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20A - 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020A CN1115020A CN95101447A CN95101447A CN1115020A CN 1115020 A CN1115020 A CN 1115020A CN 95101447 A CN95101447 A CN 95101447A CN 95101447 A CN95101447 A CN 95101447A CN 1115020 A CN1115020 A CN 11150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urrent
- conditioner
- time
- run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06—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using an analogue comparing devi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means responsive to temperature, e.g. bimetal spring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 F24F11/87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absorption or discharge of heat in outdoor units by controlling outdoor fa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8—Electrical aspects, e.g. circui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25B49/025—Motor control arrangements
-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3/00—Control of temperature
- G05D23/19—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 G05D23/1902—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variable reference value
- G05D23/1905—Control of temperature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variable reference value associated with tele control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5—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riable-flow pump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4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system stat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600/00—Control issues
- F25B2600/02—Compressor control
- F25B2600/021—Inverter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00—Sensing or detecting of parameters; Sensors therefor
- F25B2700/15—Power, e.g. by voltage or curren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一种有效且廉价地进行舒适且稳定控制的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将空调器的制冷剂循环用压缩机的转速的控制形态作为转速对从运转开始算起的时间的特性曲线Nst(t)预先存储起来,据此曲线Nst(t)控制压缩机转速。另外,将相对于从空调器运转开始到稳定运转为止的空调器整体的总电流It1的设定值作为电流特性曲线预先设定,根据电流特性曲线It1(t)控制总电流It1使其不超出该曲线。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旨在提高舒适感的空调器的学习型运转控制方法。
在空调器中,为了使室温传感器测定的室温Ta与由遥控器等设定的设定温度Tsc近似,或使两者一致,需要调节制冷循环中制冷剂循环用的压缩机的转速,根据需要,兼用通、断控制,调节空调能量。这时虽然是调节转速,但在多数情况下,指令转速的设定相对于温度偏差呈阶梯状,即相对于温度偏差,指令转速不呈连续变化的正比关系,而是在各个规定的温度偏差范围内设定规定的指令转速。
不管怎样,在以往的空调器中,在设定温度Tsc一定时,以直接反应测定温度Ta的形式控制压缩机。空调器起动运转时,尤其是室温变化大时,在空调器的控制作用与通过空调器的室内机组进行的室内空气的循环促使的室温变化之间存在着时间滞后,因此多半情况下室温Ta在很大程度上不稳定。该室温Ta的不稳直接作用于压缩机的运转转速(即空调能量),表现出运转转速的变动。另外,与相对于温度偏差而呈阶梯状地设定指令转速有关,当室温的变化幅度不能包括在一个指令转速区间时,即使室外温度不怎么变化时,压缩机在两个指令之间来回运行,控制系统往往不稳定。
另外,住在房间中的人的体感温度与实际室温不一定一致,特别是由于房间大或通过的热量(放热量)过大时,设定室温与实际室温之间产生某种层次,随着人居住的场所的不同,往往在实际室温与体感温度之间存在较大比率的温度差。
特别是在家用空调器的情况下,从防止电源插座过热等观点出发,往往要限制电流,这要设定最大电流限制值,而压缩机转速基本上由温度偏差(实际室温与设定室温之差)决定。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地且廉价地达到有良好的舒适感的稳定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将空调器的制冷剂循环用的压缩机的转速的控制形态,作为从运转开始相对于时间的转速特性曲线,预先存储起来,并根据转速特性曲线控制压缩机的转速。
另外,本发明的控制方法是将从空调器运转开始至稳定运转之间的空调器的电流控制形态作为电流特性曲线预先存储起来,并根据电流特性曲线控制空调器的电流,使其不超过该特性曲线。
由于使空调器开始运转(起动)时,按照预先存储的转速特性曲线控制压缩机的转速,因此,例如使空调器运转(包括起动)时,即使室温或室外温度变化大,也能有效且廉价地达到使人感到舒适的稳定运转。
另外,由于在空调器中,压缩机转速与包括驱动用的电动机在内的空调器整体的总电流之间有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空调器运转时代替转速特性曲线而按照预先存储的电流特性曲线进行控制,也具有与按照转速特性曲线控制时相同的作用和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中作为压缩机转速基准的运转特性曲线例图。
图2是应用本发明的空调器及控制装置的系统图。
图3是实施图1中的运转特性的整个顺序的流程图。
图4是图3中的程序段14的详细流程图。
图5是图3中的程序段17的详细流程图。
图6是类似于图1中的运转特性曲线的另一种运转特性曲线图。
图7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中的作为电流基准的一种形态的运转特性曲线图。
图8是实施图7中的运转特性的整个顺序的流程图。
图9是图8中的程序段51的详细流程图。
图10是表示根据图7中的运转特性运转时的电流、空调能量及室温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11是表示根据图7中的运转特性运转时的目标电流值的变化形态之一例的曲线图。
图12是表示供暖运转时修正室外温度的特性曲线用的系数设定例的曲线图。
图13是说明用遥控器操作变更电流特性曲线用的曲线图。
图14是表示图13中的遥控器操作与模式值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图15是图8中的程序段53的第1部分详细流程图。
图16是图8中的程序段53的第2部分详细流程图。
图17是图8中的程序段53的第3部分详细流程图。
图18是图8中的程序段54的详细流程图。
图19是表示室内风扇的各种模式时的抽头例的图表。
图20是表示供暖运转开始时防止冷风用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与室内风扇的转速控制形态的曲线图。
图21是表示供暖运转时防止冷风用的通常控制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与室内风扇的转速控制形态的曲线图。
图22是供暖运转时限制最低风量用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与室内风扇抽头的设定例图。
图23是表示制冷运转时防止冷风用的室内热交换器温度与室内风扇抽头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4是表示供暖运转时防止高温用的高温断路时的室内热交换器的温度与室内风扇的转速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5是表示制冷运转时防止高温用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温度与压缩机转速之间的关系的曲线图。
图26是图8中的程序段56的详细流程图。
图27是说明程序段56中的可设定范围用的曲线图。
在图中,N1:最高转速
N3:目标转速
Nst(t):转速特性曲线
τb:最高转速运转时间
τe:运转停止时间
τab:t0—t2的时间
Ta:室内温度
T0:室外温度
t:时间
I1:最大电流值
I3:目标电流值
Ist(t):电流特性曲线
Iac:实际电流
Itl:总电流
首先参照图2说明实施本发明的运转控制方法的空调器及其控制装置的机器的构成。
首先制冷剂循环的空调器为制冷循环,其构成包括压缩机2,四通阀3,室内热交换器4,膨胀阀5及室外热交换器6,根据四通阀3的转换状态,使室内热交换器4起蒸发器(冷却器)的作用,能进行制冷运转,另外,使室内热交换器4起冷凝器(放热器)的作用,也能进行供暖运转。在室内热交换器4中设有室内风扇7及温度传感器8,在室外热交换器6中设有室外风扇9。压缩机2中装有驱动用的交流电动机,通过频率变换装置23可变速控制压缩机2,能调节空调能量。频率变换装置23从交流电源24输入一定频率的交流电力,将其变换成任意频率的交流电力后,通过交流电动机可变速驱动压缩机2。频率变换装置23可以是由整流器(顺向变换器)及反相器(逆向变换器)构成的直流中间电路中介型的,也可以是由循环换流器构成的直流中间电路非中介型的。室内风扇7通过室内风扇驱动电路25连接在交流电源24上,室外风扇9通过室外风扇驱动电路26连接在交流电源24上,四通阀操作螺线管3S通过控制接点27也连接在交流电源24上。该螺线管3S是将四通阀3转换到供暖侧或制冷侧使用的。从交流电源24流入空调器的电流Itl由包括电流检测器28的电流检测装置29进行检测,该检测信号输入由微处理机(MPU)构成的控制部分60。用例如由遥控器构成的温度设定器61设定的设定室温Tsc输入控制部分60中。室内热交换器4的中间部分的温度Tic或室外热交换器6的中间部分的温度Toc用温度传感器62、63进行检测,并与用温度传感器8检测到的室温Ta一起输入控制部分60。控制部分60的功能将在后面说明。室内热交换器4、室内风扇7、室内风扇驱动电路25、温度传感器8、62及控制部分60等都安装在室内机组内,其它机器大部分安装在室外机组内。
作为本发明的第1个实施例,图1是空调器按照转速特性曲线进行运转时的转速特性曲线。
图1中,横轴表示时间t,纵轴表示空调器中的制冷循环中的制冷剂循环用的压缩机的转速N。本发明的空调器以通过改变压缩机的转速来改变空调能量为前提,压缩机可通过图中未示出的反相器及交流电动机进行变速驱动。因此,如果用单位rps(转/秒)表示驱动电动机的转速即压缩机的转速时,由于它与反相器的输出频率对应,为了方便,在以下的说明中,以rps(转/秒)为单位表示压缩机转速N。
时间t=t0时起动(运转开始),从这时起到t=t1之间(a区间)是直线上升达到最高转速N1的上升模式区间,达到转速N1时到达运转点P1(t1,N1)。从这时开始至t=t2的区间(b区间)是最高转速模式区间,维持最高转速N1一直到运转点P2(t2,N1)。从这时开始至t=t3的区间(c区间)是目标转速过渡模式区间,也就是与温度偏差△T=Ta-Tsc对应,以规定的减速率达到被指令的目标转速N3几乎是直线减速的区间,达到转速N3而到达运转点P3(t3,N3)。从这时起至t=t4的区间(d区间)是稳定运转模式区间,保持目标转速N3直到t=t4时,例如从遥控器发出OFF指令使运转停止而到达运转点P4(t4,N3),在该时刻,N=0,即压缩机停止运转。从该运转停止(t=t4)至下一次运转开始(t=t5)的区间(e区间),作为运转停止时间τe=t5-t4而被计数。如上经过点P1—P4而形成转速特性曲线Nst(t)。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控制形态的流程图。按照该流程图进行的控制形态的基本想法,在于在运转开始时,增加与前一次最后的设定温度修正量对应的设定转速修正量(△Nlas),进行初始设定。这时,如图1所示,预先设定好运转点P1、P2、P3。运转点P1由达到起动时的最高转速N1时的时间t1决定。运转点P1、P2、P3作为安装后最初起动运转时的初始设定值,如下设定。另外,以后的起动运转时的初始设定值则加进学习的结果进行修正。
运转点P1(t1,N1)
供暖运转时,N=N1=120rps,t1=5分
制冷运转时,N=N1=80rps,t1=5分
运转点P2(t2,N1)
供暖运转时,N=N1=120rps,t2-t1=15分
制冷运转时,N=N1=80rps,t2-t1=15分
运转点P2(t2,N1)→P3(t3,N3)
供暖运转时,减速率为4rps/分,N=N3=40rps
制冷运转时,减速率为2.5rps/分,N=N3=30rps
以上结果,供暖运转时及制冷运转时,
都是t3-t2=20分
运转点P4(t4,N3)
供暖运转时,N=N3=40rps
制冷运转时,N=N3=30rps
其次,设室外温度为T0,则最高转速N1、目标转速N3、最高转速运转时间τb=t2-t1,以及设定温度Tsc如下进行初始设定(步骤10)。
最高转速 :N1=Nlast×g(τe,T0)
目标转速 :N3=Nso+△Nlast+f(T0)
最高转速运转时间 :τb=τbo+f(τe,△Nlast)
转速修正值 :△Nsc=△Nlast
这里,Nlast是前次运转时的最高转速。g(τe,To)是作为从前次运转停止至此次动转开始之间的时间τe=t5-t4及室外温度To的函数而决定的系数,τe值越大,g也越大,To值越大,供暖时g上,制冷时g越大。Nso是与前次运转时最后的频率指令值对应的转速(=目标转速),△Nlast是与前次运转时最后的频率变更幅度对应的转速变更幅度,f(To)是作为室外温度To的函数表示的系数,To值越大,供暖时f(To)值越小,制冷时f(To)值越大。Tbo是前次运转时的最高转速运转时间,f(τe,△Nlast)是作为时间τe及上述转速变更幅度△Nlast的函数表示的系数。
这样进行初始设定后,使空调器开始运转,即起动(步骤11)。起动后,根据图1中的起动运转特性曲线进行
a.初始上升模式(步骤12)
b.最高转速运转模式(步骤13)检验温度偏差△T=Ta-Tsc(步骤14。后面详细说明),接着进行
c.至目标转速的过渡模式(步骤15)
d.目标转速运转模式(步骤16)
这时再进行温度偏差△T=Ta-Tsc的检测(步骤17。后面详细说明),根据设定温度Tsc进行设定温度的风量控制(步骤18)。这里所说的风量控制就是通常所说的风量控制,从室内热交换器排出空气,通过控制从室内热交换器排出的空气量,使从室内热交换器排出空气的温度保持在对室温设定的设定温度Tsc值。
在没有例如从遥控器输入的运转停止指令时(步骤19:“否”),根据步骤17中的检测结果获得的温度偏差△T的极性及绝对值,以单位转速变更幅度dN进行转速修正,例如供暖运转时以dN=4rps为单位,制冷运转时以dN=2.5rps为单位进行转速修正,取
△Nsc’=△Nsc+dN(步骤20),返回步骤15以下。这里,△Nsc’是修正后的转速变化量,△Nsc是修正前的转速变化量。
在步骤19中,如果“是”,即从摇控器输入运转停止指令时,取
△Nsc=△Nlast(步骤21),准备前保存下次运转时用的数据,运转停止。运转停止时,测定从运转停止(时刻t4)至下次运转开始(时刻t5)的时间即下次运转时之前的运转停止时间τe,下次运转开始时的初始设定将用到它,如何设定以上已经描述过了。
参照图4详细说明在步骤14中进行的检测温度偏差△T的子程序。另外,该子程序是与温度偏差△T相关、修正时间τa+τb=τab=t2-t0的例行程序。也就是至学习结束,考虑到室温Ta随空调负载大幅度变动,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对室温的上下限进行限制。
首先,检测起动开始后的时间t,是否t<τab(步骤30)。如果t<τab,检测是供暖运转还是制冷运转(步骤31),关于△T=Ta-Tsc,供暖运转时如果△T≥1.5(℃),或者制冷运转时如果△T≤-1.5(℃),都意味着供暖或制冷“过度”,因此使τab=t进行修正(步骤32、33、34),返回步骤30,以便进入c区间(目标转速过渡模式区间)。这时,在步骤30中,τab=t,为“否”。在步骤32中,△T<1.5时,或在步骤33中,△T>-1.5时,都不是供暖或制冷“过度”,因此直接返回步骤30,直到t≥τab时,进行步骤30—34的循环。
在步骤30中,如果确认t≥τab(即确认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最高转速运转时间τab),判断是供暖运转还是制冷运转(步骤35),供暖运转时,如果△T<-1.5,或制冷运转时,如果△T>1.5,都意味着供暖或制冷相对于设定值“不足”,因为将设定时间τab变更为这时的运转时间t,进行τab=t的处理(步骤36、37、38),返回步骤30,进行该步骤以后的循环。在步骤36中,△T≥-1.5时,或在步骤37中,△T≤1.5时,供暖或制冷都不是“不足”,使下次起动运转时用的最高转速时的运转时间τab’为τab’=τab(步骤39),离开该子程序,移到步骤15。
其次,参照图5详细说明步骤17中检测温度偏差△T的子程序。该子程序与空调效果有关,是修正压缩机转速N的例行程序。
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这种修正,首先,判断检测该时间间隔用的时钟M是否在动作(步骤40)。最初进入该子程序时,因时钟M不动作,这时使时钟M起动(步骤41)。这样确认时钟M已动作后,判断时钟M是否经过了一定时间例如10分钟(步骤42)。这时如果经过了10分钟,移到步骤43以后的根据温度偏差进行转速修正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时钟M的计时未经过10分钟,则退出该子程序,移到步骤18。
根据温度偏差进行转速修正处理时,首先对温度偏差△T=Ta-Tsc进行检测,检测是否|△T|≤0.5即-0.5≤△T≤0.5,或是△T<-0.5,或是△T>0.5(步骤43)。当|△T|≤0.5时,意味着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内,因此不需要修正转速,使转速指令值Nsc’为Nsc’=Nsc(步骤44),移至步骤47。
当△T<-0.5时及△T>0.5时,进行转速指令值的修正。这时根据是供暖运转还是制冷运转,其增减修正的内容不同。因此,设定M的标志,供暖运转时使M=+1,制冷运转时使M=-1。而且,设转速的单位增减幅度为dN,△T<-0.5时,Nsc’=Nsc+M·dN,即供暖运转时,进行Nsc’=Nsc+dN的处理,制冷运转时,进行Nsc’=N-dN的处理(步骤45),移至步骤47。另外,当△T>0.5时,Nsc’=Nsc-M·dN,即供暖运转时进行Nsc’=Nsc-dN的处理,制冷运转时进行Nsc’=Nsc+dN的处理(步骤46),移至步骤47。
在步骤17中,由于在步骤43—6的处理之后留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将时钟M再次复位后,再重新起动时钟M,退出该子程序,移至步骤18。
如果采用上述实施例,通过在置位微调时确定好转速特性曲线,即使例如不知道室温Ta,也能发挥可达到的空调器的能力,能有效且廉价地达到稳定的运转。另外,空调器能根据房间的条件或和者的喜好进行自动设定,通过学习,自动地修正前次运转时的起动运转特性曲线,因此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依各个人的喜好进行舒适的空调器运转。
图6是与图1不同的转速特性曲线。在图6中,在上升区间(t0→t1)的中途,在比目标转速N3稍高的转速处设定一段转速一定的区间D1,另外在过渡区间(t2→t3),不是按一定的减速率使转速下降,而是按指数函数向运转点P3过渡。这时也不是根据时间确定运转点P3,而是按照规定的函数特性进行减速,且根据转速N减速到规定值(N3)时的时刻,最终决定其减速的结果。
另外,运转停止时间τe缩短时再起动时,留有前次空调运转时的影响大,反之,运转停止时间τe长时再起动时,一点也不留有前次空调运转时的影响。因此,如果将运转停止时间的影响程度加上室外温度T0的影响作为g(τe,T0),预先表示成函数,则再起动时使最高转速N1’为
N1’=N1×g(τe,T0)进行修正,就能将特别是在运转停止时短时再运转时产生的无功耗电防止于未然。在图5中的t=t5以后,表示这种情况时的特性曲线的一例。即在t>t5区间,表示根据
N1’=N1last×g(τe,T0)进行计算而设定的较低的最高转速N1’,另外,根据运转停止时间τe设定的较短的最高转速运转时间τb’的形态。
因此,利用图6中的转速特性曲线,也能获得与图1中的转速特性曲线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其次,着眼于以压缩机驱动用的电动机为主构成空调器的电气负载的总电流Itl,说明进行电流控制的实施例。
空调器中的主要电气负载是压缩机驱动用的电动机。压缩机的转速与驱动它的电动机的电流之间有极其密切的相关关系。因此,空调器运转时,代替压缩机的转速特性曲线,而按照预先存储的电流特性曲线,控制压缩机驱动用的电动机的电流或控制包括该电流的电气负载的总电流Itl,也能起到与按照转速特性曲线进行控制时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图7是空调器运转时作为时间t的函数设定的电流特性曲线Ist(t)。由图7可知,该电流特性曲线的形状很好地类似于转速特性曲线Nst(t)的形状(图1)。作为控制内容,对该电流特性曲线Ist(t)和实际电流Iac进行比较,控制实际电流Iac,使其不超出电流特性曲线Ist(t)。如图所示,当时间t=t0时,空调器以最大电流指令值I1起动,在到t=t1的区间(a区间:上升模式区间),控制实际电流Iac,使其从0慢慢地向指令值I1逐渐增加,实际电流Iac达到指令值I1后,在到t=t2的区间(b区间:最大电流模式区间),指令值I1保持不变,t=t2时到达运转点P2(t2,I1)。从这时起到t=t3的区间(c区间:目标电流过渡模式区间),基本上是对应于温度偏差△T=Ta-Tsc,以规定的减流率(△I/△τ),几乎直线地进行减流而到达指令的目标电流值I3的区间,经过τC=(I1-I3)·△τ/△I时间后,在t=t3时达到目标电流值I3,到达运转点P3(t3,I3)。从这时起到t=t4的区间(d区间:目标电流运转模式区间)是按照目标电流值I3继续地行通常运转的区间,在t=t4时,由于从遥控器发出停止指令,运转停止,而到达运转点P4(t4,I3)。这时I=0,即空调器停止运转。从该运转停止时(t=t4)到下次运转开始时(t=t5)的区间(e区间)的时间被计数,将其作为下次运转时进行初始设定用的运转停止时间τe=t5-t4。
图8是实施图7中的特性曲线的整个顺序的流程图。运转开始时,停止τe的计数,确认并存储从前次运转算起的时间τe(步骤50)。然后进行电流特性曲线Ist(t)的初始设定,开始计数a区间及b区间的合计时间τa+τb=τab(步骤51)。所谓电流特性曲线Ist(t)的初始设定,是预先设定想要根据该曲线控制的电流的最大值(限制值)随时间而变化的形态,更详细的情况如图9中的子程序所示,对电流I1、I3及时间τb设定第1修正值
△I1 *=△I1last
△I3 *=△I3last
△τab *=△τblast(步骤511)后,再增加如下的修正
I1=I10+△I1 *+f(T0)
I3=I30+△I3 *+g(T0)
τab=τabo+△τab *+h(T0)
τeset2=τeset×(I3/I1)(步骤512)。另外,上标*表示本次的值,下标“last”是前次运转时的学习存储值,下标“0”是初始值,是预定的固定初始值。τeset是被当作初始状态设定的运转停止时间,即作为在下次运转开始时室温Ta下降到接近室外温度T0时所需要的时间而设定的时间,为了下次运转时不使室温τa极端地超出作为电流特性曲线设定的设定值,例如设定3小时左右。“△”表示变化量或修正量。f(T0)、g(T0)、h(T0)分别是与室外温度T0有关的修正项。
其次,与从前次运转停止时起至本次运转开始时止的运转停止时间有关的最大电流值I1的学习修正如下进行,设定新的初始电流特性曲线(步骤513)。
如果τe>τeset,则I1=I10+△I1last+f(T0)
如果τeset2<τe≤τeset,则 I1=I1×τe/τeset
如果τe≤τeset2,则 I1=I3
图10是步骤513进行的处理的具体例。例如供暖运转时,实际的运转停止时间τe和看作初始状态的运转停止时间τeset进行比较时,框A表示运转停止时间τe=τea>τeset的情况。这时,运转停止时间τea比较长,在运转开始时,实际的室温Ta=Taa下降到相当接近室外温度的温度Taoa,即使不进行特别大的修正,运转开始时室温Taa也不会超过设定温度Tsc,但如上所述,前次的最大电流值根据其变化量及室外温度予以修正。
框B表示运转停止时间τe=τeb<τeset的情况。这时,运转停止时间τeb比较短,在运转开始时,室温Ta=Tab只下降到更接近于设定温度Tsc的温度Taob,因此下次运转开始时,如果不对电流特性曲线Ist(t)进行修正,则如特性线Tab所示,空调能量Q过大,室温Ta往往会大大地超过设定温度Tsc。因此,在框B的情况下,降低空调能量Q,以便使室温Ta不超过设定温度Tsc(图10:参见特性曲线Tac)。因此,这里作为特别处理,不变更上述△I1 *,而直接变更这时用的最大电流值I1。这是不存储τe<τeset时的初始特性曲线用的处理。这时,变成根据步骤513中的第2式或第3式设定有较小的最大电流值I1’的修正过的电流特性曲线Ist’(t)。通过这种处理,对应于空调器的电流(总电流),降低空调器的空调能量Q,如图所示,可使室温Ta=Tac不超过设定温度Tsc。
图11表示在步骤513中,在τe<τeset的范围内,根据运转停止时间τe,如特性线R所示那样,最大电流值I1被修正的形态。
其次,说明根据室外温度T0修正电流特性曲线Ist(t)。
首先,为了定义与室外温度T0有关的函数f(T0)而定义下列变量。
M:模式值。供暖运转时, M=+1
制冷/干燥运转时,M=-1
dI:变化的电流单位幅度(绝对值。例如dI=0.02A)
ai:修正系数(整数)
C(M):各模式时的T0表常数
C(M)|M=0:C(+1)=0
C(-1)=-20如图12所示,对应于室外温度T0的值,ai取如下数值。
T0≤20+C(M):ai=-2
20+C(M)<T0≤25+C(M):ai=-1
25+C(M)<T0≤30+C(M):ai=0
30+C(M)<T0≤35+C(M):ai=+1
35+C(M)<T0 :ai=+2
以如上的定义为前提,如下定义函数f(T0)。
f(T0)=M·ai·dI另外,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还可以进行更细的定义。
函数g(T0)、h(T0)与函数f(T0)同样进行定义。这些函数互相之间按常数进行变化,独立定义。
在完成由上述的步骤511—513构成的步骤51(图8)的处理后,确认运转ON/OFF(起动/停止)指令(步骤52)。
在步骤52中,如果确认运转起动正在继续进行,则如下所述进行电流特性曲线Ist(t)的变更及最大电流限制值Imax的变更(步骤53)。这时电流特性曲线Ist(t)的变更是通过遥控器将推断的使用者的感觉输入进行的,这是用反应本次及下次运转情况的阿拉伯数字实现的。另外,从遥控器输入设定温度上升指令(信号为△)或下降指令(信号为)时,在步骤53中将其作为中断处理而进行处理。
图13以一览表的形式示出了遥控器操作按钮的操作状态和设定的电流值的增减状态。图14举例示出了遥控器操作状态、空调器能量期待感的内容和流程中使用的模式值M的值。模式值M通常是这样设定的,如方案1所示,供暖运转时M=+1,制冷运转时M=-1,也可以像方案2那样简单地设定,经常设M=+1。
参照图15详细说明步骤53的内容。
首先检验从运转开始起所经过的时间t是否达到τab(=τa+τb)(步骤531)。如果未达到时(t<τab),判断在此区间内使用者通过遥控器的△/操作而希望进一步提高能量还是降低能量,不考虑该区间的时间τab的延长,进行下次运转时的初始设定时,进行反应电流指令值的如下处理。即根据上升指令(信号△)或下降指令(信号)进行设定(步骤532),
如果是上升指令(△信号),设I1’=I1+M·△I1修正最大电流值(步骤533),
如果是下降指令(信号),设I1’=I1-M·△I1修正最大电流值(步骤534)。这时,判断在a、b区间的△/要求,是想进一步骤增大空调能量、还是进一步骤减弱空调能量,不考虑时间τb的延长,变更空调能量,以便反应到下次的初始设定中。在这些步骤中,△I1是单位变化量,例如0.5A。然后检测修正后的最大电流值I1’是否超过了作为空调器另外限制的最大电流限制值Imax,或者是否低于目标电流值I3(步骤535)。如果I’>Imax或I’<I3,则使I1’=I1(步骤536),进入图16中的步骤580。在步骤534中,当I1’≤Imax,而且I1’≥I3时,也进入步骤580。
在步骤531中,当t≥τab时,检测是否t>t3(步骤537)。当t≤t3时,看作处于c区间,在此区间内判断遥控器是否进行了△按钮操作,这是基于使用者认为空调能量太弱(目标电流值I3太小)的判断进行的;或是进行了按钮操作,这是基于使用者认为空调能量有过大感(时间τab过长)的判断进行的,根据对上升指令(△信号)或下降指令(信号)的检验(步骤538)的结果进行设定,
如果是上升指令(△信号),取
I3’=I3+M·△I3
τab’=τab+M·△τab修正存储的目标电流值及时间τab(步骤539),
如果是下降指令(信号),取
I3’=I3-M·△I3
τab’=τab-M·△τab修正存储的目标电流值及时间τab(步骤570)。另外,这里△τab是时间τab的单位修正时间,例如3.0分钟左右。
然后,检验修正后的目标电流值I3’是否超过了大电流值I1,或者相反,是否低于最小电流值Imin(步骤57)。另外检验目标电流值是否低于最小电流值,这是由于如果前者低于后者,装置的运转不稳定。如果I3’>Imax或I3’<Imin,则使I3’=I3(步骤572),进入图16中的步骤580。另外,在步骤571中,如果I3’≤Imax而且I3’≥Imin,也进入步骤580。
在步骤537中,当t>t3时,看作过了c区间而处于d区间,这时能断定遥控器的△/操作是使用者对现在的空调能量的要求,因此进行反应下次运转时的如下的变更处理。这时,检验是否是上升指令(△信号)或是下降指令(信号)(步骤573),如果是上升指令(△信号),进行I3’=I3+M·△I3的修正(步骤574),如果是下降指令(信号),进行I3’=I3-M·△I3的修正(步骤575)。然后检验这样修正过的目标电流值I3’是否超过最大电流值I1,或者相反,是否小于最小电流值Imin(步骤576)。如果I3’>Imax或I3’<Imin’使I3’=I3(步骤577),如果不是这样,进入图16中的步骤580。
另外,在运转停止时的学习处理(参见图8:步骤56。图26:步骤561—566)中限制过量温调及电流最小值(Imin)。
图16是根据温度偏差△T=Ta-Tsc进行修正时间τab用的子流程图,在学习结束之前考虑到室温Ta会随着空调负载的变化而大幅度地变化,因此为了避免这种现象,而给室温Ta加上了上下限的限制。
首先检验从起动算起的时间t是否t<τab(步骤580)。如果t<τab,检验是供暖运转还是制冷运转(步骤581),关于△T=Ta-Tsc,在供暖运转时如果△T≥1.5(℃),或者在制冷运转时如果△T≤-1.5(℃),都意味着供暖或制冷“过度”,因此取τab=t进行修正(步骤582、583、584),以便进入c区间(目标转速过渡模式区间),返回步骤580。这时,在步骤580中,τab=t,为“否”。在步骤582中,△T<1.5时,或者在步骤583中,△T>-1.5时,都不是供暖或制冷“过度”,直接返回步骤580,在达到t≥τab之前,进行步骤580—步骤584的循环。
在步骤580中,确认t≥τab后(即如果确认经过了预先设定的最高转速运转时间τab),判断是供暖运转还是制冷运转(步骤585),供暖运转时,如果△T<-1.5,制冷运转时,如果△T>1.5,都意味着供暖或制冷相对于设定值“不足”,因此应将设定时间τab变更为这时的运转时间,进行τab=t的处理(步骤586、587、588),返回步骤580,进行该步骤以下的循环。在步骤586中△T≥-1.5时,或在步骤587中△T≤1.5时,供暖或制冷都不是“不足”,使下次起动运转时用的最高转速运转时间τab’为τab’=τab(步骤589),退出该子程序,移到下一步骤590(图17)
步骤590以下与空调效果有关,是修正电流目标值I3的子程序。
这种修正每隔一定时间进行一次,首先,判断检测该时间间隔用的时钟R是否在动作(步骤590)。开始进入该子程序时,因时钟R不动作,所以这时将时钟R起动(步骤591)。这样确认时钟R动作后,判断时钟R是否经过了一定的时间,例如10分钟(步骤592)。这时如果经过了10分钟,便移到步骤593以下,根据温度偏差进行电流目标值的修正处理。另一方面,如果时钟R的计时未经时10分钟,退出该子程序,移到步骤54。
根据温度偏差进行电流目标值的修正处理时,首先检验温度偏差△T=Ta-Tsc,是否|△T|≤0.5,即-0.5≤△T≤0.5,或△T<-0.5,或△T>0.5,(步骤593)。当|△T|≤0.5时,意味着处于合适的温度范围内,所以不用修正电流目标值,取电流目标值I3’为I3’=I3(步骤594),移到步骤597。
当△T<-0.5时及△T>0.5时,修正电流目标值。这时,随着供暖运转或制冷运转的不同,增减修正的内容也不同。因此,设定M的标志,设供暖运转时M=+1,制冷运转时M=-1。而且设电流目标值折单位增减幅度为△I3(例如0.5A),当△T<-0.5时,进行I3’=I3+M·△I3的修正处理,即供暖运转时进行I3’=I3+△I3的修正处理,制冷运转时进行I3’=I3-△I3的修正处理(步骤595),移到步骤597。另外,当△T>0.5时,进行I3’=I3-M·△I3的修正处理,即供暖运转时进行I3’=I3-△I3的修正处理,制冷运转时进行I3’=I3+△I3的修正处理(步骤596),移到步骤597。
在步骤597中,经过步骤593—596的处理后留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所以再次将时钟R复位后,再将时钟R重新起动,退出该子程序,移到步骤54。
上述的控制基本上以电流特性曲线Ist(t)为基础而动作,利用设定室温Tsc,对照空调负载调整室温Ta。空调器出厂时的设定室温Tsc通常对于供暖运转选择Tsc=24℃,对于制冷运转选择Tsc=27℃左右。
如果采用上述的处理方法,通过置位微调时规定电流特性曲线,即使不知道室温Ta,也能发挥空调器可达到的能量,能有效且廉价地进行稳定的运转,通过学习,自动地修正前次运转时的运转特性曲线,因此在各种环境中都能使空调器进行使人感到舒适的运转。
如上所述,输入来自遥控器的使用者的要求而运转,能起到如下的作用和效果。
1.与房间的大小、形状、特性无关,能直接产生使用者期待的温调。即能够构成可根据使特定使用者有舒适感的使用者的直接操作(学习),成为对其有舒适感的空调机。
2.通过积累学习的结果,能逐渐修正房间的差别和个人的差别(高舒适感)。
3.如果在出厂初期进行了初始设定,此后完全不需要进行评价,能构成自由度高的空调器。
4.本发明的控制方法用极简单的阿拉伯数字就能实现,因此利用小程序、存储容量小的廉价的微处理机就能实施。
5.通过加减最大电流值Imax,能直接设定节能模式等。
6.通过直接降低电流特性曲线Ist(t)的值,能设定节能模式。
7.能构成可直接限制消耗电量的空调器。例如定义W=Σ(Iac(t)×100),(式中100是电源电压),设电量限制值为Wst,则
如果Wst>W,则电源断开,或运转停止能像上述那样设定是量限制值Wst。
按上述方法能经常设定反应最新变更信息的电流特性曲线Ist(t)。而且根据用该电流特性曲线Ist(t)表示的电流指令,控制实际电流Iac,从而控制压缩机转速,也就是控制空调器的能力,这就是“根据电流形成的转速指令”的流程(图8:步骤54)。参照图18说明该步骤的详细流程。
这里,作为一个例子,将图8中的步骤54的详细流程示于图18,作为根据电流形成的转速指令流程。电流特性曲线Ist(t)是对空调器及包括其附属装置的总体装置(称为“空调装置”)的电流即总电流作出的限制值。更具体地说,电流Itl中除了压缩机驱动用的电动机(压缩机电动机)的电流以外,还包括室内风扇驱动用的电动机(室内风扇电动机)的电流Iif、室内机组微处理机的消耗电流Iip室外机组微处理机的消耗电流Iop、室外风扇驱动用的电动机(室外风扇电动机)的电流Iof、操作制冷剂循环方向转换用的四通阀的操作电流Ifv等,包括了从空调器用的插座流入空调装置中包含的电气机器中的全部电流。
实际上,电流Itl就是图2中的电流检测装置29检测到的电流,压缩机驱动用的电动机的电流几乎占去了其中的大部分。因此,简单而论,即使取Itl=Icp进行处理,在实用上几乎不成问题。
这里的基本想法是直接控制压缩机的转速,除此以外的电流变化部分使其慢慢地变化(风扇转速控制等也是让转速缓慢地变化),后者的控制比起压缩机的控制是十分缓慢的。在某一时刻t的电流特性曲线Ist(t)的值即设定电流值与实际电流值Iac相比较,变更压缩机转速N,控制总电流Itl以便使Itl=Ist(t)。
首先将实际电流Iac同电流特性曲线Ist(t)进行比较(图18:步骤541),如果Iac≤Ist(t),变更压缩机转速,使其为N’=N+dN(步骤542)。这里,N’是下一时刻运转时的转速,N是现在的转速,dN是本次变化的转速变化量,作为一个例子,dN=3(rps=转/秒)。这时确认标志f1的值(步骤543),如果f1=1,进行N’=N的处理(步骤544),再改为f1=1的处理(步骤545),如果f1=0,进行N’=N+dN的处理(步骤546),再进行f1=0的处理(步骤547)。另外,在步骤541中,当Iac>Ist(t)时,进行N’=N-dN(步骤548)及f1=1的处理(步骤549),至此,步骤54结束。这样,通过反映装置总体的电流It1并通过控制电流,加减压缩机转速,将电流Itl控制在根据电流特性曲线Ist(t)形成的电流指令值以下。
按上述方法规定压缩机转速,然后控制向室内送出的风量、温度(图8:步骤55)。该控制是为了由室内风扇的送风温度大致一定。为了进行这种控制,应获得在室内热交换器的中间部分测定的温度(以下简称“热交换温度”)Tic,输出对室内风扇的转速Nif及压缩机的转速N的指令值Nst,以便使温度Tic一定(图8:步骤55)。这时,以防止过度的冷风或过度的暖风为根本,对送风温度设定设定值时,控制送风温度,使其在该设定值附近。由热交换温度Tic决定向室内送风温度,另外由室内风扇转速Nif决定向室内送出的风量。基本上对室内风扇设定标准的转速特性曲线Nifst(t),这时控制转速Nif,使其在由转速特性曲线Nifst(t)决定的设定值以下。设Nmax为最高转速,Nmin为最低转速,则转速特性曲线Nifst(t)如下转变:
t<τab时,Nifst(t)=Nmax
τab≤t<t3时,Nifst(t)=Nmin
t≥t3时,保持Nifst(t)=Nmin
另外,供暖运转时和制冷转运时,Nmax·Nmin设定不同的值。另外,手动设定Nmax或Nmin时,设手动设定的转速为Nms,则使
Nmax=Nmin=Nms
在步骤55之前进行这些转速设定,因此增强了根据步骤55进行的送风温度的限制作用。
关于风扇转速指令值Nifst的设定,设有n个变更转速用的抽头,与其对应的设定转速示于图19。从而可决定Nifn(n=0、1、2……14)。从某一转速抽头转移到另一抽头时,设定转速变化率(=每单位时间内的转速变化=△N/△τ),使转速变化平稳地进行。对室内风扇的转速Nif设定抽头F0—F14(其中抽头F0为最高转速抽头,抽头F14为最低转速抽头),根据各次的运转模式,即根据表示制冷运转、送风运转、干燥运转、供暖运转、或循环运转的模式,从上述各抽头中任意设定适合各运转模式的抽头,从而获得超强风量(UH)、强风量(H)、中等稍强风量(M+)、中等风量(M)、稍弱风量(L+)、弱风量(L)、很弱风量(L-)、超弱风量(UL)、微弱风量(SL)等。
其次,参照图17—25说明根据热交换温度Tic进行的室内送风温度的控制。
图20及图21是表示供暖运转时防止为冷风的热交换温度Tic与风扇抽头之间的关系的具体例,图20表示从运转开始经过25分钟后上升时的控制形态,图21表示从经过25分钟开始以后直到时间τab,即从运转开始的时间t,在t<τab时的室内风扇的转速控制形态。
前面已讲过,从运转开始时间τab的期间室内风扇的转速在自动运转时,基本上为最高转速Nmax,但在热交换Tic低的状态下,如果以该最高转速Nmax运转时,向室内送出低温空气,使用者有冷感,因此优先进行图20、21所示的控制。
图20、21中的控制是表示室内热交换器温度Tic与风扇抽头的关系。在任何情况下,温度上升时和温度下降时,都保持温度差为1℃的滞后特性。将两图加以比较可知,使用同一抽头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后者比前者高2℃。在该运转模式中,热交换温度Tic低时,降低防止冷风用的转速指令值Nifst,或者停止运转。另外,图20、21是表示风量自动控制的情况,手动设定风量时,将该设定风量作为上限进行控制。
图22表示供暖运转模式时限制最低风量用的风扇抽头设定例。这时与风量自动还是风量手动无关,作为通用的设定值,根据热交换温度Tic的高低,如下设定风扇抽头(图表中作为一个例子表示下行时的情况)。
42≤Tic<47:最小风量抽头F6(L+)
47≤Tic<52:最小风量抽头F5(M)
52≤Tic: 最小风量抽头F2(M+)
上行时,取上述温度加+1℃的值。
另外,Tic>45(℃)时,不是使风扇转速急变,而是缓升/缓降,取0.2秒/10rps。因此,通常为2秒/10rps大小。这样,当热交换温度Tic过高时,提高转速指令值Nifst,如果风扇转速Nif达到最高抽头,则降低转速(min侧风量限制)。如果低于最低抽头时,压缩机停止。
这里举例所示的限制是这样一种设定,即使室外温度高,而且室内空间大时,也能使风到达下方。
图23表示制冷运转时防止冷风用的室内风扇的最高转速限制及低温断路控制。这时,根据热交换温度Tic进行低温断路控制。根据该热交换温度进行的控制优先于根据室温Ta与设定温度Tsc的比较进行的控制。如果热交换温度过低,提高转速指令值Nifst,如果转速Nif达到某一数值以上,则降低转速。如果转速Nif低于最低抽头,则压缩机停止。图中分为通常运转区间S、由风扇抽头决定的最高转速限制控制区间、保持区间Q及断路区间P,而且在各边界部分上行时及下行时都有温差(高温部分为5℃,低温部分为2℃)。断路控制是增加由风扇抽头决定的最高转速限制控制的2级断路控制。图中,区间<0>是断路区间P,区间<1>是由风扇抽头决定的最高转速限制控制区间,区间<2>是通常运转区间S。在上行时的断路复位电平R下面设定保持区间Q。
其次,参照图24、25,说明供暖运转时及制冷运转时的高温断路控制。在图24中(供暖运转时),根据在室内热交换器中检测的热交换温度Tic进行高温断路控制。上行时将热交换温度Tic=55℃及58℃作为边界温度,设定正常(R)、保持(Q)及减速(P)等区间,下行时将热交换温度Tic=58℃及51℃作为边界温度,设定减速(P)、保持(Q)及正常(R)等区间。在图25中(制冷时),根据在室外热交换器中检测的热交换温度Toc进行高温断路控制。在所有情况下都设定转速缓升区间,以防止振动。上行时将热交换温度Tic=50℃及55℃作为边界温度,设定正常<5>、减速<6>及保持<7>等区间,下行时将热交换温度Tic=51℃及49℃作为边界温度,设定保持<7>、减速<6>及正常<5>等区间。
如上进行步骤55的处理结束后,再返回步骤52,实施步骤52以下的程序。
在步骤52中,如果断定运转停止,进行电流特性曲线Ist(t)的学习处理(步骤56)。参照图25详细说明该学习处理的详细内容。另外,标记“’”表示下次值,“*”表示本次值,“last”表示前次值。首先,作为当日的变化量,如下算出当日的电流最大变化量△I1 *、电流目标值变化量△I3 *及时间τab的变化量△τab *(步骤561)。另外等式右边第2项的符号末尾的下标“0”表示出厂时的初始设定值。
△I1 *=I1’-I10
△I3 *=I3’-I30
△τab *=τab’-τab
可是,某目的空调器运转形态与另一日相比较,有可能是特异形态。为了减少这种特异日的影响,取入加权β,进行学习。就是说,如果某日继续出现同一内容的特异运转形态,这已经不是特异了,需要作为通常的形态进行处理。因此,例如设定β=0.3,由于同一内容的特异运转约继续3天(=1/0.3),学习将其作为通常的形态进行处理。在前次的数据与本次的数据之间附加不同的加权进行处理。
其次,根据前次运转时的实际数据和当日运转时的数据进行学习,作为下次运转时的初始设定值,按下列各式分别求出当日的反映量△I1last’、△I3last’及△τablast’,将在步骤561中求得的当日变化量分别进行β加权后加到前次的变化量中(步骤562)。
△I1last’=(1-β)·△I1last+β·△I1 *
△I3last’=(1-β)·△I3last+β·△I3 *
△τablast’=(1-β)·△τablast+β·△τab *
然后进行防止过度调节用的数据修正处理(步骤563)。进行该处理的理由是,如果输入了极端值(特异值),则不仅对健康无益,而且从耗电量来看也不利。通过设定最大学习值,可实现防止过度空调。
如果△I1last’>△I1max,则△I1last’=△I1max
如果△I3last’>△I3max,则△I3last’=△I3max
如果△τablast’>△τabmax,则△τablast’=△τabmax
其次进行电流下限值限制用的数据的修正处理(步骤564)。之所以进行该电流下限值的限制,是因为如果本次的电流过小,则不仅下次有可能不能起动,而且即使I1<I3也不合适,为了将这种情况防范于未然,对当日的变化量如下进行处理。另外,标记min表示下限值。
如果△I1last’<△I1min,则△I1last’=△I1min
如果△I3last’<△I3min,则△I3last’=△I3min
如果△τablast’<△τabmin,则△τablast’=△τabmin
但是
如果△I1last’<(I30-I10)+△I3last’,
则△I1last’=(I30-I10)+△I3last’经过这样处理后,就不会出现I1≤I3的情况。
图27示出了按照以上说明的步骤56的处理内容可设定的范围。图中用从左上向右下画的阴影线表示可进行初始设定的范围,用从右上向左下画的阴影线表示可进行遥控设定的范围。但是,利用遥控器设定只在运转过程中才有可能,也就是说限于在从运转开始至运转结束之间进行。由图可知:
I3=I30+△I3,I1=I10+△I1
I1min=I30+△I3=I10+△I1
(I30-I10)+△I3=△I1
如果△I1last’<(I30-I10)+△I3last’
则I1min=(I30-I10)+△I3last’
经过以上修正,将规定的修正值△I1last’、△I3last’及△τablast’存储起来,以备下次初始设定用(步骤565)。这时可按制冷、供暖的各种运转模式分别存储各修正值。另外,备有日历可存储季节。
最后,将运转停止时的室内温度Talast作为下次的设定温度Tsc进行处理
Tsc=Talast(步骤566),至此,步骤56的学习处理结束。
从运转停止时(t4)到下次运转开始(t5=t0)为止的时间即运转停止时间τe的计数开始(图8:步骤57),使图8所示的一系列流程结束。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要点是学习至前次为止的运转实绩,将其用于下次的初始设定,进行下次的运转。
在本发明中,设定了确定转速特性曲线及电流特性曲线用的点P1—P4,但确定特性曲线用的拐点很多,还可以设定得更细。
如上所述,如果采用本发明,则能提供一种能有效且廉价地实现舒适且稳定性好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特别是机器本身通过学习而学得房间的特性和个人的喜好,因此能提供一种与房间的特性和个人的喜好相协调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
Claims (12)
1.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将空调器的制冷剂循环用的压缩机的转速的控制形态,作成从运转开始算起的时间对应的转速特性曲线,预先存储起来,根据上述转速特性曲线,控制压缩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根据来自遥控器的能力变更指令,直接升降目标转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上述转速特性曲线至少由以下四种模式构成,即a)初始上升模式、b)最高转速模式、c)向目标转速过渡模式、以及d)目标转速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将最高转速作为从前次运转停止至本次起动为止所测得的运转停止时间τe的函数进行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根据运转停止时间τe及设定转速的变化量△N修正最高转速模式的时间τb。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在从最高转速向目标转速过渡模式中,使压缩机的转速按规定的变化率变化。
7.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将从空调器运转开始到稳定运转为止的空调器的电流控制形态作为电流特性曲线预先存储起来,根据上述电流特性曲线控制空调器的电流,使其不超出该特性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按下述3个区间设定上述电流特性曲线,即a)经过从运转开始电流上升区间后初始电流Ia继续流动的第1区间、b)向目标电流平稳地变化的第2区间、以及c)相当于目标电流Ic流动的第3区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根据设定温度变化指令变更目标电流Ic的值、初始电路Ia的值、以及第1区间的时间τab,下次起动时,根据这些变更值进行初始设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在上述的3个区间中,根据设定温度变化指令,变更各区间的设定电流值或时间长短。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对空调器的电流Itl设定最大电流值Imax及最小电流值Imin,并将总电流Itl控制在最大电流Imax和最小电流Imin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的运转控制方法,其特征为:在最小电流值Imin与电流值为零之间,压缩机起动、停止运转,控制压缩机起动时间相对于全过程时间的比率,大致与目标电流Ist的值成比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6122797A JPH07332740A (ja) | 1994-06-03 | 1994-06-03 | 空気調和機の運転制御方法 |
JP122797/94 | 1994-06-0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020A true CN1115020A (zh) | 1996-01-17 |
Family
ID=1484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5101447A Pending CN1115020A (zh) | 1994-06-03 | 1995-01-28 | 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673568A (zh) |
JP (1) | JPH07332740A (zh) |
KR (1) | KR0164917B1 (zh) |
CN (1) | CN1115020A (zh) |
GB (1) | GB2289962B (zh) |
TW (1) | TW288091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29464C (zh) * | 2003-09-04 | 2008-10-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热泵装置 |
CN100513942C (zh) * | 2003-05-28 | 2009-07-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
CN103003835A (zh) * | 2010-09-03 | 2013-03-2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能量评价装置、能量评价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
CN105371419A (zh) * | 2014-08-25 | 2016-03-02 |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空调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空调系统 |
CN107314505A (zh) * | 2017-06-16 | 2017-11-0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机组自适应控制方法 |
CN110715421A (zh) * | 2019-10-08 | 2020-01-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CN112524777A (zh) * | 2020-11-18 | 2021-03-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时间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3294935A (zh) * | 2021-05-27 | 2021-08-24 |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变频机组频率调整方法和装置 |
CN114061101A (zh) * | 2021-10-28 | 2022-02-1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719476A (zh) * | 2022-03-03 | 2022-07-08 |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
CN115950120A (zh) * | 2022-12-07 | 2023-04-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电子膨胀阀的流量曲线修正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K174114B1 (da) * | 1996-10-09 | 2002-06-24 | Danfoss Compressors Gmbh | Fremgangsmåde til hastighedsregulering af en kompressor samt styring, der gør brug af fremgangsmåden |
KR100286125B1 (ko) * | 1998-04-02 | 2001-04-16 | 안명숙 | 암반굴착용 비트 |
KR100303463B1 (ko) * | 1998-04-02 | 2001-11-22 | 안명숙 | 암반굴착용비트 |
EP1094220B1 (en) * | 1998-06-19 | 2005-07-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Air conditioner |
GB2342711B (en) | 1998-10-12 | 2003-01-22 | Delphi Tech Inc |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 a motor vehicle |
JP2000130825A (ja) * | 1998-10-26 | 2000-05-12 | Toshiba Kyaria Kk | 空気調和機の室外機用駆動制御ユニット |
KR100312250B1 (ko) * | 1999-02-11 | 2001-11-03 | 안명숙 | 암반굴착용비트 |
BE1013150A3 (nl) * | 1999-11-24 | 2001-10-02 | Atlas Copco Airpower Nv | Inrichting en werkwijze voor het koeldrogen. |
US6516622B1 (en) * | 2000-06-13 | 2003-02-11 | Belair Technologies, Ll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iable frequency controlled compressor and fan |
FR2810217B1 (fr) * | 2000-06-20 | 2003-01-31 | Seb Sa | Procede de regulation de la temperature du reservoir d'un appareil d'epilation a la cire |
IT1314887B1 (it) * | 2000-12-13 | 2003-01-16 | Magnetek Spa | Metodo per la riduzione dei consumi energetici in una macchinafrigorifera, e macchina frigorifera operante secondo detto metodo |
JP4782941B2 (ja) * | 2001-05-16 | 2011-09-28 |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 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KR100474892B1 (ko) * | 2002-03-05 | 2005-03-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난방운전제어방법 |
US7036329B2 (en) * | 2003-11-17 | 2006-05-02 | Delphi Technologies, Inc. | Lowering of refrigerant emissions by cycling of a variable displacement compressor |
US7340910B2 (en) * | 2004-06-02 | 2008-03-11 | Thompson Thomas W | System and method of increasing efficiency of heat pumps |
KR100697195B1 (ko) * | 2004-12-28 | 2007-03-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유니터리 에어컨 및 그것의 가변 운전 제어 방법 |
KR100697196B1 (ko) * | 2004-12-28 | 2007-03-2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유니터리 에어컨의 압축기 급속 온오프 방지 제어 방법 |
KR100683830B1 (ko) * | 2005-07-28 | 2007-02-16 |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 공기조화기의 가변형 압축기 제어 방법 |
US7730731B1 (en) * | 2005-11-01 | 2010-06-08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serial evaporators |
US7739882B2 (en) | 2006-02-28 | 2010-06-22 | Dometic, LLC | Variable speed control |
JP4830632B2 (ja) * | 2006-05-24 | 2011-12-07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08157584A (ja) * | 2006-12-26 | 2008-07-10 | Daikin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4750092B2 (ja) * | 2007-10-09 | 2011-08-17 | 株式会社神戸製鋼所 | 冷凍装置および冷凍装置の運転方法 |
TW200919935A (en) * | 2007-10-26 | 2009-05-01 | xiao-feng Huang | Constant-temperature frequency-converting module suitable for air-conditioning system |
GB2455332A (en) * | 2007-12-05 | 2009-06-10 | Oxycom Beheer Bv | A combined heat exchange system supplying cooled air |
US9121628B2 (en) | 2009-06-02 | 2015-09-01 | Nortek Global Hvac Llc | Heat pumps with unequal cooling and heating capacities for climates where demand for cooling and heating are unequal, and method of adapting and distributing such heat pumps |
US8011199B1 (en) | 2010-07-27 | 2011-09-06 | Nordyne Inc. | HVAC control using discrete-speed thermostats and run times |
JP5027863B2 (ja) * | 2009-11-26 | 2012-09-19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5122550B2 (ja) * | 2009-11-26 | 2013-01-1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Ptcヒータの制御方法及び空気調和機 |
US8309894B2 (en) * | 2010-02-12 | 2012-11-13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Triac control of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PTC) heaters in room air conditioners |
JP5221596B2 (ja) * | 2010-06-10 | 2013-06-26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012063113A (ja) * | 2010-09-17 | 2012-03-29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5673204B2 (ja) * | 2011-02-25 | 2015-02-18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仲介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
JP4989801B1 (ja) * | 2011-05-30 | 2012-08-01 | 株式会社ユビテック | 省エネルギー装置、省エネルギーシステム及び省エネルギープログラム |
JP5924250B2 (ja) * | 2012-11-30 | 2016-05-25 |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 空気調和機 |
GB2547366B (en) * | 2013-03-11 | 2017-11-08 | Trane Int Inc | Controls and operation of variable frequency drives |
US9696067B2 (en) * | 2013-09-07 | 2017-07-04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indoor airflow for heat pumps |
JP5790736B2 (ja) * | 2013-10-29 | 2015-10-07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US10197320B2 (en) * | 2014-05-09 | 2019-02-05 | Gd Midea Heating & Ventilating Equipment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operating frequency of inverter compressor |
JP6225079B2 (ja) * | 2014-07-16 | 2017-11-01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エアコン動作の検知方法、及びそのシステム |
JP6507820B2 (ja) * | 2015-04-23 | 2019-05-0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 温度補正装置 |
WO2016182135A1 (en) * | 2015-05-11 | 2016-11-17 | Lg Electronics Inc. | Refrigerato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
TWI608319B (zh) * | 2015-06-16 | 2017-12-11 | 群光電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強健型風扇轉速調控方法 |
JP6377093B2 (ja) * | 2016-03-22 | 2018-08-2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装置 |
US10203127B2 (en) * | 2016-04-29 | 2019-02-12 | Trane International Inc. | Time-constrained control of an HVAC system |
US10941951B2 (en) * | 2016-07-27 | 2021-03-09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
KR102069574B1 (ko) * | 2018-02-02 | 2020-02-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인공지능을 이용한 파라미터 학습에 기반한 공기조화기, 클라우드 서버, 공기조화기의 구동 및 제어 방법 |
JP7263116B2 (ja) * | 2019-05-20 | 2023-04-24 |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 車両搭載機器の温度調整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車両用空気調和装置 |
BR102020017901A2 (pt) * | 2020-09-01 | 2022-03-15 | Embraco Indústria De Compressores E Soluções Em Refrigeração Ltda. | Método para definição automática de parâmetros de controle de capacidade de refrigeração em um inversor ou controlado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12532B2 (ja) * | 1980-10-13 | 1985-04-02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気調和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S62129639A (ja) * | 1985-11-29 | 1987-06-11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S60142140A (ja) * | 1983-12-28 | 1985-07-2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空気調和機 |
JPH0683590B2 (ja) * | 1984-07-04 | 1994-10-19 | 株式会社東芝 | 空気調和機 |
JPH067022B2 (ja) * | 1988-02-01 | 1994-01-26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2723339B2 (ja) * | 1989-04-28 | 1998-03-09 | 株式会社東芝 | ヒートポンプ暖房装置 |
JPH037853A (ja) * | 1989-06-05 | 1991-01-16 | Toshiba Corp | 空気調和機 |
JP3167372B2 (ja) * | 1991-10-11 | 2001-05-21 |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 空気調和機 |
JPH05118719A (ja) * | 1991-10-15 | 1993-05-14 | Sanden Corp | 電動コンプレツサの回転数制御方法 |
KR0133053B1 (ko) * | 1992-06-18 | 1998-04-21 | 강진구 | 공기조화기의 압축기 운전주파수 제어방법 |
-
1994
- 1994-06-03 JP JP6122797A patent/JPH07332740A/ja active Pending
-
1995
- 1995-01-11 TW TW084100211A patent/TW288091B/zh active
- 1995-01-27 KR KR1019950001441A patent/KR0164917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5-01-28 CN CN95101447A patent/CN1115020A/zh active Pending
- 1995-06-02 US US08/460,781 patent/US5673568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5-06-02 GB GB9511215A patent/GB2289962B/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13942C (zh) * | 2003-05-28 | 2009-07-15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压缩机的控制方法和控制器 |
CN100429464C (zh) * | 2003-09-04 | 2008-10-29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热泵装置 |
CN103003835A (zh) * | 2010-09-03 | 2013-03-27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能量评价装置、能量评价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
CN103003835B (zh) * | 2010-09-03 | 2016-09-21 | 欧姆龙株式会社 | 能量评价装置、能量评价方法、以及控制程序 |
CN105371419B (zh) * | 2014-08-25 | 2018-10-09 |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空调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空调系统 |
CN105371419A (zh) * | 2014-08-25 | 2016-03-02 | 广东美的集团芜湖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通过可穿戴设备控制空调的方法、可穿戴设备和空调系统 |
CN107314505B (zh) * | 2017-06-16 | 2020-06-16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机组自适应控制方法 |
CN107314505A (zh) * | 2017-06-16 | 2017-11-03 |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变频空调机组自适应控制方法 |
CN110715421A (zh) * | 2019-10-08 | 2020-01-21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CN110715421B (zh) * | 2019-10-08 | 2021-06-18 |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
CN112524777A (zh) * | 2020-11-18 | 2021-03-19 |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 一种空调器的温度调节时间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
CN113294935A (zh) * | 2021-05-27 | 2021-08-24 | 广东纽恩泰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热泵变频机组频率调整方法和装置 |
CN114061101A (zh) * | 2021-10-28 | 2022-02-18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719476A (zh) * | 2022-03-03 | 2022-07-08 |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
CN114719476B (zh) * | 2022-03-03 | 2023-12-15 | 上海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压缩机及其运行控制方法和系统、存储介质 |
CN115950120A (zh) * | 2022-12-07 | 2023-04-11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电子膨胀阀的流量曲线修正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GB9511215D0 (en) | 1995-07-26 |
JPH07332740A (ja) | 1995-12-22 |
TW288091B (zh) | 1996-10-11 |
KR960001664A (ko) | 1996-01-25 |
KR0164917B1 (ko) | 1999-01-15 |
US5673568A (en) | 1997-10-07 |
GB2289962A (en) | 1995-12-06 |
GB2289962B (en) | 1998-12-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020A (zh) | 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 | |
CN1183654C (zh) | 电源装置及使用了该电源的空调机 | |
CN1179158C (zh) | 多室型空调装置与多室型空调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279690C (zh) | 一种热电联产装置的控制系统 | |
CN1175553C (zh) | 电源装置和使用该电源装置的空气调节器 | |
CN1090738C (zh) | 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 |
CN1044538C (zh) | 动车发电系统 | |
CN1426510A (zh) | 一种操作涡轮机的方法 | |
CN1140250A (zh) | 带太阳能发电机的空气调节器 | |
CN1076539C (zh) | 电源装置和放电灯点灯装置 | |
CN1117957C (zh) | 空调器和制冷剂预热器出口温度控制方法 | |
CN1066831C (zh) | 控制器和自适应修改参数的方法 | |
CN1619941A (zh) | 发电机控制系统、发电机控制方法、程序及记录介质 | |
CN1168965A (zh) | 线性压缩机的驱动设备 | |
CN1063381A (zh) | 电压或无功控制方法及其控制设备 | |
CN1543057A (zh) | 驱动电动机的逆变控制器和使用逆变控制器的空气调节机 | |
CN1203608C (zh) | 无刷电机保护装置 | |
CN1948845A (zh) | 空调器 | |
CN101034285A (zh) | 基板处理装置的控制装置和基板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946975A (zh) | 热泵装置 | |
CN1440587A (zh) | 交流电动机的调速装置 | |
CN1643760A (zh) | 电源切换单元及利用此电源切换单元的电源管理系统 | |
CN1318896A (zh) | 开关电源电路 | |
CN1165593A (zh) | 脉宽调制控制变换器的控制装置 | |
CN1482727A (zh) | 直流—直流变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