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8420A - 电气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气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98420A
CN109698420A CN201811222103.7A CN201811222103A CN109698420A CN 109698420 A CN109698420 A CN 109698420A CN 201811222103 A CN201811222103 A CN 201811222103A CN 109698420 A CN109698420 A CN 1096984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tuning fork
plate
plate terminal
electrical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22210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松冈直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isi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isi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isi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Aisi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98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984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04Pins or blades for co-operation with sockets
    • H01R13/0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 H01R13/055Resilient pins or blades co-operating with socket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3Resilient sockets co-operating with pins or blades having a rectangular transverse 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22Bases, e.g. strip, block, panel
    • H01R9/24Terminal blocks
    • H01R9/2458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terminal block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201/00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R2201/26Connectors or connectio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for vehicl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气连接结构。该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音叉状端子(37),该音叉状端子具有形成在端部部分处的缝状空间(37S);第一支撑件(10),该第一支撑件支撑音叉状端子;板状端子(38),该板状端子具有形成在端部部分处的传导区域(38S);以及第二支撑件(30),该第二支撑件支撑板状端子,其中,电气连接结构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连接,板状端子的传导区域配装到音叉状端子的缝状空间中,并且因此音叉状端子与板状端子达到电传导状态,并且板状端子在板厚度方向上包括允许由于弯曲而变形的薄的挠性部分(F)。

Description

电气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气连接结构,该电气连接结构通过将板状端子配装到音叉状端子的缝状空间中来达到电传导状态。
背景技术
作为具有上述构造的电气连接结构,JP2003-250213A(引用文献1)公开了一种下述技术:在该技术中,即使在板状端子(引用文献1中的腿部11a)与音叉状端子(引用文献1中的连接端子39d)在连接至彼此时偏离的情况下,通过在连续至音叉状端子的端子连接部分处形成变形部分,音叉状端子和变松的变形部分(34a)也能被移位,从而保持接触状态。
在引用文献1中,音叉状端子(连接端子39d)的远端部分支成叉状,并且该叉状部通过将板状端子(腿部11a)插置在叉状部的部分所面向的表面处而进入传导状态。此外,在音叉状端子被允许通过使变形部分(34a)变形而移位且音叉状端子与板状端子以不适当的姿态连接的情况下,通过使变形部分变形来进行自动调节,从而使音叉状端子中的每个音叉状端子与板状端子处于适当的姿态。
在这种类型的电气连接结构中,用于支撑音叉状端子的支撑构件和用于支撑板状端子的支撑构件可以通过线性滑动操作配装在一起,并且在两个支撑构件配装在一起的情况下,音叉状端子和板状端子设计成被适当地配装在一起。也就是说,在这两个支撑构件的配装之后,相应的位置关系被设定成使得板状端子以相同的压力插置在音叉状端子处的具有叉状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之间。
然而,由于在制造音叉状端子和板状端子时的误差和姿态的扭曲,认为的是,即使在这两个支撑构件被配装在一起的情况下,板形端子也没有适当地配装至音叉状端子的缝状配装空间中。具体地,通过板状端子在音叉状端子处的具有叉状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中的一个接触传导部分上作用有强力,并且从而扩大了在具有叉状的接触传导部分之间的距离,并且板状端子没有与另一接触传导部分接触。
这种缺点通过提供如引用文献1中的变形部分而在某种程度上被改进。然而,难以将外力作用而扩大了具有叉状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之间的距离的情形消除。应当指出的是,在具有如引用文献1中公开的变形部分的构造中,由于可变形的构件连接至音叉状端子,因此部件的数目增多并且结构变得复杂,并且因此需要对此进行改进。
因此,存在对一种能够将音叉状端子与板状端子以适当的姿态配装在一起的电气连接结构的需要。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方面的电气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该电气连接结构包括:音叉状端子,该音叉状端子具有形成在端部部分处的缝状空间;第一支撑件,该第一支撑件支撑音叉状端子;板状端子,该板状端子具有形成在端部部分处的传导区域;以及第二支撑件,该第二支撑件支撑板状端子,其中,电气连接结构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通过将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连接,板状端子的传导区域被配装到音叉状端子的缝状空间中,并且因此音叉状端子与板状端子达到电气连接状态,并且板状端子在板厚度方向上包括允许由于弯曲而变形的变薄的挠性部分。
该挠性部分相对于板状端子的近端部变薄——即,被制造成是薄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挠性部分可以相对于板状端子的传导区域变薄。
根据上述构造,在即使音叉状端子和板状端子中的一者处于脱离适当位置的位置关系的情况下,当第一支撑件与第二支撑件向连接状态移位时,随着将板状端子配装到音叉状端子的缝状空间中的操作,板状端子被强力地带动成与构成音叉状端子的缝状空间的一对内表面中的一个内表面接触。由于在这种接触时应力作用在板状端子的挠性部分上,因此板状端子以在挠性部分中弯曲的形式变形,并且可以保持接触状态,在该接触状态中,在不增大构成缝状空间的一对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的情况下,所述一对内表面在其间同等地插置板状端子。
结果,可以提供一种能够将音叉状端子与板状端子以适当的姿态配装在一起的电气连接结构。
作为另一构造,挠性部分可以形成为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在板状端子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呈弧状横截面形状。
根据这种构造,在挠性部分变形的情况下,由于凹陷部分的中央部分变形得最大且变形量随着该部分与中央部分分隔开而变小,因此使得变形成大致弧形的形式,并且从而可以通过抑制局部变形来防止板状端子被损坏。此外,认为具有弧形横截面形状的凹陷部分可以具有平滑凹入形状,并且能够允许一些误差,并且因此凹陷部分可以通过压力加工等容易地制造。
作为另一构造,挠性部分可以形成为凹陷部分,该凹陷部分在板状端子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呈圆弧状横截面形状。
根据这种构造,在挠性部分变形的情况下,由于凹陷部分的中央部分变形得最大且变形量随着该部分与中央部分隔开而变小,因此使得变形成大致弧形的形式,并且从而可以通过抑制局部变形来防止板状端子损坏。此外,由于挠性部分的横截面形状是圆弧状的,因此挠性部分的薄部分被制得极薄没有任何不便。
作为另一构造,音叉状端子具有插置板状端子的被配装到缝状空间中的传导区域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其中,挠性部分可以设置在板状端子的相对于板状端子的传导区域与接触传导部分接触的接触位置的近端侧部上。
根据该构造,在板状端子的传导区域配装到音叉状端子的缝状空间中的情况下,挠性部分形成在板状端子中的相对于传导端子与接触传导部分接触的位置的近端侧部上,并且因此,例如,相比于挠性部分的一部分与接触传导部分重叠的部分,可以将挠性部分的变形引向优良的传导。
作为另一构造,挠性部分可以具有沿板状端子的宽度方向减小的宽度。
挠性部分相对于板状端子的近端部变窄——被制造得具有减小的宽度或是窄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挠性部分也可以相对于板状端子的传导区域变窄。
根据该构造,除了在板状端子中使挠性部分的一部分在厚度方向上的厚度变薄以外,挠性部分的该部分处的宽度方向也设定得较窄,并且因此可以更容易地执行在厚度方向上由于挠性部分的弯曲而引起的变形。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考虑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前述的及附加的特征和特性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图1是油泵的截面图;
图2是泵部分的截面图;
图3是马达壳体的立体图;
图4是音叉状端子和传导端子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了传导端子的侧表面形状和顶表面形状的视图;
图6是示出了在音叉状端子与传导端子之间的传导之前及之后的状态的视图;
图7是示出了挠性部分的弯曲的视图;以及
图8是以列表的方式示出了其他实施方式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此处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基础构造
如图1中所示,油泵100通过将马达壳体10(第一支撑件的示例)、泵壳体20与控制壳体30(第二支撑件的示例)连接而构成。
油泵100设置在例如混合型车辆或执行怠速停止控制的车辆中,并且油泵100使得在发动机(未示出)停止的情况下能够向传动装置供应液压压力。
如图1中所示,油泵100在树脂马达壳体10中容纳电动马达1、在金属泵壳体20中容纳泵部分2、并且在树脂控制壳体30中容纳控制基板3。也就是说,油泵100具有下述结构:在该结构中,泵壳体20、马达壳体10以及控制壳体30按这种顺序堆叠。
在油泵100中,在从马达壳体10延伸至泵壳体20的区域中设置有由电动马达1的驱动力驱动并旋转的驱动轴11,并且泵部分2被驱动轴11的驱动力驱动。
泵壳体20设置有吸入口27P和排出口28P。通过用电动马达1的驱动力驱动泵部分2,油从吸入口27P吸入并且油从排出口28P排出。
例如,油泵100在车辆中设置成使得控制壳体30的一部分由车辆的移位控制壳支撑。
马达部分、泵部分以及驱动轴
如图1中所示,电动马达1包括:驱动轴11,该驱动轴11以可旋转的方式与驱动轴线X同轴地支撑;马达转子12,该马达转子12固定至驱动轴11的一个轴端部;以及定子13,该定子13设置在围绕马达转子12的区域中。
马达转子12包括背轭和多个永磁体,并且马达转子12设置在马达空间10S中。线圈14围绕构成定子13的定子芯缠绕,并且线圈14插入到马达壳体10中。尽管电动马达1构造为三相无刷直流马达,但是电动马达1也可以构造为感应马达或三相马达。
如图1和图2中所示,泵部分2通过将由驱动轴11驱动的内转子21和作为泵转子的外转子22容纳在泵空间24中来构造。泵部分2以内齿轮式构造,其中,内转子21的外齿部分21A的一部分与外转子22的内齿部分22A彼此啮合。
如图1中所示,泵壳体20通过对形成泵空间24的第一壳体20A、连接至第一壳体20A的第二壳体20B与连接至第二壳体20B的外表面侧的板20C进行堆叠来构造,并且第一壳体20A、第二壳体20B以及板20C通过连接螺栓23a连接至彼此。此外,以此连接的泵壳体20通过固定螺栓23b固定至马达壳体10。
泵空间24形成在第一壳体20A中,并且具有通孔形状的第一插入孔部分25被形成,其中,驱动轴11的驱动轴11插入到该第一插入孔部分25中。在第二壳体20B中形成有用作轴承孔部分的第二插入孔部分26。在第二壳体20B中形成有与泵空间24的负压侧连通的吸入流路27和与泵空间24的高压侧连通的排出流路28。
在板20C中,在与吸入流路27连通的位置处形成有呈通孔的形式的吸入口27P,并且在与排出流路28连通的位置处形成有呈通孔形式的排出口28P。
在油泵100中,如图2中所示,在电动马达1旋转时,内转子21与驱动轴11一体地旋转。结合外转子22的这种旋转,在吸入流路27上作用有负压,油从吸入口27P吸入至吸入流路27,并且经泵部分2加压的油从排出流路28排出至排出口28P。
控制壳体
如图1中所示,控制壳体30以壳的状形成为通过焊接等技术接合至马达壳体10的相对于泵壳体20位于相反侧上的接合端部部分,并且上述控制基板3容纳在控制壳体30的内部空间30S中。应当指出的是,内部空间30S是下述空间:所述空间不仅包括控制壳体30内的空间,而且还包括形成在马达壳体10的端部部分处的凹陷部分。
控制壳体30形成有沿离开马达壳体10的方向凸起的凸起部分31。在凸起部分31的近端侧部(图1中的下侧部)上一体地形成有凸缘部分32,并且连接器部分33与突出部分(图1中的上端部部分)沿凸起部分31凸起的方向一体地形成。
如图1和图3中所示,在马达壳体10的相对于控制壳体30位于相反侧上的一部分处沿着马达壳体10的外周一体地形成有筒形壁部分10a。凸缘部分32通过热熔结合接合至筒形壁部分10a的端部面。可以使用粘合剂作为结合形式,并且可以通过对螺钉进行固定等来执行结合。
在被筒形壁部分10a围绕的区域中,多个(此实施方式中为四个)基板支撑部分10b形成为从马达壳体10突出,并且控制基板3由螺钉固定至这四个基板支撑部分10b中的三个基板支撑部分。在基板支撑部分10b中的剩余一个基板支撑部分上形成有控制基板3的定位突起。在筒形壁部分10a的内周上的多个位置处形成有槽形接合凹陷部分10c,并且在控制壳体30中形成有能够与接合凹陷部分10c接合的接合突起34。
通过所提供的这种接合构造,马达壳体10(第一支撑件的示例)和控制壳体30(第二支撑件的示例)沿着如图3中所示的运动方向T(与驱动轴线X平行的方向)沿靠近的方向相对移动,并且因此,相应的接合突起34被带动成与多个接合突起34接合,使得马达壳体10和控制壳体30具有适当的位置关系。
如图3中所示,传导至线圈14的三个线圈端子35形成为从马达壳体10突出。此外,在内部空间30S中,以由马达壳体10支撑的形式,多个(实施方式中为四个)传导轴本体36和多个(实施方式中为四个)音叉状端子37以平行地设置的位置关系由马达壳体10支撑。
应当指出的是,传导轴本体36和音叉状端子37通过对比如铜合金的良导体进行压制而一体地形成。另外,也可以将钢板用于音叉状端子37。音叉状端子37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经受用于执行镀金、镀锡等的表面处理(参照图4)。
在控制基板3中,在前表面上形成印刷布线,并且传导至印刷布线的控制元件被安装。在控制基板3上形成有插入三个线圈端子35的三个通孔和插入四个传导轴本体36的四个通孔。通过这种构造,三个线圈端子35和四个传导轴本体36在被插入至通孔中的同时在控制基板3被基板支撑部分10b支撑的情况下通过焊料而被连接。
在连接器部分33内设置有四个连接器端子33a,并且在控制壳体30内设置有分别传导至连接器端子33a的四个传导端子38(板状端子的示例)。这些是达到传导状态的电气连接结构的具体构造,并且传导端子38由比如如上所述的铜合金的良导体制成,并且传导端子38配装至音叉状端子37的缝状空间37S中,其中,传导端子38的端部位置处的传导区域38S对应于该缝状空间37S。由此,音叉状端子37和传导端子38达到传导状态。
通过所提供的电气连接结构,在将泵壳体20连接至马达壳体10时,在上述接合突起34与接合凹陷部分10c接合的情况下,通过将四个传导端子38和对应的音叉状端子37沿着如图4中所示的运动方向T带动得彼此靠近的操作,这四个传导端子38被配装到对应的音叉状端子37中。
由于四个传导轴本体36——四个音叉状端子37中的各个音叉状端子传导至这四个传导轴本体36——传导至控制基板3的印刷布线,因此从连接器部分33供应的电力通过控制基板3供应至三个线圈端子35,从而实现了对电动马达1的控制。
电气连接结构
如图3至图5中所示,音叉状端子37具有带叉状的臂状部分37a,并且音叉状端子37具有在各个臂状部分37a的远端部部分处沿靠近的方向突出的接触传导部分37b。此外,在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之间形成有缝状空间37S,并且传导端子38的被所述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置入(配装)的区域对应于传导区域38S。通过对传导区域38S的突出端部的拐角部分进行倒角,臂状部分37a容易地配装到接触传导部分37b中。
音叉状端子37被支撑成处于相对于作为第一支撑件的马达壳体10的位置固定状态,并且传导端子38被支撑成处于相对于作为第二支撑件的控制壳体30的位置固定状态。
因此,在由于制造误差等导致音叉状端子37与传导端子38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合适的情况下,可以设想的是,当马达壳体10和控制壳体30在接合突起34与接合凹陷部分10c接合的情况下被带动得沿着移动方向T彼此靠近时,音叉状端子37与传导端子38没有被适当地配装。
此处,如图4中所示,传导端子38的宽度方向(音叉状端子37的板厚度方向)被称为第一方向U1,传导端子38的厚度方向(音叉状端子37的宽度方向)被称为第二方向U2,并且将对在配装传导端子38与音叉状端子37时的位置关系进行描述。应当指出的是,第一方向U1、第二方向U2以及移动方向T彼此正交。
也就是说,即使在传导端子38和音叉状端子37基于适当的位置关系沿第一方向U1相对于彼此略微地移动的情况下,传导端子38配装至音叉状端子37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的位置沿着第一方向U1(沿正交于音叉状端子37的板表面的方向)移位,这不会造成配装时的不便。
然而,在传导端子38和音叉状端子37基于适当的位置关系沿第二方向U2略微地移动的情况下,当传导端子38配装至音叉状端子37时,传导端子38强力地接触端子37的所述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中的一个接触传导部分。这种接触扩大了臂状部分37a之间的空间并且导致了接触传导部分37b中的仅一个接触传导部分37b与传导端子38接触的不适当的传导状态。
为了解决这种不便,在相对于传导区域38S的近端侧部(图4中的上侧部)上形成有允许呈使传导端子38弯曲的形式的变形的薄壁式挠性部分F。如图4和图5的左侧中所示出的,挠性部分F具有凹陷部分38a,当在沿着第一方向U1的方向上观察时,该凹陷部分38a具有圆弧状或弧状的横截面形状,并且在图5的右侧中,当在沿着第二方向U2的方向上观察时,挠性部分F具有使与形成凹陷部分38a的区域对应的部分变窄的一对窄部分38b。
由于这种结构,如图6中所示,在传导端子38的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线基于音叉状端子37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的中心线偏移了偏移量Q的情况(位置关系沿第二方向U2的方向移位的情况)下的连接操作中,在传导端子38通过挠性部分F的弯曲而变形的情况下,该连接被允许。
也就是说,在这种连接操作中,当马达壳体10(第一支撑件)和控制壳体30(第二支撑件)被带动成沿着运动方向T彼此靠近而被连接至彼此时,如图6的左侧中所示,传导端子38(板状端子)的传导区域38S插入到音叉状端子37的缝状空间37S中。在该插入状态下,当马达壳体10和控制壳体30被带动得进一步彼此靠近时,力作用在音叉状端子37与传导端子38之间,并且由于该力的作用,传导端子38如图6的右侧中所示在挠性部分F中通过弯曲而变形。
在图6的右侧中,示出了音叉状端子37和传导端子38达到连接位置的状态,并且如图6中所示,由于传导端子38在挠性部分F中弯曲,抑制了在传导端子38的基端部部分处的在厚度方向上的中心相对于音叉状端子37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的中心偏移时传导端子38强力地接触所述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中的仅一个接触传导部分的现象,使得没有扩大位于所述一对臂状部分37a之间的空间,并且实现了传导端子38的传导区域38S被所述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的内表面同等地插置的优良的传导状态。
在该构造中,由于凹陷部分38a有具有带圆弧状或弧状的横截面,因此在传导端子38在挠性部分F中弯曲的情况下,实现了平滑变形而没有使应力局部地集中。此外,通过所形成的一对窄部分38b,可以在不将挠性部分F的薄部分的厚度减少至较小值的情况下进行优良的变形。
挠性部分F形成在相对于传导端子38与接触传导部分37b接触的位置的近端侧部上,并且因此,例如,相比于挠性部分F的一部分与接触传导部分37b重叠的部分,可以将挠性部分F的变形引向优良的传导状态。
此外,还假定中心线相对于音叉状端子37的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的中心线沿传导端子38的厚度方向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在音叉状端子37和传导端子38达到连接位置的状态下,如图7中所示,传导端子38被弯曲成在挠性部分F中成弧形,从而实现了传导端子38的传导区域38S被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的内表面同等地插置的优良的传导状态。
其他实施方式
除上述实施方式以外,本发明还可以以下述方式构造(与实施方式中的功能具有相同的功能的那些实施方式用与实施方式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a)如图8的列I中所示,类似于实施方式,沿传导端子38的延伸方向在传导端子38的一个表面上连续地设置有在板厚度方向上较薄且其横截面形状为弧——特别地为圆弧——的多个凹陷部分38a(在实施方式a中为两个)以形成挠性部分F。该构造使得能够在不减小挠性部分F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弯曲。在该实施方式(a)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凹陷部分38a,并且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是窄的。
(b)如图8的列II中所示,类似于实施方式,在传导端子38的两个表面的在板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位置处设置有其横截面形状为弧——特别地为圆弧——的多个凹陷部分38a以形成挠性部分F。在该实施方式(b)中,沿传导端子38的延伸方向设置有在板厚度方向上彼此重叠的两对凹陷部分38a。该构造使得能够实现优良的弯曲。在该实施方式(b)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是窄的。此外,凹陷部分38a的数目可以是一个。
(c)如图8的列III中所示,包括与传导端子38的板表面平行的平坦底表面部分38p以及与底表面部分38p连续的一对侧表面部分39q的单个凹陷部分38a被构造为挠性部分F。通过这种横截面形状,例如,可以在将传导端子38的底表面部分38p的厚度保持在恒定值的同时调节底表面部分38p在传导端子38的突出方向上的长度。在该实施方式(c)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是窄的。此外,可以设置多组凹陷部分38a。
(d)如图8的列IV中所示,将实施方式(c)的凹陷部分38a构造在传导端子38的两个侧部上以形成挠性部分F。在该实施方式(d)中,所述一对凹陷部分38a设置在凹陷部分38a彼此重叠的位置处,但是所述一对凹陷部分38a也可以设置成在突出方向上略微偏移。通过该实施方式(d)的构造,弯曲通常是以底表面部分38p成弧形的形式进行的。在该实施方式(d)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是窄的。此外,可以设置多组凹陷部分38a。
(e)如图8的列V中所示,通过将传导端子38的远端部部分的厚度设定为小于基端部部分,在传导端子38中形成了挠性部分F。在该实施方式(e)中,在传导端子38的一个表面上形成有通过切割或按压而变薄的薄壁部分38T。传导端子38在该薄部分38T中的中心区域是挠性部分F,并且传导区域38S形成在远端部部分的两个表面上。在该实施方式(e)的构造中,可以在传导端子38的突出方向是长的区域中进行弯曲。在该实施方式(e)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是窄的。
(f)如图8的列VI中所示,多个槽部分38r在传导端子38的厚度方向上的至少一个表面处形成为覆盖传导端子38的整个宽度以形成挠性部分F。在该实施方式(f)中,在传导端子38的两个表面上形成具有不同的槽深度的多个槽部分38r,并且传导端子38在所述多个槽部分38r中的每个槽部分处的弯曲可以使弯曲整体扩大。在该实施方式(f)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是窄的。
(g)如图8的列VII中所示,类似于实施方式,通过在传导端子38的两个表面上于传导端子38的延伸方向上彼此移位的位置处设置其横截面形状为弧——特别地为圆弧——的凹陷部分38a来构造挠性部分F。该构造使得能够在不减小挠性部分F的厚度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弯曲。在该实施方式(g)的构造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包括三个或更多个凹陷部分38a。在该实施方式(g)中,挠性部分F可以构造成是窄的。
(h)代替如在实施方式中的在外壳内处于传导状态的电气连接结构,例如,音叉状端子37支撑在一对构造成被要被配装且是独立的配装构件中的一个配装构件上,并且传导端子38设置在另一侧部上,从而构成连接器。在该构造中,所述一对配装构件中的一个配装构件是第一支撑件10且另一配装构件是第二支撑件30。此外,这适用于除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电气连接结构以外的电气连接结构。
本发明可以用于通过将板状端子配装在音叉状端子的缝状空间中来达到传导状态的电气连接结构。
已经在前面的说明书中描述了本发明的原理、优选实施方式以及操作模式。然而,意在要被保护的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所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此外,本文中描述的实施方式应被视为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由其他人和所采用的等同物做出改型和变型。因此,本发明明确地意在由此涵盖落入如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型、改型和等同物。

Claims (5)

1.一种电气连接结构,包括:
音叉状端子(37),所述音叉状端子(37)具有形成在端部部分处的缝状空间(37S);
第一支撑件(10),所述第一支撑件(10)支撑所述音叉状端子(37);
板状端子(38),所述板状端子(38)具有形成在端部部分处的传导区域(38S);以及
第二支撑件(30),所述第二支撑件(30)支撑所述板状端子(38),
其中,所述电气连接结构具有下述结构:通过将所述第一支撑件(10)与所述第二支撑件(30)连接,所述板状端子(38)的所述传导区域(38S)配装到所述音叉状端子(37)的所述缝状空间(37S)中,并且因此所述音叉状端子(37)与所述板状端子(38)达到电传导状态,并且
所述板状端子(38)在板厚度方向上包括允许由于弯曲而变形的变薄的挠性部分(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挠性部分(F)形成为凹陷部分(38a),所述凹陷部分(38a)在所述板状端子(38)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呈弧状横截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气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挠性部分(F)形成为凹陷部分(38a),所述凹陷部分(38a)在所述板状端子(38)的延伸方向的中央部分处呈圆弧状横截面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音叉状端子(37)具有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所述一对接触传导部分(37b)插置所述板状端子(38)的被配装到所述缝状空间(37S)中的所述传导区域(38S),并且
所述挠性部分(F)设置在所述板状端子(38)的相对于所述板状端子(38)的所述传导区域(38S)与所述接触传导部分(37b)接触的接触位置的近端侧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电气连接结构,
其中,所述挠性部分(F)具有沿所述板状端子(38)的宽度方向(U1)减小的宽度。
CN201811222103.7A 2017-10-23 2018-10-19 电气连接结构 Pending CN1096984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04399A JP2019079641A (ja) 2017-10-23 2017-10-23 電気接続構造
JP2017-204399 2017-10-2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98420A true CN109698420A (zh) 2019-04-30

Family

ID=63965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222103.7A Pending CN109698420A (zh) 2017-10-23 2018-10-19 电气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490924B2 (zh)
EP (1) EP3474385A1 (zh)
JP (1) JP2019079641A (zh)
CN (1) CN10969842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871346S1 (en) * 2018-07-08 2019-12-31 Every Industry Llc Explosion-proof junction box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04A (zh) * 1996-05-27 1997-12-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板连接器
JPH1012121A (ja) * 1996-06-18 1998-01-16 Yazaki Corp 接続端子取付構造
US6406338B1 (en) * 1999-07-08 2002-06-18 Yazaki Corporation Board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2003250213A (ja) * 2002-02-26 2003-09-05 Fujikura Ltd 電気接続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接続箱
CN1716707A (zh) * 2004-06-29 2006-01-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直接安装接头装配结构
CN201207462Y (zh) * 2008-03-28 2009-03-11 众鸣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341969A (zh) * 2009-03-25 2012-02-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40141631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ackage module, package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4597029U (zh) * 2015-03-31 2015-08-26 谢子聪 一种电动汽车的换电连接装置
CN106450867A (zh) * 2016-10-12 2017-02-22 维尔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插头和插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45080A (en) * 1967-05-16 1970-12-08 Amp Inc Method of making resilient pins
US4030792A (en) * 1976-03-01 1977-06-21 Fabri-Tek Incorporated Tuning fork connector
DE3906207A1 (de) * 1989-02-28 1990-09-06 Daut & Rietz Trw Flachkontaktfeder fuer stecker von elektrischen steckverbindern
US5004426A (en) * 1989-09-19 1991-04-02 Teradyne, Inc.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US5147218A (en) * 1991-04-12 1992-09-15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Pluggable modular splicing connector and bridging adapter
US5273442A (en) * 1992-12-24 1993-12-28 The Whitaker Corporation Modular chip carrier socket
JP2734994B2 (ja) * 1994-07-20 1998-04-0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雄型端子金具
JP3177144B2 (ja) * 1996-02-14 2001-06-1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雄型端子
US5957734A (en) * 1998-01-21 1999-09-28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Tuning fork inline connection system
US6062916A (en) * 1998-07-14 2000-05-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with pass through bussed terminal system for a bussed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enter
US6099338A (en) * 1998-11-09 2000-08-08 Huang; Chyong-Yen Securing means for blades of electrical plug
US6254440B1 (en) * 1998-12-07 2001-07-03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Terminal having contact portion with reduced thickness
JP3354902B2 (ja) * 1999-06-25 2002-12-09 エヌイーシートーキン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80708B2 (ja) * 2000-03-15 2003-12-22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雄端子金具
JP2002100443A (ja) * 2000-09-20 2002-04-05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基板用コネクタ
DE20110131U1 (de) * 2001-06-19 2002-10-24 Bosch Gmbh Robert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JP2003036910A (ja) * 2001-07-19 2003-02-07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端子
JP3866631B2 (ja) * 2002-07-30 2007-01-10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雄型棒状接続端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997727B1 (en) * 2003-03-14 2006-02-14 Zierick Manufacturing Corp Compliant surface mount electrical contacts for circuit boards and method of making and using same
JP4100282B2 (ja) * 2003-08-08 2008-06-1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音叉状端子のスリット幅検査部を備えた電気接続箱
JP4348224B2 (ja) * 2004-03-31 2009-10-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気接続箱
JP2005312129A (ja) * 2004-04-19 2005-11-0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電気接続箱
CN2862428Y (zh) * 2005-09-30 2007-01-24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833960Y (zh) * 2005-09-30 2006-11-01 番禺得意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DE102006001876A1 (de) * 2006-01-13 2007-11-08 Siemens Ag Bauteil mit einer elektrischen Flachbaugruppe
US20080188112A1 (en) * 2007-02-06 2008-08-07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979602B2 (en) * 2010-08-20 2015-03-17 Delphi International Operations Luxembourg, S.A.R.L. Electrical male terminal
JP6007146B2 (ja) * 2012-04-27 2016-10-12 第一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51412B2 (ja) * 2012-08-28 2016-07-13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ソレノイド
JP5454646B1 (ja) * 2012-09-25 2014-03-26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5700026B2 (ja) * 2012-11-28 2015-04-15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装品機器の端子装置
JP6198069B2 (ja) 2014-12-03 2017-09-2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基板用コネクタ
KR101663826B1 (ko) * 2015-03-11 2016-10-10 주식회사 듀링플러스 탄성 시그널 핀
CN204680787U (zh) * 2015-05-28 2015-09-30 欧度(上海)连接器制造有限公司 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704A (zh) * 1996-05-27 1997-12-03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电路板连接器
JPH1012121A (ja) * 1996-06-18 1998-01-16 Yazaki Corp 接続端子取付構造
US6406338B1 (en) * 1999-07-08 2002-06-18 Yazaki Corporation Board terminal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JP2003250213A (ja) * 2002-02-26 2003-09-05 Fujikura Ltd 電気接続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気接続箱
CN1716707A (zh) * 2004-06-29 2006-01-0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直接安装接头装配结构
CN201207462Y (zh) * 2008-03-28 2009-03-11 众鸣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2341969A (zh) * 2009-03-25 2012-02-01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20140141631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 Ltd. Package module, package termina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204597029U (zh) * 2015-03-31 2015-08-26 谢子聪 一种电动汽车的换电连接装置
CN106450867A (zh) * 2016-10-12 2017-02-22 维尔斯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一种电源插头和插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474385A1 (en) 2019-04-24
US20190123466A1 (en) 2019-04-25
US10490924B2 (en) 2019-11-26
JP2019079641A (ja)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48984B2 (ja) 駆動装置
JP6918786B2 (ja) ポンプおよびモータのオンボードステータ回路基板を制御装置回路基板に電気的に接続するための方法
JP5967366B2 (ja) 平型形状記憶ケーブル体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駆動装置
CN107851918B (zh) 连接端子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电动驱动装置
JP6500952B2 (ja)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US20220112886A1 (en)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or sma actuators
JP2006278336A (ja) 電気コネクタージャック
JP6711856B2 (ja) モータ
US20160126680A1 (en) Terminal unit, motor actuator and terminal holder
CN109698420A (zh) 电气连接结构
JP6394533B2 (ja) 機電一体装置
US7393216B2 (en) Socket contact
US11125240B2 (en) Device for driving a compressor
JP3972598B2 (ja) ブラシレスモータとそのターミナル構造
JP2013055007A (ja) コネクタ
JP5528584B2 (ja) 電気および/または電子モジュールと回路支持体とを有する装置
US6836050B2 (en) Terminal structures for motor with brush to connect motor to external circuit
JP2017033877A (ja) 機電一体装置
JP2013171719A (ja) 接続部と接続端子との接続構造
JPH09331641A (ja) 回転電機
JP2017033878A (ja) 機電一体装置
JP6815502B2 (ja) 回転コネクタ
EP4343976A1 (en) Electric power converting device, and board-to-board connecting portion
KR102309768B1 (ko) 모터용 터미널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모터
JP2017033875A (ja) 機電一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430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