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036A -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036A
CN110326036A CN201880013947.2A CN201880013947A CN110326036A CN 110326036 A CN110326036 A CN 110326036A CN 201880013947 A CN201880013947 A CN 201880013947A CN 110326036 A CN110326036 A CN 110326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device
polarizing film
sealing
image display
polariz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394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后藤周作
岸敦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26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9/871Self-supporting sealing arrangements
    • H10K59/8722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of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加湿环境下也能够保持优异的光学特性、且防止了脱色的图像显示装置。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单元(10)、配置于显示单元(10)的至少一侧的偏振片(20)、包覆偏振片(20)的外周端面的密封部(30)。偏振片(20)包含偏振膜(21),所述偏振膜(21)由包含碘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构成,密封部(30)的透湿度为300g/m2/24小时以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图像显示装置在85℃及85%RH环境下保持了120小时后的脱色量为100μm以下。

Description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图像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量子点显示装置)中,根据其图像形成方式,多数情况下在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配置有偏振片。但是,偏振片存在可实质上决定偏振片的光学特性的偏振膜的光学特性会在加湿环境下降低的耐久性的问题。更具体而言,在加湿环境下,偏振膜的端部的偏振性能会消失,结果是有时图像显示装置会发生所谓的脱色的现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
发明的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加湿环境下也能保持优异的光学特性且可防止脱色的图像显示装置及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简便制造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具备:显示单元、配置于该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的偏振片、包覆该偏振片的外周端面的密封部,其中,该偏振片包含偏振膜,所述偏振膜由包含碘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构成,该密封部的透湿度为300g/m2/24小时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包覆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所述外周端面。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的厚度为10μm~100μm。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密封部由粘接粘合剂组合物构成。例如,所述密封部由橡胶类粘合剂构成。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显示装置进一步具备盖玻璃,该盖玻璃配置于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的一侧。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图像显示装置在85℃及85%RH环境下保持了120小时后,脱色量为100μ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在显示单元的一侧配置偏振片;以及以包覆该偏振片的外周端面的方式形成密封部。该偏振片包含偏振膜,所述偏振膜由包含碘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构成,该密封部的透湿度为300g/m2/24小时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包覆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所述外周端面的方式形成密封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通过配置由粘接粘合剂组合物构成的片来形成密封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片的尺寸大于所述偏振片,且所述制造方法包括:通过以包覆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所述外周端面的方式配置该片来形成密封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制造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的一侧配置盖玻璃。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在偏振片的外周端面形成具有给定透湿度的密封部,可以实现在加湿环境下仍能保持优异的光学特性且可防止脱色的图像显示装置。另外,根据本发明,可以实现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简便制造方法。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该制造方法包括:使用由粘接粘合剂组合物构成且具有大于偏振片的尺寸的片,以包覆与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上述外周端面的方式配置该片,从而形成密封部。根据这样的实施方式,可以极其简便地制造在加湿环境下仍能保持优异的光学特性且可防止脱色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局部剖面图。
图2是用于说明计算脱色量的示意图。
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一例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对应于实施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在加湿试验后的脱色量的图像。
图5是示出对应于比较例1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在加湿试验后的脱色量的图像。
符号说明
10 液晶单元
20 偏振片
21 偏振膜
22 保护膜
30 密封部
40 盖玻璃
50 粘合剂层
100 液晶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
A.图像显示装置的整体结构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在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具有偏振片的图像显示装置。作为这样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EL)显示装置、量子点显示装置。以下,以将本发明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部分的实施方式作为一例进行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晓,本发明也可以与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部分同样地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部分、有机EL显示装置、量子点显示装置。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的示意局部剖面图,更具体而言,是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部分的示意剖面图。图1的液晶显示装置100具备:液晶单元10、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可视侧的偏振片20、以及包覆偏振片20的外周端面的密封部30。偏振片20包含偏振膜21。在图示的例中,保护膜22被配置于偏振膜21的一侧(与液晶单元相反的一侧),但保护膜也可以根据目的等而配置于偏振膜的液晶单元侧,还可以配置在两侧。在实际使用中,粘合剂层50被设置为偏振片20的液晶单元10侧最外层,偏振片10通过粘合剂层50贴合于液晶单元10。液晶显示装置100代表性地进一步具备配置于偏振片20的可视侧(与液晶单元相反的一侧)的盖玻璃40。在设置盖玻璃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保护膜22。对于液晶单元及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部分,可以分别采用本领域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其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偏振膜21由包含碘的聚乙烯醇类树脂(以下,称为“PVA类树脂”)膜构成。在偏振膜包含碘的情况下,设置密封部的效果变得明显。偏振膜的厚度代表性地为8μm以下。在偏振膜包含碘、且其厚度如上述这样非常薄时,由于偏振膜中的碘密度增高,且加湿会使碘的稳定性易于降低,因此设置密封部的效果会变得更加显著。
另外,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密封部的透湿度为300g/m2/24小时以下。密封部30只要包覆偏振片20(即,偏振膜21及保护膜22)的外周端面即可,对于粘合剂层50的外周端面,可以包覆整体,也可以部分包覆,还可以不包覆。在图示的例中,密封部30包覆了偏振片20及粘合剂层50的外周端面。另外,密封部30可以仅包覆偏振片20的外周端面,也可以将外周端面以外的部分与外周端面一起包覆。代表性地如图示的例所示,密封部30不仅包覆了偏振片的整个外周端面,而且还包覆了偏振片的与液晶单元10相反侧的整个面。需要说明的是,密封部30只要包覆偏振片20的外周端面、且将该外周端面密封即可,不需要密合于该外周端面。
液晶显示装置100(实质上为偏振片20)在85℃及85%RH环境下保持了120小时后的脱色量优选为100μm以下,更优选为5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25μm以下。脱色量的下限优选为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为5μm。脱色量可以如下计算:从偏振片(或偏振膜)裁切成给定尺寸的试验片,所述试验片形成分别与垂直于拉伸方向的方向及拉伸方向相对向的两边。需要说明的是,拉伸方向代表性地与偏振膜的吸收轴方向相对应。拉伸方向可以与例如偏振片的长度方向(输送方向(MD方向))相对应。接者,用粘合剂将试验片贴合于玻璃板,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将该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在85℃及85%RH的烘箱内放置120小时进行加湿。将加湿后的试验片与标准偏振片配置成正交尼科尔的状态时,通过显微镜调查加湿后的试验片的端部的脱色状态。具体而言,对从试验片(偏振片或偏振膜)端部起的脱色的大小(脱色量:μm)进行测定。如图2所示,在从拉伸方向的端部起的脱色量a及从垂直于拉伸方向的方向的端部起的脱色量b当中,以数值较大者作为脱色量。需要说明的是,脱色后的区域的偏振特性明显低,实质上没有发挥作为偏振片的功能。因此,脱色量越小越好。
在图示的例中,对于将本发明的偏振片及密封部的结构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部分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如上所述,该结构也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部分,也可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部分及背面侧部分这两者,也可以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还可以应用于量子点显示装置。需要说明的是,有机EL显示装置及量子点显示装置也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结构,因此省略详细的说明。
以下,对用于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光学膜及光学构件进行说明。
B.偏振片
B-1.偏振膜
如上所述,偏振膜21由包含碘的PVA类树脂膜构成。
作为形成上述PVA类树脂膜的PVA类树脂,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树脂。可以举例如: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聚乙烯醇可以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皂化而得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可以通过将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皂化而得到。PVA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100摩尔%,优选为95.0摩尔%~99.95摩尔%,更优选为99.0摩尔%~99.93摩尔%。皂化度可以按照JIS K 6726-1994而求出。通过使用这样的皂化度的PVA类树脂,可以得到耐久性优异的偏振膜。在皂化度过高的情况下,存在发生凝胶化的隐患。
PVA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选择。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优选为1200~5000,更优选为1500~4500。需要说明的是,平均聚合度可以根据JISK 6726-1994而求出。
如上所述,偏振膜包含碘。偏振膜实质上是使碘发生吸附取向的PVA类树脂膜。PVA类树脂膜中的碘浓度例如为5.0重量%~12.0重量%。另外,PVA类树脂膜中的硼酸浓度例如为12重量%~25重量%。
PVA类树脂膜(偏振膜)的厚度如上所述为8μm以下,优选为7μm以下,更优选为6μm以下。另一方面,PVA类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1.0μm以上,更优选为2.0μm以上。
上述偏振膜优选在380nm~780nm的任意波长下显示出吸收二色性。偏振膜的单体透射率优选为40.0%~46.0%,更优选为41.0%~45.0%。偏振膜的偏振度优选为99.9%以上,更优选为99.95%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8%以上。在将偏振片应用于反射型液晶显示装置或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偏振膜的偏振度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3%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5%以上。如上所述,通过设置包覆偏振膜及保护膜的外周端面的密封部,可以兼顾这样的优异的光学特性(单体透射率及偏振度的平衡性优异)和优异的耐久性(在加湿环境下也能保持这样优异的光学特性)。
B-2.保护膜
保护膜22由可以用作偏振膜的保护膜的任意适当的膜构成。作为该膜的主成分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三乙酸纤维素(TAC)等纤维素类树脂、聚脂类、聚乙烯醇类、聚碳酸酯类、聚酰胺类、聚酰亚胺类、聚醚砜类、聚砜类、聚苯乙烯类、聚降冰片烯类、聚烯烃类、(甲基)丙烯酸类、乙酸酯类等的透明树脂等。另外,也可以列举:(甲基)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类、(甲基)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环氧类、有机硅类等热固化型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等。此外,还可以列举例如硅氧烷类聚合物等玻璃质系聚合物。而且,还可以使用日本特开2001-343529号公报(WO01/37007)中记载的聚合物膜。作为该膜的材料,例如可以使用含有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胺基的热塑性树脂和在侧链具有取代或未取代的苯基及腈基的热塑性树脂的树脂组合物,例如可举出具有由异丁烯与N-甲基马来酰亚胺形成的交替共聚物及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的树脂组合物。该聚合物膜例如可以为上述树脂组合物的挤出成型物。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偏振片的制造(在后面E项中说明)中使用的树脂基材直接用作保护膜。
如图示的例所示,在将偏振片配置于显示单元的可视侧、并将保护膜配置于偏振膜的可视侧时,可以根据需要对保护膜实施硬涂处理、防反射处理、防粘处理、防眩处理等表面处理。
只要能够获得本发明的效果,保护膜的厚度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厚度。保护膜的厚度,例如为20μm~40μm,优选为25μm~35μm。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了表面处理时,保护膜的厚度为包括表面处理层厚度的厚度。
在偏振膜21与粘合剂层50之间配置其它保护膜(内侧保护膜)的情况下,该内侧保护膜优选在光学方面为各向同性。在本说明书中,“在光学方面为各向同性”是指,面内相位差Re(550)为0nm~10nm,且厚度方向的相位差Rth(550)为-10nm~+10nm。内侧保护膜的Re(550)优选为0nm~8nm,更优选为0nm~6nm,进一步优选为0nm~3nm。内侧保护膜的Rth(550)优选为-8nm~+8nm,更优选为-6nm~+6nm,进一步优选为-3nm~+3nm。需要说明的是“,Re(550)”是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得的面内相位差。对于Re(550)而言,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可以通过式:Re(550)=(nx-ny)×d而求出。另外,“Rth(550)”是在23℃下以波长550nm的光测得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对于Rth(550)而言,在将层(膜)的厚度设为d(nm)时,可以通过式:Rth(550)=(nx-nz)×d而求出。
C.密封部
密封部30通过如上所述地包覆偏振片20的外周端面,在加湿环境下也可保持偏振片的光学特性,提高偏振片的耐久性。因此,密封部优选具有阻隔功能。在本说明书中,“具有阻隔功能”是指可控制进入偏振膜的氧和/或水蒸气的透过量,使偏振膜与它们实质上隔绝。
密封部如上所述具有阻隔性,代表性地具有对水分及气体(例如氧)的阻隔性。密封部在40℃、90%RH条件下的水蒸气透过率(透湿度)优选为300g/m2/24小时以下,更优选为100g/m2/24小时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g/m2/24小时以下,特别优选为40g/m2/24小时以下。透湿度的下限例如为0.01g/m2/24小时,优选低于检测极限。只要密封部的透湿度为这样的范围,就能够良好地保护偏振膜免受空气中的水分及氧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透湿度可以按照JIS Z0208来测定。
只要能够满足如上所述的特性,密封部可以由任意适当的材料构成。作为构成材料,代表性地可以举出粘接粘合剂组合物。在本说明书中,“粘接粘合剂组合物”是指包含粘合剂(粘合剂组合物)及粘接剂组合物两者。
作为粘合剂组合物,可举出例如以橡胶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橡胶类粘合剂组合物。
作为橡胶类聚合物,可以列举例如:将1种共轭二烯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共轭二烯类聚合物、将2种以上的共轭二烯化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共轭二烯类共聚物、将共轭二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共轭二烯类共聚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
作为共轭二烯化合物,只要是具有可进行聚合的共轭二烯的单体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共轭二烯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1,3-丁二烯、异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3-甲基-1,3-戊二烯、1,3-庚二烯、1,3-己二烯。其中,从工业上获得的容易程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1,3-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轭二烯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只要是具有可与共轭二烯化合物共聚的芳香族乙烯基结构的单体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苯乙烯、对甲基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乙基苯、乙烯基二甲苯、乙烯基萘、二苯基乙烯等。其中,从工业上获得的容易程度的观点考虑,优选为苯乙烯。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二烯类共聚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另外,也可以使共轭二烯化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以外的化合物共聚而得到二烯类共聚物。
对于由共轭二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聚而得到的共轭二烯类共聚物而言,共轭二烯化合物与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的摩尔比优选为共轭二烯化合物/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10/90~90/10(摩尔%)。
作为这样的共轭二烯类(共)聚合物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丁二烯橡胶(BR)、异戊二烯橡胶(IR)、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R)、丁二烯-异戊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异戊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SIS)、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EBS)、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这些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其中,优选为异戊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另外,也可以使用它们的氢化物。
作为橡胶类聚合物,除了共轭二烯类(共)聚合物以外,也可以使用异丁烯(IB)、苯乙烯-异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IBS)、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橡胶类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组合使用。
对于本发明中可以使用的橡胶类聚合物而言,优选在橡胶类聚合物总体中含有50重量%以上的上述共轭二烯类(共)聚合物,更优选含有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含有80重量%以上,特别优选含有90重量%以上。共轭二烯类(共)聚合物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100重量%(即,仅由共轭二烯类(共)聚合物形成的橡胶类聚合物)。
如上所述,粘合剂组合物包含橡胶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橡胶类聚合物的含量优选为4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重量%以上。橡胶类聚合物的含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90重量%以下。
粘合剂组合物除了橡胶类聚合物以外,还可以含有任意适当的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具体例子,可以列举:交联剂(例如,聚异氰酸酯、环氧化合物、烷基醚化三聚氰胺化合物等)、增粘剂(例如,松香衍生物树脂、聚萜烯树脂、石油树脂、脂溶性酚醛树脂、乙烯基甲苯树脂等)、增塑剂、填充剂(例如,层状硅酸盐、粘土材料等)、抗老化剂。添加于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添加剂的种类、组合、添加量等可以根据目的而适当设定。粘合剂组合物中的添加剂的含量(总量)优选为6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5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以下。
作为粘接剂组合物,代表性地可以举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及热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可以举出例如,光(例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电子束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活性能量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自由基固化型、阳离子固化型、阴离子固化型等,例如,也可以将自由基固化型与阳离子固化型的混合型等适当组合来使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粘接剂组合物为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作为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例如可以优选使用日本特开2013-227419号公报中记载的粘接剂组合物。将该公报的记载作为参考援引至本说明书中。
密封部的厚度例如为10μm~200μm左右,优选为15μm~100μm,更优选为20μm~7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50μm。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密封部的厚度”是指从偏振膜及保护膜的外周端面向外侧延伸的方向的厚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密封部也包覆偏振片的与液晶单元相反侧的面时,该面上的密封部的厚度例如为10μm~200μm左右,优选为15μm~100μm,更优选为20μm~70μm,进一步优选为25μm~50μm。
D.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50由任意适当的粘合剂构成。作为粘合剂的代表例,可以举出丙烯酸类粘合剂。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为20μm~100μm。
E.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在显示单元的一侧配置偏振片;以包覆偏振片的外周端面的方式形成密封部;以及,根据需要在偏振片的与显示单元相反的一侧配置盖玻璃。以下,作为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的代表例,对于以下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所述实施方式包括: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部分配置偏振片,并在该偏振片的外周端面形成密封部。该实施方式对应于上述A项中记载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E-1.偏振膜的制造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代表性地包括:在树脂基材的一侧形成PVA类树脂层;以及,将该树脂基材与该PVA类树脂层的层叠体拉伸并染色,将该PVA类树脂层制成偏振膜。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制作树脂基材与PVA类树脂膜的层叠体,并将该层叠体染色,将该PVA类树脂膜制成偏振膜。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单一的PVA类树脂膜拉伸并染色,将该PVA类树脂膜制成偏振膜。以下,作为代表例,对于包括在树脂基材的一侧形成PVA类树脂层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E-1-1.PVA类树脂层的形成
作为PVA类树脂层的形成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优选在树脂基材上涂布包含PVA类树脂的涂布液并使其干燥来形成PVA类树脂层。
作为上述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等酯类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等环烯烃类树脂、聚丙烯等烯烃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它们的共聚物树脂等。其中,优选为降冰片烯类树脂、非晶质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优选使用非晶质的(不结晶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其中,特别优选使用非晶性的(难以结晶化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作为非晶性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的具体例子,可以举出进一步包含间苯二甲酸作为二羧酸的共聚物、进一步包含环己烷二甲醇作为甘醇的共聚物。
在后述的拉伸中采用水溶液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上述树脂基材吸收水,水起到增塑剂的功能,可以进行增塑化。其结果是可以大幅降低拉伸应力,能够拉伸至高倍率,可以获得比气体氛围中拉伸时更优异的拉伸性。其结果是能够制作具有优异光学特性的偏振膜。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树脂基材的吸水率优选为0.2%以上,更优选为0.3%以上。另一方面,树脂基材的吸水率优选为3.0%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下。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基材,可防止制造时尺寸稳定性显著降低而使得到的偏振膜的外观变差等不良情况。另外,可以防止基材在水溶液中拉伸时断裂、PVA类树脂层从树脂基材剥离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树脂基材的吸水率,例如可以通过将改性基团导入形成材料来进行调整。吸水率为按照JIS K7209求得的值。
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170℃以下。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基材,可以抑制PVA类树脂层的结晶化,并且能够充分确保层叠体的拉伸性。另外,考虑到利用水使树脂基材增塑化时可良好地进行水溶液中拉伸,更优选为120℃以下。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60℃以上。通过使用这样的树脂基材,可以在涂布包含上述PVA类树脂的涂布液并进行干燥时防止树脂基材发生变形(例如,发生凹凸、滴落、皱纹等)等不良情况,从而良好地制作层叠体。另外,PVA类树脂层的拉伸可以在适当的温度(例如,60℃左右)下良好地进行。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涂布包含PVA类树脂的涂布液并进行干燥时,只要树脂基材不发生变形,玻璃化转变温度也可以低于60℃。需要说明的是,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将改性基团导入形成材料的结晶化材料进行加热来调整。玻璃化转变温度(Tg)是按照JIS K 7121求出的值。
树脂基材在拉伸前的厚度优选为20μm~300μm,更优选为50μm~200μm。在低于20μm时,存在难以形成PVA类树脂层的隐患。在超过300μm时,例如,在水溶液中拉伸时,存在树脂基材需要长时间来吸水、并且在拉伸需要过大的负荷的隐患。
上述涂布液代表性地为使上述PVA类树脂溶解于溶剂而成的溶液。作为溶剂,可以列举例如:水、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各种二醇类、三羟甲基丙烷等多元醇类、乙二胺、二乙三胺等胺类。这些溶剂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将两种以上组合使用。其中,优选为水。相对于溶剂100重量份,溶液的PVA类树脂浓度优选为3重量份~20重量份。只要为这样的树脂浓度,就可以形成密合于树脂基材的均匀的涂布膜。
涂布液中还可以配合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以列举例如:增塑剂、表面活性剂等。作为增塑剂,可以列举例如: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作为表面活性剂,可以举出例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可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得到的PVA类树脂层的均匀性、染色性、拉伸性而使用这些添加剂。另外,作为添加剂,可以举出例如易粘接成分。通过使用易粘接成分,可以提高树脂基材与PVA类树脂层的密合性。其结果是可以抑制例如PVA类树脂层从基材剥离等的不良情况,良好地进行后述的染色、水溶液中拉伸。作为易粘接成分,可以举出例如能够使用乙酰乙酰基改性PVA等改性PVA。
作为涂布液的涂布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辊涂法、旋涂法、线棒涂布法、浸涂法、模涂法、帘幕式涂布法、喷涂法、刮刀涂布法(缺角轮涂布法等)等。
上述涂布液的涂布、干燥温度优选为50℃以上。
在形成PVA类树脂层之前,可以对树脂基材施行表面处理(例如,电晕处理等),也可以在树脂基材上形成易粘接层。通过进行这样的处理,可以提高树脂基材与PVA类树脂层的密合性。
上述PVA类树脂层(拉伸前)的厚度优选为3μm~20μm。
E-1-2.拉伸
作为层叠体的拉伸方法,可以采用任意适当的方法。具体而言,可以为固定端拉伸,也可以为自由端拉伸(例如,使层叠体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辊之间而进行单向拉伸的方法)。优选为自由端拉伸。
层叠体的拉伸方向可以适当设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沿长条状层叠体的长边方向进行拉伸。在该情况下,代表性地采用使层叠体通过圆周速度不同的辊之间而进行拉伸的方法。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沿长条状层叠体的宽度方向进行拉伸。在该情况下,代表性地采用利用拉幅拉伸机进行拉伸的方法。
拉伸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为气体氛围中拉伸的方式,也可以为水溶液中拉伸的方式。优选为水溶液中拉伸的方式。根据水溶液中拉伸的方式,可以在低于上述树脂基材或PVA类树脂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代表性地为80℃左右)的温度下进行拉伸,能够在抑制PVA类树脂层的结晶化的同时,以高倍率进行拉伸。其结果是可以制作具有优异光学特性的偏振膜。
层叠体的拉伸可以单步进行,也可以多步进行。在多步进行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将上述自由端拉伸与固定端拉伸进行组合,也可以将上述水溶液中拉伸方式与气体氛围中拉伸方式进行组合。另外,在多步进行的情况下,后述的层叠体的拉伸倍率(最大拉伸倍率)为各步的拉伸倍率之积。
层叠体的拉伸温度可以根据树脂基材的形成材料、拉伸方式等而设定为任意适当的值。在采用气体氛围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拉伸温度优选为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以上,更优选为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10℃以上,特别优选为Tg+15℃以上。另一方面,层叠体的拉伸温度优选为170℃以下。通过在这样的温度下进行拉伸,可以抑制PVA类树脂的结晶化快速发展,能够抑制该结晶化导致的不良情况(例如,妨害拉伸所带来的PVA类树脂层的取向)。
在采用水溶液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拉伸浴的液体温度为60℃以上,优选为65℃~85℃,更优选为65℃~75℃。只要为这样的温度,就可以抑制PVA类树脂层的溶解,并且拉伸至高倍率。具体而言,如上所述由于与PVA类树脂层的形成的关系,树脂基材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优选为60℃以上。在该情况下,拉伸温度低于60℃时,即使考虑利用水进行树脂基材的增塑,也存在无法良好地进行拉伸的隐患。另一方面,拉伸浴的温度越高,PVA类树脂层的溶解性越高,存在无法获得优异的光学特性的隐患。层叠体在拉伸浴中的浸渍时间优选为15秒钟~5分钟。
在采用水溶液中拉伸方式的情况下,优选使层叠体浸渍于硼酸水溶液中进行拉伸的方式(硼酸水溶液中拉伸)。通过使用硼酸水溶液作为拉伸浴,可以对PVA类树脂层赋予能够耐受拉伸时所施加的张力的刚性、以及不溶解于水的耐水性。具体而言,硼酸可在水溶液中生成四羟基硼酸阴离子,通过氢键与PVA类树脂交联。其结果是,能够赋予PVA类树脂层刚性和耐水性,良好地进行拉伸,可以制作具有优异光学特性的偏振膜。
上述硼酸水溶液优选通过使硼酸和/或硼酸盐溶解于作为溶剂的水中而得到。在本发明中,硼酸浓度为4.5重量%以下,优选为2.0重量%~4.5重量%,更优选为2.5重量%~4.0重量%。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硼酸或硼酸盐以外,也可以使用将硼砂等含硼化合物、乙二醛、戊二醛等溶解于溶剂中而得到的水溶液。
在通过后述的染色预先使二色性物质(代表性地为碘)吸附于PVA类树脂层的情况下,优选在上述拉伸浴(硼酸水溶液)中配合碘化物。通过配合碘化物,可以抑制已吸附于PVA类树脂层的碘的溶出。作为碘化物,可以列举例如:碘化钾、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锌、碘化铝、碘化铅、碘化铜、碘化钡、碘化钙、碘化锡、碘化钛等。其中,优选为碘化钾。相对于水100重量份,碘化物的浓度优选为0.05重量份~15重量份,更优选为0.5重量份~8重量份。
层叠体的拉伸倍率(最大拉伸倍率)优选相对于层叠体原长为5.0倍以上。这样的高拉伸倍率例如可以通过采用水溶液中拉伸方式(硼酸水溶液中拉伸)来实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最大拉伸倍率”是指层叠体即将断裂前的拉伸倍率,是另行确认层叠体断裂的拉伸倍率、且比该值低0.2的值。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上述层叠体在高温(例如,95℃以上)下进行了气体氛围中拉伸,然后进行上述硼酸水溶液中拉伸及后述的染色。由于这样的气体氛围中拉伸可以定位为相对于硼酸水溶液中拉伸的预备性或辅助性的拉伸,因此以下称为“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
通过组合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有时能够将层叠体拉伸至更高倍率。其结果是,可以制作具有更优异光学特性(例如,偏振度)的偏振膜。例如,在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类树脂作为上述树脂基材的情况下,与仅通过硼酸水溶液中拉伸进行拉伸相比,将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与硼酸水溶液中拉伸组合的方式可以在抑制树脂基材的取向的同时进行拉伸。对于该树脂基材而言,随着其取向性提高,拉伸张力也会增大,难以进行稳定的拉伸、发生断裂。因此,通过抑制树脂基材的取向并且进行拉伸,可以将层叠体拉伸至更高倍率。
另外,通过组合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可以提高PVA类树脂的取向性,由此,在硼酸水溶液中拉伸后也能够使PVA类树脂的取向性提高。具体而言,可以推测,通过预先利用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来提高PVA类树脂的取向性,可使PVA类树脂在硼酸水溶液中拉伸时变得易于与硼酸交联,通过在硼酸成为结点的状态下进行拉伸,可在硼酸水溶液中拉伸后也提高PVA类树脂的取向性。其结果是可以制作具有优异光学特性(例如,偏振度)的偏振膜。
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的拉伸倍率优选为3.5倍以下。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的拉伸温度优选为PVA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以上。拉伸温度优选为95℃~150℃。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层叠体原长,将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与上述硼酸水溶液中拉伸组合时的最大拉伸倍率,优选为5.0倍以上,更优选为5.5倍以上,进一步优选为6.0倍以上。
E-1-3.染色
PVA类树脂层的染色代表性地通过使碘吸附于PVA类树脂层来进行。作为该吸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使PVA类树脂层(层叠体)浸渍于包含碘的染色液的方法、将该染色液涂敷于PVA类树脂层的方法、以及将该染色液喷雾于PVA类树脂层的方法等。优选为使PVA类树脂层(层叠体)浸渍于染色液的方法。这是由于能够良好地吸附碘。
上述染色液优选为碘水溶液。相对于水100重量份,碘的配合量优选为0.1重量份~0.5重量份。为了提高碘相对于水的溶解度,优选在碘水溶液中配合碘化物。碘化物的具体例子如上所述。相对于水100重量份,碘化物的配合量优选为0.02重量份~20重量份,更优选为0.1重量份~10重量份。为了抑制PVA类树脂的溶解,染色液在染色时的液体温度优选为20℃~50℃。在使PVA类树脂层浸渍于染色液的情况下,为了确保PVA类树脂层的透射率,浸渍时间优选为5秒钟~5分钟。另外,染色条件(浓度、液体温度、浸渍时间)可以设定成使最终得到的偏振膜的偏振度或单体透射率为给定范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浸渍时间进行设定,使得得到的偏振膜的偏振度为99.98%以上。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对浸渍时间进行设定,使得得到的偏振膜的单体透射率为40.0%~42.5%。
染色处理可以在任意适当的时刻进行。在进行上述水溶液中拉伸时,优选在水溶液中拉伸之前进行。
E-1-4.其它处理
除了拉伸及染色以外,对于上述PVA类树脂层(层叠体)可以适当实施用于制成偏振膜的处理。作为用于制成偏振膜的处理,可以列举例如:不溶解处理、交联处理、清洗处理、干燥处理等。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处理的次数、顺序等没有特别限定。
上述不溶解处理代表性地通过将PVA类树脂层(层叠体)浸渍于硼酸水溶液来进行。通过实施不溶解处理,可以对PVA类树脂层赋予耐水性。相对于水100重量份,该硼酸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重量份~4重量份。不溶解浴(硼酸水溶液)的液体温度优选为20℃~50℃。不溶解处理优选在上述水溶液中拉伸、上述染色处理之前进行。
上述交联处理代表性地通过将PVA类树脂层(层叠体)浸渍于硼酸水溶液来进行。通过实施交联处理,可以对PVA类树脂层赋予耐水性。相对于水100重量份,该硼酸水溶液的浓度优选为1重量份~5重量份。另外,在上述染色处理之后进行交联处理时,优选进一步配合碘化物。通过配合碘化物,可以抑制已吸附于PVA类树脂层的碘的溶出。相对于水100重量份,碘化物的配合量优选为1重量份~5重量份。碘化物的具体例子如上所述。交联浴(硼酸水溶液)的液体温度优选为20℃~60℃。交联处理优选在上述水溶液中拉伸之前进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依次进行气体氛围中拉伸、染色处理及交联处理。
上述清洗处理代表性地通过将PVA类树脂层(层叠体)浸渍于碘化钾水溶液来进行。上述干燥处理的干燥温度优选为30℃~100℃。
如上所述,可在树脂基材上形成偏振膜。
E-2.偏振片的配置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将上述E-1项中得到的树脂基材与偏振膜的层叠体作为偏振片20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可视侧。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基材(保护膜)与偏振膜的层叠体的偏振膜表面贴合保护膜(为了方便,将该保护膜称为其它保护膜)。将得到的树脂基材(保护膜)/偏振膜/其它保护膜的层叠体作为偏振片20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可视侧。另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树脂基材与偏振膜的层叠体的偏振膜表面贴合保护膜,接着,将树脂基材剥离去除。将得到的偏振膜/保护膜的层叠体作为偏振片20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可视侧。另外,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在上述的偏振膜/保护膜的层叠体的偏振膜表面(树脂基材剥离面)贴合其它保护膜,将保护膜/偏振膜/其它保护膜的层叠体作为偏振片20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可视侧。代表性地如图3(a)所示,偏振片20通过粘合剂层50贴合于液晶单元10(实质上为液晶单元的可视侧基板)。此外,如图3(a)所示,偏振片20的尺寸代表性地小于液晶单元10的尺寸。
E-3.密封部的形成
接下来,以包覆配置于液晶单元10的偏振片20的外周端面的方式形成密封部。以下,对密封部由粘接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情况进行说明。
密封部代表性地通过以包覆层叠体的外周端面的方式配置粘接粘合剂组合物来形成。对于密封部而言,可以将液态(固化前)的粘接剂组合物涂布于预定的位置并使其固化而形成,也可以将片状的粘合剂组合物配置(代表性地为贴合)于预定的位置而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3(b)所示,以使具有尺寸大于偏振片的片从偏振片的外周延伸出来的方式进行配置。优选以从构成偏振片外周的4边均延伸出来的方式进行配置。片的延伸出来的部分的长度优选可以适当设定,使得能够最终包覆偏振片的整个外周端面。片的延伸出来的部分可以通过调整片的柔软度(例如,弹性系数)而因自重发生下垂,从而包覆偏振片的外周端面。或者,可以通过任意适当的操作将片的延伸出来的部分弯曲,从而包覆偏振片的外周端面。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如图3(c)所示,可以形成包覆偏振片的与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外周端面的密封部。
根据需要在偏振片20的与液晶单元10相反的一侧配置盖玻璃40。代表性地如图3(d)所示,盖玻璃40通过包覆偏振片20的与液晶单元10相反侧的面的密封部30而贴合于偏振片20。
在液晶单元10的背面侧,可以通过本领域公知的步骤层叠背面侧偏振片及背面侧光学构件、以及装入背光部(在存在的情况下)。由此,可以得到液晶显示装置。
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一个例子。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部分也可以采用相同的步骤;还可以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可视侧部分采用本领域公知的步骤,而仅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面侧部分采用相同的步骤;可以在有机EL显示装置中采用相同的步骤;也可以在量子点显示装置中采用相同的步骤。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这些实施例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各特性的测定方法如以下所述。
(1)厚度
使用数字测微器(Anritsu公司制KC-351C)进行测定。
(2)透湿度
使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制备的粘合剂组合物,按照实施例中记载的方法形成了厚度50μm的粘合片。剥下粘合片的一个剥离衬垫,使粘合面露出,利用该粘合面将粘合片贴合于三乙酸纤维素膜(TAC膜,厚度:25μm,Konica Minolta公司制),裁切成10cmΦ的圆形。最后,剥下另一个剥离衬垫,得到了测定用样品。对于得到的测定用样品,通过透湿度试验方法(透湿杯法(cup method),以JIS Z 0208为基准)测定了透湿度(水蒸气透过率)。需要说明的是,测定条件如下所述。另外,在测定时使用了恒温恒湿槽。
测定温度:40℃
相对湿度:92%
测定时间:24小时
(3)脱色量
从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偏振片上裁切出试验片(50mm×50mm),用粘合剂将试验片贴合于无碱玻璃板,所述试验片形成分别与垂直于拉伸方向的方向及拉伸方向相对的两边。这里,按照与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制作步骤相同的方式形成密封部,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将其在85℃及85%RH的烘箱内放置120小时进行加湿,在与标准偏振片配置成正交尼科尔的状态时,通过显微镜调查了加湿后的偏振膜端部的脱色状态。具体而言,测定了从偏振膜端部起的脱色的大小(脱色量:μm)。作为显微镜,使用了Olympus公司制造的MX61L,根据以10倍的倍率拍摄的图像测定了脱色量。如图2所示,在从拉伸方向的端部起的脱色量a及从垂直于拉伸方向的方向的端部起的脱色量b中,将数值大者作为脱色量。
(4)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
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得到的偏振片的偏振膜表面形成了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厚度:20μm),然后,裁切成50mm×50mm,通过粘合剂层贴合于100mm×100mm的无碱玻璃表面。接着,将分别在实施例及比较例中使用的片状粘合剂配置在偏振片的与无碱玻璃相反侧的面。这里,片配置成从构成偏振片外周的4边均延伸出来。4个延伸出来的部分的长度分别为5mm。片因自重而下垂,与玻璃直接密合,包覆偏振片的外周端面,进行密封。由此,形成了包覆偏振片的整个面及外周端面整个面的密封部。接着,通过密封部(粘合剂)贴合盖玻璃(厚度1mm)。然后,通过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厚度:25μm),在玻璃的背面侧也贴合了相同的偏振片。由此,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同时准备开有与偏振片相同尺寸的孔且不透射可见光的衬纸,以叠合于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的状态设置在LED灯上,通过肉眼观察了从偏振片端面附近开始发生的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接着,将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然后,再次设置衬纸及LED灯,通过肉眼观察了从偏振片端面附近开始发生的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
[实施例1]
准备了厚度100μm、Tg75℃的具有7摩尔%间苯二甲酸单元的非晶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IPA共聚PET)膜作为树脂基材。对该膜表面实施了电晕处理(58W/m2/分)。
准备以1∶9的比例包含乙酰乙酰基改性PVA(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GOHSEFIMER Z200,平均聚合度:1200,皂化度:98.5摩尔%以上,乙酰乙酰基化度:5%)和PVA(平均聚合度:4200,皂化度:99.2摩尔%)的PVA类树脂,并且相对于该PVA类树脂100重量份添加碘化钾13重量份,制备了PVA类树脂水溶液(PVA类树脂浓度:5.5重量%)。对树脂基材的电晕处理面涂布该水溶液,使得干燥后的膜厚为13μm,在60℃的气体氛围下通过热风干燥进行10分钟的干燥,在树脂基材上形成了厚度9μm的PVA类树脂层。由此,制作了层叠体。
在空气中以140℃将得到的层叠体拉伸至2.4倍(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
接着,将层叠体在液体温度30℃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30秒钟,使PVA类树脂层不溶解。在本工序的硼酸水溶液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硼酸含量为3重量份。
接着,将层叠体在液体温度30℃的包含碘及碘化钾的染色液中浸渍任意时间进行染色,以使得到的偏振膜的单体透射率达到42~45%左右。染色液以水作为溶剂,将碘浓度设为0.1~0.4重量%的范围内,将碘化钾浓度设为0.7~2.8重量%的范围内,将碘与碘化钾的浓度之比设为1∶7。
接着,将层叠体在液体温度30℃的硼酸水溶液中浸渍60秒钟,对已吸附有碘的PVA树脂层实施了交联处理。在本工序的硼酸水溶液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硼酸含量为3重量份,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碘化钾含量为3重量份。
另外,在硼酸水溶液中将拉伸温度设为70℃,沿与先前的气体氛围中辅助拉伸相同的方向将层叠体拉伸至2.3倍(最终拉伸倍率5.50倍)。在本工序的硼酸水溶液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硼酸含量为3.5重量份,且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碘化钾含量为5重量份。
接着,用相对于水100重量份使碘化钾含量为4重量份的水溶液清洗层叠体,通过60℃的热风进行干燥,在树脂基材上得到了厚度5μm的偏振膜。
通过固化型粘接剂将环烯烃类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ZF-12,13μm)贴合于得到的偏振膜表面(与树脂基材相反侧的面)。具体而言,将固化型粘接剂分别涂布于偏振膜及环烯烃类膜,使得厚度为1.0μm,并使用辊轧机进行贴合。然后,从环烯烃类膜侧照射可见光,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接着,剥离树脂基材,得到了具有偏振膜/环烯烃类膜(保护膜)的结构的偏振片。使用得到的偏振片供于上述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脱色的状态示于图4。
从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Apple公司制,商品名“iPad(注册商标)Air”)中取出液晶面板,将偏振片等光学构件从该液晶面板上去除,取出了液晶单元。对于液晶单元而言,用酒精清洗及清洁其两个表面(各玻璃基板的外侧)而使用。在上述得到的偏振片的偏振膜表面形成了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厚度:20μm),然后,裁切成与去除的偏振片相同的尺寸(约150mm×200mm),通过粘合剂层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表面。接着,将片状粘合剂(透湿度:24g/m2/24小时,厚度:25μm)配置在偏振片的与液晶单元相反侧的面。这里,片以从构成偏振片外周的4边均延伸出来的方式进行配置。4个延伸出来的部分的长度分别为5mm。片因自重而下垂,直接密合于液晶单元,包覆偏振片的外周端面,进行密封。由此,形成了包覆偏振片的与液晶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外周端面整个面的密封部。接着,通过密封部(粘合剂)贴合了盖玻璃(厚度1mm)。需要说明的是,构成密封部的粘合剂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苯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苯乙烯的嵌段共聚物(Kuraray公司制,商品名“SEPTON 2063”,苯乙烯含量:13重量%)配合10重量份的聚丁烯(JX日矿日石能源公司制,商品名“日石Polybutene HV-300”)、40重量份的萜烯酚增粘剂(YASUHARA CHEMICAL公司制,商品名“YSPolyster TH130”)、以及芳香族增粘剂(Eastman Chemical公司制,商品名“PiccolasticA5”)而制作的。
通过丙烯酸类粘合剂层(厚度:25μm)将与上述相同的偏振片也贴合于液晶单元的背面侧。由此,得到了液晶面板。将得到的液晶面板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然后,装入原来的液晶显示装置,得到了本实施例的液晶显示装置。在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了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为没有脱色、漏光、白色模糊的良好的黑色显示。
[实施例2]
使用透湿度为6g/m2/24小时的粘合剂(厚度100μm)形成了密封部,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了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为没有脱色、漏光、白色模糊的良好的黑色显示。
[实施例3]
使用透湿度为12g/m2/24小时的粘合剂(厚度50μm)形成了密封部,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了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为没有脱色、漏光、白色模糊的良好的黑色显示。
[实施例4]
除了未配置盖玻璃以外,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了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为没有脱色、漏光、白色模糊的良好的黑色显示。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了具有偏振膜/环烯烃类膜(保护膜)的结构的层叠体。通过固化型粘接剂将环烯烃类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ZD-12,23μm)贴合于该层叠体的偏振膜表面,得到了具有保护膜(ZD-12)/偏振膜/保护膜(ZF-12)的结构的偏振片。在偏振片的保护膜(ZF-12)表面形成了丙烯酸类粘合剂,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了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为没有脱色、漏光、白色模糊的良好的黑色显示。
[实施例6]
在使PVA类树脂膜(Kuraray公司制,商品名“PE-6000”,厚度:60μm、平均聚合度:2,400、皂化度99.9摩尔%)在30℃水浴中浸渍1分钟并沿输送方向拉伸至1.2倍,然后,浸渍于碘浓度0.04重量%、钾浓度0.3重量%的30℃水溶液中进行染色,同时以完全未拉伸的膜(原长)为基准拉伸至2倍。接着,将该拉伸膜浸渍在硼酸浓度3重量%、碘化钾浓度3重量%的30℃水溶液中,同时以原长为基准进一步拉伸至3倍,接下来,浸渍在硼酸浓度4重量%、碘化钾浓度5重量%的60℃水溶液中,同时以原长为基准进一步拉伸至6倍,在70℃下干燥2分钟,由此得到了厚度23μm的偏振膜。接着,在偏振膜的两面涂布PVA类树脂水溶液(日本合成化学工业公司制,商品名“GOHSEFIMER(注册商标)Z-200”,树脂浓度:3重量%),分别贴合环烯烃类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Zeonor ZF14,厚度:13μm)及三乙酸纤维素膜(KonicaMinolta公司制,KC4UY),在保持为60℃的烘箱中加热5分钟,得到了偏振片。随后的步骤与实施例2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了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120小时后为没有脱色、漏光、白色模糊的良好的黑色显示。
[实施例7]
将偏振片用作防反射用途的三星无线株式会社制造的智能手机(Galaxy-S5)拆解而取出了有机EL显示装置。将粘贴于该有机EL显示装置的偏振片剥离去除,清洗了去除偏振片后的面。在该去除面上贴合实施例3中使用的偏振片(形成有密封部,且在85℃及85%RH的环境下放置了120小时),得到了有机EL显示装置。使得到的有机EL显示装置为黑色显示,其结果是确认了为没有脱色、漏光、白色模糊的良好的黑色显示。
[比较例1]
将丙烯酸2-乙基己酯(2EHA)70份、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15份、以及丙烯酸2-羟基乙酯(2HEA)15份、作为热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AIBN)0.3份与乙酸乙酯150份一起投入,在23℃于氮气氛围下搅拌了1小时,然后,在58℃下使其反应4小时,接着在70℃下使其反应2小时,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在制备了丙烯酸类聚合物溶液后,相对于该聚合物的固体成分100份,添加了作为硅烷偶联剂的3-环氧丙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商品名: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3重量份、以及作为交联剂的苯二甲基二异氰酸酯的三羟甲丙烷加成物(商品名:TAKENATE D110N,三井化学株式会社制)0.4份,然后,将它们均匀混合,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得到的粘合剂(厚度100μm)的透湿度大于1000g/m2/24小时。除了使用该粘合剂形成密封部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到因偏振片的脱色导致的漏光。
[比较例2]
使用与偏振片相同尺寸的片状粘合剂,仅在偏振片的与液晶单元相反侧的面形成了密封部(即,未包覆偏振片的外周端面),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到因偏振片的脱色导致的漏光。
[比较例3]
使用尺寸小于偏振片的片状粘合剂,仅在偏振片的与液晶单元相反侧的面的一部分形成了密封部(即,未包覆偏振片的外周端面),除此以外,与实施例3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到因偏振片的脱色导致的漏光。
[比较例4]
除了没有形成密封部及没有配置盖玻璃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了液晶显示装置及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将上述(3)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供于脱色量的评价。将结果示于表1。另外,将上述(4)的液晶显示装置代替品与实施例1同样地供于脱色、漏光及白色模糊的评价,其结果是确认到因偏振片的脱色导致的漏光。
[表1]
*透湿度的单位为g/m2/24小时
*厚度的单位为μm
*LCD为液晶显示装置,EL为有机EL显示装置
根据表1可知,通过在偏振片的外周端面形成具有给定透湿度的密封部,可以得到在加湿环境下也能够保持优异的光学特性的图像显示装置。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图像显示装置可以优选用于电视、手机、数码相机、数码摄影机、便携式游戏机、汽车导航仪、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钟表、微波炉等。

Claims (12)

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显示单元、配置于该显示单元的至少一侧的偏振片、包覆该偏振片的外周端面的密封部,其中,
该偏振片包含偏振膜,所述偏振膜由包含碘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构成,
该密封部的透湿度为300g/m2/24小时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部包覆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所述外周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部的厚度为10μm~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部由粘接粘合剂组合物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中,所述密封部由橡胶类粘合剂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进一步具备盖玻璃,该盖玻璃配置于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其在85℃及85%RH环境下保持了120小时后,脱色量为100μm以下。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显示单元的一侧配置偏振片;以及
以包覆该偏振片的外周端面的方式形成密封部,其中,
该偏振片包含偏振膜,所述偏振膜由包含碘的聚乙烯醇类树脂膜构成,
该密封部的透湿度为300g/m2/24小时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以包覆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所述外周端面的方式形成密封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通过配置由粘接粘合剂组合物构成的片来形成密封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片的尺寸大于所述偏振片,并通过以包覆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侧的整个面及整个所述外周端面的方式配置该片来形成密封部。
12.根据权利要求8~11中任一项所述的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偏振片的与所述显示单元相反的一侧配置盖玻璃。
CN201880013947.2A 2017-02-28 2018-02-20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10326036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7341 2017-02-28
JP2017037341 2017-02-28
PCT/JP2018/005906 WO2018159377A1 (ja) 2017-02-28 2018-02-20 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該画像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036A true CN110326036A (zh) 2019-10-11

Family

ID=633700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3947.2A Pending CN110326036A (zh) 2017-02-28 2018-02-20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WO2018159377A1 (zh)
KR (1) KR102580443B1 (zh)
CN (1) CN110326036A (zh)
TW (1) TWI690760B (zh)
WO (1) WO201815937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8892B (zh) * 2019-05-29 2021-06-15 苏州清越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及其制备方法、显示面板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3903A (ja) * 1983-10-14 1985-05-13 Hitachi Ltd 偏光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電気光学デバイス
JPH04305602A (ja) * 1991-04-02 1992-10-28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0545520A (ja) * 1991-08-14 1993-02-23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525195A (zh) * 2003-02-25 2004-09-01 �ն��繤��ʽ���� 光学元件、其制备方法、粘合剂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器
CN101122647A (zh) * 2006-08-08 2008-02-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59230A1 (en) * 2006-08-08 2008-10-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arizing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401015A (zh) * 2006-03-10 2009-04-0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598829A (zh) * 2007-05-31 2009-12-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
JP2010117537A (ja) * 2008-11-13 2010-05-2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06932A (zh) * 2009-02-18 2010-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JP2010243863A (ja) * 2009-04-08 2010-10-28 Sony Corp 偏光板及び光装置
JP2011022202A (ja) * 2009-07-13 2011-02-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231313A (ja) * 2010-04-05 2011-11-17 Lintec Corp 粘着性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粘着性シート
JP2013242395A (ja) * 2012-05-18 2013-12-05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40204310A1 (en) * 2013-01-24 2014-07-24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4122615A (zh) * 2013-04-25 2014-10-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功能性偏振膜以及包含该偏振膜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04375230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光学功能膜层叠体及制造方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KR20150026065A (ko) * 2013-08-30 2015-03-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면 봉지 방식의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04422979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透明导电膜用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5144840A (zh) * 2013-03-12 2015-12-0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205027996U (zh) * 2015-09-24 2016-02-10 湖北优利迪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cd模组
CN105980892A (zh) * 2014-02-18 2016-09-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393922A (zh) * 2015-07-30 2017-0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6463647A (zh) * 2015-02-04 2017-02-22 株式会社Lg化学 封装膜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38715A (en) * 1979-04-18 1980-10-29 Hitachi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JPS58133128U (ja) * 1983-01-13 1983-09-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体
JPH0413981U (zh) * 1990-05-25 1992-02-04
JP4279944B2 (ja) 1999-06-01 2009-06-17 株式会社サンリッツ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4918701B2 (ja) * 2006-12-18 2012-04-18 株式会社トプコン 偏光板の防湿コーティング方法及びその方法により製造された偏光板
US9334406B2 (en) * 2009-02-25 2016-05-10 Lg Chem, Ltd. Composition for primer coating, optical film comprising the same, and polarizing plat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1033970A (ja) * 2009-08-05 2011-02-1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6152319B2 (ja) * 2013-08-09 2017-06-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粘着テープ又はシート
KR102096980B1 (ko) * 2015-01-26 2020-04-03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편광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화상 표시 장치
JP6689103B2 (ja) * 2015-03-12 2020-04-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21239A (ja) * 2015-07-13 2017-01-26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フィルム用硬化型接着剤組成物、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光学フィルムならびに画像表示装置
JP6581464B2 (ja) * 2015-10-22 2019-09-25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接着剤組成物及び偏光板
JP2017210504A (ja) * 2016-05-23 2017-11-30 積水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表示素子用封止剤及び表示素子

Patent Citation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83903A (ja) * 1983-10-14 1985-05-13 Hitachi Ltd 偏光素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液晶電気光学デバイス
JPH04305602A (ja) * 1991-04-02 1992-10-28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0545520A (ja) * 1991-08-14 1993-02-23 Nitto Denko Corp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525195A (zh) * 2003-02-25 2004-09-01 �ն��繤��ʽ���� 光学元件、其制备方法、粘合剂光学元件和图像显示器
CN101401015A (zh) * 2006-03-10 2009-04-01 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偏振片保护薄膜、偏振板、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122647A (zh) * 2006-08-08 2008-02-1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造方法
US20080259230A1 (en) * 2006-08-08 2008-10-23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Polarizing sheet and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CN101598829A (zh) * 2007-05-31 2009-12-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
JP2010117537A (ja) * 2008-11-13 2010-05-27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投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06932A (zh) * 2009-02-18 2010-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JP2010243863A (ja) * 2009-04-08 2010-10-28 Sony Corp 偏光板及び光装置
JP2011022202A (ja) * 2009-07-13 2011-02-03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JP2011231313A (ja) * 2010-04-05 2011-11-17 Lintec Corp 粘着性組成物および該組成物から得られる粘着性シート
JP2013242395A (ja) * 2012-05-18 2013-12-05 Japan Display Inc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40204310A1 (en) * 2013-01-24 2014-07-24 Lg Displa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5144840A (zh) * 2013-03-12 2015-12-09 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 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04122615A (zh) * 2013-04-25 2014-10-29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功能性偏振膜以及包含该偏振膜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04375230A (zh) * 2013-08-12 2015-02-25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光学功能膜层叠体及制造方法、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
KR20150026065A (ko) * 2013-08-30 2015-03-1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면 봉지 방식의 유기발광 다이오드 표시장치
CN104422979A (zh) * 2013-09-09 2015-03-1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带透明导电膜用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5980892A (zh) * 2014-02-18 2016-09-2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6463647A (zh) * 2015-02-04 2017-02-22 株式会社Lg化学 封装膜
CN106393922A (zh) * 2015-07-30 2017-02-1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及液晶显示装置
CN205027996U (zh) * 2015-09-24 2016-02-10 湖北优利迪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cd模组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GIICHI SHIBUYA,ETC: "Active liquid-crystal deflector and lens with Fresnel structure", 《CONFERENCE ON EMERGING LIQUID CRYSTAL TECHNOLOGIES XII (ELCT)》 *
董戴等: "空间用液晶显示器关键技术研究", 《液晶与显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580443B1 (ko) 2023-09-20
KR20190116279A (ko) 2019-10-14
JPWO2018159377A1 (ja) 2019-11-07
TWI690760B (zh) 2020-04-11
TW201837579A (zh) 2018-10-16
WO2018159377A1 (ja) 2018-09-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5578B (zh) 起偏振器的制造方法、起偏振器、偏振片、光学薄膜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05739001A (zh) 偏光板
CN104635290A (zh) 偏光膜和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CN109564314A (zh) 带相位差层的偏振片及有机el显示装置
CN105866872A (zh) 高耐久性偏振板及包含该偏振板的显示装置
CN110337601A (zh) 偏振片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8027469A (zh)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光学构件及图像显示装置
TWI743179B (zh) 偏光板
CN103080791B (zh) 薄型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TWI736758B (zh) 偏光板、影像顯示裝置及該影像顯示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04635289A (zh) 偏光膜和偏光膜的制造方法
JPWO2016052732A1 (ja) 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その光学フィルム積層体を用いた光学的表示装置、及び透明保護フィルム
CN111480100B (zh) 偏振片用层叠体、偏振片、层叠体膜卷、及其制造方法
CN110506307A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通过该制造方法所得的图像显示装置
CN110326036A (zh)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JP2008233768A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0494908A (zh) 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1185014B (zh) 带光学补偿层偏振板的制造方法以及使用带光学补偿层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TW202124631A (zh) 影像顯示裝置及光學構件之組合件
JP5351135B2 (ja) ヨウ素系偏光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N111480101B (zh) 偏振片用层叠体、偏振片、显示装置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11492276B (zh) 偏振片用层叠体、偏振片及它们的制造方法
TW202116914A (zh) 偏光件保護用樹脂組成物及具備由該組成物形成之保護層之偏光板
TW202032174A (zh) 偏光板及偏光板捲材
JP2022178799A (ja) 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