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661546A -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661546A
CN104661546A CN201280075839.0A CN201280075839A CN104661546A CN 104661546 A CN104661546 A CN 104661546A CN 201280075839 A CN201280075839 A CN 201280075839A CN 104661546 A CN104661546 A CN 10466154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body
foot
inspection
inspection part
groove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2800758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661546B (zh
Inventor
金泽广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6615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5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6615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6615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7/00Machines, 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setting fastener-elements on garments
    • A41H37/04Setting snap fasten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7/00Machines, 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setting fastener-elements on garments
    • A41H37/10Setting butt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H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MAKING CLOTHES, e.g. FOR DRESS-MAKING OR FOR TAIL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41H37/00Machines, appliances or methods for setting fastener-elements on gar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7/00Press-button or snap fasteners
    • A44B17/0047Press-button fasteners consisting of three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With Unspecified Measuring Mean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 Pinball Game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查部件(42),是用于检查安装体(260)的各脚部(262)的姿势的检查部件,该安装体(260)具有多个从基部(261)立起的脚部(262)。检查部件(42)包括:主体(43),其具有与安装体(260)相向的主面(41);以及至少1个槽部(45),其设置在主体(43)的主面(41),用于供安装体(260)的脚部(262)插入。优选检查部件(42)是能够往复运动的检查棒。

Description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特别涉及检查具备多个脚部的安装体的各脚部的姿势。
背景技术
已知有使用具有多个脚部的安装体将纽扣等被安装体安装在布料等上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与上述安装装置相关的对纽扣进行定位的装置。概略而言,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下述内容:如所述文献的图4b所示,在纽扣1设置有调整片(tab)7,根据来自该调整片7的回光强度来适当地配置纽扣1。关于光学机构,如所述文献的图8所示,纽扣定向检测器43由激光光源44和光传感器48构成。关于纽扣1的旋转机构,如所述文献的图8所示,轴42与保持纽扣1的下模35连接,电动马达53的动力通过驱动齿轮45、齿形传动带49和输出齿轮51的机构传递给轴4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00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使用具有多个脚部的安装体将纽扣等被安装体安装在布料等片材时,如果安装体的各脚部不是所期望的姿势,则可能无法如所期望的那样将被安装体安装在片材,或者不能确保足够的安装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查部件,其用于检查安装体的各脚部的姿势,该安装体具有多个从基部立起的脚部,上述检查部件包括:主体,其具有要与上述安装体相向的主面;以及至少1个槽部,其设置在上述主体的上述主面,用于供上述安装体的上述脚部插入。根据该结构,事先检测安装体脚部的姿势,能够抑制因该姿势引起的安装不良的情况的发生。
上述检查部件可以是能够在靠近或远离上述安装体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检查棒。根据该结构,能够实现高效的检查。
上述槽部可以呈环状地设置在上述主面。根据该结构,不需要事先调整安装体的配置方向。
上述主面可以包括:中央面,其与上述槽部相比更靠近内侧;以及环状外周面,其与上述槽部相比更靠近外侧且包围上述中央面,上述中央面比上述环状外周面突出。
在上述主面可以设置有导向面,该导向面呈倾斜状且位于上述槽部的插入口周围,由此能够将上述脚部向上述槽部引导。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当地修正安装体脚部的姿势。
规定上述槽部的深度方向的至少1个上述槽部的侧面可以至少部分地倾斜,能够修正要插入到上述槽部的上述脚部的姿势。根据该结构,能够适当地修正安装体脚部的姿势。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检查装置,其包括:检查部件,其是上述任一种检查部件,并且该检查部件是能够往复运动的检查棒;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上述检查部件的位置或位移量;以及判断单元,其基于上述检测单元的输出,判断上述安装体的上述脚部的姿势是否在容许范围内。作为检测单元,如实施方式中说明的那样,能够利用各种功能元件。检测单元和判断单元相互合作,能够用电气、光学、磁等任意的方法检测脚部的姿势是否在容许范围内。
在上述判断单元中可以设定有判断条件,该判断条件用于评价与上述检查部件的位置或位移量对应的上述检测单元的上述输出,上述判断单元判断上述检测单元的上述输出是否满足上述判断条件。
本发明又涉及一种检查方法,其包括:使上述的任一种检查部件靠近上述安装体的步骤;以及基于用于检测上述检查部件的位置或位移量的检测单元的输出,判断上述安装体的上述脚部的姿势是否在容许范围内的步骤。
本发明又涉及一种安装装置,其用于通过安装体将被安装体安装在片材,该安装体具有从基部立起的多个脚部,上述安装装置包括:输送单元,其将上述安装体输送到安装位置,在该安装位置上述被安装体通过上述安装体被安装在上述片材;以及检查机构,其用于在由上述输送单元输送上述安装体的过程中,检查上述安装体的各脚部的姿势,上述检查机构具有检查部件,该检查部件设置在上述安装体的输送路径上,上述检查部件具有至少1个槽部,该槽部用于供上述安装体的上述脚部插入。
上述检查部件可以是能够在靠近或远离上述安装体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检查棒。
根据本发明,事先检测安装体的脚部的姿势,能够抑制因该姿势引起的安装不良的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带纽扣的布料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纽扣的概略的分解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体的概略的俯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装置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设置有在安装体的输送过程中检查安装体的脚部姿势的检查单元。
图5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装置的安装体供给机构的概略的侧面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图4的VI-VI间的概略截面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表示检查棒位于最低点的状态。
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检查棒的概略的纵截面和下表面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脚部姿势异常的安装体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装置的概略框图,是着眼于组装在其中的检查单元的框图的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装置的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体的概略的上表面和截面结构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涉及的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图中示出检查棒的下降运动。
图16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涉及的安装装置的概略示意图,示意性表示使用旋转式输送机构的情况。
附图标记说明:
100安装装置;U20供给单元;U21检查单元;U22安装单元;10推杆;11突出部;20基体;21上表面;25缝隙;40检查机构;42检查棒;43棒主体;41下表面;41m外周平坦面;41n定位面;41p中央平坦面;41q导向面;44棒导向部;45槽部;45a侧面;45b侧面;45b1倾斜面;45c底面;46中央面;47环状外周面;50位置标识部;52位置限制部;52k倾斜面;81料斗;82滑道;83输送路径;91下模;92下模导向部;200纽扣;240纽扣主体(被安装体);260安装体;261环状基部(基部);262脚部;300布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各个实施方式不是相互独立的,不需要进行过多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就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并且也能够掌握通过该组合带来的协同效应。原则上省略实施方式间的重复说明。用于参照的附图的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发明,并适当地进行了简化。
(第一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2来说明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带纽扣的布料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纽扣的概略的分解截面示意图。图3是安装体的概略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安装装置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在安装体的输送过程中检查安装体的脚部姿势的检查单元。图5是安装装置的安装体供给机构的概略的侧面示意图。图6是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表示图4的VI-VI间的概略的截面结构。图7是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表示检查棒位于最低点的状态。图8是表示检查棒的概略的纵截面和下表面的示意图。图9是脚部姿势异常的安装体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图10是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图11是安装装置的概略框图,是着眼于组装在其中的检查单元的框图的图。图12是表示安装装置的动作的概略流程图。
参照图1至图3来说明能够通过后述的安装装置进行安装处理的纽扣200的结构。此外,图1至图3所示的纽扣200只是能够通过后述的安装装置进行安装处理的纽扣的一例,并不限定于本结构。如图1所示,将纽扣200安装固定在布料300,详细而言,是通过安装体260将纽扣主体(被安装体)240安装固定在布料300。纽扣200包括:配置在布料300的上表面侧的母型的纽扣主体240和配置在布料300的下表面侧的公型的安装体260,贯穿布料300的安装体260的脚部262在纽扣主体240内发生塑性变形,纽扣主体240与安装体260卡合而一体化,将布料300夹在纽扣主体240与安装体260之间。此外,布料300典型而言是织物,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无纺布、天然/合成皮、毛毡、塑料片等。纽扣主体240和安装体260典型而言是金属制,但也可以是树脂制。在本例中,设双方都是金属制来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安装体260由一块金属板构成,经过对母材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弯曲加工等制造而成。安装体260具有:环状基部(基部)261,其在中央开设有大致正圆的开口OP260;以及多个脚部262,其从环状基部261的开口周围的内周部大致垂直地立起。环状基部261的厚度与脚部262的厚度大致相等,但是也可以因弯曲加工等影响而使二者在厚度上具有些许不同。此外,安装体260根据脚部262的个数而相对于轴线AX旋转对称地构成。
环状基部261是在要配置在纽扣主体240与安装体260之间的未图示的布料300一侧、即正面看图2时的上侧具有凹陷的弧状部沿周向连续而成的金属环,是从下侧按压布料300的部分,与纽扣主体240一起从上下将布料300夹在中间。环状基部261具有弧状凹面的上表面267和弧状凸面的下表面268,上表面267作为从下侧按压布料300的按压面发挥功能。此外,这里所说的周向在与图2所示的轴线AX垂直的任意平面上与包围轴AX的方向一致。
多个脚部262在环状基部261的周向上以规定间隔配置,在本例中如图3所示,5个脚部262以72°间隔配置。各脚部262沿着与配置有环状基部261的平面正交的方向、换言之沿着环状基部261的开口OP260的开口方向从环状基部261的开口周围的内周部立起。各脚部262的周向宽度随着远离环状基部261逐渐变窄,最终该宽度减小至具有尖锐的尖端266的程度,也就是说形成为具有尖锐端部的锥状。各脚部262也是从下侧贯穿布料300而最终在纽扣主体240内弯曲并发生塑性变形的塑性变形部。
图2等所示的纽扣主体240是装饰纽扣或按扣等安装在衣类等的纽扣,与安装体260同样地,由一块金属板构成,经过对母材金属板进行冲压加工、弯曲加工等制造而成。纽扣主体240包括:中央部241,其具有在正面看图2时凹口朝向图2的下侧即未图示的布料300一侧的凹状的截面形状;以及外周部242,其是由U形部在周向上连续而成的,该U形部具有凹口朝向布料300一侧的U形截面,外周部242的内周端部与中央部241的外周端部连结。
中央部241具有俯视时为圆形的平板部241a和从平板部241a的外周向下方垂直地延伸的圆筒部241b,在平板部241a的中央开设有开口OP240。外周部242如上所述是由从截面看时呈U形的U形部在周向上连续而成的,详细而言其具有:从圆筒部241b的下端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的环状的上板部242a、与上板部242a相向的环状的下板部242b、以及沿着纽扣主体240的厚度方向延伸且连接在上板部242a的外周端部与下板部242b的外周端部间的连接部242c。上板部242a随着向半径方向外侧延伸而缓慢地向远离未图示的布料300一侧即上侧推移。连接部242c从上板部242a的外周端部向靠近未图示的布料300的一侧即下侧呈弧状地延伸,连接部242c的弧状的凹口朝向半径方向内侧。下板部242b从连接部242c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而与上板部242a相向,但不会延伸至到达半径方向上圆筒部241b的下端位置的正下方。此外,下板部242b的下表面242d作为从上侧按压布料300的按压面发挥功能,与环状基部261的上表面267共同从上下将布料300夹在中间。
根据外周部242的上述结构,在外周部242设置有收容部242k,其由上板部242a、下板部242b、以及连接部242c包围而构成。此外,在外周部242沿周向连续地设置有由图2的虚线表示的插入口242r。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经由插入口242r插入到收容部242k。
基于图1至图3的图示可以明确,在安装体260与纽扣主体242卡合的过程中,安装体260的脚部262首先与纽扣主体240的外周部242的上板部242a的内表面抵接。然后,脚部262朝着上板部242a的内表面的半径方向外侧被斜上引导,脚部262的尖端侧部分向半径方向外侧倾倒。然后,脚部262被引导成从上板部242a的内表面遍及至连接部242c的内表面的凹口朝向半径方向内侧的弧状面,脚部262的尖端侧在收容部242k内弯曲成U形,该U形凹口朝向环状基部261一侧。脚部262的内侧侧面在遍及外周部242的上板部242a的内表面和连接部242c的内表面的范围内至少部分地配合成构成同一个面,以确保安装体260与纽扣主体240之间的充分的卡合。
安装体260的各脚部262的厚度和高度被设定为能够利用纽扣主体240本身来发生塑性变形的程度。另一方面,由于脚部262的这种结构,在处理安装体260时可能导致各脚部262的立起姿势变形成为倒下的姿势等而不再是原本应有的直立姿势。脚部262的这种姿势变化可能对利用安装体260将纽扣主体240安装在布料300产生影响。此外,在纽扣主体240的外周部242内,脚部262首先向半径方向外侧倾斜,但是也可以使脚部262向与此相反的一侧倾斜来确保纽扣主体240与安装体260的卡合。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下面说明的安装装置安装有检查单元(检查装置),由此可在安装之前检查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由此,能够尽可能地抑制上述问题的发生。
下面,参照图4至图8来说明安装装置的结构。如图4至图6所示,安装装置100包括推杆(输送单元、输送机构)10,其能够在正面看图4纸面时的左右方向上往复运动。如图4和图6所示,推杆10配置在基体20的缝隙25内。安装体260从图5所示的料斗81经由滑道82被供给到输送路径83,并且如图4和图6所示那样在基体20的缝隙25上的输送路径83内通过推杆10个别地输送安装体260。
推杆10是在与上述的左右方向一致的安装体260的输送方向上呈长形的平板部件,能够在未图示的电动机等驱动源的传动力下往复运动。如图4和图6所示,推杆10具有从基体20的上表面21突出的一组突出部11,一组突出部11隔开与后述的检查单元U21和安装单元U22间的间隔对应的间隔而配置。载置在基体20的上表面21上的安装体260被突出部11推压,在输送路径83内,在基体20的上表面21滑动。
安装装置100的输送路径83从上游侧向下游侧配置有供给单元U20、检查单元(检查装置)U21、以及安装单元U22。供给单元U20包括图5所示的料斗81和滑道82。供给单元U20在料斗81中储存多个安装体260,通过滑道82从料斗81逐个取出安装体260供给到输送路径83。检查单元(检查装置)U21包括图4所示的作为机械要素的检查机构40。优选检查单元U21包括图11例示地示出的作为检测系统和判定系统的检测部151和判断部152。检查单元U21的作为机械要素的检查机构40包括:能够上下往复运动的检查棒42、以及对检查棒42的往复运动进行引导的固定状态的棒导向部44。在本申请中,还将检查棒42称为检查部件。
安装单元U22包括:载置安装体260的下模91,以及对下模91的上下移动进行引导的下模导向部92,还包括:供给上述布料300的部件(未图示)、供给上述纽扣主体240的部件(未图示)、以及施压(press)部件(未图示),该施压部件将纽扣主体240以隔着布料300的方式压向安装体260,使安装体260的脚部262在纽扣主体240的收容部242k内发生塑性变形。此外,也能够通过手动将布料300或纽扣主体240供给到下模91上的安装体260上,或者通过手动将纽扣主体240压向安装体260。因此,在安装装置100设置使这些作业自动化的机构并不是必须的。非自动化进行这些作业的装置也属于安装装置的范畴内。此外,施压部件优选包含以规定的方式把持纽扣主体240并能够往复运动的压杆(press rod)。
优选使推杆10的运转、供给单元U20的运转、检查单元U21的运转、以及安装单元U22的运转相互联动地控制,更优选通过单一的控制装置执行各动作的时序控制。例如如图4所示,通过推杆10的运转,将位于滑道82的正下方的安装体260输送到检查棒42的正下方,并且将由检查单元U21检查完的安装体260输送到安装单元U22的下模91上。与该推杆10的输送动作的结束时刻同步地,检查单元U21开始运转,并且安装单元U22开始运转。时刻(timing)的检测方式是任意的,可以利用各种传感器。例如,控制装置根据检测出推杆10位于规定位置的信号,对检查单元U21和安装单元U22发送指示开始运转的开始信号。此外,也可以不利用传感器,而是基于预先设定的时间表实现各动作的联动。
如图6所示,检查机构40配置在安装装置100的输送路径83上。检查机构40包括:位置限制部52,其配置在基体20的上表面21上;上述的棒导向部44,其配置在位置限制部52上;上述的检查棒42,其以能够往复运动的方式配置在棒导向部44内;以及位置标识部50,其连结固定于检查棒42。位置限制部52包括一组位置限制部52m、52n,其以将基体20的缝隙25夹在中间的方式配置在基体20的上表面21上。也可以使位置限制部52m为向缝隙25一侧施力的状态,并且位置限制部52n也同样地构成。在这种情况下,位于基体20的上表面21上的安装体260被位置限制部52m、52n以适当的力保持,使安装体260的位置在输送路径83内难以发生偏移。
位置标识部50与检查棒42一体地设置,由此能够使检查棒42在与检查棒42的长度方向/移动方向一致的轴线AX5上的位置检测简便化。位置标识部50沿着与图6的轴线AX5垂直的水平方向从检查棒42延伸出,与此相对应地,在筒状的棒导向部44的周壁部设置有用于插通位置标识部50的缝隙SL44,缝隙SL44沿着轴线AX5呈长形地构成。利用光学、磁、电气、机械等任意的方式检测位置标识部50的位置,由此能够简便地检测检查棒42在轴线AX5上的位置。此外,用于标识检查棒42的位置的位置标识部50的具体结构是任意的,不限于凸状,也可以是凹状。
检查棒42能够沿着图6所示的轴线AX5,如图6的箭头D40所示那样上下往复运动。此外,在图6所示的状态下,将检查棒42向箭头D40的下方向移动的方向称为靠近安装体260的方向。此外,将检查棒42从靠近安装体260的状态向箭头D40的上方向移动的方向称为远离安装体260的方向。如图6所示,当安装体260位于检查棒42的正下方时,根据从控制装置发送的开始信号,驱动源运转使检查棒42开始下降。如果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内,则检查棒42下降至图7所示的位置,同样地位置标识部50也下降。如果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之外,则检查棒42不会下降至图7所示的位置,检查棒42会在比图7所示的位置靠原始位置的一侧停止。这样,与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对应地,检查棒42和位置标识部50的下降位置即最低点不同。因此,通过测量位置标识部50的下降位置或下降位移量,能够判断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是否在容许范围内。此外,用于判断的判断阈值能够通过利用实际设备的试验来计算出。在检查棒42下降之后,检查棒42上升至初始位置,与此同时将检查完成的安装体260输送到安装位置,将另一个安装体260供给到检查位置。
如上所述,检查棒42的下降位置与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对应地发生变动,这是由于在检查棒42的下表面41设置有槽部45,安装体260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内的脚部262能够插入到槽部45,但是安装体260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外的脚部262不能插入到槽部45。脚部262的容许范围外的姿势包含下述情况:脚部262与检查棒42的一部分接触,而脚部262不能插入到检查棒42的槽部45,结果妨碍检查棒42下降至规定位置,典型而言是下述状态:与检查棒42的槽部45相比,脚部262的尖端向图6所示的轴线AX5一侧即半径方向内侧或者向其相反侧即半径方向外侧过度倾斜或倾倒。脚部262的容许范围内的姿势当然包含脚部262不与检查棒42接触、并且脚部262进入到槽部45的情况,还包含如后述那样对应于脚部262与检查棒42的接触、脚部262的姿势发生变化而使脚部262进入到槽部45内的情况,典型而言是下述状态:与检查棒42的槽部45相比,脚部262的尖端不向图6所示的轴线AX5一侧即半径方向内侧或者向其相反侧即半径方向外侧过度倾斜或倾倒。
如图8所示,检查棒42包含呈长形的圆柱状的棒主体(主体)43,在要与安装体260相向的棒主体43的下表面(主面)41,设置有能够使安装体260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内的脚部262插入的槽部45。下表面41的槽部45的具体形状,应当与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结构和配置方式对应地适当设定。然而,如果考虑到安装体260的配置方向和旋转位置的事先调整比较麻烦这一点,优选如图8的下部分用阴影线示意性表示的那样使槽部45呈环状地沿周向连续构成。虽然可以与5个脚部262相对应地设置5个非连续的槽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要求在检查前调整安装体260的旋转位置或检查棒42的旋转位置。此外,这里所述的周向是检查棒42的周向,在与图6所示的轴线AX5垂直的任意平面上与包围轴AX的方向一致。
检查棒42的下表面41具有在正面看下表面41时呈正圆的外形。下表面41包括:比槽部45更靠近内侧且占据下表面41的中央位置的中央面46、以及比槽部45更靠近外侧且占据下表面41的外周部位置的环状外周面47,环状外周面47比中央面46后退,中央面46比环状外周面47突出。在环状外周面47与中央面46之间设置有阶差(高度差),从中央面46观察时环状外周面47是位于上方的阶差面,从环状外周面47观察时中央面46是位于下方的阶差面。由此,能够避免检查棒42的下表面41与安装体260的环状基部261抵接。由于中央面46能够进入到开口OP260,所以也能够检测出脚部262完全倒向轴线AX5一侧的情况。
中央面46包括:中央平坦面41p,其呈圆形,位于与轴线AX5正交的平面;以及导向面41q,其呈倾斜状,位于中央平坦面41p的外周,以从中央平坦面41p向半径方向外侧逐渐后退的方式倾斜。导向面41q沿着中央平坦面41p的外周形成为环状。环状外周面47包括:外周平坦面41m,其呈环状,位于与轴线AX5正交的平面;以及定位面41n,其呈环状,位于外周平坦面41m的外周,从外周平坦面41m向半径方向外侧逐渐后退。槽部45具有规定槽部45的深度且在半径方向上相互相向的垂直的侧面45a、45b,并且具有连接侧面45a、45b间的底端的底面45c。
为了将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尖端266插入到纽扣主体240的收容部242k的插入口242r,安装体260的脚部262从环状基部261大致垂直地立起,简而言之要求相对于理想角度位于规定的角度范围内。槽部45的槽宽度W45与所容许的脚部262的角度范围对应地设定,但是如果使槽部45的槽宽度W45过于狭窄,则安装体260可能以较高的概率暂时或最终被处理为不良品,导致生产效率或成品率降低。虽然槽宽度W45根据各种条件而变动,但是槽部45的槽宽度W45是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最大厚度的1.5至4.0倍。以中央平坦面41p为基准的槽部45的槽深度D45比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最大高度设定得长,优选是其的1.0至1.2倍。
参照图9来说明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外的情况。如图9所示,由检查机构40的检查棒42检查的安装体260,脚部262a的姿势与用虚线表示的理想姿势相比,为倒向半径方向内侧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当使检查棒42向作为检查对称的安装体260一侧下降时,脚部262的尖端266与检查棒42的中央面46冲突,由此检查棒42难以进一步下降,检查棒42会当场停止。在这种情况下,脚部262不会插入到槽部45,检查棒42不会下降至图7所示的位置。检查单元U21判断为检查棒42的下降位置或位移量不满足判断条件,认定被检查的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外。此外,通过任意方法以及在任意时刻将被判断为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外的安装体260从输送路径83中去除,根据需要以其他方法修正姿势后再重新利用。此外,检查棒42设置成能够通过气缸等动力源(未图示)使其往复运动。通过动力源以规定的荷重使检查棒42向靠近安装体206的方向运动。
参照图10来说明能够通过检查棒42修正脚部262的姿势的情况。即使在脚部262的姿势稍稍向半径方向内侧倒伏,在当检查棒42下降时脚部262与检查棒42的中央面46接触的情况下,也如图10(a)和(b)所示那样,随着检查棒42的下降将脚部262引导至槽部45,将脚部262修正为容许范围内的姿势。在本例中,在槽部45的插入口的内周侧,脚部262的尖端与中央面46的导向面41q接触,脚部262被该导向面41q引导而正好被导向槽部45,在该过程中脚部262以环状基部261一侧的基端为旋转中心向半径方向外侧立起。导向面41q是随着检查棒42的下降使脚部262的姿势从倒伏状态变化为立起状态的功能面。此外,也可以将导向面41q不设置在槽部45的插入口的内周侧,而是设置在外周侧。这里说明的插入口的外周侧是指环状外周面47的槽部45一侧。典型而言,设置从外周平坦面41m向半径方向内侧逐渐后退的环状的导向面。环状外周面47的槽部45一侧的导向面是在脚部262的姿势稍稍向半径方向外侧倒伏时使该脚部262的姿势从倒伏状态变化为立起状态的功能面。如图10所示,定位面41n是能够与位置限制部52的倾斜面52k吻合的面,由此能够确保检查棒42的下端位置的稳定性。此外,通过调整在动力源作用下下降的荷重,能够对脚部262的姿势的可修正范围进行改变。也就是说,在想要进一步修正脚部262的姿势的情况下将荷重设定得比通常状态下所设定的动力源的荷重大,在不想进一步修正的情况下将荷重设定得比通常状态下所设定的动力源的荷重小。
参照图11来说明安装装置100的例示的系统结构。如图11所示,安装装置100具有中央控制部190和驱动源191的组,作为驱动源191例示有推杆10的驱动源、检查棒42的驱动源、料斗81的驱动源、以及下模91的驱动源等,将包含它们的装置表示为驱动源(组)。中央控制部190包含由软件控制的通用微处理器,利用通用微处理器执行程序生成规定的控制信号来执行规定的动作。驱动源191包含任意的专用电路和动力源,根据从中央控制部190传递的控制信号进行动作。
如上所述,检查单元U21除了检查机构40以外,还具有检测部(检测单元)151和判断部(判断单元)152。检测部151是用于检测检查棒42的下降位置或位移量的功能部分,为了实现该功能而与检查棒42相关联。典型而言,检测部151包括:1个以上的压力传感器、受光传感器或受光传感器阵列、1个以上的受光传感器与1个以上的发光传感器的组合、1个以上的磁传感器、1个以上的照相机等任意功能元件或它们的组合。判断部152是逻辑电路或软件控制的微型计算机等,基于检测部151的输入执行规定的判断动作。例如,也可以在被下降至图7所示位置的位置标识部50推压的位置设置应变计,基于应变计的电阻的变化量判断检查棒42是否位于最低点。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的检测部151是应变计本身,上述的判断部152能够由包含电流源和比较器等的模拟电路构成。
检测部151的输出与检查棒42的位置或位移量相对应。因此,基于这一点,在判断部152设定用于评价检测部151的输出的判断条件,判断部152判断检测部151的输出是否满足判断条件。典型而言,判断部152基于与事先设定的判断阈值的关系来评价检测部151的输出值,例如在检测部151的输出值超过判断阈值时,判断为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内。在判断部152由上述的模拟电路构成时,判断阈值能够由与比较器的一组输入端子中的一个输入端子连接的电阻的电阻值来调整。
参照图12,特别着眼于安装装置100的检查动作来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首先,安装装置100将安装体配置在检查位置(S11)。具体而言,中央控制部190激活规定的驱动源191,由此,推杆10运转,输送路径83上的安装体260被推杆10的突出部11推压,由此将安装体260配置在检查棒42的正下方。此外,事先设定为使规定的驱动源191仅运转规定时间。也可以使用任意的传感器检测出安装体260已配置在了检查棒42的正下方,并根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中央控制部190使规定的驱动源191处于非激活状态。
接着,安装装置100使检查棒开始下降(S12)。具体而言,中央控制部190激活另一驱动源191,由此使检查棒42开始下降。如果输送路径83上的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内,则检查棒42下降至最低点,但是如果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外,检查棒42停止在比最低点更靠近原始位置侧的位置。
接着,安装装置100判断是否满足条件(S13)。举例来说,检查单元U21的判断部152基于检测部151的输出,判断检查棒42是否到达最低点。如上所述,在检测部151采用应变计的情况下,利用模拟电路检测应变计的电阻变化。如果检测不出应变计的电阻变化,则判断为脚部262的姿势在容许范围外。将表示判断部152的判断结果的信号作为判断信号从判断部152传送至中央控制部190,但是也可以取而代之或者与上述方式一起,为了将判断部152的判断结果报知给人,而与通过光、声音、振动等将判断部152的输出报知给人的报知装置连接。此外,判断条件也可以多种多样,例如也可以以位置标识部50的位移量为基准进行判断。
在安装装置100判断为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安装装置100将安装体配置在安装位置(S14)。具体而言,中央控制部190激活规定的驱动源191,由此推杆10运转,将检查棒42的正下方的安装体260输送至安装单元U22的下模91上。然后,由安装装置100或人以任意的方式执行安装处理(S15).
在安装装置100判断为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安装装置100以任意的方式执行安装体的去除(S16)。此外,该作业也可以通过手动完成。
基于上述说明可以明确,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下表面41设置有槽部45的检查棒42的往复运动,依次检查被输送至检查棒42的正下方的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为了适合于检查棒42连续地往复运动而构成为棒状(rod状),因此能够以很高的时间效率检查安装体260。此外,棒的外形不限于圆柱状,也可以是棱柱状。此外,能够根据检查棒42的下降位置或位移量判别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能够极其简便地判别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通过使槽部45构成为环状,能够避免事先调整安装体260的旋转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进而,随着检查棒42的下降,通过检查棒42的下表面41的导向面41q将脚部262的尖端侧部分引导向槽部45内,在该过程中能够使安装体260的脚部262的姿势接近直立,由此能够确保更好地将纽扣主体240安装在布料300。此外,也可以将以覆盖安装体260的基部261的方式设置有盖体的安装体作为检查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与本实施方式同样地适于进行检查。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图13和图14来说明第二实施方式。图13是表示安装体的概略的上表面和截面结构的示意图。图14是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的截面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3所示,对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安装体260不同的安装体260进行检查。在这种情况下,也能够获得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
如图13所示,安装体260包括:主部件272,其在圆板部263上立设有一组脚部262;以及壳部件271,其从没有设置脚部262的圆板部263的下表面侧覆盖圆板部263。壳部件271作为从下侧按压布料300的基部发挥功能。此外,图13(b)是沿着图13(a)的虚线的截面图。图13(c)是沿着图13(b)的虚线的截面图,是从箭头所示的方向观察到的截面图。如图13(c)所示,脚部262a的宽度随着远离圆板部263一侧而逐渐减小,脚部262a的主干部262a1的宽度变化率与顶部262a2的宽度变化率不同。脚部262b与脚部262a同样地构成,但是如图13(c)所示那样在侧面看安装体260时不会有脚部262b因脚部262a而不能看到的情况。
如图14示意性所示,在检查棒42的下表面41设置有环状的槽部45,该环状的槽部45与脚部262的形状、脚部262a、262b间的间隔对应地设计。虽然环状外周面47与中央面46设置成构成同一个面,但是能够以任意的方式避免检查棒42的下表面41与壳部件271冲突。如果确保壳部件271的强度或者使检查棒42以低速下降,则环状外周面47与壳部件271的接触不会成为问题。关于安装装置,图14所示的要素之外的要素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大致相同,省略重复说明。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5来说明第三实施方式。图15是组装在安装装置的检查机构的概略截面示意图,图中示出检查棒的移动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与上述的实施方式不同,使槽部45的侧面45b的底面45c一侧倾斜成为倾斜面45b1。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导向面41q同样地,能够随着检查棒42的下降来修正脚部262的姿势。倾斜面45b1优选在周向上连续,由此不需要事先调整安装体260的旋转位置。在第三实施方式中,虽然以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安装体260作为检查对象,但是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安装体260作为检查对象。
(第四实施方式)
参照图16来说明第四实施方式。图16是安装装置的概略示意图,示意性表示使用旋转式输送机构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取代第一实施方式的推杆10的直线动作,能够沿周向输送安装体260。这样,可以不进行直线输送,而是沿周向输送安装体260。在本例的情况下,输送路径83也不是直线,而是构成为周状。
如图16所示,使轴部17能够旋转自如地与轴承18连接,使用在轴部17的上端固定有板16的输送机构15来输送安装体260。通过从未图示的驱动源传送的力使轴部17转动,板16与其同步地转动。载置在板16上的凹部16k的安装体260被输送到检查棒42的正下方,然后与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说明的方式同样地由检查棒42进行检查,然后从检查棒42的正下方输送到下模91上。在第四实施方式中,虽然以第二实施方式所示的安装体260作为检查对象,但是也可以将第一实施方式所示的安装体260作为检查对象。
基于上述的指导,作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各实施方式施加各种变更。也可以为使作为检查对象的安装体260靠近固定状态的检查棒42,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棒导向部。虽然检查棒42下降,但是在安装体被供给到上方侧冲模的情况下,也能够使检查棒上升来进行检查。在这种情况下,检查棒的主面是上表面。检查棒42和安装体260的各自结构是任意的,不限于上述示例。被加入到权利要求中的符号仅用于参考,不应以限定解释权利要求的目的进行参照。

Claims (11)

1.一种检查部件,其特征在于,该检查部件(42)用于检查安装体(260)的各脚部(262)的姿势,该安装体(260)具有多个从基部(261)立起的脚部(262),所述检查部件(42)包括:
主体(43),其具有与所述安装体(260)相向的主面(41);以及
至少1个槽部(45),其设置在所述主体(43)的所述主面(41),用于供所述安装体(260)的所述脚部(262)插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部件(42)是能够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体(26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检查棒。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检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部(45)呈环状地设置在所述主面(41)。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面(41)包括:中央面(46),其比所述槽部(45)更靠近内侧;以及环状外周面(47),其比所述槽部(45)更靠近外侧且包围所述中央面(46),其中,所述中央面(46)比所述环状外周面(47)突出。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部件,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主面(41)设置有导向面(41q),该导向面(41q)呈倾斜状且位于所述槽部(45)的插入口周围,由此能够将所述脚部(262)向所述槽部(45)引导。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部件,其特征在于:
规定所述槽部(45)的深度方向的至少1个所述槽部(45)的侧面(45a、45b)至少部分地倾斜,能够修正要插入到所述槽部(45)的所述脚部(262)的姿势。
7.一种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查部件(42),其是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部件(42),并且该检查部件(42)是能够往复运动的检查棒;
检测单元(151),其用于检测所述检查部件(42)的位置或位移量;以及
判断单元(152),其基于所述检测单元(151)的输出,判断所述安装体(260)的所述脚部(262)的姿势是否在容许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判断单元(152)设定有判断条件,该判断条件用于评价与所述检查部件(42)的位置或位移量对应的所述检测单元(151)的所述输出,
所述判断单元(152)判断所述检测单元(151)的所述输出是否满足所述判断条件。
9.一种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使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部件(42)靠近所述安装体(260)的步骤;以及
基于用于检测所述检查部件(42)的位置或位移量的检测单元(151)的输出,判断所述安装体(260)的所述脚部(262)的姿势是否在容许范围内的步骤。
10.一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安装装置(100)用于通过安装体(260)将被安装体(260)安装在片材,该安装体(260)具有从基部(261)立起的多个脚部(262),所述安装装置(100)包括:
输送单元(10),其将所述安装体(260)输送到安装位置,在该安装位置所述被安装体(260)通过所述安装体(260)被安装在所述片材;以及
检查机构(40),其用于在由所述输送单元(10)输送所述安装体(260)的过程中,检查所述安装体(260)的各脚部(262)的姿势,
所述检查机构(40)具有检查部件(42),该检查部件(42)设置在所述安装体(260)的输送路径上,
所述检查部件(42)具有至少1个槽部(45),该槽部用于供所述安装体(260)的所述脚部(262)插入。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查部件(42)是能够在靠近或远离所述安装体(260)的方向上往复运动的检查棒。
CN201280075839.0A 2012-09-28 2012-09-28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Active CN1046615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2/075264 WO2014049881A1 (ja) 2012-09-28 2012-09-28 検査部材、検査装置、検査方法、及び取付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661546A true CN104661546A (zh) 2015-05-27
CN104661546B CN104661546B (zh) 2017-02-15

Family

ID=50387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75839.0A Active CN104661546B (zh) 2012-09-28 2012-09-28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5847954B2 (zh)
CN (1) CN104661546B (zh)
TW (1) TW201424614A (zh)
WO (1) WO2014049881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9621A (zh) * 2015-10-14 2017-04-26 Ykk株式会社 用于将物品附接至一个或多个基材的装置
CN107568843A (zh) * 2016-07-04 2018-01-12 Ykk株式会社 纽扣固定部件的组装装置
CN109788818A (zh) * 2016-10-11 2019-05-21 Ykk株式会社 按扣安装用的安装部件侧模及安装部件腿部矫正方法
CN111595669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5013344B4 (de) 2015-10-14 2022-05-05 Ykk Corporation 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s objektes an einem oder mehreren trägerstoffen
CN205643244U (zh) * 2016-04-07 2016-10-12 卜伟帆 一种用于打钮机的五爪钮不良品检测器
MY197927A (en) 2017-04-28 2023-07-25 Ykk Corp Button attachment member conveying device
DE102021200595A1 (de) * 2021-01-22 2022-07-28 Robert Bosch Gesellschaft mit beschränkter Haftung Anordnung für ein funktionelles Textil, System und funktionelles Textil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24990A (en) * 1985-08-16 1988-02-16 Yoshida Kogyo K. K. Fastener-assembling apparatus with safety device
JPH0126731Y2 (zh) * 1984-09-17 1989-08-10
JPH07144077A (ja) * 1993-11-20 1995-06-06 Juki Corp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ボタン判別装置
CN1665415A (zh) * 2002-09-10 2005-09-07 Ykk株式会社 钮扣安装机械中的钮扣对位装置和方法、钮扣对位装置的调整方法
CN101036541A (zh) * 2006-03-16 2007-09-19 Ykk株式会社 装饰纽扣
KR20100060808A (ko) * 2008-11-28 2010-06-07 (주)티에이치엔 정션박스 하측 접속단자 검사장치
CN102411156A (zh) * 2011-08-18 2012-04-11 德耀五金钮扣有限公司 打钮机出爪检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专用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8982Y2 (ja) * 1975-09-05 1983-02-18 アイワ カブシキガイシヤ サドウカンソウチ
US4019666A (en) * 1975-11-10 1977-04-26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mpany Fastener attaching machine having means for orienting caps, buttons, and the like
JPS57106704A (en) * 1980-12-22 1982-07-02 Brother Ind Ltd Apparatus for attaching rivet to sheet like material
JP3040270U (ja) * 1997-02-06 1997-08-15 有限会社山名製作所 ハトメ打駒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26731Y2 (zh) * 1984-09-17 1989-08-10
US4724990A (en) * 1985-08-16 1988-02-16 Yoshida Kogyo K. K. Fastener-assembling apparatus with safety device
JPH07144077A (ja) * 1993-11-20 1995-06-06 Juki Corp ボタン付けミシンのボタン判別装置
CN1665415A (zh) * 2002-09-10 2005-09-07 Ykk株式会社 钮扣安装机械中的钮扣对位装置和方法、钮扣对位装置的调整方法
CN101036541A (zh) * 2006-03-16 2007-09-19 Ykk株式会社 装饰纽扣
KR20100060808A (ko) * 2008-11-28 2010-06-07 (주)티에이치엔 정션박스 하측 접속단자 검사장치
CN102411156A (zh) * 2011-08-18 2012-04-11 德耀五金钮扣有限公司 打钮机出爪检测方法及应用该方法的专用设备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579621A (zh) * 2015-10-14 2017-04-26 Ykk株式会社 用于将物品附接至一个或多个基材的装置
CN106579621B (zh) * 2015-10-14 2018-06-19 Ykk株式会社 用于将物品附接至一个或多个基材的装置
CN107568843A (zh) * 2016-07-04 2018-01-12 Ykk株式会社 纽扣固定部件的组装装置
CN109788818A (zh) * 2016-10-11 2019-05-21 Ykk株式会社 按扣安装用的安装部件侧模及安装部件腿部矫正方法
CN109788818B (zh) * 2016-10-11 2021-02-26 Ykk株式会社 按扣安装用的安装部件侧模及安装部件腿部矫正方法
CN111595669A (zh) * 2019-02-20 2020-08-28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环状体的检查方法和检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4049881A1 (ja) 2016-08-22
TW201424614A (zh) 2014-07-01
CN104661546B (zh) 2017-02-15
JP5847954B2 (ja) 2016-01-27
WO2014049881A1 (ja) 2014-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61546A (zh) 检查部件、检查装置、检查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US10464114B2 (en) Bending tool having a longitudinal-offset measuring device
CN102233399A (zh) 通过卷绕弹簧来生产螺旋弹簧的方法和装置
US20070193012A1 (en) Metal forming process
EP269492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tecting the position of a conveyor
CN105050744B (zh) 用于制造金属板成型件的、包括至少一个用于检验制造的金属板成型件的测量装置的生产线
JP5023627B2 (ja) プレス加工装置
EP2097190B1 (en) Detector system for fixing to a can bodymaker and method to dynamically measuring ram alignment in a can bodymaker
TWI527638B (zh) 鍊布齒條連續製造機之鍊齒頭部成形裝置
CN110446569A (zh) 多功能加工设备
KR101714187B1 (ko) 환봉체의 지름방향에 형성된 핀구멍 검사기
CN101228305A (zh) 将圆筒形针织品如袜子绕轴线有角度定向的方法和设备
CN202766762U (zh) 经编机针织物传送的纠偏装置
CN102699952A (zh) 一种打孔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207759550U (zh) 输送设备的张力调整装置以及输送设备
KR101852931B1 (ko) 볼트 검사 장치
KR200439072Y1 (ko) 프로그레시브 금형의 미스피드방지장치
CN207250423U (zh) 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自动压簧片机
CN205887873U (zh) 一种用于级进模移料的卡爪
CN110823168A (zh) 加工面等级的定量评价方法
CN207359878U (zh) 自动喷码系统
JP6092965B2 (ja) 下糸検知装置
WO2016187633A1 (de) Verfahren zum schwenkbiegen
CN205816561U (zh) 级进冲压模具
JP2008289552A (ja) 布位置調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