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225858B - 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 Google Patents

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225858B
CN111225858B CN201880067037.2A CN201880067037A CN111225858B CN 111225858 B CN111225858 B CN 111225858B CN 201880067037 A CN201880067037 A CN 201880067037A CN 111225858 B CN111225858 B CN 1112258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hole
valve body
cap
base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6703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225858A (zh
Inventor
室屋洋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rak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yorak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raku Co Ltd filed Critical Kyoraku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8/04609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9124247A1/ja
Publication of CN1112258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8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225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2258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 Containers Having Bodies Formed In One Pie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顺畅开闭的逆止阀的盖。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及基座,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而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

Description

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逆止阀的盖帽、以及具备盖帽的层的叠剥离容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揭示了在排出阀具有设置有裂口的裂口阀的盖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545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的裂口阀有在轻微压缩容器时裂口阀不开而难以排出内置物的问题。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能够顺畅开闭的逆止阀的盖。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及基座,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而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
专利文献1所揭示的裂口阀,为了开放设置于排出阀的裂口,需要使排出阀发生较大的变形,因此若只是轻轻压缩容器,则无法排除内置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盖帽,由上述结构的阀体即基座构成逆止阀,这样的逆止阀,阀体稍微离开基座,也会开放逆止阀。并且,阀体的流通孔接触基座,从而关闭逆止阀。因此,逆止阀的开闭动作顺畅。
以下例示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组合。
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阀体具备碗状部,所述流通孔设置于所述碗状部的底部,所述阀体构成为,当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以所述碗状部反转的方式弹性变形。
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基座设置于插入所述口部内的内塞,所述内塞具备筒部及脚部,
所述脚部设置于所述筒部与所述基座之间,所述基座以支柱状设置于所述脚部。
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基座设置于插入所述口部内的内塞,所述内塞具备筒部,所述筒部的内周面设置有阀体支撑部,所述阀体具备法兰,所述法兰支撑于所述阀体支撑部上。
优选,在所述盖帽,具备喷嘴,所述喷嘴具有排出筒部,所述内置物通过设置于所述排出筒部的排出口排出,所述排出筒部设置有降低所述内置物的排出的势头的规制壁。
优选,在所述盖帽,所述规制壁被自所述喷嘴的内表面突出的多个臂部支撑。
优选,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容器主体及盖帽,所述容器主体构成为,具备外壳及内袋且随着内置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所述盖帽是上述的盖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是图1中的盖帽2的立体图。
图4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盖帽2的立体图。
图5中,图5A是从图4拔出喷嘴23及罩子24的立体图,图5B是从图4拔出阀体21及内塞22的立体图。
图6中,图6A~图6C表示阀体21,图6A是从上侧看的立体图、图6B是从下侧看的立体图,图6C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剖面图。
图7中,图7A~图7D表示内塞22,图7A是从上侧看的立体图,图7B是从下侧看的立体图,图7C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剖面图,图7D是穿过相邻的脚部22c的中间的面(即,使图7C的剖面以穿过基座22a的中心的轴为中心旋转45度的面) 的剖面图。
图8中,图8A~图8B表示喷嘴23,图8A是从上侧看的立体图,图8B是平面图。
图9是与图2相同剖面的盖帽2的剖面图(未图示罩子24)。
图10是表示将较小的压缩力施加于容器时的阀体21的变形状态到的剖面图。
图11是表示将较大的压缩力施加于容器时的阀体21的变形状态的剖面图。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喷嘴23,图12A是立体图,图12B是平面图,图12C是图12B中的B-B剖面图。
图13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喷嘴23,图13A是立体图,图13B是平面图,图13C是切除一部分的剖面立体图。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层叠剥离容器1的喷嘴23,图14A是立体图,图14B是平面图,图14C是图14B中的C-C剖面图。
图15中,图15A表示从安装有第3实施方式的喷嘴23的层叠剥离容器1排出内置物25的状态,图15B表示从安装有第4实施方式的喷嘴23的层叠剥离容器1 排出内置物25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各种特征事项可以相互组合。并且,各特征独立地使发明成立。在以下的说明中,上和下意味着,如图1所示的使容器主体3立起的状态上和下。
1.第1实施方式
1-1.整体结构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层叠剥离容器1具备盖帽2、容器主体3、以及阀部件5。容器主体3具备容纳内置物的容纳部7、以及自容纳部 7排出内置物的口部9。盖帽2安装于口部9。盖帽2可以是螺合式安装的,也可以是压盖式安装的。口部9设置有用于安装盖帽2的卡合部9a。从口部9的开口端9b排出内置物。
如图2所示,容器主体3在容纳部7及口部9具备外壳12和内袋14。随着内置物的减少,内袋14从外壳12剥离,从而内袋14自外壳12分离而收缩。
如图2所示,阀部件5插入形成于容纳部7的外气导入孔15,用于调节外壳12 和内袋14间的空间G与外部之间的空气的进出。作为阀部件5的机构,例如可以为,通过阀部件5的移动来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边缘与阀部件5之间的间隙来使阀部件5对外气导入孔15进行开闭的结构,或在阀部件5本身设置贯通孔和可开闭的阀,通过该阀的移动来对贯通孔进行开闭,从而开闭外气导入孔15的结构。应予说明,也可以为,不设置阀部件5,向外气导入孔15粘贴过滤件来调节空气进出的结构,或只在排出内置物时利用手指灯而使外气导入孔15封闭来进行调节的结构。并且,也可以将外气导入孔15设置于口部9,使用具有与外气导入孔15 连通的逆止阀的盖帽。
阀部件5在上述的任意结构的情况下,均构成为,在压缩外壳12时封闭外气导入孔15而能够压缩内袋14的状态,若解除向外壳12的压缩力,则会有外气导入到空间G内。
安装阀部件5之后,容纳部7被收缩膜覆盖。此时,将阀部件5安装在设置于容纳部7的安装凹部7a,使阀部件5不干扰到收缩膜。并且,设置有从阀部件安装凹部7a向口部9方向延伸的空气流通槽7b,以使阀部件安装凹部7a不被收缩膜密封。(图1参照)。
并且,对于容器主体3的层结构,外壳12形成为其厚度大于内袋14,以使具有高复原性。外壳12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构成。外壳12也可以为多层结构。内袋14优选为多层结构。例如,在与外层接触的层使用由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树脂构成的EVOH层,在与内置物接触的层使用例如由低密度聚乙烯、直链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聚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及其混合物等聚烯烃构成的内表面层。并且,优选在上述EVOH层与内表面层之间使用粘合层。
1-2.盖帽2的具体结构
接着,使用图2~图11,说明盖帽2。盖帽2具备阀体21、内塞22、喷嘴23、罩子24。
<阀体21>
如图6所示,阀体21具备流通孔21a、环状部21b、碗状部21c、法兰21d、连接部21e。阀体21由硅橡胶等弹性体而形成,来自于内置物的内压而弹性变形。
环状部21b设置于流通孔21a的周围。碗状部21c是碗状的部位,在碗状部21c 的底部21c1设置有流通孔21a。法兰21d设置于阀体21的外周。法兰21d与碗状部21c之间设置有连接部21e。未施加有力于阀体21的状态下,如图7C所示,碗状部21c的底部21c1为平坦。
<内塞22>
如图7所示,内塞22具备基座22a、筒部22b、脚部22c、阀体支撑部22d、卡合部22e。内塞22由刚性高于阀体21的材料(聚烯烃等)形成,实质上不会因内置物的内压而变形。
基座22a是支柱状,其直径大于流通孔21a,上表面22a1为向上侧突出的弯曲面。来自于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环状部21b时,如图4及图9所示,流通孔21a 的边缘与基座22a抵接,从而封闭流通孔21a。
如图9所示,阀体21以其底部21c1按压于基座22a的方式安装于内塞22。在该状态下,通过底部21c1被按压于基座22a,从而底部21c1弹性变形为沿着基座 22a的上表面22a1的弯曲面的形状。通过使底部21c1如此弹性变形,从而能够提高流通孔21a的边缘与上表面22a1之间的密合性。并且,由于基座22a的上表面 22a1成为弯曲面,因此上表面22a1略微进入流通孔21a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流通孔21a的边缘与基座22a的密合度。
在筒部22b与基座22a之间设置有脚部22c。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等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90度间隔)地设置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个)脚部22c。利用脚部22c支撑基座22a。基座22a设置于与筒部22b同轴上的位置,脚部22c设置为连接筒部22b的下端与基座22a的下部。构成为内置物可经过相邻的脚部22c 之间的间隙22f而流通。来自经过间隙22f的内置物的内压施加于环状部21b。
筒部22b的内周面设置有阀体支撑部22d。法兰21d支撑在阀体支撑部22d上。阀体支撑部22d为朝径向外侧而变低(自开口端9b离开)的倾斜面。阀体21的法兰21d的与阀体支撑部22d对置的面与阀体支撑部22d同样为倾斜的倾斜面。通过这样的结构,阀体21被稳定地支撑于阀体支撑部22d。
筒部22b的外周面设置有卡合部22e。卡合部22e为环状突起,用于将内塞22 卡合于喷嘴23。
<喷嘴23>
如图5A及图8所示,喷嘴23具备插入筒部23a、法兰23b、排出筒部23c、卡定筒部23d、规制壁23e、排出口23f、连接壁23g、卡合部23h、流通孔23i。
将插入筒部23a插入口部9内。法兰23b设置于插入筒部23a的外周面,抵接于口部9的开口端9b。插入筒部23a内配置有内塞22。插入筒部23a的内周面设置有卡合部23h。利用环状突起构成卡合部23h。内塞22的卡合部22e卡合于卡合部23h,从而利用喷嘴23支撑内塞22。
利用连接壁23g连接排出筒部23c与插入筒部23a。通过排出筒部23c排出内置物。规制壁23e设置在排出筒部23c内,利用规制壁23e减少内置物排出的流势。规制壁23e设置为自排出筒部23c内周面突出。规制壁23e具有倾斜面23e1,倾斜面23e1以随着自排出筒部23c的内周面远离而靠近排出口23f的方式倾斜。如图8B所示,规制壁23e设置为在俯视下与阀体21的流通孔21a重叠。应予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俯视下”可以理解为“在俯视图中”的意思,也可以称为“以口部9的中心轴延伸的方向看时”。如图8所示,规制壁23e设置为具有与流通孔21a 同心的圆弧部23e2。因此,排出筒部23c的内表面与规制壁23e之间的流通孔23i 为扇形。
卡定筒部23d设置于插入筒部23a的内侧。插入筒部23a与卡定筒部23d之间配置有内塞22的筒部22b。卡定筒部23d构成为卡定阀体21的开口端9b侧。卡定筒部23d的前端23d1为朝径方向外侧变高的倾斜面。法兰21d为与前端23d1 对置的面与前端23d1同样倾斜的倾斜面。通过这样的结构,由于夹住法兰21d的部件(阀体支撑部22d、前端23d1)之间的距离朝径方向内侧变窄,因此阀体21 被稳定地支撑在阀体支撑部22d与前端23d1之间。
<罩子24>
如图5A所示,罩子24具备筒部24a、上壁24b、开口部24c、卡合部24d。
卡合部24d设置于筒部24a的内周面。卡合部24d卡合于口部9的卡合部9a,从而罩子24安装于口部9。上壁24b设置于筒部24a的上侧。由上壁24b和开口端9b夹住法兰23b,从而喷嘴23固定在罩子24与容器主体3之间。开口部24c 设置于上壁24b。排出筒部23c设置为穿过开口部24c而自罩子24突出。
1-3.盖帽2的动作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盖帽2的动作。
容纳部7上未施加有外力时,来自于内置物的内压不会施加于环状部21b,因此,如图9所示,通过流通孔21a边缘抵接于基座22a封闭流通孔21a。
若向容纳部7施加压缩力,则来自于内置物的内压会被施加于环状部21b而使阀体21弾性变形,从而流通孔21a的边缘离开基座22a而使流通孔21a开放。
若压缩力较小,则如图10所示,阀体21弹性变形为碗状部21c的底部21c1浮起。在此时,流通孔21a的边缘也会离开基座22a而使流通孔21a开放。如此,由阀体21和基座22a构成的逆止阀,仅使阀体21自基座22a稍微离开也会被开放,因此能够仅在轻轻压缩容器的情况下,也能够排出内置物。
若对于容纳部7施加更大的压缩力,则如图11所示,阀体21弹性变形为使碗状部21c反转。规制壁23e设置在即使碗状部21c如此变形时碗状部21c也不会接触到的位置。因此,规制壁23e不会妨碍碗状部21c的变形。
若流通孔21a开放,则内置物会通过流通孔21a而流向排出筒部23c,被规制壁 23e降低流势的之后从排出口23f排出。
若解除对容纳部7的压缩力,则会因阀体21的复原力而使碗状部21c回复到原来的形状,流通孔21a的边缘抵接于基座22a,从而流通孔21a再次封闭。碗状部 21c会稍微晚于解除压缩力的时点而回复到原来的形状。由于通过该时间差期间的液体的流动,从基座22a去除固体物,因此降低流通孔21a的边缘与基座22a之间夹有固体物的可能性。
1-4.与现有技术的对比
专利文献1的裂口阀,在尺寸较大的固体物时容易夹在裂口,但本实施方式的逆止阀,由于流通孔21a的边缘与基座22a的间隔足够大,因此即使是尺寸较大的固体物也难以被夹住。
另外,专利文献1的裂口阀,由于裂口是以贯穿排出阀的厚度方向整体的方式设置的,因此裂口内的对置面为面接触(面与面的接触),但本实施方式的逆止阀,通过减少流通孔21a的边缘与基座22a的接触面积,从而容易接近为线接触(线与线的接触)。越使流通孔21a的边缘与基座22a的接触面积减少,越难以夹住固体物。
另外,专利文献1的裂口阀,在阀的成型后,需要对裂口进行道具加工,因此该工序会导致制造成本增加,但由于本实施方式的阀体21在成型时能够形成流通孔,因此无须成型后的刀具加工,能够降低制造成本。
并且,由环状阀座和在设置于其中间的圆形阀体构成的逆止阀,在来自于内置物的压力偏向施加于阀体时,会有阀体倾斜或者内置物的排出不稳定的情况,但于本实施方式的逆止阀,来自于内置物的内压会施加于环状部21b,以环状部21b 的整体抬起的方式弹性变形,因此难以使阀体21倾斜,易于稳定地排出内置物。
2.第2实施方式
利用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类似于第1实施方式,喷嘴23的排出口23f及排出筒部23c的结构差异为主要的不同点。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嘴23,排出口23f的位置是偏心的。因此,如图12B所示,在俯视下,排出口23f未与流通孔21a同心。此外,排出筒部23c设置有以随着靠近排出口23f排出筒部23c缩颈的方式倾斜的规制壁23c1。在俯视下,规制壁23c1与流通孔21a重叠,与第1实施方式的规制壁23e同样地使内置物的排出的势头降低。
3.第3实施方式
利用图13,说明本发明第3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类似于第1实施方式,喷嘴 23的排出口23f及排出筒部23c的结构差异主要的不同点。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喷嘴23,排出口23f的位置未偏心。因此,如图13B所示,在俯视下,排出口23f与流通孔21a为同心。排出筒部23c具备随着靠近排出口 23f而缩径的缩径部23c2、以及随着靠近排出口23f直径不变化的恒径部23c3。
喷嘴23内设置有自喷嘴23的内表面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为3个)臂部 23j。多个臂部23j以圆周方向等间隔的方式设置。各个臂部23j以自缩径部23c2 和恒径部23c3的边界附近朝向容器内部斜方向突出的方式设置。
规制壁23k由多个臂部23j支撑。如图13B所示,在俯视下,规制壁23k与流通孔21a为同心而重叠,与第1实施方式的规制壁23e同样地减少内置物排出的势头。内置物经由相邻的臂部23j之间的流通孔23l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以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多个流通孔23l。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规制壁23k与流通孔21a为同心,以圆周方向等间隔地设置多个流通孔23l,因此无须在意容器的圆周方向的方位也能够排出内置物。如此,本实施方式的喷嘴23没有圆周方向的方向性,因此在安装上盖帽时,无须对于喷嘴23进行上盖帽的圆周方向上的定位。因此,即使上盖帽是螺合式安装的盖帽也没有问题。
并且,由于规制壁23k设置在离开排出口23f的位置,因此即使内置物残留在规制壁23k上,也难以从外部看到。
将从安装有本实施方式的喷嘴23的层叠剥离容器1排出内置物25的状态示于图15A。内置物25在撞到规制壁23k后以绕过规制壁23k的方式流动并从排出口23f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口23f未偏心,且排出口23f的直径较大,因此通过排出口23f的内置物25的流动快,排出口23f与流通孔21a之间的空间23m 通常不会被内置物25填充。因此,有容易出现在排出之后通过流通孔21a侵入到内袋14内的现象(以下称为“气囊”)的问题。这样的额问题通过第4实施方式解决。
4.第4实施方式
利用图14,说明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类似于第1实施方式,喷嘴23的排出口23f及排出筒部23c的结构差异是主要的不同点。以下,以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喷嘴23的排出筒部23c具备本体筒部23c4、以及缩径筒部 23c5。缩径筒部23c5为圆筒状,其剖面积小于本体筒部23c4。在本体筒部23c4 的顶面部23c6,缩径筒部23c5设置在偏心的位置,并与本体筒部23c4连通。在缩径筒部23c5的前端设置有排出口23f。如图14B所示,在俯视下,排出口23f 以不与流通孔21a重叠的方式配置。
在俯视下,由于顶面部23c6与流通孔21a重叠,因此通过流通孔21a的内置物会冲撞到顶面部23c6的内表面,降低排出的势头。因此,顶面部23c6充当规制壁。并且,顶面部23c6的内表面以朝上方凸起的方式弯曲,因此冲撞到顶面部23c6 的内表面的内置物难以被引导至排出口23f。因此,如图15B所示,排出口23f与流通孔21a之间的空间23m易于被内置物25填充。
并且,本实施方式的排出口23f比上述的实施方式其直径更小,因此通过排出口23f的内置物25的流动较慢。因此,空间23m更容易被内置物25填充。在俯视下,若使流通孔21a的开口面积为S1,排出口23f的开口面积为S2,则优选S2 /S1≤5。S2/S1例如为0.2~5,具体而言例如为0.2、0.5、1、1.5、2、2.5、 3、3.5、4、4.5、5,也可以在这里例示的任意2个数值之间的范围内。
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间23m容易被内置物25填充,通过空间23m被内置物25填充,从而能够抑制“气囊现象”。
5.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也可以以以下的方式实施。
·本发明的盖帽2也可以使用于层叠剥离容器1以外的容器,例如,随着内置物的排出而容器整体收缩的单层容器。
【符号说明】
1:层叠剥离容器、2:盖帽、3:容器主体、5:阀部件、7:容纳部、:7a:阀部件安装凹部、:7b:空气流通槽、9:口部、:9a:卡合部、9b:开口端、12:外壳、 14:内袋、15:外气导入孔、21:阀体、21a:流通孔、21b:环状部、21c:碗状部、21c1:底部、21d:法兰、21e:连接部、22:内塞、22a:基座、:22a1:上表面、:22b:筒部、22c:脚部、22d:阀体支撑部、22e:卡合部、22f:间隙、 23:喷嘴、23a:插入筒部、23b:法兰、23c:排出筒部、23c1:规制壁、23c2:缩径部、23c3:恒径部、23c4:主体筒部、23c5:缩径筒部、23c6:顶面部、23d:卡止筒部、23d1:前端、23e:规制壁、23e1:倾斜面、23e2:圆弧部、23f:排出口、23g:连接壁、23h:卡合部、23i:流通孔、23j:臂、:23k:规制壁、23l:流通孔、23m:空间、24:罩子、24a:筒部、24b:上壁、24c:开口部、24d:卡合部、25:内置物、G:空间。

Claims (8)

1.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基座及喷嘴,
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
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本身不成为关闭状态而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由此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成为向上侧凸起的弯曲面,
所述喷嘴具有排出筒部,
所述内置物通过设置于所述排出筒部的排出口排出,
所述排出口是偏心的,所述排出口未与所述流通孔同心,能够降低所述内置物排出的流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阀体具备碗状部,
所述流通孔设置于所述碗状部的底部,
所述阀体构成为,当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以所述碗状部反转的方式弹性变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设置于插入在所述口部内的内塞,
所述内塞具备筒部及脚部,
所述脚部设置于所述筒部与所述基座之间,
所述基座以支柱状设置于所述脚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座设置于插入在所述口部内的内塞,
所述内塞具备筒部,
所述筒部的内周面设置有阀体支撑部,
所述阀体具备法兰,
所述法兰支撑于所述阀体支撑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口配置为在俯视下不与所述流通孔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在俯视下,设所述流通孔的开口面积为S1,所述排出口的开口面积为S2时,
S2/S1≤5。
7.一种层叠剥离容器,其具备容器主体及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主体构成为,具备外壳及内袋且随着内置物的减少所述内袋收缩,
所述盖帽为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盖帽。
8.一种盖帽,其为安装于容纳内置物的容器的口部的盖帽,其特征在于,
所述盖帽具备阀体、基座及喷嘴,
所述阀体具备流通孔,
所述阀体构成为,来自于所述内置物的内压未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流通孔本身不成为关闭状态而所述流通孔的边缘抵接于所述基座,由此封闭所述流通孔,所述内压施加于所述流通孔周围的环状部时,所述阀体发生弹性变形,使得所述流通孔的边缘离开所述基座而开放所述流通孔,
所述基座的上表面成为向上侧凸起的弯曲面,
所述喷嘴具有排出筒部,
所述内置物通过设置于所述排出筒部的排出口排出,
在所述排出筒部设有减少所述内置物排出的流势的规制壁,
所述规制壁具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以随着自所述排出筒部的内周面远离而靠近所述排出口的方式倾斜。
CN201880067037.2A 2017-12-21 2018-12-14 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Active CN1112258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44980 2017-12-21
JP2017-244980 2017-12-21
JP2018059749 2018-03-27
JP2018-059749 2018-03-27
JP2018-224667 2018-11-30
JP2018224667A JP7231818B2 (ja) 2017-12-21 2018-11-30 キャップ及び積層剥離容器
PCT/JP2018/046094 WO2019124247A1 (ja) 2017-12-21 2018-12-14 キャップ及び積層剥離容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5858A CN111225858A (zh) 2020-06-02
CN111225858B true CN111225858B (zh) 2022-08-02

Family

ID=68108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67037.2A Active CN111225858B (zh) 2017-12-21 2018-12-14 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231818B2 (zh)
CN (1) CN111225858B (zh)
TW (1) TWI7841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0013B2 (ja) 2020-11-04 2024-04-17 北海製罐株式会社 エアレスキャップ及びエアレスキャップ付き容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5435A1 (en) * 1991-01-14 1992-07-22 AptarGroup, Inc. Dispensing closure with unitary structure for retaining a pressure-actuated flexible valve
EP1005999A2 (de) * 1998-12-05 2000-06-07 Frank Ritter Kartuschenverschluss mit Ventilfunktion
EP1315657B1 (en) * 2000-09-05 2004-08-18 Vacu vin Innovations Ltd. Self-sealing valve
JP2012030845A (ja) * 2010-06-30 2012-02-16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注出キャップ
CN203473489U (zh) * 2013-02-08 2014-03-12 奥布里斯特封闭瑞士有限公司 闭合件
CN105035504A (zh) * 2015-06-23 2015-11-11 李红彪 一种弧形托盘吸管盖
JP2017030846A (ja) * 2015-08-06 2017-02-09 株式会社三谷バルブ カップゴム使用のバックサクション機構、このバックサクション機構を備えた二重容器、およびこの二重容器を備えたスクイーズ操作態様のポンプ式製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486233A1 (de) * 1964-12-07 1969-10-09 Robert Bihler Selbstschliessender Tubenverschluss
US3848780A (en) * 1974-02-13 1974-11-19 Stull Engraving Co Safety cap
JPH0453657U (zh) * 1990-09-17 1992-05-07
CN1154329A (zh) * 1995-11-13 1997-07-16 株式会社新东邦 液体容器塞及其制造方法
US5680969A (en) * 1995-12-18 1997-10-28 Aptargroup, Inc. Closure with dispensing valve and separate releasable internal shipping seal
JP4749572B2 (ja) * 2001-03-13 2011-08-17 大成化工株式会社 分与容器の口栓構造
US6616012B2 (en) * 2001-07-27 2003-09-09 Richard C. G. Dark Fluid dispensing valve and method of use
DE10214726B9 (de) * 2002-04-03 2004-10-21 Asian Printing & Packing Technology Pte Ltd. Kartusche
US20050087571A1 (en) * 2002-09-20 2005-04-28 Dark Richard C. Fluid dispensing valve and method of assembly
DE102006017957B3 (de) * 2006-04-13 2007-05-16 Kunststofftechnik Waidhofen An Selbstschließendes Ventil
JP5727888B2 (ja) * 2011-02-28 2015-06-03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容器
JP5667010B2 (ja) * 2011-06-09 2015-02-1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吐出容器
KR101930278B1 (ko) * 2011-10-31 2018-12-18 가부시키가이샤 요시노 고교쇼 토출 용기
US9788993B2 (en) * 2012-05-09 2017-10-17 Taisei Kako Co., Ltd. Mouth cap for liquid container
WO2014208096A1 (ja) * 2013-06-28 2014-12-31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二重容器
JP6209027B2 (ja) * 2013-09-06 2017-10-04 株式会社ライフプラテック スリットバルブ付きキャップ
JP6419430B2 (ja) * 2014-01-29 2018-11-07 竹本容器株式会社 揮散量調整キャップ
US9637282B2 (en) * 2014-05-14 2017-05-02 Tokyo Light Industry Co., Ltd. Cap
JP6531000B2 (ja) * 2015-07-31 2019-06-12 株式会社吉野工業所 外容器を減容変形させた状態に維持できる二重容器
KR102593083B1 (ko) * 2015-09-07 2023-10-24 미카사 인더스트리 컴퍼니 리미티드
TWI704090B (zh) * 2015-12-03 2020-09-11 日商京洛股份有限公司 積層剝離容器
CN114834719A (zh) * 2016-04-15 2022-08-02 京洛株式会社 层叠剥离容器
CN109153481B (zh) * 2016-05-20 2020-06-12 东京光工业株式会社 盖和排出容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495435A1 (en) * 1991-01-14 1992-07-22 AptarGroup, Inc. Dispensing closure with unitary structure for retaining a pressure-actuated flexible valve
EP1005999A2 (de) * 1998-12-05 2000-06-07 Frank Ritter Kartuschenverschluss mit Ventilfunktion
EP1315657B1 (en) * 2000-09-05 2004-08-18 Vacu vin Innovations Ltd. Self-sealing valve
JP2012030845A (ja) * 2010-06-30 2012-02-16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注出キャップ
CN203473489U (zh) * 2013-02-08 2014-03-12 奥布里斯特封闭瑞士有限公司 闭合件
CN105035504A (zh) * 2015-06-23 2015-11-11 李红彪 一种弧形托盘吸管盖
JP2017030846A (ja) * 2015-08-06 2017-02-09 株式会社三谷バルブ カップゴム使用のバックサクション機構、このバックサクション機構を備えた二重容器、およびこの二重容器を備えたスクイーズ操作態様のポンプ式製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225858A (zh) 2020-06-02
JP2019167160A (ja) 2019-10-03
TWI784106B (zh) 2022-11-21
JP7231818B2 (ja) 2023-03-02
TW201936456A (zh) 2019-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46600B2 (en) Discharge container
EP2719635B1 (en) Dispensing container
JP5538057B2 (ja) 吐出容器
JP2015155333A (ja) 吐出容器
JP5559606B2 (ja) 吐出容器
JP6349230B2 (ja) 積層剥離容器
KR102093254B1 (ko) 적층박리용기
EP3444194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delaminatable container
CN111225858B (zh) 盖帽以及层叠剥离容器
CN109071073A (zh) 可再密封容器
JP6531000B2 (ja) 外容器を減容変形させた状態に維持できる二重容器
WO2020262672A1 (ja) 二重容器用注出キャップ及び二重容器
CN210259479U (zh) 流体吐出容器
WO2019124247A1 (ja) キャップ及び積層剥離容器
US10611530B2 (en) Discharge container
JP6768474B2 (ja) ヒンジキャップ
JP6896342B2 (ja) 二重容器用キャップ
JP7481623B2 (ja) ノズル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吐出容器
JP2017013840A (ja) 球状物用容器
JP6531001B2 (ja) 外容器を減容変形させた状態に維持できる二重容器
JP7418277B2 (ja) 二重容器
JP6499942B2 (ja) 積層ボトル
JP7469125B2 (ja) 複合蓋
JP7169070B2 (ja) シール材付き容器
JP6903376B2 (ja) 二重容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