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074681B - 多层管 - Google Patents

多层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074681B
CN112074681B CN202080002598.1A CN202080002598A CN112074681B CN 112074681 B CN112074681 B CN 112074681B CN 202080002598 A CN202080002598 A CN 202080002598A CN 112074681 B CN112074681 B CN 1120746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ckness
layer
end portion
multilayer
h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0259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074681A (zh
Inventor
泷本依史
水谷幸治
佐藤宗史
伊藤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074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0746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0746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9/00Rigid pipes
    • F16L9/12Rigid pipes of plastics with or without reinforcement
    • F16L9/133Rigid pipes of plastics with or without reinforcement the walls consisting of two lay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1/00Layered products having a non-planar shape
    • B32B1/08Tubular produ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3/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 B32B3/2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 B32B3/263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with external or internal discontinuities or unevennesses, or a layer of non-planar shape; 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having particular features of form characterised by a particular shape of the outline of the cross-section of a continuous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with cavities or internal voids ; characterised by an apertured layer characterised by a layer having non-uniform thicknes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0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 F16L11/12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ubber or flexible plastics with arrangement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specially profiled, with protecting layer, heated, electrically conduc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11/00Hoses, i.e. flexible pipes
    • F16L11/14Hoses, i.e. flexible pipes made of rigid material, e.g. metal or hard plastic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PIPES; JOINTS OR FITTINGS FOR PIPES; SUPPORTS FOR PIPES, CABLES OR PROTECTIVE TUBING; MEANS FOR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L21/00Joints with sleeve or socket
    • F16L21/002Sleeves or nipples for pipes of the same diameter; Reduction pieces
    • F16L21/005Sleeves or nipples for pipes of the same diameter; Reduction pieces made of elastic material, e.g. partly or completely surrounded by clamp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1Elastic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36Hard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32Dimension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597/00Tubular articles, e.g. hoses, pip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igid Pipes And Flexible Pi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减少流体的泄漏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到达端部的范围内发挥所期望的性能的、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多层管(1),该多层管(1)具备:弹性层(11、21、31、41、51),其遍及多层管(1)的全长而形成,具有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以及硬质层(12、22、32、42、52),其遍及多层管(1)的全长而形成,具有比弹性层(11、21、31、41、51)高的弯曲弹性模量,配置于比弹性层(11、21、31、41、51)靠外层侧的位置。多层管(1)的第一端部(10)形成为弹性层(11)的厚度(H11)比硬质层(12)的厚度(H12)厚。

Description

多层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多层管。
背景技术
在汽车用的流体流通用的配管(导管、软管)中,使用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并且,在通过将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外装于阳型对象构件而进行连结的情况下,无法将管直接连结于阳型对象构件。因此,需要夹设橡胶软管。在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与橡胶软管的连接部分中,产生流体的泄漏的问题。
另外,在通过将金属或硬质树脂的管内插到连接器等阴型对象构件而进行连结的情况下,不需要夹设橡胶软管。但是,从组装性的观点出发,要求端部具有柔软性。
在此,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树脂管,其在内插有对象构件的情况下,具有供对象构件插入的部分采用软质树脂的单独结构部分、和由软质树脂层以及硬质树脂层构成的多层结构部分。另外,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树脂管,其在外装有对象构件的情况下,具有供对象构件外装的部分采用硬质树脂的单独结构部分、和由软质树脂层以及硬质树脂层构成的多层结构部分。并且,在该树脂管中,单独结构部分和多层构造部分一体地吹塑成形。另外,关于树脂的多层结构的成形,在日本特开昭53-105563号公报、日本专利第3619239号公报、日本特公平6-17056号公报以及日本专利第2782185号公报中有所记载。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所记载的树脂管中,软质树脂层或硬质树脂层在到达端部的范围内具有连续性。因此,与如以往那样夹设橡胶软管等的情况相比,能对流体的泄漏有效地发挥功能。但是,在日本特开2001-141131号公报所记载的树脂管中,存在由软质树脂或硬质树脂构成的单独结构部分。因此,硬质树脂层和软质树脂层中的任一方在树脂管的长度方向上不具有连续性。因此,在单独结构部分与多层结构部分的边界处,在强度、耐压性能、耐冲击性能等方面可能形成性能降低的原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层管,能够减少流体的泄漏的问题,并且能够在到达端部的范围内发挥所期望的性能。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由有机材料形成。该多层管通过多层管的第一端部内插或外装第一对象构件而与第一对象构件连结。多层管具备:弹性层,其遍及多层管的全长而形成,具有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以及硬质层,其遍及多层管的全长而形成,具有比弹性层高的弯曲弹性模量,配置于比弹性层靠外层侧的位置。
在多层管中,弹性层以及硬质层这两者遍及多层管的全长而形成。即,弹性层不会在中途切断,硬质层也不会在中途切断。因此,在多层管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具有连续性,并且硬质层也具有连续性。其结果是,能够以更高的功能来克服流体的泄漏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遍及全长地成为至少具有弹性层以及硬质层的多层结构。因此,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不具有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多层管那样的单独结构部分与多层结构部分的边界。这样,本发明所涉及的多层管由于不具有边界,能够发挥稳定的所期望的性能。
进一步地,多层管的第一端部形成为弹性层的厚度比硬质层的厚度厚。其结果是,在多层管的第一端部中,将该第一端部与第一对象构件连结时的连结性能良好。另外,在多层管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的厚度以及硬质层的厚度分别变化。其结果是,多层管能够根据部位的目的,使弹性层的厚度和硬质层的厚度变化。因此,能够遍及多层管的全长地具有所期望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例的多层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2是第一例的多层管的主视图,在弹性层较厚的部位标注阴影线。
图3是第二例的多层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第三例的多层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5是第四例的多层管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第五例的多层管的主视图,在弹性层较厚的部位标注阴影线。
图7是第六例的多层管的主视图,在弹性层较厚的部位标注阴影线。
图8是第七例的多层管的主视图,在弹性层较厚的部位标注阴影线。
图9是第八例的多层管的主视图,在弹性层较厚的部位标注阴影线。
图10是第九例的多层管的主视图,在弹性层较厚的部位标注阴影线。
具体实施方式
(1、适用对象)
多层管例如应用于汽车用的配管。在可适用多层管的汽车用的配管中,有涡轮进气导管、空气吹送导管、水配管、燃料配管等。在内部流通的流体能够适用空气、水、燃料等各种流体。
另外,多层管的两端部分别与对象构件连结。作为对象构件,可以适用内插于多层管的端部的构件、外装于多层管的端部的构件中的任一种。可以设为在多层管的两端部内插对象构件,也可以设为外装对象构件。另外,也可以设为在多层管的第一端部内插第一对象构件,在多层管的第二端部外装第二对象构件。
另外,多层管可以是直线状的管以及弯曲的管中的任一种。进一步地,多层管可以设为遍及全长地形成为非蛇腹状,也可以设为在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中形成为蛇腹状。
(2、第一例的多层管1)
参照图1以及图2对第一例的多层管1进行说明。多层管1具备位于图1及图2的右侧的第一端部10、位于图1及图2的左侧的第二端部20、以及位于第一端部10与第二端部20之间的中间部30。进一步地,以多层管1具备构成第一端部10与中间部30的边界部分的第一连接部40、以及构成第二端部20与中间部30的边界部分的第二连接部50的情况为例。此外,多层管1也能够采用不存在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的结构。
如图2所示,第一端部1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非蛇腹状。进一步地,在本例中,第一端部10形成为直线状。第一端部10与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在本例中,以第一对象构件T1为阳构件的情况为例。因此,多层管1的第一端部10通过内插作为阳构件的第一对象构件T1而与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但是,第一对象构件T1也能够适用阴构件。
如图2所示,第二端部2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非蛇腹状。进一步地,在本例中,第二端部20形成为直线状。第二端部20与第二对象构件T2连结。在本例中,以第二对象构件T2为阴构件的情况为例。因此,多层管1的第二端部20通过外装作为阴构件的第二对象构件T2而与第二对象构件T2连结。但是,与第一对象构件T1同样地,第二对象构件T2也能够适用阳构件。
如图2所示,中间部3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非蛇腹状。进一步地,在本例中,中间部30由直线部(形成为直线状的部位)构成。但是,中间部30不仅可以仅由直线部构成,也可以由直线部及弯曲部(弯曲形成的部位)构成,也可以仅由弯曲部构成。
如图1所示,多层管1具有由不同种类的有机材料形成的多层结构。在本例中,以多层管1具有两层结构的情况为例,但也可以具有三层以上。多层管1具备形成于最内层的筒状的弹性层11、21、31、41、51和形成于外层侧的筒状的硬质层12、22、32、42、52。
弹性层11、21、31、41、51遍及多层管1的全长而连续地形成。弹性层11、21、31、41、51具有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是指具有柔软性、弹性的程度的弹性模量。即,弹性层11、21、31、41、51由软质的有机材料形成。
弹性层11、21、31、41、51由树脂或弹性体形成。在弹性层11、21、31、41、51中,作为树脂,例如可以适用聚烯烃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脂肪族聚酰胺(PA46、PA6、PA66、PA610、PA612、PA1010、PA1012、PA11、PA12)、半芳香族聚酰胺(PA4T、PA6T、PA9T、PA10T、PA11T、MXD6)、聚酯树脂(PET、PBT、PBN)、聚苯硫醚(PPS)、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氟树脂(ETFE、PVDF、PFA)、聚缩醛(POM)、氯乙烯树脂(PVC)、聚甲基戊烯树脂(TPX)、间规聚苯乙烯树脂(SPS)。
另外,在弹性层11、21、31、41、51中,作为弹性体,例如可以适用非交联型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O)、交联型烯烃系热塑性弹性体(TPV)、聚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EE)、聚酰胺系热塑性弹性体(TPAE)、聚氨酯系热塑性弹性体(TPU)、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VC)、氟系热塑性弹性体、苯乙烯系热塑性弹性体(TPS)。
在此,如图1所示,弹性层11、21、31、41、51可以是由一种弹性材料形成的一层结构。此外,弹性层11、21、31、41、51也可以是由不同的弹性材料形成的多层结构。
硬质层12、22、32、42、52遍及多层管1的全长而连续地形成。硬质层12、22、32、42、52配置于比弹性层11、21、31、41、51靠外层侧的位置。硬质层12、22、32、42、52具有比弹性层11、21、31、41、51高的弯曲弹性模量。
硬质层12、22、32、42、52由树脂或弹性体形成。硬质层12、22、32、42、52能够适用可适用于弹性层11、21、31、41、51的树脂以及弹性体。其中,弹性层11、21、31、41、51以及硬质层12、22、32、42、52只要弯曲弹性模量不同即可,也可以适用同种的有机材料。
在此,如图1所示,硬质层12、22、32、42、52可以是由一种硬质材料形成的一层结构。此外,硬质层12、22、32、42、52也可以是由不同的硬质材料形成的多层结构。
在多层管1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11、21、31、41、51的厚度H11、H21、H31以及硬质层12、22、32、42、52的厚度H12、H22、H32分别变化。以下,对各部位中的厚度进行详细说明。在此,在第一例中,以多层管1的总厚度H10、H20、H30遍及全长而相同的情况为例。
如图1所示,第一端部10形成为弹性层11的厚度H11比硬质层12的厚度H12厚。进一步地,在第一端部10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11的厚度H11相同,硬质层12的厚度H12也相同。但是,各厚度H11、H12也可以变化。
在第一端部10中,内插有作为阳构件的第一对象构件T1。弹性层11成为与第一对象构件T1的外周面紧贴的状态,第一端部10与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因此,通过弹性层11的作用,第一端部10在其与第一对象构件T1之间具有高的保持力,并且具有高的密封性。
进一步地,弹性层11成为被硬质层12的内周面和第一对象构件T1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压缩的状态。在此,在第一端部10中,硬质层12具有能够发挥在压缩弹性层11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支承的力的程度的厚度H12。并且,通过压缩弹性层11,第一端部10与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即,通过弹性层11的压缩,具有更高的保持力,并且具有更高的密封性。
在此,第一端部10也可以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通过将硬质层12设为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的厚度H12,能够使第一端部10具有该性质。通过使第一端部10具有该性质,第一端部10成为与橡胶软管类似的形态,第一端部10向第一对象构件T1的安装性变得良好。
第二端部20形成为弹性层21的厚度H21比硬质层22的厚度H22厚。进一步地,在第二端部20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21的厚度H21相同,硬质层22的厚度H22也相同。但是,各厚度H21、H22也可以变化。
在第二端部20,外装有作为阴构件的第二对象构件T2。另外,在第二端部20中,在最外层形成有硬质层22。并且,在第二端部20中,硬质层22熔接或卡定于第二对象构件T2。通过在第二端部20中在最外层形成有硬质层22,能够发挥与第二对象构件T2的高的连结力。
但是,在第二端部20中,在最内层形成有较厚的弹性层21。因此,第二端部20能够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通过将硬质层22设为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的厚度H22,能够使第二端部20具有该性质。通过使第二端部20具有该性质,第二端部20成为与橡胶软管类似的形态,第二端部20向第二对象构件T2的安装性变得良好。
中间部3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进一步地,在中间部30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31的厚度H31相同,硬质层32的厚度H32也相同。但是,各厚度H31、H32也可以变化。
另外,中间部30中的硬质层32的厚度H32形成为比第一端部10以及第二端部20中的硬质层12、22的厚度H12、H22充分的厚。因此,中间部30能够发挥与仅由硬质层形成的配管、由金属形成的配管同等的功能。即,中间部30能够采用具有规定以上的弯曲刚性的结构。
另外,在中间部30中,在内层侧形成有薄的弹性层31。通过弹性层31的存在,能够提高中间部30的耐久性。在中间部30中,与仅使用硬质材料的情况相比,由于薄的弹性层31的存在,从而能够使冲击吸收力提高,并提高耐久性。
第一连接部40构成第一端部10与中间部30的边界部分。并且,在第一连接部40中,弹性层41将第一端部10的弹性层11与中间部30的弹性层31连续地连接。即,弹性层41的厚度逐渐变化。另外,在第一连接部40中,硬质层42将第一端部10的硬质层12与中间部30的硬质层32连续地连接。即,硬质层42的厚度逐渐变化。因此,能够降低因各层41、42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第二连接部50构成第二端部20与中间部30的边界部分。并且,在第二连接部50中,弹性层51将第二端部20的弹性层21与中间部30的弹性层31连续地连接。即,弹性层51的厚度逐渐变化。另外,在第二连接部50中,硬质层52将第二端部20的硬质层22与中间部30的硬质层32连续地连接。即,硬质层52的厚度逐渐变化。因此,能够降低因各层51、52的急剧变化而产生的不良影响。
如上所述,在多层管1中,弹性层11、21、31、41、51以及硬质层12、22、32、42、52这两者遍及多层管的全长而形成。即,弹性层11、21、31、41、51不会在中途切断,硬质层12、22、32、42、52也不会在中途切断。因此,在多层管1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11、21、31、41、51具有连续性,并且硬质层12、22、32、42、52也具有连续性。其结果是,能够以更高的功能来克服流体的泄漏的问题。
进一步地,多层管1遍及全长地成为至少具有弹性层11、21、31、41、51以及硬质层12、22、32、42、52的多层结构。因此,多层管1不具有以往的树脂管那样的单独结构部分与多层结构部分的边界。这样,多层管1不具有边界,由此能够发挥稳定的所期望的性能。
进一步地,多层管1的第一端部10形成为弹性层11的厚度H11比硬质层12的厚度H12厚。其结果是,在多层管1的第一端部10中,将该第一端部10与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时的连结性能良好。另外,多层管1的第二端部20形成为弹性层21的厚度H21比硬质层22的厚度H22厚。其结果是,在多层管1的第二端部20中,将该第二端部20与第二对象构件T2连结时的连结性能良好。
另外,在多层管1的长度方向上,弹性层11、21、31、41、51的厚度H11、H21、H31以及硬质层12、22、32、42、52的厚度H12、H22、H32分别变化。其结果是,多层管1能够根据部位的目的,使弹性层11、21、31、41、51的厚度H11、H21、H31和硬质层12、22、32、42、52的厚度H12、H22、H32变化。因此,能够遍及多层管1的全长地具有所期望的性能。
(3、第二例的多层管2)
参照图3对第二例的多层管2进行说明。多层管2相对于第一例的多层管1,第一端部10以及第二端部20的结构不同。
第一端部10的总厚度H10形成为比中间部30的总厚度H30厚。第二端部20的总厚度H20也形成为比中间部30的总厚度H30厚。在第一端部10中,弹性层11的厚度H11比硬质层12的厚度H12厚。在第二端部20中,弹性层21的厚度H21比硬质层22的厚度H22厚。在中间部30中,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第一端部10中的硬质层12的厚度H12比中间部30中的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因此,在第一端部10中弹性层11的厚度H11相对于第一端部10的总厚度H10的比率(H11/H10)比在中间部30中硬质层32的厚度H32相对于中间部30的总厚度H30的比率(H32/H30)大。相反,在第一端部10中硬质层12的厚度H12相对于第一端部10的总厚度H10的比率(H12/H10)比在中间部30中弹性层31的厚度H31相对于中间部30的总厚度H30的比率(H31/H30)小。
第二端部20也与第一端部10是同样的。即,第二端部20中的硬质层22的厚度H22比中间部30中的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因此,在第二端部20中弹性层21的厚度H21相对于第二端部20的总厚度H20的比率(H21/H20)比在中间部30中硬质层32的厚度H32相对于中间部30的总厚度H30的比率(H32/H30)大。相反,在第二端部20中硬质层22的厚度H22相对于第二端部20的总厚度H20的比率(H22/H20)比在中间部30中弹性层31的厚度H31相对于中间部30的总厚度H30的比率(H31/H30)小。
第一端部10以及第二端部20中的硬质层12、22的厚度H12、H22比中间部30的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因此,第一端部10以及第二端部20的强度有可能与中间部30相比大幅降低。
但是,在第二例的多层管2中,使第一端部10以及第二端部20的总厚度H10、H20比中间部30的总厚度H30厚。并且,通过使弹性层11、21的厚度H11、H21变厚来加强由硬质层12、22导致的强度降低的量。因此,作为第一端部10整体,能够具有与中间部30相同程度的强度。第二端部20也是同样的。
(4、第三例的多层管3)
参照图4对第三例的多层管3进行说明。相对于第一例的多层管1,多层管3还具备筒状的粘接层13、23、33、43、53。
粘接层13、23、33、43、53遍及多层管3的全长而连续地形成。粘接层13、23、33、43、53形成于弹性层11、21、31、41、51与硬质层12、22、32、42、52的径向之间,粘接弹性层11、21、31、41、51与硬质层12、22、32、42、52。粘接层13、23、33、43、53遍及全长地具有均匀的厚度。
粘接层13、23、33、43、53的弯曲弹性模量可以设为与弹性层11、21、31、41、51的弯曲弹性模量同等,也可以设为与硬质层12、22、32、42、52的弯曲弹性模量同等,也可以设为在弹性层11、21、31、41、51的弯曲弹性模量与硬质层12、22、32、42、52的弯曲弹性模量的中间。
(5、第四例的多层管4)
参照图5对第四例的多层管4进行说明。相对于第一例的多层管1,第四例的多层管4具备筒状的保护层14、24、34、44、54。
保护层14、24、34、44、54遍及多层管4的全长而连续地形成。保护层14、24、34、44、54位于硬质层12、22、32、42、52的外层侧,且配置于多层管4的最外层。保护层14、24、34、44、54遍及全长地具有均匀的厚度。保护层14、24、34、44、54的弯曲弹性模量可以设为低于硬质层12、22、32、42、52的弯曲弹性模量。因此,保护层14、24、34、44、54遍及全长地发挥多层管4的保护功能。
(6、第五例的多层管5)
参照图6对第五例的多层管5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多层管5形成为直线状。在此,在图6中,标注阴影线的部位的弹性层比硬质层厚,未标注阴影线的部位的弹性层比硬质层薄。阴影线的有无的含义在图7-图10中也是同样的。
详细而言,多层管5具备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中间部13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第一端部10以及第二端部20能够适用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任一个中的第一端部10以及第二端部20。即,第一端部10和第二端部20形成为弹性层11、21比硬质层12、22厚。
中间部130由非蛇腹状的直线部构成。在此,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中间部3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弹性层31比硬质层32薄。与此相对地,第五例的多层管5的中间部130具备弹性层比硬质层薄的部位130a、130c和弹性层比硬质层厚的部位130b。弹性层以及硬质层的含义如在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中说明的那样。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构成为与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中的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相同。
弹性层的厚度较厚的部位130b例如位于耐冲击性相对较高的部位,能够作为耐冲击部发挥功能。另一方面,弹性层的厚度较薄的部位130a、130c例如位于耐冲击性相对较低的部位,能够作为通常部发挥功能。
(7、第六例的多层管6)
参照图7对第六例的多层管6进行说明。多层管6具备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中间部23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能够适用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任一个中的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
在此,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中间部30遍及全长地由非蛇腹状的直线部构成。与此相对地,第六例的多层管6的中间部230具备非蛇腹状的弯曲部230b、230d以及非蛇腹状的直线部230a、230c、230e。此外,弯曲部位的数量可以适当变更。并且,弯曲部230b、230d以及直线部230a、230c、230e分别遍及全长地形成为弹性层比硬质层薄。即,在中间部230中,遍及全长地形成为弹性层比硬质层薄。
在本例中,弯曲部230b、230d以及直线部230a、230c、230e能够设为内径以及外径为相同程度,并且无论是弯曲部230b、230d还是直线部230a、230c、230e均能够设为具有所期望的强度以及弯曲弹性模量。
(8、第七例的多层管7)
参照图8对第七例的多层管7进行说明。多层管7具备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中间部33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能够适用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任一个中的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
第七例的多层管7的中间部330具备非蛇腹状的弯曲部330b、330d以及非蛇腹状的直线部330a、330c、330e。此外,弯曲部位的数量可以适当变更。并且,直线部330a、330c、330e形成为弹性层比硬质层薄。另一方面,弯曲部330b、330d形成为弹性层比硬质层厚。即,中间部330使弹性层的厚度以及硬质层的厚度变化。由此,弯曲部330b、330d的成形变得容易。
(9、第八例的多层管8)
参照图9对第八例的多层管8进行说明。多层管8具备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中间部43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能够适用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任一个中的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
在此,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中间部3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非蛇腹状。与此相对地,第八例的多层管8具备蛇腹部430b以及非蛇腹部430a、430c。此外,蛇腹部分的数量可以适当变更。
并且,蛇腹部430b以及非蛇腹部430a、430c分别遍及全长地形成为弹性层的厚度比硬质层的厚度薄。即,中间部43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弹性层比硬质层薄。因此,多层管8具备具有某种程度的硬度的蛇腹部430b以及非蛇腹部430a、430c。
(10、第九例的多层管9)
参照图10对第九例的多层管9进行说明。多层管9具备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中间部53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能够适用第一例至第四例的多层管1-4的任一个中的第一端部10、第二端部20、第一连接部40以及第二连接部50。
第九例的多层管9的中间部530具备蛇腹部530b以及非蛇腹部530a、530c。此外,蛇腹部分的数量可以适当变更。并且,非蛇腹部530a、530c形成为弹性层比硬质层薄。另一方面,蛇腹部530b形成为弹性层比硬质层厚。即,中间部530使弹性层的厚度以及硬质层的厚度变化。由此,蛇腹部530b的成形变得容易。
(11、其他)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以多层管1-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至少在一部分中具有形成为弹性层的厚度比硬质层的厚度薄的部位的情况为例。但是,不限于该结构,多层管1-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也可以设为不具有形成为弹性层的厚度比硬质层的厚度薄的部位。即,在多层管1-9的长度方向上,若弹性层的厚度以及硬质层的厚度分别变化,则可以遍及全长地形成为弹性层的厚度比硬质层的厚度厚。
附图标记说明
1-9:多层管;10:第一端部;11、21、31、41、51:弹性层;12、22、32、42、52:硬质层;13、23、33、43、53:粘接层;14、24、34、44、54:保护层;20:第二端部;30、130、230、330、430、530:中间部;40:第一连接部;50:第二连接部;130a、130c:通常部;130b:耐冲击部;230a、230c、230e、330a、330c、330e:直线部;230b、230d、330b、330d:弯曲部;430a、430c、530a、530c:非蛇腹部;430b、530b:蛇腹部;T1:第一对象构件;T2:第二对象构件。

Claims (18)

1.一种多层管(1、2、3、4、5、6、7、8、9),其是由有机材料形成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第一端部(10)通过内插或外装第一对象构件(T1)而与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
所述多层管(1、2、3、4、5、6、7、8、9)具备:
弹性层(11、21、31、41、51),其遍及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全长而形成,具有规定的弯曲弹性模量;以及
硬质层(12、22、32、42、52),其遍及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全长而形成,具有比所述弹性层(11、21、31、41、51)高的弯曲弹性模量,配置于比所述弹性层(11、21、31、41、51)靠外层侧的位置,
在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长度方向上,所述弹性层(11、21、31、41、51)的厚度(H11、H21、H31)以及所述硬质层(12、22、32、42、52)的厚度(H12、H22、H32)分别变化,
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所述第一端部(10)形成为所述弹性层(11)的厚度(H11)比所述硬质层(12)的厚度(H12)厚,
所述第一端部(10)的总厚度(H10)形成为比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的总厚度(H30)厚,
所述第一端部(10)中的所述硬质层(12)的厚度(H12)比所述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中的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在所述第一端部(10)中所述弹性层(11)的厚度(H11)相对于所述第一端部(10)的总厚度(H10)的比率(H11/H10)比在所述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中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相对于所述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的总厚度(H30)的比率(H32/H30)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在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长度方向的至少一部分中具有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 的厚度(H32)薄的部位(130a、130c、230a、230b、230c、230d、230e、330a、330c、330e、430a、430b、430c、530a、530c)。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10)通过内插作为阳构件的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而与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
所述第一端部(10)以所述弹性层(11)被所述硬质层(12)和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压缩的状态与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10)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10)通过外装作为阴构件的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而与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连结,且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
在所述第一端部(10)中,所述硬质层(12)熔接或卡定于所述第一对象构件(T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管(1、2、3、4、5、6、7、8、9)的第二端部(20)通过内插或外装第二对象构件(T2)而与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连结,
所述第二端部(20)形成为所述弹性层(21)的厚度(H21)比所述硬质层(22)的厚度(H22)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20)通过内插作为阳构件的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而与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连结,
所述第二端部(20)以所述弹性层(21)被所述硬质层(22)和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的外周面在径向上压缩的状态与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连结。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层管(2、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20)的总厚度(H20)形成为比所述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的总厚度(H30)厚,
所述第二端部(20)中的所述硬质层(22)的厚度(H22)比所述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中的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在所述第二端部(20)中所述弹性层(21)的厚度(H21)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部(20)的总厚度(H20)的比率(H21/H20)比在所述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中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相对于所述中间部(30、130、230、330、430、530)的总厚度(H30)的比率(H32/H30)大。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20)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管(1、2、3、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端部(20)通过外装作为阴构件的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而与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连结,且具有能够弯曲的柔软性,
在所述第二端部(20)中,所述硬质层(22)熔接或卡定于所述第二对象构件(T2)。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1、2、3、4、6),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30、230)遍及全长地形成为非蛇腹状,且遍及全长地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多层管(6),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230)具备非蛇腹状的弯曲部(230b、230d)以及非蛇腹状的直线部(230a、230c、230e),
所述弯曲部(230b、230d)以及所述直线部(230a、230c、230e)遍及全长地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8),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430)具备蛇腹部(430b)以及非蛇腹部(430a、430c),
所述蛇腹部(430b)以及所述非蛇腹部(430a、430c)遍及全长地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7),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330)具备:
弯曲部(330b、330d),其形成为非蛇腹状,且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厚;以及
直线部(330a、330c、330e),其形成为非蛇腹状,且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9),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530)具备:
蛇腹部(530b),其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厚;以及
非蛇腹部(530a、530c),其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5、7、9),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130、330、530)具备:
耐冲击部(130b、330b、330d、530b),其位于耐冲击性高的位置,且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厚;以及
通常部(130a、130c、230a、230c、230e、530a、530c),其位于耐冲击性低的位置,且形成为所述弹性层(31)的厚度(H31)比所述硬质层(32)的厚度(H32)薄。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3、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管(3、5、6、7、8、9)还具备粘接层(13、23、33、43、53),所述粘接层(13、23、33、43、53)遍及所述多层管(3、5、6、7、8、9)的全长而形成,且形成于所述弹性层(11、21、31、41、51)与所述硬质层(12、22、32、42、52)之间,将所述弹性层(11、21、31、41、51)与所述硬质层(12、22、32、42、52)粘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层管(4、5、6、7、8、9),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层管(4、5、6、7、8、9)还具备保护层(14、24、34、44、54),所述保护层(14、24、34、44、54)遍及所述多层管(4、5、6、7、8、9)的全长而形成,且位于所述硬质层(12、22、32、42、52)的外层侧并配置于所述多层管(4、5、6、7、8、9)的最外层。
CN202080002598.1A 2019-03-19 2020-03-03 多层管 Active CN1120746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1693A JP7382149B2 (ja) 2019-03-19 2019-03-19 多層チューブ
JP2019-051693 2019-03-19
PCT/JP2020/008786 WO2020189248A1 (ja) 2019-03-19 2020-03-03 多層チューブ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074681A CN112074681A (zh) 2020-12-11
CN112074681B true CN112074681B (zh) 2023-01-03

Family

ID=72520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02598.1A Active CN112074681B (zh) 2019-03-19 2020-03-03 多层管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9272B2 (zh)
JP (1) JP7382149B2 (zh)
CN (1) CN112074681B (zh)
DE (1) DE112020000112T5 (zh)
WO (1) WO2020189248A1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1131A (ja) * 1999-11-19 2001-05-25 Excel Kk 多層構造を持つ樹脂製ダクト
CN10493978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其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46015U (zh) * 1976-09-25 1978-04-19
JPS5346015A (en) 1976-10-08 1978-04-25 Nippon Gakki Seizo Kk Glide effect device for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JPS53105563A (en) 1977-02-28 1978-09-13 Ondooru Shisutemu Kk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tion of multilayer straight plastic pipe having many wall thickness ratio
JPS5540148A (en) 1978-09-14 1980-03-21 Hitachi Ltd Container guide
JPH0723758B2 (ja) * 1983-11-22 1995-03-15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ゴム管状物
JPH0631660B2 (ja) * 1986-12-18 1994-04-27 鬼怒川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エアダクト
JPH01212532A (ja) * 1988-02-18 1989-08-25 Olympus Optical Co Ltd 内視鏡用可撓管
JP3219407B2 (ja) * 1990-11-26 2001-10-15 エクセル株式会社 多層プラスチック管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5118475A (ja) * 1991-10-28 1993-05-14 Nippon Carbide Ind Co Inc 流体輸送用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5469892A (en) * 1992-04-14 1995-11-28 Itt Automotive, Inc. Corrugated polymeric tubing having at least three layers with at least two respective layers composed of polymeric materials dissimilar to one another
DE69312040T2 (de) * 1992-06-29 1998-01-08 Tokai Rubber Ind Ltd Verbindungsstruktur für kunstharzschlauch
JPH0617056A (ja) 1992-07-03 1994-01-25 Sumitomo Metal Ind Ltd 高炉用コークス製造方法
EP0591831B1 (en) * 1992-09-30 1998-12-30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Multi-layered hose
JP3161658B2 (ja) * 1992-09-30 2001-04-2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複層ホース
JP3161661B2 (ja) * 1993-01-08 2001-04-2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構造ホースの製造方法
DE9319880U1 (de) * 1993-12-23 1994-03-17 Inventa Ag Blasgeformte Kühlflüssigkeitsleitung
DE19508412C2 (de) * 1995-03-09 2003-04-10 Cooper Standard Automotive D Kunststoffrohr mit variierenden Schichtdicken
JP3261969B2 (ja) * 1996-02-29 2002-03-04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ホース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782185B2 (ja) 1997-02-05 1998-07-30 株式会社プラコー 合成樹脂製自動車空調用ダクト管のブロー成形装置
US5918643A (en) * 1997-05-13 1999-07-06 Form Rite Plastic tube with varying layer thickness
US5960977A (en) * 1998-05-14 1999-10-05 Itt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nc. Corrugated polymeric filler neck tubing
JP2000274562A (ja) * 1999-03-24 2000-10-03 Tokai Rubber Ind Ltd 積層コルゲートチューブ
US6279615B1 (en) * 1999-09-03 2001-08-28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Fuel hose
EP1260747A1 (en) * 2000-03-03 2002-11-27 Toyoda Gosei Co., Ltd. Resin hose for fuel
US6860849B2 (en) * 2000-05-08 2005-03-01 Pentax Corporation Flexible tube for an endoscope
US20030118766A1 (en) * 2001-12-26 2003-06-26 Masaki Koike Fuel tube
JP2003214564A (ja) * 2002-01-24 2003-07-30 Tokai Rubber Ind Ltd 燃料用ホース
EP1362890B2 (de) * 2002-05-07 2016-09-28 Ems-Chemie Ag Gewellter Mehrschicht-Polymer-Schlauch- oder Rohrleitung mit reduzierter Längenänderung
JP4009519B2 (ja) * 2002-10-25 2007-11-14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内視鏡
US7192063B2 (en) * 2003-02-12 2007-03-20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Metallic tubular hose having a rubber or resin hard material layer
US6983769B2 (en) * 2003-06-23 2006-01-10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Vibration absorbing hose
JP3619239B1 (ja) 2003-08-27 2005-02-09 株式会社プラ技研 樹脂製多層チューブの押出成形装置
JP2005081663A (ja) * 2003-09-08 2005-03-31 Nissan Motor Co Ltd 樹脂製チューブ及び燃料系配管用チューブ
JP2005081100A (ja) * 2003-09-11 2005-03-31 Olympus Corp 内視鏡の可撓管
JP2006029449A (ja) * 2004-07-15 2006-02-02 Tokai Rubber Ind Ltd 高耐圧振動吸収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RU2279601C2 (ru) * 2004-08-30 2006-07-10 За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СОЮЗНЕФТЕГАЗ РД" Труба из композиционно-волокнистого материала
JP2006283843A (ja) * 2005-03-31 2006-10-19 Tokai Rubber Ind Ltd 高耐圧振動吸収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341559A (ja) * 2005-06-10 2006-12-21 Meiji Flow Systems Co Ltd 燃料ホース
JP2007046772A (ja) * 2005-07-13 2007-02-22 Toyoda Gosei Co Ltd 樹脂パイプおよび樹脂成形品
JP4922785B2 (ja) * 2006-03-24 2012-04-25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輸送ホース
JP5013912B2 (ja) * 2006-03-28 2012-08-2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複合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8047455A1 (fr) * 2006-10-20 2008-04-24 Kyoraku Co., Ltd Tube à couches multiples
ES2408808T3 (es) * 2007-01-11 2013-06-21 Ems-Chemie Ag Herramienta de moldeo por soplado con succión para la producción de piezas moldeadas de materiales sintéticos, conformadas por soplado con succión y extrusión, procedimiento de producción y utilización
US7568505B2 (en) * 2007-03-23 2009-08-04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Fuel hose
JP2009226023A (ja) * 2008-03-24 2009-10-08 Fujifilm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の製造方法
US20090247826A1 (en) * 2008-03-28 2009-10-01 Olympus Corporation Tube for endoscope
JP5405862B2 (ja) * 2008-03-31 2014-02-05 ウィンテックポリマー株式会社 多層チューブ
JP2010075352A (ja) * 2008-09-25 2010-04-08 Fujinon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及び内視鏡
JP2010179025A (ja) * 2009-02-09 2010-08-19 Fujifilm Corp 内視鏡用可撓管の製造方法
EP2270378A1 (de) * 2009-07-02 2011-01-05 LANXESS Deutschland GmbH Flexibles Rohr
DE202010012463U1 (de) * 2010-09-10 2011-12-12 Rehau Ag + Co. Kunststoffrohrformteil
JP5591043B2 (ja) * 2010-09-22 2014-09-17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及びその軟性部
JP2012176113A (ja) * 2011-02-25 2012-09-13 Fujifilm Corp 内視鏡
US8795158B2 (en) * 2011-04-26 2014-08-05 Fujifilm Corporation Endoscope insertion assisting device
WO2013031754A1 (ja) * 2011-08-29 2013-03-07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樹脂製フューエルインレットパイプおよびその製法
JP6100019B2 (ja) 2013-02-20 2017-03-22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用チューブ
CN104784811B (zh) * 2014-01-17 2020-03-24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挠性管、内窥镜型医疗设备及顶涂层用的树脂组合物
KR101573614B1 (ko) * 2014-06-17 2015-12-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인터쿨러 파이프
JP6368256B2 (ja) * 2015-02-05 2018-08-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内視鏡システム
DE202015104169U1 (de) * 2015-08-10 2016-11-14 Rehau Ag + Co Mehrschichtiger Schlauch
JP6850139B2 (ja) 2017-01-27 2021-03-31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フィラーチューブ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フィラーチューブ
KR102105653B1 (ko) * 2018-12-20 2020-04-28 부산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서로 다른 두께 편차를 갖는 테일러 레이어드 튜브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41131A (ja) * 1999-11-19 2001-05-25 Excel Kk 多層構造を持つ樹脂製ダクト
CN104939789A (zh) * 2014-03-26 2015-09-30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内窥镜用挠性管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89248A1 (ja) 2020-09-24
JP2020153428A (ja) 2020-09-24
US11919272B2 (en) 2024-03-05
US20210252823A1 (en) 2021-08-19
CN112074681A (zh) 2020-12-11
DE112020000112T5 (de) 2021-06-17
JP7382149B2 (ja) 2023-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13912B2 (ja) 樹脂複合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0755493B1 (en) Multi layer tubing suitable for use in motor vehicles
US6523576B2 (en) Fuel hos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uel hose
US6345647B2 (en) Fluid-impermeable composite hose
US6213155B1 (en) Fluid-impermeable composite hose
US20070012374A1 (en) Resin pipe and resin molded component
JP5154118B2 (ja) 流体輸送蛇腹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755217B1 (en) Corrugated resin tube
US20060225803A1 (en) Dual wall co-extruded corrugated tubing
US20100270753A1 (en) High strength composite pipe gasket
CN101855484A (zh) 低渗透柔性燃料软管
JP2007292303A (ja) 燃料輸送ホース
US6244303B1 (en) Helically wound flexible hose
CN103492779B (zh) 模块化的配件
JP3683857B2 (ja) 自動車流体用パイプ
CN112074681B (zh) 多层管
US20040119283A1 (en) Securing structure for end of hose with corrugated metal tube
US7861746B2 (en) Motor vehicle hose
JP2007292302A (ja) 曲り形状の樹脂複合ホー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1089029A2 (en) Coupling sleeve for connecting a metal pipe and a resin hose
US20100227099A1 (en) Fuel line
JP2006144878A (ja) マリンホース
JP2004263866A (ja) 蛇腹金属管付ホース
JP2007291329A (ja) コネクター一体型燃料用ホースおよびその製法
US20050019517A1 (en) Multilayer pipe, in particular for an engine cooling circu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