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53299A -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53299A
CN109353299A CN201811461870.3A CN201811461870A CN109353299A CN 109353299 A CN109353299 A CN 109353299A CN 201811461870 A CN201811461870 A CN 201811461870A CN 109353299 A CN109353299 A CN 1093532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rashworthy plate
damping spring
crash
collision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46187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鹏
王建华
付程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81146187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53299A/zh
Publication of CN1093532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5329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 B60R2021/343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using deformable body panel, bodywork or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撞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包括前防撞板,所述前防撞板的下方设置有后防撞板,所述后防撞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母,所述前防撞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减震柱,所述前防撞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该发明,通过传导杆和和活塞板相互配合,在产生撞击的过程中,能通过斜减震弹簧对撞击的力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活塞板挤压空腔内部的空气,将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橡胶密封圈与撞击车辆接触,可以形成密闭结构,使排出的空气更好的作用在撞击车辆上,利用排出的空气形成阻力,来达到防撞的效果,从而降低防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防撞效果更好。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防撞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是由动力驱动,具有4个或4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的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牵引载运人员和(或)货物的车辆。
汽车作为人们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通过驾驶汽车,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中短距离位置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每年正急剧上升,现有的汽车也具备各种各样的功能,其中,安全功能让人们较为重视。
汽车的安全机构包括有防撞装置,防撞装置能有效减少汽车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起到对驾驶者和乘客的安全保护作用,尤其是在人们开车的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前车刹车过于着急或者后车追尾导致碰撞,在速度较快无法及时有效刹车的情况下,会加剧碰撞产生的不良后果,严重时,会对驾驶者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汽车防撞装置作为汽车的重要安全构件,在汽车安全行驶的过程中,起到很大的积极作用,然而,现有的一般汽车防撞装置,仅仅是通过简单的防撞梁来达到防撞的效果,其防撞效果差,不能将撞击产生的力进行分解,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由防撞梁直接作用到车辆,然后再作用到人体,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无法达到安全防撞的效果。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具备能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分解,降低对人体的冲击力,防撞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一般汽车防撞装置,仅仅是通过简单的防撞梁来达到防撞的效果,其防撞效果差,不能将撞击产生的力进行分解,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力由防撞梁直接作用到车辆,然后再作用到人体,会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无法达到安全防撞的效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分解,降低对人体的冲击力,防撞效果好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包括前防撞板,所述前防撞板的下方设置有后防撞板,所述后防撞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母,所述前防撞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减震柱;
所述前防撞板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的内部沿水平方向放置有活塞板,所述活塞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传导杆,所述传导杆的底端向下贯穿前防撞板并与后防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导杆位于相邻的两个减震柱之间,所述前防撞板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排气孔,所述排气孔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前防撞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密封圈,所述橡胶密封圈向上延伸出前防撞板。
优选的,所述减震柱包括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内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柱,所述减震柱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外减震弹簧,所述外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前防撞板和后防撞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并且位于支撑管的内部设置有内减震弹簧,所述内减震弹簧的底端以及位于支撑管内腔的后防撞板上均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内减震弹簧通过挂环分别与支撑柱以及后防撞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底端与后防撞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支撑管并与前防撞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管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所述支撑柱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卡块,所述滑动卡块远离支撑柱的一端延伸至条形通孔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传导杆上套设有T形密封环,所述T形密封环的顶端嵌设于传导杆与前防撞板的相交处。
优选的,所述传导杆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包括一个连接杆和一个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套设在连接杆上,所述伸缩杆上套设有斜减震弹簧。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和连接管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与铰接座交接,所述伸缩杆顶端的铰接座与传导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底端的铰接座与后防撞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至八十度。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汽车安全防撞装置,通过传导杆和和活塞板相互配合,在产生撞击的过程中,能通过斜减震弹簧对撞击的力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活塞板挤压空腔内部的空气,将空气通过排气孔排出,橡胶密封圈与撞击车辆接触,可以形成密闭结构,使排出的空气更好的作用在撞击车辆上,利用排出的空气形成阻力,来达到防撞的效果,从而降低防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防撞效果更好。
2、该汽车安全防撞装置,通过减震柱外侧套设外减震弹簧,利用外减震弹簧与内减震弹簧相互配合,以达到加强减震防撞的效果,通过将滑动卡块设置在条形通孔中,确保了支撑管和支撑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减震柱不容易断裂,使用时的稳定性更高,有效降低了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了更大的安全保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C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支撑管和支撑柱的连接结构侧视图。
图中:1前防撞板、2后防撞板、3螺母、4减震柱、5空腔、6活塞板、7传导杆、8排气孔、9橡胶密封圈、10支撑管、11支撑柱、12外减震弹簧、13内减震弹簧、14条形通孔、15滑动卡块、16 T形密封环、17伸缩杆、18连接杆、19连接管、20斜减震弹簧、21转动杆、22铰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包括前防撞板1,前防撞板1的下方设置有后防撞板2,后防撞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母3,工作人员可以通孔,螺母3将该防撞装置安装在汽车上,在需要时,也可以通过其他连接结构对防撞装置再次加固,在此不再赘述,前防撞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减震柱4,减震柱4起到了主要减震以及连接的效果,将前防撞板1与后防撞板2连接在一起。
前防撞板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5,空腔5的内部沿水平方向放置有活塞板6,活塞板6设置在空腔5中,能将空气挤出,形成冲击力的阻力,从而达到防撞的效果,活塞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传导杆7,传导杆7能将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由前防撞板1传导至后防撞板2上,在传导的过程中通过空气进行减震,传导杆7的底端向下贯穿前防撞板1并与后防撞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传导杆7位于相邻的两个减震柱4之间,前防撞板1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排气孔8,排气孔8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在相同冲击力的情况下,排气孔的直径越小排出空气的速度越大,对冲击力产生的阻力就越大,从而达到更好的防撞效果,前防撞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密封圈9,橡胶密封圈9向上延伸出前防撞板1,橡胶密封圈9与撞击物接触,能对空气进行阻隔,在撞击过程中不至于过快的流失在外界,能使排出的空气与撞击物的接触效果更好,使排出的空气更好的作用在撞击物上。
具体的,减震柱4包括支撑管10,支撑管10的内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柱11,减震柱4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外减震弹簧12,外减震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前防撞板1和后防撞板2固定连接,支撑柱11的底端并且位于支撑管10的内部设置有内减震弹簧13,内减震弹簧13的底端以及位于支撑管10内腔的后防撞板2上均固定安装有挂环,内减震弹簧13通过挂环分别与支撑柱11以及后防撞板2连接,加强了支撑管10与支撑柱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内减震弹簧13与外减震弹簧12相互配合,使防撞的效果达到更好。
具体的,支撑管10的底端与后防撞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支撑柱11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支撑管10并与前防撞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提高了前防撞板1与后防撞板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具体的,支撑管10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14,支撑柱1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卡块15,滑动卡块15远离支撑柱11的一端延伸至条形通孔14的内部,使支撑管10与支撑柱11能更好的连接在一起。
具体的,传导杆7上套设有T形密封环16,T形密封环16的顶端嵌设于传导杆7与前防撞板1的相交处,将传导杆7与前防撞板1之间的连接处密封,使活塞板6与空腔5内底壁之间形成密封结构,在撞击的过程中,也能通过活塞板6与空腔5之间的恒压结构来达到防撞的效果。
具体的,传导杆7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17,伸缩杆17包括一个连接杆18和一个连接管19,连接管19套设在连接杆18上,伸缩杆17上套设有斜减震弹簧20,伸缩杆17能达到伸缩的效果,再配合斜减震弹簧20,不仅能有效减震,还能对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进行分解。
具体的,连接杆18和连接管19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1,转动杆21与铰接座22交接,伸缩杆17顶端的铰接座22与传导杆7固定连接,伸缩杆17底端的铰接座22与后防撞板2固定连接,伸缩杆1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至八十度,通过铰接座22和转动杆21的设置,能在减震过程中使传导杆7前后移动。
通过传导杆7和和活塞板6相互配合,在产生撞击的过程中,能通过斜减震弹簧20对撞击的力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活塞板6挤压空腔5内部的空气,将空气通过排气孔8排出,橡胶密封圈9与撞击车辆接触,可以形成密闭结构,使排出的空气更好的作用在撞击车辆上,利用排出的空气形成阻力,来达到防撞的效果,从而降低防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防撞效果更好,通过减震柱4外侧套设外减震弹簧12,利用外减震弹簧12与内减震弹簧13相互配合,以达到加强减震防撞的效果,通过将滑动卡块15设置在条形通孔14中,确保了支撑管10和支撑柱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减震柱4不容易断裂,使用时的稳定性更高,有效降低了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了更大的安全保证。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是撞击在前防撞板1上,通过传导杆7将冲击力向后防撞板2导送,在传导的过程中,通过活塞板6挤压空腔5内部的空气,将空气通过排气孔8排出,橡胶密封圈9与撞击车辆接触,可以形成密闭结构,再利用斜减震弹簧20对撞击的力进行分解,然后,通过外减震弹簧12与内减震弹簧13相互配合进行减震,通过将滑动卡块15设置在条形通孔14中,使支撑管10和支撑柱11之间连接稳定,使减震柱4不容易断裂。
综上所述,该汽车安全防撞装置,通过传导杆7和和活塞板6相互配合,在产生撞击的过程中,能通过斜减震弹簧20对撞击的力进行分解,然后通过活塞板6挤压空腔5内部的空气,将空气通过排气孔8排出,橡胶密封圈9与撞击车辆接触,可以形成密闭结构,使排出的空气更好的作用在撞击车辆上,利用排出的空气形成阻力,来达到防撞的效果,从而降低防撞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防撞效果更好。
并且,通过减震柱4外侧套设外减震弹簧12,利用外减震弹簧12与内减震弹簧13相互配合,以达到加强减震防撞的效果,通过将滑动卡块15设置在条形通孔14中,确保了支撑管10和支撑柱1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使减震柱4不容易断裂,使用时的稳定性更高,有效降低了撞击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为驾驶者和乘客提供了更大的安全保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包括前防撞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前防撞板(1)的下方设置有后防撞板(2),所述后防撞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螺母(3),所述前防撞板(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不少于三个等距离排列的减震柱(4);
所述前防撞板(1)的内部开设有空腔(5),所述空腔(5)的内部沿水平方向放置有活塞板(6),所述活塞板(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传导杆(7),所述传导杆(7)的底端向下贯穿前防撞板(1)并与后防撞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传导杆(7)位于相邻的两个减震柱(4)之间,所述前防撞板(1)的顶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排气孔(8),所述排气孔(8)的内径由下至上逐渐减小,所述前防撞板(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橡胶密封圈(9),所述橡胶密封圈(9)向上延伸出前防撞板(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柱(4)包括支撑管(10),所述支撑管(10)的内部穿插设置有支撑柱(11),所述减震柱(4)的外侧面固定安装有外减震弹簧(12),所述外减震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前防撞板(1)和后防撞板(2)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1)的底端并且位于支撑管(10)的内部设置有内减震弹簧(13),所述内减震弹簧(13)的底端以及位于支撑管(10)内腔的后防撞板(2)上均固定安装有挂环,所述内减震弹簧(13)通过挂环分别与支撑柱(11)以及后防撞板(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0)的底端与后防撞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1)的顶端向上延伸出支撑管(10)并与前防撞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10)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条形通孔(14),所述支撑柱(11)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卡块(15),所述滑动卡块(15)远离支撑柱(11)的一端延伸至条形通孔(14)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杆(7)上套设有T形密封环(16),所述T形密封环(16)的顶端嵌设于传导杆(7)与前防撞板(1)的相交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杆(7)的两侧均设置有伸缩杆(17),所述伸缩杆(17)包括一个连接杆(18)和一个连接管(19),所述连接管(19)套设在连接杆(18)上,所述伸缩杆(17)上套设有斜减震弹簧(2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8)和连接管(19)相背离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21),所述转动杆(21)与铰接座(22)交接,所述伸缩杆(17)顶端的铰接座(22)与传导杆(7)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7)底端的铰接座(22)与后防撞板(2)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7)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三十至八十度。
CN201811461870.3A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Withdrawn CN1093532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1870.3A CN109353299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461870.3A CN109353299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53299A true CN109353299A (zh) 2019-02-19

Family

ID=653306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461870.3A Withdrawn CN109353299A (zh) 2018-12-03 2018-12-03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353299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757A (zh) * 2019-05-29 2019-08-13 溧阳市力士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碰撞能力好的汽车后围内板
CN113062244A (zh) * 2021-03-19 2021-07-02 安徽建川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吸能的公路防撞护栏
CN113086032A (zh) * 2021-05-13 2021-07-09 蒙阴县鹏程万里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CN113460165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16757A (zh) * 2019-05-29 2019-08-13 溧阳市力士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防碰撞能力好的汽车后围内板
CN113460165A (zh) * 2020-03-31 2021-10-01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构造
CN113062244A (zh) * 2021-03-19 2021-07-02 安徽建川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吸能的公路防撞护栏
CN113086032A (zh) * 2021-05-13 2021-07-09 蒙阴县鹏程万里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53299A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CN204279629U (zh) 一种电动车框架结构
CN209208684U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CN105946692A (zh) 一种清障车的三级平台背载结构
CN203438965U (zh) 车架前部吸能结构以及车辆
CN205990920U (zh) 一种隧道仰拱自行式栈桥
CN204567277U (zh) 一种车用cng气瓶的安装组件
CN206218015U (zh) 一种矿用自卸车驾驶室骨架结构
CN202864180U (zh) 高位举升位移系统
CN101739844A (zh) 汽车安全碰撞缓冲装置
CN103863350A (zh) 一种复合式吸能结构及车辆底架结构
CN207683632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CN207670354U (zh) 一种车辆的保险杠横梁总成
CN203047129U (zh) 汽车通用门防撞梁总成
CN201923213U (zh) 结构刚性好的电动车
CN205149752U (zh) 一种用于汽车防撞钢梁的缓冲装置
CN209552926U (zh)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CN210912616U (zh) 一种12米纯电动客车全承载车架结构
CN110936930B (zh) 一种汽车碰撞紧急抱死制动装置
CN203890922U (zh) 弧形板吸能单元
CN206781867U (zh) 汽车车架
CN206086890U (zh) 一种空气前悬挂底架结构
CN208582892U (zh) 无骨架消防车厢体及其消防车
CN202806501U (zh) 自卸矿用车后门
CN110528953A (zh) 一种防攀爬太阳能的通讯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