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76495B - 供料器 - Google Patents

供料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76495B
CN110476495B CN201780089251.3A CN201780089251A CN110476495B CN 110476495 B CN110476495 B CN 110476495B CN 201780089251 A CN201780089251 A CN 201780089251A CN 110476495 B CN110476495 B CN 110476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ocket
carrier tape
feeder
engagement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925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76495A (zh
Inventor
原朗
高桥明
大桥广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476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76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76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2Feeding of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17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 H05K13/0419Feeding with belts or tapes tape feeder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2Integration of non-optical monitoring devices, i.e. using non-optical inspection means, e.g. electrical means, mechanical means or X-ray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82Control systems for mounting machines or assembly lines, e.g. centralized control, remote links, programming of apparatus and processes as suc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Advancing Webs (AREA)

Abstract

供料器具备:第一链轮,设于插入部,仅在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能够与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及第二链轮,相对于第一链轮而排列配置在供给部侧与第一链轮,在全周形成有卡合突起。在向插入部侧输送载带的卸载处理中,在成为第二链轮的卡合突起不与载带卡合的状态后,供料器的控制装置限制对于载带的第一链轮的卡合突起与载带之间的接触。

Description

供料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供料器。
背景技术
供料器在向电路基板安装元件的电子元件安装机中使用。如例如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供料器具有能够自动地装填从在供料器的后部设置的插入部插入的载带的自动装载式。自动装载式的供料器例如使沿着载带的输送方向排列配置的一对链轮在与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下旋转来输送载带。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81958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此,专利文献1的供料器中的插入部侧的链轮例如为了间歇地输送载带而仅在外周的一部分形成与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在这样的结构中,在将载带向插入部侧输送的卸载处理的结束阶段,仅由插入部侧的链轮间歇地输送。此时,当载带、卡合孔及链轮的卡合突起偏离时,有可能卡合突起与载带的除了卡合孔以外的部位接触而使载带变形或受伤。
本说明书目的在于提供在卸载处理中能够防止载带的变形等的供料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公开一种供料器,从供收纳有电子元件的载带插入的插入部向供给部输送所述载带,所述供给部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所述电子元件,所述供料器具备:第一链轮,设于所述插入部,仅在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能够与所述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第二链轮,相对于所述第一链轮而排列配置在所述供给部侧,在全周形成有所述卡合突起;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链轮及所述第二链轮的旋转动作,在向所述插入部侧输送所述载带的卸载处理中,在变成所述第二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不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之后,所述控制装置限制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载带之间的接触。
发明效果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在卸载处理中成为第二链轮不与载带卡合的状态之后,第一链轮的卡合突起和载带的接触被限制。由此,即使载带受到外力而在输送方向上偏离,也可限制卡合突起与载带的除了卡合孔以外的部位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伴随着第一链轮的卡合突起和载带的接触而产生的载带的变形等。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中的供料器的整体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载带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3是将图1的一部分放大的详细图。
图4是表示图3中的各元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5是表示卸载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中间齿轮与第一链轮之间的角度关系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在卸载处理的结束阶段中载带的带端到达了卡合范围的端部的状态的图。
图8是表示卸载处理的结束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方式
1-1.供料器1的概要
供料器1是向电路基板安装元件而生产基板产品的电子元件安装机所使用的自动装载式的带式供料器。如图1所示,供料器1执行从插入载带90的插入部Pi沿着导轨11输送的装载处理。供料器1能够向对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电子元件(以下,仅称为“元件”)的供给部Pt输送装载后的载带90,而在供给部Pt供给元件。供料器1在安设于电子元件安装机的状态下使载带90以预定间距进给移动,由此输送载带90。
另外,供料器1例如在使用中的当前的载带90的余量小于规定量的情况下,输送补给用的载带90。由此,供料器1能够不在当前的载带90拼接补给用的载带90的情况下,连续地供给元件。另外,供料器1在拆下装填的载带90的情况下,执行将载带90向插入部Pi侧输送的卸载处理。
1-2.载带90的结构
如图2所示,载带90将多个元件收纳成一列。载带90具有基带91和盖带92。基带91由纸材或树脂等具有可挠性的材料形成。在基带91中,在宽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中央部形成有收纳部91a。收纳部91a呈具有底部的凹状。收纳部91a沿着基带91的长度方向(图2中的左右方向)以恒定间隔形成。各收纳部91a收纳一个元件。
另外,在基带91上,在宽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边缘部形成有卡合孔91b。卡合孔91b沿着基带91的长度方向以恒定间隔形成。卡合孔91b沿着载带90的厚度方向(图2中的前后方向)贯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相邻的卡合孔91b的间隔设定得小于相邻的收纳部91a彼此的间隔。
盖带92由较薄的薄膜状的高分子膜形成。盖带92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粘接于基带91的上表面。由此,盖带92堵住收纳部91a的开口部。由此,防止收纳于基带91的收纳部91a的元件的脱落。另外,盖带92在供料器1的供给部Pt的紧前,被供料器1的带引导件50剥离。以下,将载带90称为“带90”。
1-3.供料器1的详细结构
如图1所示,供料器1具备:供料器主体10、第一驱动装置20、第二驱动装置30、带支撑单元40、带引导件50、带传感器61及控制装置80。在以下的说明中,将装载处理中输送带90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图1中的右侧)设为前方,将输送方向是的上游侧(图1中的左侧)设为后方。
供料器主体10形成为扁平的箱形状,安设于构成电子元件安装机的元件供给装置的插槽。在供料器主体10中,形成有对从插入带90的插入部Pi插入的带90进行支撑的导轨11。插入部Pi设于供料器主体10的后部,位于比供给部Pt靠下方处。在本说明书中,插入部Pi是供料器1中的插入带90的部位,且是在后述的带支撑单元40与导轨11之间支撑带90的范围。上述导轨11构成从插入部Pi至供给部Pt从下方支撑带90的输送路径。
第一驱动装置20具有以可旋转的方式支撑于供料器主体10的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设于插入部Pi。如图3所示,第一链轮21仅在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能够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的卡合突起21a。第二链轮22相对于第一链轮21而在供给部Pt侧与第一链轮21排列配置。在第二链轮22上在整周形成有卡合突起22a。
如图1所示,第一驱动装置20具有作为使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旋转的驱动源的步进马达23。步进马达23根据输入的脉冲电力而使旋转轴旋转。当步进马达23的旋转轴旋转时,与设于上述旋转轴的驱动齿轮啮合的减速齿轮24旋转。由步进马达23输出的驱动力经由与减速齿轮24啮合的中间齿轮25而向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传递。
如图3所示,中间齿轮25始终与设于第一链轮21的链轮齿轮21b及设于第二链轮22的链轮齿轮22b啮合。在本实施方式中,中间齿轮25以直接使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一起旋转的方式被共用。另外,各链轮齿轮21b、22b的齿数相互相等,设定为中间齿轮25的齿数的一半。也就是说,若中间齿轮25旋转一圈,则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旋转两圈。这样,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以使旋转方向及周速度始终相等的方式同步。
另外,第一驱动装置20具有检测中间齿轮25的角度的角度检测装置26。角度检测装置26由霍尔磁铁26a及霍尔传感器26b构成。一个霍尔磁铁26a设于中间齿轮25上的规定位置。霍尔传感器26b固定于供料器主体10,对霍尔磁铁26a进行检测。
在此,将通过霍尔传感器26b检测到霍尔磁铁26a时的中间齿轮25的角度设为中间齿轮25的基准角度Ar。由上述那样的结构构成的角度检测装置26检测中间齿轮25是否处于基准角度Ar。另外,第一链轮21配置为,在组装于供料器主体10时,在中间齿轮25处于基准角度Ar时,成为多个卡合突起21a全部进入导轨11的下方的状态(参照图6的上层)。
在由上述那样的结构构成的第一驱动装置20中,每当中间齿轮25旋转1/2圈,第一链轮21旋转一圈。第一链轮21在多个卡合突起21a的至少一部分向导轨11的上方突出的状态下与带90卡合。通过这样的结构,第一驱动装置20在带90的前端到达第二链轮22之前,使中间齿轮25旋转,由此能够间歇地输送与第一链轮21卡合的带90。
第二驱动装置30具有:在供给部Pt处的导轨的下方设置的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与第二链轮22相同地,在整周形成有省略图示的卡合突起。第二驱动装置30的使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旋转的结构与第一驱动装置20实质上相同,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带支撑单元40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第一驱动装置20所在的导轨11的上方。带支撑单元40将夹在其与导轨11之间的带90向导轨11按压而限制带90的上方移动。由此,带支撑单元40对带90的卡合孔91b与第一驱动装置20的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的卡合进行辅助。另外,带支撑单元40对相对于当前的带90预约插入的补给用的带90进行支撑。
详细而言,带支撑单元40具备:第一按压部件41、第二按压部件42、防脱装置43、止动器44及操作杆45。第一按压部件41以能够沿着与带9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10。第一按压部件41通过省略图示的弹簧的弹力,主要将与第二链轮22卡合的带90向导轨11按压。第二按压部件42以能够沿着与带90的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移动的方式设于第一按压部件41。第二按压部件42通过省略图示的弹簧的弹力,将插入从插入部Pi至第一链轮21之间的带90向导轨11按压。
防脱装置43在带90的带端比第一链轮21与第二链轮22之间的规定位置Ph靠插入部Pi侧的情况下,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而限制向插入部Pi侧的移动。详细而言,防脱装置43以能够相对于第二按压部件42相对移动的方式设置,以使在第二按压部件42与带90接触的输送方向的范围内多个爪部43a能够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规定位置Ph是第一按压部件41与带90接触的输送方向的范围中的插入部Pi侧的端部。换言之,规定位置Ph是在从插入部Pi插入带90的情况下该带90最初与第一按压部件41接触的输送方向上的位置。当通过以带端位于比规定位置Ph靠供给部Pt侧的位置的方式输送来的带90而第一按压部件41被抬起时,防脱装置43与第一按压部件41连动地向上方移动。由此,防脱装置43成为爪部43a从带90的卡合孔91b脱离而不对带90进行防脱的状态。
止动器44以能够相对于第一按压部件41倾斜转动的方式设置。止动器44与重叠在当前的带90的上方而插入的补给用的带90的带端接触,限制补给用的带90向供给部Pt侧的移动。操作杆45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于供料器主体10。操作杆45受到操作力而强制性地使防脱装置43向上方移动,解除基于防脱装置43的带90的防脱。
带引导件50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配置于第二驱动装置30的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所处的导轨11的上方。带引导件50限制带90的上方移动及宽度方向移动,对带90和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的卡合进行引导。
带传感器61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相对于第二链轮22而设于供给部Pt侧。带传感器61检测导轨11上有无带90。在本实施方式中,带传感器61由若带90被输送至检测位置则旋转的挡块61a和检测挡块61a的旋转的微型传感器61b构成。作为带传感器61,除了上述那样的结构以外,只要能够检测检测位置有无带90即可,可采用非接触式的传感器等。
由此,在带90从不存在于导轨11上的状态移至存在于导轨11上的状态时,或者在带90从存在于导轨11上的状态移至不存在于导轨11上的状态时,带传感器61检测出带90的带端。另外,带传感器61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从第二链轮22离开规定距离D1地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二链轮22与带传感器61之间的距离D1相当于第二链轮22的旋转轴与带传感器61的检测位置之间的距离。
控制装置80主要由CPU、各种存储器、控制电路构成。控制装置80在供料器1安设于电子元件安装机时,成为经由连接器而从电子元件安装机被供给电力,且能够在与电子元件安装机之间进行通信的状态。控制装置80基于电子元件安装机的控制指令等,控制第一驱动装置20及第二驱动装置30的动作。由此,控制装置80执行向供料器1装填带90的装载处理、使带90以预定间距进给移动的供给处理及用于从供料器1拆下带90的卸载处理。
在此,在上述装载处理中,当由省略图示的传感器检测到带90的前端从插入部Pi插入了时,控制装置80使第一驱动装置20驱动。此时,当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前端的卡合孔91b卡合时,带90被向第二链轮22间歇地输送。然后,当第二链轮22的卡合孔91b与带90的前端的卡合孔91b卡合时,带90被向供给部Pt侧以恒定速度输送。
在卸载处理中,控制装置80使第一驱动装置20驱动直至成为装填于供料器1的带90不与第二链轮22卡合的状态为止。在此,在卸载处理的结束阶段中,在成为带90不与第二链轮22卡合的状态时,根据第一链轮21的角度不同,设想第一链轮21与带90卡合的状态和不与带90卡合的状态。
当成为带90不与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卡合的状态时,带90有可能由于输送方向的外力等而滑动,而卡合孔91b从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偏离。当在这样的状态下维持第一链轮21的旋转时,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下表面接触,带90被向上方顶起来。这样,带90有可能变形或受伤,不优选在上述那样的状态下维持第一链轮21的旋转。
因此,控制装置80在卸载处理中成为第二链轮22不与带90卡合的状态后,对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卡合孔91b的接触进行限制。换言之,控制装置80在卸载处理中,根据带90、第一链轮21的状态,控制第一链轮21的旋转量等,由此在成为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均不与带90卡合的状态后,对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再次接触进行限制。另外,上述“接触”是指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的状态、或者卡合突起21a与除了卡合孔91b以外的部位接触的状态。
另外,控制装置80基于由角度检测装置26检测到的中间齿轮25的角度及与输入至步进马达23的脉冲电力对应的中间齿轮25的旋转量Rm,计算第一链轮21的角度。详细而言,控制装置80取得与从通过角度检测装置26检测到中间齿轮25处于基准角度Ar起至当前为止输入至步进马达23的脉冲电力对应的中间齿轮25的旋转量Rm。
在此,如上述那样,第一链轮21被组装为在中间齿轮25处于基准角度Ar时成为初始角度α(卡合突起21a朝向输送方向的角度)。另外,中间齿轮25的齿数为第一链轮21的链轮齿轮21b的齿数的整数倍(在本实施方式中2倍),因此在中间齿轮25处于基准角度Ar时,第一链轮21始终成为上述初始角度α。
因此,控制装置80首先当检测到中间齿轮25处于基准角度Ar时识别为第一链轮21处于初始角度α。并且,控制装置80将与之后的中间齿轮25的旋转量Rm对应的第一链轮21的旋转量Rs1与初始角度α相加来计算第一链轮21的当前角度(α+Rs1)。
控制装置80在卸载处理的最终阶段中基于如上述那样计算出的第一链轮21的当前角度(α+Rs1)判定第一链轮21是否与带90卡合。并且,控制装置80基于该判定的结果控制第一链轮21的剩余的旋转量。由此,控制装置80对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和带90的接触进行限制。
1-4.基于供料器1的卸载处理
参照图4-图8来对上述供料器1进行的卸载处理进行说明。在此,在供料器1中装填有带90,所有链轮(21、22、31、32)与带90卡合。例如由操作人员按压指示卸载的操作开关,如图5所示,供料器1执行卸载处理。
供料器1的控制装置80首先使所有链轮(21、22、31、32)反转(步骤11(以下,将“步骤”记载为“S”))。由此,将装填于供料器1的带90向插入部Pi侧输送。接下来,控制装置80通过角度检测装置26开始进行中间齿轮25的基准角度Ar的检测处理(S12)。具体而言,控制装置80输入基于角度检测装置26的检测值,记录中间齿轮25成为基准角度Ar的时间点。
此时,控制装置80基于为了使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旋转而向步进马达23输入的脉冲电力,开始记录中间齿轮25的旋转量Rm(S13)。另外,中间齿轮25的旋转量Rm相当于从检测到中间齿轮25的基准角度Ar起至当前为止中间齿轮25旋转的角度,所以每当检测到中间齿轮25的基准角度Ar时复位。
接着,当在导轨11上比第三链轮31靠插入部Pi侧未检测到带90的带端的情况下(S14:否),控制装置80继续基于第二驱动装置30的驱动。另外,上述带端的检测基于位于比第三链轮31靠插入部Pi侧的位置的省略图示的带传感器的检测结果而进行。
然后,当在比第三链轮31靠插入部Pi处检测到带90的带端的情况下(S14:是),控制装置80使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停止(S15)。此时,基于第一驱动装置20的驱动继续,因此将带90向插入部Pi侧输送。在带传感器61未检测到带90的带端的情况下(S21:否),控制装置80使基于第一驱动装置20的驱动继续。
并且,当带传感器61检测到带90的带端时(S21:是),控制装置80在卸载处理的结束阶段中以如以下那样限制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和带90的接触的方式进行控制。首先,控制装置80将带90向插入部Pi侧进一步输送,计算带90在能够与第二链轮22卡合的卡合范围Ng通过时的第一链轮21的角度(以下,称为“参照角度θ”)(S22)。
在此,如图4所示,上述“卡合范围Ng”相当于在带90的输送方向上第二链轮22的卡合突起22a从导轨11突出而能够与带90接触的范围。具体而言,“卡合范围Ng”是在供料器1的侧视中连结导轨11的上表面和第二链轮22的齿顶圆Ca的两个交点的范围。另外,上述带90“通过卡合范围Ng时”相当于带端到达卡合范围Ng的插入部Pi侧的端部时。因此,在带端位于卡合范围Ng与带传感器61之间或者卡合范围Ng的内部的期间,控制装置80计算出第一链轮21的参照角度θ作为推断值(S22)。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80在第一链轮21的当前角度(α+Rs1)加上至带90在卡合范围Ng通过为止第一链轮21的旋转量Rs2来计算第一链轮21的参照角度θ(θ=α+Rs1+Rs2)。换言之,参照角度θ是将与从最后检测到中间齿轮25的基准角度Ar起至当前为止输入至步进马达23的脉冲电力W1和带90在卡合范围Ng通过为止输入至步进马达23的脉冲电力W2之和对应的角度与初始角度α相加而得到的值(θ=α+f(W1+W2),在此,f(Wn)是与脉冲电力Wn对应的第一链轮21的旋转量Rs1、Rs2)。
在此,当通过带传感器61检测到了带90的带端时,算出当带90向插入部Pi侧输送何种程度时在卡合范围Ng通过。具体而言,当从检测到带端时起,输送了第二链轮22与带传感器61之间的距离D1加上卡合范围Ng的长度的一半而得到的长度(D1+Ng/2)时,带90在卡合范围Ng通过。
另外,为了将带90输送上述长度(D1+Ng/2)而需要的第二链轮22的旋转量Rs2,通过带90的卡合孔91b的间隔和第二链轮22中周向上相邻的卡合突起22a的间隔来计算。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共用中间齿轮25,并以使旋转方向及周速度始终相等的方式同步。因此,当计算出如上述那样计算出的需要的第二链轮22的旋转量Rs2时,也同时计算出第一链轮21的旋转量Rs2。
另外,上述长度(D1+Ng/2)恒定,因此从由带传感器61检测到带端起至带90在卡合范围Ng通过为止的第一链轮21的旋转量Rs2恒定。另外,由带传感器61检测到带端的时刻的第一链轮21的当前角度(α+Rs1)根据通过S13开始记录的中间齿轮25的旋转量Rm来换算(Rs1=2·Rm)。这样,控制装置80计算出参照角度θ作为推断值(θ=α+2·Rm+Rs2)。
具体而言,最后从检测到中间齿轮25的基准角度Ar起至检测到带端为止的期间,例如向步进马达23输入使中间齿轮25的旋转量Rm旋转3/4圈的脉冲电力。此时,将第一链轮21的当前角度计算为从初始角度α旋转了1.5圈的角度。另外,若将与将带90输送至在卡合范围Ng通过为止的长度(D1+Ng/2)对应的第一链轮21的旋转量Rs2设为旋转了1/3圈的角度,则将参照角度θ计算为从初始角度α旋转了13/12圈的角度(390deg)。
接着,控制装置80基于第一链轮21的参照角度θ,对带90在卡合范围Ng通过时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是否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进行判定(S23)。在此,如图6所示,示出在中间齿轮25和第一链轮21各自的角度范围内,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是否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图6中的斜线部示出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的各自的角度范围。
也就是说,如图6中的上层所示,在中间齿轮25处于基准角度Ar时,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处于初始角度α,不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另一方面,如图6中的中层所示,在中间齿轮25处于从基准角度Ar起旋转了1/8圈的角度时,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处于从初始角度α起旋转了1/4圈的角度而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这样,第一链轮21每当中间齿轮25旋转了旋转1/8圈的角度范围时切换卡合状态与非卡合状态。
控制装置80在第一链轮21处于在S22中计算出的参照角度θ时,在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的情况下(S23:是),计算第一链轮21的预备旋转量Rs3(S24)。预备旋转量Rs3设定为比第一链轮21接下来不与带90卡合的角度为止的旋转量大且比之后第一链轮21再次与带90接触的角度为止的旋转量小的范围内的值。
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备旋转量Rs3设定为使处于参照角度θ的第一链轮21向相同方向旋转而直至与初始角度α及从初始角度α旋转了1/2圈的角度的任一方中的较近一方的旋转量。并且,控制装置80使第一链轮21从当前角度旋转至参照角度θ并且(参照图7)在进一步使第一链轮21旋转了预备旋转量Rs3的时刻停止(参照图8,S25)。此时,与第一链轮21同步的第二链轮也同时停止。
这样,在卸载处理中带90通过了能够与第二链轮22卡合的卡合范围Ng时,在第一链轮21与带90卡合的情况下(S23:是),控制装置80使第一链轮21旋转直至成为第一链轮21不与带90卡合的角度为止,并使第一链轮21停止(S24、S25)。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计算预备旋转量Rs3(S24),因此第一链轮21在初始角度α或者从初始角度α旋转了1/2圈的角度停止。也就是说,如图8所示,第一链轮21以卡合突起21a朝向输送方向的姿势停止。
另一方面,在第一链轮21处于在S22中计算出的参照角度θ时,在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不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的情况下(S23:否),控制装置80使第一链轮21在从当前角度旋转至参照角度θ的时刻停止(S25)。此时,控制装置80将预备旋转量Rs3设定为0。另外,也可以是,控制装置80以小于至从参照角度θ旋转后的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能够与带90再次接触的角度的旋转量的方式设定预备旋转量Rs3。
这样,在卸载处理中带90通过卡合范围Ng时,在推断为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不与带90的卡合孔91b卡合的情况下(S23:否),控制装置80在成为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能够与带90接触的角度前使第一链轮21停止(S25)。
这样,在卸载处理的结束阶段中,控制装置80使第一链轮21在从参照角度θ旋转了预备旋转量Rs3的时刻停止。由此,第一链轮21在某个卡合突起21a进入到导轨11的下方的角度即不与带90卡合的角度停止。结果是,在成为第二链轮22不与带90卡合的状态之后,限制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和带90的接触。
2.基于实施方式的结构的效果
根据上述供料器1,在卸载处理中成为第二链轮22不与带90卡合的状态之后,限制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接触(S25)。由此,即便带90在卡合范围Ng通过后受到外力而在输送方向上偏离,也可限制卡合突起21a向带90的除了卡合孔91b以外的部位的接触。因此,能够可靠地防止伴随着第一链轮21的卡合突起21a与带90的接触的带90的变形等。当这样的卸载处理结束了时,例如通过操作人员将操作杆45拉起而能够成为能够拉拔带90的状态。
3.实施方式的变形方式
3-1.第一链轮21的角度
在实施方式中,中间齿轮25与各链轮齿轮21b、22b啮合,由此直接使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旋转。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中间齿轮25在与各链轮齿轮21b、22b之间夹设第二中间齿轮而间接地使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旋转。在这样的结构中,也能够通过检测中间齿轮25的角度,来计算第一链轮21的角度。
另外,也可以是,第一链轮21的角度如实施方式中例示的那样,除了基于中间齿轮25的角度计算以外,例如还通过设于第一链轮21的角度传感器来直接检测。具体而言,也可以是,通过利用霍尔传感器检测设于第一链轮21的霍尔磁铁,另外取得对于第一链轮21设置的编码器的检测值,来计算第一链轮21的角度。
3-2.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的同步
在实施方式中,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从中间齿轮25至设置于步进马达23的旋转轴的驱动齿轮为止始终啮合,以旋转方向及周速度始终相等的方式同步。与此相对,也可以构成为,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能够以非同步方式动作。具体而言,也可以构成为,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相互通过不同的驱动源而旋转,或者暂时脱离驱动路径而能够自由旋转。
如上述那样,在通过不同的驱动源使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旋转的结构中,控制装置80以使在将插入至插入部Pi的带90向输送方向的供给部Pt侧输送的装载处理中,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的旋转方向及周速度相等的方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控制装置80在从开始卸载处理起至带90通过能够与第二链轮22卡合的卡合范围Ng为止的期间,在第一链轮21无法与带90接触的角度使第一链轮21停止。
在此,若如上述方式那样第一链轮21及第二链轮22能够非同步地动作,则在卸载处理的执行期间使第三链轮31及第四链轮32停止后,带90的输送能够全部依赖于第二链轮22的旋转。因此,在卸载处理的执行期间,控制装置80预先使第一链轮21停止在不能与带90接触的角度。由此,当带90通过卡合范围Ng时,成为第一链轮21不与带90接触的状态,因此无论第二链轮22停止的时机如何,都能够防止第一链轮21与带90的接触。结果是,能够可靠地防止伴随着卸载处理的执行而产生的带90的变形等。
附图标记说明
1...供料器;20...第一驱动装置;21...第一链轮;22...第二链轮;23...步进马达;25...中间齿轮;26...角度检测装置;40...带支撑单元;43...防脱装置;61...带传感器;80...控制装置;90...载带;91...基带;91b...卡合孔;Pi...插入部;Pt...供给部;Ng...(第二链轮的)卡合范围;D1...(第二链轮与第二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Ph...规定位置;Ar...基准角度;Rm...(中间齿轮的)旋转量;Rs1、Rs2...(第一链轮的)旋转量;Rs3...预备旋转量。

Claims (12)

1.一种供料器,从供收纳有电子元件的载带插入的插入部向供给部输送所述载带,所述供给部向电子元件安装机供给所述电子元件,所述供料器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链轮,设于所述插入部,仅在外周的一部分形成有能够与所述载带的卡合孔卡合的卡合突起;
第二链轮,相对于所述第一链轮而排列配置在所述供给部侧,在全周形成有所述卡合突起;及
控制装置,控制所述第一链轮及所述第二链轮的旋转动作,
在向所述插入部侧输送所述载带的卸载处理中,在变成所述第二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不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状态之后,所述控制装置限制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载带之间的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所述卸载处理中,在所述载带通过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能够与所述第二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卡合的卡合范围时,在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第一链轮旋转直至成为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不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角度为止,并使所述第一链轮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在所述卸载处理中,在所述载带通过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能够与所述第二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卡合的卡合范围时,在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不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第一链轮在成为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能够与所述载带接触的角度之前停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备带传感器,所述带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链轮而设于所述供给部侧以对所述载带的带端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及检测到所述带端时的所述第一链轮的角度,来判定在所述载带通过所述卡合范围时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是否卡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备带传感器,所述带传感器相对于所述第二链轮而设于所述供给部侧以对所述载带的带端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所述第二链轮与所述带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及检测到所述带端时的所述第一链轮的角度,来判定在所述载带通过所述卡合范围时所述第一链轮的所述卡合突起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是否卡合。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备角度检测装置,所述角度检测装置对直接或者间接地使所述第一链轮旋转的中间齿轮的角度进行检测,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对应所述中间齿轮的基准角度所规定的所述第一链轮的角度,来计算所述第一链轮的角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在从开始进行所述卸载处理起至所述载带通过所述卡合范围为止的至少一部分期间计算所述第一链轮的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中间齿轮以直接使所述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一起旋转的方式被共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中间齿轮以直接使所述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一起旋转的方式被共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备作为经由所述中间齿轮而使所述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旋转的驱动源的步进马达,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与从由所述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中间齿轮的所述基准角度起至当前为止输入至所述步进马达的脉冲电力对应的所述中间齿轮的旋转量,来算出所述第一链轮的角度。
11.根据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备作为经由所述中间齿轮而使所述第一链轮及第二链轮旋转的驱动源的步进马达,
所述控制装置基于与从由所述角度检测装置检测出所述中间齿轮的所述基准角度起至当前为止输入至所述步进马达的脉冲电力对应的所述中间齿轮的旋转量,来算出所述第一链轮的角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供料器,其中,
所述供料器具备防脱装置,在所述载带的带端比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二链轮之间的规定位置靠所述插入部侧的情况下,所述防脱装置与所述载带的所述卡合孔卡合而限制所述载带向所述插入部侧的移动。
CN201780089251.3A 2017-04-05 2017-04-05 供料器 Active CN11047649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7/014265 WO2018185886A1 (ja) 2017-04-05 2017-04-05 フィーダ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76495A CN110476495A (zh) 2019-11-19
CN110476495B true CN110476495B (zh) 2020-11-20

Family

ID=637134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9251.3A Active CN110476495B (zh) 2017-04-05 2017-04-05 供料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5850B2 (zh)
EP (1) EP3609307A4 (zh)
JP (1) JP6789383B2 (zh)
CN (1) CN110476495B (zh)
WO (1) WO20181858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85767B2 (en) * 2018-04-10 2024-05-14 Fuji Corporation Tape feeder
JP7361532B2 (ja) * 2019-08-20 2023-10-16 株式会社Fuji テープフィーダ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2794A (ja) * 1999-10-01 2001-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装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5236315A (ja) * 2005-03-25 2005-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11244004A (ja) * 2006-06-13 2011-12-01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 Co Kg 電気的な構成部材を基板に実装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自動実装機
EP3041337A1 (en) * 2013-08-26 2016-07-06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EP3133909A1 (en) * 2014-04-14 2017-02-22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Feeder
CN107432109A (zh) * 2015-03-09 2017-12-0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JP6346246B2 (ja) * 2016-11-16 2018-06-20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50780B2 (ja) * 1979-11-07 1983-11-12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弾性ふるいの製造方法
JP4232639B2 (ja) * 2004-01-21 2009-03-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06237427A (ja) * 2005-02-28 2006-09-07 Hitachi High-Tech Instruments Co Ltd 部品供給装置
JP4882411B2 (ja) * 2006-02-22 2012-02-22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調整装置、フィーダ調整方法およびテープフィーダ
JP5850780B2 (ja) * 2012-03-26 2016-02-03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その調整方法
JP6085418B2 (ja) * 2012-03-29 2017-02-22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ユニット
JP6033588B2 (ja) * 2012-06-29 2016-11-3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フィーダ及びフィーダ制御方法並びに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6010755B2 (ja) * 2012-07-27 2016-10-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テープセット方法
CN106465571B (zh) * 2014-05-30 2019-04-23 株式会社富士 供料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102794A (ja) * 1999-10-01 2001-04-13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部品装着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05236315A (ja) * 2005-03-25 2005-09-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子部品実装装置
JP2011244004A (ja) * 2006-06-13 2011-12-01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 Co Kg 電気的な構成部材を基板に実装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自動実装機
EP3041337A1 (en) * 2013-08-26 2016-07-06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Component mounting device
EP3133909A1 (en) * 2014-04-14 2017-02-22 Fuji Machine Mfg. Co., Ltd. Feeder
CN107432109A (zh) * 2015-03-09 2017-12-01 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供料器
JP6346246B2 (ja) * 2016-11-16 2018-06-20 株式会社Fuji 部品実装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609307A1 (en) 2020-02-12
JPWO2018185886A1 (ja) 2019-12-19
EP3609307A4 (en) 2020-04-08
JP6789383B2 (ja) 2020-11-25
CN110476495A (zh) 2019-11-19
US11425850B2 (en) 2022-08-23
WO2018185886A1 (ja) 2018-10-11
US20200045861A1 (en) 2020-02-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014296B2 (ja) テーピング電気部品送り装置および電気部品供給方法
JP6334689B2 (ja) フィーダ
JP4117859B2 (ja) 部品供給ユニット
WO2017104031A1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CN110476495B (zh) 供料器
JP3935579B2 (ja) カバーテープ送り装置,カバーテープ処理装置およびフィーダユニット
JPH11135986A (ja) 電気部品フィーダ
JP7019861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および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装填方法
JP4500890B2 (ja) 電気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電気部品供給方法
JP4291866B2 (ja) 電気部品供給方法および部品供給ユニット
JP6334690B2 (ja) フィーダ
US11032960B2 (en) Feeder
JP4404957B2 (ja) トップカバーテープ送り装置および処理装置
WO2019130406A1 (ja) フィーダ
JP7123280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7230263B2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7074942B2 (ja) キャリアテープの調整方法
WO2023161999A1 (ja) テープ搬送補助装置及びテープ自動装填装置
JP6586620B2 (ja) フィーダ
CN111066379B (zh) 带式供料器
JP4484959B2 (ja) 電気部品供給装置および電気部品供給方法
JP2023053334A (ja) テープフィーダ
JP2019140417A (ja) テープ不正挿入検出方法、および部品実装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