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9109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191098A
CN116191098A CN202211448753.XA CN202211448753A CN116191098A CN 116191098 A CN116191098 A CN 116191098A CN 202211448753 A CN202211448753 A CN 202211448753A CN 116191098 A CN116191098 A CN 1161910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nce
cavity
width direction
restricting
conne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4875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矢元雄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61910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19109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6Securing by a separate resilient retaining piece supported by base or case, e.g. collar or metal contact-retention cli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22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 H01R13/4223Securing in resilient one-piece base or case, e.g. by friction; One-piece base or case formed with resilient locking means comprising integral flexible contact retaining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 H01R13/641Means for preven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by indicating correct or full engagement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抑制矛状部的强度降低的连接器。连接器(10)具备端子零件(20)和壳体(50)。壳体(50)具有延设面(57)。延设面(57)形成于腔(51)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高度方向的一方侧。矛状部(52)具有限制部(60)和伸出部(61)。伸出部(61)在宽度方向上从限制部(60)向延设面(57)位于的一侧伸出。伸出部(61)具有相对于延设面(57)在高度方向从一方侧对置的对置面(例如第1对置面(64))。

Description

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的连接器具备壳体和矛状部。壳体具有能从后方插入端子零件的腔。矛状部形成为向前方呈悬臂状突出的形态。矛状部在端子零件插入到腔内的过程中与端子零件抵接而挠曲变形,在端子零件正规插入到腔内的状态下向复原方向移位,将端子零件保持为防止从后方脱落。
在该结构中,在向后方的拉力作用于端子零件的情况下,在矛状部向与在端子零件的插入过程中挠曲变形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挠曲变形时,有可能矛状部压弯而使限制端子零件向后方移动的力降低。因此,在专利文献1中采用以下结构。即,在腔的内壁形成有从内壁两侧面突出的限制部,在矛状部的两侧缘伸出地形成有抵接部。并且,当矛状部将要向上述反方向挠曲变形时,则矛状部的抵接部抵接于限制部而限制矛状部的进一步的挠曲动作。因此,根据上述结构,不易发生矛状部的压弯,能够抑制限制端子零件向后方移动的力降低。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163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技术中,通过从腔的内壁两侧面突出的一对限制部限制矛状部的挠曲动作,因此矛状部的宽度尺寸局部地减小。其结果是,矛状部的强度(卡止力)降低。
因此,本公开提高能够抑制矛状部的强度降低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的连接器,具备端子零件和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在前后方向延伸;矛状部,形成于所述腔的高度方向的一方侧,能在所述高度方向挠曲变形;以及延设面,形成于所述腔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所述端子零件具有配置于所述腔内的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在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具有卡止部,所述矛状部具有:限制部,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到所述腔内,相对于所述卡止部能从后方卡止;和伸出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从所述限制部向所述延设面位于的一侧伸出,所述伸出部具有对置面,所述对置面相对于所述延设面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对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抑制矛状部的强度降低。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侧方观看端子零件的前侧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端子零件配置于腔内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从图4将端子零件去除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矛状部从图5所示的状态向上方挠曲变形而与延设面接触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7是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8是示出配置于腔内的端子零件的卡止部和矛状部的位置关系的侧视剖视图。
图9是示出端子零件从图8所示的状态向后方移动、且卡止部与矛状部接触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10是示出端子零件从图9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方移动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11是示出配置于腔内的端子零件的卡止部和矛状部的位置关系的仰视剖视图。
图12是示出端子零件从图11所示的状态向后方移动、且卡止部与矛状部接触的状态的仰视剖视图。
图13是示出端子零件从图12所示的状态进一步向后方移动的状态的仰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连接器,
(1)具备端子零件和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腔,在前后方向延伸;矛状部,形成于所述腔的高度方向的一方侧,能在所述高度方向挠曲变形;以及延设面,形成于所述腔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所述端子零件具有配置于所述腔内的端子主体,所述端子主体在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具有卡止部,所述矛状部具有:限制部,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到所述腔内,相对于所述卡止部能从后方卡止;和伸出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从所述限制部向所述延设面位于的一侧伸出,所述伸出部具有对置面,所述对置面相对于所述延设面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对置。
在上述连接器中,在向后方的力作用于配置于腔内的端子零件的情况下,限制部相对于端子零件的卡止部从后方卡止。此时,即使矛状部被卡止部按压而向高度方向的另一方侧(端子零件侧)挠曲变形,也通过矛状部的对置面与延设面接触而被限制进一步的挠曲变形。而且,对置面及延设面配置于腔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故此,不必减小矛状部的宽度尺寸,因此能抑制矛状部的强度(卡止力)降低。
(2)也可以为,所述壳体具有:前壁,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和所述矛状部的脱模孔,由所述前壁的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的端缘划定,能通过所述脱模孔从前方视觉确认所述矛状部,所述前壁在与所述腔连通的位置具有全周闭合的突片插通孔。
在现有的连接器中,矛状部的脱模孔与突片插通孔连通地形成。在该结构中,突片插通孔的周向的一部分缺失,因此,通常另外安装具有全周闭合的突片插通孔的前构件。但是,在另外设置前构件的结构中,关系到部件数量的增加。在这方面,上述连接器通过提高矛状部限制端子零件向后方移动的力,从而能够抑制矛状部向腔侧伸出,能够由前壁的高度方向的一方侧的端缘划定矛状部的脱模孔,突片插通孔形成为全周闭合的形状。因此,上述连接器不必另外设置前构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3)也可以为,所述延设面仅形成于所述腔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一方侧,所述伸出部从所述限制部仅向所述延设面位于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伸出。
上述连接器因为延设面及伸出部仅设置于宽度方向的一方侧,所以与延设面及伸出部设置于两侧的结构比较,能够抑制壳体的宽度方向的大型化。
(4)也可以为,所述限制部具有朝向前方的限制面、和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从所述限制面向后方凹陷的凹部,所述卡止部在与所述限制面接触的状态下能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嵌入到所述凹部。
在上述伸出部仅配置于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结构中,当矛状部向另一方侧偏移时,则对置面和延设面的接触面积减少,限制矛状部的挠曲变形的力降低。在这方面,上述连接器在向后方的力作用于端子零件而使矛状部的限制面与卡止部接触的情况下,通过卡止部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端部嵌入到凹部,从而端子零件的前端部向宽度方向的一方侧摇摆。在该状态下,当向后方的力进一步作用于端子零件时,则矛状部被向宽度方向的一方侧拉近。因此,上述连接器能够抑制矛状部向宽度方向的另一方侧偏移,能够抑制限制矛状部的挠曲变形的力降低。
(5)也可以为,所述矛状部具有第2对置面,所述第2对置面与所述对置面交叉并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所述第2对置面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延设面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腔中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的内表面对置地配置。
根据上述连接器,在矛状部的对置面与延设面接触的状态下,即使矛状部向宽度方向的一方侧挠曲变形,也通过第2对置面与腔中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内表面接触而被限制进一步的挠曲变形。因此,上述连接器能使矛状部的宽度方向的位置稳定,其结果是,能更稳定地限制端子零件向后方的移动。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公开的具体例。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图1中公开实施方式1的连接器10。连接器10与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嵌合。在以下说明中,将连接器10与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方向设为连接器10的前方,将其反方向设为连接器10的后方。将图3~图10的上下方向设为连接器10的上下方向。将从前方观看连接器10时的左右方向设为连接器10的左右方向。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方相当于“高度方向的一方侧”,上方相当于“高度方向的另一方侧”,右方相当于“宽度方向的一方侧”,左方相当于“宽度方向的另一方侧”。
<连接器10的结构>
如图1所示,连接器10具备端子零件20和壳体50。
端子零件20设有多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九根)。在图1及图7中,省略六根,仅记载三根。端子零件20为阴型,具有导电性。端子零件20通过对金属板进行弯曲加工而形成。如图2及图3所示,端子零件20具有端子主体21和电线连接部22。
如图2及图3所示,端子主体21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形态。端子主体21具有筒部23、弹性接触部24、卡止部25以及防止误插入突起26、27。
如图2及图3所示,筒部23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筒状(更具体为方筒状),在前后两侧开口。
如图3所示,弹性接触部24配置于筒部23内。如图1所示,弹性接触部24的前端部与构成筒部23的下侧的板部连结,弹性接触部24形成为朝向后方呈悬臂状延伸的形态。弹性接触部24在连接器10与未图示的对方侧连接器嵌合的情况下与未图示的对方侧端子零件电连接。
如图2~图4所示,卡止部25设置于端子主体21的下端侧。卡止部25形成为从筒部2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形态。卡止部25具有第1突出部31、第2突出部32以及连结部33。第1突出部31及第2突出部32分别形成为从端子主体2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形状。第1突出部31及第2突出部32相互在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第1突出部31配置于比第2突出部32靠右方。第1突出部31设置于卡止部25的右端部,第2突出部32设置于卡止部25的左端部。第2突出部32具有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的第2后表面部32A。第1突出部31具有第1后表面部31A,第1后表面部31A以比第2后表面部32A陡的倾斜角度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第2后表面部32A配置于比第1后表面部31A靠前方。连结部33将第1突出部31及第2突出部32的下端部彼此连结。
如图3所示,防止误插入突起26、27配置于比卡止部25靠后方。防止误插入突起26形成为从筒部2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形态。防止误插入突起27形成为从筒部23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形态。在端子零件20上下反向地插入到腔51内的情况下,防止误插入突起26、27与腔51内的台阶接触而限制端子零件20的插入。
如图3所示,电线连接部22配置于比防止误插入突起26、27靠后方。在电线连接部22通过压接等与电线80的导体81电连接。
壳体50为合成树脂制,具有绝缘性。如图3所示,壳体50具有腔51和矛状部52。腔51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形态。腔51在壳体50的后方开口,能从后方被插入端子零件20。
腔51在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如图4及图5所示,腔51的内壁面具有矛状部对置面53、第1侧面54以及第2侧面55。矛状部对置面53从上方与矛状部52对置。在矛状部52与矛状部对置面53之间配置端子零件20的筒部23。
如图5所示,第1侧面54及第2侧面55在左右方向相互对置。第1侧面54构成腔51的右侧的内壁面,朝向左方。第2侧面55构成腔51的左侧的内壁面,朝向右方。在第1侧面54与第2侧面55之间配置端子零件20的端子主体21(更具体为筒部23)。第1侧面54及第2侧面55的上端部通过矛状部对置面53相互连结。第1侧面54及第2侧面55的下端部形成朝向下方开口的开口部56。此外,第1侧面54相当于“腔51中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内表面”的一例。
如图4及图5所示,壳体50具有延设面57。延设面57形成于腔51的左右方向的外侧。也就是说,延设面57形成于第1侧面54的右方。延设面57以朝向下方的状态配置。延设面57与第1侧面54交叉。延设面57的左端部与第1侧面54的下端部相连。
如图3所示,矛状部52配置于腔51的下端侧,能在上下方向挠曲变形。矛状部52形成为朝向前方呈悬臂状延伸的形态。矛状部52突出到腔51内。如图4所示,矛状部52具有限制部60和伸出部61。
如图3所示,限制部60从下方突出到腔51内,相对于卡止部25能与从后方卡止。如图4所示,限制部60在左右方向上配置于第1侧面54与第2侧面55之间。如图3所示,限制部60配置于在腔51内配置的端子零件20的卡止部25的后方。限制部60通过与向后方移动的端子零件20的卡止部25接触,从而限制端子零件20向后方的移动。如图8及图11所示,限制部60具有限制面62和凹部63。
限制面62在左右方向上从限制部60的中央部形成到左端部。限制面62具有朝向前方的第1面62A、从第1面62A的下端朝向后方向下方倾斜的第2面62B、以及通过第1面62A和第2面62B形成的角部62C。第1面62A从后方与卡止部25的第2后表面部32A对置。
凹部63形成为在限制部60的右端部从限制面62向后方凹陷的形态。凹部63在限制面62的右侧相对于限制面62形成为台阶状。如图8所示,凹部63的底面63A相对于卡止部25的第1后表面部31A从后方对置。
如图5所示,伸出部61从限制部60向右方伸出,伸出到比第1侧面54靠右方。伸出部61具有与延设面57在上下方向对置的第1对置面64。第1对置面64相当于“对置面”的一例。第1对置面64在矛状部52向上方挠曲变形的情况下能与延设面57接触。当第1对置面64与延设面57接触时,可限制矛状部52进一步向上方挠曲变形。伸出部61仅设置于限制部60的右侧。也就是说,在左右方向上,矛状部52的中心相对于腔51的中心向右方偏置。
如图5所示,矛状部52具有第2对置面65。第2对置面65朝向右方。第2对置面65与第1对置面64交叉。第2对置面65的下端部与第1对置面64的左端部相连。如图6所示,第2对置面65在第1对置面64与延设面57接触的状态下与第1侧面54在左右方向对置。矛状部52即使向右方挠曲变形,也通过第2对置面65与第1侧面54接触而被限制进一步的挠曲变形。
如图3及图7所示,壳体50具有前壁70、突片插通孔71、矛状部52的脱模孔72以及隔壁73。前壁70配置于壳体50的前端。前壁70配置于腔51的前方,限制配置于腔51内的端子零件20向前方的移动。突片插通孔71在前后方向贯穿前壁70,与腔51连通。突片插通孔71形成为全周闭合的形态。突片插通孔71具有朝向前方扩开的锥面74。锥面74遍及突片插通孔71的全周而形成。矛状部52的脱模孔72配置于突片插通孔71的下方。矛状部52的脱模孔72由前壁70的下端缘划定。矛状部52的脱模孔72是在将形成矛状部52的模具拔出时形成的孔。能通过矛状部52的脱模孔72从前方视觉确认矛状部52。隔壁73是将突片插通孔71与矛状部52的脱模孔72之间隔开的壁。
<连接器10的作用及效果>
在壳体50的腔51内从后方被插入端子零件20。在端子零件20插入到腔51内的过程中,矛状部52被端子零件20按压而向下方挠曲变形。当端子零件20到达正规插入位置时,矛状部52通过自身的弹性力恢复原来形状。由此,如图8及图11所示,端子零件20配置于腔51内,矛状部52的限制部60配置于端子零件20的卡止部25的后方。
在端子零件20配置于腔51内的状态下,在与端子零件20连接的电线80被向后方拉拽的情况下,后方的力作用于端子零件20。并且,当端子零件20向后方移动时,如图9及图12所示,端子零件20的卡止部25与矛状部52接触。更具体地讲,卡止部25的第2后表面部32A与限制部60的角部62C接触。由此,可限制端子零件20向后方的移动。
进一步地,当后方的力作用于端子零件20时,则矛状部52被卡止部25按压而向上方挠曲变形。并且,如图10所示,当矛状部52的第1对置面64与延设面57接触时,可限制矛状部52的进一步的挠曲变形。而且,限制矛状部52向上方挠曲变形的第1对置面64及延设面57配置于腔51的左右方向的外侧(更具体地讲,比第1侧面54靠右方)。故此,不必减小矛状部52的宽度尺寸,因此能抑制矛状部52的强度(卡止力)降低。因此,连接器10能够抑制矛状部52的强度(卡止力)降低,并且能够抑制限制端子零件20向后方移动的矛状部52的挠曲变形。
进一步地,连接器10的伸出部61仅设置于右方,因此与伸出部61设置于两侧的结构比较,能够抑制壳体50的左右方向的大型化。
但是,在伸出部61仅配置于右侧的结构中,当矛状部52向左方偏移时,则第1对置面64和延设面57的接触面积减少,限制矛状部52的挠曲变形的力降低。在这方面,连接器10在向后方的力作用于端子零件20而使矛状部52与卡止部25接触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通过卡止部25的右端部嵌入到矛状部52的凹部63,从而端子零件20的前端部向右方摇摆。在该状态下,当向后方的力进一步作用于端子零件20时,则矛状部52被向右方拉近。因此,连接器10能够抑制矛状部52向左方的偏移,能够抑制限制矛状部52挠曲变形的力的降低。
但是,在上述的结构中,通过矛状部52向右方挠曲变形,从而有可能矛状部52限制端子零件20向后方移动的功能变得不稳定。在这方面,矛状部52具有在第1对置面64与延设面57接触的状态下与第1侧面54在左右方向对置的第2对置面65。因此,在矛状部52的第1对置面64与延设面57接触的状态下即使矛状部52向右方挠曲变形,也通过第2对置面65与第1侧面54接触而被限制进一步的挠曲变形。因此,连接器10能使矛状部52的左右方向的位置稳定,其结果是,能更稳定地限制端子零件20向后方移动。
通过这样的结构,矛状部52限制端子零件20向后方移动的力提高,可抑制矛状部52向腔51侧伸出。并且,由前壁70的下端缘划定脱模孔72,突片插通孔71形成为全周闭合的形状。因此,根据连接器10,不必另外设置具有全周闭合的突片插通孔的前构件,能够抑制部件数量的增加。
[本公开的其他实施方式]
应认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方面是例示,而不是限制性的。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伸出部是仅设置于限制部的右侧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设置于左右两侧的结构。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设置有隔壁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不设置隔壁的结构。也就是说,也可以是矛状部的脱模孔与突片插通孔连通的结构。换句话讲,矛状部的脱模孔也可以构成为矛状部和突片插通孔两方的脱模孔。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矛状部是具有凹部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不具有凹部的结构。
(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矛状部是具有与第1侧面在左右方向对置的第2对置面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不具有第2对置面的结构。例如,伸出部也可以是与限制部之间不具有台阶的结构。
(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2对置面是与第1对置面交叉的结构,但是也可以是不交叉的结构。例如,也可以在第2对置面与第1对置面之间设置有台阶。
附图标记说明
10:连接器
20:端子零件
21:端子主体
22:电线连接部
23:筒部
24:弹性接触部
25:卡止部
26:防止误插入突起
27:防止误插入突起
31:第1突出部
31A:第1后表面部
32:第2突出部
32A:第2后表面部
33:连结部
50:壳体
51:腔
52:矛状部
53:矛状部对置面
54:第1侧面(腔中的宽度方向的一方侧的内表面)
55:第2侧面
56:开口部
57:延设面
60:限制部
61:伸出部
62:限制面
62A:第1面
62B:第2面
62C:角部
63:凹部
63A:底面
64:第1对置面(对置面)
65:第2对置面
70:前壁
71:突片插通孔
72:矛状部的脱模孔
73:隔壁
74:锥面
80:电线
81:导体

Claims (5)

1.一种连接器,具备端子零件和壳体,
所述壳体具有:
腔,在前后方向延伸;
矛状部,形成于所述腔的高度方向的一方侧,能在所述高度方向挠曲变形;以及
延设面,形成于所述腔的宽度方向的外侧,朝向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
所述端子零件具有配置于所述腔内的端子主体,
所述端子主体在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具有卡止部,
所述矛状部具有:
限制部,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突出到所述腔内,相对于所述卡止部能从后方卡止;和
伸出部,在所述宽度方向上从所述限制部向所述延设面位于的一侧伸出,
所述伸出部具有对置面,所述对置面相对于所述延设面从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对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前壁,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前端;和所述矛状部的脱模孔,由所述前壁的所述高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的端缘划定,
能通过所述脱模孔从前方视觉确认所述矛状部,
所述前壁在与所述腔连通的位置具有全周闭合的突片插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延设面仅形成于所述腔的所述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一方侧,
所述伸出部从所述限制部仅向所述延设面位于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伸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限制部具有朝向前方的限制面、和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从所述限制面向后方凹陷的凹部,
所述卡止部在与所述限制面接触的状态下能在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嵌入到所述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或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矛状部具有第2对置面,所述第2对置面与所述对置面交叉并朝向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
所述第2对置面在所述对置面与所述延设面接触的状态下与所述腔中的所述宽度方向的所述一方侧的内表面对置地配置。
CN202211448753.XA 2021-11-26 2022-11-18 连接器 Pending CN1161910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1191678A JP2023078524A (ja) 2021-11-26 2021-11-26 コネクタ
JP2021-191678 2021-11-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191098A true CN116191098A (zh) 2023-05-30

Family

ID=86446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48753.XA Pending CN116191098A (zh) 2021-11-26 2022-11-18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70642A1 (zh)
JP (1) JP2023078524A (zh)
CN (1) CN116191098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170642A1 (en) 2023-06-01
JP2023078524A (ja) 2023-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67202B2 (ja)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US7578694B2 (en) Lock connector with limit arms to limit deflection of lock arms
EP1592091B1 (en) An intermediate connector
CN109478745B (zh) 连接器
CN111146610B (zh) 连接器
CN110534951B (zh) 连接器
CN110364881B (zh) 连接结构和连接器
CN110323613B (zh) 连接器及端子零件
KR20110061553A (ko) 전기 커넥터
KR20130131430A (ko) 커넥터
CN114759401A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N111224261B (zh) 连接器
CN116191098A (zh) 连接器
US7419399B2 (en) Panel mount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latch and polarizing key
CN116031684A (zh) 端子零件及连接器
US10971859B2 (en) Two connector housings, one with a lock arm, the second with rattle prevention ribs
JP7435373B2 (ja) コネクタ
WO2022255087A1 (ja) コネクタ
US20240006808A1 (en) Connector
US11728589B2 (en) Connector
JP7389407B2 (ja) カードエッジコネクタ
WO2022176580A1 (ja) コネクタ
CN114830454B (zh) 端子零件及连接器
CN112952410B (zh) 连接器
CN114122790B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