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21442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21442A
CN109421442A CN201810926816.5A CN201810926816A CN109421442A CN 109421442 A CN109421442 A CN 109421442A CN 201810926816 A CN201810926816 A CN 201810926816A CN 109421442 A CN109421442 A CN 109421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re
shoulder
siping
pattern block
width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2681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21442B (zh
Inventor
安永智
安永智一
谷口二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Tir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Tire and Rubb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9421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21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214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4Asymmetric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0306Patterns comprising block rows or discontinuous ri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59Depth of the sipe
    • B60C11/1263Depth of the sipe different within the same si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 B60C11/130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groove cross-section, e.g. for buttressing or preventing stone-trapping with special features of the groove wal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1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 B60C2011/013Shape of the shoulders between tread and sidewall, e.g. rounded, stepped or cantilevered provided with a recessed por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3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wid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41Circumferential grooves
    • B60C2011/0355Circumferential grooves characterised by dep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2011/0337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design features of the pattern
    • B60C2011/0339Grooves
    • B60C2011/0381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 B60C2011/0383Blind or isolated grooves at the centre of the trea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09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traight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0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 B60C2011/1213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shape of the sipe sinusoidal or zigzag at the tread surfac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1/00Tyre tread bands; Tread patterns; Anti-skid inserts
    • B60C11/03Tread patterns
    • B60C11/12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 B60C11/1236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 B60C2011/1254Tread pattern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narrow slits or incisions, e.g. sipes with special arrangements in the tread pattern with closed sipe, i.e. not extending to a groo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高充气轮胎的胎肩部的刚性。充气轮胎(1)的胎肩花纹块(9)被划分为:与接地端GE相比更靠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胎面部(2)、与接地端GE相比在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在轮胎径向上延伸的胎侧部(3)、以及作为将胎面部(2)和胎侧部(3)连接起来的弯曲部的胎肩部(4)。在1个胎肩花纹块(9),且在胎肩部(4)的轮胎周向的除了中央部之外的两侧部,设置有:未形成有凹凸的无花纹区域。在胎侧部(3)设置有:在轮胎径向上延伸至无花纹区域为止的直线刀槽花纹(23)。

Description

充气轮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
背景技术
充气轮胎具备:作为主要接地区域的胎面部、作为轮胎侧部的非接地区域的胎侧部、将它们连接起来的胎肩部。特别是,胎肩部是将胎面部和胎侧部顺滑连接起来的弯曲部。该胎肩部具有能够弯曲的形状,因此,负荷集中。所以,要求胎肩部具有较高的刚性。
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充气轮胎,通过在包含胎面部、胎侧部、胎肩部在内的胎肩花纹块(胎肩陆部)形成的刀槽花纹的形状,提高了胎肩花纹块的刚性。具体而言,将第1胎肩刀槽花纹和第2胎肩刀槽花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离开地形成于胎肩花纹块的胎面部,由此若与设置有1个较长刀槽花纹的情况相比,提高了胎肩花纹块的胎面部的刚性。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6104215号
发明内容
关于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充气轮胎,虽然如前述那样提高了胎面部的刚性,但没有专心研究如何提高:要求有较高刚性的胎肩部的刚性。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高充气轮胎的胎肩部的刚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中心主沟,其以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
胎肩主沟,其以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胎面部的比所述中心主沟更靠近接地端侧的位置;
多个胎肩横沟,它们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胎肩横沟的一端与胎肩主沟连通,另一端在比所述接地端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终端,并且在所述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
胎肩花纹块,其是通过所述胎肩主沟、和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2条所述胎肩横沟而被界定出的,
所述胎肩花纹块具有:比所述接地端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胎面部、在比所述接地端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胎侧部、以及作为将所述胎面部和所述胎侧部连接起来的弯曲部的胎肩部,在所述胎肩花纹块,且在所述胎肩部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除了中央部之外的两侧部,设置有:未形成有凹凸的无花纹区域,在所述胎侧部设置有:在轮胎径向上延伸至所述无花纹区域为止的第1刀槽花纹。
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胎肩花纹块的胎肩部设置有无花纹区域,因此,与在胎肩部设置有刀槽花纹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胎肩部的刚性。特别是,由于在胎肩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除了中央部之外的两侧部设置有无花纹区域,因此,能够提高胎肩花纹块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部的刚性。关于胎肩花纹块,从操控稳定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等观点考虑,希望端部的刚性高于中央部。因此,如上述结构那样,提高胎肩花纹块的两端部的刚性的结构是比较有效的。另外,由于胎侧部是非接地的区域,因此,所要求的刚性不如胎肩部那样高。因此,通过将第1刀槽花纹设置于胎侧部,能够防止过度提高胎侧部的刚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提高胎肩部的刚性,而不是过度提高胎肩花纹块的胎侧部的刚性。
所述第1刀槽花纹可以为直线刀槽花纹。
根据该结构,由于采用直线刀槽花纹来作为第1刀槽花纹,因此,能够防止胎侧部的刚性过度降低。如果对通常所使用的波形刀槽花纹和直线刀槽花纹进行比较,则直线刀槽花纹的刚性的降低量小于波形刀槽花纹的刚性的降低量。因此,通过采用直线刀槽花纹来作为第1刀槽花纹,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持胎肩花纹块的胎侧部的刚性。
所述充气轮胎可以是,在所述胎肩花纹块的所述胎面部还具备在所述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刀槽花纹,该第2刀槽花纹的一端与所述胎肩主沟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无花纹区域为止,
所述第1刀槽花纹被设置于:对所述第2刀槽花纹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由于通过在胎肩花纹块的胎面部设置第2刀槽花纹而使得接地的边缘的数量增加,因此,能够提高牵引性能以及制动性能。另外,通过第1刀槽花纹被设置于对第2刀槽花纹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从而能够使胎肩花纹块的刚性均匀化。即,胎肩花纹块的胎侧部被第1刀槽花纹划分出的比例、和胎肩花纹块的胎面部被第2刀槽花纹划分出的比例大致相等。由此,能够抑制刚性的不均匀而抑制偏磨损,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能。另外,如果在对第2刀槽花纹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来设置第1刀槽花纹,则能够获得:作为上述刀槽花纹的形状而连续的目视确认性,从而获得优良的外观美观性。
所述充气轮胎也可以是,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的所述胎肩花纹块的中央部还具备:横跨所述胎面部、所述胎肩部、以及所述胎侧部而延伸的连续刀槽花纹,
在所述轮胎周向上的所述连续刀槽花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无花纹区域、所述第1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2刀槽花纹。
根据该结构,通过设置有能够横跨胎面部、胎肩部、以及胎侧部而延伸的连续刀槽花纹,从而能够在整体上适当地维持胎肩花纹块的刚性。特别是,由于在轮胎周向上的胎肩花纹块的中央部设置有连续刀槽花纹,因此,刚性降低的是该中央部,要求有较高刚性的两侧部的刚性则被维持得较高。另外,由于在该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无花纹区域、第1刀槽花纹、以及第2刀槽花纹,因此,使胎面部以及胎侧部的刚性适当降低,并且将要求有较高刚性的胎肩部的刚性维持得较高。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在充气轮胎中,由于在胎肩花纹块的胎肩部的轮胎周向上的除了中央部之外的两侧部设置有无花纹区域,因此,能够适当地提高胎肩部的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充气轮胎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充气轮胎的胎面部以及其周边的展开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中心肋的放大图。
图5是沿图4的V-V线的截面图。
图6是沿图4的VI-VI线的截面图。
图7是胎肩花纹块的放大图。
图8是沿图7的VIII-VIII线的截面图。
图9是沿图7的IX-IX线的截面图。
图10是沿图7的X-X线、X'-X'线、X”-X”的截面图。
图11是沿图7的XI-XI线以及XI’-XI’线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轮胎、2…胎面部、3…胎侧部、4…胎肩部、4a…无花纹区域、5…中心主沟、6、6A、6B…胎肩主沟、7、7A、7B…中心肋、8、8A、8B…胎肩横沟、8a…内侧部分、8b…外侧部分、8c…底壁、8d…侧壁、8e…第1部分、8f…第2部分、8g…第3部分、8h…台阶部、9、9A、9B…胎肩花纹块、9a…主边缘、9b…副边缘、9c、9d…区域、11…中心凹口、11a…主体部、11b…前端部、11c…底壁、11d…侧壁、11e…第1部分、11f…第2部分、11g…第3部分、11h…台阶部、11i…主边缘、11j…副边缘、12…侧凹口、12a…底壁、12b…侧壁、12c…第1部分、12d…第2部分、12e…第3部分、12f…台阶部、12g…主边缘、12h…副边缘、13A、13B、13C…直线刀槽花纹、14A、14B、14C…直线刀槽花纹、15A、15B、15C…波形刀槽花纹、21…断续刀槽花纹(连续刀槽花纹)、21A…浅沟、21a、21c、21e…深部、21b、21d…浅部、21f、21g、21h…刀槽花纹主体、21i…侧壁、21j…底壁、21k…侧壁、22…复合刀槽花纹(第2刀槽花纹)、22a…直线刀槽花纹部、22b…波形刀槽花纹部、22c~22g…部分、23…直线刀槽花纹(第1刀槽花纹)、24…连续状突起部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胎面部形成的沟、刀槽花纹这样的具有长边方向的构造中,关于俯视时或者轮胎径向观察时看到的倾斜,有时使用“向右上倾斜”以及“向右下倾斜”这样的用语。
“向右上倾斜”这样的用语是指如下情况,即,以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周向的交点作为中心,使轮胎周向沿顺时针旋转锐角,由此,使得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周向重叠。另外,“向右上倾斜”这样的用语还指如下情况,即,以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宽度方向的交点作为中心,使轮胎宽度方向沿逆时针旋转锐角,由此,使得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周向重叠。
“向右下倾斜”这样的用语是指如下情况,即,以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周向的交点作为中心,使轮胎周向沿逆时针旋转锐角,由此,使得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周向重叠。另外,“向右下倾斜”这样的用语还指如下情况,即,以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宽度方向的交点作为中心,使轮胎宽度方向沿顺时针旋转锐角,由此,使得构造的长边方向和轮胎周向重叠。
在下面的说明中,对于在胎面部形成的沟、刀槽花纹这样的具有长边方向的构造当在轮胎径向观察时与轮胎周向或者轮胎宽度方向所成角度的正负符号而言,将“向右上倾斜”的情况设为正,将“向右下倾斜”的情况设为负。
(胎面部以及其周边的概况)
图1至图3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橡胶制的充气轮胎(下面,称作轮胎)1的胎面部2及其周边。该轮胎1是雪地轮胎。
在图中,分别由符号TC表示轮胎周向、由符号TW表示轮胎宽度方向。另外,由符号CL表示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心线(赤道线)。并且,由符号GE1、GE2表示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两端的接地端。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区分2个接地端GE1、GE2的情况下,有时将它们中的一者简称作接地端GE。
在本说明书中,将轮胎外周中的由2个接地端GE1、GE2夹着的区域称作胎面部2。另外,与胎面部2相比而位于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且实质上与轮胎轴向正交的平坦的部分或者曲率相对较小的部分称作胎侧部3。并且,将连接胎面部2和胎侧部3的、且以相对较大的曲率弯曲的部分称作胎肩部4。
在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更具体而言是在中心线CL上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中心主沟5。中心主沟5在轮胎径向观察时不是直线状,而是蛇行状或锯齿状。
参照图2,中心主沟5的锯齿形状是:通过交替地设置向右上方倾斜的长沟部5a、和向右下方倾斜的短沟部5而形成的。长沟部5a比短沟部5b长,长沟部5a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1小于短沟部5b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2。倾斜角α1可以设定于1度以上20度以下的范围,倾斜角α2可以设定为5度以上60度以下的且比倾斜角α1大的值。
在胎面部2的与中心主沟5相比更靠近接地端GE1、GE2侧的位置,形成有: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胎肩主沟6A、6B。2个胎肩主沟6A、6B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分别与中心主沟5相邻。胎肩主沟6A、6B在轮胎径向观察时,不是直线状,而是蛇行状或锯齿状。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区分2条胎肩主沟6A、6B的情况下,有时将它们中的一者简称作胎肩主沟6。
参照图2,胎肩主沟6的锯齿形状是通过交替地设置向右上方倾斜的长沟部6a、和向右下方倾斜的短沟部6b而形成。长沟部6a比短沟部6b长,长沟部6a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3小于短沟部6b相对于轮胎周向的倾斜角α4。倾斜角α3可以设定于1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围,倾斜角α4可以设定为5度以上60度以下的且比倾斜角α3大的值。另外,胎肩主沟6的长沟部6a比中心主沟5的长沟部5a短,在本实施方式中,大约为长沟部5a长度的一半。
在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通过中心主沟5和胎肩主沟6A而界定出: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中心肋7A。另外,在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通过中心主沟5和胎肩主沟6B而界定出:在轮胎周向上延伸的中心肋7B。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区分2条中心肋7A、7B的情况下,有时将它们中的一者简称作中心肋7。
在胎面部2的轮胎宽度方向两端侧的2个胎肩区域、即分别与接地端GE1、GE2相邻的2个区域,分别设置有: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而配置的多个胎肩横沟8A、8B。
胎肩横沟8A大致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胎肩横沟8A的一端与胎肩主沟6A的锯齿形状的拐点连通,另一端以超过接地端GE1和胎肩部4的方式延伸。胎肩横沟8A的另一端位于胎侧部3。这里,胎肩主沟6的锯齿形状的拐点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胎肩主沟6所延伸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点。换言之,是指向右上方的倾斜和向右下方的倾斜的交替点。
同样地,胎肩横沟8B大致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胎肩横沟8B的一端与胎肩主沟6B连通,另一端位于:与接地端GE2和胎肩部4相比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侧部3。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区分胎肩横沟8A、8B的情况下,有时将它们中的一者简称作胎肩横沟8。
在胎面部2的接地端GE1侧的部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有多个胎肩花纹块9A,其中这些多个胎肩花纹块9A是分别通过胎肩主沟6A和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2条胎肩横沟8A而被界定出的。
胎肩花纹块9A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细长的形状。胎肩花纹块9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部位于胎面部2。胎肩花纹块9A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以超过接地端GE1和胎肩部4的方式延伸。胎肩花纹块9A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胎侧部3。
同样地,在胎面部2的接地端GE2侧的部分,且在轮胎周向上排列有多个胎肩花纹块9B,其中这些多个胎肩花纹块9B是分别通过胎肩主沟6B和在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2条胎肩横沟8B而被界定出的。胎肩花纹块9B具有: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细长的形状。胎肩花纹块9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内侧的端部位于胎面部2,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端部位于胎侧部3。
在下面的说明中,在无需特别区分胎肩花纹块9A、9B的情况下,有时将它们中的一者简称作胎肩花纹块9。
在中心肋7,以在轮胎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中心凹口11。中心凹口11与胎肩横沟8在轮胎周向上设置于相同位置。这里,相同位置是指:中心凹口11以及胎肩横沟8的至少一部分在轮胎周向上重叠。中心凹口11向右上方倾斜。中心凹口11的一端(基端)与中心主沟5连接,另一端(前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中心凹口11具有前端弯折的形状。如后面详述的那样,界定出中心凹口11的一对侧壁11d分别具有台阶部11h,形成有2个边缘,亦即形成有主边缘11i和副边缘11j(一并参照图5)。也可以仅在一对侧壁11d的一者设置台阶部11h。
在中心肋7,以在轮胎周向上隔开一定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多个侧凹口12。侧凹口12向右上方倾斜。侧凹口12的一端(基端)与胎肩主沟6连接,另一端(前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如后面详述的那样,界定出侧凹口12的一对侧壁12b分别具有台阶部12f,形成有2个边缘,亦即形成有主边缘12g和副边缘12h(一并参照图6)。也可以仅在一对侧壁12b的一者设置台阶部12f。
在中心肋7的与中心凹口1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的部分,以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2条直线刀槽花纹13A、13B。直线刀槽花纹13A、13B的一端(基端)与胎肩主沟6连接,另一端(前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直线刀槽花纹13A、13B都向右下方倾斜。另外,上述直线刀槽花纹13A、13B大致彼此平行地延伸。在中心肋7设置有:以相对于直线刀槽花纹13B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刀槽花纹13C。直线刀槽花纹13C的一端(基端)与胎肩主沟6连接,另一端(前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
在中心肋7的与侧凹口1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的部分,以在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2条直线刀槽花纹14A、14B。直线刀槽花纹14A、14B的一端(基端)与中心主沟5连接,另一端(前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直线刀槽花纹14A、14B都向右下方倾斜。另外,上述直线刀槽花纹14A、14B大致彼此平行地延伸。在中心肋7设置有:以相对于直线刀槽花纹14B在轮胎周向隔开间隔的方式而向右下方倾斜的直线刀槽花纹14C。直线刀槽花纹14C的一端(基端)与胎肩主沟6连接,另一端(前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
在中心肋7,且在一个中心凹口11、和与该中心凹口11在轮胎周向上相邻的侧凹口12之间的部分,设置有:3个波形刀槽花纹15A~15C。上述波形刀槽花纹15A~15C都向右上方倾斜。波形刀槽花纹15A在轮胎周向上与中心凹口11相邻接,并且该波形刀槽花纹15A的一端与中心主沟5连接,另一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波形刀槽花纹15C在轮胎周向上与侧凹口12相邻接,并且该波形刀槽花纹15C的一端与胎肩主沟6连接,另一端在中心肋7内形成终端。位于波形刀槽花纹15A、15C之间的波形刀槽花纹15B的一端与中心主沟5连通,另一端与胎肩主沟6连通。
如后面详述的那样,界定出胎肩横沟8的一对侧壁8d具有台阶部8h,胎肩花纹块9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角部具有2个边缘,亦即具有主边缘9a和副边缘9b(参照图8、9)。也可以仅在一对侧壁8d的一者设置台阶部8h。
在胎肩花纹块9的轮胎周向的中央部分,横跨胎面部2、胎肩部4和胎侧部3地设置有:整体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1条断续刀槽花纹(连续刀槽花纹)21。断续刀槽花纹21的一端与胎肩主沟6连接,另一端以超过接地端G的方式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延伸。断续刀槽花纹21的另一端在胎肩部4和胎侧部3的边界处形成终端(参照图2)。如后面详述的那样,在断续刀槽花纹21,交替地设置有: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而在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深部21a、21c、21e和浅部21b、21d,轮胎径向观察时的形状大致为锯齿状。
在胎肩花纹块9的胎面部2,以位于断续刀槽花纹21的轮胎周向的两侧的方式设置有一对复合刀槽花纹(第2刀槽花纹)22。复合刀槽花纹22的一端与胎肩主沟6连接,另一端在胎肩花纹块9内形成终端。复合刀槽花纹22具备:一端侧的直线刀槽花纹部22a、和另一端侧的波形刀槽花纹部22b。该另一端的前端为胎侧部3的无花纹区域4a,也就是没有形成刀槽花纹、突起等之类的凹凸。换言之,复合刀槽花纹22从胎肩主沟6延伸至无花纹区域4a为止。无花纹区域4a设置于胎肩部4的轮胎周向上的除了中央部(设置有断续刀槽花纹21的部分)的两侧部。这里,胎肩花纹块9的轮胎周向的两侧部是指: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胎肩花纹块9的长度而言,距离胎肩花纹块9的轮胎周向的两端分别为40%的部分。
在胎肩花纹块9的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胎侧部3和胎肩部4,设置有:大致在轮胎宽度方向或轮胎径向上延伸的一对直线刀槽花纹(第1刀槽花纹)23。直线刀槽花纹23被设置在:对复合刀槽花纹22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直线刀槽花纹23的一端位于胎肩部4,另一端位于胎侧部3。详细而言,直线刀槽花纹23的一端延长至胎肩部4的无花纹区域4a为止。另外,一对直线刀槽花纹23以在轮胎周向上夹着断续刀槽花纹21的方式配置。
在胎侧部3设置有连续状的突起部24。
(中心肋的详情)
下面,主要参照图4来说明中心肋7的详情。如前述那样,在中央肋7设置有:中心凹口11、侧凹口12、直线刀槽花纹13A~13C、直线刀槽花纹14C、以及波形刀槽花纹15A~15C。
在轮胎周向上,针对中心主沟5的每个拐点而将中心肋7分为中心肋单元7C(参照图2的点划线框内)时,相对于2个胎肩花纹块9而设置1个中心肋单元7C。
中心凹口11具备:其基端与中心主沟5连接的主体部11a、和相对于主体部11a的前端而弯折的前端部11b。详细而言,中心凹口11的主体部11a与中心主沟5的锯齿形状的拐点连通。这里,中心主沟5的锯齿形状的拐点是指:在轮胎宽度方向上,中心主沟5延伸的方向发生变化的点。换言之,是指向右上方的倾斜和向右下方的倾斜的交替点。中心凹口11的宽度从主体部11a的基端朝向前端部11b的前端而逐渐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主体部11a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1为73度,前端部11b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2为30度,且比角度θ1小。角度θ1可以设置于30度以上85度以下的范围,角度θ2可以设定为0度以上60度以下的且比角度θ1还小的值。
一并参照图5,中心凹口11由底壁11c、和彼此对置的一对侧壁11d进行界定。任意的侧壁11d都具有:第1部分11e、第2部分11f、以及第3部分11g。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1d的第1部分11e、第2部分11f、以及第3部分11g都是平坦面。在与中心凹口11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第1部分11e从底壁11c朝向中心肋7的表面且大致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在相同的截面图中,第2部分11f的一端与第1部分11e的上端连接,第2部分11f以使得中心凹口11的宽度变宽的方式大致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在相同的截面图中,第3部分11g的下端与第2部分11f的另一端连接,上端与中心肋7的表面连接。
在与中心凹口11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侧壁11d所延伸的方向在第1部分11e和第2部分11f的连接部分处急剧变化。即,在该第1部分11e和第2部分11f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台阶部11h。该连接部分是与胎面部2相邻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是从胎面部2的表面下降一阶的部分。通过设置该台阶部11h,中心凹口11的开口缘具有2个边缘,亦即具有中心肋7的表面侧的主边缘11i、和比主边缘11i还靠近轮胎径向内侧的副边缘11j。主边缘11i形成于:中心肋7的表面和侧壁11d的第3部分11g之间的连接部位。副边缘11j形成于:侧壁11d的第1部分11e和侧壁11d的第2部分11f之间的连接部位。
台阶部11h的宽度(侧壁11d的第2部分11f的宽度)W1可以设定于:第1部分11e处的中心凹口11的宽度W2的0.1倍以上1.0倍以下的范围。宽度W1可以设定于0.3mm以上3mm以下的范围。中心凹口11的宽度W2可以设定于1.2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因此,包含台阶部11h的宽度W1在内的中心凹口11的宽度可以设定于1.8mm以上16mm以下的范围。另外,台阶部11h距离中心肋7的表面的深度位置(侧壁11d的第3部分11g的高度)DE1可以设定于中心凹口11的深度DE2的0.05倍以上0.5倍以下的范围。中心凹口11的深度DE2可以设定于2mm以上13mm以下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中心凹口11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侧壁11d的第2部分11f相对于中心肋7的表面所成的角度γ1为0度。该角度γ1可以设定于-30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围(对于角度γ1的正负符号,在图5中将顺时针设为正)。
侧凹口12的宽度从基端朝向前端而逐渐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凹口12相对于轮胎周向的角度θ3为70度。角度θ3可以设定于30度以上85度以下的范围。
参照图6,侧凹口12由底壁12a、和彼此对置的一对侧壁12b进行界定。任意的侧壁12b都具有第1部分12c、第2部分12d、以及第3部分12e。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12b的第1部分12c、第2部分12d、以及第3部分12e都是平坦面。在与侧凹口12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第1部分12c从底壁12a朝向中心肋7的表面且大致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在相同的截面图中,第2部分12d的一端与第1部分12c的上端连接,第2部分12d以使得侧凹口12的宽度变宽的方式大致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在相同的截面图中,第3部分12e的下端与第2部分12d的另一端连接,上端与中心肋7的表面连接。
在与侧凹口12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侧壁12b所延伸的方向在第1部分12c和第2部分12d的连接部分处急剧变化。即,在该第1部分12c和第2部分12d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台阶部12f。通过设置该台阶部12f,侧凹口12的开口缘具有2个边缘,亦即具有中心肋7的表面侧的主边缘12g、和比主边缘12g还靠近轮胎径向内侧的副边缘12h。首先,主边缘12g形成于:中心肋7的表面和侧壁12b的第3部分12e之间的连接部位。另外,副边缘12h形成于:侧壁12b的第1部分12c和侧壁12b的第2部分12d之间的连接部位。
台阶部12f的宽度(侧壁12b的第2部分12d的宽度)W3可以设定于:第1部分12c处的侧凹口12的宽度W4的0.1倍以上1.0倍以下的范围。宽度W4可以设定于0.3mm以上3mm以下的范围。侧凹口12的宽度W4可以设定于1.2mm以上10mm以下的范围。因此,包含台阶部12f的宽度W3在内的侧凹口12的宽度可以设定于1.8mm以上16mm以下的范围。另外,台阶部12f距离侧凹口12的表面的深度位置(侧壁12b的第3部分12e的高度)DE3可以设定于:侧凹口12的深度DE4的0.05倍以上0.5倍以下的范围。侧凹口12的深度DE4可以设定于2mm以上13mm以下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侧凹口12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侧壁12b的第2部分12d相对于中心凹口11的表面所成的角度γ2为0度。该角度γ2可以设定于-30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围(对于角度γ2的正负符号,在图6中将顺时针设为正)。
如前述那样,在中心肋7,且在与中心凹口1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的部分,设置有2条直线刀槽花纹13A、13B。这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是指:上述直线刀槽花纹13A、13B的至少一部分相对于中心凹口11而在轮胎周向上重叠。中心凹口11向右上方倾斜(角度θ1为30度以上85度以下、且角度θ2为0度以上60度以下),与此相对,直线刀槽花纹13A、13B向右下方倾斜。直线刀槽花纹13A、13B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角度θ4可以设定于-85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围。这样,直线刀槽花纹13A、13B以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成角度θ4的方式延伸,其中该角度θ4是正负符号与中心凹口11的角度θ1、θ2不同的角度。因此,表示中心凹口11所延伸的方向的虚拟线、和表示直线刀槽花纹13A、13B所延伸的方向的虚拟线构成:在轮胎周向的一个方向(图4中朝上)上呈凸状的折线。
在中心凹口11的前端、和与中心凹口11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的直线刀槽花纹13A、13B的前端之中,与中心主沟5最近的前端可以位于:中心肋7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具体而言,上述前端可以配置于:以中心肋7的宽度方向上的中心(图4中由符号CRC表示)作为中心的宽度CRW1的范围内。这里,宽度CRW1可以设定于中心肋7的宽度CRW0(平均宽度)的0.1倍以上0.4倍以下的范围。
直线刀槽花纹13A、13B的宽度可以设定为0.3mm以上1.5mm以下。另外,直线刀槽花纹13A、13B的深度可以设定为2mm以上13mm以下。
如前述那样,在中心肋7,且在与侧凹口1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的部分,设置有2条直线刀槽花纹14A、14B。这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是指:上述直线刀槽花纹14A、14B的至少一部分在轮胎周向上与侧凹口12重叠。侧凹口12向右上方倾斜(角度θ3为30度以上85度以下),与此相对,直线刀槽花纹14A、14B向右下方倾斜。直线刀槽花纹14A、14B相对于轮胎径向的角度θ5可以设定于-85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围。这样,直线刀槽花纹14A、14B以相对于轮胎周向而成角度θ5的方式延伸,其中该角度θ5是正负符号与侧凹口12的角度θ3不同的角度。因此,表示侧凹口12所延伸的方向的虚拟线、和表示直线刀槽花纹14A、14B所延伸的方向的虚拟线构成:在轮胎周向的一个方向(图4中朝下)上呈凸状的折线。
在侧凹口12的前端、和与侧凹口12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对置的直线刀槽花纹14A、14B的前端之中,与胎肩主沟6最近的前端可以配置于:前述的宽度CRW1的范围。
直线刀槽花纹14A、14B的宽度可以设定为0.3mm以上1.5mm以下。另外,直线刀槽花纹14A、14B的深度可以设定为2mm以上13mm以下。
(胎肩横沟以及胎肩花纹块的详情)
下面,主要参照图7来说明胎肩横沟8和胎肩花纹块9的详情。如前述那样,在胎肩花纹块9设置有:1条断续刀槽花纹21、2条复合刀槽花纹22、以及2条直线刀槽花纹23。
胎肩横沟8具备:与胎肩主沟6连接的内侧部分8a、和一端与内侧部分8a连接且在轮胎宽度方向朝外并以超过接地端GE的方式延伸的外侧部分8b。一并参照图2,外侧部分8b的另一端如前述那样,位于胎肩部4和胎侧部3的边界。
胎肩横沟8大致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但内侧部分8a和外侧部分8b的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倾斜是不同的。首先,内侧部分8a向右上方倾斜,内侧部分8a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θ6可以设定于2度以上45度以下的范围。然后,外侧部分8b朝右下方倾斜,外侧部分8b相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角度θ7可以设定于-20度以上-2度以下的范围。
胎肩横沟8的内侧部分8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与胎肩横沟8的外侧部分8b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相比较短。内侧部分8a的长度可以设定于:外侧部分8b的长度的0.1倍以上0.4倍以下的范围。
一并参照图8以及图9,将胎肩横沟8的内侧部分8a的宽度W5设定得比胎肩横沟8的外侧部分8b的宽度W6还窄。胎肩横沟8的内侧部分8a的宽度W5朝向胎肩主沟6而逐渐减小。在本实施方式中,将胎肩横沟8的内侧部分8a的深度DE5和胎肩横沟8的外侧部分8b的深度DE6设定为相同。也可以将内侧部分8a的深度DE5设定得比外侧部分8b的深度DE6还浅。胎肩横沟8的深度DE5、DE6可以设定于2mm以上13mm以下的范围。
继续一并参照图8以及图9,胎肩横沟8由底壁8c和彼此对置的一对侧壁8d进行界定。任意的侧壁8d都具有:第1部分8e、第2部分8f、以及第3部分8g。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壁8d的第1部分8e、第2部分8f、以及第3部分8g都是平坦面。在与胎肩横沟8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第1部分8e从底壁8c朝向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且大致沿着轮胎径向延伸。在相同的截面图中,第2部分8f的一端与第1部分8e的上端连接,第2部分8f以胎肩横沟8的宽度变宽的方式大致沿着轮胎周向延伸。在相同的截面图中,第3部分8g的下端与第2部分8f的另一端连接,上端与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连接。
在与胎肩横沟8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侧壁8d所延伸的方向在第1部分8e和第2部分8f的连接部分处急剧变化。即,在该第1部分8e和第2部分8f之间的连接部分,形成有台阶部8h。如前述那样,胎肩横沟8与胎肩主沟6一起界定出胎肩花纹块9。更具体而言,胎肩横沟8的侧壁8d与胎面部2的表面一起构成:胎肩花纹块9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角部。通过在胎肩横沟8的侧壁8d设置台阶部8h,胎肩花纹块9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角部不是由单一的边缘构成,而是由2段的边缘构成。即,胎肩花纹块9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角部具有: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侧的主边缘9a、和比主边缘9a还靠近轮胎径向内侧的副边缘9b。主边缘9a形成于: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和胎肩横沟8的侧壁8d的第3部分8g之间的连接部位。副边缘9b形成于:胎肩横沟8的侧壁8d的第1部分8e和侧壁8d之间的连接部位。
台阶部8h的宽度(侧壁8d的第2部分8f的宽度)W7可以设定于:第1部分8e处的胎肩横沟8的宽度W5、W6的0.1倍以上1.0倍以下的范围。另外,台阶部8h距离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的深度位置(侧壁8d的第3部分8g的高度)DE7可以设定于:胎肩横沟8的深度DE5、DE6的0.05倍以上0.5倍以下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与胎肩横沟8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侧壁8d的第2部分8f相对于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而成的角度γ3为0度。该角度γ3可以设定于-30度以上30度以下的范围(对于角度γ3的正负符号,在图8、9中将顺时针设为正)。
断续刀槽花纹21在轮胎径向观察时,从胎肩主沟6直至胎肩部4和胎侧部3的边界(一并参照图2)为止,在轮胎宽度方向上大致以锯齿状延伸。断续刀槽花纹21具有:交替配置的2种要素、即深部21a、21c、21e和浅部21b、21d。上述要素从胎肩主沟6朝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按深部21a、浅部21b、深部21c、浅部21d、以及深部21e的顺序配置。具体而言,深部21a的一端与胎肩主沟6连通,另一端与浅部21b的一端连通。浅部21b的另一端与深部21c的一端连通。深部21c的另一端与浅部21d的一端连通。浅部21d的另一端与深部21e的一端连通。深部21e的另一端在胎肩花纹块9内形成终端。
一并参照图10以及图11,断续刀槽花纹21具备:从作为与胎肩主沟6连接的要素的深部21a起,直至作为距离胎肩主沟6最远的要素的深部21e为止而连续的1条浅沟21f。换言之,浅沟21f被设置成:由构成断续刀槽花纹21的所有要素亦即深部21a、21c、21e和浅部21b、21d共同享有。浅沟21f在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呈开口。
在深部21a、21c、21e中,还设置有:与浅沟21A连通的刀槽花纹主体21f、21g、21h。刀槽花纹主体21f、21g、21h的上端与浅沟21A的下部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刀槽花纹主体21为直线刀槽花纹。
浅部21b、21d不具备刀槽花纹主体,仅由浅沟21A构成。因此,深部21a、21c、21e的刀槽花纹主体21f、21g、21h彼此不连通。换言之,深部21a和深部21c仅通过浅沟21A而在空间上连接,其中该浅沟21A构成介于深部21a和深部21c之间的浅部21b。另外,深部21c和深部21e仅通过浅沟21A而在空间上连接,其中该浅沟21A构成介于深部21c和深部21e之间的浅部21d。
参照图7,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断续刀槽花纹21的所有要素亦即深部21a、21c、21e和浅部21b、21d在轮胎径向观察时为直线状。对于轮胎宽度方向的尺寸亦即长度而言,深部21a的长度L1和深部21c的长度L2大致相同,深部21e的长度L3与深部21a、21c的长度L1、L2相比足够长。深部21a、21c、21e的长度L1、L2、L3可以设定于:胎肩花纹块9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全长L4的0.1倍以上0.5倍以下的范围。浅部21b、21d的长度L5、L6与深部21a、21c、21e的长度L1、L2、L3相比足够短。浅部21b、21d的长度L5、L6可以设定于:深部21a、21c、21e的长度L1、L2、L3中的最短的长度的0.1倍以上0.5倍以下的范围。
深部21c相对于深部21a而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另外,深部21e相对于深部21c而在轮胎周向上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深部21c相对于深部21a而在图7中向下侧偏移,深部21e相对于深部21c而在图7中向下侧偏移。在本实施方式中,深部21a、21c、21e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θ8、θ9、θ10都是0度。角度θ8~θ10可以设定于-20度以上20度以下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浅部21b、21d朝右下方倾斜,它们与轮胎宽度方向所成的角度θ11、θ12为-30度。在深部21a、21c、21e以本实施方式这样的方式偏移配置的情况下,角度θ11、θ12可以设定于-45度以上-2度以下的范围。另外,与本实施方式不同,在深部21c相对于深部21a在图7中向上侧偏移、深部21e相对于深部21c在图7中向上侧偏移的情况下,浅部21b、21d具有向右上方的倾斜。在该情况下,角度θ11、θ12可以设定于2度以上45度以下的范围。因此,角度θ11、θ12的绝对值可以设定于2度以上45度以下的范围。
一并参照图10以及图11,浅沟21A由在轮胎周向上对置的一对侧壁21i进行界定。另外,刀槽花纹主体21f、21g、21h由与浅沟21A的开口部在轮胎径向上对置的底壁21j、一对平坦的侧壁21k进行界定。
对浅沟21A进行界定的侧壁21i在与浅沟21A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构成锥形状。具体而言,在截面图中,侧壁21i相对于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而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图10以及图11中,右侧的侧壁21i相对于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的倾斜角度γ4为45度。倾斜角度γ4可以设定于5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在图10以及图11中,左侧的侧壁21i相对于胎肩花纹块9的表面的倾斜角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为-45度,可以设定于-60度以上-5度以下的范围。即,侧壁21e相对于胎肩花纹块9的倾斜角度γ4的绝对值可以设定于5度以上60度以下的范围。
浅沟21A的深度DE8可以设定于:深部21a、21c、21e的总深度DE9(浅沟21A的深度DE8与刀槽花纹主体21f、21g、21h的深度DE9的和)的0.05倍以上0.5倍以下的范围。在与浅沟21A所延伸的方向相正交的方向的截面图中,浅沟21A的最大宽度亦即浅沟21A的开口部(深部21a、21c、21e和浅部21b、21d的开口部也同样)的最大宽度W8可以设定于:刀槽花纹主体21f、21g、21h的宽度W9的1.2倍以上5倍以下的范围。
复合刀槽花纹22的直线刀槽花纹部22a设置于:在轮胎周向上与胎肩横沟8的内侧部分8a(具有相对较窄的沟宽度W5)相对应的部分。即,直线刀槽花纹部22a的一部分相对于内侧部分8a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重叠。另外,复合刀槽花纹22的波形刀槽花纹部22b设置于:在轮胎周向上与胎肩横沟8的外侧部分8b(具有相对较宽的槽宽度W6)相对应的部分。即,波形刀槽花纹部22b相对于外侧部分8b而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重叠。
在复合刀槽花纹22中,将在轮胎周向上与断续刀槽花纹21的深部21a、21c、21e相对应的部分(分别由符号22c、22e、22g表示)的深度设定得:比在轮胎周向上与断续刀槽花纹21的浅部21b、21d相对应的部分(分别由符号22d、22f表示)的深度还浅。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轮胎1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胎肩花纹块9的胎肩部4设置有无花纹区域4a,因此,与在胎肩部4形成有刀槽花纹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胎肩部4的刚性。特别是,由于在胎肩部4的轮胎周向上的除了中央部之外的两侧部设置有无花纹区域4a,因此,能够提高胎肩花纹块9的轮胎周向上的两端部的刚性。在胎肩花纹块9中,从操控稳定性能以及耐久性能等的观点考虑,希望端部的刚性高于中央部。因此,如上述结构那样,提高胎肩花纹块9的两端部的刚性的结构是比较有效的。另外,由于胎侧部3是非接地的区域,因此,所要求的刚性不如胎肩部4那样高。因此,通过将直线刀槽花纹23设置于胎侧部3,能够防止过度提高胎侧部3的刚性。因此,能够适当地提高胎肩部4的刚性,而不是过度提高胎肩花纹块9的胎侧部3的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置有直线刀槽花纹23,因此能够防止胎侧部3的刚性过度降低。如果对通常使用的波形刀槽花纹和直线刀槽花纹进行比较,则直线刀槽花纹的刚性的降低量小于波形刀槽花纹的刚性的降低量。因此,通过将直线刀槽花纹23设置于胎侧部3,从而能够适当地维持胎肩花纹块9的胎侧部3的刚性。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在胎肩花纹块9的胎面部2设置复合刀槽花纹22而使得接地的边缘的数量增加,因此,能够提高牵引性能以及制动性能。另外,通过在对复合刀槽花纹22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来设置直线刀槽花纹23,从而能够使胎肩花纹块9的刚性均匀化。即,胎肩花纹块9的胎侧部3被直线刀槽花纹23划分出的比例、和胎肩花纹块9的胎面部2被复合刀槽花纹22划分出的比例大致相等。由此,能够抑制刚性的不均匀而抑制偏磨损,从而能够提高耐久性能。另外,如果在对复合刀槽花纹22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来设置直线刀槽花纹23,则能够获得:作为上述刀槽花纹的形状而连续的目视确认性,从而获得优良的外观美观性。但是,在对复合刀槽花纹22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来设置的刀槽花纹并非必须是直线状,也可以是例如波形刀槽花纹。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有能够横跨胎面部2、胎肩部4、以及胎侧部3而延伸的断续刀槽花纹21,从而能够在整体上适当地维持胎肩花纹块9的刚性。特别是,由于在轮胎周向上的胎肩花纹块9的中央部设置有断续刀槽花纹21,因此,刚性降低的是该中央部,要求有较高刚性的两侧部的刚性则被维持得较高。另外,由于在该两侧部分别设置有无花纹区域4a、直线刀槽花纹23、以及复合刀槽花纹22,因此,使胎面部2以及胎侧部3的刚性适当降低,并且将要求有较高刚性的胎肩部4的刚性维持得较高。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方式,能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

Claims (4)

1.一种充气轮胎,其具备:
中心主沟,其以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胎面部的轮胎宽度方向的中央区域;
胎肩主沟,其以沿着所述轮胎周向延伸的方式形成于所述胎面部的比所述中心主沟更靠近接地端侧的位置;
多个胎肩横沟,其沿着所述轮胎宽度方向延伸,一端与胎肩主沟连通,另一端在比所述接地端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的位置形成终端,并且在所述轮胎周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以及
胎肩花纹块,其是通过所述胎肩主沟、和在所述轮胎周向上彼此相邻的2条所述胎肩横沟而被界定出的,
所述胎肩花纹块具有:比所述接地端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所述胎面部、在比所述接地端更靠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且沿着轮胎径向延伸的胎侧部、以及作为将所述胎面部和所述胎侧部连接起来的弯曲部的胎肩部,
在所述胎肩花纹块,且在所述胎肩部的所述轮胎周向上的除了中央部之外的两侧部,设置有:未形成有凹凸的无花纹区域,
在所述胎侧部设置有:在轮胎径向上延伸至所述无花纹区域为止的第1刀槽花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所述第1刀槽花纹为直线刀槽花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胎肩花纹块的所述胎面部还具备:在所述轮胎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2刀槽花纹,该第2刀槽花纹的一端与所述胎肩主沟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无花纹区域为止,
所述第1刀槽花纹被设置于:对所述第2刀槽花纹进行虚拟延长后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所述轮胎周向的所述胎肩花纹块的中央部还具备:横跨所述胎面部、所述胎肩部、以及所述胎侧部而延伸的连续刀槽花纹,
在所述轮胎周向的所述连续刀槽花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所述无花纹区域、所述第1刀槽花纹、以及所述第2刀槽花纹。
CN201810926816.5A 2017-08-31 2018-08-15 充气轮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21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167111A JP6927806B2 (ja) 2017-08-31 2017-08-31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7-167111 2017-08-3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1442A true CN109421442A (zh) 2019-03-05
CN109421442B CN109421442B (zh) 2021-01-22

Family

ID=65321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2681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9421442B (zh) 2017-08-31 2018-08-15 充气轮胎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927806B2 (zh)
CN (1) CN109421442B (zh)
DE (1) DE102018119925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8408A1 (de) * 1981-05-09 1982-12-09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Fahrzeugluftreifen
EP0457233A2 (en) * 1990-05-14 1991-11-21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Tread for motor vehicle tire
JPH07329510A (ja) * 1994-06-09 1995-12-19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0787600A1 (en) * 1996-02-05 1997-08-0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 tire having good diverse properties
CN10318290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CN106042785A (zh) * 2015-04-17 2016-10-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6104215B2 (ja) * 2014-09-24 2017-03-2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41041A (en) 1978-09-18 1980-03-22 Hitachi Ltd Channel number counter
DE8809991U1 (zh) * 1988-08-04 1988-10-20 Sp Reifenwerke Gmbh, 6450 Hanau, De
JPH0325007A (ja) * 1989-06-23 1991-02-01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ラジアルタイヤ
JPH07228106A (ja) * 1994-02-17 1995-08-29 Bridgestone Corp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H08183312A (ja) * 1994-12-28 1996-07-16 Yokohama Rubber Co Ltd:The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JP4056304B2 (ja) * 2002-06-24 2008-03-05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氷雪路用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1505976B (zh) * 2006-08-29 2011-03-09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5454602B2 (ja) * 2012-03-14 2014-03-26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KR101531212B1 (ko) * 2013-03-06 2015-06-24 요코하마 고무 가부시키가이샤 공기입 타이어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118408A1 (de) * 1981-05-09 1982-12-09 Continental Gummi-Werke Ag, 3000 Hannover Fahrzeugluftreifen
EP0457233A2 (en) * 1990-05-14 1991-11-21 PIRELLI COORDINAMENTO PNEUMATICI S.p.A. Tread for motor vehicle tire
JPH07329510A (ja) * 1994-06-09 1995-12-19 Ohtsu Tire & Rubber Co Ltd :The 空気入りタイヤ
EP0787600A1 (en) * 1996-02-05 1997-08-06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A tire having good diverse properties
CN10318290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JP6104215B2 (ja) * 2014-09-24 2017-03-29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6042785A (zh) * 2015-04-17 2016-10-26 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充气轮胎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21442B (zh) 2021-01-22
DE102018119925A1 (de) 2019-02-28
JP6927806B2 (ja) 2021-09-01
JP2019043309A (ja) 2019-03-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4198B (zh) 充气轮胎
CN109421441A (zh) 充气轮胎
CN107249906B (zh) 车辆充气轮胎
JP6790495B2 (ja) タイヤ
CN109421437A (zh) 充气轮胎
JP6173895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9070655B (zh) 充气轮胎
CN104773037B (zh) 充气轮胎
CN105313601B (zh) 充气轮胎
CN109421439A (zh) 充气轮胎
JP4367667B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CN108349317A (zh) 农用轮胎
JP6844377B2 (ja) タイヤ
JP6790098B2 (ja) 大型トラックタイヤトレッド及び大型トラックタイヤ
CN108602393A (zh) 充气轮胎
CN109421442A (zh) 充气轮胎
CN104417279B (zh) 轮胎
CN109383197A (zh) 充气轮胎
WO2016038899A1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2016007973A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6517601B2 (ja) 空気入りタイヤ
JP7070180B2 (ja) タイヤ
CN110497740A (zh) 充气轮胎
JPH1148717A (ja) タイヤのトレッドパターン
JP2020131801A (ja) タイ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