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565911B - 加热烹调器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565911B
CN109565911B CN201680087817.4A CN201680087817A CN109565911B CN 109565911 B CN109565911 B CN 109565911B CN 201680087817 A CN201680087817 A CN 201680087817A CN 109565911 B CN109565911 B CN 109565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heating cooker
partition wall
opening
opposing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878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565911A (zh
Inventor
小林昭彦
吉野勇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Electric Home Appliance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565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565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565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45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 H05B6/1263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with special coil arrangements using coil cool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8Arrangement of compartments additional to cooking compartments, e.g. for warming or for storing utensils or fuel containers; Arrangement of additional heating or cooking apparatus, e.g. gril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77/00Kitchen cabinets
    • A47B77/04Provision for particular uses of compartments or other parts ; Compartments moving up and down, revolving parts
    • A47B77/08Provision for particular uses of compartments or other parts ; Compartments moving up and down, revolving parts for incorporating apparatus operated by power, including water power; for incorporating apparatus for cooking, cooling, or laundry purpo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12Multiple-unit cooking vess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20Removing cooking fumes
    • F24C15/2042Devices for removing cooking fume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cooking range e.g. downdraf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34Elements and arrangements for heat storage or insulation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2206/022Special supports for the induction co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Devices For Warming Or Keeping Food Or Tableware Hot (AREA)

Abstract

加热烹调器设有:框体,收容有加热线圈;顶板,被设置在框体之上;分隔壁,在框体内的加热线圈的下侧划分形成收纳库,且包括与顶板平行的第一分隔壁和与第一分隔壁垂直的第二分隔壁;第一相向壁,与第一分隔壁相向,且与第一分隔壁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第二相向壁,与第二分隔壁相向,且与第二分隔壁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以及绝热层,被设置于第一分隔壁与第一相向壁之间、以及第二分隔壁与第二相向壁之间,由导热率比第一相向壁以及第二相向壁低的物质构成。

Description

加热烹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框体内具有加热线圈和收纳库的加热烹调器,且涉及在形成于厨具的收容部收容有框体的加热烹调器。
背景技术
以往,有将加热烹调器的框体从设置在厨具的上表面的上表面开口嵌入到厨具内,使设置在加热烹调器的框体上的顶面板露出于厨具的上表面而设置的装入型的加热烹调器。作为这样的加热烹调器,提出有在框体内设置有物品的收纳库的加热烹调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6354号公报(第6页)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加热烹调器能够在设于框体内的收纳库中收纳有烹调用具、餐具及调味料等收纳物。但是,在加热烹调器的框体内设有加热线圈和驱动加热线圈的逆变器元件等发热构件。因此,由于发热构件的热量,收纳库内的温度上升,收纳库内的收纳物有可能劣化。另外,若收纳库内的温度高,则存在使用者打开收纳库门时收纳库内的热气向使用者传递,因热冲击而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和不愉快感的课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那样的课题为背景而完成的,提供一种能够抑制设于框体内的收纳库内的温度上升的加热烹调器。
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设有:框体,收容有加热线圈;顶板,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之上;分隔壁,在所述框体内的所述加热线圈的下侧划分形成收纳库,且包括与所述顶板平行的第一分隔壁和与所述第一分隔壁垂直的第二分隔壁;第一相向壁,与所述第一分隔壁相向,且与所述第一分隔壁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第二相向壁,与所述第二分隔壁相向,且与所述第二分隔壁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以及绝热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壁与所述第一相向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分隔壁与所述第二相向壁之间,由导热率比所述第一相向壁以及所述第二相向壁低的物质构成。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向划分形成收纳库的分隔壁的传热被绝热层减轻,因此能够抑制收纳库内的温度上升。
附图说明
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厨具的立体图。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加热部件和电路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加热部件、电路基板和第一相向壁及第二相向壁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和加热线圈的左右剖视图。
图7是图6的A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和加热线圈的前后剖视图。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和加热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使第一相向壁露出的状态的背面侧立体图。
图12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6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和加热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17是说明有关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风路的结构的图。
图18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图19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加热烹调器的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附图的方式。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容易理解而适当使用表示方向的用语(例如“上”、“下”、“右”、“左”、“前”、“后”等),但这是用于说明的,这些用语并不限定本发明。另外,在各图中,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部分是相同的或与其相当的部分,这在说明书的全文中是共通的。另外,在各附图中,有时各构成构件的相对的尺寸关系或形状等与实际不同。
实施方式1
图1是设置有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厨具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在厨具200中装入有加热烹调器100。厨具200具有作为作业台而被使用的平板状的顶面板201,在该顶面板201之上露出有加热烹调器100的顶板2。在图1中,为了说明,一并图示了在顶板2之上被加热的烹调容器70。在厨具200的内部设置有未图示的多个收容空间,作为开闭该收容空间的门发挥作用的前板202设置于厨具200的前表面。在前板202上设置有在开闭前板202时作为把手而被使用的搭手部203。当使用者将搭手部203拉向近前侧时,设置有搭手部203的前板202打开。前板202是前表面平坦的板状构件。前板202既可以是沿进深方向滑动移动的结构,也可以是经由安装于前板202的侧方、下方或上方的合页而开闭的结构。另外,在本说明书中,在提到加热烹调器100的“前表面”、厨具200的“前表面”时,是指加热烹调器100或厨具200的与使用者相向的面。
在加热烹调器100的前表面,露出有被收纳在加热烹调器100内的收纳库8(参照图3)中的抽屉单元40的抽拉门44。
图2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立体图。加热烹调器100具有在内部收容构件且由金属构成的框体1,在该框体1之上设置有载置作为被加热物的烹调容器的顶板2。顶板2由金属制的框2a和设于框2a的内侧的板2b组合而构成。板2b例如由耐热性玻璃或陶瓷等非金属材料构成。在顶板2的板2b的表面或背面实施有作为载置被加热物的加热口的记号的显示。另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不区分框2a和板2b地仅称为顶板2。
在顶板2的背面侧设置有排气口罩4。在排气口罩4形成有能够通风的开口,排气能够顺畅地通过。通过设置排气口罩4,抑制异物向设置在排气口罩4的下方的排气口3(参照图3)的侵入。
图3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在顶板2的框2a形成有上下贯通的开口即排气口3。排气口3在本实施方式中由多个狭缝状的开口构成。在顶板2被安装在框体1之上的状态下,框体1的内外经由排气口3连通。另外,排气口3只要是连通框体1的内外的开口即可,例如,也可以形成于框体1。
加热烹调器100的框体1由金属板构成,具有上表面开口的大致箱型的形状。在加热烹调器100的框体1的内部,作为被载置在顶板2之上的被加热物的加热部件,设置有两个加热线圈5a及加热线圈5b和辐射加热器6。另外,图示的加热线圈5a、5b和辐射加热器6的数量以及配置是一个例子,只要至少一个加热线圈设置在框体1内即可。
在框体1的内部收容有向加热线圈5a以及加热线圈5b供给高频电流的逆变器、驱动辐射加热器6的驱动电路以及安装有控制电路的电路基板7。加热烹调器100的控制电路基于来自使用者的操作输入而控制加热部件,对被载置在顶板2之上的被加热物进行加热。另外,加热烹调器100也可以具备按照预先确定的控制顺序进行加热控制的烹调菜单。
在框体1的内部划分形成有大致长方体的收纳库8。将划分形成收纳库8的壁总称为分隔壁20。在收纳库8的前表面设置有开口部,抽屉单元40经由该开口部进出自如地被收纳于收纳库8。
抽屉单元40具备上表面开口的箱状的壳体41、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可动轨道43、和与壳体41及可动轨道43连接的抽拉门44。在收纳库8的分隔壁20的左右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可动轨道43同样地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轨道42,可动轨道43以能够前后滑动的方式与固定轨道42卡合。抽屉单元40经由固定轨道42及可动轨道43相对于收纳库8能够装卸地被保持。在抽屉单元40中,除了收容例如利用加热烹调器100的加热中所利用的烹调容器70以外,还假定收容调味料等。因此,壳体41要求卫生性,另一方面,加热烹调器100的周围因随着烹调作业而飞散的食材、油烟及水蒸汽等容易变脏。通过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将抽屉单元40设为能够相对于收纳库8装卸的结构,使用者容易进行抽屉单元40的清扫。另外,在加热烹调器100具备上述烹调菜单的情况下,以能够收容利用该烹调菜单的加热烹调中所使用的烹调容器的方式确定壳体41的容积即可。这样,通过能够将专用的烹调容器收纳于壳体41,能够提高烹调的操作性。
在收纳库8的上侧且加热线圈5b的下侧、即划分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与加热线圈5b之间设置有第一相向壁31。第一相向壁31具有与顶板2大致平行地配置的平板面。在从与排气口3的开口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状态、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俯视的状态下,第一相向壁3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排气口3重叠的位置。
图4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加热部件以及电路基板的状态的立体图。在框体1的内部设置有与划分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相向配置的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第一相向壁31以平板面与顶板2(参照图3)大致平行的朝向配置,第二相向壁32以平板面与第一相向壁31大致垂直的朝向配置。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从框体1的前侧的内表面遍及后侧的内表面而设置,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的前后方向的尺寸与框体1的前后方向的内部尺寸大致相同。另外,第一相向壁31的左端部与框体1的左侧的内表面接触,在第一相向壁31的右端部连接有第二相向壁32的上端部。另外,第二相向壁32的下端与框体1的底面接触。因此,由第一相向壁31、第二相向壁32以及框体1的内表面大致气密地包围的空间形成于框体1的内部。
第一相向壁31和第二相向壁32由金属材料构成。第一相向壁31能够由镀锌钢板等以铁为主的原材料构成。由此,从配置于第一相向壁31的上方的加热线圈5b产生的高频磁通被第一相向壁31吸收,能够抑制高频磁通到达位于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的内侧的分隔壁20(参照图3)。另外,第一相向壁31也可以由铝和铜等非磁性金属构成。由此,即使由于从配置在第一相向壁31的上方的加热线圈5b产生的高频磁通而在第一相向壁31产生涡电流,第一相向壁31也难以高温化,因此能够抑制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的温度上升。
图5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加热部件、电路基板和第一相向壁及第二相向壁的状态的立体图。划分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具有作为第一分隔壁的上壁21、作为第二分隔壁的右壁22、左壁23、后壁24和底板25。上壁21具有与顶板2(参照图3)平行的平板面,构成收纳库8的顶面。右壁22具有与上壁21大致垂直的平板面,与上壁21的右端部相连。与图4所示的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不同,分隔壁20的后端部不与框体1的后侧的内表面接触,在框体1的后侧的内表面与后壁24之间存在间隙。因此,在俯视时,分隔壁20的上壁21包含于第一相向壁31(参照图4)。
图6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和加热线圈的左右剖视图。在加热线圈5b的下侧配置有第一相向壁31,在第一相向壁31的下侧配置有分隔壁20的上壁21。上壁21与第一相向壁31以相互的平板面相向的方式隔着间隙设置,在上壁21与第一相向壁31之间的间隙形成有绝热层50。绝热层50由导热率比第一相向壁31低的物质构成。另外,收纳库8的右壁22与第二相向壁32以相互的平板面相向的方式隔着间隙设置,在右壁22与第二相向壁32之间的间隙也形成有绝热层50。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收纳库8的左壁23被设置成与框体1的左侧的侧壁之间隔着间隙,在该间隙形成有绝热层50。这样,通过在设置有固定轨道42的右壁22和左壁23的外侧设置间隙,成为在固定轨道42产生的振动难以直接传递到框体1、框体1内的构件的结构。因此,能够抑制因伴随着抽屉单元40的出入产生的固定轨道42的振动的作用而导致的框体1的变形、被收容在框体1内的构件的位置偏移等。
图7是图6的A部分的主要部分放大图。设置在第一相向壁31与上壁21之间的绝热层50具有空气层51和绝热材料52。绝热材料52与上壁21的外表面(上表面)重叠地设置。绝热材料52也可以使用粘接材料粘贴在上壁21上。空气层51和绝热材料52是导热率比第一相向壁31低的物质。绝热材料52例如能够由合成树脂材料、具有独立气泡的橡胶类或聚氨酯类的泡沫材料、玻璃纤维、陶瓷纤维等构成。通过在第一相向壁31与上壁21之间设置由导热率比第一相向壁31低的物质构成的绝热层50,能够增加第一相向壁31与上壁21之间的热阻。因此,能够抑制向形成收纳库8的上壁21的内部的传热,减轻收纳库8内的温度上升。如图7所示,在形成收纳库8的左壁23与框体1之间也设置有具有空气层51和与左壁23重叠配置的绝热材料52的绝热层5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绝热层50包含空气层51和绝热材料52双方的结构例,但也可以仅设置空气层51和绝热材料52中的任一方。另外,绝热材料52的材料也不限定于上述的例子,只要是导热率比第一相向壁31低的材料即可。
图8是实施方式1的加热烹调器的、通过收纳库和加热线圈的前后剖视图。如图8所示,除了设于第一相向壁31与上壁21之间的绝热层50之外,在后壁24与框体1的后侧的内表面之间还设置有绝热层50。在后壁24的外表面设置有与图7所示的绝热材料52同样的绝热材料。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框体1内的加热线圈5b的下侧具备划分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并且,具备隔着间隙与作为分隔壁20的一部分且与顶板2平行的上壁21相向的第一相向壁31、和隔着间隙同与作为分隔壁20的一部分的上壁21垂直的右壁22相向的第二相向壁32。并且,在上壁21与第一相向壁31之间以及右壁22与第二相向壁32之间,设置有由导热率比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低的物质构成的绝热层50。因此,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对配置在框体1内的加热线圈5b的热的绝热性提高,能够抑制收纳库8内的温度上升。因此,能够抑制收纳库8的收纳物的热引起的劣化。另外,能够减轻在收纳库8的抽拉门44被打开时热气传递给使用者带来的使用者的不适感和不愉快感。
另外,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的上壁21在俯视时包含于第一相向壁31。即,由于分隔壁20的上壁21的上侧被第一相向壁31覆盖,因此能够抑制被配置于第一相向壁31的上侧的加热线圈5b加热的空气与上壁21的接触。因此,能够抑制收纳库8内的温度上升。
另外,在从与排气口3的开口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相向壁31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与排气口3重叠的位置。因此,在框体1内产生的气流沿着第一相向壁31流动而被引导至排气口3,经由排气口3向外部流出。由于基于这样的第一相向壁31形成导风结构,因此框体1内的被加热的气流难以经由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的周围的间隙向绝热层50流入,能够抑制收纳库8的温度上升。
另外,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也可以由以导热率比分隔壁20低的物质构成的绝热材料构成。该绝热材料可以由绝缘材料例如树脂构成。在该情况下,既可以是分隔壁20本身由绝缘材料构成,也可以在由金属等构成的分隔壁20的内表面重叠设置绝缘材料的层。在收纳物出入收纳库8时,使用者有可能与分隔壁20的内表面接触,但通过由导热率低的绝缘材料构成分隔壁20的内表面,能够抑制分隔壁20的内表面的温度变得比体温高,从而能够降低由热引起的使用者的不适感和不愉快感。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1中,通过自然对流使框体1内的空气循环,但也可以设置使框体1内产生冷却风的送风机。通过设置送风机使从框体1的外部吸入的空气在框体1内循环,并从排气口3排气,能够高效地冷却加热线圈5a、5b和电路基板7等发热构件。另外,即使在设置送风机而强制性地使箱体1内产生冷却风的情况下,根据实施方式1所示的结构,也能够抑制箱体1内的被加热的气流引起的收纳库8的温度上升。
实施方式2
在本实施方式2中,形成于框体1内的风路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不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1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9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在加热烹调器100A的框体1内,且在加热线圈5a的后方设置有送风机60。另外,设置于加热线圈5b的下侧的第一相向壁31A的前后方向的尺寸比实施方式1所示的第一相向壁31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短,在第一相向壁31A的后端与框体1的后侧的内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将该间隙称为第一开口33。第一开口33使第一相向壁31与上壁21之间的绝热层50与第一相向壁31的上侧的区域连通。在从与排气口3的开口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第一开口33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与排气口3重叠的位置。另外,第一开口33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开口,也可以挖通第一相向壁31A的一部分而形成第一开口33。
图10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和加热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向框体1内供给冷却风的送风机60配置在框体1内的右后方。从送风机60送出的冷却风的吹出口61朝向前方开口,在吹出口61的下游侧配置有电路基板7。当送风机60动作时,从送风机60送出的冷却风经由吹出口61向电路基板7吹送而对安装于电路基板7的逆变器、散热器等进行冷却。另外,来自送风机60的冷却风一边扩散一边在框体1内流动,冷却被配置在电路基板7的上方的加热线圈5a、5b(参照图9)。
收纳库8的上壁21从形成于第一相向壁31A的后端与框体1的后侧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一开口33露出。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上壁21的一部分未被第一相向壁31A覆盖,在俯视观察时,上壁21的一部分不与第一相向壁31A重叠。
图11是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使第一相向壁露出的状态的背面侧立体图。在框体1的背面和与背面邻接的侧面形成有吸气口9。在本实施方式的送风机60形成有朝向下方开口的吸入口(未图示),框体1的吸气口9与送风机60的吸入口连通。另外,虽然未图示,但在框体1内形成有将吸气口9与送风机60的吸入口大致气密地连接的风路。
与实施方式1相同,第二相向壁32A遍及框体1的前侧的内表面和后侧的内表面而设置,但与实施方式1不同,形成有第二开口34。该第二开口34形成在比框体1的前后方向的中心靠前侧的位置。第二开口34与从送风机60的吹出口61吹出的空间连通。另外,与实施方式1相同,在第一相向壁31及第二相向壁32A与分隔壁20之间形成有包含空气层51的绝热层50(参照图7)。当送风机60动作时,从送风机60送出的冷却风经由第二开口34流入第二相向壁32A与分隔壁20之间的间隙、即绝热层50。这样,在框体1内形成有使送风机60的吹出口61与绝热层50连通的风路。
图12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12表示通过上壁21的上侧的绝热层的水平截面,用箭头示意性地表示从送风机60送出并通过第二开口34的冷却风。从送风机60的吹出口61流出的冷却风在电路基板7的周围流动,经由第二开口34流入第二相向壁32A的内侧的绝热层50。流入绝热层50的冷却风朝向配置有排气口3(参照图9)的框体1的后方流动。通过这样使空气在绝热层50内流动,热气从排气口3排出,能够抑制热滞留在绝热层50中。因此,具有抑制由分隔壁20划分形成的收纳库8的温度上升的效果。
另外,成为流向绝热层50的冷却风的入口的第二开口34被配置在框体1内的靠前的位置,成为来自绝热层50的冷却风的出口的第一开口33被配置在框体1内的靠后的位置。通过这样使第二开口34与第一开口33远离,能够抑制从第一开口33流出的冷却风再次经由第二开口34流入绝热层50内,能够抑制框体1内的冷却效率的降低。
图13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13表示通过第二相向壁32A的第二开口34的左右截面,用箭头示意性地表示从送风机60送出并通过第二开口34的冷却风。从送风机60送出的冷却风经由第二开口34流入形成于收纳库8的上壁21与第一相向壁31A之间的绝热层50。在此,形成于第二相向壁32A的第二开口34设置于比第一相向壁31A的平板面、即支承加热线圈5a、5b的面靠下侧的位置。因此,经由第二开口34流入绝热层50的冷却风难以受到加热线圈5a、5b的发热的影响,温度上升被抑制。因此,能够向绝热层50供给更低温的冷却风,能够降低收纳库8的温度。
送风机60的吹出口61的开口范围和第二相向壁32A的第二开口34的开口范围在高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因此,与吹出口61和第二开口34的高度位置的差异较大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从吹出口61流出的冷却风直接流入第二开口34的比率。因此,能够抑制由安装于电路基板7的发热构件的发热引起的冷却风的温度上升,能够将更低温的冷却风供给到绝热层50。
图14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14表示通过收纳库8的前后截面,用箭头示意性地表示从第二开口34到排气口3的冷却风。第二开口34跨越收纳库8的上壁21的上侧及下侧地开口。从第二开口34的比上壁21靠上侧的位置流入绝热层50的冷却风沿着上壁21的上表面在上壁21与第一相向壁31A之间向框体1的后方流动而通过第一开口33,从排气口3流出。从第二开口34的比上壁21靠下侧的位置流入绝热层50的冷却风在右壁22与第二相向壁32A之间向框体1的后方流动而通过第一开口33,从排气口3流出。这样,通过以跨越上壁21的上下的方式设置第二开口34,容易形成沿着收纳库8的上壁21的气流和沿着右壁22的气流这双方,能够经由上壁21及右壁22这双方使收纳库8的温度降低。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A中形成有使送风机60的吹出口61与绝热层50连通的风路。因此,能够促进形成收纳库8的分隔壁20与第一相向壁31A及第二相向壁32A之间的绝热层50的排热,能够抑制收纳库8内的温度上升。
实施方式3
在本实施方式3中,形成于框体1内的风路的结构与实施方式2不同。以下,以与实施方式2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5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分解立体图。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100B的图15所示的结构与图9所示的实施方式2的加热烹调器100A相同。
图16是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拆下了顶板和加热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7是说明有关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风路的结构的图。图17表示从加热烹调器100B的框体1拆下送风机60和连结管道62的状态。如图16、图17所示,在送风机60连接有连结管道62。连结管道62在内部形成有风路,具有入口63和出口64。连结管道62的出口64与送风机60的吸入口连通。
在框体1的内部且在送风机60的下侧设有吸气管道65。吸气管道65在内部具有使形成于框体1的吸气口9与送风机60的吸入口连通的风路。吸气管道65将吸气口9与形成于送风机60的下表面的吸入口大致气密地连接。
在收纳库8的右壁22B形成有使收纳库8的内外连通的开口26。本实施方式的开口26由纵长的多个狭缝构成,设置在右壁22B的靠后的位置。在第二相向壁32A,在与右壁22B的开口26相对的位置形成有缺口35。因此,右壁22B的开口26的外侧未被第二相向壁32A覆盖。另外,开口26的具体形状并不限定于图示的形状。
在连结管道62及送风机60被装入于框体1的状态下,连结管道62的入口63与形成于收纳库8的右壁22的开口26大致气密地连接。另外,连结管道62的出口64与送风机60的吸入口连接。
图18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18表示从加热烹调器100B的后方观察通过送风机60的左右截面的状态,用箭头示意性地表示通过连结管道62的冷却风。如图18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连结管道62在内部具有左右延伸的直线状的风路。因此,能够抑制从右壁22B的开口26至送风机60的吸入口的冷却风的压力损失。
图19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加热烹调器的冷却风的流动的图。图19表示通过收纳库8的前后截面,用箭头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右壁22B的开口26的冷却风。参照图17~图19,对由送风机60的动作产生的冷却风的作用进行说明。当送风机60动作时,框体1的外部的空气经由吸气口9流入吸气管道65内,流入吸气管道65的空气被吸入送风机60的吸入口(参照图17)。
另外,通过在送风机60的吸入口产生的吸引力,在与送风机60的吸入口连接的连结管道62的入口63及右壁22B的开口26产生吸引力,收纳库8的外部的空气被吸入收纳库8内。更详细而言,在对设于收纳库8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抽拉门44的周围存在能够通风的间隙,通过在开口26产生吸引力,如图19所示,框体1的外部的空气经由抽拉门44的周围的间隙流入收纳库8内。流入收纳库8内的空气在收纳库8的内侧朝向后方流动,经由开口26向收纳库8外流出。如图18所示,从收纳库8流出的冷却风从与开口26连接的连结管道62的入口63流入连结管道62内,并经由出口64被吸入送风机60的吸入口。在送风机60的吸入口,从框体1的吸气口9流入的空气与通过收纳库8及连结管道62而来的空气合流,从送风机60作为冷却风被吹出。
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B,形成框体1的外部的空气通过收纳库8的风路。框体1的外部的空气在收纳库8内通过,从而收纳库8内的热被去除,热量难以滞留在收纳库8内,因此具有抑制收纳库8的温度上升的效果。另外,通过在收纳库8内流动的冷却风来减轻收纳库8内的空气的停滞,能够抑制局部的温度上升。另外,右壁22的开口26可以设置在与作为空气向收纳库8的入口的抽拉门44分离的位置,更具体而言,设置在收纳库8的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侧、优选靠近后壁24的位置。由此,能够使在收纳库8内流动的冷却风的路径变长,因此能够提高减轻收纳库8内的空气的停滞的效果。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加热烹调器100B中设置有第一开口33以及第二开口34,从送风机60送出的冷却风通过第一相向壁31A及第二相向壁32A的内侧的绝热层50(参照图12~图14)。因此,能够得到与实施方式2相同的作用效果。
另外,在实施方式3中,对除了具备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的使绝热层50产生冷却风的结构之外,还具备形成在收纳库8内通过的风路的结构的结构例进行了说明。但是,也可以省略在实施方式2中说明了的使绝热层50产生冷却风的结构。例如,在仅由绝热材料52形成绝热层50而不设置空气层51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第一开口33和第二开口34。
附图标记说明
1框体、2顶板、2a框、2b板、3排气口、4排气口罩、5a加热线圈、5b加热线圈、6辐射加热器、7电路基板、8收纳库、9吸气口、20分隔壁、21上壁、22右壁、22B右壁、23左壁、24后壁、25底板、26开口、31第一相向壁、31A第一相向壁、32第二相向壁、32A第二相向壁、33第一开口、34第二开口、35缺口、40抽屉单元、41壳体、42固定轨道、43可动轨道、44抽拉门、50绝热层、51空气层、52绝热材料、60送风机、61吹出口、62连结管道、63入口、64出口、65吸气管道、70烹调容器、100加热烹调器、100A加热烹调器、100B加热烹调器、200厨具、201顶面板、202前板、203搭手部。

Claims (14)

1.一种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
框体,收容有加热线圈;
顶板,被设置在所述框体之上;
分隔壁,在所述框体内的所述加热线圈的下侧划分形成收纳库,且包括与所述顶板平行的第一分隔壁和与所述第一分隔壁垂直的第二分隔壁;
第一相向壁,与所述第一分隔壁相向,且与所述第一分隔壁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
第二相向壁,与所述第二分隔壁相向,且与所述第二分隔壁之间设置间隙地配置;以及
绝热层,被设置于所述第一分隔壁与所述第一相向壁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分隔壁与所述第二相向壁之间,由导热率比所述第一相向壁以及所述第二相向壁低的物质构成,
在所述框体或所述顶板形成有与所述框体内连通的排气口,
所述第一相向壁的至少一部分被配置在从与所述排气口的开口面垂直的方向观察的状态下与所述排气口的一部分重叠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分隔壁在俯视时包含于所述第一相向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热层包含空气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被设置于所述框体内的送风机,
形成有使所述送风机的吹出口与所述绝热层连通的风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烹调器形成有使所述第一相向壁与所述第一分隔壁之间的间隙和所述第一相向壁的上侧的区域连通的第一开口,
并形成有使所述第二相向壁与所述第二分隔壁之间的间隙和所述送风机的吹出口连通的第二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壁形成有与所述收纳库内连通的开口,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将所述送风机的吸入口与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开口连接的连结管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对设置在所述收纳库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门,
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收纳库的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侧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被设置于所述框体内的送风机,
在所述分隔壁形成有与所述收纳库内连通的开口,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将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开口与所述送风机的吸入口连接的连结管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对设置在所述收纳库的前表面的开口部进行开闭的门,
形成于所述分隔壁的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收纳库的比前后方向的中央靠后侧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绝热层包括绝热材料,该绝热材料由导热率比所述第一相向壁和所述第二相向壁低的物质构成,且与所述第一分隔壁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重叠。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相向壁由金属构成,
所述加热线圈被配置在所述第一相向壁的上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相向壁由非磁性金属构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分隔壁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设置有由导热率比所述分隔壁低的物质构成的绝热材料。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热烹调器,其特征在于,
该加热烹调器具备由所述加热线圈加热的烹调容器,所述烹调容器被收纳在所述收纳库中。
CN201680087817.4A 2016-07-29 2016-11-17 加热烹调器 Active CN109565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49831 2016-07-29
JP2016149831 2016-07-29
PCT/JP2016/084026 WO2018020698A1 (ja) 2016-07-29 2016-11-17 加熱調理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565911A CN109565911A (zh) 2019-04-02
CN109565911B true CN109565911B (zh) 2021-04-16

Family

ID=610169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7817.4A Active CN109565911B (zh) 2016-07-29 2016-11-17 加热烹调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20992B2 (zh)
JP (1) JP6611944B2 (zh)
CN (1) CN109565911B (zh)
DE (1) DE112016007101B4 (zh)
GB (1) GB2567755C (zh)
WO (1) WO201802069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682522B1 (es) * 2017-03-20 2019-07-29 Bsh Electrodomesticos Espana Sa Dispositivo de aparato domestico
US20220408966A1 (en) 2019-07-15 2022-12-29 Sharkninja Operating Llc Cooking device and components thereof
CA3164670A1 (en) * 2019-08-07 2021-02-11 ANH Innovation, LLC Mobile recirculation grill with plenum and diffus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8640U (ja) * 1991-05-17 1992-11-24 サンウエーブ工業株式会社 厨房機器
CN184223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JP5827197B2 (ja) * 2012-10-05 2015-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CN105636259A (zh) * 2010-03-19 2016-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6173248B2 (ja) * 2014-03-28 2017-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276354A (ja) 1998-03-31 1999-10-12 Toshiba Corp 組込み式加熱調理装置
JP2008127850A (ja) 2006-11-21 2008-06-05 Aru Work Kk 格天井構造
JP4521469B2 (ja) * 2008-10-15 2010-08-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KR101623975B1 (ko) * 2009-05-11 2016-05-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JP5521826B2 (ja) 2010-06-28 2014-06-1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コンロ付厨房装置
KR101276498B1 (ko) * 2011-07-21 2013-06-1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드로워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기 오븐
JP2013246921A (ja) 2012-05-24 2013-12-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加熱調理器
US8916801B2 (en) * 2012-05-30 2014-12-23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Household appliance having supports supporting a glass heating element of a warming drawer
US20140352551A1 (en) * 2013-05-31 2014-12-04 The Grill Company, Llc Grill with adjustable height cooking surface and flavor drawer
US20160195281A1 (en) * 2015-01-05 2016-07-07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ven rack storage
KR101666904B1 (ko) * 2015-05-12 2016-10-1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조리기기
US10206537B1 (en) * 2015-10-01 2019-02-19 Osvaldo Emilio Ebbes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fuel grill
FR3050604B1 (fr) * 2016-04-25 2019-11-15 Eurokera S.N.C. Article vitroceramique
DE112016007103T5 (de) * 2016-07-29 2019-04-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Kocher und mit dem kocher ausgestattetes küchenmöbelement
US11402105B2 (en) * 2018-12-07 2022-08-02 Bsh Home Appliances Corporation Spill proof warming draw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128640U (ja) * 1991-05-17 1992-11-24 サンウエーブ工業株式会社 厨房機器
CN1842230A (zh) * 2005-03-31 2006-10-04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加热烹调器
CN105636259A (zh) * 2010-03-19 2016-06-0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JP5827197B2 (ja) * 2012-10-05 2015-12-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JP6173248B2 (ja) * 2014-03-28 2017-08-02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加熱調理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18490A1 (en) 2020-01-16
DE112016007101B4 (de) 2024-03-28
GB2567755C (en) 2022-01-19
GB201819885D0 (en) 2019-01-23
US10920992B2 (en) 2021-02-16
JPWO2018020698A1 (ja) 2019-02-28
JP6611944B2 (ja) 2019-11-27
CN109565911A (zh) 2019-04-02
DE112016007101T5 (de) 2019-04-18
GB2567755B (en) 2021-11-17
GB2567755A (en) 2019-04-24
WO2018020698A1 (ja) 2018-0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65911B (zh) 加热烹调器
JP7274848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8023448A (ja) グリル
JP5111420B2 (ja) 厨房装置
JP7097756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9479349B (zh) 加热烹调器
JP2015213628A (ja) 厨房装置
JP6893196B2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2009201591A (ja) 厨房装置
JP7126190B2 (ja) 調理台
KR102613444B1 (ko) 인덕션 레인지
TWI688733B (zh) 加熱調理器
JP4944814B2 (ja) 厨房装置
JP4977076B2 (ja) 厨房装置
JP2020102364A (ja)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4944816B2 (ja) 厨房装置
JP5182155B2 (ja) 加熱調理器
JP2011152231A (ja) 厨房装置
JP2020081657A (ja) 調理台
JP2017219257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20186853A (ja) 加熱調理器
JP2020081560A (ja) 調理台
JP2019010453A (ja) 厨房用什器
JP2019141244A (ja) 調理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