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7020A -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467020A
CN110467020A CN201910391602.7A CN201910391602A CN110467020A CN 110467020 A CN110467020 A CN 110467020A CN 201910391602 A CN201910391602 A CN 201910391602A CN 110467020 A CN110467020 A CN 110467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sheet material
guide surface
width direction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916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467020B (zh
Inventor
西村祥一郎
田村光
神川和也
一之濑裕一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s &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s &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s & Co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s &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467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467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467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9/00Registering, e.g. orientating, articles; Devices therefor
    • B65H9/16Inclined tape, roller, or like article-forwarding side registers
    • B65H9/166Roll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0Special constructions, e.g. surface features, of feed or guide rollers for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9/0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 B65H29/20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 B65H29/22Delivering or advancing articles from machines; Advancing articles to or into piles by contact with rotating friction members, e.g. rollers, brushes, or cylinders and introducing into a pi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5/00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 B65H5/06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 B65H5/062Feeding articles separated from piles; Feeding articles to machines by rollers or balls, e.g. between rollers between rollers or b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85/00Recirculating articles, i.e. feeding each article to, and delivering it from, the same machine work-station more than onc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70Other elements in edge contact with handled material, e.g. registering, orientating, guiding devices
    • B65H2404/72Stops, gauge pins, e.g. stationa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1/00Dimensions; Position; Numbers; Identification; Occurrences
    • B65H2511/10Size; Dimensions
    • B65H2511/13Thickn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10Mass, e.g. mass flow rate; Weight; Inerti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515/00Physical entit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H2511/00 or B65H2513/00
    • B65H2515/81Rigidity; Stiffness; Elastic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03Image reproduction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gistering Or Overturning Sheets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片材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引导部,具有引导面;第二引导部,设置在引导面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所在侧;第一辊,在输送方向上相对于第二引导部设置在上游位置,围绕与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第二辊,在输送方向上相对于第一辊设置在下游位置,围绕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第二轴线旋转;以及第三辊,在输送方向上相对于第二辊设置在下游位置,设置在引导面的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在侧,并且位于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外侧。第三辊被构成为围绕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第三轴线旋转。

Description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例如日本特开2013-41168公开了一种具有片材输送装置的图 像形成设备,片材输送装置具有反转输送单元。根据上述专利文献, 图像形成设备可以由图像形成单元在片材的一面形成图像,然后由反 转输送单元将片材输送回图像形成单元,从而可以在同一片材的另一 面打印图像。
反转输送单元具有引导面,在与在引导面上输送片材的方向交叉 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处,布置有倾斜输送辊和边缘限制构件。倾斜输 送辊围绕相对于宽度方向倾斜的轴线旋转,对在引导面上输送的片材 施加输送力,使得在引导面上移动的片材向着输送方向下游并且向着 引导面的宽度方向一端移动。随着片材接触并且在边缘限制构件上滑 动,边缘限制构件限制片材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同时,在输送方向 上布置在边缘限制构件上游的输送辊围绕与宽度方向平行延伸的轴线 旋转,将输送力施加到在引导面上引导的片材,使得片材向着输送方 向下游移动。
随着片材被输送辊和倾斜输送辊向下游输送,片材的尾端离开输 送辊,片材被倾斜输送辊倾斜地向着边缘限制构件输送。与边缘限制 构件抵接的片材与边缘限制构件对齐,被引导到在宽度方向上的预定 位置。
发明内容
图像形成设备可以在各种类型的片材上形成图像。当图像形成设 备在较厚的片材上形成图像时,可能产生一些问题。例如,与标准纸 张片材相比,较厚的片材可能更重并且可能更硬。因此,由于在片材 和引导面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作用于片材的输送阻力与标准纸张片材 相比倾向于更大。因此,由倾斜输送辊产生的使片材在引导面上倾斜 地输送的倾斜输送力可能被输送阻力抵消,较厚的片材可能无法有效 地与边缘限制构件对齐。其结果是,较厚的片材可能相对于边缘限制 构件以歪斜的姿势输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能够 抑制片材相对于对齐引导部以歪斜的姿势输送。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引导部,具有 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被构成为在输送方向上引导片材;第二引导部, 设置在所述引导面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所在侧,所述宽度方向垂直 于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引导部被构成为通过接触由所述引导面引 导的片材来限制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第一辊,在所述输送 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部设置在上游位置,所述第一辊被构成为 围绕与所述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辊被构成 为将向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 的片材;第二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辊设置在下游位 置,所述第二辊被构成为围绕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倾斜的第二轴线旋 转,所述第二辊被构成为将向着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 述一端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以及第三辊, 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设置在下游位置,所述第三辊设 置在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在侧,并且位于由所 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外侧,所述第三辊被 构成为围绕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倾斜的第三轴线旋转,所述第三辊被 构成为将向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并且向着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 方向上的所述一端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
较佳地,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三辊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 大于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较佳地,所述第三辊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辊的外周 面的圆周速度。
较佳地,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 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
较佳地,对所述第三辊向着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施压的力的 强度大于对所述第二辊向着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施压的力的强 度。
较佳地,片材输送装置还包括:圆柱状的销,所述销在所述输送 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辊设置在下游位置,并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 对于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辊设置在上游位置,所述销设置在所 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所在侧,所述销被构成为通 过与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接触来限制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 置。
较佳地,所述第三辊的向着所述引导面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 一端的端部呈拱形。
较佳地,片材输送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引 导部的与所述引导面相同侧,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相反侧的所 述第二辊相面对;以及第二驱动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与所述 引导面相同侧,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所述相反侧的所述第三辊 相面对,所述第二辊被向着所述第一驱动辊施压,并且被构成为通过 所述第一驱动辊的旋转而从动地旋转,所述第三辊被向着所述第二驱 动辊施压,并且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辊的旋转而从动地旋转。
较佳地,片材输送装置还包括:第四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 于所述第三辊设置在下游位置,所述第四辊被构成为与平行于所述宽 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一体旋转,所述第四辊被构成为将向着所述输送 方向的下游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以及带, 被构成为将驱动力从所述旋转轴传递到所述第二驱动辊。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上述片材输送装置; 以及图像形成单元,被构成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所述片材输送装置 被构成为将一面形成有图像并且离开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片材输送回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示意性剖视 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示出 安装有上引导板的反转输送引导部、第二辊和第三辊。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俯视图,示出 反转输送引导部、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 辊和第四辊。
图4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示出 反转输送引导部、对齐引导部、销和第一驱动辊。
图5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俯视图,示出 对齐引导部、销、第一辊、第二辊和第三辊的布置。
图6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另一俯视图, 示出对齐引导部、销、第一辊、第二辊和第三辊的布置。
图7是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俯视图,示出 反转输送引导部、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 辊和第四辊。
图8是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俯视图,示出 反转输送引导部、第一辊、第二辊、第三辊、第一驱动辊、第二驱动 辊和第四辊。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说明中,参考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可以是能够输 送片材SH并且以电子照相方法在片材SH上形成彩色图像的彩色激光 打印机。
在以下说明中,图像形成设备1及其各构件的方向基于各图中的 箭头所示的方向来说明。例如,在图1中,图1的观察者的右手侧被 定义为图像形成设备1的前侧,在使用者面对前侧正常使用图像形成 设备1的情况下,使用者的右手侧即远离观察者侧和左手侧即靠近观 察者侧分别称为右侧和左侧。此外,使用者的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方 向被称为横向方向。使用者的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方向被称为竖直方 向。类似地,图2~8中的方向以相同的方式定义,并且对应于图1中 的箭头所示的方向。
<整体结构>
如图1所示,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本体2,供给单元20,图像形 成单元3,排出单元29,以及反转输送部10。
本体2包括机架和框体,框体布置在机架内但在图中未示出。在 本体2内布置有盒容纳部2A。盒容纳部2A是本体2下部的向前敞开 并且向后凹的空间。
在盒容纳部2A中,可以安装片材盒2C,片材盒2C呈上部敞开 的大体盒状。在片材盒2C中,堆叠放置用于形成图像的片材SH。片 材SH可以包括标准打印纸张、OHP片材和例如卡片等较厚的片材。 片材盒2C可以向前拉,从而从本体2卸下。
在本体2的上侧,布置有排出盘2D,在排出盘2D上放置形成有 图像的片材SH。
供给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和排出单元29相对于盒容纳部2A 和片材盒2C布置在本体2内的上部位置。供给单元20、图像形成单 元3和排出单元29安装在图未示的框体。此外,在本体2内布置有 控制器和驱动源,图中未示出它们。供给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和排出单元29由控制器控制,并且由从驱动源传递的驱动力驱动。
反转输送部10包括反转输送引导部60、反转输送引导部70和 反转输送引导部2T。
反转输送引导部60沿着本体2的后壁从比排出单元29低的位置 向下延伸。反转输送引导部60在靠近本体2的底部2B的区域向前弯 曲,延伸到反转输送引导部70。
反转输送引导部70布置在本体2内的相对于盒容纳部2A和片材 盒2C更低的位置。反转输送引导部70沿着本体2的底部2B在前后 方向上延伸。
反转输送引导部60和反转输送引导部70将在下面进一步详细说 明。
反转输送引导部2T形成在片材盒2C前方的区域,从反转输送引 导部70延伸到供给单元20。
在本体2内布置有输送路径P1和反转输送路径P2。
输送路径P1是从片材盒2C的前端向上延伸通过供给单元20, 进一步向后大致水平地延伸通过图像形成单元3,然后向上转弯通过 排出单元29,从而到达排出盘2D的通道。
反转输送路径P2是从排出单元29沿着反转输送引导部60向下 延伸,在本体2的下部区域向前转弯,进一步沿着反转输送引导部70 向前大致水平地延伸,然后沿着反转输送引导部2T向上延伸从而到 达供给单元20的通道。
供给单元20可以通过供给辊21、分离辊22和分离垫22A将放 置在片材盒2C中的片材SH一个一个地供给到输送路径P1。此外, 供给单元20可以通过布置在输送路径P1的转弯区域的一对输送辊 23A、23B和一对定位辊(registration roller)24A、24B将 片材SH向着图像形成单元3输送。
本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单元3是直接串列式(directtandem) 打印机,能够以彩色打印图像,具有处理盒7、扫描部8和定影部9 等已知结构。
处理盒7是4个盒的组件,这4个盒对应于黑色、黄色、品红色 和青色,沿着输送路径P1的水平部分排列。处理盒7包括分别与4 种颜色中的每种颜色相对应的4个感光鼓5,4个显影辊(图未示), 4个带电部(图未示),以及4个调色剂容纳部(图未示)。
扫描部8包括图未示的激光束源、多面镜、fθ透镜和反射镜。扫 描部8可以将激光束发射到处理盒7中的感光鼓5。
定影部9相对于处理盒7布置在后方位置。定影部9包括相对于 输送路径P1位于上方位置的加热辊9A和隔着输送路径P1从下方压 接加热辊9A的加压辊9B。定影部9可以通过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 对通过处理盒7下方位置的片材SH施加热和压力。
在相对于加热辊9A和加压辊9B的后方位置处,面对输送路径 P1设置有传感器3S。传感器3S可以是已知的传感器组件,例如具有: 致动器,它可以被片材SH碰触和摆动;以及例如光遮断器等光学传 感器,它可以检测致动器的摆动。
当传感器3S检测到片材SH通过定影部9时,检测结果被发送到 控制器。控制器基于检测结果来判断图像形成单元3中的图像形成操 作的进度,控制上述各单元和构件的操作的时刻。
图像形成单元3按照以下步骤在由输送路径P1输送的片材SH上 形成图像。首先,随着感光鼓5旋转,带电器均匀地使感光鼓5的表 面正带电。接下来,从扫描部8发射的用于4种颜色的激光束在感光 鼓5的表面扫描。感光鼓5表面的被激光束曝光的区域形成与要在片 材SH上形成的图像相对应的静电潜像。接下来,调色剂容纳部中的 调色剂被供给到形成在感光鼓5表面的静电潜像。当片材SH放置在 盒2C中时,片材SH处于其第一侧SHp面向下的姿势。当片材SH在 输送路径P1中输送,并且输送通过图像形成单元3时,片材SH的第 一侧SHp面向上,向着感光鼓5。因此,承载在感光鼓5表面上的调 色剂转印到片材SH的第一SHp,通过定影部9中的热和压力熔融 在片材SH的第一面SHp。因此,调色剂被定影在片材SH。
排出单元29包括排出辊29A、排出夹持辊29B、挡板29F、第 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
排出辊29A和排出夹持辊29B位于输送路径P1最下游位置,与 排出盘2D相邻。挡板29F相对于定影部9布置在后方位置,在挡板 29F处输送路径P1开始向上转弯。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 在输送路径P1中相对于挡板29F布置在上方位置。
排出辊29A可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下沿着正向旋转方向或反向旋转 方向旋转。排出夹持辊29B相对于排出辊29A布置在下方位置,压接 排出辊29A。排出夹持辊29B可以与排出辊29A的正向或反向旋转一 起从动地旋转。
挡板29F以能够摆动的方式由本体2内的框体支撑其下端部,挡 板29F可以在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和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 之间摆动。挡板29F在通常状态下由图未示的弹簧保持在图1中的点 划线所示的位置。弹簧被布置成其强度基本上较小,使得当在输送路 径P1中输送的片材SH的前缘碰到挡板29F时,允许挡板29F摆动 到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允许片材SH在被输送的同时向上行进。
在控制器的控制下,第一辊101可以沿着正向或反向旋转方向与 排出辊29A同步旋转。第一夹持辊101P相对于第一辊101布置在后 方位置,压接第一辊101。第一夹持辊101P可以随着第一辊101的 正向或反向旋转而从动地旋转。
当仅在片材SH的第一侧SHp形成图像时,第一辊101和排出辊 29A在片材SH被夹在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之间并且被夹 在排出辊29A和排出夹持辊29B之间的状态下沿着正向旋转方向旋 转,从而片材SH被排出到排出盘2D。
为了向着排出盘2D输送输送路径P1中的片材SH,被片材SH推 的挡板29F停留在图1中的实线所示的位置,不阻挡片材SH。由此, 挡板29F将片材SH引导到片材SH被夹在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 101P之间的位置。
另一方面,当挡板29F处于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时,挡板 29F处于阻挡输送路径P1并且与反转输送路径P2对齐的姿势。在该 姿势下,挡板29F将片材SH引导到反转输送路径P2,使得片材SH 可以返回图像形成单元3,而不被排出。
上述排出辊29A、排出夹持辊29B、传感器3S、挡板29F、第一 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可以用作反转装置,以使第一侧SHp形成 了图像的片材SH按照如下步骤上下反转。
首先,在片材SH被夹在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之间并 且夹在排出辊29A和排出夹持辊29B之间向着排出盘2D输送的同时, 在从传感器3S不再检测到片材SH的存在开始的预定时刻,控制器将 排出辊29A和第一辊101的旋转方向从正向旋转方向切换为反向旋转 方向。上述预定时刻可以被设置为晚于片材SH的尾缘经过挡板29F 并且挡板29F返回到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的位置的时刻。在这种布置 中,通过第一辊101、第一夹持辊101P、排出辊29A、排出夹持辊 29B和挡板29F的动作,片材SH可以被输送到反转输送路径P2。
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可以用作反转输送部10的一部 分,用于将进入反转输送路径P2中的片材SH进一步输送到反转输送 路径P2的中间位置。
在反转输送路径P2中输送的片材SH由反转输送部10中的反转 输送引导部60和反转输送引导部70引导,然后由反转输送引导部 2T引导,以重新进入输送路径P1。重新进入输送路径P1的片材SH 再次由供给单元20中的一对输送辊23A、23B和一对定位辊24A、 24B输送,以与第一侧SHp相反的第二侧朝上的方式返回图像形成单 元3。因此,可以以与第一侧SHp相同的方式在片材SH的第二侧上 形成图像。在两侧形成了图像的片材SH由排出辊29A和排出夹持辊 29B排出到排出盘2D。
根据本实施方式,反转输送部10包括反转输送引导部60,反转 输送引导部70,第一辊101,第一夹持辊101P,对齐引导部30,侧 斜槽40,销49,第一驱动辊111,第二辊110,第二驱动辊121, 第三辊120,第四辊102,以及第二夹持辊102P,具有如下所述的 布置,并且如图2~6所示,可以限制片材SH的姿势,使得被反转的 片材SH在宽度方向W1上放置在预定位置。
<反转输送引导部60的结构>
反转输送引导部60包括引导面61。引导面61的上缘位于相对 于第一夹持辊101P低的位置。引导面61从上缘沿着本体2的后壁向 下延伸,然后在与本体2的底部2B相邻的区域向前弯曲。引导面61 将由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输送的片材SH引导到反转输送路径P2。
在本体2中,布置成与反转输送引导部60的引导面61相对的是 相对引导板69。相对引导板69的上缘位于相对于挡板29F低的位置。 相对引导板69沿着引导面61从上缘向下延伸,然后向前弯曲。
由于片材SH被第一反转输送引导部60引导,沿着反转输送路径 P2输送的片材SH的方向从向下改变为向前。此外,由反转输送引导 部70引导的片材SH的方向是向前方向和水平方向。在以下说明中, 以由反转输送引导部70引导的被反转的片材SH的输送方向D1即向 前方向为基础来说明图像形成设备1中的各构件的位置。
<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结构>
反转输送引导部70在输送方向D1上相对于反转输送引导部60 布置在下游位置。反转输送引导部70可以是例如注塑成型的大致矩 形的热塑性树脂板。如图1和图2所示,反转输送引导部70以这样 的方式安装在本体2,使得上引导板79从上方面对反转输送引导部70。
如图3~4所示,反转输送引导部70包括引导面71。引导面71 由形成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中的肋和突起的上缘所对齐的平面而形 成。换句话说,引导面71形成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如图3所示,引导面71从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上游端70U沿着输送方向D1延伸到下游端70D。引导面71引导其上的片材SH沿着反 转输送路径P2的水平部分在输送方向D1上输送。
反转输送引导部60的引导面61的宽度方向和反转输送引导部 70的引导面71的宽度方向与宽度方向W1对齐。宽度方向W1与横向 方向一致,并且与输送方向D1垂直。在宽度方向W1上引导面61的 一端是左端,并且在宽度方向W1上引导面61的另一端是右端。作为在宽度方向W1上引导面71的一端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是左端,作 为在宽度方向W1上引导面71的另一端的第二宽度方向端71R是右 端。
如图2所示,上引导板79在宽度方向W1上的端部以从上方与引 导面71离开的方式,通过例如螺钉固定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在宽度 方向W1上的端部。由此,如图1所示,在引导面71和上引导板79 之间维持允许片材SH输送通过的间隙。
如图3所示,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在相对于反转输 送引导部70的左端向右的位置在作为输送方向D1的前后方向上延 伸。引导面71的第二宽度方向端71R在相对于反转输送引导部70 的右端向左的位置平行于第一宽度方向端71L延伸。换句话说,引导面71在宽度方向W1上的宽度比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宽度窄。
反转输送引导部70通过配合部70E、70F、70G、70H(参照图 3)与本体2的框体之间的配合而安装在本体2。同时,虽然未在附图 中示出,通过使配合部70E、70F、70G、70H与框体解除配合,可以 从本体2卸下反转输送引导部70。此外,通过将配合部70E、70F、 70G、70H与框体相配合,可以将所卸下的反转输送引导部70重新安 装到本体2。
<对齐引导部的结构>
对齐引导部30可以是部分弯曲成剖面呈大体C字形的金属板, 在输送方向D1上延伸,如图3和图4所示。对齐引导部30包括第一 引导壁31,第二引导壁32,以及第三引导壁33。
第一引导壁31设置在引导面71的朝向第一宽度方向端71L侧, 在与引导面71大体平行的平面上延伸。第三引导壁33从第一引导壁 31的左缘在沿着输送方向D1的平面上向上延伸。第二引导壁32从 第三引导壁33的上缘在沿着输送方向D1的平面上向右延伸,面对第 一引导壁31。
如图3所示,第三引导壁33布置在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 71L,在输送方向D1上纵长延伸。
对齐引导部30中的第一引导壁31从下方引导在引导面71上输 送的片材SH。第二引导壁32从上方引导在引导面71上输送的片材 SH。第三引导壁33接触在引导面71上输送的片材SH的左缘,引导 片材SH的左缘与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对齐,限制片材 SH的宽度方向的位置。
<引导面71的限制区的结构>
在引导面71上定义限制区E1,在限制区E1中,片材SH以位于 引导面71在宽度方向W1上的预定位置的被限制姿势而被输送。在本 实施方式中,被输送回图像形成单元3的片材SH的尺寸被限制为特 定尺寸。例如,特定尺寸可以是A4尺寸。同时,特定尺寸可以不限于A4尺寸,而可以是其它尺寸(例如,legal尺寸)。特定尺寸的 片材SH可以是薄纸,具有常规厚度的标准纸,以及例如纸板的厚纸。
限制区E1位于如下位置:其左缘与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 71L一致,其右缘与边界线K1一致。边界线K1是引导面71的在宽 度方向W1上朝向第二宽度方向端71R侧的位置,在输送方向D1上延 伸,并且与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在宽度方向W1上间隔长度LW1。长度LW1是在引导面71上引导的片材SH在宽度方向W1上 的宽度。换句话说,限制区E1在宽度方向W1上的长度是片材SH在 宽度方向W1上的长度LW1。在本实施方式中,长度LW1是作为特定 尺寸的A4尺寸的短边的长度。限制区E1在宽度方向W1上的中心的 中心线CL1与图像形成单元3的宽度方向中心一致。限制区E1在宽 度方向W1上的长度LW1是可以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输送的片材SH 的最大容许宽度。
<第一辊和第一夹持辊的结构>
如图3所示,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相对于对齐引导部 30布置在输送方向D1的上游位置。第一辊101以能够围绕第一轴线 X1旋转的方式支撑,第一轴线Xl与宽度方向Wi平行地延伸。第一 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在宽度方向Wi上的长度可以略小于限制区E1在宽度方向Wi上的长度LW1。
第一辊101与第一夹持辊101P一起夹持沿着引导面61、71引 导的片材SH,将输送力施加到被引导到引导面71的片材SH,使片材 SH移动到输送方向D1的下游。同时,可以正确地限制片材SH的姿 势,使得夹在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之间的片材SH在宽度 方向W1上延伸的部分不相对于输送方向D1歪斜。
<侧斜槽和销的结构>
如图3中的简化形式所示,侧斜槽40布置在反转输送引导部60 的面对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上游端部70U的左端部处。换句话说, 侧斜槽40在输送方向D1上布置在相对于第一辊101下游位置,并且 相对于对齐引导部30上游位置处。侧斜槽40具有引导面,该引导面的剖面呈大体C字形,将片材SH的左缘引导到引导面61。金属制销 49由侧斜槽40在输送方向D1上的下游端部支撑。
如图4所示,销49呈圆柱形状,以轴线X49为中心,轴线X49 与引导面71垂直地即在竖直方向上延伸。
如图3所示,销49的外周面的右端邻接延伸线K2,延伸线K2 从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延伸到输送方向D1的上游。销 49的外周面的右端通过接触沿着引导面61、71引导的片材SH的左 缘而限制片材SH在宽度方向Wi上的位置。因此,侧斜槽40可以引 导片材SH,使得片材SH的左缘在销49的外周面上滑动而不与销49 冲突,并且在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上滑动。
<第一驱动辊、第二辊、第二驱动辊、第三辊、第四辊和第二夹持 辊的结构>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辊111布置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在输 送方向D1上朝向上游端70U侧,并且更靠近引导面71在宽度方向 W1上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第一驱动辊111固定在旋转轴111S, 以与旋转轴111S一体地旋转,旋转轴111S与宽度方向W1平行地延 伸。
第二辊110布置在从上方面向第一驱动辊111的位置。如图2 所示,第二辊110由上引导板79支撑。第二辊110被施力弹簧110T 向着第一驱动辊111施力。换句话说,第一驱动辊111布置在反转输 送引导部70的与引导面71相同侧,而不是上引导板79侧,并且面 对第二辊110,第二辊110隔着反转输送路径P2位于反转输送引导 部70的相反侧。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辊111和第二辊110在输送方向D1上相 对于第一辊101和第一夹持辊101P布置在下游,并且位于引导面71 的限制区E1内。
作为第二辊110的旋转轴线的第二轴线X2相对于宽度方向W1 倾斜,其右端比左端更靠近输送方向D1的下游。第二轴线X2相对于 宽度方向W1倾斜角度α1。
第二驱动辊121在输送方向D1上布置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 上游端70U和下游端70D之间的位置。而且,第二驱动辊121在宽 度方向W1上布置在引导面71的边界线K1和第二宽度方向端71R之 间的位置。第二驱动辊121被固定在旋转轴121S,从而与旋转轴121S 一体地旋转,旋转轴121S平行于宽度方向W1而延伸。
第三辊120布置在从上方面对第二驱动辊121的位置。第三辊 120被布置在引导面71的在宽度方向W1上朝向第二宽度方向端71R 侧,并且位于沿着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和引导面71而被 引导的片材SH的长度LW1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辊120在 宽度方向W1上布置在从片材SH的长度LW1向右,并且从引导面71 的第二宽度方向端71R向左的位置。
第三辊120的左端120L与限制区E1的右端隔着间隔,换句话 说,与边界线K隔着间隔,间隔距离大约在1.00至几毫米之间。例 如,第三辊120的左端120L可以与边界线K1间隔2.5mm。可以考 虑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的位置来确定第三辊120的左端 120L的位置,使得第三辊120不影响片材SH正确通过限制区E1。 此外,第三辊120的左端120L呈圆形,或者呈向左凸的半球形。
如图2所示,第三辊120由上引导板79支撑。第三辊120被施 力弹簧120T向着第二驱动辊121施力。换句话说,第二驱动辊121 布置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与引导面71相同侧而非上引导板79侧, 并且面向第三辊120,第三辊120隔着反转输送路径P2位于反转输 送引导部70的相反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施力弹簧110T的弹簧载荷 和施力弹簧120T的弹簧载荷相等。换句话说,对引导到引导面71的 片材SH向着第二辊110施加的力的强度等于对引导到引导面71的片 材SH向着第三辊120施加的力的强度。
如图3所示,第二驱动辊121和第三辊120相对于第一驱动辊 111和第二辊110在输送方向D1上布置在下游,并且位于在宽度方 向W1上从引导面71的限制区E1向右移位的位置。
作为第三辊120的旋转轴线的第三轴线X3相对于宽度方向W1 倾斜,其右端比左端更靠近输送方向D1的下游。第三轴线X3相对于 宽度方向W1倾斜角度α1,该角度α1等于第二轴线X2相对于宽度方 向W1的倾斜角度。
如图5所示,第一辊101和第三辊120之间在输送方向D1上的 距离LR1大于片材SH在输送方向D1上的长度LD1。在本实施方式 中,长度LD1是作为特定尺寸的A4尺寸的片材SH的长边的长度。在 图5中,为了说明起见,第一辊101和第三辊120(也参见图1)被 画在同一平面上,并且第一辊101被画得比第一辊101的实际位置更 向后。
如图3所示,第四辊102包括两个第四辊102,两个第四辊102 布置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在输送方向D1上朝向下游端70D侧。第 四辊102被固定在旋转轴102S,以与旋转轴102S一体地旋转,旋 转轴102S平行于宽度方向W1延伸。左方的第四辊102被布置在相 对于限制区E1的中心线CL1向左的位置。右方的第四辊102被布置 在相对于限制区E1的中心线CL1向右的位置。
第二夹持辊102P包括两个第二夹持辊102P,两个第二夹持辊 102P分别对应于两个第四辊102。左方的第二夹持辊102P布置成从 上方面向左方的第四辊102。右方的第二夹持辊102P布置成从上方 面向右方的第四辊102。如图2所示,第二夹持辊102P由上引导板79支撑。左方的第二夹持辊102P被图未示的施力弹簧向着左方的第 四辊102施力。右方的第二夹持辊102P被图未示的施力弹簧向着右 方的第四辊102施力。
第四辊102和第二夹持辊102P相对于第二驱动辊121和第三辊 120被布置在输送方向D1的下游,并且位于引导面71的限制区E1 中。
如图1和图3所示,在本体2中布置有本体内传动部2G。本体 内传动部2G在相对于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左侧面左方的位置处安装 在本体2的框体。
如图3所示,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左侧面与引导面71的第一 宽度方向端71L之间布置有传动部50,传动部50包括联结部50C 和传动齿轮组件50G。。
联结部50C通过可卸下的联结构件(图未示)联结到本体内传动 部2G。换句话说,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本体内传动部2G和联结部 50C通过可卸下的联结构件彼此联结。为了从本体2卸下反转输送引 导部70,联结部50C可以与本体内传动部2G解除联结。
传动齿轮组件50G包括多个锥齿轮和传动轴。传动齿轮组件50G 将联结部50C与第一驱动辊111的旋转轴111s和第四辊102的旋 转轴102S联结。
第四辊102的旋转轴102S固定有带轮129A。第二驱动辊121 的旋转轴121S固定有带轮129B。同步带129缠绕在带轮129A和带 轮129B上。
当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驱动供给单元20、图像形成单元30和排出 单元29时,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通过本体内传动部2G和联结部50C 传递到传动部50。传动部50通过传动齿轮组件50G将驱动力传递到 旋转轴111S、102S。同时,同步带129和带轮129A、129B将驱动 力从旋转轴102S传递到旋转轴121S。因此,第一驱动辊111、第二 驱动辊121和第四辊102旋转。而且,第二辊110通过第一驱动辊 111的旋转而旋转,第三辊120通过第二驱动辊121的旋转而旋转, 第二夹持辊102P通过第四辊102的旋转而旋转。
随着第一驱动辊111和第二辊110夹持沿着引导面61、71引导 的片材SH并且旋转,第二辊110对片材SH施加输送力,该输送力使 片材SH向着输送方向D1下游移动,并且向着引导面71的在宽度方 向W1上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移动。
随着第二驱动辊121和第三辊120夹持沿着引导面61、71引导 的片材SH并且旋转,第三辊120对片材SH施加输送力,该输送力使 片材SH向着输送方向D1下游移动,并且向着引导面71的在宽度方 向W1上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移动。
随着第四辊102和第二夹持辊102P夹持沿着引导面71引导的 片材SH并且旋转,第四辊102和第二夹持辊102P对片材SH施加输 送力,该输送力使片材SH向着输送方向D1下游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传动部50传递的驱动力驱动旋转的第一驱 动辊111的旋转轴111s和第四辊102的旋转轴102S的旋转速度相 等。
同时,带轮129A的外径DP1大于带轮129B的外径DP2,因此, 第二驱动辊121的旋转轴121S的旋转速度比旋转轴111S的旋转速 度大。
此外,第一驱动辊111、第二驱动辊121和第四辊102的外径相 等。
因此,第二驱动辊121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比第一驱动辊111 和第四辊102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大。因此,第三辊120的外周面的 圆周速度比第二辊11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和第二夹持辊102P的外 周面的圆周速度大。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图像形成设备1包括反转输送引导部60、反 转输送引导部70、对齐引导部30、第一辊101、第二辊110和第三 辊120,它们用来输送片材SH。图像形成设备1还包括销49、第一 驱动辊111、第二驱动辊121、第四辊102和同步带12。利用这些 构件,图像形成设备1可以使第一侧SHp上形成了图像的片材SH反 转和返回,从而再次回到图像形成单元3。
<技术效果>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当作为包括薄纸在内的标 准纸的片材SH(SH1)(参照图5)在反转输送路径P2中输送返回 图像形成单元3时,第二辊110对片材SH(SH1)施加输送力,该输 送力使片材SH(SH1)倾斜地向着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移动。
在图5中,标准片材SH(SH1)的姿势的变化由附图标记SP11、 SP12表示。如图5所示,当标准片材SH(SH1)的后缘从第一辊101 和第一夹持辊101P离开时,标准片材SH(SH1)倾斜地向着对齐引 导部30移动,标准片材SH(SH1)的左缘在销49上滑动。而且,如 图5中的箭头Y1所示,标准片材SH(SH1)绕着销49转动,标准 片材SH(SH1)的左缘在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上滑动。由 此,标准片材SH(SH1)可以与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对齐。
同时,第三辊120在引导面71上布置在反转输送引导部70的 在宽度方向W1上朝向第二宽度方向端71R侧的位置处,在由对齐引 导部30的第三壁33引导的片材SH的宽度方向长度LW1外侧。换句 话说,第三辊120布置在从引导面71的限制区E1向右移位的位置处。 因此,标准片材SH(SH1)的右缘不到达第三辊120,并且标准片材 SH(SH1)不参与第三辊120的旋转。换句话说,第三辊120不接触 标准片材SH(SH1)的右缘,不将输送力施加到标准片材SH(SH1)。 因为第三辊120不起作用,因此,可以防止标准片材SH朝向对齐引 导部30过度移动,抑制标准片材SH的卡纸。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辊101和第三辊120之间在输送方向 D1上的距离LR1大于片材SH在输送方向D1上的长度LD1和输送距 离LS1之和,输送距离LS1是第二辊110所需的,使标准片材SH(SH1) 沿着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被引导的距离。通过这种结构, 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标准片材SH(SH1)受第三辊120的输送力的影响。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当较厚片材SH(SH2)在反转输送路径 P2中输送返回图像形成单元3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也就是说,与 标准片材SH(SH1)相比,较厚片材SH(SH2)可能更重,并且可能更 硬。因此,与标准片材SH(SH1)相比,由片材SH(SH2)和引导面 61、71之间的摩擦而引起的作用在片材SH(SH2)上的输送阻力可能 更大。在图6中,较厚片材SH(SH2)的姿势的变化由附图标记SP21、 SP22、SP23、SP24表示。如图6所示,由第二辊110产生的用于将 较厚片材SH(SH2)朝向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输送的输送 力小于作用在较厚片材SH(SH2)上的输送阻力,较厚片材SH(SH2) 可能不与对齐引导部30对齐地输送。例如,当较厚片材SH(SH2)的 左端在销49上滑动时,如图6中的箭头Y2所示,较厚片材SH(SH2) 可能不绕销49转动足够的量。
当在较厚片材SH(SH2)的尾缘从第一辊110和第一夹持辊101P 离开之前,较厚片材SH(SH2)被第二辊110扭曲,使得较厚片材 SH(SH2)在其中累积恢复力,随后较厚片材SH(SH2)的尾缘从第 一辊110和第一夹持辊101P离开,所累积的恢复力释放时,可能发 生较厚片材SH(SH2)的这种不充分转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沿着引导面61、71输送的较厚片材SH(SH2) 的一部分在限制区E1的外侧朝向引导面71的第二宽度方向端71R 偏离。同时,如附图标记SP23所示,较厚片材SH(SH2)的在限制 区E1外侧偏移的部分接触第三辊120。因此,第三辊120可以将输 送力施加到较厚片材SH(SH2),该输送力将较厚片材SH(SH2)向 着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移动。
由此,如图1中的箭头Y3所示,较厚片材SH(SH2)可以绕销 49转动,被引导到限制区E1。同时,第三辊12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 度比第二辊11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大;因此,第三辊120可以快速 并且有效地使较厚片材SH(SH2)围绕销49转动。
此外,如附图标记SP24所示,较厚片材SH(SH2)的左缘可以 在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壁33上滑动。由此,可以对较厚片材SH(SH2) 向着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施力。同时,较厚片材SH(SH2) 可以比标准片材SH(SH1)更硬;因此,即使较厚片材SH(SH2)同 时由第二辊110和第三辊120输送,也可以防止片材SH(SH2)在 反转输送路径P2中扭曲或卡住。
同时,例如,根据较厚片材SH(SH2)的光滑度或刚性,较厚片 材SH(SH2)可能不以在图6中所示的姿势SP21~SP24输送,而是 以与图5所示的标准片材SH(SH1)类似的姿势SP11、SP12输送。 在这种情况下,较厚片材SH(SH2)可以由第二辊110输送,以与对 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对齐,而不受第三辊120的影响。
换句话说,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无论片材SH是包括较薄片材 在内的标准片材SH(SH1)还是较厚片材SH(SH2),片材SH的宽 度方向位置可以适当地由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限制。
适当与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对齐的片材SH(SH1、 SH2)输送通过引导面71上的限制区E1,以保持预定的正确宽度方 向位置的方式由第四辊102和第二夹持辊102P输送返回图像形成单 元3。因此,图像可以适当地形成在片材SH(SH1、SH2)的与第一 侧SHp相反的另一侧上。
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可以限制片材SH相 对于对齐引导部30以歪斜姿势在反转输送路径P2中输送。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如图5所示,第一辊101和第三辊 120之间在输送方向D1上的距离LR1大于片材SH在输送方向D1上 的长度LD1。因此,片材SH(SH1、SH2)可以不同时受第一辊101、 第二辊110和第三辊120的影响。因此,可以抑制当片材SH(SH1、 SH2)同时受第一辊101、第二辊110和第三辊120的影响并且扭曲 时而产生的片材SH(SH1、SH2)故障。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如图3所示,带轮129A的外径DP1 大于带轮129B的外径DP2。因此,第三辊12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 比第二辊11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大。因此,与第二辊110相比,第 三辊120可以更有效地将用于使片材SH朝向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 向端71L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片材SH。因此,如图6中的箭头Y3所 示,第三辊120可以将用于使较厚片材SH(SH2)倾斜地朝向引导面 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较厚片材SH(SH2) 的位于限制区E1外侧的部分,使得限制区E1的较厚片材SH(SH2) 有效地与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对齐。此外,可以容易地通 过控制或调节驱动力传递流中的减速率来改变圆周速度,从而可以如 后所述地改变用于输送片材SH的结构。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如图5~6中的箭头Y1、Y2、Y3所 示,销49可以使片材SH(SH1、SH2)有效地绕其转动,使得片材 SH(SH1、SH2)可以被引导成与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对 齐。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如图6所示,第三辊120的左端 120L是圆形或者半球形。因此,向着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 移动的较厚片材SH(SH2)的位于限制区E1外侧的部分首先接触第 三辊120的左端120L,然后接触第三辊120的圆柱部分的外周面。 因此,较厚片材SH(SH2)的位于限制区E1外侧的部分容易在第三 辊120下方滑动,可以防止被第三辊120卡住。因此,可以抑制反转 返回图像形成单元3的片材SH发生卡纸。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如图3所示,第二辊110通过第一 驱动辊111的旋转而旋转,第三辊120通过第二驱动辊121的旋转 而旋转。换句话说,第二辊110和第三辊120位于不同的驱动流中。 因此,可以单独确定和调整第二辊110的第二轴线X2相对于宽度方 向W1的倾斜度和第三辊120的第三轴线X3相对于宽度方向W1的倾 斜度。
此外,在图像形成设备1中,如图3所示,通过使用同步带129 的简单结构,驱动力从第四辊102的旋转轴102S传递到第二驱动辊 121的旋转轴121S。因此,第三辊120可以有效地利用第二驱动辊 121的旋转而旋转。
[第二实施方式]
参考图7,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如图7所示,第 二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设备具有在输送方向D1上延伸的传动轴 229和锥齿轮229A、229B、229C、229D,以代替上述第一实施方 式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同步带129和带轮129A、129B。锥齿轮 229A和锥齿轮229D中的齿数相等。锥齿轮229B和锥齿轮229C中 的齿数相等。锥齿轮229A固定在旋转轴120S的右端,与锥齿轮229B 啮合,锥齿轮229B在输送方向D1上固定在传动轴229的下游端; 锥齿轮229C在输送方向D1上固定在传动轴229的上游端,与锥齿 轮229D啮合,锥齿轮229D固定在旋转轴121S的右端。因此,旋转 轴111S、旋转轴102S和旋转轴121S可以以相等的速度旋转。因此, 第三辊12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和第二辊11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相 等。此外,第三辊120的第三轴线X3相对于宽度方向W1的倾斜角度 是角度α2,其大于角度α1。
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其余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 图像形成设备1的结构相同,赋予它们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 它们的说明。
对于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类似于在第一实施方式 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输送的片材SH,可以抑制通过反转输送路径P2 返回图像形成单元3的片材SH以相对于对齐引导部30歪斜的姿势被 输送。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第三轴线X3相对于 宽度方向W1倾斜的角度α2大于第二轴线X2相对于宽度方向W1倾 斜的角度α1。因此,第三辊120可以比第二辊110更有效地施加输 送力,以使片材SH向着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移动。因此, 第三辊120可以将用于使片材SH倾斜地朝向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 向端71L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片材SH的位于限制区E1外侧的部分, 使得限制区E1的片材SH有效地与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 对齐。
[第三实施方式]
参考图8,下面将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如图8所示,第 三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设备既没有同步带129,也没有带轮129A、 129B。此外,第三实施方式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旋转轴121S向左 伸长,并且旋转轴121S的左端联结到传动部50中的传动齿轮组件 50G。位于旋转轴121S左端的锥齿轮的齿数调节成使旋转轴121S以 与旋转轴111S、102S的速度相同的速度旋转。因此,第三辊120的 外周面的圆周速度与第二辊110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相等。
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其余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的 图像形成设备1的结构相同,赋予它们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省略对 它们的说明。
对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类似于在第一和第二实 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中输送的片材SH,可以抑制通过反转输送路径 P2返回图像形成单元3的片材SH以相对于对齐引导部30歪斜的姿 势被输送。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1中,施力弹簧110T的弹簧载 荷和施力弹簧120T的弹簧载荷相等。在第四实施方式中,施力弹簧 110T、120T的弹簧载荷不相等。例如,施力弹簧110T的弹簧载荷 T1可以被设置为小于施力弹簧120T的弹簧载荷T2(T1<T2)。换 句话说,对第三辊120向着在引导面71上引导的片材SH施加的力的 强度大于对第二辊110向着在引导面71上引导的片材SH施加的力的 强度。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其余结构可以与第一实施方式 的图像形成设备1的结构相同,省略对它们的说明。
对于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其技术效果与根据第一 ~第三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技术效果类似。此外,对于根据第四 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设备,由于弹簧载荷T2大于弹簧载荷T1,因此, 与第二辊110相比,第三辊120不易在片材SH上打滑,可以更有效 地将输送力施加到片材SH。因此,第三辊120可以将用于使片材SH 倾斜地朝向引导面71的第一宽度方向端71L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片 材SH的位于限制区E1外侧的部分,使得限制区E1的片材SH(SH2) 有效地与对齐引导部30的第三引导壁33对齐。
虽然说明了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 在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范围内,存在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的 各种变化。权利要求书的主题不限于上述具体特征和操作。相反,上 述具体特征和操作仅是示例性的。
例如,第二辊110和第三辊120无需分别从动于第一驱动辊111 和第二驱动辊121的旋转,第二辊110和第三辊120可以是被来自 驱动源的驱动力旋转的驱动辊。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三辊120的圆周速度大于第二辊110的圆 周速度,并且第二轴线X2的倾斜角度等于第三轴线X3的倾斜角度。 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第二辊110的圆周速度等于第三辊120的圆周速 度,并且第三轴线X3的倾斜角度大于第二轴线X2的倾斜角度。在第 三实施方式中,第二辊110的圆周速度等于第三辊120的圆周速度, 并且第二轴线X2的倾斜角度等于第三轴线X3的倾斜角度。在第四实 施方式中,对第三辊120施加的力的强度大于对第二辊110施加的力 的强度。但是,第二辊110和第三辊120的圆周速度之间的相对关系, 第二轴线X2和第三轴线X3的倾斜角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以及对第二 辊110和第三辊120施加的力的强度之间的相对关系,不限于上述第 一~第四实施方式,而是可以组合第一~第四实施方式,从而形成新的 实施方式。
又例如,在引导面71上倾斜输送片材SH的结构不仅可以应用于 反转输送路径P2,还可以应用于不具有反转输送路径的片材输送装 置,从而抑制在片材输送装置中输送的片材以相对于对齐引导部倾斜 的姿势被输送。
又例如,本发明不仅可以应用于作为激光打印机的图像形成设备, 还可以应用于例如其它类型的图像形成设备、图像读取设备、多功能 机等。

Claims (10)

1.一种片材输送装置,包括:
第一引导部,具有引导面,所述引导面被构成为在输送方向上引导片材;
第二引导部,设置在所述引导面的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所在侧,所述宽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引导部被构成为通过接触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来限制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第一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部设置在上游位置,所述第一辊被构成为围绕与所述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第一轴线旋转,所述第一辊被构成为将向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
第二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辊设置在下游位置,所述第二辊被构成为围绕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倾斜的第二轴线旋转,所述第二辊被构成为将向着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以及
第三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辊设置在下游位置,所述第三辊设置在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所在侧,并且位于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的外侧,所述第三辊被构成为围绕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倾斜的第三轴线旋转,所述第三辊被构成为将向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并且向着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辊和所述第三辊之间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距离大于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辊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大于所述第二辊的外周面的圆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轴线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大于所述第二轴线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第三辊向着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施压的力的强度大于对所述第二辊向着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施压的力的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圆柱状的销,所述销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辊设置在下游位置,并且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二引导部和所述第二辊设置在上游位置,所述销设置在所述引导面的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所在侧,所述销被构成为通过与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接触来限制片材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辊的向着所述引导面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一端的端部呈拱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驱动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与所述引导面相同侧,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相反侧的所述第二辊相面对;以及
第二驱动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与所述引导面相同侧,与设置在所述第一引导部的所述相反侧的所述第三辊相面对,
所述第二辊被向着所述第一驱动辊施压,并且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辊的旋转而从动地旋转,
所述第三辊被向着所述第二驱动辊施压,并且被构成为通过所述第二驱动辊的旋转而从动地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四辊,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三辊设置在下游位置,所述第四辊被构成为与平行于所述宽度方向延伸的旋转轴一体旋转,所述第四辊被构成为将向着所述输送方向的下游移动的输送力施加到由所述引导面引导的片材;以及
带,被构成为将驱动力从所述旋转轴传递到所述第二驱动辊。
10.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片材输送装置;以及
图像形成单元,被构成为在片材上形成图像,
所述片材输送装置被构成为将一面形成有图像并且离开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片材输送回所述图像形成单元。
CN201910391602.7A 2018-05-11 2019-05-10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104670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91803 2018-05-11
JP2018091803A JP7110710B2 (ja) 2018-05-11 2018-05-11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467020A true CN110467020A (zh) 2019-11-19
CN110467020B CN110467020B (zh) 2023-10-24

Family

ID=684638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91602.7A Active CN110467020B (zh) 2018-05-11 2019-05-10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104534B2 (zh)
JP (1) JP7110710B2 (zh)
CN (1) CN11046702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5445A (zh) * 2006-12-08 2008-06-11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送纸装置及具有该自动送纸装置的电子设备
US20090194931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device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519167A (zh) * 2008-02-29 2009-09-0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158596A1 (en) * 2008-12-22 2010-06-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386508A2 (en) * 2010-05-12 2011-11-16 Murata Machinery, Ltd. Paper transporting apparatus, paper fee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161836A (ja) * 2015-03-03 2016-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17441A (ja) * 1982-07-19 1984-01-28 Fuji Xerox Co Ltd 複写機等のシ−ト搬送装置
JP2799782B2 (ja) 1991-05-10 1998-09-21 株式会社エース電研 紙幣搬送装置
JP2741128B2 (ja) * 1992-03-02 1998-04-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H06166451A (ja) * 1992-11-30 1994-06-14 Fuji Xerox Co Ltd 用紙整合装置
US5465953A (en) * 1994-03-22 1995-11-14 Kabushiki Kaisha Ace Denken Bank note conveying equipment
JP3890874B2 (ja) 2000-09-29 2007-03-07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146489A (ja) 2001-11-13 2003-05-21 Canon Inc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3246502A (ja) 2002-02-27 2003-09-02 Canon Inc シート材搬送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404209B2 (ja) * 2009-06-29 2014-01-2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338785B2 (ja) 2010-10-29 2013-11-13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187375B2 (ja) 2010-10-29 2013-04-2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751089B2 (ja) 2011-08-18 2015-07-22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206014B2 (ja) 2013-09-09 2017-10-04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7010033B2 (ja) 2018-02-05 2022-01-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95445A (zh) * 2006-12-08 2008-06-11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送纸装置及具有该自动送纸装置的电子设备
US20090194931A1 (en) * 2008-01-31 2009-08-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Sheet feeding devices and image record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519167A (zh) * 2008-02-29 2009-09-02 株式会社理光 图像形成装置
US20100158596A1 (en) * 2008-12-22 2010-06-24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EP2386508A2 (en) * 2010-05-12 2011-11-16 Murata Machinery, Ltd. Paper transporting apparatus, paper fee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161836A (ja) * 2015-03-03 2016-09-0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104534B2 (en) 2021-08-31
JP7110710B2 (ja) 2022-08-02
CN110467020B (zh) 2023-10-24
JP2019197174A (ja) 2019-11-14
US20190344986A1 (en) 2019-11-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53439A (en) Exit tray corrugation slip rolls with a variable force idler
JP541953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20286468A1 (en) Transport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930288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0514221C (zh) 传送带单元以及具有该传送带单元的成像装置
EP0616895A2 (en) Sheet variable corrugating and feeding nip
JP2012140247A (ja) 斜行補正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96568A (ja) シート排出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US6993282B2 (en) Sheet convey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186669B2 (en) Sheet feed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16060595A (ja) デカール装置および液体噴射装置
CN111660684B (zh) 打印装置
CN110467020A (zh) 片材输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US20140348562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804080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127735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063318B2 (en) Sheet deskew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124159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7240142B2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シート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JP2014209770A (ja) 原稿送り装置、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747074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KR101135892B1 (ko) 양면인쇄 가능한 화상형성장치
JP6627478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20100156031A1 (en) Feeding unit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JP6711058B2 (ja) 処理装置、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