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552926U -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552926U
CN209552926U CN201822184859.9U CN201822184859U CN209552926U CN 209552926 U CN209552926 U CN 209552926U CN 201822184859 U CN201822184859 U CN 201822184859U CN 209552926 U CN209552926 U CN 20955292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battery
protective
groups
spring
protective fe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184859.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学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jiqingy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822184859.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55292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55292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55292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架、动力电池、右纵梁、左纵梁、侧防护装置、下防护装置、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和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所述右纵梁通过铆钉固定在车架的一侧,所述左纵梁通过铆钉固定在车架的另一侧,所述动力电池安装在右纵梁与左纵梁之间,四组组所述侧防护装置对称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四周,所述下防护装置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底部,所述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分别设置在侧防护装置的两侧,所述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设置在下防护装置的下方,动力电池布置方案构成简单、连接可靠、组装容易、重量降低、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模块化便于自动化生产制造;有效避免外部碰撞等对电池的破坏。

Description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压力下,安全、环保、节能已成为当今汽车发展的主题,新能源汽车因其节能、环保无污染的优势,受到交通、能源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而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动力来源,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伴随电动汽车大范围的使用与普及,偶有新闻报道中电动汽车因碰撞起火,发生人员触电,甚至人员伤亡等严重事件。这造成人们的恐慌,也反应了人们对电动汽车的安全提出了更高、更可靠的要求。
纯电动卡车近年来发展迅猛,纯电动卡车的安全更为重要,关乎人身安全、货物安全,所以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更为重要。纯电动卡车在碰撞发生后可能造成电池发生漏电甚至短路起火,这进一步造成人员和车辆的二次伤害,导致车内人员人身伤害,甚至死亡,为避免这样的二次伤害,亟需一种有效的碰撞安全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提高整车及动力电池安全防护能力,有效避免外部碰撞等对电池的破坏;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及时有效地防护动力电池,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架、动力电池、右纵梁、左纵梁、侧防护装置、下防护装置、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和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所述右纵梁通过铆钉固定在车架的一侧,所述左纵梁通过铆钉固定在车架的另一侧,所述动力电池安装在右纵梁与左纵梁之间,四组组所述侧防护装置对称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四周,所述下防护装置设置在动力电池的底部,所述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分别设置在侧防护装置的两侧,所述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设置在下防护装置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包括防撞块、第三弹簧、第一防护栏、交叉杆组、第二防护栏、第一弹簧和升降柱,四组所述防撞块等距设置在第一防护栏的外侧,若干组所述第三弹簧安装在四组防撞块与第一防护栏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栏设置在第一防护栏的内侧,若干组所述交叉杆组设置在第一防护栏与第二防护栏之间,两组所述升降柱对称安装在第二防护栏的内侧,两组所述升降柱之间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穿过第二防护栏与第一防护栏通过螺栓固定,两组所述第一弹簧分别安装在两组升降柱上,两组所述升降柱的另一侧分别安装有固定筒,两组所述固定筒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池支架和第三电池支架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板、第二弹簧和限位缸,所述第二弹簧和限位缸分别安装在限位板内部,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限位缸的内侧,所述支撑柱的端部穿过限位板与限位缸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池支架。
优选的,所述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包括下防撞块、下第三弹簧和第三防护栏,四组所述下防撞块等距分布在第三防护栏的外侧,若干组所述第三弹簧设置在四组所述下防撞块与下防撞块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主要结构设计提高动力电池安全防护能力;优化动力电池布置形式,将动力电池箱数量由两个减少到一个。
2、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布置方案构成简单、连接可靠、组装容易、重量降低、安全可靠、维护方便,模块化便于自动化生产制造;有效避免外部碰撞等对电池的破坏。
3、在动力电池外部增加了防护栏、缓冲吸能装置,能够在发生碰撞时及时有效地防护动力电池,确保动力电池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分布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防护装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示意图。
图中:1、车架;2、动力电池;3、右纵梁;4、左纵梁;5、侧防护装置;6、下防护装置;7、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01、防撞块;702、第三弹簧;703、第一防护栏;704、交叉杆组;705、第二防护栏;706、第一弹簧;707、升降柱;708、固定筒;709、第一电池支架;710、第二电池支架;711、限位板;712、第二弹簧;713、限位缸;714、支撑柱;715、第三电池支架;8、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01、下防撞块;802、下第三弹簧;8033、第三防护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架1、动力电池2、右纵梁3、左纵梁4、侧防护装置5、下防护装置6、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和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所述右纵梁3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1的一侧,所述左纵梁4通过螺栓固定在车架1的另一侧,所述动力电池2安装在右纵梁3与左纵梁4之间,四组组所述侧防护装置5对称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四周,所述下防护装置6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底部,所述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分别设置在侧防护装置5的两侧,所述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设置在下防护装置6的下方。
具体的,所述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包括防撞块701、第三弹簧702、第一防护栏703、交叉杆组704、第二防护栏705、第一弹簧706和升降柱707,四组所述防撞块701等距设置在第一防护栏703的外侧,若干组所述第三弹簧702安装在四组防撞块701与第一防护栏703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栏705设置在第一防护栏703的内侧,若干组所述交叉杆组704设置在第一防护栏703与第二防护栏705之间,两组所述升降柱707对称安装在第二防护栏705的内侧,两组所述升降柱707之间设有支撑柱714,所述支撑柱714穿过第二防护栏705与第一防护栏703通过螺栓固定,两组所述第一弹簧706分别安装在两组升降柱707上,两组所述升降柱707的另一侧分别安装有固定筒708,两组所述固定筒70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池支架709和第三电池支架715连接,所述支撑柱714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板711、第二弹簧712和限位缸713,所述第二弹簧712和限位缸713分别安装在限位板711内部,所述第二弹簧712设置在限位缸713的内侧,所述支撑柱714的端部穿过限位板711与限位缸713连接,所述限位板71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池支架710。
具体的,所述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包括下防撞块801、下第三弹簧802和第三防护栏803,四组所述下防撞块801等距分布在第三防护栏803的外侧,若干组所述第三弹簧802设置在四组所述下防撞块801与下防撞块801之间。
如图2-5所示,通过优化动力电池2在整车中布置安装位置,将动力电池2布置安装到纯电动卡车车架右纵梁3和左纵梁4的内侧,充分利用车架1的左右纵梁抵御来自左右两侧碰撞、撞击等对动力电池2的破坏。
在动力电池2的左右、前后、下面五个方位增加防护栏,动力电池2上面为货箱底板,对动力电池2上方已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在动力电池2的箱外围增加一层机械结构保护装置。
在防护栏与电池支架之间加装缓冲吸能装置,分为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和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
工作原理:右纵梁3和左纵梁4分别安装在车架1的两侧,将动力电池2布置安装到纯电动卡车车架右纵梁3和左纵梁4的内侧,充分利用车架1的左右纵梁抵御来自左右两侧碰撞、撞击等对动力电池2的破坏。
在动力电池2的左右、前后增加侧防护装置5,在动力电池2下面增加下下防护装置6,动力电池2上面为货箱底板,对动力电池2上方已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在动力电池2的箱外围增加一层机械结构保护装置,在防护栏与电池支架之间加装缓冲吸能装置,分为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和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
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上的第一防护栏703的外侧设置若干组第三弹簧702,若干组第三弹簧702的外侧设置四组防撞块701,第一防护栏703的内侧设置若干组交叉杆组704,若干组交叉杆组704的内侧设置第二防护栏705,第二防护栏705的内侧设有两组第三弹簧706和两组升降柱707,升降柱707的另一端安装有固定筒708,两组固定筒708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电池支架709和第三电池支架715连接,第一电池支架709和第三电池支架715之间设有第二电池支架710,第二电池支架710通过限位板711、第二弹簧712和限位缸713与支撑柱714连接杆,支撑柱714的另一端穿过第二防护栏705与第一防护栏703连接,以此来对动力电池2进行防护。
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通过第三防护栏803外侧安装的若干组下第三弹簧802和四组下防撞块801来对动力电池2进行防护。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车架(1)、动力电池(2)、右纵梁(3)、左纵梁(4)、侧防护装置(5)、下防护装置(6)、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和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其特征在于:所述右纵梁(3)通过铆钉固定在车架(1)的一侧,所述左纵梁(4)通过铆钉固定在车架(1)的另一侧,所述动力电池(2)安装在右纵梁(3)与左纵梁(4)之间,四组组所述侧防护装置(5)对称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四周,所述下防护装置(6)设置在动力电池(2)的底部,所述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分别设置在侧防护装置(5)的两侧,所述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设置在下防护装置(6)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防护缓冲吸能装置(7)包括防撞块(701)、第三弹簧(702)、第一防护栏(703)、交叉杆组(704)、第二防护栏(705)、第一弹簧(706)和升降柱(707),四组所述防撞块(701)等距设置在第一防护栏(703)的外侧,若干组所述第三弹簧(702)安装在四组防撞块(701)与第一防护栏(703)之间,所述第二防护栏(705)设置在第一防护栏(703)的内侧,若干组所述交叉杆组(704)设置在第一防护栏(703)与第二防护栏(705)之间,两组所述升降柱(707)对称安装在第二防护栏(705)的内侧,两组所述升降柱(707)之间设有支撑柱(714),所述支撑柱(714)穿过第二防护栏(705)与第一防护栏(703)通过螺栓固定,两组所述第一弹簧(706)分别安装在两组升降柱(707)上,两组所述升降柱(707)的另一侧分别安装有固定筒(708),两组所述固定筒(708)的另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池支架(709)和第三电池支架(71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714)的另一端设有限位板(711)、第二弹簧(712)和限位缸(713),所述第二弹簧(712)和限位缸(713)分别安装在限位板(711)内部,所述第二弹簧(712)设置在限位缸(713)的内侧,所述支撑柱(714)的端部穿过限位板(711)与限位缸(713)连接,所述限位板(711)的另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池支架(7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防护缓冲吸能装置(8)包括下防撞块(801)、下第三弹簧(802)和第三防护栏(803),四组所述下防撞块(801)等距分布在第三防护栏(803)的外侧,若干组所述第三弹簧(802)设置在四组所述下防撞块(801)与下防撞块(801)之间。
CN201822184859.9U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Active CN20955292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4859.9U CN209552926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184859.9U CN209552926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552926U true CN209552926U (zh) 2019-10-29

Family

ID=683036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184859.9U Active CN209552926U (zh) 2018-12-25 2018-12-25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55292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616A (zh) * 2020-10-30 2021-01-29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防撞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77616A (zh) * 2020-10-30 2021-01-29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电动汽车动力电池防撞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27752U (zh) 客车正碰压溃吸能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客车
CN203438965U (zh) 车架前部吸能结构以及车辆
CN209552926U (zh) 一种纯电动卡车的动力电池车安全防护装置
CN206306981U (zh) 一种电动汽车用防撞梁
CN206374702U (zh) 一种汽车防撞装置
CN203346833U (zh) 一种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桥墩防撞护栏
CN207159814U (zh) 一种路桥防撞保护装置
CN214797601U (zh) 一种吸能防撞车用动力电池箱
CN209208684U (zh)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CN201785714U (zh) 一种高速公路护栏
CN208615869U (zh) 防撞梁吸能结构及汽车
CN207143799U (zh) 一种隧道多重缓冲护栏
CN209912930U (zh) 一种兼顾侧面碰撞防护的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包结构
CN210737428U (zh) 一种城市道路过街岛防撞吸能结构
CN103010133A (zh) 客车防撞梁结构
CN206968778U (zh) 一种轻型防撞半挂车
CN204703063U (zh) 一种桥梁护栏
CN206189585U (zh) 一种基于自平衡原理的柱子抗冲击设备
CN201802107U (zh) 一种防压机械式停车库
CN208164939U (zh) 一种客车用前部碰撞吸能机构
CN208939036U (zh) 一种具有高强度安装框架结构的电池模组系统
CN215321966U (zh) 一种新能源商用汽车电池包安全防护装置
CN215165029U (zh) 一种用于公路护栏的安全警示装置
CN220301159U (zh) 一种大型桥梁防护组合钢架结构
CN219218804U (zh) 一种市政桥梁防撞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10

Address after: 266043 No. 1, Loushan Road, Licang District, Qingdao,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Qingdao jiqingyuan Automobil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266000 No. 1 Lou Road, Licang District, Shandong, Qingdao

Patentee before: QINGDAO AUTOMOTIV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Universit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