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61101A -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61101A
CN114061101A CN202111260752.8A CN202111260752A CN114061101A CN 114061101 A CN114061101 A CN 114061101A CN 202111260752 A CN202111260752 A CN 202111260752A CN 114061101 A CN114061101 A CN 1140611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fan
mode
air
wor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075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61101B (zh
Inventor
李玉
周宏明
白东培
马瑞达
蔡希桐
黄招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075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611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40611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1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611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611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000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 F24F2011/000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ventilation for admittance of outside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控制方法,方法包括: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其中,所述空调新风设备包括所述新风装置;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以使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更新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所处目标空间内的空气。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控制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和存储介质。

Description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普及,空调设备的应用场景在人们生活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为了保证空调设备的使用效果,通常需要保证空调设备应用于密闭空间。但是,长时间在密闭空间使用空调设备时,容易造成密闭空间的空气环境较差,使用户的使用体验较差。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目前提出了一种空调新风设备,即具备新风功能的空调设备,可用于向密闭空间输入室外的空气。
但是,目前如何有效控制空调新风设备,尤其是空调新风设备在夜间的使用以有效改变密闭空间的空气质量,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申请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解决了目前没有有效对空调新风设备进行控制以改变密封空间的空气质量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针对空调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空调新风设备工作的工作效率。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一种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其中,所述空调新风设备包括所述新风装置;
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以使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更新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所处目标空间内的空气。
第二方面,一种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以使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更新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所处目标空间内的空气。
第三方面,一种空调新风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空调装置、新风装置、存储器、通信总线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用于至少实现空调功能;
所述新风装置,用于实现新风功能,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空调装置之间至少通过设置的通风通道实现物理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空调装置和所述新风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至少用于实现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来通过空调新风设备对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更新处理。这样,通过风机工作曲线,来控制空调新风设备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时风机的转速,解决了目前没有有效对空调新风设备进行控制以改变密封空间的空气质量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针对空调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空调新风设备工作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一;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二;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三;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框架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风装置中的阀门布局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风机工作曲线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新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参照图1所示,方法应用于空调新风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
其中,空调新风设备包括新风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控制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与空调新风设备具有通信连接的第三控制设备,例如可以是遥控设备、中央智能控制平台、或者能够控制空调新风设备的智能移动终端发送至空调新风设备的,还可以是用户对空调新风设备上设置的物理按钮或空调新风设备上设置的显示屏幕上的虚拟按钮进行相应的操作得到的。目标模式可以是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工作于静音状态下的新风模式,进一步还可以指的是在夜间情况下的静音状态的新风模式。风机工作曲线可以是根据大量实验、或大量实验和用户使用习惯得到的风机工作时产生的风的噪音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效果例如噪音影响较小的风机转速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步骤102、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
其中,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以使空调新风设备更新空调新风设备所处目标空间内的空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空调新风设备按照风机工作曲线中风机转速的变化,来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并根据风机工作曲线不同时间段设置的新风装置的预设工作模式来控制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切换,以实现输入空气至目标空间中,或者将目标空间中的空气输出至室外。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来通过空调新风设备对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更新处理。这样,通过风机工作曲线,来控制空调新风设备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时风机的转速,解决了目前没有有效对空调新风设备进行控制以改变密封空间的空气质量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针对空调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空调新风设备工作的工作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参照图2所示,方法应用于空调新风设备,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
其中,空调新风设备包括新风装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控制指令是用户通过空调新风设备匹配的遥控设备发送至空调新风设备的为例进行说明,空调新风设备接收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后,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用于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的风机工作曲线。
步骤202、获取目标空间中的环境光亮度参数的第一当前亮度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空间中的环境光亮度参数的第一当前值可以是空调新风设备上设置的光感应传感器检测得到的,也可以是与空调新风设备能够通信连接的,设置于目标空间中的检测环境光亮度参数的检测设备检测后发送至空调新风设备的。
步骤203、若第一当前亮度值小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亮度阈值为根据经验值得到的用于标识夜间的亮度阈值,第一当前亮度值小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表明目标空间当前所处环境为夜间环境。在确定目标空间当前处于夜间环境后,空调新风设备按照风机工作曲线来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
步骤204、基于风机工作曲线,确定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风机工作曲线不同时间段,对应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不同。根据风机的运行时间,确定新风装置在不同时间段对应的工作模式,得到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步骤205、切换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切换为第一目标工作模式,可以通过控制新风装置的对应的风道的阀门的开合状态来实现。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风机工作曲线包括风机转速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随风机工作时长的推移从第一转速逐渐减小至第二转速的风机转速变化曲线,对应的,步骤204可以由以下步骤来实现:确定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为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风机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风机的有效使用,风机工作曲线具体可以是阶梯状速率变化曲线,即在一个时间段内,风机的速率是恒定的值,到下一时间段后,风机的速率降为另一个值,其中,风机工作曲线中提供的速率均是在夜间静音模式下得到的速率变化经验值。第一预设时长可以是根据夜间密封空间内的空气质量的变化来确定得到的,或者是根据用户的生成习惯来确定得到的一个经验值。风机的工作时长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为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即将新风装置的室外阀门打开,室内空气输入阀门也打开,如此可以实现将室外的新鲜空气输入至目标空间内。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风机工作曲线还包括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风机转速为第三转速,对应的,步骤204可以由以下步骤来实现:在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为混合工作模式;其中,混合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新风装置以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工作第一预设子时长后,以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工作第二预设子时长,或控制新风装置以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工作第三预设子时长后,以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工作第四预设子时长的工作模式。
对应的,步骤205可以由以下步骤来实现:在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新风装置以混合工作模式按照预设周期循环工作;其中,预设周期为第一预设子时长和第二预设子时长的和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预设子时长和第二预设子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第三预设子时长和第四预设子时长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三转速是根据大量实验得到的使输入的风不会产生对用户造成噪音影响的经验值。当风机的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新风装置切换至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以输入新鲜空气至目标空间内第一预设子时长后,控制新风装置切换至输出室内控制器至室外模式以将目标空间内的浑浊空气输出至室外第二预设子时长,然后新风装置切换至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以输入新鲜空气至目标空间内第一预设子时长,切换至输出室内控制器至室外模式以将目标空间内的浑浊空气输出至室外第二预设子时长,如此重复,实现深度更新目标空间内的空气。也可以是当风机的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先控制新风装置切换至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第三预设时长,然后控制新风装置切换至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第四预设时长后,又控制新风装置切换至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第三预设时长,然后控制新风装置切换至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第四预设时长,如此重复。具体控制新风装置先切换至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还是输出室内控制至室外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基于前述实施例,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参照图3所示,空调新风设备执行步骤205之后,还用于执行步骤206~207:
步骤206、若检测到环境光亮度参数的第二当前亮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或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基于风机工作曲线,确定风机的转速为第四转速。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预设亮度阈值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第二预设亮度阈值可以大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第二当前亮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表明目标空间当前不处于夜间模式,表明用户的活动会增加,此时可以对风机的转速进行调整,使风机的转速变快,加快输入新鲜空气。第四转速与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有关,若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关机模式,第四转速为零,若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或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第四转速可以大于第三转速的转速经验值。
步骤207、切换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第二目标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目标工作模式为可以是关机模式,也可以是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或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等,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在一些应用场景下,第二目标工作模式可以是用户进行设定得到的。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新风设备的应用场景为在目标空间内,设置有空调新风设备,该应用场景的一种俯视图可以参照图4所示,包括设置于室内的空调新风设备和目标空间,其中,空调新风设备仅示出空调新风设备包括的新风装置中的第一新风阀门A1、第二新风阀门A2、第三新风阀门A3、新风风机A4、控制模块A5以及设置在空调新风设备上的传感器A6。第一新风阀门,用于室外与室内空气交换,当第一新风阀门打开时,室外空气可以通过第一新风阀门流入到室内,也可以由室内流出到室外。第二新风阀门用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交换,当第二新风阀门打开,且第一新风阀门也打开时,室内空气可经过第二新风阀门流入,并经过新风风轮,由第一新风阀门流出到室外。第三新风阀门用于室内空气和室外空气交换,当第三新风阀门打开,且第一新风阀门也打开时,室外空气可以经过第一新风阀门流入,并经过新风风轮后,由第三新风阀门流入到室内。新风风机用于通过转轴带动风叶旋转,为空气流动提供动力。传感器A6可以是用于检测环境光亮度的传感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传感器检测到的值、以及预先存储在控制模块中的风机工作曲线控制第一新风阀门、第二新风阀门和第三新风阀门的闭合状态以及风机的转速。
对应的,参照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新风设备的第一新风阀门A1、第二新风阀门A2、第三新风阀门A3、新风风机A4、控制模块A5以及设置在空调新风设备上的传感器A6的一种框架连接示意图,控制模块通过总线例如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串行外设接口(SerialPeripheral Interface,SPI)或I2C总线等与传感器A6连接,以实时读取目标空间内的环境光亮度参数的值。控制模块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单元1驱动步进电机运转以及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步进电机带动齿轮组件1运动,从而控制第一新风阀门的开启或闭合。控制模块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单元2驱动步进电机运转以及步进电机转动方向,步进电机带动齿轮组件2运动,从而控制第二新风阀门的开启或闭合。控制模块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单元3驱动步进电机运转以及步进电机转动方向,步进电机带动齿轮组件3运动,从而控制第三新风阀门的开启或闭合。控制模块通过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新风风轮运转。
其中,第一新风阀门A1、第二新风阀门A2、第三新风阀门A3和新风风机A4在新风装置中的一种布局示意图可以参照图6所示。其中,当新风装置将室外的空气输入室内时,空气的流向可以如A11至A31的箭头方向所示;当新风装置将室内的空气输出至室外时,空气的流向可以如A21至A12的箭头方向所示;当新风装置对室内空气进行内循环时,空气的流向可以如A21至A31的箭头方向所示。
对应的,参照图4所示的应用场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传感器A6为环境光亮度传感器,该控制方法实现过程如下:
步骤a11、空调新风设备接收用户开启目标模式例如新风功能指令和夜间静音模式的控制指令,且环境光亮度传感器感应到当前室内环境光亮度即前述第一当前亮度值小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时,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当前转速档位为A档,控制新风装置处于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时,并开始计时,得到风机运行时长,在风机运行时长小于第一时长t1时,保持风机的转速档位为A档。
其中,控制新风装置处于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可以通过将第一新风阀门A1打开,第二新风阀门A2关闭,第三新风阀门A3打开,从而通过风机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到室内,使室外空气由第一新风阀门A1进入,由第三新风阀门A3流出至室内。
步骤a12、当统计到风机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一时长t1,小于第二时长t2时,控制风机的当前转速档位为B档,B档风机转速小于A档风机转速,保持新风装置仍处于输入室外控制器至室内模式。
步骤a13、当统计到风机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时长t2,小于第三时长t3时,控制风机的当前转速档位为C档,C档风机转速小于B档风机转速,保持新风装置仍处于输入室外控制器至室内模式。
步骤a14、当统计到风机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三时长t3,小于第四时长t4时间段内,控制风机的当前转速档位降低n档,直到运行时长等于第四时长t4时,控制风机的当前转速档位为D档。其中,n为大于或等于零的整数。
步骤a15、当统计到风机运行时长大于或等于第四时长t4,且小于第五时长t5时,保持风机的当前转速档位为D档,并在第四时长t4至第五时长t5范围内,在Tx时间段即前述第一预设子时长内,控制新风装置处于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引入室外新鲜空气到室内;在Ty时间段即前述第二预设子时长内,控制新风装置处于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将室内空气排出到室外;如此,在这两种模式之间分别循环切换运行。
步骤a16、若环境光亮度传感器感应到的当前室内环境光亮度即前述第二当前亮度值大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时,或统计到风机运行时长大于第六时长t6,控制当前风机转速档位提高,恢复到A档转速,并控制新风装置处于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
此时,从a11至a16过程中,对应的风机工作曲线可以参照图7所示,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风机转速。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与其它实施例中相同步骤和相同内容的说明,可以参照其它实施例中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来通过空调新风设备对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更新处理。这样,通过风机工作曲线,来控制空调新风设备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时风机的转速,解决了目前没有有效对空调新风设备进行控制以改变密封空间的空气质量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针对空调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空调新风设备工作的工作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参照图8所示,该控制装置3可以包括:确定单元31和控制单元32;其中:
确定单元31,用于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
控制单元32,用于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以使空调新风设备更新空调新风设备所处目标空间内的空气。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在确定单元31之后,该装置还包括获取单元;其中: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空间中的环境光亮度参数的第一当前亮度值;
对应的,控制单元32包括:控制模块、确定模块和切换模块;其中:
控制模块,用于若第一当前亮度值小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风机工作曲线,确定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切换模块,用于切换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风机工作曲线包括风机转速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随风机工作时长的推移从第一转速逐渐减小至第二转速的风机转速变化曲线。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确定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为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风机工作曲线还包括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风机转速为第三转速。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在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为混合工作模式;其中,混合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新风装置以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工作第一预设子时长后,以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工作第二预设子时长,或控制新风装置以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工作第三预设子时长后,以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工作第四预设子时长的工作模式;
对应的,切换模块具体用于实现以下步骤:
在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新风装置以混合工作模式按照预设周期循环工作;其中,预设周期为第一预设子时长和第二预设子时长的和值。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例中,
确定模块,还用于若检测到环境光亮度参数的第二当前亮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或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基于风机工作曲线,确定风机的转速为第四转速;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切换模块,还用于切换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第二目标工作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单元或模块之间信息传递的过程可以参照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控制指令,确定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基于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来通过空调新风设备对目标空间内的空气进行更新处理。这样,通过风机工作曲线,来控制空调新风设备的工作模式以及工作时风机的转速,解决了目前没有有效对空调新风设备进行控制以改变密封空间的空气质量的问题,实现了一种针对空调新风设备的控制方法,有效提高了空调新风设备工作的工作效率。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新风设备,参照图9所示,该空调新风设备4可以包括:空调装置41、新风装置42、存储器43、通信总线44和处理器45;其中:
空调装置41,用于至少实现空调功能;
新风装置42,用于实现新风功能,新风装置与空调装置之间至少通过设置的通风通道实现物理连接;
存储器43,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通信总线44,用于实现空调装置41、新风装置42、存储器43和处理器45之间的通信连接;
处理器45,至少用于实现如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前述实施例,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简称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者多个程序,该一个或者多个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图1~3对应的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实现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其中,所述空调新风设备包括所述新风装置;
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以使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更新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所处目标空间内的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空间中的环境光亮度参数的第一当前亮度值;
对应的,所述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
若所述第一当前亮度值小于第一预设亮度阈值,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
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确定所述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切换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目标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包括所述风机转速在第一预设时长内,随所述风机工作时长的推移从第一转速逐渐减小至第二转速的风机转速变化曲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确定所述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预设时长范围内所述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为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还包括所述风机工作时长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所述风机转速为第三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确定所述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风机工作时长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确定所述新风装置的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为混合工作模式;其中,所述混合工作模式包括控制所述新风装置以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工作第一预设子时长后,以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工作第二预设子时长,或控制所述新风装置以输出室内空气至室外模式工作第三预设子时长后,以所述输入室外空气至室内模式工作第四预设子时长的工作模式;
对应的,所述切换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在所述风机工作时长超过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时,控制所述新风装置以所述混合工作模式按照预设周期循环工作;其中,所述预设周期为所述第一预设子时长和所述第二预设子时长的和值。
7.根据权利要求2、4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所述第一目标工作模式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检测到所述环境光亮度参数的第二当前亮度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亮度阈值,或所述风机工作时长超过第二预设时长,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确定所述风机的转速为第四转速;其中,第二预设时长大于第一预设时长;
切换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第二目标工作模式。
8.一种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若检测到用于指示空调新风设备切换至目标模式的控制指令,响应所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目标模式对应的新风装置的风机工作曲线;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基于所述风机工作曲线,控制所述新风装置的风机的转速以及所述新风装置的工作模式,以使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更新所述空调新风设备所处目标空间内的空气。
9.一种空调新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空调装置、新风装置、存储器、通信总线和处理器;其中:
所述空调装置,用于至少实现空调功能;
所述新风装置,用于实现新风功能,所述新风装置与所述空调装置之间至少通过设置的通风通道实现物理连接;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可执行指令;
所述通信总线,用于实现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所述空调装置和所述新风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
所述处理器,至少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控制程序,所述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60752.8A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40611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0752.8A CN114061101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0752.8A CN114061101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1101A true CN114061101A (zh) 2022-02-18
CN114061101B CN114061101B (zh) 2023-05-16

Family

ID=802357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0752.8A Active CN114061101B (zh) 2021-10-28 2021-10-28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6110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0424A (zh) * 2022-02-24 2022-05-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5031386A (zh) * 2022-06-24 2022-09-0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20A (zh) * 1994-06-03 1996-01-17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
JP2014009859A (ja) * 2012-06-28 2014-01-20 Fujitsu General Ltd ファン制御装置及びこのファン制御装置を具備した空気調和機
CN103940027A (zh) * 2014-03-24 2014-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及自然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6196475A (zh) * 2016-07-27 2016-12-07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9780699A (zh) * 2019-01-31 2019-05-21 珠海荣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19082308A (ja) * 2017-10-31 2019-05-30 東プレ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CN110701753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CN110762730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风模拟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JP2020159658A (ja) * 2019-03-28 2020-10-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及び送風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2682883A (zh) * 2020-12-29 2021-04-2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空调恒风量静压自适应控制方法
JPWO2021166020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20A (zh) * 1994-06-03 1996-01-17 株式会社东芝 空调器运转控制方法
JP2014009859A (ja) * 2012-06-28 2014-01-20 Fujitsu General Ltd ファン制御装置及びこのファン制御装置を具備した空気調和機
CN103940027A (zh) * 2014-03-24 2014-07-2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及自然风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06196475A (zh) * 2016-07-27 2016-12-07 深圳创维空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JP2019082308A (ja) * 2017-10-31 2019-05-30 東プレ株式会社 換気装置
CN109780699A (zh) * 2019-01-31 2019-05-21 珠海荣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转速控制方法及装置
JP2020159658A (ja) * 2019-03-28 2020-10-01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及び送風装置に用いられる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0762730A (zh) * 2019-10-16 2020-02-07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自然风模拟方法、装置和空调器
CN110701753A (zh) * 2019-10-23 2020-01-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存储介质
JPWO2021166020A1 (zh) * 2020-02-17 2021-08-26
CN112682883A (zh) * 2020-12-29 2021-04-2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空调恒风量静压自适应控制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0424A (zh) * 2022-02-24 2022-05-0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4440424B (zh) * 2022-02-24 2023-05-3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及存储介质
CN115031386A (zh) * 2022-06-24 2022-09-0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5031386B (zh) * 2022-06-24 2023-12-05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61101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61101B (zh)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89020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终端、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591B (zh) 空调系统的定温除湿控制方法、装置、空调系统和介质
CN108731207B (zh) 空气调节设备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设备
US7573217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utomatic rotation direction determination of electronically commutated motor
CN111442459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US1063506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riable control and operation of HVAC components
CN109780673B (zh) 一拖多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拖多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7152772B (zh) 空调送风装置、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1426023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多联机空气调节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4791944A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空调系统的室外机
CN110848812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14508830A (zh) 控制空调运行的方法、空调、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173838B (zh) 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9016B (zh) 空调器的风机转速调整方法、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624990A (zh) 用于控制空调系统的方法及装置、空调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09269045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导风条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4608161A (zh) 联动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561409A (zh) 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13865058B (zh) 一种控制方法、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43857A (zh) 主动进气格栅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2432338A (zh) 空调内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内机和空调系统
CN117423533B (zh) 车载无线充电器散热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543322A (zh) 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146240B (zh) 运行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线控设备、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