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6932A -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806932A
CN101806932A CN201010118208A CN201010118208A CN101806932A CN 101806932 A CN101806932 A CN 101806932A CN 201010118208 A CN201010118208 A CN 201010118208A CN 201010118208 A CN201010118208 A CN 201010118208A CN 101806932 A CN101806932 A CN 101806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parency carrier
polarizer
pasted
diaphragm
bonding a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0101182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藤井贵志
金泽笃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806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806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所述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在起偏镜的一面借助第1粘合剂粘贴第1透明基板后,在加压下进行加热,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以及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在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的未粘贴第1透明基板的面,借助第2粘合剂粘贴第2透明基板,从而得到在起偏镜的双面借助粘合剂粘贴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

Description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偏振片的制造方法,更详细而言,涉及借助粘合剂在起偏镜的双面直接粘贴透明基板而得到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迄今为止,作为偏振片,广泛使用如下的偏振片,即,在使二色性色素含浸于聚乙烯醇(PVA)膜后、进行拉伸等而得到的起偏镜的双面,粘贴三乙酰纤维素(TAC)膜等支撑膜而得到的偏振片。
另一方面,装有透射型液晶显示元件的投射型显示装置作为大型显示装置逐渐在工作用途和家庭用途中迅速普及。而且,在该透射型液晶显示元件中使用偏振片。在这种投射型显示装置中,近年来高辉度化发展,随之开始使用放出强光的光源。但是,使用TAC膜作为支撑膜的偏振片如果暴露于强光下,则TAC膜的变色迅速进行,因此成为左右投射型显示装置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例如在JPH10-39138-A中,提出了使用无机透明基板(以下有时简记为“透明基板”)代替TAC膜作为偏振片的支撑部件的技术。当将石英玻璃、水晶、蓝宝石等透明基板作为支撑部件时,即使强光照射也不发生变色,耐久性提高。
发明内容
然而,当采用在起偏镜上粘贴有透明基板的偏振片时,由于PVA系树脂膜的显著收缩,有时起偏镜会产生褶皱、龟裂,或者会发生从基板上剥落等外形异常的情况,难以将产生外形异常的起偏镜与透明基板粘贴。此外,如果在投射型显示装置中使用这种产生外形异常的起偏镜时,有可能会引起图像的变形。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起偏镜的双面用粘合剂直接粘贴透明基板而得到的偏振片制造方法,并且提供不产生褶皱等外形异常的偏振片。
本发明人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反复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完成了本发明。即,本发明的制造方法是在起偏镜的双面用粘合剂直接粘贴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工序: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在起偏镜的一面借助第1粘合剂粘贴第1透明基板后,在加压下进行加热,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以及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在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的未粘贴第1透明基板的面,借助第2粘合剂粘贴第2透明基板,从而得到在起偏镜的双面借助粘合剂粘贴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
本发明的优选方式的制造方法如下,即,在本申请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包括下述工序:保护膜粘贴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之前,将在基材膜的单面上形成有能够剥离的粘合层的保护膜的粘合层面粘贴在起偏镜的一面,得到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以及保护膜剥离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第1透明基板的粘贴是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的未粘贴保护膜的面进行的,得到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保护膜从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上剥离,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
本发明的其他优选方式的制造方法如下,即,在上述本申请发明的优选方式所述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常压加热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常压下加热,得到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其中保护膜剥离工序是针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进行的。
本发明另外的其他优选方式的制造方法如下,即,在本申请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包括下述工序:保护膜双面粘贴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之前,将在基材膜的单面上形成有能够剥离的粘合层的保护膜的粘合层面粘贴在起偏镜的双面,得到在双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保护膜单面剥离工序,将单面的保护膜从双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上剥离,得到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以及保护膜剥离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第1透明基板的粘贴是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的未粘贴有保护膜的面进行的,得到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保护膜从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上剥离,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
本发明另外的其他优选方式的制造方法如下,即,在上述本申请发明的另外的其他优选方式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常压加热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常压下加热,得到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其中保护膜剥离工序是针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进行的。
此外,从有效抑制水分向起偏镜浸入的观点出发,在本发明中,优选包括:密封剂涂布工序,在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得到的在起偏镜的两面借助粘合剂粘贴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中的、未被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中的任意基板覆盖的起偏镜的露出部分,涂布密封剂。
而且,在本发明中,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优选在加压下进行加热时的压力在4个大气压以上,优选温度在40℃以上。
在本发明中,优选起偏镜是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而成的。此外,作为上述第1粘合剂,优选胶粘剂(压敏性粘合剂)。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具有不产生褶皱等外形异常的起偏镜的偏振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工序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工序图。
图3是表示粘贴强化膜后被强化的保护膜的一例的垂直截面图。
图4是耐光性评价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起偏镜,2-透明基板(第1透明基板),3-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4-粘合剂(第1粘合剂),5-粘合剂(第2粘合剂),6-密封剂,7-保护膜,20-高压汞灯,21-UV/IR截止滤光片,22-复眼透镜,23-偏光束分路器阵列,24-二色镜,25-透镜,26-样品托架,27-白色光,28-红色、绿色光,29-蓝色光,71-基材膜,72-粘合层,73-强化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进行更加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实施方式的任何限定。
(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
图1是表示本申请发明的偏振片的制造方法的一个例子的工序图。首先,在起偏镜1的一面,借助粘合剂(第1粘合剂)4粘贴透明基板(第1透明基板)2(同图(a))。由此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该实施方式中,将粘合剂4涂布在透明基板2上,但也可以在起偏镜1上涂布、或者在起偏镜1和透明基板2的双方都涂布粘合剂4。
作为粘合剂4,可以优选使用丙烯酸系·硅酮系胶粘剂。这是由于在接下来的加热工序中可以追随起偏镜1的收缩,从而有效抑制起偏镜1产生龟裂、或起偏镜1从透明基板2剥离。
作为透明基板2,可以优选使用非晶质基板、结晶基板、树脂基板等。作为非晶质基板,可以列举例如白板玻璃、青板玻璃、石英玻璃等。作为结晶基板,可以列举例如水晶、蓝宝石、尖晶石、YAG结晶、萤石等。作为树脂基板,可以列举ZEONOR(注册商标)、ARTON(注册商标)、聚碳酸酯、丙烯酸等普通的透明树脂基板。除此之外,在是透明体且具有如下厚度的前提下,还可以优选使用氧化镁等无机烧结体,所述厚度是将因起偏镜的变形而产生的翘曲抑制到不会对后加工产生影响的水平的厚度。在以上例示的基板中,特别优选使用厚度为0.3mm以上的白板玻璃、石英玻璃、水晶、蓝宝石。
作为本发明中使用的起偏镜1,可以列举在聚乙烯醇(PVA)系树脂、聚乙酸乙烯酯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酯树脂等基材上吸附有二色性色素且所述二色性色素发生取向而成的起偏镜。其中,在将PVA系树脂用作基材的起偏镜1时,优选使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
以PVA系树脂作为基材的起偏镜1大致分为H型起偏镜和K型起偏镜。H型起偏镜是在经拉伸处理的PVA系树脂上附加二色性色素,利用硼酸使PVA链交联而成的。另一方面,K型起偏镜通过将PVA系树脂脱水而使主链产生双键,而制成起偏镜。所有起偏镜均可以应用于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但对于制造更容易、在工业上通常使用的H型起偏镜的制造方法,以下作以简要说明。
PVA系树脂包括: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的部分或完全皂化物的聚乙烯醇;皂化EVA树脂等乙酸乙烯酯与其他能够共聚的单体(例如乙烯、丙烯之类的烯烃类、巴豆酸、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马来酸之类的不饱和羧酸类、不饱和磺酸类、乙烯基醚类等)的共聚物的皂化物;用醛将聚乙烯醇改性而得到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
PVA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是85~100摩尔%左右,优选98摩尔%以上。此外,PVA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是1,000~10,000左右,优选1,500~5,000左右。
将上述基材制膜而得到的膜就是树脂膜。将基材制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方法。树脂膜的膜厚没有特别限定,通常是10~150μm的范围。
PVA系树脂膜的染色可以通过将PVA系树脂膜浸渍在色素溶液中来进行。使色素吸附于PVA系树脂膜而进行染色。在染色工序和接下来说明的交联工序中,使用染色装置。另外,树脂膜优选在染色工序之前,预先实施在水中的浸渍处理。
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地使用碘、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从容易吸附于PVA系树脂膜并发生取向、耐光性优异的角度出发,优选二色性染料。通过使用波长依赖性不同的染料,制成投射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蓝色通道(Bch)用、绿色通道(Gch)用、红色通道(Rch)用的各种起偏镜。
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通常使用将树脂膜浸渍于含有碘和碘化钾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碘含量通常优选每100重量份水为0.01~1重量份的范围。碘化钾的含量通常优选每100重量份水为0.5~20重量份的范围。染色时使用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优选20~40℃的范围。此外,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优选是20~1,800秒的范围。
另一方面,在使用二色性染料作为二色性色素时,通常采用将树脂膜浸渍于含有水溶性二色性染料的水溶液中进行染色的方法。该水溶液中的二色性染料的含量通常优选每100重量份水为1×10-4~10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是1×10-3~1重量份的范围。此外,例如可以是1×10-2重量份左右以下。该水溶液还可以含有硫酸钠等无机盐作为染色助剂。染色时使用的染料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优选20~80℃的范围。此外,在该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染色时间)通常优选是10~1,800秒的范围。
作为二色性染料,可以列举《液晶显示装置用二色性色素的开发》(栢根等人,住友化学,2002-II,23~30页)中记载的化合物。
二色性染料可以以游离酸的形式使用,也可以以铵盐、乙醇胺盐、烷基胺盐等胺盐的形式使用,但通常以锂盐、钠盐、钾盐等碱金属盐的形式使用。该二色性染料分别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其他的一种以上组合使用。
接着对被染色后的PVA系树脂膜进行交联处理。换言之,用二色性色素染色后,对PVA系树脂膜进行硼酸处理。硼酸处理通过将PVA系树脂膜浸渍于含硼酸的水溶液后水洗来进行。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硼酸的量通常优选每100重量份水为2~15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5~12重量份的范围。在使用碘作为二色性色素时,该含硼酸的水溶液优选含有碘化钾。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碘化钾的量通常优选每100重量份水为0.1~15重量份的范围,更优选5~12重量份的范围。在含硼酸的水溶液中的浸渍时间通常优选是60~1,200秒的范围,更优选150~600秒的范围,进一步优选200~400秒的范围。含硼酸的水溶液的温度通常优选是50℃以上,更优选是50~85℃的范围,进一步60~80℃的范围。
硼酸处理后的树脂膜的水洗处理,例如通过将经硼酸处理的PVA系树脂膜浸渍于水中来进行。水洗处理中水的温度通常是5~40℃的范围,浸渍时间通常是1~120秒的范围。水洗后实施干燥处理。干燥处理通常使用热风干燥机、远红外线加热器进行。干燥处理的温度优选是30~100℃的范围,更优选是60~95℃的范围。
干燥处理的时间通常优选60~600秒的范围,更优选120~600秒的范围。
将如图1(b)所示的起偏镜1和透明基板(第1透明基板)2的粘贴体放入例如高压釜(加压处理装置)中,在规定压力下加热到规定温度。由此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由于在加压下进行加热处理,因此由胶粘剂带来的粘合力增大,在加热处理时即使起偏镜1变形,起偏镜1也难以剥离。作为加压条件,优选4个大气压以上,更优选5个大气压以上。此外,加热温度优选40~120℃,更优选50~100℃。加热时间优选15~90分钟,更优选20~60分钟。
(常压加热工序)
在加压下进行加热处理后,优选将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常压下进一步进行加热处理。由此得到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作为这种情况的常压下的加热处理,优选例如采用强制对流式烘箱进行加热,温度优选50~100℃,特别优选70~90℃。加热时间根据温度和烘箱而异,但优选1~100小时左右。
(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
接着,如图1(c)所示,将粘合剂(第2粘合剂)5涂布于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或者经加热处理的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中起偏镜1的另一面(未粘贴第1透明基板的面)上,借助该涂布面粘贴在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3上。由此得到在起偏镜的双面借助粘合剂粘贴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作为此处使用的粘合剂5,可以列举丙烯酸系·硅酮系·环氧系的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或热固化型粘合剂、丙烯酸系·硅酮系粘合剂等。在工业上,从容易控制固化时机的角度出发,优选使用UV固化型粘合剂、热固化型-2液混合型的液状粘合剂。此外,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3向起偏镜1的粘贴优选在减压下进行,通常优选的压力是500Pa以下,更优选100Pa以下,进一步优选30Pa以下,最优选10Pa以下。
在起偏镜1上粘贴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3后,优选将氛围气体压力提高到减压前的原来压力或高于其的高压力。最优选的氛围气体压力是100kPa左右,但是从减小对减压槽施加的力的变动的观点出发,优选在将减压槽整体的氛围气体压力升压到50kPa左右后,升压至100kPa左右等缓慢进行升压的方法,该方法适合于工业生产。另外,如果使氛围气体压力比粘贴时高,则存在能抑制在粘贴时起偏镜1和透明基板3之间产生间隙及间隙扩大的趋势,因而优选。
接着,在升压到规定压力后,当粘合剂5为固化型粘合剂时,通过紫外线照射、加热而使该粘合剂固化。当粘合剂4和粘合剂5均由胶粘剂构成时,难以吸收起偏镜1的起伏,当透明基板2、3不具有挠性时,可能会产生真空气泡。为此,推荐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粘合剂4和粘合剂5中的至少一方使用具有流动性的粘合剂。该具有流动性的粘合剂经加热等达到数十万Pa/s以下的粘度即可。作为具有流动性的粘合剂,可以列举丙烯酸系·硅酮系·环氧系紫外线固化型粘合剂、热固化型粘合剂等。
(密封剂涂布工序)
接着,如第1图(d)所示,优选在起偏镜的未被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中的任意基板覆盖的部分-起偏镜1的外周边缘、即在透明基板(第1透明基板)2上对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3的整个外周涂布密封剂6。由此,可以抑制大气中的水分浸入到起偏镜1中。作为可以在本发明中使用的密封剂6,可以列举以往公知的密封剂,但优选在加工时具有流动性,在加工后固化而具有密封功能的密封剂。例如,可以优选使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或热固化型树脂、或者在双方的作用下发生固化的树脂等。这种密封剂6的具体例,包括乙烯-酸酐共聚物系粘合剂、环氧树脂系粘合剂(例如Cemedine公司制热固化性环氧树脂EP582、ADEKA公司制紫外固化性环氧树脂KR695A,三键株式会社制紫外固化性环氧树脂TB3025G,Nagase Chemtex公司制紫外固化性树脂XNR5516Z)、聚氨酯树脂系粘合剂、酚醛树脂系粘合剂、硅酮树脂系粘合剂(例如紫外线固化型硅酮、具有甲硅烷基末端聚醚的改性硅酮树脂)、氰基丙烯酸酯系粘合剂及丙烯酸树脂系粘合剂等固化性粘合剂。
使用固化型树脂作为密封剂6时,优选固化前的挥发成分为2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重量%以下。当是挥发成分为2重量%以下的密封剂时,不仅抑制在加工后的密封剂内产生微小气泡,而且可以在减压下涂布密封剂,使加工成品率大幅提高。这里,挥发成分是按照“JIS K6249”测定得到的值。
此外,优选密封剂6固化后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80℃以上,煮沸吸收率为4重量%以下。由此,不仅耐热性提高,而且抑制水分从外部气体向起偏镜1浸入,从而偏振片的耐光性提高。这里,所谓煮沸吸收率,是指将固化物浸渍在沸水中1小时后增加的质量相对于浸渍前的固化物的质量的百分率,是按照“JIS K 6911”求出的。
密封剂6的透湿度通常优选为60g/(m2·24hr)以下,更优选为25g/m2·24hr以下。密封剂的透湿度为60g/m2·24hr以下时,能够进一步抑制水分从外部气体向起偏镜1浸入,可以使偏振片的耐光性提高。这里,所谓透湿度,是指按照“JIS Z 0208”,求出将密封剂制成厚度100μm的固化物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透过的水分量的值。
进而,根据需要,还可以对透明基板2、3的与空气接触的外表面,施以与所使用的光的波长相对应的防反射处理。作为防反射处理,可以列举例如采用溅射法、真空蒸镀法而形成电介质多层膜的方法,采用涂敷而赋予一层以上的低折射率层等的方法。进而,还可以对防反射面施以用于防止在表面附着污垢的防污处理。作为防污处理,可以列举例如在表面形成对防反射性能几乎不产生影响的程度的含氟薄膜层。
图2中示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其他实施方式。该图所示的制造方法与图1所示制造方法的不同点在于:使用在一面粘贴有保护膜7的起偏镜1。通过在起偏镜1上粘贴保护膜7,可以抑制在加热处理时起偏镜1的急剧收缩,并有效抑制起偏镜1从透明基板2剥离。以下,以与图1所示的制造方法的不同点为中心,对该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于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并且省略其说明。
(保护膜粘贴工序)
首先,在起偏镜1的一面粘贴保护膜7(图2(a))。由此得到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这里使用的保护膜7在基材膜71的单面形成有可以揭离的粘合层72。作为基材膜71,可以列举由例如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等形成的膜。此外,作为可以揭离的粘合层72的材质,可以列举例如聚乙烯、橡胶等聚烯烃等。另外,作为可以揭离的粘合层72的粘合强度,优选:借助粘合层72粘贴聚碳酸酯板(MD方向150mm、TD方向75mm)和保护膜7后,以速度3.0mm/分钟、线压9100N/m进行辊压,在23℃静置1天后,根据JIS Z 0237(2000),用TensilonAutograph(テンシロンオ一トグラフ)进行180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是0.01~0.05N/25mm。作为这种保护膜7的市售品,可以列举例如SunA.Kaken公司制“PAC系列”、Toray Advanced Film公司制“トレテツク系列”等。
另外,在使用聚乙烯作为保护膜7的基材膜71时,保护膜7的柔软性过高,不易处理,有时无法起到足够的保护功能。在这种情况下,推荐如图3所示,在基材膜71的未形成粘合层72的的面上进一步粘贴由PET树脂等形成的强化膜73,从而使操作性等提高。在将强化膜73粘贴在基材膜71时优选使用胶粘剂(未图示),当然也可以使用UV固化型、热固化型、二液混合型等粘合剂。
(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常压加热工序)
接着,借助粘合剂(第1粘合剂)4将透明基板(第1透明基板)2粘贴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中的粘贴有保护膜7的起偏镜1的另一面(第2图(b)),然后在加压下加热,得到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偏振片(第2图(c))。在加压下进行加热处理后,优选将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偏振片在常压下进一步进行加热处理。由此得到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偏振片。这些工序与图1中示出的实施方式相同。
(保护膜剥离工序)
接着,将保护膜7从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偏振片上剥除(第2图(d))。由于在保护膜7上形成的粘合层72是可以揭离的,因此保护膜7在起偏镜1的表面不会残留粘合剂,而是干净地剥离。由此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
(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
然后,在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的、剥除了保护膜7的面上涂布粘合剂(第2粘合剂)5,并粘贴透明基板(第2透明基板)3(第2图(e))。由此可以得到在起偏镜的双面借助粘合剂粘贴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
(密封剂涂布工序)
然后,优选在起偏镜1的外周边缘、即、在透明基板2上对透明基板3的整个外周涂布密封剂6。由此可以抑制大气中的水分浸入起偏镜1。
此外,虽未图示,但作为图2中示出的本发明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的变形例,还可以列举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之前,进行保护膜双面粘贴工序和保护膜单面剥离工序的实施方式。
(保护膜双面粘贴工序)
通过在起偏镜的双面进行上述保护膜粘贴工序中的保护膜的粘贴,由此得到在双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
(保护膜单面剥离工序)
与上述保护膜剥离工序同样,将单面的保护膜从双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上剥除。由此得到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
然后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通过实施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常压加热工序、保护膜剥离工序、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密封剂涂布工序等,得到本发明的偏振片。
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偏振片,即使强光长时间透射也不易产生漏光的初期耐光性、以及在高湿下即使长期间保存后也不产生漏光的长期耐光性优异。此外,在高温下即使强光长时间透射起偏镜也不剥离的耐热性优异。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定。
实施例1
作为光学部件,使用使在蓝色区域显示优异二色性的黄色染料吸附于经单轴拉伸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而制作成的蓝色通道用吸收型起偏镜,该实施例如下所示。
首先,为了制作由聚乙烯醇系树脂形成的起偏镜,将平均聚合度约为2,400、皂化度为99.9摩尔%以上、厚度75μm的聚乙烯醇膜以干式单轴拉伸到约5倍,进而在施加用于拉伸的张力的状态下,浸渍于60℃的纯水中1分钟,然后在黄色二色性染料/水的重量比为0.05/100的水溶液中在74℃浸渍60秒。然后在硼酸/水的重量比为8.5/100的水溶液中在72℃浸渍300秒。接着在26℃的纯水中洗涤20秒后进行加热,得到二色性染料吸附于PVA且所述二色性染料发生了取向的起偏镜。另外,得到的起偏镜的厚度是25μm。
将具有聚烯烃系粘合层的聚乙烯的保护膜(厚度约30μm)粘贴在得到的起偏镜的两侧。保护膜7的粘合层的粘合强度如下:借助粘合层72粘贴聚碳酸酯板(MD方向150mm、TD方向75mm)和保护膜7后,以速度3.0mm/分钟、线压9100N/m进行辊压,在23℃静置1天后,根据JIS Z 0237(2000),用Tensilon Autograph进行180度的拉伸试验,结果是0.03N/25mm。
接着,将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2)的表面具有丙烯酸系胶粘剂层(厚度约25μm,以下有时记为胶粘剂层)的强化膜借助该胶粘剂层进一步粘贴在一方的保护膜的表面。保护膜和强化膜的粘贴用辊对辊的方式进行。然后,从层叠有聚乙烯膜(PE1)/粘合层1/起偏镜/粘合层2/聚乙烯膜(PE2)/胶粘剂层/(PET2)的辊上,剥除PE1,在剥除了PE1的起偏镜的面上,赋予作为第1粘合剂的粘合层1’。接着,将实施了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隔离膜(PET1)的实施了脱模处理的面与粘合层1’的面粘贴。
将得到的(PET1)/粘合层1’/起偏镜/粘合层2/(PE2)/胶粘剂层/(PET2)的层叠辊进一步剪裁加工成19mm×17mm的大小,得到层叠体。另外,对于上述层叠体的(PET1)/粘合层1’,根据JIS Z 0237(2000),用Tensilon Autograph进行180度的拉伸试验,结果粘合强度是0.08N/25mm,未看到所回收的PET1上有粘合剂残留。此外,对于上述层叠体的粘合层1’/起偏镜,根据JIS Z 0237(2000),用TensilonAutograph进行180度的拉伸试验,结果粘合强度是0.15N/25mm。
将剪裁加工后得到的层叠体的PET1剥除,借助通过剥除而露出的粘合层1’,粘贴作为第1透明基板的白板玻璃(大小:26mm×23mm,厚度:0.55mm)。该粘贴通过利用粘贴辊推压第1透明基板来进行。
将由白板玻璃/粘合层1’/起偏镜/粘合层2/PE2/胶粘剂层/PET2构成的层叠体在5个大气压、50℃的条件下加热处理20分钟。然后利用强制对流式烘箱在80℃进行72小时的加热处理。在加热处理结束后,剥除该层叠体的粘合层2/PE2/胶粘剂层/PET2,对通过剥除而露出的起偏镜的面涂布作为第2粘合剂的无溶剂丙烯酸系UV固化型粘合剂,然后粘贴在23mm×21mm、厚度约0.5mm的作为第2透明基板的水晶基板上。
然后,在起偏镜的外周部即水晶基板与玻璃白板的空隙中流入作为密封剂的环氧树脂,得到偏振片。得到的偏振片中包含的起偏镜不具有褶皱等外形异常。
(耐光性初期评价)
所谓耐光性初期评价是指如下方法,在图4所示的耐光性评价装置的蓝色通道用光路中,以偏振片的透明基板1的面位于LCD面板侧的方式投入偏振片,检查有无发生因劣化导致的漏光。
(耐光性长期评价)
所谓耐光性长期评价,是将得到的偏振片在60℃、相对湿度90%的环境下放置72小时后,进行与(耐光性初期评价)同样的耐光性评价。
(耐热性评价)
所谓耐热性评价,是将得到的偏振片在110℃的环境下保存72小时后,观察起偏镜有无剥离。
实施例1中得到偏振片,在耐光性初期评价、耐光性长期评价和耐热性评价中得到优异的结果。
实施例2
在加压加热处理之前,从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的由白板玻璃/粘合层1’/起偏镜/粘合层2/PE2/胶粘剂层/PET2构成的层叠体中,剥除粘合层2/PE2/胶粘剂层/PET2,然后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加压加热处理。在得到的由白板玻璃/粘合层1’/起偏镜构成的层叠体的角部,确认起偏镜从白板玻璃稍微剥离直至最大约为0.3mm,但是,是在接着与水晶基板粘贴方面没有问题的水平。与水晶基板的粘贴与实施例1同样地进行,得到偏振片。
得到的偏振片中包含的起偏镜不具有褶皱等外形异常。此外,实施例2中得到的偏振片在耐光性初期评价、耐光性长期评价和耐热性评价中得到优异的结果。
参考例1
对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的PE1/粘合层1/起偏镜/粘合层2/PE2/胶粘剂层/PET2的层叠辊实施剪裁加工,接着在常压下在80℃进行72小时的加热处理。其结果,起偏镜产生显著的褶皱,无法进行接下来的加工。
参考例2
对实施例1中制成的PE1/粘合层1/起偏镜/粘合层2/PE2/胶粘剂层/PET2的层叠辊实施剪裁加工,接着在常压下利用强制对流式烘箱在80℃进行约5分钟的加热处理。其结果,起偏镜产生显著的褶皱,无法进行接下来的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可以制造不产生褶皱等外形异常的偏振片。

Claims (9)

1.一种偏振片的制造方法,其中,包括下述工序:
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在起偏镜的一面借助第1粘合剂粘贴第1透明基板后,在加压下进行加热,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以及
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在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的未粘贴第1透明基板的面,借助第2粘合剂粘贴第2透明基板,从而得到在起偏镜的双面借助粘合剂粘贴有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下述工序:
保护膜粘贴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之前,将在基材膜的单面上形成有能够剥离的粘合层的保护膜的粘合层面粘贴在起偏镜的一面,得到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以及
保护膜剥离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第1透明基板的粘贴是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的未粘贴保护膜的面进行的,得到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保护膜从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上剥离,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常压加热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常压下加热,得到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
其中保护膜剥离工序是针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进行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下述工序:
保护膜双面粘贴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之前,将在基材膜的单面上形成有能够剥离的粘合层的保护膜的粘合层面粘贴在起偏镜的双面,得到在双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
保护膜单面剥离工序,将单面的保护膜从双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上剥离,得到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以及
保护膜剥离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第1透明基板的粘贴是在单面粘贴有保护膜的起偏镜的未粘贴有保护膜的面进行的,得到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保护膜从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上剥离,得到粘贴有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常压加热工序,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后,将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在常压下加热,得到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
其中保护膜剥离工序是针对经过加热处理的粘贴有保护膜和第1透明基板的起偏镜进行的。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包括:密封剂涂布工序,在第2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得到的在起偏镜的两面借助粘合剂粘贴透明基板而成的偏振片中的、未被第1透明基板和第2透明基板中的任意基板覆盖的起偏镜的露出部分,涂布密封剂。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在第1透明基板粘贴工序中,在加压下进行加热时的压力在4个大气压以上,温度在40℃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起偏镜是使二色性色素吸附于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而成的。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第1粘合剂是胶粘剂。
CN201010118208A 2009-02-18 2010-02-10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180693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9-035564 2009-02-18
JP2009035564A JP2010191203A (ja) 2009-02-18 2009-02-18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806932A true CN101806932A (zh) 2010-08-18

Family

ID=42608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118208A Pending CN101806932A (zh) 2009-02-18 2010-02-10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10191203A (zh)
CN (1) CN101806932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164A (zh) * 2011-04-15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投射型影像装置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3502850A (zh) * 2011-04-26 2014-01-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08474898A (zh) * 2016-01-19 2018-08-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0326036A (zh) * 2017-02-28 2019-10-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85400A1 (en) 2002-03-29 2003-10-02 Hitachi, Ltd. Sound processing unit, sound processing system, audio outpu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TW201302960A (zh) * 2011-04-08 2013-01-16 Sumitomo Chemical Co 偏光板之製造方法、偏光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JP5838646B2 (ja) * 2011-08-10 2016-01-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投射型映像装置及び投射型映像装置の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6371031B2 (ja) * 2012-07-02 2018-08-0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WO2017126490A1 (ja) * 2016-01-19 2017-07-27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KR102041411B1 (ko) * 2016-05-16 2019-11-27 가부시키가이샤 폴라테크노 편광 부재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헤드 업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909270B2 (ja) * 2018-04-06 2021-07-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製造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7621A (ja) * 2002-04-18 2003-10-31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051999A (ja) * 2006-08-24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051998A (ja) * 2006-08-24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8268842A (ja) * 2006-08-08 2008-11-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307621A (ja) * 2002-04-18 2003-10-31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8268842A (ja) * 2006-08-08 2008-11-06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8051999A (ja) * 2006-08-24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プロジェクタ
JP2008051998A (ja) * 2006-08-24 2008-03-06 Seiko Epson Corp 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36164A (zh) * 2011-04-15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投射型影像装置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US9022571B2 (en) 2011-04-15 2015-05-0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Optical device with adhesive bonding layer and siloxane bonding layer with leaving group, projection-type imaging apparatus utilizing optical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device
CN102736164B (zh) * 2011-04-15 2015-06-03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投射型影像装置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CN103502850A (zh) * 2011-04-26 2014-01-08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US9348074B2 (en) 2011-04-26 2016-05-24 Nitto Denko Corporation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laminate
CN108474898A (zh) * 2016-01-19 2018-08-3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08474898B (zh) * 2016-01-19 2021-05-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0326036A (zh) * 2017-02-28 2019-10-11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图像显示装置及该图像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0191203A (ja) 201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6932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JP7069245B2 (ja) 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541569B (zh) 偏光板的製造裝置及製造方法
JP2010197448A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N111373294B (zh) 起偏镜的制造方法
KR20080042705A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KR20200090759A (ko) 편광자 및 편광판
TW201121794A (en) Optical laminat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WO2017146041A1 (ja) 積層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4222282A (ja) 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光学フィルム、画像表示装置、光学フィルム用転写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光学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6279093B2 (ja) 偏光板、画像表示装置、及び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KR102343171B1 (ko)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해당 제조 방법에 의해 얻어진 화상 표시 장치
JP6442435B2 (ja) 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819293A (zh)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KR20110113310A (ko) 편광판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00077771A (ko) 박막형 편광판의 제조방법, 박막형 편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6945286B2 (ja) 偏光子の製造方法
WO2010044218A1 (ja)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CN112969940B (zh) 偏振板
KR20190138786A (ko) 화상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화상 표시 장치
KR101632473B1 (ko) 편광자의 제조 방법,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되는 편광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편광판
TW202307485A (zh) 積層體
CN111868580B (zh) 层叠膜的制造方法
TW202346920A (zh) 偏光薄膜及影像顯示裝置
CN114616298A (zh) 偏光件保护用树脂组合物及具备由该组合物形成的保护层的偏光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