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78745B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78745B
CN109478745B CN201780043105.7A CN201780043105A CN109478745B CN 109478745 B CN109478745 B CN 109478745B CN 201780043105 A CN201780043105 A CN 201780043105A CN 109478745 B CN109478745 B CN 1094787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rib
peripheral surface
pair
ma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431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78745A (zh
Inventor
大石浩三
宮川知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azak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azak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azaki Corp filed Critical Yazak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94787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87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787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787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01R13/5221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having cable seal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Bases; Cases formed as an integral bod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8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bases or cases for contact member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Quick-Acting Or Multi-Walled Pipe Joints (AREA)

Abstract

连接器(11)包括:一对壳体,通过将一个壳体(12)的插入部(19)插入另一个壳体(13)的管状部(36)中而彼此嵌合。在一个壳体(12)的插入部(19)的外周表面上,从外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外肋部(27,30)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插入部(19)的前端延伸到后侧。在另一个壳体(13)的管状部(36)的内周表面上,从内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内肋部(44,46)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管状部(36)的前端延伸到后侧。外肋部(27,30)和内肋部(44,46)设置成使得沿圆周方向的位置彼此偏离。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包括一对壳体,其中一个壳体的插入部插入并嵌合到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在这种连接器中,插入部的外周表面和管状部的内周表面之间的空隙(间隙)被适当地设定以调节壳体之间的松动。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A-2013-239369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中,通常,插入部的外周表面与管状部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被适当地设定。然而,取决于间隙,一个壳体的插入部可以以相对倾斜的姿势插入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中。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影响由插入部和管状部之一支撑的母端子和由另一个支撑的公端子两个端子之间的接触的风险。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是控制插入过程中外壳的倾斜度。
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问题通过以下构造来解决。
(1)一种连接器,包括:一对壳体,通过将一个壳体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而彼此嵌合。在所述一个壳体的插入部的外周表面上,从外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外肋部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所述插入部的前端延伸到后侧。在所述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的内周表面上,从内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内肋部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所述管状部的前端延伸到后侧。所述外肋部和所述内肋部设置成使得沿圆周方向的位置彼此偏离。
根据构造为(1)的连接器,即使插入部以相对倾斜的姿势插入管状部中,插入部的外肋部与管状部的前端部的内周表面接触,并且管状部的内肋部与插入部的前端部的外周表面接触,从而控制插入部的倾斜度。因此,在初始插入阶段校正插入部的倾斜度。因此,例如,可以通过母端子平滑地接收到公端子,并且可以确保端子之间的良好接触。另外,由于肋部设置在插入部的外周表面和管状部的内周表面中,因此可以减小插入部和管状部之间的摩擦。因此,尽管插入部的外周表面和管状部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很小,但是可以防止插入部相对于管状部的插入负荷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外肋部和内肋部的突出高度优选地设定为当嵌合这对壳体时,肋部不与插入部的外周表面或管状部的内周表面接触的高度。另外,高度朝向壳体的前端降低的倾斜表面可以形成在外肋部和内肋部的每个前端部中。因此,插入管状部的插入部的倾斜度可以通过内肋部或外肋部的倾斜表面平滑地校正。
(2)根据(1)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外肋部布置在与穿过所述插入部的外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并且所述内肋部布置在与穿过所述管状部的内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根据构造为(1)的连接器,可以防止插入部和管状部在周向上由于插入部和管状部之间的不均匀接触而发生的偏心。因此,可以防止由偏心引起的端子之间的位置偏离并且保持端子之间的良好接触。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所述外肋部形成为从距离所述插入部的前端设定距离的位置处到后侧具有增加的突出高度的阶梯形状,或者所述内肋部形成为具有从距离所述管状部的前端设定距离的位置处到后侧具有增加的突出高度的阶梯形状。根据如(3)所述的连接器,插入部和管状部之间的间隙可以通过肋部的具有阶梯形状的高突出高度的后段部减小(例如,最小化)。因此,可以防止插入部的插入负荷的增加并且在完全嵌合壳体时控制松动。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所述一对壳体包括: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容纳有端子;和一对树脂管状体,其由所述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空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管状体内部,并且彼此嵌合。环形突起设置在当所述一对管状体嵌合时所述一对管状体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的整个周边上,并与所述表面的另一个表面接触。所述环形突起包括倾斜表面,其从所述管状体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降低。
根据构造为(4)的连接器,例如,当嵌合一对管状体时,可以推动一个管状体的环形突起以与另一个管状体的相对表面接触。因此,可以通过一对管状体提高空腔的防水性。
顺便提及,在这种管状体中,环形突起在树脂成型期间沿模具的拉出方向设置。因此,存在改进的空间,即在脱模期间环形突起容易被模具卡住。在这一点上,(4)的构造中,环形突起形成为具有从管状体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降低的倾斜表面。因此,可以沿着环形突起的倾斜表面拉出模具并防止模具被环形突起卡住。因此,可以很好地保持成型期间环形突起的形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在插入期间控制壳体的倾斜度。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连接器的分解透视图。
图2是从前侧观察的母壳体的主视图。
图3是从前侧观察的公壳体的主视图。
图4是表示嵌合前的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图5是表示嵌合后的连接器的侧剖视图。
图6是示出母壳体以倾斜姿势插入公壳体中的状态的侧剖视图。
图7是示出图6的内部放大的视图。
图8是母壳体的侧视图。
图9是公壳体的侧视图。
图10是示出从后侧观察时嵌合到公壳体中的母壳体的后视图。
图11是示出母壳体以倾斜姿势插入公壳体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母壳体插入公壳体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图;其中,图13(a)表示母侧管状体,图13(b)表示公侧管状体。
图1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图;其中,图14(a)与图14(b)相比,是通过延长公侧管状体的整个长度而得到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如图1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1包括彼此嵌合的母壳体12(一个壳体)和公壳体13(其它壳体)。连接器11构造成使得容纳在母壳体12中的母端子14和容纳在公壳体13中的公端子15通过嵌合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而电连接。电线16和17分别与母端子14和公端子15连接。母壳体12构造成在嵌合到公壳体13中时嵌合并锁定到公壳体13的内部。在图1中,每个壳体容纳两个端子。然而,容纳的端子的数量不限于两个。顺便提及,在下文将给出的描述中,图1中的X方向是前后方向,Y方向是宽度方向,Z方向是高度方向,每个连接器的嵌合方向是正面方向,图1的上方是上侧。
母壳体12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垂直于前后方向的横截面形成为在如图1和2所示的宽度方向上具有较长边的椭圆形管状。母壳体12一体地设置有内部形成有容纳母端子14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空腔18和18的基部19和从基部19突出到后侧的电线保持部20,并且对称形成。
如图2所示,空腔18在基部19的宽度方向上相邻地布置,并且对称形成为彼此分隔。在空腔18内部设置有向前侧延伸的矛杆(未示出),并且每个母端子14被矛杆锁定,以便将每个母端子14保持在空腔18中的设定位置。空腔18通过基部19的前端表面21的开口22向前侧开口,并且向后侧开口以与在前后方向上贯穿电线保持部20的电线插入孔23(见图1)连通。
在基部19中,空腔18的开口22被定位在由前端表面21支撑并且被设置为突出到的前侧圆柱状母侧管状体24中。母侧管状体24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与基部19一体形成。母侧管状体24的外周表面与基部19的外周表面一起在整个周边上以阶梯形状较小地形成。基部19一体形成有从外周表面的上部向上侧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一对突出部25和25以及从外周表面的下部向下侧突出并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膨胀部26。一对突出部25和25设置成从基部19的前端延伸到后端并且在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其中上表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向上侧突出的第一肋部27和27。在该对突出部25和25的内侧设置有向上侧突出的锁定部28。锁定部28设置有朝向前侧降低的倾斜表面29。膨胀部26从基部19的前端延伸到后端,并且形成为矩形截面形状。其中下表面设有沿前后方向向下侧突出的一对第二肋部30和30。顺便提及,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
如图1所示,母端子14由导电金属板材料等形成,并且一体形成有压接并连接电线16的芯线的电线连接部31和矩形管状电接触部32。环状橡胶塞33安装在其中一端与电线连接部31连接的电线16的外周表面上。母端子14从后侧插入到电线保持部20的电线插入孔23中,并且橡胶塞33被推入电线插入孔23中。因此,橡胶塞33与电线16的外周表面和电线插入孔23的内周表面中的每一个都紧密接触,从而密封电线插入孔23的开口。在从电线插入孔23插入以保持在空腔18中的预定位置的母端子14中,电接触部32的末端部布置在从基部19的开口22退回设定距离的位置处。
如图1所示,公壳体13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以对称和集成的方式设置有内部形成有容纳公端子15并在前后方向延伸的两个空腔34和34的管状壳体35、从壳体35向前侧突出的罩部36以及从壳体35向后侧突出的电线保持部37。
如图3所示,空腔34在壳体主体35的宽度方向上相邻地布置,并且对称形成为彼此分隔。在空腔34内部设置有向前侧延伸的矛杆(未示出),并且每个公端子15被矛杆锁定,以便将每个公端子15保持在空腔34中的设定位置。空腔34在前后方向上通过壳体主体35的前端表面38的开口39向前侧开口,并且向后侧开口以与沿前后方向贯穿电线保持部37的电线插入孔40连通。
罩部36形成为具有与母壳体12的基部19几乎相似的内周表面的截面形状,以容纳基部19。如图3所示,罩部36设有从前端部竖立的壁部41。壁部41包括一对第一切口部42和42以及位于该对第一切口部42和42内的第二切口部43。该对第一切口部42和42均形成为在前后方向上与罩部36的的深侧上的内周表面连续。第三肋部44和44分别设置在罩部36的深侧的内周表面中。母壳体12的膨胀部26插入其中的引导槽45形成在罩部36的内周表面的下部中,以沿前后方向从罩部36的前端延伸到后端。在引导槽45中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向上侧突出的一对第四肋部46和46。在罩部36中,壳体35的前端表面38的开口39位于由前端表面38支撑并设置成向前侧突出的圆柱形公侧管状体47的内部。公侧管状体47由绝缘合成树脂制成,并与壳体35一体形成。顺便提及,下面将详细描述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
其中的一个端部被支撑并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到前侧的锁定臂48设置在壳体35中。锁定臂48包括:基端部50,其宽度方向上连接到从壳体35的两个宽度方向侧面竖立的一对侧壁部49和49;和臂部51,从基端部50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向前侧延伸。锁定臂48构造成使得臂部51的前端部以基端部50为支点相对于水平方向向上侧移位。如图5所示,在臂部51的前端下部设置有向下侧突出的锁定目标部52。如图1所示,一对侧壁部49和49设置为从壳体35到罩部36的壁部41以包围锁定臂48。锁定臂48的上端表面设定为相同或低于侧壁部49的上端表面的高度。
如图1所示,公端子15由导电金属板材料等形成,并且一体形成有压接并连接电线17的芯线的电线连接部53,和插入到母端子14的电接触部32中的杆状公突片54。环形橡胶塞55安装在一端与电线连接部53连接的电线17的外周表面上。公端子15从后侧插入到电线保持部37的电线插入孔40中,并且橡胶塞55被推入电线插入孔40中。因此,橡胶塞55与电线17的外周表面和电线插入孔40的内周表面中的每一个紧密接触,从而密封电线插入孔40的开口。在从电线插入孔40插入以保持在空腔中的预定位置的公端子15中,公突片54设置成从壳体35的前端表面38的开口39突出并且突出到公侧管状体47的前端的更前侧。
接着,将描述空腔18和34的防水结构。如图4和5所示,母侧管状体24构造成在嵌合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的同时插入并嵌合到公侧管状体47中。母侧管状体24具有比公侧管状体47更高的刚性,并形成为大致椭圆形和圆柱形,其中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横截面在宽度方向上具有较长边。母侧管状体24设置有后端部24a和前端部24b,后端部24a沿前后方向在整个周边上笔直地形成,前端部24b在整个周边上形成为锥形,以朝向前侧逐渐变细。后端部24a的外周表面用作与公侧管状体47嵌合的表面。
公侧管状体47沿前后方向在整个周边上笔直地形成,并且包括在整个周边上与母侧管状体24的后端部24a的外周表面接触的内周表面。具体地,公侧管状体47的内周表面被设定为这样的尺寸:当插入母侧管状体24时,内周表面在整个周边上被母侧管状体24的外周表面挤压。在公侧管状体47的末端内周表面中形成有向前侧扩展的倾斜表面56。倾斜表面56具有将母侧管状体24引导到公侧管状体47中的功能。顺便提及,从公侧管状体47的前端表面38到前侧的突出长度设定为比从母侧管状体24的前端表面21到前侧的突出长度长。
接下来,将描述配件在连接时的基本操作。首先,如图4所示,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在彼此面对时相对靠近,并且母壳体12的基部19(插入部)插入公壳体13的罩部36中(管状部)。
当母壳体12插入到公壳体13中,母壳体12的一对突出部25和25分别通过公壳体13的第一切口部42和42,并且母壳体12的锁定目标部52穿过公壳体13的第二切口部43。另外,母壳体12的膨胀部26沿公壳体13的引导槽45插入。
随后,当母壳体12继续插入时,公壳体13的锁定臂48的锁定目标部52沿母壳体12的锁定部28的倾斜表面29骑在上面,从而臂部51弯曲并向上侧移位。此外,当臂部51的锁定目标部52越过锁定部28时,臂部51弹性地返回。因此,锁定目标部52被锁定到锁定部28,两个壳体12和13都保持在正常的嵌合状态。
在另一方面,如图5所示,当两个壳体12和13嵌合时,母侧管状体24嵌合在被插入到公侧管状体47的状态下,并且母侧管状体24的外周表面在整个周边上挤压公侧管状体47的内周表面。通过该压力,在公侧管状体47中,例如,末端部在直径扩展方向上弹性变形,并且由弹性变形产生的恢复力挤压母侧管状体24的外周表面。结果,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在整个周边上彼此弹性抵接,并且母壳体12的开口22与公壳体13的开口39之间的间隙密封不漏水。另外,母壳体12的电线插入孔23由橡胶塞33密封,并且公壳体13的电线插入孔40由橡胶塞55密封。因此,可以防止水渗入空腔18和34。这样,在第一实施例中,采用母侧管状体24和通过嵌合母侧管状体24而形成的防水结构,从而不需要密封件等,并且防水结构可以简化。因此,可以减小连接器的尺寸,并且可以降低成本。
顺便提及,如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1中那样,在包括一个壳体的插入部(母壳体12的基部19)插入到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公壳体13的罩部36)以彼此嵌合的一对壳体的连接器的情况下,在一个壳体的插入部的外周表面和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的内周表面之间设置预定间隙以便于插入一个壳体。然而,当间隙变化而变大时,在嵌合两个壳体时壳体之间会发生松动,并且当间隙变小时,一个壳体的插入负荷增加,以上情况是有问题的。
取决于一个壳体的插入部和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之间的间隙,插入部可能以倾斜姿势插入管状部中。图6是示出初始插入状态的视图,其中,通过使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作为示例,母壳体12以倾斜姿势插入公壳体13中。在这种情况下,如图7所示,认为公端子15不能通过形成在作为插入部的母壳体12的基部19的前端表面21中的空腔18的开口22平稳地接收。
接下来,将描述设置在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11中的肋部,以应对这种问题。如图8和10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母壳体12的基部19的外周表面中,分别形成在一对突出部25的上表面中的一对第一肋部27和27(外肋部)和形成在膨胀部26的下表面的一对第二肋部30和30(外肋部)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第一肋部27和27各自在突出部25的上表面中从基部19的前端向后侧的后端以的阶梯形状向上突出,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二肋部30和30各自设置在膨胀部26的下表面中以在宽度方向上分开有间隙,并且从基部19的前端向后侧的后端以阶梯形状向下突出,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突出高度朝向前端降低的倾斜表面57形成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的每个前端部中。
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中,从基部19的前端到与其距离设定距离K的位置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L1,并且距离基部19的前端设定距离K的位置到后端的台阶部58的突出高度设定为比突出高度L1大的突出高度L2。突出高度L1设定为小于在嵌合母壳体12的基部19和公壳体13的罩部36时,在基部19的外周表面和罩部36的内周表面之间形成的间隙(例如,膨胀部26的下表面与引导槽45的上表面之间的间隙的距离)(在下文中,称为适当的间隙)的设定值,并且设定为在嵌合母壳体12的基部19和公壳体13的罩部36时,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都不与罩部36的内周表面接触的高度。另外,台阶部58的突出高度L2设定为等于或者大于间隙的设定值,并且设定为当母壳体12的基部19插入公壳体13的罩部36时,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的任何台阶部58与罩部36的内周表面接触的高度。如图8所示,在每个肋部的台阶部58中,倾斜表面59设置在前端部中,并且突出高度从前侧朝向台阶部58逐渐增加。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与前后方向垂直的截面形状是圆弧形状。然而,截面形状也可以是矩形。顺便提及,可以考虑以从基部19前端的设定距离K、台阶部58的突出高度L2等来设定在前后方向上每个肋部的台阶部58的长度。
如图9和10所示,在第一实施例的公壳体13的罩部36的内周表面中,圆周方向上分开设置被形成为分别与一对第一切口部42和42连续并沿着延伸到深侧(后侧)的内周表面的一对第三肋部44和44(内肋部),以及沿着引导槽45的上表面形成的一对第四肋部46和46(内肋部)。第三肋部44和44从罩部36的内周表面的前端到后侧的后端以阶梯形状向下突出,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第四肋部46和46分别在宽度方向上分离地设置在引导槽45的上表面中,并且从引导槽45的前端到后侧的后端以阶梯形状向上突出,以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突出高度朝向前端降低的倾斜表面60形成在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的前端部中。
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设定成使得突出高度均匀地等于小于突出高度L2的突出高度L1。即,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的突出高度L1设定为小于基部19的外周面与罩部36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设定值,并且,设定为当母壳体12的基部19和公壳体13的罩部36嵌合时,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都不与基部19的外周面接触的高度。
如图10所示,肋部布置成使得在嵌合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时,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离。即,第一肋部27和第三肋部44在圆周方向上相邻地布置以在各个壳体的上部彼此分离,并且第二肋部30和第四肋部46在圆周方向上相邻地布置以在各个壳体下部彼此分离。在第一实施例中,一对第一肋部27和27设置在一对第三肋部44和44内。然而,一对第一肋部27和27也可以布置在一对第三肋部44和44的外侧。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一对第二肋部30和30设置在一对第四肋部46和46内。然而,一对第二肋部30和30也可以布置在一对第四肋部46和46的外侧。
这里,当从前后方向观察母壳体12时,母壳体12的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设置在与穿过母壳体12的基部19(插入部)的外周表面的几何中心(中心轴)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具体地,对称地)。当从前后方向观察公壳体13时,公壳体13的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设置在与穿过公壳体13的罩部36(管状部)的内周表面的几何中心(中心轴)的平面平面对称(图10中,对称地)的位置。即,第一至第四肋部27、30、44和46在嵌合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时,设置在与穿过基部19(插入部)的外周表面或罩部36(管状部)的内周表面的几何中心(中心轴)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顺便提及,肋部的位置不限于此。例如,当从前后方向观察母壳体12时,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可以设置在与母壳体12的基部19的外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点对称的位置处。当从前后方向观察公壳体13时,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可以设置在与公壳体13的罩部36的内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点对称的位置处。也就是,第一至第四肋部27、30、44和46在嵌合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时,可以设置在与基部19(插入部)的外周面或罩部36(管状部)的内周表面的几何中心(中心轴)点对称的位置。当肋部如上所述设置时,可以防止插入罩部36中的基部19相对于罩部36的偏差。因此,可以防止母端子14和公端子15之间的位置偏离,并且可以保持端子之间的良好接触。
如上所述,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母壳体12中,作为外肋部的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从基部19的前端到后侧的台阶部58形成为具有与突出高度L1相同的高度。此外,在公壳体13中,作为内肋部的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从罩部36的前端到后侧设置成具有与突出高度L1相同的高度。因此,例如,如图11所示,在母壳体12的基部19以倾斜姿势(向下)插入公壳体13的罩部36的情况下,基部19的外周表面抵靠在第四肋部46上,并且基部19的第一肋部27抵靠在罩部36的内周表面上,以便在初始插入阶段校正基部19的倾斜。因此,公端子15可以通过基部19的前端表面21的开口22平稳地接收,并且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可以以适当的角度嵌合。
这里,每个肋部的突出高度L1设定为小于基部19的外周表面与罩部36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的设定值。因此,如图12所示,可以在每个肋部与罩部36的内周表面或基部19的外周表面之间设置间隙,并且可以防止将基部19插入罩部36时增加插入负荷。另外,倾斜表面57形成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的每个前端部中,并且倾斜表面60形成在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的每个前端部中。因此,母壳体12的基部19的姿势可以沿倾斜表面57和60平滑地校正。另外,肋部设置成使得圆周方向上的位置彼此偏离。在这方面,可以防止插入基部19时肋部间的接触,并且可以确保每个肋部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的设计自由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的突出高度设定为与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的突出高度L1相同。但是,当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的突出高度小于突出高度L2时,突出高度可以设定为与突出高度L1不同的突出高度。
在第一实施例中,当母壳体12的基部19插入公壳体13的罩部36中时,每个从基部19的外周表面突出的第一肋部27的台阶部58和第二肋部30的台阶部58都插入到罩部36中。因此,尽管基部19的外周表面与罩部36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没有设定很小,但通过插入每个肋部的台阶部58可以使间隙最小化。因此,可以在嵌合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时防止壳体之间的松动。另外,在母壳体12的基部19中,每个肋部被设置以限制与罩部36的内周表面的接触面积,并且第一肋部27的和第二肋部30的台阶部58从与基部19的前端分开设定距离K的位置设置到后侧。因此,可以防止在将基部19插入罩部36时增加插入负荷。
这里,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中,在每个肋部的台阶部58的突出高度L2被设定为大于基部19的外周表面和罩部36的内周表面之间的间隙的设定值的情况下,插入罩部36中的台阶部58推动罩部36的内周表面。然而,倾斜表面59形成在每个台阶部58的前端部中,并且由台阶部58推动的罩部36的内周表面限于末端侧的一部分,从而防止插入力的增加。另外,每个肋部的台阶部58的突出高度L2可以设定为小于间隙的设定值。在这种情况下,间隙不能最小化。然而,由于突出高度L2被设定为大于突出高度L1,所以间隙可以进一步减小,并且当缩短设定距离K以调节台阶部58在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时,壳体之间的松动可以充分控制。顺便提及,台阶部58设置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中。然而,代替它或与其一起,类似地,在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中,突出高度K2的台阶部也可以是从与罩部36的前端向后隔开设定距离K的位置设置到后侧。
优选地,设定距离K被设定为在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开始嵌合之前台阶部58插入罩部36中的长度。因此,当台阶部58插入罩部36中时,基部19可以定位到罩部36。因此,可以防止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的位置偏差以确保良好的防水性。
在第一实施例中,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设置在基部19的外周表面中,并且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设置在罩部36的内周表面中。然而,例如,仅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基部19的外周表面中,且只有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中的一个可以设置在罩部36的内周表面中。肋部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制。另外,与第一实施例中一样,设置肋部的圆周位置设置在在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的嵌合状态下的连接器11的竖直方向上。也就是说,第一肋部27和第三肋部44设置在连接器11的上部靠近锁定臂48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并且第二肋部30和第四肋部46设置在连接器11的下部。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肋部可以分别设置在基部19的外周表面和罩部36的内周表面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上。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其他实施例。然而,所有其他实施例基本上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因此,以下仅描述实施例的特征构造,并且省略与第一实施例共同的构造。
(第二实施例)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如下。如图13(a)所示,在通过嵌合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而形成的防水结构中,与公侧管状体47的相对表面(未示出)接触的环形突起72设置在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的相对表面的母侧管状体24的相对表面71中的整个周边上,并且在环形突起72中形成突出高度从母侧管状体24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降低的倾斜表面73。
在第二实施例中,环形突起72设置在母侧管状体24的面对表面71中。因此,当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彼此嵌合后,环形突起72被推靠在公侧管状体47的相对表面上。因此,可以在防止母侧管状体24的插入力增加的同时提高密封性,并且通过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构成的空腔18和34可以使防水性能得到改善。
然而,环形突起72在树脂成型期间沿模具的拉出方向设置,因此,在脱模期间环形突起72容易被模具卡住。
在这一点上,在第二实施例的环形突起72中,顶部形成R表面中,并且横截面形成为三角形。面向后侧的倾斜表面73包括比面向前侧的倾斜表面74相对于面对表面71更缓和的锥形环形表面,并且形成为使得突出高度从环形突起72的顶部朝向面对表面71连续降低。由于环形突起72包括突出高度从母侧管状体24的前端侧朝向后端侧连续地降低的倾斜表面73,因此在树脂成型期间模具沿着箭头方向脱模的情况下,可以沿着倾斜表面73拉出模具。结果是,可以防止模具被环形突起72卡住以保持环形突起72的形状。顺便提及,当模具沿倾斜表面73移动时,母侧管状体24沿直径减小方向弹性变形。然而,当模具完全脱模时,母侧管状体24恢复到原始状态。
如图13(b)所示,在与母侧管状体24的面对表面(未示出)接触的环形突起76设置在公侧管状体47的面对表面75的整个周边而不是母侧管状体24的情况下,可以在环形突起76形成突出高度从公侧管状体47的前端侧朝向后端连续下降的倾斜表面77。因此,在树脂成型时模具沿箭头的方向脱模的情况下,模具可沿着倾斜表面77拉出。其结果是,防止了模具被环形突起76卡住以保持环形突起76的形状。
(第三实施例)
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如下。在通过嵌合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而形成的防水结构中,仅公侧管状体47向前侧的突出长度变长。图14是表示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嵌合的状态图。在图14(a)和14(b)中,母侧管状体24向前侧的突出长度与母侧管状体24的外周表面与公侧管状体47的内周表面接触的前后方向上的长度(搭接长度)相同。
如图14(a)所示,公侧管状体47向前侧的突出长度L3设定为比在图14(b)中所示的公侧管状体47向前侧的突出长度L4长。因此,母侧管状体24可以与公侧管状体47的末端部分接触。也就是说,在公侧管状体47中,直径扩展方向上的约束力朝向末端较小。因此,当母侧管状体24的外周表面与公侧管状体47的内周表面接触的搭接区域定位成更靠近公侧管状体47的末端时,将母侧管状体24插入公侧管状体47的插入力,即,将母壳体12插入公壳体13的插入力可以进一步减小。顺便提及,在第三实施例中,保持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的搭接长度。因此,可以通过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保持防水性。
这里,优选地,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的搭接长度与公侧管状体47向前侧的突出长度L3的比率(搭接比)例如,小于50%。
顺便提及,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而是可以适当地修改或改进。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个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数量、位置等是任意的,并且不受限制,只要它们能够实现本发明即可。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7月12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16-137219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于此。
在本文中,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的实施例的特征将被简单地归纳如下。
[1]一种连接器(11),包括:
一对壳体(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通过将一个壳体(母壳体12)的插入部(基部19)插入另一个壳体(公壳体13)的管状部(罩部36)而彼此嵌合,
其中,在一个壳体(母壳体12)的插入部(基部19)的外周表面上,从外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外肋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插入部(基部19)的前端延伸到后侧,
其中,在另一个壳体(公壳体13)的管状部(罩部36)的内周表面上,从内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内肋部(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管状部(罩部36)的前端延伸到后侧,并且
其中,外肋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和内肋部(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设置成使得沿圆周方向的位置彼此偏离。
[2]根据[1]的连接器(11),
其中,外肋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布置在与穿过插入部(基部19)的外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并且
其中,内肋部(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布置在与穿过管状部(罩部36)的内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
[3]根据[1]或[2]所述的连接器(11),
其中,外肋部(第一肋部27和第二肋部30)形成为从距离插入部(基部19)的前端设定距离的位置处到后侧具有增加的突出高度的阶梯形状,或者,内肋部(第三肋部44和第四肋部46)形成为从距离管状部(罩部36)的前端设定距离的位置处到后侧具有增加的突出高度的阶梯形状。
[4]根据[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11),
其中,一对壳体(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包括:空腔(18,34),每个空腔容纳有端子(母端子14和公端子15);和彼此嵌合的一对树脂管状体(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其由壳体(母壳体12和公壳体13)支撑,使得空腔(18,34)的开口(22,39)位于管状体内部,
其中,环形突起(72或76)设置在当一对管状体(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嵌合时一对管状体(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面对表面71或面对表面75)的整个周边上,并与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环形突起(72或76)包括倾斜表面(73或77),其从管状体(母侧管状体24和公侧管状体47)的前端侧向后端侧降低。
工业实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通过在插入期间控制壳体的倾斜度,可以改善连接器嵌合的可操作性。
参考符号列表
11:连接器
12:母壳体(一个壳体)
13:公壳体(另一个壳体)
14:母端子(端子)
15:公端子(端子)
18:空腔
19:基部(插入部)
22,39:开口
24:母侧管状体
27:第一肋部(外肋部)
30:第二肋部(外肋部)
34:空腔
35:壳体
36:罩部(管状部)
44:第三肋部(内肋部)
46:第四肋部(内肋部)
47:公侧管状体
72:环形突起
73,77:倾斜表面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包括:
一对壳体,通过将一个壳体的插入部插入另一个壳体的管状部而彼此嵌合,
其中,在所述一个壳体的所述插入部的外周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所述外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外肋部,以从所述插入部的前远端延伸到后侧,
其中,在所述另一个壳体的所述管状部的内周表面上,沿圆周方向分开设置从所述内周表面突出的多个内肋部,以从所述管状部的前远端延伸到后侧,
其中,在所述插入部的所述外周表面上,所述多个外肋部被设置位于下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比上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更靠近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部分处、以及比所述上部的中心部分更靠近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部分处,
其中,在所述管状部的所述内周表面上,所述多个内肋部被设置位于下部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处、比上部的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中心部分更靠近所述宽度方向的一侧的部分处、以及比所述上部的中心部分更靠近所述宽度方向的另一侧的部分处,
其中,在所述一对壳体嵌合的状态下,彼此对应的所有所述外肋部和所述内肋部在圆周方向上相邻地布置,并且
其中,所述外肋部和所述内肋部设置成使得沿圆周方向的位置彼此偏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外肋部布置在与穿过所述插入部的外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并且
其中,所述内肋部布置在与穿过所述管状部的内周表面的几何中心的平面平面对称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外肋部形成为从距离所述插入部的前端设定距离的位置处到后侧具有增加的突出高度的阶梯形状,或者所述内肋部形成为从距离所述管状部的前端设定距离的位置处到后侧具有增加的突出高度的阶梯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一对壳体包括: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容纳有端子;和彼此嵌合的一对树脂管状体,其由所述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空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管状体内部,
其中,环形突起设置在当所述一对管状体嵌合时所述一对管状体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的整个周边上,并与所述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环形突起包括从所述管状体的前端侧向后端侧降低的倾斜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
其中,所述一对壳体包括:空腔,每个所述空腔容纳有端子;和彼此嵌合的一对树脂管状体,其由所述壳体支撑,使得所述空腔的开口位于所述管状体内部,
其中,环形突起设置在当所述一对管状体嵌合时所述一对管状体的彼此相对的表面中的一个表面的整个周边上,并与所述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接触,并且
其中,所述环形突起包括从所述管状体的前端侧向后端侧降低的倾斜表面。
CN201780043105.7A 2016-07-12 2017-06-13 连接器 Active CN10947874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37219 2016-07-12
JP2016137219A JP6404277B2 (ja) 2016-07-12 2016-07-12 コネクタ
PCT/JP2017/021827 WO2018012182A1 (ja) 2016-07-12 2017-06-13 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78745A CN109478745A (zh) 2019-03-15
CN109478745B true CN109478745B (zh) 2020-09-15

Family

ID=60952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43105.7A Active CN109478745B (zh) 2016-07-12 2017-06-13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749293B2 (zh)
EP (1) EP3471218B1 (zh)
JP (1) JP6404277B2 (zh)
CN (1) CN109478745B (zh)
BR (1) BR112019000488A2 (zh)
WO (1) WO201801218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769353B2 (ja) * 2017-03-13 2020-10-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ユニット及びコネクタ
US11138746B2 (en) 2017-07-03 2021-10-05 Ricoh Company, Ltd. Diagnostic support system and diagnostic support method
JP6876154B2 (ja) * 2018-04-18 2021-05-26 安徽美芝制冷設備有限公司Anhui Meizhi Compressor Co.,Ltd. プラグアセンブリ、圧縮機スターター及び圧縮機アセンブリ
JP1645035S (zh) * 2019-03-26 2019-11-05
JP1645036S (zh) * 2019-03-26 2019-11-05
JP7432900B2 (ja) * 2019-04-24 2024-02-19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セット
JP1676721S (zh) * 2020-06-09 2021-01-18
JP1676720S (zh) * 2020-06-09 2021-01-18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297Y2 (ja) * 1981-06-10 1984-03-14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水密コネクタ−
JP3755677B2 (ja) * 1996-05-10 2006-03-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JP3539673B2 (ja) * 1999-04-27 2004-07-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ガタ防止構造
JP2000315548A (ja) * 1999-04-28 2000-11-1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2198127A (ja) * 2000-12-25 2002-07-12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2002198217A (ja) * 2000-12-26 2002-07-12 Aisin Seiki Co Ltd コイル装置
JP4072389B2 (ja) * 2002-07-11 2008-04-09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用ハウジング構造
JP4345594B2 (ja) * 2004-07-02 2009-10-1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7080737A (ja) * 2005-09-15 2007-03-2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装置
SG141248A1 (en) * 2006-09-08 2008-04-28 Mea Technologies Pte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9110896A (ja) * 2007-11-01 2009-05-2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2011082114A (ja) * 2009-10-09 2011-04-21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
JP5398464B2 (ja) * 2009-10-16 2014-01-2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CN102255173B (zh) * 2010-05-20 2014-02-19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
US8454378B2 (en) * 2011-08-31 2013-06-04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Connector
JP5818101B2 (ja) 2012-05-16 2015-11-18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防水コネクタ
JP6375246B2 (ja) * 2015-02-25 2018-08-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嵌合構造
JP2018125193A (ja) * 2017-02-01 2018-08-0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
JP2018190625A (ja) * 2017-05-09 2018-11-29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010739A (ja) 2018-01-18
JP6404277B2 (ja) 2018-10-10
WO2018012182A1 (ja) 2018-01-18
CN109478745A (zh) 2019-03-15
US10749293B2 (en) 2020-08-18
BR112019000488A2 (pt) 2019-04-24
EP3471218B1 (en) 2021-04-07
US20190140391A1 (en) 2019-05-09
EP3471218A4 (en) 2019-06-12
EP3471218A1 (en) 2019-04-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78745B (zh) 连接器
US9509076B2 (en) Connector with front backlash preventing portions and rear backlash preventing portion that are offset circumferentially with respect to the front backlash preventing portions
JP2015176669A (ja) コネクタ
US9979125B2 (en) Fitting structure of connector
CN108475877B (zh) 连接器的防水结构
CN105390856B (zh) 连接器
JP5729350B2 (ja) 防水コネクタ
EP3346557B1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for connector
CN114498156B (zh) 连接器
JP6738660B2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JP6782574B2 (ja) コネクタ
JP6224041B2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CN111799602B (zh) 连接器
US10559924B2 (en) Connector
JP4871628B2 (ja) コネクタ
JP6411304B2 (ja) コネクタの防水構造
JP7436533B2 (ja) ハウジング及びコネクタ
JP4526461B2 (ja) コネクタ
JP2022148389A (ja) コネクタユニット
JP2023116322A (ja) ハウジング及びコネクタ
CN116191098A (zh) 连接器
JP2017117644A (ja) 端子金具および該端子金具が装着された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