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469866A - 作业机械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469866A
CN112469866A CN201980045056.XA CN201980045056A CN112469866A CN 112469866 A CN112469866 A CN 112469866A CN 201980045056 A CN201980045056 A CN 201980045056A CN 112469866 A CN112469866 A CN 11246986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ont pillar
cab
pillar
bracke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450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佐佐木诚
田中宏章
野元将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atsu Ltd
Original Assignee
Komatsu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atsu Ltd filed Critical Komatsu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4698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46986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9/00Component parts of dredgers or soil-shifting machines, not restricted to one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E02F3/00 - E02F7/00
    • E02F9/16Cabins, platforms, or the like, for drivers
    • E02F9/163Structures to protect drivers, e.g. cabins, doors for cabins; Falling object protection structure [FOPS]; Roll over protection structure [RO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3/00Superstructures for load-carrying vehicles
    • B62D33/06Drivers' cabs
    • B62D33/0617Drivers' cabs for tractors or off-the-roa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49/00Tractors
    • B62D49/08Tractors having means for preventing overturning or tipp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6Component parts
    • E02F3/3695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pper-arms to loaders or grader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FDREDGING; SOIL-SHIFTING
    • E02F3/0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 E02F3/04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 E02F3/28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 E02F3/30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 E02F3/32Dredgers; Soil-shifting machines mechanically-driven with digging tools mounted on a dipper- or bucket-arm, i.e. there is either one arm or a pair of arms, e.g. dippers, buckets with a dipper-arm pivoted on a cantilever beam, i.e. boom working downwardly and towards the machine, e.g. with backhoes

Abstract

配置于驾驶室(4)的第二侧面(4R)的前支柱(43R)位于比配置于驾驶室(4)的第一侧面(4L)的前支柱(42L)靠后方的位置。动臂安装托架(31)与前支柱(43R)在侧视观察时处于重叠的位置。

Description

作业机械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作业机械。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7-216957号公报(专利文献1)等中公开了例如在液压挖掘机等作业机械中使用的驾驶室的结构。该公报中的驾驶室具有作为支柱的左右一对前支柱和左右一对后支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1695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作业机械中,为了提高由驾驶室内的操作员进行的作业性,谋求进一步改善包含斜前方在内的前方视野性。
另一方面,对驾驶室也谋求强度,优选在从侧方受到较大的负荷时抑制驾驶室的倾斜。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能够抑制从侧方受到较大的负荷时的驾驶室的倾斜,并且能够通过改善驾驶室内的操作员的前方视野性来提高作业性。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作业机械具备工作装置、托架及驾驶室。托架支承工作装置。驾驶室具有第一侧面、以及与第一侧面对置且位于工作装置侧的第二侧面。驾驶室具有第一前支柱和第二前支柱。第一前支柱位于第一侧面。第二前支柱位于第二侧面,且位于比第一前支柱靠后方的位置。托架与第二前支柱在侧视观察时处于重叠的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实现一种作业机械,该作业机械能够抑制从侧方受到较大的负荷时的驾驶室的倾斜,并且能够通过改善驾驶室内的操作员的前方视野性来提高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压挖掘机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的驾驶室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图2的驾驶室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从与底板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图2的驾驶室的内部的结构时的俯视图。
图5是示出前支柱43R和动臂安装托架的侧视图。
图6是示出前支柱43R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图7的(A)~(D)是用于说明对接的状态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图2的驾驶室中的支柱与动臂安装托架的关系的图。
图9是示出就坐于图1所示的驾驶室内的驾驶座的操作员的前方视野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于相同部件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它们的详细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首先,对作为能够应用本公开的思想的作业机械的一例的液压挖掘机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中的液压挖掘机100的结构的立体图。
如图1所示,液压挖掘机100具有主体1、以及在液压的作用下而工作的工作装置2。主体1具有回转体3、以及行驶装置5。行驶装置5具有一对履带5Cr。液压挖掘机100能够通过履带5Cr的旋转而行驶。需要说明的是,行驶装置5也可以具有车轮(轮胎)来代替履带5Cr。
回转体3配置于行驶装置5的上方,并且由行驶装置5支承。回转体3能够以回转轴RX为中心相对于行驶装置5回转。回转体3具有收容发动机的发动机室9、以及设置于回转体3的后部的配重。在发动机室9配置有未图示的发动机以及液压泵等。
回转体3具有驾驶室4。液压挖掘机100的操作员(搭乘人员)搭乘于该驾驶室4来操纵液压挖掘机100。驾驶室4具有供操作员就坐的驾驶座4S。操作员在驾驶室4内能够操作液压挖掘机100。操作员在驾驶室4内能够进行工作装置2的操作、能够进行回转体3相对于行驶装置5的回转操作、且能够进行基于行驶装置5的液压挖掘机100的行驶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前后方向是就坐于驾驶室4内的驾驶座4S的操作员的前后方向。就坐于驾驶座4S的操作员所正对的方向是前方向,就坐于驾驶座4S的操作员的背后方向是后方向。左右方向是就坐于驾驶座4S的操作员的左右方向。就坐于驾驶座4S的操作员正对于正面时的右侧、左侧分别是右方向、左方向。上下方向是与由前后方向以及左右方向确定的平面正交的方向。在上下方向上,地面所在的一侧是下侧,天空所在的一侧是上侧。
工作装置2支承于回转体3。工作装置2具有动臂6、斗杆7、以及铲斗8。动臂6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回转体3连结。斗杆7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动臂6连结。铲斗8以能够转动的方式与斗杆7连结。铲斗8具有多个铲尖8a。
驾驶室4具有相互对置的第一侧面4L以及第二侧面4R。驾驶室4的第二侧面4R位于比第一侧面4L靠近工作装置2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工作装置2配置于驾驶室4的例如右侧。因此,驾驶室4的第一侧面4L成为例如左侧面,第二侧面4R成为例如右侧面。
动臂6的基端部经由动臂脚销13与回转体3连结。动臂6的基端部相对于驾驶室4的第二侧面4R而位于与第一侧面4L相反侧的位置。斗杆7的基端部经由斗杆销14与动臂6的前端部连结。铲斗8经由铲斗销15与斗杆7的前端部连结。
动臂6能够以动臂脚销13为中心进行转动。斗杆7能够以斗杆销14为中心进行转动。铲斗8能够以铲斗销15为中心进行转动。斗杆7以及铲斗8分别是能够在动臂6的前端侧移动的可动构件。
工作装置2具有动臂缸10、斗杆缸11、以及铲斗缸12。动臂缸10驱动动臂6。斗杆缸11驱动斗杆7。铲斗缸12驱动铲斗8。动臂缸10、斗杆缸11、以及铲斗缸12分别是由工作油驱动的液压缸。
工作装置2具有铲斗连杆。铲斗连杆具有第一连杆构件16、以及第二连杆构件17。第一连杆构件16的前端与第二连杆构件17的前端经由铲斗缸顶销19以能够相对旋转的方式连结。铲斗缸顶销19与铲斗缸12的前端连结。因此第一连杆构件16以及第二连杆构件17与铲斗缸12销连结。
第一连杆构件16的基端在斗杆7的前端部的铲斗销15的附近经由第一连杆销18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斗杆7连结。第一连杆构件16与斗杆7销连结。第二连杆构件17的基端经由第二连杆销20以能够旋转的方式与铲斗8的根部部分的托架连结。第二连杆构件17与铲斗8销连结。
图2是示出用于图1所示的液压挖掘机的驾驶室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2的驾驶室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4主要具有底板构件41、前支柱42L(第一前支柱)、前支柱43R(第二前支柱)、中央支柱43L、左右一对后支柱44R、44L、梁构件51F、51R、左右一对框架构件52R、52L、以及顶棚构件45。
底板构件41配置于驾驶室4的底部。底板构件41由平板构件构成。在该底板构件41上分别竖立设置有一对前支柱42L、43R、中央支柱43L、以及左右一对后支柱44R、44L。这些支柱42L、43R、43L、44R、44L分别与底板构件41接合。这些支柱42L、43R、43L、44R、44L分别以其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
前支柱42L位于第一侧面4L且与底板构件41的第一侧面4L的前端连接。中央支柱43L配置于第一侧面4L且比前支柱42L靠后方的位置。前支柱43R位于第二侧面4R且配置于比前支柱42L靠后方的位置。前支柱43R配置于与中央支柱43L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前支柱43R的下部的宽度WL比前支柱43R的上部的宽度WU大。
后支柱44L配置于第一侧面4L且比中央支柱43L靠后方的位置。后支柱44R配置于第二侧面4R且比前支柱43R靠后方的位置。后支柱44R配置于与后支柱44L在左右方向上对置的位置。在第二侧面4R,在前支柱43R与后支柱44R之间未配置其他支柱。另外,在第二侧面4R,在前支柱43R的前方未配置其他支柱。
梁构件51F在第一侧面4L与第二侧面4R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具有左右方向的第一端(左端)和第二端(右端)。梁构件51F的第一端与前支柱42L的上端连接。
梁构件51R配置于比梁构件51L靠后方的位置。梁构件51R在第一侧面4L与第二侧面4R之间沿左右方向延伸,且具有左右方向的第三端(左端)和第四端(右端)。梁构件51R的第三端与后支柱44L的上端连接。梁构件51R的第四端与后支柱44R的上端连接。
框架构件52L沿着第一侧面4L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框架构件52L与前支柱42L的上端、中央支柱43L的上端以及后支柱44L的上端分别连接。另外,框架构件52L与梁构件51F的第一侧面4L侧的第一端以及梁构件51R的第一侧面4L侧的第三端分别连接。
框架构件52R沿着第二侧面4R在前后方向上延伸。框架构件52R与前支柱43R的上端以及后支柱44R的上端分别连接。另外,框架构件52R与梁构件51F的第二侧面4R侧的第二端以及梁构件51R的第二侧面4R侧的第四端分别连接。
底板构件41、支柱42L、43R、43L、44R、44L、梁构件51F、51R、以及框架构件52L、52R通过例如利用焊接而一体化,从而构成驾驶室框架。
驾驶室4还具有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用于供就坐于驾驶座4S的操作员操作行驶装置5的行驶动作。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配置于驾驶座4S的前方。
驾驶座4S以及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分别配置于驾驶室框架内。驾驶座4S以及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分别配置于由底板构件41、支柱42L、43R、43L、44R、44L、梁构件51F、51R、以及框架构件52L、52R围起的空间内。
前支柱42L配置于驾驶座4S的前方。前支柱43R以及中央支柱43L分别配置于驾驶座4S的侧方。一对后支柱44R、44L分别配置于驾驶座4S的后方。
梁构件51F、51R、左右一对框架构件52R、52L、以及顶棚构件45分别配置于驾驶座4S的上方。底板构件41配置于驾驶座4S的下方。
如图3所示,驾驶室4还具有前方透明构件46F、侧方透明构件46R及密封构件47。前方透明构件46F及侧方透明构件46R分别具有平板形状。
如图2所示,前方透明构件46F配置于比前支柱43R及中央支柱43L靠前方的位置,且配置于驾驶席4S的前方。前方透明构件46F例如配置于前支柱42L的侧方,且位于第一侧面4L与第二侧面4R之间。前方透明构件46F与前支柱42L连接。前方透明构件46F配置在梁构件51F与底板构件41的前端部之间。
侧方透明构件46R沿着第二侧面4R配置。侧方透明构件46R配置于后支柱44R的前方,且沿着第二侧面4R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侧方透明构件46R配置于驾驶席4S的侧方。侧方透明构件46R配置在框架构件52R与底板构件41的第二侧面4R侧端部之间。侧方透明构件46R从底板构件41的前端部起向比前支柱43R靠后方的位置延伸。但是,侧方透明构件46R也可以仅配置于前支柱43R的前方。侧方透明构件46R在第二侧面4R与前支柱43R连接。在侧方透明构件46R与前支柱43R之间也可以夹有密封构件(未图示)。另外,在侧方透明构件46R与前支柱43R之间也可以夹有粘接材料等来代替密封构件。
前方透明构件46F及侧方透明构件46R分别由例如玻璃构成。前方透明构件46F及侧方透明构件46R分别也可以是玻璃以外的例如丙烯酸等的透明构件。
如图3所示,密封构件47对前方透明构件46F及侧方透明构件46R与上述的驾驶室框架之间进行密封。密封构件47配置在前方透明构件46F与梁构件51F之间、前方透明构件46F与前支柱42L之间、前方透明构件46F与底板构件41之间。密封构件47配置在侧方透明构件46R与框架构件52R之间、侧方透明构件46R与后支柱44R之间、侧方透明构件46R与底板构件41之间等。密封构件47例如由橡胶等构成。另外,除了橡胶以外,密封构件47也可以是粘接剂等。
如图2所示,驾驶室4在第二侧面4R中比前支柱43R靠前方的位置不具有其他支柱。因此,驾驶室4不具有将梁构件51F和框架构件52R的接合部CP与底板构件41相连的支柱。
图4是从与底板面垂直的方向观察图2的驾驶室的内部的结构时的俯视图。如图4所示,在驾驶室4的第一侧面4L与第二侧面4R之间配置有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在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的第一侧面4L侧配置有前支柱42L。另外,在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的第二侧面4R侧配置有前支柱43R。
驾驶室4在比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各自的前端的位置P1靠前方的位置不具有前支柱42L以外的支柱。前支柱43R位于比前支柱42L靠后方且比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各自的前端的位置P1靠后方的位置。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各自的前端的位置P1是指操作员未操作一对行驶用操作杆4LL、4LR双方的状态下的前端。
驾驶室4在比驾驶座4S的前端的位置P2靠前方的位置不具有前支柱42L以外的支柱。前支柱43R位于比驾驶座4S的前端的位置P2靠后方的位置。在驾驶座4S能够相对于底板构件41沿前后方向滑动的情况下,驾驶座4S的前端的位置P2是指使驾驶座4S相对于底板构件41滑动至最后方的状态(虚线所表示的驾驶座4S)下的前端。
在驾驶室4的第二侧面4R的侧方(例如右侧),工作装置2的动臂6支承于回转体3。回转体3具有用于支承动臂6的动臂安装托架31(也称作纵板)。在动臂安装托架31以及动臂6贯穿有动臂脚销13。由此,动臂6以动臂脚销13为中心可旋转地安装于动臂安装托架31。
动臂安装托架31位于前支柱43R的左右方向(例如右侧)。具体地说,动臂安装托架31相对于前支柱43R配置于驾驶室4中的与第一侧面4L相反侧的位置。动臂安装托架31以与前支柱43R夹有间隙的方式与前支柱43R对置。驾驶室4在比动臂安装托架31的前端的位置P3靠前方的位置不具有前支柱42L以外的支柱。前支柱43R位于比动臂安装托架31的前端的位置P3靠后方的位置。
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以相互对接的方式接合。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例如以相互正交的方式对接。在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相互对接的状态下,在对接部设置有接合构件46A。接合构件46A可以是将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相互粘接的粘接材料,也可以是在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之间夹有的密封材、橡胶等。
在前方透明构件46F及侧方透明构件46R各自的上下方向的整体,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以相互对接的方式接合。另外,在前方透明构件46F及侧方透明构件46R各自的上下方向的整体,在对接部配置有接合构件46A。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方透明构件46F及侧方透明构件46R各自的上下方向的整体,也可以不在对接部配置接合构件46A。另外,也可以仅在对接部的一部分配置有接合构件46A,而不在对接部的其他部分配置接合构件46A。接合构件46A也可以例如仅配置于上述对接部的上端和下端中的一方或双方,而不配置于上端与下端之间的部分。在未配置有接合构件46A的对接部,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也可以相互直接接触。
相互对接了的前方透明构件46F和侧方透明构件46R构成角部CN1。角部CN1例如呈直角。角部CN1不限定于直角,也可以是锐角或钝角。
图5是示出前支柱43R和动臂安装托架的侧视图。图6是示出前支柱43R的变形例的侧视图。
如图5所示,前支柱43R具有上部43RU、下部43RL及锥状部43RT。下部43RL位于比上部43RU靠下方的位置。下部43RL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L比上部43RU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U大。下部43RL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U优选为上部43RU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U的1.5倍以上。锥状部43RT配置在上部43RU与下部43RL之间。
上部43RU一边维持宽度WU一边在上下方向上延伸。下部43RL一边维持宽度WL一边在上下方向上延伸。锥状部43RT的上端与上部43RU连接,锥状部43RT的下端与下部43RL连接。
锥状部43RT具有在侧视观察时宽度WT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变宽的倾斜部43RTI。倾斜部43RTI的上端与上部43RU连接,倾斜部43RTI的下端与下部43RLI连接。倾斜部43RTI相对于前支柱43R沿上下延伸的方向的倾斜角度θ为45°以下。
侧视观察是指从就座于驾驶席4S的操作员的左右方向观察的视点。另外,前支柱43R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向是指从就座于驾驶席4S的操作员进行观察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向。
位于动臂安装托架31的最上方的部分即最上部31T位于比锥状部43RT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动臂安装托架31以在侧视观察时与前支柱43R重叠的方式配置。动臂安装托架31的最上部31T在侧视观察时处于与前支柱43R重叠的位置。
在侧视观察时,动臂安装托架31的最上部31T位于动臂脚销13的正上方。
前支柱43R的下部43RL的上下方向的长度HL优选为前支柱43R的上下方向的长度HT的40%以上。另外,动臂安装托架31与前支柱43R在侧视观察时所重叠的上下方向的长度HB优选为前支柱43R的上下方向的长度HT的50%以下。
在侧视观察时动臂脚销13的中心C的位置也可以相对于通过上部43RU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的中心线CL在前后方向上错开配置。在该情况下,优选为,在动臂脚销13的中心C相对于中心线CL错开的一侧,锥状部43RT具有倾斜部43RTI。
例如,在侧视观察时动臂脚销13的中心C相对于中心线CL向前方错开的情况下,锥状部43RT优选在前方侧具有倾斜部43RTI。相反地,在侧视观察时动臂脚销13的中心C相对于中心线CL向后方错开的情况下,如图6的(A)所示,锥状部43RT优选在后方侧具有倾斜部43RTI。另外,如图6的(B)所示,锥状部43RT也可以在前方侧及后方侧双方具有倾斜部43RTI。
图7的(A)~(D)是用于说明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的对接的状态的图。如图7的(A)所示,也可以在前方透明构件46F的后面与侧方透明构件46R的前端面之间配置有接合构件46A。在该情况下,通过前方透明构件46F和侧方透明构件46R而构成的角部CN1由前方透明构件46F的角部构成。
如图7的(B)所示,也可以在前方透明构件46F的第二侧面4R侧的侧端面与侧方透明构件46R的第一侧面4L侧的表面之间配置有接合构件46A。在该情况下,通过前方透明构件46F和侧方透明构件46R而构成的角部CN1由侧方透明构件46R的角部构成。
如图7的(C)所示,也可以在前方透明构件46F的第二侧面4R侧的侧端面与侧方透明构件46R的前端面之间配置有接合构件46A。
如图7的(D)所示,也可以在前方透明构件46F的第二侧面4R侧的侧端面设置有第一倾斜面,在侧方透明构件46R的前端面设置有第二倾斜面,在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之间配置有接合构件46A。
图8是用于说明图2的驾驶室中的支柱与动臂安装托架的关系的图。如图8所示,臂安装托架31相对于前支柱43R配置于与第一侧面4L相反侧的位置。动臂安装托架31与前支柱43R以在左右方向上夹有间隙的方式对置。前支柱43R延伸至比动臂安装托架31的上端靠上方的位置。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中,如图1所示,在比驾驶室4的第一侧面4L靠工作装置2侧的位置配置有第二侧面4R。因此,为了供驾驶室4内的操作员确认由工作装置2进行的作业,该操作员的视野内的驾驶室4的第二侧面4R侧的包含斜前方在内的前方视野性特别重要。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配置于第二侧面4R的前支柱43R位于比前支柱42L靠后方的位置。由此,驾驶室4内的操作员的第二侧面4R侧的前方视野性如图9所示那样变良好。另外,由于在驾驶室4的第二侧面4R侧配置有工作装置2,因此,操作员视觉辨认工作装置2变容易,工作装置2的作业性也变良好。
另外,如图8所示,动臂安装托架31以在侧视观察时与前支柱43R重叠的方式配置。由此,当液压挖掘机100从侧方受到较大的负荷而导致前支柱43R向箭头A1方向倾斜时,前支柱43R的部位S1与动臂安装托架31抵接。由此,前支柱43R向箭头A1方向的倾斜被抑制,由此,驾驶室4向箭头A1方向的倾斜被抑制。
根据以上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能够抑制从侧方受到较大的负荷时的驾驶室的倾斜,并且能够通过改善驾驶室4内的操作员的前方视野性来提高作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中,作为工作装置2的作业的一例,示出了将工作装置2的铲斗8内的货物堆载至自卸车的车斗的情形。如该图9所示,就座于驾驶席4S的操作员能够清楚地视觉辨认工作装置2的铲斗8和自卸车的车斗。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5所示,锥状部43RT具有在侧视观察时宽度WT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而变宽的倾斜部43RTI。通过该倾斜部43RTI,能够将宽度不同的上部43RU与下部43RL相连。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5所示,动臂安装托架31的最上部31T位于比锥状部43RT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前支柱43R向图8的箭头A1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前支柱43R也在具有较大的宽度WL的下部43RL处与动臂安装托架31抵接而被支承。因此,能够抑制前支柱43R在与动臂安装托架31之间的抵接部位S1处折弯,并抑制前支柱43R的倾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5所示,动臂安装托架31的最上部31T在侧视观察时处于与前支柱43R重叠的位置。由此,即使在前支柱43R向图8的箭头A1方向倾斜的情况下,前支柱43R也与动臂安装托架31的处于最高位置的最上部31T抵接,因此能够抑制前支柱43R的倾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5所示,动臂安装托架31的最上部31T在侧视观察时位于动臂脚销13的正上方。由此,在前支柱43R向图8的箭头A1方向倾斜而与动臂安装托架31抵接的情况下,通过动臂脚销13抑制动臂安装托架31与前支柱43R一起倾斜。因此,能够抑制前支柱43R的倾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5所示,在侧视观察时动臂脚销13的中心C相对于中心线CL错开的一侧,锥状部43RT具有倾斜部43RTI。由此,在前支柱43R向图8的箭头A1方向倾斜的情况下,能够使前支柱43R与动臂安装托架31的位于动臂脚销13的正上方的上端抵接。因此,如上述那样,通过动臂脚销13抑制动臂安装托架31与前支柱43R一起倾斜。因此,能够抑制前支柱43R的倾斜。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5所示,前支柱43R的下部43RL的上下方向的长度HL优选为前支柱43R的上下方向的长度HT的40%以上。由此,具有较大的宽度WL的下部43RL在前支柱43R的长度整体中的比例变大。因此,能够较高地保持前支柱43R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5所示,倾斜部43RTI相对于前支柱43R沿上下延伸的方向的倾斜角度θ为45°以下。这样,由于倾斜角度小至45°以下,因此抑制了应力集中于倾斜部43RTI与其他部分的连接部。因此,抑制了由应力集中引起的前支柱43R的折弯、损坏等。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驾驶室4,如图5所示,下部43RL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L为上部43RU的前后方向的宽度WU的1.5倍以上。由此,能够减小上部43RU的宽度WU,因此操作员的前方视野性变良好。另外,由于下部43RL的宽度WL变大,因此能够提高驾驶室4的强度。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4所示,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以相互对接的方式接合。在该对接接合了的部分处,在前方透明构件46F与侧方透明构件46R之间没有支柱等构件。因此,如图9所示,在驾驶室4内的操作员的视野中,第二侧面4R侧的斜前方的死角变少。由此,进一步改善了驾驶室4内的操作员的第二侧面4R侧的包含斜前方在内的前方视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装置2的作业性。
在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中,如图4所示,前支柱43R位于比行驶用操作杆4LL、4LR的前端的位置P1靠后方的位置。由此,改善了操作员的第二侧面4R侧的包含斜前方在内的前方视野性,从而提高了工作装置2的作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4所示,前支柱43R位于比驾驶席4S的前端的位置P2靠后方的位置。由此,如上述那样,进一步改善了操作员的第二侧面4R侧的包含斜前方在内的前方视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装置2的作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械100,如图6所示,驾驶室4在比动臂安装托架31的前端的位置P3靠后方的位置具有前支柱43R。由此,如上述那样,进一步改善了操作员的第二侧面4R侧的包含斜前方在内的前方视野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工作装置2的作业性。
另外,工作装置2也可以配置于驾驶室4的前方。具体地说,工作装置2也可以在驾驶室4的前方安装于主体1(例如回转体3)。在该情况下,也改善了操作员的第二侧面4R侧的包含斜前方在内的前方视野性,因此提高了工作装置2的作业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工作装置2配置于驾驶室4的右侧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工作装置2也可以配置于驾驶室4的左侧。在在该情况下,驾驶室4的左侧面位于比右侧面靠近工作装置2的位置。在该情况下,驾驶室4的左侧面的前支柱配置于比右侧面的前支柱靠后方的位置。
在上述说明中,作为能够应用本公开的思想的作业机械的一例而对液压挖掘机进行了说明,但作业机械也可以是起重机、轮式装载机、机动平地机等,另外还可以是取代铲斗8而具有压碎工具、破碎机等作业机械。
应当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并非由上述的说明而由技术方案所表示,且旨在包含与技术方案均等的意味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主体,2…工作装置,3…回转体,4…驾驶室,4L…第一侧面,4LL、4LR…行驶用操作杆,4R…第二侧面,4S…驾驶席,5…行驶装置,5Cr…履带,6…动臂,7…斗杆,8…铲斗,8a…铲尖,9…发动机室,10…动臂缸,11…斗杆缸,12…铲斗缸,13…动臂脚销,14…斗杆销,15…铲斗销,16…第一连杆构件,17…第二连杆构件,18…第一连杆销,19…铲斗缸顶销,20…第二连杆销,31…动臂安装托架,31T…最上部,41…底板构件,41a…第一部分,41b…第二部分,42L、43R…前支柱,43RL…下部,43RT…锥状部,43RTI…倾斜部,43RU…上部,43L…中央支柱,44L、44R…后支柱,45…顶棚构件,46A…接合构件,46F…前方透明构件,46R…侧方透明构件,47…密封构件,51F、51R…梁构件,52L、52R…框架构件,55…台部分,100…作业机械(液压挖掘机),C…中心,CN1、CN2…角部,CP…接合部,GA…间隙,P1、P2、P3…位置,RX…回转轴,S1…部分,S2…部位。

Claims (11)

1.一种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作业机械具备:
工作装置;
托架,其支承所述工作装置;以及
驾驶室,其具有第一侧面、以及与所述第一侧面对置且位于所述工作装置侧的第二侧面,
所述驾驶室具有:
第一前支柱,其位于所述第一侧面;以及
第二前支柱,其位于所述第二侧面,且位于比所述第一前支柱靠后方的位置,
所述托架与所述第二前支柱在侧视观察时处于重叠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第二前支柱具有:上部;下部,其具有比所述上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大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以及锥状部,其位于所述上部与所述下部之间,
所述锥状部具有倾斜部,该倾斜部在侧视观察时宽度随着从上方朝向下方变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托架的最上部位于比所述锥状部的下端靠下方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托架的所述最上部在侧视观察时处于与所述第二前支柱重叠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作业机械还具备销,该销贯穿于所述托架和所述工作装置双方,在侧视观察时,所述托架的所述最上部位于所述销的正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销在侧视观察时相对于通过所述上部的前后方向的中心位置的中心线在前后方向上错开配置,
在所述销相对于所述中心线错开的一侧,所述锥状部具有所述倾斜部。
7.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下部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前支柱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的4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托架与所述第二前支柱在侧视观察时重叠的上下方向的长度为所述第二前支柱的上下方向的长度的50%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倾斜部相对于所述第二前支柱沿上下延伸的方向的倾斜角度为45°以下。
10.根据权利要求2~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下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为所述上部的前后方向的宽度的1.5倍以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械,其中,
所述第二前支柱位于比所述托架的前端靠后方的位置。
CN201980045056.XA 2018-07-31 2019-05-10 作业机械 Pending CN11246986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44543A JP7195805B2 (ja) 2018-07-31 2018-07-31 作業機械
JP2018-144543 2018-07-31
PCT/JP2019/018722 WO2020026552A1 (ja) 2018-07-31 2019-05-10 作業機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469866A true CN112469866A (zh) 2021-03-09

Family

ID=69231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45056.XA Pending CN112469866A (zh) 2018-07-31 2019-05-10 作业机械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692330B2 (zh)
JP (1) JP7195805B2 (zh)
CN (1) CN112469866A (zh)
DE (1) DE112019002830T5 (zh)
WO (1) WO20200265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80626A (ja) * 2020-11-18 2022-05-30 キャタピラー エス エー アール エル キャブ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5474A (ja) * 2004-05-25 2005-12-0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1724819A (zh) * 2004-07-22 2006-01-25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的驾驶室
JP2006327282A (ja) * 2005-05-24 2006-12-07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作業車両の運転室構造
CN2911021Y (zh) * 2005-12-09 2007-06-13 柳州市华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机械驾驶室外壳框架
JP2009137393A (ja) * 2007-12-05 2009-06-25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上部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CN204781067U (zh) * 2014-05-22 2015-11-18 卡特彼勒Sarl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N105317068A (zh) * 2014-08-01 2016-02-10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
CN108100054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天津市奥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收获机新型驾驶室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2022968A1 (fr) * 2000-09-18 2002-03-21 Hitachi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Cabine d'engin de construction
CN1140675C (zh) * 2000-09-18 2004-03-03 日立建机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用驾驶室
JP2007216957A (ja) 2000-09-18 2007-08-30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KR100812273B1 (ko) * 2003-09-09 2008-03-13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고마쓰 세이사쿠쇼 건설기계의 캐브
US20060017308A1 (en) 2004-07-22 2006-01-26 Kobelco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 Ltd. Driver's cabin of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06037360A (ja) 2004-07-22 2006-02-09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
JP4655815B2 (ja) 2005-08-12 2011-03-23 コベルコ建機株式会社 建設機械のキャビン
JP2007269195A (ja) 2006-03-31 2007-10-18 Shin Caterpillar Mitsubishi Ltd キャノピ用カバー装置
JP5214387B2 (ja) * 2008-09-30 2013-06-19 株式会社小松製作所 油圧ショベル
US10633827B2 (en) * 2017-10-16 2020-04-28 Deere & Company Temperature responsive hydraulic derate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5474A (ja) * 2004-05-25 2005-12-08 Hitachi Constr Mach Co Ltd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1724819A (zh) * 2004-07-22 2006-01-25 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施工机械的驾驶室
JP2006327282A (ja) * 2005-05-24 2006-12-07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作業車両の運転室構造
CN2911021Y (zh) * 2005-12-09 2007-06-13 柳州市华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机械驾驶室外壳框架
JP2009137393A (ja) * 2007-12-05 2009-06-25 Kobelco Contstruction Machinery Ltd 上部体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建設機械
CN204781067U (zh) * 2014-05-22 2015-11-18 卡特彼勒Sarl 建筑机械的驾驶室
CN105317068A (zh) * 2014-08-01 2016-02-10 神钢建机株式会社 工程机械的上部回转体
CN108100054A (zh) * 2016-11-25 2018-06-01 天津市奥达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玉米收获机新型驾驶室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026552A1 (ja) 2020-02-06
US20210292996A1 (en) 2021-09-23
JP7195805B2 (ja) 2022-12-26
JP2020020161A (ja) 2020-02-06
DE112019002830T5 (de) 2021-03-25
US11692330B2 (en) 2023-07-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52226B2 (en) Cab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and construction machine and motor grader each having the cab mounted thereon
JP6971773B2 (ja) 作業車両のキャブ、作業車両およびホイールローダ
CN112424428A (zh) 驾驶室及作业机械
JP2013035397A (ja) ホイールローダ
CN112469866A (zh) 作业机械
US7338080B2 (en) Truck frame for construction machine
JP7158201B2 (ja) 作業機械およびキャブ
JP2007063839A (ja) 建設機械用保護構造物及び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US7338081B2 (en) Truck frame for a construction machine
JP2003268804A (ja) 建設機械の構成部材の補強装置及びその補強方法
CN113133313B (zh) 作业车辆的车架及作业车辆
JP2003129522A (ja) 建設機械の旋回フレーム
JP2004161114A (ja) 建設機械用キャブ
CN101522506B (zh) 作业机的履带架
JP3235243U (ja) 作業用アタッチメント
JP2024032395A (ja) 作業機械
JP2013053520A (ja) ホイールローダ
JP2022172817A (ja) 建設機械
JP2002088819A (ja) 旋回式建設機械
JP2020056271A (ja) 作業機
JPH08177070A (ja) 作業車両
JP2011256661A (ja) 建設機械
JP2001262606A (ja) 筒状体と挟持固定基板の接合構造
JPH10140594A (ja) バックホ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