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5669A -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5669A
CN111595669A CN202010104530.6A CN202010104530A CN111595669A CN 111595669 A CN111595669 A CN 111595669A CN 202010104530 A CN202010104530 A CN 202010104530A CN 111595669 A CN111595669 A CN 111595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nular body
annular
support member
pressing
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0453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5669B (zh
Inventor
中村昌由
白户勇树
安藤贵一
小野敏显
坊野康晴
铃木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95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5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5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环状体检查装置具有保持台(40)、支承部件(42)、弹性部件(54)、压头(44)和按压部件(46),其中,支承部件(42)支承作为被检查物的环状体(20)的下部;弹性部件(54)朝向环状体的方向对所述支承部件施加弹力;压头(44)通过朝向凹部(50)按压环状体来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按压部件(46)被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形成于该压头(44)的插入孔(66)内。当按压部件(46)按压支承部件(42)时,环状体(20)的外周壁与形成于保持台(40)的凹部(50)的内壁抵接。据此,易于保持由外周壁为弯曲面的环状体构成的被检查物的姿态,并且能够提高检查效率。

Description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环状体施加载荷的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上搭载有等速万向节,该等速万向节用于将内燃机、马达等行驶驱动力产生机构所产生的驱动力传递给车轮。一种等速万向节包括外部件、内部件和环形滚子(annular roller),其中,所述外部件具有在其内壁上形成有三个轨道槽(track ditch)的杯状部;所述内部件被收纳在所述杯状部的内部,并且具有朝各所述轨道槽延伸的腿部;所述环形滚子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腿部,并且被插入到所述轨道槽中,根据内部件的形状,该等速万向节也被称为“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tripod constant velocityjoint)”。
内部件具有环状部,所述腿部从该环状部的外周壁突出。在形成于该环状部的嵌合孔中嵌合有驱动轴。当驱动轴的长边方向相对于轨道槽的延伸方向倾斜时,内部件随之成为倾斜姿态。因此,腿部的长边方向相对于环形滚子倾斜。通过该倾斜,从腿部对环形滚子的内周壁施加推力载荷。
在环形滚子相对于推力载荷的耐用性不充分的情况下,有该环形滚子破损的担忧。因此,想到对环形滚子进行施加载荷的强度检查,来确认该环形滚子是否具有所要求的强度。但是,环形滚子的形状类似于球台,其外周壁为弯曲面。因此,在将环形滚子定位在检查装置的保持台上时,如果该环形滚子重量失衡,则环形滚子易于倾斜。即,难以确定环形滚子的姿态而使环形滚子在该姿态的状态下静止。
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2-159502号、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05-133701号、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2-112890号中提出了与检查装置中的被检查物的固定、定位有关的技术。但是,这些技术均难以适用于如环形滚子那样外周壁为弯曲面的情况。
发明内容
由于上述原因,对环形滚子等其外周壁为弯曲面的被检查物进行施加载荷的检查并不容易,该检查耗费时间过长这一问题已显露出来。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保持由外周壁为弯曲面的环状体构成的被检查物的姿态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提高检查效率的环状体的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环状体的检查方法,沿着外周壁为弯曲面的环状体的高度方向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该方法包括以下工序:通过将所述环状体载置于支承部件,而由该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环状体的下部,其中所述支承部件被配设在形成于保持台的凹部的底部的收纳孔内且被弹性部件施加弹力;通过用按压部件按压所述支承部件来使所述环状体朝向所述凹部位移且使所述环状体的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凹部的内壁抵接,并且使所述支承部件离开所述环状体;和通过用压头按压所述环状体来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其中所述环状体的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凹部的所述内壁抵接。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环状体检查装置,该环状体检查装置沿着外周壁为弯曲面的环状体的高度方向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该装置具有保持台、支承部件、弹性部件、压头和按压部件,其中所述保持台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环状体的所述外周壁抵接的凹部;所述支承部件被配设于收纳孔内,用于支承所述环状体的下部,其中所述收纳孔被设在所述凹部的底部;所述弹性部件朝向所述环状体的方向对所述支承部件施加弹力;所述压头通过朝向所述凹部按压所述环状体来沿所述环状体的高度方向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所述按压部件被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形成于所述压头的插入孔内,用于按压所述支承部件。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在使作为被检查物的环状体的外周壁与凹部的内壁抵接时,可用凹部的内壁和支承部件来支承该环状体。因此,易于确定该环状体的姿态。另外,在此之后使支承部件从环状体离开时,该环状体的姿态被保持。
因此,根据本发明,能够易于使环状体在保持姿态的状态下静止。因此,能够尽可能地缩短从检查开始到结束的时间。因此,能够实现检查效率的提高。
通过参照附图对以下实施方式所作的说明,上述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应易于被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构成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环状体检查装置的被检查物保持部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
图2是作为被检查物的环状体(环形滚子)的概略立体分解图。
图3是图2的环状体的沿高度方向的概略纵剖视图。
图4是表示在构成被检查物保持部的支承部件上载置环状体、压头和推压部件(内杆)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剖视图。
图5是表示使用构成环状体检查装置的按压用冲头(punch)按压支承部件,而使环形滚子的外周壁与被形成于保持台的凹部的内壁接触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剖视图。
图6是表示接着图5而用按压用冲头进一步按压支承部件的状态的概略主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本发明所涉及的环状体的检查方法与用于实施该方法的环状体检查装置的关系,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环状体的检查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构成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强度检查装置(环状体检查装置)的被检查物保持部10的主要部分概略立体图。该强度检查装置用于对作为被检查物的环形滚子20(环状体)施加载荷。
首先,对环形滚子20进行概略说明。例如,如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16-61424中所记载的那样,环形滚子20以旋转自如的方式被保持在构成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内部件的腿部(也称为“耳轴(trunnion)”)。在该情况下,如图2和图3所示,环形滚子20由具有作为内侧环状部件的内侧滚子22和作为外侧环状部件的外侧滚子26的组装体构成,该外侧滚子26通过多个滚针轴承24(滚动部件)外嵌在该内侧滚子22上。
外侧滚子26覆盖内侧滚子22(参照图3)。因此,外侧滚子26的外周壁、内侧滚子22的内周壁分别相当于环形滚子20的外周壁、内周壁。另外,内侧滚子22的内径、外侧滚子26的外径分别相当于环形滚子20的内径、外径。
如参照图3所理解的那样,内侧滚子22的内壁部以其高度方向的大致中间位置处内径最小的方式鼓出。在环形滚子20被安装于内部件的腿部时,该内径最小的部位(最小内径部)与腿部的外壁抵接。
在外侧滚子26的内壁形成有环状槽28。通过将簧环30嵌合在该环状槽28中,保持环32在外侧滚子26内被定位固定。上述多个滚针轴承24通过该保持环32和形成在外侧滚柱26上的凸缘部34以滚动自如的方式被保持在外侧滚子26内。此外,内部件的腿部从环形滚子20的设有簧环30和保持环32的一侧穿过内侧滚子22的内部。
接着,参照图1和图4说明强度检查装置的被检查物保持部10。被检查物保持部10具有被安装在模具(die)38上的保持台40、支承部件42、压头44、作为按压部件的内杆46。在其中的保持台40上形成有截面呈大致半圆形状的凹部50。即,凹部50的内壁为弯曲面。而且,在该凹部50的底部形成有收纳孔52。所述支承部件42被收纳在收纳孔52中,且被一端抵接在模具38上的螺旋弹簧54(弹性部件)施加弹力。当螺旋弹簧54最大程度伸展时,支承部件42的上部从收纳孔52露出。另一方面,当螺旋弹簧54被压缩时,支承部件42被收纳在收纳孔52中(参照图5和图6)。
支承部件42在其上表面具有圆柱状突部56(突部)。该圆柱状突部56的外径与外侧滚子26的图1中的最下端的内径大致相同。此外,也可以设置圆环状突部来代替圆柱状突部56。
压头44的直径随着从面向保持台40的下方靠向上方而呈台阶式变大。即,压头44从下方起依次具有小径部60、中径部62、大径部64。中径部62的下表面在压头44下降时与内侧滚子22的上表面抵接。
在压头44的中心形成有沿长边方向(高度方向)延伸的插入孔66。作为按压部件的所述内杆46以可滑动的方式被插入到该插入孔66。内杆46的长度比压头44的长度长。因此,如图4所示,当小直径部60和内杆46的下表面与支承部件42的上表面抵接时,内杆46的上部从插入孔66露出。另外,在该情况下,内杆46的直径被设定为比内侧滚子22的内径、换而言之环形滚子20的内径小。
强度检查装置还具有在未图示的升降机构(例如,气压活塞或滚珠丝杠机构)的作用下进行升降的按压用冲头70。该按压用冲头70的下表面先与内杆46的上表面抵接,并在结束对内杆46的下压时与压头44的上表面抵接而按压该压头44。
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强度检查装置基本上具有上述结构的被检查物保持部10,接着,以其作用效果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强度检查方法(环状体的检查方法)的关系,对其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首先,在第1工序S1中,如图4所示,在被螺旋弹簧54施加弹力而从凹部50的底部露出的支承部件42上,以保持环32面向上方的姿态载置环形滚子20。由于支承部件42的直径比外侧滚子26的端面的内径足够大且比该外侧滚子26的外径足够小,因此能够易于将环形滚子20载置在支承部件42的上表面。另外,设置在支承部件42的上表面的圆柱状突部56被插入到外侧滚子26的内部。通过该插入,来防止环形滚子20发生位置偏移。
接着,使在插入孔66中插入了内杆46的压头44的小径部60穿过内侧滚子22的内部。而且,使该小径部60的下表面及内杆46的下表面与支承部件42的上表面抵接,成为图4所示的状态。此时,环形滚子20的外周壁(外侧滚子26的外周壁)从凹部50的内壁离开。另外,此时,可以使中径部62的下表面与内侧滚子22的上表面抵接,也可以使中径部62的下表面与内侧滚子22的上表面分离。
接着,在第2工序S2中,通过内杆46按压支承部件42。为此,只要用在所述升降机构的作用下下降的按压用冲头70按压从插入孔66露出的内杆46的上部即可。随着该按压,螺旋弹簧54被压缩,并且支承部件42下降。因此,被载置在支承部件42上的环形滚子20也跟随支承部件42下降。
如图5中A、B所示,下降后的环形滚子20的外周壁的至少2处与凹部50的内壁抵接。另外,环形滚子20的下表面由支承部件42支承。即,环形滚子20被支承部件42和保持台40支承。通过以上的支承,能够防止环形滚子20倾斜。即,环形滚子20的姿态被确定,并且该环形滚子20被定位。
当使按压用冲头70进一步下降而使支承部件42进一步下降时,支承部件42的上表面从环形滚子20的下表面离开。其结果,环形滚子20的支承物从支承部件42切换为保持台40。在此,环形滚子20通过其外周壁与凹部50的内壁抵接来确定姿态。因此,即使在支承部件42从环形滚子20离开之后,外周壁也被保持与凹部50的内壁抵接的姿态。换而言之,易于使环形滚子20以保持姿态的状态静止。
接着,进行对构成环形滚子20的内侧滚子22施加载荷的第3工序S3。即,使按压用冲头70进一步下降,而使支承部件42进一步下降。压头44的下降在中径部62的下表面与内侧滚子22的上表面抵接时结束。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内杆46能够在插入孔66内朝下方滑动,直到其上表面与压头44的大径部64的上表面共面为止。
当内杆46的上表面与压头44的大直径部64的上表面共面时,按压用冲头70朝下方的环形滚子20按压压头44。如上所述,由于压头44的中径部62的下表面与内侧滚子22的上表面抵接,因此,随着压头44被按压,由该压头44对内侧滚子22施加沿着该内侧滚子22的高度方向且指向下方的载荷。压头44的移动方向,即载荷的指向方向,与在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中作用于环形滚子20的推力的指向方向一致。
另一方面,载荷不会直接施加于外侧滚子26。因此,当内侧滚子22被施加载荷时,按照载荷大小的不同,内侧滚子22有可能脱离外侧滚子26。即,导致环形滚子20被分解。如上所述,由于载荷的指向方向与推力的指向方向一致,因此在强度检查中施加规定载荷时,分解的环形滚子20被评价为“在规定的推力作用时有可能导致分解”。
与此相反,即使施加规定的载荷也不会分解而保持结构的环形滚子20,能够评价为“即使作用规定的推力,也表现出充分的耐用性”。如上所述,通过进行强度检查,能够判断是否为在作用有规定的推力时能够不分解而保持结构的环形滚子20。
在进行该强度检查时,由于可以使环形滚子20如上述那样在保持台40的凹部50中以保持姿态的状态静止,因此,能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从强度检查开始到结束的作业。即,提高了环形滚子20的检查效率。因此,能够提高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生产效率。
本发明不特别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被检查物只要是外周壁具有弯曲形状的环状体即可,并不特别限定于构成三球销式等速万向节的环形滚子20。
另外,不需要特别使凹部50的内壁的曲率半径与被检查物的外周壁的曲率半径一致。由此可知,被检查物保持部10能够确定外周壁的曲率半径为各种尺寸的被检查物的姿态,从而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Claims (6)

1.一种环状体的检查方法,沿着外周壁为弯曲面的环状体(20)的高度方向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
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工序:
通过将所述环状体载置于支承部件(42)而由该支承部件支承所述环状体的下部,其中所述支承部件(42)被配设在形成于保持台(40)的凹部(50)的底部的收纳孔(52)内且被弹性部件(54)施加弹力;
通过用按压部件(46)按压所述支承部件来使所述环状体朝向所述凹部位移且使所述环状体的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凹部的内壁抵接,并且使所述支承部件离开所述环状体;和
通过用压头(44)按压所述环状体来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其中所述环状体的所述外周壁与所述凹部的所述内壁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体由具有内侧环状部件(22)和外侧环状部件(26)的组装体构成,由所述压头仅按压所述内侧环状部件,其中所述外侧环状部件(26)通过滚动部件(24)来覆盖所述内侧环状部件的外侧。
3.一种环状体检查装置,其沿着外周壁为弯曲面的环状体(20)的高度方向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其特征在于,
具有保持台(40)、支承部件(42)、弹性部件(54)、压头(44)和按压部件(46),其中,
所述保持台(40)的内壁设有与所述环状体的所述外周壁抵接的凹部(50);
所述支承部件(42)被配设于收纳孔(52)内,用于支承所述环状体的下部,其中所述收纳孔(52)被设在所述凹部的底部;
所述弹性部件(54)朝向所述环状体的方向对所述支承部件施加弹力;
所述压头(44)通过朝向所述凹部按压所述环状体来沿所述环状体的高度方向对该环状体施加载荷;
所述按压部件(46)被以可滑动的方式插入到形成于所述压头的插入孔(66)内,用于按压所述支承部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压部件的直径比所述环状体的内径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状体由具有内侧环状部件(22)和外侧环状部件(26)的组装体构成,所述压头仅按压所述内侧环状部件,其中所述外侧环状部件(26)通过滚动部件(24)来覆盖所述内侧环状部件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部件上设置有突部(56),该突部(56)被插入到所述环状体的内径侧。
CN202010104530.6A 2019-02-20 2020-02-20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Active CN111595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28019A JP6764965B2 (ja) 2019-02-20 2019-02-20 環状体の検査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19-028019 2019-02-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5669A true CN111595669A (zh) 2020-08-28
CN111595669B CN111595669B (zh) 2023-05-12

Family

ID=721848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04530.6A Active CN111595669B (zh) 2019-02-20 2020-02-20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764965B2 (zh)
CN (1) CN1115956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14854B (zh) * 2020-10-27 2022-06-14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曲面板耐压测试加载机构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350A (zh) * 2004-03-02 2007-03-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
CN1954157A (zh) * 2004-05-18 2007-04-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及其制造方法
CN1973176A (zh) * 2004-06-24 2007-05-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的尺寸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661546A (zh) * 2012-09-28 2015-05-27 Ykk株式会社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CN104931511A (zh) * 2014-03-20 2015-09-23 日立产业控制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检查装置
US20170074778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Ajou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Apparatus for cable inspec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54838A (en) * 1984-02-02 1985-11-26 Huck Manufacturing Company Fastener tester
JPS6265532U (zh) * 1985-10-14 1987-04-23
JPH056032Y2 (zh) * 1986-06-11 1993-02-17
JPH0573554U (ja) * 1992-03-05 1993-10-0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ワークセット治具
JP3383537B2 (ja) * 1996-12-18 2003-03-04 日立粉末冶金株式会社 軸受用試験機
JP4284241B2 (ja) * 2004-06-24 2009-06-24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等速ジョイントの寸法測定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JP2016161404A (ja) * 2015-03-02 2016-09-05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チャッキング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振動検査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6350A (zh) * 2004-03-02 2007-03-0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
CN1954157A (zh) * 2004-05-18 2007-04-25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及其制造方法
CN1973176A (zh) * 2004-06-24 2007-05-3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等速万向节的尺寸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661546A (zh) * 2012-09-28 2015-05-27 Ykk株式会社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CN104931511A (zh) * 2014-03-20 2015-09-23 日立产业控制解决方案有限公司 检查装置
US20170074778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Ajou University Industry-Academic Cooperation Foundation Apparatus for cable inspec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34311A (ja) 2020-08-31
CN111595669B (zh) 2023-05-12
JP6764965B2 (ja) 2020-10-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47573B1 (ko) 테이퍼 롤러 베어링 토크 측정기
KR101823118B1 (ko) 피스톤핀 검사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피스톤핀 조립시스템
CN111595669A (zh)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JPWO2007043141A1 (ja) 斜板式流体機械の組み立て方法および組み立て装置
US20020152789A1 (en) Press apparatus
JP6520216B2 (ja) ワーク検査装置及び転がり軸受の製造方法
EP0913587A2 (en) Force intensifying device
JP2008143678A (ja) 治具昇降装置
CN110446568B (zh) 部件接合装置及部件接合方法
US9440319B2 (en) Seal assembling method of master cylinder and seal assembling apparatus
JP5341230B2 (ja) 斜板式流体機械の組み立て方法および組み立て装置
KR101312426B1 (ko) 캠 장치
JP4483804B2 (ja) シール部材の組付け方法及び組付け装置
JP2005036902A (ja) コネクティングロッドの分割加工方法及びその分割加工装置
JP2004141883A (ja) 複動式鍛造成形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US20050072240A1 (en) Vibrating device for hydraulic shock absorber
JP4802311B2 (ja) 回転体の静的バランス測定装置
JP3631932B2 (ja) ピストンリングの性能評価装置
JPH0620687B2 (ja) 軸受の圧入方法、及び、軸受の圧入装置
CN217394252U (zh) 缓冲块装配工装
CN113275866B (zh) 一种支架轴承压入及压铆设备
CN219293224U (zh) 腔镜吻合器枪头用定位销组装设备
CN114952289B (zh) 一种坡道钢珠促动式卡钳自动化装配装置
JPS60237224A (ja) 傾斜据付電動機のころ軸受の取外しおよび取付け方法
JP2019507297A (ja) 偏心装置、特にabsシステムのポンプ用の偏心装置、およびabsシステム用のポン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