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91076A - 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91076A
CN109891076A CN201780064806.9A CN201780064806A CN109891076A CN 109891076 A CN109891076 A CN 109891076A CN 201780064806 A CN201780064806 A CN 201780064806A CN 109891076 A CN109891076 A CN 1098910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heat
insertion part
thermal insulation
guide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6480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91076B (zh
Inventor
池谷健一郎
山村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8910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0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910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910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8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having multiple air in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31/00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 F02B31/04Modifying induction systems for imparting a rotation to the charge in the cylinder by means within the induction channel, e.g. deflec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35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intake channels
    • F02F1/42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intake channels with a partition wall inside the channe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FCYLINDERS, PISTONS OR CASINGS, FOR COMBUSTION ENGINES; ARRANGEMENTS OF SEALINGS IN COMBUSTION ENGINES
    • F02F1/00Cylinders; Cylinder heads 
    • F02F1/24Cylinder heads
    • F02F1/42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 F02F1/4235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intake channels
    • F02F1/4257Shape or arrangement of intake or exhaust channels in cylinder heads of intake channels with an intake lin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插入部件(30)被配置在发动机(E)的气缸盖(10)的进气口(11)处,具备引导所述进气口(11)处的进气的流动的引导部件(41)。该隔热插入部件(30)防止热从成为高温的燃烧室(22)的顶部经由气缸盖(10)传递到翻转控制阀(26)。由此,隔热插入部件(30)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进气口(11)处的温度升温,能够使进气填充效率比以往提高。

Description

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配置于进气口处的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这样的进气装置:用翻转板将发动机的气缸盖上的进气口分隔成两个通道,并且能够利用规定的阀打开和关闭一个通道的进气上游侧(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
该进气装置利用阀关闭一个通道,使进气从另一个通道斜着流入气缸内。根据具备该进气装置的发动机,能够使燃烧室内发生滚流(纵涡流),由此能够改善油耗。此外,该进气装置通过打开所述阀,使进气从两个通道流入气缸内。由此,发动机通过使进气量增大而使输出增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72819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以往的进气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中,翻转板的两侧缘通过嵌入等直接安装于进气口的内壁面。因此,翻转板经由气缸盖而从成为高温的燃烧室顶面受热。由此,向进气口的传热增大,从而进气口的温度升温。若进气口的温度上升,则进气填充效率会下降。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进气口的温度升温。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解决了所述课题的本发明的隔热插入部件的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插入部件被配置在发动机的气缸盖的进气口处,并具备引导所述进气口处的进气的流动的引导部件。
此外,本发明的发动机的特征在于具备所述隔热插入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进气口的温度升温。
附图说明
图1是具备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的进气口附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2是图1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是从气缸盖的端面侧观察插入于进气口的隔热插入部件的图。
图3是配置有隔热插入部件的进气口的剖视图。
图4是隔热插入部件的整体立体图。
图5中,(a)是隔热插入部件的主视图,(b)是隔热插入部件的后视图,(c)是沿(a)中的Vc-Vc线的剖视图。
图6中,(a)是引导部件的俯视图,(b)是变形例的引导部件的俯视图。
图7是安装于气缸盖的隔热插入部件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示出进气在进气口内流动的情形的示意图。(a)是示出翻转控制阀关闭第2进气通道时的进气的流动的示意图,(b)是示出翻转控制阀打开第2进气通道时的进气的流动的示意图。
图9中(a)至(c)是示出当引导部件的前端部的形状变化时进气的流动变化的情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以下称作“本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
本发明的隔热插入部件具备将来自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侧的进气引导向燃烧室的规定方向的引导部件。该引导部件相对于气缸盖具有隔热性地配置在进气口内。
以下,将对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的整体结构进行了说明,然后对隔热插入部件进行说明。
<发动机>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搭载于车辆的火花点火式直列三缸发动机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在发动机的气缸数、气缸排列、点火方式等方面没有限制。
图1是具备隔热插入部件30的发动机E的进气口11附近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另外,以下说明中的上下方向以与搭载于车辆的发动机E的上下方向一致的图1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基准。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E具备:形成有进气口11及排气口12的气缸盖10;和安装有该气缸盖10的气缸体(图示省略)。
另外,虽未图示,众所周知,在所述气缸体形成有气缸膛,该气缸膛由配置有活塞的圆柱状空间构成。并且,构成所述直列三缸发动机的气缸体具有三个气缸膛。
此外,在配置在该气缸体的下方的曲轴箱,以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承有曲轴,在该曲轴上借助连接杆而连续设置有活塞。
在气缸盖10的与所述气缸膛(图示省略)对置的下表面形成有燃烧室22的顶部。该顶部成为山墙屋脊状的所谓屋脊型。
此外,在气缸盖10的顶部,以面对燃烧室22的方式配置有火花塞(图示省略)。
进气口11是用于将进气从进气歧管25送入燃烧室22的形成在气缸盖10上的孔。进气口11在气缸盖10内沿相对于构成气缸膛(图示省略)的圆柱状空间的轴线Ax倾斜的方向延伸。即,进气口11以从位于进气的上游侧且燃烧室22的上方的进气歧管25侧朝向位于进气的下游侧的燃烧室22倾斜的方式在气缸盖10内延伸。
在该进气口11内,插入有具有如后所述引导进气的引导部件41的隔热插入部件30。
图2是沿图1的箭头A方向的视图,即从气缸盖10的端面侧观察插入于进气口11内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图。
在图2中,标号28是形成在进气口11的内壁面与隔热插入部件30之间的空隙。标号31是后面详细说明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隔热性支承部件,标号41是隔热插入部件30的引导部件。此外,标号23是观察进气口11(分支通道20)的下游侧开口18时位于前端的进气阀。
如图2所示,在气缸盖10的进气歧管25(参照图1)侧的端面上形成有进气口11的上游侧开口17。
上游侧开口17的形状形成为与进气歧管25(参照图1)的进气下游侧的开口的形状对应。顺便说一下,本实施方式中的上游侧开口17的形状呈四角施加了圆角的大致矩形。
此外,进气口11从进气上游侧向进气下游侧(从图2的纸面近前侧向纸面内侧)以分支部15为界分为多条(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两条)分支通道20。
此外,各分支通道20面对燃烧室22(参照图1)的下游侧开口18的形状呈圆形。
图3是说明进气口11的结构的气缸盖10的剖视图。另外,在图3中,配置于进气口11的隔热插入部件30为了作图方便而用虚线表示。
如图3所示,进气口11为在气缸盖10的三个燃烧室22的排列方向(图1中为相对于纸面垂直的方向)上排列有三个进气口11。此外,如上所述,这些燃烧室22设置成与形成于气缸体(图示省略)的三个气缸膛(图示省略)对应。
如上所述,进气口11在进气上游侧即进气歧管25侧具有上游侧开口17,并且在进气下游侧即燃烧室22侧具有下游侧开口18。
此外,在进气口11形成有收容隔热插入部件30的后述的突条部39的一对槽部21。
槽部21借助嵌入该槽部21中的突条部39而将隔热插入部件30支承于进气口11。
槽部21的长度根据突条部39的长度而设定。具体而言,突条部39被嵌入槽部21中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进气上游侧(图3的箭头所示后侧)的端面与气缸盖10的进气上游侧(图3的箭头所示后侧)的端面共面。
槽部21的宽度(与图3的箭头所示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根据突条部39的宽度(与图3的箭头所示前后方向交叉的方向的宽度)而设定,突条部39被无晃动地收纳在槽部21内。
本实施方式中的槽部21的截面形状与突条部39的截面形状匹配地成为半圆柱形。该槽部21的截面形状还可以设置为例如半楕圆形、多边形等其他形状。
在图3中,标号16是在分支部15的进气上游侧用于从进气口11的内壁面立起分支部15的隆起部。
返回图1,排气口12仅图示了靠燃烧室22的一部分,排气口12与进气口11大致相同地形成。具体而言,排气口12具有一对面对燃烧室22的圆形的上游侧开口。此外,虽然省略了图示,排气口12的下游侧开口的形状与排气歧管的排气上游侧的开口形状对应,呈四角施加了圆角的大致矩形。
另外,在本发明中,不限定于该排气口12,还可以设置为在气缸盖内集合的排气歧管盖口(盖一体型排气歧管)。
如图1所示,在进气口11处配置有开闭进气口11的进气阀23,在排气口12处配置有开闭排气口12的排气阀24。这些进气阀23及排气阀24在规定的定时被具有未图示的凸轮轴及摇臂的气门传动机构进行开闭驱动。
<隔热插入部件>
接下来,对隔热插入部件30进行说明。
图4是隔热插入部件30的整体立体图。以下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说明中的前后方向以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基准,将燃烧室22(参照图1)侧即进气下游侧设为前方,将进气歧管25(参照图1)侧即进气上游侧设为后方。此外,隔热插入部件30的上下方向以与在维持所述的前后方向的状态下将引导部件41设定为水平时的铅直方向的上下一致的图4中所示的箭头方向为基准。
如图4所示,隔热插入部件30具备引导部件41和隔热性支承部件31。在此,首先对隔热性支承部件31进行说明,然后对引导部件41进行说明。
隔热性支承部件31将引导部件41以不使其与进气口11(参照图1)的内壁面直接接触的方式支承在进气口11中。
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形状只要是收纳于进气口11中的形状,则没有特别限制。此外,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由具有与进气口11的内侧形状大致相同的外形的筒体构成。
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隔热性支承部件31由具有横向较长的大致矩形开口的大致方形筒体形成。
此外,如后所述,该大致方形筒体从进气上游侧到进气下游侧,除了下面说明的突条部39的形成部分以外,横向宽度大致相同。此外,该大致方形筒体的后侧的上下的开口宽度比前侧的上下的开口宽度大。
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所述突条部39以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隔热插入部件30的一对两侧缘。另外,在图4中,仅仅记载一对突条部39中的一个突条部39,为了便于作图,省略另一个突条部39。
在图4中,标号43是供隆起部16(参照图3)退避的凹部,标号47a是以非接触的方式跨越分支部15(参照图3)的大致V字的缺口部。
图5(a)是隔热插入部件30的主视图,图5(b)是隔热插入部件30的后视图,图5(c)是沿图5(a)的Vc-Vc线的剖视图。
如图5(a)及图5(b)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由具有横向宽度比上下宽度大的截面的所述大致方形筒体形成。
此外,构成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大致方形筒体的壁厚遍及整个隔热性支承部件31大致相同。
此外,如图5(c)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具备上下宽度彼此不同的前筒部34和后筒部35。即,前筒部34的上下宽度比后筒部35小。并且,前筒部34与后筒部35相比,占据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较多部分。具体而言,占据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三分之二以上。
这样的前筒部34形成了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比后筒部35靠进气下游侧的部分。即,具备前筒部34与后筒部35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中,进气上游侧的口径比进气下游侧的口径大。
此外,如图5(c)所示,隔热性支承部件31在前筒部34与后筒部35之间具备连结筒部36。该连结筒部36从后筒部35侧向前筒部34侧逐渐缩小上下宽度,从而在侧面视图中形成为喇叭口。
此外,假设本实施方式中的前筒部34及后筒部35各自的上下宽度从进气上游侧向进气下游侧、即从图5(c)的纸面右侧向纸面左侧大致相同。但是,前筒部34及后筒部35各自的上下宽度还可以从进气上游侧向进气下游侧逐渐缩减。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前筒部34的前端部34a的下部比上部朝向前方进一步伸出。换言之,前筒部34的前端部34a在侧视观察时以朝向前方构成下坡的方式倾斜。
另外,如图5(c)所示,上下的凹部43、43与图1所示的上下各个隆起部16、16的大小对应,下侧的凹部43比上侧的凹部43大。
此外,图5(a)所示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下游侧开口33和图5(b)所示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上游侧开口37呈四角施加了圆角的大致矩形。
此外,如图5(a)所示,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下游侧开口33中,夹着下侧的凹部43的位置的下壁面38、38向上方(向大致方形筒体的内侧)略微弯曲。
如图5(a)至图5(c)所示,由这样的大致方形筒体构成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内侧被后述的由板体构成的引导部件41上下隔开。
即,在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内侧,在引导部件41的上方形成有第1进气通道13,在引导部件41的下方形成有第2进气通道14。
另外,第2进气通道14的进气上游侧的开口通过翻转控制阀26(参照图1)在后述的规定的定时进行开闭。
并且,如上所述,在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上游侧开口37(参照图5(b))处,上侧的一对角部C1、C1的圆角半径R(参照图5(b))被设定成比下侧的一对角部C2、C2的R(参照图5(b))小。因此,第1进气通道13的上游侧开口37a(参照图5(b)的开口面积被设定成比第2进气通道14的上游侧开口37b(参照图5(b))的开口面积大。
以上那样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由具有隔热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作为该合成树脂,只要是容易成型且具有耐热性,则没有特别限制,但其中最优选聚苯硫醚(PPS)。
接下来,对引导部件41(参照图4)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引导部件41将来自进气歧管25(参照图1)侧的进气引导向燃烧室22(参照图1)的规定方向。如后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在翻转控制阀26(参照图1)关闭第2进气通道14(参照图1)时,作为在燃烧室22(参照图1)内形成滚流(纵涡流)的翻转板发挥功能。
如图4所示,引导部件41由板体形成。假设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由铝合金等金属形成,但也可以由合成树脂形成。
如图5(a)至图5(c)所示,引导部件41配置成将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内侧上下一分为二。虽未图示,引导部件41的宽度方向的两缘埋设于隔热性支承部件31。由此,引导部件41以上下分隔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内侧的方式支承于隔热性支承部件31。
如图4所示,引导部件41具备:被支承部44,其支承于隔热性支承部件31;以及延伸部45,其从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前端进一步向前方延伸。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被设定成被支承部44在前后方向上比延伸部45长。具体而言,被支承部44的前后方向的长度被设定成延伸部45的例如三倍以上。
图6(a)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的俯视图,图6(b)是变形例的引导部件41的俯视图。
如图6(a)所示,延伸部45在从配置在隔热性支承部件31(参照图4)内的被支承部44延伸的中途,与所述进气口11(参照图2)的分支通道20(参照图2)对应地进行分支。本实施方式中的延伸部45具有一对分支板47。
如图3所示,分开一对分支板47的大致V字的缺口部47a配置成跨越设置在进气口11的进气下游侧的分支部15。即,一对分支板47的至少前端部配置在进气口11(参照图2)的分支通道20(参照图2)内。
此外,两缘埋设于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被支承部44考虑到埋设量而形成为宽度比延伸部45宽。并且,在被支承部44与延伸部45质检的阶梯部设置有应力缓和部46。
本实施方式中的应力缓和部46由在俯视观察时呈圆弧形状的缺口形成。
这样的应力缓和部46不限定于圆弧形状的缺口。
如图6(b)所示,应力缓和部46还可以由连接被支承部44与延伸部45之间的倾斜缺口形成。
此外,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应力缓和部46设置在比隔热性支承部件31靠前方(进气下游侧)的位置,但也可以使被支承部44与延伸部45之间的边界部移向隔热性支承部件31内而设置在隔热性支承部件31内。
如上所述,以上那样的隔热插入部件30(参照图4)通过从进气口11(参照图2)的上游侧开口17(参照图2)插入而被安装于气缸盖10(参照图2)。
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在进气口11的槽部21中嵌入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突条部39,由此隔热插入部件30被安装于气缸盖10。
如图2所示,安装于气缸盖10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被配置成:除了突条部39之外,在隔热性支承部件31与气缸盖10之间形成有空隙28。
图7是安装于气缸盖10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局部放大图。
如图7所示,隔热性支承部件31与气缸盖10之间的空隙28从进气口11的进气上游侧遍及进气下游侧的整个区域而形成。
并且,虽未图示,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的从隔热性支承部件31伸出的延伸部45成为未与进气口11的内壁面(包括分支部15的外表面)接触的状态。
此外,如图7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隔热插入部件30通过使进气歧管25借助由橡胶等弹性部件构成的按压部件27与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进气上游侧的端部抵接,而被无晃动地支承在进气口11内。另外,虽未图示,按压部件27还可以配置在突条部39(参照图3)的进气上游侧的端面。
在图7中,标号19是配置在气缸盖10与进气歧管25之间的密封部件。此外,在图7中,进气口11的分支部15(参照图2)及翻转控制阀26(参照图1)省略被记载。
接下来,对具备本实施方式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发动机E起到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图8是示出进气从进气歧管25向燃烧室22流动的情形的示意图。图8(a)是示出翻转控制阀26关闭第2进气通道14时的进气的流动的示意图。图8(b)是示出翻转控制阀26打开第2进气通道14时的进气的流动的示意图。
例如如图8(a)所示,当发动机E的低旋转(低油耗区域)运转时,第2进气通道14被翻转控制阀26关闭。由此,进气F1从进气歧管25经由第1进气通道13向燃烧室22流动。进气不流向第2进气通道14。
另外,在该进气中,包含从未图示的喷射器喷射的燃料。
如上所述,由此,在燃烧室22内,进气优先向相对于构成气缸膛(省略图示)的圆柱状空间的轴线Ax(参照图1)倾斜的方向供给。在燃烧室22内,形成滚流(纵涡流),从而实施低油耗运转。
此外,例如如图8(b)所示,当发动机E的高旋转(高输出区域)运转时,关闭第2进气通道14的翻转控制阀26被打开。由此,除了第1进气通道13的进气F1之外,经由第2进气通道14的进气F2也被供给到燃烧室22内。针对发动机E的进气量增大,由此实施高输出运转。
在具备本实施方式的隔热插入部件30的发动机E中,当进行这样的低旋转(低油耗区域)运转、及高旋转(高输出区域)的运转时,进气口11被隔热。具体而言,翻转控制阀26借助隔热性支承部件31而配置于进气口11内。
与此相对,在以往的进气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等)中,如上所述,翻转板直接安装于进气口的内壁面。因此,翻转板经由气缸盖而从成为高温的燃烧室顶面受热。
根据本实施方式,翻转控制阀26借助隔热性支承部件31安装于进气口11内,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抑制进气口11的温度的升温。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与以往相比,能够提高进气填充效率。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比隔热性支承部件31进一步向燃烧室22侧伸出。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确保引导部件41较长,能够更高效地在燃烧室22内形成滚流。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为板体,配置成引导部件41的板面沿着进气口11的延伸方向。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进气的压力损失,能够稳定地引导进气。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更可靠地在燃烧室22内形成滚流。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由具有与进气口11的形状为大致同一形状的外形的筒体(大致方形筒体)形成。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还能够抑制经由进气口11的内壁面对进气口11传热。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配置在进气口11的比分支部15靠进气上游侧的位置。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隔热性支承部件31相对于进气口11的组装性良好。
此外,引导部件41从比隔热性支承部件31伸出的中途进行分支,分支板47(参照图3)的至少前端部配置在分支通道20(参照图2)内。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气口11的进气下游侧也能够稳定地引导进气,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在燃烧室22内形成滚流。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引导部件41在被支承部44与延伸部45之间的阶梯部形成有应力缓和部46(参照图4)。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引导部件41产生挠曲,机械强度也优异。
此外,由本实施方式中的筒体(大致方形筒体)构成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中,上游侧开口17的四个角部C1、C1、C2、C2中,上侧的角部C1、C1的R与下侧的角部C2、C2的R的大小不同。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使用者容易确认隔热性支承部件31相对于进气口11的上下。由此,能够防止相对于进气口11的误组装,组装效率提高。
另外,在本发明中,四个角部C1、C1、C2、C2中至少一个角部的R被设定成与其他角部的R不同即可。
此外,本实施方式中的由筒体(大致方形筒体)构成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被设定成:第1进气通道13的上游侧开口37a(参照图5(b))的开口面积比第2进气通道14的上游侧开口37b(参照图5(b))的开口面积大。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够减少因驱动翻转控制阀26(参照图1)开闭的控制轴(图示省略)的配置而产生的泵吸损失。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隔热插入部件30中,隔热性支承部件31由合成树脂形成,引导部件41由金属形成。并且,金属一般比合成树脂热膨胀率小。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当隔热插入部件30被暴露在高热中时,引导部件41能够抑制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热膨胀导致的变形。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隔热插入部件30中,前筒部34的前端部34a(参照图5(c))在侧视观察时以朝向前方构成下坡的方式倾斜。此外,配置隔热插入部件30的发动机E的进气口11(参照图1)在气缸盖10内沿相对于构成气缸膛(图示省略)的圆柱状空间的轴线Ax(参照图1)倾斜的方向延伸。因此,配置在进气口11内的隔热性支承部件31不会与进气阀23(参照图1)干涉,能够有效地覆盖进气口11的内壁面。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对进气口11的隔热性能能够更进一步提高。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E中,在进气入口11的内壁面与隔热插入部件30之间形成有空隙28(参照图7)。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在进气入口11内,隔热插入部件30热变形的允许范围扩大。此外,空隙28抑制了从进气入口11的内壁面向隔热性支承部件31的热传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发动机E中,隔热插入部件30被从上游开口部17侧插入配置在进气入口11中。此外,在隔热插入部件30的面对上游开口部17(参照图2)的端面上抵接有由弹性部件构成的按压部件27(参照图7)。
因此,根据本实施方式,隔热插入部件30被稳定地配置在进气入口11内。
接下来参照的图9(a)至图9(c)是示出使引导部件41(分支板47)的前端形状发生了变化时进气F1、F2的流动变化的情形的示意图。
首先,对图9(c)的引导部件41进行说明。
如图9(c)所示,引导部件41(分支板47)的前端形状与接下来说明的图9(a)及图9(b)的引导部件41不同,在引导部件41(分支板47)的前端部不具有倾斜面48(参照图9(a)及图9(b))。
因此,在图9(c)所示的引导部件41中,在第1进气通道13内流动的进气F1、以及在第2进气通道14内流动的进气F2分别在引导部件41的前方形成了不形成进气F1、F2的流动的区域。这是进气F1、F2在引导部件41的前部端面的流线型剥离引起的。
与此相对,在图9(a)所示的引导部件41(分支板47)的前端部,在面对第1进气通道13侧的一侧具备楔面48。该楔面48以越朝向进气下游侧越接近第2进气通道14侧的方式倾斜。
根据这样的引导部件41,在第2进气通道14被翻转控制阀26关闭而进气F1仅向第1进气通道13流动时,进气F1在引导部件41的前部不发生流线型剥离,第1进气通道13的有效截面积扩大。
因此,根据图9(a)所示的引导部件41,翻转控制阀26关闭第2进气通道14时的泵吸损失减少。
接下来,对图9(b)所示的引导部件41进行说明。在该引导部件41(分支板47)的前端部,在面对第2进气通道14侧的一侧具备楔面48。该楔面48以越朝向进气下游侧越接近第1进气通道13侧的方式倾斜。
根据这样的引导部件41,关闭第2进气通道14的翻转控制阀26被打开,进气F1、F2分别向第1进气通道13及第2进气通道14流动。此时,进气F2在引导部件41的前部不发生流线型剥离,第2进气通道14的有效截面积扩大。由此,进气入口11中的泵吸损失减少。
此外,在第1进气通道13中,进气F1的直进性被良好地维持,由此使得在燃烧室22(参照图1)更有效地产生滚流。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所述实施方式,能够以各种方式实施。
在所述实施方式中,对在燃烧室22形成滚流的隔热插入部件30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隔热插入部件30还能够通过使引导部件41的板面的角度以进气的流动方向为轴而绕轴变化,来在燃烧室22内形成漩涡。
标号说明
10:气缸盖;
11:进气口;
12:排气口;
13:第1进气通道;
14:第2进气通道;
15:分支部;
16:隆起部;
17:进气口的上游侧开口;
18:进气口的下游侧开口;
20:分支通道;
21:槽部;
22:燃烧室;
23:进气阀;
24:排气阀;
25:进气歧管;
26:翻转控制阀(规定的阀);
27:按压部件;
28:空隙;
30:隔热插入部件;
31:隔热性支承部件;
32:前端部;
33:隔热性支承部件的下游侧开口;
34:前筒部;35:后筒部;
36:连结筒部;
37:隔热性支承部件的上游侧开口;
37a:第1进气通道的上游侧开口;
37b:第2进气通道的上游侧开口;
39:突条部;
41:引导部件;
43:凹部;
44:被支承部;
45:延伸部;
46:应力缓和部;
47:分支板;
47a:缺口部;
48:楔面;
C1:角部;
C2:角部;
E:发动机。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后).一种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插入部件被配置在发动机的气缸盖的进气口处,并具备:
引导部件,其引导所述进气口处的进气的流动;以及
隔热性支承部件,其为收纳于所述进气口中的形状,
所述引导部件由金属形成,并借助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而被支承在进气口内。
2.(删除)
3.(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比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进一步向发动机的燃烧室侧伸出。
4.(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为板体,且配置成所述引导部件的板面沿着所述进气口的延伸方向。
5.(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由筒体形成,该筒体具有与所述进气口的形状为大致同一形状的外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进气口中的、比在朝向所述燃烧室的中途分支成多条分支通道的分支部靠进气上游侧的位置,
所述引导部件从比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伸出的中途与所述分支通道对应地进行分支,分支后的所述引导部件的至少前端部被配置在所述分支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板体将所述进气口分隔为第1进气通道和第2进气通道,并且,
所述第2进气通道通过规定的阀而开闭自如,
在所述引导部件的进气下游侧的端部中的、面对所述第1进气通道的一侧形成有楔面,所述楔面以越朝向进气下游侧越接近所述第2进气通道侧的方式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板体,并具备:被支承部,其被支承于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以及延伸部,其从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伸出,
所述被支承部形成为宽度比所述延伸部宽,
在所述被支承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阶梯部处形成有应力缓和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为大致方形筒体,在所述大致方形筒体的四个角部施加了圆角,
所述大致方形筒体的进气上游侧的端面上的四个角部中,至少一个角部的圆角半径与其他角部的圆角半径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大致方形筒体构成的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的内侧被由所述板体构成的所述引导部件分隔为分别由大致方形筒体构成的第1进气通道和第2进气通道,并且,
所述第2进气通道通过规定的阀而开闭自如,
所述大致方形筒体的进气上游侧的端面上的所述四个角部中,所述第1进气通道的端面上的两个所述角部的圆角半径比所述第2进气通道的端面上的两个所述角部的圆角半径小。
11.(修改后).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由合成树脂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的进气下游侧的端部具有朝向进气下游侧构成下坡的倾斜面。
13.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
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之间形成有空隙。
14.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
所述隔热插入部件使端面面对所述进气入口的上游开口部侧,所述隔热插入部件通过与所述隔热插入部件的所述端面抵接的由弹性部件构成的按压部件而被保持在所述进气入口内。
说明或声明(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修改的内容
(1)进行这样的修改:将权利要求书中的权利要求1的引导部件限定为由金属形成并借助隔热性支承部件而被支承在进气口内。
(2)进行了删除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2的修改,随着该权利要求2的删除,进行变更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3-5、11的引用关系这一形式上的修改。
2.说明
(1)对于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的修改,其是基于原说明书的记载而进行的修改,因此不会导致新增内容的追加。
(2)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及直接或间接引用权利要求1的权利要求3-14的隔热插入部件具有由金属形成并借助隔热性支承部件被支承在进气口内的引导部件。这些发明中,通过由热膨胀率小的金属构成的引导部件,即使在发动机内隔热插入部件暴露于高热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隔热性支承部件的热膨胀导致的变形。这样的隔热插入部件在所引用的文献1-8中都没有记载,也没有给出启示。因而,权利要求书中权利要求1及3-14的隔热插入部件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

Claims (14)

1.一种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插入部件被配置在发动机的气缸盖的进气口处,并具备引导所述进气口处的进气的流动的引导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插入部件具备收纳于所述进气口中的形状的隔热性支承部件,
所述引导部件借助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而被支承在进气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比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进一步向发动机的燃烧室侧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为板体,且配置成所述引导部件的板面沿着所述进气口的延伸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由筒体形成,该筒体具有与所述进气口的形状为大致同一形状的外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配置在所述进气口中的、比在朝向所述燃烧室的中途分支成多条分支通道的分支部靠进气上游侧的位置,
所述引导部件从比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伸出的中途与所述分支通道对应地进行分支,分支后的所述引导部件的至少前端部被配置在所述分支通道内。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引导部件的所述板体将所述进气口分隔为第1进气通道和第2进气通道,并且,
所述第2进气通道通过规定的阀而开闭自如,
在所述引导部件的进气下游侧的端部中的、面对所述第1进气通道的一侧形成有楔面,所述楔面以越朝向进气下游侧越接近所述第2进气通道侧的方式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引导部件是板体,并具备:被支承部,其被支承于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以及延伸部,其从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伸出,
所述被支承部形成为宽度比所述延伸部宽,
在所述被支承部与所述延伸部之间的阶梯部处形成有应力缓和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筒体为大致方形筒体,在所述大致方形筒体的四个角部施加了圆角,
所述大致方形筒体的进气上游侧的端面上的四个角部中,至少一个角部的圆角半径与其他角部的圆角半径不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大致方形筒体构成的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的内侧被由所述板体构成的所述引导部件分隔为分别由大致方形筒体构成的第1进气通道和第2进气通道,并且,
所述第2进气通道通过规定的阀而开闭自如,
所述大致方形筒体的进气上游侧的端面上的所述四个角部中,所述第1进气通道的端面上的两个所述角部的圆角半径比所述第2进气通道的端面上的两个所述角部的圆角半径小。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由合成树脂形成,
所述引导部件由金属形成。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的进气下游侧的端部具有朝向进气下游侧构成下坡的倾斜面。
13.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
在所述进气口与所述隔热性支承部件之间形成有空隙。
14.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具备权利要求5所述的隔热插入部件,
所述隔热插入部件使端面面对所述进气入口的上游开口部侧,所述隔热插入部件通过与所述隔热插入部件的所述端面抵接的由弹性部件构成的按压部件而被保持在所述进气入口内。
CN201780064806.9A 2016-10-21 2017-10-02 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Active CN1098910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206487 2016-10-21
JP2016206487 2016-10-21
PCT/JP2017/035788 WO2018074205A1 (ja) 2016-10-21 2017-10-02 断熱インサート部材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エンジ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91076A true CN109891076A (zh) 2019-06-14
CN109891076B CN109891076B (zh) 2021-05-18

Family

ID=62018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64806.9A Active CN109891076B (zh) 2016-10-21 2017-10-02 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907573B2 (zh)
JP (1) JP6774500B2 (zh)
CN (1) CN109891076B (zh)
WO (1) WO201807420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24597B2 (ja) * 2016-06-27 2020-07-15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通路構造
DE102017111262A1 (de) * 2017-05-23 2018-11-29 Man Truck & Bus Ag Wärmeisoliertes Lufteinlasssystem für einen Verbrennungsmotor
JP7027862B2 (ja) * 2017-12-14 2022-03-02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吸気管の接続構造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6535A (ja) * 1995-04-26 1996-11-12 Unisia Jecs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H1113564A (ja) * 1997-06-27 1999-01-19 Daihatsu Motor Co Ltd 多気筒内燃機関用吸気装置
JP2000049475A (ja) * 1998-07-27 2000-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基板取付装置
CN2497066Y (zh) * 2001-08-29 2002-06-26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CN1362576A (zh) * 2000-12-27 2002-08-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可调旋流发生装置及可调旋流发生装置进气孔的加工方法
CN1493777A (zh) * 2002-10-03 2004-05-05 �ղ��Զ�����ʽ���� 发动机进气装置
CN1536201A (zh) * 2003-04-03 2004-10-1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JP2008151078A (ja) * 2006-12-20 2008-07-03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201810411U (zh) * 2010-10-12 2011-04-27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CN103038492A (zh) * 2010-07-30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进气装置
CN203296974U (zh) * 2013-04-03 2013-11-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进气管
JP2016118132A (ja) * 2014-12-19 2016-06-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ポート用断熱部材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03688A (en) 1992-04-03 1994-04-19 Chiuminatta Edward R Mounting arbor for saw cutting blades
JP3695401B2 (ja) * 2002-02-13 2005-09-14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07071129A (ja) * 2005-09-07 2007-03-22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07113482A (ja) * 2005-10-20 2007-05-10 Toyota Motor Corp 樹脂インテークマニホールド
JP4730146B2 (ja) * 2006-03-09 2011-07-20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の吸気通路構造
JP2007297952A (ja) * 2006-04-28 2007-11-15 Toyota Motor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4728195B2 (ja) 2006-09-20 2011-07-20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エンジンの吸気制御装置
JP2015190336A (ja) * 2014-03-27 2015-11-0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内燃機関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96535A (ja) * 1995-04-26 1996-11-12 Unisia Jecs Corp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H1113564A (ja) * 1997-06-27 1999-01-19 Daihatsu Motor Co Ltd 多気筒内燃機関用吸気装置
JP2000049475A (ja) * 1998-07-27 2000-0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基板取付装置
CN1362576A (zh) * 2000-12-27 2002-08-07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发动机可调旋流发生装置及可调旋流发生装置进气孔的加工方法
CN2497066Y (zh) * 2001-08-29 2002-06-26 昆明云内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异形直喷式柴油发动机
CN1493777A (zh) * 2002-10-03 2004-05-05 �ղ��Զ�����ʽ���� 发动机进气装置
CN1536201A (zh) * 2003-04-03 2004-10-13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内燃机的进气装置
JP2008151078A (ja) * 2006-12-20 2008-07-03 Suzuki Motor Corp 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CN103038492A (zh) * 2010-07-30 2013-04-10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进气装置
CN201810411U (zh) * 2010-10-12 2011-04-27 山东华源莱动内燃机有限公司 一种柴油机气缸盖
CN203296974U (zh) * 2013-04-03 2013-11-2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位进气管
JP2016118132A (ja) * 2014-12-19 2016-06-30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吸気ポート用断熱部材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074205A1 (ja) 2019-04-11
US20200049059A1 (en) 2020-02-13
US10907573B2 (en) 2021-02-02
JP6774500B2 (ja) 2020-10-21
WO2018074205A1 (ja) 2018-04-26
CN109891076B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525646B2 (ja) 内燃機関
CN109891076A (zh) 隔热插入部件及具备该隔热插入部件的发动机
CN102734009A (zh) 进气装置
EP1344926B1 (en) Intake port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2009062836A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JP6115197B2 (ja) 内燃機関の燃焼室構造
JPWO2019009347A1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
US20100037853A1 (en) Intake system for a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JP4412118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US7270109B2 (en)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EP1293652B1 (en) Direct-injection type diesel engine
JP6691564B2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通路
JP4692389B2 (ja) V型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CN110318861A (zh) 吸气口结构
JP6630748B2 (ja) エンジン
JP2005180309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装置
JP2008255860A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ポート
JP3903604B2 (ja) 筒内直接噴射式内燃機関
EP1744048A2 (en) Intake apparatus
JP7221731B2 (ja) 内燃機関のシリンダヘッド
JPH09222016A (ja) 2サイクルエンジンの吸気装置
JP5304727B2 (ja) シリンダヘッド
WO2023053377A1 (ja) 内燃機関の吸気構造
JPH0614059Y2 (ja) 火花点火式内燃機関の吸気通路構造
JPS6335167Y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