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618217A -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618217A
CN110618217A CN201911036837.0A CN201911036837A CN110618217A CN 110618217 A CN110618217 A CN 110618217A CN 201911036837 A CN201911036837 A CN 201911036837A CN 110618217 A CN110618217 A CN 110618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lution
grease
acetonitrile
extraction
supernat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036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学德
张晨霞
马宇翔
席俊
赵天培
秦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911036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6182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618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618217A/zh
Priority to AU2020102328A priority patent/AU2020102328A4/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eparation into components using adsorption, absorption or similar phenomena or using ion-exchange, e.g. chromatography or field flow fractionation
    • G01N30/02Column chromatography
    • G01N30/04Preparation or injection of sample to be analysed
    • G01N30/06Preparation
    • G01N2030/062Preparation extracting sample from raw material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Other Investigation Or Analysis Of Materials By Electr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杂环胺类物质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油脂试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将预处理后的油脂依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所述预处理包括溶剂萃取、脱脂处理和固相萃取;所述溶剂萃取为有机溶剂萃取或碱性有机溶剂萃取。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能够有效地检测油脂中的杂环胺类物质。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杂环胺类物质的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油脂作为日常能量和必需脂肪酸的重要来源,其安全问题更是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油脂从油籽到成品油的加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污染,此类化合物有致癌性、致突变性(Sanz-Alaejos,M.,&Afonso,A.M.(2011).Factors that affect thecontent of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in foods.Comprehensive Reviews inFood Science and Food Safety,10,52-108.De Meester,C.(1995).Genotoxicpotential of beta-carbolines:A review.Mutation Research,339,139-153.)。杂环胺类物质的存在使得油脂风险因子增多、安全性降低、油脂安全问题受到人们质疑,与国人的日益增长的食品安全意识相违背。
现有方法都是集中于肉制品、咖啡制品及酒精饮料类食品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检测,暂时还没有应用于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检测油脂试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将预处理后的油脂依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
所述预处理包括溶剂萃取、脱脂处理和固相萃取;
所述溶剂萃取为有机溶剂萃取或碱性有机溶剂萃取。
优选的,所述溶剂萃取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检测油脂试样、内标物、萃取剂混合,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
2)对所述残留物重复所述步骤1)的操作,得到第二上清液;
3)将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得到的待脱脂溶液。
优选的,所述萃取剂为有机溶剂或碱性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所述碱性有机溶剂为1%氨水乙腈溶液;
所述萃取剂与所述待检测油脂试样的用量比为10mL:(0.5~3)g;
所述1%氨水乙腈溶液包括氨水和乙腈;所述氨水与乙腈的体积比为1:99。
优选的,所述脱脂采用的脱脂试剂为饱和的乙腈正己烷溶液;
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后得到的待脱脂溶液与所述饱和的乙腈正己烷的体积比为2:1。
优选的,所述固相萃取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固相萃取柱中加入经过脱脂处理后的萃取溶液后,淋洗、抽干,洗脱,得到洗脱液;
将所述洗脱液吹干后,用甲醇溶解,过滤,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优选的,所述待净化的油脂的上样速度为1mL/min;
所述淋洗为依次采用pH=1的酸液和甲醇进行淋洗;
所述洗脱的洗脱液为甲醇-氨水溶液,所述甲醇-氨水溶液中甲醇和氨水的体积比(90~95):(10~5)。
优选的,所述吹干采用水浴氮吹干仪进行吹干;
所述吹干的过程中,水浴的温度为40~60℃。
优选的,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为C18色谱柱;
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为20~40℃;
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的流速为0.10~0.50mL/min。
优选的,所述流动相体系包括乙腈-水相或甲醇-水相;
所述水相为甲酸水溶液、甲酸铵水溶液、甲酸/甲酸铵水溶液、乙酸水溶液、乙酸铵水溶液或乙酸/乙酸铵水溶液。
优选的,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的离子源类型采用电喷雾电离源的正离子模式;
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的毛细管电压为0.5~0.8kV,离子源温度为100~150℃,脱溶剂温度为650~700℃,脱溶剂气的流速为44~55L/h,碰撞气采用氩气,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检测模式监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检测油脂试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将预处理后的油脂依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所述预处理包括碱性有机溶剂萃取和固相萃取。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能够有效的检测油脂中的杂环胺类物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杂环胺类标准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2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对油脂中的杂环胺类物质的提取效果对比图;
图3为实施例1的大豆油样品中杂环胺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4为实施例2的大豆油样品中杂环胺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
图5为实施例3的芝麻油中杂环胺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
其中,1.IQ;2.MeIQ;3.MeIQx;4.4,8-DiMeIQx;5.4,7,8-TriMeIQx;6.PhIP;7.Harman;8.Norharman。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检测油脂试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将预处理后的油脂依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
所述预处理包括溶剂萃取、脱脂处理和固相萃取;
所述溶剂萃取为有机溶剂萃取或碱性有机溶剂萃取。
在本发明中,若无特殊说明,所有原料的来源均为本领域的市售产品。
本发明将待检测油脂试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所述预处理包括溶剂萃取、脱脂处理和固相萃取;所述溶剂萃取为有机溶剂萃取或碱性有机溶剂萃取。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检测油脂试样优选为食用油,所述食用油优选为植物食用油;本发明对所述植物食用油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实施例中,采用大豆油和芝麻油作为待检测试样来验证本发明所述的检测方法。
在本发明中,所述溶剂萃取的过程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检测油脂试样、内标物、萃取剂混合,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
2)对所述残留物重复所述步骤1)的操作,得到第二上清液;
3)将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得到的待脱脂溶液。
本发明将待检测油脂试样、内标物、萃取剂混合,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在本发明中,所述内标物优选为浓度为500ng/mL的2-氨基-3,4,7,8-四甲基-3H-咪唑[4,5-F]喹喔啉溶液(4,7,8-TriMeIQx)。在本发明中,所述萃取剂优选为有机溶剂或碱性有机溶剂;所述有机溶剂优选为乙腈,所述碱性有机溶剂优选为1%氨水乙腈溶液;;所述1%氨水乙腈溶液包括氨水(所述氨水的质量浓度优选为25.0%~28.0%)和乙腈;所述氨水与乙腈的体积比为1:99。
在本发明中,所述萃取剂对杂环胺类物质有较高的萃取效率,同时,在萃取过程中还容易与油脂基质分离,更有利于后续的固相萃取过程。
在本发明中,所述萃取剂与所述待检测油脂试样的用量比优选为10mL:(0.5~3)g,更优选为10mL:(1.0~2.0)g,最优选为10mL:(1.2~1.8)g。
在本发明中,所述待检测油脂试样与内标物的用量比优选为(0.5~3)g:20μg,更优选为(1.0~2.0)g:20μg,最优选为(1.2~1.8)g:20μg;所述内标物的用量以4,7,8-TriMeIQx计。
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为在待检测油脂试样中依次加入内标物质和萃取剂。在本发明中,所述混合优选为在超声辅助下,采用涡旋仪进行混合。本发明对所述超声的条件和涡旋仪的转速均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超声条件和转速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离心分离优选为低速离心、高速离心或冷冻离心;所述低速离心的转速优选为3500~4000r/min;所述高速离心的转速优选为10000r/min;所述冷冻离心的温度优选为4℃,转速优选为10000r/min。
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后,在所述残留物中加入萃取剂并重复所述步骤1)的操作,得到第二上清液;在本发明中,所述过程可以将步骤1)的未萃取完全的目标物残留进行进一步的提取,更进一步的获得较佳的萃取效果。
得到第二上清液后,本发明将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进行脱脂,得到待净化的油脂试样。本发明对所述混合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过程进行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脱脂采用的脱脂试剂优选为饱和的乙腈正己烷溶液;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后得到的待脱脂溶液与所述饱和的乙腈正己烷的体积比优选为2:1。
在本发明中,由于油脂基质比较复杂,经过上述萃取得到的萃取液中会夹带大部分的油脂甘三酯类物质,所述脱脂过程可以更进一步的去除上清液中残留的上述杂质,进而减小后续固相萃取过程的负担以及对色谱柱造成的影响,减少油脂成分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固相萃取的萃取柱优选采用混合型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具体为PCX固相萃取柱;
所述固相萃取的过程,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在固相萃取柱中加入经过脱脂处理后的萃取溶液后,淋洗、抽干,洗脱,得到洗脱液;
将所述洗脱液吹干后,用甲醇溶解,过滤,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本发明在固相萃取柱中加入经过脱脂处理后的萃取溶液后,淋洗、抽干,洗脱,得到洗脱液;在本发明中,所述固相萃取的萃取柱优选采用PCX固相萃取柱;所述PCX固相萃取柱萃取前优选对其进行活化。在本发明中,所述活化的活化剂优选为甲醇和超纯水。在本发明中,所述待净化的油脂的上样速度优选为1mL/min;所述淋洗优选为依次采用pH=1的酸液和甲醇进行淋洗;在本发明中,所述酸液优选为盐酸、硫酸或磷酸,更优选为盐酸。本发明对所述抽干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抽干过程进行即可。在本发明中,所述洗脱的洗脱液优选为甲醇-氨水溶液,所述甲醇-氨水溶液中甲醇和氨水的体积比优选为(90~95):(10~5),更优选为95:5。
得到洗脱液后,本发明将所述洗脱液吹干后,用甲醇溶解,过滤,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在本发明中,所述吹干优选采用水浴氮吹干仪进行吹干;所述吹干过程中,水浴的温度优选为40~60℃,更优选为45~55℃,最优选为45℃。在本发明中,所述复溶优选采用甲醇进行复溶,所述甲醇与待检测油脂试样的用量比优选为(0.2~1.50)mL:(0.5~3)g,更优选为0.5mL:(0.5~3)g。在本发明中,所述过滤优选采用0.22μm有机滤膜,本发明对所述有机滤膜的材质没有任何特殊的限定,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即可。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相萃取可以实现萃取液中的富集,进一步提高检出限和灵敏度。
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后,本发明将预处理后的油脂依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在本发明中,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优选为C18色谱柱;所述色谱柱还可以优选为BEHC18色谱柱;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优选为20~40℃,更优选为30℃;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的流速优选为0.10~0.50mL/min,更优选为0.3mL/min。在本发明中,所述流动相体系优选包括乙腈-水相或甲醇-水相,更优选为乙腈-水相;所述水相优选为甲酸水溶液、甲酸铵水溶液、甲酸/甲酸铵水溶液、乙酸水溶液、乙酸铵水溶液或乙酸/乙酸铵水溶液,更优选为甲酸水溶液、乙酸水溶液或甲酸铵水溶液。在本发明中,所述水相中甲酸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05%~0.1%,更优选为0.1%;乙酸的质量浓度优选为0.5%~1%,更优选为1%;甲酸铵的浓度优选为10~15mmol/L,更优选为10mmol/L。
在本发明中,所述流动相体系中水相和乙腈的体积百分比随时间变化优选为(即采用梯度洗脱方法):
0~0.2min,10%乙腈,90%水相;
0.2~1.0min,10-30%乙腈,90~70%水相;
1.0~3.0min,30-60%乙腈,70~40%水相;
3.0~3.5min,60-90%乙腈,40~10%水相;
3.5~5.0min,10%乙腈,90%水相。
在本发明中,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的离子源类型优选采用电喷雾电离源的正离子模式;
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的毛细管电压优选为0.5~0.8kV,更优选为0.5kV;离子源温度优选为100~150℃,更优选为110℃;脱溶剂温度优选为650~700℃,更优选为650℃;脱溶剂气(纯度为99.9%的N2)的流速优选为为44~55L/h,更优选为50L/h;碰撞气采用氩气(纯度为99.9%),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检测模式监测。在本发明中,上述条件参数的设置可以减少基质效应,提高灵敏度。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将2g大豆油置于聚丙烯离心管中后,依次加入40μL内标工作液(4,7,8-TriMeIQx溶液,浓度为1.0μg/mL)和10mL1%氨水乙腈溶液,涡旋5min,超声10min,3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5min,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
将所述残留物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提取一次,得到第二上清液;
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后,加入10mL饱和的乙腈的正己烷溶液进行脱脂,得到脱脂后的的萃取溶液(10mL);
将所述脱脂后的的萃取溶液上样(上样速度为1mL/min)于预先用3mL甲醇,3mL超纯水活化的PCX固相萃取柱,接着用3mL0.1mol/L的盐酸和3mL甲醇淋洗小柱,淋洗后抽干,用3mL甲醇-氨水溶液(体积比为95:5)洗脱,得到洗脱液;
将所述洗脱液采用水浴吹氮仪吹干(水浴温度为45℃),用500μL甲醇复溶,过0.22μm有机滤膜,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油脂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BEHC18柱,柱温为30℃;进样体积:1μL。流动相体系为10mmol/L甲酸铵溶液(pH=6.80)—乙腈,流速为0.3mL/min。
流动相体系中甲酸铵溶液和乙腈的体积百分比随时间变化如下(即采用梯度洗脱方法):
0~0.2min,10%乙腈,90%甲酸铵溶液;
0.2~1.0min,10-30%乙腈,90~70%甲酸铵溶液;
1.0~3.0min,30-60%乙腈,70~40%甲酸铵溶液;
3.0~3.5min,60-90%乙腈,40~10%甲酸铵溶液;
3.5~5.0min,10%乙腈,90%甲酸铵溶液;
将上述待测样经过液相色谱分离后注入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得到相应的保留时间和信号响应值,其中质谱条件如下:离子源类型采取电喷雾电离源的正离子模式,检测器的毛细管电压为0.5kV,离子源温度为110℃,脱溶剂温度为650℃,脱溶剂气(N2,纯度99.9%)流速为1000L/h,锥孔气(N2,纯度99.9%)流速为50L/h,碰撞气采用氩气(纯度为99.9%)。
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知此技术案例可以实现大豆油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
实施例2
将2g大豆油置于聚丙烯离心管中后,依次加入40μL内标工作液(4,7,8-TriMeIQx溶液,浓度为1.0μg/mL)和10mL乙腈溶液,涡旋5min,超声10min,3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5min,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
将所述残留物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提取一次,得到第二上清液;
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后,加入10mL饱和的乙腈的正己烷溶液进行脱脂,得到脱脂后的的萃取溶液(10mL);
将所述脱脂后的的萃取溶液上样(上样速度为1mL/min)于预先用3mL甲醇,3mL超纯水活化的PCX固相萃取柱,接着用3mL0.1mol/L的盐酸和3mL甲醇淋洗小柱,淋洗后抽干,用3mL甲醇-氨水溶液(体积比为95:5)洗脱,得到洗脱液;
将所述洗脱液采用水浴吹氮仪吹干(水浴温度为45℃),用500μL甲醇复溶,过0.22μm有机滤膜,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油脂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BEHC18柱,柱温为30℃;进样体积:1μL。流动相体系为10mmol/L甲酸铵溶液(pH=6.80)—乙腈,流速为0.3mL/min。
流动相体系中甲酸铵溶液和乙腈的体积百分比随时间变化如下(即采用梯度洗脱方法):
0~0.2min,10%乙腈,90%甲酸铵溶液;
0.2~1.0min,10-30%乙腈,90-70%甲酸铵溶液;
1.0~3.0min,30-60%乙腈,70-40%甲酸铵溶液;
3.0~3.5min,60-90%乙腈,40-10%甲酸铵溶液;
3.5~5.0min,10%乙腈,90%甲酸铵溶液;
将上述待测样经过液相色谱分离后注入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得到相应的保留时间和信号响应值,其中质谱条件如下:离子源类型采取电喷雾电离源的正离子模式,检测器的毛细管电压为0.5kV,离子源温度为110℃,脱溶剂温度为650℃,脱溶剂气(N2,纯度99.9%)流速为1000L/h,锥孔气(N2,纯度99.9%)流速为50L/h,碰撞气采用氩气(纯度为99.9%)。测试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4可知此技术案例中可以实现大豆油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
实施例3
将1g芝麻油置于聚丙烯离心管中后,依次加入80μL内标工作液(4,7,8-TriMeIQx溶液,浓度为500ng/mL)和10mL1%氨水乙腈溶液,涡旋5min,超声10min,3500r/min的转速下离心5min,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
将所述残留物按照上述步骤重复提取一次,得到第二上清液;
将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后,加入10mL饱和的乙腈的正己烷溶液进行脱脂,得到脱脂后的的萃取溶液(10mL);
将所述脱脂后的的萃取溶液上样(上样速度为1mL/min)于预先用3mL甲醇,3mL超纯水活化的PCX固相萃取柱,接着用3mL0.1mol/L的盐酸和3mL甲醇淋洗小柱,淋洗后抽干,用3mL甲醇-氨水溶液(体积比为95:5)洗脱,得到洗脱液;
将所述洗脱液采用水浴吹氮仪吹干(水浴温度为45℃),用500μL甲醇复溶,过0.22μm有机滤膜,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将所述预处理后的油脂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色谱条件如下:色谱柱为BEHC18柱,柱温为30℃;进样体积:1μL。流动相体系为10mmol/L甲酸铵溶液(pH=6.80)—乙腈,流速为0.3mL/min。
流动相体系中甲酸铵溶液和乙腈的体积百分比随时间变化如下(即采用梯度洗脱方法):
0~0.2min,10%乙腈,90%甲酸铵溶液;
0.2~1.0min,10-30%乙腈,90-70%甲酸铵溶液;
1.0~3.0min,30-60%乙腈,70-40%甲酸铵溶液;
3.0~3.5min,60-90%乙腈,40-10%甲酸铵溶液;
3.5~5.0min,10%乙腈,90%甲酸铵溶液;
将上述待测样经过液相色谱分离后注入三重四极杆质谱检测,得到相应的保留时间和信号响应值,其中质谱条件如下:离子源类型采取电喷雾电离源的正离子模式,检测器的毛细管电压为0.5kV,离子源温度为110℃,脱溶剂温度为650℃,脱溶剂气(N2,纯度99.9%)流速为1000L/h,锥孔气(N2,纯度99.9%)流速为50L/h,碰撞气采用氩气(纯度为99.9%)。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此技术案例可以实现芝麻油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
其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表1)、二级质谱离子对(表1)、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表2)(相关测试条件同实施例1)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杂环胺类物质的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和二级质谱离子对
表2杂环胺类物质的标准溶液的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
其中,图1为杂环胺类标准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由图1可知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对各目标物的分离良好、精度高,得到的色谱峰峰形尖锐,对称性好,可以实现对杂环胺类物质的分离;
图2为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对油脂中的杂环胺类物质的提取效果对比图;由图2可知,采用1%氨水乙腈溶液和乙腈作为提取剂时,对杂环胺类物质均有较好的回收率,但含有采用1%氨水乙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杂环胺类物质的回收率较乙腈提取法整体升高,其中,除MeIQ和MeIQx回收率有所降低外,IQ、4,8-DiMeIQx、PhIP、Harman、Norharman的回收率均提高;
图3为实施例1大豆油样品中杂环胺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由图3可知,此技术案例可以实现大豆油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并说明1%氨水乙腈溶液作为萃取剂也可以实现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与实施例2相比提取效果相对较好;
图4为实施例2大豆油样品中杂环胺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由图4可知,此技术案例可以实现大豆油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说明乙腈作为萃取剂也可以实现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
图5为实施例3芝麻油样品中杂环胺类物质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图,由图5可知,此技术案例可以实现芝麻油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测定,说明油脂的颜色对此技术方案的测定影响较小。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取油脂中的杂环胺类物质,操作简单,耗时短,且能够有效的检测油脂中的杂环胺类物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待检测油脂试样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将预处理后的油脂依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和三重四级杆质谱进行检测;
所述预处理包括溶剂萃取、脱脂处理和固相萃取;
所述溶剂萃取为有机溶剂萃取或碱性有机溶剂萃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萃取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检测油脂试样、内标物、萃取剂混合,进行离心分离,得到第一上清液和残留物;
2)对所述残留物重复所述步骤1)的操作,得到第二上清液;
3)将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得到的待脱脂溶液。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萃取剂为有机溶剂或碱性有机溶剂;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腈,所述碱性有机溶剂为1%氨水乙腈溶液;
所述萃取剂与所述待检测油脂试样的用量比为10mL:(0.5~3)g;
所述1%氨水乙腈溶液包括氨水和乙腈;所述氨水与乙腈的体积比为1:9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脱脂采用的脱脂试剂为饱和的乙腈正己烷溶液;
所述第一上清液和第二上清液混合后得到的待脱脂溶液与所述饱和的乙腈正己烷的体积比为2: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萃取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固相萃取柱中加入经过脱脂处理后的萃取溶液后,淋洗、抽干,洗脱,得到洗脱液;
将所述洗脱液吹干后,用甲醇溶解,过滤,得到预处理后的油脂。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净化的油脂的上样速度为1mL/min;
所述淋洗为依次采用pH=1的酸液和甲醇进行淋洗;
所述洗脱的洗脱液为甲醇-氨水溶液,所述甲醇-氨水溶液中甲醇和氨水的体积比(90~95):(10~5)。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干采用水浴氮吹干仪进行吹干;
所述吹干的过程中,水浴的温度为40~60℃。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为C18色谱柱;
所述色谱柱的柱温为20~40℃;
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流动相体系的流速为0.10~0.50mL/min。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流动相体系包括乙腈-水相或甲醇-水相;
所述水相为甲酸水溶液、甲酸铵水溶液、甲酸/甲酸铵水溶液、乙酸水溶液、乙酸铵水溶液或乙酸/乙酸铵水溶液。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的离子源类型采用电喷雾电离源的正离子模式;
所述三重四极杆质谱的毛细管电压为0.5~0.8kV,离子源温度为100~150℃,脱溶剂温度为650~700℃,脱溶剂气的流速为44~55L/h,碰撞气采用氩气,扫描方式为多反应检测模式监测。
CN201911036837.0A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Pending CN1106182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6837.0A CN110618217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AU2020102328A AU2020102328A4 (en) 2019-10-29 2020-09-18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 in oil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036837.0A CN110618217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618217A true CN110618217A (zh) 2019-12-27

Family

ID=68926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036837.0A Pending CN110618217A (zh) 2019-10-29 2019-10-29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618217A (zh)
AU (1) AU2020102328A4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7650A (zh) * 2020-06-10 2020-08-14 吉林大学 一种酱牛肉中杂环胺的检测方法
CN111679021A (zh) * 2020-07-06 2020-09-18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杂环胺分析的固体样品快速净化试剂盒及净化方法
CN112557361A (zh) * 2020-12-02 2021-03-26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干热大豆分离蛋白为模型分析杂环胺形成机理的方法
CN112946110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3189231A (zh) * 2021-04-27 2021-07-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测定食品中14种杂环胺含量的方法
CN115144504A (zh) * 2022-07-20 2022-10-04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定性定量检测芝麻油特殊成分芝麻素的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5801B (zh) * 2021-06-04 2023-04-25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种植物源性食物中氟砜灵的测定方法
CN113341015B (zh) * 2021-06-04 2023-09-22 国家烟草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一种测定植物源性食物中三唑类菌剂的方法
CN113848277B (zh) * 2021-09-27 2023-12-29 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市食品检验所) 一种从植物源性食品提取去甲乌药碱和曲托喹酚的前处理方法
CN114062551B (zh) * 2021-11-16 2023-05-30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蔬果上氟茚唑菌胺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609A (zh) * 2010-02-22 2010-11-24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动物源食品中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的测定方法
CN105285732A (zh) * 2015-11-30 2016-02-0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控制油炸肉制品杂环胺含量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93609A (zh) * 2010-02-22 2010-11-24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 动物源食品中2-氨基-1-甲基-6-苯基咪唑[4,5-b]吡啶的测定方法
CN105285732A (zh) * 2015-11-30 2016-02-03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控制油炸肉制品杂环胺含量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A-CHI CHANG等: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twenty heterocyclic amines in cooking oil using 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QuEChERS) an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electrospra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
YAN YAN等: "Acetonitrile extraction coupled with UHPLC-MS/MS for the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17 heterocyclic aromatic amines in meat products",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B》 *
周朝晖: "QuEChERS-UPLC-MS/MS法测定酱油中8种生物胺", 《现代食品科技》 *
李可 等: "SPE-UPLC-MS/MS法测定酱卤鸡腿老汤中10种杂环胺", 《食品工业》 *
邵斌 等: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传统禽肉制品中的9种杂环胺类化合物", 《色谱》 *
郭海涛 等: "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羊肉制品中9种杂环胺", 《色谱》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37650A (zh) * 2020-06-10 2020-08-14 吉林大学 一种酱牛肉中杂环胺的检测方法
CN111679021A (zh) * 2020-07-06 2020-09-18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杂环胺分析的固体样品快速净化试剂盒及净化方法
CN111679021B (zh) * 2020-07-06 2023-09-01 大连工业大学 一种用于检测固体样品中杂环胺的方法
CN112557361A (zh) * 2020-12-02 2021-03-26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干热大豆分离蛋白为模型分析杂环胺形成机理的方法
CN112557361B (zh) * 2020-12-02 2023-08-18 河南工业大学 一种利用干热大豆分离蛋白为模型分析杂环胺形成机理的方法
CN112946110A (zh) * 2021-01-29 2021-06-1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2946110B (zh) * 2021-01-29 2023-08-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3189231A (zh) * 2021-04-27 2021-07-30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一种测定食品中14种杂环胺含量的方法
CN115144504A (zh) * 2022-07-20 2022-10-04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定性定量检测芝麻油特殊成分芝麻素的方法
CN115144504B (zh) * 2022-07-20 2023-07-25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一种定性定量检测芝麻油的成分芝麻素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20102328A4 (en) 2020-10-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18217A (zh) 一种检测油脂中杂环胺类物质的方法
CN103983707B (zh) 一种用于检测肉品中药物残留的方法及其前处理试剂盒
CN103543221A (zh) 同时检测牛奶中多种霉菌毒素的方法
Liu et al. Multi-class mycotoxins analysis in Angelica sinensis by ultra fast liquid chromatography coupled with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
CN105203654A (zh) 一种用于测定中兽药散剂中11种非法添加药物含量的方法
CN109342624A (zh) 固相萃取前处理结合液质联用技术同时检测水产养殖水体中15种抗生素的方法
CN113219102A (zh) 一种测定污水中毒品及其代谢物含量的方法
CN105572284A (zh) 一种快速检测与鉴定钩吻中化学成分的分析方法
CN103472178B (zh) 液态调味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
Liu et al. Sensitive assessment of multi-class mycotoxins residue in Atractylodis rhizoma
CN110702816B (zh) 一种检测动物性水产干制品中酸性偶氮类着色剂的液质联用检测方法
CN113552254A (zh) 一种检测水体中多环麝香的方法
CN105548433A (zh)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检测牛奶中多种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CN105259266A (zh) 检测啤酒和麦汁中的四种麦香类风味物质的方法
CN111721861A (zh) 一种同时检测腊味中多种杂环胺的方法
CN103278586A (zh) 乳制品中双氰胺成分的提取及检测方法
CN105906639A (zh) 一种稠油中金属卟啉化合物的分离纯化方法
CN108663464B (zh) 检测水果蔬菜或土壤中的环酰菌胺的方法
CN111257438A (zh) 西洋参多肽的富集和表征方法
CN108956824A (zh) 一种同时检测草莓中四种真菌毒素的方法
CN102901778A (zh) 检测乳或乳制品中氯霉素的预处理方法及乳或乳制品中氯霉素检测方法
CN112946110A (zh) 一种快速检测肉制品中的杂环胺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应用
CN112684055A (zh) 一种超临界萃取测定兽药残留的方法
CN107991402B (zh) 一种豆制品中6组偶氮磺酸色素同分异构体的同时检测方法
CN105381030B (zh) 一种葫芦巴碱粗提取物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2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