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7967B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47967B
CN111047967B CN201811185860.1A CN201811185860A CN111047967B CN 111047967 B CN111047967 B CN 111047967B CN 201811185860 A CN201811185860 A CN 201811185860A CN 111047967 B CN111047967 B CN 1110479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uting
display area
light
adjacent
transparent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8586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47967A (zh
Inventor
谢明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221000502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99827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85860.1A priority patent/CN111047967B/zh
Priority to DE202019005984.9U priority patent/DE202019005984U1/de
Priority to PCT/CN2019/110371 priority patent/WO2020073954A1/zh
Priority to JP2020567224A priority patent/JP7399111B2/ja
Priority to EP24167476.1A priority patent/EP4372729A2/en
Priority to US16/760,236 priority patent/US11695017B2/en
Priority to EP19872172.2A priority patent/EP3866144A4/en
Publication of CN1110479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9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479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47967B/zh
Priority to US17/990,021 priority patent/US11935901B2/en
Priority to US18/516,564 priority patent/US20240088169A1/en
Priority to JP2023205050A priority patent/JP2024037788A/ja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7/00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 H01L27/0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 H01L27/12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 H01L27/121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 H01L27/124Devices consisting of a plurality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state components formed in or on a common substrate including semiconductor compon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ctifying, oscillating, amplifying or switching and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including integrated passive circuit element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the substrate being other than a semiconductor body, e.g. an insulating body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TFTs formed on a non-semiconducting substrate, e.g. driving circuits for AMLCDs with a particular composition, shape or layout of the wiring lay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circuit arrangement, e.g. scanning lines in LCD pixel circui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可解决摄像头通过透明显示区获取图像的成像效果较差的问题。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摄像头设置在显示面板的背面且与透明显示区对应,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走线和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二走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叉;其中,透明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第一走线的位于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第一走线组,位于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第一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第一走线组中相邻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走线组上的第一遮光条,第一走线组相对于第一遮光条靠近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类型的显示装置逐渐进入市场,为了抢占市场,很多生产厂商通过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来提高显示装置的市场竞争力。屏占比是指屏幕面积与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
传统的显示装置如手机在设计时,如图1a所示,将摄像头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上方,或者如图1b所示,将摄像头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且显示面板10中与摄像头20正对的位置不显示,这样都大大降低了手机的屏占比。目前,全面屏显示装置因具有较高的屏占比而成为显示装置发展的趋势。全面屏显示装置是将摄像头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且在显示面板10与摄像头20正对的位置设计一块透明且可显示的区域,即透明显示区,透明显示区同时具有透明及显示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解决摄像头通过透明显示区获取图像的成像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透明显示区和非透明显示区,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且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走线和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二走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其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一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一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走线组上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一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一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优选的,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0~0.5,且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的间距之和的范围为94.5μm~200μm。
优选的,各个所述第一走线组中包括的所述第一走线的个数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透明显示区还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二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二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二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二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走线组上的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二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二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优选的,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0~0.5,且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的间距之和的范围为94.5μm~200μm。
优选的,各个所述第二走线组中包括的所述第二走线的个数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走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子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子走线。
优选的,所述第一遮光条与所述第二遮光条同层同材料。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透明显示区和非透明显示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走线和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二走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其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一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一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走线组上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一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一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优选的,所述透明显示区还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二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二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二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二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走线组上的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二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二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的透明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第一走线的位于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第一走线组,由于第一走线组上设置有第一遮光条,因而第一遮光条可以对第一走线组中第一走线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防止光射到第一走线组中的第一走线上产生光学衍射现象。此外,由于相邻第一走线组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且在透明显示区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透明显示区中第一走线组的密度相对于第一走线的密度降低,因而降低了透明显示区的光学衍射。这样一来,当摄像头通过透明显示区获取图像时,由于透明显示区的光学衍射降低,因而光学衍射对摄像头获取图案的成像效果的影响便会降低,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摄像头通过透明显示区获取图像的成像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一种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和摄像头相对设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另一种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和摄像头相对设置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划分为非显示区、透明显示区及非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透明显示区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六。
附图标记:
01-透明显示区;02-非透明显示区;03-显示区;04-非显示区;10-显示面板;20-摄像头;30-像素;40-栅线;50-数据线;60-第一走线;601-第一子走线;70-第二走线;701-第二子走线;80-第一走线组;90-第一遮光条;100-第二走线组;110-第二遮光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摄像头20。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划分为显示区03和包围显示区03的非显示区04,显示区03划分为透明显示区01和非透明显示区02。摄像头2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背面(即与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相对的面),且与透明显示区01对应。其中,显示面板10的透明显示区01既可以实现显示,又具有较高的光透过率,摄像头20可以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外界图像。非透明显示区02的光透过率较低,仅用于显示。
为了使设置在显示面板10背面的摄像头20可以通过显示面板10的透明显示区01获取图像,因此显示面板10的透明显示区01在设计时考虑如图3所示的方案。具体是采用降低ppi(Pixels Per Inch,像素密度)的方式,即减小透明显示区01的像素30个数,通过ppi的降低让出空间使得光线可以透过。虽然,降低ppi后光线可以透过,但是如图3所示,每个像素区域(pixel)都有走线如栅线40、数据线(data)50、Vdd线等,由于透明显示区01以外的非透明显示区需要正常显示,因而透明显示区01的走线密度不能降低。这样一来,摄像头20通过显示面板10的透明显示区01获取图像时,由于走线排布过密会产生光学衍射,而摄像头20对光学衍射非常敏感,从而导致摄像头20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图像的成像效果非常差。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中显示面板10的结构具体如下所述。
如图4和图5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走线60和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二走线70;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叉。其中,透明显示区01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80,至少相邻两条第一走线60的位于透明显示区01的部分收拢为一个第一走线组80,如图4所示,相邻第一走线组80之间的间距a大于位于非透明显示区02的相邻第一走线60之间的间距b,第一走线组80中相邻第一走线60之间的间距c小于位于非透明显示区02的相邻第一走线60之间的间距b。如图6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走线组80上的第一遮光条90,第一走线组80相对于第一遮光条90靠近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即第一遮光条90相对于第一走线组80靠近摄像头2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交叉,可以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也可以是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第二,第一走线60可以如图4所示由一条第一子走线构成;也可以如图5所示第一走线60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子走线601,即第一走线60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第一子走线601构成,附图5以第一走线60包括两条第一子走线601为例进行示意。当第一走线60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子走线601时,第一子走线601之间相互间隔开。
同理,第二走线70可以如图4所示由一条第二子走线构成;也可以如图5所示第二走线70包括至少两条第二子走线701,即第二走线70由两条或两条以上第二子走线701构成,附图5以第二走线70包括两条第二子走线701为例进行示意。当第二走线70包括至少两条第二子走线701时,第二子走线701之间相互间隔开。第一走线60包括的第一子走线601的条数和第二走线70包括的第二子走线701的条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基于上述,对于第一子走线601和第二子走线701的类型不进行限定,可以是第一子走线601为数据线、Vdd线或Vss线等;第二子走线701为栅线或控制线等;也可以是第一子走线601为栅线或控制线等,第二子走线701为数据线、Vdd线或Vss线等。
在此基础上,当第一走线60包括至少两条第一子走线601时,第一走线60中包括的第一子走线601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例如,一条第一走线60包括两条数据线。又例如,一条第一走线60包括一条数据线和一条Vdd线。同理,当第二走线70包括至少两条第二子走线701时,第二走线70包括的第二子走线701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此外,像素30包括的亚像素的个数与第一走线60或第二走线70中包括的数据线的个数有关,示例的,若第一走线60包括一条数据线,则像素30包括一个亚像素;若第一走线60包括两条数据线,则像素30包括两个亚像素。
第三,对于第一走线组80中包括的第一走线60的个数不进行限定,可以包括两条第一走线60;也可以包括两条以上第一走线60。附图4中以第一走线组80包括两条第一走线60为例进行示意。在此基础上,各个第一走线组80中包括的第一走线60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各个第一走线组80中包括的第一走线60的个数均相同,这样便可以确保每个第一走线组80对显示的影响都是相同的。此处,当第一走线组80包括两条以上第一走线60时,相邻第一走线60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第一走线组80中相邻第一走线60之间的间距相同。
第四,相邻第一走线组80之间的间距a为分别位于相邻第一走线组80中、且最靠近的两条第一走线60之间的距离。
第五,对于设置在第一走线组80上的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不进行限定,以能遮挡住第一走线组80中第一走线60之间的缝隙为准。第一遮光条90设置在第一走线组80上,是指第一遮光条90仅在第一走线组80上设置,在第一走线组80之间的区域不设置。第一遮光条90的个数与第一走线组80的个数相同。
在此基础上,对于第一遮光条90的材料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为黑色油墨、黑色树脂或金属等不透光材料。当第一遮光条90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如金属时,第一遮光条90和第一走线组80之间应设置有绝缘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10的透明显示区01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80,至少相邻两条第一走线60的位于透明显示区01的部分收拢为一个第一走线组80,由于第一走线组80上设置有第一遮光条90,因而第一遮光条90可以对第一走线组80中第一走线60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防止光射到第一走线组80中的第一走线60上产生光学衍射现象。此外,由于相邻第一走线组80之间的间距a大于位于非透明显示区02的相邻第一走线60之间的间距b,且在透明显示区01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透明显示区01中第一走线组80的密度相对于第一走线60的密度降低,因而降低了透明显示区01的光学衍射。这样一来,当摄像头20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图像时,由于透明显示区01的光学衍射降低,因而光学衍射对摄像头20获取图案的成像效果的影响便会降低,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摄像头20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图像的成像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若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太小,则多个第一遮光条90容易发生光学衍射现象;若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太大,则在透明显示区01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透明显示区01设置的第一遮光条90的个数减小,即第一走线组80的个数减小,这样一个第一走线组80中包括的第一走线60的个数较多,从而可能导致第一走线组80中的第一走线60相互影响。此外,若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d太大,则可能导致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太小,这样容易发生光学衍射现象;若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d太小,则可能不能有效遮挡第一走线组80中第一走线60之间的缝隙。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如图7所示,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line)d与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space)e的比值范围为0~0.5,且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d与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之和(pitch)f的范围为94.5μm~200μm。
其中,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d与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的比值可以是0.5或7.5/16.125等。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d与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之和可以是94.5、200或100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d与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的比值范围为0~0.5,且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d与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e之和f的范围为94.5μm~200μm,这样可以确保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的图像的清晰度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沿第一遮光条90的延伸方向,有的地方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有的地方没有设置薄膜晶体管,因而在设计第一遮光条90时,沿第一遮光条90的延伸方向,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可以不相同,也可以是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处处相同。此外,在每个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处处相同的情况下,相邻第一遮光条90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在每个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处处相同的情况下,多个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每个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处处相同,且多个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均可以相同。由于多个第一遮光条90的宽度均相同,因而在设计第一走线组80时,可以确保多个第一走线组80中包括的第一走线60的个数和相邻第一走线60之间的间距均相同,从而使得透明显示区01中多个第一走线组80对显示的影响是相同的,且确保了光可以从透明显示区01均匀透过,从而使得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的图像不同位置处的清晰度是相同的。
优选的,如图8所示,透明显示区01还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100,至少相邻两条第二走线70的位于透明显示区01的部分收拢为一个第二走线组100,相邻第二走线组100之间的间距g大于位于非透明显示区02的相邻第二走线70之间的间距k,第二走线组100中相邻第二走线70之间的间距h小于位于非透明显示区02的相邻第二走线70之间的间距k;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走线组100上的第二遮光条110,第二走线组100相对于第二遮光条110靠近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即第二遮光条110相对于第二走线组100靠近摄像头20。
其中,相邻第二走线组100之间的间距g为分别位于相邻第二走线组100中、最靠近的两条第二走线70之间的距离。
此处,对于第二走线组100中包括的第二走线70的个数不进行限定,可以包括两条第二走线70;也可以包括两条以上第二走线70。在此基础上,各个第二走线组100中包括的第二走线70的个数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各个第二走线组100中包括的第二走线70的个数均相同,这样便可以确保每个第二走线组100对显示的影响都是相同的。此外,当第二走线组100包括两条以上第二走线70时,相邻第二走线70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第二走线组100中相邻第二走线70之间的间距相同。
在此基础上,对于设置在第二走线组100上的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不进行限定,以能遮挡住第二走线组100中第二走线70之间的缝隙为准。第二遮光条110设置在第二走线组100上,是指第二遮光条110仅在第二走线组100上设置,在第二走线组100之间的区域不设置。第二遮光条110的个数和第二走线组100的个数相同。
此外,对于第二遮光条110的材料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为黑色油墨、黑色树脂或金属等不透光材料。当第二遮光条110的材料为导电材料如金属时,第二遮光条110和第二走线组100之间应设置有绝缘层。第一遮光条90的材料和第二遮光条110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第一遮光条90和第二遮光条110同层同材料,这样可以同时形成第一遮光条90和第二遮光条110,简化了显示面板10的制作工艺。
本发明实施例,显示面板10的透明显示区01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100,至少相邻两条第二走线70的位于透明显示区01的部分收拢为一个第二走线组100,由于第二走线组100上设置有第二遮光条110,因而第二遮光条110可以对第二走线组100中第二走线70之间的缝隙进行遮挡,防止光射到第二走线组100中的第二走线70上产生光学衍射现象。此外,由于相邻第二走线组100之间的间距g大于位于非透明显示区02的相邻第二走线70之间的间距k,且在透明显示区01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透明显示区01中第二走线组100的密度相对于第二走线70的密度降低,因而降低了透明显示区01的光学衍射。这样一来,当摄像头20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图像时,由于透明显示区01的光学衍射降低,因而光学衍射对摄像头20获取图案的成像效果的影响便会降低,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摄像头20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图像的成像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若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太小,则多个第二遮光条110容易发生光学衍射现象;若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太大,则在透明显示区01大小一定的情况下,透明显示区01设置的第二遮光条110的个数减小,即第二走线组100的个数减小,这样一个第二走线组100中包括的第二走线70的个数较多,从而可能导致第二走线组100中的第二走线70相互影响。此外,若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太大,则可能导致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太小,这样容易发生光学衍射现象;若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太小,则可能不能有效遮挡第二走线组100中第二走线70之间的缝隙。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与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0~0.5,且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与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之和的范围为94.5μm~200μm。
其中,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与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的比值可以是0.5或7.5/16.125等。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与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之和可以是94.5、200或100等。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与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0~0.5,且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与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之和的范围为94.5μm~200μm,这样可以进一步确保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的图像的清晰度较高。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沿第二遮光条110的延伸方向,有的地方设置有薄膜晶体管,有的地方没有设置薄膜晶体管,因而在设计第二遮光条110时,沿第二遮光条110的延伸方向,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可以不相同,也可以是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处处相同。此外,在每个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处处相同的情况下,相邻第二遮光条110之间的间距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此基础上,在每个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处处相同的情况下,多个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每个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处处相同,且多个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均可以相同。由于多个第二遮光条110的宽度均相同,因而在设计第二走线组100时,可以确保多个第二走线组100中包括的第二走线70的个数和相邻第二走线70之间的间距均相同,从而使得透明显示区01中多个第二走线组100对显示的影响是相同的,且确保了光可以从透明显示区01均匀透过,进一步使得通过透明显示区01获取的图像不同位置处的清晰度是相同的。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Display,简称LCD);也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当然还可以是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面板(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Display,简称QLED)。当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彩膜基板以及设置在彩膜基板、阵列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当显示面板10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时,显示面板10包括阵列基板和用于封装阵列基板的封装层。阵列基板包括薄膜晶体管和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包括阳极、发光功能层和阴极。封装层可以是薄膜封装层,也可以是基板封装层。
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是显示不论运动(例如,视频)还是固定(例如,静止图像)的且不论文字还是图画的图像的任何装置。更明确地说,预期所述实施例可实施在多种电子装置中或与多种电子装置关联,所述多种电子装置例如为(但不限于)手机、平板显示器、电脑、电视监视器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摄像头,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包括透明显示区和非透明显示区,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背面,且与所述透明显示区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走线和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二走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其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一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一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一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
所述透明显示区还包括像素,至少一条所述第一走线经过所述透明显示区中像素所在的像素区域,且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像素电连接;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走线组上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一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一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0~0.5,且所述第一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一遮光条之间的间距之和的范围为94.5μm ~2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一走线组中包括的所述第一走线的个数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区还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二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二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二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二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走线组上的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二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二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的间距的比值范围为0~0.5,且所述第二遮光条的宽度与相邻所述第二遮光条之间的间距之和的范围为94.5μm ~200μ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第二走线组中包括的所述第二走线的个数均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一子走线;所述第二走线包括至少一条第二子走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遮光条与所述第二遮光条同层同材料。
9.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透明显示区和非透明显示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沿第一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一走线和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列的多条第二走线;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互交叉;
其中,所述透明显示区包括多个第一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一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一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一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一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一走线之间的间距;
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走线组上的第一遮光条,所述第一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一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显示区还包括多个第二走线组,至少相邻两条所述第二走线的位于所述透明显示区的部分收拢为一个所述第二走线组,位于所述非透明显示区的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小于相邻所述第二走线组之间的间距,且大于所述第二走线组中相邻所述第二走线之间的间距;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走线组上的第二遮光条,所述第二走线组相对于所述第二遮光条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CN201811185860.1A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0479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5860.1A CN111047967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2210005023.6A CN114299827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EP19872172.2A EP3866144A4 (en) 2018-10-11 2019-10-10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0567224A JP7399111B2 (ja) 2018-10-11 2019-10-10 アレイ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EP24167476.1A EP4372729A2 (en) 2018-10-11 2019-10-10 Array substrate, displ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6/760,236 US11695017B2 (en) 2018-10-11 2019-10-10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DE202019005984.9U DE202019005984U1 (de) 2018-10-11 2019-10-10 Array-Substrat, Anzeigetafel und Anzeigevorrichtung
PCT/CN2019/110371 WO2020073954A1 (zh) 2018-10-11 2019-10-10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990,021 US11935901B2 (en) 2018-10-11 2022-11-18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18/516,564 US20240088169A1 (en) 2018-10-11 2023-11-21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3205050A JP2024037788A (ja) 2018-10-11 2023-12-05 アレイ基板、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85860.1A CN111047967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5023.6A Division CN114299827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47967A CN111047967A (zh) 2020-04-21
CN111047967B true CN111047967B (zh) 2022-02-08

Family

ID=7016446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5023.6A Active CN114299827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201811185860.1A Active CN111047967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05023.6A Active CN114299827B (zh) 2018-10-11 2018-10-11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3) US11695017B2 (zh)
EP (2) EP3866144A4 (zh)
JP (2) JP7399111B2 (zh)
CN (2) CN114299827B (zh)
DE (1) DE202019005984U1 (zh)
WO (1) WO202007395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61565S1 (en) * 2019-08-26 2022-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1055547A2 (en) * 2019-09-17 2021-03-25 Google Llc Suppressing scattering of light transmitted through oled displays
USD961567S1 (en) * 2020-04-27 2022-08-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834429A (zh) * 2020-07-08 2020-10-27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CN111968516A (zh) * 2020-08-28 2020-11-20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258983A (zh) * 2020-09-17 2021-01-22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130371B (zh) * 2020-09-30 2022-05-1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7441336B2 (ja) 2021-01-19 2024-02-2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
WO2022205113A1 (zh) * 2021-03-31 2022-10-0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用于制造显示面板的方法
KR20230068546A (ko) 2021-11-11 2023-05-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29613A (ko) * 2007-09-18 2009-03-23 최현환 나노 광 검출 소자 및 그 구동방법, 이를 구비한 이미지센서
JP2014179155A (ja) * 2013-03-13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ソースラインフローティング回路、それを含むメモリ装置及びメモリ装置の読み出し方法
CN105572998A (zh) * 2016-03-04 2016-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6920470A (zh) * 2017-04-27 2017-07-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纯屏幕无边框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7293570A (zh) * 2017-05-12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622752A (zh) * 2017-09-08 2018-01-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107731886A (zh) * 2017-11-20 2018-02-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7910352A (zh) * 2017-11-20 2018-04-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010947A (zh) * 2017-11-29 2018-05-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022553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弯曲显示面板和包括可弯曲显示面板的可弯曲显示装置
CN108227327A (zh) * 2018-02-28 2018-06-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207636882U (zh) * 2018-01-03 2018-07-2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7720239U (zh) * 2017-10-20 2018-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07781599U (zh) * 2017-09-30 2018-08-2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10849071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520888A (zh) * 2018-04-02 2018-09-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显示装置
CN108604590A (zh) * 2016-01-29 2018-09-28 Towerjazz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 固体摄像装置
CN207947006U (zh) * 2018-03-31 2018-10-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25021B (en) * 2001-11-22 2003-03-21 Chi Mei Optoelec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its thin film transistor substrate
KR100845557B1 (ko) * 2002-02-20 2008-07-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액티브 매트릭스형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JP4540303B2 (ja) * 2002-05-24 2010-09-08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ッセンス表示装置
JP5222455B2 (ja) * 2004-04-28 2013-06-26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JP5137680B2 (ja) * 2008-05-08 2013-02-06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ウェスト 液晶表示装置
JP2010054980A (ja) * 2008-08-29 2010-03-11 Hitachi Displays Ltd 液晶表示装置
TWI386743B (zh) * 2009-12-01 2013-02-2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面板
JP5534174B2 (ja) * 2010-01-21 2014-06-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部材、並びに、上記タッチパネル部材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9013613B2 (en) 2010-09-21 2015-04-21 Sony Corporation Sensor-equipped display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US9721998B2 (en) 2011-11-04 2017-08-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2013246626A (ja) * 2012-05-25 2013-12-09 Panasonic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KR101968929B1 (ko) * 2012-09-11 2019-04-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센서 기판, 이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센싱 표시 패널
US10497633B2 (en) * 2013-02-06 2019-12-03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Stretchable electronic systems with fluid containment
US20160085072A1 (en) * 2014-01-24 2016-03-24 Osterhout Group, Inc. See-through computer display systems
TWI559185B (zh) * 2014-10-03 2016-11-2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兼具指紋辨識與觸控偵測的顯示裝置
WO2016059514A1 (en) * 2014-10-17 2016-04-2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60266695A1 (en) * 2015-03-10 2016-09-15 Crucialtec Co., Ltd.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image scanning function
CN106154673A (zh) 2015-04-15 2016-11-23 元太科技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04991362B (zh) * 2015-04-22 2018-04-03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2017003849A (ja) * 2015-06-12 2017-01-05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102465080B1 (ko) * 2015-08-24 2022-11-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및 표시패널
CN105158998B (zh) * 2015-09-14 2017-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显示面板
JP2017151339A (ja) 2016-02-26 2017-08-31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表示装置
KR20170113066A (ko) 2016-03-24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를 가진 전자 장치 및 그의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US10403204B2 (en) * 2016-07-12 2019-09-03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 modu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display device
US10741621B2 (en) * 2016-11-25 2020-08-11 Lg Display Co., Ltd. Display device with a fingerprint sensor
US20190165075A1 (en) 2016-12-30 2019-05-30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panel
CN106783845A (zh) * 2017-02-24 2017-05-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以及具有该阵列基板的液晶面板
CN106921767A (zh) 2017-03-07 2017-07-04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高屏占比的移动终端
CN107479285B (zh) * 2017-08-31 2020-05-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946319B (zh) * 2017-11-27 2021-01-2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07861658B (zh) * 2017-11-29 2021-05-14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074533B (zh) * 2017-12-22 2019-12-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8682299B (zh) 2018-07-24 2021-04-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KR20200131397A (ko) * 2019-05-13 2020-11-2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29613A (ko) * 2007-09-18 2009-03-23 최현환 나노 광 검출 소자 및 그 구동방법, 이를 구비한 이미지센서
JP2014179155A (ja) * 2013-03-13 2014-09-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ソースラインフローティング回路、それを含むメモリ装置及びメモリ装置の読み出し方法
CN108604590A (zh) * 2016-01-29 2018-09-28 Towerjazz松下半导体有限公司 固体摄像装置
CN105572998A (zh) * 2016-03-04 2016-05-1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08022553A (zh) * 2016-10-31 2018-05-1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弯曲显示面板和包括可弯曲显示面板的可弯曲显示装置
CN106920470A (zh) * 2017-04-27 2017-07-0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纯屏幕无边框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CN107293570A (zh) * 2017-05-12 2017-10-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7622752A (zh) * 2017-09-08 2018-01-23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oled显示面板、其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CN207781599U (zh) * 2017-09-30 2018-08-28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以及电子设备
CN207720239U (zh) * 2017-10-20 2018-08-1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7910352A (zh) * 2017-11-20 2018-04-1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7731886A (zh) * 2017-11-20 2018-02-23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108010947A (zh) * 2017-11-29 2018-05-08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装置
CN207636882U (zh) * 2018-01-03 2018-07-20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8227327A (zh) * 2018-02-28 2018-06-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8490710A (zh) * 2018-03-29 2018-09-04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07947006U (zh) * 2018-03-31 2018-10-0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520888A (zh) * 2018-04-02 2018-09-11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其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40088169A1 (en) 2024-03-14
JP2024037788A (ja) 2024-03-19
CN111047967A (zh) 2020-04-21
JP2022503387A (ja) 2022-01-12
DE202019005984U1 (de) 2023-11-25
EP3866144A1 (en) 2021-08-18
CN114299827B (zh) 2023-11-17
US11695017B2 (en) 2023-07-04
US11935901B2 (en) 2024-03-19
CN114299827A (zh) 2022-04-08
EP4372729A2 (en) 2024-05-22
EP3866144A4 (en) 2022-06-29
JP7399111B2 (ja) 2023-12-15
US20210210510A1 (en) 2021-07-08
US20230081320A1 (en) 2023-03-16
WO2020073954A1 (zh) 2020-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04796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2627695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2626540B1 (ko) 디스플레이 기판, 디스플레이 패널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968873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048005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296184B2 (en) Display panels, display screens, and display terminals
CN11486465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2310325B (zh) 透光显示模组、显示面板及透光显示模组的制备方法
WO2020087799A1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KR20210138780A (ko) 표시 패널 및 표시 장치
US20230165081A1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display panel
CN114203781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0087820A1 (zh)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13140609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82949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15936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883375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12864216A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N111833811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597247A (zh) 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US11508791B2 (en) OLE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30309218A1 (en) Display panel
CN11759694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230087606A (ko) 표시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