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
以往,对于用在以连续纸作为记录纸的图象形成装置上的用纸输送装置来说,人们已知的是所谓双牵引车方式,即将与上述连续纸的牵引孔卡合而输送上述连续纸的牵引车分别配置在打字部的上游侧与下游侧。
该双牵引车方式的用纸输送装置的一例如图31所示。在该用纸输送装置上,具备:以层叠状态装放连续纸(以下只称用纸)101的用纸箱102;在从该用纸箱102陆续抽出的用纸101的表面上进行打字的打字头103与压纸卷筒104所组成的打字部;层叠堆放由该打字部打字后的用纸101的用纸积存箱105。在打字部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牵引车(下牵引车)106与下游侧牵引车(上牵引车)107,在上游侧牵引车106与打字部之间设置反张力辊108,用于将反张力给予被送至打字部的用纸101上。在如此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使用纸101前端的牵引孔(送进孔)挂在上游侧牵引车106的牵引销上,借此进行其用纸101的装填,装填后,通过同步驱动上游侧牵引车106与下游侧牵引车107,将用纸101向箭头A方向输送,打字完了的用纸101依次由孔状接线进行折叠并层叠堆放在用纸积存箱105内。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存在的问题是,在开始打字之前进行用纸自动装填时,该用纸的前端部有时不能顺利地插入下游侧牵引车的牵引孔内,或是根据场合会发生用纸滞塞(卡住)现象。另外,还存在由于在打字中牵引销与牵引孔错位造成打字质量劣化的问题。再者,在以往的装置上还存在问题是,在与用纸尺寸对应地沿着用纸宽度方向移动操作牵引车时,牵引销与用纸牵引孔的位置对正困难,再例如在利用用纸输送旋钮手动回转操作下游侧牵引车时的操作性不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消除这样的问题,提供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它能容易而且确实地进行用纸的自动装填,同时提高将用纸安装在输送装置上时的操作性,还能排除用纸输送时的错位等以提高打字质量。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1,
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游侧牵引车上设置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输送的用纸前端位置。
从具有该第1特征的发明来看,能将用纸纸确实地送入下游侧牵引车内在抑制不稳定等状态下检测出其用纸的前端,因此能提高检测精度。另外,即使不设置多个该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也能确实地进行用纸前端的检测,因此能减少零件数量避免提高成本。
在具有该第1特征的发明上,上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最好具备受所输送的用纸前端推压而能转动的传感器杆与屏蔽板,该屏蔽板能随着该传感器杆的转动在由透射式光传感器所投射的光的遮断位置与透射位置之间进行转动。在这种情况下,上述传感器杆弯曲形成为向上凸起状,基端部与前端部可配置成经常位于用纸输送路的下方。另外,上述传感器与用纸接触的面最好作成铅垂面或相对于铅垂面稍许向用纸输送方向倾斜。
由于象上述那样将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作成杠杆式光传感器,即使用纸与传感器杆碰触的位置不同也能确实地防止误检测,在将用纸向反方向送进的情况下,传感器杆的前端也不会挂在其用纸的装订孔内等,能防止用纸破损或是传感器杆破损。
另外,在上述下游侧牵引车上设置引导所输送的用纸的上面的输送导向件,在该输送导向件上最好是设置导向用筋,该导向用筋是向下方突出地设置,同时沿着用纸输送方向延伸地设置。设置这样的导向用筋时,能使传感器杆位置前后的用纸输送路的间隙变得狭窄,因此,能使用纸与传感器杆碰触的位置保持一定,确实地防止检测误差。
再者,在该下游侧牵引车上最好设置卡住检测传感器,能与所输送的用纸接触而进行回转,以便检测出其用纸的卡住状态。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2,
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游侧牵引车上设置输送导向件,用于引导所输送的用纸的上面,在该输送导向件上设置用纸取入部,是将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上主弯曲而成。
从具有该第2特征的发明来看,例如在通过自动装填将用纸装填在下游侧牵引车上时,能使用纸向下游侧牵引车内的插入顺利地进行,因此能提高自动装填性,另外,不需要将其输送导向件作为另外的零件进行准备,因此能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3,
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上游侧牵引车的牵引销数比上述下游侧牵引车的牵引销数少。
从具有该第3特征的发明来看,能使用纸向上游侧牵引车的装填容易进行,可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4,
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备连结此等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的连结构件以及支承该连结构件的支承轴,该连结构可沿着与上述用纸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在具有该第4特征的发明上,最好还设置贯穿上述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之中的至少一方的牵引车的锁定轴,同时设置使其牵引车相对于该锁定轴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在这一情况下,上述锁定轴与锁定机构可只与上述下游侧牵引车对应地设置。
另外,在上述连结构件与固定架之间最好夹装有弹性构件,对该连结构件向规定的方向施力,使该连结构件相对于上述支承轴经常保持在一定位置。由于这样,能消除连结构与支承轴之间的松动,可防止上游侧与下游侧各牵引车的错位。
另外,上述上游侧牵引车或下游侧牵引车可通过螺钉固定在突出设置于上述连结构件上的至少一个爪构件上,或是夹持在突出设置于上述连结构件上的两个爪构件内,从而固定于其连结构件上。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5,
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将通过手动操作使上述下游侧牵引车的驱动轴回转的用纸输送旋钮设置成由穿通设置于机体罩上的孔向上方部分地突出。
从具有该第5特征的发明来看,即使在狭窄的空间也能容易安装用纸输送旋钮,能将装置的宽度控制得较小,另外能提高操作性。
在具有该第5特征的发明上,最好在与上述用纸输送旋钮邻接的上述机体罩的侧方设置放手台。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6,
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面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下游侧牵引车的牵引销的相位相对于上述上游侧牵引车的牵引销的相位错位不到用纸的牵引孔的孔距的长度。
从具有该第6特征的发明来看,例如在用纸的自动装填时,用纸向下游侧牵引车内的插入能顺利地进行,可提高操作性与提高打字质量。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7,
隔着打字部在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同时在该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打字部之间设置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在如上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设置自动装填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用纸的自动装填时,以与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和下游侧输送机构同速度以上的速度上述输送辊进行驱动,同时在用纸前端到达规定位置的自动装填完了时,使其输送辊停止。
从具有该第7特征的发明来看,在用纸的自动装填时其用纸是以上游侧输送机构作为基准而被送进,在自动装填完了后是以下游侧输送机构作为基准而被送进。因此,用纸的向该下游侧输送机构的装填能顺利地进行,同时在将张力给予下游侧输送机构与输送辊之间的用纸上的状态下进行打字,因此能提高打字质量。
上述自动装填时控制装置最好是在用纸的自动装填时使上述打字部的压纸卷筒由用纸输送路上退避,同时在用纸的自动装填完了后要对其压纸卷筒进行控制,以便对其压纸卷筒与打字头之间的间隙进行调整。在这一情况下,上述上游输送机构与下游输送机构都是使销卡合在用纸的牵引孔内而对用纸进行输送的牵引车,将上述规定位置与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之间的沿着用纸输送路的距离作成在用纸的牵引孔的孔距的倍数上加上其孔距的1/2的长度,可利用上述压纸卷筒控制装置在其牵引孔上进行间隙调整。这样处理时,可在不受例如孔状接线、纸hotchkiss、天头涂浆糊等影响的位置上调整打字间隙,因此能取得良好的打字间隙,提高打字质量,另外,能避免发生打字头销折损等故障。
另外,上述规定位置可以是设置于上述下游牵引车的输送导向件上的标记位置。
再者,最好设置卡住时用纸输送控制装置,用以在用纸的自动装填时,当检测出其用纸的卡住状态时,使用纸的前端退回到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的位置,同时再次进行自动装填。在此,在即使重复执行规定次数的自动装填也不能消除用纸的卡住状态时,可发出其卡住状态的报警信号。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8,
隔着打字部在用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同时在该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打字部之间设置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在如上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设置通常打字时控制装置,用以在用纸的自动装填完了后,根据该用纸的页面长数据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将其用纸向前进方向送进到由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与其用纸的页面前头的起首位置一致为止后开始打字。
从具有该第8特征的发明来看,在自动装填完了后,能使打字开始位置经常与用纸的页面前头的起首位置一致,另外,即使在用纸的调整错误的情况下也能使用纸前端与其自动装填完了位置对正,因此能使打字开始位置经常与用纸的页面开头的起始位置一致。
在具有该第8特征的发明中,在用纸的自动装填完了后,其用纸的页面前头的起首位置离开打字部而位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情况下,上述通常打字时控制装置最好是如下地进行控制:根据用纸的页面长数据,在其用纸不脱开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的范围内,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使其用纸向后退方向送到由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与其用纸的页面前头的起首位置一致为止后开始打字。这样,能将用纸浪费控制在最小限度内。
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第9,
隔着打字部在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同时在该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打字部之间设置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在如上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设置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用纸的前头打字时,由用纸的前端位置处于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位置上的状态下,并在使上述输送辊停止的状态下,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使其用纸向后退方向输送到由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与其用纸的前端位置一致为止后开始打字。
从具有该第9特征的发明来看,在发出从用纸前端进行打字的前头打字的执行指令的情况下,例如在自动装填完了后其用纸向后退方向输送到由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与用纸的前端位置一致为止,其后开始打字。这样,就可以从用纸前端进行打字,能避免用纸的浪费。
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最好是如下进行控制:在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向后退方向输送上述用纸时,要多输送所要的背隙量,然后使上游侧输送机构、下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输送辊向前进方向送进其背隙的量,此后开始打字,这样做时,随着向用纸前进方向的送进与向后退方向的输送的组合,能排除由于机构部的背隙对于打字造成的影响,能更加提高打字质量。
另外,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最好是如下进行控制:在用纸的前头打字进行中,使上述输送辊以与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和下游侧输送机构同速度以上的速度进行驱动,同时在用纸前端到达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位置时使其输送辊停止。这样,当用纸没有达到下游侧输入机构的位置时其用纸是以上游侧输送机构为基准被送进,在用纸达到下游侧输送机构的位置时,该用纸是在下游侧输送机构与输送辊之间施加有张力的状态下被送进。
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可如下进行控制:在上述输送辊停止后,按其输送辊与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之间所产生的用纸的错位量使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进行驱动。通过这样做,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的相位差的量得到校正,可提高打字质量。
另外,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还可如下进行控制:在用纸前端达到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的位置后,其用纸的页面间达到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时,使其输送辊停止。如果这样做,由于能在用纸来到打字保证领域外的页面间时进行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的相位差的量的校正,因此能防止发生同一页面内的打字错位。
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最好是如下进行控制:当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厚度不足规定厚度时,不管前头打字指令如何都要使上述打字部所进行的前头打字动作中止。另外,该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最好是如下进行控制:当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宽度不足规定宽度时,不管前头指令如何都要使上述打字部所进行的前头打字动作中止。这样,在挺度弱的用纸的情况下能使前头打字动作中止,因此可避免发生打字头的销折损或是卡住等故障。
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可如下进行控制:在进行上述前头打字时,每进行一行打字都要将上述打字部的压纸卷筒与打字头之间的间隙调整成适宜的间隙,同时用纸的送进动作是在扩大其间隙的状态下进行。由于这样,能消除输送时用纸的摆动,能确保更好的打字质量,另外,即使在第一张上有高低不平的媒介物过来时也能顺利地进行打字。
在这一情况下,上述每一行打字的间隙调整最好是能在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厚度超过规定厚度时进行,或最好是在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宽度超过规定宽度时进行。
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都可以是使销卡合在用纸的牵引孔内而输送其用纸的牵引车。或是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是使销卡合在用纸的牵引孔内而输送其用纸的牵引车,而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可以是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纸送进辊。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由后述的详细说明可以明确。然而,详细的说明与具体的实施例是针对最佳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但是在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内的种种变更与变化形式,对于同行业者来说从其详细的说明中是可以明确的,因此是作为具体例来进行叙述的。
本发明是作为具体例进行说明,根据不是限定本发明的下面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将会更进一步得到理解。
图1—图31是用以说明本发明的用纸装置输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图面。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冲击式打字机的侧视图;
图2是有关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冲击式打字机的部分俯视图;
图3是下游侧牵引车的右视图;
图4是下游侧牵引车的左视图;
图5是下游侧牵引车的部分俯视图;
图6是下游侧牵引车的部分放大剖视图;
图7(a)(b)是锁定机构的动作说明图;
图8是牵引车滑动机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9是牵引车滑动机构的部分视图;
图10是表示牵引车滑动机构的支承部构造的变化形式例的图;
图11是表示牵引车滑动机构的支承部构造的另一变化形式例的图;
图12是表示用纸输送旋钮的安装位置的俯视图;
图13是表示用纸输送旋钮的操作状态的说明图;
图14是用纸输送旋钮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用纸自动装填时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16是表示自动装填时用纸的松弛状态的说明图;
图17是表示自动装填完了后用纸的松弛状态的说明图;
图18是表示用纸自动装填停止位置与打字位置的关系的说明图;
图19是表示自动打字间隙调整机构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用纸厚度的测定例的说明图;
图21是表示用纸自动装填后的打字时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2是表示用纸的前头打字时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3是表示用纸的前头打字时的控制程序的变化形式例的流程图;
图24是表示打字错位校正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5是表示有关其他实施例的打字错位校正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6是表示用纸宽度检测机构的一例的图;
图27是表示与高低不平的媒介物相对应的前头打字时的控制程序的流程图;
图28是表示与高低不平的媒介物相对应的前头打字时的控制程序的变化形式例的流程图;
图29是表示用纸输送机构的其他例的图;
图30是表示输送导向机构的侧视图;
图31是表示以往的双牵引车方式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图。
下面,参看图面说明本发明的用纸输送装置的具体的实施例。
图1与图2分别表示有关本发明的冲击式打字机的侧视图与部分俯视图。
如图所示,在本实施例的冲击式打字机中,在机体架1的前方(图1中的左侧)下部与后方(图1中的右侧)上部分别设置由左右一对构成的上游侧牵引车(下牵引车)2也是由左右一对构成的下游侧牵引车(上牵引车)3,在该上游侧牵引车2的下方设置载放用纸4的用纸箱(未予图示)。在上述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之间设置输送辊7,该输送辊7具有驱动辊5与夹送辊6,再在上述输送辊7的下游侧设置打字部10,该打字部10具有打字头8与压纸卷筒9。
上述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是由第1输送电动机11进行同步驱动,驱动辊5是由第2输送电动机12进行驱动。另外,在上述压纸卷筒9的下方配置与该压纸卷筒9的外圆面滑动接触的凸轮13,该凸轮13是由步进电动机14进行回转驱动,借此能调整该压纸卷筒9对于打印头8的位置。从用纸箱所供给的用纸4通过由上游侧牵引车2到输送辊7、打字部10与下游侧牵引车3的输送路线进行输送,在该输送叙中的打字部10处于由打字头8在其用纸4的表面上进行打字。
下面,依次说明本实施例的冲击式打字机上的牵引车构造、牵引车滑动机构、用纸输送旋钮构造、用纸输送控制装置与输送导向机构的具体内容。
(1)牵引车构造
特别是以下游侧牵引车3的构造为中心加以说明。图3是该下游侧牵引车3的右视图,图4是左视图,图5是只表示主要部构造的俯视图,图6是部分放大剖视图。
在该下游侧牵引车3上,牵引车驱动轴16与牵引车导向轴17分别回转自如地支承在基础构件15的前后,同时在周围装有多个(本实施例为15个)牵引车销18的销带19悬绕在此等牵引车驱动轴16与牵引车导向轴17的大致中间部。
作输送导向件的牵引车盖21是通过设置于该基础构件15的上面侧部的两个铰链20安装在上述基础构件15上。在该牵引车盖21与基础构件15之间张挂设置两个拉伸圆柱螺旋弹簧22,将这两个拉伸圆柱螺旋弹簧22配置成,在牵引车盖21由闭位置转动到开位置时要通过死点,借此能使该牵引车盖21保持闭位置与开位置的各自的位置。另外,在该牵引车盖21上,形成用纸取入部23,该用纸取入部23是在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上方弯曲而形成的,同时在与下方的牵引销18对应的位置以及与后述的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的传感器杆31对应的位置上分别形成开口24、25,再在靠近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上面位置上形成用于对正用纸位置的标记26。
在上述基础构件15的右侧面上,在其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安装有卡住检测传感器27,同时在其用纸输送方向下游侧安装有输送控制用的用纸前端检测器28。该卡住检测传感器27受到插入下游侧牵引车3内的用纸4的作用而回转,借此能检测出用纸4的卡住状态。另外,用纸前端检测器28,其俯视为形的透射式光传感器是由投光部与受光部组成,由该透射式光传感器所构成的传感器主体30是安装在配件29上,该配件29是固定在基础构件15上,传感器杆31与屏蔽板32相对于上述传感器主体30能成为一体进行转动地由轴支承着。在此,传感器杆31,是受所输送的用纸4的用纸前端顶压而转动,并弯曲形成为向上凸起状而突出于用纸输送路,同时基端部与前端部都配置成经常位于用纸输送路的下方。另外,该传感器杆31的用纸接触面31a是切制成在与用纸4接触之前为铅垂面或相对于铅垂面稍许向用纸输送方向倾斜。另一方面,屏蔽板32能随感器杆31的转动而转动,在通常状态下处于将传感器主体30的投光部所投射的光遮断的位置,在传感器杆31转动时,能转动到使其光穿过的位置。
如图4所示,在朝向用纸输送方向位于右侧的下游侧牵引车3上固定有圆筒状的锁定体33,锁定轴34(参看图8)贯穿该锁定体33地固定在机体架1上。如图7所示,该锁定体33的形状是在外圆面上有两个凸轮状爪35,同时有两个缺口36,与此等各凸轮爪35进行卡合的突起37是嵌合在具有内圆面的锁定杆38上。在这样的结构上,当锁定杆38的突起37与锁定体33的凸轮状爪35上的高度较低的部分接触时,锁定体33是处于松开状态,由其锁定体33所进行的锁定轴34的锁定被解除(参看图7(a))。由这一状态起转动操作其锁定杆38的捏手39直到锁定杆38的突起37与锁定体33的凸轮状爪35上的高度较高的部分接触的位置时,锁定体33受到压缩,锁定轴34由其锁定体33进行把持,因此,下游侧牵引车3被固定在锁定轴34上(参看图7(b))。
在本实施例中,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是设置在下游侧牵引车3上,在用纸4被确实地送入到下游侧牵引车3处的状态时,能检测出其用纸4的前端,并能在抑制其用纸4的不稳定等状态下进行检测,能提高用纸前端的检测精度。另外,从本实施例的传感器杆31的形状来看,该传感器杆31的前端部经常位于用纸输送路的下方,因此,在用纸4被例送的情况下,也能防止传感器杆31的前端挂在其用纸4的装订孔等之内,因而能将用纸破损或传感器杆31破损之类的输送故障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另外,用纸接触面31a是大致形成铅垂面,因此能使用纸4相对于传感器杆31成垂直地接触,借此能确实地防止发生检测误差。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用上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检测用纸4的前端时,为了使该用纸4的前端与传感器杆31接触的位置成为一定以防止发生检测误差,在上述牵引车盖21的右侧部下面一体地形成导向用的筋40,该筋40是向基础构件15侧突出地设置,同时沿着用纸输送方向延伸地设置,借助该导向用筋40在其导向用筋40的下缘与基础构件15的上面之间的用纸输送路形成0.6mm程度的狭隙。
上述的卡住检测传感器27与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只是对着用纸输送方向安装在左侧的下游侧牵引车3上,就能充分发挥此等各传感器27、28的作用。
上述的说明是以下游侧牵引车3的构造为中心进行了说明,关于上游侧牵引车2的构造,除了没有卡住检测传感器27与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这一点以及在牵引车盖21上没有形成用纸取入部23这一点以外,均与下游侧牵引车3具有大致相同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只就下游侧牵引车3对于锁定轴34进行锁定的情形作了说明,但是也可以与上游侧牵引车2相对应地设置另一锁定轴,使该上游侧牵引车2也进行锁定。再者,如本实施例那样,各牵引车2、3即使只有一根锁定轴也不会有不希望的晃动之类的情形。
在本实施例中,仅就上游侧牵引车2上的牵引车销18的销数与下游侧牵引车3上的牵引销18的销数是采取同样数量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使上游侧牵引车2的销数比下游侧牵引车3销数少。例如作为与用纸4的牵引孔同时卡合的牵引销18的销数最好将下游侧牵引车3作成6销,将上游侧牵引车2作成4销。这样做时,在用纸自动装填时的安装容易,另外,能使上游侧牵引车2的结构紧凑。
(2)牵引车滑动机构
如图1、图8所示,面向用纸输送方向位于右侧的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分别用螺钉固定在连结此等各牵引车2、3的连结构件41的各端部上所设置的爪构件42、42上而成为一体化。该连结构件41,其形状是中间部大致弯曲形成直角,同时其两端部分别向外侧弯曲形成钝角,通过向心推力球轴承可以滑动地支承在支承轴44上,该支承轴44贯穿支持托架43地固定在机体架1上,该支持托架43是安装在上述大致弯曲成直角的部分上。
左右的各上游侧牵引车2、2是由驱动轴45进行驱动,该驱动轴45插穿在设置于各上游侧牵引车2、2上的剖面为方形的通孔内,同样,左右的各下游侧牵引车3、3是由驱动轴46进行驱动,该驱动轴46插穿在设置于各个下游侧牵引车3、3上的剖面为方形的通孔内。
另一方面,面向用纸输送方向位于左侧的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相对于机体架1是固定的,各牵引车2、3互相不连结。但是,就左侧的各牵引车2、3而言,也可以与右侧的各牵引车2、3相同,用连结构件41进行连结,同时使其可沿着支承轴44左右滑动,而且设置与它们右侧的各牵引车2、3相同的锁定机构。
如图9所示,在支持托架43的背面安装有板弹簧47,该板弹簧47的弯曲部经常与竖立设置于机体架1上的板体48的前面接触。于是,从板体48产生的相当于板弹簧47的弹力的箭头A方向的反力作用于支持托架43上,借助可以防止由于支承轴44与支持托架43之间的松动引起的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的错位。
在这样构成的牵引车滑动机构上,在按照用纸4的尺寸(宽度)调整右侧的牵引车2、3的位置时,是在解除利用锁定体33进行的锁定轴34的锁定的状态下,抓淮上游侧牵引车2使支持托架43沿着支承轴44移动,以调整各牵引车2、3的左右位置,使用纸4的牵引孔挂在上游侧牵引车2的牵引销18上之后,转动操作下游侧牵引车3的锁定杆38,使其下游侧牵引车3相对于锁定轴34进行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是将安装在连结构件41上的支持托架43通过向心推力球轴承支承在支承轴44上,但是也可以使用图10所示的轴承套49代替该向心推力球轴承,通过摩擦配合支承在支承轴44上。在这一情况下,如图11所示,代替支持托架43,也可以将支承座50安装在连结构件41上,将轴承套49压入形成于该支承座50上的孔内,利用该轴承套49来支承支承轴44。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是将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相对于连结构件41进行固定,是用螺钉将牵引车2、3相对于设置在连结构件41的端部上的爪部42、42进行固定,但是也可以在连结构件41上突出设置两个爪构件,利用这些爪构件将牵引车2、3夹住,借助来进行固定。
(3)用纸输送旋钮构造
如图12—图14所示,在下游侧牵引车3的驱动轴46上安装有用纸输送旋钮51,该用纸输送旋钮51用于通过手动操作使上述驱动轴46回转。该用纸输送旋钮51具有适合于手掌的直径(例如90—100mm程度),其头部设置成由穿通设置于机体罩52上的孔53部分地(例如15—25mm程度)向上方突出。另外,在与该用纸输送旋钮51邻接的机体罩52的侧方设置作为放手台的架54。在此,该架54设置在离开用纸输送旋钮51外侧面例如15—25mm程度的位置上是适宜的。
在操作本实施例的用纸输送旋钮51时,将手55放在架54的上面,同时将手掌放在其用纸输送旋钮51之上,能用手掌转动其用纸输送旋钮51,通过手动操作能容易地将用纸调整到规定位置。将用纸输送旋钮51作成上述结构时,与以往构造那样用手指从装置的侧方进行操作的型式相比,在狭小的空间也能安装用纸输送旋钮,能将装置的宽度控制成较小,以谋求装置的小型化。另外,即使在狭窄的场所也没有困难,不需要太大的力,能容易地进行操作,能提高用纸输送的操作性。
(4)用纸输送控制装置
在本实施例的冲击式打字机上,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的距离要作成比所输送的用纸4的牵引孔的孔距(通常为1/2英寸)的倍数要短不到其孔距的长度,即比牵引孔的孔距的倍数短0.1—12.7mm范围的长度。由于这样处置,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销18的相位相对于上游侧牵引车2的牵引销18的相位错位0.1—12.7mm范围的长度,在各牵引车2、3之间产生0.1—12.7mm范围的用纸松弛。于是,在进行用纸4的自动装填时,其用纸4的前端是由上游侧牵引车2与输送辊7在从后方推的状态下输送到下游侧牵引车3,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销18以迎入该用纸4前端的牵引孔的形式,其牵引销18能顺利地插入牵引孔内。在这一情况下,输送辊7是以与各牵引车2、3相同的速度或比同速度高的速度进行驱动,在装填完了时停止驱动,能将反张力给予用纸4。
下面,根据图1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用纸4的自动装填时的控制程序。
S1、S2:是装置的停止状态(起动开关是断开的脱机状态),将用纸4安装在上游侧牵引车2的牵引销18上,使自动装填开关进行接通动作。
S3—S5:当进行接通动作时,设置在用纸箱与上游侧牵引车2之间的用纸终端检测传感器(未予图示)借助步进电动机14使打字部10的压纸卷筒9退避到规定位置,接着借助第1输送电动机11与第2输送电动机12分别驱动上游侧牵引车2、下游侧牵引车3与输送辊7。
S6—S9:用纸4的前端到达下游侧牵引车3的规定位置,卡住检测传感器27进行接通动作,同时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动作时,输送辊7停止,其后输送其用纸4使用纸4的前端到达下游侧牵引车3的标记26的位置,使各牵引车2、3停止。在此,在输送辊7即将停止之前,如图16所示,由于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的相位的错位,用纸4在输送辊7与下游侧牵引车3之间处于松弛状态,其是相当于其相位的错位部分,另外,在输送辊7停止后,如图17所示,由于该输送辊7将反张力给予用纸4,该用纸4的松弛部处于移动互上游侧牵引车2与输送辊7之间的状态。如此,用纸4由下牵引车(上游侧牵引车)基准(图16)变换成上牵引车(下游侧牵引车)基准(图17)。再者,在该上牵引车基准的情况下,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销18的位置是位于牵引孔56的前缘侧。另外,如图18所示,在作为用纸4的自动装填完了时的停止位置的上述标记26的位置与打字位置P之间的沿着用纸输送路的距离L是设定成在用纸4的牵引孔的孔距的倍数上加上其孔距的1/2的长度(n/2+1/4英寸(n为常数))。
S10:使后述的自动打字间隙调整机构57动作,根据用纸4的纸厚调整压纸卷筒9与打字头8之间的间隔。再者,如上所述,打字位置P相对于标记26是设定在距离L的位置上,因此,该间隙调整是在牵引孔56上进行。所以,在该间隙调整位置上不存在用纸4的孔状接线、纸hotchkiss、天头涂浆糊等,能防止纸厚的误检测,能进行正确的间隙调整。另外,在本实施例中,间隙调整是在消除用纸的松弛之后进行,因此能获得恰当的打字间隙,能提高打字质量,同时可靠地防止打字头销折损故障的发生。
S11、S12:即使经过预先设定的规定时间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也不进行接通动作时,在自动装填的再执行次数未达到预先设定的规定次数的情况下,将用纸4倒送到上游侧牵引车2的位置上,再执行自动装填。
S13:在用纸终端检测传感器28断开动作时,是用纸箱内的用纸4已无,因此发出用纸用尽的报警,另外,在卡住检测传感器27不进行接通动作与使自动装填再执行规定次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也不进行接通动作时,是用纸4的输送有异常,因此发出自动装填卡住的报警。
下面,根据图18说明自动打字间隙调整机构57的一例。在图示的例中,在由步进电动机14将驱动力传递到凸轮13的齿轮系的途中设置扭矩限制器58,用于在将规定值以上的转矩传递给凸轮13时隔断驱动力向其凸轮13的传递。另外,在上述步进电动机14上附设计数机构,用以计数其步进电动机14的步数。
利用如此构成的自动打字间隙调整机构57进行的打字间隙的调整是如下地进行。
如图20(a)所示,预先用原始位置传感器59检测出来的压纸卷筒9的原始位置与该压纸卷筒9同打字头8接触的位置(点划线位置)的距离X是利用步进电动机14的步数进行存储。这样,在压纸卷筒9由打字头8退避的状态下,要进行打字的用纸4被输送到待等打字头8与压纸卷筒9之间,在规定的位置停止时,则如图20(b)所示,步进电动机14被驱动,由于凸轮13的回转,压纸卷筒9向打字头8侧顶压。由于该压纸卷筒9的顶压,凸轮13的转矩达到规定值时,驱动力向凸轮13的传递被扭矩限制器58隔断。然后,如图20(c)所示,由该压纸卷筒9的顶压状态使步进电动机14进行反转,根据该压纸卷筒9退到检测出原始位置时的步数可求得压纸卷筒9的退避距离Y。于是,根据距离X—距离Y可运算用纸4的厚度,根据该用纸厚度可运算合理的打字间隙。
下面,根据图21所示的流程图说明用纸4自动装填后的通常打字时的控制程序。
T1—T3:在用纸4的自动装填后,用纸4的前端处于下游侧牵引车3的标记26的位置。在这一状态下对起动开关进行接通操作时,装置成为在线模式,根据以用纸长输入机构预先输入的用纸页面长数据运算其用纸的送进量,将用纸4送进一定量直到从用纸前端起第2页以后的孔状接线M与打字位置P一致为止(参看图18中的箭头C)。再者,由于用纸4的切断等在通过手动操作送进用纸的情况下,使用纸前端对齐标记26的位置,通过对起动开关进行接通操作,则与前述相同,将用纸4送进一定量。
在这一情况下,用纸4的送进方向不一定是顺送进方向,在该用纸4的自动装填完了后用纸4的孔状接线M位置相对于打字位置P处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情况下,其用纸4能根据用纸4的页面长数据在不离开下游侧牵引车3的范围内,将用纸4向倒送方向送到从用纸前端起第2页以后的孔状接线M与打字位置P一致为止。象这样根据用纸4的页面长变换用纸送进方向,能将浪费纸控制在最小限度。
T4、T5:根据打字指令,利用打字部开始打字,根据打字终了指令,打字终了。
T6—T8:打字终了后经过一定时间时,将用纸4向顺方向送进由打字位置P到下游侧牵引车3的标记26的位置的距离L的量,送进到能立即确认直到最终打字页的打字。另外,在获得下一个打字指令时,将用纸4向倒方向送进与顺送进时的距离L相同的距离,由此,从孔状接线与打字位置P对齐的状态起开始下一步的打字。
下面,仅就进行从用纸4的最前页开始的打字(前头打字)时的控制动作进行说明。在该前头打字时,用纸4的自动装填完了后将用纸4倒送到其用纸4的前端与打字位置P一致为止,此后开始打字。在该前头打字中,在初期阶段用纸4由上游侧牵引车2与输送辊7按下牵引车(上游侧牵引车)基准进行送进,用纸4挂在下游侧牵引车3上后,输送辊7停止,变换成上牵引车(下流侧牵引车)基准。另外,在利用下牵引车基准进行用纸4的输送时,输送辊7以比上游侧牵引车2的送进速度还要高的速度进行驱动。这样,能防止在上游侧牵引车2与输送辊7之间的用纸4的蠕动,能获得更好的打字质量。再者,是进行该前头打字还是进行前述的通常打字(在将用纸4安装在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销18上的状态下的打字),使用者能作为调整模式预先进行设定。
下面,根据图22所示的流程图说明该前头打字的控制程序。
U1—U10:与图15所示的用纸4的自动装填时的控制程序的S1—S10相同,详细说明从略。
U11:从用纸4安装在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销18上的状态开始使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向反方向(用纸后退方向)回转。
U12—U14: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断开动作后,再使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反向回转,根据该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的断开动作,使用纸4倒送规定距离,在用纸前端到达打字位置P时,停止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的驱动。
U15:根据CPU发出的打字开始指令开始打字。再者,在该前头打字时,直到用纸4挂在下游侧牵引车3上并且输送辊7停止为止,用纸4是由上游侧牵引车2与输送辊7按下牵引车(上游侧牵引车)基准进行送进。
U16:在步U3的判定中,用纸终端检测传感器断开动作时,是说明用纸箱内的用纸4已无,因此发出用纸用完的报警,另外在步U6的判定中,卡住检测传感器27不进行接通动作时,或是在步U7的判定中,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不进行接通动作时,或是在步U12的判定中,即使由于牵引车的反向回转,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也不进行断开动作时,是说明用纸4的输送有异常,因此发出告知卡住状态的报警。
下面,根据图23所示的流程图说明进行前头打字时的控制程序的变化形式例。该变化形式例是为了消除在上述侧牵引车2、下游侧牵引车3等上面的皮带、齿轮、电动机等的背隙所引起的影响,把前一流程图中的步U14改换成U14A与U14B。除此以外的各步与前一流程图相同。
U14A—U14B: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断开动作后,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进行反向回转,用纸前端达到打字位置P后再反向回转相当于背隙的量a。其后,使上游侧牵引车2、下游侧牵引车3与输送辊7正向回转其量a,借此来消除背隙。
如上所述,在前头打字时,用纸4未挂在下游侧牵引车3上,因此用纸送进的基准可以看作是上游侧牵引车2。但是,从打字质量方面来说,使下游侧牵引车3成为基准,在下游侧牵引车3与输送辊7之间使用纸4张紧(图17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用纸送进对于防止用约4的微小错位是有效果的。但是,象这样由上游侧牵引车基准(下牵引车基准)向下游侧牵引车基准(上牵引车基准)进行变换时,会发生打字错位,因此,必须对此打字错位进行校正。在本实施例中,将由前述的下牵引车基准向上牵引车基准的变换计时,换言之即将输送辊7的停止计时设定成用纸4的页面间的孔状接线与打字位置P成为一致的计时,借此来进行由下牵引车基准向上牵引车基准进行变换时的打字错位的校正。
下面,根据图24所示的流程图说明该打字错位校正。
V1—V3:在前头打字时,根据打字开始指令由打字开始进行一行打字,此后上游侧牵引车2、下游侧牵引车3与输送辊7同时正向回转,使用纸4顺向送进,直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动作为止,重复进行一行打字与用纸送进。
V4—V5:在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接通动作后,直到由CPU发送过来的页面间信号进行接通动作为止,用纸4是按下牵引车基准进行送进。在页面间信号进行接通动作时,输送辊7停止,由此变换成上牵引车基准。这样,在页面间来到打字位置时进行上下牵引车基准的变换,打字错位的校正能在页面间非打字保证领域内进行。如此进行打字错位校正后转换到通常打字。
在上述说明中,是在页面间进行打字错位校正,但是在检测出用纸4挂在下游牵引车3上之后在同一页面内进行打字错位校正的实施例也是可能的。根据图25所示的流程图说明有关该其他实施例的打字错位校正。
W1—W3:在前头打字时,根据打字开始指令开始打字,由此进行一行打字,其后上游侧牵引车2、下游侧牵引车3与输送辊7同时进行正转,使用纸4顺向送进,直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动作为止,重复进行此一行打字与用纸送进。
W4:由于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动作,检测出用纸4已挂在下游侧牵引车3上时,输送辊7停止,同时使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对于用纸4进行正向回转,其量为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的相位差(校正量),借此进行向上牵引车基准的变换。再者,进行该打定错位校正之后,转换成通常打字。
但是,在上述前头打字中,由于用纸4的挺度强与弱,打字质量的差别显著。换言之,如同薄的用纸或宽度狭窄的用纸那样,在挺度弱的用纸上,由于打字头的动作使将要进行打字的用纸左右摆动,打字质量极差。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检测用纸4的挺度的强弱,在挺度弱的用纸的情况下,即使前头打字指令发出,也要使其前头打字动作中止。
如前所述(参看图20),用纸厚度是在自动间隙调整机构动作时(图22中的步U10)进行测定。如果该测定结果,将要进行打字的用纸不满规定厚度时,即使发出前头打字指令,其前头打字动作也会被中止,进行从第2页以后的通常打字动作。
另外,用纸宽度是利用图26所示的用纸宽度检测机构60进行检测。该用纸宽度检测机构60的构成是,面向用纸输送方向位于右侧的上游侧牵引车2与下游侧牵引车3在利用图8所示的牵引车滑动机构沿着图26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进行位置调整时,通过用宽度检测传感器61检测连结构件41或支持托架43的位置即能检测出用纸宽度的变更。在此,作为该宽度检测传感器61可以是透射式或反射式的光传感器,也可以是与连结构件41等直接接触的微动开关。这样,在要被打字的用纸不满规定宽度时,即使发出前头打字指令其前头打字动作也会被中止,进行从第2页以后的通常打字动作。再者,该用纸宽度的计测数据是输送给CPU直到自动间隙调整机构动作完了。
用于判断该前头打字是执行还是中止的用纸厚度或用纸宽度的规定值是预先存储在CPU内,使用者能用操作盘等来校正存储在该CPU内的用纸厚度或用纸宽度的设定值。
在进行上述的前头打字时,在使用例如由专人把商品、报纸、杂志、招待卷等送到家里的那种送货送物上门的传票等高低不平的媒介物作为要进行打字的用纸4等情况下,用纸输送与打字动作有时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希望能选择适应这样的高低不平的媒介物的前头打字模式。根据图27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适应该高低不平的媒介物的前头打字时的控制程序。
X1—X5:在前头打字时,根据打字开始指令打字开始,由此进行一行打字,然后使压纸卷筒9退避,确保用纸输送通路,其后上游侧牵引车2、下游侧牵引车3与输送辊7同时正向回转,将用纸4顺向送进一行。然后,使自动打字间隙调整机构57动作,检测用纸厚度,同时将打字间隙调整成适宜的间隙,在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不进行接通动作时,再次重复步X1—X4的动作。再者,在该流程图中没有说明的是,在即使将用纸4送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动作的位置时,其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也不进行接通动作的情况下则发出报警。
X6—X8: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动作时,判断为前头打字终了,转换成通常打字。在该通常打字时,重复进行一行打字与使输送辊7停止状态下的用纸送进。然后,从CPU不发出打字指令时,其通常打字动作停止。
通过利用这样的流程进行前头打字,能消除输送时的用纸的摆动,确保更好的打字质量,另外,在第一张上即使高低不平的媒介物送过来,也能顺利地进行打字。
下面根据图28所示的流程图说明适应上述高低不平的媒介物的前头打字时的控制程序的变化形式例。
Y1—Y3:在前头打字时,根据打字开始指令开始打字,由此进行一行打字,然后,使步进电动机14反向回转,压纸卷筒9退避,以确保用纸输送通路,直到原始位置传感器59(参看图20)进行接通动作为止。再者,在该压纸卷筒退避时,对原始位置传感器59进行接通动作之前的步进电动机14的步数进行计数并予以存储。
Y4—Y6:使上游侧牵引车2、下游侧牵引车3与输送辊7同时正转,使用约4进行一行顺向送进。接着,使步进电动机14按所存储的步数进行正转,使压纸卷筒9上升,其后在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没有进行接通动作时,再次重复步Y1—Y5的动作。再者,在该流程图中未说明的是,在即使用纸4已送进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的位置,其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也不进行接通动作的情况下发出报警。
Y7—Y9: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进行接通动作时,判断为前头打字终了,转换成通常打字。在该通常打字时,重复进行一行打字与使输送辊7停止状态下的用纸送进。然后,由于从CPU不发出打字指令,其通常打字动作停止。
Y10:在步Y2时,在即使压纸卷筒退避,原始位置传感器59也不进行接通动作的情况下发出报警,流程终了。
从有关该变化形式例的控制程序来看,与图27的控制程序相比,合理打字间隙的调整所用的处理时间比较短,因此,能使在前头打字时所耗费的处理时间从整体来说得到缩短。
上述的适应高低不平的媒介物的前头打字时的控制最好在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厚度是规定厚度以上时进行,另外,最好是在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宽度是规定以上时进行。
再者,在前述的说明中,曾对自动装填完了后的前头打字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在利用手动操作送进用纸的情况下,使用纸前端与标记26的位置对齐,通过选择前头打字模式,与前述同样开始前头打字,这是自不待言的。
从本实施例来看,在下游侧牵引车3的牵引车盖21的上面形成对齐用纸位置的标记26,因此,不需要以往装置那样的对齐位置用的标度尺,利用用纸输送旋钮51能容易而且正确地进行用纸前端的位置对齐。
在本实施例中,在用纸4的自动装填时,从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接通动作之后到使用纸4停止为止的用纸送进量由于机械误差而有差异。因此,设置校正该机械误差的开关,希望利用该开关进行送进量的调整。
针对在本实施例的用纸输送控制装置上,在打字部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作为用纸输送机构的情形进行了说明,但是如图29所示,代替下游侧牵引车,也可以使用由夹持着用纸进行输送的由输送辊与夹送辊组成的纸送进辊62,再者,象这样在使用纸送送进辊62作为下游侧输送机构的情况下,在该纸送进辊62的下游侧设置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28′。在这种情况下,在进行用纸自动装填或前头打字等时,其纸送进辊62的控制与本实施例的下游侧牵引车3的控制同样地进行。
(5)输送导向机构
如图30所示,构成本实施例的输送辊7的一部的夹送辊6,是以枢轴支持在狭缝杆63的下端部并保持在由拉伸圆柱螺旋弹簧64经常拉向驱动辊5侧的输送导向件65的前端部,上述狭缝杆63可以上下移动地支持在未予图示的狭缝部内。在进行用纸4的卡住处理时,上述狭缝杆63克服拉伸圆柱螺旋弹簧64的拉力由实线位置被提升操作到点划线位置,通过该操作,可解除由夹送辊6与驱动辊5对用纸4进行的夹持状态。另外,该狭缝杆63升起时,微动开关66动作,停止上游侧与下游侧的各牵引车2、3与输送辊7的驱动,同时由于凸轮13受到驱动,压纸卷筒9向箭头B方向移动到退避位置。再者,在该狭缝杆63升起的状态下,设置于机体架1上的突起67与设置于狭缝杆63上的缺口68卡合,以保持其提升状态。另外,在卡住处理后,将狭缝杆63压下,突起67与缺口68的卡合被分开,输送导向件65由于拉伸圆柱螺旋弹簧64的拉力而回复到原有位置。
从本实施例的输送导向机构来看,只是提升操作设置在装置上部的狭缝杆63就能使输送系统退避,因此,在卡住处理等时的操作性极好。
如上所述,可知本发明能作种种变化。这样的变化并不违反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另外,对于同行业者来说,那样明确的完全的变化形式或变更都包括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Claims (37)

1.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游侧牵引车上设置用于检测所输送的用纸前端位置的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用纸前端检测传感器具备受到所输送的用纸前端的顶压而转动的传感器杆与屏蔽板,该屏蔽板是随着该传感器杆的转动在由透射式光传感器所投射的光的遮断位置与透射位置之间进行转动。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杆弯曲成形为向上凸起状,基端部与前端部配置成经常位于用纸输送路的下方。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传感器杆与用纸接触的面是作成在与用纸接触前为铅垂面或相对于铅垂面稍许向用纸输送方向倾斜。
5.按权利要求1—4之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游侧牵引车上设置引导所输送的用纸的上面的输送导向件,在该输送导向件上设置导向用筋,该筋是向下方突出设置,同时沿着用纸输送方向延伸地设置。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游侧牵引车上设置卡住检测传感器,能与所输送的用纸接触而进行回转,以检测其用纸的卡住状态。
7.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下游侧牵引车上设置引导所输送的用纸的上面的输送导向件,在该输送导向件上设置用纸取入部,是将用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向上方弯曲而形成。
8.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上游侧牵引车的牵引销数比上述下游侧牵引车的牵引销数少。
9.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具有连结此等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的连结构件以及支承该连结构件的支承轴,该连结构件可沿着与上述用纸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
10.按权利要求9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贯穿上述上游侧与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之中的至少一方的牵引车的锁定轴,同时设置使其牵引车相对于该锁定轴进行固定的锁定机构。
11.按权利要求10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只与上述下游侧牵引车对应地设置上述锁定轴与锁定机构。
12.按权利要求9—11之中的任一项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连结构件与固定架之间夹装有弹性构件,对该连结构件向规定的方向施力,使该连结构件相对于上述支承轴经常保持在一定位置。
13.按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游侧牵引车或下游侧牵引车是通过螺钉固定在突出设置于上述连结构件上的至少一个爪构件上。
14.按权利要求9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游侧牵引车或下游侧牵引车是由突出设置于上述连结构件上的两个爪构件进行夹持而固定在其连结构件上。
15.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将通过手动操作使上述下游侧牵引车的驱动轴回转的用纸输送旋钮设置成由穿通设置于机体罩上的孔上方部分地突出。
16.按权利要求15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与上述用纸输送旋钮邻接的上述机体罩的侧方设置放手台。
17.一种用纸输送装置,在隔着打字部将上游侧牵引车与下游侧牵引车分别设置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而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使上述下游牵引车的牵引销的相位相对于上述上游侧牵引车的牵引销的相位错开不到用纸的牵引孔的孔距的长度。
18.一种用纸输送装置,隔着打字部在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同时在该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打字部之间设置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在如上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设置自动装填时的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用纸的自动装填时,以与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和下游侧输送机构同速度以上的速度使上述输送辊进行驱动,同时在用纸前端到达规定位置的自动装填完了时,使其输送辊停止。
19.按权利要求18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自动装填时控制装置,在用纸自动装填时使上述打字部的压纸卷筒由用纸输送路退避,同时在用纸的自动装填完了后,为了进行其压纸卷筒与打字头之间的间隙调整要对其压纸卷筒进行控制。
20.按权利要求19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全都是使销卡合在用纸的牵引孔内以输送其用纸的牵引车,将上述规定位置与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之间的沿着用纸输送路的距离作成在用纸的牵引孔的孔距的倍数上加上其孔距的1/2的长度,上述间隙调整是在其牵引孔上进行。
21.按权利要求20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规定位置是设置于上述下游侧牵引车的输送导向件上的标记位置。
22.按权利要求18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卡住时用纸输送控制装置,用以在用纸自动装填时,在检测出其用纸的卡住状态时,使用纸前端退回到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的位置,同时再次进行自动装填。
23.按权利要求22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在即使重复进行规定次数的自动装填也不能消除用纸的卡住状态时,上述卡住时用纸输送控制装置发出其卡住状态的报警信号。
24.一种用纸输送装置,隔着打字部在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同时在该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打字部之间设置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在如上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设置通常打字时控制装置,用以在用纸的自动装填完了后,根据该用纸的页面长数据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将其用纸向前进方向送进到由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与其用纸的页面前头的起首位置一致为止后开始打字。
25.按权利要求24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用纸的自动装填完了后,其用纸的页面前头的起首位置离开上述打字部而位于用纸输送方向的下游侧的情况下,上述通常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地进行控制;根据用纸的页面长数据,在其用纸不脱开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的范围内,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使其用纸向后退方向输送到由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与其用纸的页面前头起首位置一致为止后开始打字。
26.一种用纸输送装置,隔着打字部在用纸输送方向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分别设置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同时在该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打字部之间设置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输送辊,在如上构成的用纸输送装置上,其特征在于:设置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用纸的前头打字时,由用纸的前端位置处于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位置上的状态下,并在使上述输送辊停止的状态下,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使其用纸向后退方向输送到由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与其用纸的前端位置一致为止后开始打字。
27.按权利要求26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利用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向后退方向输送上述用纸时,要多送进所要的背隙的量,然后使上游侧输送机构、下游侧输送机构与上述输送辊向前进方向送进其背隙的量,此后开始打字。
28.按权利要求26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压用纸的前头打字进行中,使上述输送辊以与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和下游侧输送机构同速度以上的速度进行驱动,同时在用纸前端达到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位置时使其输送辊停止。
29.按权利要求28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上述输送辊停止后,按其输送辊与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之间所产生的用纸的错位量使上述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进行驱动。
30.按权利要求28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用纸前端达到上述下游侧要输送机构的位置后,其用纸的页面间达到上述打字部所确定的打字位置时,使其输送辊停止。
31.按权利要求26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当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厚度不足规定厚度时,不管前头打字指令如何都要使上述打字部所进行的前头打字动作中止。
32.按权利要求26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宽度不足规定宽度时,不管前头打字指令如何都要使上述打字部所进行的前头打字动作中止。
33.按权利要求26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前头打字时控制装置如下进行控制:在进行上述前头打字时,每进行一行打字都要将上述打字部的压纸卷筒与打字头之间的间隙调整成适宜的间隙,同时用纸的送进动作是在扩大其间隙的状态下进行。
34.按权利要求33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行打字的间隙调整都要在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厚度为规定厚度以上时进行。
35.按权利要求33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行打字的间隙调整都要在预先检测出的用纸宽度为规定宽度以上时进行。
36.按权利要求18、19、22—25之中的任一项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与下游侧输送机构都是使销卡合在用纸的牵引孔内而输送其用纸的牵引车。
37.按权利要求18、19、22—35之中的任一项所述用纸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上游侧输送机构是使销卡合在用纸的牵引孔内而输送其用纸的牵引车,上述下游侧输送机构是夹持用纸而进行输送的纸送进辊。
CN95117370A 1994-10-28 1995-09-29 用纸输送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335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577794 1994-10-28
JP265777/94 1994-10-28
JP265777/1994 1994-10-28
JP7074062A JP2853602B2 (ja) 1994-10-28 1995-03-30 用紙搬送装置
JP74062/1995 1995-03-30
JP74062/95 1995-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43A true CN1126143A (zh) 1996-07-10
CN1104335C CN1104335C (zh) 2003-04-02

Family

ID=26415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737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4335C (zh) 1994-10-28 1995-09-29 用纸输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718527A (zh)
JP (1) JP2853602B2 (zh)
KR (1) KR100202974B1 (zh)
CN (1) CN1104335C (zh)
DE (1) DE19539167C2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29808A (zh) * 2009-09-30 2011-04-27 立志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输送带
CN101508209B (zh) * 2008-02-13 2012-02-22 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牵引器及具有该牵引器的打印机
CN106183483A (zh) * 2014-12-29 2016-12-07 柯斯特姆股份公司 打印设备
CN111217164A (zh) * 2018-11-27 2020-06-0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变换进料器中由页张所构成的叠堆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91C (zh) * 1996-09-18 2002-10-0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图像印制装置
JPH10120264A (ja) * 1996-10-24 1998-05-12 Asahi Optical Co Ltd ピントラクタユニット
DE29702659U1 (de) * 1997-02-15 1997-12-18 Psi Printer Systems Internatio Einrichtung zum Transport von Endlospapier und geschnittenen Blättern in Druckern
JP3320372B2 (ja) * 1999-02-10 2002-09-03 富士通株式会社 連続媒体印刷装置
US6232996B1 (en) * 1999-05-13 2001-05-15 Heiwa Tokei Manufacturing Co., Ltd. Thermal printer
US7043193B1 (en) * 2000-05-09 2006-05-09 Knowlagent, Inc. Versatile resource computer-based training system
DE10113748A1 (de) * 2001-03-21 2002-10-02 Microplex Elektronische Dokume Thermodrucker mit Einzugsvorrichtung für Endlosmaterial mit Randlochung
KR100431005B1 (ko) * 2002-05-14 2004-05-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사무기기의 용지 감지장치
US7156388B2 (en) 2003-08-13 2007-01-0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nkjet printer and paper feeding method therefor
EP1679198B1 (en) * 2004-12-27 2010-12-01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inter for printing labels with a peeling mechanism for peeling labels from a web
JP4877178B2 (ja) * 2007-09-27 2012-02-15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紙葉類分離装置
JP5380188B2 (ja) * 2009-07-17 2014-01-08 株式会社ミヤコシ 連続用紙切断装置
JP2012206415A (ja) * 2011-03-30 2012-10-25 Seiko Epson Corp 紙送り機構、プリンターおよび紙送り機構の制御方法
JP5978845B2 (ja) * 2012-08-08 2016-08-24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連続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プリンター
WO2017119192A1 (ja) 2016-01-05 2017-07-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制御装置
JP6406411B2 (ja) * 2017-10-13 2018-10-1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パターン形成装置、及び搬送装置
KR102268465B1 (ko) * 2019-09-05 2021-06-23 주식회사 스마트센서 드럼세탁기 포량감지용 로드셀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20352A (en) * 1965-10-21 1969-01-07 Honeywell Inc Document printer having rigidified frame carrying adjustablypositioned,document-advancing tractors
US3578138A (en) * 1968-07-18 1971-05-11 Data Products Corp Paper adjusting mechanism
GB1321761A (en) * 1971-03-26 1973-06-27 Int Computers Ltd Web feeding apparatus
DE2127998A1 (de) * 1971-06-05 1973-01-04 Ibm Deutschland Traktor in einer transportvorrichtung fuer randgelochte stoffbahnen, insbesondere fuer endlose papierbahnen in einem schnelldrucker
JPS5317340A (en) * 1976-07-30 1978-02-17 Canon Inc Recording device
JPS56137982A (en) * 1980-03-31 1981-10-28 Y Ii Data:Kk Feeding device for printing paper
DE3127777C2 (de) * 1981-07-14 1984-01-12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Einrichtung zum Spannen eines mittels Vorschubtraktoren bewegten Aufzeichnungsträgers
US4550623A (en) * 1983-10-24 1985-11-05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Motorized cable mechanism for positioning tractors in a printer
US4896980A (en) * 1988-08-10 1990-01-30 Royden C. Sanders, Jr. Paper advancing system for high speed printers
US5354139A (en) * 1989-04-07 1994-10-11 Printronix, Inc. Paper feed system having mechanisms engaging opposite edges of print paper above and below print station of printer
DE4035716C2 (de) * 1989-11-10 1994-02-03 Asahi Optical Co Ltd Elektrofotografischer Drucker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08209B (zh) * 2008-02-13 2012-02-22 西铁城精电科技株式会社 牵引器及具有该牵引器的打印机
CN102029808A (zh) * 2009-09-30 2011-04-27 立志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输送带
CN102029808B (zh) * 2009-09-30 2014-11-19 立志凯株式会社 印刷装置以及输送带
CN106183483A (zh) * 2014-12-29 2016-12-07 柯斯特姆股份公司 打印设备
CN106183483B (zh) * 2014-12-29 2020-03-27 柯斯特姆股份公司 打印设备
CN111217164A (zh) * 2018-11-27 2020-06-02 海德堡印刷机械股份公司 用于变换进料器中由页张所构成的叠堆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H08174931A (ja) 1996-07-09
JP2853602B2 (ja) 1999-02-03
KR100202974B1 (ko) 1999-06-15
CN1104335C (zh) 2003-04-02
KR960013675A (ko) 1996-05-22
DE19539167A1 (de) 1996-05-02
DE19539167C2 (de) 1999-01-21
US5718527A (en) 1998-0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35C (zh) 用纸输送装置
CN1246161C (zh) 记录装置
CN1262891C (zh) 送纸装置和成像装置
CN1222844C (zh) 纸处理设备及具有该设备的成象设备
US7692825B2 (en)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US7686294B2 (en) Automatically variably tilting supporting tray for non-uniform-thickness print media
CN200951651Y (zh) 图像记录装置
US8070150B2 (en) Sheet ejection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sheet finisher provided therewith
CN1663809A (zh) 图像成形设备和供应盘
US20060163796A1 (en) Sheet Feed Device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Such Sheet Feed Device
EP0104948B1 (en) Paper feeder for electrostatic copying apparatus
CN1519134A (zh) 电动订书机
US7104539B2 (en) Sheet material feed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CN1269122A (zh) 零件安装机
US7832722B1 (en) Paper feeding device
CN1891480A (zh) 打印机
CN2709169Y (zh) 记录设备
CN1712341A (zh) 图像记录设备
CN1569472A (zh) 双面记录装置
US8385809B2 (en) Sheet cut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provided therewith
US20040012140A1 (en) Sheet-supply device and print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689948A (zh) 纸张处理装置和设有该纸张处理装置的成像装置
US20050017433A1 (en) Paper feeding apparatus
CN101067421A (zh) 有减少轴承游隙的间隙减少器的轴承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CN1254383C (zh) 喷墨记录装置和喷墨记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Owner name: FUJI XEROX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FUJITSU LIMITED

Effective date: 20030801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030801

Address after: Tokyo, Japan, Japan

Patentee after: Fuji Xerox Corp.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atentee before: Fujitsu Ltd.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402

Termination date: 200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