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95144A - 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95144A
CN111095144A CN201880057735.4A CN201880057735A CN111095144A CN 111095144 A CN111095144 A CN 111095144A CN 201880057735 A CN201880057735 A CN 201880057735A CN 111095144 A CN111095144 A CN 111095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code
identifier
container
individual iden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5773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95144B (zh
Inventor
中山和彦
枥木隆之
三浦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Seikan Group Holdings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Seikan Kaisha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Seikan Kaisha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95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1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951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951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05B19/4183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characterised by data acquisition, e.g. workpiece identific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00Packaging individual articles in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e.g. bags, sacks, boxes, cartons, cans, jars
    • B65B5/02Machines characterised by incorporation of means for making the containers or recepta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BMACHINE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OR METHODS OF, PACKAG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UNPACKING
    • B65B57/0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 B65B57/10Automatic control, checking, warning, or safety devices responsive to absence, presence, abnormal feed, or misplacemen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be packag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1/00Use of pick-up or transfer devices or of manipulators for stacking or de-stacking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418Total factory control, i.e. centrally controlling a plurality of machines, e.g. direct or distributed numerical control [DNC],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CI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4Manufacturing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30Nc systems
    • G05B2219/31From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till monitoring
    • G05B2219/31304Identification of workpiece and data for control, inspection, safety, calib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Auxiliary Devices For And Details Of Packaging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具备: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其将表示个体识别符(ID)的个体识别码(D)标记于各个个体,个体识别符(ID)用于识别从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到容器的个体的信息;处理工序读取机构(2a,2b),其在对标记了个体识别码(D)的个体进行处理的处理工序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其在检查工序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即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以及运算机构(4),其生成将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与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以及检查工序的检查结果建立了关联的数据库(5),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将个体识别码(D)标记于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或者各个所述材料构件被分离之前的原材料(S)中的将成为材料构件的预定部分。

Description

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更加详细而言,涉及在容器的生产工序中能够将容器单独地识别而管理生产工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的一例记载于专利文献1。根据专利文献1,对饮料瓶用的树脂制容器分别标记特定记号,并使搬运树脂制容器的旋转式搬运装置的各凹槽与在各凹槽保持的树脂制容器特定记号关连,从而针对每个树脂制容器来管理搬运历史信息。
在该生产管理系统中,以由相邻的旋转搬运装置彼此交接树脂制容器而连接搬运的连接旋转式搬运设备为前提,因此决定了树脂制容器的搬运顺序。由此,即使在成形瓶的检查装置的附近打印特定记号的情况下,也能够从打印阶段追溯搬运路线而将打印前的树脂制容器与旋转搬运装置的凹槽关联。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7571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生产管理系统中,在由连接旋转式搬运设备进行的搬运前的工序中,难以将特定记号与打印特定记号前的各树脂制容器关联。因此,在搬运前的工序中,难以用特定记号来管理作为树脂制容器的材料构件的各预制件。
另外,在连接旋转式搬运设备以外的搬运设备中,有时更换树脂制容器的搬运顺序,因此难以追溯到打印特定记号的前阶段而将特定记号与旋转搬运装置的凹槽关联起来。
并且,在为了使树脂制容器的生产的生产能力提升而使路径分支、合流的生产线中,存在更换容器的顺序的情况,因此难以将特定记号与旋转搬运装置的凹槽追溯而关联。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状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个体的搬运顺序无关地单独地管理从材料构件到容器的各个个体的管理容器生产工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管理容器生产工序,所述容器生产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其将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标记于各个所述个体,所述个体识别符是用于识别从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到所述容器的所述个体的信息;处理工序读取机构,其在对标记了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所述个体进行处理的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检查工序读取机构,其在对标记了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所述个体进行检查的至少一个检查工序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以及运算机构,其生成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检查工序的检查结果建立了关联的数据库,所述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每个所述容器的材料构件、或者所述材料构件被分离之前的原材料中的将成为所述材料构件的预定部分。
另外,本发明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管理容器生产工序,所述容器生产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标记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的步骤,所述个体识别符是用于识别从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到所述容器的个体的信息;在对标记了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所述个体进行处理的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的步骤;在对所述个体进行检查的至少一个检查工序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的步骤;以及作成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检查工序的检查结果建立关联的数据库的步骤,在标记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步骤中,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每个所述容器的材料构件、或者各个所述材料构件被分离之前的原材料中的将成为所述材料构件的预定部分。
这样,在本发明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中,对各个材料构件、或者分离为各个材料构件之前的原材料中的成为材料构件的各个预定部分标记用于识别从材料构件到容器的个体的个体识别码。通过在成形容器的前阶段标记个体识别码,即使在容器成形前,也能够特定地识别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而进行生产管理。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能够与个体的搬运顺序无关地特定地管理从材料构件到容器的各个个体。
附图说明
图1是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罐体生产工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2是示出深冲压工序的材料构件的冲裁部位和个体识别码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是印刷工序的示意图。
图4的(A)是针对深冲压工序中的每个路径编号的缺陷产品的直方图,图4的(B)是针对主体制造工序中的每个机器编号的缺陷产品的直方图。
图5的(A)是针对印刷工序中的每个印版编号的缺陷产品的直方图,图5的(B)是针对搬运装置的每个搬运凹槽编号的缺陷产品的直方图。
图6是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塑料瓶生产工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说明的框图。
图7是示出预制件成形工序中的预制件注射成形用的预制件模具的排列的示意图。
图8的(a)是预制件的侧视图,图8的(b)是预制件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延伸吹制工序中的吹制凹槽的示意图。
图10的(A)是针对预制件集聚工序中的每个器皿编号的缺陷产品的直方图,图10的(B)是针对延伸吹制工序中的每个吹制轮的凹槽编号的缺陷产品的直方图,图10的(C)是针对预制件成形工序中的每个模具识别符的缺陷产品的直方图。
图11是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管理袋容器生产工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说明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对生产二片罐的罐体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罐体生产工序)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管理对象即罐体生产工序100进行说明。罐体生产工序100包含深冲压工序11、主体制造工序12、印刷工序13、以及检查工序14。
首先,在深冲压工序11中,从作为由卷材开卷而成的原材料的片状的金属板S冲裁圆形的材料构件,并且成形为杯形状。
接下来,在主体制造工序12中,对杯形状的材料构件C1进行拉深加工而将罐身部延伸得较薄,进而成形罐底部而成形罐体C2。
接下来,在印刷工序13中,在罐体C2的罐身部进行涂装、印刷,进而进行干燥、烧结。
然后,在检查工序14中,对经过了印刷工序13的罐体C3的内外表面的缺陷情况进行检查。对于检查的结果,被判定为有缺陷的罐体C3被从生产线排除,仅出厂被判定为合格产品的罐体C3。
需要说明的是,罐体生产工序100并不局限于包含全部上述的处理工序11~13。另外,除了上述的处理工序11~13以外,罐体生产工序100也可以进一步包含如清洗工序、涂敷工序那样的各种工序。另外,也可以在多个工序中实施检查工序14。
(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接下来,对管理罐体生产工序100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个从材料构件到作为容器的罐体的个体使用用于识别各个个体的信息即个体识别符来进行识别,由此进行管理。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其在深冲压工序11中对各个个体标记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主体制造工序读取机构2a,其在主体制造工序12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印刷工序读取机构2b,其在印刷工序13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其在检查工序14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的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以及运算机构4。运算机构4生成将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与主体制造工序12以及印刷工序13相关的信息、以及检查工序14的检查结果建立了关联的数据库5。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深冲压工序11中标记了个体识别码,但标记个体识别码的工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在主体制造工序12中标记个体识别码。
(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
个体识别码只要能够表示识别从材料构件到作为容器的罐体的各个个体的信息即个体识别符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英文数字那样的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条形码(一维条形码)那样的识别符。个体识别码更优选为QR码(注册商标)那样的二维码。
对各个个体赋予个体识别码的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个体识别码用墨打印于各个个体,可以刻印,也可以用激光光线烧结。另外,例如也可以将表示个体识别码的封条、部件贴附于各个个体。
因此,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例如可以是打印装置、刻印装置、激光照射装置、以及封条贴附装置中的任一个(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
另外,个体识别码并不局限于能够以视觉、光学的方式读取的个体识别码,也可以是能够通过接触或者非接触而以电磁的方式读取的个体识别码。作为这样的个体识别码的一例,可举出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射频识别)那样的、能够以电磁的方式发送表示个体识别符的码的信号的芯片。
将该芯片安装于各个个体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将芯片贴附于各个个体,也可以埋入各个个体。
因此,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例如可以是具备用于将芯片贴附于个体的芯片贴附机构的装置、以及具备用于将芯片埋入个体的芯片埋入机构的装置中的任一个(关于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同样的)。
在此,在图2中示出俯视观察深冲压工序11中的金属板S的示意图。该图所示的金属板S被从附图左侧向右侧搬运,在通过冲裁机构(未图示)冲裁出材料构件C1后,形成冲裁孔H。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各个材料构件C1被冲裁而分离前,在金属板S中的作为材料构件C1而被冲裁为圆形的预定部分S1标记个体识别码D。在该图中,示意性地示出作为打印在金属板S上的个体识别码D的二维码D。
特别是,在管理二片罐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个体识别码D优选为标记于金属板S中的被冲裁而成为二片罐的底部的预定部分。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优选为将个体识别码D打印在圆形的冲裁预定部分S1的中心附近。
需要说明的是,个体识别码D也可以标记于从金属板S冲裁出的材料构件C1。例如,在深冲压工序1中也可以将个体识别码D打印在成形为杯形状了的材料构件C1。
特别是,在管理二片罐的生产工序的情况下,优选为将个体识别码D打印在成为二片罐的底部的部分、即杯形状的材料构件C1的底部。
对于成为二片罐的底部的部分,由主体制造工序12中的罐体的成形加工引起的变形小,因此打印在该部分的个体识别码D的变形也小。因此,在成形加工后也能维持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D的功能。
并且,通常在印刷工序中不在成为二片罐的底部的部分实施印刷,因此也不在标记于该部分的个体识别码D上实施印刷。因此,在印刷工序中也能维持个体识别码D的功能。
因此,若将个体识别码D标记于成为二片罐的底部的部分,则能够与各工序的处理无关地维持个体识别码D的功能,并容易地识别从材料构件到罐体的各个个体。
另外,在深冲压工序11中,利用在与金属板S的搬运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的八个冲裁机构(未图示)而从金属板S冲裁圆形的材料构件C1。其结果是,如图2所示,在金属板S形成沿着金属板S的搬运方向排列的八列冲裁孔H。
需要说明的是,对八个冲裁机构分别分配编号1~8来作为识别冲裁机构的冲裁机构识别符。对金属板S上的各个冲裁预定部分进行冲裁的冲裁机构对每个路径是确定的,因此标记于冲裁预定部分的个体识别码D与冲裁机构识别符能够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另外,关于从金属板S冲裁出的材料构件Cl,例如,各材料构件C1在搬运冲裁出的材料构件C1的传送带上的位置与各路径对应,因此标记于冲裁出的材料构件C1的个体识别码D与各路径的冲裁机构的冲裁机构识别符能够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并且,如后述那样,在数据库5中,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符(D)与冲裁各个个体的材料构件C1的冲裁机构的冲裁机构识别符关联(参照表1)。
(读取机构)
主体制造工序读取机构2a、印刷工序读取机构2b、以及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只要能够读取个体识别码D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个体识别码D能够以光学的方式读取时,优选相机那样的拍摄装置。另外,在个体识别码D能够以电磁的方式读取时,优选接收来自RFID那样的芯片的信号的读取器那样的接收装置。
(主体制造工序读取机构)
在主体制造工序12中,分为八个路径(未图示)而并行地成形罐体C2。因此,杯形状的各个材料构件C1通过八个路径中的任一个主体制造机而从杯形状的材料构件C1成形为罐体C2。
因此,在主体制造工序12中,主体制造工序读取机构2a分别在八个路径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由此,按路径读取个体识别码D,因此个体识别码D与各路径简单地建立对应关系。
并且,作为与主体制造工序12相关的信息,路径的编号的信息与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的信息一起被送至运算机构4。
需要说明的是,主体制造工序读取机构2a例如可以通过1台相机、接收机来读取各路径的个体识别码D,也可以通过分别配设于八个路径的各相机、接收机来读取个体识别码D。
另外,主体制造工序读取机构2a在各路径中可以读取成形前的杯形状的材料构件C1的个体识别码D,也可以读取成形后的罐体C2的个体识别码D,也可以在成形期间读取个体识别码D。
(印刷工序读取机构)
在图3中示出印刷工序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在橡胶垫轮131的周面设置有五个橡胶垫(blanket)(印版B)B1、B2、B3、B4以及B5。各个罐体C2被保持于心轴轮132的心轴,并被五个印版B1~B5中的任一个按压而在罐身部实施印刷。印刷后的罐体C3从心轴轮132向搬运轮133传递。
在印刷工序13中,印刷工序读取机构2b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优选为,印刷工序读取机构2b在罐体C2或者C3保持于心轴轮132的心轴时读取个体识别码D。印刷工序读取机构2b读取个体识别码D的时机可以是由印版B进行的印刷之前,也可以是印刷之后,也可以是印刷期间。
另外,将印刷工序读取机构2b所读取的各个罐体的个体识别码D与在该罐体实施印刷的印版B的编号建立对应关系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可以是,预先在橡胶垫轮131的各印版B或者其附近打印印版B的编号,印刷工序读取机构2b同时拍摄橡胶垫轮131上的印版B的编号和个体识别码D,由此将各个罐体的个体识别码D与在该罐体实施印刷的印版B的编号建立对应关系。另外,例如,也可以是,预先将印版B的编号与橡胶垫轮131的旋转角度建立对应关系,与读取个体识别码D的时机相应地由编码器那样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来检测橡胶垫轮131的旋转角度,由此将个体识别码D与印版B的编号建立对应关系。由此,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与印版的编号简单地建立对应关系。
并且,作为与印刷工序13相关的信息,印版B的编号的信息与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的信息一起被送向运算机构4。
另外,在印刷工序13中,橡胶垫轮131、心轴轮132、以及搬运轮133彼此连接地旋转,因此印版B的编号以及搬运各个罐体的搬运轮133的各搬运凹槽的编号均相对于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简单地建立对应关系。
并且,作为与印刷工序13相关的信息,搬运轮133的搬运凹槽的编号的信息也与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的信息一起被送向运算机构4。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在检查工序14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的各个罐体C3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进行读取。在个体识别码D能够以光学的方式读取的情况下,为了检查而拍摄罐体C3的拍摄装置也可以兼作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
并且,各个罐体C3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的信息与各个罐体C3的检查结果的信息一起被送向运算机构4。
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检查工序14而出厂的罐体C3通常装载于托板。优选为在装载于托板时对各罐体C3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由此,基于在数据库5中与个体识别码D所示的个体识别符D关联的产品信息,能够保证装载于托板的所有罐体C3为规定的产品。
(运算机构)
运算机构4生成数据库5,该数据库5以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D为关键字而将深冲压工序11中的冲裁机构编号、主体制造工序12中的路径编号、印刷工序13中的印版编号、检查工序14中的检查结果建立关联(建立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运算机构4可以由计算机构成,也可以经由因特网而设置于云计算系统上。另外,数据库5可以作为存储装置内的数据而构建,也可以经由因特网而设置于云计算系统上。
表1中示出数据库5的内容的一例。在表1中,还将打印了个体识别码D的打印日期时刻、罐体的完成日期时刻与个体识别符ID关联。
[表1]
Figure BDA0002401317030000101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对分离为各个材料构件前的原材料的金属板S中的成为材料构件C1的各个预定部分S1标记用于识别从材料构件C1到容器C3的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由此,如表1所示,在从罐体成形前的深冲压工序11的阶段到检查工序14的完成品的生产工序中,能够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来管理各个个体。由此,即使在罐体完成前,也能够特定地识别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C1而进行生产管理。
接下来,对利用了该数据库5的罐体的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例进行说明。
在此,将产生罐体的损伤缺陷较多的完成日期时刻进行划分而针对每个处理工序制作缺陷的直方图。
图4的(A)示出针对深冲压工序11中的每个冲裁机构的产生缺陷的数量的直方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主体制造工序12的前阶段的深冲压工序11中标记了个体识别码D,因此在检查工序14中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各个罐体C3与冲裁该罐体C3的深冲压工序11的冲裁机构的编号以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从该图所示的直方图可知,缺陷产品不依赖于深冲压工序11的冲裁机构而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4的(A)所示的直方图中,在由利用深冲压工序11的特定的冲裁机构冲裁出的材料构件C1生产的罐体的缺陷产品明显比用其他冲裁机构得到的缺陷产品多的情况下,被分析认为在该特定的冲裁机构中存在产生罐体的损伤缺陷的原因的可能性较高。
图4的(B)示出针对主体制造工序12中的每个路径的产生缺陷的数量的直方图。在检查工序14中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各个罐体C3与成形出该罐体C3的主体制造工序12的路径编号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从该图所示的直方图可知,缺陷产品不依赖于主体制造工序12的路径编号而产生。
图5的(A)示出针对印刷工序13中的每个印版B的产生缺陷的数量的直方图。在检查工序14中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各个罐体C3与对该罐体C3实施印刷的印刷工序13中的印版编号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从该图所示的直方图可知,缺陷产品不依赖于印刷工序13的印版编号而产生。
图5的(B)示出针对印刷工序13中的凹槽编号的产生缺陷的数量的直方图。在检查工序14中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各个罐体C3与搬运该罐体C3的印刷工序13的搬运凹槽编号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从该图所示的直方图可知,通过了印刷工序13的编号“7”的凹槽的缺陷产品明显比通过了其他凹槽的缺陷产品多。因此,分析认为在编号“7”的凹槽存在产生罐体的损伤缺陷的原因的可能性较高。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深冲压工序11中,对各个材料构件C1、或者分离为各个材料构件C1前的原材料即金属板S中的成为材料构件C1的各个预定部分S1标记用于识别从材料构件C1到容器C3的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通过在将罐体C2成形的前阶段的深冲压工序11中标记个体识别码D,即使在容器完成前,也能够特定地识别针对每个罐体的材料构件来进行生产管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个体的搬运顺序无关地特定地管理从材料构件C1到罐体C3的各个个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罐底部与罐身部一体成形的二片罐用的罐体的生产管理系统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三片罐以及瓶罐的生产管理。另外,罐体可以是将钢的金属板作为原材料的钢罐,也可以是将铝或者铝合金的金属板作为原材料的铝罐。另外,罐体可以是具有呈圆顶状地凹陷的罐底部的结构,也可以是具有平坦的罐底部的结构。
[第二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6~图10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管理由作为材料构件的预制件生产塑料瓶(PETbottle)的树脂制容器的生产工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进行说明。
(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
参照图6,对本实施方式的管理对象即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200进行说明。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200包含预制件成形工序21、预制件集聚工序22、延伸吹制工序23、贴标签工序24、以及检查工序25。
首先,在预制件成形工序21中,由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PET)树脂成形作为材料构件的试管状的预制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加热、熔融了的树脂以高温/高压向模具内注射、填充,之后冷却/固化而注射成形预制件。需要说明的是,预制件成形方法并不局限于注射成形法,例如,也可以用PCM(PreformCompressionMolding)成形法来形成预制件。
在预制件集聚工序22中,为了将成形了的预制件P1向接下来的延伸吹制工序23搬运而使其松散地集聚于器皿。需要说明的是,在生产线是使预制件成形工序21与延伸吹制工序23直接连结的联用结构的情况下,可以省略预制件集聚工序22。
在延伸吹制工序23中,在将加热了的预制件P1插入模具后,一边用延伸杆沿垂直方向拉伸,一边向预制件P1吹入加压空气而使其在圆周方向上膨胀。
在贴标签工序24中,在成形了的塑料瓶P2覆盖标签,并通过加热使标签收缩。
然后,在检查工序25中,对经过了贴标签工序24的塑料瓶P3进行外观检查。对于检查的结果,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塑料瓶P3被从生产线排除,仅出厂被判定为合格产品的塑料瓶P3。
需要说明的是,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200并不局限于包含全部上述的处理工序21~24。另外,除了上述的处理工序21~24以外,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200也可以进一步包含各种工序。另外,也可以在多个工序中分别实施检查工序25。
(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接下来,对管理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200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各个从材料构件到作为容器的塑料瓶的个体使用用于识别各个个体的信息即个体识别符来进行识别,由此进行管理。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a,其在预制件成形工序21中对各个预制件P1标记表示个体识别符ID的个体识别码D;预制件集聚工序读取机构2c,其在预制件集聚工序22中对标记于各个预制件P1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D进行读取;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2d,其在延伸吹制工序23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D进行读取;贴标签工序读取机构2e,其在贴标签工序24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塑料瓶P2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进行读取;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a,其在检查工序25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的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进行读取;以及运算机构4a。运算机构4a生成将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与预制件成形工序21、预制件集聚工序22、延伸吹制工序23以及贴标签工序24相关的信息、以及检查工序25的检查结果建立了关联数据库5a。
(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
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a可设为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相同。另外,个体识别码D也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个体识别码D相同。
在此,在图7中示出作为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图7的(a)是预制件P1的侧视图,图7的(b)是预制件P1的俯视图。如图7的(b)所示,个体识别码D标记于预制件P1的颈环N的平面部位。
需要说明的是,个体识别码D的赋予位置并不局限于颈环N的平面部位,个体识别码D优选为标记于预制件P1的从开口部到颈环N正下方的在后续工序不发生变形的预制件形状残留部分Pn为止的区域的一部分。
这样,由于从开口部到颈环N为止的区域因延伸吹制工序22的成形加工引起的变形较小,因此打印在该部分的个体识别码D的变形也较小。因此,在成形加工后也能维持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D的功能。
然而,在预制件成形工序21中,各个预制件P1由多个预制件模具中的任一个成形。
在此,在图8中示意性地示出预制件成形工序21的预制件注射成形用的预制件模具的排列。该图示出排列为八行八列的六十四个预制件模具。对多个预制件模具分别分配以行编号与列编号的组合来表示的模具识别符(模具坐标)。例如,在该图中,对第4行第7列(4×7)的预制件模具标记阴影而表示。
并且,抽去了预制件模具的预制件P1以反映预制件模具的排列的方式排列。因此,通过在抽去预制件模具后立刻在维持预制件P1的排列的状态下对预制件P1标记个体识别码D,能够将个体识别码D与成形出标记了该个体识别码D的预制件P1的预制件模具的模具识别符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并且,如后述那样,在数据库5a中,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与成形出作为各个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的预制件模具的模具识别符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将个体识别码D标记于预制件P1的时机并不限定于预制件P1刚从预制件模具脱离后,只要各预制件P1的个体识别码D与成形出各预制件P1的模具的模具识别符能建立对应关系即可。例如,也可以在以与预制件P1的排列相对应的顺序搬运的状态下,标记于各预制件P1。
(读取机构)
预制件集聚工序读取机构2a、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2b、贴标签工序读取机构2c、以及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a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预制件集聚工序读取机构)
预制件集聚工序读取机构2c在预制件集聚工序22中针对每个将预制件P1集聚而搬运的器皿对各预制件P1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由此,用于识别器皿的器皿编号与由该器皿搬运的各预制件P1的个体识别码D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各预制件P1的个体识别码D的读取优选为在各预制件P1集聚于器皿前进行。另外,在个体识别码D为RFID的情况下,优选为在集聚后进行个体识别码D的读取。
并且,预制件集聚工序22中的搬运预制件的器皿编号的信息与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的信息一起被送向运算机构4a。
(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
在图9中示出延伸吹制工序23的示意图。如该图所示,处理对象即各个个体依次向预制件搬运轮231、吹制轮232、以及瓶搬运轮233传递。并且,预制件P1在吹制轮232处成形为塑料瓶P2。
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2d在延伸吹制工序23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优选为,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2b在预制件P1或者塑料瓶P2被保持于吹制轮232的凹槽时读取个体识别码D。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2d读取个体识别码D的时机可以是延伸吹制之前,也可以是延伸吹制之后,也可以是延伸吹制期间。
另外,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2d所读取的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与对该个体实施延伸吹制处理的吹制轮232的凹槽编号建立对应关系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可以是,预先在吹制轮232的凹槽或者其附近打印凹槽编号,延伸吹制工序读取机构2d同时拍摄吹制轮232上的凹槽编号和个体识别码D,由此将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与对该个体实施延伸吹制处理时的凹槽编号建立对应关系。另外,例如,也可以是,预先将各凹槽编号与吹制轮232的旋转角度建立对应关系,与读取个体识别码D的时机相应地由编码器那样的旋转角度检测机构来检测吹制轮232的旋转角度,由此将个体识别码D与凹槽编号建立对应关系。由此,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与凹槽编号简单地建立对应关系。
并且,作为与延伸吹制工序23相关的信息,吹制轮232的凹槽编号的信息与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的信息一起被送向运算机构4。
(贴标签工序读取机构)
贴标签工序读取机构2e在贴标签工序24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塑料瓶P2或者P3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优选为,贴标签工序读取机构2e在塑料瓶P2或者P3保持于贴标签工序24的轮(未图示)的凹槽时读取个体识别码D。对于贴标签工序读取机构2e读取个体识别码D的时机,例如在收缩性标签的情况下,可以在覆盖收缩性标签之前,也可以在由加热引起收缩之后,也可以在两者之间。
另外,将贴标签工序读取机构2e所读取的各塑料瓶的个体识别码D与对该个体实施贴标签处理的轮的凹槽编号建立对应关系的方法也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与延伸吹制工序23以同样的方式建立对应关系。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a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相同。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a在检查工序25中对标记于各个检查对象即塑料瓶P3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在个体识别码D能够以光学的方式读取的情况下,为了检查而拍摄塑料瓶P3的拍摄装置也可以兼作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a。
并且,各个塑料瓶P3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的信息与各个塑料瓶P3的检查结果的信息一起被送向运算机构4a。
(运算机构)
运算机构4a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运算机构4相同。
运算机构4a生成数据库5a,该数据库5a以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而将预制件成形工序21的预制件模具的模具识别符、预制件集聚工序22的器皿编号、延伸吹制工序23的凹槽编号、贴标签工序24的凹槽编号、检查工序25的检查结果建立关联(建立对应关系)。
表2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库5a的内容的一例。在表2中,还将打印了个体识别码D的打印日期时刻、塑料瓶的完成日期时刻与个体识别符ID关联。
[表2]
Figure BDA0002401317030000171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对作为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标记用于识别从预制件P1到塑料瓶P3的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由此,如表2所示,在从塑料瓶成形前的预制件成形工序21的阶段到检查工序25的完成品的生产工序中,能够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来管理各个个体。由此,即使在塑料瓶成形前,也能够特定地识别作为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而进行生产管理。
接下来,对利用了该数据库5a的塑料瓶的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的分析例进行说明。
在此,将产生塑料瓶的损伤缺陷较多的完成日期时刻进行划分而针对每个处理工序制作缺陷的直方图。
图10的(A)示出针对预制件成形工序21中的每个预制件模具的模具识别符的产生缺陷的数量的直方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延伸吹制工序22的前阶段的预制件成形工序21中对预制件P1标记了个体识别码D,因此在检查工序25中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各个塑料瓶P3与成形出作为该塑料瓶P3的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的模具的模具识别符以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建立对应关系。
从该图所示的直方图可知,对于缺陷产品,以由模具识别符“17”(1×7)的模具成形的预制件P1作为材料构件的塑料瓶的缺陷产品明显比由其他模具成形的缺陷产品多。在此情况下,分析认为在模具识别符为“17”的模具中存在产生塑料瓶的损伤缺陷的原因的可能性较高。
图10的(B)示出针对预制件集聚工序22中的每个器皿的产生缺陷的数量的直方图。在检查工序25中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各个塑料瓶P3与搬运该塑料瓶P3的器皿编号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从该图所示的直方图可知,缺陷产品不依赖于预制件集聚工序22的器皿编号而产生。
图10的(C)示出针对延伸吹制工序23中的每个吹制轮232的凹槽的产生缺陷的数量的直方图。在检查工序25中被判定为有缺陷的每个塑料瓶P3与搬运该塑料瓶P3的凹槽编号通过数据库5a而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从该图所示的直方图可知,缺陷产品不依赖于延伸吹制工序23的凹槽编号而产生。
另外,被判定为有缺陷的塑料瓶P3与贴标签工序24中的凹槽编号也通过数据库5a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并且,虽未图示,但同样地确认了缺陷产品不依赖于贴标签工序24的凹槽编号而产生。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比塑料瓶P2的成形工序靠前阶段的预制件成形工序21中,对各个作为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标记用于识别从预制件P1到塑料瓶P3的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由此,即使在塑料瓶成形前,也能够特定地识别作为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来进行生产管理。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与个体的搬运顺序无关地特定地管理从作为材料构件的预制件P1到塑料瓶P3的各个个体。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对生产塑料瓶的树脂制容器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适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以外的树脂制容器的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第三实施方式]
参照图11,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关于对生产袋容器的袋生产工序进行管理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进行说明。
(袋生产工序)
参照图11,对本实施方式的管理对象即袋生产工序300进行说明。袋生产工序300包括:在原材料片的基材进行印刷而生产印刷坯料R1的坯料印刷工序31、将膜贴合于印刷坯料R1而生产层压坯料R2的坯料层压工序32、将层压坯料R2以规定宽度割缝而生产割缝坯料R3的坯料割缝工序33、由割缝坯料R3制造袋容器U的制袋工序34、以及对所制造的袋容器U进行检查的检查工序35。
在制袋工序34中,将由割缝坯料R3开卷成的原材料片裁断,并进行底封以及侧封,并根据需要而安装注口。
然后,在检查工序35中,对经过了制袋工序34的袋容器U的外表面的缺陷进行检查。检查的结果被判定为有缺陷的袋容器U被从生产线排除,仅出厂被判定为合格产品的袋容器U。
(管理系统的整体结构)
接下来,对管理袋生产工序300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每个容器的从作为材料构件的片材到袋的个体使用用于识别各个个体的信息即个体识别符来进行识别,由此进行管理。
如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包括: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b,其在制袋工序34中对各个个体标记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读取机构2f,其在制袋工序34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b,其在检查工序35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即各个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以及运算机构4b。运算机构4生成将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ID、与制袋工序34相关的信息、以及检查工序35的检查结果建立了关联的数据库5b。
(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
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b可设为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1相同。另外,个体识别码D也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个体识别码D相同。
在制袋工序34中,在原材料片的裁断时,由多个切刀(未图示)切断或者冲裁作为材料构件的每个袋的片材。对于个体识别码,在各个片材被切断等而分离前的原材料片的冲裁预定部分、或者在刚冲裁出的片材标记个体识别码D。
对各切刀分别分配有作为识别符的编号,因此标记于冲裁预定部分或者冲裁出的片材的个体识别码D与切刀的编号能够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优选为在间歇搬运的原材料片停止的时机打印个体识别码D。另外,在个体识别码D为条形码的情况下,不仅在原材料片或者片材停止的情况下,在移动的时机也能够进行标记。因此,也可以在间歇搬运前的上游阶段标记个体识别码D。
另外,例如,在带注口的牙丝袋(floss pouch)的情况下,也可以在对袋进行立体成形时将个体识别码标记于袋。
(读取机构)
工序读取机构2f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
工序读取机构2f例如在作为材料构件的片材由多个密封机构热封的情况下,优选为针对每个密封机构读取个体识别码D。由此,能够将从片材到袋容器U的各个个体与对该个体进行了热封的密封机构容易地建立对应关系。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b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相同。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b在检查工序35中对标记于各个检查对象即袋容器U的个体识别码D进行读取。在个体识别码D能够以光学的方式读取的情况下,为了检查而拍摄袋容器U的拍摄装置也可以兼作检查工序读取机构3b。
并且,各个袋容器U的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袋ID)的信息与各个袋容器U的检查结果的信息一起被送至运算机构4b。
(运算机构)
运算机构4b可设为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运算机构4相同。
运算机构4b生成数据库5b,该数据库5b以个体识别码D所表示的个体识别符(袋ID)为关键字而将袋的制袋工序34中的切刀的编号以及密封机构的编号与检查工序35的检查结果关联(建立对应关系)。
另外,在坯料印刷工序31、坯料层压工序32以及坯料割缝工序33的各加工工序中,原材料片在加工后被卷绕而成为辊状的坯料。通过运算机构4b对在各工序中生产的印刷坯料R1、层压坯料R2以及割缝坯料R3分别设定用于识别各个坯料的坯料识别符。
运算机构4b在数据库5b中,将各个袋的个体识别符(袋ID)与开卷成将各个个体分离了的原材料片的割缝坯料R3的坯料识别符(割缝坯料ID)进一步关联。
表3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数据库5b的内容的一例。在表3中,还将打印了个体识别码D的打印日期时刻、袋容器的完成日期时刻与个体识别符(袋ID)关联。
[表3]
Figure BDA0002401317030000211
这样,根据实施方式,对作为材料构件的片材标记用于识别从片材到袋容器U的个体的个体识别码D,由此,如表3所示,在从袋容器U成形前的片材的阶段到检查工序35的完成品的生产工序中,能够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来管理各个个体。由此,即使在袋容器U成形前,也能够特定地识别作为材料构件的片材而进行生产管理。
例如,根据表3所示的数据库,在缺陷的产生频率在由识别编号为“2”的切刀裁断的袋容器U处特别高的情况下,分析认为在识别编号为“2”的切刀存在产生缺陷产品的原因的可能性较高。
(与坯料的关联)
然而,在袋容器U的生产中,有时原材料片的给料速度的变化、蛇行影响所制造的袋容器U的尺寸、贴合部尺寸,而成为产生缺陷产品的原因。原材料片的给料速度的变化、蛇行在从一个坯料的给料结束前切换到下一个坯料时易于产生,因此优选为将切换的有无、时刻之类的信息与坯料识别符关联而作成数据库。
于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表3所示,也可以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与作为片材的坯料的割缝坯料R3关联。
需要说明的是,在数据库5b中,除了表3所示的项目以外,例如也可以将袋容器U的纵尺寸、横尺寸、以及片材彼此贴合时的偏移尺寸以个体识别符ID为关键字而关联。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数据库5b中,各加工工序的坯料的坯料识别符相互建立了关联。因此,能够从割缝坯料R3追溯层压坯料R2以及印刷坯料R1而与割缝坯料识别符、层压坯料识别符以及印刷坯料识别符建立对应关系。
表4中示出割缝坯料R3与层压坯料R2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表4所示的项目以外,也可以以割缝坯料识别符ID为关键字来关联各割缝坯料的坯料长度的信息。
[表4]
Figure BDA0002401317030000221
如表4所示,割缝坯料识别符ID与割缝加工为各割缝坯料R3之前的层压坯料R2的层压坯料识别符ID关联。存在一个割缝坯料R3由一个层压坯料R2加工的情况和切换两个层压坯料R2而加工的情况。
根据表4,能够追溯而将各割缝坯料R3与供给源即层压坯料R2关联。例如,割缝坯料识别符ID“49A5B301”与层压坯料识别符ID“48A5B301”关联。
因此,例如,在因层压坯料识别符ID“48A5B301”以及“48A5B302”的两个层压坯料识别符R1的切换所引起的给料速度的变化、蛇行而产生缺陷产品的情况下,能够从缺陷产品的袋容器U的个体识别符ID追溯在数据库5b中关联的割缝坯料识别符ID、以及层压坯料识别符ID来分析产生缺陷产品的原因。
此外,表5中示出层压坯料R2与印刷坯料R1的对应关系。
[表5]
Figure BDA0002401317030000231
如表5所示,层压坯料识别符ID与层压加工为各层压坯料R2之前的印刷坯料R1的印刷坯料识别符ID关联。存在一个层压坯料R2由一个印刷坯料R1加工的情况和切换两个印刷坯料R1而加工的情况。
根据表5,能够追溯而将各层压坯料R2与供给源即印刷坯料R1关联。例如,层压坯料识别符D“48A5B301”与印刷坯料识别符ID“47A5B301”以及“47A5B302”关联。
此外,表6中示出印刷坯料R1的信息。
[表6]
Figure BDA0002401317030000241
如表6所示,可知在表5中与层压坯料识别符ID“48A5B301”关联的印刷坯料识别符ID“47A5B301”由识别编号为“1”的印刷机印刷。
因此,例如,在特定的印刷机存在产生缺陷产品的原因的情况下,能够从袋的个体识别符ID追溯在数据库中关联的割缝坯料识别符ID、层压坯料识别符ID、以及印刷坯料识别符ID来分析产生缺陷产品的原因。
另外,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实施。
将该说明书中记载的文献以及作为本申请的巴黎公约优先权的基础的日本申请说明书的内容全部援引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 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
2a~2f 读取机构
3、3a、3b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
4、4a、4b 运算机构
5、5a、5b 数据库
100 二片罐生产工序
11 深冲压工序
12 主体制造工序
13 印刷工序
14 检查工序
21 预制件成形工序
22 预制件集聚工序
23 延伸吹制工序
24 贴标签工序
25 检查工序
131 橡胶垫轮
132 心轴轮
133 搬运轮
231 预制件搬运轮
232 吹制轮
233 塑料瓶搬运轮
C1 材料构件
C2、C3 罐体
P1 预制件
P2、P3 塑料瓶
H 冲裁孔
S 金属板
S1 冲裁预定部分。

Claims (20)

1.一种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管理容器生产工序,所述容器生产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
具备:
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其将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标记于各个个体,所述个体识别符是用于识别从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到所述容器的所述个体的信息;
处理工序读取机构,其在对标记了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所述个体进行处理的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
检查工序读取机构,其在对标记了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所述个体进行检查的至少一个检查工序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以及
运算机构,其生成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检查工序的检查结果建立了关联的数据库,
所述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每个所述容器的材料构件、或者所述材料构件被分离之前的原材料中的将成为所述材料构件的预定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各个所述个体在多个处理路径中的任一个路径中被处理,
所述处理工序读取机构在多个所述处理路径中分别对所述个体识别码进行读取,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包括分别分配给多个所述处理路径的路径识别符,
所述运算机构在所述数据库中将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分配给对各个所述个体进行了处理的路径的所述路径识别符建立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各个所述个体由多个处理机构中的任一个进行处理、或者由多个搬运机构中的任一个进行搬运,
所述处理工序读取机构在多个所述处理机构中、或者在多个所述搬运机构中,分别对所述个体识别码进行读取,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包括分别分配给多个所述处理机构、或者多个所述搬运机构的机构识别符,
所述运算机构在所述数据库中,将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分配给对各个所述个体进行了处理的处理机构或者搬运机构的所述机构识别符建立关联。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生产工序是生产罐体来作为所述容器的罐体生产工序,
所述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从作为所述原材料的金属板冲裁出的各个所述材料构件、或者所述金属板中的将作为所述材料构件被冲裁的各个预定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是二片罐,
所述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各个所述材料构件中的成为所述二片罐的底部的部分、或者所述金属板中的将被冲裁而成为所述二片罐的底部的各个预定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金属板冲裁所述材料构件的工序中,各个所述材料构件通过多个冲裁机构中的任一个从所述金属板被冲裁,
对多个所述冲裁机构分别分配冲裁机构识别符,
所述运算机构在所述数据库中进一步将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冲裁出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材料构件的冲裁机构的所述冲裁机构识别符建立关联。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生产工序是生产树脂制容器来作为所述容器的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
所述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作为所述材料构件的预制件的从开口部到颈环正下方的、在后续工序不发生变形的预制件形状残留部分为止的区域的一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预制件在预制件成形工序中由多个预制件模具中的任一个成形,
对多个所述预制件模具分别分配模具识别符,
所述运算机构在所述数据库中进一步将各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成形出各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预制件模具的所述模具识别符建立关联。
9.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生产工序是生产袋容器来作为所述容器的袋生产工序,
所述个体识别码赋予机构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从作为所述原材料的原材料片分离的作为所述材料构件的片材、或者所述原材料片中的将作为所述片材而分离的预定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加工所述原材料片的至少一个加工工序中,所述原材料片在加工后被卷绕而成为辊状的坯料,
所述运算机构设定用于识别各个所述坯料的坯料识别符,
所述运算机构在所述数据库中进一步将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所述坯料的所述坯料识别符建立关联,所述坯料开卷成所述原材料片,所述个体从所述原材料片分离。
11.一种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管理容器生产工序,所述容器生产管理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标记表示个体识别符的个体识别码的步骤,所述个体识别符是用于识别从每个容器的材料构件到所述容器的个体的信息;
在对标记了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所述个体进行处理的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对标记于处理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的步骤;
在对所述个体进行检查的至少一个检查工序中,对标记于检查对象即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进行读取的步骤;以及
作成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所表示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以及所述至少一个检查工序的检查结果建立了关联的数据库的步骤,
在标记所述个体识别码的步骤中,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每个所述容器的材料构件、或者各个所述材料构件被分离之前的原材料中的将成为所述材料构件的预定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各个所述个体在多个处理路径中的任一个路径中被处理,
在多个所述处理路径中分别对所述个体识别码进行读取,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包括分别分配给多个所述处理路径的路径识别符,
在所述数据库中,将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对各个所述个体进行了处理的路径的所述路径识别符建立关联。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中,各个所述个体由多个处理机构中的任一个进行处理、或者由多个搬运机构中的任一个进行搬运,
在多个所述处理机构中、或者在多个所述搬运机构中,分别对所述个体识别码进行读取,
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工序相关的信息包括分别分配给多个所述处理机构、或者多个所述搬运机构的机构识别符,
在所述数据库中,将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对各个所述个体进行了处理的处理机构或者搬运机构的所述机构识别符建立关联。
14.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生产工序是生产罐体来作为所述容器的罐体生产工序,
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从作为所述原材料的金属板冲裁出的各个所述材料构件、或者所述金属板中的将作为所述材料构件被冲裁的各个预定部分。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罐体是二片罐,
将所述个体识别码标记于各个所述材料构件中的成为所述二片罐的底部的部分、或者所述金属板中的将被冲裁而成为所述二片罐的底部的各个预定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金属板冲裁所述材料构件的工序中,各个所述材料构件通过多个冲裁机构中的任一个从所述金属板被冲裁,
对多个所述冲裁机构分别分配冲裁机构识别符,
在所述数据库中,进一步将各个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冲裁出各个所述个体的材料构件的冲裁机构的所述冲裁机构识别符建立关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生产工序是生产树脂制容器来作为所述容器的树脂制容器生产工序,
所述个体识别码被标记于作为所述材料构件的预制件的从开口部到颈环正下方的、在后续工序不发生变形的预制件形状残留部分为止的区域的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预制件在预制件成形工序中由多个预制件模具中的任一个成形,
对多个所述预制件模具分别分配模具识别符,
在所述数据库中进一步将各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成形出各个所述预制件的所述预制件模具的所述模具识别符建立关联。
19.根据权利要求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生产工序是生产袋容器来作为所述容器的袋生产工序,
所述个体识别码被标记于从作为所述原材料的原材料片分离的作为所述材料构件的片材、或者所述原材料片中的将作为所述片材而分离的预定部分。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容器生产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加工所述原材料片的至少一个加工工序中,所述原材料片在加工后被卷绕而成为辊状的坯料,
设定用于识别各个所述坯料的坯料识别符,
在所述数据库中进一步将所述个体的所述个体识别符与所述坯料的所述坯料识别符建立关联,所述坯料开卷成所述原材料片,所述个体从所述原材料片分离。
CN201880057735.4A 2017-09-07 2018-06-13 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Active CN1110951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72313A JP7340906B2 (ja) 2017-09-07 2017-09-07 容器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JP2017-172313 2017-09-07
PCT/JP2018/022602 WO2019049454A1 (ja) 2017-09-07 2018-06-13 容器生産管理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95144A true CN111095144A (zh) 2020-05-01
CN111095144B CN111095144B (zh) 2023-08-08

Family

ID=65634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57735.4A Active CN111095144B (zh) 2017-09-07 2018-06-13 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69157B2 (zh)
EP (1) EP3680739B1 (zh)
JP (3) JP7340906B2 (zh)
CN (1) CN111095144B (zh)
ES (1) ES2940643T3 (zh)
WO (1) WO20190494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53659A1 (en) * 2018-10-02 2022-09-07 Tetra Laval Holdings & Finance S.A.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manufacturing process for packaging units
JP7443091B2 (ja) * 2020-03-02 2024-03-05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情報付与装置、判定システム
JP7044180B2 (ja) * 2020-04-30 2022-03-30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生産ライン管理システム、生産ライン管理方法、及び缶管理システム
EP4144652A1 (en) 2020-04-30 2023-03-08 Toyo Seikan Co., Ltd. Production line management system, production line management method, can management system, ca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can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0878A2 (en) * 1992-09-30 1994-04-06 Quantum Corporation Data block sequencing using ID after embedded servo sector in disk drive
JP2002287813A (ja) * 2001-03-26 2002-10-04 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材料加工管理システム
CN101043956A (zh) * 2004-10-20 2007-09-26 欧文斯-布洛克威玻璃容器有限公司 检查和分选模制容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73311A (zh) * 2005-09-27 2008-09-24 爱德万测试株式会社 管理方法及管理装置
CN101405958A (zh) * 2006-03-28 2009-04-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集接收装置以及分集接收方法
US20090236200A1 (en) * 1996-05-13 2009-09-24 Hallowell Curtis W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in Exchange
CN101859390A (zh) * 2009-04-09 2010-10-13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助力器流水线条形码打印和防错方法和装置
CN102077215A (zh) * 2008-06-26 2011-05-25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二维码读取装置、二维码读取方法、与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为大致圆形的构件的制造履历信息管理方法及采用该管理方法的上述构件的制造方法
JP4759099B1 (ja) * 2011-04-12 2011-08-31 株式会社日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アンド・サービス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管理方法
US20140284380A1 (en) * 2011-12-05 2014-09-25 Vesdo Ltd. Readout device for reading out machine-readable markings on receptacles
CN105358503A (zh) * 2013-08-01 2016-02-24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夹层玻璃
CN107122936A (zh) * 2017-04-25 2017-09-01 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容器的车间物料管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75005A (ja) * 1994-12-22 1996-07-09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レーザマーキング付容器
JPH11124142A (ja) * 1997-10-20 1999-05-11 Daiwa Can Co Ltd コードマークを印字した2ピース缶
JPH11319681A (ja) 1998-05-13 1999-11-24 Toyo Ink Mfg Co Ltd 立体物の硬化、架橋または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硬化、架橋または処理物
US6706995B2 (en) 1998-07-16 2004-03-16 Ball Corporation Laser light marking of a container portion
US7534378B2 (en) * 2004-03-03 2009-05-19 Rexam Prescription Products Inc. Plastic forming proces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WO2007036985A1 (ja) 2005-09-27 2007-04-05 Advantest Corporation 管理方法、及び管理装置
JP4904173B2 (ja) * 2007-01-31 2012-03-28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複数品種の缶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缶体の分別装置
JP2010168114A (ja) 2008-12-22 2010-08-05 Showa Denko Kk 缶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缶体の製造システム
JP2011016546A (ja) 2009-07-08 2011-01-27 Masayuki Taguchi 飲料缶のプルタブ
JP5643133B2 (ja) 2011-02-18 2014-12-17 昭和アルミニウム缶株式会社 容器
JP4832607B1 (ja) * 2011-06-17 2011-12-07 株式会社日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アンド・サービス 充填装置
JP5835564B2 (ja) * 2011-09-30 2015-12-24 サントリ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搬送物のトレーサビリティシステム及び連繋回転式搬送設備並びにその運転方法
US9579253B2 (en) 2012-11-08 2017-02-28 Grifols Worldwide Operations Limited RFID tag and blood container/system with integrated RFID tag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90878A2 (en) * 1992-09-30 1994-04-06 Quantum Corporation Data block sequencing using ID after embedded servo sector in disk drive
US20090236200A1 (en) * 1996-05-13 2009-09-24 Hallowell Curtis W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in Exchange
JP2002287813A (ja) * 2001-03-26 2002-10-04 Sumitomo Forestry Co Ltd 材料加工管理システム
CN101043956A (zh) * 2004-10-20 2007-09-26 欧文斯-布洛克威玻璃容器有限公司 检查和分选模制容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01273311A (zh) * 2005-09-27 2008-09-24 爱德万测试株式会社 管理方法及管理装置
CN101405958A (zh) * 2006-03-28 2009-04-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分集接收装置以及分集接收方法
CN102077215A (zh) * 2008-06-26 2011-05-25 住友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二维码读取装置、二维码读取方法、与中心轴线正交的剖面为大致圆形的构件的制造履历信息管理方法及采用该管理方法的上述构件的制造方法
CN101859390A (zh) * 2009-04-09 2010-10-13 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助力器流水线条形码打印和防错方法和装置
JP4759099B1 (ja) * 2011-04-12 2011-08-31 株式会社日立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アンド・サービス 生産管理システムおよび生産管理方法
US20140284380A1 (en) * 2011-12-05 2014-09-25 Vesdo Ltd. Readout device for reading out machine-readable markings on receptacles
CN105358503A (zh) * 2013-08-01 2016-02-24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夹层玻璃用中间膜以及夹层玻璃
CN107122936A (zh) * 2017-04-25 2017-09-01 广州中浩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容器的车间物料管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AHLERT: "Capacity management in order-driven production networks—A flexibility-oriented approach to determine the size of a networ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
李民,秦现生,李盘靖,刘继颖,XIUTIAN YAN: "流程产品质量可追溯性",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no. 03 *
贾晓亮;张振明;田锡天;许建新;: "以制造BOM为核心的制造工艺数据管理研究", 制造业自动化, no. 0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38949A (ja) 2023-10-03
CN111095144B (zh) 2023-08-08
EP3680739B1 (en) 2023-03-08
WO2019049454A1 (ja) 2019-03-14
JP7340906B2 (ja) 2023-09-08
US20200219112A1 (en) 2020-07-09
ES2940643T3 (es) 2023-05-10
JP2021131871A (ja) 2021-09-09
EP3680739A4 (en) 2021-05-05
EP3680739A1 (en) 2020-07-15
US11769157B2 (en) 2023-09-26
JP2019049769A (ja) 2019-03-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95144B (zh) 容器生产管理系统以及方法
CA2396327C (en) Radio frequency labels on reusable containers
US200802654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low-Molding Containers with In-Mold Film Having RFID Tag Fused Thereto
US2008015070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plastics with integral RFID devices
US20080103621A1 (en) System for identifying packaging in a group
SE523298C2 (sv) Sätt att överföra information från en anläggning för tillverkning av förpackningsmatrial till en fyllmaskin, sätt att förse ett förpackningsmaterial med information, samt förpackningsmaterial och användning därav 2805
US11975999B2 (en) Method for further processing of a glass tube semi-finished product including thermal forming
MXPA06015248A (es) Metodo de validacion y aplicacion de etiquetas de frecuencia de radio a un objeto.
US9443179B2 (en) Consumer products packaging and methods for producing packaging
CN101973141A (zh) 一种一体化防伪防窜标识制备工艺
EP1631495B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packaging containers from plastics and a packaging machine
US20210019764A1 (en) Packag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achine management system,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package material manufacturing machine management method
CN110525798A (zh) 复合包装材料、其制造方法、片材组、密封包装
US10987945B2 (en) Thermoformed customized object holder for direct to object printers
US11772407B2 (en) Method for encoding a packaging container, and encoded packaging container for consumer goods
JP2019064671A (ja) 製袋包装用フィルム
CN110300663B (zh) 一种用于包装材料的印刷系统
CN116847971A (zh) 用于操作用于处理容器的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US2023005177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plastic containers
CN112845145A (zh) 一种物流分拣系统及物流分拣方法
JP2021017248A (ja) Petボトル容器詰め飲料製品の製造方法、及びpetボトル容器
CN212484424U (zh) 局部揭开式电子标签
US20240083089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orming plastic preforms into plastic containers
CN117043068A (zh) 用于通过可追溯性处理可重复使用的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