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31810A - 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类麻薯食品、冰品及冰品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类麻薯食品、冰品及冰品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031810A
CN111031810A CN201880039228.8A CN201880039228A CN111031810A CN 111031810 A CN111031810 A CN 111031810A CN 201880039228 A CN201880039228 A CN 201880039228A CN 111031810 A CN111031810 A CN 1110318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ce
ice product
flavor
product according
star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392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前野钦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hiya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hiya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hiyap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hiyap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0318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03181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0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Marzipan; Coated or filled products
    • A23G3/34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36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23G3/42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carbohydrates used, e.g. polysaccharid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0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Marzipan; Coated or filled products
    • A23G3/0002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not relating to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A23G3/0004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weetmeats or confectionery
    • A23G3/0006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liquids, pastes, creams, granules, shred or powder
    • A23G3/001Mixing, kneading proces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0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Marzipan; Coated or filled products
    • A23G3/0002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not relating to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A23G3/0004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weetmeats or confectionery
    • A23G3/0006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liquids, pastes, creams, granules, shred or powder
    • A23G3/0014Processes for conditioning, e.g. tempering, cooking, heating, cooling, boiling down, evaporating, degassing, liquefying mass before use or shap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0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Marzipan; Coated or filled products
    • A23G3/0002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not relating to composition and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A23G3/0004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of sweetmeats or confectionery
    • A23G3/0019Shaping of liquid, paste, powder; Manufacture of moulded articles, e.g. modelling, moulding, calendering
    • A23G3/0025Processe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s shaped at least partially in a mould in the hollows of a surface, a drum, an endless band, or by a drop-by-drop casting or dispensing of the material on a surface, e.g. injection moulding, transfer moulding
    • A23G3/0027Processes for laying down material in moulds or drum or a surface, optionally with the associated heating, cooling, portioning, cutting cast-tail, anti-drip proce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0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Marzipan; Coated or filled products
    • A23G3/34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36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23G3/48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e.g. fruits, seeds, extrac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0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Marzipan; Coated or filled products
    • A23G3/34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3/50Sweetmeats, confectionery or marzipan; Processes for the preparation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shape, structure or physical form, e.g. products with supported structure
    • A23G3/56Products with edible or inedible supports, e.g. lollipops
    • A23G3/563Products with edible or inedible supports, e.g. lollipops products with an inedible support, e.g. a stick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GCOCOA; COCOA PRODUCTS, e.g. CHOCOLATE; SUBSTITUTES FOR COCOA OR COCOA PRODUCTS; CONFECTIONERY; CHEWING GUM; ICE-CREAM; PREPARATION THEREOF
    • A23G9/00Frozen sweets, e.g. ice confectionery, ice-cream; Mixtures therefor
    • A23G9/32Frozen sweets, e.g. ice confectionery, ice-cream; Mixtures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sition containing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30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2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 A23L29/206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of vegetable origin
    • A23L29/212Starch; Modified starch; Starch derivatives, e.g. esters or eth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2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 A23L29/206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of vegetable origin
    • A23L29/244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gelling or thickening agents of vegetable origin from corms, tubers or roots, e.g. glucomanna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9/0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9/30Foods or foodstuffs containing additiv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e.g. xylitol;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e.g. dextr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25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containing carbohydrate syrups; containing sugars; containing sugar alcohols; containing starch hydrolys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Confectionery (AREA)
  • Jellies, Jams, And Syrups (AREA)
  • Cereal-Derive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常温下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的类麻薯食品、冰品及冰品的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类麻薯食品的特征在于:其含有淀粉质凝胶化材料及甜味料,且所述淀粉质凝胶化材料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作为所述甜味料,至少包含和三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也可以冷冻而作为冰品食用。根据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类麻薯食品,可获得具有米粉糕般的软弹感,不具有过敏原性且GI值低于砂糖的类麻薯食品,并且即使冷冻制成冰品,也不会变得过硬,可获得容易食用且具有独特的粘稠感或绵软感的美味的冰品。

Description

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类麻薯食品、冰品及冰品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本葛粉作为主成分且常温下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的类麻薯食品、由该类麻薯食品制造的冰品及该冰品的制造方法。更详细来说,本发明是一种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类麻薯食品、冰品及冰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类麻薯食品是使用本葛粉作为主成分,常温下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的类麻薯食品,且不仅可直接食用而且即使在冷冻制成冰品时也可以作为美味的食品食用,并且即使将该冰品放置在常温下也几乎不会融化产生滴液,可作为具有独特食感的食品食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在常温下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的类麻薯食品,不仅有麻薯,而且还已知有糯米团、葛粉麻薯、米粉糕(外郎糕)、生八桥及蕨麻薯等众多食品。其中,麻薯主要以糯米作为其原料而制造,也有在糯米中进一步添加马铃薯淀粉而制成的食品。葛粉麻薯、糯米团、米粉糕、生八桥及蕨麻薯中,使用对应于各素材的淀粉作为凝胶化材料而进行制造。
例如,糯米团是使用包含糯米淀粉的糯米粉作为凝胶化材料,生八桥是使用糯米面或糯米粉以及粳米粉及日式太白粉作为凝胶化材料,米粉糕是使用粳米粉、糯米粉或小麦粉作为凝胶化材料,蕨麻薯是使用包含蕨根制造的淀粉的蕨粉作为凝胶化材料。此外,关于葛粉麻薯,原本是指由包含葛根制作的淀粉的原料所制成的食品,但实际上使用仅包含葛根制造的淀粉的葛粉(本葛粉)的类麻薯食品其价格变高,所以几乎不被制造,已知有将葛粉及甘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以混合物的形式制造的食品、由已知为商用并葛的甘薯淀粉制造的食品、还有例如久寿麻薯般由经发酵的小麦淀粉制造的食品。
在这些类麻薯食品中,麻薯本身大多在加热状态或常温下食用,其他类麻薯食品大多在常温下食用,通常不将这些类麻薯食品冷冻制成冰品。其原因在于:如果将这些类麻薯食品直接冷冻,则会变得过硬,不适合直接食用,不仅如此,即使其后解冻,也因淀粉的老化导致食感变得坚硬。此外,本说明书中的“常温”只要没有特别规定,则以表示JIS规格的20℃±15℃使用。另外,以“葛粉”市售的产品中也存在葛粉中混合有甘薯淀粉或马铃薯淀粉的产品,因此,本说明书中,如下所述,在特别是表示纯葛粉本身时,将其称为“本葛粉”。
另一方面,如下述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04440号公报)中所示,已知有如下冰品,所述冰品是将葛粉用作冰淇淋原料的一部分的葛粉冰淇淋。该葛粉冰淇淋是以牛奶、鲜奶油、蛋黄、葡萄糖、脱脂粉乳及葛粉作为原料而制造。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252661号公报)中公开有类麻薯食材及含有其的含麻薯食品的制造方法,所述类麻薯食材即使均匀地分散在冰淇淋类中,仍具有麻薯原本的食感和风味。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044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0-25266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所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葛粉冰淇淋是使用葛粉代替以往市售的冰淇淋所使用的乳化稳定剂而制造,由此,与以往市售的冰淇淋相比,口感不发生改变,另一方面,优异的余味感进一步提升。另外,根据该葛粉冰淇淋,能够使用全部天然素材作为原料,因此,与不使用天然素材的冰淇淋相比,通常在对人体的安全方面上优异。然而,该葛粉冰淇正是在冷冻状态下才具备作为冰淇淋的特性,但存在如下问题:如果温度上升则会融化,甚至无法维持其原本形状。
另外,根据所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类麻薯食材,即使在冷藏或冷却下保存,麻薯也不会变硬而维持麻薯原本食感,但使用海藻酸或海藻酸钠及难溶性钙盐作为凝胶化材料,该凝胶化材料就不是天然素材的观点来说,有避免使用的倾向。此外,该类麻薯食材由于麻薯以粒状均匀地分散在冰淇淋类中,所以与所述葛粉冰淇淋的情况同样,存在如果温度上升则会融化,而无法维持其形状的问题。
因此,业界尚不知晓以下类麻薯食品,即,其以本葛粉为主原料且常温下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可直接食用,不仅如此,即使在冷冻制成冰品时,也可以作为美味的食品食用,并且即使将该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几乎不会融化产生滴液,可作为具有独特食感的食品食用。
另外,关于作为类麻薯食品的制造原料的淀粉质凝胶化剂的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及甘薯淀粉,这些淀粉是已知具有过敏原性的成分。此外,作为所述葛粉冰淇淋的制造原料的牛奶及鸡蛋也是具有过敏原性的成分。此外,就关心健康的观点来说,特别是以抑制血糖值上升为目的,要求GI值(Glycemic Index,升糖指数)低的甜味料。作为甜味料,通常大多使用砂糖,但砂糖不论为白砂糖、绵白糖、冰糖或三温糖等均被精制,所以矿物质含量少,并且这些糖均为GI值高的甜味料。此外,和三盆、黑砂糖、饴糖及椰糖的GI值低于砂糖,含有比较多的矿物质成分,口感优于砂糖,均为具有独特风味的甜味料。另外,合成甜味料虽然GI值非常低,但就不是天然原料的观点来说,有避免使用的倾向。
发明人等为了解决使用以往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类麻薯食品在冷冻时的问题而不断反复进行了各种实验。结果发现,如果使用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原料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则在常温下可作为类麻薯食品直接食用,在冷冻制成冰品时也可以作为美味的食品食用,并且即使将该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几乎不会融化产生滴液,可制成具有独特食感的食品,从而完成了本发明。认为产生此种现象的原因或许在于葛其本身的淀粉与其他淀粉相比不易老化。
即,本发明的第1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类麻薯食品,其是以本葛粉为主原料且常温下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可直接食用,在冷冻制成冰品时也可以作为美味的食品食用,并且不含过敏原性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第2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品及其制造套装以及冰品制造方法,该冰品是将所述类麻薯食品冷冻而得,可作为具有独特的粘稠感的美味食品食用,并且即使在常温下放置也几乎不会融化产生滴液,可作为具有独特食感的食品食用,并且不含过敏原性成分。
另外,本发明的第3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冰品,其是在使用本葛粉的基础上调整食谱,由此可作为具有如生巧克力的浓厚的口味及食感的美味的食品食用,并且即使在常温下放置也几乎不会融化产生滴液,可作为具有独特食感的食品食用。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的第1形态的类麻薯食品的特征在于:其是含有凝胶化材料及甜味料的食品,且所述凝胶化材料是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所述甜味料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
本发明中的“本葛粉”是指仅包含自葛根制造的葛粉(葛粉含有比率100%),其中不包括就算具有本葛粉的名称但仍混合有葛根制造的葛粉以外的其他淀粉的产品。并且,本发明中的“以本葛粉为主成分”是指在凝胶化材料的成分中本葛粉最多。由此,第1形态的类麻薯食品可获得顺滑且口感良好、特别是具有类似于米粉糕的食感的类麻薯食品,可作为具有甜味的美味的食品直接食用。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由本葛粉以外的凝胶化材料、例如混合有其他淀粉的葛粉等所无法实现的具有独特食感的食品。
并且,在第1形态的类麻薯食品中,由于不含已知有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且GI值高的白砂糖、绵白糖、冰糖、粉砂糖及三温糖等精制的砂糖成分及葡萄糖作为甜味料,所以可避免食用后的血糖值急速上升,不仅如此,由于也不含合成甜味料,所以成为具有适合注重健康的甜味的类麻薯食品。
此外,在第1形态的类麻薯食品中,例如也可以含有和三盆、龙舌兰糖浆、黑砂糖、枫糖浆、饴糖或椰糖等未精制的甜味料中的至少一种以上。其中,就口味的方面来说,例如对于日式风味素材来说,优选和三盆。和三盆由于GI值低于精制砂糖并且含有矿物质成分,所以如果用作日式类麻薯食品的甜味料,则可获得具有良好的甜味感的类麻薯食品。另外,例如对于水果系风味素材来说,优选龙舌兰糖浆,但甜味料的种类不受限定。
另外,在第1形态的类麻薯食品中,凝胶化材料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及小麦淀粉。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及小麦淀粉分别具有过敏原性,但本葛粉没有过敏原性。因此,第1形态的类麻薯食品的安全性高。此外,使用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凝胶化材料所制造的类麻薯食品在冷冻制成冰品时,即使冷冻制成冰品,也不会变得过硬,容易食用,成为美味的冰品,认为其原因在于不易产生淀粉的老化。并且,该冰品具有独特的粘稠感,容易直接食用,且咬劲良好。
此外,作为凝胶化材料所周知的琼脂无法获得类麻薯的食感,并且不为淀粉质。明胶也与琼脂同样不为淀粉质,并且具有过敏原性。
另外,本发明的第2形态的类麻薯食品是根据第1形态的类麻薯商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化剂仅包含所述本葛粉,或者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
如果使用仅包含本葛粉的成分作为凝胶化材料,则可获得顺滑且口感良好的类麻薯食品。另外,如果将其制成冰品来食用,则会略有松脆感,如果口中温度上升,则增添冷冻前的类麻薯食品所带来的食感,并且赋予独特的粘稠感。此外,即使将该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不发生变形及滴液,可作为与冷冻前实质相同的类麻薯食品食用。
另外,如果使用仅包含本葛粉的成分作为凝胶化材料,则可获得顺滑且口感良好的类麻薯食品,但软弹感低。相对于此,如果混入藕粉作为凝胶化剂,则可获得软弹感高的类麻薯食品。因此,如果在本葛粉中混合藕粉,则维持本葛粉所具有的良好的顺滑感及口感,并且软弹感变得更高,可选出更美味的类麻薯食品。此外,藕粉由于不存在过敏原性,所以不会因添加藕粉而损害本葛粉所具有的没有过敏原性的特性。另外,藕粉添加比率只要低于本葛粉含有比率即可。其原因在于:如果藕粉的含有比率过多,则变得过于柔软,导致食感变差。
如果进一步混入米粉作为凝胶化剂,则可获得不仅具有软弹感而且具有粘润感的类麻薯食品。此外,如果在本葛粉中混合藕粉及米粉,则与使用仅包含本葛粉的成分作为凝胶化材料的食品相比,可选出维持本葛粉所具有的顺滑性及口感性并且软弹感更高、进而具备粘润感的更美味的类麻薯食品。此外,与藕粉同样,米粉由于没有过敏原性,所以不会因这些成分的添加而损害本葛粉所具有的没有过敏原性的特性。此外,在使用饴糖作为甜味料的情况下,由于饴糖本身为与米粉的情况同样地赋予粘润感的成分,所以即使在减少米粉添加量的一部分或全部而加入饴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粘润感。另外,也可以维持米粉的添加量进一步添加饴糖,由此,也可以调节粘润感。如果进一步添加蕨粉作为凝胶化剂,则可赋予果冻感。此外,蕨粉没有过敏原性。
另外,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只要分别低于本葛粉含有比率即可。如果米粉的含有比率增多,则粘润感成比例地提高,但就除软弹感以外还赋予粘润感的观点来说,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更优选分别低于本葛粉含有比率。此外,作为米粉,优选将粳米直接微细地粉碎而得的米粉。米粉通过制成微细的粉体,而会与其他原料均匀地混合,所以容易凝胶化。
另外,本发明的第3形态的类麻薯食品是根据第1或第2中任一形态的类麻薯食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根据第3形态的类麻薯食品,可获得具备独特的粘稠感或粘润感,且具有各种茶味、八桥味(肉桂味)、桂皮味、各种水果味或蔬菜味、坚果味、巧克力味、咖啡味、米味、椰子味、椰糖味、蜂蜜味、洋酒味、清酒味或甜米酒味的类麻薯食品。作为水果或蔬菜的榨汁,可使用鲜榨汁。另外,在风味素材中含有水分时,也考虑该水分量而决定添加量即可。此外,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因此,可不使用其他甜味料或减少其他甜味料的量。
本发明的第4形态的类麻薯食品是根据第1或第2的类麻薯食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类麻薯食品的外侧具有最中饼(Monaka)。
根据第4形态的类麻薯食品,通过在类麻薯食品的外侧具有最中饼,而外观上像日式点心且设计性也十分良好,最中饼的薄脆食感与类麻薯食品的软弹感相结合,可获得食感良好且美味的类麻薯食品
此外,本发明的第5形态的冰品的特征在于:其含有凝胶化材料及甜味料,所述凝胶化材料是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所述甜味料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
根据第5形态的冰品,可直接作为美味的冰品食用,如果口中温度上升,则增添实质由冷冻前的类麻薯食品所带来的食感,并且赋予独特的粘稠感。此外,即使将该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不发生变形及滴液,可作为与冷冻前实质相同的类麻薯食品食用。通过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可提供由本葛粉以外的凝胶化材料、例如混合有其他淀粉的葛粉等所无法实现的具有独特食感并且良好地抑制变形或滴液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6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5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化材料仅包含所述本葛粉,或者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第6形态的冰品,在凝胶化材料仅包含本葛粉的情况下,可作为美味的冰品直接食用,略带松脆感,如果口中温度上升,则增添实质由冷冻前的类麻薯食品所带来的食感,并且赋予独特的粘稠感。此外,即使将该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不发生变形及滴液,可作为与冷冻前实质相同的类麻薯食品食用。
另外,在凝胶化材料为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成分的情况下,可直接作为美味的冰品食用,并且在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因此,如果口中温度上升,则可感受到除本葛粉所具有的独特的粘稠感以外还赋予有藕粉所带来的软弹感或米粉所带来的粘润感的食感。另外,如果加入蕨粉,则可增添松脆感。此外,即使将该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不发生变形及滴液,可作为与冷冻前实质相同的类麻薯食品食用。此外,藕粉、米粉及蕨粉由于没有过敏原性,所以不会因这些成分的添加而有损本葛粉所具有的没有过敏原性的特性。
在使用本葛粉中单独混合有藕粉作为凝胶化剂的情况下,藕粉含有比率只要低于本葛粉的含有比率即可。如果藕粉的含有比率过多,则变得过于柔软,导致食感变差。
另外,如果在藕粉中混合米粉作为凝胶化剂,则相比仅混合有藕粉的情况,可进一步感受到粘润感。此外,即使将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不发生变形及滴液,可作为与冷冻前实质相同的类麻薯食品食用。在使用本葛粉中单独混合有米粉作为凝胶化剂的情况下,米粉的添加比率只要低于本葛粉的含有比率即可。
另外,在添加藕粉及米粉两者的情况下,其添加比率只要分别低于本葛粉的含有比率即可。藕粉的含有比率越多,则成比例地变得越柔软。此外,也考虑赋予粘润感的观点,适当调整藕粉及米粉的添加比率即可。此外,作为米粉,优选将粳米直接粉碎而得的微细粉。此外,在使用饴糖作为甜味料的情况下,饴糖本身是与米粉同样地赋予粘润感的成分,所以即使在减少米粉的添加量的一部分或全部而加入饴糖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粘润感。另外,也可以维持米粉的添加量进一步添加饴糖,由此也可以调节粘润感。此外,于在本葛粉中单独添加蕨粉或者对在本葛粉添加藕粉或米粉以及蕨粉作为凝胶化剂的情况下,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只要分别低于本葛粉的含有比率即可。
另外,本发明的第7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5或第6中任一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根据第7形态的冰品,分别可获得具有各种茶味、八桥味(肉桂味)、桂皮味、各种水果味或蔬菜味、坚果味、巧克力味、咖啡味、米味、椰子味、椰糖味、蜂蜜味、洋酒味、清酒味或甜米酒味的冰品。另外,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因此,可不使用其他甜味料或减少其他甜味料的量。
另外,本发明的第8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10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味素材含有巧克力、以及米浆、椰汁、椰浆及椰糖中的至少任一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8形态的冰品,如果在巧克力冰品中含有米浆,则可使味道浓厚,另外,如果含有椰汁或椰浆,则可产生椰子的独特风味,可提供美味的巧克力冰品。此处,椰汁是指椰子的果汁。另外,椰浆是指在椰子的果汁中加入椰子的果肉并利用搅拌器等搅拌而得。如果使用椰糖,则可赋予椰糖的风味。椰糖是指由从椰子花或花的花蕾所收集的花蜜所获取的甜味料。椰糖为低GI,且富含各种营养素。
另外,本发明的第9形态的冰品的特征在于:其是将根据第5至第8中任一形态的冰品中口味或食感不同的2种以上的冰品组合而得。
根据第9形态的冰品,可提供一种能够由1种冰品品尝到2种以上不同风味或食感,有口味的变化或食感的变化且不会吃腻的冰品。例如,也可以在前端侧具有含有巧克力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且在手持棒侧具有含有水果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即,可获得能够品尝到2种风味的冰品,所述冰品是在前端部侧具有浓厚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且在手持侧包含具有松脆食感的水果风味的冰品。由此,即使为浓厚的巧克力风味也不会最终吃腻,并且手持侧为水果味,所以从前端食用时,最后食用水果味的冰品,由此可提供余味清爽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10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5至第9中任一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有风味增强粉。
根据第10形态的冰品,通过对添加有风味素材的冰品进一步撒上风味增强粉后食用,可感受到风味更丰富的口味。另外,由于可自由地组合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所以利用由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的组合所获得的协同效应,可制成风味更丰富的味道的冰品。此外,风味增强粉也可以在冷冻前的材料调制阶段添加。另外,通过对未添加风味素材而由甜味料调味的冰品添加各种风味的风味增强粉,可制成多种口味的冰品。另外,售货店中,接收来自顾客的订单后,对具有甜味的冰品添加根据该顾客喜好的风味的粉末,由此,当场便可简便地提供根据顾客订单的冰品。此外,通过对冰品撒上装在容器内的风味增强粉后食用,可感受到风味更丰富的口味。另外,冰品及容器装风味增强粉的套装能够由移动式商店提供。
第11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5至第10中任一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膨胀率(overrun)为60%以上。
根据第11形态的冰品,由于膨胀率为60%以上,所以可提供即使不含乳成分也具有如冰淇淋的柔软食感的冰品。另外,可提供在将该冰品冷冻保存后利用冰淇淋勺等也可以容易地挖取冰品并且食感柔软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12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11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能够以选自冰淇淋状、棒冰状、杯式冰淇淋状、最中饼冰淇淋状、或刨冰状中的至少一种形态提供。
根据第12形态的冰品,能够从冰淇淋状、棒冰状、杯式冰淇淋状、最中饼冰淇淋状、或刨冰状的形态中,以喜好的形态提供同一冰品。由于膨胀率为60%以上,所以可提供冰淇淋状的冰品。另外,通过放入到模具中进行冷却,也可以提供棒冰状的冰品。另外,通过预先装入容器中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提供杯式冰淇淋状的冰品。另外,通过将冰品夹入到最中饼中,也可以提供最中饼冰淇淋状的冰品。此外,通过利用刨冰器切削冷冻的冰品,也可以提供刨冰状的冰品。因此,能够以各种不同形态的冰品形式提供由相同食谱且相同制法所制造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13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5至第12中任一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包含经过切削的冰品。
根据第13形态的冰品,可品尝到刨冰独特的食感。即,如果放入口中,则融化时残留独特的食感,由于以本葛粉为主成分所以可感受到独特的粘稠感。长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状的冰品的制造装置及切削该冰品的刨冰器由于市场上广泛销售,所以可低价地制造长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状的冰品,并且能够低价地制造刨冰。此外,根据切削厚度,可对食感赋予变化。
另外,待切削的冰品例如可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或也可以使用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此外,该情况下的冰品无需手持棒,但在具有手持棒的情况下也可以切成小块状或方块状。此外,如果使用可切削带手持棒的冰品的专用刨冰器,则将带手持棒的冰品直接投入到专用刨冰器中,由此可制作刨冰。通过切割细长棒状的冰品,也可以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如果预先在细长棒状的冰品切入切口,则通过沿切口切割该棒状的冰品,也可以容易地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由于细长棒状的冰品或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的尺寸比较小,所以可使用小型刨冰器。作为小型刨冰器,例如可使用家用或商用市售的手动或电动的刨冰器,也可以使用手动或电动的轻便型刨冰器。特别是,如果使用轻便型电动刨冰器,则不论在家还是商店均可简便地制造刨冰,例如可从松饼或华夫饼等食品的上方直接配饰由刨冰器切削的刨冰。
另外,本发明的第14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13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混合有多种添加有不同风味素材的冰品。
根据第14形态的冰品,例如通过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或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可将多种冰品同时投入到刨冰器中,而制作混掺刨冰。此时,可自由决定多种冰品味道的组合,因此可实现各种味道的组合。例如为巧克力味与抹茶味及草莓味的组合等,其组合自由随意。此外,通过研究与巧克力味的合体、以及味道的组合,能够进行调味,因此可实现与单独成分的1种味道的冰品不同的各种味道。
另外,本发明的第15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13或第14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利用冷冻机进行追加冷却。
根据第15形态的冰品,成为口中具有多种不同食感的刨冰。即,可感受到
(1)具有如饼干的坚硬咬劲的薄脆食感、
(2)放入口中时变得柔软的食感、及
(3)放入口中后3秒左右内融化消失时具有独特的粘稠感的食感。
另外,本发明的第16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13至第15中任一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对于经过切削的冰品添加风味增强粉。
根据第16形态的冰品,通过对刨冰撒上各种风味的风味增强粉,可感受到风味更丰富的口味。另外,由于可自由地组合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所以利用由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的组合所获得的协同效应,可制成风味更丰富的味道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17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5至第12中任一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青竹的手持棒。
根据第17形态的冰品,由于插入有手持棒,所以可制成容易食用的棒冰。另外,由于手持棒为青竹,所以显映出青竹的鲜艳的颜色,所以冰品(棒冰)的美观性变得良好。此外,青竹如果在采集后进行常温保存,则会氧化而变白,如果使用青竹作为手持棒,则青竹与棒冰一并被冷冻保存,因此可将青竹维持为鲜艳绿色的状态。因此,青竹是否为鲜艳的绿色成为棒冰从未变为常温状态的佐证。
另外,本发明的第18形态的冰品是根据第5至第17中任一形态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冰品的外侧具有最中饼。
根据第18形态的冰品,通过在冰品的外侧具有最中饼,外观上像日式点心且设计性也十分良好,最中饼的薄脆食感与具有使用本葛粉的独特的粘稠感的冰品相结合,可获得食感良好且美味的冰品。另外,食用时最初品尝到最中饼,所以冰品的冰冷感不会直接传递到口中,因此,可感受到如食用冰凉的日式点心般以往冰品所不具有的独特的冰冷感。
另外,本发明的第19形态的冰品制造套装的特征在于:其包含制造根据第5至第18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材料及器具,且至少包含所述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凝胶化材料、所述甜味料及冰淇淋模具。
根据第19形态的冰品,可在家中简便地制造本葛粉冰品。此种制造套装也适宜作为特产礼品。
此外,本发明的第20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1)~(4)。
(1)将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的凝胶化材料、及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的甜味料分散于水中,获得水溶液;
(2)一边搅拌一边加热所述水溶液;
(3)将所述(2)的步骤所获得的水溶液注入到特定形状的模具内;
(4)使冷媒在所述模具的周围不断循环,将所述注入到模具内的凝胶状体冷冻而使之冻结。
另外,本发明的第21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使所述水溶液凝胶化。
另外,本发明的第22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或第21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仅使用所述本葛粉作为所述凝胶化材料,或使用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作为所述凝胶化材料。
根据第20至第22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发挥本发明的第5~第6形态的效果的冰品。此外,作为凝胶化材料的淀粉在冷冻时通过5~0℃的温度区域时老化而变硬,如果使用例如经超低温的液氮冷却的醇对模具内的凝胶状体进行冷冻,则冷却效率良好,可在短时间内通过5~0℃的温度区域。因此,在淀粉未老化而维持为冰品的最佳温度的情况下,可制造具有独特的粘稠感,也方便直接食用且咬劲也十分良好的冰品。根据凝胶化材料的比率,如第21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步骤(2)中可使水溶液凝胶化,由此,即使将该冰品在常温下放置也不发生变形及滴液,可作为与冷冻前实质相同的类麻薯食品食用。另外,通过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可提供由本葛粉以外的凝胶化材料、例如混合有其他淀粉的葛粉等所无法实现的具有独特食感并且良好地抑制变形或滴液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23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22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对所述模具内的水溶液施加高频电场一边进行所述步骤(4)。
根据第23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冷冻时施加高频电场,所以对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赋予振动,使其味道发生变化,增添风味的同时口味变柔和,可获得醇和味道的冰品。此外,如果作为高频电场设为150kHz以下的长波长区域,则冷冻时凝胶状体的高频的吸收量增多,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良好地进行微小振动,因此成为味道更醇和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24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23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步骤(2)的所述水溶液中混入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根据第24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各种茶味、八桥味(肉桂味)、桂皮味、各种水果味或蔬菜味、坚果味、巧克力味、咖啡味、米味、椰子味、椰糖味、蜂蜜味、洋酒味、清酒味或甜米酒味的冰品。另外,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因此,可不使用其他甜味料或减少其他甜味料的量。
另外,本发明的第25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4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味素材含有巧克力、以及米浆、椰汁、椰浆及椰糖中的至少任一种。
根据第25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如果在巧克力冰品中含有米浆,则可使味道浓厚,另外,如果含有椰汁或椰浆,则可产生椰子的独特风味,可制造美味的巧克力冰品。另外,如果使用椰糖,则可赋予椰糖的风味。
另外,本发明的第26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25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制造将口味或食感不同的2种以上的冰品组合而得的冰品的方法,且依照组合的冰品的种类的次数,分多次依序进行所述步骤(3)及(4)。
根据第26形态的冰品,可制造能够由1种冰品品尝出2种以上的不同风味或食感,有口味的变化或食感的变化而不会吃腻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27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26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制造以下冰品的方法,所述冰品是在前端侧具有含有巧克力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且手持棒侧具有含有水果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所述制造方法是首先,对含有巧克力作为风味素材的凝胶状体进行所述步骤(3)及(4),然后,对含有水果作为风味素材的凝胶状体进行所述步骤(3)及(4)。
根据第27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在前端侧具有含有巧克力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且手持棒侧具有含有水果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的冰品。此种冰品可获得能够品尝到2种风味的冰品,所述冰品是在前端部侧具有浓厚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且手持侧包含具有松脆食感的水果风味的冰品。由此,即使为浓厚的巧克力风味也不会最终吃腻,并且手持侧为水果味,所以从前端食用时,最后食用水果味的冰品,由此可提供余味清爽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28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27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后包括如下步骤,即,向插入到所述模具内的凝胶状体内插入包含青竹的手持棒。
根据本发明的第28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由于插入有手持棒,所以可制造容易食用的棒冰。另外,由于手持棒为青竹,所以显映出青竹的鲜艳的颜色,因此冰品(棒冰)的美观性变得良好。此外,青竹如果在采集后进行常温保存,则会氧化而变白,如果使用青竹作为手持棒,则青竹与棒冰一并被冷冻保存,因此可将青竹维持为鲜艳绿色的状态。因此,青竹是否为鲜艳的绿色成为棒冰从未变为常温状态的佐证。
另外,本发明的第29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28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5),即,切削所述步骤(4)所获得的冰品。
根据第29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具有独特食感的刨冰。长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状的冰品的制造装置及切削该冰品的刨冰器由于在市场上被广泛销售,所以可低价地制造长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状的冰品,并且能够低价地制造刨冰。此外,根据切削厚度,可对食感赋予变化。
另外,本发明的第30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9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切削的冰品为
(a)不具有手持棒的细长大致圆柱状或大致棱柱状的冰品、
(b)具有手持棒的细长大致圆柱状或大致棱柱状的冰品、
(c)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或
(d)切割所述(a)或(b)的冰品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
根据第30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例如可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也可以使用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通过切割细长棒状的冰品,也可以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此外,该情况下的冰品无需手持棒,但在具有手持棒的情况下,也能够切割成小块状或方块状。
此外,如果使用可切削带手持棒的冰品的专用刨冰器,则通过将带手持棒的冰品直接投入到专用刨冰器中,可制作刨冰。作为专用刨冰器,例如通过使用具有能够贯通手持棒部分的孔的附件来替换轻便型刨冰器的切刀部分的附件,可直接切削带手持棒的冰品。此外,此种切刀部分的附件的替换不限定于轻便型机器,也可以应用于手动或电动的各种类型的刨冰器。
另外,本发明的第31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0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中,在(a)或(b)的细长大致圆柱状或大致棱柱状的冰品上设置有切口,沿该切口将冰品切割成小块状或方块状。
根据第31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如果对细长棒状的冰品切入切口,则通过沿切口切割该棒状的冰品,也可以容易地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32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9至第31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冰品的切削时使用手动或电动的刨冰器、或者手动或电动的轻便型刨冰器。
根据第32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由于细长棒状的冰品或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的尺寸比较小,所以可使用小型刨冰器。作为小型刨冰器,例如可使用家用或商用市售的手动或电动的刨冰器,也可以使用手动或电动的轻便型刨冰器。特别是,如果使用轻便型电动刨冰器,则不论在家还是商店均可简便地制造刨冰,例如可从松饼或华夫饼等食品的上方直接配饰由刨冰器切削的刨冰。
另外,本发明的第33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2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添加有不同风味素材的多种冰品投入到所述刨冰器中,而制造组合有多种风味的冰品。
根据第33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例如在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或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时,可将多种冰品同时投入到刨冰器中制作混掺刨冰。此时,由于可自由地决定多种冰品味道的组合,所以可实现各种味道的组合。例如为巧克力味与抹茶味及草莓味的组合等,其组合自由随意。另外,通过研究味道的组合,能够进行调味,因此可实现与单独成分的1种味道的冰品不同的各种味道。
另外,本发明的第34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9至第33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6),即,利用冷冻机将所述步骤(5)所获得的冰品进行追加冷却。
根据第34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口中具有多种不同食感的刨冰。即,可感受到
(1)具有如饼干的坚硬咬劲的薄脆食感、
(2)放入口中时变得柔软的食感、及
(3)放入口中后3秒左右内融化消失时具有独特的粘稠感的食感。
另外,本发明的第35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1)~(3)。
(1)将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的凝胶化材料、及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的甜味料分散于水中,获得水溶液;
(2)一边搅拌一边加热所述水溶液;
(3)在冷冻机内使所述步骤(2)所获得的水溶液一边含有空气一边将其进行冷却。
根据第35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用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的凝胶化材料,在冷冻机内使步骤(2)所获得的水溶液一边含有空气一边将其进行冷却,由此可提供即使不含乳成分也具有冰淇淋状的独特的柔软食感与独特的粘稠感的冰品。通过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可提供由本葛粉以外的凝胶化材料、例如混合有其他淀粉的葛粉等所无法实现的具有独特的柔软感及独特的粘稠感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36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5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使所述水溶液凝胶化。
根据第36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所述步骤(2)中使水溶液凝胶化,能够根据该凝胶化的程度调整独特的柔软食感与独特的粘稠感。
另外,本发明的第37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5或第36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凝胶化材料,仅使用所述本葛粉、或者使用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而得的物质。
根据第37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在凝胶化材料仅包含本葛粉的情况下,除独特的柔软食感以外还可赋予独特的粘稠感。另外,在凝胶化材料为本葛粉中混合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而得的物质的情况下,可感受到除独特的柔软食感与独特的粘稠感以外还赋予有藕粉所带来的软弹感或米粉所带来的粘润感的食感。另外,如果添加蕨粉,则增添意式冰淇淋般的食感。此外,藕粉、米粉及蕨粉由于没有过敏原性,所以不会因这些成分的添加而有损本葛粉所具有的没有过敏原性的特性。即使不添加乳成分,也可以提供冰淇淋状的柔软食感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38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5至第37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对所述模具内的水溶液施加高频电场一边进行所述步骤(3)。
根据第38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由于在冷冻时施加高频电场,所以对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赋予振动,其味道发生变化,增添风味的同时口味变柔和,可获得醇和味道的冰品。此外,如果作为高频电场设为150kHz以下的长波长区域,则冷冻时的凝胶状体的高频的吸收量增多,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良好地进行微小振动,因此成为味道更醇和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39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5至第38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步骤(2)的水溶液中混入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根据第39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可制造各种茶味、八桥味(肉桂味)、桂皮味、各种水果味或蔬菜味、坚果味、巧克力味、咖啡味、米味、椰子味、椰糖味、蜂蜜味、洋酒味、清酒味或甜米酒味的冰品。另外,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因此,可不使用其他甜味料或减少其他甜味料的量。
另外,本发明的第40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9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味素材含有巧克力、以及米浆、椰汁、椰浆及椰糖中的至少任一种。
根据第40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如果在巧克力冰品中含有米浆,则可使味道浓厚,另外,如果含有椰汁或椰浆,则可产生椰子的独特风味,可制造美味的巧克力冰品。另外,如果使用椰糖,则可赋予椰糖的风味。
另外,本发明的第41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5至第40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中,将膨胀率设为60%以上。
根据第41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由于膨胀率为60%以上,所以可提供即使不含乳成分也具有如冰淇淋般的柔软食感的冰品。另外,将该冰品进行冷冻保存后也可以用冰淇淋勺等容易地挖取冰品,并且可提供柔软食感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42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35至第41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3)所获得的冰品以选自冰淇淋状、棒冰状、杯式冰淇淋状、最中饼冰淇淋状、或刨冰状中的至少一种形态提供。
根据第42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能够从冰淇淋状、棒冰状、杯式冰淇淋状、最中饼冰淇淋状、或刨冰状的形态中,以喜好的形态提供同一冰品。由于膨胀率为60%以上,所以可提供冰淇淋状的冰品。另外,通过放入到模具中进行冷却,也可以提供棒冰状的冰品。另外,通过预先装入容器中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提供杯式冰淇淋状的冰品。另外,通过将冰品夹入到最中饼中,也可以提供最中饼冰淇淋状的冰品。此外,通过利用刨冰器切削冷冻的冰品,也可以提供刨冰状的冰品。因此,能够以各种不同形态的冰品形式提供由相同食谱且相同制法所制造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43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42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从多种风味增强粉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风味增强粉。
根据第43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对添加有风味素材的冰品进一步撒上风味增强粉食用,可感受到风味更丰富的口味。另外,由于可自由地组合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的口味,所以利用由味道的组合所获得的协同效应,可制成风味更丰富的味道的冰品。此外,风味增强粉也可以在冷冻前的材料调制阶段添加。另外,通过对没有添加风味素材的冰品其后添加各种风味的风味增强粉,可制成多种口味的冰品。此外,通过对冰品撒上装在容器内的风味增强粉食用,可感受到风味更丰富的口味。另外,冰品及容器装风味增强粉的套装能够由移动式商店提供。另外,售货店中,接收来自顾客的订单后,对具有甜味的冰品其后添加根据该顾客喜好的风味的粉末,由此当场便可简便地制造根据顾客订单的冰品。
另外,本发明的第44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是根据第20至第43中任一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冰品的外侧设置最中饼。
根据第44形态的冰品的制造方法,通过在冰品的外侧设置最中饼,外观上也像日式点心且设计性也十分良好,最中饼的薄脆食感与具有使用本葛粉的独特的粘稠感的冰品相结合,可制造食感良好且美味的冰品。另外,食用时最初品尝到最中饼,所以冰品的冰冷感不会直接传递到口中,因此,可感受到如食用冰凉的日式点心般以往冰品所不具有的独特的冰冷感。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类麻薯食品,其在常温下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可直接食用,在冷冻制成冰品时也可以作为美味的食品食用,并且不含过敏原性成分,GI值低。此外,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冰品、冰品制造套装及冰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冷冻的冰品具有独特的粘稠感或绵软感,可作为咬劲良好的美味的食品食用,并且即使在常温下放置特定时间也几乎不融化产生滴液,可作为具有独特食感的食品食用,并且不含过敏原性成分,GI值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各实验例中使用的冷冻机的概念图。
图2是实验例12中制造的圆柱形状的冰品的立体图。
图3是将图2的冰品切削成板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各种实验例对本发明的类麻薯食品、由该类麻薯食品制造的冰品及其冰品的制造方法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以下所示的各种实验例只不过是表示用来使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具体化的例,并不企图将本发明限定为这些实验例所示的内容。本发明也可以同样地适用于权利要求书所包含的其他实验例。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中,对实验例1~23进行说明。
[实验例1~4]
实验例1~4中,常温下制造具有类似麻薯的食感的4种类麻薯食品。首先,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本葛粉使用市售的吉野本葛(注册商标名)粉。吉野本葛粉此处采用黑川本家制造的葛粉。另外,作为藕粉及和三盆,均使用德岛产。另外,作为米粉,使用将粳米直接粉碎而得的市售的微细米粉。
实验例1中,在容器中相对于水100质量份添加适量的和三盆、3质量份的本葛粉、8质量份的藕粉,充分地搅拌、混合,使本葛粉及藕粉分散于水中,使和三盆完全溶解于水中。然后,将该容器一边搅拌一边以中火加热至80℃以上。温度为70℃左右时,容器中的混合物便开始变硬,其透明度增加。当容器中的混合物开始变硬时,瞬间增加搅拌强度,使容器中的混合物成为均匀的凝胶状体。通过该加热步骤,可也以同时进行杀菌。此外,关于最高加热温度,为了不使溶液沸腾,优选设为90℃以下。
接着,从火上取下容器,冷却至常温后,将凝胶状体注入到挤花袋内,并将其注入到金属制且内部形状呈圆筒状的冰淇淋模具(例如容积30cc)内。接着,将经冻结保存的青竹的手持棒插入到冰淇淋模具的凝胶状体内,进而将注入有凝胶状体的该冰淇淋模具载置于图1所示的冷冻机内,通过急速冷冻使之冻结,冻结后自冰淇淋模具取出,由此获得作为实验例1的冰品的棒冰。
如果将棒冰的形状设为圆柱形状,则冷冻时温度在棒冰内均匀地传递,所以容易产生具有独特的粘稠感的食感。另外,即使在常温下,温度也在棒冰内均匀地传递,所以更难产生滴液。此外,如果将棒冰尺寸设为30cc左右,则为手掌左右的大小,所以可提供更容易食用的棒冰。
另外,也可以将冰品的形状设为像日式点心的羊羹或米粉糕的大致长方体形状。此时,可以日式点心的羊羹或米粉糕的食用方式食用冰品。此外,也可以将冰品设为一口尺寸的大致长方体形状、大致圆柱形状、大致球状、或大致半球状,此时也可以提供容易食用的冰品。例如,如果制成方块状的冰品,则可制成外观上也十分良好且容易食用的冰品。
此外,青竹如果在采集后进行常温保存,则会氧化而变白,本发明中,由于青竹与冰淇淋一并被冷冻保存,所以可将青竹维持为鲜艳绿色的状态。此种棒冰中,棒冰的青竹未变白成为棒冰从未变为常温状态的佐证。
此外,如图1所示,此处使用的冷冻机10具有方形容器11与热交换器12。在方形容器11的内部装有冷却介质(冷媒)13。另外,在热交换器12的内部设置有卷绕成线圈状的铜制导管14并且也导入有液氮15,在铜制导管14内流动的冷媒由液氮15冷却。并且,方形容器11的出口端16经由导管17与铜制导管14的一侧端部连接,铜制导管14的另一侧端部经由导管18、循环泵19及导管20与方形容器11的入口端21连接。
此外,图1中示出注入到冰淇淋模具25内的凝胶状体26、及注入到凝胶状体26内的手持棒27。另外,方形容器11的上方能够适当地设为开放或密闭。此外,此处使用醇(乙醇)作为冷却介质。
由此,方形容器11内的冷媒13如果从出口端16经由导管17进入到热交换器12内的铜制导管14内,则由液氮15冷却至-30℃以下,经由导管18、循环泵19、导管20及方形容器11的入口21,在方形容器11内循环。此处,方形容器11内的冷媒13的温度维持为-27.5℃以下。由此,注入到冰淇淋模具25内的凝胶状体26被急速冷却,可在5分钟左右内结束冻结。
此外,将冰淇淋模具25从方形容器11中取出,通过利用附着于水所形成的温度差使其表面的一部分融化,所得的冰品可持拿手持棒27自冰淇淋模具25取出,因此,将取出的冰品通过省略图标的自动包装装置进行包装,由此制成包装袋装的实验例1的棒冰状冰品。
另外,实验例2中,在水100质量份中添加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的本葛粉6质量份及藕粉6质量份、作为甜味料的适量的和三盆,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制作包装袋装的实验例2的棒冰状的冰品。实验例3中,在水100质量份中使用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本葛粉6质量份、藕粉3质量份及米粉3质量份,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制作包装袋装的实验例3的棒冰状的冰品。此外,实验例4中,在水100质量份中,添加本葛粉11质量份及适量的和三盆,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制成包装袋装的实验例4的棒冰状的冰品。
将如此制造的实验例1~4的袋装的棒冰状冰品在维持为-27.5℃的市售用冰淇淋等贩卖用冷藏库内配置特定时间,使这些冰品变为同一温度后再进行下述食感试验。将该食感试验结果与各自的组成一并示于表1。
[表1]
Figure BDA0002315453500000191
注)使用水100质量份、适量的和三盆
根据所述实验例1~4的结果,获知以下内容。实验例1的冰品的软弹感虽然强,但坚硬而不适于直接食用。相对于此,实验例2的冰品不仅具有软弹感,而且具有粘稠感,脆度良好且容易食用。另外,实验例3的冰品具有粘润感及粘稠感,且具有某程度的软弹感。实验例4的冰品具有松脆感,但融化时有变得更粘稠的感觉。根据这些实验例获知以下内容。即,本葛粉本身提供于开始食用时有松脆的食感,然后在口中溶化时残留粘稠感的感觉的触感,如果添加藕粉则增添软弹感而变硬,如果添加米粉则增添粘润感。
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除本葛粉以外可单独添加蕨粉,或也可以在本葛粉中添加藕粉或米粉并进一步添加蕨粉。如果添加蕨粉,则可增添松脆感。
根据以上内容得知,如果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的本葛粉的调配比率最多,即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则可获得优选的冰品。藕粉、米粉及葛粉的添加比率只要根据重视软弹感、或重视粘润感、或者重视松脆感而适当选择即可。即,如果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则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可任意地调整。例如,
·本葛粉100%的情况、
·本葛粉50%、藕粉50%的情况
·本葛粉50%、藕粉25%、米粉25%的情况
·本葛粉40%、米粉30%、蕨粉30%的情况
等,可进行各种调配。此外,另外将实验例1~4的棒冰状的冰品从袋中取出,并分别载置于碟皿上,研究融化时的状态,均未产生滴液及变形。此种冰品的软弹感或粘稠感为与通常的棒冰不同的独特的食感,认为其产生原因在于:口中融化的冰品不会变为液状,结果维持软弹感或粘稠感。
另外,如果将这些实验例1~4的各冰品融化后的食感与将冷冻前的各凝胶状体直接食用的情况加以比较,则实验例1的冰品变得非常硬,但实验例2~4的冰品为稍变硬的状态。因此,得知特别是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的本葛粉具备比藕粉及米粉更难劣化的性质。此外,实验例2及3所获得的冰品当以刚制成的状态(-27℃左右)提供时为食用的合适时机(口味及食感等良好),实验例4所获得的冰品当利用-13℃左右的冷藏库保存时为食用的合适时机。
实验例1~4中,使用和三盆作为甜味料,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使用龙舌兰糖浆、黑砂糖、枫糖浆、饴糖、椰糖等未精制的甜味料。此外,在使用饴糖作为甜味料的情况下,饴糖本身是与米粉同样地赋予粘润感的成分,所以可减少米粉的添加量的一部分或全部而加入饴糖,此时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粘润感。另外,可维持米粉的添加量进一步添加饴糖,由此也可以调节粘润感。
[实验例5~10]
实验例5~10中,实验例3所使用的凝胶状体中分别适量添加抹茶(实验例5)、焙茶(实验例6)、肉桂(实验例7)、覆盆子汁(实验例8)、柿子汁(实验例9)、甜米酒(实验例10)作为风味素材,其他条件与实验例3的情况相同,制成6种棒冰状的冰品。其中,实验例5~10中,由于风味素材含有水分,所以理想为适当调整水量。
此外,抹茶、焙茶及肉桂是通过向各原料中注入热水而调制。另外,覆盆子汁及柿子汁是将生覆盆子及生柿子利用压榨机进行压榨,并直接使用榨汁。甜米酒使用由曲制作而得的米酒。对如此制造的6种棒冰状的冰品的食感及口感进行评价,结果如下所述。此外,也可以使用泥或糊(参照下述实验例19)代替榨汁。如果使用该泥或糊,则更难产生滴液或变形。
即,对应实验例5~7的使用抹茶、焙茶及肉桂的冰品在刚制造后的常温状态、冰品的情况、将冰品解冻后的情况下均分别尝出抹茶、焙茶或肉桂的味道,还具有与实验例3的情况实质相同的口味及食感。另外,对应实验例8~10的使用覆盆子汁、柿子汁及甜米酒的情况下,分别具有覆盆子、柿子及甜米酒的口味,此外具有略松脆的食感,并且融化时感受到粘稠感及粘润感。此外,如果将对应于这些实验例5~10的冰品放置在常温下进行解冻,则几乎不产生滴液,比刚制造后坚硬,具有独特的粘稠感。此处,使用实验例3中的物质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包括实验例2或实验例4中的物质,只要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则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能够任意地调整。
[表2]
Figure BDA0002315453500000211
注)使用水100质量份、适量的和三盆,实验例5~10中适当调整水分量
*:树莓
在所述实验例5~10中示出添加有抹茶、焙茶、肉桂、覆盆子汁、柿子汁、及甜米酒的例,此外也可以使用绿茶、红茶、乌龙茶等茶类、草莓、葡萄柚、柑橘、桃、苹果、樱桃、李子、甜瓜、洋梨、梨、香蕉、奇异果、黑莓、蔓越莓或黑加仑等各种水果的鲜榨汁(也包括泥或糊状)、蔬菜的鲜榨汁(包括泥或糊状)、谷物的泥或糊(例如米泥、糙米泥等)、甜米酒、桂皮、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等,进而也可以将这些混合而使用。此外,也可以对凝胶状体添加这些风味素材并且进一步添加风味粉末(用来调整冰品风味的素材等)。
如果在风味素材中使用椰汁及椰浆,则可使口味变得顺滑。椰糖也可以用作甜味料,为低GI且富含各种营养素。另外,有关于椰子对健康具有良好效果的各种报告,可提升口味或食感,此外可摄取椰子所具有的各种丰富的营养成分。另外,风味素材中,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也可以用作甜味料。例如,含有龙舌兰、蜂蜜及椰糖的冰品的口味良好。另外,在含有酒精的冰品中,例如可使用清酒作为甜味料。
[实验例11]
制造实验例1~10的冰品时,在方形容器11内,在冰淇淋模具25的侧方两侧配置一对电极(省略图示),在该一对电极间施加50kHz的高频电场,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10的情况同样的方式制作合计10根棒冰状的冰品。将如此获得的实验例11的合计10根棒冰状的冰品直接食用,结果与对应于这些例的实验例1~10相比,风味均分别增加,并且口味变得柔和而成为醇和的味道。
推测其是由于在冷冻时对凝胶状体施加高频电场,所以对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赋予振动,由此使其味道发生变化,风味增加并且口味变得柔和,成为醇和的味道。此外,实验例11中,使用50kHz的高频作为高频电场,但只要为150kHz以下的长波长区域,则在冷冻时凝胶状体中的高频吸收量增多,所以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良好地进行微小振动,因此发挥基于该微小振动的特定效果。
[实验例12]
实验例12中,添加实验例7的肉桂,在制造冰品时设为与刨冰制造用相同尺寸的圆筒状,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7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制造实验例12的圆筒状的冰品。通过商用刨冰制造装置,在调整刀的锋利度后,将该圆筒状的实验例12的冰品切削成切片状,由此制造切片状的冰品。如果将该切片状的冰品含于口中,则有肉桂的口味,并感受到如八桥的风味,并且粘润,有粘稠感,具有与通常的棒冰所不同的独特的食感。认为其产生原因在于:口中融化的冰品不会成为液状,而维持粘润感及粘稠感。图2中表示实验例12所制造的圆柱形状的冰品的立体图,图3中表示将该冰品切削成板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此外,如果将切片状的冷冻类麻薯食品放入到容器中并在常温下放置,则成为虽为解冻状态但不融化而维持软弹感的切片状的类麻薯食品。切片状的类麻薯食品由于也可以使用汤匙,所以容易食用。另外,此处示出制成圆筒状冰品的例,但也可以制成长方体形状或柱体(长方体形状)等。
待切削的长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状的冰品设为适合刨冰器的大小。图2中示出使用尺寸比较大的圆柱形状的冰品的例,但本发明并不特定于此。例如,可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也可以使用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通过切割细长棒状的冰品,也可以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此时,如果预先在细长棒状的冰品切入切口,则通过沿切口切割该棒状的冰品,可容易地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此外,该情况下的冰品无需手持棒,但具有手持棒的情况时也可以切割成小块状或方块状。另外,即使无切口,棒状的冰品也可以使用例如餐刀或餐叉或汤匙,或者空手便可简便地分成多个。由于细长棒状的冰品或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的尺寸比较小,所以可使用小型刨冰器。作为小型刨冰器,例如可使用家用或商用市售的手动或电动的刨冰器,也可以使用手动或电动的轻便型刨冰器。特别是,如果使用轻便型电动刨冰器,则不论在家还是商店均可简便地制造刨冰,例如可从松饼或华夫饼等食品的上方直接配饰由刨冰器切削的刨冰。
另外,例如在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或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时,可将多种冰品同时投入到刨冰器中,制作混掺刨冰。此时,可自由地决定多种冰品的味道的组合,所以可实现各种味道的组合。例如为巧克力味与抹茶味及草莓味的组合等,其组合自由随意。此外,在使用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将巧克力味与草莓味组合的情况下,例如可设为将2个巧克力味冰品与2个草莓味冰品,或也可以设为3个巧克力味冰品与1个草莓味冰品,因此,可根据顾客喜好调节味道。即,通过研究味道的组合与分量,能够进行调味,所以可实现与单独成分的1种味道的冰品不同的各种味道。
此外,如果使用可切削带手持棒的冰品的专用刨冰器,则通过将带手持棒的冰品直接投入到专用刨冰器中,可制作刨冰。作为专用刨冰器,例如使用具有能够贯通手持棒部分的孔的附件来替换轻便型刨冰器的切刀部分的附件,由此可直接切削带手持棒的冰品。此外,此种切刀部分的附件的替换不限定于轻便型机器,也可以应用于手动或电动的各种类型的刨冰器。
此外,如果将该实验例12的切片状的冷冻类麻薯食品利用低温冷冻机进行再冷冻,则放入口中时,能够享受到以下3种食感:
(1)具有如饼干的坚硬咬劲的薄脆食感
(2)放入口中时变得柔软的食感、
(3)放入口中后3秒左右内融化消失时具有独特的粘稠感的食感。
此外,通过对刨冰撒上各种风味的风味增强粉,可感受到风味更丰富的口味。另外,由于可自由地组合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所以利用由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的组合所获得的协同效应,可制成风味更丰富的味道的冰品。
另外,在所述实验例12中,以与实验例7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制造实验例12的圆筒状的冰品,但并不限定于此,在冰品中添加的风味素材如上所述为任意,且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可采用例如实验例2~4中的物质,只要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则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能够任意地调整。
[实验例13]
实验例13中,制造由各种风味的粉末对实验例3所制造的棒冰赋予有风味的冰品。作为粉末,优选使用如撒在棒冰上时自棒冰表面渗透至棒冰内部的程度般微细的粉末(但并不限定于此)。实验例3所制作的棒冰具有和三盆的甜味,但未增添其他风味。如果对该具有和三盆的甜味的棒冰例如撒上具有抹茶风味的粉末,则粉末渗透至棒冰的内部,可制成具有抹茶风味的棒冰。
通过对具有和三盆的甜味的1根棒冰撒上多种而非1种风味的粉末,可制成具有多种风味的棒冰。此时,按模板的要领来划分撒上各风味粉末的区域,由此可简便地制成赋予有颜色鲜艳的花纹的具有多种风味的棒冰。例如,可简便地制成具有抹茶风味、焙茶风味及八桥风味(肉桂风味)的3种风味的棒冰。
对具有甜味的棒冰撒上具有各种风味的各种粉末的步骤由于非常简便且可在短时间内实施,所以该步骤不仅可在工厂而且也可以在售货店实施。例如,售货店中,接收来自顾客的订单后,对具有甜味的棒冰撒上根据该顾客喜好的风味粉末,由此,当场便可简便地制造根据顾客订单的棒冰。
粉末的风味不受限定,例如可使用抹茶风味、焙茶风味、八桥风味(肉桂风味)、桂皮风味、咖啡风味、覆盆子风味、蔓越莓风味、台湾香檬风味或这些任意的组合等多种风味。另外,棒冰的甜味料并未限定于和三盆,例如可使用包含龙舌兰糖浆、黑砂糖、枫糖浆、饴糖或椰糖的甜味料。此外,能够自由地选择粉末的种类及甜味料的种类的组合。此处,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例如可采用实验例2~4中的物质,只要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则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能够任意调整。
[实验例14]
实验例14中,准备实验例5~10中制造的抹茶(实验例5)、焙茶(实验例6)、肉桂(实验例7)、覆盆子(实验例8)、柿子汁(实验例9)及甜米酒(实验例10)风味的棒冰、及实施例13中使用的如渗透至棒冰的程度般微细的具有各种风味的各种粉末(但粉末的微细度并不限定于此),对棒冰撒上粉末后食用。此时,粉末装在适当大小的容器内而准备。该容器的大小及形状只要为能够将装在容器内的粉末撒在棒冰上的程度即可。棒冰的风味与粉末的风味能够自由地组合,例如有时对抹茶风味的棒冰撒上抹茶风味的粉末、有时对焙茶风味的棒冰撒上焙茶风味的粉末、或者有时对八桥(肉桂)风味的棒冰撒上咖啡风味的粉末等,能够实现多种组合。例如在对抹茶风味的棒冰撒上抹茶风味的粉末后食用的情况下,与直接食用抹茶风味的棒冰的情况相比,制成了抹茶风味更丰富的棒冰。另外,例如在对八桥(肉桂)风味的棒冰撒上咖啡风味的粉末后食用的情况下,利用肉桂风味与咖啡风味的协同效应,制成了风味更丰富的味道的棒冰。
在添加有藕粉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情况下增添软弹感,可获得独特的食感,但根据藕粉的添加量,有时会使棒冰中添加的素材的风味略不明显。此种情况下也对棒冰撒上粉末而食用,由此可增加粉末的风味,能够进一步衬托棒冰的风味。此外,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可采用例如实验例2~4中的物质,只要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则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能够任意地调整。
实施例14的棒冰及容器装粉末的套装能够由移动式商店提供。基于食品卫生法,在商店进行加工的情况下,规定必须具备双层式水槽等特定设备,但提供棒冰及容器装粉末的套装其本身并不属于棒冰的加工,所以棒冰及容器装粉末能够由简易移动式商店提供。例如,能够由通过在单车设置小型拖车且具备冷藏箱的程度的简易移动式商店,售卖棒冰及容器装粉末的套装。拖车能够收纳例如500根左右的冰淇淋,其最大重量为20~30kg左右,所以棒冰及容器装粉末的套装能够利用单车容易地移动,优选使用电动单车,如此与用人力牵引拖车相比,可减轻销售人员的负担。顾客在移动式商店中购入棒冰及容器装粉末的套装后,亲自对棒冰撒上粉末,由此可食用风味更丰富的棒冰。此时,如果棒冰的尺寸例如为30cc且圆筒形的带棒的棒冰,则在室外也可以简便地作为风味丰富的棒冰食用。
[实验例15]
实验例15中,提供可在家中制造实验例5~10的棒冰的棒冰制造套装。制造套装包括:
(1)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
(2)甜味料、
(3)各种风味的粉末、及
(4)带棒的冰淇淋模具。
作为所述(1)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与实验例2~4同样地,不仅限于本葛粉100%,也可以在本葛粉中以任意的比率混合有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任一种以上。即,只要以本葛粉为主成分,则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能够任意地调整。作为所述(2)的甜味料,可使用和三盆、龙舌兰糖浆、黑砂糖、枫糖浆、饴糖或椰糖等未精制的甜味料,能够从这些成分中选择适当的甜味料。作为制造套装所使用的甜味料,理想为粉末状的形态,例如和三盆或黑砂糖可提供粉末状的甜味料。另外,关于龙舌兰糖浆,也已知有粉末状的龙舌兰粉末。
作为甜味料,只要与所述(3)的粉末风味的组合中适当选择即可。例如,对于日式风味的粉末来说可选择和三盆,对在水果风味的粉末来说可选择龙舌兰粉末等。甜味料与粉末的组合考虑到各种情况,所以可准备包含各种味道的组合的多种制造套装。作为所述(3)的粉末,可包含各种的多种风味的粉末,例如可列举抹茶粉末、焙茶粉末及肉桂粉末等。
另外,也可以采用实验例14中使用的如能够渗透至棒冰的程度般微细的具有各种风味的各种粉末。例如,在采用实验例14中使用的抹茶风味粉末的情况下,当向水(热水)中添加粉末时,粉末立即均匀地溶解在水中,所以省略如用茶筅调茶的步骤,并且任何人都可容易地调整风味丰富的抹茶。所述(4)的带棒的冰淇淋模具例如可设为树脂制模具,理想为附带成为棒冰的手持部分的棒。另外,冰淇淋模具设为可同时制造多根、例如6~12根左右的棒冰的模具。
为了由该制造套装在家制造棒冰,除制造套装以外,还需准备:水(或温水)、供搅拌混合水(或温水)与所述(1)~(3)的第1容器、及用来调整所述(3)的第2容器。然后,对使用该制造套装在家制造棒冰的方法进行说明。首先,向装有适量的水(温水)的第1容器中加入所述(1)的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及所述(2)的甜味料,充分搅拌混合,制作冰淇淋基底。此时的水量根据1个棒冰的体积、例如30cc而决定。
然后,向第2容器中加入少量的水(或温水)、及所述(3)的各种风味粉末中的1种(但也可以为多种),进行搅拌混合,由此调整风味基底。在第1容器中制作的冰淇淋基底中添加风味基底,进一步进行搅拌混合,将所得的物质注入到所述(4)的冰淇淋模具。对于其他风味粉末也重复进行该步骤,将所有风味均注入到冰淇淋模具,其后将冰淇淋模具放到冷藏库中,使冰淇淋基底冷冻。使冰淇淋基底充分冷冻后,从冰淇淋模具中取出插有棒的状态的棒冰,制成棒冰。
[实验例16~20]
实验例16中,使用本葛粉的基础上调整食谱,由此制作巧克力冰品,所述巧克力冰品不仅具有粘稠感而且以冰品的状态具有良好的绵软感,具有如生巧克力的浓厚口味及食感,并且即使在常温下放置也几乎不融化产生滴液。关于原料,使用本葛粉及米粉作为凝胶化剂,进而使用龙舌兰糖浆作为甜味料,使用市售的有机巧克力作为巧克力,使用非过敏原性成分的市售的米浆作为代替乳饮料的成分。此外,米浆是将米粉或米糠通过酶糖化法将淀粉进行转化而得,作为无麸质且没有过敏原性的类乳饮料而为人所知,市面上已销售有数种所述米浆。
将100质量份的米浆、5质量份的本葛粉、2质量份的米粉、适量的市售有机巧克力进行加热,使这些成分溶解,将所得的物质及适量的龙舌兰糖浆放入到巴氏杀菌器中,于80~85℃下加热杀菌5分钟以上。接着,其他操作以与实验例1~4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获得作为实验例16的冰品的巧克力棒冰。此外,5质量份的本葛粉、2质量份的米粉也可以预先溶解于适量的水(或温水)或米浆中。另外,也可以使用锅代替巴氏杀菌器,此时,将材料放入锅中,将锅放于火上,在该状态下以80~85℃的温度保持5分钟以上。此外,巴氏杀菌器或将锅放于火上的状态下的加热温度可设为85~95℃。温度高时容易使淀粉质凝胶化剂溶解。
另外,实验例17中,使用8质量份的本葛粉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6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获得作为冰品的巧克力棒冰。另外,实验例18中,作为甜味料使用相同量的饴糖代替龙舌兰糖浆,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6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获得作为冰品的巧克力棒冰。另外,实验例19中,使用椰汁及/或椰浆代替米浆,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7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获得作为冰品的巧克力棒冰。此外,实验例20中,使用椰汁及/或椰浆代替米浆,并且作为风味素材,除巧克力以外进一步添加适量的咖啡粉末,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7的情况相同的方式获得作为冰品的巧克力棒冰。对如此制造的5种巧克力棒冰的食感及口味进行评价,结果如下所述。此外,以下的评价中的绵软感表示以冰品状态的评价,比喻意义上,该绵软感是虽然不为奶油般但有顺滑感,且也感受到咬劲般的食感。
[表3]
Figure BDA0002315453500000271
即,关于实验例16的巧克力棒冰的食感,粘稠感良好,有粘润感与绵软感,虽感受到软弹感但没太感到松脆感,另外,即使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以上,也未产生滴液。相对于此,仅使用本葛粉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且不含米粉的实验例17的巧克力棒冰的食感具有比实验例16更清爽的松脆感,粘稠感良好,但软弹感、粘润感及绵软感差。另外,当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左右时产生滴液。
此外,使用饴糖代替龙舌兰糖浆作为甜味料的实验例18的巧克力棒冰的食感与实验例16的棒冰同样地,粘稠感、粘润感及绵软感良好并且感受到软弹感,但没太感到松脆感。关于粘润感及绵软感,比实验例16的棒冰更强地感受到粘润感及绵软感。另外,即使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以上也未产生滴液。就该方面来说,得知作为甜味料的饴糖与米粉同样地具有粘润感及绵软感赋予作用。此外,实验例18中,仅使用饴糖作为甜味料,但本发明的甜味料并不特定于此,例如除龙舌兰糖浆以外,也可以使用饴糖。此时,也可以根据饴糖的量调整食感。
实验例19及实验例20的仅使用本葛粉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的巧克力棒冰的食感均与实验例17的情况同样地,具有比实验例16更清爽的松脆感,粘稠感良好,但软弹感、粘润感及绵软感差。另外,当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左右时产生滴液。另外,通过添加椰汁及/或椰浆,可使浓厚的巧克力口感变得醇和。
此外,实验例16~20中示出制造巧克力棒冰(30cc左右)作为冰品的例,但也可以制成无手持棒的长方体形状(包括立方体状、板状)。另外,当制成更小型且与半球型或棱型(立方体形或长方体形)的巧克力点心相同的形状时也容易食用。另外,此处示出仅使用市售的有机巧克力作为风味素材的例,基于与巧克力的兼容性而添加酒精,例如以酒精浓度小于1%的方式添加例如白兰地原酒或白兰地粉末,如此制成面向成人的巧克力冰淇淋。此外,酒精浓度能够适当调整。此外,基于与巧克力的兼容性,也添加粒状腰果、榛果、覆盆子、黑莓、蔓越莓、橙泥等果肉,如此可获得特别是口味良好的冰品。另外,也可以适量添加黑糖金平糖。
此外,除巧克力以外,也可以添加谷物的泥、例如米泥。如果添加米泥,则更难滴落,食感变得更柔软,并且口味上使巧克力的浓厚味道变得醇和。此外,作为谷物的泥,除米泥以外也适用糙米泥等,并没有特别限定。此外,实验例16~20中作为凝胶化剂,可在本葛粉中单独添加蕨粉或也可以在本葛粉中添加藕粉或米粉以及蕨粉,此时,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只要分别低于本葛粉的含有比率即可。
[实验例21]
实验例16~20的巧克力冰品可充分品尝到浓厚的巧克力风味。然而,因巧克力风味过于浓厚,而有想要使余味有清爽的水果风味的要求。因此,实验例21中,制作可品尝到2种风味的冰品,所述冰品是在前端部侧的1/2~2/3左右处含有实验例16的具有绵软食感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且在手持侧的1/2~1/3左右处含有具有松脆食感的水果风味的冰品。
具有绵软食感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是与实验例16同样地制造,在流入到冰淇淋模具的步骤中,仅在冰淇淋模具的前端侧的1/2~2/3处流入经巴氏杀菌器调制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材料,通过冷冻机仅将巧克力冰品的部分先进行冷冻。接着,将利用后述方法调整的水果风味的冰品材料(下述第2水溶液)流入到前端侧形成有经冷冻的巧克力冰品的状态的冰淇淋模具的剩余1/2~1/3部分,通过冷冻机进行冷冻。通过冻结后从冰淇淋模具中取出,而获得实验例21的具有2种风味的棒冰。即,获得以下棒冰,其前端侧的1/2~2/3为具有绵软食感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且手持侧的1/2~1/3为具有松脆食感的水果风味的冰品。
该具有2种风味的棒冰不仅口味不同而且食感也不同。关于口味,前端侧为浓厚的巧克力风味,手持侧为清爽的水果风味,例如葡萄柚、柑橘、草莓等的风味。关于食感,前端侧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与实验例16同样地,粘稠感良好,且有粘润感与绵软感,感受到软弹感但没太感到松脆感。相对于此,手持侧的水果风味的冰品的食感具有松脆感并且独特的粘稠感良好,但没有感受到软弹感、粘润感及绵软感。并且,不论前端侧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还是手持侧的水果风味的冰品的所有冰品,即使在常温下放置30分钟以上都没有产生滴液。此外,对使用与实验例16的巧克力冰品相同的冰品作为前端侧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的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其,使用与实验例17~20的任一巧克力冰品相同的冰品。
然后,对水果风味的材料的调制方法进行说明,其是用来获得新鲜风味且食感也十分良好并且无滴液的冰品作为手持侧的水果风味的冰品。
首先,获得葡萄柚、柑橘、草莓等水果的泥或糊。具体来说,通过以下步骤获得水果的泥或糊;
(1)在根据食材的既定大小以上的情况下将食材切断为特定的大小;
(2)在特定温度的过热水蒸气环境中以低氧状态加热杀菌特定时间;及
(3)根据食材的种类或泥或糊的加工状态,通过自转公转式搅拌器、石磨机、或旋转刀式搅拌器的任一机器,将食材加工成泥状或糊状。
根据食材的种类及状态的不同,步骤(3)有所不同,如果为葡萄柚、柑橘、草莓等水果,则理想为使用自转公转式搅拌器。此外,作为风味素材,水果以外例如也可以使用豆类、米等谷物、坚果等种实类(坚果中,例如开心果、榛果等)、蔬菜类,在使用豆类、米等谷物、坚果等种实类的情况下理想为使用石磨机,另外,在蔬菜类、特别是叶类蔬菜的情况下理想为使用旋转刀式搅拌器。
在第1水溶液调整步骤中,将100重量份的水、11重量份的本葛粉、及适量的龙舌兰糖浆放入到巴氏杀菌器中,例如在80℃~85℃的温度下加热杀菌5分钟以上,调制第1水溶液。在该第1水溶液的调制时,进而也可以将榨汁放入到巴氏杀菌器中,在具有例如用来调整冰品风味的素材等应添加到冰品的素材的情况下,在该第1水溶液调整步骤中放入到巴氏杀菌器中。也可以使用例如15℃~70℃左右的温水而不使用水。另外,于投入到巴氏杀菌器之前也可以预先将本葛粉溶解在水或温水中。
实验例21中,对仅使用本葛粉作为淀粉质凝胶化剂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在本葛粉中混合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任一种以上,此时,藕粉、米粉及蕨粉的添加比率只要分别低于本葛粉的含有比率即可。对使用龙舌兰糖浆作为甜味料的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使用和三盆、黑砂糖、枫糖浆、饴糖、椰糖等未精制的甜味料。
在第2水溶液调整步骤中,向第1水溶液调整步骤中调制的第1水溶液中添加破碎步骤中所加工的食材的泥或糊,调制第2水溶液。食材的泥或糊含有纤维,另外,第1水溶液有时也具有粘稠感,因此,于对第1水溶液添加食材的泥或糊后,充分搅拌,使食材的泥或糊充分混合在第1水溶液中。此时,食材的泥或糊于过热水蒸气杀菌步骤中已被加热消毒,无需再次加热杀菌,所以可获得无损食材的风味或色泽并且不易滴落的冰品。此外,在具有例如用来调整冰品风味的素材等应添加到冰品的素材的情况下,以在所述第1水溶液调整步骤14中放入到巴氏杀菌器中的形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代替其,在第2水溶液调整步骤中进行添加。
并且,实验例21中,将该第2水溶液流入到前端侧形成有冷冻的巧克力冰品的状态的冰淇淋模具的剩余1/2~1/3部分,通过冷冻机进行冷冻。冻结后从冰淇淋模具中取出,由此获得实验例19的具有2种风味的棒冰。
实验例21中,作为2种味道的组合,对实验例16~20中制作的巧克力风味的冰品与水果风味的冰品的组合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特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制作巧克力风味与抹茶或焙茶风味的组合、巧克力风味与咖啡风味的组合、抹茶或焙茶风味与水果风味的组合、2种水果风味的组合等2种风味的棒冰。此外,本发明的味道的组合并不限定于2种,例如也可以设为3种以上。例如,从棒冰的前端起依序组合有巧克力风味、水果风味及抹茶风口味等。此外,水果风味或蔬菜风味的棒冰可制成1种风味的棒冰,也可以制造其他风味素材的棒冰。
[实验例22]
实验例22中,切削实验例16~21的冰品制造刨冰。在冰品的制造时制成与刨冰制造用相同尺寸的圆筒状冰品,除此以外,以与实验例16~21的情况相同的方式制造实验例22的圆筒状冰品。通过商用刨冰制造装置,在调整刀的锋利度之后,将该圆筒状的实验例22的冰品切削成切片状,由此制造切片状的冰品。如果将该切片状冰品含于口中,则感受到风味素材的口味并且如生巧般粘润,具有粘稠感,另外,具有绵软感,且具有与通常的棒冰不同的独特的食感。认为其产生原因在于:口中融化的冰品不会变为液状,除粘润感与粘稠感以外也维持绵软感。图2中表示实验例20中制造的圆柱形状冰品的立体图,图3中表示将该冰品切削成板状的状态的立体图。
此外,如果将切片状的冷冻类麻薯食品放入容器中并在常温下放置,则成为虽为解冻状态但未融化而维持绵软感的切片状的类生巧食品。切片状的类生巧食品由于也可以使用汤匙,所以容易食用。另外,此处示出制成圆筒状冰品的例,但也可以制成长方体形状或柱体等。
待切削的长方体形状或圆柱形状的冰品设为适合刨冰器的大小。图2中示出使用尺寸比较大的圆柱形状的冰品的例,但本发明并不特定于此。例如,可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也可以使用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通过切割细长棒状的冰品,也可以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此时,如果预先在细长棒状的冰品切入切口,则通过沿切口切割该棒状的冰品,也可以容易地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此外,该情况下的冰品无需手持棒,但在具有手持棒的情况下也可以切割成小块状或方块状。另外,即使无切口,棒状的冰品也可以使用例如餐刀或餐叉或汤匙,或者空手便可简便地分成多个。由于细长棒状的冰品或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的尺寸比较小,所以可使用小型刨冰器。作为小型刨冰器,例如可使用家用或商用市售的手动或电动的刨冰器,也可以使用手动或电动的轻便型刨冰器。特别是,如果使用轻便型电动刨冰器,则不论在家还是商店均可简便地制造刨冰,例如可从松饼或华夫饼等食品的上方直接配饰由刨冰器切削的刨冰。
另外,例如在使用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的冰品或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时,可将多种冰品同时投入到刨冰器中,制作混掺刨冰。此时,可自由地决定多种冰品的口味组合,所以可实现各种味道的组合。例如为巧克力味与草莓味及葡萄柚味的组合等,其组合自由随意。此外,在使用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制作刨冰时,当使用巧克力味冰品与椰子味冰品时,例如可设为3个巧克力味冰品及1个椰子味冰品,或也可以设为2个巧克力味冰品与2个椰子味冰品,可根据顾客喜好调整口味。另外,通过研究味道的组合与分量,能够进行调味,所以可实现与单独成分的1种口味的冰品不同的各种味道。
此外,如果使用可切削带手持棒的冰品的专用刨冰器,则通过将带手持棒的冰品直接投入到专用刨冰器中,可制作刨冰。作为专用刨冰器,例如使用具有能够贯通手持棒部分的孔的附件来替换轻便型刨冰器的切刀部分的附件,由此可直接切削带手持棒的冰品。此外,此种切刀部分的附件的替换不限定于轻便型机器,也可以应用于手动或电动的各种类型的刨冰器。
此外,如果将该实验例22的切片状的冷冻类麻薯食品利用低温冷冻机进行再冷冻,则放入口中时,能够享受到以下3种食感:
(1)具有如饼干的坚硬咬劲的薄脆食感、
(2)放入口中时变得柔软的食感、
(3)放入口中后3秒左右内融化消失时具有独特的绵软感的如生巧克力的食感。
另外,通过对刨冰撒上各种风味的风味增强粉,可感受到风味更丰富的口味。另外,由于可自由地组合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所以利用由风味素材与风味增强粉的组合所获得的协同效应,可制成风味更丰富的味道的冰品。
[实验例23]
通过在实验例1~22的冰品的外侧设置最中饼,可获得在冰品的外侧具有最中饼的冰品。该冰品例如由最中饼夹入有冰品,即,由一对半圆筒状的最中饼覆盖圆筒状冰品的表面而得。外侧具有最中饼的冰品在外观上像日式点心且设计性也十分良好,最中饼的薄脆食感与具有使用本葛粉的独特的粘稠感的冰品相结合,可获得食感良好且美味的冰品。另外,食用时最初品尝到最中饼,所以冰品的冰冷感不会直接传递到口中,因此,可感受到如食用冰凉的日式点心般以往冰品所不具有的独特的冰冷感。
冰品的形状不限定于圆筒状,也可以为棱柱状,最中饼的形状也可以对应于冰品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制成长方体状的冰品。此外,最中饼只要可覆盖冰品即可,所以例如对于圆柱状的冰品,也可以使用长方体状的最中饼。最中饼的大小可设为单人份的冰淇淋大小。最中饼的形状可设为圆形、椭圆状、多角形状、碗状、平面状等任意的形状。可具有也可以不具有手持棒。在无手持棒的情况下,具有与日式点心的最中饼同样的设计性。在无手持棒的情况下,为了将冰品自冰淇淋模具取出,此时,在冷冻前例如预先将金属丝状的构件插入到经加热、混合的水溶液(实验例1的凝胶状体或实验例21的第2水溶液等)中,如此容易将冷冻的冰品从冰淇淋模具中取出。作为最中饼的颜色,不仅可使用浅棕色,例如也可以使用白色或红色等例如经自然食材着色的最中饼,另外,也可以使用通过在最中饼中添加竹炭而成为黑色的最中饼,因此,能够提供形状或色彩等的设计性优异的最中饼冰淇淋状的冰品。
也可以将实验例12或实验例22的切削冰品包裹在最中饼中。另外,也可以将最中饼作为容器而非由最中饼完全包裹的方式提供。通过将切削冰品包裹在最中饼中而提供,能够提供设计性也十分优异且容易食用、进一步享受食感或口味的冰品。另外,在以将最中饼作为容器的形式提供的情况下,可用汤匙等仅食用切削冰品,并且也可以将最中饼与冰品一起食用,可提供多种食用方式,可增添食感与口味的变化。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1所示的实验例1~23中,示出各种冰品的食谱的一例,但本发明的冰品的食谱并不限定于此,能够适当调整。在实施方式2中,例示实施方式1所示的各实验例的食谱筹备。
既可使实验例1~4中示出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比率增加也可使之减少。如果增加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比率,则凝胶化程度提高,可进一步抑制冰品的变形或滴液,就食感的观点来说,如果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比率过多,则成为感受到坚硬的咬劲的原因。另一方面,如果减少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比率,则凝胶化的程度减弱,就食感的观点来说咬劲减轻,但有变形或滴液的抑制效果减弱的倾向。本葛粉的价格高,如果能够减少其分量,则就成本方面来说很有利。
实验例4中,相对于水100质量份添加本葛粉11质量份,但也可以例如相对于水100质量份设为本葛粉0.3质量份。此时,也可以提供由本葛粉获得的具有独特的粘稠感且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形或滴液抑制效果的冰品。相对于水100质量份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分量例如可设为0.2质量份~20质量份,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分量多时(例如2质量份~20质量份),有变形或滴液抑制效果提高的倾向。
实验例5~10中,对添加榨汁等时适当调整水量进行了说明。在添加水分量多的榨汁或泥或糊的情况下,可将水量设为少量。具体来说,为了添加淀粉质凝胶化材料而必须将淀粉质凝胶化材料溶解在水中,因此例如需要有与淀粉质凝胶化材料量相同程度的水,但在水分量多的榨汁或泥或糊的比率高的情况下,可减少水量。
实验例2~4中,对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是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例进行了说明,但在食感或变形或滴液抑制效果的方面不会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例如也可以假定藕粉多于实验例1的本葛粉的食谱。此外,例如也假定如相对于水100质量份添加本葛粉3质量份、米粉8质量份的食谱。
实验例21中,对于棒冰状的冰品的前端侧形成巧克力冰品且手持侧形成水果风味冰品的例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由水果风味的冰品形成整个冰品。该水果风味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可设为与实验例21中使用泥或糊的冰品的制造方法相同。
[实施方式3]
实验例1中说明的冷冻机10是使用醇作为冷却介质,但冷冻机形态并不限定于此。实施方式3中,对在冰品的冷却步骤中使用如使冰品含有空气的冷冻机的例进行说明。实施方式3中,利用冷冻机的冷却步骤与实施方式1~2有所不同,但其他制造步骤与实施方式1~2共通。
通过周知的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可利用冰淇淋、意式冰淇淋、冰沙、冰淇淋等的制造用冷冻器),将经加热、混合的水溶液(实验例1的凝胶状体或实验例21的第2水溶液)一边进行搅拌一边冷却,由此使冰品含有空气。将冰品中所混入的空气量称为膨胀率。如果相对于1升水溶液包含1升空气,则膨胀率成为100%。普通的冰淇淋的膨胀率为60~100%左右。
膨胀率能够由将水溶液利用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进行搅拌、冷却时的冷却温度、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等进行调整,但也根据所使用的水溶液而发生变化。例如,在含有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与水果的泥或糊的水溶液的情况下,可在例如0~200%之间调整膨胀率。为了制成独特的柔软食感,膨胀率例如可设为60%~200%。对冰品所附加的独特的柔软食感例如为冰沙与冰淇淋之间程度的良好食感,另外,例如冰淇淋与意式冰淇淋之间程度的良好食感,也可以通过膨胀率的程度进行调整。膨胀率的上限没有特别特定,例如为300%左右。如果膨胀率低,则通过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使独特的粘润感增强,口味也厚重,相对于此,膨胀率越高,则食感越进一步增添柔软感,口味成为清淡的味道。
通过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可提供除独特的柔软食感以外还赋予有本葛粉所带来的独特的粘稠感,食感变得更良好,且不添加乳成分而具有冰淇淋状的食感的冰品。另外,通过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可容易地提高膨胀率。另外,实验例21的使用水果的泥或糊有助于提高膨胀率,可使独特的柔软食感良好,并且与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相结合,可提升独特的柔软食感或具有粘稠感的食感。
在凝胶化材料仅包含本葛粉的情况下,除独特的柔软食感以外还可赋予独特的粘稠感。另外,作为凝胶化材料,例如也可以在本葛粉中混合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此时,可感受到除独特的柔软食感与独特的粘稠感以外还赋予有藕粉所带来的软弹感或米粉所带来的粘润感的食感。另外,如果添加蕨粉,则可增添意式冰淇淋般的食感。此外,藕粉、米粉及蕨粉由于没有过敏原性,所以不会因这些成分的添加而有损本葛粉所具有的没有过敏原性的特性。即使不添加乳成分也可以提供冰淇淋状的柔软食感的冰品。
如果与实验例11的情况同样地在冷却时通过一对电极施加高频电场,则对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赋予振动,使其味道发生变化,增添风味的同时口味变柔和,可获得醇和味道的冰品。此外,如果作为高频电场设为150kHz以下的长波长区域,则冷冻时的凝胶状体的高频的吸收量增多,构成凝胶状体的分子良好地进行微小振动,因此成为味道更醇和的冰品。
将水溶液利用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进行搅拌并冷却而获得冰品,所获得的冰品能够从冰淇淋状、棒冰状、杯式冰淇淋状、最中饼冰淇淋状、或刨冰状的形态中以喜好的形态提供。因此,通过变更提供方式,能够以各种不同形态的冰品形式提供由相同食谱且相同制法所制造的冰品。由于膨胀率为60%以上,所以可提供冰淇淋状的冰品。另外,通过放入到模具中进行冷却,也可以提供棒冰状的冰品。另外,通过预先装入容器中进行冷冻保存,也可以提供杯式冰淇淋状的冰品。另外,通过将冰品夹入到最中饼中,也可以提供最中饼冰淇淋状的冰品。此外,通过利用刨冰器切削冷冻的冰品,也可以提供刨冰状的冰品。因此,能够以各种不同形态的冰品形式提供由相同食谱且相同制法所制造的冰品。
对冰淇淋状的冰品进行说明。从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中刚取出的冰品例如由于膨胀率为60%以上,所以为冰淇淋状(也可以根据其膨胀率的程度调整状态,但为冰淇淋状或冰淇淋状或意式冰淇淋状或冰沙状等,例如为冰沙与冰淇淋之间程度的良好食感,另外,例如为具有冰淇淋与意式冰淇淋之间程度的良好食感的状态),盛装在玉米杯或容器中,由此可以如冰淇淋的形态提供冰品。
对棒冰状的冰品进行说明。将从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中取出的冰品注入到冰淇淋模具中,通过例如使用醇作为冷媒的冷冻机进行冷却,由此可提供棒冰状的冰品。
对杯式冰淇淋状的冰品进行说明。将从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中取出的冰品放入到适当大小的容器中,可在冷藏库内进行冷冻保存。如果使用大容量的容器(例如2升、4升等),则可作为商用冰品提供。商店中,从大容量的容器中用冰淇淋勺等分取至小型容器中,由此可作为杯式冰淇淋状的冰品提供。另外,如果使用单人用纸制或树脂制等的杯作为用来盛放从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中取出的冰品的容器,则可作为连同容器在内的杯状冰淇淋提供。
对最中饼冰淇淋状的冰品进行说明。将从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中取出的冰品、或经冷冻保存的冰品、或者通过放入到冰淇淋模具内并由例如使用醇作为冷媒的冷冻机进行冷却而冷冻的冰品利用适当大小与形状的最中饼夹着,由此可作为最中饼冰淇淋状的冰品提供。冰品的形状不限于圆筒状,也可以为棱柱状,最中饼的形状也可以对应于冰品的形状。例如也可以制成长方体状的冰品。此外,最中饼只要能覆盖冰品即可,所以例如对于圆柱状的冰品,也可以使用长方体状的最中饼。当自冷冻器直接取出的冰品时,将适量的冰品夹入到最中饼中,或者经冷冻保存的冰品也可以例如用冰淇淋勺等分取后夹入到最中饼。最中饼的大小可设为单人份的冰淇淋大小。最中饼的形状可设为圆形、椭圆状、多角形状、碗状、平面状等任意的形状。可具有也可以不具有手持棒。在不具有手持棒的情况下,具有与日式点心的最中饼同样的设计性。在不具有手持棒的情况下,为了将冰品自冰淇淋模具取出,此时,在冷冻前例如预先将金属丝状的构件插入到经加热、混合的水溶液(实验例1的凝胶状体或实验例21的第2水溶液等)中,如此容易将冷冻的冰品从冰淇淋模具取出。作为最中饼的颜色,不仅可为浅棕色,例如也可以使用白色或红色等例如经自然食材着色的最中饼,另外,也可以使用通过在最中饼中添加竹炭而成为黑色的最中饼,因此,能够提供形状或色彩等设计性优异的最中饼冰淇淋状的冰品。
对刨冰状的冰品进行说明。由于从意式冰淇淋或冰淇淋用冷冻器中取出的冰品柔软,所以装在适宜的容器中,通过利用例如使用醇作为冷媒的冷冻机进行冷却,而制成冷冻状态的冰品。容器的大小可设为商用刨冰器所采用的尺寸,或者也可以设为棒冰程度的大小,例如可设为细长棒状(圆柱状或棱柱状)或小(一口大小)块状或方块状。通过与实验例12或实验例22同样地利用刨冰器进行切削,可提供刨冰状的冰品。此外,与实验例12或实验例22同样地将经过切削的冰品进一步再冷冻,由此也可以制成不同食感的冰品。
以上,对第1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实验例1~23、第2实施方式、及第3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将各实验例、各实施方式适当组合而实施。另外,对使本葛粉等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溶解时利用水进行溶解加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特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利用米浆、椰汁、椰浆等代替水来使本葛粉等的淀粉质凝胶化材料溶解。另外,对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例进行说明的实验例中,对就食感的观点来说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例进行了说明,但在食感也可以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也可以设为本葛粉不为主成分。另外,就不仅食感良好而且也没有过敏原性的观点来说,对使用本葛粉、藕粉、米粉、及蕨粉作为淀粉质凝胶化材料的例进行了说明,但在食感及过敏原性等观点不会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例如琼脂或明胶等其他成分作为凝胶化材料。此外,以上的实验例中,使用未精制的甜味料作为甜味料,但在GI值、矿物质成分、食感等观点不成为问题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其他甜味料、例如精制甜味料或合成甜味料等。
[符号的说明]
10 冷冻机
11 容器
12 热交换器
13 冷媒
14 导管
15 液氮
16 出口端
17 导管
18 导管
19 循环泵
20 导管
21 入口端
25 冰淇淋模具
26 凝胶状体
27 手持棒

Claims (44)

1.一种食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凝胶化材料及甜味料,且
所述凝胶化材料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
所述甜味料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类麻薯食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化剂仅包含所述本葛粉,或者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类麻薯食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有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类麻薯食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类麻薯食品的外侧具有最中饼。
5.一种冰品,其特征在于:其含有凝胶化材料及甜味料,且
所述凝胶化材料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
所述甜味料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凝胶化材料仅包含所述本葛粉,或者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有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味素材含有巧克力、以及米浆、椰汁、椰浆及椰糖中的至少任一种。
9.一种冰品,其特征在于:其是将从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中口味或食感不同的2种以上的冰品组合而得。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有风味增强粉。
11.根据权利要求5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膨胀率为60%以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能够以选自冰淇淋状、棒冰状、杯式冰淇淋状、最中饼冰淇淋状、或刨冰状中的至少一种形态提供。
13.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包含经过切削的冰品。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混合多种添加有不同风味素材的冰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利用冷冻机进行追加冷却。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对于经过切削的冰品添加风味增强粉。
17.根据权利要求5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具有包含青竹的手持棒。
18.根据权利要求5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冰品的外侧具有最中饼。
19.一种冰品制造套装,其包含制造根据权利要求5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材料及器具,且至少包含:
所述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凝胶化材料和所述甜味料、及
冰淇淋模具。
20.一种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1)~(4):
(1)将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的凝胶化材料、以及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的甜味料分散在水中,获得水溶液;
(2)一边搅拌一边加热所述水溶液;
(3)将所述步骤(2)所获得的水溶液注入到特定形状的模具内;
(4)使冷媒在所述模具的周围循环,将所述注入到模具内的凝胶状体冷冻而使之冻结。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使所述水溶液凝胶化。
22.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凝胶化材料,仅使用所述本葛粉、或者使用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而得的物质。
23.根据权利要求20至22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对所述模具内的水溶液施加高频电场一边进行所述步骤(4)。
24.根据权利要求20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步骤(2)的所述水溶液中混入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味素材含有巧克力、以及米浆、椰汁、椰浆及椰糖中的至少任一种。
26.根据权利要求20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将口味或食感不同的2种以上的冰品组合而得的冰品的制造方法,且依照组合的冰品的种类的次数,分多次依序进行所述步骤(3)及(4)。
27.根据权利要求20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制造以下冰品的方法,所述冰品是在前端侧具有含有巧克力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且在手持棒侧具有含有水果作为风味素材的冰品;所述制造方法是首先,对含有巧克力作为风味素材的凝胶状体进行所述步骤(3)及(4),然后,对含有水果作为风味素材的凝胶状体进行所述步骤(3)及(4)。
28.根据权利要求20至27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3)后包括以下步骤:向注入到所述模具内的水溶液内插入包含青竹的手持棒。
29.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5)切削所述步骤(4)所获得的冰品。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待切削的冰品为如下冰品中的至少任一种:
(a)不具有手持棒的细长大致圆柱状或大致棱柱状的冰品、
(b)具有手持棒的细长大致圆柱状或大致棱柱状的冰品、
(c)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或
(d)切割所述(a)或(b)的冰品制成小块状或方块状的冰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d)中,在(a)或(b)的细长大致圆柱状或大致棱柱状的冰品上设置有切口,沿该切口将冰品切割成小块状或方块状。
32.根据权利要求29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冰品的切削时使用手动或电动的刨冰器、或者手动或电动的轻便型刨冰器。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将添加有不同风味素材的多种冰品投入到所述刨冰器中,而制造组合有多种风味的冰品。
34.根据权利要求29至3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下述步骤:
(6)利用冷冻机将所述步骤(5)所获得的冰品进行追加冷却。
35.一种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1)~(3):
(1)将以本葛粉为主成分且不含马铃薯淀粉、甘薯淀粉、玉米淀粉及小麦淀粉的凝胶化材料、及至少包含未精制的成分但不含精制砂糖、葡萄糖及合成甜味料的甜味料分散在水中,获得水溶液;
(2)一边搅拌一边加热所述水溶液;
(3)在冷冻机内使所述步骤(2)所获得的水溶液一边含有空气一边将其进行冷却。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2)中,使所述水溶液凝胶化。
37.根据权利要求35或36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凝胶化材料,仅使用所述本葛粉、或者使用在所述本葛粉中混合有选自藕粉、米粉及蕨粉中的至少一种而得的物质。
38.根据权利要求35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一边对所述模具内的水溶液施加高频电场一边进行所述步骤(3)。
39.根据权利要求35至38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步骤(2)的水溶液中混入至少包含茶类、肉桂、桂皮、水果或蔬菜的榨汁、水果或蔬菜的泥或糊、谷物的泥或糊、坚果、巧克力、咖啡、米浆、椰汁、椰浆、椰糖、蜂蜜、洋酒、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的风味素材;且所述风味素材中,也可以使用椰糖、蜂蜜、清酒或甜米酒中的任一种以上作为甜味料。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味素材含有巧克力、以及米浆、椰汁、椰浆及椰糖中的至少任一种。
41.根据权利要求35至40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膨胀率设为60%以上。
42.根据权利要求35至41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步骤(3)所获得的冰品以选自冰淇淋状、棒冰状、杯式冰淇淋状、最中饼冰淇淋状、或刨冰状中的至少一种形态提供。
43.根据权利要求20至42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添加有自多种风味增强粉中选择的至少一种风味增强粉。
44.根据权利要求20至43中任一项所述的冰品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冰品的外侧设置最中饼。
CN201880039228.8A 2017-06-29 2018-06-28 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类麻薯食品、冰品及冰品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103181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27932 2017-06-29
JP2017127932 2017-06-29
JP2017227301 2017-11-28
JP2017-227301 2017-11-28
PCT/JP2018/024747 WO2019004410A1 (ja) 2017-06-29 2018-06-28 本葛粉を主成分とする餅様食品、氷菓及び氷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031810A true CN111031810A (zh) 2020-04-17

Family

ID=64742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39228.8A Pending CN111031810A (zh) 2017-06-29 2018-06-28 以本葛粉为主成分的类麻薯食品、冰品及冰品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128849A1 (zh)
EP (1) EP3646738A4 (zh)
JP (2) JPWO2019004410A1 (zh)
CN (1) CN111031810A (zh)
TW (1) TW201904441A (zh)
WO (1) WO201900441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09423B (zh) * 2020-02-14 2023-05-09 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冰粒、制备方法及冷冻饮品
US20230141105A1 (en) * 2021-11-08 2023-05-11 John-Michael Hamlet Method of making a frozen cream product containing alcohol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8477U (ja) * 1999-10-25 2000-05-12 和彦 井出 カップ入り葛菓子
CN10233458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徐训启 一种葛根冰激凌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226676U (zh) * 1975-08-15 1977-02-24
JPS6257689U (zh) * 1985-09-26 1987-04-09
JPH02208004A (ja) * 1989-02-08 1990-08-17 Sueyoshi Kubo 青竹の処理方法
JP2804440B2 (ja) * 1994-07-05 1998-09-24 有限会社ヨコオ牧場 葛アイスクリーム
US20110189348A1 (en) * 1998-10-28 2011-08-04 San-Ei Gen F.F.I., Inc.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ucralos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JP3860789B2 (ja) * 2002-10-29 2006-12-20 森永製菓株式会社 最中アイス菓子
JP2006340673A (ja) * 2005-06-10 2006-12-21 Ezaki Glico Co Ltd アイスクリーム用可食容器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0252661A (ja) 2009-04-23 2010-11-11 J-Oil Mills Inc 餅様食材の製造方法
JP2011000087A (ja) * 2009-06-22 2011-01-06 Akihiko Yamamura 可食吸収体を備える保持棒付き複合冷菓
JP6457254B2 (ja) * 2014-12-08 2019-01-23 旭化成株式会社 セルロース複合体含有アイスクリーム組成物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68477U (ja) * 1999-10-25 2000-05-12 和彦 井出 カップ入り葛菓子
CN102334584A (zh) * 2010-07-16 2012-02-01 徐训启 一种葛根冰激凌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蒋家新: "《食品生产技术》", 30 June 2001 *
陆启玉: "《方便食品加工工艺与配方》", 30 November 2001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004410A1 (ja) 2019-01-03
US20200128849A1 (en) 2020-04-30
EP3646738A1 (en) 2020-05-06
TW201904441A (zh) 2019-02-01
JP2020000258A (ja) 2020-01-09
JPWO2019004410A1 (ja) 2019-06-27
EP3646738A4 (en) 2021-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28849A1 (en) Mochi-like food product including kudzu starch as main ingredient, ice confection, and production method for ice confection
US20100119683A1 (en) Stabilized masticated frozen dessert
JP2021094025A (ja) 食材のピューレないしペーストの製造方法、この食材のピューレないしペーストを用いた氷菓の製造方法、密閉容器入り飲料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らの製造システム
US7141255B2 (en) Food formulations
JP5065357B2 (ja) 氷菓子および氷菓子原料
JP4223378B2 (ja) アイシング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20529B2 (ja) 組合せ菓子
KR102345213B1 (ko) 액상전화당을 이용한 스프레드 제조 방법 및 이에 의해 제조된 스프레드
EP3531840A1 (en) Food product
JP2021170967A (ja) ゼリー菓子、ゼリー菓子の製造方法、及び冷凍ゼリーの食感の改良方法
JP2001045959A (ja) シュー生地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菓子類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H06178653A (ja) 調製ホイップクリー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3235494A (ja) 粒状食品組成物及び粒状感の付与された食品
JP4338906B2 (ja) セミフレッド様冷菓
KR100389705B1 (ko) 바나나 크레페 아이스크림
US20050163908A1 (en) Beverage and method of making a beverage
JPH01231852A (ja) フルーツシェークとそれの作り方
Weston How to Make Frozen Yogurt: 56 Delicious Flavors You Can Make at Home. A Storey BASICS® Title
JP2023053931A (ja) 冷凍デザート食品
JP2002209544A (ja) アロエ葉肉のフローズン加工方法
JP3097562U (ja) デザート具材盛り付け用の可食容器
JP2011125321A (ja) 氷菓子および氷菓子原料
Tracy Frozen desserts
Costigan More Great Good Dairy-free Desserts Naturally: Sin-sational Sumptuous Treats
KR20050070791A (ko) “찰떡 콘”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417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