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18447A -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18447A
CN109418447A CN201710780529.3A CN201710780529A CN109418447A CN 109418447 A CN109418447 A CN 109418447A CN 201710780529 A CN201710780529 A CN 201710780529A CN 109418447 A CN109418447 A CN 1094184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leaves
leaf
bud
tea
pi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052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金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Mengzong Ecological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Mengzong Ecological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Mengzong Ecological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Mengzong Ecological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8052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18447A/zh
Publication of CN1094184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1844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12Rolling or shredding tea leav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茶叶采摘:采摘时采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采摘的芽头大小最好一致,茶叶筛选分类:首先人工将采摘茶叶时掉入采摘篓内部的杂叶挑出,然后根据叶子的大小,利用筛选机器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分为两份,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在一起,一芽二叶的茶叶放在一起。该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较大茶叶与较小茶叶的帅选分离,将较大茶叶和较小茶叶分开加工,这样会提高较小茶叶的口感,且较小的茶叶加工时间会比较大茶叶加工时间短,会在加工较小的茶叶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相同时间内的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特有的一种著名饮品,遍销海内外,饮茶不但是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由于茶中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与抗氧化营养素,对于消除自由基有一定的效果,因此喝茶也有助防老,具养生保健功能,每天喝三两杯茶可起到防老的作用,茶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喝茶对于清油解腻,增强神经兴奋以及消食利尿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现在不仅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喝茶,并且有很多人喜欢喝喝好茶,由于喝茶的人增多,导致茶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目前的茶叶加工工艺,在茶叶采摘后都是将茶叶内部的杂质挑出然后直接开始杀青以及烘干,这样很多大小不一的茶叶会在一起进行加工,导致加工时较小的茶叶已经烘干完毕而较大的茶叶还处于烘干中,这样会使很多较小的茶叶过于烘干,影响饮用的口感,且烘干较小茶叶的时间与烘干较大茶叶的时间一样,在较小的茶叶上浪费了很多时间,降低了茶叶加工的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具备将茶叶的大小进行筛选分离,使较大茶叶和较小茶叶分开加工,减少较小茶叶的加工时间等优点,解决了较大茶叶和较小茶叶一起加工,在较小茶叶的加工上浪费了和较大茶叶同样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采摘:茶叶的采摘期都是在春分时节之后,谷雨季节之前,大约是每年的3月20日-4月10日,这段时间内如果茶叶有30%芽头达到采摘标准时,说明整个茶园内部的茶叶都快长出,这个时候便可以对即可开园采摘,采摘时采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采摘的芽头大小最好一致;
2)茶叶筛选分类:对采摘后的新鲜茶叶进行筛选,首先人工将采摘茶叶时掉入采摘篓内部的杂叶挑出,然后根据叶子的大小,利用筛选机器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分为两份,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在一起,一芽二叶的茶叶放在一起;
3)茶叶摊放:将新鲜的茶叶摊放在一块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不能超过3 厘米,然后将竹垫防止在通风效果好的地方,竹垫上的新鲜茶叶不能接受阳光直射,且每放置1.5个小时需要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一次翻动,将竹垫底部的新鲜茶叶翻到顶部,让竹垫底部的茶叶接受风吹,使整个竹垫上的新鲜茶叶内部的水分蒸发,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65-75wt%,一芽一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2-3个小时,一芽二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3-4个小时;
4)茶叶杀青:杀青时需要利用电动滚筒杀青机,当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温度达到200-230℃时,将分好的茶叶放入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杀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适当的高温以及投入适中的茶叶量,且在杀青时需要翻炒均匀,将茶叶杀熟杀透,当电动滚筒杀青机的内部发出茶叶跳动的声音时,停止对电动滚筒杀青机加热,继续对茶叶进行翻炒,直至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温度降至70-80℃时,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茶叶取出,一芽一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1-2分钟,一芽二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3-4分钟;
5)茶叶揉捻: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取出的茶叶放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5-6厘米,然后人工对茶叶进行揉捻,将茶叶内部的水分挤出来,且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挥发出来,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35-45wt%,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20-40秒,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40-50 秒;
6)茶叶冷却:将揉捻后的茶叶平摊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3-4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进一步散失茶叶内部的水分并减少茶叶的青草气息,一芽一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1-2分钟,一芽二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2-3分钟;
7)茶叶理条:根据茶叶的大小以及形状将茶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其中:特一级以形状优美且叶子没有损坏的茶叶为主,特二级以形状一般且叶子损坏不严重的茶叶为主,一级以形状较差以及且叶子损坏严重的茶叶为主,将茶叶分类后分开放置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1-2厘米;
8)茶叶处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80-9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2-3厘米,一芽一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20-30分钟,一芽二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30-4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20-25wt%;
9)茶叶摊凉:将烘干机上的茶叶取下,放置在竹垫上,厚度控制在1-2 厘米,然后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冷却,摊凉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
10)茶叶足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120-13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1-2厘米,一芽一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5-15分钟,一芽二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10-2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3-6wt%;
11)茶叶降温:将足烘过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垫上,茶叶的厚度控制在1-2 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降温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12)茶叶包装: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茶叶放置在一起,去除茶叶内部烘干过度的茶叶以及茶叶内部的杂质,然后对不同等级的茶叶使用不同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具备以下
有益效果:
1、该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较大茶叶与较小茶叶的帅选分离,将较大茶叶和较小茶叶分开加工,这样会提高较小茶叶的口感,且较小的茶叶加工时间会比较大茶叶加工时间短,会在加工较小的茶叶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相同时间内的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
2、该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通过人工对茶叶进行揉捻,将茶叶内部的水分挤出来,且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挥发出来,这样可以快速的帮助茶叶排出内部的水分,且人工挤压时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排出,可以增强茶叶的口感,防止茶叶在喝的时候会有青草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采摘:茶叶的采摘期都是在春分时节之后,谷雨季节之前,大约是每年的3月20日-4月10日,这段时间内如果茶叶有30%芽头达到采摘标准时,说明整个茶园内部的茶叶都快长出,这个时候便可以对即可开园采摘,采摘时采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采摘的芽头大小最好一致;
2)茶叶筛选分类:对采摘后的新鲜茶叶进行筛选,首先人工将采摘茶叶时掉入采摘篓内部的杂叶挑出,然后根据叶子的大小,利用筛选机器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分为两份,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在一起,一芽二叶的茶叶放在一起;
3)茶叶摊放:将新鲜的茶叶摊放在一块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不能超过3 厘米,然后将竹垫防止在通风效果好的地方,竹垫上的新鲜茶叶不能接受阳光直射,且每放置1.5个小时需要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一次翻动,将竹垫底部的新鲜茶叶翻到顶部,让竹垫底部的茶叶接受风吹,使整个竹垫上的新鲜茶叶内部的水分蒸发,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65wt%,一芽一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一芽二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4个小时;
4)茶叶杀青:杀青时需要利用电动滚筒杀青机,当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温度达到200℃时,将分好的茶叶放入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杀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适当的高温以及投入适中的茶叶量,且在杀青时需要翻炒均匀,将茶叶杀熟杀透,当电动滚筒杀青机的内部发出茶叶跳动的声音时,停止对电动滚筒杀青机加热,继续对茶叶进行翻炒,直至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温度降至70℃时,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茶叶取出,一芽一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 2分钟,一芽二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4分钟;
5)茶叶揉捻: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取出的茶叶放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5厘米,然后人工对茶叶进行揉捻,将茶叶内部的水分挤出来,且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挥发出来,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35wt%,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40秒,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50秒;
6)茶叶冷却:将揉捻后的茶叶平摊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3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进一步散失茶叶内部的水分并减少茶叶的青草气息,一芽一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2分钟,一芽二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3分钟;
7)茶叶理条:根据茶叶的大小以及形状将茶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其中:特一级以形状优美且叶子没有损坏的茶叶为主,特二级以形状一般且叶子损坏不严重的茶叶为主,一级以形状较差以及且叶子损坏严重的茶叶为主,将茶叶分类后分开放置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2厘米;
8)茶叶处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9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3厘米,一芽一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20分钟,一芽二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3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24wt%;
9)茶叶摊凉:将烘干机上的茶叶取下,放置在竹垫上,厚度控制在1厘米,然后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冷却,摊凉时间控制在10分钟;
10)茶叶足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13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2厘米,一芽一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5分钟,一芽二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1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5wt%;
11)茶叶降温:将足烘过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垫上,茶叶的厚度控制在2 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降温时间控制在5分钟;
12)茶叶包装: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茶叶放置在一起,去除茶叶内部烘干过度的茶叶以及茶叶内部的杂质,然后对不同等级的茶叶使用不同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实施例二: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采摘:茶叶的采摘期都是在春分时节之后,谷雨季节之前,大约是每年的3月20日-4月10日,这段时间内如果茶叶有30%芽头达到采摘标准时,说明整个茶园内部的茶叶都快长出,这个时候便可以对即可开园采摘,采摘时采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采摘的芽头大小最好一致;
2)茶叶筛选分类:对采摘后的新鲜茶叶进行筛选,首先人工将采摘茶叶时掉入采摘篓内部的杂叶挑出,然后根据叶子的大小,利用筛选机器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分为两份,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在一起,一芽二叶的茶叶放在一起;
3)茶叶摊放:将新鲜的茶叶摊放在一块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不能超过3 厘米,然后将竹垫防止在通风效果好的地方,竹垫上的新鲜茶叶不能接受阳光直射,且每放置1.5个小时需要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一次翻动,将竹垫底部的新鲜茶叶翻到顶部,让竹垫底部的茶叶接受风吹,使整个竹垫上的新鲜茶叶内部的水分蒸发,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75wt%,一芽一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一芽二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
4)茶叶杀青:杀青时需要利用电动滚筒杀青机,当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温度达到230℃时,将分好的茶叶放入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杀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适当的高温以及投入适中的茶叶量,且在杀青时需要翻炒均匀,将茶叶杀熟杀透,当电动滚筒杀青机的内部发出茶叶跳动的声音时,停止对电动滚筒杀青机加热,继续对茶叶进行翻炒,直至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温度降至80℃时,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茶叶取出,一芽一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 1分钟,一芽二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3分钟;
5)茶叶揉捻: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取出的茶叶放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6厘米,然后人工对茶叶进行揉捻,将茶叶内部的水分挤出来,且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挥发出来,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45wt%,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20秒,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40秒;
6)茶叶冷却:将揉捻后的茶叶平摊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4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进一步散失茶叶内部的水分并减少茶叶的青草气息,一芽一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1分钟,一芽二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2分钟;
7)茶叶理条:根据茶叶的大小以及形状将茶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其中:特一级以形状优美且叶子没有损坏的茶叶为主,特二级以形状一般且叶子损坏不严重的茶叶为主,一级以形状较差以及且叶子损坏严重的茶叶为主,将茶叶分类后分开放置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1厘米;
8)茶叶处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8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2厘米,一芽一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30分钟,一芽二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4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23wt%;
9)茶叶摊凉:将烘干机上的茶叶取下,放置在竹垫上,厚度控制在1厘米,然后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冷却,摊凉时间控制在20分钟;
10)茶叶足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12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1厘米,一芽一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15分钟,一芽二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2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5wt%;
11)茶叶降温:将足烘过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垫上,茶叶的厚度控制在1 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降温时间控制在10分钟;
12)茶叶包装: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茶叶放置在一起,去除茶叶内部烘干过度的茶叶以及茶叶内部的杂质,然后对不同等级的茶叶使用不同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实施例三: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采摘:茶叶的采摘期都是在春分时节之后,谷雨季节之前,大约是每年的3月20日-4月10日,这段时间内如果茶叶有30%芽头达到采摘标准时,说明整个茶园内部的茶叶都快长出,这个时候便可以对即可开园采摘,采摘时采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采摘的芽头大小最好一致;
2)茶叶筛选分类:对采摘后的新鲜茶叶进行筛选,首先人工将采摘茶叶时掉入采摘篓内部的杂叶挑出,然后根据叶子的大小,利用筛选机器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分为两份,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在一起,一芽二叶的茶叶放在一起;
3)茶叶摊放:将新鲜的茶叶摊放在一块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不能超过3 厘米,然后将竹垫防止在通风效果好的地方,竹垫上的新鲜茶叶不能接受阳光直射,且每放置1.5个小时需要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一次翻动,将竹垫底部的新鲜茶叶翻到顶部,让竹垫底部的茶叶接受风吹,使整个竹垫上的新鲜茶叶内部的水分蒸发,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75wt%,一芽一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2个小时,一芽二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3个小时;
4)茶叶杀青:杀青时需要利用电动滚筒杀青机,当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温度达到230℃时,将分好的茶叶放入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杀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适当的高温以及投入适中的茶叶量,且在杀青时需要翻炒均匀,将茶叶杀熟杀透,当电动滚筒杀青机的内部发出茶叶跳动的声音时,停止对电动滚筒杀青机加热,继续对茶叶进行翻炒,直至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温度降至80℃时,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茶叶取出,一芽一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 1分钟,一芽二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3分钟;
5)茶叶揉捻: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取出的茶叶放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6厘米,然后人工对茶叶进行揉捻,将茶叶内部的水分挤出来,且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挥发出来,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45wt%,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20秒,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40秒;
6)茶叶冷却:将揉捻后的茶叶平摊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4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进一步散失茶叶内部的水分并减少茶叶的青草气息,一芽一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1分钟,一芽二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2分钟;
7)茶叶理条:根据茶叶的大小以及形状将茶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其中:特一级以形状优美且叶子没有损坏的茶叶为主,特二级以形状一般且叶子损坏不严重的茶叶为主,一级以形状较差以及且叶子损坏严重的茶叶为主,将茶叶分类后分开放置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2厘米;
8)茶叶处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9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3厘米,一芽一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20分钟,一芽二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3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24wt%;
9)茶叶摊凉:将烘干机上的茶叶取下,放置在竹垫上,厚度控制在2厘米,然后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冷却,摊凉时间控制在10分钟;
10)茶叶足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13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2厘米,一芽一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5分钟,一芽二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1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5wt%;
11)茶叶降温:将足烘过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垫上,茶叶的厚度控制在2 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降温时间控制在5分钟;
12)茶叶包装: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茶叶放置在一起,去除茶叶内部烘干过度的茶叶以及茶叶内部的杂质,然后对不同等级的茶叶使用不同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通过以上三个实施例均能达到高效率加工茶叶的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较大茶叶与较小茶叶的帅选分离,将较大茶叶和较小茶叶分开加工,这样会提高较小茶叶的口感,且较小的茶叶加工时间会比较大茶叶加工时间短,会在加工较小的茶叶时节省大量的时间,提高相同时间内的茶叶产量,提高茶叶加工的效率,且通过人工对茶叶进行揉捻,将茶叶内部的水分挤出来,且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挥发出来,这样可以快速的帮助茶叶排出内部的水分,且人工挤压时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排出,可以增强茶叶的口感,防止茶叶在喝的时候会有青草味。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

1.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采摘:茶叶的采摘期都是在春分时节之后,谷雨季节之前,大约是每年的3月20日-4月10日,这段时间内如果茶叶有30%芽头达到采摘标准时,说明整个茶园内部的茶叶都快长出,这个时候便可以对即可开园采摘,采摘时采取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的新鲜茶叶,采摘的芽头大小最好一致;
2)茶叶筛选分类:对采摘后的新鲜茶叶进行筛选,首先人工将采摘茶叶时掉入采摘篓内部的杂叶挑出,然后根据叶子的大小,利用筛选机器将采摘的新鲜茶叶分为两份,一芽一叶的茶叶放在一起,一芽二叶的茶叶放在一起;
3)茶叶摊放:将新鲜的茶叶摊放在一块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不能超过3厘米,然后将竹垫防止在通风效果好的地方,竹垫上的新鲜茶叶不能接受阳光直射,且每放置1.5个小时需要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一次翻动,将竹垫底部的新鲜茶叶翻到顶部,让竹垫底部的茶叶接受风吹,使整个竹垫上的新鲜茶叶内部的水分蒸发,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65-75wt%,一芽一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2-3个小时,一芽二叶的摊放时间控制在3-4个小时;
4)茶叶杀青:杀青时需要利用电动滚筒杀青机,当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温度达到200-230℃时,将分好的茶叶放入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杀青过程中要注意控制适当的高温以及投入适中的茶叶量,且在杀青时需要翻炒均匀,将茶叶杀熟杀透,当电动滚筒杀青机的内部发出茶叶跳动的声音时,停止对电动滚筒杀青机加热,继续对茶叶进行翻炒,直至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温度降至70-80℃时,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的茶叶取出,一芽一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1-2分钟,一芽二叶的杀青时间控制在3-4分钟;
5)茶叶揉捻:将电动滚筒杀青机内部取出的茶叶放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5-6厘米,然后人工对茶叶进行揉捻,将茶叶内部的水分挤出来,且将茶叶内部的青草气息挥发出来,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35-45wt%,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20-40秒,一芽一叶的控制揉捻的时间为40-50秒;
6)茶叶冷却:将揉捻后的茶叶平摊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3-4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在降温的过程中进一步散失茶叶内部的水分并减少茶叶的青草气息,一芽一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1-2分钟,一芽二叶的茶叶的降温时间控制在2-3分钟;
7)茶叶理条:根据茶叶的大小以及形状将茶叶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其中:特一级以形状优美且叶子没有损坏的茶叶为主,特二级以形状一般且叶子损坏不严重的茶叶为主,一级以形状较差以及且叶子损坏严重的茶叶为主,将茶叶分类后分开放置在竹垫上,放置的厚度为1-2厘米;
8)茶叶处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80-9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2-3厘米,一芽一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20-30分钟,一芽二叶的处烘时间控制为30-4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20-25wt%;
9)茶叶摊凉:将烘干机上的茶叶取下,放置在竹垫上,厚度控制在1-2厘米,然后对竹垫上的茶叶进行冷却,摊凉时间控制在10-20分钟;
10)茶叶足烘:提升烘干机的温度,将烘干机的温度控制在120-130℃,然后将茶叶平摊在烘干机上,控制茶叶的厚度为1-2厘米,一芽一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5-15分钟,一芽二叶的足烘时间控制为10-20分钟,控制茶叶内部的水分含量达到3-6wt%;
11)茶叶降温:将足烘过后的茶叶放置在竹垫上,茶叶的厚度控制在1-2厘米,然后对茶叶进行快速降温,降温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12)茶叶包装:将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茶叶放置在一起,去除茶叶内部烘干过度的茶叶以及茶叶内部的杂质,然后对不同等级的茶叶使用不同的包装袋进行包装。
CN201710780529.3A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Pending CN10941844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0529.3A CN10941844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80529.3A CN10941844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18447A true CN109418447A (zh) 2019-03-05

Family

ID=655128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0529.3A Pending CN109418447A (zh) 2017-09-01 2017-09-01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1844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8394A (zh) * 2019-09-29 2019-12-13 西盟永农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叶杀青理条的方法
CN113287662A (zh) * 2021-06-11 2021-08-24 印江自治县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及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8394A (zh) * 2019-09-29 2019-12-13 西盟永农茶叶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一种茶叶杀青理条的方法
CN113287662A (zh) * 2021-06-11 2021-08-24 印江自治县兰香茶叶专业合作社 一种提高茶叶品质的茶叶烘干装置及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387127B (zh)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2754708A (zh) 红叶铁观音茶加工方法
CN101697760B (zh) 苞茶制作工艺
CN107549341B (zh) 一种金萱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1507461B (zh) 一种综合利用芦笋根茎叶制作袋泡茶的工艺
CN109938119B (zh) 一种大叶种黄茶及其高效制备方法
CN107319041B (zh) 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
CN106889220A (zh) 一种用陕南群体种茶树鲜叶制作白茶的方法
CN102389012A (zh) 一种养心菜保健茶的制作方法
CN104381484A (zh) 一种藤茶绿茶的生产工艺
CN107535628A (zh) 一种富硒晒青茶及其加工方法
CN102960514A (zh) 牡丹花蕊茶的制备方法
CN109418447A (zh) 一种高效率茶叶的加工工艺
CN102845535A (zh) 一种黑豆腐竹的制作方法
CN101933542B (zh) 一种制备阳羡雪芽茶的工艺流程
CN107258944A (zh)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101731393A (zh) 枣树芽茶的生产方法
CN109105542A (zh) 一种颗粒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CN101897377B (zh) 一种高γ-氨基丁酸茶的制备方法
CN106720496A (zh) 一种竹叶青生产工艺及其系统
CN106417712A (zh) 一种颗粒型青心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07821673A (zh) 一种含桂花的白茶制备方法
CN107927241B (zh) 一种加湿烘干的柑茶制备方法
CN112753805A (zh) 一种耐贮藏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742589A (zh) 一种苦丁茶生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30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