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4617A -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4617A
CN111034617A CN201911357413.4A CN201911357413A CN111034617A CN 111034617 A CN111034617 A CN 111034617A CN 201911357413 A CN201911357413 A CN 201911357413A CN 111034617 A CN111034617 A CN 1110346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lings
culture
leaf tea
seedling
t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741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034617B (zh
Inventor
杨盛美
唐一春
刘本英
蒋会兵
段志芬
刘悦
李友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a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Tea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a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Tea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135741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0346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0346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6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0346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46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8Methods for regeneration to complete pla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HNEW PLANTS OR NON-TRANSGENIC PROCESSES FOR OBTAINING THEM; 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A01H4/00Plant reproduction by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 Tissue culture techniques therefor
    • A01H4/001Culture apparatus for tissue cultur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Developmental Biology & Embry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reeding Of Plants And Reproduction By Means Of Cultu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属于植物繁殖育苗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种子处理:取云南大叶种茶树种子,清洗种子,酒精浸泡,氯化汞消毒,无菌水冲洗干净;愈伤组织培养: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接种于愈伤组织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培养;30d后转入发芽培养基,发芽培养;生根培养:待苗高2.5‑3.5cm时,切下并移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炼苗、移苗:待根长出3条以上,根长超过1cm时,打开培养箱盖,炼苗3‑5d后取出小苗,清洗根部,移栽至盛有灭过菌的蛭石的营养钵中,用塑料膜罩住小苗3‑5d,移栽至土中。本发明使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苗繁殖时间上缩短一年以上,劳动成本大为减少。

Description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育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茶树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繁殖方法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其中,有性繁殖是将茶树种子直播来进行繁殖,其优点是适应环境能力强、种苗成本低,但是其缺点是植株间经济性状混杂,生长差异大,生育期不一致,不便管理,尤其是一些结实率低的茶树品种难以用种子繁殖。由于无性繁殖能保持良种的特征特性,后代性状一致性高,有利于茶园管理,近年来备受人们关注,但是目前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在茶树的生根效果和成活率方面均不理想。
水培扦插繁殖技术作为无性繁殖方法中的一种,是目前常用的茶树繁殖方法,其是以水作基质,利用离体植物组织器官的再生性能,在一定条件下经人工培育使其发育成为一个独立植物体的育苗方法。然而传统的水培扦插繁殖方法受到温度、水质、光照等因素的影响,普遍存在发根速度慢、成活率低等缺陷。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310110582.4公开了一种茶树的水培-土培扦插快速育苗方法,其工艺路线如下:温室、网室准备,配制营养液,采穗、剪穗,插穗剪口消毒灭菌,激素处理,温室扦插,温室水培,配制营养土钵,转苗扦插,网室土培生根,插穗成茶苗,炼苗至成苗。虽然上述专利通过将水培温室温度控制在25~30℃,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根,但是在该温度下易导致液面上方的嫩芽、嫩叶因失水太快而枯萎。此外,传统扦插繁育要求扦插穗必须是半木质化枝条,因此在扦插前还需要将枝梢上的非木质化部分剪除,直接降低了枝条的利用率。另外,传统扦插繁殖多受到时节的影响,一般选择春夏两季温度较适宜的时节进行,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茶树育苗的发展。
组织培养技术在植物种苗繁育中已得到广泛应用,技术也相对成熟。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繁殖茶树种苗即可克服播种及扦插繁殖中的材料限制,又可在短期内获得大量优良种苗。目前,针对茶树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物学、生态资源及有效成分分析等领域,而对于茶树种苗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克服了常规方法繁殖茶树种苗材料紧缺、速度慢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取云南大叶种茶树种子,清洗干净,酒精浸泡,氯化汞消毒,无菌水冲洗干净;
(2)愈伤组织培养: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接种于愈伤组织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培养;30d后转入发芽培养基,发芽培养;
(3)生根培养:待苗高2.5-3.5cm时,切下并移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
(4)炼苗、移苗:待根长出3条以上,根长超过1cm时,打开培养箱盖,炼苗3-5d后取出小苗,清洗根部,移栽至盛有灭过菌的蛭石的营养钵中,用塑料膜罩住小苗3-5d,移栽至土中。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种子处理的具体步骤为:采用3-5月龄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幼果,充分清洗消毒后剥去果皮,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色或略带棕色的种子;用75%酒精浸泡1min,再用0.1%氯化汞消毒1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
进一步地,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组分为:MS+2.0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
进一步地,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在25℃、光照强度2000-3000lx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进一步地,所述发芽培养基的组分为:MS+2.5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
进一步地,所述发芽培养在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2000-3000lx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进一步地,所述生根培养基的组分为:1/2MS+1.0mg/L IBA+20g/L蔗糖+6.5g/L琼脂。
进一步地,所述生根培养在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1500-2000lx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进一步地,所有操作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传统方法茶果成熟需要一年时间,然后才能播种,6个月后才能移栽,同时茶果成熟过程中,由于天气原因或人为因素,导致茶果成熟过程中,茶果脱落或发育不良,最终也不能获得合格的成熟种子。
本发明利用云南大叶种茶树幼果的幼胚来进行组织培养,使云南大叶种茶树的茶苗繁殖时间上缩短一年以上,劳动成本大为减少,且全年都可以进行培养。相比传统方法,利用成熟茶果种子的播种育苗方法,本发明增殖率高,每个幼胚可以繁殖3-5株茶苗、繁殖速度快、周期短,100-120天即可出苗移栽田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接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愈伤组织培养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生根培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炼苗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1移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申请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处理:采用4月龄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幼果,充分清洗消毒后剥去果皮,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色或略带棕色的种子。用75%酒精浸泡1min,再用0.1%氯化汞消毒1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愈伤组织培养:无菌条件下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接种在灭菌消毒过的MS+2.0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上,放入25℃、光照强度2000-30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如图1、图2所示。30天后在无菌条件下转入灭菌消毒过的MS+2.5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发芽培养基,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25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愈伤组织可增殖3-5个。
生根培养:如图3所示,待苗高3cm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切下并移入灭菌消毒过的1/2MS+1.0mg/L IBA+20g/L蔗糖+6.5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18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
炼苗、移栽:如图4所示,待根长出3条以上,长度超过1cm以上时,将培养瓶盖打开,炼苗4d后取出小苗,用流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然后移栽到盛有灭过菌的蛭石的营养钵中过渡一下,但要注意不可直接向营养钵中浇营养液,以防长菌,用透明的塑料膜罩住小苗4天后移栽到土里,如图5所示,其成活率可达98.6%。
实施例2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处理:采用4月龄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幼果,充分清洗消毒后剥去果皮,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色或略带棕色的种子。用75%酒精浸泡1min,再用0.1%氯化汞消毒1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愈伤组织培养:无菌条件下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接种在灭菌消毒过的MS+2.0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上,放入25℃、光照强度27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30天后在无菌条件下转入灭菌消毒过的MS+2.5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发芽培养基,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23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愈伤组织可增殖3-5个。
生根培养:待苗高3cm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切下并移入灭菌消毒过的1/2MS+1.0mg/L IBA+20g/L蔗糖+6.5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17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
炼苗、移栽:待根长出3条以上,长度超过1cm以上时,将培养瓶盖打开,炼苗3-5d后取出小苗,用流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然后移栽到盛有灭过菌的蛭石的营养钵中过度一下,但要注意不可直接向营养钵中浇营养液,以防长菌,用透明的塑料膜罩住小苗5天后移栽到土里,其成活率可达93.4%。
实施例3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处理:采用3月龄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幼果,充分清洗消毒后剥去果皮,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色或略带棕色的种子。用75%酒精浸泡1min,再用0.1%氯化汞消毒1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
愈伤组织培养:无菌条件下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接种在灭菌消毒过的MS+2.0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上,放入25℃、光照强度30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30天后在无菌条件下转入灭菌消毒过的MS+2.5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发芽培养基,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20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愈伤组织可增殖3-5个。
生根培养:待苗高3cm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切下并移入灭菌消毒过的1/2MS+1.0mg/L IBA+20g/L蔗糖+6.5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20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
炼苗、移栽:待根长出3条以上,长度超过1cm以上时,将培养瓶盖打开,炼苗3-5d后取出小苗,用流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然后移栽到盛有灭过菌的蛭石的营养钵中过度一下,但要注意不可直接向营养钵中浇营养液,以防长菌,用透明的塑料膜罩住小苗3天后移栽到土里,其成活率可达95.1%。
实施例4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种子处理:采用5月龄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幼果,充分清洗消毒后剥去果皮,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色或略带棕色的种子。用75%酒精浸泡1min,再用0.1%氯化汞消毒1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6次。
愈伤组织培养:无菌条件下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接种在灭菌消毒过的MS+2.0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愈伤组织培养基上,放入25℃、光照强度20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30天后在无菌条件下转入灭菌消毒过的MS+2.5mg/L 6-BA+0.2mg/LNAA+30g/L蔗糖+7.5g/L琼脂的发芽培养基,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30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愈伤组织可增殖3-5个。
生根培养:待苗高3cm左右时,在无菌条件下切下并移入灭菌消毒过的1/2MS+1.0mg/L IBA+20g/L蔗糖+6.5g/L琼脂的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放入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1500lx的恒温培养箱培养。
炼苗、移栽:待根长出3条以上,长度超过1cm以上时,将培养瓶盖打开,炼苗3-5d后取出小苗,用流水洗净根部的培养基,然后移栽到盛有灭过菌的蛭石的营养钵中过度一下,但要注意不可直接向营养钵中浇营养液(容易长菌),用透明的塑料膜罩住小苗5天后移栽到土里,其成活率可达97.5%。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种子处理:取云南大叶种茶树种子,清洗干净,酒精浸泡,氯化汞消毒,无菌水冲洗干净;
(2)愈伤组织培养:剥开外种皮,取出未成熟胚,接种于愈伤组织培养基上,愈伤组织培养;30d后转入发芽培养基,发芽培养;
(3)生根培养:待苗高2.5-3.5cm时,切下并移入生根培养基,生根培养;
(4)炼苗、移苗:待根长出3条以上,根长超过1cm时,打开培养箱盖,炼苗3-5d后取出小苗,清洗根部,移栽至盛有蛭石的营养钵中,用塑料膜罩住小苗3-5d,移栽至土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种子处理的具体步骤为:采用3-5月龄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幼果,充分清洗消毒后剥去果皮,取出尚未成熟的乳白色或略带棕色的种子;用75%酒精浸泡1min,再用0.1%氯化汞消毒15min后用无菌水冲洗5-6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基的组分为:MS+2.0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愈伤组织培养在25℃、光照强度2000-3000lx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芽培养基的组分为:MS+2.5mg/L 6-BA+0.2mg/L NAA+30g/L蔗糖+7.5g/L琼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芽培养在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2000-3000lx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的组分为:1/2MS+1.0mg/L IBA+20g/L蔗糖+6.5g/L琼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在25℃、人工光照13小时/日、光照强度1500-2000lx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有操作在无菌环境中进行。
CN201911357413.4A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Active CN1110346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7413.4A CN111034617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7413.4A CN111034617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617A true CN111034617A (zh) 2020-04-21
CN111034617B CN111034617B (zh) 2021-03-26

Family

ID=70239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7413.4A Active CN111034617B (zh) 2019-12-25 2019-12-25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03461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281A (zh) * 2022-04-12 2022-05-3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茶苗的茶树繁育方法
CN115956506A (zh) * 2023-02-16 2023-04-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离体再生组织的构建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6332A (zh) * 2015-02-22 2015-06-10 刘木娇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CN105230497A (zh) * 2015-11-23 2016-01-13 海南大学 一种海南地区白花油茶组培苗的生产方法
CN106818474A (zh) * 2017-01-18 2017-06-13 福建农林大学 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茶树幼胚的组培方法
CN110604058A (zh) * 2019-10-17 2019-12-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红花油茶幼胚的组培育苗方法
CN110604059A (zh) * 2019-10-17 2019-12-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油茶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6332A (zh) * 2015-02-22 2015-06-10 刘木娇 一种茶树组织培养再生体系构建方法
CN105230497A (zh) * 2015-11-23 2016-01-13 海南大学 一种海南地区白花油茶组培苗的生产方法
CN106818474A (zh) * 2017-01-18 2017-06-13 福建农林大学 利用抑菌培养基培育茶树幼胚的组培方法
CN110604058A (zh) * 2019-10-17 2019-12-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红花油茶幼胚的组培育苗方法
CN110604059A (zh) * 2019-10-17 2019-12-24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一种油茶茎段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Y NILADRI BAG等: "A two-step procedure for in vitro rooting of micropropagated tea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microshoots",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 BIOTECHNOLOGY》 *
SUDRIPTA DAS等: "Organogenesis and regeneration from pigmented callus in Camellia sinensis (L.) O. Kuntze cv. Nandadevi, an elite Darjeeling tea clone", 《PLANT SCIENCE》 *
卢天玲: "油茶未成熟子叶幼胚离体培养成苗的研究", 《实验生物学报》 *
李家华等: "云南大叶种茶树新梢带腋芽茎段组织培养初探", 《茶业通报》 *
黄皓等: "茶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的研究", 《全国茶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57281A (zh) * 2022-04-12 2022-05-31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利用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茶苗的茶树繁育方法
CN115956506A (zh) * 2023-02-16 2023-04-14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离体再生组织的构建方法
CN115956506B (zh) * 2023-02-16 2023-11-03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一种茶树离体再生组织的构建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4617B (zh) 2021-03-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19660B (zh) 一种高山杜鹃组培苗温室内生根培养以及炼苗移栽的方法
CN107980635B (zh) 一种高成活率的苹果组培苗两步移栽法
CN102187810B (zh) 一种所罗门姜黄的组织培养繁殖方法
CN104920212A (zh) 一种罗汉果组培苗繁育方法
CN111616052A (zh) 一种苹果砧木楸子的快速繁殖及无糖生根培养方法、应用
CN102845313A (zh) 狗枣猕猴桃的离体快速繁殖方法
CN104885773A (zh) 一种快速培育蓝莓早期定型组培商品苗的方法
CN103392597A (zh) 一种北美海棠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07926715A (zh) 一种茄子或/和辣椒或/和番茄的嫁接培育方法
CN102907326B (zh) 德钦野生紫花苜蓿组培繁殖方法
CN111034617B (zh) 一种云南大叶种茶树幼胚组织培养繁育茶苗的方法
CN103548692A (zh) 一种波叶鸟巢蕨种苗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05519448A (zh) 一种黄芪组培苗的培养方法
CN105010142A (zh) 越南奇楠沉香组织培养的方法
CN103155869A (zh) 甜樱桃砧木Colt组织培养方法
CN108094215A (zh) 苹果矮化砧木通过组织培养获得自根砧苗的方法
CN105519445A (zh) 一种猪笼草离体快繁方法
CN109156361A (zh) 一种修枝荚蒾离体组培快速繁殖方法
CN108450335A (zh) 一种淡水沙梨茎段组织快速繁殖方法
CN103858768A (zh) 一种鸡蛋花的组织培养方法
CN111919752A (zh) 一种泰青椒草组织培养方法
CN105794650A (zh) 一种通过未成熟种子保存极小种群广西越桔后代的方法
CN111480579A (zh) 一种柔毛淫羊藿未成熟胚组培快繁方法
CN104920048A (zh) 一种提高烟草k326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炼苗过渡方法
CN111448985A (zh) 一种细梗蔷薇的组织培养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