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76086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76086B
CN111176086B CN201911084529.5A CN201911084529A CN111176086B CN 111176086 B CN111176086 B CN 111176086B CN 201911084529 A CN201911084529 A CN 201911084529A CN 111176086 B CN111176086 B CN 11117608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heater
image forming
forming apparatus
electr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8452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176086A (zh
Inventor
藤原悠二
小椋亮太
秋屋佳吾
并木辉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919614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7423253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riority to CN20231051453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6430698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760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0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1760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760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17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fixing unit in general, e.g. cooling means, heat shielding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04Power supply control, e.g. power-saving mode, automatic power turn-off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80Details relating to power supplies, circuits boards, electrical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形成装置。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电路,所述电路包括定影单元内的电路和电力控制电路两者,被提供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从AC电源向加热器供给电力,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绝缘,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两者都电绝缘,所有的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在电路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提供,并且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以所述第一电路、第三电路以及第二电路的次序在至少一条直线上部署,所有的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存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直线上。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使用电子照相系统或静电记录系统的诸如复印机、打印机等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安装在图像形成装置中的定影单元,存在以下配置:该配置包括圆筒状的膜、与膜的内表面接触的板状的加热器、以及经由膜相对于加热器形成夹持(nip)部分的辊。另外,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H11-194837中公开了用于通过在与膜接触的加热器基板的表面侧提供热敏电阻来以高精度检测夹持部分的温度的配置。
然而,当采用其中在与膜接触的加热器基板的表面侧提供热敏电阻的配置时,需要确保介电击穿电压。为此,已构想了其中电连接到热敏电阻的温度检测电路与电连接到商用电源的一次侧电路(第一电位组(group))和与一次侧电路电绝缘的二次侧电路(第二电位组)两者都电绝缘的配置。
然而,当第一电位组、第二电位组和其中提供温度检测电路的电位组被混合在电路板内时,因为需要确保电位组之间的距离,所以电路板的大小增大。电路板的大小的增大对于减小图像形成装置的大小是不利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具有用于根据从AC电源供给的电力产生热的加热器,并且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提供有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电路,
其中,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内的电路和所述电力控制电路两者的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从所述AC电源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绝缘,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两者都电绝缘,
其中,所有的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在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提供,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以所述第一电路、第三电路以及第二电路的次序在至少一条直线上部署,所有的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存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具有用于根据从AC电源供给的电力产生热的加热器,并且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提供有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电路,
其中,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内的电路和所述电力控制电路两者的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从所述AC电源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绝缘,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两者都电绝缘,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部署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路部署在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三电路部署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为后表面。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具有用于根据从AC电源供给的电力产生热的加热器,并且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单元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装置主体;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提供有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电路;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将所述定影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电力控制电路,
其中,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内的电路和所述电力控制电路两者的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从所述AC电源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绝缘,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两者都电绝缘,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以所述第一电路、第三电路以及第二电路的次序在所述连接器中布置。
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定影单元的截面图;
图3A和3B是图示实施例1中的加热器的配置的图;
图4是图示实施例1中的定影单元和电力控制电路的图;
图5A和5B是图示实施例1中的电路板的配置的图;
图6A和6B是图示实施例2中的电路板的配置的图;
图7A至7C是图示实施例3中的电路板的配置的图;
图8A至8C是实施例4和比较示例中的连接器的截面图;以及
图9A至9C是实施例5中的连接器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给出本发明的实施例(示例)的描述。然而,可以根据本发明被应用到的装置的配置、各种条件等适当地改变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因此,在实施例中描述的构成要素的大小、材料、形状、它们的相对布置等不意图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定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图1是使用电子照相记录技术的图像形成装置(激光打印机)100的截面图。当产生打印信号时,依赖于图像信息调制的激光束由扫描仪单元21投射并扫描通过充电辊16充电到预定极性的感光构件(感光鼓)19。因此,在感光构件19上形成静电潜像。从显影设备17向这个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以在感光构件19上形成依赖于图像信息的调色剂图像。
18表示清洁器,其清洁感光构件19。在本实施例中,包括感光构件19、充电辊16以及显影设备17(其包括显影辊)的显影单元和包括清洁器18的清洁单元被配置为能够作为处理盒15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从图像形成装置100的装置主体拆卸。装载在纸盒11上的诸如普通纸的记录材料P通过拾取辊12一次一张地馈送并通过辊13传送到对齐辊14。另外,记录材料P根据感光构件19上的调色剂图像到达由感光构件19和转印辊20形成的转印位置的定时被从对齐辊14传送到转印位置。在记录材料P经过转印位置的过程中,感光构件19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P。此后,在定影单元200中加热记录材料P,并且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在记录材料P上。其上定影有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根据辊26和27被排出到图像形成装置100上的托盘。
28表示纸馈送托盘(手动馈送托盘),其具有一对记录材料调节板,其具有响应于记录材料P的大小而可调整的宽度。29表示拾取辊,其从纸馈送托盘28馈送记录材料P,并且30表示驱动定影单元200等的马达。定影单元200可拆卸地附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0。电力从连接到商用AC电源401的电力控制电路400供给到定影单元200。上述感光构件19、充电辊16、扫描仪单元21、显影设备17以及转印辊20构成图像形成部分,该图像形成部分在记录材料P上形成未定影的图像。扫描仪单元包括响应于图像信息而发出光的半导体激光器22、使激光束偏转的多面镜23以及使偏转的激光束朝着感光构件19反射的反射镜24。
图2是使在记录材料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在记录材料上的定影单元200的截面图。定影单元200包括圆筒状膜202、与膜202的内表面接触的加热器300以及压力辊(夹持部分形成构件)208,该压力辊(夹持部分形成构件)208经由膜202相对于加热器300形成定影夹持部分N。加热器300根据从AC电源401(图4)供给的电力产生热。携载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的片材通过定影夹持部分被夹住(pinch)并传送。
膜202包括由诸如聚酰亚胺的耐热树脂或诸如不锈钢的金属制成的基层、以及由氟树脂制成的表面层。可以在基层和表面层之间提供由硅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
压力辊208包括由诸如铁或铝的金属制成的芯棒209、以及由硅橡胶等制成的弹性层210。
加热器300由保持构件(加热器保持器)201保持,该保持构件(加热器保持器)201由诸如液晶聚合物的耐热树脂制成。保持构件201还具有引导膜202的旋转的引导功能。保持构件201通过金属支柱204增强(reinforce)。用于通过在压力辊208和弹簧之间施加压力来形成定影夹持部分N的弹簧(未示出)的压力被施加到支柱204。压力辊208从马达30(参考图1)接收电力以在箭头方向上旋转。膜202根据压力辊208的旋转而被驱动旋转。携载未定影的调色剂图像的记录材料P在通过定影夹持部分N被夹住并传送的同时被加热并定影。
加热器300包括陶瓷(绝缘)基板305以及印刷在基板305上的加热元件(加热电阻器)302a和302b。诸如热敏开关或温度保险丝的保护元件212与加热器300接触。当加热器300异常地产生热时,保护元件212通过断开在加热器300中提供的开关来中断供给到加热器300的电力。
图3A是在图3B中所示的记录材料P上的传送基准位置X0处的加热器300的截面图。加热器300包括作为以基板305为基础膜202的内表面滑动的一侧的表面的滑动表面层1和2、以及作为在与滑动表面层1和2相对的一侧的表面的背表面层1和2。
半导体301和303在加热器300的背表面层1上提供。半导体301被分成部署在记录材料P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半导体301a和部署在其下游侧的半导体301b。在背表面层1上还提供加热元件302,该加热元件302部署在半导体301和303之间,并使用通过半导体301和303供给的电力来产生热。加热元件302被分成部署在记录材料P的传送方向的上游侧的加热元件302a和部署在其下游侧的加热元件302b。另外,在背表面层1上提供与加热器300外部的电力供给端子(未示出)连接的电极E3。在加热器300的背表面层2上提供由绝缘玻璃制成的保护层308。保护层308覆盖除电极E3和稍后将描述的电极E4以外的区域。
图3B是在背表面层2、背表面层1以及滑动表面层1的加热器300的平面图。在加热器300的纵向方向上,在背表面层1上提供由半导体301、半导体303、加热元件302以及电极E3的集合(set)组成的七个加热块HB1至HB7。在该图中,标号302a-1表示加热块HB1中的加热元件302a-1,标号302a-2表示加热块HB2中的加热元件302a-2,并且最后的数字表示对应的加热块。这同样适用于加热元件302b、半导体303以及电极E3的末尾所表示的标号。符号E4和E5表示电极。加热元件302的一侧电连接到电极E3,并且其另一侧电连接到电极E4和E5。
保护层308在除电极E3-1至E3-7、E4和E5的区域以外的区域中提供。加热器300外部的电力供给端子(未示出)从加热器300的背侧连接到电极E3-1至E3-7、E4和E5。七个加热块HB1至HB7被独立地控制。
用于检测加热器300的温度的热敏电阻(温度检测元件)T1-1至T1-7以及T2-2至T2-6在滑动表面层1上提供。热敏电阻T1-1至T1-7(主热敏电阻)分别在七个加热块HB1至HB7上提供。主热敏电阻T1-1至T1-7主要用于加热块HB1至HB7的温度控制。因此,主热敏电阻T1-1至T1-7在加热器300的纵向方向上大致在加热块HB1至HB7的中心处提供。
热敏电阻T2-2至T2-6(副热敏电阻)分别在五个加热块HB2至HB6上提供。提供副热敏电阻T2-2至T2-6以便在具有窄的宽度的记录材料P的片材上打印的情况下检测加热器300的非纸张经过区域的温度。因此,副热敏电阻T2-2至T2-6分别部署在加热块HB1至HB7的在加热器300的纵向方向上离传送基准位置X0最远的位置附近。加热块HB1和HB7在加热器300的纵向方向上具有窄的区域,因此在其中省略了热敏电阻。
主热敏电阻T1-1至T1-7中的每一个的一侧的端子连接到用于电阻值检测的导体ET1-1至ET1-7中的每一个,并且另一侧的端子连接到共用导体EG9。副热敏电阻T2-2至T2-6中的每一个的一侧的端子连接到用于电阻值检测的导体ET2-2至ET2-6中的每一个,并且另一侧的端子连接到共用导体EG10。尽管当热敏电阻的数量增大时加热器300的宽度(加热器300的最短尺寸方向上的长度)L增大,但是根据诸如采用共用导体EG9和EG10的努力,加热器300的大小的增大被阻止。
在加热器300的滑动表面层2上提供涂覆有诸如玻璃的材料的保护层309。保护层309覆盖所有主热敏电阻、所有副热敏电阻和所有导体,使得所有的导体ET1-1至ET1-7、ET2-2至ET2-6、EG9和EG10在加热器300的纵向方向上的边缘露出。
图4图示了定影单元200和电力控制电路400。作为包括定影单元200内的电路和电力控制电路400的电路,存在第一电位组(第一电路)415,该第一电位组(第一电路)415是用于将电力从AC电源401供给到加热器300(加热元件302a和302b)的一次侧电路。此外,存在第二电位组(第二电路)406,该第二电位组(第二电路)406是与第一电位组415电绝缘并且控制供给到加热器300的电力的二次侧电路。第一电路415是不能被用户触摸的电路。第二电路406是具有可以被用户触摸的电气部件和配线的电路。例如,第二电路406中还包括诸如用于与外部装置(诸如PC)连接的接口电缆的电气部件,因为它可以被用户触摸。另外,存在与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两者都绝缘的第三电位组(第三电路)405。第三电路405是不具有可以被用户触摸(不能被用户触摸)的电气部件或配线的电路。鉴于此,第三电路405与第二电路406不同。
当加热器300由于加热器300的异常的热产生等而破损时,第一电位组415(诸如电极E3-1至E3-7、E4和E5以及加热元件302a和302b)可以电连接到热敏电阻T1-1至T1-7和T2-2至T2-6。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配置:其中即使当两者彼此电连接时,也确保与用户或第二电位组406的绝缘。具体地,包括热敏电阻T1-1至T1-7和T2-2至T2-6以及温度检测电路402的第三电位组405与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电绝缘。
定影单元200可拆卸地附接到打印机100的主体。定影单元200通过连接器403电连接到打印机100的主体。
接下来,将描述第一电位组415中的电路。在电力控制电路400中,商用AC电源401通过继电器423和424以及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408至414连接到连接器403。在定影单元200中,来自连接器403的电力供给线连接到加热器300的电极E3-1至E3-7、E4和E5。
接下来,将描述第三电位组405中的电路。在定影单元200中,信号线经由热敏电阻T1-1至T1-7以及T2-2至T2-6的导体ET1-1至ET1-7、ET2-2至ET2-6、EG9和EG10连接到温度检测电路402中提供的AD转换器404以及保护电路406和407。在图4中,为了简化附图,信号线被示为两条线。AD转换器404将热敏电阻T1-1至T1-7以及T2-2至T2-6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为了减小连接器403的连接插脚(pin)的数量,例如,使用诸如UART通信的数据通信。连接器403连接到电力控制电路400。在电力控制电路400中,连接到连接器403的信号线(第三电位组)通过绝缘耦合器(光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耦合器)418连接到与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一电位组415两者都电绝缘的第二电位组406。当热敏电阻T1-1至T1-7以及T2-2至T2-6的模拟信号超过预定阈值时,保护电路406和407输出信号RL1OFF和信号RL2OFF,以中断对加热器300的电力供给。用于信号RL1OFF的信号线和用于信号RL2OFF的信号线连接到连接器403,此后连接到电力控制电路400。在电力控制电路400的内部,每条信号线通过绝缘耦合器425和426连接到锁存电路427和428。
最后,将描述第二电位组406中的电路。经由绝缘耦合器418的信号被输入到CPU431。CPU 431例如基于主热敏电阻T1-1至T1-7的接收的信号使用PID控制来确定加热块HB1至HB7维持分别对其设置的目标温度所需的电力。CPU 431将信号FSRD1至FSRD7发送到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408至414,使得确定的电力被供给到加热块HB1至HB7。使用光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耦合器416至422以便将信号FSRD1至FSRD7从第二电位组406发送到第一电位组415来确保第二电位组406与第一电位组415之间的绝缘。锁存电路427和428是用于在副热敏电阻T2-2至T2-6的温度达到至少预定温度时将信号RL1OFF和信号RL2OFF的逻辑固定为OFF的电路。用于从锁存电路427和428输出的信号RL1OFF和信号RL2OFF的信号线分别连接到晶体管429和430。此外,信号线被配置为阻挡流过继电器423和424的线圈的电流。保护元件212在定影单元200中提供,并且电力控制电路400上的电源通过连接器403连接到保护元件212。经由保护元件212的电源通过连接器403连接到继电器423和424的线圈的电源。因此,当由于加热器300的异常的热产生而使保护元件212断开时,不向继电器423和424的线圈供给电力。当继电器423和424断开时,对加热器300的电力供给被中断。
如图4中所示,电力控制电路400具有其中第一电位组415、第二电位组406和第三电位组405被混合的配置。跨着第二电位组和第一电位组的继电器423和424根据继电器423和424的内部结构来确保其间的绝缘。
图5A和5B是其上安装有电力控制电路400的电路板500的平面图。电路板500具有其中第一电位组415、第二电位组406和第三电位组405被混合的配置。具体地,所有的三个电位组(第一至第三电路)415、406和405在电路板50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提供。在其中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被混合的电路中,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的距离C需要是满足安全要求(IEC60950-1和IEC62368-1)中的增强绝缘的距离。另一方面,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之间的距离A以及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的距离B可以是确保安全要求中的基本绝缘的距离。距离具有距离C>距离A并且距离C>距离B的关系。这里,基本绝缘是为了对触电的基本保护而执行的绝缘。双重绝缘在基本绝缘失效时执行附加绝缘,其对基本绝缘执行保护。增强绝缘是单一绝缘,其提供与双重绝缘相同程度的防触电保护。在本实施例中,增强绝缘和双重绝缘被统称为增强绝缘。
图5A是图示比较示例1中的电路板1500上的电位组的布置的平面图和直线X的位置处的截面图。所有的第一电位组415、第二电位组406和第三电位组405存在于直线X上,并且第二电位组406、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从图5A和5B的左侧顺次部署。在这个布置中,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绝缘所需的电位组之间的距离是距离C和距离A(<距离C)。特别地,因为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邻接,所以距离C需要增大。由于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之间的距离也需要用于基本绝缘的距离A,因此绝缘所需的总距离为距离A+距离C。
图5B是图示实施例1中的电路板500上的电位组的布置的平面图和直线X的位置处的截面图。所有的第一电位组415、第二电位组406和第三电位组405存在于直线X上,并且第二电位组406、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一电位组415从图5A和5B的左侧顺次部署。即,第一至第三电路在至少一条直线上以第一电路415、第三电路405和第二电路406的次序部署,所有的第一至第三电路415、406和405在电路板500的一个表面上存在于该直线上。在这个布置中,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绝缘所需的电位组之间的距离是距离B(<距离C)和距离A(<距离C)。第二电位组406和第三电位组405之间的距离可以是距离B(<距离C),因为它们之间仅仅需要基本绝缘,并且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之间的距离可以是距离A(<距离C),因为它们之间也仅仅需要基本绝缘。另外,如果满足(距离A+距离B)≥距离C,那么可以确保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所需要的增强绝缘。因此,可以将实施例1的电路板500中的绝缘所需的距离A+C减小到比较示例1的电路板1500中的绝缘所需的距离A+C以下,并且可以将电路板500的面积减小到比较示例1的面积以下。
如上所述,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具有将电力从AC电源401供给到加热器300的电路的第一电位组415、以及与第一电位组415电绝缘的第二电位组406,该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在包括定影单元200和电路板500的电路上提供。此外,提供与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两者都绝缘的第三电位组405。另外,所有的三个电位组415、406和405部署在电路板50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三个电位组415、406和405在所有的三个电位组415、406和405存在的至少一条直线上以第一电位组415、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的次序部署。
尽管在电路板500上的任意直线上不是必须存在三种类型的电位组,但是当存在三种类型时,期望部署三个电位组,使得三种类型的每个电位组仅存在于一个地方,以便减小板的面积。此外,其中三个电位组在所有的三个电位组(第一至第三电路)415、406和405存在的所有直线上以第一电位组415、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的次序部署的配置是更期望的。
实施例2
图6A是比较示例2的电路板1501的截面图,并且图6B是实施例2的电路板2500的截面图。实施例2中的电路板2500是两层板。在板的厚度方向上也需要上述安全要求的绝缘结构。
在表示比较示例的图6A中,所有的第三电位组405、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存在于直线Y上,并且它们以第三电位组405、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的次序部署。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之间所需要的电路板1501a的厚度是厚度A,并且在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所需要的电路板1501c的厚度是厚度C(>厚度A)。因此,电路板1501需要最小厚度A+C。
在表示实施例2的图6B中,所有的第一电位组415、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存在于直线Y上,并且它们以第一电位组415、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的次序部署。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之间所需要的电路板2500a的厚度是厚度A,并且在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所需要的电路板2500b的厚度是厚度B(<厚度C)。因此,尽管电路板2500需要最小厚度A+B,但是这个厚度小于电路板1501所需要的厚度。
如上所述,能够减小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板2500的厚度。
实施例3
图7A是比较示例3的电路板1502的表面的平面图、电路板1502的截面图以及电路板1502的背面的平面图。图7B和7C是实施例3的电路板3501和3502的表面的平面图、电路板3501和3502的截面图以及电路板3501和3502的背面的平面图。实施例3中的电路板3501和3502是双面板。对于安全要求,如在实施例1中那样,在表面方向上需要距离C>距离A并且距离C>距离B,并且如在实施例2中那样,在板的厚度方向上需要厚度C>厚度A并且厚度C>厚度B。
在表示比较示例3的图7A中,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部署在电路板1502的第一表面1502A上,并且第三电位组405部署在作为背面的第二表面1502B上。由于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部署在第一表面1502A上,所以需要距离C并且因此电路板1502的面积增大。
在表示实施例3的图7B中,第二电位组406和第三电位组405部署在电路板3501的第一表面3501A上,并且第一电位组415部署在作为背面的第二表面3501B上。根据这个布置,邻近的电位组之间的距离变为距离B,因此可以将电路板3501的面积减小到小于图7A的配置的面积。
在表示实施例3的修改示例的图7C中,第二电位组406部署在电路板3502的第一表面3502A上,并且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部署在作为背面的第二表面3502B上。根据其中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部署在第二表面3502B上的布置,邻近的电位组之间的距离变为距离A,因此可以将电路板3502的面积减小到小于图7A的配置的面积。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的装置中,第一电位组415部署在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第二电位组406部署在作为第一表面的背面的第二表面上,并且第三电位组405部署在第一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
此外,在其中提供第一电位组415的区域的正后方没有提供第二电位组406。
另外,第三电位组405部署在其中提供第一电位组415的区域或其中提供第二电位组406的区域的正后方。
同时,如果可以确保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所需的绝缘距离为厚度A或厚度B,那么第一电位组415可以部署在第二电位组406的正后方(其中,电路板500夹在其间)。
在实施例2和3中,当电位组存在于电路板500的边缘(凸缘附近)或穿过表面和背面的通孔存在于板中时,还需要考虑在这样的位置处路由到表面和背面的爬电距离(creeping distance)。
实施例4
接下来,将描述对小型化连接器有效的配置。
图8A至8C是图4中所示的连接器403的示意性截面图,并且示出了其中与第一电位组(第一电路)415、第二电位组(第二电路)406和第三电位组(第三电路)405分别对应的连接器部分被混合的配置。
即,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其中在单个连接器403内部署与各个电位组对应的连接器部分的连接器配置。连接器403由包括在定影单元200和图像形成装置100的主体中的任意一个上提供的插脚的公连接器、以及包括与插脚对应并在另一侧提供的插脚孔的母连接器组成。图8A至8C以及9中的圆圈示意性地示出了每个连接器部分中的插脚或插脚孔的布置。尽管未示出,但是连接器403包括用于定位公连接器和母连接器以便维持插脚和插脚孔的连接状态的嵌合形状部分。
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和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之间的绝缘所需的预定距离(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中包括的插脚和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中包括的插脚之间的最短距离)假设为A。类似地,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和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之间的绝缘所需的预定距离(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中包括的插脚和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中包括的插脚之间的最短距离)假设为B。另外,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和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之间的绝缘所需的预定距离(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中包括的插脚和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中包括的插脚之间的最短距离)假设为C。这里,存在A=B<C的关系。假设A和B为与基本绝缘对应的绝缘距离。假设C为与增强绝缘对应的绝缘距离。
图8A是示出实施例1中连接器403内与各个电位组对应的连接器部分的布置配置的示意截面图。从连接器的截面的左侧开始,以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和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的次序部署连接器部分。即,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部署在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的一侧,并且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部署在作为相对侧的另一侧。这是其中部署电位组使得在电位组之间的距离之和变为A+B并且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绝缘所需的距离的同时电位组之间的距离之和最小化的示例。在图8A中,通过移除电位组之间的配线所需的金属部分,可以进一步减小绝缘所需的距离。例如,当使用包括比每个电位组所需的数量大的数量的插脚的连接器实现图8A中所示的电位组布置配置时,在每个电位组中不使用的自由插脚以及与自由插脚对应提供的金属部分从连接器移除并使用。因此,能够实现其中已使用更紧凑的连接器(具有较少插脚的连接器)确保所需要的绝缘距离的电位组布置配置。
图8B是示出比较示例中连接器403内的连接器布置的示意截面图。在比较示例中,从连接器的截面的左侧开始,以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和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的次序部署连接器部分。在这样的布置中,电位组之间的距离之和为C+B,因此变得大于图8A中所示的距离之和A+B。因此,所需要的连接器大小增大。
图8C是示出当在连接器403内将插脚和插脚孔布置为两行时的截面的图。第一行和第二行被布置为使得它们变为相同的电位并且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的距离减小。此外,如图8A中那样,从连接器的截面的左侧开始,以第一电位组415的连接器部分、第三电位组405的连接器部分和第二电位组406的连接器部分的次序部署连接器部分。根据这个布置,能够在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绝缘所需的距离的同时最小化电位组之间的距离之和。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电路配置,能够促进连接器和定影设备的小型化。
同时,实施例4中所示的布置仅仅是其中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电绝缘所需的预定距离并且电位组之间的距离之和最小化的布置的示例。依赖于电位组的数量和绝缘所需的距离的大小的组合,可以采用各种配置。
实施例5
图9A至9C是图示实施例5中的连接器布置的图。在本实施例中,提供包括与电位组分别对应的多个连接器403的配置。即,对每个电位组提供独立的连接器403。
在实施例5中,省略了实施例4和5中的共用部件的描述。实施例5中没有特别描述的事项与实施例4中的事项相同。
图9A是示出连接器403(a)、403(b)和403(c)在直线上的布置的图。第一电位组415连接到连接器403(a),第三电位组405连接到连接器403(b),并且第二电位组406连接到连接器403(c)。如实施例1中那样,假设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之间的绝缘所需的预定距离为A。同样,假设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的绝缘所需的预定距离为B,并且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二电位组406之间的绝缘所需的预定距离为C。这里,如实施例1中那样,也存在A=B<C的关系。
如图9A中所示,即使当针对各个电位组分开连接器时,通过从连接器的截面的左侧以第一电位组415、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的次序布置连接器,也能够获得与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即,能够在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绝缘所需的距离的同时在最小的空间中布置连接器。
图9B是示出当在每个连接器内将插脚和插脚孔布置为两行时的截面的图。第一行和第二行被布置为使得它们变为相同的电位并且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的距离减小。此外,如图9A中那样,从连接器的截面的左侧开始,以第一电位组415、第三电位组405和第二电位组406的次序部署连接器。根据这个布置,能够在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绝缘所需的距离的同时在最小的空间中布置连接器。
图9C是示出连接器403(a)、403(b)和403(c)在三角形上的布置的图。这里,用于在确保电位组之间的绝缘所需的距离的同时最小化电位组之间的距离之和的布置是其中连接器403(a)、403(b)和403(c)被布置为使得距离C变成斜边的布置,如图9C中所示。即,连接器被部署为使得在连接器403(a)、403(b)和403(c)之间绘制等腰三角形,该等腰三角形以长度为A的第一边和长度为B的第二边作为相等边、以及长度为C的第三边作为底边。
实施例5中所示的连接器配置仅仅是示例。例如,可以提供其中第一电位组415和第三电位组405被包括在一个连接器中并且第二电位组406被包括在单独的连接器中的配置。即,依赖于电位组的数量和绝缘所需的距离的大小的组合,可以采用各种配置。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要被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便包含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具有用于根据从AC电源供给的电力产生热的加热器,并且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提供有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电路,
其中,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内的电路和所述电力控制电路两者的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从所述AC电源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绝缘并且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两者都电绝缘并且包括温度检测电路,
其中,所有的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在所述电路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提供,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以所述第一电路、第三电路以及第二电路的次序在至少一条直线上部署,所有的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在所述电路板的所述一个表面上存在于所述至少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圆筒状膜和辊,所述圆筒状膜具有内表面,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内表面接触,所述辊经由所述膜与所述加热器一起形成用于夹住并传送记录材料的定影夹持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在与所述膜接触的一侧包括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和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三电路是不具有用户可触摸的任何电气部分和配线的电路,并且所述第二电路是具有用户可触摸的电气部分或配线的电路。
6.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具有用于根据从AC电源供给的电力产生热的加热器,并且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以及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提供有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电路,
其中,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内的电路和所述电力控制电路两者的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从所述AC电源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绝缘并且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两者都电绝缘并且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部署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上,所述第二电路部署在第二表面上,并且所述第三电路部署在所述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至少一个上,所述第二表面相对于所述第一表面为后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路在不位于提供所述第一电路的区域的正后方的区域中提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三电路部署在提供所述第一电路的区域的正后方或者提供所述第二电路的区域的正后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圆筒状膜和辊,所述圆筒状膜使所述加热器与内表面接触,所述辊经由所述膜与所述加热器一起形成用于夹住并传送记录材料的定影夹持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在与所述膜接触的一侧包括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和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
12.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三电路是不具有用户可触摸的任何电气部分和配线的电路,并且所述第二电路是具有用户可触摸的电气部分或配线的电路。
13.一种用于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在记录材料上形成调色剂图像的图像形成部分;
定影单元,所述定影单元具有用于根据从AC电源供给的电力产生热的加热器,并且将形成在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热定影到所述记录材料上,所述定影单元可拆卸地附接到所述装置主体;
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被提供有用于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的电力控制电路;以及
至少一个连接器,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将所述定影单元电连接到所述电力控制电路,
其中,包括所述定影单元内的电路和所述电力控制电路两者的电路被提供有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从所述AC电源向所述加热器供给电力,所述第二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电绝缘并且控制供给到所述加热器的电力,所述第三电路与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两者都电绝缘并且包括温度检测电路,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电路至第三电路以所述第一电路、第三电路以及第二电路的次序在所述连接器中布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定影单元包括圆筒状膜和辊,所述圆筒状膜具有内表面,所述加热器与所述内表面接触,所述辊经由所述膜与所述加热器一起形成用于夹住并传送记录材料的定影夹持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加热器在与所述膜接触的一侧包括检测所述加热器的温度的温度检测元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温度检测元件和所述温度检测元件的信号线连接到所述温度检测电路。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电路和第三电路是不具有用户可触摸的任何电气部分和配线的电路,并且所述第二电路是具有用户可触摸的电气部分或配线的电路。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是单个连接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包括与所述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分别对应的三个连接器。
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和第二连接器,所述第一连接器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以及第三电路中的一个电路,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剩余的两个电路。
CN201911084529.5A 2018-11-09 2019-11-08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11760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514537.9A CN116430698A (zh) 2018-11-09 2019-11-08 图像形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11664 2018-11-09
JP2018211664 2018-11-09
JP2018214524 2018-11-15
JP2018-214524 2018-11-15
JP2019-196146 2019-10-29
JP2019196146A JP7423253B2 (ja) 2018-11-09 2019-10-29 画像形成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4537.9A Division CN116430698A (zh) 2018-11-09 2019-11-08 图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76086A CN111176086A (zh) 2020-05-19
CN111176086B true CN111176086B (zh) 2023-05-16

Family

ID=705513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4537.9A Pending CN116430698A (zh) 2018-11-09 2019-11-08 图像形成装置
CN201911084529.5A Active CN111176086B (zh) 2018-11-09 2019-11-08 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514537.9A Pending CN116430698A (zh) 2018-11-09 2019-11-08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4) US10845741B2 (zh)
CN (2) CN116430698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67763B1 (ko) * 2014-03-19 2021-06-23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화상 가열 장치 및 화상 가열 장치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히터
EP4123389A1 (en) * 2014-03-19 2023-01-2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heating apparatus and heater for use therein
JP7395260B2 (ja) 2019-03-19 2023-12-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1086068A (ja) * 2019-11-29 2021-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29723A (ja) 2020-08-05 2022-02-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073B1 (en) * 1998-07-07 2001-07-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heat roller used i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6258877A (ja) * 2005-03-15 2006-09-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誘導加熱定着装置
CN103676575A (zh) * 2012-09-19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及安装有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设备
CN105319914A (zh) * 2014-05-26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CN105319913A (zh) * 2014-05-26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JP2017138431A (ja) * 2016-02-03 2017-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8146957A (ja) * 2017-03-06 2018-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像加熱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31959A (ja) 1991-05-07 1992-11-19 Ricoh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用コネクタ
JP2001290323A (ja) 1991-07-09 2001-10-19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11194837A (ja) * 1997-12-27 1999-07-21 Canon Inc 加熱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定着装置
JP4054438B2 (ja) 1998-05-29 2008-02-2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0010434A (ja) 1998-06-25 2000-01-14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加熱装置
JP2002170649A (ja) * 2000-11-29 2002-06-14 Canon Inc 加熱装置、この加熱装置を備える定着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258640A (ja) 2001-03-06 2002-09-11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5062752A (ja) 2003-08-20 2005-03-10 Fuji Xerox Co Ltd 監視装置、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635783B2 (ja) * 2005-08-24 2011-02-23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WO2007113845A1 (en) * 2006-04-03 2007-10-11 Alembic Limited A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e)-2-cyano-3-(3, 4-dihydroxy-5-nitrophenyl)-n, n-diethyl-2-propenamide (entacapone)
JP2007336644A (ja) * 2006-06-13 2007-12-27 Kyocera Mita Corp 回路基板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8036556B2 (en) * 2006-11-21 2011-10-1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device having an electric power control system to an induction heating coil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089146B2 (ja) * 2006-11-27 2012-12-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20080131161A1 (en) 2006-11-30 2008-06-05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apparatus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69278B2 (ja) 2007-03-30 2012-02-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7792450B2 (en) * 2007-04-17 2010-09-07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Fixing device for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885557B2 (en) * 2008-12-16 2011-02-08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Thermistor isolation technique for a ceramic fuser heater
JP5201095B2 (ja) 2009-07-13 2013-06-0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回路基板
US8907437B2 (en) 2011-07-22 2014-12-09 Allegro Microsystems, Llc Reinforced isolation for current sensor with magnetic field transducer
JP6039219B2 (ja) 2012-04-06 2016-12-07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2267763B1 (ko) * 2014-03-19 2021-06-23 캐논 가부시끼가이샤 화상 가열 장치 및 화상 가열 장치에서 사용하기 위한 히터
JP6666026B2 (ja) * 2015-09-04 2020-03-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リント基板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58807B2 (ja) * 2015-09-07 2020-09-2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661311B2 (ja) 2015-09-11 2020-03-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像加熱装置に用いるヒータ
JP6779603B2 (ja) * 2015-09-14 2020-11-04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及びこのヒータを搭載した像加熱装置
JP6906910B2 (ja) * 2016-07-28 2021-07-2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876412B2 (ja) 2016-11-16 2021-05-26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測定装置
JP6702154B2 (ja) * 2016-11-21 2020-05-2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スイッチの駆動装置
JP6851815B2 (ja) * 2016-12-26 2021-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109976B2 (ja) * 2017-05-17 2022-08-0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CN108931908B (zh) 2017-05-17 2021-11-05 佳能株式会社 图像形成装置
JP7005311B2 (ja) * 2017-11-20 2022-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10749425B2 (en) * 2018-01-17 2020-08-18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ower supply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9073B1 (en) * 1998-07-07 2001-07-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emperature control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emperature of heat roller used in image forming device
JP2006258877A (ja) * 2005-03-15 2006-09-28 Konica Minolta Business Technologies Inc 誘導加熱定着装置
CN103676575A (zh) * 2012-09-19 2014-03-26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及安装有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设备
CN105319914A (zh) * 2014-05-26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CN105319913A (zh) * 2014-05-26 2016-02-10 佳能株式会社 加热器和包括加热器的图像加热装置
JP2017138431A (ja) * 2016-02-03 2017-08-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定着装置
JP2018146957A (ja) * 2017-03-06 2018-09-2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ヒータおよび像加熱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150566A1 (en) 2020-05-14
US20230341798A1 (en) 2023-10-26
US11768454B2 (en) 2023-09-26
US10845741B2 (en) 2020-11-24
US20210041817A1 (en) 2021-02-11
CN111176086A (zh) 2020-05-19
US20220146971A1 (en) 2022-05-12
US11262677B2 (en) 2022-03-01
CN116430698A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76086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1782366B2 (en) Heater and image heating device mounted with heater
CN108957991B (zh) 图像加热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和加热器
CN108931908B (zh) 图像形成装置
US10747151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3683632A1 (en) Heating apparatus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heat generation members, fix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30367243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20220291611A1 (en) Heater and image heating device
JP742325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983464B2 (en) Image heating device with first and second groups of conductors having different width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37560B2 (ja) 像加熱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