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86032A -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86032A CN113086032A CN202110519558.0A CN202110519558A CN113086032A CN 113086032 A CN113086032 A CN 113086032A CN 202110519558 A CN202110519558 A CN 202110519558A CN 113086032 A CN113086032 A CN 113086032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ehicle
- distance
- protection
- semitrailer
- measu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3/00—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 B62D53/04—Tractor-trailer combinations; Road trains comprising a vehicle carrying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s load by having supporting means for the front or rear part of the other vehicle
- B62D53/06—Semi-trail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60R21/0136—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responsive to actual contact with an obstacle, e.g. to vehicle deformation, bumper displacement or bumper velocity relative to the vehicl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属于半挂车技术领域,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车头和与其相连的车身;测距防护机构,测距防护机构包括:对前车进行测距并防护的前车测防组件,用于对后车进行测距并防护的后车测防组件;控制组件,设置在车头内,当前车与车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或后车与车身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组件控制前车测防组件对车头进行防护或控制后车测防组件对车身进行防护。本发明通过设置测距防护机构对前后车距进行检测,检测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设定的距离进行前后防护,在撞击发生前进行缓冲防护,降低发生撞击时的冲击力,可重复使用进行防护,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挂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背景技术
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当车辆均匀受载时)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半挂车是通过牵引销与半挂车头相连接的一种重型的运输交通工具。
目前的半挂车为了提高行驶的安全性,通常会设置测距装置来检测与前车的距离,避免距离过近而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目前的具有测距功能的半挂车为了提高安全性,通常在车体的前后两端均设置测距雷达进行测距,并根据测距结构从车体内释放气囊对车体进行保护,以避免发生交通事故,而气囊无法重复实用,且当距离小于设定距离时也不一定会反生交通事故,而此时气囊将影响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包括:
车体,包括车头和与其相连的车身;
测距防护机构,用于与前后车测距并进行防护;
其中所述测距防护机构包括:
前车测防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头远离车身的一端,用于对前车进行测距并防护;
后车测防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远离车头的一端,用于对后车进行测距并防护;
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头内,当前车与车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或后车与车身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组件控制前车测防组件对车头进行防护或控制后车测防组件对车身进行防护;
其中所述前车测防组件包括:
第一防护件,安装在所述车头上,用于对车头进行防护;
第一测距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护件上,用于测量车头与前车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件包括:
防护架;
防护单元,设置在所述防护架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缓冲单元,设在所述防护单元上方并与防护架滑动连接;
顶出单元,设置在所述防护架内,用于将防护单元顶出防护架,此时缓冲单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防护单元与防护架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后车测防组件包括:
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二防护件与第一防护件结构相同,用于对车身进行防护;
第二测距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防护件上,用于测量车身与后车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控制器,安装在所述车头内;
显示器,安装在所述车头内,用于显示前车和后车与车体的距离。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速度传感器,用于对车体速度进行监测。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单元为第一弹性件。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顶出单元包括:
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架内的驱动电机;
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架内的转盘,所述转盘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以及
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上并偏心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用于随转盘转动并将防护单元顶出防护架。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单元包括:
固定杆;
滑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缓冲杆,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杆并与其滑动连接;
弹性挤压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当缓冲杆带着滑块向固定杆内滑动时,滑块对弹性挤压块进行挤压。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弹性挤压块包括:
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并与滑块相配合,所述挡板的滑动方向与滑块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第三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连接,当滑块挤压挡板时,挡板对第三弹性件进行压缩。
作为本发明的再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
第一磁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杆伸出固定杆的一端;
第二磁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靠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斥;
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缓冲杆伸出固定杆的一端外部,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一磁性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磁性件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测距防护机构对前后车距进行检测,检测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设定的距离进行前后防护,在撞击发生前进行缓冲防护,降低发生撞击时的冲击力,可重复使用进行防护,从而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的主视图;
图3为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的原理框图;
图4为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中第一防护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5为另一实施例中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中第一防护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中第一防护件的俯视剖面图;
图7为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中第一防护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中第一防护件的主视剖面图;
图9为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中缓冲单元的俯视剖面图;
图10为另一实施例中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中缓冲单元的俯视剖面图。
图中:1-车体、2-测距防护机构、3-车头、4-车身、5-前车测防组件、6-后车测防组件、7-控制组件、8-控制器、9-速度传感器、10-显示器、11-第一防护件、12-第一测距件、13-第二防护件、14-第二测距件、15-防护架、16-限位滑槽、17-让位槽、18-驱动电机、19-固定轴、20-连接杆、21-滑杆、22-转盘、23-防护板、24-第一弹簧、25-固定杆、26-第一缓冲槽、27-第二缓冲槽、28-滑块、29-缓冲杆、30-第一磁铁、31-第二弹簧、32-第二磁铁、33-挡板、34-第三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3所示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包括:
车体1,包括车头3和与其相连的车身4;
测距防护机构2,用于与前后车测距并进行防护,其中
所述测距防护机构2包括:
前车测防组件5,设置在所述车头3远离车身4的一端,用于对前车进行测距并防护;
后车测防组件6,设置在所述车身4远离车头3的一端,用于对后车进行测距并防护;
控制组件7,设置在所述车头3内,当前车与车头3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或后车与车身4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组件7控制前车测防组件5对车头3进行防护或控制后车测防组件6对车身4进行防护。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时,当车体1行驶在路上时,前车测防组件5对前方的车辆进行测距,并把控制信号发送个控制组件7,当控制组件7判断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前车测防组件5工作对车头2进行防护;同理,当后车与车身4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控组件7控制后车测防组件6对车身进行防护,从而有效对半挂车进行防护,不仅完成了测距工作,而且提高了行驶安全性。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前车测防组件5包括:
第一防护件11,安装在所述车头2上,用于对车头2进行防护;
第一测距件12,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护件11上,用于测量车头2与前车的距离;
所述后车测防组件6包括:
第二防护件13,安装在所述车身4上,用于对车身4进行防护;
第二测距件14,安装在所述第二防护件13上,用于测量车身4与后车的距离;
所述控制组件7包括:
控制器8,安装在所述车头2内;
显示器10,安装在所述车头2内,用于显示前车和后车与车体1的距离。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第一测距件12和第二测距件14可以为测距雷达,也可以为测距激光,只要能满足正常的测距准确工作即可,在车体1行驶过程中,第一测距件12和第二测距件14同时工作,对前车和后车的距离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构显示在显示器10上,显示器10为平板电视或LED显示屏,方便驾驶员观察的同时还可以进行语音播报,避免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更加人性化;当前后车距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器8控制显示器10醒目显示来提醒驾驶员,同时控制对应的第一防护件11和/或第二防护件13工作,进行相应的防护。
如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控制件还包括:速度传感器9,用于对车体1的速度进行监测。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通过设置速度传感器9与控制器8配合,通过当前车速与距离的变化,来对行驶安全系数进行分析,方便提醒驾驶员进行合理的加速、减速或避让。
如图4-8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第一防护件和第二防护件均包括:
防护架15;
防护单元,设置在所述防护架15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缓冲单元,设在所述防护单元上方并与防护架15滑动连接;
顶出单元,设置在所述防护架15内,用于将防护单元顶出防护架15,此时缓冲单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防护单元与防护架之间。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防护架15作为安装载体,分别设置在车头3前端和车身4后端,分别用于安装第一测距件12和第二测距件14的同时进行防护;防护单元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防护板23,其设置在防护架15外侧,其一侧安装有两个固定的滑杆21,滑杆21一端设置在防护架15内并与其滑动连接,两个滑杆21设置在防护架15内的一端通过连接杆20相连,连接杆20通过滑杆21带着防护板23向外滑动进行防护,为方便设置,在防护架15内开设与防护单元相配合的限位滑槽16,并在滑杆21对应的限位滑槽16内开设与缓冲单元相配合的让位槽17,让位槽17包括上槽和下槽,初始时,缓冲单元设置在滑杆21上方的上槽内,如图7所示,当滑杆21随连接杆20向外滑动时,缓冲单元在重力作用下落下,位于如图8所示的滑杆21下方的下槽内,此时当防护单元受到冲击向内滑动时通过缓冲单元进行缓冲,从而降低冲击力,进而提高安全性能;行驶中,当检测到前车和/或后车距离过近时,控制组件控制顶出单元工作,顶出单元带着连接杆20滑动,从而使得防护单元向外滑动,此时缓冲单元落下,当与前车撞击或被后车撞击时,防护单元相对防护架15靠近,此时在缓冲单元的缓冲下降低冲击力,降低撞击双方受到的伤害,当未发生撞击时,可以通过如图7或8中的孔将缓冲单元重新推到防护单元上方,本实施例中孔设置在下方,可以通过其他杆状物或专门配置顶杆将缓冲单元推到滑杆21上方,然后将防护单元重新推入,在不影响正常行驶的情况下进行重复使用。
如图4-6所示,作为本发明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缓冲单元为第一弹性件。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通过第一弹性件可以为如图5示的第一弹簧24,也可以是现有的第一压簧,只要能稳定进行缓冲即可,缓冲方向沿着滑杆21的滑动方向,保证具有一定的缓冲保护作用。
如图9、10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缓冲单元包括:
固定杆25;
滑块28,设置在所述固定杆25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缓冲杆29,一端与所述滑块28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杆25并与其滑动连接;
弹性挤压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25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当缓冲杆29带着滑块28向固定杆25内滑动时,滑块28对弹性挤压块进行挤压。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固定杆25用于与防护架15内壁接触,缓冲单元中的缓冲杆29用于与防护单元中的滑杆21接触,为方便设置,在固定杆25内开设第一缓冲槽26,滑块28和缓冲杆29的一端设置在第一缓冲槽26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当撞击发生时,防护单元的滑杆21向内滑动时与缓冲杆29接触,缓冲杆29带着滑块28向内滑动,直至与弹性挤压块接触,弹性挤压块沿固定杆25的垂直方向滑动,进而逐渐降低冲击,即提供了另外一种方式进行缓冲保护,具体为,所述弹性挤压块包括:挡板33,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25内并与滑块28相配合,所述挡板33的滑动方向与滑块28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第三弹性件可以为如图10所述的第三弹簧34,也可以为第三压簧,第三弹簧34一端与所述挡板3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25连接,当滑块28挤压挡板33时,挡板33对第三弹簧34进行压缩;为方便设置,在第一缓冲槽26内壁上开设与其连通的第二缓冲槽26,第二缓冲槽26用于安装挡板33和第三弹簧34,当挡板33受到滑块28的挤压时,沿与固定杆25相垂直的方向向外滑动,此时对第三弹簧34进行压缩。
如图9、10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
第一磁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杆29伸出固定杆25的一端;
第二磁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25靠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斥;
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缓冲杆29伸出固定杆25的一端外部,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一磁性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磁性件相连。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第一磁性件可以为如图10所示第一磁铁30,也可以为第一电磁铁,第二磁性件可以为如图10所示的第二磁铁32,也可以是第二电磁铁,第二弹性件可以为如图10所示的第二弹簧31,可以是第二压簧,通过第一磁铁30与滑杆21相抵,当第一磁铁30受力时向第二磁铁32靠近,此时第一磁铁30与第二磁铁32靠近时由于磁性相同而相斥,因此会提供一种的缓冲阻力,另外在第二弹簧31压缩的配合下进一步提高缓冲性能,即通过磁力和相互垂直的弹力配合进行缓冲,从而大大提高了防护效果。
如图9、10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滑块28和缓冲杆29均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滑块28和缓冲杆29均关于固定杆25对称设置,两个所述滑块28内分别安装有磁性相同的磁块。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即通过设置两组上述的缓冲结构进行配合,从而提高缓冲性能,另外,两组缓冲结构之间还由于磁性相同而相互排斥,在结构加倍的情况下,使得缓冲性能提高了不止一倍,更加实用。
如图4-6所示,作为本发明另一个优选的实施例,所述顶出单元包括:
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架15内的驱动电机18,
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架15内的转盘22,所述转盘22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18的输出端;以及
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22上并偏心设置的固定轴19,所述固定轴19用于随转盘22转动并将防护单元顶出防护架15。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情况中,初始时连接杆20处于如图4所示的防护架15的最内侧,此时滑杆21支撑缓冲单元,当控制组件检测到前后车距过近时,控制驱动电机18转动至如图5所示的状态,此时缓冲单元在重力作用下落入底部的让位槽17内,然后驱动电机继续旋转至如图6所示的状态,避免了撞击发生时连接杆20与不处于最内处的固定轴19接触而不能进行有效缓冲。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包括车头和与其相连的车身;
测距防护机构,用于与前后车测距并进行防护;
其中所述测距防护机构包括:
前车测防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头远离车身的一端,用于对前车进行测距并防护;
后车测防组件,设置在所述车身远离车头的一端,用于对后车进行测距并防护;
控制组件,设置在所述车头内,当前车与车头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或后车与车身的距离小于设定的阈值时,控制组件控制前车测防组件对车头进行防护或控制后车测防组件对车身进行防护;
其中所述前车测防组件包括:
第一防护件,安装在所述车头上,用于对车头进行防护;
第一测距件,安装在所述第一防护件上,用于测量车头与前车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防护件包括:
防护架;
防护单元,设置在所述防护架上并与其滑动连接;
缓冲单元,设在所述防护单元上方并与防护架滑动连接;
顶出单元,设置在所述防护架内,用于将防护单元顶出防护架,此时缓冲单元在重力作用下进入防护单元与防护架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测防组件包括:
安装在所述车身上的第二防护件,所述第二防护件与第一防护件结构相同,用于对车身进行防护;
第二测距件,安装在所述第二防护件上,用于测量车身与后车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
控制器,安装在所述车头内;
显示器,安装在所述车头内,用于显示前车和后车与车体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还包括:速度传感器,用于对车体速度进行监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为第一弹性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单元包括:
固定安装在所述防护架内的驱动电机;
转动安装在所述防护架内的转盘,所述转盘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以及
固定安装在所述转盘上并偏心设置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用于随转盘转动并将防护单元顶出防护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包括:
固定杆;
滑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缓冲杆,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所述固定杆并与其滑动连接;
弹性挤压块,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并与其滑动连接,当缓冲杆带着滑块向固定杆内滑动时,滑块对弹性挤压块进行挤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挤压块包括:
挡板,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杆内并与滑块相配合,所述挡板的滑动方向与滑块的滑动方向相互垂直;
第三弹性件,一端与所述挡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固定杆连接,当滑块挤压挡板时,挡板对第三弹性件进行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单元还包括:
第一磁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缓冲杆伸出固定杆的一端;
第二磁性件,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杆靠近第一磁性件的一端,所述第二磁性件与第一磁性件相斥;
第二弹性件,套设在所述缓冲杆伸出固定杆的一端外部,所述第二弹性件一端与第一磁性件相连,另一端与第二磁性件相连。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19558.0A CN113086032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19558.0A CN113086032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86032A true CN113086032A (zh) | 2021-07-09 |
CN113086032B CN113086032B (zh) | 2022-04-19 |
Family
ID=76665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19558.0A Active CN113086032B (zh) | 2021-05-13 | 2021-05-13 |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86032B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50723A1 (en) * | 2000-10-31 | 2002-05-02 | Jenne-Tai Wang | Self-locking telescoping device |
CN1847056A (zh) * | 2005-04-12 | 2006-10-18 | 赵铁生 | 可自由伸缩式、缓冲、吸能汽车防撞保险杠 |
WO2012012535A2 (en) * | 2010-07-21 | 2012-01-26 | Shape Corp. | Integrated energy absorber and air flow management structure |
US20120125699A1 (en) * | 2010-09-29 | 2012-05-24 | Walker Lee Guthrie | Variable amplitude sine wave spring |
CN107867252A (zh) * | 2017-12-19 | 2018-04-03 | 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驾驶载客车辆用主动防撞装置 |
CN109353299A (zh) * | 2018-12-03 | 2019-02-19 | 刘莹莹 |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
CN210526457U (zh) * | 2019-07-19 | 2020-05-15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可多级缓能的汽车防撞梁 |
-
2021
- 2021-05-13 CN CN202110519558.0A patent/CN11308603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20050723A1 (en) * | 2000-10-31 | 2002-05-02 | Jenne-Tai Wang | Self-locking telescoping device |
CN1847056A (zh) * | 2005-04-12 | 2006-10-18 | 赵铁生 | 可自由伸缩式、缓冲、吸能汽车防撞保险杠 |
WO2012012535A2 (en) * | 2010-07-21 | 2012-01-26 | Shape Corp. | Integrated energy absorber and air flow management structure |
US20120125699A1 (en) * | 2010-09-29 | 2012-05-24 | Walker Lee Guthrie | Variable amplitude sine wave spring |
CN107867252A (zh) * | 2017-12-19 | 2018-04-03 | 成都育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驾驶载客车辆用主动防撞装置 |
CN109353299A (zh) * | 2018-12-03 | 2019-02-19 | 刘莹莹 | 一种汽车安全防撞装置 |
CN210526457U (zh) * | 2019-07-19 | 2020-05-15 |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可多级缓能的汽车防撞梁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86032B (zh) | 2022-04-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4378B (zh) | 车辆追尾预警及保护方法、系统 | |
CN108638988B (zh) | 一种汽车防撞系统 | |
CN202896403U (zh) | 一种车辆追尾警示装置 | |
CN104627069A (zh) | 一种车辆防追尾系统及其方法 | |
CN103434505B (zh) | 汽车制动安全提示方法及系统 | |
CN204368073U (zh) | 一种汽车防追尾及防刮擦装置 | |
CN203255120U (zh) | 一种商用车安全避撞系统 | |
CN102774345B (zh) | 一种小型乘用车乘员保护装置 | |
CN102862498A (zh) | 具有追尾保护功能的座椅安全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3086032B (zh) | 一种能测试与前后车距离的半挂车 | |
CN110864865B (zh) | 一种带有碰撞检测方式用汽车碰撞假人胸部结构 | |
CN206254950U (zh) | 一种汽车前缓冲保险杠 | |
CN111332372B (zh) | 一种防惯性压舱事故的货车架 | |
CN203651700U (zh) | 一种汽车侧面碰撞缓冲装置 | |
CN204870742U (zh) | 车辆驾驶转弯视野盲区的辅助显示及警示系统和车辆 | |
Xiao et al. | Trigger algorithm of vehicle automatic crash notification system | |
CN104786927A (zh) | 一种汽车防追尾的智能监控系统 | |
CN201824987U (zh) | 轿车乘员厢保护系统 | |
CN203611802U (zh) | 一种汽车座椅防下潜系统 | |
CN220772573U (zh) |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误作用的测试装置 | |
CN207623015U (zh) | 一种汽车自主紧急制动系统测试目标台车 | |
CN202624056U (zh) | 一种汽车防追尾安全警示器 | |
Lundstrom | The safety factor in automotive design | |
Severy et al. | Technical Findings from Automobile Impact Studies | |
CN205451211U (zh) | 一种行车记录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
P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semi-trailer that can test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ront and rear vehicle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7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9 Pledgee: China Postal Savings Bank Corporation Mengyin County sub branch Pledgor: MENGYIN PENGCHENG WANLI VEHIC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099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