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31386B -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31386B
CN115031386B CN202210729843.XA CN202210729843A CN115031386B CN 115031386 B CN115031386 B CN 115031386B CN 202210729843 A CN202210729843 A CN 202210729843A CN 115031386 B CN115031386 B CN 1150313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sh air
fan
rotating speed
air
air conditio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298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031386A (zh
Inventor
郭爱斌
李蓓
冼志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CL Air Conditioner Zho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298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3138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031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13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0313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313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6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compressors within refrigeration or heat pump circui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24F2013/247Active noise-suppress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30Velocit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其中,该空调器包括内循环风机、新风风机和压缩机,该控制方法包括:在内循环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实时监听新风功能指令;当监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时,控制新风风机的转速提升至预设转速,同时控制内循环风机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以及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可解决新风功能开启时空调噪音和风量突变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空调都增设新风功能,进而既能够通过内循环风机对室内进行调温或送风,又能够通过新风风机向室内输送新风,以提高空气质量。
然而,当在内循环风机运行的过程中开启或者关闭新风功能时,因为新风风机的突然启动或者突然关闭,空调突然叠加了或突然减少了新风风机所产生的噪音和风量,所以容易出现空调噪音和风量突变的情况。另外,当在内循环风机运行的过程中开启或者关闭新风功能时,空调出风口的出风温度也会明显波动,进而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解决新风功能开启时空调噪音、风量和出风温度突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空调器包括内循环风机、新风风机和压缩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内循环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实时监听新风功能指令;
当监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提升至预设转速,同时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以及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与所述预设转速对应的新风量、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起始转速及与所述起始转速对应的第一出风量;
将所述第一出风量与所述新风量的差值设置为第二出风量;
根据所述第二出风量确定所述内循环风机的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由所述起始转速降低至所述目标转速。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提升至预设转速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和预设的第一角加速度;
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以所述第一角加速度提升至所述预设转速;
所述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与所述第一角加速度的比值设置为所述新风风机的变速时间;
将所述内循环风机的所述起始转速与所述目标转速的差值设置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变化量;
将所述转速变化量和所述变速时间的比值设置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第二角加速度;
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以所述第二角加速度由所述起始转速降低至所述目标转速。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所述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新风风机开启前,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初始频率及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管温;
在所述新风风机开启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预设运行频率,并根据所述预设运行频率提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且获取所述蒸发器在所述压缩机在当前频率的第二管温;
当所述第二管温与所述第一管温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当前频率运行。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还包括:
比较所述预设运行频率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当提升后的所述压缩机的预设运行频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时,提高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新风风道和新风换热器,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当监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时,还开启所述新风换热器。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监听到关闭新风功能指令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降低至停止,同时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恢复至降速前的起始转速,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恢复至提升前的运行频率。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新风风机、内循环风机、蒸发器、压缩机、新风换热器以及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提供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在启动新风风机时同步降低内循环风机的转速,新风风机所产生的噪音和内循环风机所生的噪音之间此消彼长,新风风机所产生的风量和内循环风机所生的风量之间同样此消彼长,进而使得空调器在开启新风功能或关闭新风功能时的噪音总量和出风总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同时还在启动新风风机时同步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而提升制冷量或者制热量的输出,保证空调器在引入新风的情况下,其出风温度仍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提出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避免了因为新风风机的突然开启或突然关闭而导致空调噪音、风量和出风温度突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空调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五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六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七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第八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空调器;20、机壳;21、换热风道;22、回风口;23、送风口;24、新风风道;25、进风口;26、出风口;30、新风风机;40、内循环风机;50、蒸发器;60、新风换热器。
本申请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以解决新风功能开启时空调噪音、风量和出风温度突变的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对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1中空调器10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所述空调器10包括内循环风机40、新风风机30和压缩机,具体的,空调器10可以是壁挂式空调、柜式空调、移动空调等等,本申请以空调器10为壁挂式空调为例进行说明。空调器10主要包括机壳20、新风风机30、内循环风机40、蒸发器50和压缩机等等。机壳20内设有换热风道21,内循环风机40和蒸发器50安装在换热风道21内,机壳20上设有分别与换热风道21连通的回风口22和送风口23,室内空气在内循环风机40的驱动作用下,从机壳20上的回风口22进入到换热风道21内,并经过蒸发器50的制冷或者制热后从机壳20上的送风口23吹回室内,如此循环而对室内空间进行制冷或制热。压缩机一般安装于空调器10的室外机,并用于调节制冷量或者制热量,进而控制空调器10的出风温度。
机壳20内还设有新风风道24,新风风机30安装在新风风道24内,新风风道24的进风口25一般是通过新风管与室外连通,出风口26可以直接与室内连通,也可以与换热风道21连通。比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新风风道24的出风口26与换热风道21连通,进而通过新风风机30引入的新风先与换热风道21内的室内风混合后再一起吹到室内,避免新风与室内风温差太大而影响用户体验。
如图2所示,基于以上同时具有室内换热功能和新风功能的空调器10结构,本申请所提供的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在所述内循环风机40处于运行状态时实时监听新风功能指令。
可以理解,空调器10在对室内进行制冷或者制热时,因为室内一般为封闭空间,空气流通性差,空气内污染物聚集越来越多,进而容易导致疲倦、头疼、脸红、瞌睡等“空调病”,此时则需要通过开启新风功能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也即,在空调器10通过开启内循环风机40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的过程中,用户或者空调器本身会根据室内空气质量开启新风功能,本申请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则是在内循环风机40处于运行状态时执行的。具体而言,在内循环风机40处于运行状态时,内循环风机40运转并通过回风口22吸入室内空气,室内空气经过蒸发器50换热后从出风口26吹出。此时空调器10的新风功能处于关闭状态,并且随时都可能收到开启指令。因此,为顺利解决新风功能开启时或者关闭时噪音、风量和出风温度突变的问题,本申请控制方法还在内循环风机40处于运行状态时实时监听新风功能指令,具体而言是监听新风功能的开启指令,以在监听到相应的指令时及时执行下一动作。
其中,新风功能指令可以是用户通过遥控器随心发出,也可以由空调本身的控制装置发出,比如空调器10还设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功能,通过检测室内空气质量而智能化地开启新风功能。
步骤S20:当监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30的转速提升至预设转速,同时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40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以及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可以理解,在开启新风功能之前,空调器10的噪音和风量基本上由内循环风机40产生,新风风机30的启动必然会给空调器10带来新的噪音增量和风量增量,如果此时内循环风机40转速保持不变,则容易出现空调器10噪音和风量发生突变的问题。因此,通过在启动新风风机30时同步降低内循环风机40的转速,以及在关闭新风风机30时同步提升内循环风机40的转速,新风风机30所产生的噪音和内循环风机40所生的噪音之间此消彼长,新风风机30所产生的风量和内循环风机40所生的风量之间同样此消彼长,进而使得空调器10在开启新风功能或关闭新风功能时的噪音总量和出风总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避免因为新风风机30的突然开启而导致空调噪音和风量突变的问题。
同样的,在因为在开启内循环风机40对室内进行制冷或制热时,室外温度与室内温度一般相差较大,当开始引入新风时,如果空调输出的制冷量或者制热量保持不变,则容易导致出风温度波动较大,进而影响用户体验。因此,通过在启动新风风机30时同步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升了压缩机制冷量或者制热量的输出,保证了空调器10在引入新风的情况下,其出风温度仍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避免因为新风风机30的突然开启而导致空调出风温度突变的问题。
其中,对于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其具体的大小根据空调器10实际的预设情况而定。比如空调器10的新风功能只预设一个档位时,新风风机30在该档位下的转速即为预设转速。又比如空调器10的新风功能预设有多个档位时,新风风机30在每个档位都会有相应的转速,此时只需要根据新风功能指令中具体的档位信息确定对应的预设转速即可。
另外,为便于说明本申请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本实施例将所述步骤S20划分为:
步骤S21:控制所述新风风机30的转速提升至预设转速;
步骤S22: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40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
以及步骤S23: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步骤S21、步骤S22以及步骤S23在实际应用时是同步进行的。
其中,对于内循环风机40的目标转速,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S22包括:
步骤S221:获取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与所述预设转速对应的新风量、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起始转速及与所述起始转速对应的第一出风量。
其中,在获取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时,其具体的获取方法可以参考前文中相关的介绍,在此便不再赘述。在获取内循环风机40在调整前的起始转速时,可以通过检测内循环风机40的电机转速直接获取。
在获取与所述预设转速对应的新风量时,可以提前通过实验检测或仿真模拟获得新风风机30在相应转速的相应风量,并将转速风量关系存储在空调的存储器中,进而在获取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时可以直接获取对应的风量。或者也可以根据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确定风道内的风速,再根据风道风速以及风道横截面积即可算出相应的出风量。同样的,在获取与所述起始转速对应的第一出风量时,可以提前通过实验检测或仿真模拟获得内循环风机40在相应转速下的相应风量,并将其转速风量关系存储在空调的存储器中,进而在获取内循环风机40的起始转速时可以直接获取对应的风量。或者也可以根据内循环风机40的起始转速确定风道内的风速,再根据风道风速以及风道横截面积即可算出相应的出风量。
步骤S222:将所述第一出风量与所述新风量的差值设置为第二出风量。
具体的,在开启新风风机30之前,空调器10的总出风量基本上是由内循环风机40产生,而开启新风风机30后,空调器10的总出风量就由内循环风机40和新风风机30共同产生。因此,基于空调器10在新风风机30开启前后的总出风量保持不变的原则,将新风风机30开启前内循环风机40所产生的第一出风量减去新风风机30在其预设转速下所产生的新风量后,就得到了新风风机30以其预设转速转动时内循环风机40应该产生的第二出风量,进而确保空调器10在新风风机30开启前后的总出风量保持不变。
步骤S226: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降低至与所述第二出风量对应的目标转速。
具体的,可以根据预存的内循环风机40的转速风量关系直接获取内循环风机40的目标转速。或者也可以根据风道横截面积确定风道风速,进而确定内循环风机40的目标转速。
在确定内循环风机40的目标转速之后,即可在控制新风风机30的转速提升至所述预设转速时,控制内循环风机40由起始转速降低至所述目标转速。可以理解,根据总出风量保持不变的原则来确定内循环风机40的目标转速时,可以保证空调器10在新风风机30开启前后的总出风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总噪音量不变的原则来确定内循环风机40的目标转速,以使空调器10在新风风机30开启前后的总噪音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可选的,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1包括:
步骤S211:获取所述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和预设的第一角加速度。
其中,第一角加速度表示新风风机30的角速度变化快慢,而角速度和转速之间存在ω=2πn的转换关系(其中ω表示角速度,n表示转速),即转速的变化是伴随着角速度的变化的,当新风风机30的角速度以第一角加速度逐渐变化时,新风风机30的转速变化快慢也是相应的,因此第一角加速度也可以用来表示新风风机30的转速从零提升至预设转速的变化快慢。
另外,同获取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一样,在获取新风风机30的第一角加速度时,可以直接根据空调器10的预设档位获取相应的第一角加速度。也可以事先设定一个具体的第一角加速度,无论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多大,都控制新风风机30以同样大小的第一角加速度逐渐提升转速。具体应用方式在此不做限定,可以根据需要自行选择。
步骤S212:控制所述新风风机30的转速以所述第一角加速度提升至所述预设转速。
可以理解,通过控制新风风机30以第一角加速度提升至预设转速时,新风风机30的提速过程稳定,有利于将空调器10的噪音、出风量和出风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
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22还包括:
步骤S223:将所述新风风机30的预设转速与所述第一角加速度的比值设置为所述新风风机的变速时间。
其中,变速时间为新风风机30以第一角加速度提升到预设转速时所使用的时间,而基于新风风机30和内循环风机40同时开始调整转速并且同时完成转速调整的目的,该变速时间在后续步骤中也作为内循环风机从起始转速降低到目标转速所使用的时间。
步骤S224:将所述内循环风机40的所述起始转速与所述目标转速的差值设置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变化量。
其中,内循环风机40的目标转速已由步骤S225确定,此时再将内循环风机40的起始转速减去目标转速,即可得到内循环风机40调整转速前后的的转速变化量。
步骤S225:将所述转速变化量和所述变速时间的比值设置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第二角加速度。
在本步骤中,基于使新风风机30和内循环风机40同时完成转速调整的目的,将新风风机30以第一角加速度提升到预设转速时所使用的时间作为内循环风机40从其起始转速降低到目标转速所使用的时间,进而通过计算转速变化量和变速时间的比值,即可得到内循环风机40的第二角加速度。
步骤S226: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40以第二角加速度由所述起始转速降低至所述目标转速。
可以理解,根据转速调整时间相同的原则来确定内循环风机40的第二角加速度时,可以使得新风风机30和内循环风机40的速度变化过程同时开始并同时结束,避免两个风机之间没有同步停止加速或减速而导致空调总噪音量和总出风量出现较大波动的情况。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空调器10还包括蒸发器50,所述步骤S23包括:
步骤S231:在所述新风风机30开启前,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初始频率及所述蒸发器50的第一管温。
具体的,蒸发器50具有用于供制冷剂流动的排管,压缩机再相应的运行频率下不断对回路中的制冷剂进行压缩后再送到蒸发器的排管中,以使室内风和新风与蒸发器50的排管接触后与排管内的制冷剂发生热量交换,进而调节出风温度。即,空调器10的出风温度可以通过蒸发器50的管温反映出来,而蒸发器50的管温则又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相关。因此,在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并在新风风机30开启前,获取压缩机在此时的初始频率,以便于在新风引入后对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行调整,同时可以通过温度传感器获取蒸发器50的第一管温,以便于以第一管温为参考调整压缩机运行频率,进而保证出风温度处于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
步骤S233:在所述新风风机30开启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预设运行频率,并根据所述预设运行频率提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且获取所述蒸发器50在所述压缩机在当前频率的第二管温。
具体的,以空调器10当前处于制冷状态为例,当新风风机30开启并引入新风时,因为新风温度比室内空气高,所以需要更大的制冷量才能够保证出风温度不会因为新风的引入而大幅度提升。因此,通过在启动新风风机30时同步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使得空调器10在开启新风功能时的出风温度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同时,还在新风风机30开启后实时获取蒸发器50的第二管温,以便于根据第二管温来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是否需要继续调整。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的“预设运行频率”并非是指压缩机的最终运行频率,具体的,在本步骤中,当需要提高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时,变频器中的控制电路给定一个预设运行频率,以使压缩机的频率逐渐向所述预设运行频率提升。即该预设运行频率是作为提升压缩机运行频率大小的参考量,其可以根据新风风机的转速大小、蒸发器管温变化情况、出风温度波动情况等设定或者动态变化,以使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提升至合适的最终运行频率。
步骤S234:当所述第二管温与所述第一管温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当前频率运行。
具体的,因为空调器10的出风温度可以通过蒸发器50的管温反映出来,所以当蒸发器50的管温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时,便可认为空调器10出风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因此,该预设范围可以是在第一管温上下浮动的一个范围,比如以第一管温为T1,此时该预设范围可以是T1±ΔT,ΔT不小于0.5℃且不大于5℃。
在获取第二管温时,判断所获取的第二管温与之前获取的第一管温的差值是否在预设范围内,当第二管温与第一管温的差值在预设范围时,说明新风风机30开启后,蒸发器50的管温达到了可以保证出风温度稳定的温度范围内,此时便可控制压缩机保持当前的运行频率运行。而当第二管温与第一管温的差值不在预设范围时,则继续调整压缩机频,直到第二管温与第一管温的差值在预设范围之内。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二管温与第一管温的差值是在新风风机30还未到达稳定的预设转速之前便已处于预设范围内时,该差值可能因为新风风机30的转速继续提升而变化至预设范围之外,此时仍执行步骤S233和步骤S234继续调整,直到第二管温与第一管温的差值再次在预设范围之内。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S23还包括:
步骤S232:比较所述预设运行频率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当提升后的所述压缩机的预设运行频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时,提高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
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一般都会对其运行频率设置一个上限,避免压缩机运行的过程中运行频率过高而影响空调可靠性。而在本申请控制方法中,为了避免压缩机的运转频率达到原上限而不能继续提升后,无法使第二管温与第一管温的差值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的问题,在确定压缩机需要提升到的预设运行频率之后,先将预设运行频率与压缩机当前的频率上限进行比较,当压缩机后续需要提升到的预设运行频率大于或等于压缩机当前的频率上限时,先提高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再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制冷量或制热量的输出,还能保证第二管温与第一管温的差值保持在预设范围之内,进而保证空调器10的出风温度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不进行比较,而在每次新风风机30开启时都先提高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再提升压缩机的运行频率。
而对于压缩机频率上限的提升幅度,可以在原上限的基础上提升5~30Hz,具体的幅度大小可以根据空调实际的配置情况确定,需要在提升上限的同时确保空调的可靠性,避免压缩机的频率上限过高而导致故障的情况。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空调器10还包括新风风道24和新风换热器60,所述新风风机30和所述新风换热器60均设于所述新风风道24内,所述步骤S20还包括:
步骤S24:当监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时,还开启所述新风换热器60。
可以理解,新风换热器60可以在新风到达蒸发器50之前对新风进行制冷或制热,进而减小了新风的引入对蒸发器50管温的影响,一方面可以减小压缩机负荷,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将出风温度控制在一个稳定地范围内。需要说明的是,步骤S24与步骤S21、步骤S22、步骤S23也是同步进行的。
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步骤S30:
当监听到关闭新风功能指令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30的转速降低至停止,同时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40的转速恢复至降速前的起始转速,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恢复至提升前的运行频率。
可以理解,在关闭新风功能之前,空调器10的噪音和风量基本上由内循环风机40和新风风机30共同产生,如果此时内循环风机40转速保持不变,新风风机30上突然减少的噪音和风量也一样容易导致空调器10噪音和风量发生突变的问题。同样,当新风停止引入时,当前的制冷量对于室内空气而言过大,容易导致出风温度大幅度降低。
因此,在关闭新风风机30时同步提升内循环风机40的转速,新风风机30所产生的噪音和内循环风机40所生的噪音之间此消彼长,新风风机30所产生的风量和内循环风机40所生的风量之间同样此消彼长,进而使得空调器10在开启新风功能或关闭新风功能时的噪音总量和出风总量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同时,还在关闭新风风机30时同步降低压缩机的运行频率,进而使得空调器10在开启或关闭新风功能时的出风温度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新风风机30的开启和关闭是两个相反的过程,因此,在关闭新风风机30时,进行反向操作即可,即控制新风风机30以所述第一角加速度逐渐降低至停止,同时控制内循环风机40以所述第二角加速度逐渐恢复至新风风机30开启之前的起始转速,以及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恢复至提升之前的运行频率,而不需要重新进行相应的数据获取和计算,简化控制过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10的控制装置,所述空调器10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上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空调器10,所述空调器10包括:空调本体、新风风机30、内循环风机40、蒸发器50、压缩机、新风换热器60以及如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器10的控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10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空调器10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内循环风机、新风风机和压缩机,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在所述内循环风机处于运行状态时实时监听新风功能指令;
当监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以第一角加速度提升至预设转速,同时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以第二角加速度降低至目标转速,以及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其中,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内循环风机同时开始调整转速并且同时完成转速调整;
其中,根据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和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起始转速,确定所述内循环风机的目标转速;
根据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以及预设的第一角加速度,确定变速时间;
根据所述起始转速、所述目标转速和所述变速时间确定所述第二角加速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与所述预设转速对应的新风量、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起始转速及与所述起始转速对应的第一出风量;
将所述第一出风量与所述新风量的差值设置为第二出风量;
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降低至与所述第二出风量对应的目标转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提升至预设转速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和预设的第一角加速度;
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以所述第一角加速度提升至所述预设转速;
所述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降低至目标转速的步骤还包括:
将所述新风风机的预设转速与所述第一角加速度的比值设置为所述新风风机的变速时间;
将所述内循环风机的所述起始转速与所述目标转速的差值设置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变化量;
将所述转速变化量和所述变速时间的比值设置为所述内循环风机的第二角加速度;
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以所述第二角加速度由所述起始转速降低至所述目标转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蒸发器,所述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新风风机开启前,获取所述压缩机的初始频率及所述蒸发器的第一管温;
在所述新风风机开启时,获取所述压缩机的预设运行频率,并根据所述预设运行频率提高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且获取所述蒸发器在所述压缩机在当前频率的第二管温;
当所述第二管温与所述第一管温的差值在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压缩机按当前频率运行。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升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的步骤还包括:
比较所述预设运行频率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当提升后的所述压缩机的预设运行频率大于或等于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时,提高所述压缩机的频率上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还包括新风风道和新风换热器,所述新风风机和所述新风换热器均设于所述新风风道内;
当监听到开启新风功能指令时,还开启所述新风换热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监听到关闭新风功能指令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降低至停止,同时控制所述内循环风机的转速恢复至降速前的起始转速,以及控制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恢复至提升前的运行频率。
8.一种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各个步骤。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空调本体、新风风机、内循环风机、蒸发器、压缩机、新风换热器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装置。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空调器的控制程序,所述空调器的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2210729843.XA 2022-06-24 2022-06-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50313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9843.XA CN115031386B (zh) 2022-06-24 2022-06-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29843.XA CN115031386B (zh) 2022-06-24 2022-06-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1386A CN115031386A (zh) 2022-09-09
CN115031386B true CN115031386B (zh) 2023-12-05

Family

ID=83126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29843.XA Active CN115031386B (zh) 2022-06-24 2022-06-24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31386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373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07270499A (zh) * 2017-08-09 2017-10-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可调节送风控制方法
CN111412577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噪音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54217A (zh) * 2020-08-31 2021-01-2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新风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CN11234453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3836A (zh) * 2021-07-27 2021-11-09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3834A (zh) * 2021-07-27 2021-11-09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1101A (zh) * 2021-10-28 2022-02-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22093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2373A (zh) * 2015-03-25 2016-11-23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07270499A (zh) * 2017-08-09 2017-10-20 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列车可调节送风控制方法
CN111412577A (zh) * 2020-03-31 2020-07-1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噪音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器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54217A (zh) * 2020-08-31 2021-01-22 海信(山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及新风风机转速调节方法
CN114322093A (zh) * 2020-09-30 2022-04-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可读存储介质
CN112344536A (zh) * 2020-11-06 2021-02-0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3836A (zh) * 2021-07-27 2021-11-09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23834A (zh) * 2021-07-27 2021-11-09 重庆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空调器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1101A (zh) * 2021-10-28 2022-02-18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空调新风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31386A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7510B (zh) 一种空调室外风机转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2432329B (zh) 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系统
CN110500747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CN113983641A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98877A (zh) 变频空调器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13531860B (zh) 一种空调器的降噪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N115031386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及存储介质
CN107560268A (zh) 风扇电机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及冰箱
CN115325670B (zh) 空调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13465142B (zh) 一种空调停机控制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空调系统
JPS6349640Y2 (zh)
CN113606726B (zh) 空调器噪音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13915889B (zh) 一种冰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63429A (zh) 一种空调器除湿控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07726563A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3074446A (zh) 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639441A (zh) 一种提升空调制冷效果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以及空调器
JPS6345023B2 (zh)
CN112556035A (zh) 新风空调一体机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3970162B (zh) 一种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空调
JPS5927145A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3062909A1 (ja) 空気調和機
JPH03129238A (ja) 空気調和機の風量制御方法
JPH0623879Y2 (ja) 空気調和機
WO2024043206A1 (ja) 制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