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1806B - 车身后部构造 - Google Patents

车身后部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1806B
CN110341806B CN201910267925.5A CN201910267925A CN110341806B CN 110341806 B CN110341806 B CN 110341806B CN 201910267925 A CN201910267925 A CN 201910267925A CN 110341806 B CN110341806 B CN 1103418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ractor
vehicle
webbing
vehicle body
rear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6792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1806A (zh
Inventor
藤田友人
坂本拓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uki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uzuki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uki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Suzuki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41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8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18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8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2/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in vehicles
    • B60R22/18Anchoring devices
    • B60R22/24Anchoring devices secured to the side, door, or roof of the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otive Seat Belt Assembly (AREA)

Abstract

将卷收器安装于后柱内板的所处部位,抑制向卷收器输入载荷时的卷收器安装部周边的变形,并防止载荷向侧围玻璃的开口传递,从而防止侧围玻璃的开口的变形。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后柱(2),其形成后车门开口部(1)的左右两侧部;以及侧围玻璃(30),其设于车身侧部(3)的车辆后方侧,其中,后柱由后柱内板(21)、后柱外板(22)以及车身侧部的后端部构成,内板配置于比侧围玻璃(30)的后端(30a)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且具有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前壁部,在前壁部设有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并且在前壁部的前表面上的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周边设有卷收器安装部,在由内板和外板围成的空间内收纳有安装于卷收器安装部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

Description

车身后部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身后部构造。
背景技术
在以往的车身后部构造之中,存在如下构造,即,在构成车身的车身侧部的后柱部的内板设定有卷收器安装部,在该安装部安装有以能够卷取和拉出织带的方式保持织带的端部的卷收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车身后部构造中,通过在后柱内设置卷收器,从而谋求提高卷收器的安装刚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953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上述的以往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后柱是车身侧部的一部分,且后柱形成为具有较广阔的面的形状,因此,具有如下担忧,后柱本身容易挠曲,且在施加于卷收器的朝向车辆上方的载荷的作用下卷收器的安装部周边容易变形。
本发明是鉴于这样的实际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在该车身后部构造中,通过将卷收器安装于具有较高的刚性的后柱内板的所处部位,从而抑制向卷收器输入载荷时的卷收器安装部周边的变形,并且防止载荷传递至刚性较低的侧围玻璃(quarter window)的开口,能够防止侧围玻璃的开口的变形。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为了解决具有上述以往技术的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后柱,其形成后车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部;以及侧围玻璃,其设于车身侧部的车辆后方侧,其中,所述后柱由后柱内板、后柱外板以及所述车身侧部的后端部构成,所述后柱内板配置于比所述侧围玻璃的后端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且具有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前壁部,在该前壁部设有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并且在所述前壁部的前表面上的、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周边设有卷收器安装部,在由所述后柱内板和所述后柱外板围成的空间内收纳有安装于所述卷收器安装部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形成于所述前壁部的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上端部,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下端部位于车辆内侧,所述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在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所述下端部的下侧通过所述卷收器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前壁部,在所述上端部的上侧通过上部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前壁部,在车辆内外方向上的所述上部安装部与所述卷收器安装部之间,配置有供带状的织带插入的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从所述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拉出的所述织带经过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所述下端部与所述上端部之间而从所述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向上方延伸。
发明的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后柱,其形成后车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部;以及侧围玻璃,其设于车身侧部的车辆后方侧,所述后柱由后柱内板、后柱外板以及所述车身侧部的后端部构成,所述后柱内板配置于比所述侧围玻璃的后端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且具有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前壁部,在该前壁部设有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并且在所述前壁部的前表面上的、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周边设有卷收器安装部,在由所述后柱内板和所述后柱外板围成的空间内收纳有安装于所述卷收器安装部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
因而,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卷收器安装于位于具有较高的刚性的部位的后柱内板,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在向卷收器输入载荷时产生的卷收器安装部周边的变形。
另外,在本发明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卷收器安装于比侧围玻璃的后端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得到在卷收器的上方未配置有侧围玻璃的构造。根据该构造,在织带因正面碰撞等而被向车辆前方拉拽从而对卷收器施加有朝向车辆上方的载荷时,能够防止载荷向刚性较低的侧围玻璃的开口传递,因此能够防止侧围玻璃的开口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侧方的斜上方观察应用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厢内侧的后部的立体图。
图2是将图1中的Z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3是沿图2中的箭头X方向从车辆后方观察的立体图。
图4是从车辆前方观察图2中的卷收器安装部的放大立体图。
图5是表示图2中的卷收器安装部的条形突起和其周边的放大立体图。
图6是将图3中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7是将图2中的肩部固定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
图8是图2中的A-A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后车门开口部;2、后柱;3、车身侧部;4、座椅安全带卷收器;5、织带;5a、宽幅面;6、肩部固定件;21、后柱内板;21A、前壁部;21a、后侧凸缘部;21b、前侧凸缘部;22、后柱外板;22a、前侧凸缘部;22b、后侧凸缘部;23、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24、卷收器安装部;25、卷收器加强件;27、条形突起;28、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9、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a、后端部;29b、前端部;30、侧围玻璃;30a、后端;31、车身侧部内板;32、车身侧部外板;61、螺栓;62、螺母;63、织带插入孔;S、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基于图示的实施方式来详细地说明本发明。
图1~图8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图。此外,在图中,箭头Fr方向表示车辆前方,箭头U方向表示车辆上方。另外,在图6中,箭头I方向表示车辆内侧,箭头O方向表示车辆外侧。
应用有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的车辆是具有对后车门开口部1进行开闭的后车门(未图示)的汽车,如图1~图3所示,该汽车的车身后部具有:后柱2,其沿着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形成后车门开口部1的左右两侧部;以及侧围玻璃30,其设于车身侧部3的车辆后方侧。
本实施方式的后柱2由位于车辆前方侧的后柱内板21、位于车辆后方侧的后柱外板22、以及位于车辆侧方侧的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构成,后柱内板21、后柱外板22以及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这三者相邻的重叠部分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起来而形成闭合截面。并且,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由位于车辆前方侧的车身侧部内板31和位于车辆后方侧的车身侧部外板32构成,车身侧部内板31和车身侧部外板32这两者的相邻的重叠部分通过焊接等相互接合起来。
如图2~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的后柱内板21配置于比侧围玻璃30的后端30a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另外,后柱内板21具有:平面状的前壁部21A,其朝向车辆前方侧;以及侧壁部21B,其自该前壁部21A的车厢内侧端向车辆后方弯折,且朝向后车门开口部1侧。并且,在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下侧设有主视观察时呈大致四边形状的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23,在前壁部21A的前表面上的、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23的周边的下侧设有供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安装的卷收器安装部24。并且,在由后柱内板21和后柱外板22围成的空间S内收纳有使用螺栓等紧固件安装于卷收器安装部24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此外,后地板20和车身侧部3的上端部通过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的后柱内板21相连结。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安装有卷收器安装部24的前壁部21A的背面侧,如图4和图5所示,设有加强卷收器安装部24的卷收器加强件25,该卷收器加强件25以被前壁部21A和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夹持的状态接合于前壁部21A和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通过设置该卷收器加强件25,能够构成为提高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安装刚性和相对于车辆行驶中的车身振动而言的刚性。
并且,在设有卷收器安装部24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侧,朝向空间S内鼓出的鼓出部26形成于卷收器安装部24的周围。并且,在后柱内板21的卷收器安装部24,设有以包围该卷收器安装部24的左右两侧部和上部的方式延伸的、主视观察时呈倒U字状的条形突起27,相对于施加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朝向车辆上方的载荷,该条形突起27具有抑制卷收器安装部24周边的后柱内板21的变形的效果。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构成用于约束就座的乘坐者的座椅安全带装置的一部分,是以能够卷取和拉出纵长带状的织带(也称作座椅安全带)5的方式保持织带5的端部的安全带卷取装置。因此,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主要包括:卷收器主体41,其具有卷芯41a和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41b;以及板状的上支架42,其自该卷收器主体41朝向车辆上方延伸,上支架42的下部安装于卷收器主体41的面向车辆内侧的部位,该上支架42用于将卷收器上部固定于后柱内板21,卷收器主体41的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41b的设置目的在于,通过将织带5插入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41b,从而在卷取和拉出之际相对于卷芯41a引导织带5。
在这样的上支架42的上端,如图6所示设有上部安装部42C。
并且,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41b具有使在将织带5卷取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之际产生的、缠绕在卷芯41a上的织带5发生的偏向(轴向上的偏移)减少的功能,因此,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能够获得稳定的卷取力。另外,由于利用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41b使织带5的轨迹的偏差变小,因此使内饰的织带出口的大小较小,防止异物进入后柱2内,并且还谋取外观的提升。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的上侧,如图1~图3、图7和图8所示,设有供肩部固定件6安装的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该肩部固定件6是设置为在将织带5保持为能够滑动的状态下根据就座后的乘坐者的体格而使固定件7上下移动的装置,该肩部固定件6通过螺栓61和螺母62等紧固件紧固地固定于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此外,螺栓61等被肩部固定件6的盖部分覆盖,从外部看不到。
通过将肩部固定件6安装于在前壁部21A的前表面设置的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能够由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来承受在织带5被向车辆前方拉拽时作用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车辆前方载荷,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相对于拉伸载荷的强度。另外,在使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时、碰撞时,作用于织带5的载荷是朝向车辆前方的载荷,通过由车身侧部3来支承因该载荷而引起的后柱2朝向车辆前方的倾倒,从而防止后柱2的前倾。
另外,如图2和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肩部固定件6具有以带状的织带5的中间部能够滑动的方式供织带5插入的织带插入孔63。该织带插入孔63以如下方式构成,与织带5的宽幅面5a对应地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将织带5自车辆后侧插入织带插入孔63,并使织带5一边折返一边朝向车辆前方侧通过,自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织带5的宽幅面5a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地配置。由此,在使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时,由于通过织带插入孔63后的织带5的宽幅面5a与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平行,因此能够限制因乘坐者的个人差异而产生的、织带5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抑制织带5的钩挂。此外,在前壁部21A的位于肩部固定件6的下方的前表面上设有供织带5插入的织带保持件8,通过使该织带保持件8保持织带5,从而使织带5的宽幅面5a更可靠地朝向车辆前后方向。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的背面侧,如图8所示,在自后车门开口部1起到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的范围内配置有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该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在水平截面中弯曲形成为大致L字状,并具有靠后车门开口部1侧的后端部(端部)29a和靠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侧的前端部(端部)29b,该前端部29b重叠地接合于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背面。并且,构成为,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的靠后车门开口部侧的后端部29a以被夹持在后柱内板21与后柱外板22之间的状态接合于后柱内板21和后柱外板22,经由织带5施加于肩部固定件6和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的载荷能够自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分散至形成后车门开口部1的整个闭合截面、车身侧部3,从而具有抑制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的板变形的效果。
因此,如图8所示,在后柱内板21的侧壁部21B的后端形成朝向后车门开口部1弯折的后侧凸缘部21a,在后柱外板22的前端形成有朝向后车门开口部1弯折的前侧凸缘部22a,这些凸缘部21a、22a具有与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的后端部29a相对应的形状和长度,且以重叠的状态配置于该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的后端部29a。
另外,在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端形成有朝向车身侧部内板31弯折的前侧凸缘部21b,在后柱外板22的后端形成有朝向车身侧部外板32弯折的后侧凸缘部22b。另一方面,在车身侧部内板31的后端形成有朝向后柱内板21弯折的后侧凸缘部31a,在车身侧部外板32的后端形成有朝向后柱外板22弯折的后侧凸缘部32a。并且,后柱内板21的前侧凸缘部21b和车身侧部内板31的后侧凸缘部31a以重叠的状态相接合,后柱外板22的后侧凸缘部22b和车身侧部外板32的后侧凸缘部32a以重叠的状态相接合。并且,车身侧部外板32的前端形成为朝向车辆前方延伸的前侧凸缘部32b,该前侧凸缘部32b以重叠的状态接合于车身侧部内板31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中间部分。因而,本实施方式的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的设置部位成为具有较高的刚性的闭合截面构造。
如此,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具有形成后车门开口部1的左右两侧部的后柱2和设于车身侧部3的车辆后方侧的侧围玻璃30。后柱2由后柱内板21、后柱外板22、以及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构成。另外,后柱内板21配置于比侧围玻璃30的后端30a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且具有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前壁部21A。在该前壁部21A设有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23,并且在前壁部21A的前表面上的、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23的周边设有卷收器安装部24。并且,在由后柱内板21和后柱外板22围成的空间S内收纳有安装于卷收器安装部24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安装于位于具有较高的刚性的部位的后柱内板21,因此能够减少在向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输入载荷时产生的卷收器安装部23周边的变形。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安装于比侧围玻璃30的后端30a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得到在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上方未配置有侧围玻璃30的构造。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在织带5因正面碰撞等而被向车辆前方拉拽从而对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施加有朝向车辆上方的载荷时,能够防止载荷传递至刚性较低的侧围玻璃30的开口,从而能够防止侧围玻璃30的开口的变形。并且,由于安装有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后柱内板21沿车辆上下方向延伸且自后地板20连结至车身侧部3的上端部,因此能够将施加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朝向车辆上方的载荷传递至后地板20和车身侧部3这两个构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由于在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设有供肩部固定件6安装的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因此,在织带5被向车辆前方拉拽时,能够由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承受作用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车辆前方的载荷,从而能够提高车身后部的相对于拉伸载荷的强度。并且,在使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时、碰撞时,作用于织带5的载荷朝向车辆前方,由于车身侧部3支承后柱2朝向车辆前方的倾倒,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后柱2的前倾。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的背面侧,在自后车门开口部1起到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的范围内配置有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具有靠后车门开口部1侧的后端部29a和靠车身侧部3的后端部侧的前端部29b。并且,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的后车门开口部1侧的后端部29a以被夹持在后柱内板21与后柱外板22之间的状态接合于后柱内板21和后柱外板22。
因而,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能够使经由织带5施加于肩部固定件6和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的载荷自肩部固定件加强件29顺畅地分散至形成后车门开口部1的整个闭合截面、车身侧部3,从而能够降低具有肩部固定件安装部28的后柱内板21等的变形。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肩部固定件6具有供带状的织带5插入的织带插入孔63,织带插入孔63以如下方式构成,与织带5的宽幅面5a对应地形成为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织带5自车辆后侧朝向车辆前方侧通过织带插入孔63,自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织带5的宽幅面5a朝向车辆前后方向地配置。
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使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时,由于通过织带插入孔63后的织带5的宽幅面5a位于与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平行的位置,因此能够限制因乘坐者的个人差异而产生的、织带5的车辆宽度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抑制织带5的钩挂,能够提高织带5的约束性能。另外,在紧急情况下剧烈的载荷施加于织带5时,能够防止织带5偏向织带插入孔63的单侧的现象,即,防止引起织带5约束性能的紊乱、断裂的钩挂。并且,由于织带5的宽幅面5a沿着后柱内板21的前壁部21A的前表面配置,因此能够得到良好的外观。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身后部构造中,在后柱内板21的卷收器安装部24,设有以包围该卷收器安装部24的左右两侧部和上部的方式延伸的主视观察时呈倒U字状的条形突起27,因此,能够有效地抑制因施加于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的、朝向车辆上方的载荷而产生的卷收器安装部24周边的后柱内板21的变形。
以上,叙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而能够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变形和变更。
例如,座椅安全带卷收器4并不限于所述实施方式的构造,只要能够以能可靠地卷取和拉出织带5的方式保持织带5的端部,则也可以是具有其他构造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

Claims (5)

1.一种车身后部构造,其具有:后柱,其形成后车门开口部的左右两侧部;以及侧围玻璃,其设于车身侧部的车辆后方侧,该车身后部构造的特征在于,
所述后柱由后柱内板、后柱外板以及所述车身侧部的后端部构成,
所述后柱内板配置于比所述侧围玻璃的后端靠车辆后方侧的位置且具有朝向车辆前方侧的前壁部,在该前壁部设有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并且在所述前壁部的前表面上的、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周边设有卷收器安装部,
在由所述后柱内板和所述后柱外板围成的空间内收纳有安装于所述卷收器安装部的座椅安全带卷收器,
形成于所述前壁部的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构成为,相对于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上端部,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下端部位于车辆内侧,
所述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在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所述下端部的下侧通过所述卷收器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前壁部,在所述上端部的上侧通过上部安装部固定于所述前壁部,
在车辆内外方向上的所述上部安装部与所述卷收器安装部之间,配置有供带状的织带插入的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
从所述卷收器侧织带下部插入孔拉出的所述织带经过所述卷收器安装用开口部的所述下端部与所述上端部之间而从所述座椅安全带卷收器向上方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前壁部的前表面设有用于安装肩部固定件的肩部固定件安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肩部固定件安装部的背面侧,在自所述后车门开口部起到所述车身侧部的后端部的范围内配置有肩部固定件加强件,
该肩部固定件加强件具有靠所述后车门开口部侧的端部和靠所述车身侧部的后端部侧的端部,所述肩部固定件加强件的靠所述后车门开口部侧的端部以被夹持在所述后柱内板与所述后柱外板之间的状态接合于所述后柱内板与所述后柱外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所述肩部固定件具有用于所述织带 插入的座椅安全带插入孔,该座椅安全带插入孔形成为宽度与所述织带 的宽幅面对应且在车辆宽度方向上较长的形状,所述织带 自车辆后侧朝向车辆前方侧插入所述座椅安全带插入孔,自所述座椅安全带卷收器朝向车辆上方延伸的所述织带 的宽幅面配置成面向车辆前后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身后部构造,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后柱内板的所述卷收器安装部设有包围该卷收器安装部的左右两侧部和上部的条形突起,主视观察时该条形突起呈倒U字状。
CN201910267925.5A 2018-04-03 2019-04-03 车身后部构造 Active CN11034180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1620A JP7059763B2 (ja) 2018-04-03 2018-04-03 車体後部構造
JP2018-071620 2018-04-03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806A CN110341806A (zh) 2019-10-18
CN110341806B true CN110341806B (zh) 2022-06-24

Family

ID=681743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67925.5A Active CN110341806B (zh) 2018-04-03 2019-04-03 车身后部构造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059763B2 (zh)
CN (1) CN1103418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14768B2 (ja) * 2021-03-08 2023-01-3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リヤピラー構造
JP2022151368A (ja) * 2021-03-26 2022-10-07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KR20230090729A (ko) * 2021-12-15 2023-06-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시트 벨트 마운팅 구조
CN115230633A (zh) * 2022-08-25 2022-10-25 柳州五菱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安全带固定结构及汽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1639A (ja) * 2010-10-26 2012-05-17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2632927A (zh) * 2011-02-09 2012-08-1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构造
JP2013095302A (ja) * 2011-11-02 2013-05-20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車体へ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4245485A (zh) * 2012-03-09 2014-12-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06307126U (zh) * 2016-11-25 2017-07-0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块式结构的后侧围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048474B2 (ja) * 2002-03-28 2008-02-20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の取付構造
JP2008238885A (ja) * 2007-03-26 2008-10-09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2009241779A (ja) * 2008-03-31 2009-10-22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体の後部構造
JP5584879B2 (ja) * 2010-10-26 2014-09-10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JP5780135B2 (ja) * 2011-11-29 2015-09-16 スズ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ジャッキ収納部構造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2091639A (ja) * 2010-10-26 2012-05-17 Daihatsu Motor Co Ltd 自動車の後部車体構造
CN102632927A (zh) * 2011-02-09 2012-08-15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体后部构造
JP2013095302A (ja) * 2011-11-02 2013-05-20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の車体への取り付け構造
CN104245485A (zh) * 2012-03-09 2014-12-24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安全带卷收器安装结构
CN206307126U (zh) * 2016-11-25 2017-07-07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分块式结构的后侧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59763B2 (ja) 2022-04-26
CN110341806A (zh) 2019-10-18
JP2019182016A (ja) 2019-10-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1806B (zh) 车身后部构造
EP2052922A1 (en) An occupant protection device of a vehicle, vehicle provided therewith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CN111746659B (zh) 车身后部构造
JP2011025848A (ja) 車両の車体後部構造
JP5835657B2 (ja) 車両の後部構造
JP2017013639A (ja) 車両用シートレール
CN110214100B (zh) 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JP6495972B2 (ja) 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3680580B2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JP2011218897A (ja) 車両用構造体
JP5194836B2 (ja) 車体側部ピラー構造
JP6079732B2 (ja) 車両のシートベルトリトラクタ取付構造
JP2009173170A (ja) 車体側部ピラー構造
JP2009173171A5 (zh)
JP6350463B2 (ja) 車両の後部車体構造
JP4154698B2 (ja) 車両の後側面部構造
JP2005170228A (ja) 車体後部構造
JP370506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ベルト
JP498450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補強構造及び車両用シートの補強方法
JP4952511B2 (ja) 車両の乗員保護装置
JP7173457B2 (ja) 車両構造
JP2016013781A (ja) 車両のウェビングガイド構造
CN110225848B (zh) 车辆的座椅安全带装置
JP5311404B2 (ja) 車両におけるシートベルト装置
CN114763121A (zh) 车身上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