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474898B -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474898B
CN108474898B CN201780006914.0A CN201780006914A CN108474898B CN 108474898 B CN108474898 B CN 108474898B CN 201780006914 A CN201780006914 A CN 201780006914A CN 108474898 B CN108474898 B CN 108474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laminate
adhesive layer
pressure
precursor
polariz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0691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474898A (zh
Inventor
松本大辅
寇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7/001340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126490A1/ja
Publication of CN108474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474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474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2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arri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4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42Polarizing, birefringent, filter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防止在偏振板的贴合面咬入大的气泡所致的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高效地制造光学层叠体的方法。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为至少具有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使上述保护膜、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和上述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以及将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

Description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被广泛地用作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大型电视等液晶显示装置中的偏振光供给元件或者偏振光检测元件。对于上述光学层叠体而言,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的制造时,出于保护其表面的目的,将上述偏振板、粘合剂层和保护膜进行了贴合。此外,例如在上述偏振板与保护膜之间,根据需要借助粘合剂层而贴合有光学膜、例如增亮膜等功能性膜。这样制造的光学层叠体进一步借助粘合剂层而贴附于液晶面板,成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构成部件。
这样的光学层叠体中使用的粘合剂层例如通过对偏振板涂布粘合剂来形成(例如专利文献1)。
另外,提出了通过使用能够重新贴合的再剥离性双面粘合片,将偏振板与其他光学构件和保护膜等进行贴合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3773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0-1803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但是,像专利文献1所示出的偏振板那样,借助粘合剂层将膜彼此贴合而成的光学层叠体中,例如可能产生在偏振板与粘合剂层的贴合面咬入气泡的问题。
例如在将偏振板与保护膜进行贴合时,存在于贴合面的气泡被咬入到粘合剂层等,由此可能在偏振板与粘合剂层的贴合面咬入气泡。另外,在贴合面附着有尘埃、金属粉等异物时,在将偏振板与保护膜进行贴合时,存在有异物的部分的保护膜、偏振板与周围相比翘起,其结果是,有时呈现在异物的周围咬入气泡的状态。
特别是,近年来从液晶显示装置的薄且轻量化的要求出发,为了使偏振板的厚度变薄,例如正在追求使粘合剂层的厚度比以往薄。若使粘合剂层的厚度比以往薄,则由异物的附着所致的气泡咬入就会比以往的粘合剂层更进一步显著地被认识到。
具体地,在以往厚度的粘合剂层中,某种程度的大小的异物被埋没于粘合剂层中,因此不太发生由异物的附着所致的气泡咬入的问题。另外,即使发生了气泡的咬入,气泡尺寸也不大。与此相对,在使粘合剂层的厚度比以往薄时,即使是以往不成为问题的大小的异物,其大小与粘合剂层的厚度相比也会相对变大,不会被埋没于粘合剂层。其结果是,产生由异物所致的气泡咬入的可能性与以往相比增高,此外,所产生的气泡尺寸与以往相比也增大。
另一方面,像专利文献2中示出的能够重新贴合的再剥离性双面粘合片那样,提出了通过将粘合剂层再次剥离并重新贴合来除去气泡和异物的方案。但是,能够重新贴合的粘合剂层与无法再次剥离的粘合剂层相比,粘合力、耐热性、防湿性等物性会变差。因此,在将再剥离性的粘合剂层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等,并将其曝露于高温条件下时,会产生由该粘合剂层引起的光学缺陷。另外,在再次剥离时,会发生新的异物附着和气泡咬入。
这样一来,例如在偏振板的贴合面咬入大的气泡时,偏振板、进而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其结果是,会产生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成品率减少(不良率增加)等不良情况。
本发明鉴于上述课题而进行,其目的在于,提供例如防止在偏振板的贴合面咬入大的气泡所致的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高效地制造光学层叠体的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内容:
[1]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为至少具有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上述制造方法包括:
使上述保护膜、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和上述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
[2]根据[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还具有功能性膜和第二粘合剂层,
上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使上述功能性膜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进行贴合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第二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
[3]根据[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还具有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
上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使第三粘合剂层与剥离纸进行贴合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第三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为200μm以下。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上述偏振板的厚度为10~65μm。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保护膜的厚度为100μm以下。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地缩小在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时可产生的气泡尺寸。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一例的示意剖面图。
图2为计算本发明的实施例所涉及的气泡尺寸的方法的说明图。
图3为示出光学层叠体的剖面图与翘曲量的关系的简图。
图4(a)为示出所观察到的气泡的图,图4(b)为示出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而除去了气泡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使用适宜的图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实施方式。另外,本说明书中记载的学术文献和专利文献全部作为参考而在本说明书中进行援用。
本发明中的制造方法涉及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为至少具有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上述制造方法包括:
使上述保护膜、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和上述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以下也称作“前体的后处理工序”或“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缩小第一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尺寸,能够有效地除去气泡。此外,本发明中,在压力单位用“MPaG”表示的情况下,其压力只要没有特别指定,则表示表压。
此外,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量,也能够进行抑制。
本发明中的光学层叠体至少具有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例如依次层叠有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本发明包括:使上述保护膜、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和上述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以及将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
使保护膜、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和上述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可以使用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例如,可以使保护膜与第一粘合剂层进行贴合,然后,使第一粘合剂层的与保护膜相反一侧的面与偏振板进行贴合。或者,可以使偏振板与第一粘合剂层进行贴合,然后,使第一粘合剂层的与偏振板相反一侧的面与保护膜进行贴合。
本发明通过将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例如10~40℃的温度、在另一例中为15~3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加压气氛中、例如0.2~0.7MPaG的加压气氛中、在另一例中为0.2~0.6MPaG的气氛中,能够缩小或除去第一粘合剂层中的气泡。
只要为这些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则温度与压力的组合没有限定。例如,在温度为15~30℃的情况下,压力可以为0.2~0.5MPaG。例如,除上述范围外,温度也可以为10~45℃,可以为大于30℃~小于50℃,可以为35℃~45℃。
另外,除上述范围外,加压气氛也可以为0.3~0.6MPaG、0.35~0.55MPaG的范围。
压力越高,则缩小气泡的效果变得越高。若考虑到加压处理的安全性,则压力可以为0.7MPaG以下。
处理温度的下限值例如为-10℃以上,在某一方式中为5℃以上。若为这样的范围,则例如第一粘合剂层等中可以使用的粘合剂保持了流动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或除去气泡。
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中需要的加压时间例如为24小时以下,例如为1小时以下,特别是30分钟以下。通过以这样的范围进行加压,可以有效地进行气泡的除去,此外,能够预防光学层叠体的收缩。另外,能够防止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显著增大。
例如,以3~30分钟进行处理。此外,本说明书中,加压时间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为从开始加压起至到达规定的压力,且其后保持一定压力的时间的合计。另外,可以阶段性地增加压力,也可以以一定的上升率来增加压力。
加压后的减压时间可以根据所赋予的压力、温度等适宜设定。减压时间例如为0.5~30分钟,在另一方式中为8~30分钟。例如,在0.2~0.7MPaG的范围、常温(25℃)下进行加压处理的情况下,减压时间可以为5~30分钟,例如为8~30分钟。在另一例中,在0.2~0.6MPaG的范围、常温下进行加压处理的情况下,减压时间可以为8~30分钟。
通过在这样的条件下进行减压,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泡尺寸的缩小和气泡除去,此外,能够预防光学层叠体的收缩。另外,能够防止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显著增大。
本说明书中,减压时间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则表示从开始减压起至到达常压为止的时间。可以阶段性地进行减压,也可以以一定的变化率降低压力。
本说明书中,将加压处理的压力设定为0.2~0.7MPaG是指,若为这样的范围内,则能够采取任选的值。例如,加压处理的压力可以为0.3~0.65MPaG,也可以为0.4~0.6MPaG。另外,根据要实施气泡除去的粘合剂层的厚度、粘合剂层的数目,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则能够适宜设定这些值。
本发明中,在前体的后处理工序的基础上,可以根据需要在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前阶段包括缩小或除去第一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的进一步工序(以下也称作“前体的预处理工序”)。
例如,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可以在使保护膜与第一粘合剂层进行贴合后,包括前体的预处理工序,然后包括前体的后处理工序。
也可以在使第一粘合剂层与偏振板进行贴合后,包括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在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前阶段中,通过包括前体的预处理工序,能够进一步有效地除去气泡。
在此,存在于第一粘合剂层的气泡可以是第一粘合剂层与相邻层的界面处、例如保护膜与第一粘合剂层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可以是第一粘合剂层与偏振板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可以是第一粘合剂层内部存在的气泡,还可以是它们的组合中存在的气泡。此外,这样的例子不仅适用于第一粘合剂层,也适用于后述的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
本说明书中,缩小气泡是指,使咬入到粘合剂层的气泡尺寸变小。进行气泡的缩小和除去的机制并不限定于下述主张,例如可推定为:通过将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从光学层叠体的端部向外部挤出,能够进一步使气泡尺寸变小。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地制造没有咬入使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这一大小的气泡且品质高的光学层叠体。其结果是,发挥出能够增加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成品率(减少不良率)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上述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气泡除去,因此能够抑制因偏振板等的收缩而可产生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进而,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量,也能够进行抑制。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在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为长条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将上述长条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切割为小片(chip)状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也称为切割工序)。另外,可以在将保护膜等的原料切割后,与第一粘合剂层等进行贴合,并施与上述的气泡除去工序。例如,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上述切割工序之后进行上述的气泡除去工序。这是因为,若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大小(面积)小,则能够高效地从光学层叠体的前体挤出气泡。
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中,可以在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之后,根据需要而包括该技术领域中公知的进一步的切割工序、其他光学构件的层叠工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光学层叠体还具有功能性膜和第二粘合剂层,上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使上述功能性膜与上述第二粘合剂层进行贴合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第二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以下也称作“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至少能够有效地缩小第二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尺寸,能够有效地除去气泡。
此外,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量,也能够进行抑制。
例如,可以依次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二粘合剂层和偏振板进行贴合。同样地,也可以依次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偏振板、第二粘合剂层和功能性膜进行贴合。这些各层的贴合顺序和贴合方式可以适宜设定。
在此,存在于第二粘合剂层的气泡可以是第二粘合剂层与相邻层的界面处、例如功能性膜与第二粘合剂层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可以是第二粘合剂层与偏振板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可以是第二粘合剂层内部存在的气泡,还可以是它们的组合中存在的气泡。
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可以在使功能性膜与第二粘合剂层进行贴合后再进行。
另外,也可以在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和第二粘合剂层进行贴合后再进行。
例如,可以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和第二粘合剂层进行贴合,将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缩小或除去第二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接着,在第二粘合剂层的与功能性膜相反一侧的面贴合偏振板,将包含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缩小或除去第二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从而得到光学层叠体。
此外,也可以在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二粘合剂层和偏振板进行贴合后,配置在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缩小或除去第二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从而得到光学层叠体。
无论哪一方式,通过将第二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均能够有效地除去第二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
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二粘合剂层和偏振板进行贴合的工序也可以通过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进行,另外,使粘合剂层等进行贴合的顺序也可以适宜选择。经过该工序,可以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
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可以与上述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一起进行,例如,可以在制作具有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之后,进行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上述“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包括“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
另外,可以单独地进行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在与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一起进行的情况下,可以按照上述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中施加的条件来进行。另外,在将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和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分别独立进行的情况下,处理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所施加的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的种类、厚度等来适宜设定这些条件。
例如,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中,通过将第二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例如10~40℃的温度、在另一例中为15~3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例如0.2~0.7MPaG的气氛中、在另一例中为0.2~0.6MPaG的气氛中,能够缩小或除去第二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
只要是这些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则温度与压力的组合没有限定。例如,在温度为15~30℃的情况下,压力可以为0.2~0.5MPaG。
例如,除上述范围外,温度也可以为10~45℃,可以为大于30℃~小于50℃,可以为35℃~45℃。
另外,除上述范围外,加压气氛也可以为0.3~0.6MPaG、0.35~0.55MPaG的范围。
压力越高,则缩小气泡的效果变得越高。若考虑到加压处理的安全性,则压力可以为0.7MPaG以下。
处理温度的下限值例如为5℃以上。若为这样的范围,则例如第一粘合剂层和第二粘合剂层中可以使用的粘合剂保持了流动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或除去气泡。
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中需要的加压时间例如为24小时以下,例如为1小时以下,特别是30分钟以下。例如以3~30分钟进行处理。通过在这样的范围进行加压,可以有效地进行气泡尺寸的缩小和气泡的除去,此外,能够预防光学层叠体的收缩。另外,能够防止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显著增大。
加压后的减压时间可以根据所赋予的压力、温度等适宜设定。减压时间例如为0.5~30分钟,在另一方式中为8~30分钟。例如,在0.2~0.7MPaG的范围、常温下进行加压处理的情况下,减压时间可以为5~30分钟,例如为8~30分钟。在另一例中,在0.2~0.6MPaG的范围、常温下进行加压处理的情况下,减压时间可以为8~30分钟。
通过以这样的范围进行减压,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泡尺寸的缩小和气泡除去,此外,能够预防光学层叠体的收缩。另外,能够防止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显著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地制造没有咬入使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这一大小的气泡且品质高的光学层叠体。其结果是,发挥出能够增加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成品率(减少不良率)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上述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气泡除去,因此能够抑制因偏振板等的收缩而可产生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进而,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量,也能够进行抑制,其结果是,发挥出能够增加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和成品率(减少不良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在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为长条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将上述长条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切割为小片状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也称为切割工序)。另外,可以在将保护膜等的原料切割后,与第一粘合剂层等进行贴合,并施与上述的气泡除去工序。例如,在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上述切割工序之后进行上述的气泡除去工序。这是因为,若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大小(面积)小,则能够高效地从光学层叠体的前体挤出气泡。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光学层叠体还具有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上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使第三粘合剂层与剥离纸进行贴合的工序;以及
将上述第三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以下也称作“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
通过包括上述工序,至少能够有效地缩小第三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尺寸,能够有效地除去气泡。
此外,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量,也能够进行抑制。
例如,可以依次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二粘合剂层、偏振板、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进行贴合。同样地,也可以依次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偏振板、第二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进行贴合。这些各层的贴合顺序和贴合方式可以适宜设定。
在此,存在于第三粘合剂层的气泡可以是第三粘合剂层与相邻层的界面处、例如偏振板与第三粘合剂层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可以是第三粘合剂层与剥离纸的界面处存在的气泡,可以是第三粘合剂层内部存在的气泡,还可以是它们的组合中存在的气泡。
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可以在使偏振板与第三粘合剂层进行贴合后再进行。
另外,也可以在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二粘合剂层、偏振板和第三粘合剂层进行贴合后再进行。
例如,可以使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二粘合剂层、偏振板、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进行贴合,将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经历上述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从而得到光学层叠体。在这样的情况下,本说明书中,上述“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包括“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
无论哪一方式,通过将第三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均能够有效地除去第三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
使第三粘合剂和剥离纸贴合于偏振板等的工序也可以通过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进行,另外,使粘合剂层等进行贴合的顺序也能够适宜选择。经过该工序,可以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
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可以与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一起进行,可以与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一起进行,也可以单独进行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此外,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的顺序没有限定。例如,在将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与上述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和上述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一起进行的情况下,例如,可以按照上述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所施加的条件来进行。另外,在将这些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分别独立进行的情况下,处理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此外,在将包含第一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和包含第二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在同一工序中进行,并且将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独立进行的情况下,两者的处理温度、压力等条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以根据所施加的第一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的种类、厚度等来适宜设定这些条件。
例如,包含第三粘合剂层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中,通过将第三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例如10~40℃的温度、在另一例中为15~3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例如0.2~0.7MPaG的气氛中、在另一例中为0.2~0.6MPaG的气氛中,能够缩小或除去第三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
只要是这些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则温度与压力的组合没有限定。例如,在温度为15~30℃的情况下,压力可以为0.2~0.5MPaG。
例如,除上述范围外,温度也可以为10~45℃,可以为大于30℃~小于50℃,可以为35℃~45℃。
另外,除上述范围外,加压气氛也可以为0.3~0.6MPaG、0.35~0.55MPaG的范围。
压力越高,则缩小气泡的效果变得越高。若考虑到加压处理的安全性,则压力可以为0.7MPaG以下。
处理温度的下限值例如为5℃以上。若为这样的范围,则例如第一粘合剂层、第二粘合剂层和第三粘合剂层中可以使用的粘合剂保持了流动性,因此能够有效地减少和/或除去气泡。
上述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中需要的加压时间例如为24小时以下,例如为1小时以下,特别是30分钟以下。例如以3~30分钟进行处理。通过在这样的范围进行加压,可以有效地进行气泡尺寸的缩小和气泡的除去,此外,能够预防光学层叠体的收缩。另外,能够防止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显著增大。
加压后的减压时间可以根据所赋予的压力、温度等适宜设定。减压时间例如为0.5~30分钟,在另一方式中为8~30分钟。例如,在0.2~0.7MPaG的范围、常温下进行加压处理的情况下,减压时间可以为5~30分钟,例如为8~30分钟。在另一例中,在0.2~0.6MPaG的范围、常温下进行加压处理的情况下,减压时间可以为8~30分钟。
通过以这样的范围进行减压,能够有效地进行气泡尺寸的缩小和气泡的除去,此外,能够预防光学层叠体的收缩。另外,能够防止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显著增大。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地制造没有咬入使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这一大小的气泡且品质高的光学层叠体。其结果是,发挥出能够增加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成品率(减少不良率)的效果。此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在上述规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气泡除去,因此能够抑制因偏振板等的收缩而可产生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进而,对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量,也能够进行抑制,其结果是,发挥出能够增加光学层叠体的生产率和成品率(减少不良率)的效果。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例如在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为长条的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将上述长条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切割为小片状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也称为切割工序)。另外,可以在将保护膜等的原料切割后,与第一粘合剂层等进行贴合,并施与上述的气泡除去工序。例如,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也可以在上述切割工序之后进行上述的气泡除去工序。这是因为,若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大小(面积)小,则能够高效地从光学层叠体的前体挤出气泡。
例如,使偏振板、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进行贴合的工序可以通过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进行,另外,使粘合剂层等进行贴合的顺序也可以适宜选择。经过该工序,可以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上述光学层叠体可以为利用形成夹持部的一对加压辊,将膜彼此隔着上述粘合剂层进行压接而成的光学层叠体。
通过利用形成夹持部的一对加压辊将膜彼此隔着上述粘合剂层进行压接的方法(层压法)而将该膜彼此贴合而成的光学层叠体中,粘合剂层中可能产生气泡的咬入。因此,对于通过层压法进行了贴合的偏振板而言,通过供给到本发明所涉及的规定工序,能够高效地制造在粘合剂层中不存在或尽可能降低使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这一大小的气泡的咬入的光学层叠体。
此外,近年来为了使偏振板的厚度变薄,正在进行具有偏振片保护膜和偏振片的偏振板的厚度的薄化。若使偏振板的厚度变薄,则可能产生由偏振片的热收缩所致的物性变化。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偏振板难以发生热收缩,能够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上述粘合剂层更优选由压敏性粘合剂形成。
如果是上述构成,则通过在常温下施加压力,能够使膜、偏振板等相互贴合。
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上述压敏性粘合剂在25℃时的储能模量可以为0.05MPa~1.0MPa。第一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的储能模量可以相同,也可以相互不同。例如,第一粘合剂层的储能模量为0.1~0.3MPa,第二粘合剂层的储能模量为0.4~0.7MPa,第三粘合剂层的储能模量为0.3~0.6MPa。
通常使用50℃时的储能模量为0.01MPa左右的较软的粘合剂。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中,包括将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前体后处理工序,因此可以使用比通常所用的粘合剂更硬的粘合剂。另外,若使用粘合剂的50℃时的储能模量为上述范围的粘合剂,则能够提高粘合剂层的强度,因此能够进一步使粘合剂层的厚度薄化。
特别地,为了得到薄型偏振板,期望在不损害加工性、耐久性特性的范围内设置更薄的粘合剂层,粘合剂层1的厚度可以为1μm~70μm。例如,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为15~25μm,第二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为10~20μm,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为15~25μm。
通常,第一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5μm左右。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即使在粘合剂层的厚度比25μm薄的情况下,也能够制造没有咬入使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这一大小的气泡的光学层叠体。另外,若粘合剂层的厚度为上述范围内,则能够使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厚度更薄。
通过按照本发明的条件来制造光学层叠体,则能够使第一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减小到可以满足商业需求的程度、即不使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的程度。具体地,例如在通过后述的“气泡尺寸的确认方法”来测定气泡尺寸的情况中,能够使气泡的直径减小到600μm以下、优选400μm以下、更优选2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100μm以下。
例如,气泡尺寸的测定如下所述地进行。
基于图2来说明计算气泡尺寸的方法。图2为计算本发明的气泡尺寸的方法的说明图,(a)为计算点状的气泡(点状气泡)的大小的方法的说明图,(b)为计算斑点状的气泡(斑点状气泡)的大小的方法的说明图。此外,图2(a)和图2(b)中示出的箭头E表示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
如图2(a)所示,点状气泡尺寸(Φ1)如此求出:在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和与其正交的方向具有边、并且与成为测定对象的点状气泡外切的矩形(图2(a)中由虚线示出的矩形)中,将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的边的长度设为a,将与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边的长度设为b,由以下的式(1)求出:
Φ1=(a+b)/2…(1)
另外,如图2(b)所示,斑点状气泡尺寸(Φ2)如下求出:在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和与其正交的方向具有边、并且将成为测定对象的构成斑点状气泡的全部气泡内包的最小矩形(图2(b)中由虚线示出的矩形)中,将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的边的长度设为c,将与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边的长度设为d,由以下的式(2)求出:
Φ2=(c+d)/2…(2)
此外,本说明书中,如图2(b)所示,将直径500μm左右的范围中的多个较小的气泡例如以环状排列而成的气泡群规定为一个斑点状气泡,将除此以外的气泡规定为点状气泡。
对于与气泡的缩小和除去有关的评价而言,例如可以算出气泡尺寸的变化率平均。气泡尺寸的变化率平均是根据从加压处理前的气泡尺寸减去加压处理后的气泡尺寸而得的差值再除以加压处理前的气泡尺寸从而得到的值算出的比例。(具体的算出方法记载于实施例)。本说明书中,气泡尺寸的变化率越高,则表示越有效地进行了气泡尺寸的减少和气泡除去。
气泡尺寸的变化率平均例如为1~70%,特别是10~60%。
另外,对于与气泡的缩小和除去有关的评价而言,也可以通过算出气泡缩小率进行评价(具体的算出方法记载于实施例)。气泡缩小率的值为100%时,表示所观察到的全部气泡的气泡尺寸发生了缩小。气泡缩小率例如为10~100%,特别是30~100%。
此外,对于与气泡的缩小和除去有关的评价而言,也可以通过算出气泡尺寸减少了10%以上的比例来进行。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例如,气泡尺寸减少了10%以上的气泡的比例存在达到100%的情况。气泡尺寸减少了10%以上的气泡的比例例如为20~100%。
代替上述评价、或在上述评价的基础上,也可以通过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方法来测定气泡尺寸,并进行评价。
在上述气氛中,对所贴合的偏振板在加压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公知的高压反应釜对偏振板进行加热处理。在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中,将成为加热对象的所贴合的偏振板包围的周围气体只要不对偏振板等的膜造成不良影响,就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为空气、氮气等不活泼气体。通常应用空气。
在此,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一例示出于图1。图1为示出光学层叠体10的示意构成的剖面图。
例如,如图1所示,光学层叠体10包含保护膜2、第一粘合剂层1a、功能性膜4、第二粘合剂层1b、偏振板3、第三粘合剂层1c和剥离纸5。此外,以下的说明中,可以将第一粘合剂层~第三粘合剂层一并记载为粘合剂层1。
借助粘合剂层1将膜彼此贴合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采用通过形成夹持部的一对加压辊将膜彼此进行压接的方法,即层压法(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213314号公报等)。在层压法中,在将膜彼此贴合时,可能产生粘合剂层1中的气泡的咬入。因此,通过将利用层压法进行了贴合的偏振板等供给到本发明所涉及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能够高效地制造在粘合剂层中不存在使光学层叠体的品质降低这一大小的气泡的咬入的光学层叠体。
本发明中的光学层叠体若为至少具有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则其构成不限定于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10。例如,也可以在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10中设置多层的功能性膜4。
光学层叠体的厚度例如为300μm以下,例如为200μm以下。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即使是这样的厚度的光学层叠体,也能够抑制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其结果是,例如在液晶显示器中,作为粘贴于使包围液晶面板的框(框架)的宽度变窄而得到的产品(窄框架)的光学膜,能够制造尺寸精度要求高的膜。此外,通过翘曲量的抑制,能够抑制粘贴光学膜后的液晶显示器的翘曲量。
粘合剂层1(粘合剂层1a、粘合剂层1b和粘合剂层1c)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通过涂布该技术领域中使用的公知的粘合剂来形成。作为这样的粘合剂,具体地,例如可举出丙烯酸系、橡胶系、氨基甲酸酯系、有机硅系、聚乙烯基醚系的树脂等。它们当中,更适合的是将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
另外,由于能够通过在常温条件下施加压力来进行粘接,因此作为粘合剂,可以适合地使用压敏性粘合剂(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作为上述“压敏性粘合剂”,没有特别限定,但具体地,例如由以丙烯酸系聚合物;有机硅系聚合物;聚酯、聚氨酯、聚醚等作为基础聚合物的聚合物构成。更优选选择并使用像丙烯酸系聚合物那样地光学透明性优异,保持适度的润湿性、内聚力,与基材粘接的粘接性也优良,并且具有耐候性、耐热性等,在加热、加湿的条件下不发生翘起、剥落等剥离问题的物质。
上述“粘合剂”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光学层叠体具有两个以上的粘合剂层的情况下,具体地例如图1所示,在光学层叠体10具有粘合剂层1a~1c时,粘合剂层1a~1c可以全部由一种(相同)的粘合剂形成,也可以根据上述粘合剂层而使粘合剂的种类相互不同。另外,粘合剂层1a~1c全部的厚度可以相同,各个粘合剂层的厚度也可以不同。
作为保护膜2,适合使用公知的保护膜。更具体地,作为保护膜2,例如可举出聚酯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聚乙烯膜、聚丙烯膜、聚苯乙烯膜等公知的保护膜。
保护膜2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为10μm~100μm。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保护膜2的厚度为35~45μm。
作为偏振板3,适合使用公知的偏振板。具体地,作为偏振板3,可举出在偏振片的两面贴附有保护膜的公知偏振板。另外,作为偏振板3,可使用在偏振片的一侧贴附有保护膜的公知偏振板。例如,偏振片与保护膜的贴附可以使用公知的粘接剂,作为一例,可以使用聚乙烯醇系粘接剂。
作为上述“偏振片”,例如可举出对由聚乙烯醇(PVA)、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部分皂化物、纤维素等亲水性高分子等形成的膜实施单轴拉伸和基于碘等色素的染色处理,并且实施色调调整等各种处理而得到的膜。其中,偏振片的制造方法不限定于上述制造方法,适合使用公知的偏振片。
作为上述“保护膜”,例如可举出TAC(三乙酰纤维素)膜、环烯烃树脂(COP)膜、二乙酰纤维素等乙酸纤维素树脂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聚酯树脂膜;聚碳酸酯树脂膜;丙烯酸系树脂膜;聚丙烯树脂膜等公知的膜。
偏振板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100μm,特别是10~65μm。偏振板3在实际使用中不产生障碍的范围内可以在上述三层(保护膜、偏振片、保护膜)以外还具备其他层,也可以仅在偏振片的一个面具备保护膜。具体地,例如偏振板3可以还具备将偏振片与保护膜进行贴附的粘接剂层。
通过使偏振板3的厚度为这样的范围,能够实现例如液晶显示器的薄型化。偏振板3的厚度即使为这样的范围,作为粘贴于使包围液晶面板的框(框架)的宽度变窄的产品(窄框架)的光学膜,也能够制造尺寸精度要求高的膜。此外,通过翘曲量的抑制,能够抑制粘贴光学膜后的液晶显示器的翘曲量。
另外,偏振板中包含的偏振片的厚度例如为2~30μm、在另一方式中为5~15μm。
功能性膜4为具备光学功能性的膜和层,例如可举出增亮膜层、相位差膜层、防眩层、导电层、硬涂层和防反射层等。功能性膜4可以将这些层组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功能性膜4的厚度例如为5~50μm。
另外,为了将光学层叠体10贴附于液晶面板等,可以在光学层叠体10的要贴附于液晶面板等的一侧的面形成第三粘合剂层1c,并贴合剥离膜(也称作保护膜或间隔件)。
在光学层叠体为长条偏振板的情况下,切割工序为将上述长条的光学层叠体(也称作“偏振板原材”)切割为小片状的光学层叠体的工序。
切割工序中,只要能够将偏振板原材切割为具有规定大小的小片状的光学层叠体,则切割方法没有特别限定。作为切割手段,例如可适合使用刀具、激光切割器等公知的切割器。
小片状的光学层叠体的大小可以与液晶面板的大小同样地根据目的来适宜设定,但总的来说,以液晶面板对角线计优选为1.5英寸~60英寸,更优选为适用于小型至中型液晶面板的1.5英寸~18英寸,进一步优选为适用于便携电子终端的3.5英寸~6英寸。
上述“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和上述“切割工序”的顺序没有特别限制,可以在前体的后处理工序之后进行切割工序,也可以在切割工序之后进行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可推测通过进行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并在规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对光学层叠体的前体进行处理,由此将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从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端部向外部挤出,因此供给到前体的后处理工序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大小(面积)越小,则越能够将气泡从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中高效地挤出。因此,更优选在切割工序之后进行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在光学层叠体为长条的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通过将其切割为具有规定大小的小片状的光学层叠体而将光学层叠体的大小(面积)变小后,进行缩小或除去气泡的工序,由此能够更高效地缩小或除去粘合剂层中存在的气泡。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地制造在粘合剂层中没有气泡咬入的偏振板。其结果是,发挥出能够使偏振板的生产率、成品率增加(减少不良率)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能够降低光学层叠体的收缩。例如,长边方向的变化量由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长边长度(LAC后)减去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长边长度(LAC前)而得到的差值来表示。例如,在长度为10~13cm、宽度为6cm~小于10cm的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该长边方向的变化量为-0.02~+0.02mm之间,例如为-0.01~+0.01mm之间。同样地,短边方向的变化量由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短边长度(WAC后)减去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短边长度(WAC前)而得到的差值表示。例如,在长度为10~13cm、宽度为6cm~小于10cm的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该短边方向的变化量为-0.02~+0.02mm之间,例如为-0.01~+0.01mm之间。
此外,本说明书中,在变化量取负值的情况下,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前体发生收缩而得到光学层叠体。
通过使长边方向的变化量(以下也有时记载为长边变化量)和短边方向的变化量(以下也有时记载为短边变化量)为上述范围内,由此不发生光学层叠体的显著收缩,能够保持薄型的光学层叠体所要求的尺寸精度。
另外,也可以使用长边方向的尺寸变化率和短边方向的尺寸变化率,来进行本发明中的制造方法的评价。长边方向的尺寸变化率(以下也有时记载为“尺寸变化率长边”)按照下式导出:
尺寸变化率长边=(LAC后-LAC前)/LAC前×100
同样地,短边方向的尺寸变化率(以下也有时记载为“尺寸变化率短边”)按照下式导出:
尺寸变化率短边=(WAC后-WAC前)/WAC前×100
“尺寸变化率长边”例如为-0.05~0.10%的范围,“尺寸变化率短边”例如为-0.03~0.05%的范围。通过使尺寸变化率为上述范围内,由此不发生光学层叠体的显著收缩,可以保持薄型的光学层叠体所要求的尺寸精度。
此外,本说明书中,在变化量取负值的情况下,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前体发生收缩而得到光学层叠体。
例如,在将光学层叠体的前体在大于30℃~小于50℃、具体在35℃~45℃的温度且0.2MPaG以上、例如0.2~0.7MPaG的气氛中配置20分钟以下、例如1分钟~10分钟的情况下,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尺寸变化率长边”例如可以为-0.01~0.01%的范围,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尺寸变化率短边”例如可以为-0.01~0.01%的范围。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可以降低光学层叠体的翘曲。对于这样的翘曲,本发明中,例如可以通过测定翘曲量的变化量等来进行评价。
例如,可以通过从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减去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翘曲量,并从所得的差值求出翘曲量的变化量,由此来评价光学层叠体的翘曲的大小。
具体地,例如图3所示,将光学层叠体10以卷曲的朝向为图3所示朝向的方式载置于水平的玻璃面板60,测定端部的隆起相对于面内中心部的水平面70(玻璃面板60的水平面)的相对高度(Δhw),由此得到光学层叠体10的翘曲量。
另外,与上述光学层叠体同样地,例如将经过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以卷曲的朝向为图3所示朝向的方式载置于水平的玻璃面板,测定端部的隆起相对于面内中心部的水平面(玻璃面板的水平面)的相对高度,由此得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翘曲量。
翘曲量的变化量为从如上求出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减去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翘曲量而得的差值。
在此,若以绝对值表示翘曲量的变化量,则是指随着变化量的绝对值的增大,光学层叠体的翘曲也增大。
作为参考,图3中示出表示光学层叠体的剖面图与翘曲量的关系的简图。
本说明书中,将光学层叠体等向保护膜方向翘曲记载为向正卷曲方向发生翘曲,翘曲量的值以正值表示。另一方面,将光学层叠体向与保护膜相反一侧的面翘曲记载为向逆卷曲方向发生翘曲,翘曲量的值以负值表示。
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即进行气泡尺寸的缩小和气泡除去中的至少一者后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例如为-5~+5mm,在另一方式中为-2~+2mm。
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光学层叠体的翘曲例如向正卷曲方向发生,翘曲量的变化量为-1~+1mm之间,在另一方式中为-0.5~+0.5mm之间。通过在这样的范围具有翘曲量的变化量,由此可以预防对偏振板的外观造成不良影响,例如在将光学层叠体装入液晶显示装置时,也可以避免在液晶显示装置的端部产生漏光,避免显示品质降低。
例如,在长度为10~13cm、宽度为6cm~小于10cm、厚度为60~200μm的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翘曲量的变化量可以为-1~+1mm。
通过本发明得到的光学层叠体例如可以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可以为将通过本发明得到的光学层叠体贴附于液晶面板而成的构成。
作为上述“液晶面板”,适合使用公知的液晶面板。具体地,作为液晶面板,可举出包含一对玻璃基板等基板和液晶层,且在基板与液晶层之间装配取向膜而成的公知的液晶面板,例如可举出横向电场式液晶单元、TFT(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方式液晶单元、STN(超扭曲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方式液晶单元、IPS(面内切换,In-Plane Switching)方式液晶单元、VA(垂直取向,Vertical Alignment)方式液晶单元等。
液晶显示装置可以通过借助粘合剂层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偏振板与液晶面板进行贴附来制造。
本发明所涉及的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贴附于液晶面板而成,因而能够提供品质高的液晶显示装置。因此,可以成为生产率、成品率高的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实施方式,能够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示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将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分别公开的技术手段适当组合而得的实施方式也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中。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一步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并不由实施例限定。
(所使用的材料)
(前体A)
带有粘合剂的保护膜-A1:在PET树脂膜(厚度38μm)涂布丙烯酸系树脂系粘合剂(厚度15μm、储能模量0.2MPa)而成(藤森工业公司制)。
第二粘合剂:丙烯酸系树脂系粘合剂,厚度15μm,储能模量0.5MPa。
第三粘合剂:丙烯酸系树脂系粘合剂,厚度20μm,储能模量0.4MPa。
偏振板-A1:住友化学公司制,SR024CUT,厚度20μm,偏振板构成:PVA/COP,聚乙烯醇系粘接剂。
剥离纸:在PET树脂膜(厚度38μm)涂布硅系脱模剂而成。
功能性膜:3M公司制,增亮膜,APF-V3-HC,厚度28μm。
(前体B)
带有粘合剂的保护膜-B1:在PET树脂膜(厚度38μm)涂布丙烯酸系树脂系粘合剂(厚度20μm,储能模量0.2MPa)而成(藤森工业公司制)。
偏振板-B1:住友化学公司制,SRCZ4QJ-HCB,厚度60μm,偏振板构成:TAC/PVA/COP,聚乙烯醇系粘接剂。
(前体C)
带有粘合剂的保护膜-G1:在PET树脂膜(厚度38μm)涂布丙烯酸系树脂系粘合剂(厚度25μm,储能模量0.2MPa)而成(藤森工业公司制)。
偏振板-C1:住友化学公司制,SRW062A,厚度100μm,偏振板构成:TAC/PVA/COP,聚乙烯醇系粘接剂。
(储能模量的测定)
第一粘合剂层中使用的丙烯酸系压敏性粘合剂的25℃时的储能模量为0.2MPa。第二粘合剂层中使用的丙烯酸系压敏性粘合剂的50℃时的储能模量为0.5MPa。第三粘合剂层中使用的丙烯酸系压敏性粘合剂的50℃时的储能模量为0.4MPa。关于上述粘合剂的储能模量(σ),制作由作为测定对象的粘合剂形成的直径8mm×厚度1mm的圆柱状试验片,使用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ynamic Analyzer RDA II:Reometric公司制),利用频率1Hz的扭转剪切法,设定初始应变为1N,在温度23℃或50℃的条件下进行测定(参照WO2009/119435A1的〔0164〕段的记载)。
(制造例A1)
光学层叠体的前体A的制作
将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功能性膜、第二粘合剂层、偏振板、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A的前体。按照后述方法,测定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A的前体中的气泡尺寸等各种物性值。
(实施例A1)
光学层叠体A-1的制造
将光学层叠体A的前体裁切为10.6cm×9.1cm的大小,在光学层叠体A的前体中的保护膜与第一粘合剂层之间导入100μm直径的模拟异物,制作人工气泡。
接着,使用高压反应釜(栗原制作所制,型号为YK-750L),在压力为0.2MPaG、温度为常温25℃的环境下,对光学层叠体A的前体加压5分钟,接着,用10分钟将高压反应釜内的压力减压至常压(0)MPaG,经由包括这些步骤的前体的后处理工序,制造光学层叠体A-1。此外,上述压力和温度通过读取高压反应釜所显示的值(表压)而得到。另外,高压反应釜内的气体为空气。
(气泡尺寸的测定)
通过以下记载的方法测定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气泡除去处理前的气泡(点状气泡)的大小。气泡的尺寸测定使用OLYMPUS公司制的显微镜(BX51)来进行。
例如图2(a)所示,在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和与其正交的方向具有边、并且与成为测定对象的点状气泡外切的矩形(图2(a)中由虚线示出的矩形)中,将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的边的长度设为a,将与偏振板的光学轴方向正交的方向的边的长度设为b,由以下的式(1)求出前体中的气泡尺寸、点状气泡尺寸(ΦAC前):
ΦAC前=(a+b)/2…(1)
同样地,光学层叠体、即气泡除去工序后的点状气泡尺寸(ΦAC后)与上述同样地进行测定。此外,进行两次以上的这些气泡尺寸的测定,将其平均值记载于表中。
例如,将实施例A3中人工制作的气泡示于图4(a)。在气泡的中心部分确认到异物。另外,图4(b)为示出经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后的、图4(a)中示出的异物周围的状态的照片。这样地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有效地除去前体中存在的气泡。
(气泡尺寸变化率平均的算出)
气泡尺寸变化率平均Φ按照下式算出:
Φ=(ΦAC前AC后)/ΦAC前
本说明书中,气泡尺寸的变化率越高,则表示越有效地进行了气泡尺寸的减少和气泡除去。与实施例有关的气泡尺寸变化率平均的结果示于表1中。
(气泡缩小率的算出)
气泡缩小率的评价按照下式算出:
气泡缩小率=气泡缩小了的个数/评价n数
换言之,是表示达到ΦAC前>ΦAC后的气泡样本的比例的评价。若该气泡缩小率的值为100%,则表示所观察到的全部气泡的气泡尺寸发生了缩小。
此外,在实施例A1中,对气泡尺寸减少了10%以上的气泡的比例进行计算,结果为100%。另外,在实施例A1中,测定了两次以上的气泡尺寸,结果是,通过经历本发明的制造方法,也存在气泡消失的例子。
另外,表示气泡消失比例的气泡削减率、加压后的气泡尺寸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示出于表1中。
实施例A2~A6
使用上述实施例A1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A,除了表1中记载的压力、温度、加压时间、减压时间的条件以外,在与实施例A1同样的条件下制作光学层叠体A-2~A-6。这些实施例中的各种评价结果示出于表1中。此外,例如实施例A3中,对于两个以上的样品计算气泡尺寸减少了10%以上的气泡的比例,结果是上述比例的最高值为100%。
比较例A1~A2
使用上述实施例A1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A,例如在压力为0.5MPaG、温度为70℃、加压时间为5分钟、减压时间为20分钟的条件下制作光学层叠体AC1。比较例中的各种评价结果示出于表1中。此外,表中,“气泡涌出”是指,在高压反应釜内的处理中产生新的气泡、无法进行气泡尺寸的测定等的状态。
[表1]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281
另外,对于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实施例A3等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如后所述地测定各种物性值。所得到的结果示出于表2和表3中。对于比较例A1等的光学层叠体,也进行同样的评价。所得到的结果示出于表2和表3中。
(尺寸变化量和尺寸变化率的测定)
例如,对于实施例A3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A3和比较例A1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AC1,测定长边方向的变化量、短边方向的变化量、长边方向的变化率和短边方向的变化率。各种变化量和变化率的算出如下所述地进行。另外,在任意层叠体中,偏振片的吸收轴均存在于宽度方向。所得到的结果示出于表2中。
作为尺寸变化量,算出长边变化量和短边变化量。各种尺寸的测定使用2维测定器(中央电机计器制作所,GS-8550),进行两次以上的测定,利用平均值。
长边变化量为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长边长度(LAC后)减去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长边长度(LAC前)而得到的差值。短边变化量由从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的短边长度(WAC后)减去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短边长度(WAC前)而得到的差值表示。在所得到的结果的符号由负号表示的情况下,表示在长边方向发生了收缩。结果示出于表2中。
此外,实施例和比较例中的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使用了尺寸为106.41mm×60.92mm的前体。
作为尺寸变化率,算出尺寸变化率长边和尺寸变化率短边
由长边变化率=(LAC后-LAC前)/LAC前×100算出;
由短边变化率=(WAC后-WAC前)/WAC前×100算出。
结果示出于表2中。
(关于光学层叠体等的翘曲量、翘曲量的变化量的测定)
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翘曲量如下测定:将光学层叠体的前体以卷曲的朝向为图3所示朝向的方式载置于水平的玻璃面板,测定端部的隆起相对于面内中心部的水平面(玻璃面板的水平面)的相对高度。翘曲量的测定使用金属尺来进行。
另外,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如下测定:例如将经历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层叠体以卷曲的朝向为图3所示朝向的方式载置于水平的玻璃面板,测定端部的隆起相对于面内中心部的水平面(玻璃面板的水平面)的相对高度。
翘曲量的变化量为从如此求出的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减去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翘曲量而得到的差值。
对实施例A3中得到的光学层叠体A3等和比较例A1中制作的层叠体AC1等进行这些评价。结果示出于表3中。此外,表3中的值也是进行两次以上的测定并记载其平均值而得到的。
[表2]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311
[表3]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321
在此,如在实施例A6中所观察到的,在通过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光学层叠体中,光学层叠体的翘曲量与前体的翘曲量相比显著变小。由于能够得到具有这样的性质的光学层叠体,因此根据本发明,例如能够使装入偏振板后的液晶面板的翘曲量变小。由此,能够防止由液晶面板的翘曲所致的显示品位降低,另外,能够避免液晶显示器等与壳体组装时的不良。
另一方面,例如,如比较例A1所示,在翘曲量大的情况下,在与液晶面板等进行贴合时会发生贴合不良。另外,若翘曲量变大,则在液晶面板等与偏振板等光学层叠体之间容易产生气泡混入。
(制造例B1)
光学层叠体的前体B的制作
将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B的前体。按照上述方法测定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B的前体中的气泡尺寸等各种物性值。
(实施例B1)
光学层叠体B1的制造
将光学层叠体B的前体裁切为10.6cm×9.1cm的大小,在光学层叠体B的前体中的保护膜与第一粘合剂层之间导入100μm直径的模拟异物,制作人工气泡。
与上述实施例A1同样地制造光学层叠体B1。
关于气泡尺寸的测定等,与上述实施例A1同样地进行测定。所得到的结果示出于表4中。
实施例B2~B6
使用上述实施例B1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B的前体,除表4中记载的条件以外,在与实施例B1同样的条件下制作光学层叠体B-2~B-6。这些实施例中的各种评价结果示出于表4中。
比较例B1~B2
使用上述实施例B1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B的前体,例如在压力0.5MPaG、温度70℃、加压时间5分钟、减压时间20分钟的条件下制作光学层叠体BC-1。比较例中的各种条件和评价结果示出于表4中。此外,表中,“气泡涌出”是指,在高压反应釜内的处理中产生新的气泡、无法进行气泡尺寸的测定的状态。
[表4]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351
另外,对于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实施例B3等光学层叠体,也进行尺寸变化量和尺寸变化率的测定、以及光学层叠体等的翘曲量、翘曲量的变化量的测定。同样的评价也对比较例B1进行。此外,在实施例B3和比较例B1中,使用在光学层叠体的长边方向存在偏振片的吸收轴且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尺寸为106.41mm×60.92mm的样品。结果示出于表5和表6中。
[表5]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371
[表6]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381
(制造例C1)
光学层叠体的前体C的制作
将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C的前体。按照上述方法测定所得到的光学层叠体C的前体中的气泡尺寸等各种物性值。
(实施例C1)
光学层叠体C1的制造
将光学层叠体C的前体裁切为10.6cm×9.1cm的大小,在光学层叠体C的前体中的保护膜与第一粘合剂层之间导入100μm直径的模拟异物,制作人工气泡。
与上述实施例A1同样地制造光学层叠体C1。实施例C1在压力0.5MPaG、处理温度30℃、加压时间5分钟、减压时间20分钟的条件下制造。
关于气泡尺寸的测定等,与上述实施例A1同样测定。
实施例C2~C3
使用上述实施例C1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C的前体,使用表7中记载的条件,与实施例C1同样地制作光学层叠体C2~C3。这些实施例中的各种评价结果示于表7中。
比较例C1~C2
使用上述实施例C1中制作的光学层叠体C的前体,例如在压力0.5MPaG、温度50℃、加压时间5分钟、减压时间20分钟的条件下制作光学层叠体CC-1。比较例中的各种条件和评价结果示于表7中。此外,表中,“气泡涌出”是指,在高压反应釜内的处理中产生新的气泡、无法进行气泡尺寸的测定的状态。
[表7]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401
另外,对于通过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得到的实施例C1等中的光学层叠体,进行尺寸变化量和尺寸变化率的测定、以及光学层叠体等的翘曲量、翘曲量的变化量的测定。也对比较例进行同样的评价。此外,在实施例和比较例中,使用在光学层叠体的长边方向存在偏振片的吸收轴且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尺寸为106.41mm×60.92mm的样品。结果示出于表8和表9中。
[表8]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421
[表9]
Figure BDA0001731745170000431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能够缩小或能够除去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时可能产生的气泡尺寸。此外,本发明的制造方法能够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另外,若为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则偏振板难以发生热收缩,能够抑制光学层叠体的尺寸变化和翘曲量的变化。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制造方法,能够高效地制造在粘合剂层中没有咬入使偏振板的品质降低这一大小的气泡的偏振板。其结果是,能够使偏振板的生产率、成品率增加(减少不良率)。因此,本发明能够广泛地利用于笔记本型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便携设备、大型电视等使用了偏振板的各种产业中。
附图标记说明
1 粘合剂层
1a 第一粘合剂层
1b 第二粘合剂层
1c 第三粘合剂层
2 保护膜
3 偏振板
4 功能性膜
5 剥离纸
10 光学层叠体
60 玻璃面板
70 面内中心部的水平面

Claims (6)

1.一种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为至少具有保护膜、第一粘合剂层和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
使所述保护膜、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偏振板进行贴合,制作光学层叠体的前体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光学层叠体的前体配置在30℃以下的温度且0.2MPaG以上且0.7MPaG以下的气氛中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还具有功能性膜和第二粘合剂层,
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使所述功能性膜与所述第二粘合剂层进行贴合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第二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还具有第三粘合剂层和剥离纸,
所述制造方法还包括:
使第三粘合剂层与剥离纸进行贴合的工序;以及
将所述第三粘合剂层配置在小于50℃的温度且0.2MPaG以上的气氛中的工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光学层叠体的厚度为200μ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偏振板的厚度为10μm~65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保护膜的厚度为100μm以下。
CN201780006914.0A 2016-01-19 2017-01-17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Active CN108474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08163 2016-01-19
JP2016008163 2016-01-19
JP2016-210988 2016-10-27
JP2016210988A JP6232486B2 (ja) 2016-01-19 2016-10-27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CT/JP2017/001340 WO2017126490A1 (ja) 2016-01-19 2017-01-17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474898A CN108474898A (zh) 2018-08-31
CN108474898B true CN108474898B (zh) 2021-05-18

Family

ID=593956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06914.0A Active CN108474898B (zh) 2016-01-19 2017-01-17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232486B2 (zh)
KR (1) KR20180101511A (zh)
CN (1) CN10847489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34024B2 (ja) * 2016-02-08 2023-08-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及び光学表示パネル
JP2020157577A (ja) * 2019-03-26 2020-10-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JP2020157578A (ja) * 2019-03-26 2020-10-01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4486A (ja) * 2008-03-31 2009-10-22 Toagosei Co Ltd 位相差一体型複合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1806932A (zh) * 2009-02-18 2010-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2736164A (zh) * 2011-04-15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投射型影像装置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37730A (ja) 1998-05-26 1999-12-10 Sumitomo Chem Co Ltd 偏光板
JP2003262730A (ja) * 2002-03-11 2003-09-19 Nitto Denko Corp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4092152B2 (ja) * 2002-07-25 2008-05-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光学フィルム用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5187786A (ja) * 2003-12-26 2005-07-14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アゾ染料、画像形成用着色組成物、インク、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感熱記録材料、カラートナーおよびカラーフイルター
EP1731930A1 (en) * 2004-03-30 2006-12-13 Asahi Kasei Kabushiki Kaisha Reflective shee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JP2006154384A (ja) * 2004-11-30 2006-06-1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位相差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偏光板、表示装置
CN101208383B (zh) * 2005-06-29 2012-11-21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纤维素酯膜、使用其的横向电场驱动式显示装置用偏振板及横向电场驱动式显示装置
JP2010180367A (ja) 2009-02-06 2010-08-19 Three 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再剥離性両面粘着シート
JP2010197448A (ja) * 2009-02-23 2010-09-09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5167319B2 (ja) * 2010-09-01 2013-03-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光学機能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9598612B2 (en) * 2010-12-30 2017-03-21 Cheil Industries, Inc. Adhesive composition and optical member using the same
JP5677883B2 (ja) * 2011-03-29 2015-02-25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光硬化性接着剤、偏光板および積層光学部材
JPWO2014010511A1 (ja) * 2012-07-12 2016-06-23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TWI616502B (zh) * 2012-11-22 2018-03-01 王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黏著劑組合物、黏著片材及積層體
JP6112893B2 (ja) * 2013-02-13 2017-04-1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性組成物、粘着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6325777B2 (ja) * 2013-06-28 2018-05-16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積層体
JP6114126B2 (ja) * 2013-07-04 2017-04-12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44486A (ja) * 2008-03-31 2009-10-22 Toagosei Co Ltd 位相差一体型複合偏光板及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CN101806932A (zh) * 2009-02-18 2010-08-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偏振片的制造方法
CN102736164A (zh) * 2011-04-15 2012-10-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光学元件、投射型影像装置和光学元件的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232486B2 (ja) 2017-11-15
CN108474898A (zh) 2018-08-31
JP2017129843A (ja) 2017-07-27
KR20180101511A (ko) 2018-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4898B (zh) 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KR20090045032A (ko) 편광판의 제조 방법
CN106010302B (zh) 粘着性组合物、粘着剂、粘着片以及带有粘着剂层的光学薄膜
CN107436459B (zh) 偏振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JP2010264748A (ja) 凹凸追従性積層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CN106003940B (zh) 附有粘着剂层的光学薄膜
JP2017014407A (ja)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JP6444793B2 (ja) 粘着剤、粘着シートおよび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
KR20090039777A (ko) 복합 편광판, 그의 제조 방법, 복합 광학 부재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KR101993273B1 (ko) 광학적 특성이 우수한 점착 보호 필름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8700695B (zh) 层叠光学膜的制造方法
WO2012137858A1 (ja)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7089093B2 (ja)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09198580A (ja) 偏光レンズの製造方法及び偏光レンズ
JP2019045633A (ja) 液晶パネル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KR101648221B1 (ko) 요철 추종성 적층부재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터치 패널 부착 표시장치
KR20160107114A (ko) 점착제층 부착 편광판
WO2017126490A1 (ja) 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JP7382450B2 (ja) 偏光板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2593503B1 (ko) 적층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EP3950291A1 (en) Glass resin layered body production method
KR20240064555A (ko) 광학 적층체 및 광학 적층체에 이용되는 표면 보호 필름의 제조 방법
KR20230145362A (ko) 적층체 및 화상 표시 패널의 제조 방법
CN114839704A (zh) 光学薄膜卷绕体、光学薄膜、光学构件、图像显示装置
TW202018342A (zh) 光學薄膜組及光學積層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