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569472A - 双面记录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双面记录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569472A CN1569472A CN200410032731.0A CN200410032731A CN1569472A CN 1569472 A CN1569472 A CN 1569472A CN 200410032731 A CN200410032731 A CN 200410032731A CN 1569472 A CN1569472 A CN 156947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aper
- recorded
- mentioned
- sided
- reco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6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printing on both faces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 Conveyance By Endless Belt Conveyor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Handling Of Cut Pap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双面记录装置具有翻转部,该翻转部通过沿预定的路径输送由记录部对单面进行了记录的被记录用纸而使其翻转后返回到记录部,可降低在翻转部的完成记录的面的记录剂的剥离和剥离后的记录剂向被记录用纸的再附着的可能性。由具有记录头(11)的记录部对单面进行了记录的被记录用纸朝翻转部输送。翻转部在被记录媒体的完成记录的面侧具有被驱动的由橡胶或弹性体等弹性构件等制的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在非记录面侧具有分别从动于双面辊(A108)和夹紧辊(B109)的由高分子树脂等非弹性构件制的双面夹紧辊(A113)和双面夹紧辊(B112),通过沿以完成记录的面侧为内侧的环绕路径输送被记录媒体而使其翻转后返回到记录部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相对被记录用纸的表背双面自动进行记录的双面记录装置,特别涉及使用喷墨处理进行记录的喷墨双面记录装置。本发明在这样的记录装置的构成中特别涉及表背面翻转装置内的输送辊的配置和构成。
背景技术
过去,对于由喷墨记录装置进行自动双面记录的装置,实施或提出了几种方式。其中,对被记录用纸的表面的记录结束后,相对此前使输送方向逆转,将被记录用纸送入到表背面翻转装置,结束翻转动作后,再次由与对表面的记录动作时相同的用纸输送部对被记录用纸进行输送,由同一记录部对被记录用纸的背面进行记录。
在这些方式中,如公开于USP6,332,068中的发明那样,有在表背面翻转装置内配置2个驱动辊,沿输送路径使被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转换180°的装置。在这样的构成的已有装置中,使完成记录的面处于外侧地在表背面翻转装置内输送被记录用纸。另外,例如日本特开2002-59598号公报公开了由1个主驱动辊和辅助驱动辊使被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转换180°的构成的装置。在该构成的装置中,也与上述的例同样,使完成记录的面处于外侧地在表背面翻转装置内输送被记录用纸。
然而,在上述那样的已有技术例中存在几个问题。
即,在表背面翻转装置的从动辊的支承轴与从动辊之间由于某种原因可能发生轴损,其转矩与从动辊从被记录用纸接受到的摩擦力的转矩相比成为不能忽视的大小的时候,从动辊可能发生旋转不良。此时,在已有技术中,驱动辊接触于被记录用纸的被记录面,使从动辊接触于完成记录的面,所以,在从动辊发生了旋转不良的时候,在从动辊与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之间发生擦过,若完成记录的面的记录剂未完全固定,则可能发生记录剂的部分剥离,对记录结果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由于使弹性材料接触于被记录用纸的非记录面,非弹性材料接触于完成记录的面,所以,接触于完成记录的面的辊的表面多为摩擦系数小的平滑面。为此,在由于如上述那样剥离而残留于从动辊等、而在完成记录的面侧接触的辊上残留记录剂的场合,再附着于被记录用纸的其它部分的危险性增大,这样,同样存在记录结果受到损害的危险。
另外,如已有技术那样,在将完成记录的面处于外侧地进行输送的场合,接触于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的辊使用直径较小的辊,为此,辊的周向的预定部分与记录部分接触的频度增大,如上述那样剥离的记录剂积蓄于辊上,再附着于被记录用纸的可能性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记录装置,该双面记录装置具有翻转部,该翻转部通过沿预定的路径输送在记录部对单面已进行记录的被记录用纸从而使其翻转后,将其返回到记录部;在该双面记录装置中,完成记录的面的记录剂的剥离和剥离后的记录剂向被记录用纸的再附着的可能性降低,可使被记录用纸良好地翻转,获得良好的记录结果。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记录装置,该双面记录装置具有记录部和用纸翻转部;该记录部对被记录用纸进行记录;该用纸翻转部接收从上述记录部输送的上述被记录用纸,使表背面翻转后,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在由上述记录部对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单面完成记录后,由上述用纸翻转部使该被记录用纸翻转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对该被记录用纸的相反侧的面进行记录;其中:上述用纸翻转部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从而使其翻转并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在该输送路径中,在与由上述记录部对单面进行记录后输送来的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接触的一侧具有驱动辊,在与该被记录用纸的非记录面接触的一侧具有从动辊。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记录装置,该双面记录装置具有记录部和用纸翻转部;该记录部对被记录用纸进行记录;该用纸翻转部接受从上述记录部输送的上述被记录用纸,使表背面翻转后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在由上述记录部对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单面完成记录后,由上述用纸翻转部使该被记录用纸翻转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对该被记录用纸的相反侧的面进行记录;其中:上述用纸翻转部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从而使其翻转,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在该输送路径中,在与由上述记录部对单面进行记录后输送来的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接触的一侧具有弹性材料制的辊,在与该被记录用纸的非记录面接触的一侧具有非弹性材料制的辊。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示意透视图。
图2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示意侧截面图。
图3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夹紧辊压接分离机构的示意透视图。
图4A、4B、及4C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夹紧辊压接分离机构的示意截面图。
图5A和5B为示意地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PE传感器升降机构的截面图。
图6A和6B为示意地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的截面图。
图7为示意地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导向轴升降机构的透视图。
图8A、8B、及8C为示意地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导向轴升降机构的截面图。
图9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提升凸轮驱动机构的示意透视图。
图10A、10B、10C、及10D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提升机构的各位置的状态的示意侧截面图。
图11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提升机构的动作状态的时间图。
图12A、12B、及12C为示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中朝自动翻转单元侧输送被记录用纸的状态的示意截面图。
图13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自动双面单元的构成的示意截面图。
图14A及图14B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自动双面单元内的挡板的动作的示意截面图。
图15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自动双面单元驱动机构的示意侧截面图。
图16A、16B、16C、16D、16E、及16F为依次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自动双面单元驱动机构的动作变化的示意截面图。
图17A、17B、17C、17D、及17E为依次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变形例的自动双面单元驱动机构的动作变化的示意截面图。
图18A、18B、及18C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提升机构的动作过程的示意侧面图。
图19A、19B、及19C为示出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提升机构的另一动作过程的示意侧面图。
图20A、图20B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自动双面记录动作的程序的流程图。
图21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控制部的大体构成的示意框图。
图22为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变形例的自动翻转单元的示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2为示出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整体构成的示意图,图1为透视图,图2为从图1中的箭头A方向观看的侧截面图。
在图1和图2中,符号1为记录单元本体,符号10为支承记录单元本体1的构造的机架。符号2为自动双面单元,符号36为主维护单元,用于防止记录头11的孔堵塞和在更换墨水盒12时使用,符号37为装载被记录用纸并在记录动作时1张1张地供给的主ASF。
符号11为排出墨水进行记录的记录头,符号12为储存供向记录头的墨水的墨水盒,符号13为保持着记录头11和墨水槽12进行扫描的滑架。符号14为对滑架进行支承的导向轴,符号15为与导向轴14平行地设置且与导向轴14一起对滑架13进行支承的导轨。符号16为用于驱动滑架的滑架皮带,符号17为通过皮带轮驱动滑架皮带16的滑架电动机,符号18为用于检测滑架13的位置的代码条,符号20为与滑架电动机17的皮带轮对置地张设滑架皮带16的空转皮带轮。
符号21为输送被记录用纸的送纸辊,符号22为由送纸辊21推压而进行从动的夹紧辊,符号23为可旋转地保持夹紧辊22的夹紧辊支架,符号24为将夹紧辊22压接于送纸辊21的夹紧辊弹簧,符号25为固定于送纸辊21上的送纸辊皮带轮,符号26为用于驱动送纸辊21的LF电动机,符号27为用于检测送纸辊旋转角度的轮。
符号29为与记录头11相对地支承被记录用纸的台板,符号30为用于与送纸辊21协同动作地输送被记录媒体的第1排纸辊,符号31为设于第1排纸辊30的下游侧的第2排纸辊,符号32为作为与第1排纸辊30对置地保持被记录用纸的第1压紧正齿轮(spur)列,符号33为作为与第2排纸辊31对置地保持被记录用纸的第2压紧正齿轮列,符号34为可旋转地保持第1压紧正齿轮列32和第2压紧正齿轮列33的压紧正齿轮基座。
符号38为成为主ASF37的基座的ASF基座,符号39为接触于载置的被记录用纸地进行输送的供纸辊,符号40为在同时输送了多张被记录用纸时将其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辊,符号41为载置被记录用纸并朝供纸辊39加载的压板,符号42为设在压板41上并且可对应于被记录用纸的宽度固定在任意位置的侧导向件,符号44为将来自主ASF37的被记录用纸的走纸方向限制在1个方向的ASF挡板。另外,在主ASF37设置使进行供纸动作时超越到供纸辊39与分离辊40的夹持部前方的被记录用纸的前端返回到预定位置的图中未示出的返回爪。
符号58为使夹紧辊支架23等上升的提升凸轮轴,符号50为与ASF行星齿轮49(参照图9等)啮合的提升输入齿轮,符号51为在对来自提升输入齿轮50的动力减速的同时进行传递的提升减速齿轮列,符号52为与提升凸轮轴58(参照图3等)直接连接的提升凸轮齿轮,符号55为用于朝单侧(朝下方)对导向轴14施加弹性力的导向轴弹簧,符号56为安装于导向轴14的导向轴凸轮R14a或导向轴凸轮L14b滑动的的导向斜面。
符号70为用于朝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引导被记录用纸的前端的走纸导向件,符号72为支承记录单元本体1整体的底座,符号301为构成控制部的主要部的控制板。
图21为示出控制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整体的控制装置的示意构成的框图。
在图21中,符号310为掌管本记录装置的控制的CPU。即,CPU310根据写入到ROM311的控制数据和控制程序进行将记录数据展开到RAM312等等,进行预定的处理,将控制指令输出到各部。在由CPU310控制的动作部包含记录头11、驱动主ASF37的ASF电动机46、驱动主维护单元36的PG电动机302、LF电动机26、滑架电动机17等,记录头11通过记录头驱动器307被驱动,各电动机通过电动机驱动器分别被驱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CPU310上通过起到电连接的媒介作用的I/F309连接于主装置308,从主装置308接受记录数据,可实现与其对应的图像记录。
另外,在CPU310连接检测记录装置的各部的状态的检测部。在检测部中包含CR编码传感器19、LF编码传感器28、PG传感器303、ASF传感器305、PE传感器67、提升凸轮传感器69、及双面单元传感器130;该滑架编码传感器19搭载于滑架13上用于读取代码条18,该LF编码传感器28用于读取安装于机架10的代码轮27,该PG传感器303检测主维护单元36的动作,ASF传感器305用于检测主ASF37的动作,该PE传感器67用于检测PE传感器杠杆66(参照图3等)的动作,该提升凸轮传感器69检测提升凸轮轴58的动作,该双面单元传感器130检测自动双面单元2的装拆。
这些图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为一般的串行扫描型记录装置,大体包括供纸部、用纸输送部、记录部、记录头主维护部、及自动双面单元。
供纸部由主ASF(自动供纸器)37构成,起到从在压板41上载置了多张的被记录用纸(图中未示出)对每一记录动作拉出1张被记录用纸将其送到用纸输送部的作用。用纸输送部具有送纸辊21和夹紧辊22等夹持和输送被记录用纸的辊,起到通过由记录部进行记录的记录区域输送从供纸部供给的被记录用纸的作用。
记录部主要由记录头11和滑架13构成,该滑架13搭载记录头11,沿与被记录用纸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扫描。滑架13由导向轴14和作为机架10的一部分的导轨15支承,通过由滑架电动机17与空转皮带轮20张设
的滑架皮带16传递滑架电动机17的驱动力,从而可进行往复扫描移动。记录头11具有与墨水盒12连接的多个墨水流路,墨水流路连通到配置于与台板29相对的面的喷嘴列。在喷嘴列近旁配置分别设于喷嘴的墨水喷出用的执行元件。作为该执行元件,使用由液体的膜沸腾压力产生使墨水喷出的压力的电-热变换元件、压电元件等电-压力变换元件等。
记录头主维护部由主维护单元36构成,起到防止记录头11的墨水喷嘴的孔堵塞和纸粉等导致的污染的作用和更换墨水槽12时吸引墨水的作用。为了产生这样的作用,主维护单元36具有盖(未图示)、擦拭器(未图示)、泵(未图示)等;该盖在滑架13的待机位置设置于与记录头11相对的位置,接触于记录头11的墨水喷嘴面来保护墨水喷嘴;该擦拭器擦拭墨水喷嘴面;该泵连接于盖,在盖内产生负压。当要吸出记录头11的喷嘴内的墨水时,将盖推压到记录头11的喷嘴面,驱动泵,使盖内为负压而吸引墨水。另外,在吸引墨水后将墨水附着于喷嘴面上时或纸粉等异物附着于喷嘴面时,为了分别将其除去,还具有使擦拭器接触于喷嘴面使其平行移动的机构等。
自动双面单元2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可相对由上述那样的各部构成的记录单元本体1装拆,当实施双面记录时,从记录部侧接受由用纸输送部输送的被记录用纸,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输送,从而起到使接受到的被记录媒体翻转、返回到记录部侧的作用。
以上为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的概略内容。下面说明由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进行的单面的记录动作。
最初,如从主装置308通过I/F309送出记录数据,将该数据存储于RAM312上,由CPU310发出记录动作开始指令,开始记录动作。
当开始记录时,先在供纸部进行供纸动作。当供纸动作开始时,ASF电动机46朝正方向旋转,其动力经过齿轮列使保持压板41的凸轮旋转。当由旋转使凸轮脱开时,压板41由图中未示出的压板簧的作用朝供纸辊39施加弹性力。同时,供纸辊39朝输送被记录用纸的方向旋转,这样,开始进行被载置的最上位的被记录用纸的输送。
此时,在供纸辊39与被记录用纸间的摩擦力和被记录用纸相互的摩擦力的某些条件下,有时同时送出多张被记录用纸。在该场合下,压接在供纸辊39、朝与被记录用纸输送方向相反方向具有预定的返回转矩的分离辊40产生作用,起到将最处于供纸辊39一侧的被记录用纸以外的被记录用纸推回到原来的压板41上的作用。
当这样将1张被记录用纸供给到用纸输送部、ASF供纸动作结束时,由凸轮的动作使分离辊40解除与供纸辊39的压接状态,离开预定的距离。此时,图中未示出的返回爪旋转,与最上位的被记录用纸一起被输送,起到将由分离辊40分离的被记录用纸确实地推回到压板41上的预定位置的作用。
由以上那样的动作仅将1张被记录用纸输送到用纸输送部。
当从主ASF37输送1张被记录用纸时,被记录用纸的前端接触于被由图中未示出的ASF挡板弹簧朝妨碍走纸路径的方向施加着弹性力的ASF挡板44,但将ASF挡板44推开而通过。当该被记录用纸的记录动作结束、被记录用纸后端通过ASF挡板44时,ASF挡板44返回到原来的被施加弹性力状态,由此将走纸路径关闭,所以,即使被记录用纸被朝相反方向输送也不会返回到主ASF37侧。
从供纸部输送的被记录用纸朝构成用纸输送部的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输送。夹紧辊22的中心相对送纸辊21的中心在朝向第1排纸辊30的方向存在一些偏移地被安装,所以,被记录用纸插入夹持部的的切线方向角度比水平稍倾斜。因此,在由夹紧辊支架23和走纸导向件70形成的走纸路径朝夹持部往斜下方倾斜,以将用纸前端确实地朝夹持部引导。
由主ASF37输送的用纸接触于停止状态的送纸辊21的夹持部。此时,由主ASF37只将被记录用纸输送比到送纸辊21的夹持部的预定走纸路径长度稍长的距离量,在供纸辊39与送纸辊21之间被记录用纸弯曲,即形成曲面。这样,产生曲面要恢复为笔直的力,将被记录用纸前端推压到送纸辊21的夹持部。为此,被记录用纸的前端仿照送纸辊21的外形变平行,可进行所谓的对齐动作。
对齐动作结束后,沿被记录用纸朝正方向(朝向第1排纸辊30前进的方向)移动的方向使LF电动机26开始旋转。此后,供纸辊39的驱动力被切断,由被记录用纸带着旋转。在该时刻,被记录用纸仅由送纸辊21和夹紧辊22输送。被记录用纸每次进行预定换行量地朝正方向前进,沿设于台板29上的肋前进。被记录用纸前端逐渐到达第1排纸辊30和第1压紧正齿轮列32的夹持部及第2排纸辊31和第2压紧正齿轮列33的夹持部。此时,送纸辊21与第1排纸辊30、第1压紧正齿轮列32由齿轮列连接着,而且该齿轮列构成为第1排纸辊30与第2排纸辊32的周速与送纸辊21的周速实质上相等地构成,所以,第1排纸辊30和第2排纸辊31与送纸辊21同步地旋转,为此,被记录用纸不会松弛或被拉紧地输送。
对应于该被记录用纸的输送,由记录部进行在向被记录用纸的记录。在记录动作中,通过驱动滑架电动机17,从而朝与被记录用纸的输送方向交叉的方向移动滑架13,记录头11通过柔性平形电缆73传递来自记录头驱动器307的信号,从而可相应于记录数据排出墨水滴。此时,通过由搭载于滑架13的滑架编码器19读取张设于机架10的代码条18,可进行在适当的时刻朝被记录用纸排出墨水滴的控制。这样,当结束1行的记录时,由用纸输送部以必要量输送被记录用纸。通过反复实施该动作,从而可对被记录用纸整面进行记录动作。
下面,详细说明包含自动双面单元2的构成在内的、为了实施双面记录而使被记录用纸翻转的构成。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的特征在于,不用打印机操作者动手即可在片状的单张纸的表背面自动地进行记录,即进行所谓的自动双面记录。
首先,参照图2说明在被记录用纸进行双面记录时的被记录用纸的通过路径。
在图2中,自动双面单元2设置有切换挡板104、出口挡板106、双面辊A108、相同的双面辊B109、双面夹紧辊B113、双面夹紧辊A112;该切换挡板104可摆动地被支承着,用于决定被记录介质的走纸方向;该出口挡板106为可摆动地被支承着,在被记录介质从自动双面单元2出来时进行开闭;该双面辊A108在自动双面单元2内输送被记录用纸;该双面夹紧辊B113从动于双面辊B108;该双面夹紧辊A112从动于双面辊B109。
首先,当记录动作开始时,从装载于主ASF37的多张被记录用纸在供纸辊39的作用下1张1张地供给被记录用纸,输送到送纸辊21。夹持于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被记录用纸被朝图2中的箭头a方向输送。
在实施双面记录的场合,结束表面记录后,被记录用纸在设于主ASF37下方的水平通道内被朝图2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即被朝配置于主ASF37后方的自动双面单元2输送。被记录用纸被从水平通道引导至自动双面单元2内,沿切换挡板104如图2中的箭头c所示那样被朝斜下方输送。
然后,被记录用纸由双面辊B109与双面夹紧辊A112夹持着朝上方、并沿后盖103(参照图13)朝记录部侧转换前进方向,到达双面辊A108与双面夹紧辊B113的夹持部。然后,由双面夹紧辊B113和双面辊A108夹持于双面辊A108的被记录用纸沿双面辊A108使行进方向如图2中箭头d所示那样朝着斜下方地输送。这样,被记录用纸沿环绕路径输送,最终使前进方向改变180度,返回到水平通道。此后,进一步在水平通道内被沿图2中的箭头a方向输送的被记录用纸再次由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夹持,实施背面的记录。
如上述那样,结束了表面记录后的被记录用纸通过处于主ASF37下方的水平通道被输送到处于主ASF37后方的自动双面单元2,由自动双面单元2进行表背面翻转后,返回到送纸辊21。此后,再次实施由用纸输送部进行的输送和由记录部进行的与输送对应的记录动作,从而对被记录用纸的背面进行记录,因此,按照该构成,可自动对被记录用纸的表背面进行记录即双面记录。
在这里,说明表面记录时的记录范围。记录头11在送纸辊21与第1排纸辊30间具有墨水喷嘴所处的区域N,但由于墨水流路向喷嘴的配置限制和在使墨水排出的执行元件的配线限制,通常使得难以在紧靠送纸辊21的夹持部附近配置墨水喷嘴区域N,因此,如图2所示那样,墨水喷嘴区域N处于从送纸辊21的夹持部向下游侧离开L1的位置。因此,在被记录用纸由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夹持着的状态下,在被记录用纸的送纸辊21的夹持部侧的长度L1的宽度区域不能进行记录。
为了减少该表面的下端空白区域,在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中,在被记录用纸从送纸辊21的夹持部脱离、仅由第1排纸辊30和第2排纸辊31夹持着输送的状态下记录也继续进行。这样,可记录动作可进行到表面的下端空白为零为止。
然而,当要从该状态朝上述图2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时,存在不能将被记录用纸引导至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而发生所谓的用纸卡住的危险。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避免这样的卡纸,由以下说明的机构使夹紧辊22从送纸辊21离开即分离,形成预定的间隙,将被记录用纸端部插入到该间隙,然后再次将夹紧辊22压接于送纸辊21,从而可朝图2中的箭头b方向顺利地输送被记录用纸。
下面,说明作为本实施方式记录装置的特征构成的夹紧辊22的分离机构、PE传感器杠杆66的分离机构、夹紧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机构、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及滑架13的升降机构。
如上述那样,为了再次将被记录用纸拉入到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间的夹持部,进行夹紧辊22的分离。本实施方式的记录装置为了在再拉入被记录用纸后使被记录用纸的表背面翻转,具有主要以可良好地进行被记录用纸朝反向的输送为目的的几个机构。
这样的机构之一为PE传感器杠杆66的分离机构。PE传感器杠杆66在凸出到被记录用纸的输送通道中的位置与从输送通道拉入的位置之间摆动地被安装,捕捉到输送来的被记录用纸接触而使PE传感器杠杆66摆动这一情况,检测被记录用纸的位置。这样的PE传感器杠杆66被安装成,为了通常在朝正向前进的被记录用纸接触时顺利摆动,在可正确地检测被记录用纸前端和后端的位置地凸出到被记录用纸的输送通道中的位置成为相对被记录用纸纸面具有预定角度的状态。为了这样设定,在被记录用纸朝反向前进的场合,存在被记录用纸端部被挂住或PE传感器杠杆66的前端咬入到输送过程中的被记录用纸的问题。为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被记录用纸的表背面翻转工序中,直到途中,从走纸面分离PE传感器杠杆66,不接触于被记录用纸。
PE传感器杠杆66的分离机构对于本发明的宗旨不一定必需,也可置换成其它机构。即,作为解决那样的问题的手段,在PE传感器杠杆66的前端设置滚轮等,即使被记录用纸朝反向前进,也可通过滚轮旋转来避免上述那样的问题。另外,也可使PE传感器杠杆66的摆动角度较大,当被记录用纸被朝反向输送时,PE传感器杠杆66朝与通常相反的方向的摆动足够的角度,避免上述那样的问题。
另一个机构为夹紧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机构。在本实施例中,夹紧辊22的分离是通过使夹紧辊支架23整体回转来实施的。在将夹紧辊22压接于送纸辊21的状态下,由于用夹紧辊弹簧24推压着夹紧辊支架23,所以,当使夹紧辊支架23朝分离方向回转时,夹紧辊弹簧24的压力朝增大的方向变化。为此,存在用于分离夹紧辊支架23的负荷较大,在夹紧辊支架23自身也被施加较大的应力等问题。为了防止这一问题,设置当夹紧辊支架23分离时减少夹紧辊弹簧24的压力的机构。
另一个机构为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通常,走纸导向件70形成朝输送的相反方向从水平通道稍抬起一些角度的输送通道(图2所示状态),以当将从主ASF37供给的被记录用纸朝向送纸辊21引导时,顺利地将被记录用纸引导至如上述那样从水平形成一些角度的送纸辊21的夹持部。然而,当在该状态下朝图2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时,由于被记录用纸可能再次被引导向主ASF37,所以,为了防止这一问题而可顺利地引导至水平通道,最好为使走纸导向件70变水平地改变角度的构成,。为此,设有使纸导向件70上下移动的机构。
最后一个机构为滑架13的升降机构。当使夹紧辊支架23为分离状态时,夹紧辊支架23的前端接近滑架13,所以,该升降机构用于防止两者接触而使滑架13不能朝主扫描方向移动的情况。为此,与夹紧辊支架23的分离动作同步地使滑架13上升。另外,该滑架13的升降机构也可用于其它用途,例如,为了在对厚被记录用纸进行记录时防止记录头11与被记录用纸接触,也可在出于退避的目的使记录头11移动时利用。
以下详细说明上述5个机构。
图3为示出夹紧辊分离机构、PE传感器杠杆分离机构、夹紧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及使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动作的提升凸轮轴58附近的部分的示意透视图。
在图3中,符号59为接触于夹紧辊支架23的夹紧辊支架推压凸轮,符号60为作用于夹紧辊弹簧24的夹紧辊弹簧推压凸轮,符号61为接触于PE传感器杠杆66的PE传感器杠杆推压凸轮,符号65为接触于走纸导向件70的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符号62为用于检测提升凸轮轴58的角度位置的提升凸轮轴遮蔽板,符号69为由提升凸轮轴遮蔽板62透过/遮蔽的提升凸轮传感器。符号66为接触于被输送的被记录用纸来检测前端和后端的PE传感器杠杆,符号67为由PE传感器杠杆66透过/遮蔽的PE传感器,符号68为朝预定方向对PE传感器杠杆66施加弹性力的PE传感器杠杆弹簧,符号71为朝预定方向对走纸导向件70施加弹性力的走纸导向件弹簧。
夹紧辊分离机构、PE传感器杠杆分离机构、夹紧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及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由提升凸轮轴58的旋转驱动。在本实施例的机构中,由于在提升凸轮轴58上分别固定着夹紧辊支架推压凸轮59、夹紧辊弹簧推压凸轮60、PE传感器杠杆推压凸轮61、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65,所以,与提升凸轮轴58旋转1周同步地由各凸轮使各机构动作。在这里,提升凸轮轴58的初期角度和1周旋转通过提升凸轮传感器69转移到由提升凸轮轴遮蔽板62遮蔽的状态和透过的状态而识别。本发明的宗旨不限于这样的构成,也可采用分别独立地驱动各机构的机构。
下面,说明各机构的动作。
图4A、图4B及图4C为示意地示出夹紧辊分离机构和夹紧辊弹簧压力调整机构的动作的局部侧面图。
图4A示出夹紧辊支架推压凸轮59处于初始位置、夹紧辊22按标准压力压接于送纸辊21的状态。夹紧辊支架23由机架10的轴承部可自由旋转地支承夹紧辊支架轴23a,可在预定角度范围可摆动地构成。在夹紧辊支架23的一端可旋转地支承夹紧辊22,夹住夹紧辊支架轴23a后另一端设定在与夹紧辊支架推压凸轮60接触的区域。另外,夹紧辊弹簧24为受扭螺旋弹簧,作为力点将其一端接触于夹紧辊支架23的夹紧辊22侧,由夹紧辊弹簧推压凸轮60支承另一端侧,由机架10的支承部支承两者间的弹簧中心。按照这样的支承形式,由预定压力使夹紧辊22压接于送纸辊21。在该状态下,如使送纸辊21的旋转驱动机构(未图示)动作,则可输送夹持于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的被记录用纸。
图4B示出夹紧辊22处于分离状态而且夹紧辊弹簧24为卸载状态的场合。即,提升凸轮轴58朝图4A、图4B及图4C中的箭头a方向转动,从而将夹紧辊支架推压凸轮59接触于夹紧辊支架23,从而使夹紧辊支架23逐渐朝图4A、图4B及图4C中的箭头b方向转动,从送纸辊21分离。另外,夹紧辊弹簧推压凸轮60的与夹紧辊弹簧24的接触面成为小半径部,这样,夹紧辊弹簧24的与夹紧辊弹簧推压凸轮60的接触点旋转,其旋转方向与随着夹紧辊支架23的回转使与夹紧辊支架23的接触点侧旋转的方向相同。由于夹紧辊弹簧24的扭转角度θ2变得比图4A时大,所以,弹簧加力减小,成为基本上不在夹紧辊支架23上加力的状态。这样,当使夹紧辊支架23回转时,夹紧辊弹簧24的弹性力不成为转动的负荷,另外,可成为在夹紧辊支架23上基本不作用应力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在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之间形成预定量的间隙H,即使对于倾斜地导向的被记录用纸,也可将其前端容易地插入到夹持部。
图4C示出夹紧辊22与图4A同样地压接于送纸辊21上但为压接力较弱的轻压接状态的场合。即,提升凸轮轴58从在图4B所示的状态进一步朝图4A~图4C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从而解除夹紧辊支架推压凸轮59与夹紧辊支架23的接触,夹紧辊支架23朝图4A、图4B及图4C中的箭头c方向回转,返回到原来的状态,夹紧辊弹簧推压凸轮60的与夹紧辊弹簧24的接触面成为图4A与图4B的中间的半径部分。这样,由于夹紧辊弹簧24的扭转角度θ3为比图4A稍大的状态,所以,将夹紧辊22压接于送纸辊21的力比图4A的状态稍变小。在该状态下,当将比通常厚的被记录用纸夹持于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之间时,夹紧辊弹簧24的扭转角度比通常大,这样,可防止产生的负荷过大。因此,相应于被记录用纸的厚度切换到图4A所示状态和图4C所示状态,从而即使为通常的厚度的被记录用纸,即使在厚被记录用纸的场合,也可使送纸辊21的轴损形成的旋转负荷正常化。
经过以上状态,使提升凸轮轴58旋转1周时,机构返回到图4A的状态,成为标准状态。
图5A、图5B为示意地示出PE传感器杠杆升降机构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5A示出PE传感器杠杆推压凸轮61处于初始位置、PE传感器杠杆66成为自由状态的情况。PE传感器杠杆66可绕PE传感器杠杆轴66a自由摆动地支承于机架10的轴承部。在该状态下,PE传感器杠杆66由PE传感器杠杆弹簧68的作用朝图示位置施加弹性力,PE传感器杠杆66的遮蔽板部遮蔽PE传感器67。当从该状态使被记录用纸通过PE传感器杠杆66的部分时,PE传感器杠杆66朝该图5A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PE传感器67成为透过状态,可检测被记录用纸存在于PE传感器杠杆66的部分这一情况。因此,可根据该遮光和透过的状态的变化,检测被记录用纸的前端和后端。
图5B为示意地示出PE传感器杠杆66由PE传感器杠杆推压凸轮61锁定的状态的图。即,由PE传感器杠杆推压凸轮61朝图5A和图5B箭头a方向旋转而将PE传感器杠杆66的凸轮随动部抬起,PE传感器杠杆66朝图中箭头b方向转动。在该状态下,PE传感器杠杆66的用纸检测部隐蔽到夹紧辊支架23的内侧,即使在走纸通道存在被记录用纸,被记录用纸与PE传感器杠杆66也不会接触。因此,即使在该状态下朝图2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被记录用纸也不接触于PE传感器杠杆66造成卡纸。
图6A、图6B为示意地示出走纸导向件升降机构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6A示出走纸导向件70为上升状态的场合。在图6A中,走纸导向件70通常由走纸导向件弹簧71朝被抬起的方向施加弹性力,抵接于图中未示出的限动部而被定位。通过该走纸导向件弹簧71的作用,在从主ASF37供给的被记录用纸通过时,走纸导向件70保持该姿势。但是,在作用比通常大的力的场合,走纸导向件70也可反抗走纸导向件弹簧71的弹簧力下降。
图6B示出走纸导向件70为下降状态的场合。固定于提升凸轮轴58的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65朝图6A和6B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由此走纸导向件推压凸轮65逐渐接触于作为走纸导向件70的一部分的走纸导向件凸轮随动部70a,使走纸导向件70朝图6A、图6B中的箭头b方向回转,反抗走纸导向件弹簧71的弹力而被推下。在该状态下,面向走纸导向件70的走纸通道的面的部分变得大体水平,走纸通道基本完全变直。这样,在图2中,当用纸被从送纸辊21朝图2的箭头b方向输送时,被记录用纸被水平地输送,被记录用纸表面的已进行过记录的部分不会被推压到走纸通道上方。
图7为示出滑架升降机构的示意透视图。
在该图中,符号14a为安装于导向轴14上的导向轴凸轮R,符号14b为安装于相同导向轴14上的导向轴凸轮L,符号53为连接提升凸轮齿轮52和与导向轴凸轮R14a成一体的齿轮的凸轮空转齿轮。
如图1所示,导向轴14支承于机架10的两侧板上,上下方向的导向长孔(参照图8A、图8B及图8C等)与导向轴14配合,在图7中的箭头Z方向自由移动,但图7中的箭头X方向和图7中的Y方向的移动受到限制。通常为由导向轴弹簧55朝下方(与箭头Z相反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导向轴14,但当凸轮空转齿轮53旋转时,导向轴凸轮R14a和导向轴凸轮L14b与导向斜面56接触,从而使导向轴14自身一边旋转一边朝上下方向移动。
图8A、图8B及图8C为示意地示出滑架升降机构的动作的侧面图。
图8A示出滑架13处于作为标准位置的第1滑架位置的场合。在该状态下,导向轴14抵接于机架的导向长孔57的下缘而被定位,导向轴凸轮R14a与导向斜面56不接触。
图8B示出滑架13移动到比第1滑架位置稍高的第2滑架位置的场合。从第1滑架位置由提升凸轮轴58的旋转使固定于提升凸轮轴58的提升凸轮齿轮52旋转,通过与提升凸轮齿轮52啮合的凸轮空转齿轮53使导向轴凸轮R齿轮14c旋转,从而转移到第2滑架位置。
此时,当使提升凸轮齿轮52和导向轴凸轮R齿轮14c为相同齿数时,提升凸轮轴58与导向轴14朝相同方向旋转相同角度。在不按完全相同的角度旋转的场合,则提升凸轮齿轮52与凸轮空转齿轮53处于固定旋转轴的位置,而导向轴凸轮R齿轮14c随着作为旋转轴的导向轴14自身上下移动,改变齿轮间距。
这样,当提升凸轮轴58朝图8A、图8B及图8C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时,导向轴14也朝图8A、图8B及图8C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按照该旋转,导向轴凸轮R14a和导向轴凸轮L14b分别接触于处于固定的导向斜面56。此时,导向轴14的移动方向如上述那样由机架10的导向长孔57被限制为仅在上下方向,所以,滑架13从第1滑架位置笔直地朝上方移动到第2滑架位置。该第2滑架位置适合这样的场合,即,被记录用纸的变形大,在第1滑架位置被记录用纸与记录头11接触的场合。
图8C示出滑架13处于最高的第3滑架位置的场合。提升凸轮轴58从第2滑架位置进一步旋转时,导向轴凸轮R14a和导向轴凸轮L14b的凸轮面的、更大半径的部分接触于导向斜面56,滑架13移动到更高的位置。该第3滑架位置适合于使用比通常更厚的被记录媒体的场合。
以上为5个机构的详细说明。
下面,说明提升凸轮轴58的驱动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提升凸轮轴58的驱动源使用驱动主ASF37的ASF电动机46。由ASF电动机46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量的控制适当地使主ASF37动作,或使提升凸轮轴58动作。
图9为示意地示出提升凸轮轴的驱动机构的透视图。在该图中,符号46为作为驱动源的ASF电动机(为了示出齿轮类而切掉上半部进行显示),符号47为位于安装在ASF电动机46的齿轮的下一级的ASF摆臂,符号48为安装于ASF摆臂47中心的ASF太阳齿轮,符号49为安装于ASF摆臂47端部并与ASF太阳齿轮48接合的ASF行星齿轮,符号63为固定于提升凸轮轴58的摆锁定凸轮,符号64为作用于摆锁定凸轮63产生摆动的摆锁定杆。
如上述那样,根据ASF电动机46的旋转方向将驱动力传递方向切换到提升凸轮轴58侧和主ASF37侧,在使提升凸轮轴58动作的场合,使ASF电动机46朝图9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于是,安装于ASF电动机46的齿轮使ASF太阳齿轮48旋转。ASF太阳齿轮48与ASF摆臂47按预定摩擦力可相互旋转地接合,所以,ASF摆臂47朝与ASF太阳齿轮48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往图9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于是,ASF行星齿轮49与下一级的提升输入齿轮50啮合。这样,ASF电动机46的驱动力通过提升减速齿轮列51传递到提升凸轮齿轮52。此时,ASF摆臂47朝图9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成为送往用于驱动主ASF37的齿轮列的驱动力被切断的状态。
相反,在驱动主ASF37侧的场合,通过使ASF电动机37朝与图9中的箭头a相反方向旋转,而使ASF摆臂47与上述相反地朝与图9中的箭头b相反的方向摆动。这样,解除ASF行星齿轮49与提升输入齿轮50的啮合,设于ASF摆臂47上的另一ASF行星齿轮49与主ASF37侧的齿轮列啮合,驱动主ASF37。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ASF电动机46使用所谓的步进电动机,对其进行开环控制,但是,当然也可在直流电动机等使用编码器进行闭环控制。
其中,在将行星齿轮机构用于驱动力传递的场合,当被驱动侧成为负的负荷时,摆锁定杆64移动,齿轮的啮合脱开,存在被驱动侧的相位比驱动源提前而发生所谓的先转的可能性。为此防止产生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配置摆锁定凸轮63和摆锁定杆64。
在提升凸轮轴58处于预定角度范围的场合,由摆锁定凸轮63的凸轮面形状使摆锁定杆64朝图9中的箭头c方向摆动,摆锁定杆64接合于ASF摆臂47,不能返回到驱动主ASF37一侧地固定。这样,ASF行星齿轮49保持为时常与提升输入齿轮50啮合的状态,所以,ASF电动机46和提升凸轮轴58经常同步地旋转。
另外,当摆锁定凸轮63处于上述角度范围外的预定角度范围时,摆锁定杆64朝与图9中的箭头c相反的方向返回,解除ASF摆臂47的锁定,如使ASF电动机46反转,则恢复到可将驱动力的传递方向切换到主ASF37侧的状态。
按照以上说明的机构,可进行夹紧辊22的分离、PE传感器杠杆66的锁定、夹紧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动作、滑架13的升降动作。以下将上述5种可动机构统称为提升机构。
下面说明这些机构如何相关地动作。
图10A、图10B、图10C及图10D为示出滑架13、夹紧辊22、PE传感器杠杆66、走纸导向件70的动作的示意侧面图。
图10A示出提升机构处于第1位置的场合。在该状态下,夹紧辊22处于压接于送纸辊21上的状态,PE传感器杠杆66处于自由状态,夹紧辊弹簧24产生通常的压力,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上升状态,滑架13处于第1滑架位置。该状态在使用通常的被记录用纸的记录动作或在自动双面单元2的被记录用纸翻转后的对齐等中使用。
图10B示出提升机构处于第2位置的场合。在该状态下,夹紧辊22处于压接于送纸辊21的状态,PE传感器杠杆66处于自由的状态,夹紧辊弹簧24产生通常压力,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上升状态,滑架13处于第2滑架位置。这与提升机构的第1位置相比,仅滑架13的高度位置不同。该状态用于在被记录用纸的变形大的场合防止被记录用纸与记录头11摩擦,或在使用具有一些厚度的被记录用纸的场合等使用。
图10C示出提升机构处于第3位置的场合。在该状态下,夹紧辊22处于从送纸辊21分离、空出预定间隙的状态,PE传感器杠杆66退避到上方,处于锁定状态,夹紧辊弹簧24处于减弱压接力的状态,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的状态,滑架13处于最高的第3滑架位置。与提升机构的第2位置相比,整个状态变化,走纸通道平直地开放,成为可将被记录用纸拉入到送纸辊21的夹持部的状态。该状态在这样的场合等使用,即,被记录用纸的表面记录结束后朝图2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的场合和插入厚度大的被记录媒体的场合等。
图10D示出提升机构处于第4位置的场合。在该状态下,夹紧辊22压接于送纸辊21,PE传感器杠杆66退避到上方,处于锁定状态,夹紧辊弹簧24发生若干弱的压力,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状态,滑架13处于最高的第3滑架位置。与提升机构的第3位置相比,夹紧辊22返回到压接状态,夹紧辊弹簧24以产生若干弱的压力的方式变化。该状态在这样的场合使用,即,自动双面记录时的被记录用纸再拉入后朝自动双面单元2输送被记录用纸的场合和使用厚度较大的被记录媒体进行记录的场合。
在本实施例中,鉴于记录装置的动作,通过限定为上述4种提升机构的位置而简化机构。即,提升凸轮轴58在旋转1周的期间,按第1位置→第2位置→第3位置→第4位置→第1位置进行循环改变位置。即,本发明的宗旨不限于此,也可是使各机构要素独立动作的构成。另外,夹紧辊弹簧24的压力调整机构不一定必须,在夹紧辊支架23的刚性充分高的场合或LF电动机26的负荷变动不成为问题的场合等的场合可省略。另外,根据主ASF37的配置等,即使走纸导向件70是水平,只要为可将被记录用纸前端引导至送纸辊21的夹持部的机构,则也可没有走纸导向件70的升降机构。
为了更易于理解由以上示意侧面图说明的内容,使用时间图再次进行说明。图11为示出提升机构的动作状态的时间图。图的横轴示出提升凸轮轴58的角度,从记载于图左侧的第1位置到记载于右侧的第1位置成为360°的范围。纵轴示意示出各机构要素的位置。如图11所示,通过使提升凸轮轴58动作,从而使其按多个机构相互同步的预定时间动作。提升机构处于怎样的动作状态,可通过由提升凸轮传感器69检测提升凸轮轴58的角度而得知,根据检测结果控制ASF电动机46的旋转角度,即可同时调整多个机构的动作时刻。
以上为提升机构的动作的说明。
下面,具体地说明在被记录用纸如何进行自动双面记录。
图12A、图12B及图12C为说明在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记录结束后再次将被记录用纸4拉入到送纸辊21的夹持部的过程的示意侧面图。
图12A示出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记录结束、被记录用纸4由第1排纸辊30与第1压紧正齿轮列32及第2排纸辊31与第2压紧正齿轮列33夹持的状态。此时,提升机构处于第1位置或第2位置的状态。如上述那样,当在该状态之前使被记录用纸4前进而进行记录时,可将被记录用纸4的后端部引导至与记录头11的喷嘴列相对的位置,所以,可在被记录用纸4不形成下端空白地完全记录到被记录用纸4的后端部。
然后,使提升机构移动到第3位置,在夹紧辊22与送纸辊21间空开预定量的大间隙。这样,即使被记录用纸4的后端多少有些起伏,或朝上翘曲,也可容易地拉入到送纸辊21的夹紧位置。此时,夹紧辊支架23虽然使夹紧辊22所处的一侧上升,但同时,也使滑架3上升到适当的位置,所以,夹紧辊支架23与滑架13不会干涉,所以,滑架13可位于主扫描方向的任何位置。
图12B是示出这样的状态的图,即,朝图2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4(以下将朝该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4称为反送),使其移动到夹紧辊22之下使其停止。由于本实施例的记录装置采用湿式的喷墨记录方式,所以在该状态下停止。即,被记录用纸4的完成记录的面(图12A、图12B及图12C中的上面)由于是在刚进行记录动作后,因此,处于由墨水湿润的状态,当立即由夹紧辊22与送纸辊21压接时,将墨水转印于夹紧辊22,该墨水可能在其后的输送过程中再次被转印到被记录用纸4而在被记录用纸4产生污迹,为此,在不压接的状态下使其停止。
到墨水成为不转印到夹紧辊22的状态之前的时间、换言之到附着到被记录用纸4上的墨水干燥之前的时间由多个条件决定。即,这样条件包含被记录用纸4的种类,使用墨水的种类,使用墨水的重叠附着方法,使用墨水的单位面积的附着量,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温度,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湿度,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的气体的流速等。
概略地说,当使用在表面具有墨水受容层、迅速将墨水引导至内部的被记录用纸时,墨水易于快速干燥。另外,若使用染料等墨水的粒子小、易于渗透到被记录用纸内部的墨水,则易于快速干燥。另外,通过使用化学反应的墨水,形成通过重叠附着于被记录用纸表面而使其固化的墨水系统,则易于快速干燥。另外,如减少单位面积附着的墨水量,则易于快速干燥。另外,如提高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的温度,则易于快速干燥。另外,如降低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的湿度,则易于快速干燥。另外,如增大进行记录动作的环境的气体流速,则易于快速干燥。
由于如以上那样根据几个条件决定必要的干燥时间,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将使用预定的墨水系统按一般的使用条件(一般的被记录用纸,一般的记录动作环境)进行记录时必要的干燥时间为标准值,将根据可预测的条件调整该标准值的时间作为干燥时间。
该场合的可预测条件为单位面积的附着墨水量,此外,如并用环境温度检测装置、环境湿度检测装置、环境风速检测装置等,则可更细致地预测干燥待机时间。这样的干燥时间调整例如可通过将从主装置308接受到的数据存储于RAM312上,计算单位面积的附着墨水量,将其最大值与记述于ROM311(图21)的预定阈值比较决定干燥待机时间来实施。即,通过在单位面积的附着墨水量的最大值较大的场合延长干燥待机时间,相反在较小的场合,缩短干燥待机时间,从而可按照记录模式的干燥待机时间最佳化。
另外,根据用于记录的墨水的种类为染料系墨水还是为颜料系墨水,干燥待机时间也不同,但由于染料系墨水的场合易于干燥,所以也可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由于颜料墨水的场合不易干燥,所以也可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另外,当周围温度高时,由于易于干燥,所以,也可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当周围温度低时,不易干燥,所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另外,当周围湿度较高时,由于不易干燥,所以,也可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当周围湿度低时,由于易于干燥,所以也可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另外,在表面具有墨水受容层、将附着的墨水立即取入到被记录用纸的内部那样的被记录用纸的场合,由于被记录用纸表面易于干燥,所以缩短干燥待机时间,在使用憎水性强的被记录用纸时,由于不易干燥,所以也可以延长干燥待机时间。
这样的干燥待机虽然也可按图12A的状态进行,但最好不这样,而是在将被记录用纸4反送到图12B的位置的状态待机。这由被记录用纸4的变形引起。即,在由湿式的喷墨处理在被记录用纸4上进行了记录的场合,由于被记录用纸4吸收水分,构成被记录用纸4的纤维膨胀,有时被记录用纸伸长。对于某些记录的图案,在被记录用纸4可能出现较大伸长的部分和不太伸长的部分,在这样的场合,记录后随着时间经过,在被记录用纸4的纸面上特别明显地产生纸面凹凸。这样的凹凸的大小主要依存于被记录用纸4开始吸收水分后的时间,随着时间经过,凹凸量的大小变大,收敛为预定的变形量。因此,当时间经过、被记录用纸端部的变形量增大时,即使夹紧辊22远离送纸辊21而分离,被记录用纸4的端部也可能与夹紧辊22干涉,引起卡纸。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在记录结束后,在被记录用纸4的变形引起的凹凸未增大之前进行反送,使被记录用纸4移动到夹紧辊22的下边。基于以上的原因,在本实施方式中,做成为将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后端反送到图12B的位置,被记录用纸4的完成记录的部分等候干燥的构成。
图12C是示出朝自动双面单元2输送被记录用纸的状态的图。即使被记录用纸4的完成记录的部分干燥,压接夹紧辊22,一旦成为墨水不转印到夹紧辊22上的状态,则使提升机构转移到第4位置,由夹紧辊22与送纸辊21夹持被记录用纸4。在该状态下驱动送纸辊21,反送被记录用纸4。
此时,PE传感器杠杆66回转到上方并被锁定,所以,PE传感器杠杆66的前端不会被咬入到被记录用纸4,或擦到完成记录的部分而产生剥离。另外,由于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状态,所以,由走纸导向件70形成的走纸面大体水平,可朝自动双面单元2笔直地输送被记录用纸4。
在本实施例中,将使走纸导向件70成为提升状态作为基本,但本发明的宗旨不受此约束,也可将通常走纸导向件70形成为通常下降状态。即,也可使提升机构的通常的待机状态为提升机构的第3位置或第4位置,当从主ASF37进行供纸动作时,移动到第1位置地构成。通过这样构成,当从排纸辊侧插入刚性强的被记录媒体时,可顺利地插入。
以上为从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记录结束向自动双面单元2输送的过程的说明。
下面,说明自动双面单元2的内部的被记录用纸4输送形式。
图13为示意地示出自动双面单元2的走纸通道和输送用辊的设置状态的侧截面图。
在图13中,符号101为自动双面单元2的构造体和构成用纸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双面单元构架,符号102为固定于双面单元构架101的内部用于构成用纸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内导向件,符号103为可自由开闭地配置于双面单元构架101后方构成用纸输送路径一部分的后盖,符号105为朝预定方向对切换挡板104施加弹性力的切换挡板弹簧,符号107为朝预定方向对出口挡板106施加弹性力的出口挡板弹簧,符号110为作为双面辊A108的橡胶部分的双面辊橡胶A,符号111为作为双面辊B109的橡胶部分的双面辊橡胶B。
当从图12C的状态将被记录用纸4输送到自动双面单元2时,出口挡板106由出口挡板弹簧107的作用如图13所示那样朝闭塞上侧的输送通道、打开下侧的输送通道的位置受到弹性力作用,所以,导入路唯一地决定。为此,被记录用纸4如图13中的箭头a所示那样朝下侧的输送通道前进。然后,被记录用纸4接触于切换挡板104,在被记录用纸4具有可进行双面记录的通常的不太高的刚性的场合,以使切换挡板104不旋转的方式设定切换挡板弹簧105的负荷,所以,沿切换挡板104与双面单元构架101之间的走纸路径朝斜下方前进。
被记录用纸4在该状态下前进,将完成记录的面(表面)接触于双面辊B109的双面辊橡胶B111,未记录面(背面)接触于由高润滑性的高分子树脂形成的双面夹紧辊B113,夹持于两者之间。此时,由后述的驱动机构使双面辊A108、双面辊B109与送纸辊21以大致相同的周速旋转,所以,不在被记录用纸4不会在其与双面辊B109间产生打滑地被输送。另外,通过使周速大体相同,也不会成为被记录用纸4松弛或受到张力作用的状态。
在沿双面辊B109改变了前进方向后,被记录用纸4沿后盖103前进,同样地夹持于双面辊A108的双面辊橡胶A110与双面夹紧辊A112之间。再次沿双面辊A108改变前进方向,朝图13中的箭头b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4。
如被记录用纸4在该状态下前进,则被记录用纸4的前端接触于出口挡板106。出口挡板106被非常弱的负荷的出口挡板弹簧107施加弹性力,以可由被记录用纸4自身推开出口挡板106,从自动双面单元2出来。另外,设定自动双面单元2内的走纸通道长度,以在被记录用纸4的前进方向前端从出口挡板106出来时,被记录用纸4的前进方向后端已通过出口挡板106的下边,所以,被记录用纸4的自身的前端部与后端部不会相擦。
下面参照流程图说明详细动作,当在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上进行记录时,在插入比从送纸辊21到双面辊B109的距离或从双面辊A108到送纸辊21的距离短的被记录用纸时,或比从自动双面单元2的出口挡板106绕一周后返回到出口挡板106的距离长的被记录用纸,则在表面记录结束的阶段发出警告,不向自动双面单元2输送被记录用纸4就排纸。这样的处理通过利用PE传感器杠杆66测定被记录用纸长度,从而可自动地进行。
在这里,说明使被记录用纸4的完成记录的面朝向双面辊橡胶A110和双面辊橡胶B111侧地输送的理由。双面辊橡胶A110和双面辊橡胶B111为驱动侧,双面夹紧辊A112和双面夹紧辊B113为从动侧,被记录用纸4跟随着驱动侧辊被输送,从动侧的辊由与被记录用纸4的摩擦力使其旋转。此时,支承双面夹紧辊A112和双面夹紧辊B113的旋转轴的轴损如非常小则没有问题,但在由于某种原因使轴损上升的场合,可能在被记录用纸4与双面夹紧辊A112或双面夹紧辊B113之间产生打滑。记录于被记录用纸4的部分虽然干燥到由与辊的接触不转印墨水的程度,但在受擦的场合墨水可能从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剥离。即,如被记录用纸4的完成记录的面接触于双面夹紧辊A112和双面夹紧辊B113侧,在与其辊之间打滑时,则存在完成记录面的墨水被剥离的可能性。为了防止这一问题,在本实施例中,将驱动侧辊接触于完成记录的面侧(表侧),将从动侧辊接触于未记录面(背面)地配置。
另外,作为这样配置的别的理由,可列举以下理由。即,驱动侧的双面辊A108或双面辊B109存在被记录用纸4的弯曲半径太小时不理想的制约,所以,最好达到某程度以上的直径,另一方面,双面夹紧辊A112和双面夹紧辊B113可能小直径化,所以,为了紧凑地设计自动双面单元2,多将双面夹紧辊A112和双面夹紧辊B113设计成小直径。另外,虽然墨水基本上不从被记录用纸4的完成记录的面转印到辊侧,但可能每次转印很少量,接触于完成记录的面的辊逐渐由墨水污染。小直径化的辊的场合,辊外周的单位面积的区域与被记录用纸4接触的频度增大,所以,与大直径的辊相比污染的速度增大,所以,小直径辊可以说对污染不利。为此,在本实施例中,从装置小型化和辊的污染的观点考虑,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接触于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表面)一侧配置直径大的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
另外,作为成为配置的别的理由,还可列举出以下理由。即,在由单方受到驱动的1对辊夹持和输送用纸的场合,为了获得夹持部的面积,多使任一方为弹性材料,为了使输送量正确,多在驱动侧采用摩擦系数高的材质,在从动侧采用摩擦系数低的材质。通常由较低的成本获得高摩擦系数,将富有弹性的橡胶类材料作为驱动侧辊的构成材质。另外,为了增大输送力,常采取对包含弹性材料等的橡胶类的表面进行研磨从而有意形成研磨目微小的凹凸的结构。在该场合,一般由表面的摩擦系数较小的高分子树脂制作从动侧。在比较由表面为弹性构件特别是带有微小凹凸的橡胶类形成的辊与由表面为非弹性构件特别是平滑的高分子树脂形成的辊的场合,如使其接触于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则都附着上墨水的污物,但弹性构件特别是带有微小凹凸的橡胶类在其表面特别是由于该凹凸的作用保持污物,较少将污物再次转印到被记录用纸,而对于非弹性构件特别是平滑的高分子树脂,污物易于剥离而再转印到被记录用纸,所以,可以说使由弹性材料构成的辊接触于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有利。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在接触于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表侧)的一侧配置弹性构件特别是橡胶类材料的辊,在接触于未记录面(背面)的一侧配置非弹性构件特别是高分子树脂材料的辊。
以上为用于对通常的被记录用纸进行双面记录的翻转动作的说明。
下面,说明不进行自动双面记录、希望在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进行记录的场合的自动双面单元2的动作。
作为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例如假想将厚度2mm~3mm那样的厚纸或圆板状或异形的被记录媒体载置到预定托盘进行输送的场合。这样的被记录媒体由于刚性高,所以,不能弯曲到仿自动双面单元2的双面辊直径的程度,所以,不能进行自动双面记录,但可能存在希望在将自动双面单元2安装于记录装置的状态下进行向这样的被记录媒体进行记录的状况。在被记录媒体的刚性高的场合,也不能利用主ASF37供纸,所以,在该场合,由于使用平直的走纸通道,所以,从排纸辊31、32侧朝送纸辊21侧供给被记录媒体。下面说明此时的自动双面单元2的动作。
图14A、图14B为说明切换挡板104的动作的示意侧截面图。
图14A示出使用上述的通常的被记录用纸4进行自动双面记录的场合的状态。在该场合,由于切换挡板保持弹簧105反抗被记录用纸4的推压力对切换挡板104加载而使其接触于限动部的状态,所以,被记录用纸4被引导到上述的用于使其翻转的走纸通道。
另一方面,图14B示出使用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4′的场合的状态。当将刚性高的被记录用纸4′输送到自动双面单元2时,被记录媒体4′通过出口挡板106下边接触于切换挡板104。切换挡板弹簧105设定为当插入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4′而推压切换挡板104时切换挡板104朝退避的方向摆动的程度的弹簧负荷,所以,随着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4′的前进,切换挡板104朝图14B中的逆时针方向摆动而移动到退避位置。为此,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4′被引导至设于双面辊A108与双面辊B109之间的作为第2走纸通道的退避通道131。在后盖103的与退避通道131相当的部位开设孔(开口),所以,即使在使用长尺寸的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的场合,也不与自动双面单元2干涉而被限制输送。
本发明的宗旨不限于此,即,在上下2个双面辊间设置退避通道131不是必须的,也可如以下那样构成。
图22为在大体水平通道的上方配置大直径的双面辊而构成的变形例的自动双面单元2的示意截面图。在图22中,切换挡板104由图中未示出的切换挡板弹簧如图22所示那样朝形成沿着双面辊A108的输送路径的位置施加弹性力。该切换挡板弹簧的弹簧压力设定为当刚性低的通常的被记录用纸接触时不旋转、在高刚性的被记录媒体接触时旋转的那样的负荷。因此,在是刚性低的被记录用纸的场合,由双面辊A108的向图22中的箭头c方向的旋转使被记录用纸如图22中的箭头a所示那样沿双面辊A朝上方前进,但在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的场合,将切换挡板104推开,被记录媒体如图22中的箭头b所示那样笔直地朝退避通道131前进。这样,即使使用长尺寸的刚性高的被记录媒体,也不会与自动双面单元2干涉而被限制输送。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自动双面单元中,不拆除自动双面单元2,也可对刚性高、不能使其太弯曲的被记录媒体进行单面记录。
以上为具有2个走纸通道的自动双面单元2的说明。
下面说明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
图15为从与图2相反侧看到的、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驱动机构的示意侧截面图。
在图15中,符号115为从LF电动机26将动力传递到双面太阳齿轮116的双面传送齿轮列,符号116为处于双面摆臂117上的中心的双面太阳齿轮,符号117为可以双面太阳齿轮116为旋转中心摆动的双面摆臂,符号132为安装于双面摆臂117的双面摆臂弹簧,符号118为安装于双面摆臂117并与双面太阳齿轮116啮合的双面行星齿轮A,符号119为处于相同状态的双面行星齿轮B。符号121为与双面行星齿轮接合的翻转延迟齿轮A,符号122为处于与翻转延迟齿轮A121同轴的翻转延迟齿轮B,符号125为固定于双面辊A108的双面辊齿轮A,符号126为固定于双面辊B109的双面辊齿轮B,符号124为连接2个双面辊齿轮的双面辊空转齿轮。符号120为通过空转齿轮与双面太阳齿轮116啮合的螺旋槽齿轮,符号127为接合于螺旋槽齿轮120的槽而进行摆动的止动臂,符号128为使止动臂对中的止动臂弹簧。另外,在翻转延迟齿轮A121与翻转延迟齿轮B122之间设置如后述那样朝使两者的相对旋转位置为预定位置的方向施加弹性力的图中未示出的翻转延迟齿轮弹簧,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例中,自动双面单元2的驱动力从驱动送纸辊21的LF电动机26获得。通过这样构成,当送纸辊21与双面辊A108或双面辊B109协作输送被记录用纸时,可使起动停止的时刻和被记录用纸输送速度基本完全同步,所以,采用这样的构成较适合。
来自LF电动机26的驱动力通过双面传送齿轮列115传递到双面太阳齿轮116。在双面太阳齿轮116上安装可自由摆动的双面摆臂117,另外,在双面摆臂117上安装双面行星齿轮A118和双面行星齿轮B119。在双面太阳齿轮116与双面摆臂117之间作用适度的摩擦力地构成,所以,双面摆臂117随着双面太阳齿轮116的旋转进行摆动。
在这里,如将向送纸辊21朝排纸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的方向使LF电动机26旋转的方向为正向,朝自动双面单元2侧输送被记录用纸的方向的LF电动机26的旋转方向为反向,则当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时,双面太阳齿轮116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旋转。随着双面太阳齿轮116旋转,双面摆臂117也基本上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这样,双面行星齿轮A118接合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使双面辊空转齿轮124旋转。随着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旋转,双面辊齿轮A125朝图15中的箭头c方向旋转,同样双面辊齿轮B126朝图15中的箭头d方向旋转。图15中的箭头c方向和箭头d方向分别为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在自动双面单元2内输送被记录用纸的方向。
当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时,双面太阳齿轮116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随着双面太阳齿轮116旋转,双面摆臂也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这样,双面行星齿轮B119与翻转延迟齿轮A121啮合。
翻转延迟齿轮A121与翻转延迟齿轮B122从相互相对的轴向面分别凸出有凸起,当考虑固定翻转延迟齿轮B122时,当使翻转延迟齿轮A121旋转1周时,则凸起相互啮合,由此起到离合器的作用。在双面行星齿轮B119与翻转延迟齿轮A121接合之前,翻转延迟齿轮A121与翻转延迟齿轮B122之间由翻转延迟齿轮弹簧123朝上述凸起之间相互离开的方向施加弹性力,所以,在翻转延迟齿轮A121开始旋转后大体旋转1周后,翻转延迟齿轮B122开始旋转。这样,从LF电动机26朝反转方向开始旋转到翻转延迟齿轮B122开始旋转需要一定时间,在该时间期间,成为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停止的的状态,即产生延迟期间。
当翻转延迟齿轮B122旋转时,通过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使双面辊齿轮A朝图15中的箭头c方向旋转,使双面辊齿轮B朝图15中的箭头d方向旋转。这是与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时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因此,按照该机构,可与LF电动机26的旋转方向无关地使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经常朝将被记录用纸向规定的方向输送的方向旋转。
在这里,说明螺旋槽齿轮120的作用。螺旋槽齿轮120在外周形成齿轮面,在单方的端面形成凸轮,该凸轮形成在最内周和最外周具有循环轨道的螺旋状的槽。该螺旋槽齿轮1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空转齿轮与双面太阳齿轮116直接连接,所以,在与双面太阳齿轮116相同的方向同步地旋转。
在螺旋槽齿轮120的槽中接合作为止动臂127的一部分的随动销127a,所以,止动臂127随着螺旋槽齿轮120的旋转而摆动。例如,当螺旋槽齿轮120朝图15中的箭头e方向旋转时,随动销127a在螺旋槽内受到导向而被拉入到内周,所以,止动臂127朝图15中的箭头g方向摆动。即使螺旋槽齿轮120这样继续朝图15中的箭头e方向旋转,随动销127a不久进入到最内周的循环轨道,所以,止动臂127在预定位置停止。相反,当螺旋槽齿轮120朝图15中的箭头f方向旋转时,随动销127a朝外周移动,所以,止动臂127朝图15中的箭头h方向摆动。同样,当螺旋槽齿轮120继续朝图15中的箭头f方向旋转时,随动销127a进入到最外周的循环轨道,止动臂127的摆动在预定位置停止。施加将止动臂127的移动范围中央附近作为中心地对中的力的止动臂弹簧128安装于止动臂127,使得当螺旋槽齿轮120的旋转方向变化时,随动销127a可从最外周和最内周的循环轨道顺利地移动到螺旋状槽。
进行这样的动作的止动臂127作用在安装于双面摆臂117上的双面摆臂弹簧132。双面摆臂弹簧132安装于双面摆臂117上,是朝止动臂127方向伸长的弹性构件。另外,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前端经常位于比止动臂127更靠螺旋槽齿轮120的中心侧的位置。
按照这样的构成,当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时,产生以下那样的作用。
即,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将被记录用纸4输送到自动双面单元2,使表背面翻转,被记录用纸4返回到送纸辊21,此时,止动臂127的随动销127a成为在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外周的循环轨道上旋转的状态。此后,当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进行背面的记录时,止动臂127的随动销127a朝螺旋槽齿轮120的内周移动。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时,双面摆臂117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而传递动力,所以,在止动臂127往其随动销127a朝向内周移动的方向摆动的途中,与双面摆臂弹簧132接触。当使LF电动机26进一步朝正向旋转时,止动臂127进一步朝内周移动,使双面摆臂弹簧132进行弹性变形。
此时,双面摆臂117的位置根据力的平衡决定,即根据在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齿面相互啮合的状态下作用于压力角方向的力和由与双面太阳齿轮116的摩擦力产生的使双面摆臂117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的力与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反弹力的力平衡决定。本实施例的场合,将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反弹力设定得较小,这样,即使止动臂127摆动为其随动销127a进入到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的循环轨道的状态,只需使双面摆臂弹簧132进行弹性变形,即可继续进行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间的动力传递。另外,即使LF电动机26的动作为间歇的动作,即反复进行旋转和停止,只要在停止状态时,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齿面也保持相互重合,两者的啮合不会脱开。
然而,当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的记录结束、不需要向自动双面单元2传递驱动时,切断了驱动可降低LF电动机26的负荷,所以较理想。因此,在希望切断驱动传递的场合,实施以下手段。即,在止动臂127进入到最内周的循环轨道、双面摆臂弹簧132进行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仅进行少量旋转。这样,在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反弹力的作用下,对双面摆臂117施加着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的力时,但由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齿面相互重合对其进行止动,由于从该状态施加解除齿面相互重合的方向的旋转,所以,双面摆臂117一下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这样,从双面辊齿轮A125、双面辊齿轮B126切离LF电动机26,可减轻其负荷。
如上述那样,当双面摆臂117一度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旋转时,进行了弹性变形的双面摆臂弹簧132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在从该状态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的场合,由于双面摆臂弹簧132与止动臂127也干涉,所以,双面摆臂117不能摆动,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不会啮合。因此,只要从该状态不经过预定量的LF电动机26的反向旋转,则驱动力不传递到自动双面单元2内的双面摆臂117以后。
由于直到双面摆臂117的驱动仅是使齿轮列旋转,所以,作用于LF电动机26的负荷非常少,与未设置自动双面单元2的场合的负荷基本没有差别。从止动臂127处于最内周的循环轨道的状态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时,在双面摆臂弹簧132与止动臂127之间不产生任何作用,所以,可如上述那样朝翻转延迟齿轮A121传递驱动。
以上为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示意说明。
下面,参照流程图说明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
图16A~16F为在处于各动作状态的状态下示出图15的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的示意侧截面图,图20A、图20B为示出自动双面记录的动作程序的流程图。下面按流程图说明自动双面记录动作。
当开始自动双面记录时,在S1进行被记录用纸4的供纸。例如,从主ASF37等朝送纸辊21供给被记录用纸4。
然后,由S2进行表面的记录。这为与仅单面的记录的场合同样的动作。此时的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为图16A所示状态。
图16A示出对自动双面单元2的驱动机构进行初始化后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过程中的状态。即,示出自动双面记录时的表面记录动作中和不使用自动双面记录的通常的记录动作中等状态。止动臂127的随动销127a处于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的循环轨道,所以,双面摆臂117要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时,双面摆臂117接触于止动臂127,不能进一步旋转,双面行星齿轮A118不能会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啮合。因此,来自LF电动机26的驱动力不传递到双面辊齿轮A125和双面辊齿轮B126,为此,不施加使受到双面夹紧辊A112或双面夹紧辊B113的压力而使发生轴损的双面辊A108或双面辊B109旋转的无用的负荷,所以,LF电动机26受到的负荷可达到最小极限。
然后,在表面记录结束的时刻,由S3确认是否由PE传感器67检测到被记录用纸后端。此时,如PE传感器67检测到存在被记录用纸4,则由于还未检测到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后端,所以,在S4仍使LF电动机26进一步朝正向旋转,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后端通过PE传感器杠杆66,移动到进一步前进了一小点的位置p2。
然后,在S5,根据从由PE传感器67检测到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前端后到检测到表面后端的期间输送被记录用纸4的量,计算被记录用纸4的长度。如上述那样,在被记录用纸4的长度比预定长度L1短的场合,从送纸辊21到双面辊B109或从双面辊A108到送纸辊21的输送期间被记录用纸4的前端不到达辊,所以,需要从自动双面记录动作排除。另外,在被记录用纸4的长度比预定长度L2长的场合,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彼此在从送纸辊21到自动双面单元2的走纸通道中相互交叉,不理想,所以,需要从自动双面记录动作排除。在该条件下,当判断需要从自动双面记录动作排除的场合,前进到S6,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直接对被记录用纸4进行排纸,并输出供纸错误的警告。
另一方面,在根据上述条件判定为被记录用纸的长度适合进行双面记录的场合,前进到S7,使提升机构处于第3位置,分离夹紧辊22。
然后,在S8中,确认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后端是否已输送到夹紧辊22近旁的位置p1的下游侧。在已送到下游侧的场合,当已使夹紧辊22返回到压接状态时,由S9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而反送,直到表面后端到达p1,以使其夹持于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此时的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为图16B所示状态。另外,从S2到S8,尽可能不中断动作,如上述那样,最好在被记录用纸4变形之前实施S9。在表面后端处于p1的上游侧的场合,如在该状态下压接夹紧辊22,则可确实地夹持被记录用纸,所以,直接前进到S10。
图16B示出LF电动机26的反向旋转刚开始时的状态。即,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在结束自动双面记录的表面记录结束后刚开始反送时(图16E的状态)或为了调整从主ASF37供纸后的头部伸出量而使LF电动机26逆转的场合等。
此时,对双面摆臂117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没有任何妨碍,所以,双面行星齿轮B119啮合于翻转延迟齿轮A121。与此相随,翻转延迟齿轮A121开始旋转,但在约旋转1周之前不将驱动力传递到翻转延迟齿轮B122,所以,双面辊空转齿轮124不旋转,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不动作。因此,在该状态下,LF电动机26接受的负荷还较少。
设定这样的状态的原因在于,当在自动双面记录的场合反送被记录用纸4时,从送纸辊21到双面辊B109存在距离,所以,被记录用纸4的前端到达双面辊B109之前不需要使双面辊B109旋转。另外,如上述那样,在通常记录的场合的头部伸出量调整时等,用于防止双面辊A108或双面辊B109不必要地旋转。
在S10,设定到被记录用纸4的表面的记录完成后的墨水干燥之前待机的时间。必要干燥时间如上述那样根据几个原因变动,所以,干燥待机时间t1可为可变的参数。具体地说,根据被记录用纸的种类、墨水种类、墨水的重叠附着方法、墨水的单位面积的附着量、环境温度、环境风速等条件决定t1。
然后,在S11使提升机构处于第4位置。这样,由送纸辊21和夹紧辊22再次夹持被记录用纸4。
然后,在S12设置干燥待机时间t2。这在由S10实施时间t1的干燥待机的场合也可不使用,在该场合,作为t2=0,前进到下一步骤即可。需要t2时间干燥待机的场合例如为不对被记录用纸4的后端部进行记录动作、存在空白部分的场合,此时即使直接将夹紧辊22压接于空白部分地控制,也没有问题,所以,在S10作为t1=0不实施干燥待机,在该S12实施t2时间的干燥待机。即,对于在S10不进行干燥待机的场合,如在S11后直接立即反送被记录用纸4则,则存在还未干燥的墨水转印到夹紧辊22的可能性,所以,在S12实施t2时间的干燥待机。
然后,在S13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按预定量x1反送被记录用纸4。在该步骤,将被记录用纸4输送到自动双面单元2,使其表背面翻转。当该步骤结束时,背面前端返回到送纸辊21稍前面的位置。此时的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为图16C所示状态。
图16C示出使LF电动机26从图16B所示状态进一步持继续朝反向旋转的场合的状态。即,为反送被记录用纸4、在自动双面单元2翻转期间的状态。当图16B的状态以后翻转延迟齿轮A121大体旋转1周时,翻转延迟齿轮A121的朝轴向凸出的凸起接合于与其相对地设置的翻转延迟齿轮B122的凸起,翻转延迟齿轮A121与翻转延迟齿轮B122成一体地开始旋转。翻转延迟齿轮B122经常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啮合,所以,当翻转延迟齿轮B122开始旋转时,双面辊空转齿轮124和双面辊齿轮A125、双面辊齿轮B126旋转。这样,双面辊A108朝图15中的箭头c方向旋转,双面辊B109朝图15中的箭头d方向旋转。
下面,说明将背面前端夹持于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时的所谓对齐动作。先根据在S14现在使用的被记录用纸4是刚性弱的薄用纸还是为刚性强的厚用纸切换控制。被记录用纸4的刚性判断可根据使用者用打印机驱动器等设定的记录用纸的种类判断,也可使用测定被记录用纸的厚度的检测单元判断。在这里分成2个控制是因为被记录用纸的刚性不同时使被记录用纸4挠曲形成曲面时的特性也不同。
首先,说明刚性较弱的薄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图18A~图18C为示意地示出使用薄的被记录用纸的场合的背面前端对齐动作的侧截面图。由在S13中的LF电动机26的反向旋转进行图18A的用纸翻转输送。当S13结束时,被记录用纸4背面前端大体返回到走纸导向件70的近旁。在为薄的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接下来前进到S15。在S15中,使提升机构动作,转移到第1位置。这样,使走纸导向件70上升。图18B示出S15结束的状态。如上述那样,相对送纸辊21的中心使夹紧辊22的中心具有一些偏移地配置于第1排纸辊30侧,所以,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相对输送被记录用纸4的大体水平线具有一些角度。在进行对齐动作之前,使走纸导向件70返回到上升位置,从而可将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顺利地引导至该倾斜的夹持部。
然后,在S16中,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进一步朝送纸辊21方向输送被记录用纸4。
然后,在S17中,判定是否由PE传感器67检测到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在检测到背面前端的时刻,前进到S18。
然后,在S18中,按距离x2输送被记录用纸4,该距离x2比从PE传感器67检测到的背面前端位置到送纸辊21的距离稍大。这样,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到达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进一步多余地输送,从而使被记录用纸4挠曲,形成曲面。图18C示出S18结束时的状态。通过使走纸导向件70为上升位置,从而使走纸通道的高度方向间隙减少,但由于被记录用纸4的刚性较低,所以,曲面可容易形成,由该曲面要恢复笔直的力推压,所以,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部仿照着继续逆转的送纸辊21与夹紧辊22的夹持部变得与送纸辊21平行,完成所谓的对齐动作。
然后,在S19中,使LF电动机26的旋转方向变为正向旋转,由夹持部夹持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输送预定距离x3,完成背面记录开始的准备。
下面,说明刚性较强的厚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图19A~19C为示出使用厚的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的背面前端对齐动作的示意侧截面图。图19A与图18A同样示出S13的途中的状态,图19B示出S13结束时的状态。
然后,在S20中,保持走纸导向件70下降位置状态地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按距离x4输送被记录用纸4,该距离x4比从在S13结束时刻的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的位置到送纸辊21的夹持部的距离稍大。这样,与薄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同样,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到达逆转着的送纸辊21的夹持部,进一步多余地输送,从而在被记录用纸4形成曲面,所以,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变得与送纸辊21平行,对齐动作结束。图19C示出S20结束时的状态。
然后,在S21,使LF电动机26的旋转方向转换为正向,由夹持部夹持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输送预定距离x3,准备开始背面记录。
在S19或S21,使此前进行反向旋转的LF电动机26的旋转方向变为正向旋转。此时,滑架电动机117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这样,双面行星齿轮B119与翻转延迟齿轮A121的啮合脱开。当LF电动机26进行反向旋转时,翻转延迟齿轮A121与翻转延迟齿轮B122如上述那样,夹于两者间的作为受扭螺旋弹簧的反向延迟弹簧124被压缩,成为由凸起进行接合的状态,翻转延迟齿轮A121成为自由状态,因此使得反向延迟弹簧124伸长,所以,翻转延迟齿轮A121大体反转1周,返回到初始状态。
然后,在S22中,使提升机构处于第1位置,完成背面记录开始的准备。
在这里,说明了当使用厚被记录用纸4时在进行对齐动作的期间使走纸导向件70处于下降状态的理由。在与薄的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同样如图18C所示那样生成曲面的场合,由于被记录用纸4的刚性强,所以,从到达送纸辊21的夹持部之前沿夹紧辊支架23输送被记录用纸4。这样,在被记录用纸4到达夹持部后,即使进一步输送生成曲面,曲面生成空间也已不存在,即,被记录用纸4的上面成为接触于夹紧辊支架23的状态,所以,不能进一步朝上方挠曲,不能生成曲面。
在这样不生成曲面的场合,存在不能良好地对齐的场合。另外,当不生成曲面时,同时在双面辊A108与送纸辊21之间夹持的被记录用纸4不产生松弛。另一方面,如本实施例那样,在双面辊类驱动机构使用双面摆臂117那样的机构的场合,在S20使LF电动机26的反转后,在S21使LF电动机26正转时,在直到使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旋转之前的期间需要双面摆臂117摆动的时间,在此期间,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为停止的状态。另一方面,送纸辊21由于直接与LF电动机26连接,为此,不产生该停止期间,所以,用纸输送速度产生矛盾。此时,如存在被记录用纸4的松弛,则当在S21仅送纸辊21侧旋转时,通过拉紧被记录用纸4松弛,可吸收用纸输送速度的矛盾,但在没有松弛的场合,不能吸收用纸输送速度的矛盾,虽然送纸辊21侧要强行输送被记录用纸4,但被记录用纸4的后方夹持于双面辊A108,所以,可能发生实际上不输送的事态。这样,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前端的输送量紊乱,成为比假想的短的背面上端空白。
为了不使以上那样的问题产生,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输送厚被记录用纸的场合,通过使走纸导向件70为下降位置不变,从而充分形成该被记录用纸的高度方向间隙,确保曲面生成空间。这样,在使用刚性较高的厚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也可进行良好的对齐动作。
然后,在S23进行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的记录动作。此时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后端部大体还由双面辊A108夹持。若在该状态下停止双面辊A108的旋转,则成为朝后方拉被记录用纸4的负荷,所以,存在用纸输送精度恶化的危险,不理想。因此,构成为至少在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后端部由双面辊A108夹持着期间双面辊A108的驱动继续。此时的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为图16D所示那样的状态。
图16D示出被记录用纸的翻转动作后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过程中的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动作状态。即,当LF电动机26从图16C的状态将旋转方向转变为正向时,双面摆臂117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此时,止动臂127朝图15中的箭头h方向摆动,即使双面摆臂117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双面摆臂弹簧132也不接触于止动臂127,所以,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啮合,传递驱动力。
此后,当使LF电动机26的正向旋转继续时,随动销127a被引导至螺旋槽齿轮120而朝内周移动,止动臂127朝图15中的箭头g方向摆动。在摆动的途中,止动臂127接触于双面摆臂弹簧132,使双面摆臂弹簧132变形。该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变形产生的反力对双面摆臂117作用使其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的力,但在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间传递驱动的期间,齿轮齿面相互啮合而产生的力一方较强,所以,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接合不脱开,驱动继续进行。图16D示出该状态。另外,如上述那样,即使在进行伴随着旋转、停止的间歇驱动的场合,由于齿轮的齿面相互重合,所以,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啮合不会解除。
当进一步继续被记录用纸4背面的记录动作、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时,随动销127a到达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部。此时的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状态为图16E所示状态。此时,双面摆臂弹簧132成为最大位移的状态,但即使这样,齿面间相互啮合所产生的力也比使双面摆臂117摆动的力大地设定双面摆臂弹簧132的负荷,所以,只要继续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则齿轮相互的接合不会脱开。为此,如对被记录用纸4背面的记录动作结束,则前进到S24。
然后,在S24中实施将被记录用纸4排出到图中未示出的排纸托盘上的排纸动作。该排纸动作可通过继续LF电动机26的正向旋转来实施,被记录用纸4最终由通过LF电动机26驱动旋转的第2排纸辊31输送到记录单元本体1外。
然后,在S25中,检查背面前端绝对位置。这是由于在使用短的被记录用纸4的场合,随动销127a有时不到达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在该场合,处理返回到S24,在使LF电动机26旋转预定长度量。这样,在当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记录动作结束时,随动销127a必定来到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
然后,在S26中,实施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初始化。如上述那样,通过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接合保持双面摆臂弹簧132加载的状态,所以,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微小量即可解除接合。即,当使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时,双面摆臂117要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所以,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接合解除,由已加载的双面摆臂弹簧132恢复到原有状态的力使双面摆臂117一下朝图15中的箭头b方向摆动。
此时的双面类驱动机构的状态为图16F所示状态。在该状态下,双面摆臂弹簧132的姿势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所以,在使LF电动机26从该状态朝正向旋转的场合,双面摆臂117要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但由于随动销127a进入到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近旁,所以,双面摆臂弹簧132接触于止动臂127,双面行星齿轮A118不能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接合。即使使LF电动机26进一步朝正向旋转,随动销127a也继续在螺旋槽齿轮120的最内周旋转,所以,不会驱动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
如上述那样,止动臂127、双面摆臂117返回到初始状态。另外,如上述那样,由于翻转延迟齿轮A121在S19或S21中已被初始化,所以,由该S26结束双面辊类驱动机构的各部所有的初始化。
这样,结束自动双面记录动作。在连续地实施自动双面记录动作的场合,只要反复进行相同程序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表示的是在双面摆臂弹簧132的作用下在双面摆臂117与止动臂127间作用弹性力的构成,但本发明的宗旨不限于此,也可如以下那样构成。
图17A~图17E为示出图16A~图16F的变形例的辊驱动机构的、与图16A~图16F同样时期的动作状态的示意透视图。图17A~图17E的双面摆臂117具有弹性少的臂,用于代替16A~图16F中的双面摆臂弹簧132,其臂和止动臂127配置为在动作过程中接触的位置关系。以下简单说明该构成的动作。
图17A~图17C的动作与图16A~图16C的动作同样,所以,在这里省略其说明。
图17D示出止动臂127朝螺旋槽齿轮120的内周方向移动、与双面摆臂117的臂接触的状态。当从该状态使LF电动机26的正向旋转继续时,双面摆臂117的臂由朝图中g方向摆动的止动臂127推压,在双面摆臂117上作用使其朝图15中箭头b方向旋转的力。该力朝解除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接合的方向作用。要使接合解除的力与作用于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齿面间的压力和齿轮的齿面的弹性和打滑力平衡,但由于双面摆臂117的臂不太有弹性,所以,随着随动销127b朝内周移动,不久解除接合的力增大,克服齿面间的力,强制地解除双面行星齿轮A118与双面辊空转齿轮124的接合。在解除接合的同时,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的旋转停止。图17E示出该状态。
使该辊的旋转停止的时刻设定为在S23中在被记录用纸4的背面后端通过双面辊A108后的适当的时期。在齿轮的接合解除以后,即使LF电动机26朝正向旋转,也由止动臂127妨碍双面摆臂117朝图15中的箭头a方向摆动,所以,在LF电动机26朝反向旋转之前不驱动自动双面单元2。另外,与图16A~图16C所示实施方式同样,翻转延迟齿轮A121也在S19或S21中形成,所以,在该时刻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初始化完成。按照该变形例,在背面的记录动作中,可不在LF电动机26上作用使使双面辊A108和双面辊B109旋转的负荷,可降低LF电动机26的旋转负荷。以上为自动双面单元2的辊类驱动机构的变形例。
以上,为按示出动作程序的流程图进行的自动双面记录动作的说明。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按照本发明的双面记录装置,通过使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处于内侧、与由大直径的弹性构件构成的驱动辊接触地构成用纸翻转部的输送路径,从而降低发生被记录用纸的记录部分与输送辊间的擦过、记录剂剥离而使记录结果受到损害的可能性,提高可靠性,可进行良好的双面记录。
另外,即使在被记录用纸的记录部分与输送辊间发生擦过,也可将转印于输送辊侧的记录剂再转印到被记录用纸的其它部分,降低损害记录结果的可能性,同样可提高可靠性。
另外,可降低记录部分与输送辊的预定部分接触的频度,这样,可进一步降低擦过和再转印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提高可靠性。
Claims (10)
1.一种双面记录装置,具有记录部和用纸翻转部;该记录部对被记录用纸进行记录;该用纸翻转部接收从上述记录部输送的上述被记录用纸,使上述被记录用纸表背面翻转后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在上述记录部对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单面上完成记录后,在上述用纸翻转部使该被记录用纸翻转后使该被记录用纸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对该被记录用纸的相反侧的面进行记录;其中:上述用纸翻转部通过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而使上述被记录用纸翻转、并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上述用纸翻转部在该输送路径中,在与由上述记录部对单面进行记录后输送来的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接触的一侧具有驱动辊,在与该被记录用纸的非记录面接触的一侧具有从动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用纸翻转部的与上述完成记录的面接触的上述辊的直径比上述用纸翻转部的与上述非记录面接触的上述辊的直径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在上述用纸翻转部,通过沿上述完成记录的面侧为内侧、上述非记录面侧为外侧的环绕路径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而使上述被记录用纸的表背面翻转,并使输送方向转换,再次朝上述记录部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上述记录部由喷墨处理进行记录。
5.一种双面记录装置,具有记录部和用纸翻转部;该记录部对被记录用纸进行记录;该用纸翻转部接收从上述记录部输送的上述被记录用纸,使表背面翻转后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在上述记录部对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单面完成记录后,在上述用纸翻转部使该被记录用纸翻转后将该被记录用纸返回到上述记录部,对该被记录用纸的相反侧的面进行记录;其中:上述用纸翻转部通过沿预定的输送通道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而使上述被记录用纸翻转、并将其返回到上述记录部,上述用纸翻转部在该输送路径中,在与由上述记录部对单面进行记录后输送来的上述被记录用纸的完成记录的面接触的一侧具有弹性构件制的辊,在与该被记录用纸的非记录面接触的一侧具有非弹性构件制的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弹性构件为橡胶或弹性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上述非弹性构件为高分子树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上述用纸翻转部的与上述完成记录的面接触的上述辊的直径比与上述非记录面接触的上述辊的直径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在上述用纸翻转部,沿上述完成记录的面侧为内侧、上述非记录面侧为外侧的环绕路径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从而使上述被记录用纸的表背面翻转,并使输送方向转换,再次朝上述记录部输送上述被记录用纸。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面记录装置,其中:上述记录部由喷墨处理进行记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113914/2003 | 2003-04-18 | ||
JP2003113914A JP4183244B2 (ja) | 2003-04-18 | 2003-04-18 | 記録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569472A true CN1569472A (zh) | 2005-01-26 |
CN1292915C CN1292915C (zh) | 2007-01-03 |
Family
ID=331570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410032731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92915C (zh) | 2003-04-18 | 2004-04-16 | 双面记录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114867B2 (zh) |
JP (1) | JP4183244B2 (zh) |
CN (1) | CN1292915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4092B (zh) * | 2005-01-27 | 2010-04-14 | 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双向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方法 |
CN103963458A (zh) * | 2013-01-24 | 2014-08-0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127970A1 (en) * | 2005-12-05 | 2007-06-07 | Silverbrook Research Pty Ltd | Inkjet printer having gripless drive roller |
JP4304530B2 (ja) * | 2006-03-23 | 2009-07-2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両面記録装置における搬送経路切り替え装置、これを備える両面記録装置 |
JP4667300B2 (ja) * | 2006-05-11 | 2011-04-0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4968354B2 (ja) * | 2009-09-28 | 2012-07-04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印刷装置 |
US9010924B2 (en) * | 2012-07-11 | 2015-04-21 | Xerox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ligning duplex images using alignment marks |
JP6244703B2 (ja) * | 2013-07-10 | 2017-12-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US9205680B2 (en) * | 2014-01-16 | 2015-12-08 | Memjet Technology Ltd. | Printer having regenerative intermediary drive |
JP6327882B2 (ja) | 2014-02-25 | 2018-05-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EP3519201B1 (en) | 2017-02-03 | 2023-10-11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etainers with movable pinch arms |
JP7520620B2 (ja) | 2020-07-31 | 2024-07-23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記録装置 |
JP2023020119A (ja) | 2021-07-30 | 2023-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ハンドヘルド型の記録装置 |
JP2023020127A (ja) | 2021-07-30 | 2023-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ハンドヘルド型の記録装置 |
JP2023020124A (ja) | 2021-07-30 | 2023-02-0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ハンドヘルド型の記録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88809A (en) * | 1991-09-12 | 1999-11-2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system for stacking , supplying and guiding recording media |
US5772343A (en) * | 1997-06-30 | 1998-06-30 | Hewlett Packard Company | Media handling system for duplex printing |
KR100776922B1 (ko) * | 1999-03-30 | 2007-11-20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인쇄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US6167231A (en) * | 1999-03-31 | 2000-12-26 | Hewlett-Packard Company | Print recording apparatus having modular autoduplex mechanism |
JP4254985B2 (ja) * | 2000-03-23 | 2009-04-15 | 東北リコー株式会社 | 用紙送り装置 |
JP3821203B2 (ja) | 2000-08-18 | 2006-09-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両面印刷装置 |
JP3758965B2 (ja) * | 2000-10-19 | 2006-03-22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両面印刷装置 |
JP2003002491A (ja) * | 2001-06-18 | 2003-01-08 | Canon Inc | 用紙反転装置及び両面印刷装置 |
US6679599B2 (en) * | 2002-01-31 | 2004-01-20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Heated roll system for drying printed media |
-
2003
- 2003-04-18 JP JP2003113914A patent/JP418324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4
- 2004-04-13 US US10/822,658 patent/US7114867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4-04-16 CN CNB2004100327310A patent/CN1292915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124092B (zh) * | 2005-01-27 | 2010-04-14 | 富士胶卷迪马蒂克斯股份有限公司 | 双向打印系统及其打印方法 |
CN103963458A (zh) * | 2013-01-24 | 2014-08-06 | 佳能株式会社 | 打印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92915C (zh) | 2007-01-03 |
US7114867B2 (en) | 2006-10-03 |
JP4183244B2 (ja) | 2008-11-19 |
JP2004315197A (ja) | 2004-11-11 |
US20040207706A1 (en) | 2004-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76837C (zh) | 双面记录装置 | |
CN1308149C (zh) | 记录装置 | |
CN1310751C (zh) | 记录装置 | |
CN1569472A (zh) | 双面记录装置 | |
US7692825B2 (en) | Sheet suppl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same | |
US6659450B2 (en) | Sheet feeding apparatus and automatic document using the same | |
US9242488B2 (en) |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1266014C (zh) | 卷筒纸卷曲的校正设备以及带有该设备的记录装置 | |
CN1269652C (zh) | 片材导向机构、备有该机构的片材送给装置及记录装置 | |
CN1616229A (zh) | 记录装置 | |
JP20062562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689944A (zh) | 记录介质馈送器和图像记录装置 | |
CN1485211A (zh) | 记录装置 | |
US7883282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CN1791514A (zh) | 图像用装置 | |
JP4487709B2 (ja) | 被記録材の戻し装置、自動給送装置、記録装置及び液体噴射装置 | |
CN1072113C (zh) | 记录设备 | |
US20080031671A1 (en) | Recording apparatus | |
CN101067421A (zh) | 有减少轴承游隙的间隙减少器的轴承装置和图像记录设备 | |
JP2007119172A (ja) | 記録装置 | |
US756869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supporting member that supports bottom portion of feeding tray | |
US20100189489A1 (en) | Recording media transporting apparatus and a printer | |
CN1890108A (zh) | 记录设备 | |
US20070003342A1 (en)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with a single drive roller | |
JP4475412B2 (ja) | 駆動ローラ軸の移動量規制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10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