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902888A -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902888A
CN111902888A CN201880091743.0A CN201880091743A CN111902888A CN 111902888 A CN111902888 A CN 111902888A CN 201880091743 A CN201880091743 A CN 201880091743A CN 111902888 A CN111902888 A CN 1119028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ic wire
wire
insulating coating
shee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7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902888B (zh
Inventor
水野芳正
平井宏树
东小园诚
大塚保之
村尾谕
古川丰贵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9028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8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9028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9028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013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embedding wires in plastic lay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60R16/0207Wire harnes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 H01B13/0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conductors or cables for manufacturing wire harnesses
    • H01B13/01209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7/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17/56Insulating bodies
    • H01B17/66Joining insulating bodies together, e.g. by bond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4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 H01B3/443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vinyl resins; acrylic resins from vinylhalogenides or other halogenoethylenic compoun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pectroscopy & Molecular Phys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tails Of Indoor Wiring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尽量不使电线的绝缘被覆变形而对电线和片材进行热加工的技术。线束(10)具备:电线(20),包括芯线(22)和覆盖芯线的绝缘被覆(26);片材(30),在树脂制的主面(33)上配设有所述电线,所述主面中的与所述电线接触的部分与所述电线的所述绝缘被覆被进行热加工而形成为电线固定部(34)。所述片材中的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绝缘被覆软。

Description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车辆用的线束中向电线安装外装部件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下技术:在向电线安装片状的外装部件时,通过对外装部件的各端部和从该端部延伸出的电线的周围实施带卷绕而将外装部件相对于电线进行定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727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作为电线与片状的外装部件的新的固定方法,本申请的申请人提出了将电线的绝缘被覆和片材通过超声波焊接等热加工而直接固定的方法。
然而,在对电线的绝缘被覆和片材进行热加工时,根据条件,电线的绝缘被覆可能会变形。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尽量不使电线的绝缘被覆变形而对电线和片材进行热加工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第一方案的线束具备:电线,包括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绝缘被覆;及片材,在树脂制的主面上配设有所述电线,所述主面中的与所述电线接触的部分与所述电线的所述绝缘被覆被进行热加工而形成为电线固定部,所述片材中的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绝缘被覆软。
第二方案的线束根据第一方案的线束,所述绝缘被覆及所述电线固定部均由包括聚氯乙烯及可塑剂的材料形成,通过构成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高于构成所述绝缘被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使得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绝缘被覆软。
第三方案的线束根据第二方案的线束,所述绝缘被覆中包含的可塑剂和所述电线固定部中包含的可塑剂是相同的种类。
第四方案的线束根据第一~第三中任一个方案的线束,所述绝缘被覆及所述电线固定部均由包括聚氯乙烯的材料形成,通过构成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的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低于构成所述绝缘被覆的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使得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绝缘被覆软。
第五方案的线束具备:电线,包括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且外周面被设为圆周面形状的绝缘被覆;及片材,在树脂制的主面上配设有所述电线,所述主面中的与所述电线接触的部分与所述电线的所述绝缘被覆被进行热加工而形成为电线固定部,所述绝缘被覆与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通过热加工出现的分界面形成为比所述片材的所述主面中的未配设所述电线的部分的形状接近所述绝缘被覆的所述圆周面形状的形状。
第六方案的线束根据第一~第五中任一个方案的线束,所述片材是一层。
第七方案的线束根据第一~第五中任一个方案的线束,所述片材包括具有所述电线固定部的第一层和层叠于所述第一层的第二层。
第八方案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具备:工序(a),将包括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绝缘被覆的电线配设于片材中的树脂制的电线配设部,并利用夹持部件夹持所述电线和所述电线配设部;及工序(b),在所述工序(a)之后,对所述绝缘被覆和所述电线配设部进行热加工,在进行所述工序(b)的时候,成为包括所述电线配设部的部分比所述绝缘被覆软的状态。
第九方案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根据第八方案的线束的制造方法,所述绝缘被覆及所述电线配设部均由包括聚氯乙烯及可塑剂的材料形成,在进行所述工序(b)的时候,通过构成包括所述电线配设部的部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高于构成所述绝缘被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成为包括所述电线配设部的部分比所述绝缘被覆软的状态。
发明效果
在热加工中,通过对片材和电线的想要热加工的部分进行加压并施加超声波振动等热加工所需的能量而对它们进行热加工。此时,根据第一方案,比绝缘被覆软的片材的电线固定部容易产生由上述加压引起的变形。而且,在超声波振动的情况下,其能量容易被软的片材的电线固定部吸收,难以向绝缘被覆传递。由此,与片材的电线固定部比绝缘被覆硬的情况相比,能够尽量不使电线的绝缘被覆变形而进行热加工。
根据第二~第四方案,即使在使用了一般的具有聚氯乙烯制的绝缘被覆的电线作为汽车用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电线固定部形成得比绝缘被覆软。
根据第五方案,即使在使用了所谓的圆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尽量不使电线的绝缘被覆变形而进行热加工。
根据第六方案,片材的制造变得容易。
根据第七方案,利用第二层对片材赋予期望的性能变得容易。
根据第八方案,由于在热加工时加热后的温度及加压状态下片材比绝缘被覆软,所以能够抑制此时的电线的绝缘被覆的变形。
根据第九方案,即使在使用了一般的具有聚氯乙烯制的绝缘被覆的电线作为汽车用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电线配设部形成得比绝缘被覆软。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的横向剖视图。
图2是说明片材的厚度尺寸的图。
图3是说明制造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状况的图。
图4是说明制造实施方式的线束的状况的图。
图5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线束的横向剖视图。
图6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线束的横向剖视图。
图7是说明制造第二变形例的线束的状况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以下,对实施方式的线束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的线束10的横向剖视图。
线束10作为搭载于车辆且将各种设备等电连接的布线部件而使用。线束10具备电线20和片材30。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对于一个片材30配设有一个电线20,但当然也能有对于一个片材30配设有多个电线20的情况。
电线20例如经由连接于端部的端子或连接器等而与搭载于车辆的各种设备等相连。电线20包括芯线22和覆盖芯线22的绝缘被覆26。在此,绝缘被覆26的外周面形成为圆周面形状。因此,作为电线20,采用了所谓的圆电线。
芯线22由1条或多条(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是7条)裸线23构成。各裸线23是由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形成为线状的部件。在芯线22由多条裸线23构成的情况下,优选是多个裸线23捻合而成的捻线。
绝缘被覆26通过聚氯乙烯(PVC)或聚乙烯(PE)等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向芯线22的周围挤出成形或者通过漆等树脂涂料向芯线22的周围涂布而形成。在此,绝缘被覆26包括热塑性树脂。尤其是,在此,设为绝缘被覆26由包括PVC的树脂材料形成而说明。
更详细而言,绝缘被覆26由以PVC为基底而添加有可塑剂的材料形成。可塑剂是用于使PVC产品变软的添加剂,在PVC产品中,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高的产品一般比可塑剂的比例低的产品软。该可塑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能够使用邻苯二甲酸酯、偏苯三酸酯、均苯四酸酯、脂肪酸酯、脂肪酸聚酯等可塑剂。可塑剂可以单独使用1个种类,也可以并用多个种类。需要说明的是,也可考虑对于构成绝缘被覆26的PVC除了可塑剂之外还添加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
电线20通过在配设于片材30的部分的至少一部分处绝缘被覆26向片材30进行热加工而固定于片材30。以下,设为电线20与片材30的热加工是超声波焊接而说明。
此时,电线20相对于片材30的配设路径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电线20可以相对于片材30呈直线状延伸,也可以弯曲延伸。另外,在对于一个片材30配设多个电线20的情况下,既能有多个电线20全部在相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也能有一部分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情况。而且,也能有在片材30上形成多个电线20分支的分支部的情况。
另外,配设于片材30上的电线20中的沿着长度方向的哪个区域被焊接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绝缘被覆26和片材30可以沿着电线20的长度方向而连续焊接,也可以在沿着电线20的长度方向的多个部位处实施局部的焊接(点焊)。在前者的情况下,可以是电线20中的配设于片材30上的全部区域被焊接,也可以存在一部分不被焊接的区间。在后者的情况下,点焊部间的间距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
片材30包括树脂制的电线固定层32。在该树脂制的电线固定层32的主面33上配设有电线20。并且,主面33中的与电线20接触的部分与电线20的绝缘被覆26被进行热加工(在此是超声波焊接)而形成为电线固定部34。以下,将电线固定层32中的不是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也就是在主面33上未配设电线20的部分称作电线未配设部36。片材30中的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在此是电线固定层32)形成得比绝缘被覆26软。该软度例如能够以洛氏硬度等为指标。
构成片材30中的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材料只要能够与绝缘被覆26被进行热加工(在此是超声波焊接)即可,没有特别的限定。然而,片材30中的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优选包含与绝缘被覆26相同的树脂。由此,能够提高由热加工(在此是超声波焊接)实现的电线固定部34与绝缘被覆26的接合强度。在此,由于绝缘被覆26包含PVC,所以设为片材30中的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也由包含PVC的材料形成而说明。
更详细而言,片材30中的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由以PVC为基底而添加有可塑剂的材料形成。该可塑剂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例如能够使用上述的邻苯二甲酸酯、偏苯三酸酯、均苯四酸酯、脂肪酸酯、脂肪酸聚酯等可塑剂。可塑剂可以单独使用1个种类,也可以并用多个种类。另外,向构成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不管在该可塑剂单独使用1个种类的情况及并用多个种类的情况中的哪个情况下,都优选与向成为绝缘被覆26的材料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相同。以下,设为向构成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与向成为绝缘被覆26的材料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相同而说明。此时,通过构成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高于构成绝缘被覆26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而使得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形成得比绝缘被覆26软。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考虑向构成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与向构成绝缘被覆26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不同。另外,在向构成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和向成为绝缘被覆26的材料的PVC添加的可塑剂的种类是相同种类的酯的情况下,构成该酯的醇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这些醇能够使用1种或2种以上。另外,也可考虑对于构成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PVC除了可塑剂之外还添加稳定剂等各种添加剂。
在此,片材30包括作为上述电线固定层32的第一层32和层叠于第一层32的第二层40。第一层32以与构成包括电线固定部34的部分的材料相同的材料一样地形成。因此,第一层32由以PVC为基底而添加有与向绝缘被覆26添加的可塑剂相同的可塑剂的材料形成。并且,通过构成第一层32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高于构成绝缘被覆26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而使得第一层32形成得比绝缘被覆26软。
第二层40具有与第一层32不同的物性。更详细而言,第一层32是与第二层40相比具有适合于与绝缘被覆26的热加工(在此是超声波焊接)的物性的部分,第二层40是根据片材30的用途等而具有需要的物性的部分。
例如,可考虑第二层40以形状保持性的提高为目的而形成得比第一层32硬。由此,与片材仅由软的第一层32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将线束10向车辆组装时的线束10的处理性提高。另外,也可考虑以耐磨损性的提高等为目的而使得第二层40形成得比第一层32硬。
此时,可考虑第二层40由以与第一层32相同的树脂为基底的材料形成得比第一层32硬。在此,由于第一层32以PVC为基底,所以可考虑第二层40以PVC为基底。在该情况下,例如,通过使构成第二层40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低于构成第一层32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而使第二层40比第一层32硬。
另外,也可考虑第二层40由以与第一层32不同的树脂为基底的材料形成得比第一层32硬。在此,由于第一层32以PVC为基底,所以可考虑第二层40由以PVC以外的树脂(例如,PE、聚丙烯(PP)、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为基底的材料形成。
具有第一层32和第二层40的片材30的形成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但例如可考虑以在一次的挤出工序中实现层叠构造的共挤出法形成、或者以第一层32和第二层40暂且分别形成为片状后相互贴合而成为一体的层压法形成。
若从电线固定部34的角度来看,则在片材30的主面33以沿着电线20的外周的方式弯曲的状态下片材30和绝缘被覆26被焊接。若换种角度来看,则绝缘被覆26与电线固定部34的通过焊接出现的分界面形成为比电线未配设部36中的主面33的形状接近绝缘被覆26的圆周面形状的形状。这是基于焊接时的片材30的变形量比绝缘被覆26的变形量大。
此时,优选对绝缘被覆26在其周围15度以上的范围焊接有片材30。换言之,将芯线22的中心和成为在绝缘被覆26的周围被焊接的区域的一方端缘部的部分连结的线段与将芯线22的中心和成为在绝缘被覆26的周围被焊接的区域的另一方端缘部的部分连结的线段所成的角T(参照图2)优选为15度以上。需要说明的是,角T为30度以上比小于30度优选。另外,角T为45度以上比小于45度优选。另外,角T为90度以上比小于90度优选。在此,对绝缘被覆26在其周围接近180度的范围焊接有片材30。
若从电线固定部34的周围的角度来看,则电线固定部的外侧面被设为垂直面37。另外,在片材30的第一层32的上述主面33中,电线20的侧方部分凹陷。以下,将该凹陷的部分称作凹部39。详情后述,但垂直面37及凹部39通过在绝缘被覆26与片材30的焊接时利用夹持部件按压片材30而形成。
接着,参照图2,对线束10中的片材30的各部分的厚度尺寸进行说明。图2是说明片材30的厚度尺寸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中,省略了截面的剖面线。
图2中的尺寸A是片材30中的电线固定部34的最小的厚度尺寸。尺寸A例如是通过电线20的中心且沿着片材30的主面33的法线方向的方向上的厚度尺寸。尺寸A的位置例如是在焊接时电线20和片材30最先接触的部分。
图2中的尺寸B是片材30中的电线固定部34的最大的厚度尺寸。尺寸B例如是距离尺寸A的位置最远的位置处的厚度尺寸。尺寸B的位置例如是在将电线20载置于片材30时成为间隙的部分。
图2中的尺寸C是在电线20的紧侧方的位置形成的凹部39处的厚度尺寸。可认为尺寸C是片材30中的包括电线未配设部36的部分的最小的厚度尺寸。
图2中的尺寸D是相对于凹部39而与电线20相反一侧的位置处的厚度尺寸。可认为尺寸D是在包括电线未配设部36的部分中厚度最厚的部分的尺寸。另外,可认为尺寸D与焊接前的片材30的厚度尺寸相同。
如图2所示,在此,片材30中的电线固定部34的最大的厚度尺寸B形成得比片材30中的包括电线未配设部36的部分的厚度尺寸C、D大。
在此,为了使尺寸B比尺寸C、D大,例如可考虑在焊接前的片材中针对电线配设部和电线未配设部改变厚度。然而,在该情况下,可能会导致片材的制造成本变高或者通用性下降。于是,在此,使用具有一样的厚度的电线固定层的片材作为焊接前的片材并使尺寸B比尺寸C、D大。在此,通过形成凹部39,即使在使用具有一样的厚度的电线固定层的片材作为焊接前的片材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使尺寸B比尺寸C、D大。
而且,在此,在焊接前的片材中的电线固定层的厚度薄的情况下,可能难以对绝缘被覆26在其周围广泛地焊接片材30。即使在该情况下,在此,也能够通过设置凹部39而对绝缘被覆26在其周围广泛地焊接片材30。
另外,如图2所示,在此,片材30中的电线固定部34的最小的厚度尺寸A形成得比片材30中的形成有凹部39的部分的厚度尺寸C大。这是基于,通过在片材30设置有凹部39,片材30中的设置有凹部39的部分的一部分靠近了电线固定部34。
<制造方法>
接着,对实施方式的线束10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图3及图4是说明制造实施方式的线束10的状况的图。需要说明的是,图3及图4所示的电线20B等的记载示出了热加工前的状态。也就是说,以下,在关于热加工前的电线及片材以及其各部分需要与热加工后的电线及片材以及其各部分区分的情况下,关于表示热加工前的状态的电线及片材以及其各部分,有时添加附图标记B而记载。
在此,作为热加工,通过利用超声波焊接机80对电线20B和片材30B进行超声波焊接来制造线束10。超声波焊接机80具备焊头82及下模84。
焊头82是对接触的工件施加超声波振动的部件。也可考虑对焊头82中的与工件接触的面实施有滚花加工,也就是说,以防滑等为目的而施加有凹凸形状。下模84是相对于焊头82而从相反侧支承工件的部件。因此,工件中的成为焊接对象的一对部分在由焊头82及下模84夹持的状态下被施加超声波振动而焊接。
具体而言,在进行超声波焊接时,首先,将电线20B配设于树脂制的片材30B中的形成得比绝缘被覆26B软的电线配设部34B,并由夹持部件夹持电线20B和电线配设部34B。例如如图3所示,将焊接前的电线20B配设于焊接前的片材30B的第一层32侧的主面33上的预定的位置(电线配设部34B),并利用下模84支承。在该状态下,使焊头82朝向下模84接近,利用焊头82及下模84夹持电线20B及片材30B,使绝缘被覆26B和电线配设部34B接触。这样,在此,虽然以焊头82按压片材30B侧且下模84按压电线20B侧的方式配置,但也可考虑以焊头按压电线20B侧且下模按压片材30B侧的方式配置。
焊头82的宽度尺寸被设定为比电线20B的直径大。由此,焊头82不仅能够与片材30B中的电线配设部34B接触,也能够与电线配设部34B的侧方的电线未配设部36B接触。并且,焊头82构成为与下模84一起夹持该片材30B中的电线未配设部36B。
在下模84中的朝向焊头82侧的面形成有保持电线20B的保持槽85。另外,在保持槽85的侧方部分形成有与焊头82一起按压片材30中的电线未配设部36B的按压部89。
保持槽85的底部可以是平面状,也可以是弯曲面状。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保持槽85的底部形成为弯曲面状。
按压部89在电线20B收容于保持槽85的状态下位于与电线20B相同程度的高度。优选的是,按压部89在电线20B收容于保持槽85的状态下位于与电线20B相同或电线20B以上的高度。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在电线20B收容于保持槽85的状态下,按压部89比电线20B稍高地突出。
在此,通过保持槽85的深度尺寸被设定为与电线20B的直径相同的程度(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比电线20B的直径稍大),构成保持槽85的壁部86的前端部兼任按压部89。按压部89构成为与焊头82一起夹持片材30B中的电线20B的未配设部分。按压部89不会按压至片材30B的端缘部,仅按压片材30B的中间部。因而,在焊接后的片材30的主面33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形成凹部39。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按压部89的缘部被倒角,但也能有未被倒角的情况。另外,在被倒角的情况下,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形成为角面的形状,但也可以形成为圆面等的形状。
保持槽85的比形成为弯曲面状的底部靠开口部侧处的宽度被设为固定。因而,从保持槽85的底部到按压部89的前端的壁部86的内表面被设为垂直面87。
在此,从将线束10配设于车辆的狭窄的间隙这一观点来说,线束10优选薄。因而,从该观点来说,片材30B优选薄。在此,焊接前的第一层32B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比电线20B的直径小。当然,焊接前的第一层32B的厚度尺寸也可以与电线20B的直径相同,还可以设定得比电线20B的直径大。
尤其是,在此,焊接前的第一层32B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比电线20B的半径小。当然,焊接前的第一层32B的厚度尺寸也可以与电线20B的半径相同,还可以设定得比电线20B的半径大。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焊接前的第一层32B的厚度尺寸设定得比绝缘被覆26B的厚度尺寸(在此是鉴于存在多个裸线23的平均的厚度尺寸)大。当然,焊接前的第一层32B的厚度尺寸也可以与绝缘被覆26B的厚度尺寸相同,还可以设定得比绝缘被覆26B的厚度尺寸小。
接着,在电线20B和电线配设部34B由夹持部件夹持的状态下,对绝缘被覆26B和电线配设部34B进行超声波焊接。在此,在利用焊头82及下模84夹持绝缘被覆26B与片材30B接触的部分的状态下,利用焊头82来施加超声波振动。在此,由于焊头82按压片材30B侧,所以从片材30B侧施加超声波振动。在绝缘被覆26B与片材30B接触的部分处产生由超声波振动引起的摩擦热,通过至少一方熔融而两者被接合。在此,由于绝缘被覆26B及片材30B均由以PVC为基底的材料形成,所以两者熔融而被接合。
在进行热加工(在此是超声波焊接)的时候,成为电线配设部34B比绝缘被覆26B软的状态。尤其是,在此,绝缘被覆26B及电线配设部34B均由包括PVC及可塑剂的材料形成。另外,在超声波焊接开始前的时候,构成包括电线配设部34B的部分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高于构成绝缘被覆26B的可塑剂相对于PVC的比例。并且,通过在进行超声波焊接的时候也持续该状态,在进行超声波焊接的时候,成为包括电线配设部34B的部分比绝缘被覆26B软的状态。
通过在进行超声波焊接的时候成为电线配设部34B比绝缘被覆26B软的状态,在电线配设部34B与绝缘被覆26B的接触部分处焊头82及下模84的加压的力容易作为使电线配设部34B变形的力发挥作用。由此,电线配设部34B被焊接而出现的电线固定部34与绝缘被覆26B的分界面形成为比焊接前的电线配设部34B的主面33的形状接近绝缘被覆26的原本的外周面即圆周面形状的形状。
需要说明的是,关于绝缘被覆26的原本的外周面即圆周面形状,例如在存在沿着电线20的长度方向不被焊接的部分的情况下,能够在该部分处确认。另外,在此,即使在电线20中的沿着长度方向被焊接的部分处,由于在与焊接侧的面相反一侧的面上在焊接时形状难以崩垮,因此也能够在该面处确认圆周面形状。
而且,由于在下模84形成有按压部89,片材30B的一部分被夹持于按压部89与焊头82之间,所以由按压部89按压的片材30B的第一层32B的一部分向保持槽85侧靠近。更详细而言,由于片材30B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位于电线20B和片材30B接触的部分的紧邻处,所以可认为在电线20B与片材30B接触的部分处产生的摩擦热也会到达片材30B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另外,由于片材30B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处于由焊头82及下模84夹持的状态,所以也可认为会与按压部89之间直接产生摩擦热。由此,片材30B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在超声波焊接时软化,成为容易变形的状态。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在焊接前的状态下,在电线20B与片材30B之间在接触的部分的侧方产生有间隙S。通过以上,片材30B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的一部分以进入在电线20B与片材30B之间产生的间隙S的方式靠近。
另外,在此,即使电线配设部34B由电线20B和焊头82及下模84按压,由于在两侧存在按压部89,所以在电线配设部34B处也不容易产生厚度变薄的变形。
通过这样由按压部89按压片材30B,电线固定部34容易被推高。尤其是,在此,由于在保持槽85的两侧形成有按压部89,所以电线固定部34容易相对于通过电线20的中心的中心线而在两侧被推高。其结果,成为抑制尺寸A的减小且在电线20的周向上广泛地焊接有片材30的状态。尤其是,在焊接前的状态下在电线20B与片材30B之间在两者接触的部分的侧方产生的间隙S被片材30的变形部35填埋。
此时,由于按压部89形成得比片材30B的电线未配设部36B窄,所以片材30B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比其周围的部分凹陷。并且,该凹陷的部分在经过超声波焊接的工序时成为被加热冲压的状态,因此在片材30中被按压的痕迹作为与按压部89的形状对应的凹部39而残留。
<效果等>
在超声波焊接中,通过将片材30B和电线20B的想要焊接的部分加压并施加超声波振动而将它们焊接。此时,根据上述线束10,比绝缘被覆26软的片材30的电线固定部34容易产生由上述加压引起的变形。而且,超声波振动的能量容易被软的片材30的电线固定部34吸收,难以向绝缘被覆26传递。由此,与片材30的电线固定部34比绝缘被覆26硬的情况相比,能够尽量不使电线20的绝缘被覆26变形而进行焊接。此时,即使在使用了所谓的圆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尽量不使电线20的绝缘被覆26变形而进行焊接。
尤其是,在此,通过在由进行超声波焊接的时候的摩擦热加热后的温度及加压状态下电线配设部34B比绝缘被覆26B软,制造出上述线束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使用可塑剂来调节片材30和绝缘被覆26的软度。在此,已知可塑剂有时会因时间经过等而向接触的部件转移。因而,在超声波焊接后,在电线固定部34与绝缘被覆26之间有时会产生可塑剂的转移。在该情况下,也可认为电线固定部34的可塑剂和绝缘被覆26的可塑剂成为平衡状态,电线固定部34和绝缘被覆26成为相同的硬度。除此之外,也能有通过超声波焊接后的加工(例如,对电线20和电线固定部34中的仅电线固定部34进行加热冲压等)而电线固定部34的硬度与绝缘被覆26的硬度相同或比绝缘被覆26硬的情况。即使在这些情况下,也可认为电线固定部34与绝缘被覆26的分界面是沿着绝缘被覆26的外周面的形状。
另外,通过调节可塑剂的比例,即使在使用了一般的具有PVC制的绝缘被覆26的电线20作为汽车用电线的情况下,也能够将电线固定部34形成得比绝缘被覆26软。
另外,由于片材30具有作为电线固定层32的第一层32和层叠于第一层32的第二层40,所以容易使第一层32成为适合于电线20的固定的物性,并利用第二层40对片材30赋予期望的性能。
另外,通过在超声波焊接时使片材30B中的电线未配设部36B向电线配设部34B靠近,能够将电线固定部34推起。由此,能够在使用整体上厚度薄的片材30B的同时得到电线固定部34所需的厚度,从而能够谋求线束10的质量增加的抑制。此时,通过片材30中的在电线20的侧方部分凹陷的凹部39的部分向电线固定部34靠近,容易将电线固定部34大幅推起。
{第一变形例}
图5是示出第一变形例的线束110的横向剖视图。
在实施方式中,设为片材30是两层构造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如第一变形例的线束110那样,也能有片材130是由电线固定层32构成的一层的情况。
在采用了这样的片材130的情况下,在热加工中使用的片材130的制造变得容易。
{第二变形例}
图6是示出第二变形例的线束210的横向剖视图。图7是说明制造第二变形例的线束210的状况的图。
在实施方式中,设为从热加工的分界面的端部朝向片材30的电线未配设部36是垂直面37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考虑如第二变形例的线束210那样,从热加工的分界面的端部到电线未配设部36被设为倾斜面38。该倾斜面38在片材230的主面33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以随着从电线20离开而沿着厚度方向的高度下降的方式形成。
例如如图7所示,通过形成于下模284的保持槽285的内表面(壁部286的内表面)中的从底部到开口的面被设为朝向开口逐渐变宽的倾斜面88,能够在超声波焊接时一并形成片材230中的上述倾斜面38。此时,通过在下模284形成有倾斜面88,片材30B的电线未配设部36B中的由按压部89按压的部分容易向电线配设部34B靠近。因此,若这样在片材230的主面33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形成有随着从电线20离开而沿着厚度方向的高度下降的倾斜面38,则片材230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容易向电线固定部34靠近。
{其他变形例}
到此为止,设为电线固定部34的厚度最厚的部分的尺寸B比包括电线未配设部36的部分的厚度尺寸C、D大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能有电线固定部34的厚度最厚的部分的尺寸B与包括电线未配设部36的部分的厚度尺寸C、D相同或比厚度尺寸C、D小的情况。例如,在下模中不设置按压部89且下模不与片材30B接触的情况下,能有电线固定部34的厚度变薄的情况。
另外,到此为止,设为在片材30的主面33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形成有凹部39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能有在片材30的主面33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未形成凹部39的情况。例如,在下模84的按压部89按压片材30中的电线未配设部36B整体的情况或在下模不设置按压部89且下模不与片材30中的电线未配设部36B接触的情况等下,可认为不形成凹部39。
另外,到此为止,对片材30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是连续的垂直面37或倾斜面38状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也可考虑片材30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形成为台阶状。例如,可考虑,通过在下模中从保持槽85的底部到按压部89的前端的壁部86的内表面形成为台阶状,片材30中的电线20的侧方部分形成为台阶状。
另外,到此为止,设为电线20是圆电线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电线20也能有采用例如方电线等圆电线以外的电线的情况。
另外,到此为止,设为绝缘被覆26及电线固定层32由以PVC为基底的材料形成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例如也能有绝缘被覆26及电线固定层32由以PE或PP为基底的材料形成的情况。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成为电线固定层32的基底的PE或PP比成为绝缘被覆26的基底的PE或PP低密度化或者使成为电线固定层32的基底的PE或PP与异丁烯等反应,能够使电线固定层32比绝缘被覆26软。
另外,到此为止,设为在由以PVC为基底的材料形成的绝缘被覆26及电线固定层32中通过改变可塑剂的比例而使电线固定层32比绝缘被覆26软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例如,也可考虑通过改变PVC的聚合度(分子量)来使电线固定层32比绝缘被覆26软。在该情况下,通过使构成电线固定层32的PVC的聚合度比构成绝缘被覆26的PVC的聚合度低,能够将电线固定层32形成得比绝缘被覆26软。此时,也能够兼顾改变可塑剂的比例和改变聚合度。因此,在由以PVC为基底的材料形成的绝缘被覆26及电线固定层32中,在使电线固定层32比绝缘被覆26软时,可以改变可塑剂的比例及聚合度双方而使其软,也可以仅改变可塑剂的比例而使其软,还可以仅改变聚合度而使其软。
另外,到此为止,设为作为第二层40而以形状保持性或耐磨损性的提高等为目的而由树脂材料形成得比第一层32硬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例如,可考虑,通过采用铝箔等金属箔作为第二层40而构成为片材30具有屏蔽性或者提高散热性。
另外,到此为止,设为片材是1层或2层构造而进行了说明,但也可考虑片材30是3层构造以上。也就是说,可考虑相对于第二层在与第一层相反的一侧依次层叠有第三层、第四层。在片材具有3层构造的情况下,例如也可考虑将第二层设为由PP或PET等材料形成的可塑剂难以转移的层,将第三层设为由PVC形成的层且比第一层32硬的层(相当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层40的层)。若这样形成,则第二层作为抑制可塑剂从第一层向第三层的转移的阻挡层发挥功能。
另外,到此为止,设为作为热加工手段的一例而对绝缘被覆26和电线固定层32进行超声波焊接而进行了说明,但这不是必须的结构。绝缘被覆26和电线固定层32也可以形成为通过基于热风的加工、使用了高频的加工等超声波焊接以外的热加工手段进行热加工后的状态且焊接后的状态。
另外,在成为绝缘被覆26及电线固定层32的基底的树脂是PVC的情况下,在可塑剂以外添加的添加剂最好在不阻碍由可塑剂的量决定的硬度的范围内添加。作为该添加剂,例如也可以添加热稳定剂、无机填料(例如,碳酸钙、滑石粉、二氧化硅、黏土等)、橡胶系材料(例如,氯化聚乙烯(CPE)、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树脂(MBS)、聚氨酯弹性体、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树脂(EVA)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方式及各变形例中说明的各结构只要相互不矛盾就能够适当组合。
以上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但上述的说明在所有方面都是例示,本发明不限定于此。应理解为,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前提下,能够设想出未示出的无数变形例。
附图标记说明
10 线束
20 电线
22 芯线
26 绝缘被覆
30 片材
32 第一层(电线固定层)
33 主面
34 电线固定部
34B 电线配设部
35 变形部
36 电线未配设部
37 垂直面
38 倾斜面
39 凹部
40 第二层
80 超声波焊接机
82 焊头
84 下模
85 保持槽
89 按压部

Claims (9)

1.一种线束,具备:
电线,包括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绝缘被覆;及
片材,在树脂制的主面上配设有所述电线,所述主面中的与所述电线接触的部分与所述电线的所述绝缘被覆被进行热加工而形成为电线固定部,
所述片材中的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绝缘被覆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绝缘被覆及所述电线固定部均由包括聚氯乙烯及可塑剂的材料形成,
通过构成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高于构成所述绝缘被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使得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绝缘被覆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其中,
所述绝缘被覆中包含的可塑剂和所述电线固定部中包含的可塑剂是相同的种类。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的线束,其中,
所述绝缘被覆及所述电线固定部均由包括聚氯乙烯的材料形成,
通过构成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的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低于构成所述绝缘被覆的聚氯乙烯的聚合度,使得包括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部分形成得比所述绝缘被覆软。
5.一种线束,具备:
电线,包括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且外周面被设为圆周面形状的绝缘被覆;及
片材,在树脂制的主面上配设有所述电线,所述主面中的与所述电线接触的部分与所述电线的所述绝缘被覆被进行热加工而形成为电线固定部,
所述绝缘被覆与所述电线固定部的通过热加工出现的分界面形成为比所述片材的所述主面中的未配设所述电线的部分的形状接近所述绝缘被覆的所述圆周面形状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线束,其中,
所述片材是一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的线束,其中,
所述片材包括具有所述电线固定部的第一层和层叠于所述第一层的第二层。
8.一种线束的制造方法,具备:
工序(a),将包括芯线和覆盖所述芯线的绝缘被覆的电线配设于片材中的树脂制的电线配设部,并由夹持部件夹持所述电线和所述电线配设部;及
工序(b),在所述工序(a)之后,对所述绝缘被覆和所述电线配设部进行热加工,
在进行所述工序(b)的时候,成为包括所述电线配设部的部分比所述绝缘被覆软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束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绝缘被覆及所述电线配设部均由包括聚氯乙烯及可塑剂的材料形成,
在进行所述工序(b)的时候,通过构成包括所述电线配设部的部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高于构成所述绝缘被覆的可塑剂相对于聚氯乙烯的比例,成为包括所述电线配设部的部分比所述绝缘被覆软的状态。
CN201880091743.0A 2018-03-28 2018-08-08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190288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1261 2018-03-28
JP2018061261 2018-03-28
PCT/JP2018/029741 WO2019187193A1 (ja) 2018-03-28 2018-08-08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902888A true CN111902888A (zh) 2020-11-06
CN111902888B CN111902888B (zh) 2022-06-03

Family

ID=68058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743.0A Active CN111902888B (zh) 2018-03-28 2018-08-08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1764B2 (zh)
JP (1) JP7147839B2 (zh)
CN (1) CN111902888B (zh)
DE (1) DE112018007374T5 (zh)
WO (1) WO20191871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187193A1 (ja) * 2018-03-28 2019-10-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3537A (en) * 1988-02-12 1990-05-0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shaping a resin coating of a wire harness
JP2004224168A (ja) * 2003-01-22 2004-08-12 Yazaki Corp 車両ドア用防水シート
CN102396039A (zh) * 2009-07-24 2012-03-2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由同轴电缆组成的线束
CN103597549A (zh) * 2011-06-02 2014-02-1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被覆材料、绝缘电线以及线束
CN105283929A (zh) * 2013-04-24 2016-01-27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信号传送用扁平电缆
CN105474305A (zh) * 2013-08-22 2016-04-0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吸音材料及带吸音材料的线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54597U (zh) 1973-09-14 1975-05-24
US4217155A (en) * 1975-09-12 1980-08-12 Amp Incorporated Multi-pair cable having low crosstalk
US4149026A (en) * 1975-09-12 1979-04-10 Amp Incorporated Multi-pair cable having low crosstalk
US4584241A (en) * 1984-04-06 1986-04-22 At&T Technologies Stabilization of PVC bodies
JPH069379Y2 (ja) 1988-01-27 1994-03-09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ポリエチレン絶縁ケーブル
US5460885A (en) * 1990-02-21 1995-10-24 General Cable Industries, Inc. Insulated electrical products and processes of forming such products
JPH0546608U (ja) 1991-11-28 1993-06-22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ドア用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3565951B2 (ja) * 1995-07-20 2004-09-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0276953A (ja) * 1999-03-23 2000-10-06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被覆電線
US20020104668A1 (en) * 2000-05-01 2002-08-08 Lear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king an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onductor and resultant product
JP4311727B2 (ja) * 2003-12-04 2009-08-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非架橋型難燃性樹脂組成物ならびにこれを用いた絶縁電線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5237277B2 (ja) * 2007-07-12 2013-07-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難燃性シラン架橋オレフィン系樹脂組成物および絶縁電線ならびに難燃性シラン架橋オレフィン系樹脂の製造方法
JP5054597B2 (ja) 2008-04-10 2012-10-24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蒸気膨張機駆動空気圧縮装置
US8986586B2 (en) * 2009-03-18 2015-03-24 Southwire Company, Llc Electrical cable having crosslinked insulation with internal pulling lubricant
US8552098B2 (en) * 2009-09-30 2013-10-08 Dow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urified acetylated derivatives of castor oil and compositions including same
JP2012223057A (ja) * 2011-04-13 2012-11-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配索構造
US9842672B2 (en) * 2012-02-16 2017-12-12 Nexans LAN cable with PVC cross-filler
JP5895614B2 (ja) * 2012-03-09 2016-03-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935518B2 (ja) * 2012-06-04 2016-06-15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多芯ケーブルおよびその整線方法
JP5605424B2 (ja) * 2012-12-14 2014-10-1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絶縁被覆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04936999B (zh) * 2013-01-16 2017-06-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固化材料、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JP2014216109A (ja) 2013-04-24 2014-11-17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樹脂製作所 信号伝送用フラットケーブル
JP5979113B2 (ja) 2013-10-03 2016-08-2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WO2016006546A1 (ja) 2014-07-09 2016-01-1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用シート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5950249B2 (ja) * 2014-08-08 2016-07-1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銅合金線、銅合金撚線、被覆電線、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US20170287600A1 (en) * 2014-09-30 2017-10-05 Century Innovation Corporation Connection structur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transport equipment, power equipment, power generation equipment, medical instrument and space equipment
WO2016088841A1 (ja) * 2014-12-05 2016-06-09 株式会社クラレ 絶縁材
JP6406023B2 (ja) * 2015-01-15 2018-10-1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線、端子付電線及び端子付電線製造方法
JP2016154430A (ja) * 2015-02-12 2016-08-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217879B2 (ja) * 2015-03-31 2017-10-2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304101B2 (ja) * 2015-03-31 2018-04-0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外装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ハーネス付き電気機器
JP6722008B2 (ja) * 2015-04-01 2020-07-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テープ
JP2017010653A (ja) * 2015-06-17 2017-01-1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グロメット用防水シートおよ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370756B2 (ja) * 2015-09-25 2018-08-0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電池配索用電線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617502B2 (ja) * 2015-10-01 2019-12-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線被覆材用組成物および絶縁電線
WO2017064772A1 (ja) * 2015-10-14 2017-04-20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536700B2 (ja) * 2016-02-12 2019-07-03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トランシーバの放熱装置及び光通信装置
JP6471910B2 (ja) * 2016-04-07 2019-02-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54312B2 (ja) * 2016-09-05 2019-01-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434468B2 (ja) * 2016-09-30 2018-12-05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接続モジュール
JP6763310B2 (ja) * 2017-01-23 2020-09-3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磁シールド部品及びワイヤハーネス
JP6589936B2 (ja) * 2017-05-31 2019-10-16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配線構造
JP6798471B2 (ja) * 2017-06-19 2020-12-09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WO2018235368A1 (ja) * 2017-06-19 2018-12-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絶縁電線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JP6784245B2 (ja) * 2017-08-28 2020-11-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
DE112019001612T5 (de) * 2018-03-27 2020-12-03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Kabelbaum
WO2019187193A1 (ja) * 2018-03-28 2019-10-0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6665881B2 (ja) * 2018-03-28 2020-03-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6665882B2 (ja) * 2018-03-30 2020-03-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6939704B2 (ja) * 2018-05-25 2021-09-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JP6989441B2 (ja) * 2018-05-25 2022-01-05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ハーネスの端末保護方法
JP6607282B1 (ja) * 2018-05-30 2019-11-20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配線部材
EP3624140B1 (en) * 2018-09-14 2023-04-19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ling a wiring-harnes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23537A (en) * 1988-02-12 1990-05-08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shaping a resin coating of a wire harness
JP2004224168A (ja) * 2003-01-22 2004-08-12 Yazaki Corp 車両ドア用防水シート
CN102396039A (zh) * 2009-07-24 2012-03-28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由同轴电缆组成的线束
CN103597549A (zh) * 2011-06-02 2014-02-1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电线被覆材料、绝缘电线以及线束
CN105283929A (zh) * 2013-04-24 2016-01-27 株式会社湘南合成树脂制作所 信号传送用扁平电缆
CN105474305A (zh) * 2013-08-22 2016-04-0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吸音材料及带吸音材料的线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12018007374T5 (de) 2020-12-10
JPWO2019187193A1 (ja) 2021-03-11
WO2019187193A1 (ja) 2019-10-03
CN111902888B (zh) 2022-06-03
JP7147839B2 (ja) 2022-10-05
US11521764B2 (en) 2022-12-06
US20210118590A1 (en)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98471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JP5450949B2 (ja) シールド電線及びシールド電線の製造方法
CN111902886B (zh) 线束和线束的制造方法
KR20150101154A (ko) 플렉서블 버스바
US11791599B2 (en) Electric cable with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lectric cable with terminal
WO2018235788A1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およ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CN111902888B (zh) 线束及线束的制造方法
JP2011014438A (ja) 電線連結構造及びその電線連結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導電路
CN111937091B (zh) 线束和线束的制造方法
CN107408424B (zh) 外装线束
JP6930501B2 (ja)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11501891B2 (en) Wiring member
JP6923023B2 (ja) ワイヤーハーネス及びワイヤーハーネスの製造方法
US6527161B2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electric wires
JP5445805B2 (ja) 電線連結構造及びその電線連結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導電路
JP2019087326A (ja) パイプ導体及び導電路
JP2020092097A5 (zh)
JP2009245820A (ja) 電線加工品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