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531456B -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531456B
CN110531456B CN201910431993.0A CN201910431993A CN110531456B CN 110531456 B CN110531456 B CN 110531456B CN 201910431993 A CN201910431993 A CN 201910431993A CN 110531456 B CN110531456 B CN 1105314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liquid crystal
adhesive
crystal layer
base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319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31456A (zh
Inventor
仲俊之
仓本贤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8239694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2019207391A/ja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5314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4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314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314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16Polarising elements involving passive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光学层叠体依次包含第一光学功能层、粘接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粘接层为粘接剂固化后的粘接剂固化层。第一光学功能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在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液晶层。第一光学功能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在粘接层侧分别具有粘接面,仅粘接面中的一个粘接面为通过基材层的剥离而露出的露出面。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在粘接面中的另一个粘接面涂布粘接剂来设置用于形成粘接层的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以及经由粘接组合物层将第一光学功能层和第二光学功能层层叠的工序。

Description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有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中,使用包含偏振膜、相位差膜等光学各向异性膜的构件。作为这样的光学各向异性膜,已知在基材膜上形成有液晶化合物的层的光学各向异性膜。在JP2014-222282号公报中记载了在用于圆偏振板等的光学膜的相位差层中使用液晶材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合用于制造具有液晶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1〕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是依次包含第一光学功能层、粘接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上述粘接层为粘接剂固化后的粘接剂固化层,
上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及上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中的至少一者包含在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液晶层,
上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及上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在上述粘接层侧分别具有粘接面,
仅上述粘接面中的一个粘接面为通过上述基材层的剥离而露出的露出面,
该制造方法包括:通过在上述粘接面中的另一个粘接面涂布上述粘接剂来设置用于形成上述粘接层的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以及
经由上述粘接组合物层将上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和上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层叠的工序。
〔2〕根据〔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包含在第一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第一液晶层,
上述一个粘接面为通过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剥离而露出的露出面,
上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包含在第二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第二液晶层,
上述另一个粘接面为上述第二液晶层的与上述第二基材层相反一侧的面。
〔3〕根据〔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为具有上述第二液晶层及上述第二基材层的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
该制造方法包括在上述层叠的工序之后剥离上述第二基材层的工序。
〔4〕根据〔2〕或〔3〕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光学功能层依次包含:至少含有直线偏振层的偏振功能层、偏振功能层用粘接层及上述第一液晶层。
〔5〕根据〔4〕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准备带偏振功能层的液晶层的工序,所述带偏振功能层的液晶层依次具有上述偏振功能层、上述偏振功能层用粘接层、以及从上述偏振功能层用粘接层侧起依次具有上述第一液晶层及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
上述一个粘接面为通过从上述带偏振功能层的液晶层中剥离上述第一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
〔6〕根据〔4〕或〔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偏振功能层用粘接层为粘合剂层。
〔7〕根据〔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包含在第一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第一液晶层,
上述一个粘接面为通过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剥离而露出的露出面,
上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为至少包含直线偏振层的偏振功能层。
〔8〕根据〔7〕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光学功能层依次包含上述第一液晶层、液晶层用粘接层及第二液晶层。
〔9〕根据〔8〕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准备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的工序,所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依次具有上述第一基材层、上述第一液晶层、上述液晶层用粘接层、以及从上述液晶层用粘接层侧起依次具有上述第二液晶层及第二基材层的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
上述一个粘接面为通过从上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中剥离上述第一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
〔10〕根据〔9〕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上述层叠的工序之后剥离上述第二基材层的工序。
〔11〕根据〔9〕或〔10〕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液晶层用粘接层为粘合剂层。
〔12〕根据〔4〕~〔6〕、〔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为圆偏振板,
上述第一液晶层及上述第二液晶层满足下述[a]或[b]的关系:
[a]上述第一液晶层为1/2波片,上述第二液晶层为1/4波片,
[b]上述第一液晶层及上述第二液晶层中的一者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另一者为正C板。
〔13〕根据〔2〕~〔12〕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
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的工序,所述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具有上述第一基材层和上述第一液晶层;以及
剥离上述第一基材层的工序。
〔14〕根据〔13〕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在上述第一液晶层的上述第一基材层侧包含取向层。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适合用于制造具有液晶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附图说明
图1的(a)~(d)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2的(a)~(d)为示意性表示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接续的概略剖视图。
图3的(a)~(c)为示意性表示图2所示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接续的概略剖视图。
图4的(a)~(d)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另一例的概略剖视图。
图5的(a)~(d)为示意性表示图4所示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接续的概略剖视图。
符号标记说明
10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1第一基材层(基材层)、12第一液晶层(液晶层)、20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第二光学功能层)、21第二基材层、22第二液晶层(液晶层)、25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30液晶层用粘接层(粘接层)、30a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粘接组合物层)、34液晶层用粘接层、34a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5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36偏振板用粘接层(粘接层、偏振功能层用粘接层)、36a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粘接组合物层)、41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带偏振功能层的液晶层、光学层叠体)、42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第一光学功能层、光学层叠体)、46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47液晶层层叠体(第一光学功能层)、51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光学层叠体)、52光学层叠体、53带粘接组合物层的光学层叠体(光学层叠体)、56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光学层叠体)、57光学层叠体、58带粘接组合物层的光学层叠体(光学层叠体)、60偏振板(第一光学功能层、第二光学功能层、偏振功能层)、61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第二光学功能层)、W宽度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予以说明,以下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可以任意地组合。另外,在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对于与它们之前的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例中已经说明的构件相同的构件标记相同符号,并省略对其的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图3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一例(实施方式1)的概略剖视图。图中,W表示宽度方向。如图3的(b)所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层叠体52依次包含:在偏振层(直线偏振层、偏振功能层)的至少一个面形成有保护层的偏振板60(偏振功能层)、偏振板用粘接层36(偏振功能层用粘接层)、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0(粘接层)及第二液晶层22。光学层叠体52优选为圆偏振板,在该情况下,第一液晶层12及第二液晶层22优选满足下述[a]或[b]的关系:
[a]第一液晶层12为1/2波片,第二液晶层22为1/4波片,
[b]第一液晶层12及第二液晶层22中的一者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另一者为正C板。
在上述[b]中,优选的是:第一液晶层12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第二液晶层22为正C板。
如后所述,光学层叠体52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0为通过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涂布粘接剂、并使该涂布的粘接剂固化得到的粘接剂固化层。在本说明书中,“粘接剂”与“粘合剂”被区别使用。在本说明书中,粘接剂是指:通过化学反应等而固化,由此将2个构件接合并一体化的制剂,其在接合前后状态发生变化。在本说明书中,将该粘接剂固化后的层称作粘接剂固化层。在本说明书中,粘合剂是指不经过固化的过程而利用其高粘性将2个构件接合的制剂,其在接合前后状态不发生变化。在本说明书中,将由该粘合剂形成的层称作粘合剂层。
如图2的(d)或图3的(c)所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层叠体可以为在第二液晶层22的与液晶层用粘接层30相反的一侧包含第二基材层21或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35的光学层叠体。偏振板60中所含的偏振层可以为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上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固化膜(液晶层),也可以为在聚乙烯醇树脂膜上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偏振膜。后文对偏振层的详细情况进行叙述。
在图3的(b)所示的光学层叠体52的制造方法中,首先,进行如下工序:准备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的工序(图1的(a)),所述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在偏振板60的一个面设有用于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的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以及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工序(图1的(b)),所述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在第一基材层11(基材层)上形成有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
在光学层叠体52的偏振板用粘接层36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情况下,准备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的工序可以具有在偏振板60的一个面上涂布粘接剂的工序,也可以具有根据需要将所涂布的粘接剂干燥的工序。另外,在光学层叠体52的偏振板用粘接层36为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准备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的工序可以具有在偏振板60的一个面上涂布粘合剂的工序、根据需要将所涂布的粘合剂干燥的工序,或者,也可以具有在脱模膜的脱模处理面上形成粘合剂层、并将脱模膜的粘合剂层转印于偏振板60的工序。
予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的偏振板60的表面不是在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后再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
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工序只要能够准备包含第一基材层11以及在第一基材层11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第一液晶层12的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即可,可以具有在第一基材层11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第一液晶层12的工序。当在第一基材层11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时,可以在第一基材层11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后、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除了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之外,还可以包含溶剂、聚合引发剂、反应性添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
接下来,准备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带偏振功能层的液晶层)。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可以通过将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的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与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第一液晶层12侧进行贴合(图1的(c)),再由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来得到(图1的(d))。
作为由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的方法,只要根据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中所含的成分进行选择即可,例如,可以进行使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固化的处理,在无需固化处理的成分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进行特别的处理而将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制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如图1的(d)所示,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依次包含偏振板60、偏振板用粘接层36、第一液晶层12及第一基材层11。
之后,通过从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中剥离第一基材层11,从而得到依次包含偏振板60、偏振板用粘接层36及第一液晶层12的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第一光学功能层)(图2的(a))。
接下来,进行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第二光学功能层)的工序(图2的(b)),所述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在第二基材层21(基材层)上形成有第二液晶层22(液晶层)。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工序与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工序同样可以具有在第二基材层21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第二液晶层22的工序,也可以在第二基材层21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后,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第二液晶层22。
之后,进行得到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5的工序(图2的(c)),所述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5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另一个粘接面)上设有用于形成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0的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粘接组合物层)。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上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的工序具有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涂布粘接剂的工序,也可以具有根据需要将所涂布的粘接剂干燥的工序。如图2的(c)所示,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5依次包含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第二液晶层22及第二基材层21。
接下来,进行将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5的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与图2的(a)所示的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第一光学功能层)的第一液晶层12侧(一个粘接面、露出面)贴合的工序(图2的(d)),由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形成液晶层用粘接层30,得到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51(光学层叠体)(图3的(a))。
作为由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形成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0的方法,只要根据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中所含的成分进行选择即可,例如,只要进行使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固化的处理即可。如图3的(a)所示,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51依次包含偏振板60、偏振板用粘接层36、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0、第二液晶层22及第二基材层21。
用于形成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0的粘接剂(粘接组合物)只要是具有用于通过涂布而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的流动性的粘接剂,就没有特别限定,但优选为具有适合于涂布的适度粘度的液状粘接剂。液晶层用粘接层30由于是用于光学层叠体的层,因此优选透明,例如,可以使用在光学领域中使用的公知的粘接剂。
粘接剂例如可以通过将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粘合剂等中的1种或2种以上组合来形成。作为水系粘接剂,可列举例如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水系二液型聚氨酯系乳液粘接剂等。作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为通过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粘接剂,可列举例如包含聚合性化合物及光聚合性引发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包含光反应性树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包含粘结剂树脂及光反应性交联剂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等。作为上述聚合性化合物,可列举:光固化性环氧系单体、光固化性丙烯酸系单体、光固化性聚氨酯系单体等光聚合性单体;来自这些单体的低聚物等。作为上述光聚合引发剂,可列举包含通过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产生中性自由基、阴离子自由基、阳离子自由基这样的活性种的物质的光聚合引发剂。
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0优选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来形成,特别优选使用包含紫外线固化性的环氧系单体及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的粘接剂来形成。
可以根据需要对如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那样将要涂布粘接剂的表面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表面处理。
粘接剂的涂布装置并无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在光学领域中使用的公知的涂布装置。作为涂布装置的具体例,可列举棒涂机、模涂机、逗点涂布机、凹版涂布机等。其中,若考虑所得的粘接剂固化层的膜厚的均匀性等,则优选使用棒涂机、凹版涂布机。
光学层叠体52的制造方法可以进一步包括:从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51中剥离第二基材层21的工序(图3的(b));以及在剥离第二基材层21而露出的第二液晶层22的第二基材层21侧的露出面形成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35,得到带粘接组合物层的光学层叠体53(光学层叠体)的工序(图3的(c))。如图3的(c)所示,带粘接组合物层的光学层叠体53依次包含偏振板60、偏振板用粘接层36、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0、第二液晶层22及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35。
本发明人等发现:对于如上述的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那样具有在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液晶层的带基材层的液晶层而言,从带基材层的液晶层中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与其相反侧(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时被曝露于大气中的一侧)相比,更容易因涂布粘接组合物的涂布装置、运送带基材层的液晶层的运送辊而受到损伤。在液晶层中产生的损伤有时成为引起光学层叠体的外观不良或降低光学层叠体的光学性能等不良情况的原因。
为此,在光学层叠体52的制造方法中,如图2的(a)~(c)所示,在经由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将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与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层叠的情况下,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这样一来,在经由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将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与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的第一液晶层12侧贴合时,不在从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中剥离第一基材层11而露出的露出面、剥离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基材层21而露出的露出面上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而是在作为除了这些露出面以外的面的、第二液晶层22的与第二基材层21相反的一侧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因此认为:在上述的光学层叠体52的制造方法中,能够抑制第一液晶层12、第二液晶层22受到损伤,并且能够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通过涂布为了形成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0而使用的粘接剂来实现的贴合能够利用简便的设备来实施,因此在工业上有利。如上所述,从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容易因涂布粘接剂的涂布装置等而受到损伤,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选择不是从带基材层的液晶层中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的表面作为涂布粘接剂的表面。因此认为:即使在为了形成液晶层用粘接层30而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也容易抑制光学层叠体52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进而,一般而言,使用粘合剂而形成的粘合剂层的刚性比使用粘接剂而形成的粘接剂固化层的刚性低。因此推测:在偏振板用粘接层36为粘合剂层的情况下,若在图2的(a)所示的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的第一液晶层12侧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则与偏振板用粘接层36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情况相比,第一液晶层12更容易受到损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52的制造方法中,认为:即使在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为经由粘合剂层将第一液晶层12和偏振板60层叠而成的液晶层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0a,而在将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和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层叠时容易抑制第一液晶层12、第二液晶层22受到损伤,并且容易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予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制造光学层叠体而使用的、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5以及使用它们得到的层叠物等膜状物均优选为长条的膜状物,优选一边将它们连续地运送一边进行各工序。宽度方向W为与膜状物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如以下所示的变形例那样进行变更。另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下述所示的变形例任意地组合。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
上述举例说明了在得到图1的(d)所示的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时使用在偏振板60上形成有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的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图1的(a))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可以形成在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第一液晶层12侧,也可以形成于偏振板60及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2的第一液晶层12侧这两侧。而且,只要经由该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将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第一液晶层12侧和偏振板60贴合、并由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即可。
予以说明,在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光学层叠体)中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侧的偏振板60的表面为在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后再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的情况下,不在偏振板60(第一光学功能层)上设置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而是在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第二光学功能层)的第一液晶层12上设置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在该情况下,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或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42可以成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偏振板60可以成为第一光学功能层,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或第一液晶层12可以成为第二光学功能层。在本变形例的情况下,也不在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基材层上聚合后再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上形成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而是在除了露出面以外的面上形成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因此认为:可以抑制第一液晶层12受到损伤,并且可以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
上述举例说明了使用在第一基材层11上形成有第一液晶层12的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图1的(b))及在第二基材层21上形成有第二液晶层22的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图2的(b))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可以在第一基材层与第一液晶层之间具有第一取向层,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可以在第二基材层与第二液晶层之间具有第二取向层。
在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具有第一取向层的情况下,光学层叠体可以具有第一取向层,也可以不具有第一取向层。在光学层叠体具有第一取向层的情况下,只要以在从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中剥离第一基材层时使第一取向层残留在第一液晶层12上的方式调整各层间的密合力即可,在光学层叠体不具有第一取向层的情况下,只要以在从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41中剥离第一基材层时能够将第一取向层连同第一基材层一起剥离的方式调整各层间的密合力即可。在光学层叠体具有第一取向层的情况下,第一取向层设置在第一液晶层12与液晶层用粘接层30之间。
予以说明,本发明人等确认到:在通过从带第一偏振板的液晶层中剥离第一基材层而形成的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的露出面为第一取向层的情况下,与第一液晶层的与第一基材层相反的一侧相比,也更容易因涂布粘接组合物的涂布装置或运送辊而受到损伤。因此,在带第二偏振板的液晶层的露出面为第一取向层的情况下,也能通过不在第一取向层上、而是在作为除第一取向层以外的面的第二液晶层的与第二基材层相反的一侧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来抑制第一液晶层、第一取向层受到损伤。
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具有第二取向层的情况下,光学层叠体可以具有第二取向层,也可以不具有第二取向层。在光学层叠体具有第二取向层的情况下,只要以在从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中剥离第二基材层时使第二取向层残留在第二液晶层上的方式调整各层间的密合力即可,在光学层叠体不具有第二取向层的情况下,只要以在从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中剥离第二基材层时能够将第二取向层连同第二基材层一起剥离的方式调整各层间的密合力即可。在光学层叠体包含第二取向层的情况下,第二取向层设置在第二液晶层的与液晶层用粘接层相反的一侧,并且在该第二取向层上形成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
各层间的密合力可以利用对各层中所含的成分、各层的表面进行的表面处理来调整。例如,取向层(第一取向层或第二取向层)与基材层(第一基材层或第二基材层)及液晶层(第一液晶层或第二液晶层)的密合力可以利用取向层或液晶层中所含的聚合引发剂、反应性添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添加剂的种类或量、对基材层的取向层侧的表面或设置在基材层上的取向层的表面进行的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表面处理来调整。
[实施方式2]
图4~图5为示意性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工序的一例(实施方式2)的概略剖视图。图中,W表示宽度方向。如图5的(c)所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光学层叠体57的层结构依次包含:在偏振层(直线偏振层、偏振功能层)的至少一个面形成有保护层的偏振板60(偏振功能层)、偏振板用粘接层36(粘接层、偏振功能层用粘接层)、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4及第二液晶层22。光学层叠体57优选为圆偏振板,在该情况下,第一液晶层12及第二液晶层22优选满足下述[a]或[b]的关系:
[a]第一液晶层12为1/2波片,第二液晶层22为1/4波片,
[b]第一液晶层12及第二液晶层22中的一者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另一者为正C板。
在上述[b]中,优选的是:第一液晶层12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第二液晶层22为正C板。
如后所述,光学层叠体57的偏振板用粘接层36为在偏振板60上涂布粘接剂、并使该涂布的粘接剂固化得到的粘接剂固化层。如图5的(b)及(d)所示,利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光学层叠体可以为在第二液晶层22的与液晶层用粘接层34相反的一侧包含第二基材层21、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35的光学层叠体。
在图5的(c)所示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进行如下工序:准备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也已经说明过的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工序(图1的(b)),所述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在第一基材层11(基材层)上形成有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工序(图2的(b)),所述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在第二基材层21(基材层)上形成有第二液晶层22(液晶层);以及得到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的工序(图4的(a)),所述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上设有用于形成液晶层用粘接层34的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4a。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工序可以具有在第一基材层11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第一液晶层12的工序。同样地,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工序可以具有在第二基材层21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第二液晶层22的工序。
在光学层叠体57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4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情况下,得到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的工序可以具有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涂布粘接剂的工序,也可以具有根据需要将所涂布的粘接剂干燥的工序。另外,在光学层叠体57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4为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得到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的工序可以具有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涂布粘合剂的工序、根据需要将所涂布的粘合剂干燥的工序,或者,也可以具有在脱模膜的脱模处理面形成粘合剂层、并将脱模膜的粘合剂层转印于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工序。
接下来,准备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46。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46可以通过将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和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以使第一液晶层12与第二液晶层22隔着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的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4a相对的方式层叠(图4的(b))、并由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4a形成液晶层用粘接层34来得到(图4的(c))。如图4的(c)所示,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46依次包含第一基材层11、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4、第二液晶层22及第二基材层21。
之后,通过从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46中剥离第一基材层11,从而得到依次包含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4、第二液晶层22及第二基材层21的液晶层层叠体47(第一光学功能层)(图4的(d))。
接下来,进行准备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的工序(图1的(a))。准备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的工序为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也已经说明过的那样在偏振板60(第二光学功能层)的一个面(另一个粘接面)上设有用于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的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偏振板用粘接层36为粘接剂固化层,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通过在偏振板60的一个面上涂布粘接剂来形成。予以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的偏振板60的表面不是在基材层上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后再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之后,进行将所准备的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的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和液晶层层叠体47(第一光学功能层)的第一液晶层12侧(一个粘接面、露出面)贴合的工序(图5的(a)),由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得到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56(光学层叠体)(图5的(b))。如图5的(b)所示,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56依次包含偏振板60、偏振板用粘接层36、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4、第二液晶层22及第二基材层21。
关于用于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的粘接剂、粘接剂的涂布装置、由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的方法,可以与在之前的实施方式中形成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液晶层用粘接层30的情况同样地进行。
光学层叠体57的制造方法可以进一步包含:从带基材层的光学层叠体56中剥离第二基材层21的工序(图5的(c));以及在剥离第二基材层21而露出的第二液晶层22侧形成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35,得到带粘接组合物层的光学层叠体58(光学层叠体)的工序(图5的(d))。如图5的(d)所示,带粘接组合物层的光学层叠体58依次包含偏振板60、偏振板用粘接层36、第一液晶层12、液晶层用粘接层34、第二液晶层22及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35。
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57的制造方法中,如图1的(a)、图4的(d)及图5的(a)所示,在经由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将液晶层层叠体47和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层叠的情况下,在偏振板60上形成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像这样,在经由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将液晶层层叠体47的第一液晶层12侧和偏振板60层叠时,不在从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46中剥离第一基材层11而露出的露出面形成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而是在作为除了该露出面以外的面的偏振板60的一个面上形成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因此认为:在上述光学层叠体57的制造方法中,能够抑制因涂布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的涂布装置、运送液晶层层叠体47的运送辊而使第一液晶层12受到损伤,能够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通过涂布为了形成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偏振板用粘接层36而使用的粘接剂来实现的贴合能够利用简便的设备来实施,因此在工业上有利。如上所述,从带基材层的液晶层中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容易因涂布粘接剂的涂布装置等而受到损伤,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选择不是从带基材层的液晶层中剥离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的表面作为涂布粘接剂的表面。因此认为:即使在为了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36而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也容易抑制光学层叠体57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进而推测:在液晶层用粘接层34为粘合剂层的情况下,若在图4的(d)所示的液晶层层叠体47的第一液晶层12侧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4a,则与液晶层用粘接层34为粘接剂固化层的情况相比刚性更低,因此第一液晶层12更容易受到损伤。在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57的制造方法中,认为:即使在液晶层层叠体47为经由粘合剂层将第一液晶层12和第二液晶层22层叠的层叠体的情况下,也会因为在偏振板60上形成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36a,而在将液晶层层叠体47和偏振板60层叠时容易抑制第一液晶层12受到损伤,并且容易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制造光学层叠体而使用的、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带组合物层的偏振板61以及使用它们得到的层叠物等膜状物均优选为长条的膜状物,优选一边将它们连续地运送一边进行各工序。
宽度方向W为与膜状物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如以下所示的变形例那样进行变更。另外,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及下述所示的变形例任意地组合。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1)
上述举例说明了在得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46时使用在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上形成有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4a的带组合物层的液晶层26(图4的(a))的情况,但是并不限定于此。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可以形成在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第一液晶层12侧,也可以形成在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第一液晶层12侧及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这两侧。而且,只要经由该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将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的第一液晶层12侧和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的第二液晶层22侧贴合、并由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形成液晶层用粘接层即可。认为:在该情况下,也不在从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10中剥离第一基材层11而露出的露出面、从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20中剥离第二基材层21而露出的露出面上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34a,而是在除了这些露出面以外的面上形成液晶层用粘接组合物层,因此能够抑制第一液晶层12及第二液晶层22受到损伤,并且能够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实施方式2的变形例2)
与之前的实施方式同样地,在本实施方式中,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也可以在第一基材层与第一液晶层之间具有第一取向层,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也可以在第二基材层与第二液晶层之间具有第二取向层。关于具有第一取向层、第二取向层的情况的说明,如在之前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说明所示,因此省略对其的说明。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限定,例如,也可以将上述的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各结构及各工序组合来实施。以下,对全部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通用的各事项进行详细说明。
(光学层叠体)
光学层叠体只要是层叠有第一光学功能层、作为粘接剂固化层的粘接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就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图3的(b)所示的光学层叠体52及图5的(b)所示的光学层叠体57中,通过使偏振板60为直线偏振板,使第一液晶层12为1/2波片,并且使第二液晶层22为1/4波片,从而能够使光学层叠体52、57为圆偏振板。另外,通过使偏振板60为直线偏振板、使第一液晶层12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使第二液晶层22为正C板,或者使第一液晶层12为正C板、使第二液晶层22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从而也能使光学层叠体52、57为圆偏振板。
(第一光学功能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
第一光学功能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以下有时将两者统称为“光学功能层”)可列举:液晶层;偏振层、在偏振层的至少单面形成有保护层的偏振板、在偏振板的至少单面层叠有防护膜的带防护膜的偏振板等偏振功能层;反射膜;半透过型反射膜;增亮膜;光学补偿膜;带防眩功能的膜;相位差膜等,可以为具有其中一种功能层的光学功能层,也可以为具有2种以上功能层的多层结构。另外,在光学功能层包含液晶层的情况下,该液晶层可以为相位差层,也可以为偏振层。在本说明书中,“偏振层”是指具有在使无偏振的光入射时使具有与吸收轴正交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过这一性质的直线偏振层。
(直线偏振层(偏振层))
作为偏振层(直线偏振层),优选为在使聚乙烯醇树脂膜取向后的膜上吸附取向有碘等二色性色素的偏振层。偏振层可以为在单层的聚乙烯醇树脂膜(聚乙烯醇树脂膜中所含的聚乙烯醇分子发生取向后的膜)上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偏振层,也可以为在基材膜上设有吸附取向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树脂层的二层以上的层叠膜。另外,偏振层可以为使二色性色素取向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并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得到的固化膜。这样的偏振层可以利用本技术领域中公知的各种方法来制造。
(偏振板)
典型而言,偏振板为在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于聚乙烯醇树脂膜这一形式的偏振层的单面或双面上贴合保护层(保护膜)而成的偏振板。
作为该保护层,例如可以使用由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树脂材料形成的保护层。具体而言,可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聚合物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三乙酰基纤维素、二乙酰基纤维素及乙酸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系树脂;聚乙烯醇及聚乙酸乙烯酯等乙烯醇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芳酯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酮系树脂;聚苯硫醚系树脂;聚苯醚系树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在这些树脂中,优选使用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纤维素酯系树脂及(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的任一者或它们的混合物。予以说明,上述“(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1种”。
保护层可以为将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混合得到的单层,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在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构成各层的树脂可以互为相同或不同。在保护层为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膜的情况下,可以在保护层中添加任意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及着色剂等。
二色性色素吸附取向于聚乙烯醇树脂膜这一形式的偏振层的厚度优选为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
特别优选仅在偏振板、偏振层的单面贴合有保护层的偏振板(以下称作“单面保护偏振板”)。如上所述,第一液晶层及第二液晶层为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形成的液晶层,是极薄膜的液晶层。若直线偏振板为单面保护偏振板,则其厚度薄,因此,其结果可以减薄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厚度。因此,例如,在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为圆偏振板、且具备该圆偏振板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为能够弯折或卷绕等的挠性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下,不易对弯折或卷绕等带来影响,是极为有利的。单面保护偏振板中的保护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偏振层本身的厚度进行优化,为了确保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良好的挠性,其厚度优选为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
上述的单面保护偏振板可以使用例如日本特开2016-122025号公报等中公开的单面保护偏振板。
如上所述,偏振层可以为使二色性色素取向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并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得到的固化膜。此时的偏振层通常可以通过在基材层或设置于该基材层上的取向层上涂敷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再利用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使涂敷膜中所含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并固化来得到。这样得到的基材与偏振层(固化膜)的层叠体可以作为单面保护偏振板来使用。
用于形成上述固化膜的基材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一般而言,从强度、处理性等操作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300μm,更优选为1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120μm。
(第一基材层及第二基材层)
第一基材层及第二基材层(以下有时将两者统称为“基材层”)优选为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膜。该树脂材料也与形成上述偏振板的保护膜的材料相同,例如可以使用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拉伸性等优异的树脂材料。树脂材料的典型例及优选例可以使用作为偏振板的保护层而例示的树脂材料。
基材层可以为将1种或2种以上的树脂材料混合得到的单层,也可以具有2层以上的多层结构。在具有多层结构的情况下,构成各层的树脂材料可以互为相同或不同。在基材层为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膜的情况下,可以在基材层中添加任意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例如紫外线吸收剂、抗氧化剂、润滑剂、增塑剂、脱模剂、防着色剂、阻燃剂、成核剂、抗静电剂、颜料及着色剂等。
用于形成液晶层的基材层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一般而言,从强度、处理性等操作性的方面出发,优选为1~300μm,更优选为10~200μm,进一步优选为30~120μm。
(第一取向层及第二取向层)
光学层叠体可以包含的第一取向层及第二取向层(以下有时将两者统称为“取向层”)具有使在其上形成的液晶层中所含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朝向期望方向进行液晶取向的取向控制力。作为取向层,可列举由取向性聚合物形成的取向性聚合物层、由光取向聚合物形成的光取向性聚合物层、在层表面具有凹凸图案或多个沟槽(groove)的沟槽取向层。取向层的厚度通常为10~500nm,优选为10~200nm。
取向性聚合物层可以通过将在溶剂中溶解有取向性聚合物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层并除去溶剂、再根据需要进行摩擦处理来形成。在该情况下,对于由取向性聚合物形成的取向性聚合物层而言,可以利用取向性聚合物的表面状态或摩擦条件任意地调整取向控制力。
光取向性聚合物层可以通过将包含具有光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或单体以及溶剂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层上、并照射偏振光来形成。在该情况下,对于光取向性聚合物层而言,可以利用对于光取向性聚合物的偏振光照射条件等任意地调整取向控制力。
沟槽取向层可以利用例如以下方法来形成:在感光性聚酰亚胺膜表面隔着具有图案形状的狭缝的曝光用掩模进行曝光、显影等而形成凹凸图案的方法;在表面具有沟槽的板状的母板上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未固化的层,再将该层转印于基材层并进行固化的方法;在基材层上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未固化的层,再通过将具有凹凸的辊状的母板压抵于该层等方式形成凹凸并使其固化的方法等。
(第一液晶层及第二液晶层)
第一液晶层及第二液晶层(以下有时将两者统称为“液晶层”)均为使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而形成的液晶层,该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使用公知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种类并无特别限定,可以使用棒状液晶化合物、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及它们的混合物。在此,用于形成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优选棒状液晶化合物、例如日本特开2011-207765号公报中记载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在使用这样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溶剂和根据需要的各种添加剂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涂布于取向层上而形成涂膜,再使该涂膜固化来形成作为液晶固化层的液晶层。或者,可以通过在基材层上涂布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而形成涂膜、再将该涂膜与基材层一起拉伸来形成液晶层。液晶层可以为相位差层。
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除了包含上述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及溶剂之外,还可以包含聚合引发剂、反应性添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溶剂、聚合引发剂、反应性添加剂、流平剂、阻聚剂等可以适当使用公知的物质。
(偏振板用粘接层)
偏振板用粘接层可以由粘接剂、粘合剂及它们的组合来形成,通常为1层,也可以为2层以上。在偏振板用粘接层包含2层以上的层的情况下,各层可以由互为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作为用于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的粘接剂,可列举与上述的液晶层用粘接层中使用的粘接剂同样的粘接剂。
作为在偏振板用粘接层中使用的粘合剂,可列举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苯乙烯系树脂、硅酮系树脂等作为基础聚合物并且加入异氰酸酯化合物、环氧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等交联剂而得的组合物。
可以对将要形成偏振板用粘接层的层的表面根据需要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表面处理。
(液晶层用粘接层)
液晶层用粘接层是设置在第一液晶层与第二液晶层之间、且为了将这两个液晶层贴合而使用的粘接层。液晶层用粘接层可以与第一液晶层及第二液晶层直接接触,也可以与在第一液晶层上设置的第一取向层、在第二液晶层上设置的第二取向层直接接触。
液晶层用粘接层可以由粘接剂、粘合剂及它们的组合来形成,通常为1层,也可以为2层以上。在液晶层用粘接层包含2层以上的层的情况下,各层可以由互为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作为构成液晶层用粘接层的粘接剂,可列举与上述的液晶层用粘接层、偏振板用粘接层中使用的粘接剂及粘合剂同样的粘接剂及粘合剂。可以对将要形成液晶层用粘接层的层的表面根据需要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表面处理。
在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为圆偏振板、且将该圆偏振板应用于能够弯折或卷绕等的挠性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下,液晶层用粘接层优选为粘接剂固化层。这是因为:即使在伴随挠性有机EL显示装置的弯折或卷绕而将作为圆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弯折或卷绕时,也容易抑制在第一液晶层与第二液晶层之间产生褶皱。
(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
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可以由粘接剂、粘合剂及它们的组合来形成,通常为1层,也可以为2层以上。在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包含2层以上的层的情况下,各层可以由互为相同的材料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材料形成。作为构成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的粘接剂及粘合剂,可列举与上述液晶层用粘接层、偏振板用粘接层中使用的粘接剂及粘合剂同样的粘接剂及粘合剂。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优选使用粘合剂来形成。可以对将要形成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的层的表面根据需要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表面处理。光学元件用粘接组合物层优选为使用粘合剂而形成的粘合剂层。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具体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受这些例子的限定。实施例中的“%”及“份”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为质量%及质量份。
[粘接组合物的准备]
将下述所示的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1~a3及阳离子聚合引发剂混合后,进一步混合下述所示的阳离子聚合引发剂及敏化剂,进行脱泡,制备成光固化型的粘接组合物。予以说明,下述的配合量基于固体成分量。
·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1(70份):
3′,4′-环氧环己基甲基-3′,4′-环氧环己烷羧酸酯(商品名:CEL2021P、株式会社大赛璐制)
·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2(20份):
新戊二醇二缩水甘油基醚(商品名:EX-211、Nagase ChemteX株式会社制)
·阳离子固化性成分a3(10份):
2-乙基己基缩水甘油基醚(商品名:EX-121、Nagase ChemteX株式会社制)
·阳离子聚合引发剂(2.25份(固体成分量)):
商品名:CPI-100(San-Apro株式会社制)的50%碳酸亚丙酯溶液
·敏化剂(2份):
1,4-二乙氧基萘
〔实施例1〕
(光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将下述的成分混合,并将所得混合物在温度80℃下搅拌1小时,由此得到光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
·光取向性材料(5份):
[化1]
·溶剂(95份):环戊酮
(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A)的制备)
将下述的成分混合,并将所得的混合物在80℃下搅拌1小时,由此得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A)。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1可以利用日本特开2011-207765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A11-1)的合成方法来合成。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2可以利用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中记载的化合物(x-1)的合成方法来合成。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1(80份):
[化2]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2(20份):
[化3]
·聚合引发剂(6份):
2-二甲基氨基-2-苄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Irgacure 369;Ciba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
·流平剂(0.1份):
聚丙烯酸酯化合物(BYK-361N;BYK-Chemie公司制)
·溶剂(400份):环戊酮
(带基材层的液晶层(1)的制造)
使用厚度100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作为基材层,使用电晕处理装置(AGF-B10、春日电机株式会社制)对该PET膜在输出功率0.3kW、处理速度3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1次处理。使用棒涂机在实施过电晕处理的表面上涂布光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在80℃下干燥1分钟,使用偏振UV照射装置(SPOT CURE SP-7;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以100mJ/cm2的累积光量实施偏振UV曝光,得到光取向层。将所得光取向层的厚度利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进行了测定,结果为100nm。
接下来,使用棒涂机在光取向层上涂布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A),在120℃下干燥1分钟后,使用高压汞灯(Unicure VB-15201BY-A、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照射紫外线(氮气气氛下、波长:365nm、在波长365nm下的累积光量:1000mJ/cm2),由此形成作为相位差层的液晶层,得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1)。液晶层的厚度为2μm。
对于所得的带基材层的液晶层(1),使用棒涂机在液晶层的与基材层相反的一侧涂布上述粘接组合物,并以目视观察涂布面,结果未怎么观察到损伤。
〔比较例1〕
利用与实施例1同样的步骤得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1)。将所得的带基材层的液晶层(1)的液晶层侧借助厚度5μm的片状粘合剂〔LINTEC株式会社制、“NCF#L2”〕贴合于玻璃基板〔康宁公司制的无碱玻璃“Eagle XG”、厚度0.2mm〕后,剥离基材层,得到带玻璃基板的液晶层。仅剥离基材层,光取向层未被剥离而残留。使用棒涂机在带玻璃基板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层的基材层的剥离侧涂布上述的粘接组合物,并以目视观察涂布面,结果观察到比实施例1中观察到的在带基材层的液晶层(1)的液晶层侧涂布有粘接组合物的涂布面更多的损伤。
根据实施例1及比较例1,显示:液晶层的与基材层相反一侧的表面不易因涂布装置或运送辊而受到损伤。因此可知:根据具有在第一液晶层中与通过基材层的剥离而露出的露出面不同的粘接面上设置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且还具有经由上述粘接组合物层将第一光学功能层和第二光学功能层层叠的工序的本申请的制造方法,不易引起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实施例2〕
(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在作为市售的取向性聚合物的Sunever SE-610(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中加入2-丁氧基乙醇,得到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在所得的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中,固体成分相对于该组合物总量的含有比例为1%,溶剂相对于该组合物总量的含有比例为99%。Sunever SE-610的固体成分量由交货规格书中记载的浓度进行换算。
(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B)的制备)
将下述的成分混合,并将所得的混合物在80℃下搅拌1小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B)。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LC242(BASF公司制)(19.2%):
[化4]
·聚合引发剂(0.5%):
Irgacure(注册商标)907(BASF JAPAN公司制)
·流平剂(0.1%):
BYK361N(BYK-CHEMIE JAPAN制)
·反应添加剂(1.1%):
Laromer(注册商标)LR-9000(BASF JAPAN公司制)
·溶剂(79.1%):丙二醇1-单甲基醚-2-醋酸酯
使用电晕处理装置(AGF-B10、春日电机株式会社制)将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在输出功率0.3kW、处理速度3m/分钟的条件下进行1次处理。使用棒涂机在实施过电晕处理的表面上涂布取向层形成用组合物,在90℃下干燥1分钟,得到取向层。将所得取向层的厚度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进行了测定,结果为34nm。
接下来,使用棒涂机在取向层上涂布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B),在90℃下干燥1分钟后,使用高压汞灯(Unicure VB-15201BY-A、USHIO电机株式会社制),照射紫外线(氮气气氛下、波长:365nm、在波长365nm下的累积光量:1000mJ/cm2),由此形成作为相位差层的液晶层,得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2)。液晶层的厚度为1μm。
对所得的带基材层的液晶层(2),在液晶层的与基材层相反的一侧使用棒涂机涂布上述粘接组合物,并以目视观察涂布面,结果未怎么观察到损伤。
〔比较例2〕
利用与实施例2同样的步骤得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2)。将所得的带基材层的液晶层(1)的液晶层侧借助厚度5μm的片状粘合剂〔LINTEC株式会社制、“NCF#L2”〕贴合于玻璃基板〔康宁公司制的无碱玻璃“Eagle XG”、厚度0.2mm〕后,剥离基材层,得到带玻璃基板的液晶层。在剥离基材层的同时,还剥离了取向层。使用棒涂机在带玻璃基板的液晶层中的液晶层的基材层的剥离侧涂布上述粘接组合物,并以目视观察涂布面,结果观察到比在实施例2中观察到的在带基材层的液晶层(2)的液晶层侧涂布有粘接组合物的涂布面更多的损伤。
根据实施例2及比较例2的结果,显示:液晶层的与基材层相反一侧的表面不易因涂布装置或运送辊而受到损伤。因此可知:根据具有在第一液晶层中与通过基材层的剥离而露出的露出面不同的粘接面设置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且还具有经由粘接组合物层将第一光学功能层和第二光学功能层层叠的工序的本申请的制造方法,不易引起外观不良、光学性能的降低。

Claims (12)

1.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是依次包含在直线偏振层的至少一个面形成有保护层的偏振板、偏振板用粘接层、第一光学功能层、粘接层及第二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所述粘接层为粘接剂固化后的粘接剂固化层,
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包含在第一基材层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后、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第一液晶层,
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包含在第二基材层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后、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在所述粘接层侧分别具有粘接面,
所述粘接面中的一个粘接面为通过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剥离而露出的露出面,所述露出面是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所述第一液晶层的表面,
所述粘接面中的另一个粘接面为所述第二液晶层的与所述第二基材层相反一侧的面,
该制造方法包括:在所述偏振板的一面设置用于形成所述偏振板用粘接层的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
将所述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与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中含有的所述第一液晶层的与所述第一基材层相反侧进行贴合,进而由所述偏振板用粘接组合物层形成所述偏振板用粘接层的工序,
通过在所述另一个粘接面涂布所述粘接剂来设置用于形成所述粘接层的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以及
通过在设置于所述另一个粘接面的所述粘接组合物层上贴合所述一个粘接面,由此获得依次含有所述偏振板、所述偏振板用粘接层、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所述粘接组合物层以及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的层叠体,之后对所述粘接组合物层进行固化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为具有所述第二液晶层及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
该制造方法包括在层叠的工序之后剥离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偏振板用粘接层为粘合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为圆偏振板,
所述第一液晶层及所述第二液晶层满足下述[a]或[b]的关系:
[a]所述第一液晶层为1/2波片,所述第二液晶层为1/4波片,
[b]所述第一液晶层及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一者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另一者为正C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
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的工序,所述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具有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一液晶层;以及
剥离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工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在所述第一液晶层的所述第一基材层侧包含取向层。
7.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是依次包含第一光学功能层、粘接层以及第二光学功能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所述粘接层为粘接剂固化后的粘接剂固化层,
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依次包含在第一基材层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后、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第一液晶层、液晶层用粘接层、以及在第二基材上涂布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液晶层形成用组合物并使其干燥后、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而形成的第二液晶层,
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为至少包含直线偏振层的偏振功能层,
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及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在所述粘接层侧分别具有粘接面,
该制造方法包括:
准备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的工序,所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依次具有所述第一基材层、所述第一液晶层、所述液晶层用粘接层、以及从所述液晶层用粘接层侧起依次具有所述第二液晶层及第二基材层的带基材层的第二液晶层,
所述粘接面中的一个粘接面为通过从所述带基材层的液晶层层叠体中剥离所述第一基材层而露出的露出面,通过在所述粘接面的另一个粘接面上涂布所述粘接剂来设置用于形成所述粘接层的粘接组合物层的工序,其中所述露出面是形成于所述第一基材层的所述第一液晶层的表面;
通过在设置于所述另一个粘接面的所述粘接组合物层上贴合所述一个粘接面,由此层叠所述第一光学功能层和所述第二光学功能层,之后对所述粘接组合物层进行固化的工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在层叠的工序之后剥离所述第二基材层的工序。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液晶层用粘接层为粘合剂层。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为圆偏振板,
所述第一液晶层及所述第二液晶层满足下述[a]或[b]的关系:
[a]所述第一液晶层为1/2波片,所述第二液晶层为1/4波片,
[b]所述第一液晶层及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一者为逆波长分散性的1/4波片,另一者为正C板。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还包括:
准备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的工序,所述带基材层的第一液晶层具有所述第一基材层和所述第一液晶层;以及
剥离所述第一基材层的工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在所述第一液晶层的所述第一基材层侧包含取向层。
CN201910431993.0A 2018-05-25 2019-05-22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1053145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00561 2018-05-25
JP2018-100561 2018-05-25
JP2018-239694 2018-12-21
JP2018239694A JP2019207391A (ja) 2018-05-25 2018-12-21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456A CN110531456A (zh) 2019-12-03
CN110531456B true CN110531456B (zh) 2023-08-15

Family

ID=68659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31993.0A Active CN110531456B (zh) 2018-05-25 2019-05-22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531456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6754A (ja) * 2003-01-23 2004-08-12 Nippon Oil Corp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当該積層体からなる楕円偏光板、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26752A (ja) * 2003-01-23 2004-08-12 Nippon Oil Corp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当該積層体からなる楕円偏光板、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79976A (zh) * 2010-01-06 2011-09-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090613A (ja) * 2014-10-29 2016-05-23 Jx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積層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8008231A1 (ja) * 2016-07-07 2018-01-11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766478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26754A (ja) * 2003-01-23 2004-08-12 Nippon Oil Corp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当該積層体からなる楕円偏光板、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4226752A (ja) * 2003-01-23 2004-08-12 Nippon Oil Corp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当該積層体からなる楕円偏光板、円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2179976A (zh) * 2010-01-06 2011-09-14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JP2016090613A (ja) * 2014-10-29 2016-05-23 Jx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積層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8008231A1 (ja) * 2016-07-07 2018-01-11 Jxtgエネルギー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07664787A (zh) * 2016-07-29 2018-02-06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531456A (zh) 2019-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62992B2 (ja) 円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0275234B (zh) 光学层叠体、及带有粘合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1045128A (zh) 光学层叠体及显示装置
CN114846371A (zh)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KR20200074035A (ko) 장척 액정 경화층 적층 필름
CN111103647B (zh) 液晶层层叠体
JP2019204121A (ja) 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光学積層体
JP7399655B2 (ja)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CN110531456B (zh)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6898166B2 (ja)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0609350B (zh) 光学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KR20190136973A (ko) 적층체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CN110609349B (zh) 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7250827B2 (ja) 光学積層体
CN110531457B (zh) 圆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CN110609348B (zh) 带有粘接层的层叠体、层叠体、液晶层层叠体、液晶膜的制造方法、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JP2021131532A (ja) 光学積層体
CN112074408B (zh) 用于制造偏光板的方法
WO2021166578A1 (ja) 光学積層体
CN111247464B (zh) 相位差膜和光学层叠体
TW201712377A (zh) 偏光板之套組及液晶面板
JP2024019596A (ja)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積層体
JP2019045845A (ja)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複合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