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54587B - 手持工具 - Google Patents

手持工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54587B
CN111954587B CN201980024379.0A CN201980024379A CN111954587B CN 111954587 B CN111954587 B CN 111954587B CN 201980024379 A CN201980024379 A CN 201980024379A CN 111954587 B CN111954587 B CN 1119545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upling member
coupling
tool
hand tool
displac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243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54587A (zh
Inventor
大谷亮介
石川纯也
小辻孝文
蜷川谕
五藤健
江藤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ki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ki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7298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053350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72991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18707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07298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118706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Makita Corp filed Critical Maki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9545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5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545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545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23/00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4B23/02Portable grinding machines, e.g. hand-guided;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rotating grinding tools; Accessori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在使用盘式研磨机等手持工具进行高处的作业的情况下,以使用系绳等悬吊工具来防止掉落的方式实施对策。在结合掉落防止用的悬吊工具的结合部受到损伤等情况下,向作业者报知该事实,来可靠地实现悬吊工具的原本的悬吊功能。该手持工具构成为,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21)施加冲击,则通过第一位置保持部件(22)的变形使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并且导通部(31c)脱离接点部(31a、31b)而截断电源电路,由此限制主体部(3)的启动。

Description

手持工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作业者手持使用的手持工具,例如盘式研磨机。
背景技术
例如,针对用于磨削作业的盘式研磨机等手持工具,特别是在高处进行作业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意外掉落,预先采取使用系绳等悬吊工具将手持工具与脚手架、扶手结合的对策。
在日本特开2006-326753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5-178154号公报中公开有与用于结合这种悬吊工具、或在作业中断时将该手持工具悬吊在作业带、脚手架等的钩相关的技术。
对于这种手持工具而言,针对掉落防止用的系绳等悬吊工具的结合部,假定由于经由悬吊工具施加较大的冲击等而受到损伤,其结果是,未充分地发挥悬吊功能,但以往未充分地采取对策来防止作业者在不知道该事实的情况下继续使用悬吊工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结合掉落防止用的悬吊工具的结合部受到损伤等的情况下,向作业者报知该事实,可靠地实现悬吊工具的原本的悬吊功能。
上述的课题通过以下各发明来解决。第一发明是供作业者手持使用的手持工具。第一发明所涉及的手持工具具有用于结合悬吊工具的结合部。在第一发明中,结合部具备:结合部件,被支承得能相对于壳体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和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用于将结合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在第一发明中,构成为通过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变形使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并且限制主体部的启动。
根据第一发明,系绳等悬吊工具与通过第一位置保持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结合部件结合。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件施加冲击,则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由于冲击而变形,使该结合部件从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由此以视觉的方式向四周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并且主体部不能启动。通过结合部件的位移,以视觉的方式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并且主体部不能启动,由此作业者能够识别需要进行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结合部件的更换等维护,由此能够可靠地发挥悬吊工具的悬吊功能(结合部的功能)。
在第一发明的基础上,第二发明的手持工具构成为,截断电源电路来限制主体部的启动。
根据第二发明,若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截断电源电路使主体部成为不能启动的状态。
在第二发明的基础上,第三发明的手持工具构成为,在结合部件设置有导通部,在支承结合部件的框体设置有接点部,在电源电路中设置有通过导通部与接点部的接触而导通的电路导通部,在第一位置导通部与接点部接触使电路导通部导通而成为电源供给状态,在第二位置导通部与接点部分离使电路导通部成为非导通状态,由此截断电源电路。
根据第三发明,若通过经由悬吊工具施加的冲击使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在电路导通部中导通部脱离接点部而截断电源电路。通过截断电源电路使主体部不能启动,来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
在第三发明的基础上,第四发明的手持工具构成为,通过接点部的弹性夹持将导通部保持在接触状态,使接点部克服弹力地位移而与导通部分离。
根据第四发明,在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通过接点部的弹性夹持力将导通部保持在接触状态。若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克服接点部的弹性夹持力使该接点部向打开方向位移而与导通部分离,由此截断电源电路。
在第一~第四中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第五发明的手持工具构成为,结合部件在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限制开关杆的接通操作来限制主体部的启动。
根据第五发明,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件施加冲击,由此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成为不能进行启动用的开关杆的操作的状态,由此限制主体部的启动,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
在第一~第五中任一个发明的基础上,第六发明的手持工具构成为,结合部件在位移至第二位置后,向第一位置的位移被限制。
根据第六发明,由于能够以视觉的方式更可靠地识别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状态,所以能够更可靠地向四周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手持工具的整体侧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3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具备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手持工具的整体侧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5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7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且对开关进行了接通操作的状态。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0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11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2是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具备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手持工具的立体图。在本图中,表示卸下后部外壳的左侧,结合部暴露的状态。在本图中,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14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立体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15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立体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6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侧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
图17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侧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18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俯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在本图中,打开的状态的卡合臂由双点划线表示。
图19是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俯视图。本图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20是具备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手持工具的立体图。在本图中,表示取下后部外壳的左侧,结合部暴露的状态。在本图中,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21是具备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手持工具的侧视图。在本图中,表示取下后部外壳的左侧,结合部暴露的状态。在本图中,表示结合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
图22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工具的整体侧视图。
图23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
图24是图22中(XXIV)-(XXIV)线截面向视图,且是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横剖视图。
图25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侧视图。
图26是图25中(XXVI)-(XXVI)线截面向视图,且是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横剖视图。
图27是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
图28是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基于图1~图28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图5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手持工具1。在第一实施方式中,例示有盘式研磨机作为手持工具1。该手持工具1具备主体部3,该主体部3在圆筒形的主体壳体3a内置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2。主体壳体3a设定为供使用者容易用单手把持的粗细,而作为把手部发挥功能。
在主体部3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上下倾动操作的大型的开关杆8。若用把持主体部3的手的指尖对开关杆8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则电动马达2启动。在开关杆8设置有小型的锁定杆8a。如图示那样,在使锁定杆8a直立的状态下,不能对开关杆8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因此电动马达2维持在停止状态(锁定状态)。将锁定杆8a向后方放到来解除锁定状态,由此能够对开关杆8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
齿轮头部4与主体部3的前侧结合。齿轮头部4内置有使电动马达2的输出减速并对主轴4a进行输出的齿轮系(在图中不可见)。主轴4a与电动马达2的马达轴线正交。主轴4a从齿轮头部4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主轴4a的下部安装有圆形的砂轮5。砂轮5的后侧由罩6覆盖。
主体部3的后部侧由左右对开构造的后部外壳7覆盖。在图3中,示出有取下左侧的对开外壳7a的状态。左右的对开外壳7a、7b通过合计4处螺钉连接部7d相互进行螺钉连接而结合。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使左右对开外壳7a、7b对接而形成的后部外壳7的内部内置有主开关9。在后部外壳7的下部以经由支轴10a能够上下倾动的方式设置有开关臂10。开关臂10的前端部与开关杆8的后部卡合。因此,与开关杆8上下活动联动地使开关臂10上下倾动。若对开关杆8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则其后部向上方位移,开关臂10向上方(在图2中,顺时针方向)倾动。在开关臂10的上表面设置有工作凸部10b。工作凸部10b与主开关9的工作按钮9a对置地配置。因此,若开关臂10向上方倾动,则通过工作凸部10b向上方按压工作按钮9a来打开主开关9。
在后部外壳7的后表面以及左右侧部设置有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多个吸气口7c。虽然在图中不可见,但在电动马达2的输出轴安装有冷却风扇。若电动马达2启动,则冷却风扇旋转,并经由吸气口7c向后部外壳7以及主体壳体3a内导入外部空气。通过被导入的外部空气(马达冷却风)主要进行电动马达2的冷却。马达冷却风从主体部3与齿轮头部4的结合部附近向外部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有交流电源式的手持工具1。从后部外壳7的后表面引出一根电源线11。经由电源线11供给交流电源。
第一实施方式的手持工具1具备结合部15,该结合部15用于结合作业时的掉落防止用的系绳等悬吊工具S。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15具备:结合部件16,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地设置于后部外壳7;和拉簧17,作为用于将结合部件16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保持部件。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后部外壳7的后部下表面,且在开关臂10的上侧安装有倒U字形的框体18。框体18以夹在左右的对开外壳7a、7b间不能位移的方式组装。此外,如图示那样,框体18也具有左右对开构造。结合部件16能够沿前后滑动地受该框体18支承。
结合部件16在后部具备圆环形的吊挂部16a。该吊挂部16a向框体18的后方突出,因此与后部外壳7的后表面相比,吊挂部16a进一步向后方突出。能够将系绳等悬吊工具S与该吊挂部16a结合。
在框体18与结合部件16之间夹设有拉簧17。在框体18的前部设置有前侧弹簧销18a。在结合部件16上设置有后侧弹簧销16b。拉簧17的前部侧吊挂于前侧弹簧销18a,后部侧吊挂于后侧弹簧销16b。通过该拉簧17,将结合部件16保持在图2所示的第一位置。如图2所示,第一位置能够被认定为结合部件16的能够位移的前端位置,例如吊挂部16a与框体18的后部抵接,且不能进一步向前侧位移的位置。在框体18的后部设置有用于躲避螺钉连接部7d的半圆形的凹部18b。吊挂部16a与该凹部18b抵接而限制结合部件16的前端位置。
在结合部件16的上部设置有用于躲避框体18的凹部18b躲避凹部16c。躲避凹部16c以能够插入框体18的凹部18b的宽度沿前后形成得较长。在凹部18b能够在该躲避凹部16c内相对位移的范围内,结合部件16能够相对于后部外壳7沿前后位移。结合部件16的前后方向的能够位移的范围的前端位置设定为第一位置,后端位置设定为第二位置。
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16施加掉落时等的冲击,则该结合部件16克服拉簧17的作用力而向后方位移。其中,在冲击较弱的情况下,若结合部件16在拉簧17的弹性区域内位移,使冲击被去除,则结合部件16通过拉簧17的作用力而返回至第一位置。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该拉簧17相当于第一位置保持部件。
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16施加的冲击较大,则拉簧17超过弹性区域而塑性变形,其结果是,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图4以及图5表示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状态。第二位置相当于框体18的凹部18b在前端与躲避凹部16c抵接,不能进一步后退的后退端位置。如图4所示,若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则能够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设置于其侧面的报知用的指示器16d。通过眼睛观察该指示器16d来进行确认,由此使用者能够识别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
若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则拉簧17超过弹性区域而塑性变形,因此即使在冲击被去除后,结合部件16也保持在第二位置。由此,能够可靠地报知结合部15受到损伤。
在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成为不能进行开关杆8的扣动操作的状态。在结合部件16的下表面设置有限制凸部16e。与此相对地,在开关臂10的上表面设置有较高的抵接台部10c。若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则成为限制凸部16e爬上抵接台部10c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成为限制开关臂10向打开位置侧位移的状态,因此成为不能对开关杆8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的状态。由此,在结合部15受到损伤,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状态下,成为不能使电动马达2启动,并且不能使用该手持工具1的状态。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结合部15,系绳等悬吊工具S通过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拉簧17而与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结合部件16结合。结合部件16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是该结合部15的正常的状态,在该正常状态下,发挥悬吊工具S的充分的悬吊功能。
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16施加冲击,则拉簧17由于冲击而塑性变形,该结合部件16从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由此以视觉的方式向四周报知结合部15受到损伤。若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则通过暴露指示器16,来更可靠地报知该结合部件16的位置。
以视觉的方式报知结合部15受到损伤,由此作业者能够识别需要进行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拉簧17、结合部件16的更换等维护,由此能够可靠地发挥悬吊工具S的悬吊功能(结合部15的功能)。
另外,结合部件16由于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拉簧17塑性变形而位移至第二位置。拉簧17超过弹性区域而塑性变形,因此若暂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结合部件16不返回至第一位置而被保持在第二位置。由此,在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15中,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拉簧17也作为用于将结合部件16保持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保持部件发挥功能。结合部件16由于也作为第二位置保持部件发挥功能的拉簧17被限制向第一位置的位移而保持在第二位置,由此更可靠地报知该结合部15受到损伤。
通过进行更换塑性变了形的拉簧17等维护,能够使结合部件16再次恢复至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正常的状态,由此能够再次在正常的状态下利用该结合部15。
并且,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结合部15,若由于经由悬吊工具S受到的冲击使结合部件16位移至第二位置,则限制开关臂10向打开侧位移,其结果是,不能对开关杆8进行扣动操作而限制电动马达2的启动。这样,由于主体部3不能启动,所以更可靠地报知结合部15受到损伤,并且避免在结合部15受到损伤的状态下的该手持工具1的使用。
在图6及之后图中示出有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20。如图8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结合部2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作为将结合部件21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保持部件,具备轴部件22来代替上述拉簧17,且作为将结合部件21保持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保持部件,具备卡合轴23。对于不需要变更的部件以及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件21能够前后滑动地被组装在后部外壳7的上表面侧的倒U字形的框体18支承。在结合部件21的后部设置有圆环形的吊挂部21a。吊挂部21a从后部外壳7的后表面向后方突出。系绳等悬吊工具S与该吊挂部21a结合。
结合部件21通过轴部件22而与框体18结合。如图6以及图7所示,结合部件21通过轴部件22相对于框体18保持在第一位置。如图9所示,在轴部件22从结合部件21或框体18之一脱离时,结合部件21相对于框体18位移至后方的第二位置。
卡合轴23能够上下位移地受结合部件21的上表面支承。卡合轴23被压缩弹簧24向朝向上方突出的方向施力。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结合部件21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卡合轴23与框体18的上部抵接,而保持在不从结合部件21的上表面突出的退回位置。在框体18的上部设置有卡合孔18c。如图9所示,若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则卡合轴23向卡合孔18c的下方位移,其结果是,该卡合轴23成为因压缩弹簧24而向卡合孔18c内突出的状态。若卡合轴23向卡合孔18c内突出,则成为结合部件21保持在第二位置并被限制向第一位置的返回动作的状态。
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在结合部件21上设置有限制凸部21b、躲避凹部21c以及指示器21d。如图9所示,若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则成为限制凸部21b爬上于开关臂10的抵接台部10c的状态,由此成为不能对开关杆8进行扣动操作的状态,因而成为不能启动电动马达2的状态。框体18的用于躲避螺钉连接部7d以及螺钉连接部7d的凹部18b向躲避凹部21c进入。在螺钉连接部7d以及凹部18b能够在躲避凹部21c内相对位移的范围内,结合部件21能够沿前后方向位移。如图6以及图7所示,在结合部件21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成为吊挂部21a与凹部18b抵接的状态。
在结合部件21的前部安装有轴部件22。轴部件22从结合部件21的左右侧部向侧方突出。轴部件22的两端部分别插入至设置于框体18的前部左右的卡合孔18d,使结合部件21保持在第一位置。在结合部件21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且能够充分地发挥悬吊工具S的悬吊功能的正常的状态下,如图7所示,对开关杆8进行扣动操作能够使主开关9打开,因此能够使用该手持工具1。
如图9所示,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21施加较大的冲击,其结果是,轴部件22脱离卡合孔18d,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则通过暴露指示器21d来更可靠地向四周报知该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结合部20,系绳等悬吊工具S通过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轴部件22而与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结合部件21结合。结合部件21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是该结合部20的正常的状态,在该正常状态下发挥悬吊工具S的充分的悬吊功能。
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21附加冲击,则轴部件22由于冲击而脱离卡合孔18d,使该结合部件21从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由此向四周报知结合部20受到损伤。这样,报知结合部20受到损伤,由此报知该结合部20的维护的必要性,其结果是,充分地发挥结合部20的悬吊功能。
另外,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结合部件21在暂时位移至第二位置后,由于卡合轴23进入卡合孔18c,所以成为保持在第二位置,被限制向第一位置的返回的状态,由此更可靠地报知该结合部20受到损伤的事实。
并且,即使在第二实施方式中,若结合部20受到损伤,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则成为不能对开关杆8进行接通操作的状态,因此成为不能使用该手持工具1的状态。由此,可靠地报知结合部20受到损伤,并报知维护的必要性。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结合部20中,通过进行更换轴部件22、框体18等维护,能够再次恢复至结合部件21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正常的状态。通过进行必要的维护,能够再次在正常的状态下利用结合部20。
在图10~图12示出有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30。第三实施方式的结合部30具备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结合部20附加有电源电路截断功能的结构。对不需要更换的部件以及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框体18与结合部件21之间夹设有电路导通部31。电路导通部31具备安装于框体18侧的接点部31a、31b和安装于结合部件21侧的导通部31c。将具有导电性的带板钢板弯曲成コ字形的导通板用于导通部31c。接点部31a、31b与电源电路电连接。接点部31a、31b具有分别向闭合侧具有弹力的分叉构造。导通部31c的端部分别弹性地夹在接点部31a、31b而保持为连接状态。如图10所示,在结合部件21位于第一位置的正常状态(发挥充分的悬吊功能的状态)下,在接点部31a、31b分别插入有导通部31c的两端部,两接点部31a、31b间经由一个导通部31c成为电导通的状态。由于两接点部31a、31b间电导通,所以电源电路成为导通的状态,在该导通状态下通过对开关杆8进行接通操作来启动电动马达2。
如图11所示,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21施加冲击,轴部件22脱离框体18或结合部件21,其结果是,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侧,则导通部31c脱离两接点部31a、31b。导通部31c的两端部分别克服接点部31a、31b的弹性夹紧力(使该接点部31a、31b向打开方向位移),向后方位移而脱离接点部31a、31b。若导通部31c脱离接点部31a、31b,则两接点部31a、31b间不导通,因此电源电路成为截断的状态。
在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而使电源电路截断的状态下,即使对开关杆8进行扣动操作来对主开关9进行接通操作,电动马达2也不启动。这样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时,电源电路被截断,由此电动马达2不能启动,因此省略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例示的限制向开关臂10的打开位置侧的位移的限制凸部16e、21b。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限制凸部16e、21b与抵接台部10c抵接,由此构成为通过禁止向开关臂10的打开侧的倾动动作,乃至开关杆8的接通操作,来避免电动马达2的启动。与此相对地,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在如下点上与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不同:虽然能够进行开关杆8的倾动操作,但构成为通过截断电源电路来避免电动马达2的启动,结果使开关杆8的接通操作无效。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结合部30,通过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21施加较大的冲击,使该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从而也向四周报知该结合部30受到损伤等。另外,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由此能够利用暴露的指示器21d更可靠地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另外,若结合部件21一旦暂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卡合轴23进入卡合孔18c内而成为限制该结合部件21向第一位置返回的状态,由此也可靠地报知该结合部30受到损伤等。
在第三实施方式中,报知由于结合部件21的位移使结合部30受到损伤,由此使用者终止该手持工具1的使用,或进行结合部30的维护,由此也能够发挥该结合部30的可靠的悬吊功能。
并且,根据第三实施方式,若结合部30受到损伤使将结合部件21位移至第二位置,则电源电路被截断,由此成为不能启动电动马达2的状态,能够进一步进行可靠的报知。
在图13~图21中示出有第四实施方式的手持工具1。对手持工具1的基本的结构不需要进行变更,因此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在第四实施方式中,针对用于结合系绳等悬吊工具S的结合部40,具备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结构。对手持工具1的基本的结构不需要进行变更。对不需要变更的部件以及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的结合部40配置于后部外壳7的后表面上部、且配置于电源线11的上侧。第四实施方式的结合部40的详细如图14~图19所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结合部40具备:结合部件41,用于结合系绳等悬吊工具S;第一位置保持部件42,用于将结合部件41保持在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保持部件,用于将结合部件41保持在第二位置;以及卡合轴44,限制结合部件41的后退端。
结合部件41具有沿前后较长的长圆形的圆环形状。悬吊工具S与该结合部件41的后部结合。在结合部件41的前部卡合第一位置保持部件42。第一位置保持部件42具备左右一对卡合臂42a。左右一对卡合臂42a的后部侧向相互接近一侧弯曲为L字形而成为屈曲部42b。两卡合臂42a在使后部侧的屈曲部42b相互接近的方向上具有弹力。两卡合臂42a相互平行地安装于台座部43的左右侧面。台座部43固定于后部外壳7侧以及主体部3侧。
左右一对卡合臂42a由于弹力而成为使后部的屈曲部42b相互重叠的关闭状态,结合部件41被保持在第一位置(使屈曲部42b位于内周侧的状态)。图13、图14、图16以及图18分别表示结合部件41被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正常的状态。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件41施加较大的冲击,则将结合部件41的前部被向左右一对卡合臂42a的屈曲部42b推压。经由结合部件41对两屈曲部42b施加推开方向(朝向后方)的外力,由此两卡合臂42a克服弹力而向相互分离的方向位移,两屈曲部42b的重合的状态被打开。通过推开卡合臂42a,使结合部件41从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
如图13所示,作为第二位置保持部件的卡合轴44位于结合部件41的内周侧。卡合轴44固定于后部外壳7侧。因此,若结合部件41克服弹力使左右一对卡合臂42a相互地向打开方向位移,并且向后方位移,则成为被卡合轴44限制进一步的后退动作的状态。受卡合轴44限制的后退端位置相当于第二位置。结合部件41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状态在图15、图17、图19、图20以及图21中示出。
若结合部件41从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则左右一对卡合臂42a由于自身的弹力而向相互接近的方向返回。若左右一对卡合臂42a返回,则各个屈曲部42b再次重合而恢复至关闭的状态。这样,左右一对卡合臂42a关闭,由此阻止暂时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结合部件41向第一位置返回,而将其保持在第二位置。由此,左右一对卡合臂42a的特别是屈曲部42b兼具作为将结合部件41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功能、和作为将结合部件41保持在第二位置的功能(用于使其不向第一位置返回的第二位置保持部件的功能)。
通过作为第二位置保持部件的左右一对卡合臂42a将结合部件41保持在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状态,由此向四周报知该结合部40受到损伤等,因此报知该结合部40的维护的必要性。如上述那样,左右一对卡合臂42a被关闭而保持在第二位置的结合部件41,在不返回至第一位置的范围中,且在不与卡合轴44卡合的范围内,成为边发出挥咔嗒声边能够沿前后位移的状态,由此也报知该结合部40受到损伤。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取下后部外壳7,打开左右的卡合臂42a,能够使结合部件41返回至第一位置。因此,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能够不进行卡合臂42a等的部件更换就使该结合部40恢复至正常的状态,在该点上与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根据以上说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结合部40,在结合有悬吊工具S的结合部件41保持在第一位置的正常的状态下,通过该悬吊工具S来防止手持工具1的意外的掉落。在防止掉落时若经由该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40施加较大的冲击,则结合部件41位移至第二位置,由此以视觉的方式报知该结合部40受到损伤。使用者通过确认结合部件41位移至第二位置,能够识别该结合部40维护的必要性,另外能够判断暂时中止其后的使用。
在结合部40的维护中,打开左右的卡合臂42a使结合部件41返回至第一位置足以,不需要如上述那样进行如第一~第三实施方式那样的部件更换。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对左右一对卡合臂42a进行了例示,但也能够构成为仅通过单侧的卡合臂将结合部件41保持在第一位置。
能够在以上说明的各实施方式中进一步增加变更。对将结合系绳等悬吊工具S的结合部15、20、30、40设置于手持工具1的后部的结构进行了例示,但也可以构成为设置于侧部或前部。
在以上说明的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公开的特征能够如以下这样以更上位的概念来特定。在第一~第四实施方式公开的特征如下:手持工具是供作业者手持使用的手持工具,该手持工具构成为,具有用于结合悬吊工具的结合部,该结合部具备:结合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地受壳体支承;和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用于将该结合部件保持在上述第一位置,通过该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变形使上述结合部件位移至上述第二位置。
根据上述特征,系绳等悬吊工具与通过第一位置保持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的结合部件结合。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件施加冲击,则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由于冲击而变形,使该结合部件从第一位置位移至第二位置。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由此以视觉的方式向四周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通过以视觉的方式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从而作业者能够识别需要进行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结合部件的更换等的维护,由此能够可靠地发挥悬吊工具的悬吊功能(结合部的功能)。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具备用于将结合部件保持在第二位置的第二位置保持部件。
根据上述特征,若结合部受到损伤结合部件暂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结合部件被第二位置保持部件保持在该第二位置。因此,可靠地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构成为在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后,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位置保持功能丧失,结合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由移动。
根据上述特征,若结合部损伤则结合部件成为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自由移动的状态(咔嗒地振动的状态),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构成为使用弹簧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
根据上述特征,通过弹簧将结合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件施加冲击,则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例如拉簧超过弹性区域地拉伸而塑性变形,由此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弹簧塑性变形,由此结合部件保持在第二位置并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构成为使用轴部件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
根据上述特征,通过轴部件将结合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件施加冲击,则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轴部件破裂等使卡合脱开,由此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作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轴部件脱离且不返回至原来的位置,由此结合部件保持在第二位置并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构成为第一位置保持部件还兼具限制位移至第二位置的结合部件的向第一位置的位移的功能。
根据上述特征,若通过经由悬吊工具施加的冲击使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通过塑性变形的第一位置保持部件限制结合部件向第一位置返回,从而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第一位置保持部件兼具限制结合部件的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的位移的功能、和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返回的功能,由此能够实现该结合部的小型化以及结构的简单化。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构成为若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则限制主体部的启动。
根据上述特征,在由于经由悬吊工具附加的冲击使结合部损伤,并保持原样地使用结合部的情况下,在成为可能未充分地发挥悬吊功能的状态的时刻,结合部件位移至第二位置,从而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另外,由于主体部不能启动,所以更可靠地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并且阻止在结合部受到损伤的状态下的该手持工具的使用。
另外,在图22~图24示出有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60。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地例示有盘式研磨机作为手持工具51。该手持工具51具备主体部53,该主体部53是在圆筒形的主体壳体53a中内置有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52而成的。主体壳体53a设定为容易供使用者用单手把持的粗度,而作为把手部发挥功能。
在主体部53的下表面能够沿上下进行倾动操作地设置有大型的开关杆54。若用把持主体部53的手的指尖对开关杆54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则电动马达52启动。在开关杆54设置有小型锁定杆54a。如图示那样,在使锁定杆54a直立的状态下,不能对开关杆54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因此电动马达52维持在停止状态(锁定状态)。通过将锁定杆54a向后方放倒来解除锁定状态,能够对开关杆54向上方进行扣动操作。
齿轮头部55与主体部53的前侧结合。齿轮头部55内置有对电动马达52的输出进行减速而向主轴55a输出的齿轮系(在图中不可见)。主轴55a与电动马达52的马达轴线正交。主轴55a从齿轮头部55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在主轴55a的下部安装有圆形的砂轮56。砂轮56的后侧由罩56a覆盖。
主体部53的后部侧由左右对开构造的后部外壳57覆盖。在使左右的对开外壳对接而形成的后部外壳57的内部内置有通过开关杆54的操作而打开关闭的主开关。在后部外壳57的后表面以及左右侧部设置有用于导入外部空气的多个吸气口57a。虽然在图中不可见,但在电动马达52的输出轴安装有冷却风扇。若电动马达52启动,则冷却风扇旋转,经由吸气口57a向后部外壳57以及主体壳体53a内导入外部空气。通过被导入的外部空气(马达冷却风)主要来进行电动马达52的冷却。马达冷却风从主体部53与齿轮头部55的结合部附近向外部排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有交流电源式的手持工具51。从后部外壳57的后表面引出一根电源线58。经由电源线58供给交流电源。
第五实施方式的手持工具51具备用于结合作业时的掉落防止用的系绳等悬吊工具S的结合部60。第五实施方式的结合部60设置于后部外壳57的后部且在电源线58的下侧。结合部60与树脂制的后部外壳57一体地设置,且与后部外壳57相同地具有左右对开构造。能够将系绳等悬吊工具S与树脂制且对开构造的结合部60结合。
第五实施方式的结合部60具有圆环形。悬吊工具S插通至结合部60的内周孔60a并与其结合。如图23所示,在结合部60的内部内置有金属制的加强板61。加强板61也具有圆环形状。加强板61通过后部外壳57的螺钉连接突起部57b、和两处卡合凸部57c固定得不能移动。加强板61沿结合部60的整周配置。
在结合部60的内周侧(内周孔60a侧)且在加强板61的内周侧,设置有不存在加强板61的空洞部62。空洞部62沿内周孔60a侧的下部跨大致半周的范围地设置。如图24所示,空洞部62与结合部60的左右宽度匹配地具有宽度较宽的平板形。在图23中,用符号E表示设置有空洞部62的范围。通过空洞部62,使结合部60的内周侧薄壁化,使对抗冲击的强度(耐冲击性)比其他部位低。在结合部60的靠内周孔60a侧的上部的范围不设置空洞部62,仅存在有通过左右对开构造的对接而形成的缝隙,与下部侧相比,耐冲击性变高。
悬吊工具S以从四周缠绕于加强板61和空洞部62双方的状态与结合部60结合。因此,若手持工具51掉落等,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60施加冲击,则对最低的空洞部62施加耐冲击性。其结果是,空洞部62由于冲击受到裂纹等损伤。使用者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在结合部60的内周侧裂纹等损伤,从而报知该结合部60受到损伤。空洞部62作为用于以视觉的方式报知结合部60受到损伤的报知单元发挥功能。
如以上这样,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结合部60,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60施加冲击,则在被空洞部62降低耐冲击性的内周孔60a侧受到裂纹等损伤(变形)。使用者通过视觉来确认该裂纹等损伤,从而报知该结合部60受到不能保持原样地使用的程度的损伤。通过以视觉的方式报知结合部60受到损伤,从而作业者能够识别需要进行结合部的恢复等维护,由此能够可靠地发挥悬吊工具S的悬吊功能(结合部的功能)。
在图25以及图26示出有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70。与第五实施方式相同,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70设置于后部外壳57的后部且设置于电源线58的下侧。结合部70具有圆环形状,且与树脂制的后部外壳57一体地成形并具有对开构造。另外,对不需要变更的部位以及结构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说明。
在第六实施方式的结合部70的内周孔70a插通并结合有悬吊工具S。在第六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结合部70的内周孔70a架设有肋71,作为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肋71从内周孔70a的上部向斜后方倾斜地延伸到内周孔70a的下部侧后部。肋71具有恒定宽度的平板形状。肋71的两端部牢固地结合于结合部70的内周面。在肋71上设置有板厚薄壁化的折弯部71a。折弯部71a设置于肋71的长边方向大致中央的一个部位。
若对肋71施加板厚方向的冲击,则在该折弯部71a,使该肋71折弯。因此,在第六实施方式中,肋71作为相对于经由悬吊工具S附加的冲击耐久性较低的部位发挥功能。也可以省略折弯部71a将整个该肋71设为薄壁化且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
根据以上例示的第六实施方式的结合部70,也是通过设置肋71作为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从而使用者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肋71的变形,能够识别该结合部70受到损伤的事实。
在图27示出有第七实施方式的结合部80,在图28示出有第八实施方式的结合部90。第七、第八实施方式的结合部80、90也分别设置于后部外壳57的后部、且设置于电源线58的下侧。第七、第八实施方式的结合部80、90也分别具有圆环形状,与树脂制的后部外壳57一体地成形并具有对开构造。悬吊工具S插通于结合部80、90的内周孔80a、90a并与该结合部80、90。
在第七实施方式的结合部80的内部设置有圆弧形的空间部80b。在空间部80b的端部设置有以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光源的发光部81。发光部81的光照射到整个空间部80b。若启动该手持工具51则发光部81点亮。
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80施加冲击,其结果是,在该结合部80产生裂纹C,则从该裂纹C漏出发光部81的光。使用者通过目视观察从裂纹C漏出的光,能够识别该结合部80受到损伤。
在第八实施方式的结合部90的内部设置有圆弧形的空间部90b。空间部90b与上述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空间部80b不同,该结合部90由于左右对开构造相互对接而成为相对于外部密封的空间部。在第八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空间部90b填充有荧光涂料91。荧光涂料在组装该手持工具51时填充。
若经由悬吊工具S对结合部90施加冲击,其结果是,在该结合部90产生裂纹C,则从该裂纹C漏出荧光涂料91。使用者通过目视观察从裂纹C漏出的荧光涂料,能够识别该结合部90受到损伤。
在第七以及第八实施方式中,从裂纹C漏出光、荧光涂料,从而以视觉的方式报知结合部80、90受到损伤,使用者能够识别该结合部80、90的维护等的必要性,另外能够在到维护完成为止的期间避免该手持工具1的使用。第七以及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结合部80、90的维护例如能够通过更换后部外壳57来进行。
能够对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进一步增加变更。例如,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例示有在内周孔60a四周以“E”表示的范围内设置空洞部62的结构,但也可以为设置有跨整周而设置的空洞部的结构,或在较窄的范围内设置空洞部的结构。
另外,在第六实施方式中,例示有设置了一根肋71的结构,但也可以为在内周孔70a架设多根肋,并分别设置折弯部的结构。
并且,例示有与后部外壳57一体成形地设置的结合部60~90,但也可以为设为分开的部件,将预先制作的结合部通过螺钉连接等设置于后部外壳结构。通过将结合部60~90与后部外壳57设为分开的部件,从而在维护时只要仅更换受到损伤等的结合部,就能够继续使用该手持工具,能够实现维护的低成本化、迅速化。
另外,并不局限于后部外壳57的后部,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后部外壳57的上部或侧部、或者主体部53的上部或侧部等其他部位设置用于结合悬吊工具S的结合部,并在上述的结合部设置例示的各报知单元。
并且,在第一~第八实施方式中,例示有盘式研磨机作为手持工具1、51,但能够对电锤钻等钻孔工具、切断机等其他电动工具、或动力工具应用例示的结合部。另外,对交流电源式的手持工具1进行了例示,但能够对以能够通过充电来反复使用的电池组作为电源的充电式的手持工具应用例示的结合部。
在以上说明的第五~第八实施方式公开的特征能够以更上位的概念特定。在第五~第八实施方式公开的特征在于,手持工具是供作业者手持使用的手持工具,具备:结合部,用于结合悬吊工具;和报知单元,用于通过目视观察来识别结合部的变形。
根据上述特征,系绳等悬吊工具与结合部结合,来防止手持工具的掉落。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施加冲击,则通过报知单元报知该事实,而使用者能够通过目视观察识别该事实。通过以视觉的方式报知结合部受到损伤,从而作业者能够识别需要进行结合部的恢复等的维护,由此能够可靠地发挥悬吊工具的悬吊功能(结合部的功能)。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构成为在结合部设置有耐冲击性较高的部位和较低的部位,使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变形而作为报知单元。
根据上述特征,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施加冲击,则在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应力集中使该部位容易受到损伤而变形。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受到损伤而变形,由此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积极地设置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使由于冲击而受到损伤的部位固定化,由此更可靠地进行受到损伤的事实的报知。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在内部设置有空洞部,作为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
根据上述特征,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施加冲击,则作为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的空洞部变形,从而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在环形的结合部的内周侧架设有肋,作为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
根据上述特征,若经由悬吊工具对结合部施加冲击,则作为耐冲击性较低的部位的肋变形,从而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在结合部的内部具备报知单元。
根据上述特征,若由于经由悬吊工具施加的冲击使结合部受到损伤,则通过在该结合部的内部具备的报知单元来报知该事实。使用者通过目视观察来确认报知单元,由此能够识别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由此能够促进该结合部的维护,并可靠地发挥悬吊工具的悬吊功能。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内置有光源,作为报知单元。
根据上述特征,若由于经由悬吊工具施加的冲击使结合部受到损伤,则光从上述受到损伤的部位漏出,从而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
其他特征在于,手持工具填充有涂料作为报知单元。
根据上述特征,若由于经由悬吊工具施加的冲击使结合部受到裂纹等损伤,则涂料从上述受到损伤的部位流出,以视觉的方式报知该结合部受到损伤的事实。使用荧光涂料作为涂料能够进一步提高可视性。

Claims (6)

1.一种手持工具,是供作业者手持使用的手持工具,其中,
该手持工具构成为,具有用于结合悬吊工具的结合部,该结合部具备:结合部件,能够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位移受壳体支承;和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用于将该结合部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通过该第一位置保持部件的变形使所述结合部件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并且限制主体部的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工具,其中,
该手持工具构成为截断电源电路来限制所述主体部的启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工具,其中,
该手持工具构成为,在所述结合部件设置有导通部,在支承该结合部件的框体设置有接点部,在所述电源电路中设置有通过所述导通部与所述接点部间的接触而导通的电路导通部,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导通部与所述接点部接触,使所述电路导通部导通而成为电源供给状态,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导通部与所述接点部分离,使所述电路导通部成为非导通状态,由此截断所述电源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工具,其中,
该手持工具构成为,通过所述接点部的弹性夹持将所述导通部保持在接触状态,使所述接点部克服弹力地位移而与导通部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中,
该手持工具构成为,所述结合部件在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限制开关杆的接通操作来限制所述主体部的启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持工具,其中,
该手持工具构成为,所述结合部件在位移至所述第二位置后,向所述第一位置的位移受到限制。
CN201980024379.0A 2018-04-05 2019-03-27 手持工具 Active CN1119545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2989A JP7053350B2 (ja) 2018-04-05 2018-04-05 手持ち工具
JP2018-072988 2018-04-05
JP2018072991A JP7118707B2 (ja) 2018-04-05 2018-04-05 手持ち工具
JP2018-072989 2018-04-05
JP2018072988A JP7118706B2 (ja) 2018-04-05 2018-04-05 手持ち工具
JP2018-072991 2018-04-05
PCT/JP2019/013155 WO2019194036A1 (ja) 2018-04-05 2019-03-27 手持ち工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54587A CN111954587A (zh) 2020-11-17
CN111954587B true CN111954587B (zh) 2023-03-24

Family

ID=68100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24379.0A Active CN111954587B (zh) 2018-04-05 2019-03-27 手持工具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64356B2 (zh)
CN (1) CN111954587B (zh)
DE (1) DE112019001199T5 (zh)
WO (1) WO201919403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7530B2 (ja) * 2019-04-05 2023-09-0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動力工具および工具保持具
DE102019216866A1 (de) * 2019-10-31 2021-05-06 Robert Bosch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JP2021137907A (ja) * 2020-03-04 2021-09-16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作業機
EP4008492A1 (de) * 2020-12-04 2022-06-08 Hilti Aktiengesellschaft Griff für eine werkzeugmaschine, werkzeugmaschine und verfahren zum einschalten, ausschalten und verriegeln derselben
DE102020216582A1 (de) 2020-12-29 2022-06-30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Handwerkzeugmaschin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64186A (en) * 1968-09-04 1971-02-16 Toro Mfg Corp Switch control mechanism
US4063600A (en) * 1976-05-05 1977-12-20 Krzes Casey S Power tool safety mechanism
JPS58122802A (ja) * 1982-01-15 1983-07-21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丸鋸
US4619355A (en) * 1985-08-06 1986-10-28 Otis Elevator Company Escalator handrail entry safety switch actuator
US4895336A (en) * 1987-05-20 1990-01-23 Lieberman Richard G Improved power tool
US5850698A (en) * 1997-05-30 1998-12-22 Black & Decker Inc. Portable circular saw
DE10042178C1 (de) * 2000-08-28 2001-12-20 Hilti Ag Handwerkzeuggerät mit Sicherheitsseil
US6951231B2 (en) * 2001-07-30 2005-10-04 Black And Decker, Inc. Planer apparatus
JP3767494B2 (ja) * 2002-02-22 2006-04-19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US7125277B2 (en) * 2002-03-12 2006-10-24 Credo Technology Corporation plug retention system
US6686548B2 (en) * 2002-05-20 2004-02-03 Ruey-Zon Chen Quick shut-off device for grinding tool
US7306052B2 (en) * 2004-10-05 2007-12-11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Multi-position utility hook assembly for tool
JP4672438B2 (ja) 2005-05-26 2011-04-20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工具のフック
JP4969391B2 (ja) * 2007-10-02 2012-07-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ストラップが取付け可能な携帯機器
US8661694B2 (en) * 2008-12-30 2014-03-04 Husqvarna Ab Portable hand-held power tool
US20100192314A1 (en) * 2009-02-03 2010-08-05 Makita Corporation Handy cleaners
US20100200378A1 (en) * 2009-02-09 2010-08-12 Loao Wang Power cut off switch for an exercise apparatus
WO2010115439A1 (en) * 2009-04-08 2010-10-14 Husqvarna Ab Battery-powered portable tools
JP5379625B2 (ja) 2009-09-25 2013-12-25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動工具
JP5530186B2 (ja) * 2010-01-04 2014-06-25 株式会社マキタ 手持式電動工具
JP5555594B2 (ja) 2010-10-07 2014-07-23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及び電動工具用吊り下げ具を装着した電動工具
US8986165B2 (en) * 2012-03-07 2015-03-24 Icon Health & Fitness, Inc. User identification and safety key for exercise device
JP2015515530A (ja) * 2012-04-18 2015-05-28 アローヘッド リサーチ コーポレイション インビボ核酸送達のためのポリ(アクリラート)ポリマー
WO2015021120A1 (en) * 2013-08-06 2015-02-12 Robert Bosch Gmbh Dual axis hook assembly for a power tool
DE102013221915A1 (de) * 2013-10-29 2015-04-30 Robert Bosch Gmbh Netzbetriebene Handwerkzeugmaschine
DE102013020725B4 (de) 2013-12-07 2024-05-02 Festool Gmbh Hand-Werkzeugmaschine mit einem Montagewerkzeug
JP6215101B2 (ja) 2014-03-19 2017-10-18 株式会社マキタ 携帯型切断機
US10040178B2 (en) 2014-05-27 2018-08-07 Makita Corporation Power tool and rotary impact tool
JP2015223657A (ja) 2014-05-27 2015-12-14 株式会社マキタ 電動工具及び回転打撃工具
GB2530121B (en) 2014-08-05 2016-11-23 Cord Safe Ltd Motor safety device with an alarm element
EP3023201B1 (de) * 2014-11-20 2017-09-06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Motorsägenanordnung und Seilbaugruppe für eine Motorsäge
JP6549953B2 (ja) * 2015-09-18 2019-07-24 株式会社マキタ 切断工具
US10045606B2 (en) * 2015-11-02 2018-08-14 Black & Decker Inc. Impact-absorbing tethering attachment
JP6792954B2 (ja) 2016-04-11 2020-12-02 株式会社Tjmデザイン 回転工具
JP2017193044A (ja) * 2016-04-18 2017-10-26 株式会社Tjmデザイン 電動工具
CN205703638U (zh) * 2016-06-23 2016-11-23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便携式打磨机
KR102076267B1 (ko) * 2017-02-21 2020-02-12 에이피시스템 주식회사 비상정지 장치 및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9001199T5 (de) 2020-12-10
CN111954587A (zh) 2020-11-17
US20210053175A1 (en) 2021-02-25
WO2019194036A1 (ja) 2019-10-10
US11964356B2 (en) 2024-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54587B (zh) 手持工具
EP1925405A1 (en) Electric power tool
US10562167B2 (en) Striking tool
EP2596918B1 (en) Electric tools
EP1627710A1 (en) Modular tool assembly having a vacuum mounting arrangement
CN102126200A (zh) 多功能工具
US7526867B2 (en) Tool with clamping apparatus and an improved scrolling mechanism
US20080207026A1 (en) Power tool,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CA2326007A1 (en) Quick lock power cord
CA2617285A1 (en) Power tool with interchangeable blades
JP2016157783A (ja) 電気機器
CN211681920U (zh) 多功能电动工具
JP2022025806A (ja) 電動工具とアタッチメントとの連結構造
WO2019167716A1 (ja) 携帯用切断機
JP7118706B2 (ja) 手持ち工具
JP7053350B2 (ja) 手持ち工具
JP7118707B2 (ja) 手持ち工具
JP2019059010A (ja) 電動工具
CN210705167U (zh) 链锯
TWI798276B (zh) 攜帶用工具以及電動工具
JP5403312B2 (ja) 電動工具
CN215008126U (zh) 一种保险丝夹
US11850727B2 (en) Auxiliary tool and actuation unit
JP2005312530A (ja) 電気かみそり
CN114639913A (zh) 电气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