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7683632U -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7683632U
CN207683632U CN201721846913.0U CN201721846913U CN207683632U CN 207683632 U CN207683632 U CN 207683632U CN 201721846913 U CN201721846913 U CN 201721846913U CN 207683632 U CN207683632 U CN 2076836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beam
fixedly connected
vehicle
girder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2184691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治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Guangto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Guangto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Guangto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Guangtong Vehicle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2184691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76836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76836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76836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车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包括车架,车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梁Ⅰ,支撑杆Ⅰ的另一侧与横梁Ⅰ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主梁Ⅰ底部的一侧与加固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加固横杆的另一侧与支撑杆Ⅰ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横梁Ⅱ和加固横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纵杆,主梁Ⅱ的另一侧开设有通孔,横梁Ⅰ和横梁Ⅱ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缓冲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滑槽内腔的左侧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该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可在车体受到外力冲击时吸收一部分冲击力,降低了外力对车体的破坏力,骨架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提高了车身的强度,降低了整车的质量,提高了客车的燃油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客车车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背景技术
车架是整个客车的基体,其功用是支承、连接汽车各个总成的零部件,承受来自车内外的各种载荷,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车总体的布置型式。现代很多客车都有作为整车支承的车架,车上绝大多数的部件和总成都是通过车架来固定其位置的。对于由车身骨架承担载荷的客车,称为承载式客车,一般采用桁架式车架结构,现代客车正逐步向这种承载车身形式发展。
现有大客车的侧围骨架多数采用钢材焊接而成,增加了车身的质量,增加了油耗,降低了整车的燃油经济性,增加了客车刹车时的惯性,增长了刹车距离,降低了乘客乘坐的舒适度及客车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具备车身质量轻、强度高、燃油经济性高和可在发生碰撞时进行二级缓冲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客车侧围骨架质量重、焊接处易于开裂和没有缓冲过渡装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车身质量轻、强度高、燃油经济性高和可在发生碰撞时进行二级缓冲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包括车架,所述车架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梁Ⅰ,且主梁Ⅰ顶部的一侧与横梁Ⅰ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梁Ⅰ底部的一侧与横梁Ⅱ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横梁Ⅱ顶端的中部与支撑杆Ⅰ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Ⅰ的另一侧与横梁Ⅰ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梁Ⅰ的背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Ⅱ,所述主梁Ⅰ底部的一侧与加固横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横杆的另一侧与支撑杆Ⅰ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加固横杆位于横梁Ⅱ的顶部,所述横梁Ⅱ和加固横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纵杆,且加固纵杆位于加固横杆底端的中部,所述横梁Ⅰ的另一侧与主梁Ⅱ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主梁Ⅱ底部的一侧与横梁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梁Ⅱ的另一侧开设有通孔,且横梁Ⅰ和横梁Ⅱ的另一端贯穿通过通孔与缓冲架的一端活动套装,所述横梁Ⅰ和横梁Ⅱ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所述缓冲架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槽内腔的左侧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簧的另一端与滑块的左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固纵杆包括加固杆,且加固杆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端与横梁Ⅰ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底部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横梁Ⅰ共有两个,且两个横梁Ⅰ通过支撑杆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车架为铝合金方管框架,且车架各结构之间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缓冲架缓冲杆的长度,且缓冲架为实心铝合金架。
优选的,所述主梁Ⅱ共有两个,且两个主梁Ⅱ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的两端。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通过车架1两端活动套装有缓冲架11,当缓冲架11受外力挤压时使滑块13压缩弹簧14,可在车体受到外力冲击时吸收一部分冲击力,降低了外力对车体的破坏力,解决了现有客车骨架结构没有缓冲过渡装置的问题。
2、该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通过车架为铝合金方管框架,且骨架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提高了车身的强度,降低了整车的质量,提高了客车的燃油经济性,解决了现有客车侧围骨架质量重、焊接处易于开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梁Ⅱ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加固纵杆俯视图。
图中:1车架、2主梁Ⅰ、3横梁Ⅰ、4横梁Ⅱ、5支撑杆Ⅰ、6支撑杆Ⅱ、7加固横杆、8加固纵杆、81加固杆、82固定板、83连接孔、9主梁Ⅱ、10通孔、11缓冲架、12滑槽、13滑块、14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包括车架1,车架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梁Ⅰ2,且主梁Ⅰ2顶部的一侧与横梁Ⅰ3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梁Ⅰ3共有两个,且两个横梁Ⅰ3通过支撑杆Ⅱ6固定连接,支撑杆Ⅱ6可通过两个横梁Ⅰ3对车体两侧进行固定,提高两侧骨架的稳定性,增强车架1两侧的强度,主梁Ⅰ2底部的一侧与横梁Ⅱ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横梁Ⅱ4顶端的中部与支撑杆Ⅰ5的一端固定连接,支撑杆Ⅰ5的另一侧与横梁Ⅰ3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横梁Ⅰ3的背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Ⅱ6,主梁Ⅰ2底部的一侧与加固横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加固横杆7的另一侧与支撑杆Ⅰ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加固横杆7位于横梁Ⅱ4的顶部,横梁Ⅱ4和加固横杆7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纵杆8,加固纵杆8包括加固杆81,且加固杆8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2,固定板82的顶端与横梁Ⅰ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82底部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孔83,连接孔83与横梁Ⅰ3采用螺栓固定连接,提高了车架1的强度,避免了普通车体框架接缝开裂造成不安全事故的发生,且加固纵杆8位于加固横杆7底端的中部,横梁Ⅰ3的另一侧与主梁Ⅱ9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主梁Ⅱ9共有两个,且两个主梁Ⅱ9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两端,两个主梁Ⅱ9的一侧均活动套装有缓冲架11,可吸收多方向的碰撞力,提高整车的安全性,且主梁Ⅱ9底部的一侧与横梁Ⅱ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主梁Ⅱ9的另一侧开设有通孔10,且横梁Ⅰ3和横梁Ⅱ4的另一端贯穿通过通孔10与缓冲架11的一端活动套装,横梁Ⅰ3和横梁Ⅱ4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12,滑槽12的长度大于缓冲架11缓冲杆的长度,且缓冲架11为实心铝合金架,滑槽12通过弹簧14与缓冲架11一侧固定安装的滑块13传动连接,可提高缓冲架11的缓冲距离,并吸收部分外力冲击,缓冲架1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3,滑槽12内腔的左侧与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簧14的另一端与滑块13的左端固定连接。
工作时,首先将车架1通过主梁Ⅰ2底端和主梁Ⅱ9的底端固定安装在底盘上,当车架1两端受到外力碰撞时,使缓冲架11反方向运动,然后通过后方安装的滑块13压缩弹簧14对车架1受到的冲击力缓冲,即可。
综上,该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通过车架1两端活动套装有缓冲架11,当缓冲架11受外力挤压时使滑块13压缩弹簧14,可在车体受到外力冲击时吸收一部分冲击力,降低了外力对车体的破坏力;通过车架1为铝合金方管框架,且骨架之间采用螺栓固定安装,提高了车身的强度,降低了整车的质量,提高了客车的燃油经济性,解决了现有客车侧围骨架质量重、焊接处易于开裂和客车骨架结构没有缓冲过渡装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的中部固定安装有主梁Ⅰ(2),且主梁Ⅰ(2)顶部的一侧与横梁Ⅰ(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梁Ⅰ(2)底部的一侧与横梁Ⅱ(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横梁Ⅱ(4)顶端的中部与支撑杆Ⅰ(5)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Ⅰ(5)的另一侧与横梁Ⅰ(3)底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横梁Ⅰ(3)的背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Ⅱ(6),所述主梁Ⅰ(2)底部的一侧与加固横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横杆(7)的另一侧与支撑杆Ⅰ(5)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加固横杆(7)位于横梁Ⅱ(4)的顶部,所述横梁Ⅱ(4)和加固横杆(7)之间固定安装有加固纵杆(8),且加固纵杆(8)位于加固横杆(7)底端的中部,所述横梁Ⅰ(3)的另一侧与主梁Ⅱ(9)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主梁Ⅱ(9)底部的一侧与横梁Ⅱ(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主梁Ⅱ(9)的另一侧开设有通孔(10),且横梁Ⅰ(3)和横梁Ⅱ(4)的另一端贯穿通过通孔(10)与缓冲架(11)的一端活动套装,所述横梁Ⅰ(3)和横梁Ⅱ(4)的一端均开设有滑槽(12),所述缓冲架(11)的左端固定安装有滑块(13),所述滑槽(12)内腔的左侧与弹簧(14)的一端固定连接,且弹簧(14)的另一端与滑块(13)的左端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纵杆(8)包括加固杆(81),且加固杆(8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2),所述固定板(82)的顶端与横梁Ⅰ(3)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固定板(82)底部的两侧开设有连接孔(8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Ⅰ(3)共有两个,且两个横梁Ⅰ(3)通过支撑杆Ⅱ(6)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为铝合金方管框架,且车架(1)各结构之间均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2)的长度大于缓冲架(11)缓冲杆的长度,且缓冲架(11)为实心铝合金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Ⅱ(9)共有两个,且两个主梁Ⅱ(9)分别固定安装在车架(1)的两端。
CN201721846913.0U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Active CN2076836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6913.0U CN207683632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21846913.0U CN207683632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7683632U true CN207683632U (zh) 2018-08-03

Family

ID=62995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1846913.0U Active CN207683632U (zh) 2017-12-26 2017-12-26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768363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3728A (zh) * 2020-10-20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348125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纯电动城市客车的轻量化车身结构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43728A (zh) * 2020-10-20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2543728B (zh) * 2020-10-20 2022-06-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车架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14348125A (zh) * 2021-12-23 2022-04-15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纯电动城市客车的轻量化车身结构
CN114348125B (zh) * 2021-12-23 2023-03-14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一种纯电动城市客车的轻量化车身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02849B (zh) 一种b型地铁车辆车体结构
CN105584529B (zh) 一种低驾驶区客车板簧悬架底盘车架前段总成
CN103625500A (zh) 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
CN202080335U (zh) 一种无大梁模块化客车底架
CN203544138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顶盖骨架结构
CN207683632U (zh) 一种轻量化客车车身侧围骨架结构
CN206067886U (zh) 一种纯电动微型卡车车架
CN109018023A (zh) 可变车身结构
CN203544003U (zh) 轨道车辆底架端部防撞结构
CN106882268A (zh) 一种轻量化微型电动汽车白车身
CN104442857B (zh) 一种轨道车辆司机室吸能结构
CN105539587A (zh) 一种客车模块化后悬梁结构
CN105109555A (zh) 一种全挤压成型的铝合金副车架
CN204368293U (zh) 车辆底架及使用该车辆底架的纯电动客车
CN107719472B (zh) 一种两段式客车底架及使用该客车底架的客车
CN201745464U (zh) 轻型矿用自卸车车架
CN209142233U (zh) 一种高强度铝合金框架式车架
CN210149425U (zh) 框架式高承载车身骨架
CN204037661U (zh) 前副车架
CN204250186U (zh) 新型铝制车架
CN208134437U (zh) 一种车身骨架结构及具有该车身骨架结构的汽车
CN204173020U (zh) 一种轻质电动汽车车身结构
CN203172731U (zh) 一种宽体矿用自卸车的车架
CN208325124U (zh) 一种具有缓冲吸能功能的纯电动四驱客车前围骨架总成
CN210011800U (zh) 一种电动汽车前副车架及前悬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