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61619A - 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661619A
CN109661619A CN201780054352.7A CN201780054352A CN109661619A CN 109661619 A CN109661619 A CN 109661619A CN 201780054352 A CN201780054352 A CN 201780054352A CN 109661619 A CN109661619 A CN 1096616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toner
powder
powder container
rotary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435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661619B (zh
Inventor
高野邦和
北惠美
芳贺浩吉
大久保泰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ico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ico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3965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79053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61486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39403B2/ja
Priority claimed from JP2017113923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JP6855019B2/ja
Application filed by Ricoh Co Ltd filed Critical Rico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6616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16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6616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66161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03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 G03G21/1817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 G03G21/1821Arrangements or disposition of the complete process cartridge or parts thereof having a submodular arrangement mean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process cartridge, e.g. attachment, positioning of parts with each other, pressure/distance regula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05Arrangements for conveying toner wast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0Collecting or recycling waste developer
    • G03G21/12Toner waste contain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642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apparatus
    • G03G21/1647Mechanical connection mea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6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 G03G15/0875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new developer cartridges having a box like sha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8Details of powder developing device not concerning the development directly
    • G03G2215/0802Arrangements for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developer material
    • G03G2215/0816Agitator type
    • G03G2215/0827Aug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651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 G03G2221/1657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for connecting the different parts transmitting mechanical drive pow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Cleaning In Electrography (AREA)
  • Refuse Recepta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粉末容器包括收集端口,以从外部接收和收集粉末;从动单元,其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驱动从外部传递到该从动单元;第一旋转轴,其通过传递到从动单元的驱动而旋转;第一齿轮,其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另一端侧并随着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二旋转轴,其设置在另一端侧,并包括第二齿轮,驱动从第一齿轮传递到第二齿轮,并且第二旋转轴随着第二齿轮旋转;驱动齿轮,其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上,位于第二齿轮和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之间的位置,并且驱动齿轮随着第二旋转轴旋转以将驱动传递到外部。

Description

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或处理卡盒中的粉末容器,并且涉及各自包括粉末容器的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上,存在一种已知的图像形成设备,例如复印机、打印机或传真机,其中用于收集和储存诸如废调色剂的粉末的粉末容器(显影剂容器)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或处理卡盒)中(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
具体地,由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清洁装置收集的未转印调色剂由废调色剂输送单元(输送管)输送,然后作为废调色剂从收集端口收集在粉末容器中。当粉末容器装满收集的废调色剂时,将粉末容器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取出,并用新的粉末容器(或经过维护的粉末容器)替换。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传统的粉末容器中,如果用于驱动输送螺杆等的从动单元(驱动输入单元)要与驱动齿轮(驱动输出单元)一起设置,其中输送螺杆输送收集在粉末容器中的粉末(废调色剂),所述驱动齿轮通过使用所述从动单元的驱动力将驱动传递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等,出于布局原因,难以将从动单元(驱动输入单元)和驱动齿轮(驱动输出单元)二者布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因此,从动单元和驱动齿轮之一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上,而另一个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
然而,如上所述,如果从动单元和驱动齿轮之一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而另一个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则粉末容器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其中,作为驱动输入单元的从动单元和作为驱动输出单元的驱动齿轮可以被提供而不会太大增加粉末容器的尺寸。
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粉末容器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和可移除构件之一中,该可移除构件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粉末容器包括收集端口,以从外部接收和收集粉末;从动单元,其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的一端侧,驱动从外部传递到该从动单元;第一旋转轴,其通过使用传递到从动单元的驱动而旋转;第一齿轮,其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并随着第一旋转轴旋转;第二旋转轴,其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并包括第二齿轮,驱动从第一齿轮传递到该第二齿轮,并且第二旋转轴随着第二齿轮旋转;以及驱动齿轮,其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上,位于第二齿轮和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之间的位置,并且其随着第二旋转轴旋转以将驱动传递到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提供一种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其中用作驱动输入单元的从动单元和用作驱动输出单元的驱动齿轮可以被提供而没有太大增加粉末容器的尺寸。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图;
图2是示出处理卡盒和调色剂容器的示意图;
图3A是示出图像形成设备的透视图;
图3B是示出打开/关闭盖打开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调色剂容器附接到处理卡盒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调色剂容器与处理卡盒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调色剂容器要附接到处理卡盒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示出从下方观察的调色剂容器的透视图;
图8是示出调色剂容器的收集端口附近的部分的透视图,齿轮系从其移除;
图9是示出调色剂容器内部的图;
图10是示出调色剂容器中的调色剂收集单元的图;
图11是示出处理卡盒和调色剂容器中的废调色剂输送路径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附接到处理卡盒的调色剂容器中的废调色剂收集单元的内部的透视图;
图13是示出了附接到处理卡盒的调色剂容器中的废调色剂收集单元的内部和废调色剂输送单元的内部的透视图;
图14是示出调色剂容器的废调色剂收集单元中的主要部件的透视图;
图15是示出调色剂容器的废调色剂收集单元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16A是示出驱动齿轮与第二旋转轴分离的状态的透视图;和
图16B是从第二旋转轴侧观察的驱动齿轮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相同或等同的部件由相同的符号表示,并且将适当地简化或省略相同的解释。
首先,参考图1,将描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整体构造和操作。
在图1中,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机100包括感光鼓1,其表面上形成有调色剂图像;以及曝光单元(写入单元)7,其基于从诸如个人计算机的输入装置输入的图像信息发出曝光光L在感光鼓1上。
此外,打印机100包括转印辊9,该转印辊将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输送到转印夹持部部分(转印位置)的片材P上;处理卡盒10,其中集成有感光鼓1、充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和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以及储存诸如纸的片材P的片材供给装置(片材盒)12。
此外,打印机100包括对位辊(定时辊)16,该对位辊将片材P朝向转印夹持部部分输送,感光鼓1和转印辊9在转印夹持部部分处彼此接触;将未定影的图像定影在片材P上的定影装置20、安装在定影装置20中的定影辊21,安装在定影装置20中的加压辊22,以及作为粉末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
充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等围绕感光鼓1布置。这些部件(感光鼓1、充电辊4、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和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集成为处理卡盒10(可移除构件、可移除装置或可移除单元),并且可移除地(可替换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在恒定的更换周期中用新的处理卡盒10替换处理卡盒10。
此外,作为粉末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可移除地(可替换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位于处理卡盒10(显影装置5)的上侧。作为粉末的调色剂(新调色剂)储存在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储存器31)内。调色剂从调色剂容器30适当地供应到显影装置5的内部。如果调色剂容器30没有储存在其中的调色剂(或者显影装置5变得没有储存在其中的调色剂),则调色剂容器30被替换为新的。除了储存新调色剂的调色剂储存器31(粉末储存器)之外,根据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30还包括收集作为粉末的废调色剂的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粉末收集单元),稍后将详细描述。
参考图1和图2,将描述在图像形成设备100中形成图像的正常操作。
参考图1,首先,当诸如个人计算机的输入装置将图像信息传递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曝光单元7时,曝光单元7基于该图像信息朝向感光鼓1的表面发射曝光光L(激光)。
同时,感光鼓1沿箭头方向(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感光鼓1的表面在面对充电辊4的位置均匀充电(充电过程)。因此,在光导鼓1上形成充电电位(约-900伏(V))。随后,感光鼓1的带电表面到达曝光光L的照射位置。然后,用曝光光L照射的一部分的电位达到潜像电位(约0至-100伏(V)),从而在感光鼓1的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过程)。
随后,其上形成有静电潜像的感光鼓1的表面到达面对显影装置5的位置。显影装置5将调色剂供应到感光鼓1上,从而显影感光鼓1上的潜像并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过程)。
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5包括显影辊5a,两个显影输送螺杆5b和5c,刮刀5d等。由调色剂和载体形成的显影剂(双组分显影剂)储存在显影装置5中。此外,根据显影装置5内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的消耗量,调色剂从调色剂容器30的排出端口36(调色剂储存器31)穿过显影装置5的流入端口64供应到显影装置5的内部。所供给的调色剂在与显影剂一起搅拌的同时由显影输送螺杆5b和5c沿纵向方向(相对于图2的纸张的竖直方向)循环输送。随后,由作为螺杆之一的显影输送螺杆5b输送的显影剂的一部分被显影辊5a铲起,由显影辊5a铲起的显影剂的量由刮刀5d优化,并且显影剂到达面对感光鼓1(显影区域)的位置。在显影区域中,优化量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附着在感光鼓1上的静电潜像上,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显影辊5a和两个显影输送螺杆5b和5c通过从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的驱动马达接收驱动被驱动以在图2中的箭头方向上旋转。
此后,经过显影处理的感光鼓1的表面到达与转印辊9形成的转印夹持部部分(转印位置)。在与转印辊9形成的转印夹持部部分处,电源单元施加转印偏压(具有与调色剂的极性相反的极性的偏压)到转印辊9,使得在感光鼓1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由对位辊16输送的片材P上(转印过程)。
随后,经过转印处理的感光鼓1的表面到达面对清洁装置2的位置。在该位置处,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未转印的调色剂被清洁刮刀2a机械地移除,并被收集在清洁装置2中(清洁过程)。
因此,完成了感光鼓1上的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
收集在清洁装置2中的未转印调色剂通过安装在清洁装置2中的收集螺杆2b在宽度方向(旋转轴方向)上被输送到一端侧,通过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其中安装有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被输送到图2中的倾斜的右上侧,并且经由调色剂容器30的收集端口37从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的流出端口74被收集作为调色剂容器30(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中的废调色剂。
在新的调色剂容器30中,调色剂储存器31填充有新的调色剂,并且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是空的。
同时,如下所述处理输送到感光鼓1和转印辊9之间的转印夹持部部分(转印位置)的片材P。
首先,储存在片材供给装置12中的最上面的片材P通过供纸辊15朝向输送路径供给。
随后,片材P到达对位辊16的位置。已经到达对位辊16的位置的片材P在关于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图像位置对准的同步时刻被朝向转印夹持部部分(转印辊9和感光鼓1的接触位置)输送。
经过转印处理的片材P通过转印夹持部部分(转印辊9)的位置,并通过输送路径到达定影装置20。已经到达定影装置20的片材P被供给到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之间,并且图像由于从定影辊21施加的热量和从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两者施加的压力而被定影。具有定影图像的片材P从定影辊21和加压辊22之间的夹持部(定影夹持部部分)输出,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排出,并放置在排出托盘上。
因此,完成了一系列图像形成过程。
如图3A所示,根据该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100覆盖有多个外盖。此外,如图3B所示,前侧上的外盖的一部分被构造为以可旋转的方式设置的打开/关闭盖90。
具体地,打开/关闭盖90由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保持,以便绕主轴90a(中心旋转轴)是可旋转的。通过围绕主轴90a沿图1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打开/关闭盖90转换到关闭状态(图1和图3A所示的状态),并且通过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绕主轴90a旋转而转换到打开状态(图3B中所示的状态)。
在该实施例中,如图3B所示,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被构造为暴露,使得调色剂容器30可以在打开/关闭盖90处于打开状态时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和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拆卸。当打开/关闭盖90打开时,只有调色剂容器30(处于图7所示的状态)被替换为新的调色剂容器,或调色剂容器30和处理卡盒10(在图4所示的状态下)同时被替换为新的。
此外,如图1所示,在打开/关闭盖90关闭的同时执行上面参考图1描述的图像形成过程(打印操作)。
下面将详细描述该实施例中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的特征构造和操作。
如图2所示,在该实施例中,作为粉末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被构造成可移除地安装在处理卡盒10中。特别地,在该实施例中,调色剂容器30能够在处理卡盒10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状态下以及在处理卡盒10从图像形成设备100拆卸的状态下被附接到处理卡盒10和从处理卡盒10拆卸。
如上面参考图3所述的,例如,在该实施例中,调色剂容器30可移除地安装在附接有处理卡盒10的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因此,换句话说,作为粉末容器的调色剂容器30以间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
虽然本实施例中的调色剂容器30被构造成以间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但是调色剂容器30可以构造成以直接可移除的方式被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
此外,处理卡盒10是可移除的构件,其可移除地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然而,显影装置可以用作可移除构件,或者其他装置可以用作可移除构件。此外,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可以构造成可移除地安装在除处理卡盒之外的可移除构件中。
下面将参照图4至图7给出补充解释。附接在处理卡盒10上的调色剂容器30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作为如图4所示的单个可移除单元(调色剂容器30和处理卡盒10)。此外,如图5和图6所示,通过在预定方向上(在图6中的白色箭头方向上)移动调色剂容器30,可以将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并通过在相反方向上移动调色剂容器30将调色剂容器30从处理卡盒10上拆下。调色剂容器30甚至在如图7所示的分开状态下分布。类似地,处理卡盒10甚至在分开的状态下分布。
当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或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或从该处理卡盒10拆卸时,操作者(例如用户)通过握住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的操作方向的前侧(设置在+X方向上)的手柄38来拉动或推动调色剂容器30(参见图2至图6)。手柄38设置为可折叠型,使得即使在手柄38处于直立状态时(图4至图6所示的状态)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手柄38被打开/关闭盖90推动并被容纳以便与打开/关闭盖90从打开状态转换到关闭状态的操作相结合而与调色剂容器30的外部一致)。
同时,如图5和图6所示,引导件51和多个定位器49和50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中,多个引导沟槽77和79以及引导接收器78设置在该处理卡盒10中,在当这些部件彼此配合时,执行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处理卡盒10的附接/拆卸和定位。
具体地,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而以突出的方式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在+Y方向上)的一端侧上的两个定位器49和50(定位突起49和50)分别被引导到设置在处理卡盒1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上的引导接收器78和引导沟槽79,而引导件51(形成为大致矩形形状的在+X方向上向上倾斜的突起),其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Y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被引导至设置在处理卡盒1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的引导沟槽77。在定位器49和50被装配到引导接收器78和引导沟槽79的尾端并且引导件51装配到引导沟槽77的尾端的位置,确定处理处理卡盒10中的调色剂容器30的位置。
同时,定位器49(第一定位器)是以直立方式设置的突起,以便围绕用于搅拌构件的驱动输入单元(联接器)的圆周,该驱动输入单元将来自图像形成设备的驱动输入到搅拌调色剂的搅拌构件33(稍后描述)。此外,定位器50(第二定位器)是以直立方式设置的突起,以围绕用作稍后将描述的从动单元的联接齿轮60的圆周。通过如上所述的在定位器49和50附近(内部)设置从图像形成设备接收驱动的输入单元,可以更可靠地输入驱动。
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包括排出端口36、收集端口37、第一挡板40/第二挡板41等。
参考图2、图7和图9,例如,调色剂容器30的排出端口36是用于将作为储存在调色剂容器30(调色剂储存器31)中的粉末的调色剂排出到显影剂的开口。当调色剂容器30放置在处理卡盒10中时,排出端口36与显影装置5的流入端口64(设置在第二显影输送螺杆5c上方的开口)连通。
参考图2、图8、图10和图15,例如,调色剂容器30的收集端口37是用于从调色剂容器30的外部接收和收集作为粉末的废调色剂(未转印调色剂)的开口。当调色剂容器30放置在处理卡盒10中时,收集端口37与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的流出端口74(设置在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的下游端的底表面上的开口;参见图12和图13)连通。
参考图2、图9和图10,例如,在根据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30中,调色剂储存器31,其用作用于储存要从排出端口36排出的调色剂(粉末)的粉末储存器,和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其用作用于收集从收集端口37接收的废调色剂(粉末)的粉末收集单元,被壁分开。
此外,在调色剂储存器31(粉末储存器)中,安装有被驱动以沿图2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补充螺杆34,被驱动以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搅拌构件33等。
补充螺杆34通过排出端口36排出储存在调色剂储存器31中的目标量的调色剂,同时控制补充螺杆34的驱动时刻和旋转时间。
搅拌构件33沿预定方向旋转并搅拌储存在调色剂储存器31中的调色剂以防止调色剂凝聚。搅拌构件33包括两个刮刀部分,这两个刮刀部分布置在旋转轴部分上,以便相对于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中心在旋转方向上偏离180度。搅拌构件33在轴线方向上的两端部分经由轴承由调色剂容器30的外壳可旋转地支撑。
被驱动以沿图2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输送螺杆63(废调色剂输送螺杆)设置在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粉末收集单元)中。输送螺杆63旋转,使得其最下端沿调色剂容器30的插入方向上向上朝向上游侧移动。输送螺杆63输送废调色剂,使得从收集端口37流出的废调色剂均匀地收集在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中而没有积聚在收集端口37附近。
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粉末收集单元)包括联接齿轮60,其用作用于旋转用作第一旋转轴的输送螺杆63的从动单元(驱动输入单元),并且包括驱动齿轮66(驱动输出单元),用于通过使用从动单元的驱动力将驱动传递到安装在处理卡盒10中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当操作者在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或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的状态下旋转杆39时,第一挡板40(排出端口36)的打开/关闭操作和第二挡板41(收集端口37)的打开/关闭操作在相同的时刻执行,并且处理卡盒10的流入端口64和流出端口74的打开/关闭操作是也在同一时间进行。
当打开/关闭盖90在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的状态下打开时,杆39布置成暴露于外部,如图3B所示(以便通过操作者是可操作的)。
具体地,如图8所示,与杆39的旋转操作结合旋转的旋转部分43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中。在旋转部分43中,调色剂容器接合部分43a设置成与设置在处理卡盒10上的接合部分接合。调色剂容器接合部分43a成形为使得缺少一部分圆形(形成为近似圆弧形状)。当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上时,处理卡盒10的接合部分插入调色剂容器接合部分43a中。当杆39在处理卡盒10的接合部分插入的状态下旋转时,旋转部分43旋转,从而获得与处理卡盒10的接合部分的接合状态。因此,处理卡盒10和调色剂容器30的接合完成,并且防止调色剂容器30沿着从处理卡盒10中取出调色剂容器30的取出方向移动。
此外,处理卡盒10的接合部分随着旋转部分43的旋转而旋转。因此,连接到处理卡盒10的接合部分的挡板打开/关闭机构以链接方式在打开调色剂容器30的第二挡板41的方向上移动,因此收集端口37打开。
相反,当调色剂容器30从处理卡盒10上拆卸时,旋转部分43随着杆39沿相反方向的旋转操作沿相反方向旋转,从而第二挡板41(收集端口37)关闭并且调色剂容器接合部分43a和处理卡盒10的接合部分的接合被释放。
如上所述的,旋转部分43具有作为用于接合调色剂容器30和处理卡盒10的接合部分的功能。
即使在杆39处于向下位置(图8所示的状态)的同时将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杆39也被打开/关闭盖90(参见图3(B))的推动构件91推动,与从打开状态关闭打开/关闭盖90的操作结合,使得通过第一挡板40打开排出端口36的操作(和打开流入端口64的操作)以及通过第二挡板41打开收集端口37的操作(和打开流出端口74的操作)同时进行。因此,可以防止设置失败。
此外,推动构件91没有以直立状态(图3B所示的状态)固定到打开/关闭盖90,而是设置为可倾斜的类型,使得直立状态和倒下状态可以从一个切换到另一个。当从工厂运输时,推动构件91处于倒下状态。当推动构件91处于倒下状态时,即使打开/关闭盖90处于关闭状态,杆39(处于如图8所示的倒下状态)也不会被推动构件91推动,使得排出端口36和收集端口37保持在关闭状态。如上所述,图像形成设备100以这样的方式从工厂运输,使得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其上,而排出端口36和收集端口37由挡板40和41关闭。因此,与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和调色剂容器30从工厂分开包装和运输的情况相比,可以减少时间和精力,并且还可以防止例如由于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等而从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的调色剂容器30泄漏调色剂的缺陷。
在到达用户的场所等时,用户(或维修人员)执行将推动构件91从倒下状态旋转到直立状态的操作。在打开/关闭盖90打开的同时执行该操作(挡板40和41保持在关闭状态)。在推动构件91直立之后,仅通过关闭打开/关闭盖90就打开挡板40和41,并且从调色剂容器30向空的显影装置5供应调色剂,使得显影装置5准备好使用。
参考图11(和图12至图15),设置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的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粉末收集单元)中的是收集端口37、作为从动单元的联接齿轮60、输入单元齿轮61、作为第一旋转轴的输送螺杆63、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5、第二旋转轴67、驱动齿轮66等。
如上所述的,收集端口37是设置在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中的开口,以便从外部接收和收集废调色剂(粉末)。
作为从动单元的联接齿轮60沿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设置在一端侧(图11中的右侧),并接收从外部传递的驱动。
具体地,联接齿轮60包括彼此一体的联接部分和齿轮部分,并且可旋转地安装在螺柱上,该螺柱直立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对应于输送螺杆63的旋转轴线方向的方向,即图11中的水平方向)上的一端侧的侧表面上。当安装有调色剂容器30的处理卡盒10被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时,联接齿轮60的联接部分与附接操作相结合装配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驱动联接器。当驱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的驱动马达并且驱动联接器沿预定方向旋转时,驱动被传递到联接齿轮60,使得驱动联接齿轮60沿预定方向旋转。以这样的方式,作为从动单元的联接齿轮60用作驱动输入单元。
作为第一旋转轴的输送螺杆63通过使用传递到联接齿轮60(从动单元)的驱动而沿预定方向旋转。
具体地,输送螺杆63是螺杆构件,其中螺杆部分螺旋地缠绕在轴上,并且布置成以便几乎延伸穿过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的宽度方向上的几乎整个长度。输送螺杆63经由轴承由调色剂容器30的外壳可旋转地保持。输送螺杆63输送废调色剂,使得从收集端口37流出的废调色剂均匀地收集在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中,而不会积聚在收集端口37附近。在该实施例中,输送螺杆63的螺杆部分没有设置在远离收集端口37的输送方向的下游侧上,以便平衡由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收集的废调色剂。
此外,在输送螺杆63(第一旋转轴)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侧上,设置有与联接齿轮60的齿轮部分接合的输入单元齿轮61。输入到联接齿轮60的驱动力经由输入单元齿轮61传递到输送螺杆63,使得输送螺杆63与输入单元齿轮61一起沿预定方向旋转,从而输送废调色剂。
第一齿轮62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图11中的左侧)上,并且与输送螺杆63(第一旋转轴)和输入单元齿轮61一起旋转。也就是,在输送螺杆63上,输入单元齿轮61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上,第一齿轮62设置在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上。可以在联接齿轮60和输入单元齿轮61之间提供空转齿轮。
第二旋转轴67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上。第二旋转轴67设置有第二齿轮65,其中驱动从第一齿轮62传递到该第二齿轮65,并且第二旋转轴67与第二齿轮62一起旋转。即,第二旋转轴67设置有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与第一齿轮62接合的第二齿轮65,并且与第二齿轮65一起旋转。
此外,驱动齿轮66设置在第二旋转轴67上位于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侧上远离第二齿轮65的位置。驱动齿轮66设置在第二旋转轴67上位于第二齿轮65和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之间的位置,并且与第二旋转轴67一起旋转以将驱动传递到外部。驱动齿轮66设置成使得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收集端口37和联接齿轮60(从动单元)之间。具体地,与输送螺杆63不同,第二旋转轴67不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延伸到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而是从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延伸到在宽度方向上在比输送螺杆63短的范围内的中心部分。更具体地,第二旋转轴67设置成以便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终止于相对于中心部分的另一端侧(设置有端部部分)。此外,调色剂容器30的外壳的一部分形成为凹形,以便经由轴承可旋转地保持如上所述的第二旋转轴67。在第二旋转轴67上,第二齿轮65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驱动齿轮66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上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中。输入到联接齿轮60的驱动力经由输入单元齿轮61、输送螺杆63、第一齿轮62、第二齿轮65和第二旋转轴67传递到驱动齿轮66,使得驱动齿轮66沿预定方向旋转。驱动齿轮66设置在收集端口37和排出端口36之间。
可以在第一齿轮62和第二齿轮65之间设置空转齿轮。
驱动齿轮66与第二旋转轴67和第二齿轮65一起旋转,并将驱动传递到外部。
具体地,驱动齿轮66与联接齿轮60、输送螺杆63、第二旋转轴67和多个齿轮61,62和65一起设置在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中,并驱动用作输送构件的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该输送构件将储存在安装于处理卡盒10中的清洁装置2中的未转印的调色剂朝向收集端口37输送。以这样的方式,驱动齿轮66用作驱动输出单元,该驱动输出单元通过使用从外部输入到联接齿轮60的驱动力将驱动力传递到外部提供的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
更具体地,参考图11,包括齿轮部分的从动联接器80设置在处理卡盒10的感光鼓1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上。当处理卡盒10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时,从动联接器80与附接操作结合被装配到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的驱动联接器。当驱动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的驱动马达并且驱动联接器沿预定方向旋转时,驱动被传递到从动联接器80,使得驱动从动联接器80以沿预定方向(沿图1中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同时,在设置在清洁装置2内部的收集螺杆2b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上设置有与感光鼓1的从动联接器80的齿轮部分接合的齿轮81。如上所述的,收集螺杆2b伴随着感光鼓1的旋转驱动在预定方向上旋转,使得由清洁装置2收集的未转印的调色剂在虚线箭头的方向上从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输送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通过收集螺杆2b在宽度方向上输送到另一端侧的未转印调色剂被送入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中,由设置在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中的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输送构件)输送到流出端口74的位置,并作为废调色剂通过收集端口37收集在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调色剂容器30)中。
如上所述的,由处理卡盒10中的清洁装置2收集的未转印调色剂(废调色剂)如图11中的虚线箭头所示地移动,并通过收集端口37最终收集在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调色剂容器30)中。
与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的驱动齿轮66接合的从动齿轮75设置在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输送构件)的一端侧(流出端口74侧上的端部部分或废调色剂的输送方向上的下游侧)上。结合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处理卡盒10的附接操作,从动齿轮75与驱动齿轮66接合。如上所述的,当驱动从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的驱动齿轮66传递到从动齿轮75和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输送构件)沿预定方向旋转时,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中的废调色剂(未转印的调色剂)被朝向流出端口74的位置输送。例如,如图1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将废调色剂从清洁装置2的接头部分输送到倾斜的上侧,然后将废调色剂沿大致水平的方向从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输送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即,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包括弯曲的输送部分。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是柔性可弯曲的,使得即使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安装在具有如上所述的弯曲输送部分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的内部,也可以以优选的方式输送废调色剂。
从动齿轮75设置在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的尾端上,位于在废调色剂的流动方向上超过流出端口74的位置。换句话说,从动齿轮75布置在废调色剂输送路径的尾端部分中。利用该布置,可以在不干扰废调色剂的输送的位置处从驱动齿轮66接收驱动。此外,可以有效地使用空间。
此外,驱动齿轮66的旋转轴(第二旋转轴67)位于从动齿轮75的旋转轴下方。驱动齿轮66的旋转方向是从动齿轮75被铲起的方向(最下面的点朝向从动齿轮75向上移动的方向,即,最下面的点朝向调色剂容器30的插入方向的下游侧移动的方向)。利用该构造,向下按压调色剂容器30,并且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处理卡盒10的姿势稳定。
如上所述的,在本实施例中,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通过来自于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的驱动齿轮66的驱动传递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的位置被驱动,而不是单独提供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的驱动源或者而不是通过在清洁装置2的接头部分处的收集螺杆2通过驱动传递来驱动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
换句话说,根据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包括设置在一端侧上的从动单元(联接齿轮60)、设置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之间的驱动齿轮66、将输入到从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到另一端侧的第一传递单元以及将传递到第一传递单元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齿轮66的第二传递单元。
因此,可以相对简化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的驱动机构的构造,并且减少由于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的驱动机构引起的诸如处理卡盒10的尺寸增大的缺陷。
此外,根据该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包括联接齿轮60,其用作用于驱动输送螺杆63的驱动单元(驱动输入单元),用于输送内部收集的废调色剂,并且其设置在宽度方向的一端侧上,并且包括驱动齿轮66(驱动输出单元),其通过使用联接齿轮60的驱动力将驱动传递到外部设置的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在这方面,驱动齿轮66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中,而不是布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因此,可以减少诸如调色剂容器3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增加之类的缺陷。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包括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的调色剂容器30被构造成可移除地安装在处理卡盒10中。在这方面,即使附接有调色剂容器30的处理卡盒10也被处理为一个可移除的单元,整个尺寸减少。
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5所示,收集端口37布置在输送螺杆63(第一旋转轴)上方。具体地,收集端口37布置在输送螺杆63的螺杆部分的正上方。
利用该布置,从收集端口37流出的废调色剂通过重力下落并撞击旋转的输送螺杆63,使得废调色剂被松散。因此,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中的废调色剂的收集效率得到改善。
同时,收集端口37是与处理卡盒10的流出端口74连通的开口部分。方柱形式的收集路径从收集端口37朝向调色剂容器30延伸。调色剂容器30侧上的收集路径的开口(收集路径开口)在输送螺杆63(第一旋转轴)上方打开。从收集端口37流出的废调色剂通过收集路径落在输送螺杆63上。换句话说,收集路径设置在废调色剂落在输送螺杆63上的位置。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1和图15所示,收集端口37布置成使得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位于第二齿轮65和驱动齿轮66之间。
因此,可以通过有效地利用第二齿轮65和驱动齿轮66之间的空间来布置收集端口37,使得可以使整个调色剂容器30被弄成是紧凑的。
此外,参考图11,收集端口37设置成使得一端侧上的第二齿轮65的齿轮齿的端部部分与另一端侧上的收集端口37的边缘之间的距离B比一端侧上的驱动齿轮66的齿轮齿的端部部分与一端侧上的收集端口37的边缘之间的距离A短(A>B)。利用该构造,可以有效地输送废调色剂。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4所示,第二旋转轴67的旋转中心位于输送螺杆63(第一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的上侧。
因此,可以容易地将收集端口37布置在输送螺杆63的上侧,使得具有上述效果(提高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中的废调色剂的收集效率的效果和使调色剂容器30紧凑的效果)可以更容易地获得。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如图12所示,第二旋转轴67的旋转中心位于从动齿轮75的旋转中心的下侧(设置在处理卡盒10中并与驱动齿轮66接合的从动齿轮)。
因此,调色剂容器30的位置可以通过作用在用作驱动输入单元的联接齿轮60上的外力和作用在用作驱动输出单元的驱动齿轮66上的力(从从动齿轮75施加的反作用力)容易地确定。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如图6所示,驱动齿轮66布置成以便暴露于调色剂容器30的外部(在分离状态下)。此外,例如,如图5所示,从动齿轮75布置成以便暴露于处理卡盒10的外部(在分离状态下)。因此,可以与调色剂容器30相对于处理卡盒10的附接/拆卸操作相结合来接合和脱离处理卡盒10的从动齿轮75和调色剂容器30的驱动齿轮66。
此外,如图8所示,引导突起69设置在调色剂容器30的侧表面上,以便朝向调色剂容器30的另一端侧突出。当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上时,引导突起69通过在设置在处理卡盒10上的滑动部分上滑动来引导调色剂容器30。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例如,参考图6和图8,在附接调色剂容器30到处理卡盒10时沿引导沟槽77(见图5)被引导的引导件51(插入突起)被设置在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在第二齿轮65、驱动齿轮66和第二旋转轴67设置的一侧上)。因此,调色剂容器30可以平稳地附接到处理卡盒10,并且不太可能发生驱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75之间的接合故障。
具体地,引导件51是从调色剂容器30的另一端侧上的端部部分突出的突起,并且形成为在当调色剂容器30被附接到处理卡盒10时具有向下倾斜到后侧(在调色剂容器30的插入方向上的下游侧)的长轴的形状。即,引导件51是朝向后侧延伸并倾斜的突起。
此外,引导件51的倾斜的最下侧上的端部部分形成为圆弧形状并且尺寸略大于其他部分(扩展的)。当调色剂容器30插入处理卡盒10中时,稍微更大的部分插入引导沟槽77中并由引导沟槽77(以与引导件51相同的方式倾斜的凹槽)引导。引导件51的其他部分是线性倾斜的并且具有防止在插入引导沟槽77中之后围绕最下端部部分的齿隙(backlash)的功能。
驱动齿轮66设置在引导件51的上侧。引导件51的向上运动受到驱动齿轮66下侧的引导槽77的限制的同时,调色剂容器30插入。因此,驱动齿轮66可以容易地与处理卡盒10的从动齿轮75的下部接合。
此外,上面参照图8描述的旋转部分43(调色剂容器接合部分43a)设置在驱动齿轮66的上侧。即,驱动齿轮66在竖直方向上位于引导件51和旋转部分43之间。在该实施例中,旋转部分43位于驱动齿轮66的上侧,并且引导件51位于驱动齿轮66的下侧。利用该构造,可以进一步防止驱动齿轮66的齿隙。
在该实施例中,驱动齿轮66构造成在旋转方向上具有余量,以进一步防止当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时驱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75之间的接合故障。
具体地,如图16A所示,驱动齿轮66经由装配构件68设置在第二旋转轴67上。装配构件68包括沿旋转方向以规则间隔设置的三个突出部分68a,并安装成以便装配到有D形切口部分,该有D形切口部分设置在第二旋转轴67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的端部部分上。同时,如图16B所示,三个凹陷部分66a在旋转方向上以规则的间隔设置在驱动齿轮66的相对表面上(面对装配构件68的表面)。驱动齿轮66的凹入部分66a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略微宽于装配构件68的突出部分68a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利用该构造,当装配到装配构件68的驱动齿轮66与第二旋转轴67一起旋转时,驱动齿轮66在与突出部分68a和凹陷部分66a之间的间隙对应的旋转方向上具有余量。
通过如上所述的驱动齿轮66在旋转方向上的余量,即使当调色剂容器30附接到处理卡盒10时驱动齿轮66和从动齿轮75的齿的边缘几乎彼此接触,驱动齿轮66由于该余量而沿旋转方向旋转。因此,可以防止诸如齿的边缘损坏的缺陷。
同时,驱动齿轮66在第二旋转轴67上沿轴向方向的移动受到止动环的限制,使得可以防止以在旋转方向上的余量装配到装配构件68的驱动齿轮66脱离第二旋转轴67。
此外,当第二旋转轴67开始旋转时,驱动齿轮66在旋转方向上的余量导致驱动齿轮66的旋转开始的轻微延迟;然而,这样的延迟对废调色剂输送线圈6a的驱动影响不大。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包括用于从外部接收和收集废调色剂(粉末)的收集端口37、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侧驱动从外部传递到其的联接齿轮60(驱动单元)、通过使用传递到联接齿轮60的驱动而旋转的输送螺杆63(第一旋转轴)、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与输送螺杆63一起旋转的第一齿轮62、与在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上驱动从第一齿轮62被传递到其的第二齿轮65一起旋转的第二旋转轴67以及驱动齿轮66,该驱动齿轮66设置在第二旋转轴67上位于调色剂容器30的宽度方向上的第二齿轮65和中心部分之间的位置并且与第二旋转轴67一起旋转以将驱动传递到外部。
利用该构造,可以提供用作驱动输入单元的联接齿轮60和用作驱动输出单元的驱动齿轮66,而不会大大增加调色剂容器30的尺寸。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处理卡盒10,其中感光鼓1(图像载体)、充电辊4(充电装置)、显影装置5、清洁装置2和废调色剂输送单元6是一体的。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例,并且当然可以应用于这样的构造,其中装置1,2和4至6中的每一个被构造为单独地附接到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并从该主体拆卸的单元。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实施例中描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在本申请中,“处理卡盒”是可移除构件(可移除单元),其中用于对图像载体充电的充电装置、用于显影在图像载体上形成的潜像的显影装置以及用于清洁图像载体的清洁装置中的至少一个与图像载体集成在一起,并且其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安装在单色图像形成设备100中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然而,本发明当然可以应用于安装在彩色图像形成设备中的调色剂容器(粉末容器)上。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经由处理卡盒10以间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100的主体中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不经由处理卡盒以直接可移除的方式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调色剂容器(粉末容器)。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其中储存和收集作为粉末的调色剂(单组分显影剂)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然而,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其中储存和收集作为粉末的双组分显影剂(其中混合有调色剂和载体的显影剂)的粉末容器。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驱动经由输入单元齿轮61从作为从动单元的联接齿轮60传递到输送螺杆63(第一旋转轴)。然而,可以将驱动从从动单元直接传递到第一旋转轴。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应用于其中调色剂储存器31和废调色剂收集单元32彼此集成的调色剂容器30(粉末容器)。然而,本发明当然可以应用于仅包括废调色剂收集单元(粉末收集单元)的粉末容器。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可以将用于搅拌构件的驱动输入单元的驱动源用作调色剂容器30中的驱动输入单元(联接齿轮60)的驱动源。
即使在如上所述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得与该实施例中描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注意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并且即使以除了在实施例中指示的方式之外的方式,也可以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的范围内适当地修改实施例。此外,上述组件的数量、位置、形状等不限于在该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并且可以改变为适合于实施本发明的其他数量、位置和形状。
在本说明书等中,“粉末容器”是用于储存要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粉末或已经在图像形成设备中使用的粉末的容器。因此,“粉末容器”包括用于储存新调色剂或新载体的容器和用于储存用过的调色剂或用过的载体的容器。
此外,在本说明书等中,“宽度方向”是垂直于其中粉末容器附接到处理卡盒的方向的方向。粉末容器具有纵向侧和短侧,“宽度方向”对应于粉末容器的纵向方向。另外,“宽度方向”与其中输送螺杆的轴延伸的方向相同。
此外,在本说明书等中,“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是基于假定当主题组件在纵向方向的中心部分处分开时一侧作为一端侧而另一侧作为另一端侧的一端侧。另外,“一端侧的端部部分”是“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的端部部分,即纵向方向的端部部分。在该实施例中,从动单元设置在该一端侧的端部部分上。
此外,在本说明书等中,“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是基于假定当主题组件在纵向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分开时一侧作为一端侧且另一侧作为另一端侧的另一端侧。另外,“另一端侧的端部部分”是“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的端部部分,即纵向方向上的端部部分。
此外,在本说明书等中,“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是位于“一端侧的端部部分”和“另一端侧的端部部分”之间的中心的部分。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的中心部分表示粉末容器的纵向方向的中间。
附图标记列表
1 感光鼓(图像载体)
2 清洁装置
2b 收集螺杆
5 显影装置
6 废调色剂输送单元
6a 废调色剂输送线圈(输送构件)
10 处理卡盒
30 调色剂容器(粉末容器)
31 调色剂储存器(粉末储存器)
32 废调色剂收集单元(粉末收集单元)
36 排出端口
37 收集端口
51 引导件
60 联接齿轮(从动单元)
61 输入单元齿轮
62 第一齿轮
63 输送螺杆(第一旋转轴)
64 流入端口
65 第二齿轮
66 驱动齿轮
66a 凹陷部分
67 第二旋转轴
68 装配构件
68a 突出部分
74 流出端口
75 从动齿轮
100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
引用文献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未审查专利申请公开号2009-80433

Claims (14)

1.一种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和可移除构件之一中的粉末容器,该可移除构件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该粉末容器包括:
收集端口,以从外部接收和收集粉末;
从动单元,该从动单元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驱动从外部传递到该从动单元;
第一旋转轴,该第一旋转轴通过使用传递到从动单元的驱动而旋转;
第一齿轮,该第一齿轮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并随着第一旋转轴旋转;
第二旋转轴,该第二旋转轴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并包括第二齿轮,驱动从第一齿轮传递到第二齿轮,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随着第二齿轮旋转;和
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上,位于第二齿轮和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之间的位置,并且所述驱动齿轮随着第二旋转轴旋转以将驱动传递到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是输送螺杆,该输送螺杆包括轴和螺旋地缠绕在该轴上的螺杆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收集端口设置在所述输送螺杆的螺杆部分的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收集端口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收集端口设置成使得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驱动齿轮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旋转中心的上侧。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驱动齿轮设置成以便暴露于所述粉末容器的外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其中,所述第二旋转轴的旋转中心位于从动齿轮的旋转中心的下侧,所述从动齿轮设置在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和可移除构件之一中并与驱动齿轮接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还包括引导件,该引导件设置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另一端侧并且当所述粉末容器附接到所述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和可移除构件之一时被引导。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还包括:
粉末收集单元,该粉末收集单元收集从收集端口接收的粉末;和
粉末储存器,该粉末储存器将储存在其中的粉末从排出端口排出,其中粉末收集单元和粉末储存器由壁分开,和
驱动齿轮设置在粉末收集单元中并且驱动输送构件,该输送构件将储存在安装于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和可移除构件之一中的清洁装置中的未转印的调色剂朝向收集端口输送。
11.一种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和可移除构件之一中的粉末容器,所述可移除构件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该粉末容器包括:
收集端口,以从外部接收和收集粉末;
从动单元,该从动单元设置在粉末容器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侧,驱动从外部传递到该从动单元;和
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设置成使得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位于收集端口和从动单元之间并且将驱动传递到外部。
12.一种粉末容器,包括:
从动单元,该从动单元设置在粉末容器的一端侧;
驱动齿轮,该驱动齿轮设置在一端侧和另一端侧之间;
第一传递单元,该第一传递单元将输入到从动单元的驱动力传递到另一端侧;和
第二传递单元,该第二传递单元将传递到第一传递单元的驱动力传递到驱动齿轮。
13.一种可移除地安装在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的处理卡盒,该处理卡盒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
14.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粉末容器。
CN201780054352.7A 2016-07-14 2017-07-13 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Active CN1096616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9659 2016-07-14
JP2016139659A JP6790533B2 (ja) 2016-07-14 2016-07-14 廃トナー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廃トナー搬送方法
JP2016148686A JP6839403B2 (ja) 2016-07-28 2016-07-28 画像形成装置
JP2016-148686 2016-07-28
JP2017-113923 2017-06-09
JP2017113923A JP6855019B2 (ja) 2017-06-09 2017-06-09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CT/JP2017/025628 WO2018012608A1 (en) 2016-07-14 2017-07-13 Powd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661619A true CN109661619A (zh) 2019-04-19
CN109661619B CN109661619B (zh) 2021-11-16

Family

ID=60953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4352.7A Active CN109661619B (zh) 2016-07-14 2017-07-13 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Country Status (11)

Country Link
US (1) US11054762B2 (zh)
EP (1) EP3485329B1 (zh)
KR (2) KR102278928B1 (zh)
CN (1) CN109661619B (zh)
AU (2) AU2017295085B2 (zh)
BR (1) BR112019000508B1 (zh)
CA (1) CA3030572C (zh)
ES (1) ES2899280T3 (zh)
MX (1) MX2019000469A (zh)
RU (2) RU2769784C2 (zh)
WO (1) WO201801260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65437B2 (ja) 2020-01-29 2024-04-1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クリーニング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080195A (ja) 2020-11-17 2022-05-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2824A (en) * 1990-07-26 1993-11-16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m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process cartridge displacement for maintenance
JPH09212055A (ja) * 1996-01-29 1997-08-15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リサイクル装置
CN1162775A (zh) * 1995-03-03 1997-10-22 夏普公司 图象形成装置
JP2000356937A (ja) * 1999-06-14 2000-12-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73242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粉末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208167A (ja) * 2011-03-29 2012-10-25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55400A (zh) * 2011-08-23 2013-03-06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US20140319764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Oki Data Corporatio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medium transport devic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467804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清洁单元和设置有清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84969A (ja) 1997-09-03 1999-03-30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の廃トナー搬送装置
JP2002049287A (ja) 2000-08-02 2002-02-15 Casio Electronics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4378299B2 (ja) * 2004-02-20 2009-12-0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612805B2 (ja) 2004-05-28 2011-01-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154259A (ja) 2004-11-29 2006-06-15 Kyocera Corp トナー容器と該トナー容器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610468B2 (ja) * 2005-11-04 2011-01-12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回収装置、作像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052033A (ja) 2006-08-24 2008-03-0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5034409B2 (ja) 2006-09-22 2012-09-2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444999B2 (ja) * 2006-12-11 2010-03-3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225118A (ja) 2007-03-13 2008-09-25 Ricoh Co Ltd 廃トナー回収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4964035B2 (ja) 2007-06-27 2012-06-27 株式会社リコー 廃トナー回収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080433A (ja) 2007-09-27 2009-04-16 Oki Data Corp 現像剤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KR100936610B1 (ko) 2008-01-21 2010-01-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냉장고용 제빙장치
JP5506236B2 (ja) * 2009-04-30 2014-05-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カートリッジ、及び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JP4952748B2 (ja) 2009-06-30 2012-06-13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5011403B2 (ja) 2010-01-29 2012-08-29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シャッタ開閉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5386467B2 (ja) 2010-11-22 2014-01-15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回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2646881A4 (en) * 2010-12-03 2014-07-16 Ricoh Co Ltd POWDER CONTAINER, POWDER DISPENS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5884343B2 (ja) * 2011-08-31 2016-03-15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現像カートリッジ
JP5982829B2 (ja) 2011-11-30 2016-08-31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及び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5683520B2 (ja) * 2012-03-28 2015-03-11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現像剤収容体、現像剤回収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75546B2 (ja) 2013-05-30 2017-02-0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36737B2 (ja) 2013-08-05 2017-11-2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剤収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0780564B (zh) 2013-05-30 2022-06-07 株式会社理光 调色剂容器、显影装置、处理盒和成像设备
CN103345137B (zh) * 2013-07-02 2015-11-18 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激光打印机用处理盒
JP6264534B2 (ja) 2013-11-08 2018-01-24 株式会社リコー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00064B2 (ja) 2013-11-14 2018-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トナー量検知機構、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00015B2 (ja) 2014-04-07 2018-03-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搬送部材、粉体搬送装置、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318858B2 (ja) 2014-05-27 2018-05-09 株式会社リコー 粉体搬送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217553B2 (ja) * 2014-07-28 2017-10-25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6464643B2 (ja) * 2014-09-30 2019-02-0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現像剤収容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US10082765B2 (en) * 2016-03-31 2018-09-25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2824A (en) * 1990-07-26 1993-11-16 Konica Corporation Image formimg apparatus with automatic process cartridge displacement for maintenance
CN1162775A (zh) * 1995-03-03 1997-10-22 夏普公司 图象形成装置
JPH09212055A (ja) * 1996-01-29 1997-08-15 Ricoh Co Ltd トナーリサイクル装置
JP2000356937A (ja) * 1999-06-14 2000-12-26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073242A (zh) * 2009-11-20 2011-05-25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粉末传送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JP2012208167A (ja) * 2011-03-29 2012-10-25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画像形成装置
CN102955400A (zh) * 2011-08-23 2013-03-06 夏普株式会社 显影装置和成像设备
US20140319764A1 (en) * 2013-04-25 2014-10-30 Oki Data Corporation Driving force transmission device, medium transport devic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5467804A (zh) * 2014-09-30 2016-04-06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清洁单元和设置有清洁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769784C2 (ru) 2022-04-06
RU2019137961A3 (zh) 2022-02-08
KR102278928B1 (ko) 2021-07-19
EP3485329A4 (en) 2019-07-24
RU2708100C1 (ru) 2019-12-04
CA3030572C (en) 2022-12-13
ES2899280T3 (es) 2022-03-10
KR20210013310A (ko) 2021-02-03
AU2017295085B2 (en) 2020-06-25
KR20190022859A (ko) 2019-03-06
AU2017295085A1 (en) 2019-01-31
US11054762B2 (en) 2021-07-06
EP3485329A1 (en) 2019-05-22
AU2020239655A1 (en) 2020-10-15
BR112019000508B1 (pt) 2024-01-02
RU2019137961A (ru) 2020-01-20
BR112019000508A2 (pt) 2019-04-24
MX2019000469A (es) 2019-04-01
US20200183301A1 (en) 2020-06-11
EP3485329B1 (en) 2021-10-20
AU2020239655B2 (en) 2022-03-10
KR102209961B1 (ko) 2021-02-01
WO2018012608A1 (en) 2018-01-18
CA3030572A1 (en) 2018-01-18
CN109661619B (zh) 2021-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89552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5740324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及びこれが適用された画像形成装置
US9753401B2 (en) Powder contain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same
JP201022400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627743B2 (en) Powder container, process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9661619A (zh) 粉末容器,处理卡盒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13200481A (ja) 粉体供給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1833268A (zh) 显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设备
JP2021099532A (ja) 粉体収納容器、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05573089B (zh) 废调色剂存放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JP648907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054876B2 (en) Developing device,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784224B2 (ja) 現像剤収容容器、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20201489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5190449A (zh) 调色剂容器及具有该调色剂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JP5003935B2 (ja) 収容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54487A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からなるトナー供給装置、それらからなる画像形成装置
CN108931900B (zh) 显影装置及具备其的图像形成装置
JP2007272253A (ja) トナー搬送装置及びそれからなるトナー供給装置、それらからなる画像形成装置
JPH114499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04698786A (zh) 显影剂补给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JP2004078004A (ja) 現像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8122662A (ja) 現像装置
JP200110934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