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886941A - 带式供料器 - Google Patents

带式供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886941A
CN111886941A CN201880091654.6A CN201880091654A CN111886941A CN 111886941 A CN111886941 A CN 111886941A CN 201880091654 A CN201880091654 A CN 201880091654A CN 111886941 A CN111886941 A CN 1118869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pe
feeding
tape feeder
feed
claw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165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886941B (zh
Inventor
向原崇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886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886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8869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带式供料器,使进给爪卡合于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该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上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爪部件,上述爪部件在卡合于卡合孔的状态下直线移动,向进给爪进给编带元件。

Description

带式供料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进给爪卡合于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的带式供料器,该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
背景技术
如下述专利文献所述的那样,带式供料器通常具备通过向卡合孔的卡合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送出的进给爪。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81959号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3-658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具备进给爪的带式供料器中,通过进给爪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送出。因此,需要将编带元件在送出至带式供料器的进给爪的状态下设置于带式供料器。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将编带元件在送出至带式供料器的进给爪的状态下适当地设置于带式供料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说明书公开一种带式供料器,使进给爪卡合于上述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上述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上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爪部件,上述爪部件在卡合于上述卡合孔的状态下直线移动,向上述进给爪进给上述编带元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通过卡合于卡合孔的状态的爪部件直线移动,从而将编带元件送出至带式供料器的进给爪。由此,能够将编带元件适当地设置于带式供料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子元件安装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带式供料器的立体图。
图3是带式供料器的放大立体图。
图4是编带元件的立体图。
图5是带设置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送出作业机的放大图。
图7是送出作业机的放大图。
图8是送出作业机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作为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形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详细地进行说明。
图1示出电子元件安装装置10。电子元件安装装置10由两台电子元件安装机(以下,有时省略为“安装机”)14构成。各安装机14主要具备安装机主体20、搬运装置22、移动装置24、安装头26、供给装置28。
安装机主体20由框架部32和架设在该框架部32上的梁部34构成。搬运装置22具备两个进给机装置40、42。这两个进给机装置40、42分别搬运被各进给机装置40、42支承的电路基板。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将电路基板的搬运方向称为X方向,将与该方向成直角的水平的方向称为Y方向,将铅垂方向称为Z方向。
移动装置24是XY机器人型的移动装置,使滑动件50向任意位置移动。而且,通过在滑动件50安装有安装头26,从而安装头26向框架部32上的任意位置移动。安装头26具有设置于下端面的吸嘴60。吸嘴60通过负压吸附保持电子元件,并通过正压使所保持的电子元件脱离。
安装头26向电路基板安装电子元件。在安装头26的下端面设置有吸嘴60。吸嘴60经由负压空气、正压空气通路而与正负压供给装置(省略图示)连通。由此,吸嘴60通过负压吸附保持电子元件,并通过正压使所保持的电子元件脱离。另外,安装头26具有使吸嘴60升降的吸嘴升降装置(省略图示),对所保持的电子元件的上下方向的位置进行变更。
供给装置28是具有多个带式供料器70并通过各带式供料器70供给元件的装置。如图2所示,带式供料器70包括供料器主体部72,且在该供料器主体部72中,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在框架部32的端部设置的安装台(参照图1)76。此外,在框架部32的安装台76安装有各种带式供料器,但本申请的带式供料器70是从编带元件取下径向引脚元件(以下,省略为“径向元件”)并供给所取下的径向元件的装置。另外,针对带式供料器70的详细构造,如本说明书的申请人已经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147458”所述。因此,针对带式供料器70的构造,简略地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带式供料器70具有带引导件80、送出装置82、切断装置84,上述带引导件80、送出装置82、切断装置84配设于带式供料器70的壳体亦即供料器主体部72的内部。此外,在带式供料器70的说明中,有时将配设有切断装置84的一侧记载为前侧,将与该前侧相反一侧记载为后侧。
如图4所示,编带元件100由多个径向元件102和载带104构成。径向元件102大致包括圆柱状的主体部106和从该主体部106的底面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出的两个引脚108。而且,径向元件102的两个引脚108在下端部处编带于载带104。另外,多个进给孔110以等间距形成于载带104。而且,多个径向元件102以与进给孔110的形成间距相同的间距编带于载带104。
带引导件80在使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立设的状态对该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进行引导,编带于载带104的径向元件102从带引导件80的上端部向上方延伸出。而且,带引导件80成为U字形路径,在向带式供料器70的前侧延伸出后,在带式供料器70的前端部中,以180度弯曲,并向带式供料器70的后侧延伸出。
送出装置82具有多个爪部件116,并配设于朝向带引导件80的前侧的路径。而且,多个爪部件116在与由带引导件80引导的载带104的进给孔110卡合的状态下向前方滑动,从而将编带元件100向前方送出。
对于切断装置84而言,在带式供料器70的前端部中,带引导件80配设于以180度弯曲的紧前。而且,切断装置84将编带于由送出装置82送出的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的径向元件102的引脚108切断,并在保持了从载带104分离的径向元件102的状态下供给该径向元件102。此外,通过切断装置84而分离了径向元件102后的载带104即所谓的废带沿着带引导件80在带式供料器70的前端部中以180度回转,向后方被送出。而且,从形成于带式供料器70的中央部的排出口(参照图2)120将废带向带式供料器70的外部排出。
这样,在带式供料器70中,由带引导件80引导后的编带元件100由送出装置82向元件的供给位置引导。而且,在供给位置中,径向元件102以由切断装置84从载带104切断并被保持的状态被供给。即,在带引导件80的路径上,使送出装置82的爪部件116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从而通过送出装置82的工作,编带元件100在带引导件80的内部送出,在供给位置处,径向元件102依次被供给。因此,需要使编带元件100进入带引导件80的内部,使送出装置82的爪部件116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卡合。
因此,以往,作业者使编带元件100的端部从在带式供料器70的后端部形成的带引导件80的开口(参照图2)122插入并将编带元件100压入带引导件80的内部,从而使送出装置82的爪部件116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即,作业者压入编带元件100,并使爪部件116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直至从带引导件80的开口122插入的编带元件100的端部在带引导件80的路径中到达至送出装置82为止。
然而,带式供料器70安装于安装台76,从而需要在比较窄的区域中将编带元件100压入带式供料器70的内部,难以进行作业。特别是如图1所示,有时在安装台76安装有较多的带式供料器70,因此成为在非常窄的区域中的作业,作业性非常差。另外,在通过窄区域中的作业将编带元件100压入带式供料器70的内部时,恐怕使编带元件100弯曲而使编带于编带元件100的径向元件102破损。特别是若使编带元件100弯曲,则有时编带于编带元件100的引脚108弯曲,若引脚108弯曲,则恐怕无法在带式供料器70的供给位置处适当地供给径向元件102。
鉴于这样的情况,带式供料器70具备图5所示的带设置装置150,并在带式供料器70的后端部连结有带设置装置150。带设置装置150由两台送出作业机152构成,上述两台送出作业机152以沿Y方向延伸的姿势沿X方向排列配设。一台送出作业机152与一台带式供料器70对应,成为在对应的带式供料器70设置编带元件100的作业机。即,一台带设置装置150以单触式连结于两台带式供料器70的后端部。此外,有时将带设置装置150的与带式供料器70连结的一侧记载为前侧,将与该前侧相反的一侧记载为后侧。
如图6所示,各送出作业机152具有引导框架160、送出机构162、解除机构164。引导框架160由一对侧壁170、172和底板176构成。一对侧壁170、172以立设的状态隔开预定尺寸(数mm左右)而相向,并以沿Y方向延伸的姿势配设。而且,一对侧壁170、172之间在下端部由底板176堵塞。
此外,如图5所示,两台送出作业机152的引导框架160在前端部中通过托架178而一体化,托架178通过使连结用的锁眼形孔与带式供料器70的后端部的螺栓突出部嵌合,从而将带设置装置150与带式供料器70的后端部连结。另外,在带设置装置150连结于带式供料器70的后端部的状态下,送出作业机152的引导框架160的前端部与和该送出作业机152对应的带式供料器70的带引导件80的后端的开口122面对面。
另外,如图6所示,送出机构162包括固定托架180、滑动托架182、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送出用爪部件186。固定托架180以沿Y方向延伸的姿势固定于一对侧壁170、172的一方的侧壁170。另一方面,滑动托架182以沿Y方向延伸的姿势并以能够沿Y方向滑动的方式配设于一对侧壁170、172的另一方的侧壁172。而且,在滑动托架182的后端部固定有向上方延伸出的送出用手柄188,通过作业者把持送出用手柄188并使其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滑动托架182沿着侧壁172直线滑动。此外,滑动托架182能够在以下范围内滑动,该范围以从与固定托架180相向的位置起的前侧作为前端,以从与固定托架180相向的位置起的后侧作为后端。
另外,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大致成为L字形,并由主体部190和相对于主体部190以约90度弯曲了的弯曲部192构成。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以使主体部190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使弯曲部192朝向前方的姿势配设于固定托架180。此外,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成为使弯曲部192的前端朝向侧壁170的姿势。
另外,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在主体部190的后侧的端部处由固定托架180保持为能够沿左右方向(爪相对于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出入的方向)摆动,由压缩螺旋弹簧194向接近侧壁170的方向施力。而且,在侧壁170且在与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相向的位置形成有狭缝195,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94被施力的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经由狭缝195而进入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即一对侧壁170、172之间。
此外,进入引导框架160的内部的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的前侧的面成为与主体部190正交的面,但弯曲部192的后侧的面成为越接近主体部190则越朝向后方的锥面。因此,将弯曲部192的前侧的面记载为正交面196,将弯曲部192的后侧的面记载为锥面198。
另外,送出用爪部件186成为与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大致相同的形状,与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相同,由主体部200和弯曲部202构成。送出用爪部件186以使主体部200沿前后方向延伸并使弯曲部202朝向前方的姿势配设于滑动托架182。此外,送出用爪部件186成为使弯曲部202的前端朝向侧壁172的姿势。
另外,送出用爪部件186在主体部200的后侧的端部中,由滑动托架182保持为能够沿左右方向摆动,由压缩螺旋弹簧204向接近侧壁172的方向施力。而且,在侧壁172且在与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相向的位置形成有狭缝205,通过压缩螺旋弹簧204被施力的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经由狭缝205而进入引导框架160的内部。顺便一提,狭缝205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成为与滑动托架182的滑动范围相当的长度尺寸。因此,即便滑动托架182滑动,也可防止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与侧壁172的抵接。
此外,进入引导框架160的内部的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的前侧的面成为与主体部200正交的面,但弯曲部202的后侧的面成为越接近主体部200则越朝向后方的锥面。因此,将弯曲部202的前侧的面记载为正交面206,将弯曲部202的后侧的面记载为锥面208。
另外,解除机构164由支承板220和一对滑动板222、224构成。支承板220在送出用爪部件186的下方处由滑动托架182保持为能够沿前后方向滑动。而且,支承板220经由侧壁172的狭缝205而向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延伸出。另外,一对滑动板222、224在立设于支承板220的上表面的状态下在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即在一对侧壁170、172之间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姿势相向。
另外,在支承板220固定有向上方延伸出的解除用手柄228,通过作业者把持解除用手柄228并使其沿前后方向移动,从而一对滑动板222、224在引导框架160的内部沿前后方向滑动。此时,通过一对滑动板222、224向前方滑动,从而滑动板224的前端部与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接触,通过一对滑动板222、224向后方滑动,从而将滑动板224与送出用爪部件186的接触解除。
根据这样的构造,在送出作业机152中,在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即在一对侧壁170、172之间,将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以立设的状态进行收容。而且,编带于载带104的径向元件102从侧壁170、172的上端向上方延伸出。此外,编带元件100立设的状态是载带104相对于水平面以直角交叉的状态,是编带于载带104的引脚108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状态。这样,通过编带元件100立设,从而能够使送出作业机152的宽度变窄。另外,送出用爪部件186及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与收容于引导框架160的内部的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卡合。而且,通过作业者对送出用手柄188的操作,送出用爪部件186沿前后方向滑动,从而将编带元件100向带式供料器70的进给爪送出,将编带元件100设置于带式供料器70。
详细而言,从引导框架160的后端部插入编带元件100,插入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即一对侧壁170、172之间且解除机构164的一对滑动板222、224之间。而且,在插入一对滑动板222、224之间的编带元件100的载带104的进给孔110卡合有经由狭缝205而向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延伸出的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的前端。另外,在位于送出用爪部件186所卡合的进给孔110的前侧的进给孔110卡合有经由狭缝195而向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延伸出的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的前端。即,在编带元件100的两个进给孔110卡合有送出用爪部件186及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
而且,在送出用爪部件186及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卡合于载带104的两个进给孔110的状态下,通过送出用手柄188的向前方的操作,滑动托架182向前方直线滑动。此时,配设于滑动托架182的送出用爪部件186与滑动托架182一起向前方直线滑动,编带元件100由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192的正交面196向前方按压。正交面196与编带元件100正交,因此由正交面196向前方按压的力向编带元件100传递,将编带元件100向前方送出。
此外,虽在通过送出用爪部件186的滑动而向前方被送出的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也卡合有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但在送出编带元件100时,将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卡合解除。详细而言,在送出编带元件100时,与进给孔110卡合的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在锥面198处由划分进给孔110的缘部向前方按压。锥面198不与编带元件100正交而越接近弯曲部192的基端部即主体部190则越朝向后方而倾斜。因此,将锥面198向前方按压的力分散为使弯曲部192离开编带元件100的方向的力,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克服压缩螺旋弹簧194的弹力而向离开编带元件100的方向摆动。由此,在编带元件100通过送出用爪部件186的滑动而向前方被送出时,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向编带元件100的卡合解除。
这样,通过利用对送出用手柄188的操作而使滑动托架182向前方滑动,从而编带元件100在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向前方被送出。而且,若滑动托架182滑动至滑动托架182的滑动范围的前端并停止,则编带元件100的送出也停止。此时,送出停止的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与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的前端相向。因此,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通过压缩螺旋弹簧194的弹力而卡合于送出停止了的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即,若由于送出用爪部件186的滑动而产生的编带元件100的送出停止,则送出用爪部件186及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两个进给孔110。
接着,在滑动托架182滑动至滑动托架182的滑动范围的前端后,通过送出用手柄188的向后方的操作,滑动托架182向后方滑动。此时,编带元件100通过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防止向与送出方向相反方向的返回,并且送出用爪部件186与进给孔110的卡合解除。
详细而言,伴随着滑动托架182向后方的滑动,送出用爪部件186也向后方滑动,此时,与进给孔110卡合的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在锥面208处将划分进给孔110的缘部向后方按压。因此,对编带元件100向与送出方向相反方向传递返回力。
此时,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卡合于进给孔110,该弯曲部192的正交面196由划分进给孔110的缘部向后方按压。然而,由于正交面196与编带元件100正交,所以按压正交面196的力没有在左右方向上分散,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不摆动。因此,维持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与进给孔110的卡合,防止编带元件100的向与送出方向相反方向的返回。
另外,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的锥面208越接近主体部200则越向后方倾斜。因此,在送出用爪部件186向后方滑动时锥面208按压划分进给孔110的缘部的力的反作用力产生于使弯曲部202离开编带元件100的方向。由此,送出用爪部件186向离开编带元件100的方向摆动,送出用爪部件186与进给孔110的卡合解除。而且,送出用爪部件186滑动至滑动范围的后端,从而与送出后的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卡合。
由此,防止编带元件100的向与送出方向相反方向的返回,并且送出用爪部件186返回编带元件100的送出前的位置。而且,通过送出用手柄188再次与上述步骤相同地沿前后方向被操作,从而将编带元件100向前方送出。这样,每当送出用手柄188沿前后方向依次被操作时,编带元件100被送出相当于滑动托架182的滑动量的量。由此,仅通过作业者将送出用手柄188沿前后方向操作,便能够使编带元件100送出至带式供料器70的送出装置82,在狭窄作业区域中的作业性提高。进而,即便在狭窄的作业区域中也能够容易地进行作业,能够防止与编带元件100的弯曲相伴的径向元件102的破损等。
此外,若通过送出作业机152将编带元件100送出至带式供料器70的送出装置82的进给爪,则送出装置82工作,通过送出装置82将编带元件100向供给位置送出。此时,在送出作业机152中,若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及送出用爪部件186与进给孔110卡合,则恐怕妨碍由送出装置82进行的编带元件100的送出。另外,在换产时等更换编带元件100时,在送出作业机152中,若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及送出用爪部件186与进给孔110卡合,则无法从送出作业机152抽出编带元件100。
因此,在送出作业机152中,通过解除机构164,将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及送出用爪部件186与进给孔110的卡合解除。详细而言,通过解除用手柄228的向前方的操作,解除机构164的一对滑动板222、224向前方滑动。此时,如图7所示,滑动板224的前端部与向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延伸出的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接触。因此,通过将弯曲部202的锥面208向前方按压,从而该按压的力向使弯曲部202离开滑动板224的方向作用,从而送出用爪部件186向离开滑动板224的方向摆动。由此,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弯曲部202的前端从一对滑动板222、224之间向外侧移动,送出用爪部件186与进给孔110的卡合解除。
而且,在滑动板222、224滑动至前方的状态下即在滑动板224接触于滑动托架182的弯曲部202的状态下,通过送出用手柄188的向前方的操作,滑动托架182向前方滑动。此时,一对滑动板222、224也与滑动托架182一起向前方滑动,如图8所示,滑动板222的前端部与向引导框架160的内部延伸出的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接触。因此,通过将弯曲部192的锥面198向前方按压,从而该按压的力向使弯曲部192离开滑动板222的方向作用,从而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向离开滑动板222的方向摆动。由此,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的弯曲部192的前端从一对滑动板222、224之间向外侧移动,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与进给孔110的卡合解除。
这样,在送出作业机152中,通过将解除用手柄228和送出用手柄188向前方操作,从而将返回防止用爪部件184和送出用爪部件186的向进给孔110的卡合解除。由此,能够保证由带式供料器70中的送出装置82进行的适当的编带元件100的送出。另外,能够容易地从送出作业机152抽出编带元件100。
另外,在送出作业机152中,作为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卡合而送出编带元件100的部件,采用送出用爪部件186,但也可考虑取代送出用爪部件186而采用了带齿卷盘的送出作业机。对于这样的采用了带齿卷盘的送出作业机而言,带齿卷盘的外周部的齿卡合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通过带齿卷盘的旋转,将编带元件100送出。
但是,带式供料器70即除径向元件102用的径向供料器以外的带式供料器许多不是在编带元件立设的状态下而是在编带元件的载带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状态下即在载带与水平面大致平行的状态下送出。在这样的带式供料器中,带齿卷盘配设为能够绕沿左右方向延伸的轴心旋转。即,带齿卷盘以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姿势配设。
另一方面,在带式供料器70中,编带元件100在立设的状态下被送出。因此,在送出作业机中,也需要将编带元件100在立设的状态下送出,在采用了带齿卷盘的送出作业机中,带齿卷盘配设为能够绕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轴心旋转。即,带齿卷盘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姿势配设。若在这样的姿势下配设带齿卷盘,则送出作业机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增大,无法实现送出作业机的紧凑化。
进一步而言,为了使带齿卷盘的齿卡合于立设的状态的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为了使带齿卷盘的齿与进给孔110可靠地卡合,需要使带齿卷盘的齿不是成为简单的形状而是成为能够防止从进给孔110的脱落等的形状。鉴于这样的情况,在送出作业机152中,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卡合的送出用爪部件186直线滑动,通过该送出用爪部件186将编带元件100送出。由此,能够抑制送出作业机15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实现送出作业机152的紧凑化。
此外,带式供料器70是带式供料器的一个例子。编带元件100是编带元件的一个例子。径向元件102是电子元件的一个例子。进给孔110是卡合孔的一个例子。爪部件116是进给爪的一个例子。送出机构162是送出机构的一个例子。解除机构164是解除机构的一个例子。送出用爪部件186是爪部件的一个例子。
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以实施了各种变更、改进的各种方式实施。具体而言,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带式供料器70即径向供料器,但能够采用除径向供料器以外的带式供料器。具体而言,例如,能够采用通过在形成于载带的凹部收容有电子元件并且该凹部由顶带覆盖的编带元件而供给电子元件的带式供料器、轴向供料器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了方便,带设置装置150由两台送出作业机152构成,但也可以是,以对应于每一台带式供料器的方式使带设置装置150由一台送出作业机152构成。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送出作业机152通过手动送出编带元件100,但也可以构成为自动送出编带元件100。即,也可以将本发明应用于具有编带元件的自动加载功能的送出作业机。具体而言,例如,构成为滑动托架182通过电磁马达、缸体等驱动源而自动工作。另外,构成为,在带式供料器70的送出装置82的附近配设检测传感器,将编带元件100送出至送出装置82的爪部件116与编带元件100的进给孔110卡合的位置时,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出编带元件100。而且,通过驱动源的工作,滑动托架182滑动,将编带元件100自动向带式供料器70的送出装置82的前述的位置送出。此时,若由检测装置检测出编带元件100,则驱动源的工作停止,编带元件100的送出停止。此时,送出作业机152不需要相对于带式供料器70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而与带式供料器70一体构成。根据这样的结构,作为具有自动加载功能的带式供料器,能够应用本发明。此外,自动加载功能是指若将卷绕于带盘的编带元件安装于带式供料器则自动送出编带元件直至带式供料器供给元件的供给位置为止的功能。
附图标记说明
70...带式供料器 100...编带元件 102...径向元件(电子元件) 110...进给孔116...爪部件(进给爪) 162...送出机构 164...解除机构 186...送出用爪部件(爪部件)

Claims (5)

1.一种带式供料器,使进给爪卡合于卡合孔而将编带元件向供给位置进给,所述编带元件是将多个电气元件编带于以等间距形成有所述卡合孔的带而形成的,
所述带式供料器具备爪部件,所述爪部件在卡合于所述卡合孔的状态下直线移动,向所述进给爪进给所述编带元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爪部件通过手动而直线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带式供料器具备解除机构,所述解除机构将所述爪部件与所述卡合孔的卡合解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在通过所述爪部件的移动将所述编带元件送出至与所述进给爪卡合的位置的情况下,所述解除机构自动地解除所述爪部件与所述卡合孔的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式供料器,其中,
所述带式供料器具备使所述爪部件直线移动的送出机构,
所述送出机构以能够拆装的方式连结于所述带式供料器。
CN201880091654.6A 2018-04-10 2018-04-10 带式供料器 Active CN1118869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14998 WO2019198140A1 (ja) 2018-04-10 2018-04-10 テープフィー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886941A true CN111886941A (zh) 2020-11-03
CN111886941B CN111886941B (zh) 2022-07-22

Family

ID=681640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1654.6A Active CN111886941B (zh) 2018-04-10 2018-04-10 带式供料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985767B2 (zh)
EP (1) EP3780927A4 (zh)
JP (1) JP6995190B2 (zh)
CN (1) CN111886941B (zh)
WO (1) WO2019198140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709A (zh) * 2021-10-15 2022-01-11 湖南大学 一种铆钉带卸料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5514A1 (ja) * 2020-04-06 2021-10-14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フィーダ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1492A (ja) * 1994-02-02 1995-08-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ラジアルリードテーピング部品群帯状体加工装置
JPH09148786A (ja) * 1995-11-17 1997-06-06 Tdk Corp チップ部品供給装置
EP0789508A1 (en) * 1996-02-07 1997-08-13 Tenryu Technics Co., Ltd. Automatic part feeding apparatus
JP2001015989A (ja) * 1999-07-02 2001-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US20060102681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Samsung Techwin Co., Ltd. Tape feeder for component mounter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setting tape initial position by the same
JP2008021693A (ja) * 2006-07-11 2008-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09283525A (ja) * 2008-05-20 2009-12-03 Yamaha Motor Co Ltd 表面実装機および部品供給装置
CN102958342A (zh) * 2011-08-26 2013-03-06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自动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WO2013047026A1 (ja) * 2011-09-27 2013-04-0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2014239264A (ja) * 2014-09-26 2014-12-1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供給装置
JP2016028452A (ja) * 2015-10-29 2016-02-25 Juki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WO2016098236A1 (ja) * 2014-12-18 2016-06-2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
JP2017034171A (ja) * 2015-08-05 2017-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WO2017098605A1 (ja) * 2015-12-09 2017-06-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WO2017175332A1 (ja) * 2016-04-06 2017-10-1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JP2018032800A (ja) * 2016-08-26 2018-03-0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23728B2 (en) 2009-07-28 2014-01-07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td. Method for forming high germanium concentration SiGe stressor
JP5922904B2 (ja) 2011-08-26 2016-05-24 Juki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CN106416452B (zh) 2014-05-30 2019-05-28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
WO2017017729A1 (ja) * 2015-07-24 2017-02-0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フィーダ
US10905040B2 (en) * 2016-12-21 2021-01-26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feeder
CN110476495B (zh) * 2017-04-05 2020-11-20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1492A (ja) * 1994-02-02 1995-08-18 Mitsumi Electric Co Ltd ラジアルリードテーピング部品群帯状体加工装置
JPH09148786A (ja) * 1995-11-17 1997-06-06 Tdk Corp チップ部品供給装置
EP0789508A1 (en) * 1996-02-07 1997-08-13 Tenryu Technics Co., Ltd. Automatic part feeding apparatus
JP2001015989A (ja) * 1999-07-02 2001-01-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方法
US20060102681A1 (en) * 2004-11-12 2006-05-18 Samsung Techwin Co., Ltd. Tape feeder for component mounter and method of automatically setting tape initial position by the same
JP2008021693A (ja) * 2006-07-11 2008-01-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09283525A (ja) * 2008-05-20 2009-12-03 Yamaha Motor Co Ltd 表面実装機および部品供給装置
CN102958342A (zh) * 2011-08-26 2013-03-06 Juki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自动供给装置以及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WO2013047026A1 (ja) * 2011-09-27 2013-04-04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
JP2014239264A (ja) * 2014-09-26 2014-12-18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電子回路部品供給装置
WO2016098236A1 (ja) * 2014-12-18 2016-06-23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
JP2017034171A (ja) * 2015-08-05 2017-02-0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CN106455467A (zh) * 2015-08-05 2017-02-22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电子部件安装装置
JP2016028452A (ja) * 2015-10-29 2016-02-25 Juki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WO2017098605A1 (ja) * 2015-12-09 2017-06-15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WO2017175332A1 (ja) * 2016-04-06 2017-10-12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
JP2018032800A (ja) * 2016-08-26 2018-03-01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立强,姜辉: "《数控专用立式曲拐车床设计》", 《制造技术与机床》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1709A (zh) * 2021-10-15 2022-01-11 湖南大学 一种铆钉带卸料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0927A1 (en) 2021-02-17
US11985767B2 (en) 2024-05-14
JPWO2019198140A1 (ja) 2020-12-03
WO2019198140A1 (ja) 2019-10-17
JP6995190B2 (ja) 2022-01-14
EP3780927A4 (en) 2021-04-07
US20210161042A1 (en) 2021-05-27
CN111886941B (zh) 2022-07-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554440B2 (ja) 部品供給装置、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表面実装機
JP6321538B2 (ja) 部品取り付け機においてピックアップ位置に向けて搬送テープを動かすテープフィーダー及び方法
WO2013136423A1 (ja) 作業ヘッド、および、トップテープ剥離装置
CN111886941B (zh) 带式供料器
EP3166376B1 (en) Tape feeder
JP2008078413A (ja)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表面実装機
EP3806606A1 (en) Feeder and component mounter
JP6717978B2 (ja) 部品フィーダ
CN110291853B (zh) 带式供料器
CN110945979B (zh) 带式供料器
WO2021152690A1 (ja) 部品実装機およびフィーダ
CN111417297B (zh) 带馈送器以及部件实装装置
CN108605429B (zh) 元件供给装置、元件供给方法及表面安装机
JP7385005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13330828B (zh) 带式供料器
JP6827101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7507362B1 (ja) 部品供給装置
WO2024095838A1 (ja) 部品供給装置
CN110050522B (zh) 带式供料器
WO2022219715A1 (ja) フィーダ及び部品実装機
JP2024065268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24065269A (ja) 部品供給装置
JP2023072752A (ja) パーツフィーダおよび部品装着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