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199155B - 加热烹调器和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和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199155B
CN110199155B CN201880008259.7A CN201880008259A CN110199155B CN 110199155 B CN110199155 B CN 110199155B CN 201880008259 A CN201880008259 A CN 201880008259A CN 110199155 B CN110199155 B CN 110199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ing
temperature
microwave
heated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25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199155A (zh
Inventor
中岛安澄
木下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199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199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199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00Stoves or ranges in which the fuel or energy supply is not restricted to solid fuel or to a type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the following groups F24C3/00 - F24C9/00; Stoves or ranges in which the type of fuel or energy supply is not specifi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7/00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 F24C7/02Stoves or ranges heated by electric energy using microwa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ic Ovens (AREA)
  • Electric Stoves And Ranges (AREA)

Abstract

加热烹调器具有加热室、温度检测部、加热部和控制部。加热室收纳被加热物。温度检测部检测加热室内的温度信息。加热部包含微波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该微波加热单元产生微波,并将微波供给到加热室,从而进行微波加热,该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执行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控制部根据温度信息,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控制部根据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确定用于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根据本方式,能够与被加热物的分量和加热室内的环境对应地对被加热物最佳地进行再加热。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和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能够执行微波加热、蒸汽加热、辐射加热、对流加热的加热烹调器和该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以往,加热烹调器中设置有用于对已烹调的食品进行再加热的烹调程序(sequence)。该烹调程序称作加热模式。在加热模式中,需要应用与作为被加热物的食品的种类对应的烹调程序。因此,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供使用者选择食品的种类(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在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中,针对被加热物的烹调程序根据被加热物是冷冻食品、冷蔵食品、常温食品中的哪一个而不同。因此,在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中,利用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烹调前的被加热物的温度(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12000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1387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在现有的加热烹调器中存在具有微波加热、蒸汽加热、辐射加热、对流加热的功能的产品。
在这样的高性能的加热烹调器中,要求具有不仅对已烹调的食品单纯地进行加热,还能够与食品对应地进行最佳加热的再加热功能。
例如,在对面包进行加热的情况下,需要使其外侧酥脆,内侧蓬松。面包的负荷较轻,通过短时间的加热而升温,所以容易变为过加热。因此,需要精细地控制时间、温度等条件来进行加热的烹调程序。
更详细而言,由于例如面包卷儿、牛角面包等的负荷比较轻,所以所需的加热时间较短。咖喱面包(Curry bread)等配菜面包的负荷比较重,因此,所需的加热时间较长。在配菜面包的情况下,需要特殊的烹调程序,以在使外侧酥脆的同时加热到内部。在法式面包的情况下,需要特殊的烹调程序,以使外侧酥脆、内部柔软。
加热时间和加热处理不仅取决于面包的种类,还取决于分量。因此,为了良好地对面包进行再加热,重要的是高精度地掌握面包的分量。
本公开的一个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加热室、温度检测部、加热部和控制部。加热室收纳被加热物。温度检测部检测加热室内的温度信息。
加热部包含微波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该微波加热单元产生微波,并将微波供给到加热室,从而进行微波加热,该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执行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
控制部根据温度信息,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控制部根据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确定用于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
根据本公开,可以提供一种根据被加热物的分量和加热室内的环境对被加热物最佳地进行再加热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的、打开门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加热室的内部的加热烹调器的正面剖视图。
图4A是示出角度L处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的图。
图4B是示出角度M处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的图。
图4C是示出角度U处的红外线传感器的视野的图。
图5A是示出角度L处的烹调盘上的温度检测区域的图。
图5B是示出角度M处的烹调盘上的温度检测区域的图。
图5C是示出角度U处的烹调盘上的温度检测区域的图。
图6是示出加热模式的概要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环境判定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8是示出分量判定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9A是示出在角度L、M、U处分别取得的、各温度检测区域中的第1次温度信息的图。
图9B是示出在角度L、M、U处分别取得的、各温度检测区域中的第2次温度信息的图。
图9C是示出所指定的有效区域中的第1次温度信息与第2次温度信息的差信息的图。
图10是示出与在相同的分类中分量不同的常温的被加热物有关的最小温度上升值的转变的图。
图11A是示出在角度M处取得的最初的温度信息的图。
图11B是示出在角度M处取得的经过规定时间之后的温度信息的图。
图11C是示出图11A和图11B所示的两组温度信息的差信息的图。
图12是示出程序P1中的阶段T4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图13A是示出在角度M处取得的最初的温度信息的图。
图13B是示出在角度M处取得的经过规定时间之后的温度信息的图。
图13C是示出图13A和图13B所示的两组温度信息的差信息的图。
图14是示出程序P2~P4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第1方式的加热烹调器具有加热室、温度检测部、加热部和控制部。
加热室收纳被加热物。温度检测部检测加热室内的温度信息。加热部包含微波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该微波加热单元产生微波,并将微波供给到加热室,从而进行微波加热,该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执行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
控制部根据温度信息,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控制部根据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确定用于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
在本公开的第2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在第1方式的基础上,控制部根据温度信息,进行加热室内的环境判定和被加热物的分量判定。控制部根据环境判定及分量判定的结果,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
在本公开的第3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在第2方式的基础上,温度检测部包含:箱内温度传感器,其构成为检测加热室的箱内温度;顶板壁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加热室的顶板壁的附近,构成为检测顶板壁的温度;以及红外线温度传感器,其构成为检测被加热物的温度。
控制部根据箱内温度和顶板壁的温度进行环境判定,根据被加热物的温度的变化进行分量判定。
在本公开的第4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在第2方式的基础上,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包含辐射加热单元、蒸汽加热单元和对流加热单元中的至少一个,该辐射加热单元设置于加热室的内部的顶板壁并构成为进行辐射加热,该蒸汽加热单元产生水蒸气,并将水蒸气喷射到加热室,由此进行蒸汽加热,该对流加热单元构成为产生热风并使所述热风在所述加热室的内部循环,由此进行对流加热。
控制部根据被加热物的温度的变化,使微波加热单元停止,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
控制部根据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确定用于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在该加热时间的期间,使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进行动作。
在本公开的第5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中,产生微波,并将微波供给到加热室,从而进行微波加热。根据加热室内的温度信息,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根据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确定用于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
在本公开的第6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中,在第5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温度信息,进行加热室内的环境判定和被加热物的分量判定。考虑环境判定及分量判定的结果来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
在本公开的第7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中,在第6方式的基础上,根据加热室的箱内温度和加热室的顶板壁的温度进行环境判定,根据被加热物的温度的变化进行分量判定。
在本公开的第8方式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中,在第6方式的基础上,根据被加热物的温度的变化,停止微波加热,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
根据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确定用于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在该加热时间的期间,执行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是本公开的一个具体例。在实施方式中所示的数值、形状、结构、步骤和步骤顺序等是一例,不限定本公开。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的、打开门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加热室2的内部的加热烹调器1的正面剖视图。
如图1~图3所示,在加热烹调器1的主体内设置有加热室2,该加热室2具有前表面开口。在加热室2的前表面上设置有门3,以覆盖前表面开口。门3在其下部具有铰链(未图示),在该铰链的上部具有把手3a。在门3上设置有作为触摸面板的操作显示部4,该操作显示部4一体地进行烹调温度、烹调时间和被加热物的种类等设定操作和设定内容的显示。
加热烹调器1具有微波加热单元10、蒸汽加热单元11、辐射加热单元12和对流加热单元13,作为对加热室2内所收纳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的加热部。
微波加热单元10具有微波产生装置、旋转天线和波导管(均未图示)。微波产生装置是产生微波的磁控管等装置。旋转天线是设置于加热室2的中心的下方的定向性天线,向加热室2内的期望的方向辐射微波。波导管使微波从微波产生装置传播至天线。
蒸汽加热单元11具有设置在加热室2的外侧的锅炉(未图示)。锅炉对注入到该锅炉的内部的水进行加热,生成水蒸气。锅炉将该锅炉的水蒸气从加热室2的上部所形成的喷出口喷射到加热室2内。
辐射加热单元12具有配置在加热室2的顶板壁上的内侧和外侧的两个平面加热器。辐射加热单元12根据烹调条件等而适当地切换该辐射加热单元12的输出,对被加热物进行辐射加热。
对流加热单元13具有设置在加热室2的后方的对流风扇和对流加热器(均未图示)。对流加热单元13利用对流风扇抽吸加热室2内的空气,利用对流加热器对该空气进行加热,使该热风返回加热室2内,由此,进行使热风循环的对流加热。
加热烹调器1具有箱内温度传感器7、红外线传感器8和顶板壁温度传感器9,作为检测加热室2内的温度的温度检测部。
箱内温度传感器7例如是热敏电阻,设置在加热室2的顶板壁,检测加热室2内的温度信息(以下,称作箱内温度)。红外线传感器8设置于加热室2的外侧,从加热室2的外侧检测被加热物的温度。顶板壁温度传感器9设置于辐射加热单元12的附近的顶板壁的上方,检测顶板壁的温度。
由微型计算机构成的控制部15接收由这些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信息和由操作显示部4设定的烹调内容。控制部15与烹调内容和温度信息对应地选择相应的烹调程序,使用适当的加热单元对被加热物进行最佳烹调。
在本实施方式中,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食品的烹调盘5配置在加热室2内。在加热室2的两侧的侧面壁上设置有多个突出部6,使得支承烹调盘5。烹调盘5被多个突出部6中包含的上层6a、中层6b、下层6c中的任一个(在图3中,中层6b)支承。
烹调盘5具有粘贴或涂覆在该烹调盘5的背面上的发热体的层。发热体由铁素体等构成,吸收微波从而发热。作为烹调盘5的主要材料,只要具有优异的导热,则还可以使用金属、陶瓷中的任一个。
烹调盘5只要配置为加热室2内的规定高度,则可以从顶板壁吊挂,也可以设置脚部从而配置于加热室2内。
在使用烹调盘5进行烹调的情况下,加热烹调器1使用发热体的发热从下方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并且使用辐射加热单元12从上方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
加热室2具有设置在该加热室2的壁面上的、对加热室2的内部进行照明的箱内灯。在门3上设置有耐热性的透明玻璃,使得能够观察到加热室2的内部。
红外线传感器8设置于加热室2的外侧,通过加热室2的右侧面的上部所设置的开口来检测加热室2的内部的温度。红外线传感器8具有呈8行×8列的矩阵状地排列的64个红外线检测元件。由此,红外线传感器8检测视野中包含的8行×8列的温度检测区域各自中的温度信息。
红外线传感器8被支承为以水平的旋转轴为中心自如旋转。通过由电机(未图示)驱动红外线传感器8,变更红外线传感器8的朝向。
图4A~图4C分别表示角度L、M、U处的红外线传感器8的视野。如图4A~图4C所示,三个角度中的、角度L是最大的俯角,角度U是最小的俯角。
如图4A~图4C所示,红外线传感器8通过改变红外线传感器8的朝向,能够检测加热室2内的更大范围的温度。以下,将该动作称作红外线传感器8的头部摆动动作。
图5A~图5C分别示出角度L、M、U处的烹调盘5上的温度检测区域。图5A~图5C所示的多个矩形区域分别对应于由红外线传感器8中包含的各红外线检测元件检测温度的一个温度检测区域。
如图5A~图5B所示,一个温度检测区域的面积伴随从红外线传感器8远离而变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位于烹调盘5上的左侧的温度检测区域大于位于烹调盘5上的右侧的温度检测区域。
因此,在烹调盘5的右侧和左侧放置有相同大小的被加热物的情况下,与放置于烹调盘5的右侧的被加热物相关联的温度检测区域大于与放置于烹调盘5的左侧的被加热物相关联的温度检测区域。
因此,当直接使用由红外线传感器8检测出的温度信息时,有可能错误识别为放置在烹调盘5的右侧的被加热物大于放置在烹调盘5的左侧的被加热物。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被加热物的分量检测时,与被加热物的载置位置对应地校正来自红外线传感器8的温度信息。
[加热模式的概要]
以下,说明对作为被加热物的面包进行再加热的加热模式。
特别在对少量的面包进行加热的情况下,在初始阶段中进行被加热物的分量检测,以防止微波加热的过加热。在要加热的面包的量较少的情况下,应用针对少量的面包的特殊的烹调程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在从微波加热单元10开始动作的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的例如40秒以内,进行被加热物的分量检测。
图6是示出针对面包的加热模式的概要的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针对面包的加热模式中,控制部15依次执行四个程序。
四个程序是指,进行微波加热的程序P1、进行蒸汽加热的程序P2、进行辐射加热的程序P3和进行对流加热的程序P4。
程序P1包含阶段T1、阶段T2、阶段T3、阶段T4。在程序P1中,控制部15使用由多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出的温度信息,进行加热室2内的环境判定、被加热物的分量判定和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Tp1的确定。
[程序P1中的环境判定]
在针对面包的加热模式中,烹调盘5载置于突出部6的中层6b。面包配置于烹调盘5的载置面的中央。
如上所述,需要进行适于面包的种类的烹调程序,以与其种类无关地通过加热模式对全部种类的面包良好地进行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面包的种类分类为三种。本实施方式具有三个烹调程序,该三个烹调程序具有与该面包的分类对应的加热时间。
为了在各烹调程序中确定加热时间,重要的是在初始阶段准确地检测面包的分量。在本实施方式中,面包的种类分类为咖喱面包、维也纳面包、披萨面包等配菜面包(第1分类的面包)、黄油卷、牛角面包等面包卷儿(第2分类的面包)、黄油面包、球形面包等法式面包(第3分类的面包)的三种。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进行加热模式的情况下,首先,使用者对操作显示部4进行操作,选择上述三个分类中的任一个。
当使用者对操作显示部4进行操作而开始加热模式时,控制部15取得加热室2的箱内温度(参照后述的图7的步骤S101)。在刚刚开始加热模式之后、例如从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的3秒以内,进行箱内温度的取得。控制部15在从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的3秒之后,开始程序P1的阶段T1。
图7是示出阶段T1的环境判定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在阶段T1,控制部15判定加热室2内的各种部位的温度状态。以下,将该判定称作加热室2的内部的环境判定。
在步骤S102中,控制部15取得加热室2的顶板壁的温度。在步骤S103~S105中,控制部15通过红外线传感器8的头部摆动动作,取得角度L、M、U处的温度信息。
在步骤S106中,控制部15根据由红外线传感器8取得的温度信息,计算载置有面包的烹调盘5的温度。
在步骤S107中,控制部15判定箱内温度是否小于第1阈值。第1阈值是用于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低温环境的阈值,例如是20℃。
在步骤S107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08中,控制部15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低温环境,在以后的加热模式中,执行用于低温环境的烹调程序。在步骤S107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09。
在步骤S109中,控制部15判定箱内温度是否小于第2阈值。第2阈值是用于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通常环境的阈值,例如是60℃。
在步骤S109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10中,控制部15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通常环境,在以后的加热模式中,执行用于通常环境的烹调程序。在步骤S109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1。
在步骤S111中,控制部15判定加热室2的顶板壁的温度是否小于第3阈值。第3阈值是用于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烤箱烹调等烹调后的烹调后环境的阈值,例如是100℃。
在步骤S1111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12中,控制部15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烹调后环境,在以后的加热模式中,执行用于烹调后环境的烹调程序。在步骤S111中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113。
在步骤S113中,控制部15判定加热室2的顶板壁的温度是否小于第4阈值。第4阈值是用于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高温环境或准高温环境的阈值,例如是60℃。高温环境是烤制烹调等的烹调后的环境。
在步骤S113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在步骤S114中,控制部15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准高温环境,在以后的加热模式中,执行用于准高温环境的烹调程序。
在步骤S113中的判定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115中,控制部15将加热室2的内部判定为高温环境,在以后的加热模式中,执行用于高温环境的烹调程序。
如上所述,在阶段T1,在微波加热的初始阶段(例如,从开始起的4~8秒的期间)内,控制部15进行环境判定,从而判定加热室2的内部是低温环境、通常环境、烹调后环境、准高温环境、高温环境中的哪一个。
[程序P1中的分量判定]
图8是在图7之后在程序P1中进行的被加热物的分量判定的流程图。在阶段T1之后接下来的阶段T2中,进行分量判定(前半),在阶段T2之后接下来的阶段T3中,进行分量判定(后半)。
在分量判定(前半)中,控制部15判定作为被加热物的面包的量是否较少。在分量判定(后半)中,控制部15更加详细地判定被加热物的分量。在阶段T2和阶段T3中,继续微波加热。
(分量判定(前半))
如图8所示,在从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经过规定时间(例如40秒、优选20~30秒)之后,控制部15开始阶段T2。
在步骤S201~S203中,控制部15通过红外线传感器8的头部摆动动作,分别取得角度L、M、U处的温度信息。在步骤S204中,控制部15计算从在步骤S103~S105中取得的上一次温度信息起的变化(温度上升值)等。
以下,使用具体例说明步骤S204中的计算。
图9A示出在角度L、M、U处分别取得的、64个温度检测区域各自中的第1次温度信息(基准信息)。图9B示出在角度L、M、U处分别取得的、64个温度检测区域各自中的第2次温度信息。
图9A所示的温度信息是在从阶段T1的开始起的大约6秒后取得的温度信息。图9B所示的温度信息是在从阶段T2的开始起的大约30秒后取得的温度信息。
如图9A所示,在带阴影的温度检测区域中,检测出24℃以下的值,温度明显比周围低。这表示在这些温度检测区域上载置面包。
如上所述,烹调盘5通过使发热体吸收微波而被加热。但是,在载置有面包的区域中,由面包吸收热,从而抑制温度上升。这样,能够根据第1次温度信息,识别烹调盘5上的面包的位置。
在图9A、图9B中,角度L处的温度信息是由图4A所示的状态的红外线传感器8检测出的温度信息。角度M处的温度信息是由图4B所示的状态的红外线传感器8检测出的温度信息。角度U处的温度信息是由图4C所示的状态的红外线传感器8检测出的温度信息。
如图4A~图4C、图5A~图5C所示,在所取得的温度信息中,由于该区域不是烹调盘5上等理由,还包含对分量判定来说不是有效的区域的温度。如图9B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分别在角度L、M、U处,将带阴影的区域指定为用于分量判定的有效区域。
图9C示出所指定的有效区域中的第1次温度信息(基准信息)与第2次温度信息的差信息(温度上升值)。
在图9C中,Tav是角度L、M、U处的全部指定有效区域的温度的平均值。Tavg是角度L、M、U处的平均值Tav的综合平均值。
如图9C所示,角度L处的平均值Tav是18℃,角度M处的平均值Tav是18℃,角度U处的平均值Tav是16℃。综合平均值Tavg是大约17℃。
如上所述,在图8的步骤S204中,控制部15计算综合平均值Tavg。
在步骤S205~S206中,控制部15作为分量判定(前半),根据综合平均值Tavg判定面包的量。在步骤S205中,控制部15判定综合平均值Tavg是否大于规定值(例如15℃)。在步骤S205中的判定为“是”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06。
在步骤S206中,控制部15判断在某个时刻(例如,35秒之后),在角度M处取得的第2次温度信息与第1次温度信息的差信息中的最小值(最小温度上升值)是否为规定值(例如10℃)以上。
在步骤S206中的判定结果为“是”的情况下,控制部15在步骤S207中,判定作为被加热物的面包是少量。将该判定称作“少量”的判定。该情况下,处理进入S214。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5和S206中的判定结果为“否”的情况下,在步骤S208中,控制部15判定为被加热物具有通常的大小。将该判定称作“通常”的判定。
步骤S201~S208对应于进行被加热物是否是少量的判定的分量判定(前半)。步骤S209~步骤S213对应于进行更加详细的分量判定的分量判定(后半)。
(分量判定(后半))
控制部15计算每时每刻取得的角度M处的温度信息与基准信息的差信息中的最小温度上升值。在步骤S209中,控制部15通过计测载置有面包的温度检测区域中的最小温度上升值到达规定温度为止所需的时间,以下述方式检测面包的分量。
图10示出与在相同的分类(配菜面包)中分量不同的常温的被加热物有关的最小温度上升值的转变。在图10中,曲线图A示出一个维也纳锥形面包(Wiener cornet)的情况。曲线图B示出一个咖喱面包的情况。曲线图C示出两个咖喱面包的情况。曲线图D示出四个咖喱面包的情况。曲线图E示出六个咖喱面包的情况。
如图10所示,最小温度上升值到达规定的目标温度的时间根据被加热物的大小和分量而不同。
图11A示出在从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的4秒之后在角度M处取得的温度信息。图11B示出在从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的64秒之后在角度M处取得的温度信息。图11C示出图11A和图11B所示的两组温度信息的差信息(温度上升值)。
如图11A~图11C所示,在从开始起的64秒之后,最小温度上升值达到20℃。在本实施方式中,最小温度上升值的目标温度例如为20℃。
在最小温度上升值到达目标温度为止的所需时间小于60秒(图10所示的曲线图A)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0,控制部15判定为被加热物是“轻量”。
在所需时间为60秒以上、小于90秒(图10所示的曲线图B、C)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1,控制部15判定为被加热物是“中量”。
在所需时间为90秒以上(图10所示的曲线图D)的情况下,处理进入步骤S212,控制部15判定为被加热物是“重量”。
在最小温度上升值即使超过规定时间(例如2分钟)也未到达目标温度的情况下(图10所示的曲线图E),处理进入步骤S213,控制部15判定为被加热物是“超重量”。控制部15根据该判定,确定以下的烹调程序中的加热时间等。
另外,在图11A~图11C中,用椭圆包围的温度检测区域是加热室2的壁面,而不是烹调盘5的载置面,因此,可将这些温度信息排除。
返回图8,在步骤S214中,控制部15根据阶段T1的环境判定和阶段T2和T3的分量判定,确定针对作为被加热物的面包的最低检测温度和最小温度上升值的目标值。
[程序P1中的微波加热]
图12是示出程序P1中的阶段T4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
在阶段T4,红外线传感器8始终在角度M处进行动作。
当在步骤S301、S302中从所取得的温度信息中检测出目标值的值时,控制部15在步骤S303中使微波加热单元10停止,结束程序P1中的微波加热。这时,确定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Tp1。
作为一例,说明环境判定的结果是通常环境且分量判定的结果是中量的情况。在分量判定的结果是中量的情况下,控制部15将最低检测温度的目标值设定为53℃,将最小温度上升值的目标值设定为27℃。
图13A示出在从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的4秒之后取得的温度信息。图13B示出在从加热模式的开始起的81秒之后取得的温度信息。如图13B所示,一部分的值达到最低检测温度的目标值(53℃)。
图13C示出图13A和图13B所示的两组温度信息的差信息。如图13C所示,一部分的值到达最小温度上升值的目标值(27℃)。
该情况下,步骤S301、S302的处理完成,在步骤S303中,控制部15结束程序P1中的微波加热,确定加热时间Tp1。处理进入程序P2。
图14是示出程序P2~P4的详细情况的流程图。参照图14,依次说明程序P2中的蒸汽加热、程序P3中的辐射加热、程序P4中的对流加热。
[程序P2中的蒸汽加热]
在程序P2中,作为被加热物的面包通过使用蒸汽加热单元11的蒸汽加热而被加热。在本实施方式中,与蒸汽加热一起利用使用了辐射加热单元12的辐射加热。
在步骤S401中,控制部15使用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Tp1,计算用于蒸汽加热的加热时间Tp2。控制部15在计算出的加热时间Tp2的期间,进行蒸汽加热。当经过了加热时间Tp2时,控制部15使处理进入程序P3。
基本上,加热时间依赖于被加热物的分量而延长。关于微波加热,加热时间依赖于被加热物的分量而较大变化。但是,关于除了微波加热以外,对被加热物的分量的依赖度比较小并且加热时间设置有上限。
具体而言,控制部15使用加热时间Tp1和下式(1),计算用于蒸汽加热的加热时间Tp2。
Tp2=Kp2×Tp1+Cp2 (1)
这里,Kp2和Cp2是与被加热物的种类和分量对应的常数。
当加热时间Tp2超过规定的限制时间时,加热时间Tp2被设定为该限制时间。
[程序P3中的辐射加热]
在程序P3中,进行使用了辐射加热单元12的辐射加热,以获得如刚刚烘烤之后的松脆的口感。
在步骤S402中,控制部15使用加热时间Tp1计算用于辐射加热的加热时间Tp3。该情况下,控制部15考虑面包的种类和分量的同时考虑环境判定的结果和电源电压。
具体而言,控制部15使用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Tp1、箱内温度Ls、电源电压Vo和下式(2),计算用于辐射加热的加热时间Tp3。
Tp3=Kp3×Tp1-Ap3×Vo-Bp3×Ls+Cp3 (2)
这里,Kp3和Cp3是与被加热物的种类和分量对应的常数。Ap3是电源电压Vo的校正用常数,Bp3是箱内温度Ls的校正用常数。
在环境判定的结果是低温环境、通常环境或烹调后环境的情况和环境判定的结果是准高温环境或高温环境的情况下,控制部15变更常数Bp3。
当加热时间Tp3超过规定的限制时间时,加热时间Tp3被设定为该限制时间。控制部15在计算出的加热时间Tp3的期间,进行辐射加热。
在辐射加热的途中,箱内温度达到了规定温度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箱内温度的上升,控制部15通过例如仅使设置于内侧的平面加热器进行动作,调节火力(步骤S403)。
如式(2)所示,在程序P3中,电源电压Vo和箱内温度Ls越高,加热时间Tp3越短。
当经过了加热时间Tp3时,与面包的种类和分量对应地存在处理进入步骤S404的情况和结束烹调的情况。例如,在进一步使面包具有脆的口感的情况或使内部温度上升至规定值而不会使表面烧焦的情况下,控制部15使处理进入步骤S404,作为程序P4,进行对流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法式面包,始终实施对流加热。针对配菜面包和面包卷儿,仅限于使其进一步具有脆的口感的情况或使内部温度上升至规定值的情况,实施对流加热。
[程序P4中的对流加热]
在程序P4中,进行使用了对流加热单元13的对流加热,以使其内部温度上升而不会使面包烧焦,从而获得脆的口感。
在步骤S404中,控制部15使用加热时间Tp1,计算用于辐射加热的加热时间Tp4。与加热时间Tp3同样并与程序P3同样,控制部15考虑面包的种类和分量的同时考虑环境判定的结果和电源电压。
具体而言,控制部15使用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Tp1、箱内温度Ls、电源电压Vo和下式(3),计算用于辐射加热的加热时间Tp4。
Tp4=Kp4×Tp1-Ap4×Vo-Bp4×Ls+Cp4 (3)
这里,Kp4和Cp4是与被加热物的种类和分量对应的常数。Ap4是电源电压Vo的校正用常数,Bp4是箱内温度Ls的校正用常数。
在环境判定的结果是准高温环境或高温环境的情况下,控制部15将与箱内温度的校正用常数对应的校正值追加到上式(3)中。
当加热时间Tp4超过规定的限制时间时,加热时间Tp4被设定为该限制时间。控制部15在计算出的加热时间Tp4的期间,进行对流加热。
如式(3)所示,在程序P4中,电源电压Vo和箱内温度Ls越高,加热时间Tp4越短。当经过了用于对流加热的加热时间Tp4时,烹调结束。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控制部15根据环境判定及分量判定的结果和用于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Tp1,分别确定用于由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蒸汽加热单元11、辐射加热单元12、对流加热单元13)进行的其他加热方法(蒸汽加热、辐射加热、对流加热)的加热时间Tp2、Tp3、Tp4。
控制部15在加热时间Tp2、Tp3、Tp4的期间,使蒸汽加热单元11、辐射加热单元12、对流加热单元13依次动作,依次进行蒸汽加热、辐射加热、对流加热。
在本实施方式中,将面包用作被加热物。但是,被加热物不限定于面包,也可以是米饭、煮食、油炸食品。
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箱内温度传感器7、顶板壁温度传感器9和红外线传感器8。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预先通过实验求出箱内温度与顶板壁温度的关系。也可以使用该关系,根据箱内信息推测顶板壁温度。该情况下,无需顶板壁温度传感器9。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公开能够适用于具有微波加热、辐射加热、对流加热、蒸汽加热的功能的加热烹调器。
标号说明
1:加热烹调器;2:加热室;3:门;4:操作显示部;5:烹调盘;6:突出部;6a:上层;6b:中层;6c:下层;7:箱内温度传感器;8:红外线传感器;9:顶板壁温度传感器;10:微波加热单元;11:蒸汽加热单元;12:辐射加热单元;13:对流加热单元;15:控制部。

Claims (6)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具有:
加热室,其构成为收纳被加热物;
温度检测部,其构成为检测所述加热室内的温度信息;
加热部,其包含微波加热单元和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该微波加热单元构成为产生微波,并将所述微波供给至所述加热室,从而进行微波加热,该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构成为执行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以及
控制部,其构成为根据所述温度信息,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根据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确定用于所述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
所述控制部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进行所述加热室内的环境判定和所述被加热物的分量判定,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考虑所述环境判定和所述分量判定的结果,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
所述温度检测部包含红外线传感器,所述红外线传感器构成为检测载置有所述被加热物的烹调盘上的多个温度检测区域各自中的所述温度信息,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在所述微波加热的执行时,在最小温度上升值和所述温度信息中的最低检测温度分别达到目标值时,停止所述微波加热以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所述最小温度上升值是所述多个温度检测区域各自中的所述温度信息与基准信息的差信息的最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温度检测部还包含:箱内温度传感器,其构成为检测所述加热室的箱内温度;以及顶板壁温度传感器,其设置在所述加热室的顶板壁的附近,构成为检测所述顶板壁的温度,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述箱内温度和所述顶板壁的所述温度进行所述环境判定,根据所述被加热物的所述温度的变化进行所述分量判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中,
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包含以下单元中的至少任一个:辐射加热单元,其设置于所述加热室的内部的顶板壁并构成为进行辐射加热;蒸汽加热单元,其构成为产生水蒸气并将所述水蒸气喷射到所述加热室,由此进行蒸汽加热;以及对流加热单元,其构成为产生热风并使所述热风在所述加热室的内部进行循环,由此进行对流加热,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述被加热物的所述温度的变化,使所述微波加热单元停止,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
所述控制部构成为根据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确定用于所述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所述加热时间,在所述加热时间的期间,使所述至少一个其他加热单元进行动作。
4.一种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其中,
产生微波,并将所述微波供给到加热室,从而进行微波加热,
根据所述加热室内的温度信息,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加热时间,
根据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确定用于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加热时间,
根据所述温度信息,进行所述加热室内的环境判定和被加热物的分量判定,
考虑所述环境判定和所述分量判定的结果,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
检测载置有所述被加热物的烹调盘上的多个温度检测区域各自中的所述温度信息,
在所述微波加热的执行时,在最小温度上升值和所述温度信息中的最低检测温度分别达到目标值时,停止所述微波加热以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所述最小温度上升值是所述多个温度检测区域各自中的所述温度信息与基准信息的差信息的最小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其中,
根据所述加热室的箱内温度和所述加热室的顶板壁的温度进行所述环境判定,根据所述被加热物的温度的变化进行所述分量判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其中,
根据所述被加热物的所述温度的变化,停止所述微波加热,确定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
根据用于所述微波加热的所述加热时间,确定用于所述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的所述加热时间,在所述加热时间的期间,执行所述至少一种其他加热方法。
CN201880008259.7A 2017-02-24 2018-02-22 加热烹调器和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Active CN11019915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3942A JP6681595B2 (ja) 2017-02-24 2017-02-24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加熱調理器における再加熱方法
JP2017-033942 2017-02-24
PCT/JP2018/006346 WO2018155523A1 (ja) 2017-02-24 2018-02-22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加熱調理器における再加熱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99155A CN110199155A (zh) 2019-09-03
CN110199155B true CN110199155B (zh) 2020-10-30

Family

ID=6325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259.7A Active CN110199155B (zh) 2017-02-24 2018-02-22 加热烹调器和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6681595B2 (zh)
CN (1) CN110199155B (zh)
TW (1) TWI676449B (zh)
WO (1) WO201815552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75827A (zh) * 2019-06-14 2020-12-15 张玮 一种自动炒菜机的腔体保护方法与自动炒菜机
JP7381389B2 (ja) * 2020-04-09 2023-11-15 東芝ホームテクノ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7455A (ja) * 1998-03-31 1999-10-19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JP2013096688A (ja) * 2011-11-07 2013-05-20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器
JP2014070875A (ja) * 2012-10-02 2014-04-21 Panasonic Corp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15121333A (ja) * 2013-12-20 2015-07-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JP2016003798A (ja) * 2014-06-16 2016-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186390B1 (ko) * 1996-06-11 1999-03-20 구자홍 전자레인지의 냉동식품 해동방법
JP3640780B2 (ja) * 1997-10-24 2005-04-20 株式会社東芝 加熱調理器
JP2005061805A (ja) * 2003-08-20 2005-03-10 Sanyo Electric Co Ltd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4585976B2 (ja) * 2006-02-20 2010-11-24 日立アプライアンス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2008032304A (ja) * 2006-07-28 2008-02-14 Sanyo Electric Co Ltd 加熱調理器及び加熱調理器用の蒸気発生装置
WO2015141208A1 (ja) * 2014-03-18 2015-09-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87455A (ja) * 1998-03-31 1999-10-19 Toshiba Corp 加熱調理器
JP2013096688A (ja) * 2011-11-07 2013-05-20 Panasonic Corp 加熱調理器
JP2014070875A (ja) * 2012-10-02 2014-04-21 Panasonic Corp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15121333A (ja) * 2013-12-20 2015-07-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高周波加熱調理器
JP2016003798A (ja) * 2014-06-16 2016-01-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834596A (zh) 2018-10-01
CN110199155A (zh) 2019-09-03
TWI676449B (zh) 2019-11-11
WO2018155523A1 (ja) 2018-08-30
JP6681595B2 (ja) 2020-04-15
JP2018138860A (ja) 2018-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30038969A1 (en) Cook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US7378617B1 (en) He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EP2933566A1 (en) Ove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US7755006B2 (en) Heating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ooking appliance
US11617237B2 (en) Cooking appliance
CN110199155B (zh) 加热烹调器和加热烹调器中的再加热方法
CN112789947A (zh) 用于处理烹饪物的方法和家用烹饪装置
KR20030074709A (ko) 오븐 및 그 작동 방법
US20150370267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oven appliance and a control system for an oven appliance
WO2018155008A1 (ja) 加熱調理器およびスチーム調理方法
JP6467645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EP4033154A1 (en) Oven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H0486418A (ja) 加熱調理装置
KR20050081371A (ko) 조리용 오븐의 히터 제어 방법
JP6264609B2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14070875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18138861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および高周波加熱方法
CN116301089A (zh) 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及存储介质
JP2004003698A (ja) 加熱調理装置
JP2010276256A (ja) 加熱調理器
KR20050081663A (ko) 조리용 오븐의 온도 제어 방법
JP2014074510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JP2010286207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4070876A (ja) 高周波加熱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613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