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377290B - 介质装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介质装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377290B
CN111377290B CN201911348156.8A CN201911348156A CN111377290B CN 111377290 B CN111377290 B CN 111377290B CN 201911348156 A CN201911348156 A CN 201911348156A CN 111377290 B CN111377290 B CN 111377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dium
media
loading
processing
cur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481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377290A (zh
Inventor
内堀宪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377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7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377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377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02Pile receivers with stationary end support against which pile accumu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81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acting on edge of the pile for moving it along a surface, e.g. by pus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0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 B65H29/04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the gripper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chains or bands
    • B65H29/041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mechanical grippers engaging the leading edge only of the articles the grippers being carried by endless chains or band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65H29/2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20Pile receivers adjustable for different article siz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0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 B65H31/3018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dropping, e.g. removing the pile support from under the pile from opposite part-support elements, e.g. operated simultaneous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65H31/302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by the nip between moving belts or 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6Auxiliary devices for contacting each article with a front stop as it is pil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4Apparatus for squaring-up piled articles
    • B65H31/38Apparatus for vibrating or knocking the pile during pil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3/00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 B65H43/06Use of control, checking, or safety devices, e.g. automatic devices comprising an element for sensing a variable detecting, or responding to, completion of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2Forming a pile of articles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2Piling, depiling, handling piles
    • B65H2301/421Forming a pile
    • B65H2301/4213Forming a pile of a limited number of articles, e.g. buffering, forming bund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 B65H2404/111Details of cross-section or profile shape
    • B65H2404/1114Paddle whee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2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 B65H2404/1521Arrangement of roller on a movable frame rotating, pivoting or oscillating around an axis, e.g. parallel to the roller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5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 B65H2405/11151Bottom with surface inclined, e.g. in width-wise direction with surface inclined upwardly in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1Bottom
    • B65H2405/1116Bottom with means for changing geometry
    • B65H2405/11163Portion pivotable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ransport dir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5/00Parts for hol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5/10Cassettes, holders, bins, decks, trays, supports or magazines for sheets stacked substantially horizontally
    • B65H2405/11Parts and details thereof
    • B65H2405/112Rear, i.e. portion opposite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 B65H2405/1122Rear, i.e. portion opposite to the feeding / delivering side movable linearly, detail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1Dimensional aspect of article or web
    • B65H2701/113Size
    • B65H2701/1131Size of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24Post -processing devices
    • B65H2801/27Devices located downstream of office-type mach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1/00Pile receivers
    • B65H31/30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completed pi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4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securing together articles or webs, e.g. by adhesive, stitching or stap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 Receiver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介质装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介质处理装置,能够提高对齐后朝向装载部排出的介质的对齐性。介质装载装置具备:中间装载部,接受并容纳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接触部,能够在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对齐动作的第一位置与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装载部,装载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所述装载部。

Description

介质装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所装载的纸张等介质进行对齐的介质装载装置、具备将对齐后的介质向装载部排出的排出机构的介质处理装置以及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介质装载装置的一例,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对于作为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介质的一例的纸张进行对齐的后处理装置。该后处理装置具备排纸辊和前端挡块,其中,排纸辊输送作为从图像形成装置排出的介质的一例的纸张并将纸张排出装载至倾斜配置的对齐托盘中,前端挡块能够移动,并用于通过在将排出至对齐托盘的纸张的前端压住之后使纸张后端与基准挡板的抵接面抵接,从而使纸张在输送方向上排列整齐。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后处理装置中,虽然能够在对齐托盘上对纸张等介质进行对齐,但存在通过排纸辊从对齐托盘排出至作为装载部的一例的排纸托盘的纸张等介质的对齐性差的担忧。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9-2631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解决上述问题的介质装载装置具备:中间装载部,接受并容纳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接触部,能够在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对齐动作的第一位置与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装载部,装载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所述装载部。
解决上述问题的介质处理装置具备上述介质装载装置和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机构。
解决上述问题的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利用中间装载部接受并容纳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使接触部移动至第一位置并在输送方向上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对齐;使所述接触部移动至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使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的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以及将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后的所述介质装载于装载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中的具备后处理装置的介质处理系统的侧视剖面示意图。
图2是表示后处理装置中的介质装载装置及其周边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介质装载装置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介质装载装置及其周边的俯视图。
图5是介质装载装置的局部侧视图。
图6是排出介质装载装置中的介质摞时的局部侧视图。
图7是表示第二对齐机构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具有第一卷曲形成机构和第二卷曲形成机构的介质装载装置及其周边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第一卷曲形成机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卷曲形成机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11是表示第一卷曲形成机构的第一肋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第二卷曲形成机构的第二肋突出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3是表示介质处理系统的电气构成的框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参考数据的图。
图15是表示第二参考数据的图。
图16是表示后处理控制的流程图。
图17是表示在介质装载装置中介质排出至中间堆积器的情形的局部侧视图。
图18是表示在介质装载装置中变更介质的排出路径的情形的局部侧视图。图19是表示第一肋突出而在介质上形成沿输送方向延伸的卷曲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20是表示第一肋突出而在介质上形成沿输送方向延伸的卷曲的情形的侧视图。
图21是表示第二肋突出而在介质上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卷曲的情形的立体图。
图22是表示第二肋突出而在介质上形成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卷曲的情形且从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主视图。
图23是表示从中间堆积器排出介质摞的情形且表示介质装载装置及其周边的侧视图。
图24是表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沿宽度方向移动而实现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的例子且从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主视示意图。
图25是表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沿宽度方向移动而实现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的例子且从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主视示意图。
图26是表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转动而实现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的例子且从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主视示意图。
图27是表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转动而实现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的例子且从第一方向观察的主视示意图。
图28是表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上下移动而实现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的例子且从与第一方向平行的方向观察的主视示意图。
图29是表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上下移动而实现的第二卷曲形成机构的例子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介质处理系统;12…介质;12B…介质摞;12f…前端;12r…后端;13…印刷装置;14…作为介质处理装置的一例的后处理装置;15…中间装置;17…输送路径;18…输送电机;19A…输送辊对;19B…输送辊对;19…驱动辊;19…从动辊;20…盒;21…搓纸辊;22…分离辊;23…支撑部;24…喷嘴;25…印刷头;30…输送机构;31…介质装载装置;32…作为中间装载部的一例的中间堆积器;32A…装载面;33…后处理机构;34…传感器;35…作为装载部的一例的排出堆积器;35A…装载面;36…排出机构;36A…驱动辊;36B…从动辊;37…介质支撑部;38…作为接触部的一例的第一对齐部件;38A…对齐面;41…路径变更机构;42…可变引导件;43…第一进给机构;44…第二进给机构;45…作为进给部的一例的第一桨;46…作为进给部的一例的第二桨;47…介质抵接部;51…作为第一对齐部的一例的第一对齐机构;52…作为第二对齐部的一例的第二对齐机构;54…第二对齐部件;54A…对齐面;54B…切口;55…介质支撑机构;56…立壁;62…电动马达;72…电动马达;81…作为第一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2…作为第二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3…构成第一变形形成部的一例并且作为第一强制变形部的一例的第一肋;84…构成第二变形形成部的一例并且作为第二强制变形部的一例的第二肋;89…电动马达;96…电动马达;100…控制部;111…第一检测部;112…第二检测部;113…第三检测部;121…第一计数器;122…第二计数器;123…第三计数器;124…张数计数器;125…计时器;126…存储器;P1…第一位置;P2…第二位置;P2…第二位置;PD…印刷数据;TD1…第一参考数据;TD2…第二参考数据;X…宽度方向;Y0…第一输送方向;Y1…第一方向(输送方向);Y2…第二方向;Z…铅垂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一实施方式中的具备介质处理装置的介质处理系统进行说明。图1所示的介质处理系统11例如作为针对纸张等介质的处理而进行印刷文字或图像的印刷处理、将印刷后的介质在输送过程中翻转的翻转处理、以及将多张被翻转的印刷后的介质进行装载并对该装载的介质摞进行规定的后处理。
如图1所示,介质处理系统11具备在介质12上进行印刷的印刷装置13、对印刷后的介质12实施后处理的后处理装置14、以及配置于印刷装置13与后处理装置14之间的中间装置15。印刷装置13例如是向介质12喷出作为液体的一例的油墨来印刷文字或图像的喷墨式的打印机。后处理装置14作为对印刷后的介质12实施的后处理而进行装订多张介质12的装订处理等。中间装置15将从印刷装置13输入的印刷后的介质12在内部翻转之后,朝向后处理装置14排出。后处理装置14对介质12实施的后处理除了装订之外,也可以是打孔、移动、骑缝装订以及折叠等。在此,打孔是以规定张数为单位在介质12上开孔的处理,移动是将介质12按规定张数交替错开装载至排出堆积器35的处理。
在介质处理系统11中,设置有从印刷装置13经由中间装置15延续至后处理装置14内的图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输送路径17。印刷装置13及中间装置15具备在输送电机18的驱动下沿输送路径17输送介质12的一个或者多个输送辊对19。另外,后处理装置14具备接收并输送从配置于其上游的中间装置15排出的印刷处理后的介质12的输送机构30。输送机构30具备输送辊对19A、19B,将从中间装置15接收的印刷处理后的介质12排出至框体14A内的中间堆积器32上。此外,印刷装置13及中间装置15按各装置分别具备驱动一个以上的输送辊对19的输送电机18。
在附图中,假设介质处理系统11放置在水平面上,利用Z轴表示重力的方向,利用X轴及Y轴表示和与Z轴交叉的面平行且相互交叉的两个方向。优选X轴、Y轴以及Z轴相互正交,X轴和Y轴与水平面平行。在以下的说明中,也将X轴方向称为宽度方向X,将Z轴方向称为铅垂方向Z,将与宽度方向X正交并沿着输送路径17的方向称为第一输送方向Y0。第一输送方向Y0是输送辊对19、19A、19B输送介质12的方向,根据从上游侧的印刷装置13朝向下游侧的后处理装置14输送的介质12的位置而变化。
印刷装置13上可拆装地设置有以层叠状态收纳介质12的盒20。盒20也可以有多个。印刷装置13具备将收纳于盒20的介质12中最顶层的介质12输出的搓纸辊21、和将通过搓纸辊21输出的介质12一张一张地分离的分离辊22。
印刷装置13具备设置于顺着输送路径17的位置处并支撑介质12的支撑部23、和从喷嘴24向通过支撑部23支撑的介质12喷出液体而进行印刷的印刷头25。印刷头25设置于隔着输送路径17与支撑部23对置的位置处。印刷头25既可以是能够在整个宽度方向X上同时喷出液体的行式头,也可以是在沿宽度方向X移动的同时喷出液体的串行头。
印刷装置13作为输送路径17的一部分而具备排出介质12的排出路径101、将介质12折返输送的折返路径102、以及使介质12的姿势翻转的翻转路径103。通过印刷头25印刷后的介质12经过排出路径101被排出至排出部104。
在执行双面印刷时,单面印刷后的介质12在输送至折返路径102之后,朝向反方向进行输送,从折返路径102被输送至翻转路径103。在翻转路径103中翻转后的介质12再次被供给至印刷头25,并通过印刷头25在已印刷的面的相反侧的面上进行印刷。这样,印刷装置13对介质12进行双面印刷。印刷装置13将印刷后的介质12输往排出部104或中间装置15。
中间装置15具有将从印刷装置13输入的印刷后的介质翻转并朝向后处理装置14排出的翻转处理部200。翻转处理部200作为输送路径17的一部分而具备导入路径201、第一折返路径202、第二折返路径203、第一汇合路径204、第二汇合路径205以及导出路径206。进而,翻转处理部200具有沿着各路径201~206输送介质12的图示及未图示的多个输送辊对19、和在各路径201~203的分叉位置处朝向一方的输送目的地引导介质12的未图示的翼片。从印刷装置13输送至中间装置15的介质12通过翼片而从导入路径201被输往第一折返路径202或第二折返路径203。
被输往第一折返路径202的介质12在第一折返路径202中被折返输送之后,在第一汇合路径204中被翻转,翻转后被输往导出路径206。另一方面,从导入路径201被输往第二折返路径203的介质12在第二折返路径203中被折返输送之后,在第二汇合路径205中被翻转,翻转后被输往导出路径206。由此,经过导出路径206从中间装置15朝向后处理装置14导出的介质12成为在印刷装置13中刚印刷的面朝向下方的姿势。另外,通过在中间装置15内进行输送,能够确保介质12的干燥时间,从而能够抑制喷出至介质12上的液体的转印、因为喷出的液体的水分而引起的介质12的卷曲等。
接下来,对后处理装置14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后处理装置14具有输送机构30,该输送机构30将通过翻转处理部200翻转处理后排出的介质12接收至框体14A内,并输送所接收的介质12。另外,后处理装置14具备介质装载装置31和后处理机构33,该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作为接受并容纳并装载从输送机构30排出的介质12的中间装载部的一例的中间堆积器32,该后处理机构33对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后处理。中间堆积器32接受并容纳通过翻转处理部200翻转处理后排出的介质12。在这一点上,翻转处理部200相当于在排出前对排出至介质装载装置31的介质12进行处理的处理部的一例。另外,在本例中,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在朝向介质装载装置31排出之前通过印刷头25实施了印刷处理,因而印刷头25也可以说是处理部的一例。
输送机构30具有将从中间装置15排出的介质12输入的输入用的输送辊对19A、和将输入的介质12朝向介质装载装置31排出的排出用的输送辊对19B。在输送机构30的附近位置处,配置有检测输送的介质12的传感器34。
另外,如图1所示,后处理装置14具备作为装载从中间堆积器32排出的介质12的装载部的一例的排出堆积器35。排出堆积器35从后处理装置14的框体14A的侧面向外伸出。排出堆积器35接受并容纳并装载从中间堆积器32朝向框体14A的外侧排出的后处理后的介质12。排出堆积器35被设置成沿着框体14A的侧面升降自如。排出堆积器35根据检测装载的介质12的装载高度的未图示的检测部的检测结果,随着其装载量增加而下降,以能够接受并容纳从介质装载装置31排出的介质12。
如图1所示,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将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朝向排出堆积器35的方向输送并排出的排出机构36。本例的排出机构36采用具有输送辊对的辊输送方式。此外,排出机构36并不限于辊输送方式,也可以是具有将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从中间堆积器32推出而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的未图示的推杆的推出方式。
而且,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支撑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排出方向的下游部分的介质支撑部37、和作为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动作的接触部的一例的第一对齐部件38。介质支撑部37位于排出堆积器35的铅垂上方,还具备暂时支撑从中间堆积器32输送来的介质12的功能。介质支撑部37在沿宽度方向X夹着介质12的输送区域的两侧设置有一对,且能够根据介质12的尺寸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
此外,如图1所示,印刷装置13也可以具备在印刷前的位置处检测介质12的厚度即介质厚度的第一检测部111、和在介质12为纸张时检测其纸纤维的延伸方向即纤维方向的第二检测部112。另外,印刷后的介质12有时会因为吸收了印刷中附着的油墨等液体中的水而伸长从而卷曲。如图1所示,后处理装置14也可以具备检测介质12上因为油墨等液体而产生的卷曲的量即卷曲量的第三检测部113。
接下来,参照图2至图6,对介质装载装置31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上述中间堆积器32、排出机构36、介质支撑部37以及第一对齐部件38等。中间堆积器32具有装载所接受并容纳的介质12的装载面32A。装载面32A是第一输送方向Y0的上游端位于相比下游端更靠铅垂方向Z下方的位置处的斜面。作为其他构成要素,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路径变更机构41,该路径变更机构41将从输送机构30以规定的排出速度排出的介质12的路径变更为沿着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的路径。路径变更机构41具有可动引导件42,该可动引导件42以将从输送机构30以规定的排出速度排出的介质12击落的方式进行动作,从而朝向位于下方的中间堆积器32引导介质12。
另外,如图2、图5所示,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在路径变更机构41开始动作以后对介质12施加朝向与第一方向Y1呈反方向的第二方向Y2的输送力的第一进给机构43,其中,第一方向Y1是沿着变更后的路径即装载面32A排出介质12的方向。另外,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第二进给机构44,该第二进给机构44在相比第一进给机构43更靠近第二方向Y2的下游的位置处对介质12施加朝向第二方向Y2的输送力。第一进给机构43具备作为进给部的一例的旋转式的第一桨(paddle)45,该第一桨45在旋转的同时与介质12接触,从而对介质12施加朝向第二方向Y2的输送力。另外,第二进给机构44具备作为进给部的一例的旋转式的第二桨46,该第二桨46在旋转的同时与介质12接触,从而对介质12施加朝向第二方向Y2的输送力。
如图2、图5所示,中间堆积器32具有通过与介质12的后端12r接触而对介质12进行对齐的介质抵接部47。介质抵接部47从中间堆积器32的第二方向Y2的下游端部朝向上方呈规定形状地延伸,具有在图2、图5的侧视图中与装载面32A正交的面部。上述桨45、46沿着朝向介质抵接部47的方向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施加力。通过第一进给机构43及第二进给机构44朝向第二方向Y2输送的介质12,通过其第二方向Y2的下游端即后端12r与介质抵接部47抵接,从而以该抵接位置为基准而在第二方向Y2上被定位。如图4所示,介质抵接部47在宽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多个介质抵接部47的间隔被设定为能够与最小宽度的介质12在多个位置抵接。
在此,第一方向Y1也是沿着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介质12的排出方向。另外,第二方向Y2也是接受并容纳在中间堆积器32中的介质12沿着装载面32A被输送至与介质抵接部47抵接为止时的输送方向。因此,以下,有时也将沿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的方向称为“第一方向Y1”。
如图2所示,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作为在第一方向Y1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部的一例的第一对齐机构51、和作为在宽度方向X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第二对齐部的一例的第二对齐机构52。第一对齐机构51具有在排出堆积器35的上方位置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长条状的支撑框架53、能够沿着支撑框架53的下表面在第一方向Y1上往复移动的上述第一对齐部件38、以及介质抵接部47。第一对齐部件38在与排出堆积器35对置的上方位置处与装载面35A大致平行地移动。另外,第二对齐机构52具备能够沿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的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此外,排出堆积器35在装载面35A上具有避免与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的凹部35B(参照图2、图3)。
如图2、图4所示,第一对齐部件38被设置为能够在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动作的第一位置P1与相比第一位置P1距离介质12的前端12f更远的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第一对齐部件38在第一位置P1处沿着朝向介质抵接部47的方向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施加力。在从翻转处理部200输入的介质12从输送机构30排出时,第一对齐部件38位于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的位置即第三位置P3。
在图2中,用双点划线表示从输送机构30朝向第一输送方向Y0排出时,通过路径变更机构41的动作变更了路径的介质12到达最下游时的位置。第三位置P3是该双点划线所示的介质12的前端12f不会与对齐面38A接触的位置。因此,从输送辊对19B朝向第一输送方向Y0排出的介质12的前端12f通常不会与位于第三位置的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只有少数排出势头猛的介质12的前端12f才会与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对齐部件38配置于第三位置P3,从输送辊对19B朝向中间堆积器32的上方的排出的势头猛的介质12与对齐面38A接触,从而限制排出的介质12朝向第一输送方向Y0的下游移动过度。
在图2中,用实线表示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介质12,在图4中,用双点划线表示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介质12。第一对齐部件38从第三位置P3移动至第一位置P1并与介质12的前端12f接触,从而使介质12的后端12r可靠地与介质抵接部47抵接。也就是说,通过将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在第一方向Y1上夹在第一对齐部件38与介质抵接部47之间,从而进行使介质12在第一方向Y1上排列整齐的第一对齐动作。
第二位置P2是在排出机构36被驱动而从中间堆积器32排出介质12时配置第一对齐部件38的位置。在本例中,第一对齐部件38在应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的目标装载张数中最后的介质12的第一对齐动作结束时,从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因此,在针对最后的介质12的第一对齐动作结束后接着进行的第二对齐动作之后驱动排出机构36时,第一对齐部件38位于第二位置P2。
从中间堆积器32排出的介质12在前端12f与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排出堆积器35中。此时,在介质12从中间堆积器32排出之前支撑介质12的前端部的介质支撑部37,在介质12的前端12f与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之前或者之后,退避至在宽度方向X上无法支撑介质12的位置。由此,在前端12f与对齐面38A接触之后,介质12落下并装载于排出堆积器35上。因此,第一对齐部件38的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以及第三位置P3根据介质12的尺寸而改变。
也就是说,位于第一位置P1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和介质抵接部47之间的第一方向Y1上的距离与介质12的第一方向Y1上的长度(介质长度)相等。另外,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和排出机构36的夹持位置之间的第一方向Y1上的距离比介质12的第一方向Y1上的长度长第一规定距离。第一规定距离被设定为从排出机构36排出的介质摞12B的前端12f接触的值,作为一例为5mm~50mm的范围内的值。
位于第三位置P3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与构成输送机构30的输送辊对19B的夹持位置之间的输送路径上的距离比介质12的第一方向Y1上的长度长第二规定距离。第二规定距离根据介质12从输送辊对19B的排出速度设定为介质12的前端12f不会到达对齐面38A的值,作为一例为10mm~100mm的范围内的值。在本例中,第二规定距离被设定为即使介质12的前端12f的到达位置超过了通常时的到达位置也使其停留于此的值。
在本例中,第一规定距离被设定为比第二规定距离短的值。但是,第一规定距离由介质摞12B朝向装载面35A上的所希望的落下位置决定,第二规定距离是根据介质12从输送机构30的排出速度等而决定的值。在这一点上,第一规定距离和第二规定距离既可以是相同的值,也可以是第一规定距离较长,还可以是上述数值(mm)所示的范围外的值。
另外,如图2至图4所示,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具有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介质支撑机构55。介质支撑部37支撑被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前端部。介质支撑机构55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如图2、图4所示,一对介质支撑部37具有支撑介质12的下表面的支撑面37A和引导介质12的侧端的引导面37B。
支撑面37A与使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朝向第一方向Y1延长的虚拟面相同、或者在该虚拟面稍下方的位置处沿着第一方向Y1延伸。支撑面37A的第一方向Y1的上游端位于排出机构36的附近。如图4所示,一对介质支撑部37在宽度方向X上在能够将介质12保持于一对支撑面37A上的图4中实线所示的支撑位置与无法将介质12保持于一对支撑面37A上的例如图4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支撑位置是一对引导面37B的间隔比介质12的宽度尺寸长规定距离,且能够利用一对引导面37B在宽度方向X上引导介质12的位置。如图2、图4所示,在一对介质支撑部37配置于支撑位置的状态下,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中从排出机构36朝向第一方向Y1的下游伸出的下游部分被支撑在支撑面37A上。另外,在一对介质支撑部37位于支撑位置时,介质12的侧端由引导面37B进行引导,因而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宽度方向X上的偏移被控制在允许范围。另外,当一对介质支撑部37在宽度方向X上从支撑位置向退避位置移动时,在此之前保持于一对支撑面37A上的介质摞12B落下。
一对介质支撑部37通过支撑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的前端部分,从而抑制前端部分垂下。在此,由于排出堆积器35的装载面35A比使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朝向下游方向延长的虚拟面低,因此,若介质12的前端部未被支撑,则介质12的前端部分会垂下并与装载面35A接触。若介质摞12B以前端部分垂下的状态被排出,则前端部分有可能被卷入内侧而产生弯折。为了防止成为产生这种弯折的原因的前端部分的垂下而设置一对介质支撑部37。
如图3、图4所示,中间堆积器32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规定长度。本例的中间堆积器32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比最大宽度的介质12的宽度长的规定长度。中间堆积器32的宽度方向X的中心位置成为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介质12的宽度中心。可动引导件42位于中间堆积器32的宽度中央部分的上方。因此,可动引导件42通过击打从输送机构30排出的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中央部而变更介质12的路径。此外,可动引导件42也可以在宽度方向X的不同位置设置多个。该情况下,只要在介质12为包含最小宽度的小尺寸时使中央部的可动引导件42进行动作,在介质12为包含最大宽度的大尺寸时使多个可动引导件42进行动作即可。
如图4所示,一对第一桨45固定于旋转轴48,该旋转轴48以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状态被轴支撑于中间堆积器32的上方位置处。一对第一桨45配置于在宽度方向X上相隔规定间隔(第一间隔)的各位置处。一对第一桨45位于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与具有规定尺寸以上的宽度的第一尺寸的介质12在两个部位接触的位置。另一方面,第二桨46固定于旋转轴49上,该旋转轴49以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状态被轴支撑于中间堆积器32的上方位置且比旋转轴48更靠近第二方向Y2的下游的位置处。一对第二桨46在宽度方向X上相隔比一对第一桨45的第一间隔窄的第二间隔而配置。一对第二桨46位于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与具有小于规定尺寸的宽度的第二尺寸的介质12在两个部位接触的位置。
图4所示的旋转轴48经由例如带式的动力传递机构与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均省略图示)以能够传递动力的状态连接。另外,旋转轴49经由例如带式的动力传递机构与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均省略图示)以能够传递动力的状态连接。因此,第一桨45和第二桨46独立地被驱动。
如图5所示,第一桨45具有在围绕旋转轴48的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状态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叶片45A。第二桨46具有在围绕旋转轴49的方向上以隔开间隔的状态沿径向延伸的多个叶片46A。第一桨45的叶片45A的长度尺寸比第二桨46的叶片46A的长度尺寸长。即,第一桨45是叶片45A长的大桨,第二桨46是叶片46A短的小桨。叶片45A、46A具有能够与装载面32A接触的长度。另外,第一桨45及第二桨46分别在圆周方向上小于180度的规定角度范围内配置有三个叶片45A、46A,并且能够停止在呈叶片45A、46A全部不会与装载面32A上的介质摞12B接触的旋转角的退避位置。需要说明的是,作为叶片45A、46A的材质,可以举出橡胶、弹性体等具有弹性的材质、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的合成树脂等。另外,叶片45A、46A优选为具有弹性的薄片形态的部件。
第一桨45及第二桨46通过朝向图5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而进行进给动作,该进给动作是指:将从输送辊对19B朝向第一输送方向Y0排出时通过可动引导件42的转动而变更了路径的介质12,朝向其后端12r与介质抵接部47抵接的方向输送的动作。
大尺寸的介质12与小尺寸的介质12相比,即使从输送机构30的排出速度相同,为了克服以规定的排出速度排出的介质12的惯性而改变路径,也需要更大的力。另外,大尺寸的介质12与小尺寸的介质12相比,需要更大的朝向第二方向Y2的输送力。因此,对于大尺寸的介质12而言,也通过大径的第一桨45在变更路径的过程中施加相对于朝向排出方向的惯性的制动力,并且通过第一桨45和第二桨46对制动后的介质12施加朝向第二方向Y2的输送力。
另一方面,对于小尺寸的介质12而言,由于与大尺寸相比朝向排出方向的惯性所产生的力相对较小,因而仅通过第二桨46施加朝向第二方向Y2的输送力。第一桨45及第二桨46朝向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将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沿着朝向介质抵靠部47的第二方向Y2拉回。
如图5所示,输送机构30具备相互隔开规定间隙而对置的两张路径形成板30A、以及沿着两张路径形成板30A之间的路径输送介质12的上述上游侧的输送辊对19A(参照图1)和下游侧的输送辊对19B。在路径形成板30A上,在相比输送辊对19B更靠近上游的位置处设置有检测介质12的传感器34。位于输送机构30的排出口处的输送辊对19B具有驱动辊19D和跟随驱动辊19D旋转的从动辊19F。
图5所示的可动引导件42是在第一输送方向Y0的下游端部以转动轴42A为中心在规定角度范围内转动的转动式。可动引导件42在图5中实线所示的待机位置与从待机位置朝向该图中的顺时针方向转动规定角度的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动作位置之间转动。可动引导件42的上游端即前端42B位于输送辊对19B的排出口的上方附近。即,从输送辊对19B排出的介质12在位于待机位置时的可动引导件42的下方位置处朝向第一输送方向Y0移动。可动引导件42通过从待机位置朝向动作位置转动,而向下击打排出的介质12的宽度中央部,从而将介质12朝向作为其接受并容纳地的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引导。
如图5所示,排出机构36具有位于中间堆积器32的第一方向Y1的下游端部的驱动辊36A和位于夹持位置时跟随驱动辊36A的旋转而旋转的从动辊36B。在本实施方式中,从动辊36B被轴支撑于可动引导件42的基端部。从动辊36B在能够将介质12或介质摞12B夹持在其与驱动辊36A之间的图6所示的夹持位置和远离驱动辊36A的图5所示的分离位置(释放位置)之间移动。
该从动辊36B在夹持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的移动,通过可动引导件42以其前端42B的附近位置为转动支点转动而改变姿势来进行。因此,即使可动引导件42为了使从动辊36B在夹持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而改变其姿势,其前端42B的位置也被保持在输送辊对19B的排出口的上方附近。即,可动引导件42通过在将其前端42B保持于输送辊对19B的排出口的上方附近的状态下变更姿势角度,从而使从动辊36B在夹持位置与分离位置之间移动。从动辊36B被未图示的弹簧朝向靠近驱动辊36A的方向施加作用力。因此,在图6所示的从动辊36B位于夹持位置时,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介质摞12B被夹持在驱动辊36A与从动辊36B之间。
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的层叠张数根据用户设定的后处理条件信息中的设定张数而变化。因此,后处理后的介质摞12B的厚度根据进行后处理的介质12的设定张数而变化。当在介质12被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状态下,从动辊36B移动至夹持位置时,介质摞12B被夹持在驱动辊36A与从动辊36B之间。在从中间堆积器32排出介质摞12B时,排出机构36被驱动,介质摞12B通过夹持该介质摞12B的辊36A、36B的旋转而朝向第一方向Y1被排出。
此外,如图2、图3、图5所示,从中间堆积器32的第一方向Y1的下游端朝向下方延伸的壁部的外表面成为沿着铅垂方向Z竖立的立壁56。由排出堆积器35的上表面构成的装载面35A被形成为基端侧在铅垂方向Z上比前端侧更低的斜面。图6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摞12B在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时,从装载面35A或之前装载于装载面35A上的前面的介质摞12B的上表面滑落,其后端12r与立壁56接触,从而在第一方向Y1上被对齐(参照图23)。
接下来,对第一对齐机构51及第二对齐机构52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3、图4对第一对齐机构51的构成进行说明。如图3、图4所示,第一对齐机构51具备第一对齐部件38、可移动地引导第一对齐部件38的两根引导轴61、作为驱动源的电动马达62、以及将电动马达62的驱动力传递至第一对齐部件38的动力传递机构63。电动马达62及动力传递机构63组装在长条状的支撑框架53上。
如图3所示,动力传递机构63具有一对带轮64和挂绕于一对带轮64上的同步带65。一方的滑轮64与电动马达62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对齐部件38固定于同步带65的一部分上。第一对齐部件38经由在支撑框架53的底部开口的引导孔53A朝向下方延伸。当电动马达62正转驱动时,第一对齐部件38朝向靠近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抵接部47的第二方向Y2移动。另一方面,当电动马达62反转驱动时,第一对齐部件38朝向远离介质抵接部47的第一方向Y1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对齐部件38根据介质12的第一输送方向Y0上的长度,在其移动路径上的上述三个位置P1~P3之间移动。即,第一对齐部件38在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动作的第一位置P1与相比第一位置P1距离介质12的前端12f更远的位置即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在中间堆积器32上的后处理后的介质12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时,第一对齐部件38配置于第二位置P2。另外,第一对齐部件38在从翻转处理部200排出介质12时,配置于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的位置即第三位置P3。即,在接收并输送从翻转处理部200排出的介质12的输送机构30排出介质12时,第一对齐部件38配置于第三位置P3。该第三位置P3是在将介质装载至中间堆积器32的期间第一对齐部件38退避的位置,被设定为比预想排出的介质12的前端12f在第一输送方向Y0的下游最远到达的最下游位置还靠近下游规定的输送距离的位置。因此,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通常不会与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但是,当在介质12被接受并容纳至中间堆积器32的过程中因为不整齐的原因而使设想的最下游位置进一步朝向下游移动时,限制朝向下游的移动并限定在某种程度的位置。
接着,参照图7对第二对齐机构52的详细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7所示,第二对齐机构52具备在宽度方向X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和以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的方式引导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的两根引导轴71。进而,第二对齐机构52具备作为分别驱动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的驱动源的两个电动马达72、以及将两个电动马达72的驱动力传递至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的两个动力传递机构73。第二对齐部件54经由沿铅垂方向Z延伸的支撑部74被支撑于滑块75上。滑块75沿引导轴71进行移动。
两个动力传递机构73例如为带驱动方式。动力传递机构73具备一对带轮76和挂绕于一对带轮76的环状的同步带77。分别独立地正反旋转。一对带轮中的一方与电动马达72的输出轴连接。滑块75固定于同步带77的一部分上。此外,动力传递机构73也可以取代带驱动方式而采用滚珠丝杠驱动方式等其他的驱动方式。另外,驱动源也不限于电动马达72,例如也可以是电动缸。
如图7所示,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具有在宽度方向X上对置的对齐面54A和用于避免与后述的第一肋83(参照图8、图11)接触的切口54B。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通过在从退避位置沿宽度方向X移动至间隔变窄的对齐位置时对齐面54A与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侧端接触,从而在宽度方向X上对介质12进行对齐。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的对齐位置根据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的宽度而决定。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位于对齐位置时的一对对齐面54A的间隔与介质12的宽度尺寸相等。
当图7所示的电动马达72正转驱动时,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动,当电动马达72反转驱动时,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朝向相互分离的方向移动。另外,当一对电动马达72朝向彼此相反的方向驱动时,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以保持两者的间隔不变的状态沿宽度方向X移动。这样,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能够进行变更宽度方向X的间隔的移动、和保持宽度方向X的间隔不变的宽度方向X上的移动。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根据最大宽度至最小宽度之间的介质12的尺寸,配置于能够在宽度方向X上引导介质12的退避位置。当不进行对齐动作时,一对对齐部件54在沿宽度方向X对置的一对对齐面54A的间隔比介质12的宽度稍宽的退避位置处待机。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在后处理时以引导介质12的状态沿宽度方向X移动,并能够使介质12的后端角部移动至可以通过后处理机构33使其变倾斜的倾斜处理位置。
图3、图4所示的介质支撑机构55具有配置于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上方位置处的未图示的驱动系统。该驱动系统的构成与图7所示的第二对齐机构52的驱动系统大致相同。介质支撑机构55的驱动系统具备:插通在形成于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上端部的图3、图4所示的引导部37C的孔中的两根引导轴、作为分别驱动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驱动源的两个电动马达、以及将各电动马达的驱动力分别传递至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两个动力传递机构(均省略图示)。动力传递机构使用与第二对齐机构52同样的例如带驱动方式或者齿条齿轮机构等。通过电动马达正转驱动或者反转驱动,一对介质支撑部37分别朝向宽度方向X的一个方向或者另一个方向移动。因此,一对介质支撑部37能够进行变更宽度方向X的间隔的移动、和保持间隔不变的宽度方向X上的移动。一对介质支撑部37在后处理时以保持介质12的状态与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一同沿宽度方向X移动,并能够使介质12的后端角部移动至可以通过后处理机构33进行倾斜装订的规定的后处理位置。
如图4所示,后处理机构33在配置于中间堆积器32的后方的载置台部件39上沿引导槽39A移动。引导槽39A具有以比最大尺寸的介质12的宽度稍长的长度在宽度方向X上延伸,并在其两端部以倾斜扩展的方式朝向第一方向Y1弯曲的槽路径。因此,后处理机构33能够移动至最大尺寸的介质12的后端12r的宽度方向X上的任意位置,并且能够在槽路径的端部使姿势变倾斜而配置于可对介质12的后端角部实施倾斜装订等倾斜后处理的倾斜处理位置。另外,在对尺寸比最大尺寸小的介质12的后端角部进行倾斜装订等倾斜后处理时,一对介质支撑部37和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在保持着保持介质12的间隔不变的状态下沿宽度方向X一起移动,使介质12的后端角部移动至位于倾斜处理位置时的后处理机构33能够实施倾斜后处理的位置。因此,对于任意尺寸的介质12,都能够通过后处理机构33实施平打(平打ち)以及斜打(斜め打ち)等的后处理。
另外,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及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该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及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用于强制性地在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上形成作为变形的一例的卷曲。以下,参照图8、图11以及图12,对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及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8、图11以及图12所示,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该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作为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有张力的变形的一例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另外,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该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作为沿着与第一方向Y1交叉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有张力的变形的一例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
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具有沿着与第一方向Y1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肋83。第一肋83能够在从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与从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的突出量小于规定量的退避状态之间移动。在此,在退避状态下,第一肋83的突出量也可以包含“0(零)”。在本例中,第一肋83在突出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移动,并在突出状态下强制性地使介质12变形,从而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
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具有沿着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肋84。第二肋84能够在从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与从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的突出量小于规定量的退避状态之间移动。在此,在退避状态下,第二肋84的突出量也可以包含“0(零)”。在本例中,第二肋84在突出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移动,并在突出状态下强制性地使介质12变形,从而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
在此,第一肋83和第二肋84的突出量以装载面32A为基准。装载面32A例如呈有些地方具有凸部或凹部的凹凸面形状,各肋83、84的突出量以装载面32A的最高位置为基准。
如图8、图11所示,第一肋83在中间堆积器32的宽度方向X的中央位置处具有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规定长度,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装载面32A出没。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无论其尺寸如何均以其宽度中心与中间堆积器32的宽度中心一致的状态接受并容纳。因此,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任意尺寸的介质12均在其宽度中心的背面侧存在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第一肋83。
另外,如图8、图12所示,第二肋84在中间堆积器32的第一方向Y1的中央附近具有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规定长度,并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装载面32A出没。第二肋84在宽度方向X上在比配置最大宽度的介质12的区域的整个区域的长度稍长的区域内延伸。
第一肋83及第二肋84在中间堆积器32中呈交叉状态设置。详细而言,第一肋83及第二肋84各自的延伸方向正交,在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上俯视呈十字状交叉。因此,在本例中,第二肋84在夹着第一肋83的两侧分离配置有两个。
接着,参照图9、图10,对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和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各自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9所示,第一肋83被设置为能够升降。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具备:支撑第一肋83的支撑部件85、具有从支撑部件85沿铅垂方向Z延伸的齿条86和与齿条86的齿部86A啮合的齿轮87(小齿轮)的齿条齿轮机构88、以及驱动齿轮87旋转的电动马达89。当电动马达89正转驱动时,第一肋83从图9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突出量低于规定量(包含“0”)的退避状态向该图中实线所示的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移动。另一方面,当电动马达89反转驱动时,第一肋83从图9中实线所示的突出状态向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退避状态移动。
另外,如图10所示,第二肋84被设置为能够升降。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具备:分别支撑两个第二肋84的支撑部件91、具有从两个支撑部件91沿铅垂方向Z延伸的齿条92和与齿条92的齿部92A啮合的齿轮93(小齿轮)的齿条齿轮机构94、以及驱动连接两个齿轮93的旋转轴95旋转的电动马达96。当电动马达96正转驱动时,第二肋84从图10中双点划线所示的突出量低于规定量(包含“0”)的退避状态向该图中实线所示的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移动。另一方面,当电动马达96反转驱动时,第二肋84从图10中实线所示的突出状态向图10中双点划线所示的退避状态移动。
如图11所示,当第一肋83处于突出状态时,第二肋84处于退避状态。而且,当第一肋83处于突出状态时,在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图11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介质12上,在被第一肋83抬高的部分处形成沿第一肋83的延伸方向即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另外,如图12所示,当第二肋84处于突出状态时,第一肋83处于退避状态。而且,在处于图12所示的状态时,在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图1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介质12上,在被第二肋84抬高的部分处形成沿第二肋84的延伸方向即宽度方向X延伸的有张力的卷曲。此外,第一肋83只要能够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其延伸方向并不一定必须与第一方向Y1一致。同样地,第二肋84只要能够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其延伸方向并不一定必须与宽度方向X一致。
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在通过呈突出状态的第一肋83而使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对齐部件38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模式、和在通过呈突出状态的第二肋84而使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的状态下通过第二对齐部件54进行对齐的第二对齐模式。
此外,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也可以为取代使第一肋83在突出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移动的构成、或者在此构成的基础上包含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构成。该情况下,通过一对介质支撑部37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从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参照图24、图25)。或者,除了能够沿宽度方向X移动的构成之外,还将介质支撑部37形成为能够围绕沿第一方向Y1的轴转动的构成。而且,介质支撑部37通过围绕轴转动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参照图26、图27)。
进而,将介质支撑部37在能够沿宽度方向X移动的构成的基础上形成为能够上下移动的构成。而且,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取代使第一肋83在突出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移动的构成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使介质支撑部37上升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参照图28)。另外,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取代使第二肋84在突出状态与退避状态之间移动的构成或者在该结构的基础上,通过使介质支撑部37下降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参照图29)。
接着,参照图13对介质处理系统11的电气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介质处理系统11具备统一控制介质处理系统11中的各机构的驱动的控制部100。控制部100从例如主机装置150接收印刷数据PD。印刷数据PD中包含印刷条件信息和规定印刷内容的例如CMYK表色系统的图像数据。
印刷条件信息中包含与介质尺寸、介质种类、是否双面印刷(单面印刷/双面印刷)、印刷颜色(彩色或灰阶)、印刷品质(普通印刷/高精细印刷)、印刷张数以及后处理条件信息相关的信息。因此,控制部100可以从印刷条件信息获得与作为后处理装置14的后处理对象的介质12相关的介质尺寸、介质种类、单面印刷还是双面印刷的信息、后处理内容、一次后处理的介质张数。进而,控制部100根据图像数据分析分别附着于双面印刷的介质12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上的液体的液量。另外,控制部100根据图像数据中的像素值求出印刷头25向介质12喷出的液体喷出量,并将该液体喷出量除以介质12的面积,从而获得以数值(%)表示每单位面积的液体喷出量即平均喷出量的印刷占空比(printing duty)。印刷占空比以将最大喷出量设为100%时的喷出量的比率(%)来表示。
控制部100与传感器34、第一检测部111、第二检测部112以及第三检测部113电连接。传感器34检测有无介质12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部100以传感器34从未检测到介质12的非检测状态切换为检测到介质12的检测状态为契机而检测介质12的前端12f。另外,控制部100以传感器34从检测到介质12的检测状态切换为未检测到介质12的非检测状态为契机而检测介质12的后端12r。
第一检测部111也可以检测介质12的厚度即介质厚度。该情况下,第一检测部111既可以是与介质12接触而检测介质厚度的接触式传感器,也可以是利用光或超声波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介质厚度的非接触式传感器。在第一检测部111为接触式传感器的情况下,第一检测部111具有例如能够在介质12的厚度方向上进行位移的触头,并根据触头在无介质12时与输送面接触时的基准检测位置和触头与介质12的表面接触时的检测位置之差来检测介质厚度。
第二检测部112也可以检测介质12的纤维方向。该情况下,第二检测部112既可以是例如以光学方式检测介质12的纤维方向的光学式传感器等的非接触式传感器,也可以具有通过对于以高倍率拍摄介质12而得到的照片图像进行图像处理来检测纤维方向的摄像元件。作为光学式传感器,可以举出对介质表面的纤维素纤维照射光,并检测反射光的扩散方式来判定纤维方向的方式等。
第三检测部113也可以检测卷曲量。该情况下,第三检测部113既可以是检测装载于装载面32A上的介质12中最上方一张的卷曲量的接触式传感器,也可以是利用光或超声波以非接触的方式检测卷曲量的非接触式传感器。在第三检测部113为接触式传感器的情况下,第三检测部113具有例如能够在与装载面32A交叉的方向上位移的触头,并检测触头与介质12接触时的检测位置和此时装载于装载面32A上的介质12中最上方一张计算上的表面位置之差作为卷曲量。
如图13所示,控制部100向印刷头25、输送电机18、输送机构30、路径变更机构41、第一进给机构43、第二进给机构44、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第一对齐机构51、第二对齐机构52、介质支撑机构55、后处理机构33以及排出机构36发送控制信号。由此,控制部100控制印刷头25、输送电机18以及各机构30、33、36、41、43、44、51、52、55、81、82的动作。
另外,控制部100具备未图示的计算机,计算机内具备第一计数器121、第二计数器122、第三计数器123、张数计数器124以及计时器125。计时器125对传感器34检测到介质12的后端12r之后的经过时间进行计时。控制部100根据计时器125所计时的经过时间来控制可动引导件42、第一对齐部件38以及第二对齐部件54等的驱动开始时刻。当计时器125所计时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规定时间T01时,控制部100使路径变更机构41的驱动源进行驱动,使可动引导件42从退避位置向动作位置移动而改变介质12的路径,当该经过时间达到第二规定时间T02时,使可动引导件42向原来的退避位置复位。另外,当计时器125所计时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一规定时间T1时,控制部100使电动马达62进行驱动而开始通过第一对齐部件38进行第一对齐动作,当计时器125所计时的经过时间达到第二规定时间T2时,控制部100使电动马达72进行驱动而开始通过第二对齐部件54进行第二对齐动作。
另外,第一计数器121通过对于从检测作为第一对齐机构51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62的旋转的未图示的编码器输入的检测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从而对表示第一对齐部件38的移动路径上的位置的计数值进行计数。控制部100根据从第一计数器121的计数值掌握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位置来控制电动马达62,从而使第一对齐部件38移动并停止在第一位置P1至第三位置P3的各位置上。
第二计数器122通过对于从检测作为第二对齐机构52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72的旋转的未图示的编码器输入的检测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从而对表示第二对齐部件54的移动路径上的位置的计数值进行计数。控制部100根据从第二计数器122的计数值掌握的第二对齐部件54的位置来控制电动马达72,从而使第二对齐部件54移动并停止在退避位置及对齐位置的各位置上。退避位置及对齐位置根据介质12的宽度而决定。退避位置是从介质1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偏向外侧规定距离的位置。对齐位置是与介质12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端接触的位置。
第三计数器123通过对于从检测作为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的旋转的编码器(均省略图示)输入的检测信号的脉冲数进行计数,从而对表示介质支撑部37的宽度方向X的移动路径上的位置的计数值进行计数。控制部100根据从第三计数器123的计数值掌握的介质支撑部37的位置来控制电动马达,从而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停止在引导位置及退避位置的各位置上。
另外,张数计数器124对装载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数量进行计数。控制部100参考张数计数器124的计数值来判定介质12的装载张数是否达到了目标装载张数。
控制部100例如具有未图示的CPU及存储器126,并通过由CPU执行存储于存储器126中的各种程序来进行各种处理动作。存储器126中存储有图16的流程图所示的后处理控制用的程序PR。CPU通过执行该后处理控制用的程序PR,从而进行后处理装置14的后处理控制。该后处理控制包括朝向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装载控制、后处理机构33的驱动控制、后处理后的介质摞12B的排出控制等。
控制部100进行第一控制,该第一控制是指:在对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进行对齐时,始终在介质12上形成规定卷曲量的卷曲。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进行第二控制,该第二控制是指:根据印刷条件信息、各检测部111~113的检测结果信息,并按照对齐方向分别确定是否实施卷曲形成动作、或者按照对齐方向分别确定卷曲形成动作时的卷曲量。存储器126中存储有图14、图15所示的第一参考数据TD1及第二参考数据TD2,该第一参考数据TD1及第二参考数据TD2供CPU在介质装载控制中的卷曲形成动作中进行第二控制时参考。控制部100在通过第二控制控制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及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而进行的卷曲形成动作中,参考这些参考数据TD1、TD2。
第一参考数据TD1在使用第一肋83和第二肋84进行第二控制时参考。控制部100根据印刷条件信息、各检测部111~113的检测结果信息并参考第一参考数据TD1,从而分别确定第一肋83及第二肋84是否突出、或者分别确定第一肋83及第二肋84的突出量。
第二参考数据TD2在作为将一对介质支撑部37用作变形形成部的构成而进行第二控制时参考。控制部100根据印刷条件信息、各检测部111~113的检测结果信息并参考第二参考数据TD2,从而决定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动作。
接下来,对介质处理系统11的作用进行说明。
介质处理系统11的控制部100从主机装置150接收印刷数据PD。印刷数据PD包括印刷条件信息和印刷图像数据。控制部100获得印刷条件信息所包含的介质尺寸、介质种类、印刷颜色(彩色或灰阶)、印刷品质(普通印刷/高精细印刷)、印刷张数以及后处理条件信息等的信息。后处理条件信息包括后处理内容、实施1次后处理的介质张数等,该后处理内容包含后处理的位置和后处理的种类。控制部100进行根据印刷条件信息在介质12上印刷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印刷控制。控制部100对输送电机18进行控制而沿着输送路径17输送介质12,并在该输送路径17的中途的印刷装置13内根据印刷图像数据控制印刷头25的喷出。通过由印刷头25喷出液体而在介质12上进行印刷。印刷后的介质12沿着输送路径17被输往中间装置15,在通过中间装置15内的翻转处理部200进行了翻转处理之后,从中间装置15向后处理装置14排出。这样,在后处理装置14中,以刚刚之前的印刷面朝下的方向依次输入介质12。在后处理装置14内,通过输送机构30输送通过翻转处理部200进行了翻转处理后排出的介质12,并从输送辊对19B朝向第一输送方向Y0依次排出。
印刷后的介质12有时会吸收附着的液体所含的水而使纤维素纤维等伸长,从而产生卷曲。卷曲在纤维素纤维等吸收水而伸长的过程中增大,随着附着于介质12上的液体干燥,纤维素纤维等的伸长变小,从而卷曲也变小。由于在印刷后的介质12在中间装置15内被输送的过程中附着于介质12上的液体逐渐干燥,因此,随着逐渐干燥而卷曲也变小。在向介质12喷出的液量多的情况下,有时在输入后处理装置14时还残留有较大的卷曲。另外,由于介质12上产生卷曲的方向取决于介质12的纤维方向,因此,既存在产生沿第一方向Y1弯曲的卷曲的情况,也存在产生沿宽度方向X弯曲的卷曲的情况。另外,介质12卷曲的方向取决于吸收附着的液体所含的水时表面与背面的伸长量之差,因此,既存在卷曲向上弯曲的情况,也存在卷曲向下弯曲的情况。这种卷曲会成为妨碍对齐的原因,例如即使将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通过第一对齐部件38和第二对齐部件54的对齐面压住介质12的前端12f或侧端12s,也会仅仅因为介质12的端部弯曲而无法对齐等。
在后处理装置14中,控制部100执行图16所示的程序PR而进行后处理控制。以下,参照图16等,对控制部100执行的后处理控制进行说明。此外,以下首先对通过第一控制进行卷曲形成动作的例子进行说明,关于通过第二控制进行卷曲形成动作的例子之后进行叙述。另外,对于在中间堆积器32上装载多张介质12并对该装载的介质12的摞实施后处理的例子进行说明。
首先,在步骤S11中,控制部100进行介质装载装置31的初始化动作。即,控制部100使输送辊对19A、19B始终旋转,并且使第二桨46始终旋转。另外,控制部100将可动引导件42配置于退避位置,将介质支撑部37配置于支撑位置,将第一对齐部件38配置于第三位置P3,将第二对齐部件54配置于退避位置,将第一桨45配置于退避位置,将第一肋83配置为退避状态,将第二肋84配置为退避状态。在此,当一对介质支撑部37位于支撑位置时,相互对置的一对引导面37B的间隔成为稍大于介质12的宽度的距离。另外,当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位于引导位置时,相互对置的一对对齐面54A的间隔成为稍大于介质12的宽度的距离。
在步骤S12中,控制部100判定传感器34是否检测到介质12的后端12r。控制部100在传感器34未检测到介质12的后端12r时继续保持原样地待机,在传感器34检测到介质12的后端12r时进入步骤S13。
在步骤S13中,控制部100驱动可动引导件42。详细而言,当从传感器34检测到介质12的后端12r的时间点起开始计时的计时器125的计时时间达到第一规定时间T01时,控制部100使路径变更机构41的驱动源进行驱动,从而使可动引导件42从图17所示的退避位置向图18所示的动作位置转动。由此,在介质12的后端12r从输送辊对19B排出的时刻,可动引导件42从退避位置向动作位置转动,如图18所示那样击落介质12的后端部。由此,从输送辊对19B以规定的排出速度排出的介质12的沿第一输送方向Y0的路径被变更为沿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的倾斜路径。由此,介质12被接受并容纳在中间堆积器32上。
在步骤S14中,控制部100使第一桨45旋转一圈。由此,通过第一桨45将被击落至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朝向第二方向Y2拉回。在本例中,第一桨45的旋转开始时刻与可动引导件42从退避位置向动作位置的转动开始时刻大致相同。因此,对于大尺寸的介质12,第一桨45通过叶片45A击落介质12并且向介质12施加朝向第二方向Y2输送的输送力(参照图18)。第一桨45在击落介质12的同时将介质12朝向第二方向Y2拉回的输送力,作为相对于介质12欲朝向排出时的第一输送方向Y0移动的惯性力的制动力发挥作用。因此,介质12朝向第一方向Y1的移动被一定程度地抑制,介质12的前端12f不会与位于第三位置P3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接触。但是,在由于某种原因而使介质12朝向第一方向Y1移动过度的情况下,通过其前端12f与位于第三位置P3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接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介质12朝向第一方向Y1的到达位置。
而且,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上的介质12在通过第一桨45朝向第二方向Y2输送至规定位置时,接着也通过第二桨46朝向第二方向Y2输送。此外,对于小尺寸的介质12,由于其重量相对较轻而朝向排出方向的惯性力小,因此,能够通过在被可动引导件42击打而使输送路径变更时介质12所受到的制动力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朝向排出方向的移动速度。而且,小尺寸的介质12通过第二桨46朝向第二方向Y2输送。这样,介质12被拉回至其后端12r与介质抵接部47抵接。通过使后端12r与介质抵接部47抵接,从而使介质12以介质抵接部47为基准在第一方向Y1上被定位。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3、S14的处理相当于“通过处理部进行处理并将介质接受并容纳于中间装载部上”的一例。
在步骤S15中,控制部100进行第一卷曲形成动作。即,控制部100控制电动马达89而使第一肋83从退避状态向突出状态上升。由此,第一肋83配置于突出状态,第二肋84配置于退避状态(参照图11)。如图19所示,在介质12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状态下,进行使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第一肋83从装载面32A突出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的结果是,强制性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而且,如图20中实线所示,通过在介质12上强制性地形成的卷曲C1,能够使介质12具有第一方向Y1的挺括性。
在步骤S16中,控制部100进行第一对齐动作。当计时器125的计时时间达到第一规定时间T1时,控制部100控制电动马达62,使第一对齐部件38在从介质装载期间的退避位置即第三位置P3与对齐位置即第一位置P1之间往复移动。此时,第一对齐部件38将介质12的前端12f击打1次以上,使介质12的后端12r与介质抵接部47抵接,从而在第一方向Y1上对介质12进行对齐。这样,进行在通过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使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对齐部件38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模式。即,在第一对齐模式下,在通过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使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对齐部件38在第一方向Y1上对介质12进行对齐。此外,在第一对齐动作开始时,第一桨45旋转1圈结束而位于退避位置。
由此,如图19、图20所示,第一对齐部件38利用对齐面38A击打在第一方向Y1上具有挺括性的介质12的第一方向Y1的前端12f,从而使介质12在第一方向Y1上被对齐。此时,若如图20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比较例的介质12K那样,第一方向Y1的两端部因为液体的水分的影响而卷曲,则即使第一对齐部件38移动至第一位置P1,也会仅仅因为介质12的卷曲的端部弯曲而无法在第一方向Y1上对介质12进行对齐。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0中实线所示的介质12那样,由于通过从装载面32A突出的第一肋83强制性地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因此,通过使第一对齐部件38移动至第一位置P1并利用对齐面38A将介质12的前端12f击打1次以上,能够在第一方向Y1上对介质12进行对齐。此时,可动引导件42位于下降至不会妨碍通过第一肋83上升而进行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的高度的动作位置,从而具有按压介质12的过度浮起的端部的作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16的处理相当于“使接触部移动至第一位置而在输送方向上对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的一例。
在步骤S17中,控制部100使可动引导件42复位。当从传感器34检测到介质12的后端12r经过了第二规定时间T02时,控制部100使可动引导件42从动作位置向退避位置复位。
在步骤S18中,控制部100进行第二卷曲形成动作。即,控制部100控制电动马达89而使第一肋83从突出状态向退避状态下降,并控制电动马达96而使第二肋84从退避状态向突出状态上升(参照图12)。如图21所示,在介质12接受并容纳于装载面32A上的状态下,进行使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第二肋84从装载面32A突出的第二卷曲形成动作的结果是,强制性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而且,如图22中实线所示,通过在介质12上强制性地形成的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能够使介质12具有宽度方向X的挺括性。
在步骤S19中,控制部100进行第二对齐动作。控制部100控制电动马达72,使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在具有比介质宽度稍宽的间隔的退避位置和具有与介质宽度相同的间隔的对齐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由此,如图21、图22所示,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利用一对对齐面54A击打在宽度方向X上具有挺括性的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两侧端12s,从而在宽度方向X上对介质12进行对齐。这样,进行在通过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使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的状态下,以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将介质12在宽度方向X上夹住的方式将介质12的两侧端12s击打1次以上进行对齐的第二对齐模式。
此时,若如图22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比较例的介质12K那样,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因为液体的水分的影响而卷曲,则即使通过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在宽度方向X上夹住介质12K,也会仅仅因为介质12的卷曲的端部弯曲而无法在宽度方向X上对介质12进行对齐。相对于此,如图22中实线所示的介质12那样,由于通过从装载面32A突出的第二肋84强制性地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因此,通过利用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在宽度方向X上夹住介质12并由一对对齐面54A击打介质12的侧端12s,能够使介质12在宽度方向X上被对齐。
这样,在中间堆积器32上,介质12在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的两个方向上被对齐。当该第二对齐动作结束时,控制部100控制电动马达96而使第二肋84从突出状态向退避状态下降。由此,第一肋83和第二肋84都配置为退避状态。在此,在第一对齐动作时和第二对齐动作时,第二桨46也可以暂时停止在不妨碍对齐动作的图2、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另外,在第二对齐动作结束后至下一介质12被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为止的期间内,也可以通过使第二桨46以与装载面32A上的介质12接触并变形的状态停止,从而利用第二桨46按压对齐后的介质12以防其对齐状态变乱。另外,在使第二桨46始终旋转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如下控制,即:在第二桨46的叶片46A间歇性地与介质12接触的该间隔中,在叶片46A不与介质12接触的时刻使第二对齐部件54移动至对齐位置。
在步骤S20中,控制部100判定中间堆积器32上是否装载有目标张数的介质12。若装载有目标张数则进入步骤S21,若未装载有目标张数则返回步骤S12。之后,每当从翻转处理部200输入一张介质12,控制部100便重复进行步骤S12~步骤S20的处理,直到在步骤S20中判定为装载有目标张数为止。然后,控制部100在该步骤S20中判定为装载有目标张数时,进入步骤S21。
在步骤S21中,控制部100进行后处理动作。控制部100驱动后处理机构33,对装载面32A上的对齐后的介质摞12B实施后处理。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00驱动后处理机构33而实施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摞12B进行装订的后处理。例如,在作为后处理而指定了装订位置并指示进行装订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100通过进行1次以上的装订动作,从而在一个以上的位置对介质摞12B的后端部进行装订,其中,该装订动作是指:使后处理机构33沿着引导槽39A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并在介质摞12B的后端部的规定位置处驱动后处理机构33。另外,在进行倾斜后处理时,对于小于最大尺寸的尺寸的介质摞12B,在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和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分别保持宽度方向X上的间隔不变的状态下,使介质摞12B在宽度方向X上移动,直到其后端角部到达后处理机构33进行倾斜后处理时的倾斜处理位置。然后,通过以倾斜的姿势驱动移动至倾斜处理位置的后处理机构33,从而对介质摞12B的后端角部实施打斜。然后,在一对介质支撑部37和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保持宽度方向X的间隔不变的状态下,使介质摞12B在宽度方向X上返回至介质摞12B的宽度中心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装载区域的宽度中心一致的原来的位置。另外,每当装载了目标张数时,使第二桨46暂时停止在图2、图6所示的退避位置处,以防妨碍后处理机构33进行的后处理动作以及之后的排出机构36进行的排出动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1的处理相当于“在对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之后对介质进行后处理”的一例。
在步骤S22中,控制部100使第一对齐部件38向第二位置P2移动。即,控制部100使作为第一对齐机构51的驱动源的电动马达62进行驱动,使第一对齐部件38从第三位置P3向第二位置P2移动。这样,控制部100使第一对齐部件38移动至相比第一位置P1距离介质12的前端12f更远的第二位置P2。该步骤S22的处理优选在步骤S21的后处理动作期间同时进行,但也可以在后处理动作结束后进行。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2的处理相当于“使接触部移动至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的一例。
在步骤S23中,控制部100进行排出动作。即,控制部100通过排出机构36使介质摞12B从中间堆积器32朝向第一方向Y1排出。详细而言,通过使构成排出机构36的从动辊36B从图5、图20所示的分离位置移动至图6、图23所示的夹持位置,从而将介质摞12B夹持在驱动辊36A与从动辊36B之间。控制部100在该夹持后的时刻驱动排出机构36,将如图6所示由辊36A、36B夹持的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介质摞12B从中间堆积器32朝向第一方向Y1排出。
如图23所示,从中间堆积器32朝向第一方向Y1排出的介质12,其前端12f与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接触,从而被限制朝向更远的位置排出。即,能够避免排出的介质摞12B从立壁56朝向第一方向Y1分离过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排出的介质摞12B朝向第一方向Y1的到达位置。
在此,优选使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保持配置于退避位置的状态,并在利用一对对齐面54A沿宽度方向X引导介质摞12B的状态下,通过排出机构36排出介质摞12B。排出机构36例如也可以不是辊方式,而是利用推杆等的推出部件推出介质摞12B并排出的推出方式。在使用推出方式的排出机构36的构成的情况下,与夹持介质摞12B的辊方式相比,介质摞12B的对齐状态有可能在介质摞12B的推出过程中变乱,因而优选通过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在宽度方向X上引导介质摞12B。在本例的辊方式的排出机构36中,在排出介质摞12B时,也可以使一对第二对齐部件54从退避位置进一步朝向第一方向Y1的外侧的待机位置移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3的处理相当于“使从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介质的前端与位于第二位置的接触部接触”的一例。
在步骤S24中,控制部100使介质支撑部37向退避位置移动。控制部100使介质支撑部37在支撑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沿宽度方向X往复移动。在介质摞12B的后端12r从排出机构36的辊36A、36B的夹持位置脱离的时刻,使介质支撑部37暂时退避至退避位置。介质摞12B在其前端12f与第一对齐部件38的对齐面38A接触之后,从移动至退避位置的一对介质支撑部37落到排出堆积器35的装载面35A上。落下的介质摞12B在装载面35A上或者之前装载的前面的介质摞12B的上表面朝向第二方向Y2滑落,其后端12r与立壁56碰撞,从而以立壁56的位置为基准在第一方向Y1上被对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24的处理相当于“将与位于第二位置的接触部接触的介质装载至装载部”的一例。
例如,假如介质摞12B在排出过程中未被第一对齐部件38限制,则介质12在其后端12r从立壁56朝向第一方向Y1分离更远的位置处落到排出堆积器35上。该情况下,容易发生因为介质摞12B的滑落过程的摩擦阻力而无法滑落到后端12r与立壁56抵接的位置的事态。该情况下,排出堆积器35上的介质摞12B的对齐状态变差。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能够将排出的介质摞12B向排出堆积器35上的落下位置限定为在第二方向Y2上靠近立壁56的位置,因此,落下后的介质摞12B在其后端12r与立壁56抵接之前在装载面35A上滑落的距离变短,从而排出堆积器35上的介质摞12B的对齐性提高。
在步骤S25中,控制部100判定是否全部后处理已结束。在判定为全部后处理已结束时,结束该例程。另一方面,在全部后处理结束之前,即仍残留有应该进行后处理的介质12时,返回步骤S12,反复进行步骤S12~步骤S25的处理。然后,在最后的介质摞12B的后处理结束,并且全部的后处理都结束时,结束该例程。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使用肋83、84构成进行上述步骤S15中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和进行上述步骤S18中的第二卷曲形成动作的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但也可以取代肋83、84而使用一对介质支撑部37来构成。以下,对于控制部100对一对介质支撑部37进行驱动控制而进行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及第二卷曲形成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使用一对介质支撑部37作为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有张力的变形而强制性地在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的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的一例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24、图25所示,一对介质支撑部37设置于宽度方向两侧,并能够沿宽度方向X移动。通过以将中间堆积器32(参照图2、图4)上的介质12的前端部支撑的状态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移动,从而作为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有张力的变形的一例而强制性地使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即,如图24所示,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支撑位置沿宽度方向X朝向间隔扩大的该图中白色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而使支撑介质12的支撑部位朝向宽度方向X的外侧移动,从而使介质12的中央部因为自重而下垂。通过该介质12的中央部因为自重而呈弯曲状下垂,从而积极地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下凸的卷曲C1。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介质支撑部37作为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而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25所示,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支撑位置沿宽度方向X朝向间隔缩小的该图中白色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移动。由此,通过一对介质支撑部37对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施加使间隔变窄的力而使介质12弯曲,从而积极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下凸的卷曲C1。控制部100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退避位置沿宽度方向X朝向使间隔变窄的方向移动来进行上述步骤S15中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介质支撑部37作为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而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26、图27所示,一对介质支撑部37设置于宽度方向两侧,并构成为能够围绕沿第一方向Y1的轴旋转。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绕轴旋转,从而作为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有张力的变形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参照图2、图4)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即,如图26所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支撑位置围绕沿第一方向Y1的轴朝向该图中白色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而使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呈该图中实线所示的角度倾斜,从而积极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下凸的卷曲C1。控制部100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转动来进行上述步骤S15中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介质支撑部37作为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而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27所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支撑位置围绕沿第一方向Y1的轴分别朝向该图中白色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转动以将介质12的支撑部位抬高,将一对介质支撑部37抬高至该图中实线所示的角度,从而积极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上凸的卷曲C1。控制部100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转动来进行上述步骤S15中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介质支撑部37作为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而发挥功能。此外,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转动的构成可以举出如下构成,即:将一对介质支撑部37可转动地加以支撑,并利用致动器的动力直接使转动轴(均未图示)转动,或者,将致动器的动力经由未图示的凸轮、连杆或者齿轮系传递至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而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转动。
进而,如图28所示,介质支撑部37被构成为能够上下移动。通过使介质支撑部37上下移动,从而作为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有张力的变形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参照图2、图4)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即,如图28所示,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支撑位置上升,而将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两端部如该图中实线所示那样抬高,使该介质12的中央部因为自重而下垂,从而积极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下凸的卷曲C1。控制部100通过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上下移动来进行上述步骤S15中的第一卷曲形成动作。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介质支撑部37作为积极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而发挥功能。
另外,如图29所示,介质支撑部37被构成为能够上下移动。通过使介质支撑部37上下移动,从而作为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有张力的变形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参照图2、图4)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即,如图29所示,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从该图中双点划线所示的支撑位置朝向该图中白色空心箭头所示的方向下降,而使介质12的第一方向Y1的下游部分移动至使装载面32A沿第一方向Y1延长而成的虚拟面的下方。由此,介质12因为自重而从中间堆积器32的第一方向Y1的下游端边下垂,从而积极地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控制部100通过使介质支撑部37从支撑位置下降来进行上述步骤S18中的第二卷曲形成动作。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介质支撑部37作为积极地在介质12上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的第二变形形成部的一例的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发挥功能。另外,在使介质支撑部37上下移动的构成中,优选为通过在利用中间堆积器32接受并容纳介质12时,使介质支撑部37的支撑面37A下降至使中间堆积器32的装载面32A沿第一方向Y1延长而成的虚拟面的下方,从而进行卷曲形成动作的构成。例如,在采用使介质支撑部37的支撑面37A上升至虚拟面的上方的构成的情况下,在排出动作时或者接受并容纳下一个介质12时,每次都需要使介质支撑部37向支撑位置移动。相对于此,在使介质支撑部37的支撑面37A下降至虚拟面的下方的构成的情况下,即使不每次使介质支撑部37移动至支撑位置,也能够强制性地使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
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上下移动的构成可以举出如下构成,即,将一对介质支撑部37以能够上下移动的方式加以支撑,并将致动器的动力经由齿轮齿条机构或者旋转凸轮机构等未图示的动力传递机构传递至一对介质支撑部,从而使一对介质支撑部37上下移动。此外,在图24至图28中,也可以同时使用一对介质支撑部37沿宽度方向X的移动、一对介质支撑部37围绕沿第一方向Y1的轴的转动以及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中的任一个和第一肋83的突出来进行第一卷曲形成动作。另外,在图29中,也可以同时使用一对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和第二肋84的突出来进行第二卷曲形成动作。
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参考图14所示的第一参考数据TD1来控制与第一肋83的突出量对应的介质12的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和与第二肋84的突出量对应的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图14所示的第一参考数据TD1供控制部100进行参考,以根据按各种条件项目设定的阈值来决定将与第一肋83的突出量对应的介质12的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和与第二肋84的突出量对应的介质12的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设为规定量还是低于规定量。条件项目有印刷面、印刷面积、印刷占空比、介质尺寸、介质种类、介质厚度、纤维方向以及卷曲量。在此,印刷面、介质尺寸、介质种类的各值从印刷数据PD中的印刷条件信息获得。双面印刷中的两面的液量的多少、印刷面积以及印刷占空比的各值通过由控制部100对印刷数据PD中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而获得。在此,印刷占空比是以最大喷出量为100%来表示平均喷出量的值(%),其中,平均喷出量表示印刷头25向介质12喷出液体时的每单位面积的液体喷出量。印刷头25的喷出控制通过负载控制(Duty control)来进行,相当于将向每单位面积的介质12喷出的平均喷出量换算为负载值的值(%)。
另外,介质厚度根据第一检测部111的检测值而获得。纤维方向根据第二检测部112的检测值而获得。进而,卷曲量根据第三检测部113的检测值而获得。此外,在介质12为纸张的情况下,纸张的纤维决定为纸张的制造过程中生成的卷纸等原纸的一个方向,根据介质尺寸裁断卷纸的方向不同,因而四边形的介质12的长边方向和短边方向中的任一方向成为纤维方向,但哪个方向成为纤维方向根据介质尺寸等而不同。
而且,在第一参考数据TD1中,按照上述多个条件项目设定了图14所示的规定在印刷的介质12上产生卷曲的容易度的阈值。在根据每个条件项目的阈值确定的每个区域中,印刷的介质12上产生第一方向Y1的卷曲的容易度与产生宽度方向X的卷曲的容易度不同。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取决于第一肋83的突出量,在容易产生卷曲的条件下,由第一肋83的突出量决定的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需要规定量,但在难以产生卷曲的条件下,由第一肋83的突出量决定的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允许低于规定量。另外,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取决于第二肋84的突出量,在容易产生卷曲的条件下,由第二肋84的突出量决定的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需要规定量,但在难以产生卷曲的条件下,由第二肋84的突出量决定的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允许低于规定量。
在图14所示的第一参考数据TD1中,可以按照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和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来参考是需要规定量还是也允许低于规定量。规定量和低于规定量中的“1”表示允许相应的强制变形量的“允许”,“0”表示不允许的“禁止”。
印刷时喷出的液体所含的水引起的介质12的卷曲根据图14中的各种条件项目的值而变化,因为附着于介质12上的液体而在介质12上产生的卷曲的程度根据各种条件的值取以阈值为界的两个或三个区域中的哪个区域而不同。若介质12上产生的卷曲量大,则必然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但若卷曲量小,则并不一定要将强制变形量设为规定量,低于规定量也足够。
因此,在介质12因为液体而产生的卷曲量大,强制变形量低于规定量的话不足而需要规定量的条件下,在图14中对低于规定量设定为禁止“0”。即,在规定量为“1”且低于规定量为“0”的情况下,低于规定量被禁止,因而强制变形量需要规定量。另一方面,在介质12因为液体而产生的卷曲量小,强制变形量低于规定量也足够的条件下,在图14中对低于规定量也设定为允许“1”。即,在规定量为“1”且低于规定量为“1”的情况下,允许强制变形量低于规定量。
因此,在控制部100参考图14所示的第一参考数据TD1控制肋83、84的突出和退避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以下两种控制方法。一种是通过在对于强制变形量而言低于规定量为允许“1”时将强制变形量设为“低于规定量”,在低于规定量为禁止“0”时将强制变形量设为“规定量”,从而根据条件的值改变肋83、84的突出量的控制方法。另一种是在低于规定量包含“0(零)”,在对于强制变形量而言低于规定量为允许“1”时将强制变形量设为“0”,在低于规定量为禁止“0”时将强制变形量设为“规定量”,从而根据条件的值来决定是否实施肋83、84的突出的控制方法。
接着,参照图14,对条件项目、阈值以及强制变形量的关系进行说明。
例如,在条件项目“印刷面”为“单面”的情况下,由于作为印刷面的单面吸收液体中的水分而伸长,因而介质12呈容易卷曲的倾向。因此,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和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都需要规定量。另外,在“双面”的情况下,当下表面的液量多时,由于下表面吸收液体的水分伸长而容易产生卷曲,因此,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均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即使在“两面”的情况下,当上表面的液量多时,由于上表面吸收液体的水分伸长而容易产生卷曲,但能够通过介质的自重来缓和该卷曲,因而结果使卷曲量减小,因此,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的强制变形量均允许低于规定量。
另外,印刷面积的比例越大,则介质12呈越容易卷曲的倾向。在印刷面积为a%以上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均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另一方面,在印刷面积小于a%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的强制变形量均允许低于规定量。例如,控制部100使介质12的印刷面积的比例为第二比例时的肋83、84的第二突出量,小于介质12的印刷面积的比例为第一比例时的肋83、84的第一突出量,其中,第二比例小于第一比例。
由于印刷占空比越大,则介质12的每单位面积的液体量越多,因而介质12呈容易卷曲的倾向。在印刷占空比为b%以上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均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另一方面,在印刷占空比小于b%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的强制变形量均允许低于规定量。例如,控制部100使朝向介质12的每单位面积的平均液体喷出量为第二喷出量时的肋83、84的第二突出量,小于朝向介质12的每单位面积的平均液体喷出量为第一喷出量时的肋83、84的第一突出量,其中,第二喷出量少于第一喷出量。
另外,由于介质尺寸越大则介质12的自重越大,因而介质12呈难以卷曲的倾向。在介质尺寸超过A4尺寸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的强制变形量均允许低于规定量。另一方面,在介质尺寸为A4尺寸以下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均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例如,控制部100使介质12为第一尺寸时的肋83、84的第一突出量小于介质12为第二尺寸时的肋83、84的第二突出量,其中,第一尺寸大于第二尺寸。
另外,介质种类越是容易吸收液体的材质,则介质12呈越容易卷曲的倾向。在介质种类为普通纸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均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另一方面,在介质种类为普通纸以外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的强制变形量均允许低于规定量。
进而,在相同的液体喷出量的情况下,介质厚度越薄,则作为介质12的单位体积的液体吸收量的液体吸收比例越高,因而介质12呈容易卷曲的倾向。在介质厚度为t1mm以上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的强制变形量均允许低于规定量。另一方面,在介质厚度小于t1mm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均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例如,控制部100使介质12为第二介质厚度时的肋83、84的第二突出量,小于介质12为第一介质厚度时的肋83、84的第一突出量,其中,第二介质厚度大于第一介质厚度。
另外,由于介质12的纸纤维吸收液体而伸长的方向是顺着纤维方向的方向,因而介质12呈容易沿纤维方向卷曲的倾向。在介质12的纤维方向为长度方向的情况下,作为长度方向的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需要规定量,但作为短边方向的宽度方向X的强制变形量允许低于规定量。另一方面,在介质12的纤维方向为短边方向的情况下,作为长度方向的第一方向Y1的强制变形量允许低于规定量,但作为短边方向的宽度方向X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例如,控制部100使介质12的纤维方向为宽度方向X时的第一肋83的第二突出量小于介质12的纤维方向为第一方向Y1时的第一肋83的第一突出量。另外,控制部100使介质12的纤维方向为第一方向Y1时的第二肋84的第二突出量小于介质12的纤维方向为宽度方向X时的第二肋84的第一突出量。
另外,介质12的卷曲量越多,则介质12需要越多的强制变形量。在介质12的卷曲量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均需要规定量的强制变形量。另一方面,在介质12的卷曲量小于规定值的情况下,第一方向Y1和宽度方向X上的强制变形量均允许低于规定量。例如,控制部100使介质12的卷曲量为第二卷曲量时的肋83、84的第二突出量小于介质12的卷曲量为第一卷曲量时的肋83、84的第一突出量,其中,第二卷曲量小于第一卷曲量。
控制部100参考第一参考数据TD1决定第一肋83和第二肋84的突出量。该情况下,控制部100也可以选择多个条件项目中的一个条件项目,根据该选择出的一个条件的值并参考第一参考数据TD1而决定第一肋83和第二肋84的各突出量。另外,控制部100也可以选择多个条件项目中的两个以上的一部分,还可以选择全部的条件项目。在选择多个条件项目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低于规定量为“1”的条件项目有规定个数以上时设为低于规定量,少于规定个数时设为规定量的控制。另外,在组合采用多个条件项目的情况下,也可以求出将使每个条件项目的条件的值标准化的标准值与每个条件项目的贡献率之积累计而得到的评价值,并将评价值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决定将肋83、84的突出量设为规定量还是低于规定量。
图15所示的第二参考数据TD2是在使用介质支撑部37作为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和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时控制部100参考的数据。控制部100根据按照条件项目获得的条件的值并参考第二参考数据TD2,决定是否实施构成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的介质支撑部37的宽度移动或转动,并决定是否实施构成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的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例如,在印刷面为单面的情况下,为了强制性地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而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宽度移动或者转动(参照图24至图27),为了强制性地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而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参照图29)。另外,在印刷面积小于a%的情况下,不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宽度移动或者转动,而且不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
控制部100参考第二参考数据TD2来决定是否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宽度移动或者转动、以及是否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该情况下,控制部100在根据按照条件项目获得的值并参考第二参考数据TD2来决定是否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宽度移动或者转动、以及是否实施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时,既可以仅选择一个条件项目,也可以选择部分多个条件项目、或者选择全部的条件项目。
而且,作为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也可以使用第一肋83和介质支撑部37两者,作为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也可以使用第二肋84和介质支撑部37两者。另外,在卷曲形成机构81、82包括设置于中间堆积器32的肋83、84和介质支撑部37的情况下,也可以为以下的任意组合。例如,也可以是设置于中间堆积器32上并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肋83、与在介质12上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的介质支撑部37的上下移动的组合。另外,也可以是在介质12上形成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介质支撑部37的宽度方向移动或者转动、与设置于中间堆积器32上并在介质12上形成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的第二肋84的组合。另外,基本上使用设置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第一肋83及第二肋84,介质支撑部37可以辅助性地使用,也可以不使用。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可以得到以下的效果。
(1)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中间堆积器32和第一对齐部件38,其中,中间堆积器32接受并容纳通过翻转处理部200处理后排出的介质12,第一对齐部件38能够在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动作的第一位置P1与相比第一位置P1距离介质12的前端12f更远的第二位置P2之间移动。进而,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装载从中间堆积器32输送来的介质12的排出堆积器35。从中间堆积器32输送来的介质12在前端12f与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排出堆积器35。因此,使用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部件38,也能够对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的介质12进行对齐。
(2)在从翻转处理部200排出介质12时,第一对齐部件38位于第一位置P1与第二位置P2之间的位置即第三位置P3处。因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通过翻转处理部200处理后的介质12的落下位置。
(3)中间堆积器32具有通过与介质12的后端12r接触而对介质12进行对齐的介质抵接部47。第一对齐部件38在第一位置P1处沿着朝向介质抵接部47的方向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施加力。因此,能够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
(4)介质装载装置31作为沿着朝向介质抵接部47的方向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施加力的进给部而具有桨45、46。因此,能够提高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对齐性。
(5)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将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朝向装载部的方向排出的排出机构36。因此,能够将介质12从中间堆积器32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
(6)介质装载装置31在排出堆积器35的铅垂上方还具备暂时支撑从中间堆积器32输送来的介质12的介质支撑部37。由介质支撑部37支撑的介质12在前端12f与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排出堆积器35上。因此,通过在一定程度上限定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介质12时介质12的落下位置,能够对朝向排出堆积器35排出的介质12进行对齐。例如,在不存在介质支撑部37的构成的情况下,介质12的前端部下垂,该下垂的前端部在与排出堆积器35的装载面35A接触时有可能被卷入内侧而产生弯折,但通过设置介质支撑部37能够抑制这种弯折的发生。
(7)后处理装置14具备介质装载装置31和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机构33。因此,能够提高后处理的位置精度。
(8)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A)利用中间堆积器32接受并容纳通过翻转处理部200处理后排出的介质12、和(B)使接触部移动至第一位置而在第一方向Y1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进而,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C)使第一对齐部件38移动至相比第一位置P1距离介质12的前端12f更远的第二位置P2、和(C)使从中间堆积器32输送来的介质12的前端12f与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D)将与位于第二位置P2的第一对齐部件38接触后的介质12装载于排出堆积器35上。因此,使用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接触部,也能够对朝向装载部排出的介质12进行对齐。
(9)介质装载装置31的控制方法还包括(E)在将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在第一方向Y1上对齐之后在宽度方向X上进行对齐。根据该方法,能够提高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对齐性。
(10)介质装载装置31的控制方法还包括(F)在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之后,对介质12进行后处理。根据该方法,能够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位置精度良好的后处理。
(11)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与第一方向Y1交叉的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的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进而,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在第一方向Y1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机构51、和在宽度方向X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第二对齐机构52。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在通过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使介质12产生了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对齐机构51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模式、和在通过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使介质12产生了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的状态下通过第二对齐机构52进行对齐的第二对齐模式。因此,相对于对介质12进行对齐的两个方向,能够强制性地产生沿着与对齐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卷曲C1、C2,因而能够提高介质12的对齐性。
(12)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包括沿着与第一方向Y1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肋83。第一肋83能够在从中间堆积器32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与从中间堆积器32的突出量少于规定量的退避状态之间移动。因此,能够在必要时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
(13)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包括沿着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肋84。第二肋84能够在从中间堆积器32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与从中间堆积器32的突出量少于规定量的退避状态之间移动。因此,能够在必要时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
(14)介质装载装置31还具备支撑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前端部的介质支撑部37。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包括介质支撑部37。介质支撑部37设置于宽度方向X两侧,并能够沿宽度方向X移动。通过沿宽度方向X移动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因此,能够在必要时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
(15)介质装载装置31还具备支撑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前端部的介质支撑部37。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包括介质支撑部37。介质支撑部37设置于宽度方向X两侧,并能够绕沿着第一方向Y1的轴旋转,通过绕轴旋转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因此,能够在必要时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
(16)介质装载装置31还具备支撑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的前端部的介质支撑部37。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包括介质支撑部37,介质支撑部37能够上下移动。通过上下移动而强制性地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因此,能够在必要时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
(17)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中间堆积器32和第一肋83,该第一肋83相对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沿着与第一方向Y1平行的方向延伸而设置,并能够在从中间堆积器32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与从中间堆积器32的突出量少于规定量的退避状态之间移动。进而,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第二肋84,该第二肋84相对于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沿着与宽度方向X平行的方向延伸而设置,并能够在从中间堆积器32突出规定量的突出状态与从中间堆积器32的突出量少于规定量的退避状态之间移动,其中,宽度方向X与第一方向Y1交叉。另外,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在第一方向Y1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机构51和在宽度方向X上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的第二对齐机构52。而且,介质装载装置31具有使第一肋83成为突出状态并通过第一对齐机构51进行对齐的第一对齐模式、和使第二肋84成为突出状态并通过第二对齐机构52进行对齐的第二对齐模式。因此,相对于对介质12进行对齐的两个方向,能够强制性地产生沿着与对齐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卷曲C1、C2,因而能够提高介质12的对齐性。
(18)第一肋83和第二肋84在中间堆积器32上以交叉的状态设置。因此,能够在较小的空间内设置两种肋83、84。
(19)后处理装置14具备介质装载装置31和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机构33。因此,能够提高后处理的位置精度。(20)介质装载装置31具备中间堆积器32、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第一对齐机构51以及第二对齐机构52。介质装载装置31的介质对齐方法包括(A)将通过翻转处理部200处理后排出并沿第一输送方向Y0输送的介质12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上、和(B)在通过第一卷曲形成机构81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第一方向Y1延伸的卷曲C1的状态下通过第一对齐机构51进行对齐。进而,介质装载装置31的介质对齐方法包括(C)在通过第二卷曲形成机构82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产生沿宽度方向X延伸的卷曲C2的状态下通过第二对齐机构52进行对齐。根据该介质对齐方法,相对于对介质12进行对齐的两个方向,能够强制性地产生沿着与对齐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的卷曲C1、C2,因而能够提高介质12的对齐性。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也可以变更为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那样的方式。进而,也可以将由上述实施方式及以下所示的变更例适当地组合而成的方式作为进一步的变更例,还可以将由以下所示的变更例彼此适当地组合而成的方式作为进一步的变更例。
在对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进行对齐时,既可以同时使用卷曲形成机构81、82,也可以不同时使用。另外,也可以不具备具有肋83、84的卷曲形成机构81、8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位置P1至第三位置P3根据介质12的尺寸而改变,但也可以不改变。例如,若所使用的介质12的尺寸为一种则无需改变,在仅针对特定尺寸的介质12而使用第一对齐部件38以提高对齐的精度的情况下,第一位置P1至第三位置P3根据该介质尺寸而确定为一个。
由于第二位置P2和第三位置P3根据输送辊对19B的夹持位置与排出机构36的夹持位置在输送路径上的位置关系等而决定,因此,根据该位置关系,也可以使第二位置P2位于第一位置P1与第三位置P3之间。
也可以不设置第三位置P3。例如,在从处理部排出介质12时,接触部也可以位于第二位置P2。或者,也可以位于相比第二位置P2距离介质12的前端2f更远的第四位置。
将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12引导至中间堆积器32的构成并不限定于可动引导件42和第一桨45的构成。例如,也可以是吸附于皮带上进行输送的吸附输送带。吸附输送带的吸附方法可以举出负压、静电等。该情况下,吸附输送带也可以在将从输送机构30朝向中间堆积器32的上方位置沿第一输送方向Y0排出的介质吸附并输送至中间堆积器32的上方位置之后,解除吸附或者使用可动引导件等强制性地从皮带上剥离介质12而使其落至装载面32A上。另外,也可以是在将吸附于吸附输送带的介质朝向第一输送方向Y0输送之后,进行通过使皮带的移动方向调转而将介质12朝向与第一输送方向Y0相反的方向即第二输送方向输送的折返输送,在朝向第二输送方向输送的过程中从吸附输送带剥离介质12或者解除吸附而使介质12落至装载面32A上。
在使中间堆积器32上的介质12朝向排出堆积器35的方向排出时,既可以在作为接触部的一例的第一对齐部件38开始从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之后,开始驱动排出机构36,也可以在第一对齐部件38开始从第一位置P1向第二位置P2移动的同时驱动排出机构36。
后处理并不限于介质摞12B,也可以适用于一张介质12。
处理并不限定于印刷处理、使介质翻转等变更介质姿势的处理。即,处理部并不限定于中间装置15的翻转处理部200、在印刷装置13中进行印刷处理的印刷头25。例如,也可以是对介质12进行涂敷处理的处理部、对介质12实施热处理的处理部、对附着于介质12的光固化性树脂实施光固化处理的处理部。
输送机构30并不限定于通过一个或者多个辊对来输送介质12的辊输送方式。输送机构30也可以是带输送方式。
介质处理系统11中也可以不具备中间装置15。即,也可以由印刷装置13和后处理装置14构成介质处理系统11。例如,也可以将中间装置15的翻转处理部200嵌入后处理装置14中。该情况下,后处理装置14在使从印刷装置13输入的介质12在内部翻转之后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上并进行后处理。例如,也可以将中间装置15的翻转处理部200嵌入印刷装置13中。该情况下,后处理装置14将从印刷装置13输入的翻转后的介质12接受并容纳于中间堆积器32并进行后处理。
在采用了上述变更例的介质处理系统11的构成的情况下,介质处理装置并不限定于具有介质装载装置31的后处理装置14。即,介质处理装置也可以是具有翻转处理部200和介质装载装置31的后处理装置14。另外,介质处理装置既可以是具备介质装载装置31的印刷装置13,也可以是具备翻转处理部200和介质装载装置31的印刷装置13。在这些情况下,优选印刷装置13还具备后处理机构33。
介质12并不限定于纸张,也可以是合成树脂制的薄膜或片材、布、无纺布、层压片等。
印刷装置13并不限定于喷墨方式等的液体喷出方式,也可以是点冲击方式或者电子照相方式。另外,印刷装置13也可以是印染装置。另外,印刷装置13也可以是除了印刷功能之外还具有扫描机构以及复印功能的复合机。
以下,同时记载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变更例掌握的技术构思与效果。
构思1
中间装载部,接受并容纳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接触部,能够在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对齐动作的第一位置与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装载部,装载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所述装载部。
根据该结构,使用对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的接触部,也能够对朝向装载部排出的介质进行对齐。因此,能够提高在对齐后朝向装载部排出的介质的对齐性。
构思2
在构思1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中,也可以是在从所述处理部排出所述介质时,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即第三位置处。根据该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限定通过处理部处理后的介质的落下位置。
构思3
在构思1或者构思2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中,也可以是所述中间装载部具有通过与所述介质的后端接触而对所述介质进行对齐的介质抵接部,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沿着朝向所述介质抵接部的方向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施加力。根据该结构,能够对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
构思4
在构思3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中,也可以还具备沿着朝向所述介质抵接部的方向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施加力的进给部。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的对齐性。
构思5
在构思1至构思4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中,也可以还具备将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朝向所述装载部的方向排出的排出机构。根据该结构,能够从中间装载部向装载部排出介质。
构思6
在构思1至构思5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中,也可以是还具备在所述装载部的铅垂上方暂时支撑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的介质支撑部,由所述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所述介质在所述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所述装载部。
根据该结构,通过在一定程度上限定朝向装载部排出介质时的介质的落下位置,能够对朝向装载部排出的介质进行对齐。例如,在不存在介质支撑部的构成下,介质的前端部下垂,该下垂的前端部在与装载部接触时有可能被卷入内侧而产生弯折,但通过设置介质支撑部能够抑制这种弯折的发生。
构思7
介质处理装置具备构思1至构思6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和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后处理的后处理机构。根据该结构,能够提高后处理的位置精度。
构思8
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利用中间装载部接受并容纳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使接触部移动至第一位置并在输送方向上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对齐;使所述接触部移动至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使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的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以及将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后的所述介质装载于装载部。
根据该方法,使用对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的接触部,也能够对朝向装载部排出的介质进行对齐。
构思9
在构思8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以还包括在输送方向上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之后,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对齐。根据该方法,能够提高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的对齐性。
构思10
在构思8或者构思9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中,也可以还包括在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之后,对所述介质进行后处理。根据该方法,能够对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位置精度良好的后处理。

Claims (10)

1.一种介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中间装载部,接受并容纳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
接触部,能够在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的前端进行对齐动作的第一位置与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装载部,装载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
所述中间装载部具有通过与所述介质的后端接触而对所述介质进行对齐的介质抵接部,
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在所述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所述装载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处理部排出所述介质时,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置即第三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触部在所述第一位置处沿着朝向所述介质抵接部的方向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施加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装载装置还具备沿着朝向所述介质抵接部的方向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施加力的进给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装载装置还具备将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朝向所述装载部的方向排出的排出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介质装载装置还具备在所述装载部的铅垂上方暂时支撑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的介质支撑部,
由所述介质支撑部支撑的所述介质在所述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之后,被装载于所述装载部。
7.一种介质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和
后处理机构,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后处理。
8.一种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利用中间装载部接受并容纳通过处理部处理后排出的介质;
使接触部移动至第一位置并在输送方向上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所述介质进行对齐;
使所述接触部移动至相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介质的前端更远的第二位置;
使从所述中间装载部输送来的所述介质的前端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以及
将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接触部接触后的所述介质装载于装载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输送方向上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之后,在与所述输送方向交叉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介质装载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在对所述中间装载部上的介质进行对齐之后,对所述介质进行后处理。
CN201911348156.8A 2018-12-27 2019-12-24 介质装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Active CN11137729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44293 2018-12-27
JP2018244293A JP7259323B2 (ja) 2018-12-27 2018-12-27 媒体積載装置、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積載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377290A CN111377290A (zh) 2020-07-07
CN111377290B true CN111377290B (zh) 2022-03-01

Family

ID=711226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48156.8A Active CN111377290B (zh) 2018-12-27 2019-12-24 介质装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42425B2 (zh)
JP (1) JP7259323B2 (zh)
CN (1) CN1113772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5109B2 (en) * 2019-09-30 2021-10-26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processing device, and recording system
JP7400307B2 (ja) * 2019-09-30 2023-1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排紙装置の制御方法、処理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JP7419743B2 (ja) * 2019-10-17 2024-01-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排紙装置、処理装置及び記録システム
US11565903B2 (en) * 2020-07-07 2023-01-31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heet alignment apparatus,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244865A (ja) 1986-04-14 1987-10-26 Canon Inc シ−ト積載装置
JP2003192213A (ja) 2001-12-25 2003-07-09 Konica Corp 用紙後処理方法及び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3276932A (ja) 2002-03-22 2003-10-02 Canon Inc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4208502B2 (ja) * 2002-06-28 2009-01-1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027818A (ja) 2004-07-16 2006-02-02 Kaneko:Kk 用紙処理装置
JP2006027821A (ja) 2004-07-16 2006-02-02 Kaneko:Kk 製本装置
US7413181B2 (en) * 2004-11-15 2008-08-19 Ricoh Company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age forming capable of effectively performing sheet finishing operation
JP2009067594A (ja) * 2007-09-11 2009-04-02 Toshiba Corp 用紙積載装置および用紙積載方法
JP4518173B2 (ja) * 2008-04-04 2010-08-04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用紙処理システム
JP5078094B2 (ja) * 2008-04-30 2012-11-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10001149A (ja) * 2008-06-23 2010-01-07 Suzuka Fuji Xerox Co Ltd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5245792B2 (ja) * 2008-12-12 2013-07-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シート整合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83540B2 (ja) * 2011-07-29 2015-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755074B2 (ja) * 2011-08-08 2015-07-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
JP5927135B2 (ja) * 2013-03-26 2016-05-25 株式会社東芝 シート処理装置
JP6599102B2 (ja) 2014-12-26 2019-10-30 キヤノンファインテックニスカ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
AU2016236766A1 (en) * 2015-03-24 2017-11-16 John E. Hart A loading system
JP6493289B2 (ja) * 2016-04-26 2019-04-0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並びに画像形成装置
US10479636B2 (en) * 2017-03-02 2019-11-19 Canon Finetech Nisca Inc. Sheet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42425B2 (en) 2021-10-12
US20200207567A1 (en) 2020-07-02
JP7259323B2 (ja) 2023-04-18
CN111377290A (zh) 2020-07-07
JP2020104967A (ja) 2020-07-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77290B (zh) 介质装载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US8931773B2 (en) Sheet folding device having inclined stacking surface
JP5269161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及びシート後処理方法
JP2004269252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該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7031267B2 (ja) 媒体排出装置
JP5376225B2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ならびに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H03192069A (ja) 用紙揃え装置
US8899569B2 (en) Sheet procecessing apparatus
JP4938723B2 (ja) 用紙排出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JP7247581B2 (ja) 媒体積載装置、媒体処理装置及び媒体積載装置における媒体整合方法
JP2005035697A (ja) 用紙束排出装置,用紙束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7306146B2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CN114104831B (zh) 后处理装置
CN110950147B (zh) 堆叠器以及介质处理装置
US20110215519A1 (en) Sheet finish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H03152058A (ja) 用紙後処理装置
JP2009102130A (ja) シート部材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装置
JP2007076912A (ja) シート後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480148B2 (ja) シート集積装置
JP2024010823A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シート後処理装置
JP5880255B2 (ja) 中間搬送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6296292B2 (ja) 排紙収納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31156A (ja) シート積載装置及び後処理装置
JP2013014431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シート折り方法
JP2007084267A (ja) シート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